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1:17: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内控管理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速公路财务内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因为高速公路单位所推行的高速公路项目具有投资大、回报期长、建设过程复杂等特点。要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效的落实高速公路项目,就需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合理实施财务内控管理,对高速公路项目资金运用予以规划、监督、控制,促使高速公路项目的经济性、合理性、实用性得以提高,为推动高速公路单位良好发展创造条件。所以,深入研究高速公路财务内控管理,提高其应用性很有必要。
一、高速公路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情况下,高速公路单位应当做好高速公路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以使内控工作有效发挥作用,对高速公路项目资金予以有效的监管和控制,使高速公路项目落实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经济化。高速公路单位具体落实高速公路项目的过程中,内部控制工作制度是否完善对财务工作效率有很大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单位的正常运行;财务工作能否高质高效的完成直接影响着单位资金控制能力,使高速公路项目各方面资金的分配都能公平、合理。高速公路财务内控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对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财务工作等方面予以规划、监督、控制,促使各项工作有效落实,为高速公路项目落实提供真实、可靠的账目依据,使高速公路单位更好的进行高速公路项目。所以,在高速公路单位中高速公路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高速公路财务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高速公路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高速公路项目落实效果。所以,规范、合理的实施高速公路财务内控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但实际情况则不然。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财务内控管理效果不佳。主要表现为:
(一)预算管理落实不到位
高速公路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项目,我国政府每年拨给高速公路项目的预算额相对较多。如何使用这笔资金,优质完成高速公路项目,就成为高速公路单位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之一。因为在具体落实高速公路项目中,如若出现大量超支、浪费的现象,不仅会对预算方案的实施有一定影响,还可能引发项目运营资金不够的情况出现。所以,在具体落实财务内控管理时一般都会实施预算管理,结合高速公路项目实际情况及预算方案,严格控制资金运用情况。但一些单位并没有切实有效的落实预算管理工作,按照预算方案对资金予以合理的控制,导致项目资金挪用、经费挤占等情况屡屡出现,使预算方案的执行难以有效进行。
(二)资金管理落实不合理
高速公路单位在具体落实财务内控管理的过程中,还要高度重视资金管理工作实施情况,以保证项目资金能够切实有效的应用,提高资金利用率。但从以往高速公路单位资金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资金管理落实并不科学,原因在于:
其一,资金账户管理不够严格。现阶段大多数高速公路单位都选用多开户的方式来存储项目资金,以达到分散账款的作用。但这种分散账款的方式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部分账户的账款是可以外借的,这就导致资金账户管理无法对各个资金账户予以严格的监管,如此就会导致资金监管不力、资金去向不明等情况发生。
其二,来往账款监督不佳。高速公路项目落实过程中,必然会存在某些方面款项的往来。为了保证项目往来账款清晰、明确,资金管理人员需要对往来账款予以严格的监督。但因往来账款较多、管理人员监管不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往来账款监管不力。
其三,固定资金管理缺失。就目前高速公路单位固定资金管理情况来看,固定资产管理依然流于形式,并没有明确日常资金管理内容、要求等,导致固定资金审批程序松懈、固定资金审批理由不充分等问题存在,造成大量固定资金流失的情况发生。
三、优化高速公路财务内控管理的有效措施
针对当前高速公路财务内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控制和处理,提高财务内控管理的作业,严格监管高速公路项目资金的运营,提高资金利用率,以便高速公路项目资金用到实处,为高质量建成和坚固使用高速公路创造条件。
(一)高速公路财务内控管理的原则
1、全面管理与重点监控相统一
为了使财务内控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在具体落实高速公路财务内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全面管理与重点监控相统一的原则,结合高速公路项目,监理项目实施的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从而明确财务内控管理的内容及重点。在此基础上,根据高速公路项目落实情况,定期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评估,以此来优化落实财务内控管理,降低财务风险。
2、独立集中与分工协作相统一
建立全面评估和集中管理风险的机制,强化财务内控管理的职责和任务,促使财务内控管理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分工明确,在高速公路项目实施中充分发挥作用,以便提高高速公路财务的准确性、真实性、有效性,为规范、合理的运用高速公路项目资金提供依据。
(二)优化高速公路财务内控管理的有效措施
1、从思想意识上重视财务内控管理
内部控制工作在高速公路单位的开展与推行,主要目的是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为了使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作用,首先就要转变高速公路单位人员的思想意识,让单位人员都能够了解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各司其职,合理使用自己的权利,有效完成自己的职责,为推动高速公路项目更好的落实创造条件。所以,加强对高速公路财务内控管理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2、从制度实施上约束财务内控管理
高速公路财务管理涉及方面较多,使各个方面在具体落实中一定要按照相应的制度予以合理实施。基于此点,建设财务内控管理的各项制度,对财务内控管理予以约束,使其科学、合理、有效地实施才是必要的。对于财务内控管理各项制度的建设,应当注意强化以下几点。
其一,授权审批制度。在授权审批制度制定中,应当明确授权审批的两种形式,即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为了避免两种授权审批的形式混淆或应用不当,在制定制度时一定要详细说明两种授权审批形式的要求、应用范围等。
其二,会计管理制度。对于会计管理制度的制定,一定要依据与之相关的国家统一标准,并结合公路管理单位的特点,详细、全面、合理的制定会计管理制度的条款,促使其比较完善,能够有效约束会计管理。
3、从强化控制力度上管理财务预算
对于财务预算方面管理工作落实不佳的情况,应当加强财务预算控制力度,对财务预算的方方面面予以深入的、严格的管理。具体的做法是:
首先,强化预算管理。在高速公路项目落实的过程中,对超支、资金浪费等现象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项目资金的利用是以预算方案和项目实际落实情况为准,提高项目资金的利用率。
其次,合理规划资金使用管理。为了使项目资金用到实处,需要对项目资金的使用予以合理的规划和监督,促使项目资金真正用到高速公路建设或运营中,避免资金挪用、挤占等情况发生。
最后,强化资金管理。也就是严格监督和控制项目资金,明确项目资金的来源和去向,使资金使用透明化、清晰化,尽可能的杜绝资金外借等情况发生。
四、结束语
财务内控管理作为高速公路单位有效落实高速公路项目的有效措施,应当对当前财务内控管理实施存在的问题予以有效解决,提高财务内控管理的有效性,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提高项目资金的利用率,使高速公路项目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推动高速公路事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慧.高速公路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与有效措施[J].北方经贸,2015(2):75-76
[2]李岚.高速公路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9(5):211-212
关键词:企业内控管理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9(c)-012-03
