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银行业风险管理

银行业风险管理

时间:2023-06-08 11:17: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银行业风险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银行业风险管理

第1篇

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主要面临着哪些挑战下面,谈几点个人的一些思考。

第一,加强风险集中管理的挑战

这次金融危机,国外许多金融机构出现巨额损失甚至破产。我们在分析原因时,可以清楚地看到,出现的风险已经不再限于信用或市场等单一风险,而是由多个风险交织作用,尤其是在市场的剧烈动荡下,各类风险的相关性会显著增加,风险的相互叠加会形成共振,引发金融市场的“海啸”。

当前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是按照风险类别由银行内部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虽然体系庞大,但没有一个部门能够集中有效地管理风险,准确地反映风险、及时地应对风险。

现在各家银行都在搭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探索风险集中管理的模式。风险集中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流程优化与管理职能的整合。通过整合部门重叠的职能,减少多余的控制活动,把散落在不同领域的风险管理信息进行相应的整合和集中,用完整、及时的信息为高管层决策服务,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目的。

风险集中管理是风险管理模式的一次重要变革,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它涉及风险管理各方面的整合,如部门职能的重新定位、流程的再造、人员的调整、系统的重构等。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人们对传统路径的依赖而本能抗拒,甚至抵制。此外,风险集中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仅仅依靠单个部门或者总行一个层次是不够的,如何发挥好各部门、各层次的整体合力,整合多方资源,也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第二,推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施的挑战

在风险的计量方面。第一个问题就是数据。我国银行业在风险计量的数据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是要完全满足新资本协议的数据要求,仍存在不小差距,例如在周期性方面,尽管我们电子化存储的信贷数据,基本满足了PD、LGD数据期限的要求,但还缺乏完整的经济周期数据,无法满足新资本协议涵盖经济周期的要求;在完整性方面,由于受到以前专业银行的分工影响,各商业银行积累的多年数据存在着无法覆盖全行业的缺失问题。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将对我国银行业风险计量数据的质量进行一次检验。第二是模型的风险。这些年开发出来的风险量化模型是否适用于2009年、2010年严峻的经济形势?通过模型测算出来的数值与以后几年严峻经济形势下的现实结果是否一致?这些还都是未知数。

在新资本协议实施的国产化方面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对于国际性的大型商业银行来说,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就是他们过去几年业务实践的总结,不存在国产化的问题。但是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新资本协议的很多内容都是全新的,是我们以前的业务经营中没有的,比如建立债项评级体系、建立EVA、RAROC的经营模式等等。如何建立既满足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又符合我国实际的公司治理架构和风险管理体系,需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第三,健全跨国金融集团风险管理机制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几家大银行在发展战略的推进上确立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跨市场、全球化的经营格局。在国际化发展上,银行的境外机构数量逐渐增多,形成了覆盖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和我国主要经贸往来地区的服务网络,全球化布局基本形成也见到了成效;在综合化经营上,通过设立合资、独资公司、境外收购和参股等形式,进入了证券、租赁、牌照类投行、保险等领域,初步形成了跨市场的金融服务能力。

随着国内商业银行全功能、全球化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的大型跨国金融集团正在酝酿之中,那么,这些跨国金融集团将在全球不同的市场领域应对各类复杂风险,适应不同的监管要求。因此,我们在未来一段时期面临健全跨国金融集团风险管理机制的挑战。

目前,银行业对国内分行的管理相对完善,而对于全资、控股公司和境外分行,应按照“分类管理、重点推进”的原则,通过加强信息沟通机制、完善风险报告来及时准确全面掌握集团风险信息,通过风险管理的制度延伸、系统延伸等方式加强集团风险掌控能力,通过加强人员管理和评价考核来实施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偏好的传导,通过加强国别风险研究、开展国家风险分类、制订国别信贷政策和国别风险限额,来引导分支机构开展风险业务。

第四,保持信贷资产质量持续优良的挑战。

第2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我国银行业;混合经营;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114-03

一、引言

2007年2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随着危机程度的不断加深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危机带来的问题和损失也在逐渐加大。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中的三位――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和美林倒闭,在某种程度上宣告了美国投资银行模式的结束。伴随着美国投资银行大厦的轰然倒塌,全球金融开始动荡,欧洲银行业陷入了恐慌之中,世界各国政府纷纷被迫采取提高存款保险、动用巨资向银行注资等办法出手施救。次贷危机的发生是众多银行的自身风险演化成系统风险的结果,于是,银行自身风险的防范在微观意义的基础上更增添了宏观价值。因此,银行业风险的微观防范具有巨大的宏观意义。针对金融危机,各国乃至全世界都在思考如何防范银行业的风险,以期切断银行业风险系统化的途径。从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回顾可知,对于次贷危机下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框架,相关的研究不多。基于此,本文拟在对我国银行业次贷风险隐患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银行基于宏观稳定的风险防范框架。

二、我国银行业的次贷风险隐患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银行运行及监管体系与美国等金融危机重灾区的国家存在较大差异。美国是世界金融创新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其个人住房贷款产品创新表现为几大品种上:递进还款住房贷(GPM)、质押账户住房贷款(PAM)、分享增值住房贷款(SAM)、气泡式住房贷款(又称宽限本金偿还式住房贷款,Balloon Mortgage)以及可调利率住房贷款(ARM)。[1]在美国的房贷市场上,银行有关房地产贷款的期限、利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很多,相对于我国而言,有着更为灵活的政策。我国目前各大商业银行的住房贷款主要集中在四类产品上,即个人住房组合贷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再交易住房贷款。还款方式基本上有一次还本付息、等额本息还款和等额本金还款等,住房贷款政策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造成银行不得不提高贷款门槛,规避风险。我国的住房价格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大幅度上涨,而长期以来国内银行业及政府监管机构都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看作是银行的“优质资产”。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吸引客户贷款买房,各银行不断推出形式多样的个人住房贷款产品,大量发放住房抵押贷款,近几年国内银行创新的房贷产品主要包括:(1)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深证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的等额本息还款法贷款,每月相等的贷款本金和利息,优点是还款金额稳定,不易逾期;缺点是还款总额高于等额本金还款法,适合收入稳定、每月有固定收支结构的工薪家庭。(2)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深证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的等额本金还款法贷款,每月归还相等的贷款本金,同是归还当月应支付的贷款利息,优点是月供递减,总体利息负担较轻;缺点是前期支付本金和利息较多,适合于收入稳定,前期能承受较大月供的人群。(3)农业银行的固定利率/混合利率贷款,开始一段时间利率不变,之后换为浮动利率,优点是利率不随物价或其他因素而调整;缺点是利率低时会多交钱,适合于收入固定、预期升息或锁定风险的人。(4)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的等额递增还款贷款,每月等额还款,以后每间隔一格期限,在上期基础上增加一定额度,优点是利息负担轻,还款压力小;缺点是如贷款人预期收入减少面临还款压力,适合于预期的收入大幅度增加的人。(5)建设银行的“宽限期”还款法贷款,约定期仅支付利息,后按约定方式还本付息,优点是减轻客户支出负担;缺点是对还款者年龄有限制,属于还款前期资金紧缺者。从这些创新的房贷产品可以看到,银行通过创新各种产品向市场投放大量房屋抵押贷款。这刺激了贷款人的贷款欲望,风险随之上升。此外,各商业银行还推出了其他形式各样的个人住房贷款产品,如个人住房循环贷款、接力还款法、灵活周期还款、入住还款法、置换式个人住房贷款等多种形式,这不仅向市场投放大量房屋抵押贷款,同时也导致巨大的风险隐患[2]。

三、我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不断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成功经验,制定了包括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岗位制约、内部审计等大量制度,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上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同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3]

(一)对风险管理认识不到位

我国银行业对风险管理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1)风险管理理念成熟度不够。我国一些银行的经营者不太容易正视风险,不愿意放弃隐含着高风险的市场机会,有的经营者也不习惯用长期稳定的利润标准衡量业绩,易于陷入非理性扩张和竞争等误区;(2)对风险管理的认识高度不够。未认识到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在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史上,因风险管理不当、资产质量低下而导致倒闭、被政府接管的,不乏其例;(3)对风险管理的认识深度不够。未认识到提高风控水平是做好客户服务、产品创新和流程再造的基础和前提。

(二)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我国银行业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呈现为:(1)风险与收益相平衡的风险管理文化尚未完全形成;(2)不能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3)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4)风险管理意识还没有贯穿到全行全员,还没有贯穿到业务拓展、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往往把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看作是风险控制部门的事情。

(三)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较为原始

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较为原始主要体现为:(1)在风险管理工具尚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2)对风险调整的资本回报率、经济附加值、资本附加值等国际上先进和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大都是离全面应用还有不少距离;(3)风险管理缺乏衍生金融工具等有效转移风险的手段。市场工具的匮乏是中国金融风险管理落后的重要表现之一;(4)风险管理相关数据积累不够。

