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历史大事件

历史大事件

时间:2023-06-08 11:17: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历史大事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历史大事件

第1篇

>> 重大事件报道与国家形象塑造 网络媒体重大事件专题报道的特点 结合历史上重大事件的报道探讨党的主流媒体的新闻宣传 重大事件的媒体整合传播 主流媒体在重大事件中如何利用直播 重大事件报道:都市报主流化的契机 广播媒体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机制初探 重大事件报道的评价指标 年重大事件报道回放掠影㈡ 重大事件城市形象营销策略研究 重大事件政府新闻传播策略分析 跨文化视域下美国主流媒体2011年灾难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重大事件与地方媒体视域 重大事件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 从“上海世博”看重大事件的报道 浅谈重大事件摄像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 重大事件报道中的地方党报作为 重大事件影响下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 手机报在重大事件中的传播作用 重大事件国际传播的人员部署战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张昆.国家形象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EB/OL]..

[5]李希光,郭晓科.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及提升路径[J].重庆社会科学,2012(8).

[6]郑维东.APEC绽放中国影响力 彰显央视传播力[EB/OL].http:///s?__biz=MjM5MDg2MTA4MA%3D%3D&idx=1&mid=200993254&sn=00169f5b112b83c2eddabc00216e1ce2.

[7]暨佩娟,韩硕等.“一带一路”,APEC涌动新机遇[N].人民日报,2014-11-08.

[8]孙旭培.论新闻报道的平衡.新闻学新论[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

[9]司久岳.传播者的形象和传播效力[J].国际新闻界,2009(1).

[10]本报评论员.安全防线一刻不能松懈[N].人民日报,2015-06-03.

[11]李昊,青木等.长江沉船迎来最伤痛时刻 “东方之星”重新浮出水面[N].环球时报,2015-06-06.

第2篇

关键词:年表 有效教学 开发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160-02

新课改后,全新的教材打破了旧教材按时间为顺序的纵向编写模式,改为按专题线索的横向编写模式,虽然突出了重点主题,但跳跃性大,这就使得很多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通史概念的学生出现了时空混乱的现象。新课程下历史年表的重要性再次被提及。

该文就年表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问题作以下探讨。

1 历史年表资源的概念及形式

历史年表资源是指以年代、月份、日,甚至时刻为经,大事为纬,把散落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从而达到某种研究或教学目标的一种参考资料。其突出的特点是,时间与事件对照、言简意赅。常用的历史年表可有大事年表(包括“阶段年表”“对照年表”“综合年表”)、世系或执政任期表、时间轴等。

2 历史年表资源的开发原则及方法

(1)针对性。开发年表资源需要“因地、因时”制宜,教学目标不同,所编制的年表类型可能不同。如时间跨度较大的,以年为单位的“阶段年表”比较适合知识梳理、宏观把握历史大脉络。而时间跨度较小的,以月或日为单位的“大事年表”,更适合再现历史细节,传达历史情感、渲染气氛。当然,无论采取何种编制方法,首要前提是研究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和主题立意。这样,年表才不致于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而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有力武器。

(2)适度性。充分利用教材文本编制年表,少用课外资料。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使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作为我们实现“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的重要桥梁。教材作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占有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知识点的不同组合,围绕主题设计成年表,师生共同发现并解决新的问题。这样的年表开发既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书本,又能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过多的选用课外资料反而会使学生无所适从。

(3)代表性。年表中选取的应当是典型的、能够凸显事物变化的、含教学价值的时间点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而且这些事件之间是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的。比如,对于以年为单位的年表,其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抓大放小”,呈现重大历史事件的线索。而对于以月或者日为单位的“大事年表”,其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抓小放大”,以铺陈历史细节,呈现有血有肉的鲜活历史。

3 历史年表资源的运用及作用

3.1 用于营造历史现场感,“神入”历史

历史是由精彩的细节构成的,抽去细节,就只剩苍白的框架和乏味的概念、生硬的说教,失去了它鲜活的生命力和震撼心灵的魅力,结果让历史课堂离学生越来越遥远。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细节,微观地切入和描述,小中有大、以小见大,营造出强烈的历史现场感,变过去为当下,使学生更好地神入历史,体验成败兴衰的历史沧桑,感受历史人物的酸甜苦辣。当然,历史细节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年表资源的运用在呈现细节上发挥的作用颇为明显。年表作为开放、有效的课程资源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创设了情境,给学生以亲历感,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智技能,形成一种自主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心态,让历史课极富亲和力。

3.2 用于贯穿整个教学设计,凸显主题

一堂好的历史课好比一部优秀的电影,总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明确的立意。如何能让学生自主的生成对主题立意的认识,或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深刻的理解,而不是通过灌输让学生死记硬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年表资源便是这样的平台。像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有这样的特点:教材的内容不好把握,特别是纷繁复杂的人物事迹学生时常混淆,深刻的人物品质和精神学生难以体会。为了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教师们在处理教材时都会按照人物的生平编制其大事年表展现伟人的一生,在年表中截取重大事件凸显主题。这是运用年表资源最模式化的方案。

3.3 用于呈现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是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点、线、面。对中学历史知识进行加工、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既有利于突出历史主干知识,使历史知识系统化、整体化,便于学生识记和理解,又可提高我们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但在新课程专题史的编写体例下,各个专题之间涉及的众多历史事件前后混杂,学生很难弄明白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无法形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自然就影响到他们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和时代全貌的认知。笔者在教授《近代科学之父牛顿》一课时就遇到了这个问题。通过牛顿人物的大事年表,学生已经了解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和取得成就的主观因素。在历史人物最终回归时代以显现历史与伟人之间的辩证关系时,笔者发现教材对牛顿所处的时代少有提及,学生根本无法准确定位时空。对于教材中欠缺的这部分内容,笔者用年表资源加以补充。

第3篇

影视频道新栏目

2012全新互动节目《来来往往》

《来来往往》与《巴山剧场》比邻而居黄金强档,节目采用与观众互动的方式,由征集展播老百姓的精彩生活片段与展播精彩剧目的台前幕后两部分构成。其中,老百姓生活片段包含全家福照片、结婚照片、生活照片以及结婚告白等生活精彩瞬间;精彩剧目的台前幕后包含精彩剧目花絮以及明星鲜为人知的故事。

该栏目设置观众有奖互动环节:凡参与照片征集的观众均有机会获得冠名客户提供的价值不低于200元惊喜礼包,并在每期节目结束前,公布前一天参与照片征集的获奖观众名单。节目位于每集《巴山剧场后》,时长2分钟/档,每天四档。

全国首创观众微故事互动栏目《重庆影事》

重庆影视频道自2010年11月开始发起名为“金秋之恋——我们的结婚照征集展播”活动,通过向观众征集各年代结婚照并经过筛选、编辑后制作成每期2分钟展播8张观众照片的展播宣传片花在频道全天滚动播出。这一全国首创性的活动一经开始,便迅速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和追捧。同时,从解放前到当代的各年代结婚照不但反应时代变迁、各年代人民风貌,也通过真实人物当年的照片将观众心头那根怀旧的心弦暗暗拨动,达到了很好的审美效果,得到了业内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重庆影事》自试播开始,目前共制作普通照片版10期,拍摄了多各微故事,故事皆以真实人物为主角,真实人生故事为蓝本,提炼润色拍摄制作而成。栏目取得了很好的收视成绩,也深受山城市民喜爱。

新闻频道全新栏目《这里是新闻热线》

重庆电视台新闻中心热线电话68629315日均接线量在1000个以上,但由于节目时间长度等因素影响,电视新闻节目《天天630》选取的题材非常有限,每天只能选取30个左右了。因此,打进我们新闻热线的大部分市民的诉求都未能得到及时反馈。这些求助方方面面,既有生活纠纷,也有政策咨询、还有心理困惑等等。对百姓来说,这些事涉及自身权益,他们很希望通过媒体平台得到回应、疏解、帮助,而新闻中心也需要一个有别于《天天630》、更宽泛更全面更快捷的观众互动沟通平台,提升新闻频道的影响力和服务性。

为此,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5月1日起每天10:00-11:00和下午17:00-18:00开播了一档大型直播互动节目——《这里是新闻热线》。节目以新闻热线68629315为平台,接受市民求助,对真实案例请专家和政府相关部门人员答疑解惑,为市民提供切实的帮助。

都市频道引进全新栏目《直播大事件》

今年6月,都市频道引进全新纯直播栏目《直播大事件》,开播两周收视便超过5月、6月同期节目一倍,全面提升周日夜间收视,并以新闻直播性节目丰富都市频道节目类型,成功吸引更广泛观众。

第4篇

关键词 重大事件;影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趋势

A Review of Overseas Studies on the Impacts of Mega events

WANG Chunlei

(Shanghai Institute of Tourism,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China)

Abstract:Applying various techniques to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mega events from multi dimension angle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and frontier issues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es on mega events. Starting from the contents of overseas researches on the impacts of mega events and the methodologies applied, this paper made a brief review of the typical literatures in this area and pinpointed the inadequacies and the trends. The author hopes tha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uld be a little enlightening to domestic researchers in this circle, and can be used as a helpful reference by cities hosting or planning to host mega events.