企业内控大体含义是企业为了更好地持续发展,也为了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发展需要而从内部发起的自我检查、自我改善、自我约束、自我防范的一系列内在手段。在国际上尤其是一些大型集团企业已构建了完善的内控体系,并得到实践的证明以及有效的应用。但是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那么如何找出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加以解决,使内控工作促进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规避可预见的经营风险,合理有效地保障资产整合与优化,在促进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是每个企业都不能回避的话题。
1当前我国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对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企业的内控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企业运行的每个阶段,也涉及每个角落以及每个人,所以存在的问题也是方方面面的,具体问题如下。
1.1对内控的认识不够
现在许多经营管理者认为,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的根本目的,开拓市场、宣传产品、吸引客户是最佳的手段,上述方式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也是硬道理,内控监督是不务实的表现,是虚的。所以主要精力投入安全生产、扩大销售具体业务中,对于内控不屑一顾。基层的生产部门也认为生产第一,效率第一,对内控管理监督也不给予配合。许多员工对内控更是没有意识,认为内控与自己毫不相干。这样内控管理在企业流于形式,没有领导的支持、部门的协作、员工的理解,这使得内控管理成为空中楼阁。
1.2内控制度无法落实
由于对内控的认识不到位使内控成了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接受检查的辅助材料,内控的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理念得不到体现。无论是上到股东,下到懂事,再到经理层,最后到监事,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个职位之间相互渗透,不能独立。另外许多重要岗位也是相互交叉,不能分离。如出纳兼银行、销售兼会计等。并且权限与所承担的责任也没有分清,重要业务与非重要业务混作一谈,重大决策以及重要事项都由一人说了算。这种责权不清,生产与管理混淆,导致领导过多地干涉会计、审计等重要岗位,给生产经营带来了许多日后隐患。近些年来,董事长携款潜逃、出纳挪用公款炒股、销售员与客户合伙骗取资金从而消失等经济案例时常发生,这是内控管理失败的重要表现。
1.3内控设计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这些年许多经济案件的出现,就体现了组织结构虚设,重要岗位失去牵制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说明企业缺乏风险预算的防范。另外企业为了效益,某些领导为了个人利益而置企业生产经营风险于不顾,似乎企业在零风险中经营着。我们说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就会有一系列的投资方案、融资方案、理财方案、分配方案,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还知道有经营与收益就会存在着风险,有风险我们就不能回避,我们就要正确地对待它。可是目前许多企业在内控管理中缺乏对风险的可能性进行预测以及缺乏对其防范的补救措施。这样就会形成一人定调子,大家随风附和,却没有人去思考后果的严重性。设想在风险时时存在的市场经济体系下,没有对风险的预测、分析、评估、防范是多么可怕与严重啊。
1.4内控运行缺乏监督力度
我们知道内控包括设计与运行两个阶段,良好的内控设计是有效运行的基础,有效运行是内控想要实现的最佳目标,设计与运行的共同作用才能监督企业的运营。但是目前许多企业在内控的运行中监督得不到正常的发挥,使内控的运行随心所欲。如许多企业不设内部审计由财务部门监管内控,或者设立了内部审计,但将其隶属于在财务部门下,这样就形成财务部门与审计部门是一个部门,这样审计部门不具独立权,更没有权威性。所以运行缺乏监督力,导致重要岗位不轮换、固定资产不按时清查、往来账不及时核对、存货不按时稽查、安全生产隐患无人过问等等,最后上述原因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变引发重大事故的发生。
2针对当前我国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2.1提高内控的认识,实行全员参与管理
我们说重视客户的感受、关注市场的需求是没有错误的。但是关注外部市场环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变内部环境,综合治理内部环境是适应外部环境的最佳手段。因此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内控认识,从最高的管理层做起“,提高效益、内控先行、稳健经营”;让部门之间懂得“相互配合、有章必循、违章必究”;让员工懂得“企业繁荣我兴旺、大家小家为一家”,让全员参与到内控的监督管理中来,建立内控团队,使内控与企业的文化有机结合,这样不但提高了员工的业务,同时还提供了技能,进而也提高了每个人的素质,使企业上上下下对内控具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成为具有企业文化氛围的内控管理模式。这样有助于员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积极性。
2.2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机构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好的组织架构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它是企业的领航人。因此企业就应该建立有效的组织架构,使其在相互沟通情况下,相互监督相互制衡。在其影响下,下边的重要岗位设置也就避免了交叉与合并,这样权责清楚、垂直领导,统一管理,相互牵制,各尽其职,集体发挥协同效应。这样可以避免工作中的,更好地使企业在决策、监管、管理中寻找平衡,避免了由于“一人说了算”而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各种不必要的风险以及重要职务缺乏相分离而带来的贪赃枉法现象的发生。
2.3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既然内控具有全员性,全方位性,它涉及到企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因此内控的制度也就要涉及到各个层面,它涵盖了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方面。使企业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以及相关的业务流程,制定企业风险防范预案。古人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企业生存就会面临着各种风险,风险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风险,企业不能一味地回避,但是也不能无任何考虑一味地勇往直前。所以企业应该面对风险,慎重考虑,预测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化解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这是企业做出重大决策首先应该考虑的。对于风险,除了考虑经营风险外,还应该考虑地域风险、政策风险、政治风险等给企业带来各种不利的因素。
2.4加强内部控制监管力度
加大企业内部监督力度是企业做好内控管理的重要手段。因为有监督、有评价才能有比较,有比较才能有先进与落后。对于企业来说,从内控的设计到运行都应该有部门去监督、去管理,去评价,其目的不是奖惩为目的,而是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以及解决的最佳方案。因此企业需建立独立的公正的内审机构来对企业经营运行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包括企业日常监督与特殊监督。另外企业一定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威性与独立性,同时要为他们搭建好监督的信息平台,使监督具有时效性并起作用。
2.5多种形式开展内控管理
针对内控的诸多特点,企业要以多种形式开展内控管理。如对面广量多的普通业务,企业要有针对性的展开内控活动;对三重一大事项企业要重点跟踪管理;对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企业要定期检查考评,并将结果公布于众;对重要事件,企业一定要增加风险预案管理。总之,多种管控形式并存,以促进企业内控顺利进行。
3结语
企业内控的最终目的是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利润最大化。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的内控管理也显得复杂化、系统化。所以内控管理在人员上、技术水平上也都要求有一定的提高。我们相信通过企业的自律,政府的监督,员工的意识加强,企业的内控管理一定会有新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宁.浅谈企业内控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学家,2012(2).
[2]张建.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09.
[3]吴漫.浅谈企业内控的管理沟通[J].经营管理者,2013(13).