(四)风险管理体制比较落后,风险管理的基础比较薄弱

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体制落后突出为:(1)风险管理的垂直化程度不高,还没有形成纵向的风险控制体系;(2)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还不能对各类风险进行科学的专业化管理,精通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实务的专业性人才比较缺乏;(3)风险管理的独立性不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4)风险管理的传导机制不健全,在绩效考核上普遍实行短期账面收益的做法。

(五)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多多

如金融财产和法律保护不到位,金融市场缺乏独立的风险和信用评估机构,社会诚信缺失,虚假信息泛滥等等。同时,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现向投资者(包括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提供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的专业化公司。

四、次贷危机下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框架

虽然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有限,但我国银行业的次贷风险隐患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应该从这次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掌握保持竞争力和稳健经营之间平衡的技巧,搭建银行业风险防范的框架,力保我国银行业在动荡环境中实现安全基础之上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银行业风险防范的框架是:在全员风险意识下,以资产负债管理为统领,以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为主体,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为载体,建立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心。

(一)全员风险意识

企业风险一般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目的是避免“意外”发生,确保决策中的风险考量,整合风险管理所有管理过程,保证所承担风险与管理手段匹配,用风险管理增强竞争力。全面风险管理的价值在于信息支持的更好决策、深思熟虑的风险承担、规范银行的治理结构、统一管理层的思想。全面风险管理始于董事会的决心,需要企业管理层的全力投入;全面风险管理作用于战略决策层面,而不仅是在流程控制与保险层面;全面风险管理需要融入企业的一切,包括业务、管理活动和企业文化;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历程,实施需要时间,大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实施计划一般为3―5年的时间[4]。

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管理就是风险管理。银行的每个员工都应该具备风险意识,要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正确对待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从基层业务人员到风险管理人员对要对风险有足够的、正确的认识,消除简单认为少发展业务就可以控制风险的观念,促使全体员工树立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开拓业务的理念。做到人人重视风险,人人防范风险,人人在风险中实现利润。通过风险意识的全员化,提高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二)以资产负债管理为统领

资产负债管理是一个金融机构用来管理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资本充足性风险的技术,资产负债管理对影响这些风险的有关因素进行考虑,并且分析它们的影响。美国乔治亚大学金融学教授Joseph F. Sinkey, Jr.在其《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一书中,对资产负债管理作出如下定义:资产负债管理是一种全方位的管理方法,是为了达到银行已确定的经营目标,对银行的各种业务进行协调管理,即是在考虑了不同利率、流动性和提前偿还等假设情况下,对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及其组合进行规划、支配和控制,目的是达到银行已确定的经营目标。资产负债管理的实质在于对银行的各种资产、负债以及资本的资金水平、变化和相互之间的结构进行规划、支配和控制,以促进资产负债的总量和结构、收益和风险以及当期和长远的平衡,协调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三者动态平衡。

银行应该建立和完善基于经营情景和优化技术的将情景模拟、优化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统一反映银行的各种经营目标和内部约束、外部约束和宏观政策因素,针对不同情景进行优化决策的资产负债管理决策模型。该类模型在分析利率等市场风险因子变动和对现有资产负债表内项目和表外工具的假定以及对其他收入、成本费用等项目的预测等基础上,确定基于风险和收益平衡的银行目标集和约束条件[5]。

(三)以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为主体

对于风险防范,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作为风险防范的主体。这一主体是由风险管理委员会为主线的高层、中层和基层相互交叉、相互制衡的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设立对各种风险能够识别、监管和综合管理的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高层管理机构应由、经营管理层及下设的有关部门组成;中层由紧密配合的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和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组成;基层主要是指有高度风险意识的公司一线部门的管理人员。这一主体的日常工作是将联网的所有分支机构的交易过程、交易结果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提炼,转化为各种风险信息。在此基础上,日常风险管理部门一方面可对相关部门出现的决策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操纵风险、自营风险等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另一方面可为公司决策层和管理层提供多层次的风险揭示、风险报告及风险控制机制[6]。

(四)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为载体

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在充分吸收内部控制理论的权威文献――COSO报告的基础上推出的《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1998)银行的内部控制由五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1)管理层监督与控制文化。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保持内控体制有效性所承担的责任。董事会对于确保建立和维持充分有效的内控体制承担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负责监测内控体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且通过授权控制形成明确界定和说明责任的组织结构;调查各部门的运作情况,及时发现警示信号,采取措施以减少最终可能导致的损失。(2)风险认定与评估。银行应当注重建立自身风险防范的约束机制,将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作为内控体制的一部分。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程序必须涵盖银行面临的所有风险和银行内部各层次的运作。(3)控制行为与职责分离。根据风险识别和评价的结果,银行应当采取相应的内控措施,措施应涉及银行的各个层级。具体包括:高层检查;行为控制;实物控制;遵循风险暴露的限制;审批和授权制度;验证与核实制度。(4)信息与交流。为确保内控体制的信息目标的实现,应将适当的信息控制纳入内控体制,并对信息和信息交流渠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5)监督活动与修正缺陷。高级管理层有义务建立一套机制来及时接受报告和纠正所发现的内控制度中的缺陷,对内控制度本身是否有效进行持续的监测,监测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将监测融于日常的业务之中;另一种则是对内控制度进行单独监测和评价。银行要严格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建立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以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从而构建银行的百年基石。

(五)建立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心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企业和社会最求的终极目标之一。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和新思想。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7]。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期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现在的发展,满足现在利益。同时,可持续发展也包括面对不可预期的环境震荡,而持续保持发展趋势的一种发展观[8] 。

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中心能够实现:(1)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2)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3)考虑风险和报酬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最佳平衡;(4)在充分考虑所有者利益的基础上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5)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使企业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银行可以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抵御风险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竞争能力、资本扩张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获利增值能力、资产管理能力。

五、结论

对于我国的银行业而言,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既是风险更是借鉴和机遇。我国银行业应该掌握在保持竞争力和稳健经营之间的平衡技巧,搭建银行业风险防范的框架,即在全员风险意识下,以资产负债管理为统领,以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为主体,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为载体,建立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心。在这一框架下,我国银行业才能力保在动荡环境中实现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小军.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J].国际金融研究,1999,(5).

[2]吴晶妹、王涛.我国式次贷危机实证研究[J].亚太经济,2008,(6).

[3]陈显忠.国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五大问题[EB/OL].

[4]刘杰.强化全员风险意识 有效实施风险管理[J].冶金管理,2008,(9).

[5]冯鹏熙.国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决策模型及其启示[J].济南金融,2006,(2)

[6]周英.当前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及其管理[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7,(7)

第3篇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银行运行及监管体系与美国等金融危机重灾区的国家存在较大差异。美国是世界金融创新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其个人住房贷款产品创新表现为几大品种上:递进还款住房贷(GPM)、质押账户住房贷款(PAM)、分享增值住房贷款(SAM)、气泡式住房贷款(又称宽限本金偿还式住房贷款,BalloonMortgage)以及可调利率住房贷款(ARM)。[1]在美国的房贷市场上,银行有关房地产贷款的期限、利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很多,相对于我国而言,有着更为灵活的政策。我国目前各大商业银行的住房贷款主要集中在四类产品上,即个人住房组合贷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再交易住房贷款。还款方式基本上有一次还本付息、等额本息还款和等额本金还款等,住房贷款政策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造成银行不得不提高贷款门槛,规避风险。我国的住房价格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大幅度上涨,而长期以来国内银行业及政府监管机构都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看作是银行的“优质资产”。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吸引客户贷款买房,各银行不断推出形式多样的个人住房贷款产品,大量发放住房抵押贷款,近几年国内银行创新的房贷产品主要包括:(1)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深证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的等额本息还款法贷款,每月相等的贷款本金和利息,优点是还款金额稳定,不易逾期;缺点是还款总额高于等额本金还款法,适合收入稳定、每月有固定收支结构的工薪家庭。(2)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深证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的等额本金还款法贷款,每月归还相等的贷款本金,同是归还当月应支付的贷款利息,优点是月供递减,总体利息负担较轻;缺点是前期支付本金和利息较多,适合于收入稳定,前期能承受较大月供的人群。(3)农业银行的固定利率/混合利率贷款,开始一段时间利率不变,之后换为浮动利率,优点是利率不随物价或其他因素而调整;缺点是利率低时会多交钱,适合于收入固定、预期升息或锁定风险的人。(4)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的等额递增还款贷款,每月等额还款,以后每间隔一格期限,在上期基础上增加一定额度,优点是利息负担轻,还款压力小;缺点是如贷款人预期收入减少面临还款压力,适合于预期的收入大幅度增加的人。(5)建设银行的“宽限期”还款法贷款,约定期仅支付利息,后按约定方式还本付息,优点是减轻客户支出负担;缺点是对还款者年龄有限制,属于还款前期资金紧缺者。从这些创新的房贷产品可以看到,银行通过创新各种产品向市场投放大量房屋抵押贷款。这刺激了贷款人的贷款欲望,风险随之上升。此外,各商业银行还推出了其他形式各样的个人住房贷款产品,如个人住房循环贷款、接力还款法、灵活周期还款、入住还款法、置换式个人住房贷款等多种形式,这不仅向市场投放大量房屋抵押贷款,同时也导致巨大的风险隐患[2]。