Key words:mega event;impact;research subject; research methodology;trend

1961年,美国历史学家Daniel J. Boorstin出版了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 Events in America一书,这是迄今为止可知的西方关于事件研究的最早文献。在该书中,Boorstin对“伪事件”(Pseudo Event)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并从传媒、人文、旅游等6个方面分析了这类事件对美国社会的影响[1]。在搜索引擎Google中输入“impact of mega events”,我们可以得到大约1010项查询结果(搜索时间为2006年9月30日11:15 am,用时 036 秒);输入“impact of hallmark events”,约有212项查询结果(搜索时间为2006年9月30日11:52 am,用时026秒)。对事件影响及其评估(Event Impacts Assessment)的研究已经成为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前沿课题之一[2]。

一、对事件影响的分类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事件对举办地的影响方式与作用大小都有所差异,但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会按照事件的类型来对事件影响研究进行讨论。综观国外现有的事件影响研究成果,可将其研究角度大致分为4种:

1.事前、事中与事后

Getz认为,从阶段上来讲,对事件的评价包括3个基本类型:事前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和产出或总结评价(Outcome or Summative Evaluation)[2]。著名交通和旅游战略咨询公司Inter VISTAS在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所做的分析报告中,也将2010年冬奥会的影响分为3个阶段,即赛前影响阶段(2002-2009)、赛中影响阶段(2010年)和赛后影响阶段(2011-2015)[3]。Ritchie和Lyon在研究举办地居民对1988年冬奥会的反馈时,也分别从赛前、赛中和赛后收集数据[4]。

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学国外重大事件影响研究述评2.有形与无形

Dwyer、Forsyth等人认为,特殊事件的影响包括有形和无形两种[5]。John Allen等也提到了无形影响(Intangible Impacts)的概念,他们指出:重大事件的无形影响是难以衡量的,包括对社会生活和对团体福利的影响、由事件所激发的居民自豪感、以及对一个地方或旅游目的地形象所造成的长期影响[6]。

3.正面与负面

几乎所有事件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都提到过这两种影响,即使在搜索引擎Google中输入“negative Impact of events”(事件的消极影响),也可以得到大约35000项查询结果(搜索时间为2006年10月6日0:12 am,用时0.04秒)。Shapcott从城市重大事件和居民住房权的关系出发,研究了重大事件的负面影响。他列举了大量的数据,例如,在1988年汉城(今首尔)奥运会之前有72万出租户被迫搬迁;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前,成千上万的低收入房客和小企业搬出这座城市;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则有9000多个流浪汉(相当一部分是黑人)被逮捕,等等[7]。Kim、Gursoy和Lee在研究2002年世界杯前后韩国居民的认识变化时,将文化交流与发展、经济增长、自然资源利用等归为预期利益或积极影响(expected benefits或positive impacts),将交通拥挤、污染、物价上涨以及社会问题等归为负面影响(negative impact)[8]。

4.经济、社会和环境

三维评价法是现有西方事件影响研究成果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它倡导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来展开分析。Getz认为,对事件影响的研究应该从事件所承担的不同角色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2]。这里的“角色”实际上是指一个事件所涉及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包括组织者、赞助者和合作者以及消费者/游客等,“角度”则是Getz所提到的经济、社区和环境。John Allen在《节庆与特殊事件管理》(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 一书中专门讨论了特殊事件的影响问题。他认为,重大事件对举办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即社会文化影响、物质和环境影响、政治影响以及旅游和经济影响,并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一般性的归纳[6]。

二、研究内容

早在1997年,著名事件及事件旅游专家Donald Getz就认为,对事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媒介(Communication & Media)、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休闲与旅游(Recreation & Tourism)以及事件营销(Event Marketing)等5大领域[2]。Getz所做的概括在现在看来仍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综合分析国外现有研究成果,可以将其分为4个大类:

1.经济影响研究

2001年,Brown和Massey撰文对重大体育活动的影响研究进行了回顾,他们指出,先前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6个方面展开,即体育活动的参与及发展、社会影响、遗留设施、城市再发展、旅游业以及经济影响。Brown等还认为,尽管学术界对奥运会等事件的后续社会效应的研究历史更长,但更加关注经济影响的现有研究成果仍居多数[9]。

2001年,世界旅游组织(WTO)在一份报告中明确指出,体育运动对工业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约为2%,对旅游业的贡献更大,在4%-6%之间。2005年,Brunet 对1986至2004年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经济影响做了全面的分析。Brunet认为,巴塞罗那奥运会是一次具有标杆意义的成功,它对巴塞罗那的城市复兴和城市吸引力的增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体育运动、组织机构、经济、社会和城市规划等多个角度来看,巴塞罗那奥运会都堪称典范[10]。然而,这届奥运会同时也导致巴塞罗那的食物、交通和各种服务的价格明显上涨[11]。Baade、Dye、Noll、Zimbalist、Rosentraub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把“体育战略”作为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发动机,效果并不好[12,13];French和Disher也对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对城市新一轮发展,尤其是中央商务区发展的动力作用提出了质疑[14]。

Chhabra、Sills和Cubbage运用旅游者问卷调查结果和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了美国北卡州乡村地区两个苏格兰节庆中由旅游者消费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他们还得出了一些十分有趣的结论:尽管当地的餐厅、旅馆、商贩和赞助商们都从旅游者的大笔消费中获利不少,但由于乘数效应相对较小,上述两个节庆的总体经济影响在两个举办地的经济活动中只占很小的比重;节庆活动的经济影响大小,不仅取决于活动本身(特别是天数),还要受制于当地的经济状况(如其它吸引物或两者之间的联系等)[15]。Belkin和Celebrezze用详细的数据分析了纽约体育会展中心举办展览会、足球比赛等各种大型活动对纽约市经济与财政的影响。而且,在分析每一种类型的活动时,他们都预测了这类活动的数量,潜在参加者的人数和类型(包括过夜旅游者、社区内的一日游游客和城市居民)以及他们在各种服务方面的花费,比如交通、住宿、餐饮和其它零购等[16]。

Kurscheidt总结了历届世界杯的经济表现,并利用成本收益法(Cost Benefit Model)对2006德国世界杯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从世界杯的发展历史上来看,德国世界杯的经济收入呈现出令人乐观的趋势,但仍然要比活动组织者所预想的收入水平低很多[17]。Bohlmann在《2010年世界杯对南非的经济影响预测》一文中,对体育赛事影响研究方面的主要文献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进而提出了南非举办2010年世界杯需要在经济影响方面考虑的6个问题[18]。Tilley也在分析多届世界杯和奥运会的经济影响和效益的基础上,给2010年南非世界杯提出了中肯的建议[19]。

2.旅游影响研究

尽管与非旅游专业的研究者相比,专业旅游刊物对事件及事件旅游的关注要晚得多[20],但由于各类重大事件都对举办地旅游业发展有直接影响,旅游学界对重大事件的关注和研究显得顺理成章,且发展十分迅猛。

戴光全对事件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事件管理》(Event Management,其前身为Festival Management & Event Tourism)1994至2002年间登载的文章按照关键词进行了分类统计,在17个内容小类中,对事件的影响研究占到了259个(次)关键词的11.6%,仅次于对事件吸引物的研究[20]。从1999年2月到2006年10月,国际著名旅游学术期刊《旅游研究》(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共刊登了220篇内容涉及事件(events)的论文,其中,有10篇在文章标题中就有“events”。由此可见,在对节庆与特殊事件(Festival & Special Events)的影响研究方面,旅游学术界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另外,西方还有相当一批学者深入研究了体育赛事对举办地旅游业的影响。正如Mccartney所提出的,体育赛事作为一种增进观众对举办地认识的工具或作为一种旅游吸引物的功能日益明显,通过各种体育赛事来实现体育运动与旅游业的协同也随之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21]。例如,Inter VISTAS咨询公司在呈送给不列颠哥伦比亚奥组委的《2010年冬奥会的经济影响分析报告》(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2010 Winter Olympic and Paralympic Games)中提出,2010年冬奥会的经济影响主要由3个方面的支出来激活:(1)奥组委的成本,即各种直接投资和与比赛直接相关的成本;(2)非组委会的成本,即为了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各种服务和设施的成本;(3)观众和旅游者的消费。该报告专门用一章对国内外观众和旅游者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3]。

3.综合影响研究

1987年,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AIEST)举行了第37届大会,本次会议以“重大事件的影响和角色及其在区域与国家旅游业发展中的吸引力”为主题[22]。同年,人与自然环境研究大会(People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 Research)召开了主题为“标志性事件(Hallmark Events)对城市的影响”的会议[23]。因为组织机构不同,以上两次国际会议各有侧重,前者侧重重大事件对地区旅游业的影响和作用,后者侧重事件对城市的影响研究,但在两次会议上代表们都就事件对举办地的综合影响进行了深入交流。1989年,Syme等人在《标志性事件的计划与评估》一书中也专门论述了大型主题事件的全方位影响问题[24]。

Matos对重大体育赛事的多维影响 (Multidimensional Impacts)进行了研究,他列出了所有可能发生的潜在影响,包括财政收入、经济影响、旅游和国际市场营销、基础设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环境影响、科技发展、人力资本、制度创新、政治资本、社会结构、文化与心理变化以及无形影响等[25]。奥运会影响社区联盟(The Impact of the Olympics on Community Coalition ,简称IOCC)在提交给温哥华2010年冬奥会申办集团的建议中,从7个方面讨论了重大体育赛事对举办地的影响,即社会责任和透明度、安全、交通、社区经济发展、环境、民主进步以及住房[26]。Matheson和Baade从体育活动的经济影响出发,讨论了重大体育赛事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促进作用。他们认为,世界杯、奥运会等重大事件可以作为举办国家展示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综合国力的手段,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表现[27]。