财务内控管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很多企业在项目经营管理时,都采用精细化管理手段。虽然企业对财务内控的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真正做到对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的却仍然是少部分。企业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想要达标,还需要企业对精细化管理要素进行探索。
二、精细化管理
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就是对企业财务进行控制,预防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化信息技术下的产物,需要管理部门对企业的每一个经营项目进行细致的管理,对企业运营和发展的项目进行关注,将财务内控管理规范化、具体化。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需要按照相关制度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将财务内控管理工作落实。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对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深入研究和加强应用。虽然我国企业在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相关管理体系还没有成形。企业想要达到精细化管理目标,还需要在实际财务内控管理中做出调整,以满足企业的发展和运作。
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问题
虽然企业对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逐渐重视并将其应用于财务内控管理中,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中小型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问题尤为突出。虽然企业建立了相关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但企业对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从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成本浪费现象。因为企业缺乏财务内控管理意识,所以企业的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不能有效实施。而财务内控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多数企业因为并未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实施财务内控管理,导致企业的经营容易受到资金的限制,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在进行部门职务建设时,并没有将职务精细化分,人员职责不明确。因为这种现象,企业在进行财务内控管理时不能做到真正的精细化管理,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模糊,不能做到对财务的精确掌控。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需要用到很多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而中小企业本身的发展资金就存在不足现象,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自然会不足。因此,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中小企业在财务内控预算管理方面并没有做到精细化。管理部门对财务预算工作的投入力度不足,在预算管理方面并没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对管理项目没有做出规划和方案。预算人员的职业能力相对较低,在财务预算方面容易出现误差,导致企业在项目发展和投资方面没有真实可靠的详细资料,不能对企业的未来做出精准的规划。这是因为很多企业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无法将预算管理的功能发挥出来。可见中小企业的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想要逐渐完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1]。
四、分析精细化管理要素
企业想要对财务内控管理做到精细化,就需要对精细化管理要素进行探索。下面从成本控制、管理制度、信息化建设、预算管理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成本控制
企业想要将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就需要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成本控制需要对企业各项成本进行控制,将项目成本集中控制,降低成本浪费。这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体系,将成本控制落实到每一个财务管理人员身上,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的掌控力度。企业应该在内部加强对成本文化的宣传力度,使员工能够形成良好的成本管理习惯,将成本管理运用到工作中。企业本身应该以身作则,在日常开支过程中注意对成本的节省。企业不仅要对成本多的项目进行控制,对小成本项目也要进行控制,不能因为成本大小而区别对待。企业需要对资源进行优化处理,将一些不能创造价值却浪费资源的资产推出去,引进一些有发展潜力、能够为企业运营创造价值的项目。企业应该将资源透明化,使内部人员能够对企业的资源和需求有一定的了解,便于管理部门对成本的管理控制。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资金的合理规划,扩大对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减少企业对成本的浪费。通过对成本的控制,加强企业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
(二)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建设与落实,对企业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实施有一定的帮助。因此,中小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工作,将各部门的任务明确、落实。针对企业经营项目,对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划分。管理者必须肩负整个管理部门的责任,加强与各项目部门的交流,对企业经营项目的发展进行了解。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对企业经营项目的财务进行管理,对财务信息进行记录和编辑。管理人员应该对项目财务进行核实,不能只针对数据分析,需要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审计人员需要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审核,对财务进行核实。企业在进行管理制度的建立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惩奖机制,对管理部门的工作与管理人员的效绩、薪资挂钩,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使企业的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实施[2]。
(三)信息化建设
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是企业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的有力保障,企业想要对财务进行精细化控制,就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系统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加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使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和发展决策时,能够拥有足够的数据基础。将企业活动项目的经费、预算、效益等一系列与财务有关的内容编辑成数据,存放在信息系统中,通过专业的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对财务数据进行管理。企业在财务方面的支出、收益,都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更新,确保数据的准确、精确。信息化建设对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加强企业对财务的控制。因此,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生存,就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系统对市场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对发展项目进行管理,对财务进行精细化管理。
(四)预算管理
企业的财务预算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企业想要稳定发展,就需要建立预算管理体制,加强对财务的预算管理。企业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手段对企业的活动项目进行管理,将企业项目转化为数据,便于管理人员对财务的预算。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预算人员,对活动项目进行评估,根据企业自身的能力制定出相应的活动方案。同时,管理部门应该对财务预算进行审核,通过预算程序对活动方案进行改善,使活动方案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不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负担。而想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就必须提高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3]。
五、结语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生存下来,就必须加强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对精细化管理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曾杰 单位:福建亿力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郭晓萌.提高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策略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26).
关键词: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举措;建设
目前,加快建立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企业在实际财务内控管理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较高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避免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
一、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立与完善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对企业的稳定发展影响极其深远。而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升了企业财务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予以了高度的重视,保证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较高的工作质量。与此同时,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全面掌握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规定的管理模式来进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监督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明确自身的权责关系,避免、现象的发生。
(二)维护企业资产的安全与稳定
企业管理者在该制度的实施下可以全面掌握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情况,不断调整企业资产保护措施,确保企业资产的高价值。而且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避免经营风险的发生,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正确统计和核算财务管理信息,实现企业资金的优化利用与配置,避免企业资产损失严重现象的发生,实现企业最大化经济利益的目标。企业资产数据比较庞大,如果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1],很难有效保管企业的现有资产。