二、我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不断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成功经验,制定了包括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岗位制约、内部审计等大量制度,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上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同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3]

(一)对风险管理认识不到位

我国银行业对风险管理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1)风险管理理念成熟度不够。我国一些银行的经营者不太容易正视风险,不愿意放弃隐含着高风险的市场机会,有的经营者也不习惯用长期稳定的利润标准衡量业绩,易于陷入非理性扩张和竞争等误区;(2)对风险管理的认识高度不够。未认识到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在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史上,因风险管理不当、资产质量低下而导致倒闭、被政府接管的,不乏其例;(3)对风险管理的认识深度不够。未认识到提高风控水平是做好客户服务、产品创新和流程再造的基础和前提。

(二)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我国银行业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呈现为:(1)风险与收益相平衡的风险管理文化尚未完全形成;(2)不能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3)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4)风险管理意识还没有贯穿到全行全员,还没有贯穿到业务拓展、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往往把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看作是风险控制部门的事情。

(三)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较为原始

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较为原始主要体现为:(1)在风险管理工具尚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2)对风险调整的资本回报率、经济附加值、资本附加值等国际上先进和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大都是离全面应用还有不少距离;(3)风险管理缺乏衍生金融工具等有效转移风险的手段。市场工具的匮乏是中国金融风险管理落后的重要表现之一;(4)风险管理相关数据积累不够。

(四)风险管理体制比较落后,风险管理的基础比较薄弱

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体制落后突出为:(1)风险管理的垂直化程度不高,还没有形成纵向的风险控制体系;(2)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还不能对各类风险进行科学的专业化管理,精通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实务的专业性人才比较缺乏;(3)风险管理的独立性不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4)风险管理的传导机制不健全,在绩效考核上普遍实行短期账面收益的做法。

(五)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多多

如金融财产和法律保护不到位,金融市场缺乏独立的风险和信用评估机构,社会诚信缺失,虚假信息泛滥等等。同时,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现向投资者(包括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提供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的专业化公司。

三、次贷危机下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框架

虽然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有限,但我国银行业的次贷风险隐患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应该从这次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掌握保持竞争力和稳健经营之间平衡的技巧,搭建银行业风险防范的框架,力保我国银行业在动荡环境中实现安全基础之上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银行业风险防范的框架是:在全员风险意识下,以资产负债管理为统领,以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为主体,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为载体,建立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心。

(一)全员风险意识

企业风险一般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目的是避免“意外”发生,确保决策中的风险考量,整合风险管理所有管理过程,保证所承担风险与管理手段匹配,用风险管理增强竞争力。全面风险管理的价值在于信息支持的更好决策、深思熟虑的风险承担、规范银行的治理结构、统一管理层的思想。全面风险管理始于董事会的决心,需要企业管理层的全力投入;全面风险管理作用于战略决策层面,而不仅是在流程控制与保险层面;全面风险管理需要融入企业的一切,包括业务、管理活动和企业文化;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历程,实施需要时间,大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实施计划一般为3—5年的时间[4]。

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管理就是风险管理。银行的每个员工都应该具备风险意识,要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正确对待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从基层业务人员到风险管理人员对要对风险有足够的、正确的认识,消除简单认为少发展业务就可以控制风险的观念,促使全体员工树立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开拓业务的理念。做到人人重视风险,人人防范风险,人人在风险中实现利润。通过风险意识的全员化,提高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二)以资产负债管理为统领

资产负债管理是一个金融机构用来管理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资本充足性风险的技术,资产负债管理对影响这些风险的有关因素进行考虑,并且分析它们的影响。美国乔治亚大学金融学教授JosephF.Sinkey,Jr.在其《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一书中,对资产负债管理作出如下定义:资产负债管理是一种全方位的管理方法,是为了达到银行已确定的经营目标,对银行的各种业务进行协调管理,即是在考虑了不同利率、流动性和提前偿还等假设情况下,对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及其组合进行规划、支配和控制,目的是达到银行已确定的经营目标。资产负债管理的实质在于对银行的各种资产、负债以及资本的资金水平、变化和相互之间的结构进行规划、支配和控制,以促进资产负债的总量和结构、收益和风险以及当期和长远的平衡,协调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三者动态平衡。

银行应该建立和完善基于经营情景和优化技术的将情景模拟、优化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统一反映银行的各种经营目标和内部约束、外部约束和宏观政策因素,针对不同情景进行优化决策的资产负债管理决策模型。该类模型在分析利率等市场风险因子变动和对现有资产负债表内项目和表外工具的假定以及对其他收入、成本费用等项目的预测等基础上,确定基于风险和收益平衡的银行目标集和约束条件[5]。

(三)以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为主体

对于风险防范,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作为风险防范的主体。这一主体是由风险管理委员会为主线的高层、中层和基层相互交叉、相互制衡的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设立对各种风险能够识别、监管和综合管理的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高层管理机构应由、经营管理层及下设的有关部门组成;中层由紧密配合的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和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组成;基层主要是指有高度风险意识的公司一线部门的管理人员。这一主体的日常工作是将联网的所有分支机构的交易过程、交易结果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提炼,转化为各种风险信息。在此基础上,日常风险管理部门一方面可对相关部门出现的决策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操纵风险、自营风险等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另一方面可为公司决策层和管理层提供多层次的风险揭示、风险报告及风险控制机制[6]。

(四)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为载体

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在充分吸收内部控制理论的权威文献——COSO报告的基础上推出的《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1998)银行的内部控制由五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1)管理层监督与控制文化。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保持内控体制有效性所承担的责任。董事会对于确保建立和维持充分有效的内控体制承担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负责监测内控体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且通过授权控制形成明确界定和说明责任的组织结构;调查各部门的运作情况,及时发现警示信号,采取措施以减少最终可能导致的损失。(2)风险认定与评估。银行应当注重建立自身风险防范的约束机制,将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作为内控体制的一部分。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程序必须涵盖银行面临的所有风险和银行内部各层次的运作。(3)控制行为与职责分离。根据风险识别和评价的结果,银行应当采取相应的内控措施,措施应涉及银行的各个层级。具体包括:高层检查;行为控制;实物控制;遵循风险暴露的限制;审批和授权制度;验证与核实制度。(4)信息与交流。为确保内控体制的信息目标的实现,应将适当的信息控制纳入内控体制,并对信息和信息交流渠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5)监督活动与修正缺陷。高级管理层有义务建立一套机制来及时接受报告和纠正所发现的内控制度中的缺陷,对内控制度本身是否有效进行持续的监测,监测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将监测融于日常的业务之中;另一种则是对内控制度进行单独监测和评价。银行要严格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建立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以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从而构建银行的百年基石。

(五)建立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心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企业和社会最求的终极目标之一。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和新思想。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7]。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期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现在的发展,满足现在利益。同时,可持续发展也包括面对不可预期的环境震荡,而持续保持发展趋势的一种发展观[8]。

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中心能够实现:(1)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2)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3)考虑风险和报酬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最佳平衡;(4)在充分考虑所有者利益的基础上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5)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使企业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银行可以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抵御风险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竞争能力、资本扩张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获利增值能力、资产管理能力。

四、结论

对于我国的银行业而言,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既是风险更是借鉴和机遇。我国银行业应该掌握在保持竞争力和稳健经营之间的平衡技巧,搭建银行业风险防范的框架,即在全员风险意识下,以资产负债管理为统领,以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为主体,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为载体,建立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心。在这一框架下,我国银行业才能力保在动荡环境中实现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小军.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J].国际金融研究,1999,(5).

[2]吴晶妹、王涛.我国式次贷危机实证研究[J].亚太经济,2008,(6).

[3]陈显忠.国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五大问题[EB/OL]./html/04/101804-883.html

[4]刘杰.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有效实施风险管理[J].冶金管理,2008,(9).

[5]冯鹏熙.国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决策模型及其启示[J].济南金融,2006,(2)

[6]周英.当前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及其管理[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7,(7)

[7]芮明杰.我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79-210.

[8]胡爱萍.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J].舰船科学技术,2007,(S2).