Horne和Manzenreiter侧重从3个方面研究了2002年世界杯对日本和韩国相关城市的影响:2002年世界杯为区域政治经济带来的特定影响;重大体育赛事在地区形象塑造和促销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如何对这样的活动进行国际化的操作。他们的研究结果解释了预期影响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并揭示了重大事件对于不同群体的意义[28]。Horne还从2002年世界杯与现代日本社会和足球设施发展关系的角度,对国际和地方之间的关联性特别是对“实质上是谁控制了这次全球性的赛事,举办地的成本和收益究竟是多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指出,2002年世界杯使得日本足球运动的商业化运作加强,而在使足球成为一种日常活动方面的作用较弱,且远远未能实现促进人口从中心向的重新安置、提高日本人民的总体经济收入和整体生活质量等相关目标[29]。

4.专题研究

概括而言,国外与重大事件的影响相关的专题研究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举办地形象。Guala认为,城市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时,重塑形象是一个重要的工具,而奥运会可能是在国际水平上设计和传达地区形象的最佳时机。他撰文分析了2006年冬季奥运会与都灵形象再造的关系,并指出都灵应该借举办奥运会的机会与阿尔卑斯山建立紧密的联系[30]。

(2)居民意识。Ritchie和Lyons研究了1988年第15届冬奥会(加拿大卡尔加里市)结束后当地居民的反应,结果表明奥运会不仅给卡尔加里带来了可观的直接财政收入,提高了城市的国际知名度,还明显增强了居民的自豪感[31]。Mihalik和Simonetta围绕乔治亚州居民对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感知问题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最终得出了中期评估结论:从1992年起,乔治亚洲居民的支持热情一直很高涨;参与反对活动的居民人数大量减少;相比经济影响而言,居民更加注重无形利益;居民们提出的主要消极影响通过法律等手段逐步得到了解决。Kim、Gursoy和Lee就比赛前后2002年世界杯对韩国居民认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非常有趣的结论:在文化交流、自然资源开发和文化发展方面,居民所感知到的实际利益比预期的明显要小;而居民们所担心的一些负面影响,如交通拥挤、污染、物价上涨以及社会问题等,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差[8]。此外,Fredline、Faulkner、Deccio和Baloglu等学者也探讨了重大事件影响中的居民反应问题[33,34]。

(3)传统文化。McHone和Rungeling专门分析了著名旅游目的地举行文化活动所带来的影响。他们指出,对一次性重大事件的回报和其它经济影响进行评估肯定会遇到特定的测量问题,尤其是在一个有大量临时游客聚集的地方举行文化类节庆活动时更是如此[35]。

(4)遗留建筑和设施。Catungal深入探讨了建设永久性的遗产地与申办2010年冬奥会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奥运会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的目标是为我们省的每一个社区提供建设永久性遗产地的机会,以弘扬我们灿烂辉煌的成就和令人骄傲的文化”[36]。

(5)就业和工资。Daniels提出了一种新的事件影响分析方法――职业导向模型(Occupation based Modeling),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一次青年垒球公开赛给当地工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37]。

(6)评估手段和工具。澳大利亚维多利亚艺术发展局(Arts Victoria)组织人员开发出一种名为“节庆DIY(the Festivals Do it Yourself kit)”的软件,该软件能使活动组织者以简单和相对廉价的方式对活动的经济影响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不仅能为活动组织者提供信息,还可以供外部的赞助商和利益相关者参考。Jackson 、Houghton等人专门撰文,讨论如何成功地使用该DIY软件,并介绍了该软件应用的初步结果和部分使用者的反馈情况[38]。

三、研究方法

Roche提出,鉴于重大事件涉及面十分广泛,对其影响和效应进行研究需要运用系统思想[39]。Brown和Massey在《重大体育赛事的影响研究综述》(Literature Review: The Impact of Major Sporting Events)一文中指出,现有事件影响研究成果运用了不同的方法和技术[40]。由于从事重大事件影响研究的学者学科背景不同,彼此的研究方向也不一样,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事件影响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有鉴于此,本文只是对国外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所使用的方法进行了粗略的归类。

1.投入产出分析

Belkin和Celebrezze在分析纽约体育会展中心举办展览会等大型活动对纽约市经济与财政的影响时,主要运用了投入产出分析法。但他们具体比较了分别使用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系统(Regional Input Output Modeling System,RIMS II)和明尼苏达IMPLAN集团投入产出模型(由Minnesota IMPLAN Group开发)进行分析的结果,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生产、建设、财政、硬件设施和商业服务等方面使用RIMS II进行分析时的乘数更大,而在那些受旅游者消费行为影响较大的行业,如住宿、娱乐、餐饮、批发和零售贸易等,使用第二种模型分析时得出的乘数更大[41]。

受两个不同的政府部门(The State Capital Hanover和The Lower Saxony Ministry for Economics, Technology and Traffic)委托,两个专家组分别于1995年和2001年对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经济影响做了事前的和事后的评估,此外,德国柏林经济学院还做了一次独立的控制性评估。上述三项研究均采用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其中,两个专家组都使用了1995年的德国投入产出表(R71 format),并利用“地区熵”的方法对全国的数据进行了地方化处理,柏林经济学院则采用了1997年的德国投入产出表(R59 format)[42]。

另外,InterVISTAS咨询公司在《2010年冬奥会的经济影响分析报告》(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2010 Winter Olympic and Paralympic Games)中,也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2010年的直接、间接和引致影响进行了预测,并对投入产出模型的局限性进行了说明[3]。

2.对投入产出模型的改进

Daniels指出,对重大事件的经济影响分析最后往往都要借助投入产出模型,从而得出有关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引致影响的结论,但很少有旅游研究者对此提出质疑。她对投入产出模型进行了拓展,提出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职业导向模型(Occupation based Modeling),并以一次青年垒球公开赛为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这次活动对当地工资变化的影响[37]。

Tyrrell和Johnston提出了一套对旅游节庆活动的直接经济支出和影响进行评估的标准方法,该方法能将那些十分关键但又经常被忽视的问题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其中,包括如何区分旅游业的总体影响和旅游节庆活动的影响。他们进一步指出,使用投入―产出或乘数模型进行旅游事件的影响评价时很容易出错,特别是运用于那些其它旅游景点(吸引物)占主导的地区,譬如游客量本来就很大的滨海地区时,表现更为明显[43]。

Hiller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提出了重大事件影响评估的关联模式,其中,前向关联是指由活动本身带来的效应,后向关联指能够说明事件合乎理性的背景条件和目标,平行关联则指那些对于事件本身来说具有滞后性、而且组织者不能控制的副效应。他认为,这种纵向的方法能够比较有效地区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影响,进而使得没有预计到的各种结果也能被识别[44]。

Dwyer和Forsyth明确指出了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进行事件影响分析的缺点:(1)因为忽略事件的消极作用和资源约束,投入产出模型夸大了重大事件对举办地内外部的影响;(2)投入产出模型忽视了非旅游行业的反馈效应;(3)投入产出模型不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正确的依据[5]。Dwyer、Forsyth、Spurr等人还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CGE)对一个活动案例的经济影响进行了估算,然后将其与利用传统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Input Output Analysis)得到的评估值进行比较,进而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由于具有更强的综合性,CGE模型在重大事件的影响评估方面有更广阔的使用空间[45]。此外,Dwyer和Forsyth还对成本收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在事件影响评估中的运用进行了说明。他们认为,为了判断一次活动从收支平衡上来讲是否值得,组织者必须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只有掌握了活动的经济净收益情况,政府部门才可能对是否支持该活动做出正确的决定[5]。

3、社会学

Waitt运用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分析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对当地居民的社会影响;Deccio和Baloglu也利用该理论研究了非举办地居民对2002年冬奥会溢出效应的观点,这些可感知效应的前期表现以及随之而来的对奥运会的支持行为,他们发现那些对环境敏感的居民不赞成申办奥运会,而在经济上依赖旅游业或从事户外工作的人总体上讲支持奥运会[46]。Lenskyj在《最成功的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社会影响》(The Best Olympics Ever? Social Impacts of Sydney 2000)一书中,运用实证调查、社区访谈等大量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记录和描述了相关社区团体对来自于企业式的奥运组委会的骚扰、审查和武断地给“问题”人群判罪等行为的反对。经过长达10年的研究,她还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奥运会是为国际资本服务的,只要奥运会存在,这种模式就不会改变[47]。

Deffner和Labrianidis运用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了1997欧洲文化城市活动(European City of Culture Thessaloniki'97)前后萨洛尼卡市的变化。他们指出,由于缺乏战略性的规划尤其是对文化和时间的规划,这次活动在许多方面存在问题,包括旗舰工程建设、城市整体营销和旅游发展政策等[48]。在《重大事件与现代化》(Mega events and Modernity)一书中,Roche利用政治社会学的方法,以奥运会和世博会这两类超级事件为例,深入分析了重大事件的政治特性、重大事件与城市/地方局部现代化(Micro modernization)之间的关系等问题[49]。

Ritchie和Lyon在一项关于居民对体育赛事的反应的研究中也运用了社会调查方法。他们在1988年冬奥会结束后的一个星期,对年龄在13岁或稍长一点的400位本地居民进行了电话访问,所有联系人都是从电话名录中随机抽取的[50]。Ritchie和Smith在研究1988年冬奥会对地区形象的影响时也主要运用了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电话采访的问题包括在冬奥会前后人们对加拿大的印象、对加拿大各个省和城市的认识以及对奥运会场地的了解等[51]。