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缺少较强的内控观念
现阶段,企业在管理运行中,一些企业管理者存在着认为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只会增加企业内控环节的心理误区,很难保证企业业务活动的顺利实施,无法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并不重视企业财务内控的设置与建设。与此同时,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在建立与完善中,良好的内控观念严重缺失,员工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不利于内控设计的进行,严重阻碍着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进而使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二)内控管理执行力度不够深入
1,在存货管理和合同管理环节
存货管理主要是指计划、采购与生产、发出以及盘点等方面,一些企业并没有建立不相容的岗位分离机制,尤其在存货的采购、验收和存货的保管、清查等方面的内容。而且企业采购部门、仓储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缺少明确的权责观念,没有及时对存货进行会计记录,使存货管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更重要的是,在存货验收保管环节中,存货积压过于严重,再加上受到资金短缺和保管欠妥的影响,造成了存货损毁过期的现象。同时,一些合同的管理较为松散,合同要素较为单一、片面,合同过期也没有及时进行补签,甚至一些业务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先开展业务、后补签合同的行为。
2.在物资管理和销售管理环节
一些物资在急需物资采购中,“先采后申”现象非常严重[2],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廉政风险的发生,与企业相关制度的要求严重不符。而且一些物资在年度指标考核情况下,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收货、发货,进而引发了物资管理风险。在企业的销售管理过程中,相关的销售授权审批制度并不完善,很难控制企业的销售成本,相关的发货、退货流程也较不规范,应收账款管理中也出现了较多问题。而且一些销售预算的审批较不完善,没有进行逐层分解与细化,造成了大量销售成本被浪费与流失。企业的销售部门也没有充分利用赊销、折扣等销售优惠政策。客户信用评价体系较为缺失,管理力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资金回笼不力,“呆账“现象”比较明显。
三、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立与完善的相关举措
(一)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
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中,要制定出完善的风险与内控管理委员会,重点包括内控办公室和内控专业小组等,制定出完善的组织机构,明确自身管理职责,提升内部控制工作质量和水平。
1.内控办公室
内控办公室主要负责内控日常组织和协调工作的有序进行,为企业内控工作编制更为合理的编制计划,确保企业项目正常的实施进度,对项目前期业务开展一系列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及时调整和改进内控建设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还要及时向风控委员会汇报内控工作。此外,可以聘请专业的外部咨询机构来予以一定的扶持。
2,内控专业小组
必须要充分掌握业务实际情况,将日常管理组、财务管理组、人力资源管理组以及科研管理组等一并纳入进内控业务小组范畴中,共同致力于内控工作的建设,加快“一流企业”的发展进程,在内控运营、管控以及执行过程中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良。要建立起一定的例会机制,处理内控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全面落实风险评估工作
企业相关部门要善于总结企业以往比较成功的管理经验,全方位、多角度领域地进行风险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具备高度的风险预测与识别能力,积极召开会议讨论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中风险点。与此同时,要聘请专业机构来参与到风险评估工作中,准确判断关键控制点,合理编制风险清单,风险责任部门要明确自身的权责范围,有重点性的开展内控工作,加大对财务内控流程中的存货管理、项目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实施力度。此外,企业要积极理顺财务工作中影响管理目标实现的风险点[3],及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财务风险的蔓延。
(三)提升企业财务预算与核算管理水平
企业财务预算工作在内控制度体系中的地位不可估量,财务预算工作是指企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针对资金使用情况的全面规划,而在企业特定时间内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工作就是核算管理工作。二者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影响极其深远,可以实现企业资金的优化利用与合理配置。其中,在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中,要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现状,制定出企业配套可行的预算方案,明确资金支出范畴,严格监督预算执行情况,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在核算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完善会计核算机制,合理划分核算范围,将完善的规划方案纳入进企业核算管理范畴中,进一步规范企业的核算工作,确保核算工作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四)制定完善的财务监督与管理机制
要想更好地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必须要做到内部监督与管理工作,强化对内部审计的控制。一般来说,企业要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制定完善的财务计划,定期展开相应的检查工作,规范资金使用流向。除此之外,企业要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的交流与协作,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机结合在一起,保证企业资金的高效利用,进而推动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五)构建一批高质量的财务内控管理人才团队
要想不断完善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就必须要组织成立一批高精尖的财务内控管理人才队伍,选出最具代表的内控联络人[4],专攻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加强资料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保持财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的交流与协作,形成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势在必行,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市场影响力,保证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因此,企业必须要提高对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保证较高的内控管理观念,全面开展风险评估工作,避免由于财务风险的发生而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要深入分析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来予以应对,进而为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谢如元 单位: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进步,企业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作用愈发突出。作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的内部会计控制与管理,逐渐成为了当前企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制度的不断变革,会计内控体系依然出现了不少漏洞。鉴于此,笔者就企业会计内控管理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与管理;强化策略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的作用逐渐得到体现,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影响。作为企业核心要素之一的会计,不仅能够有利于企业资金的有效运转,同时又关乎企业方针政策的进一步规划。因此,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快更好地发展,有必要对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管理工作进行强化。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分析
(一)内控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当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及管理工作仍旧存在着一定问题,例如:企业对内控管理工作的监督薄弱、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等等。究其原因,是由于在不少企业当中,其内部控制的监督都是依靠高层管理人员的控制,造成了企业会计内控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形同虚设,平时所做的工作对于内部会计工作产生不了任何有效的监管,进而导致企业的各种违法乱纪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
(二)内控环境基础较为薄弱如果一个企业拥有较好的内控环境,不仅能够保障资金的安全性,还可以强化企业内部抵御风险因素的能力,在建立或者改革企业的基础前提下,进行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规划,这对于企业的内部管控、政策执行、今后的预期效益均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少国内企业都会考虑设置董事会和监事会,此种管理形态同发达国家的政策及其类似。然而,考虑到两者现实状况的差异性,国内企业的相关体制在实际操作的环节会遇到很多难题,例如:不少企业的董事会监控权名不副实、形同虚设,难以应对企业的快速发展,甚至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及长远利益带来不利的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使得企业缺乏整体性,好比一盘散沙,轻轻一触碰便分崩瓦解,难以产生足够的凝聚力、竞争力。
(三)会计信息存在严重的虚假现象我们都知道,企业财务工作的核心要素就是会计信息,国内之所以会出现会计信息虚假失真状况的具体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企业内部控制能力匮乏,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并且每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完善,导致内部权力交叉现象严重,不利于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其次,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其内部会计工作干涉过多,从而导致了会计信息的虚假、不可靠。此外,为躲避上级的严格审查,企业管理者命令财务人员制造不真实的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等违法乱纪行为。正是由于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性,国内企业会计内控管理制度的创新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四)缺乏有效的内控管理政策规范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进步,企业的数量及规模也不断扩大,然而由于在企业的发展规划中,相关政策未能得到有效执行,特别是像捐赠、银行汇票、短期投资等项目,国内法律规范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所以造成了企业会计内控管理方面的不少问题,像分工不明确、职责范围不清晰等状况,都严重阻滞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强化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完善、推行有效的内部管理体制,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来讲,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内控管理是现代企业体制的需求在当前的社会经济体制下,依照企业机制的规定,要想更好地完成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就应当加强投资、费用、利润调节等的自我约束,构筑严谨科学的内部管控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企业凭借更少的投资获取更大的收益,达到高质量、高效率、高产出的经营目的,同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保持优势。因此,进一步推行和完善系统、严格的内控管理,是企业进行自我约束的关键性措施,也是建立现代企业体制的根本保障。