第4篇

银行IT审计意义

目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已经成为银行业务正常运营的最基本条件之一,信息科技在有力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信息科技风险也愈发突出和集中,信息科技风险控制已成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而IT审计作为银行业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日益得到银行业管理层的关注。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对信息系统的管控也越来越重视,自2006年8月《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开始,银监会正式对银行科技风险进行监管,近年来推出一系列制度和措施(见表1),监管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通过IT审计来保证和监控全行的信息科技管控对各级监管政策法规的合规性,也成为银行业实施IT审计的重要目的之一。

因此,银行业加强和规范IT审计,既是自身发展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内在需要,也是监管当局的外部要求。

银行IT审计标准

准确地运用标准和参照,成为顺利开展IT审计工作的重要前提之一。

COBIT

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 是由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基金会最早在1996年制定的IT治理模型。这是一个在国际上公认的、权威的安全与信息技术管理和控制的标准,也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信息系统审计的标准之一。COBIT是一个基于控制的IT治理模型,其制定的宗旨是跨越业务控制和IT控制之间的鸿沟,从而建立一个面向业务目标的IT控制框架。

COBIT本身并非针对IT审计的专门论述,其面向的使用者可以是企业中想通过改善IT过程实现经营目标的管理者,也可以是业务过程的所有者,即用户,也可以为IT审计师。它在商业风险、控制需要和技术问题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以满足管理的多方面需要。在最新的COBIT5.0版本中,COBIT已经被称作“一个治理和管理企业IT的业务框架”。

COBIT4.1版本中经典的体系框架一直为众多使用者参考使用,它包括了实施简介、实施工具集、高层控制目标框架、管理指南、具体控制目标、审计指南等一系列文档(见图1)。管理指南为每个过程提供了关键成功因素、关键目标指标和关键绩效指标等,并根据这些指标对每个过程进行了成熟度模型的划分;而审计指南,则就审计的控制目标、调查对象、需要掌握的证据及如何进行测试和评估做出了详细的说明。

COBIT4.1版本中的流程参考模型将所有与信息系统相关的活动进行了划分,主要包括34个流程,分属4个域。而COBIT 5.0的参考模型涵盖了治理和管理流程的完整集合,共分为37个流程。COBIT5.0流程参考模型是COBIT4.1流程参考模型的继承者,同时也融合了风险IT、价值IT流程模型。COBIT的广泛通用性也造就了它在应用上的弱点和难点,即COBIT中对相关流程和控制目标的描述过于笼统普适,需要使用者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经验进行较大的定制化方可实施。

因此,COBIT模型的最大作用是将IT过程、IT资源与企业的策略和目标联系了起来,保障了企业的IT战略目标和其业务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也在IT管理层、IT技术人员/用户和IT审计师之间搭建了桥梁。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近年来,随着银监会信用风险、商业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的,以及“巴塞尔协议II”在银行业内的逐步实施,推动了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但是,在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下,目前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机制滞后于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并未建立体系化的风险管控机制,成为了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短板。这主要体现在,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组织不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风险处理过程规划依据不充分以及风险监控指标不明确等方面。

2009年的《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定义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总体框架,即在当前商业银行普遍的信息科技现状下,可能存在的重大信息科技风险的范围,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过程,能够集中精力在相关领域中。

《指引》确定了九大管理领域,即:信息科技治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信息安全;信息系统开发、测试和维护;信息科技运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外包;内部审计;外部审计。这些领域覆盖了信息科技管理的大多数重要活动,这些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可能会对业务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这些领域的风险识别和管理,应当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中优先对待。

在这九大领域中,IT审计占两个,分别是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而《指引》本身,就是一个针对银行的框架完整的IT审计标准,银行可以参考这个标准,开展IT审计工作。

IT审计标准选择

实践中使用的标准远不止上述两个,而且,这两个标准建立本身就参照了很多IT相关的较为成熟的标准。如,COBIT制定时参照的标准就有ISO系列的相关IT技术标准、审计行为准则等等;《指引》其中“信息安全”管理领域的内容建立就是参照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ISO27001。

第5篇

论文摘要: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引起了全球经济增速的减缓甚至是衰退,其中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遭受重大打击。西方银行的纷纷倒闭及破产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更重要的是给我们银行风险管理带来许多思考。本文拟通过对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的风险管理问题比较研究,来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与欧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比较

我国商业银行和欧美商业银行向比,在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体制、风险管理监管及风险管理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一)风险管理理念的比较

国外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丰要有以下内容:一是管理层必须有清晰的有效发展战略和控制风险的决策;二是客户至上与市场营销的理念;三是追求盈利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四是全员风险管理文化,控制风险成为全行员工的工作,每个员工都要有风险管理意识,并将个人收入与业务经营成果挂钩,从源头上制约风险;五是投入大量的费用用于员工培训和激励,以塑造自身的风险文化。

相对于国外银行业,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在风险管理理念上主要有以下不足:一是过分看重商业银行经营规模,而对利润资产质量等质的认识不足;二是风险管理理念尚未到位,仍以信用风险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三是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差别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反而容易产生新的风险;四是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尚未形成,个人风险管理意识缺乏。

(二)风险管理体制的比较

欧美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银行管理结构。它们一般都是按照严格的法定程序组建,其产权清晰、制度完善、运作规范、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健全有效,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欧美商业银行实行多层次的风险管理,监事会、董事会能够通过具体部门对经营者形成无形的监督压力,促使经营者谨慎经营。

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已经实行了股份制改造,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实施有效风险管理所需的法律体系及市场调控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的独立性差,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风险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和操作性;风险管理队伍不强,特别缺乏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等。

(二)风险管理监管的比较

西方银行业风险监督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政府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监管。主要监管方式为美国为代表的以法规为准绳的规范化监管方式。整体上,对银行业监管更趋严密规范,监管内容更为全面;二是外部的社会监管。

不仅依靠政府监管机构的力量,还充分调动行业自律组织及社会审计力量,形成多方监督格局;三是监管的国际合作方面。西方国家监管国际合作加强,经常组织会议对于银行业经营中的矛盾及问题加以协调解决,并共同制定一些适用于各方的准则以便遵照执行。

相对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督和市场约束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外部监管仍旧比较薄弱,监管方式和手段不适应形式发展需要。监管责任没有落实到高级管理人员和岗位负责人,许多问题暴漏后才发现。信息披露还不规范、不完备,对于风险信息披露尤其不充分。市场对银行经营管理监督约束有待加强。

(四)风险管理技术的比较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一方面,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另一方面,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加强,银行风险管理日趋复杂。西方银行业风险管理技术主要特点:一是实施战略管理及全面的内部控制;二是开发一些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及模型;三是不断地创新金融衍生工具以适应金融业的新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量化管理技术和工具方面非常薄弱,没有完善的风险评级系统和市场风险计量系统,仍旧以经验分析为主,重视定性分析、量化分析手段短缺,从而导致在风险识别、度量和监测等方面主观性比较强,科学性不够。

二、金融危机的成因以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新世纪的金融危机,已经给全球的经济造成了重创。表面看来,次贷危机是由美国低收入者的房贷引发的。实质上,源于刺激经济的目标下,过度的信贷以及信用风险互换等衍生工具的滥用,终致危机恶化。而贯穿始终的无论是金融机构、监管者和个人都存在忽视风险管理的因素。次贷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有四点:过度证券化;信用评级机构推波助澜;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利率的增高;监管机构不力。

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特别是银行产生很大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房地产信贷风险压力加大

我国的房地产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非常高,所有风险都放在银行身上。房地产“绑架’璋艮行,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过高,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自由资金非常薄弱,房地产开发主要依赖银行贷款,我国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银行资金占资金的比率在70%以上。造成这种银行被房地产“绑架”的格局,与银行风险意识薄弱有关。截止2008年8月我国银行业对房地产贷款的总规模为3.4万亿元,占同期银行贷款总额的近30%,在房地产市场存在严重泡沫的情况下,银行业丝毫觉察不到房地产贷款存在巨大风险

在我国众多房地产企业中,白有资金达到35%的企业不到20%,只能依靠外部融资满足项目资金的内在需要。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开发商的自有资金逐年下降。以上海为例,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2001年为18.84%,2002年为l7.53,2003年为16.94%。由于房价上涨,开发商获得高额回报,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开发商进入,导致更多的银行贷款进入房地产行业,从而给银行业带来更大风险。

而且房地产既是一种基础性产业,也是一个对其他行业发展具有严重依赖性的产业,它牵扯着数十种上游产业,比如从2004年开始,房地产就消耗了国内将近一半的水泥和钢材。这好比是房地产直接安放在中国经济中的隐形炸弹,除了目前银行已知的近四万亿房贷外,还有数十个相关行业为满足房地产膨胀所带来的硬性需求,扩大产能所进行的数目庞大的基础投资。这些基础投资很大程度也是来自银行信贷,从而导致房地产对银行业的影响扩大。