4、市场营销学

Mccartney以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Macao Grand Prix Golden Jubilee)为例,研究了在同一个地方重复举办相同活动时对参赛者、观众和旅游者的激励问题。他认为,作为一种持续发展战略,一个重复举办的重大事件在同一个举办地更容易得到逐渐调整和改进,但与此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如活动的吸引力、参加者的忠诚度以及观众重游率等。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参加者的忠诚度不一样,组织者完全有可能开发新的旅游细分市场,并设法延长观众在目的地停留的时间,因而采取合适的市场营销战略至关重要[52]。

Gratton等人以6个节事活动为例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重大体育赛事的经济影响。他们向参加活动的观众发放了4360份调查问卷,并从举办城市的政府主管部门和酒店获得了大量信息,这些调查结果用于测算观众的消费情况;他们还利用比例乘数方法估算了活动所创造的收入和职位数量[53]。

Cassidy对旅游、事件和体育比赛等3个领域的消费者动机研究成果进行简要回顾后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缺乏对体育事件旅游者消费动机的关注,他倡导在将来的研究中试用一组新的动机变量[54]。Nicholson和Pearce从消费者心理学的角度,比较分析了新西兰南岛(South Island)4个节庆活动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并明确提出活动特色是十分重要的因素[55]。Neirotti,Bosetti 和Teed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方法,并基于320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对影响参加1996年夏季奥运会观众的决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56]。

四、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早在1989年,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的Hall 就撰文指出了当时学术界在标志性事件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事件的定义仍然存在较大分歧;(2)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明显比较薄弱;(3)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经济领域,而对于非常重要的社会和设施影响(social and physical impacts)的研究成果很少。在文章的最后,他还总结了被研究者忽视的主要环节,并提出了理论和实证研究进一步深入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57]。这些问题对今天的事件影响研究仍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Dwyer和Forsyth明确指出,目前许多政府部门所采取的事件影响评价方法存在3个主要缺点:(1)由于评估技术存在偏差,事件的经济影响被过高估计了,这导致了那些并不能给地方经济和就业带来预期效应的活动仍然得以举办;(2)不能把事件对经济产出和就业的影响与事件的净收益区别开;(3)因为一个地区的收益往往以对其它地区的负面影响为代价,所以那些并不能给全国经济带来净收益的活动也可能得到支持[5]。Mules、McDonald、Crompton等也指出,为了证明公共支出的合理性,在政府和组织者就活动利益所做的官方陈述中,有许多指标都是不可测量的,即使是可测量的也仅仅是停留在估算的层次上。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事件影响研究的滞后性[58,59]。

在认真总结西方1990-2000年的事件研究文献后,Hede等人指出了事件研究的热点问题:(1)对体育类事件的经济影响评估;(2)对特殊事件的社会影响评估,以及利用“三维盈亏方法”(Triple Bottom Line)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对事件的效益进行分析;(3)特殊事件的风险管理研究;(4)事件活动的运作管理研究[60]。

综上所述,笔者预测,在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外学术界在重大事件的影响研究方面将呈现出以下4个主要特点:(1)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等更为合理的评估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运用,个别标准的事件影响评估框架(The Framework of Events Impacts Assessment)将逐渐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2)对事件举办地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当地居民行为的影响将成为一个研究热点;(3)利用系统动力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和工具来研究重大事件对举办地的影响将成为一种潮流;(4)从举办地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对事件/事件旅游各方面的影响及其控制进行全面研究,是西方事件/事件旅游研究未来的主要趋势之一[61]。

参考文献:

[1] Daniel J. Boorstin. 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 Events in America [M]. New York: Atheneum,1985: 1-15.

[2] Getz, D..Event Management & Event Tourism [M]. New York: Cognizant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1997: 331-352.

[3] InterVISTAS Consulting Inc.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2010 Winter Olympic and Paralympic Games: An update [R].2002.

[4] Ritchie, J.R. and Lyons, M..Olympulse VI: A Post Event Assessment of Resident Reaction to the XV Olympic Winter Games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0,23(3): 14-23.

[5] Larry Dwyer and Peter Forsyth. Economic Evaluation of Special Events: A Re assessment [J]. Centre for Tourism Policy Studies University NSW,2004,business.vu.edu.au/ICTE.

[6] John Allen著,王增东译. 大型活动项目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5-43.

[7] Michael Shapcott. Commentary on 'Urban Mega Events, Evictions and Housing Rights: The Canadian Case' by Kris Olds[J]. Source: divcom.otago.ac.nz:800/tourism/current issues/.

[8] Kim, H.J., Gursoy, D. and Lee, S. The Impact of the 2002 World Cup on South Korea: Comparisons of Preand Post games [J]. Journal of Tourism Management,2006(27):86-96.

[9] Adam Brown and Joanne Massey. Literature Review: The Impact of Major Sporting Events [J]. Manchester Institute for Popular Culture, 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2001.

[10] Brunet,.F..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Barcelona Olympic Games, 1986-2004 [J].Source: olympicstudies.uab.es/pdf/wp084_eng.pdf.

[11] Virginia Tilley. Scary Economics of the Mega Event [J]. Business Day,8 August 2006.

[12]Robert A. Baade and Richard F. Dye. The Impact of Stadiums and Professional Sports on Metropolitan Area Development [J]. Growth and Change,1990,21(2): 1-14.

[13]Roger G. Noll and Andrew Zimbalist. The Economic Impact of Sports Teams and Facilities [J]. In Sports, Jobs, and Taxes, edited by Roger G. Noll and Andrew Zimbalist.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1997: 55-91.

[14] Steven P. French and Mike E. Disher. Atlanta and the Olympics: a One Year Retrospective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1997,63(3): 379-383.

[15] Deepak Chhabra, Erin Sills and Frederick W. Cubbage. The Significance of Festivals to Rural Economies: Estimating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Scottish Highland Games in North Carolina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3,41: 421-427.

[16] David Belkin and Rachelle Celebrezze. Estimating the Economic and Fiscal Impacts of the New York Sports and Convention Center [R]. New York City Independent Budget Office Background Paper,2004,Source: ibo.nyc.ny.us/iboreports/stadiumBP.pdf.

[17] Markus Kurscheidt. The World Cup.The Copenhagen Conference o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 of Hosting Mega Sports Events [N].2006,Source: cbs.dk/megasportsevent.

[18] Heinrich R. Bohlmann. Predict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2010 FIFA World Cup on South Africa [J].May 2006,Source: up.ac.za/up/web/en/academic.

[19] Virginia Tilley. Scary Economics of the Mega Event [J]. Business Day. 8 August 2006.

[20] 戴光全. 重大事件对城市发展及城市旅游的影响研究――以’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3,8,9,14.

[21] Mccartney, Glenn. Hosting A Recurring Mega event: Visitor Raison D'être[J]. Journal of Sport Tourism,2005,10(2): 113-128.

[22] Jafari, J..Tourism Mega Event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8,15(2): 272-274.

[23] Wall, G..Effects of Hallmark Events on Citie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8,15(2): 280-281.

[24] Syme,J. B., et al. The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of Hallmark Events [M]. Aldershot: Avebury,1989.

[25] Pedro Matos. Hosting Mega Sports Events: A Brief Assessment of Their Multidimensional Impacts [J].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penhagen Conference o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s of Hosting Mega Sport Events ”, September 1, 2006.

[26] IOCC. Recommendations Made by the Impact of the Olympics on Community Coalition to the Vancouver 2010 Bid Corporation and its Member Partners [R]. August 2002, olympicsforall.ca/download.

[27] Matheson, Victor A. Baade and Robert A..Mega Sporting Events in Developing Nations: Playing the Way to Prosperity? [J].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4,72(5):1085-1096.

[28] John D. Horne and Wolfram Manzenreiter. Forecast and Actual Impacts of the 2002 Football World Cup Finals on the Host Countries Japan/Korea [J].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2004,39(2):187-203.

[29] Horne, John. The Global Game of Football: the 2002 World Cu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Japan [J]. Third World Quarterly,2004,25(7): 1233-1244.

[30] Chito Guala. Rebuilding Turin's Image: Identity and Social Capital Looking Forward To 2006 Winter Olympics Games [J]. 39th ISoCaRP Congress, 2003.

[31] Ritchie, J. R. and Lyons, Marcia. Olympulse: A post Event Assessment of Resident Reaction to the Olympic Winter Games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0,14-23.

[32] Brian J. Mihalik and Leo Simonetta. A Midterm Assessment of the Host Population's Perceptions of the 1996 Summer Olympics: Support, Attendance, Benefits, and Liabilities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9,37:244-248.

[33] Fredline, E., Faulkner, B..Variations in Residents' Reactions to Major Motorsport Events [J]. Event Management,2002,(7): 115-125.

[34] Cary Deccio and Seyhmus Baloglu. Non host Community Resident Reactions to the 2002 Winter Olympics: The Spillover Impacts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2,41: 46-56.

[35] W. Warren McHone and Brian Rungeling. Practical Issues in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a Cultural Tourist Event in a Major Tourist Destination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0,38: 299-302.

[36] John Paul Catungal. Learning to Take Advantage of an Olympic Opportunity: 2010 Legacies [J]. 2005,Source: sfu.ca/dialog/undergrad/pdfs/0501 John_Paul_Catungal.pdf.