(二)强化内控管理是企业进行科学决策的有力保证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每个决策的制定,都关乎着企业命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水平。为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必须在内控管理系统中,对具体的方案、流程、组织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例如信息的搜集、方案的研究制定及评价筛选等,明确各部门的分工,借助内部管理保障机制来划清内部机构的职责范围,防止相互推诿。如此一来,便能够有效提高决策制定及推行的效率,降低风险、减少执行过程中的失误。
(三)强化内控管理是保障企业资金安全的要求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企业内部资金的安全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建立系统、缜密的内部管理机制,能够确保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完整性。比如说,借助多种内控管理手段,构建各机构、各环节、各层次间的经济业务制约机制,进而保障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性,降低资金损失。
(四)强化内控管理是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准确的前提众所周知,企业的财务信息在微观管理、宏观调控、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收集的财务信息是否真实、准确,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就应当继续强化企业的内控管理机制。
三、强化我国企业会计内控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健全会计内控管理体系,强化监督体制企业要想使其内部的财务工作获得有效的进展,就必须将相关的内部控制体系迅速建立和完善起来。由此对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的工作项目实行有效的措施,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全面把控,将企业自身的客观状况作为出发点,依照现有的基本状况制定系统有效的发展及控制规划。由于对绝大多数的公司而言,它们的财务工作设置得不够明晰、不够系统,因此,在制定有关内部控制策略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这些问题,并进行完善,由此来解决企业当中职责分工不明确的矛盾。除了依照公司本身的实际状况,对内部财务管控机制进行健全之外,还应当令其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进行相应地调整和变化,尊重发展的规律,合理调配企业中各个职位人员及工作,协调好各部门间的关系。
(二)改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环境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具有一个良好的内控管理环境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经济利润,改善原本薄弱的基础环境,企业要从自身改革做起,从内部管理者做起,保证董事会的领导地位,进一步确立合理、系统的会计内控管理体系。企业家们也应及时改变原有的思想理念,当发展过程中出现瓶颈的时候,任何补救性措施都起不到有效作用,此时,企业管理者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企业的基本情况,从整体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合理的政策,从每一个细节出发,完成好每项职务。此外,宣扬企业文化理念,转变有关人员的价值观,督促其认真行使自身的职责。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保障股东的权益,为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对内控管理中虚假会计信息的管理会计信息是财务工作流畅进行的关键,会计内控管理的不健全、不到位将直接造成财务信息的不真实。要想更好地防止虚假信息,企业应继续创新,健全企业的内外部结构,拓展企业的外部市场。强化企业有关人员的职业修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有效开展财务内控工作的基本前提。做好和相关培训投资部门的合作,尽可能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出现。合理运用目前的法律机制,保证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另外,逐渐转变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虚假失真情况,以此推动企业的快速进步。唯有更加准确的财务信息,才能更好地保障其他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资金的合理分配,进而体现其使用价值,提升企业资金的流通性。
(四)有效贯彻、执行内控管理的相关法律规范构建科学、健全的内部控制法律体系,对于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加强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国企业可以参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现有体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上下贯通的内控机制,即由政府颁布相关内控法律,证券交易所依此制定相应的监督文件,再由监督委员会提出有关对策,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内控管理法律规范的执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会计内控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地强化与改进,然而仍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因此,企业不仅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会计环境,也应当加大内部控制管理的力度。推动企业会计内控管理工作,不仅有助于推动企业稳定、快速的发展,还有利于防范和抵御各种经营风险,提升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原永亮.强化企业会计内控管理的对策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09)
[2]佟颖.企业会计内控管理的强化对策研究[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4(02)
企业内控管理指的就是企业的内部管理,主要包括企业制定、实施并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的过程。自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中国进入快速发展经济的阶段,市场竞争也随之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当今机遇、风险并存的时代不断发展,就必须加强内控管理,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以便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加强内控管理对于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性
内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当下,为更好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财政部门连续颁布实施《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度,其中对企业内控管理有多项规定,不但明文规定要保护企业资产,还要求企业完善建立内控管理体系,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准确。所以加强内控管理是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要求[1]。同时,加强企业内控管理对企业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有帮助。科学的、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否则将大大削弱管理效果,而一旦企业的财务失去内控保障,就会失去其应有作用,所以加强内控管理对企业防范财务风险有重要意义。另外,加强内控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客观需要,是防范财务风险的基础条件。加强内控管理能促使企业规范实施各项管理活动、最大限度降低各种风险、保证财务数据更加准确、安全、真实,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高效管理,同时在内控管理中发现不法行为,及时有效处理,满足现代化管理需求。鉴于此,加强企业内控管理对企业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有重要作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实践。
二、加强企业内控管理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构建良好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关系到能否实现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企业整个内部控制体系以及财务风险防范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保证企业更好地改善内控管理效果、提高财务风险防范的有效性,企业需结合自身实际,致力于打造适合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内部控制环境以及相应的机制体制[2]。一是企业领导者应保持管理观念与内控管理意识的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加强企业内控管理对于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二是完善建立企业与内控管理相关的制度与考查机制,促使企业的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均得到行之有效的监督,同时做到奖惩分明,激发出相关部门及人员开展内控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三是企业要大力培养以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等为基础的企业文化,要求全体人员都做到注重内控、办事讲究程序等原则,在制定企业年度预算方案、重大决策以及签订重要合同时要实行集体决策以及群众监督,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加强内控管理与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目标。
(二)加强对企业会计风险与资金风险的有效控制
为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企业需进行一系列内部管理活动,尤其要重视开展内控活动,针对企业会计风险、资金风险等主要财务风险提出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提高财务风险防范质量。一是针对企业会计工作中的风险,要专门设立相应的机构,加强成本管理,负责预测、控制成本,负责审核会计信息,并有效监督会计工作人员等等。与此同时,企业要大力培训会计人员,提高其业务水平以及职业道德修养;在重要的会计工作岗位上多配备一些职业道德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并积极实行轮岗制度,尽量在一年内更换重要岗位的会计人员,加强企业各会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降低协同作弊的可能性。二是针对企业的资金风险,企业应完善建立资金预算审批制度、资金支付控制制度、资金安全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融资管理制度等重要制度,从而加大管理每一笔资金使用情况的力度,有效防范企业资金风险。企业还要有效管理并控制资金的投放、回收,准确估测投资、融资以及筹资等过程,确保企业决策的科学性,防范财务风险。
(三)切实增强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活动的有效性