(二)外汇市场的变化

自从次贷危机爆发后,外汇市场一天的波动就能达到2-3%。与此同时美元指数跌至l5年的最低点。与美元贬值相对的就是其他货币的升值。对我国而言,购买美国证券遭受重大损失,而且将显著增加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我国经济贸易依存度较高。200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到了57.7%,远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国,以及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水平,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海外市场对中国GDP贡献率为9%,为全球最高。200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为141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9%,为贸易规模的历史最大降幅,其中进口513.4亿美元,同比下降43.1%,出口904.5亿美元,同比下降17.5%。因此,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很大,另外,我国外汇储备大部分用于购买美国债券,涉及美国按揭贷款债券约1300.1600亿美元,估计未来3年外汇储备损失可能在在100.120亿美元之间。

(三)对银行海外业务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银行的海外活动遭受的损失为数不少。例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6家银行在次贷危机中可能损失49亿元人民币。此次危机对正在高速增长的海外业务无疑是一个冲击,至少银行必须在海外市场放缓前进步伐并谨慎选择业务。

虽然目前的危机环境有利于国内企业包括银行进行海外并购和扩张,但是盲目并购欧美金融机构资产蕴含着极大风险,必须对并购的潜在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对银行而言,一方面要谨慎开展自身的海外并购活动,在推进海外并购时,要对被并购方的资产质量、商业模式、企业文化等进行全面评估,还要充分考虑东道国政府的反应;另一方面要谨慎评估客户进行海外并购带来的风险,防止海外并购活动增大企业的信用风险,影响银行信贷资产安全。

三、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通过前面比较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以及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归纳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有:

(一)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目前商业银行对于基层行的资产质量和风险状况控制力较为薄弱,一方面要依赖信息技术建立整个银行共享的风险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另一方面要建立多层次的风险预警体系,既要关注整个宏观经济的变化,又要了解行业经济的波动;既要审慎对待地区风险,又要防范客户自身和授信产品存在的风险,实现五个层次的预警,及职能改革经济走势的预警、行业风险指数的预警、品种风险指数的预警、地区风险指数的预警和客户风险指数的预警。

(二)优化银行信贷资产结构,分散风险

面对宏观调控,银行业应主动适应,即使调整策略,在宏观调控中寻求发展机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把鸡蛋分散在多个篮子中”,以分散风险。另外,商业银行应正确把握贷款投向,切实加大贷款封闭管理执行力度。以重点产品和优质客户为营销对象,实行差别化的产品准入、客户准入和区域准入策略,促进信贷结构的优化,强化风险控制力,进一步改善贷款质量,同时要强化大局观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三)坚持“谨慎经营”的原则进行金融创新

商业银行为适应国际金融业的发展,需进行多方面的金融创新。但是无法忽略金融创新带来的巨大风险。美国次贷危机中,金融创新一方面通过广泛的证券化分散了美国房地产融资市场上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造成了难以计量的损失。这更使我们认识到金融创新要合理,“审慎经营”。这提醒我们:把握好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关系,一方面创新是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不能因噎废食;另一方面一定要跟银行本身的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相匹配。在控制和管理风险的同时实现盈利和发展。

因此,我们在提倡金融创新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控措施,并遵衢‘谨慎经营”的原则,把握好效率和安全的关系,避免可能带来的风险。

第6篇

【关键词】新巴塞尔协议风险管理

一、新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及主要更新内容

1988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统一资本测度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对全球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规范化经营、金融风险管理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国际金融业安全运行产生了良好的作用。但是,近10年来银行业发展迅猛,其主要业务由传统的信贷业务发展到包括资产管理、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利率互换等各类金融产品的提供,金融市场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交易空前活跃,金融风险空前加大,致使该协议同目前金融业的风险管理要求不相适,协议要求的监管资本同大银行依据自身较为复杂的风险管理模型确立的资本需求量不一致,大银行认为自身的资本衡量标准更切合实际风险程度,因而对执行协议要求的标准缺乏积极性,降低了该协议在监管中的权威性。鉴于此,巴塞尔委员会于2001年1月出台《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草案)》。经过二次征求世界各国的意见修改后,于2006年底在成员国开始实施。相比现行协议,新协议对风险管理修改的主要内容是。

1、支柱一——最低资本规定

委员会关于最低资本规定的方案是建立在1988年协议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继续使用统一的资本定义和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比率,但新协议对银行风险的评估更精细、更全面,除信用风险外,还将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纳入了其中。这样,总资本比率的分母就由三部分组成:所有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和12.5倍的操作风险。因此,如何更加合理地计量银行风险是新协议主要解决的问题。

2、支柱二——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新协议强调,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是最低资本规定和市场纪律的重要补充。监管当局要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以确保各家银行建立起有效的内部程序,进一步评估银行在认真分析风险基础上设定的资本充足率。为此,新协议明确了监管当局监督检查的四项重要原则:(1)银行应具备与其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评估总量资本的一整套程序,以及维持资本水平的战略;(2)监管当局应检查和评价银行内部资本充足率的评估及其战略,以及银行监测和确保满足监管资本比率的能力。若对最终结果不满足,监管当局应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3)监管当局应希望银行的资本高于最低监管资本比率,并应有能力要求银行持有高于最低标准的资本;(4)监管当局应争取及早干预,从而避免银行的资本低于抵御风险所需的最低水平,如果资本得不到保护或恢复,则需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除了上面的四项原则以外,新协议还规定了监管当局的透明度和责任,要求监管当局必须以高度透明和负责方式履行公务。鉴于银行账簿的利率风险的重要性,而各银行之间该风险的性质及监测管理办法各异,新协议认为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比单一最低资本规定能更好且更有效地反映并处理风险,因而将其放在支柱二处理。

3、支柱三——市场纪律

新协议强调,市场纪律具有强化资本监管、帮助监管当局提高金融体系安全稳健的潜在作用。根据2000年公布的六项建议,新协议在四个领域制定了更为具体的定量及定性的信息披露内容:适用范围、资本构成、风险暴露的评估和管理程序以及资本充足率。新协议强调了有关风险和资本关系的综合信息披露,监管机构要对银行的披露体系进行评估,为此委员会致力于推出具有统一标准的披露框架。根据重要性原则,信息披露可分为核心信息披露和补充信息披露两种情况。关于信息披露的频率,新协议指出一年披露一次是不够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参与者只能对滞后几个月且不能反映银行真实风险状况的信息做出反应,因此最好是每半年一次。对于过时失去意义的披露信息,如风险暴露,最好每季度一次。

二、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尽管到目前为止,中国没有发生过大的银行业危机,但是中国银行业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随着中国的入世承诺逐步兑现,中国银行业融入全球竞争的步伐加快,提高对金融风险的管理与控制的水平,成为中国银行业当务之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人行制定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并且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同时,人行决定,从2003年12月21日起将金融机构在人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1.89%下调至1.62%。这两项政策的实施将会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在利率市场化已接近最后关键步骤-取消贷款利率上浮限制、扩大或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区间,以及逐渐放开存款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将逐渐面对变数加剧的市场和日益扩展的潜在客户群,加强对利率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风险的计量和控制对商业银行业至关重要。我国传统监管方法过于注重对银行的合规性监管而忽视银行的风险监管。风险监管是一种积极的监管方法,侧重引导商业银行树立防范风险的观念,帮助增强其防范风险的能力。因此中国监管当局应逐步由传统的合规性监管向风险监管转变。

考虑到新协议的侧重对象是十国集团国家的“国际活跃银行”,但巴塞尔委员会同时提出,新资本协议的各项基本原则也普遍适用于全世界不同类型的所有银行。由于新协议可通过相关参数的调整,对有精确的风险计量银行给予资本优惠,风险管理能力越强的银行,可以选择的余地将会越大。目前,许多国际先进银行已经基本构建了符合新协议要求的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如花旗等银行已经实施了IBR法。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与新协议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如果我国银行业不按照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将在竞争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位置。

我国与十国集团国家之间存在实质性差距,新协议可能对我国的资本流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还可能使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银行业风险管理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等方面与国际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在外部环境上还不成熟,金融市场还不成熟,社会信用体系还未建立以及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充分发挥。从银行内部看,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体制、机制、观念、技术和方法等方面也与国外先进银行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的商业银行还未建立起真正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公司治理结构还很不规范。中国的银行普遍存在着风险管理机制缺失问题,并且在观念上往往把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对立起来,国外很多风险管理理念和工具至今尚未在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风险管理所需大量业务信息缺失,无法准确掌握风险缺口。

尽管刘明康主席向巴塞尔委员会表示中国银行业在2006年仍将执行1988年协议,但这只是基于中国银行业现状的整体回答。同时,刘明康明确指出“考虑到其国内和海外经营的性质和规模,大银行应建立有效的、与新协议一致的内部评级体系;而小银行应该尽可能多地引进信用风险管理的最佳理念。”

第7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我国作为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以及我国宏观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和国内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的滞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仍不规范,抗风险能力较弱。就中国银行业目前的风险管理水平而言,与国际大银行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是未来几年银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起步相对较晚,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还有许多不足与问题。