[37] Margaret J. Daniels. Beyond Input Output Analysis: Using Occupation Based Modeling to Estimate Wages Generated by a Sport Tourism Event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4,43: 75-82.

[38] Julie Jackson, Meg Houghton, Roslyn Russell and Petra Triandos. Innovations in Measuring Economic Impacts of Regional Festivals: A Do It Yourself Kit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5,43: 360-367.

[39] Roche, M.. Mega events and Modernity: Olympics and Expos in the growth of global culture [M]. London: Routledge,2000: 276-277.

[40] Adam Brown and Joanne Massey. Manchester Institute for Popular Culture [R]. 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2001.

[41] David Belkin and Rachelle Celebrezze. Estimating the Economic and Fiscal Impacts of the New York Sports and Convention Center [R].New York City Independent Budget Office Background Paper,2004,Source: ibo.nyc.ny.us/iboreports/stadiumBP.pdf.

[42] Stefan Althues and Helmut Maier. Exhibition “EXPO 2000” in Hanover/Germany in 2000 Impact on Regional Economy Based on German Input Output Tables: A Priori and A Posteriori [J]. paper presented to the Fourte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put Output Techniques, October 10-15, 2002, Montréal, Canada.

[43] Timothy J. Tyrrell and Robert J. Johnston. 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Direct Economic Impacts of Tourist Events: Distinguishing Origins, Destinations, and Causes of Expenditures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1,40: 94-100.

[44] Harry H. Hiller.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Mega Events: A Linkage Model [J].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Vol. 1, No. 1, 1998.

[45] Larry Dwyer, Peter Forsyth and Ray Spurr. Estimating the Impacts of Special Events on an Economy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5,43: 351-359.

[46] Deccio and Seyhmus Baloglu. Non host Community Resident Reactions to the 2002 Winter Olympics: The Spillover Impacts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2,41: 46-56.

[47] Helen Jefferson Lenskyj. The Best Olympics Ever? Social Impacts of Sydney 2000 [M].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2.

[48] Deffner Alex and Labrianidis Lois. Planning Culture and Time in A Mega event: Thessaloniki as the European City of Culture in 1997 [J]. International Planning Studies,2005,10(3/4): 241-264.

[49] Roche, M.. Mega events and Modernity: Olympics and Expos in the Growth of Global Culture [M]. London: Routledge. 2000: 276-277.

[50] Ritchie, J. R and Lyons, M.. Olympulse VI: A Post Event Assessment of Resident Reaction to the XV Olympic Winter Games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0,23(3): 14-23.

[51] Ritchie, J.R and Smith, B.H.. The Impact of a Mega Event on Host Region Awareness: A Longitudinal Study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1,30(1): 3-10.

[52] Mccartney, Glenn. Hosting A Recurring Mega event: Visitor Raison D'être [J]. Journal of Sport Tourism,2005,10(2): 113-128.

[53] Gratton, C. et al. The Economic Importance of Major Sports Events: A Case Study of Six Events [J]. Managing Leisure,2000(5): 17-28.

[54] Frances Cassidy. What Motivates Sports Event Tourists? A Synthesis of Three Disciplines [J]. 2005,Source: eprints.usq.edu.au/archive/00000845.

[55] Rachael E. Nicholson and Douglas G. Pearce. Why Do People Attend Even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Visitor Motivations at Four South Island Events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1,39: 449-460.

[56] Lisa Delphy Neirotti, Heather A. Bosetti and Kenneth C. Teed. Motivation to Attend the 1996 Summer Olympic Games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1,39: 327-331.

[57] Colin Michael Hall. The Definition and Analysis of Hallmark Tourist Events [J]. Geo Journal,1989,19 (3): 263-268.

[58] Mules, T. and McDonald, S..The Economic Impact of Special Events: The Use of Forecasts[J]. Festival Management and Event Tourism: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994,(2): 45-53.

[59] Crompton, J. and McKay, S.L..Measur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Festivals and Events[J]. Festival Management and Event Tourism: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1994,(2): 33-43.

第5篇

(讯)一转眼2009年的一半过去了,回顾上半年韩国互联网界的大事件,不难发现一些互联网企业在危机中销声匿迹,另一些公司则把危机当做机会,开通更多新型服务,以强化竞争力。除此之外,上半年频繁发生的社会焦点事件也在互联网方面得以体现。

韩国著名的互联网分析评估公司览客韩国对韩国上半年互联网界的大事件进行了一下小结:由于经济危机持续,很多互联网公司依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同时韩国第一门户Naver的News Cast服务开始上线,韩国第三、四名搜索引擎Empass和Nate的合并,Auction(ebay)并购Gmarket,Mncast视频网站服务终止引发业界对UCC收入模式的争议,Youtube拒绝实行部分实名确认制和政府强化互联网管制以及网民的反对,还有最近掀起浪潮的微博客,这些都是韩国上半年互联网的焦点。

门户、网购:强者求变

Naver的首页改版已经不单单是首页设计的改版了,在2009年岁首Naver在首页改版时通过Newscast服务从1月1日清晨就为参与的新闻媒体网站带去了大量的流量,创下了这些新闻网站的历史新纪录。另外在2000年代初期与Naver的“知识IN”势均力敌的“Empass”在与Nate整合后消失在历史的大潮中了。此外,门户还通过本地搜索服务的强化、博客服务的完善等举措谋求度过经济危机。

再来看一下电子商务领域,两大C2C巨头Auction和Gmarket曾竞争得火热,但是现在不光是运营多年的B2C综合购物网站,就连去年上线后就在OPENMarket中排行第三的11ST都被他们力压群雄,霸主地位的确立和两大巨头的合并预示着韩国网购行业新的恐龙即将出现。

视频UCC的收入模式争议

随着今年4月视频UCC(国内叫UGC)网站Mncast终止服务,人们对曾经是WEB2.0主导服务的视频UCC的收入模式的争议更加火热了。据悉,此类网站中规模最大的PandoraTV在今年初才开始盈利的,老大尚如此,其他视频网站也可想而知了。除了门户中的视频UCC和Google的Youtube以外中小型视频企业运营得越久所要承担的Network和存储成本就越高。除了广告之外很难有其他收入模式,并且经济低迷,广告主投入的广告也有所减少,因此一些视频网站也步履艰难。

外国网站如履薄冰,互联网监管制度强化

从去年上半年开始海外网站在韩国的运营受到关注,比如进入韩国不到一年,Myspace就宣布撤出韩国市场,同样其他大多数国际知名网站在韩国也表现为水土不服。语言不同依旧是互联网使用上的最大障碍,对已经习惯了本土门户等服务的韩国网民来说,外国网站并没有太多的魅力足以吸引其继续使用。

另一方面,从去年开始,网民回帖侵犯个人生活成为社会争论的焦点,网民舆论也变得越来越敏感,政府开始采取一些互联网管制举措,其中一项就是部分实名确认制,但是这项举措遭到了Youtube的拒绝,要不要实名,争论也仍然存在。

从2009年上半年韩国大事件可以看出,互联网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娱乐工具,它不但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也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受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影响,是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一个影射。(作者:袁洪波)

第6篇

以史为鉴,是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和出发点。但是纵观今天的历史教学现状,教师教学历史知识和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不外乎都只为了一个目标――考试。凡与考试有关的内容,教师使劲教,而学生也使劲学。于是乎,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考到高分,想了各种绝招,如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但学生学完历史考完历史后就再没有什么记忆。我长期从事毕业班的历史教学,但七、八年级的历史一般情况是其他老师教学的。九年级的历史与七、八年级历史的最大不同点就是七、八年级历史学习的是中国历史,而九年级学的是世界历史。尽管历史知识是不同的,但我认为学习历史的目的和出发点却应该是一样的。因此,每当在教学九年级历史知识时,我总会穿插着七八年级的历史进行了教学。但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学生们几乎对自己原来学习的历史知识毫无了解,一问三不知。试想,一个连自己曾经学过什么知识都不知道的学生,又如何能用历史的知识去分析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呢?笔者在进行历史教学中,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并不断引导学生用历史知识去领会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历史教学,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过的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去分析和领会现实生活中的道理。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道理的做法陈述如下。

(1)让学生领会历史事件所反映出的问题。我们经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同时也可以这样说,一千个学生对同一个历史事件也会有一千种理解。而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去了解学生是如何理解历史事件的,并从学生的理解中去找到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分析。因此,每上一节课,我都会让学生对其中发生的历史事件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因为自己的理解不同,一个班的学生就会对其中的历史事件不同于别人的理解。然后再把学生的理解引申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根据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来理解历史事件。如在教学两次世界大战史时,我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这两次世界大战的看法。一些学生认为,之所以发生两次世界大战,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之间争夺原材料的一种斗争,另一些学生认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如果在一战中同盟国取得胜利那么历史就得改写,还有一些学生甚至认为,历史是由胜利者来写的,因为失败者提前成为了历史;也有一些学生认为,如果日本取得了胜利,如果德国打败了前苏联……虽然我们经常说历史不可以假设,但学生却往往会去假设历史。对于学生的这些理解,我并没有急于去反对他们,而是注重引导他们,把他们引导到正面理解中去。这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述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关系:正义终究战胜邪恶。

通过分析,学生理解了,正义最终是要战胜邪恶的,但是正义在短时间内也许会失败,但最后的结果是要取得胜利的。历史虽然可以假设,但历史也有着它发展的必然性。学生通过这些理解,也会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邪恶力量有了正确的认识。