一是分离不相容的岗位。企业管理者在设置工作岗位时要体现出不相容职务分离、岗位分离的基本原则,做到分割权力、相互牵制、稽核对证;关键岗位要做到任人唯贤,在保证人员能力满足岗位需求的同时真正发挥出不同岗位的互相监督、互相牵制的作用,使内控活动更有效。二是严格实行授权审批。企业管理者要严格遵循风险受控、分级管理、权责对等以及管理有效等原则,全面??施分级授权制度,严格管理授权的程序,通过权限指引的颁布明确各项业务以及事项的分级授权与划分权限的标准。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或开展业务活动时应禁止越权办理,务必获得授权;享有审批权力的人则要求严格依据规定行使权力,禁止越级审批、不履行责任,更不能违反规定把权力授予他人;各级领导则要加大监督权力行使的力度,防止随意行使权力或滥用职权;决策时要按照规定进行审批,避免财务决策失误,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三是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企业管理者要引导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依托执行预算的好坏合理判断内控管理的效果和防范财务风险目标的差距,并及时修正、补充[3]。在该环节,管理者要科学设置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实施绩效考核、跟进预算执行等关键点,要求各个经营管理环节的责任人按规定签订责任书,对预算的执行进行约束,保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严肃性。
关键词:内部控制 数据化 电子对策
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不仅仅关系到企业对于战略的选取,还直接影响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速率。本文在数据电子化的背景下,尝试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领域提供一系列的优化举措,例如反馈信息等举措,并结合实际应用对其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今后的企业革新提供借鉴方案。
一、流程设计的整体思路
企业内部控制的真正目的在于,它能够有效规范企业管理、合理规避潜在及预防未来可能产生的风险,优化企业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资源的合理地配置,通过整体协作性的提高来进一步整合现有的资本,最为有效的利用一切资源。加快企业运营资本的周转率,进而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竞争力。
要想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首先应该设计出科学的企业流程。一般来说,企业流程的设计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要求企业的管理层要从企业整体思路出发,制定出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制约以及分配机制;其次要以工作效率为出发点,及时准确调整内部架构。第三,精简、高效原则。首先,部分长时间闲置部门要结合企业经营现状予以精简,杜绝人员冗余现象产生,择优留存。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差别,便于各部门有效统筹协调,提升单位效率。最后,需要在充分满足客户需求之上,积极响应客户以及市场所需。
二、结合应用具体剖析实施方法
企业要在强化内部控制共享中心管理及强调数据电子化的背景之下,探索出合理的跟踪模式与协同方案,为内控管理创造科学化电子化的平台,最终形成综合协调的实际效应。
(一)共享数据化
计算机技术可以促进企业与市场的联系,便于财务内控管理部门及时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企业内部中心的控制平台有助于其提高业务意识、强化风险处理效率,建立制衡共享机制,集中整合业务,能够降低重复性、同质性的流程,极大地提高标准化,发挥业务处理效率的分工的功能。以ERP系统为例,顺利开展业务管理系统,需要共享中心对企业的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进行分散使用、集中管理,收集经营数据,构建合理的岗位交接工作。与此同时,企业在业务流程全面梳理等方面,可以利用ERP系统实现资源共享。要考虑公司决策制定、履行、监管,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创建适应内部控制的信息系统,利用网络优势,确保数据交互与流程相互联系,紧密衔接风控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环境建设,支持共享服务。
(二)提升电子管理
企业只有坚持强化内控监管与改革,努力提升企业电子管理的能力,才能提高管理工作的顺畅度,制定出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通过电子信息化的武装来促进各部门的协调合作能力。以KPI体系为案例,企业搭建电子管理平台后,就可以通过数据统计来确立效管理相配套的系统,将繁复的工作流程大大地缩短了,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运用大数据的方式可以创新企业的管理方式。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积极掌握不同岗位的共性及个性化需求,能够主动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应用与传统的数据仓库相比较下,具有数据量大、查询分析复杂等特点,所以企业必须采用新处理模式,才能实现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企业内控在应用大数据一定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与分析某个管理难点时,尽可能使用全部数据而非抽样数据;二是作为试点工作,不能只考虑数据的精确性,还要适应数据的多样性、丰富性,甚至要接收错误的数据,关键是效率;三是捕捉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胜于对因果关系的探索。除此之外,企业的管理层还要努力实现可视化、实时化的资源调度,包括设备能力、任务分配等,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企业的服务过程进行监控并优化流程、提升效率,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助力企业的发展。
(三)实施科学信息化评价
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时,应在企业内部推行符合外部经济环境以及企业实际状况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内控评价体系的高效实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特别是在“互联网+”浪潮下,更要明白信息化的价值所在。完善的信息化系统能准确、全面、及时地为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监管层提供反馈信息,理顺业务流程,支撑企业资金工作的开展。同时,信息化也有助于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的改善,良好的治理机制也为内部控制提供了良好基础。企业可以构建适用于本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软件,以此为切入点来改善企业的评价方式和管理方式。
具体而言,信息化评价可结合企业职工、企业管理以及企业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体系下,由多个分指标共同构成,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汇总,综合得出信息化总体评价指标,用以衡量企业内部的科学性与完整性。比如,可设置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评价体系、组织结构评价体系等。但与此同时,要注意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与可延续性,确保评价体系可以切实服务于企业内控。
综上所述,在数据电子化背景下,要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就要通过信息系统促进数据共享,改善企业内部结构的工作流程,构造高效的信息化评价模式。当然,企业内控的电子化模式是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我们要善于整合多元化的数据和信息,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配套的数据管理体系,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兆波.加强企业内控管理的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Ol3,08:11―12
近几年来,公司积极实施资产重组和兼并收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先后以控股和参股形式并购了多家与公司战略相符、业务相关的企业,这其中也包括一些民营企业。这些被收购的企业由于各自历史和发展原因,内控体系构建和内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对内控的认识、操作等也存有较大差异,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不足,意识淡薄。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内控制度,有的把加强内控和发展对立起来,片面强调规模、效益,无视经营风险;二是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制衡机制,存在“老板说了算”、“内部人控制”现象;三是对管理系统缺乏控制力,由于人为因素影响,控制程序、标准纰漏,内外部监督不到位导致内控管理失效。
针对并购企业中内控管理的种种问题,上海仪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狠抓在并购企业中加强内控管理的工作,主要的实施途径是:并购企业内控管理宣传为先导,内控管理培训为抓手,完善治理结构作为关键,内控管理体系建设作为保证,内控管理监督作为手段,使并购企业较快融入到“仪电电子”大家庭。
通过5年多对并购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仪电电子”已基本形成了规范的控制体系和动态的评价体系。内控制度现已成为公司应对金融危机和防范经营风险的一道有效的“防火墙”,同时在全面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方面发挥了“正能量”,保障了“仪电电子”成功地从以消费电子、特殊电子为核心业务的上市公司,转型成为一家以云计算和大数据、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和智能化产品为核心业务的专业化信息技术服务企业。
一、并购企业内控管理宣传是先导
内控管理宣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内控观”。收购的子公司唯有认可和接受母公司的管理文化、制度和方式,才会与母公司的内控体系“无缝对接”,形成内控的“共同体”,真正融合到母公司内控体系之中。企业可通过企业报、宣传栏,以及现代化信息平台等媒介大力宣传,或让员工展开讨论、交流,还可以开展一些如征文、演讲、聚会等活动,为内控管理营造良好氛围。
我们开展内控宣传,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
1.“仪电电子”是一家负责任的公司。“仪电电子”作为上市公司,要对大股东负责,对社会股民负责,对公司员工负责,因此,必须依靠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保护公司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和损害;保证业务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合法性。
2. 内部控制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面临对外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对内则有如何调动资源适应市场竞争的问题,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不断防范经营风险,是企业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3. 内部控制是企业全员的内控。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作用,依靠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平和法规意识,以及发挥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
4. 增强企业领导内控意识。企业领导在内控管理中担当关键角色,因此首先要选配好企业负责人,让有内控意识、有内控能力、做得好内控管理的人担任领导工作;二是把内控管理作为领导履职内容,促使领导者做完善和遵守内控制度规范的表率;三是健全监督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健全企业议事规则,用制度保证领导做到不独断擅权。
总之,通过宣传让大家知晓,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实施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也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二、并购企业内控管理培训是抓手