1.过分追求业务指标,忽视风险管理。由于我国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较为缓慢,市场成熟度低,业务种类不够丰富,这使得众多商业银行不得不将利润的增长点更多地放在贷款业务上。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和企业对银行资金的旺盛需求使得银行信贷扩张。另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基层银行领导经营指导思想有偏差,重贷款客户的开发,轻贷款质量的管理,不严格执行信贷管理规章制度,导致降低标准发放贷款,形成信贷风险。

2.尚未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对资产风险的重组、转化、清收、处置等事后管理上,而对风险资产的事前、事中的防范控制做得不够。

3.风险识别和管理手段落后,缺乏事前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国外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法上,注重运用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达到了对风险管理全过程的全面监督和控制。而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在风险管理方面比较重视定性分析,缺少必要的量化分析,导致在对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不精确,对于早期风险的防范仍存在较大缺陷。

4.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方面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一方面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另一方面,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增强,银行风险管理日趋复杂。然而,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方面远远落在了西方国家之后。国外很多风险管理工具和理念至今尚未在国内银行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5.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责任不明晰,风险管理执行力度较弱。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适应银行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银行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内部控制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现象。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长期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严格、有效的内控管理,审贷分离不够严格,风险责任不明晰。

6.奖罚激励机制不完善,忽视风险管理要求。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实行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导向的经营战略,追求客户数量和业务规模的增长,相应地基层机构对业务经营指标的考核存在重存贷款总量、轻质量效益的倾向,加上责任追究制度不落实,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及造成不良贷款的责任人,处罚不及时且偏于宽松,达不到惩罚的目的,导致约束制度虚化,形成风险。

7.风险管理人才基础比较薄弱,风险管理专业人员缺乏,对市场风险识别、监测和控制的专业化能力有待提高。虽然有些商业银行外购了市场风险计量模型和监控系统,但由于缺乏有洞察力、判断力和掌握先进经营管理知识、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使得所引进的先进的市场风险计量模型和监控系统未能发挥预期的作用。同时,我国还没有形成职业化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

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对策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关键要在银行内部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同时,围绕风险管理的文化、体系、技术等方面也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吸收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要求不但重视对传统的信用风险的管理,而且要全面考虑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因素的管理,并逐步应用于信贷决策、资本配置、经营绩效考核等业务管理的全过程。银行不能一味追求资产规模扩张和短期赢利增加,而需要将各种风险价值计算在内,将当期收益扣除经计量的预期损失,据以推测各种收益率,促进长期持续赢利能力的增强。

2.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当前国内商业银行要建立符合自身战略定位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由银行董事会及其高级经理直接领导的,以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门紧密联系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董事会作为全行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对风险管理的整体战略决策,对银行风险管理负有最终责任、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实行垂直领导,具体实施对本行风险的全面管理,推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3.提高风险计量水平,增强风险监测和防范能力。要重视计量方法的引入和使用。我国商业银行要紧跟国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步伐,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计量方法。

4.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考核指标的制定要全面考虑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利于银行的长远经营目标,不能误导各级经营管理人员。

5.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引进或开发操作风险管理系统。积极引进或开发基于操作风险管理系统是提高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第8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业务发展

一、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的重要性

1.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伴随着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并存,是客观存在的。因为银行在各项业务中都承担着风险,并通过对风险管理发展业务,以获得收益。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必须在确定的风险偏好指导下进行,这个过程既是风险管理过程,也是风险收益创造的过程。假如风险管理出了问题,不仅影响银行的正常经营,甚至会危及银行的生存。风险管理的前提和目的不是纯粹地管理风险,而是为了发展业务、创造利润,使收益和风险相匹配。

2.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这对商业银行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纵观金融史上,银行业危机的频繁发生,也证明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极端重要性,英国的巴林银行,是历史显赫的英国老牌贵族银行,资本充足率远远超过8%,却没能逃过破产的结局,事件震惊世界。主要原因,是松散的内部控制,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是风险控制的核心问题,而巴林银行的内部控制却是非常松散的,该行的证券投资已暴露出极大的风险性,但竟未引起该行高级管理人员的警惕,导致其在很短的时间内破产。巴林银行的破产暴露出其组织结构内部管理失控,漏洞百出,其最终倒闭是必然的。

3.巴塞尔协议对风险管理要求。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如果说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诞生前的银行竞争还属于无序竞争的话,那么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标准。我国银监会也启动了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工程,确立了分类实施、分层推进、分步达标的基本原则。

二、我国风险管理还存在着不足

1.信息技术上的差距。我国商业银行改善风险管理方法最大的障碍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目前,风险管理部门虽然形成科学有效的内部电子监督,但有其局限性,反应不够灵敏,内控信息不系统不完整,系统支持和运作能力的复杂程序与银行业务发展变化不完全匹配。

2.银行风险管理人才短缺。风险管理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现代风险管理技术性含量非常高,不仅以现代管理学、金融学、经济学、数理统计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还引入了系统工程学、物理学等?自然学科的研究方法,宏观上对从事风险管理的人员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而目前我们的管理人员素质相差很远。

3.银行风险管理人员认识不足。由于新业务不断增多,服务领域不断拓展,近几年我们虽然加大了对专业人员的学习培训,但旧的观念和行为惯性一时难以扭转,认识有偏差,同时受传统专业银行控制的影响,部分管理人员对新知识的掌握和更新速度缓慢,对现代银行管理理论与方法缺乏系统的了解,对体现银行管理水平的内控系统和外部环境认知还不够还不成熟。

三、如何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建议

1.强化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对信息科技的高度依赖,使得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整个银行业的安全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为此,商业银行要尽快树立并强化信息科技安全风险意识,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性。认识加强信息科技工作的重要性,研究和防范信息科技的诸多风险,关注和做好信息科技建设与业务发展的协调,适应国际国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发展要求。

2.打造先进的内部控制文化,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引,树立健康经营理念。正确认识内控机制的重要性,要有自我约束,不能光靠外面的监管解决内在的风险。良好的健康经营氛围,是一个商业银行控制风险的前提,因此,加强管理人员和员工职业道德培养和警示教育,培养一批懂业务、素质高的行业风险研究专家,建立高素质、复合型的风险管理队伍,借鉴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全面提高风险量化水平,使风险管理决策更加科学有效。,

3.加强风险外部监管。风险外部监管制度是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补充, 强化风险外部监管是世界趋势,也是我国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要健全非现场监督体系,建立统一、科学和规范化的非现场监督体系。

4.风险管理要适应业务发展

①风险管理是实现和保障业务稳健发展的手段。风险管理为业务发展服务,要适应业务发展要求。不能因为风险管理去阻碍业务发展,风险管理的前提和目的不是纯粹地管理风险,而是为了业务发展,为了创造利润进行风险管理。

②业务发展是商业银行的根本任务,没有发展本身就是风险。风险管理要合理控制银行的业务发展,保持适当的规模和速度,使收益和风险相匹配。不能为了保证不出风险而不做业务,不去发展业务;但不顾风险的发展和不顾发展的“零风险”都是不对的。要严守风险底线,坚决不做风险把握不准、风险未经评估和风险认识不清的业务。

③风险管理要适应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发展趋向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紧跟国际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晔明.关于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

思考.《银行家》2011.⑹.

[2]宋宝崧.关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

理能力的思考.《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9.6.

第9篇

【论文关键词】内部评级法;新巴塞尔协议;风险管理

一、《新巴塞尔协议》与内部评级法的核心内容

《新巴塞尔协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强调了风险与资本的对应关系;二是要求所有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达到8%,除信用风险以外,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也应按风险敞口计入资本;三是提出了第一支柱即最低资本要求的计算,第二支柱监督检查和第三支柱市场纪律;四是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按标准法、初级法和高级法分别给出了不同的风险计算“菜单”,使得商业银行有更大的选择路径和空间。目前,新协议所体现的风险和资本概念与管理技术已经成为全球大部分银行从事风险管理,以及监管部门进行银行监管的重要参照。

《新巴塞尔协议》的核心是内部评级法,它代表着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其实质上是一套以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为基础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及资本监管方法。是由银行专门的风险评估人员,运用一定的评级方法,对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按时、足额履行相关合同的能力和意愿进行综合评价,并用简单的评级符号表示信用风险的大小。从国际银行界来看,常用的内部评级方法分为三类:模型评级法、定性评级法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级法,目前,世界先进银行大多采用模型评级法。

内部评级法是建立在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基础之上,是对传统风险管理模式的革命性变革,代表了国际化大银行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以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为例:商业银行应估计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预期损失(EL)和非预期损失(UL)等关键性指标,这些指标不仅是计算资本充足率的重要依据,在银行内部的授信审批、贷款定价、限额管理、风险预警等信贷管理流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而且也是制定信贷政策体系、计提准备金、分配经济资本以及实施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或经济增加值(EVA)管理的重要基础。随着《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的,内部评级模型和系统将获得进一步发展。