(2)让学生用历史的观点来分析现实生活事件。我们生活的社会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件,一些是国际性的大事件,也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不管是小事还是大事,其实很多事情的道理是一样的。大国之间发生争斗,和个人之间发生争斗有时他的本质是一样的。当然历史所记述的事件当然是一些大事件,是对社会发展起到决定作用或有重大的影响的一些事件。我们能够培养学生用历史知识去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从中找到自己做人的道理。例如我们在教学二战史时,一般情况就会介绍希特勒本人。对希特勒,我们对他本人所具有的一些生活经历和道德品质的理解是应该从本质上去分析的。在讲述希特勒时,我经常会给学生讲述希特勒奋斗的经历,很多同学听了以后都很感动。但我又告诉他们就是这个曾经是一位受勋的战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只偶尔喝一点啤酒、从没有发生婚外情的优秀青年后来却成了杀人的恶魔。借此,我给学生说,其实我们的成长与我们自己内心世界和环境是有着内在关系的。曾经优秀的青年可能会因为受到不好的思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坏人。曾经很坏的人只要环境发生变化他就会变成一个优秀的青年。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都有可能做过这样那样的坏事,但这并不代表他将来就一定是个坏人。我们不仅要用这个观点去看待自己,而且还要用这个观点去看待周围人。

历史已经成为过去,现实也很快会成为历史。学生如何在历史的学生中去感受做人的道理,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历史教师进行历史教学的重点,这比分数更重要。

第7篇

华视传媒(Nasdaq:VISN)公布了截至2011年12月31日未经审计的201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数据显示,华视传媒第四季度总收入再创历史新高,达5,340万美元,同比增长18.9%,环比增长6.2%,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净利润扭亏为盈,达170万美元。2011年度总收入为1.81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31.2%。

Enfodesk 易观智库分析认为,本次华视传媒财报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再创单一季度收入新高,实现2011年的首盈利。2011年第4季度,华视传媒的总收入达到5340万美元,实现盈利170万美元。其中,广告收入为5,16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96.7%,同比增长 14.9%,环比增长2.7%,增长速度略有放缓。除了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外,部分类别广告主(如部分互联网企业)的停止投放也是影响其环比增长速度大幅减缓的原因。

第二,ARPU、每播出小时的平均广告收入持续提升。2011年第4季度,华视传媒广告主数量持续减少至676家,但ARPU值较3季度的7.05万美元增长至7.63万美元,去年同期为6.31万美元;2011年第4季度,华视传媒在每播出小时的平均广告收入由3季度的1,122美元升至1,217美元,而去年同期为859美元。双项指标的提升,这说明媒体价值进一步得到广告主的认可,广告主黏性也得到提升。

第三,战略布局持续下沉,拓展更多三四线城市。2011年,华视传媒公交资源城市从原有的20个扩展到61个,在原有的一、二线城市的基础上,继续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其中自有媒体网络覆盖优化至20个城市,自有媒体资源网络屏幕总数为137423个。城市公交系统的建设与广告主诉求的下沉是吸引移动电视媒体厂商向下线城市布局的主要因素,但对媒体运营商来讲,对当地的广告主的教育仍是短期内的艰巨任务。华视传媒还需不断提升广告主在三四线城市的投放规模,拉动媒体利用率的提升。

第四,深度挖掘媒介传播价值,加大品牌影响力的建设。2012年的众多大事件,如两会、315、奥运会等,会给户外传播媒体带来积极的影响。一方面,作为传统电视媒体很好户外补充的移动电视媒体,可通过与各地广电部门、公益机构的合作,深度优化受众高关注的大事件的实时报道,抓住推广机遇,以受众的高关注度吸引广告主的投放创造商业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依靠对大事件的报道,公益广告的传播等加强社会媒体价值的提升,塑造品牌形象。

对于华视传媒未来的发展,Enfodesk易观智库分析认为,华视传媒除了需要继续加强在媒体网络和品牌价值的建设外,同时也需要继续加强新技术的创新应用,由内容创新、模式创新等来规避由移动智能终端带来的收视分流,从而进一步加强移动电视媒体的商业价值。易观智库建议可持续关注华视传媒的战略发展。

第8篇

1、genius含义:n. 天才;天赋。用法:作名词可表示“天才,才能”。genius的“天才”语气较强,是较为高尚的用语,主要指在智力方面具有极其特殊和非凡的能力,含有独创和创造的意味,尤指在艺术或科学方面从而大大超过不同时代的人。

2、名词表示人的“能力,才能”之意。genius语气最强,指天赋的高度才能与智力。epoch:含义:n. 时期; 时代; 新纪元; 划时代的大事; 世。用法:名词含“时期、时代”之意。epoch正式用词,侧重指以某重大事件或巨大变化为起点的新的历史时期。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一、归纳概括,寻明清时期中西方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的归纳概括,就是通过对此阶段相关内容的重新整合和抽象,以形成质量更高、结构更强的知识系统,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整体思维和宏观把握能力。归纳概括的步骤是先列出此阶段的重大事件,然后对此阶段的重大事件进行分类整合,抽象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领域特征与总体特征。

1.明清时期中国:从总体上看,明清时期处于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1)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并发展到顶峰;市民工商业者力量日益壮大,但未形成新的阶级力量。(2)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统治者重农抑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带有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趋势。(3)思想文化上: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理学走向极端,束缚人们思想发展;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小说成为文学主流,京剧产生发展,文人画成为绘画主流。(4)对外关系上: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逐渐脱离世界;西方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反侵略斗争。(5)民族关系:坚决同分裂势力斗争和反对外来侵略,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发展。

2.明清时期西方:从总体上看西方主要国家由农耕文明逐步向工业文明转型。具体来说:(1)政治上:西方主要国家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资产阶级统治与代议制逐渐确立。(2)经济上: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迅速发展并进行工业革命,工厂逐渐取代手工工场。(3)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推动人们思想不断解放,天主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地位日益削弱;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4)对外关系上:进行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

总之,通过对明清时期中西方基本史实的归纳概括,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历史阶段特征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体现清晰可见,初步将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二、入乎其内探究明清时期中西方历史阶段特征之内在联系及中西方之异同

归纳概括,形成的历史阶段特征,学生获得的历史知识只能是肤浅的、机械的,并不能灵活应用,内化成自己的答题能力。因此,必须加大思维力度,入乎其内,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历史阶段特征进行动态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因果联系,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以下举例说明:

1.历史阶段特征之内

首先以明清中国为例,一定社会的思想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时期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实质上是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再以明清时期西方为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实质上是政治上资产阶级统治确立、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思想上启蒙思想广泛传播的必然结果。当然,像这样的内在联系举不胜举,只要我们能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举一反三,必将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

2.历史阶段特征之间

明清时期中西方历史阶段特征及具体表现的异同

通过上述表格,我们可以清晰看出明清时期中西方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方面的异同,也轻易的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超越国界,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同时也使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不同发展态势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现象的内在原因不言自明,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完善,知识应用能力与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学以致用,强学生运用明清时期中西方历史阶段特征解题之力

研读教材,掌握基础知识,是为了解答具体的历史试题。近几年高考新材料、新角度的试题不断出现,但不管材料、角度如何新颖,许多试题在教材中都能直接找到原型,切记“背景或者题干在书外,答案或者答案的原理在书内”,平时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典型例题,多角度进行训练,以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运用历史阶段特征解题的能力。

第10篇

只不过,人们习惯上往往从大事件说起。

一个事件:Go ogle并购YouTube

就所引起的关注程度而言,新媒体的2006年或许是由Google并购YouTube收尾的。

2006年10月6日,《华尔街日报》透露Goo gle有意收购YouTub e。受此影响,Go ogle股价当日上涨了近2%。10月9日,Google公司宣布,通过股票交换方式,以16.5亿美元收购YouTube。据说,这大约相当于Goo gle自2001年以来收购金额的总和。以往Go o gle的最大投资是以10亿美元购买AOL的股份。11月14日Goo gle宣布,已经完成了对YouTub e的并购。与此同时,Go o gle还宣布已发行了320万股股票,以及可以转换成44.221万股A类普通股的限制股、期权和凭证。

YouTub e是一家专注于视频分享业务的网站。如同典型的硅谷创业故事描述的那样,两个20多岁的创始人,查德・哈里(ChadHurley)和史蒂夫・陈(Ste venChen)在一个车库里起家。有所不同的是,他们是从自己感受到的不便中发现了潜藏着的巨大需求。

2005年1月,在一次Pa yPal前员工的聚会上,在很费劲地分享一段宴会录像后,大家抱怨很难分享自己拍摄的录像。查德・哈里和史蒂夫・陈开始以新的理念搭建一个网上分享平台。曾经在Go ogle起步时投资过的著名风险投资商红杉资本,向这个新网站投下了两轮共1150万美元。

2005年2月,YouTube开始创业,其最初的办公室在旧金山南部一家比萨饼店的楼上。YouTube最先的想法,是大家可以在上面交换自己拍摄的录像。可是从一开始就有人将电视节目和电影的片断贴在上面,YouTub e成为美国免费的录像图书馆。它尤其吸引了年轻人的眼光,并几乎成为他们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重要的是,这个网站允许人们把录像上载到网上,交换、欣赏和评论,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新一代人的观赏和生活习惯,并日趋成为主流的传播方式。电视不再是人们获得视觉享受的唯一渠道,YouTub e可以帮助人们选择他想要看到的东西。于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YouTube吸引了海量的视频文件,很快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投资人也纷纷抛出橄榄枝。据c om鄄puters统计数据显示,YouTub e共有超过600万个视频,所占的容量约为45TB(1TB=1024GB);并且每个月增长20%。