培训是入耳到入脑的过程,企业通过灌输理念,培植员工内控思想,再由思想变成行动,由行动变成习惯,由习惯变成自然。
内控管理培训主要突出四方面内容:
1. 培训内控管理的目标。企业的内控总体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可靠、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2. 培训内部管理的对象。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做到全覆盖,一要实施预算控制。预算必须服从于企业经营目标和长期发展目标,并在实际执行中切实可行。二要实施运营控制。运营监控就是对企业经营运行状况进行预防性、发现性控制,其主要内容就是开展月、季的生产、财务综合分析,并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加以改进和控制。同时,在运营控制中,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做到有明确风险预警标准、有应急预警方案、有规范处置程序。三要实施资产控制。企业投融资是资产控制的重点对象,企业投资和融资,从前期的立项申请、科研分析到尽职调查、授权审批,再到合同的草拟、会签到签订,以及最后的投资退出和融资偿还,企业需要对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有严格的业务流程和权限进行控制,以保证重大资金的安全。四要财产保护控制。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处置财产。
3. 培训内控管理的流程。把握内控管理流程五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和监督检查。内部环境指企业进行控制所面临的环境;风险评估指在组织控制中应能辨识风险因素,并能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控制措施指帮助管理层使其指令能被执行的政策与程序,包括授权、调节等;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在进行控制过程中,应保证信息真实完整,企业内部及外部沟通及时;监督检查是指评价内部控制执行质量的过程。
4. 培训内控管理的关键人员。加强“内部人”的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保障。经营风险、会计风险产生,行为主体均是“内部人”,要随时把握关键岗位人员,如会计人员、业务人员的思想、动机和行为,便于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所以,对“内部人”要经常性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做思想上、行动上守规矩的人。
三、并购企业治理结构是关键
1. 法人治理结构是内控管理的组织保证。企业应建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组成的治理结构,使决策系统、管理系统和监督系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董事会下可设立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协调企业内部控制。
2. 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财务总监委派制形成一种两权互相制约的机制,强化了所有权对经营权的约束,可以有效改变所有者主体缺位和经营者权力失控状况,使经营者在重大决策和财务收支上最大程度地体现所有者的意志。财务总监通过对企业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领导和控制,掌握会计系统的运行,和对企业一切重大的交易、财务开支、资产变动、信用担保等拥有的审批权,或实行的财务总监与总经理联签制,可最大程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效避免财务数据失真和资产损失的风险。同时,由于财务总监其定期报告制度及重大事项随时报告制度,使公司能及时了解投资企业经营动态,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降低或避免经营者背离经营目标的行为,大大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3、明确管理权责是内控管理的重要机制。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营班子负责组织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通过厘清各管理层次的工作界面,划分工作权限,建立激励办法,落实监督措施,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治理机制。
四、并购企业内控管理体系是保证
1. 制度文化是支撑。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营运中所建立的一种广大员工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制度机制,而这种制度机制能使企业中人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能动性不断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有赖于企业制度文化建设的支持,因为企业制度文化既包含制度约束,又具有企业文化作用,支配企业中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被收购企业只有在认同母公司制度文化基础上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与母公司内控要求保持一致,将内控管理作为经营责任和自觉行为。
2. 建立企业内部管理程序。一要建立授权审批制度。对授权的相关责任、工作目标和权限要加以明确,授权人要有效、适度授权,并有相关监督措施;被授权人必须要有自我约束力,做到不越权或擅权,重大事项及时向授权人报告。二是落实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在业务流程中,涉及不相容职务要实施分离措施,对一般业务或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均要经过复核;重要业务最好实行双签制,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的全过程,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3. 建立内控管理动态评价体系。包括控制目标的设计、执行、检查、评估、改进、再设计、再执行、再检查、再评估、再改进……。根据企业特点,设计企业内控的目标,编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制度执行程序和流程。同时,编制企业内部控制手册,为企业开展内控评价提供依据。建立自我评价和外部审计的评价体系,持续改进内控工作,提高内控管理水平。
4. 执行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是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和有效,而会计系统是财务数据生成、确认、记录、报告的运行系统,对业务数据的来源要做严格的审核和比对。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达到财务数据从源头到处理过程,以及反映最终结果的全过程符合会计准则。
五、并购企业内控管理监督是手段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既要与经营相适应,又要通过检查、评估、考核、激励等措施,形成内控管理的长效机制。
1. 企业内控管理与企业经营相匹配。适应性和经济性是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每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应与其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业务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等不断调整、改进和完善。适应性还包括企业适时地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补救和改善措施。一个完善的内控架构应当兼顾到效率、成本以及实际操作中的若干特性,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统筹考虑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之比,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2. 激励和约束经营者。在投资者和经营者双元控制主体的现代企业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是双方“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公司希望通过经营获利使资产增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却不能直接进行管理和经营,只能通过会计信息“间接”控制;企业经营者则“直接”控制企业经营和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报告方式,并希冀由此摆脱经济责任和获得期望报酬。公司内部控制首先要协调双方的利益和矛盾,通过切实有效的协调,找到公司和所并购企业之间的利益平衡点。“激励+约束”是引导并购企业经营者行为的主要途径,将经营者的报酬与经营业绩挂钩,这样可最大限度防止和避免经营者有可能存在的“隐藏行动”和“隐藏信息”等道德风险的问题。
根据省、市银监部门的指示精神,我县联社扎实组织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我县联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建立案件防范长效机制,保持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落实案件专项治理各项工作措施,深入开展合规建设年工作,促进农村信用社合规文化建设,进一步营造一个良好的合规文化建设氛围,确保案件专项治理和合规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落实情况
(一)成立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实施。
为确保顺利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我县联社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联社×××主任任组长,×××、×××两位副主任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稽核监察部,负责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各信用社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确保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制定实施方案,拟定工作内容。
我县联社案件专项治理以“两个提高”、“两个加强”、“两个下降”、“两个加大”“两个建立”和“五严格”、“五加强”为指导,制定了《××*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分五个阶段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拟定各阶段工作内容,并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纳入各信用社年度经营目标考核,对未按上级要求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或者组织开展工作不力导致进度缓慢的信用社,其年度考核一律实行一票否决制,直接取消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并视情节轻重对责任人作出经济处罚、政纪或党纪等处分,定期召开案件形势分析会,对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确保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不流于形式,努力实现“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的阶段性目标。
(三)制定督导计划,开展督导检查。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实现管理水平上新台阶,及时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案件专项治理指示精神,加强对各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督促和指导,我县联社制定了《××*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督导工作计划》,对各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督促指导各信用社扎实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确保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效果达到预期工作目标。在20*年度对各信用社案件治理督导检查14次。
二、组织实施情况
(一)清理规章制度,开展内控评价。