二、内部评级法对我国的影响

《新巴塞尔协议》代表了监管理论中的先进理念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逐渐完善的风险管理最佳实践,代表了新的监管趋势和要求。作为事实上被国际金融界普遍认同的国际标准,各国的商业银行只有遵循《新巴塞尔协议》、满足其标准和要求,才能在日趋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市场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巴塞尔协议》可能会对我国的资本流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新巴塞尔协议》还会对我国的海外分行和附属机构的经营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仅仅是来自市场的压力。”

具体来说,《新巴塞尔协议》对我国产生如下影响:

1、暴露我国商业银行充足率问题

根据新协议框架测算,同一银行根据内部评级法计算的风险资产较原先要减少2到3个百分点,对于一些经营状况更好的大银行,其下降将会更加明显。而资产质量较差的银行,其资产风险权重的总体水平将会有大幅度提高,导致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下降。

2、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融资的成本

由于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与会计制度同发达国家存在差异,外国评级机构不一定能对中国企业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一旦这些企业的信用等级跌至B级以下,对它们的债权将被确定为150%的风险权重,从而影响外资流入。

3、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提出挑战

从金融监管体系来看,发达国家有一套涵盖内部约束、外部约束以及社会监管的监管体系,称为银行监管的“三道防线”。而我国由于国有银行所有者缺位,失去了第一道防线,从监管方式来看,新协议要求以风险监管为主,而我国监管当局对银行业的监管以合规性监管为主,偏离了国际监管的发展方向。

4、对我国的信用环境提出更高要求

内部评级法必须建立在企业和个人提供真实数据基础上,而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严重制约因素即是缺乏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尽快建立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

5、对相关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风险评级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国外经验看,实施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必须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稳定的专家队伍,它由宏观经济专家、产业经济专家、金融工程师、财务分析师等组成。而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人才结构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明显不足,亟待培养。

6、对信息披露制度的挑战

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是新协议的重要内容。严格意义上说,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并没有向社会公开披露信息的义务。但加入WTO后,随着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最终都要向社会公开披露信息,这是不可扭转的趋势。因此,规范经营行为,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又一挑战。

三、应对新资本协议和内部评级法的建议

1、改进现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

自2004年起全面实行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对提升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很多不足。现阶段国内银行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对五级分类法进行改进:一是细分贷款;二是加强定量分析,减少主观判断比重,以提高分类结果的可操作性和客观性;三是逐步建立两维评级体系。

2、加强内部评级体系的研究和开发

内部评级体系尽管只是《新巴塞尔协议》提出的一种资本监管方式,但它作为新资本协议的核心技术,代表着未来10年银行业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发展方向,其实施有助于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于银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以及提升行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加快建立和完善内部风险评级体系,扩大风险评估和分析的范围,为业务决策提供依据。

3、不断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

《新巴塞尔协议》所要求的内部评级法不是简单的开发一套评级系统,而是要将内部评级方法和系统工具切实运用到业务流程中去,发挥其决策支持作用。故国内银行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制度与系统同步推进、配套建设的原则。安博尔中诚信建议,一是逐步建立独立垂直的信贷审批、风险管理和审计部门,保证监管政策不受短期经营利润目标的影响,为科学实施内部评级法提供制度和机构上的保证。二是商业银行应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组织协调相关业务部门,研究制定内部评级在信贷政策、产品定价、限额管理、准备金计提、经济资本分配、绩效考核、资本充足率测算等方面应用与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与内部评级系统相配套的管理体系。

4、积极推进并完善内部评级基础数据库

数据基础是内部评级系统成功运行的保证,我国商业银行的数据储备严重不足,且缺乏规范性、质量不高,这些问题如不及早解决,将严重制约内部评级系统的应用。因此,国内银行在建立内部评价系统过程中,一要加快数据的清洗和补录工作,拓宽数据收集渠道;二要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建立并实行完整、统一的数据标准,确保数据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三是利用信息技术,逐步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5、建立符合国情的内部风险评级模型

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关键,是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内部评级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对风险进行量化。我国银行在建立模型时,一是要借鉴国外模型的理论方法和设计思路;二是必须结合本国实际,充分考虑诸如利率市场化进程、企业财务欺诈现象、数据积累不足、数据质量不高、金融市场发展不充分、道德风险偏高、区域风险差异显著等特有现象,开发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模型框架和参数体系。

6、培养专业化的风险评级队伍

内部评级系统和方法属于各银行的商业秘密,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商业价值,培养并长期拥有一支风险分析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对于内部评级系统的建立、实施、维护和升级等各个环节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内银行一要长期进行储备、培养甚至挖掘这方面的人才,并保持其稳定性;二要更新评级人员的知识体系,逐步提高其素质;三是对稀缺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考虑从境外招聘。

7、加强对外交流学习,促进资源共享

内部评级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所以要加强信息交流,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同业的先进经验。首先,可以通过银行协会为内部评级技术交流提供信息平台,从整体上提高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其次,要积极发挥国内银行间的整体协作优势,组织并利用各商业银行的现有资源,加快推进内部评级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借鉴欧洲经验,允许技术实力较弱的中小银行联合开发一套共同版的内部评级系统,建立共享的同业数据库,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短时间内缩短与国际先进银行的技术差距。

第10篇

近日,全球分析和决策管理技术的领先企业费埃哲公司和中国金融IT服务提供商东南融通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信贷风险决策管理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动中国银行业零售信贷及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目前,中国银行业对风险管理的需求很大,我们单打独斗难以吃下这么大的蛋糕。” 费埃哲公司首席执行官 Mark Greene博士表示,“我们和东南融通有很好的互补性,双方合作将推动中国银行业零售信贷及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东南融通公司首席执行官连伟舟表示:“凭借东南融通公司在中国金融IT行业领先的市场地位、丰富的本地化经验和强大的服务能力,我们将和费埃哲公司共同致力于推进国内银行业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

1.7亿张

信用卡的风险

为什么中国银行业对于风险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视?看看中国消费信贷的增长势头就知道了。中国现在的消费信贷市场额达到了5000亿美元。根据《亚洲银行家》的预测,这个数字将会在未来的几年内翻两番,达到2.5万亿美元。2009年,中国信用卡的发放量是1.7亿张,而在五六年前,整个中国的发卡量还不超过1000万张。

消费信贷额度的急剧增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信贷文化并不成熟的市场来说,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如信用卡欺诈、坏账、拖欠还款等问题。根据央行最新的数据统计,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比例持续上升。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4.25亿元,与第二季度相比增长28.6%,同比增长126.5%。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实现从信贷审批、账户管理、账款催收到反欺诈、评分模型和策略咨询的全生命周期的风险控制,是摆在中国银行业面前的难题。

信贷生命周期管理

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银行采用各种手段来控制信贷风险。比如,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就采用了信贷审批系统。而随着银行坏账剧增,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部署催收管理系统,以有效地进行资产保全,比如平安银行就开始采用催收管理系统。随着中国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需求的大增,费埃哲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

费埃哲公司如何帮银行控制信贷风险呢?据Mark Greene介绍,费埃哲有一套非常精密的分析模型,它不但可以准确估算出银行应该给每个人的信用卡额度,而且可以适时地增加或者下调每个信用卡用户的额度,使得每个客户能够在银行拿到刚刚好的额度的钱。

第11篇

关键词:新资本协议 全面风险管理 EKM

世界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在使银行客户需求发展变化的同时,也让银行不得不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生态环境。在这种环境下,银行管理者必须能以一种更全面、更清晰的视角来审慎某些事件究竟是机会还是风险。因此。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Framwork,ERM)迅速纳入世界主流商业银行的议事日程。《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明确指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应由单纯注重信贷风险管理的模式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重、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模式,并于2004年6月26日正式实施。这一标志性事件更意味着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自此迈入了全面风险管理时代。本文以解读《新协议》中全面风险管理思想为切入点,着力探索国内商业银行实现ERM管理的路径。

一、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概述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及包括这些风险的资产或资产组合纳入统一体系中,依据统一标准对各类风险进行测量,同时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过程。

比较完整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包含8个要素:风险管理环境、风险管理目标和政策制定、风险监测和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内部控制、风险信息处理和报告及监控追踪和持续改进。要素之间相互独立、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这种关系借助图1将有更直观体现。

二、解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首先,微观层面的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商业银行运用适当风险评估方法对所有风险做出一致、准确、及时的度量。根据度量结果借助一定工具和程序进行风险定价,并在不同部门之间合理配置资本。针对其中的风险识别、风险计量和风险控制三大环节又都同时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计量信用风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建议采用由易到难的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IRB);市场风险计量则提出了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IM)的要求,操作风险的计量要求采用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内部测量法(IMA)。