据报道,被Go ogle并购之后,YouTube品牌仍将保留,包括两位创始人在内的67名员工也将全部留在YouTub e;而Go o gle旗下视频网站Go ogleVideo也将继续被保留。

价值所在:视频、社区与平台

如何解读这样一个并购事件?在这样一个不缺事件的时代,关注事件后的涟漪有时更有启示。并购事件后,人们的评论多集中在YouTube的市场价值,集中在与视频分享网站相伴生的版权问题如何解决,集中在视频时代是否已经到来。而从关注新媒体变革取向的视角观察,对这桩并购事件,在我看来,最应看重的不仅是视频时代是否已经到来,而是分享平台作为新媒体核心运作方式的价值。

这个案例最有价值的,首先不是所谓的象征视频时代的到来。如果一定要说视频时代的到来,那至少应当从80年前电视进入历史舞台算起。80年来电视的节目形态、运作方式也发生了多次代际变化。最终不断迁移,与网络、与手机这样的终端、与楼宇电视这样的发明相结合,形成新的载体与传播样式。但归根到底,基本特征还是专业人士制作、大众观赏接受。为什么一定要到网上看电视呢?YouTub e给出了另外一个理由,就是到网上分享普通人拍摄的东西。数码相机与摄像机的普及,为满足这样的需求提供了足够的可能。需要的就是一种分享机制与物质平台而已。

这个案例最有价值的,也很难说就是社区。所谓社区,虽然被互联网圈子里的人们一再提起,但它一定是一种力量的结果,而不是开始。其实,社区就是聚集到一起的共同需求。传统媒体说的定位或者读者定位,是要通过一定的分析和努力瞄准一类需求,或者说是某类需求的最大公约数;而借助网上平台的互动,这类共同需求自己聚集到了一起。这比传统媒体通过磨合与需求对接,显得有效率,却又不那么真实、稳固;显得更强劲,却又难以形成现实的效益。特别是各种社区,已经不断在互动中形成。为什么就说视频分享社区更有价值呢。

当然,并购是一种竞合。并购双方选择以这种方式整合,当然是看到了互补之处。Goo gle在YouTub e之前就推出了视频服务,而且在首页上给了重要位置推广,但结果却不如只有两年历史的YouTub e。有人评论说,Go o gle可以做很好的技术,但并不擅长去经营一个充满热情的社区。另一种评论说,内容和用户这两类资产是Go o gle不擅长经营的。相对而言,YouTub e以其分享模式,聚集起海量适应普通人多样需要的视频,也聚集起人们对多样视频的需求。这样的需求聚合在一起,构成了所谓充满热情的社区,其实更构成了一个强劲的细分市场,构成了在这个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所谓社区,在这里体现出的是市场价值。但依然不能说就是这个案例值得评析之关键。

这个案例最具价值的,就是作为一种核心运作方式与物质载体的分享平台。毕竟,一个分享的理念与一个足够强劲的网上平台,就造就了一种汇聚天下视频资源的机制,从而可以以几乎免费的方式获取曾经被传统的眼光视为可以为王的内容资源,并以这种内容资源吸引足够的分享者,从而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分享平台适应了在技术进步与信息消费方式变化的背景下人们复杂的心理需求与信息需求。实际上,分享平台既是一种运作方式,又是一种机制,首先满足的就是人们的心理需求,即我看到了,在分享着,其次才是得到了什么信息。

因此,对于新媒体发展更具价值的启示,不仅仅是视频,不仅仅是社区,而是构建一种适应人们需求的平台的价值。这种平台在满足需求的同时,还在引导需求、创造需求,在孕育一种新的传媒运作方式。回望正在流逝的历史,也许可以说,博客的流行,就是一种分享机制在起作用。它便于人们表达,更成为新媒体聚集资源的工具。提供博客服务,就是搭建起一个分享平台。

其实,并购双方对这个事件的评论已经集中在平台的价值上。Go ogle公司总裁埃里克・施密特说:“YouTube团队打造了一个美妙而强大的媒体平台,补充了Google整合全球信息,使其为每个人所用,让所有人受益的使命。”YouTub eCEO查德・赫尔利说:“我相信凭借这种伙伴关系,我们将获得灵活性所需的资源,去实现打造新一代全球媒体服务平台的目标。”

变革选择:从传播平台到整合传播平台

也许可以说,YouTube这个样本的成功是缘于恰好把自己放到两个传播路径的交集点,即视觉化表达与分享式提供。这是偶然所得,还是一种自在的选择?看来已难有人能解说。

人们对网上视频的需求,久已被发现,也有诸多的提供方式。但总体上,人们习惯地把电视的运作方式平移到网上,希望以专业制作的视频产品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尽管,这样的制作也在不断适应网上视频观赏的需要。但终究没能与人们不断增长的视觉化表达的强劲需求结合起来。而YouTube所做的,正是因为所搭建的平台首先满足了人们可以上传视频的需求,才恰好满足了人们网上观赏视频的需求。于是,这样的分享平台以更快的速度成长起来,被受众认可,从而被业界和社会认可。就运作模式而言,YouTub e的独特性就在于把视频需求与分享式提供结合起来。

视觉化表达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岩画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人类文明承载物,其意义和所传递的信息,至今都很难说已被完全解读。蒙昧时代之后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尽管文字化表达一步步走向主流,一步步发达,视觉化表达都是人们传递复杂、微妙情绪与认识的首选。无论是文人画,还是街头涂鸦,甚至今天的动漫,都不过是视觉化表达的体现方式。与文字表达相比,以画面表达,既是一种直观,又是一种微妙。

其实画面,不管是流动的视频还是静止的照片,都可以说比描述传递得更多一些,更复杂一些,有时更自我一些。因而,只要有条件,人们总是希望借助画面、欣赏画面。

互联网时代来临后更是如此。它把人们心中潜伏着的视觉化表达欲望激发出来。

YouTub e的成功被人们称为视频时代的来临。这大概是盯住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蜂拥而上地提供视频文件,点击视频文件。也因为如此,还不如称其为新视频时代。因为,YouTub e的尝试与以往的网上视频不同,主要不是由专业的视频制作者提供内容,供公众欣赏,而是大众提供、大众分享。这正是所谓的分享式提供。即是为了分享而提供,点击所提供的内容而分享。这就与以往的网上视频的运作方式有了较明显的区别,与那种把传统电视的制作理念、运作方式平移到互联网上的做法有了明显不同。

视觉化表达与分享式提供的结合,实质上是传统力量与数字媒体的运作方式的结合。它催生了一种新的运作方式的产生。这种运作方式实质上正在孕育数字媒体运作模式的基础。

这种模式的启示之一,就是适应新媒体的竞争,传媒的运作理念应当发生深刻变化,要从传播平台向整合传播平台转变。仅仅依靠自我力量采集、制作内容,不能适应今天的多样需求。通过一定的机制和物质载体,整合各类内容资源,聚合具有共同指向的需求,这样才能适应与新媒体的竞争。最简单地说,突发事件发生时,不能假定摄影记者一定在场,却可以假定一定有一个带了可拍照手机的读者或网民在场。通过一定的机制把他们的偶然所得收集起来,既丰富了内容资源,也满足了他们表达的欲望。

第11篇

具备国际视野的

传媒专业素质

传媒工作者所需具备国际视野的传媒专业素质有两种,一种是思想观念体系上的素质,一种是特殊专业技能方面的素质。

从思想观念体系上来说,传媒工作者首先应该具备宏观方面的、体现全局性的过硬的政治素质。传媒工作者必须具有从全局、大局的政治高度去把握国内国际新闻信息的本质特征,了解新闻信息的背景知识,并梳理新闻信息内涵的国际意义和全球影响。这就要求传媒工作者拥有高度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突发的国内外重大事件面前、在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事件面前明辨是非,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复杂的新闻事件做出分析和处理,最终能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任何重大的国内国际事件均不是简单的,它涉及的领域纷繁复杂,利益的制衡盘根错节,而任何传媒工作者都将在分析和处理这类事件时不可避免地打上主体倾向性的烙印。这就要求传媒工作者在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的指导之下,坚持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优先的原则。央视的主持人白岩松、水均益和凤凰卫视的评论员阮次山等,都是传媒工作者的榜样,他们在应对突发的大事件、引发的大问题等方面站得高、看得远,具有很强的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不仅深得相关领导、专家学者的好评,而且受到广大受众的支持和赞赏。

从特殊专业技能上来说,传媒工作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内外兼修”的素质。所谓“内外兼修”的“内”,不仅仅包括新闻传播学专业内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还包括国内丰富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等等;而“外”则指的是除新闻传播学之外的其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国外的历史文化、特定习俗等等。传媒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技能要求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又要有专业领域的造诣。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化”概念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到各个领域,面对这种新形势,传媒工作者要创新思维,除了掌握各种新闻传播专业的技能如新闻的采访、编辑、传播、评论等之外,至少还要在经济、金融、文化、体育、法律等领域内对某一专业有所研究,并且在充分掌握本国语言的基础上,至少熟练运用一门外语,不仅要看得懂,还要写得出。只有掌握一门国际语言,才能更准确地及时抓住国际信息,更深入地研究国际问题。所以作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传媒工作者,“需要熟悉和遵循国际游戏的规则,善于从全球的角度定位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提出和解答问题,寻求主客观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和效果的最大化。”①从而在以中国的视角看待世界的同时,也以世界的、全球的视角看待中国。

国际视野必须体现

在新闻报道之中

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巨大的消费市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速发展之下,越来越多的他国政治家、商人及其他人士急需了解中国基本国情、政治方针政策、民族风俗地貌等,独具魅力的“中国特色”也需通过新闻报道为他们打开一扇窗户。然而在以往许多新闻报道中由于缺乏国际视野而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传媒系统与政治语境的高度一致、浓厚的‘宣传味’、缺乏‘针对性’、报道的内容与方法‘内外无别’、报道中崇尚‘传播者本位’、资源配置缺乏优化”等等。②而国际视野要求传媒工作者要善于站在跨文化传播的高度上开展新闻报道。

首先是要通过议程设置或议题设置功能争取掌握国际舆论的主动权。新闻报道通过议程设置赋予各种不同的议题以各种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或引导着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轻重缓急的判断,从而左右公众舆论或国际舆论。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的传媒工作者都在第一时间设置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主议题,围绕这个总议题进行新闻报道、评论,及时积极地报道了灾情、影响了舆情、引导了民情,使之朝着有利于抗御灾害、恢复重建的方向良性发展,受到了国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其次是新闻报道的文本制作方面。第一要坚持的就是善于用事实说话。传媒工作者在报道国内国际新闻事件的时候,曾经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空洞说教、套话连篇、强制性宣传、每篇都得出一个封闭性的结论等等,这不仅让国内受众反感,还让国外受众从根本上产生一种强烈的抵制性情绪和不良的刻板成见。第二是背景知识材料的提供和运用。任何事件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历史条件和特定区域产生的,传媒工作者在报道国内国际新闻事件时,既要对本国人介绍外国的相关背景知识,也要对外国人介绍本国的相关背景知识。第三,传媒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还要注意尽量从能够使各国人们产生共鸣的角度出发,获得在不同的价值观和意识观念上的人类共同情感的支持,通过不同的视角与聚焦,满足不同受众的要求。最后,传媒工作者还应在新闻报道中体现对新闻事件的预见性,这是国际视野所要求具有的把握国内国际重大事件发展走向的预见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传媒工作者是否具备提炼国际新闻事件本质规律的战略眼光。

要引导和培育新闻传播

受众的国际视野

新闻传播的受众既是被动的接受者又是主动的创造者,他们既是新闻传播信息的归宿又是其来源,他们既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又是其生产者。最为关键的是作为群体或公众的受众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能凸显作为群体或公众的强势形象,广大受众构成的群体再次整合便构成了整个社会的民众和整个国家的民族。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民族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形象,这就要求传媒工作者在日常的国内外新闻报道中引导和培育受众的国际视野,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方面的新闻报道,传媒工作者都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将其放入国际范畴的背景中去分析对比,在追求更广阔的新闻信息平台同时,挖掘更深层面的新闻信息深度,并且设立一个开放性的、可供受众自我讨论和分析的建言立论的结尾,从而引导和培育受众采取国际视野的立场,思考和判断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新闻事件,最终在预见性的新闻报道中逐渐地掌握不同新闻现象的内在规律。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中,国际间的新闻流动越来越密切,但是过分地依赖国际视野而忽视建立在国家和民族利益基础上的自身报道与传媒立场的倾向,也是片面的、不正确的行为。传媒工作者所具备的国际视野应建立在自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基础之上,传媒工作者的国际视野最终也是为了实现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最大化而服务的。

注释:

{1}张桂珍等.《中国对外传播》.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P4.

{2}张昆.《国家形象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P62―82

第12篇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时空里的事件、现象、观念等的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历史,否则,历史就会永远停留在“过去”;换言之,历史是动态的历史。从时间角度看,历史的动态性是显见的。如人类从原始时代经历中世纪发展到近代、现代、当代,历史运动的节奏呈现出加速度的特点:记录原始社会的历史常以万年为单位时间,中世纪常以千、百年为单位时间,近代、现代、当代则以几十年乃至几年为单位时间。从空间角度看,越是发达地区,历史运动的速率越快,相反则越慢。如世界历史进入到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法、美等国的历史内容显然比同时期亚、非、拉各国的历史要生动和丰富多采得多。

以上是容易理解的物理意义上的动态。若要使“动态的历史”具有史学意义,还应从这两个层面加以认识与把握:

一是哲学层面。如量质互变规律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历史的运动就高度遵循这一规律,这一规律并使历史的运动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如我们以之考察近代日本的侵华史就不难发现,日本在经过明治维新逐渐强大后(量变),其对外侵略的野心也逐渐膨胀(质变),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变本加厉,这“侵略”是有连续性的,这“变本加厉”是有阶段性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和普遍矛盾的规律也是我们把握历史动态性的哲学工具,使我们可以对复杂的、似乎彼此“不相干”的历史问题进行动态考察。

二是史学层面。运用历史理论和形式逻辑分析历史,能使我们把握“历史动态”的理论意义。如“落后就要挨打”是科学的历史结论,如果不以之反思评价和动态分析中国近代史,则那些“动态的苦难史”并无意义。为什么近代中国屡战屡败甚至不败而败?因为落后。而深入分析,落后的内涵就不仅仅是指军事、经济,还包括政治制度、观念意识、科学技术等。事实上,从开始,近代中国的各派人物都在行动上寻求摆脱落后之路,为什么摆脱落后如此艰难?还得从“落后”中寻找根源。试想,一个具有落后意识的人,又怎能找到摆脱落后的良方?落后意识从哪里来?从落后的历史环境中来,从落后者的阶级属性中来。这样,就找到了近代中国走不出落后的总根源,动态分析也就有了史学意义。这两个层面,用一句话归纳就是:对动态的历史从理论上进行动态的分析。这种动态分析,就是史学意义上的动态。

当前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测量,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要求颇高,这体现了时代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动态的理论分析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具有直接意义。通观一下历史教学的现状,我认为一些历史教师在“动态教学”方面是做得不够的,主要表现在:

一、教学视野偏狭,不善打破章节体系的限制,严重依赖教材的固定程式。

二、教学缺乏思维含量,静态分析多,动态思考少,而静态分析又多侧重于抠知识点。

三、虽有动态,但或失之于罗列史实,或缺乏分析角度和深度。

如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教学,上述缺点就具体表现为:①对这三大历史事件,只依教材安排的叙述顺序,各讲各的,不能对它们进行动态的联想、挖掘和整体的把握,分析出其原因、特点、历史意义等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②对这些事件只囿于一般性的单线条分析,动态思维含量不足,不能对这三大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分析,如对《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这些重要文件,不能站在它们所体现的资产阶级立国原则、革命精神的高度和其历史的进步性上综合考察;③虽然有动态分析,但失之于简单,如只将三大事件的起止时间、“导火线”、转折点等这些表面的东西进行表层类比,而不能选取一个角度(如斗争与妥协问题)进行深刻分析。

必须认识到“动态教学”的好处:

第一,可以使学生深化理解教材。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虽然省却了许多麻烦,但这种教学方式教不出特色,尤其是挖不深教材,更谈不上利用历史科学的内在特征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章节体系的好处是便于组织教学,便于学生分阶段分方面理解局部的历史,但它不利于全面分析和学生深入把握“线”和“面”上的历史。固定的教材内容经过教学的动态处理、组合、优化,会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觉:历史内容的聚合带来了观点的更新,史与论的有机结合带来了对教材的全新理解,对历史问题的追根溯源强化了历史纵深感和对有关历史材料的深入认识。

第二,可以使学生活化教材。“动态教学”化静为动,还史以活,全面活化了教材。如“殖民主义”散见于教材各章,教学中若不对之加以动态分析,学生就难以理解殖民主义在不同时期有着显然不同的特点,对“殖民主义”这一概念就不能从本质上加以理解与认识。又如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部分共时性,教学中若不对这两大独立的事件进行动态揭示,指出它们对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两个领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学生恐怕永远也不会将这两大事件联系起来。可见,“动态教学”能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活化教材,揭示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

第三,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动态教学”其实就是对教材内容的优化组合。学生对教材有深化的理解,活化的掌握,优化知识结构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第四,可以使教学成为一个具有张力的开放系统。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各类相关的历史内容处于动态;立论角度的不同,必然带来不同的论证过程,这就打破了章节体系教学的相对封闭和单一,而使教学具有内容上的开放性和张力。

应如何搞好“动态教学”呢?

一、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做好:

1.常规动态:目前常规动态是“动态教学”的薄弱环节。在常规教学中,章节内部和外部应有经常的动态联系。对有些历史知识如果不进行动态处理,历史就失去了延续性或参照物,学生理解就有困难。如对清朝的“摊丁入亩”,如果只孤立讲解,而不联系西汉的编户制度、唐朝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学生如何能认识和评价它?又如何能理解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不断进步?

2.复习动态:目前高中历史复习课中的“动态教学”做得尚可,但在动态分析的角度、力度、精度上还须加强。复习动态应该建立在挖掘教材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而决不能建立在题海上。

二、在处理教学内容上,要做好:

1.系统内动态:我们可以按历史发展的阶段,将古代、近代、现代各视为一个系统,如可以在“古代”这个系统动态考察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待商业的态度;也可以按不同的领域,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视为一个系统,如可以在“政治”这个系统内动态考察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还可以将联系密切的内容视为一个系统,如动态考察英、美、法等资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