其次,宏观层面的全面风险管理可从其提出的三大支柱展开。资本充足率作为第一大支柱,计算公式为资本/风险加权资产,在199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其分母反映的主要是银行信用风险。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分母同时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层面,因而是对银行全面风险数量状况的监管。监管当局检查作为第二大支柱。重点是监督银行资本金与其风险数量、风险管理水平相匹配,是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行业监督。市场纪律作为第三大支柱。重点要求银行公开信息披露必须强制合规,是对全而风险进行的社会监督,是监管当局监管的有效补充。

三、解读《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巴塞尔委员会对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规定经常散落在其出台的相关文件中,如《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信用风险管理原则》、《健全银行公司治理》等。经过对文件的研究笔者发现,巴塞尔委员会要求在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过程中应注意遵循几方面的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

由于ERM功能是为银行业务发展提供健康环境,而非障碍业务发展。所以银行在制定ERM框架时,应确保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二)全面性原则

这一点集中体现在银行应确保其ERM框架能涵盖所有业务和环节的一切风险,同时能准确加以识别。

(三)独立性原则

ERM框架的构建要求在银行内部建立起一个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的风险管理机制。重点包括独立于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部门、独立的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其职能发挥都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

(四)互通性原则

这要求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进而在内部形成一个有效信息沟通渠道――包括信息上报、信息下达及内部信息的横向流动。这是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及时得到相关信息,进而保障ERM各环节正常运行的关键。

(五)分散与集中原则

为提高ERM效率和水平,新协议要求不同类型金融风险应由不同部门负责,即实行风险分散化管理。与此同时,不同的风险管理部门最终都必须直接向高层的首席风险官负责,由首席风险官统筹规划,实现风险的集中管理。这样能在充分调动各部门加强风险控制积极性的同时,又有利于从整体上对风险进行掌控。

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全面风险管理思想在我国的适用性

新资本协议中有关ERM框架的使用范围,官方的表述是国际活跃银行。而我国商业银行大部分尚不属国际活跃银行范畴,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非国际活跃银行就不适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ERM框架。因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作为全球一体的“游戏规则”,在我国金融市场已实现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以国际“游戏规则”参与全球竞争日益被提上议事日程。不仅如此,在新资本协议“促进公平竞争”目标的引导下,它应该对国内包括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内的所有竞争主体一视同仁。国内各商业银行之间风险管理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又是不争事实,如果忽略这种差别,简单采取“一刀切”做法则又可能“欲速则不达”。因此,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综合考量薪资本协议中ERM框架的可适用性。

五、基于ERM框架,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考

根据笔者对ERM框架的描述,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由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体系。因此,笔者认为,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同样应该基于这样一个逻辑思路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风险管理环境塑造过程中,应注意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与搭建垂直管理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环境因素中,人始终处于第一位,没有强有力人才的支持,一切目标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另外,在搭建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时可行做法是在总行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首席风险官。在职责、权限划分清楚的前提下,下设专职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

(二)风险目标设定过程中应注意将目标细化。而这一点可通过制定分层目标得以实现

该目标层次主要包括最高层面目标比如年度不良贷款率,中间层面目标比如各大风险管理目标及微观层面目标比如单一客户或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目标等。

(三)风险识别方面

可考虑引入并优化差异化的风险识别技术和工具,比如通过引入VaR、损益表敏感度分析、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等技术工具,实行对风险的高效识别。

(四)风险评估方面

有必要改变面对风险时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的局面。为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评估,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组织实施“风险内部评级工程”,综合客户财务和非财务因素分析的量化评估技术,提高风险量化指标的准确性。

(五)风险处置方面

笔者认为首先需要优化风险应对决策程序,提高风险应对过程的科学性。其次需要根据各类风险的特征,明确各风险处置措施的适用范围,并通过对既往经验的提炼,形成对不同情境下风险处置都有指导意义的方法体系。

(六)内部控制完善方面

国内商业银行应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内控评价试行办法》的要求建立起系统、完善的内控体系。在控制活动中应重点关注控制活动是否与风险应对相结合。同时,在为既有风险选择控制活动时应适当借鉴针对该项风险采取多种控制活动。

(七)风险信息系统建设方面

应在借鉴国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经验的同时,考虑国内市场环境,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和历史数据,构建涵盖风险监测、风险分析与风险处置等风险管理环境的风险管理系统。另外,国内商业银行还需逐步建立起风险损失数据库,以便为风险量化技术的推广运用打下基础。

(八)风险监测和持续改进方面

第12篇

论文摘 要:该文通过对次货危机,以及之后引发的一系列金融连锁反映的研究,对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金触的核心机构—银行业目前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着重对我国银行业的信货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认为银行业要加强对宏观经济的分析能力,在金融工具创新方面要科学的设计信货产品,不盲目追求业务的扩展,同时,应当建立一整套完备的风险预警机制,预防风险和危机的爆发。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当前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这次危机始于房地产市场,进而传递到金融市场,目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我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在这场全球性危机中难以独善其身,经济增长出现了下滑。主要表现在:一是GDP增幅回落,今年前三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9.99%,较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二是经济增长的“三个轮子”同时受损,其中前三季度出口占GDP的比例降低了13%,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回落了9.7个百分点,同时楼市上涨,股市暴跌,严重挤压了居民消费能力;三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增加,工业增加值增速不断下滑。今年前八个月工业企业亏损户数及金额同比分别增加8200户和2188亿元;四是下岗失业人数出现增加。经济下行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经营的影响已经开始逐步显现。

二、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市场风险管理现状

1.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在利率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今天,我国商业银行仍然面临内外两方面的约束:外部没有金融衍生市场提供利率衍生工具对利率风险进行对冲;内部没有相关部门进行利率风险管理,并且缺乏利率风险管理的经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大大落后于利率市场化进程。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衡量技术水平还很低,并且有效基础数据的获得存在困难,目前还无法应用先进的方法对市场风险大小进行衡量,市场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2.银行业分业经营的限制

分业经营使得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市场风险分散手段和工具。在利率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能像有些金融中介一样,开展直接融资业务以及投资银行业务,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例如发行金融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等。而目前严格的分业管理使得商业银行不能从事这些业务,同时进行利率风险缺口调整的余地也较小。

(二)我国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银行业务领域不断扩展,产品业务设计不断复杂,业务经办日益电子化,以及银行业日趋国际化,我国银行业的操作风险及损失慢慢显露,并且成为我国银行业现在面临的主要风险,威胁着银行的生存。 转贴于

(三)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进行信贷风险管理,首先要明确信贷风险管理的目的不仅是保护资金的安全,而且还要提升构成银行经营模式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的组合水平。信贷风险管理应遵循保本、稳健的原则,保护银行资产的安全,保证存量资产质量的稳定,这是银行生存的基础。对内生不确定性引致的风险,如银行由于内部的信息传导不及时、相关制度不完善而发生的操作失误、贷款抵(质)押物价值没有及时更新等,可通过加强控制程序和业务检查力度来实现。

1.建立更为谨慎的信贷风险文化

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当前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提高资产安全为现阶段的第一要务,兼顾流动性和效益性。应深入研究风险规律,科学识别风险,及时总结,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不能简单采用“依赖经验、简单比较、同业跟随”等方法模糊评审。同时, 要严格控制房地产业的“两高一资”、纺织业的“两头在外企业”授信风险。对贸易融资业务要把握好客户风险和产品风险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能迷信产品对授信风险的控制作用而忽视对客户风险的管理,要严格控制出口押汇、船舶预付款保函、行授信的国家信用、商业信用、金融信用的风险。

2.加快建立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步伐

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应做好如下两方面工作:一是成立由管理层直接推动的内控机构。信贷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越是由管理层发起越易取得成功,建议成立由行领导直接推动的建设机构并争取整个管理层的支持。这样既明确了目标,又在建设过程中加强整体意识,方便与各个层面沟通,并可获得员工的支持。二是强调信贷部门在内控体系建设中的职责。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强化各部门职责,使其互相配合,提高内控体系的效率。同时由内部审计等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和反馈,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信贷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使其长期处于有效状态。商业银行只有完善信贷内部控制,才会在信贷业务流程的每一环节控制风险。

3.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信贷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强、全员参与的工作,内部审计就是这一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这使内部审计发挥的作用是其他部门无法替代的。在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操作模式中,前台业务经营部门是风险防范体系的第一道防线,而后台的业务复核则是这一风险防范体系的第二道防线。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操作风险、合规风险或发现舞弊等环节,内部审计则起着“第三道防线”作用,内部审计对上述两道防线的检查是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最后一关。内部审计这种事后的独立性检查,不仅可评估前两个环节发挥作用的好坏,也是对前两道防线的再监督,对他们充分履行职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银行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一些系统或非系统的因素都可能使潜在风险转化为现实的风险。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可以看出,在危机中首先遭受打击的就是作为金融枢纽机构的银行业,而后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各类金融经济机构乃至实体经济都相继受到影响,由此可见,加强对银行业风险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