为加强对信贷、会计、出纳、储蓄等岗位的内控管理,了解和评价我县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我县农村信用社制定了《××*农村信用社开展内控检查与评价工作方案》(新农信联发〔20*〕141号),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现有规章制度的修改意见或建议,根据评价和检查情况,新制定了内控管理制度项8项,补充完善相关管理制度6项,明确有关业务操作规程,进一步完善内控管理机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责任追究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挂两级,问责到位”为原则,对所有直接责任人、相关责任人和领导责任人全面问责,不留空档,逐步使所有员工在工作和履行职责过程中时刻绷紧依法合规这根弦,要对自己的行为充分负责,时刻意识到因自己行为对上下级、对员工、对家庭、对单位、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使员工对违法违规事件的由“不敢为”向“不想为”转变。
(二)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回头看”检查工作情况。
加强对存在问题整改工作,对20*年以来专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对银监会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和案件责任制情况进行“回头看”,专门召开“存在问题整改研讨会”,由存在问题整改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提出整改措施,建立存在问题整改台账,对存在问题采取销账方式进行管理,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和制度执行到位(20*年发现问题28个,已全部整改)。
(三)对易发案件薄弱环节、要害部门、重点岗位人员的隐患排查情况。
1、制定检查方案,组织开展检查。根据上级管理部门有关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指示精神,我县联社制定了《××*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检查(自查)方案》,重点检查授权卡(柜员卡)、印鉴密押、空白凭证、金库尾箱、查询对账、轮岗休假、安全保卫,以及录像检查、枪技弹药管理等关键领域和环节,根据检查方案,将有关项目内容制定检查工作表,布置各信用社按工作表内容开展自查,抽调联社各职能部门人员组成2个检查组,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操作风险检查,并在六月份根据省联社布置,对照省联社检查方案,对上次未检查的项目制定补充检查(自查)方案,重新组织开展检查(自查),本年度共检查出内控风险问题28个(存在问题大部分现场已整改),并设立存在问题整改台账,落实相关整改负责人和责任人,进一步挖掘我县农信社潜在的内部经营风险,防范案件发生。
2、实行强制休假,开展排查工作。为贯彻落实强制休假制度,强加对重要岗位人员审计工作,深入开展我县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有效防范内部经营风险,在9月份对全县信用社各岗位人员分两批(次)实行强制休假,结合强制休假工作开展,对各信用社主管会计和信贷会计岗位开展审计工作,制定《××*农村信用社重要岗位人员审计实施方案》(*农信联发〔20*〕151号),及时发现违规操作问题,提出整改方案,消除风险隐患,促进我县农村信用社依法合规经营,达到会计管理监督工作标准化的目的。同时开展了对各岗位员工进行家访活动,联社领导对分管理的部门负责人进行家访,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家访,信用社主任对本社员工进行家访。通过层层家访,进一步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家庭状况等情况。同时,对三年以上在同一岗位人员实行岗位轮换,本年度对信用社副主任轮换3人、信贷岗位人员轮换18
人、网点负责人轮换4人、会计和出纳人员轮换25人。
(三)今后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思路
今后,我县联社将继续加强对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深入开展案件专项治理活动,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议程,把案件专项治理工作长期开展下去,加大对违规责任人的惩处力度,严肃查处违规人员,营造清正廉洁、文明健康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环境,进一步防范信用社金融风险。
(一)继续深入开展案件专项治理,使广大干部员工更加明确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目标、具体内容和要求,定期组织各岗位员工学习,确保全员参与案件专项治理,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岗,落到实处,有效防范我县农村信用社内部操作风险。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财务内控;新会计制度
引言
在我国随着企业经营改革政策的不断推广以及实施,企业在上升的整体基数越来越大,此时我国的企业在进行建设时资金的利用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而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于2013年年底修订了《企业会计制度》,一方面适应了我国政府的财政改革预算需求,另一方面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建设,在新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下,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分析,并进一步提高企业建设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国现代化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
一、目前我国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内控工作的管理现状
(一)企业财务内控工作缺乏科学性
随着近年来我国现代化经营的整体优化,企业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财务管理制度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发展整体落后于我国企业事业的建设速度。相较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财务管理制度还处于一个传统的管理体系,在我国大部分企业内都缺乏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这就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案件频发,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在推行了新会计制度后,虽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得到优化,但依旧需要进一步完善,而内部控制方面,虽然企业涉及的内容已经得到了较为全面的管理,但在进行监督和控制时,相关的工作进行不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整体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进行企业内部的财政资金控制时,对于相关的控制内容,虽然有一部分企业的设置较为完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将这些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这就导致内部控制体系基本上失去了自身所具备的监督作用,导致企业建设资金的内部控制效果无法满足企业的资金管理需求。
(二)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结构缺乏合理性
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随着我国企业经营事业的不断发展变得更加丰富,企业在进行现代化的建设时,会将侧重点放在生产和销售两个方面,这就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受到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视。而受到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都是通过行政化的方式来对财务工作进行管理,财务工作对于许多管理人员来说都具有十分浓厚的行政色彩,并且工作人员在进行设置时普遍存在直接任用和专业不对等的情况,这就导致许多不具备专业要求的人员从事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虽然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出纳和记账工作能够满足,但依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诸多高等级的财会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三)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缺乏合理性
就目前来说,我国在进行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时,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这就导致整体的工作资源较为缺乏,所应用的各种财务内控管理体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与缺乏经验有一定的关联,管理人员并不能够从大量的管理经验中获得可以借鉴的相关知识。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在开展和建设时,应当是由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这是为了保证这项工作能够更为顺利地开展。而在管理过程中,往往都是通过企业内各个科室进行自主统计,将最终所获得的数据上交给财务部,财务部门对其进行统一整理后获得相应的计划方案,这种现象会导致出现误报或漏报的情况。尤其是对一些基本的耗材申购方面,在不同科室进行申请时,申请的数量往往较大,导致一部分企业在进行财务内控时,财务的申报与企业的真实状况差异性较为明显,并且大部分经营单位在进行管理时,所选择的管理体系都是直接套用其他企业的管理制度,这就导致经营管理体系无法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相接轨,使管理工作进行不畅。
二、基于全面预算视角下的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优化方式
(一)建立完善的创新财务管理方案
企业在今后进行财务内控管理时,各项工作都应当从多个角度出发,可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断累积相关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建立起更为完善的管理体系。而对于企业来说,在运行期间,不可将盈利作为主要的目标,企业需要不断对经营服务质量进行提升,这也是现代经营体系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方向。因此企业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设时,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预算管控目标,将每一个细节都纳入到财务管理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监管体系需要尽可能控制各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还需要做好资源的合理利用,针对企业内部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和现状,建立更为完善的全面管理体系,合理借鉴并吸收国内外的相关资源,同时企业还需要结合自身的运行状况做好相应的创新,明确目前企业管理活动中财务内控工作的具体漏洞,这样能够使内控管理工作的财务得到优化。
(二)重视企业的资产管理
在进行企业的管理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其中的管理工作包含的不仅仅是各种经营资源的配置,也包含购买决策和日常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采购、验收以及批量物质储存过程中一系列的招投标程序,都应当合法进行;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做好经营设备的有效采购,对企业财务的消耗做好控制。除此之外,工作人员也需要对经营业中各项支出做好定期检查,避免出现经营资金意外流失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工作较为复杂,工作人员既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又需要开展系统化的管理,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作出相应的完善、创新。一方面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改善策略,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使企业的经营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地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进行企业内部的资产管理需要工作人员做好有效的数据库建设,将大数据管理模式应用于资产管理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助于资产管理质量得到优化。
(三)完善财务的内控管理制度
企业在进行财务内控的管理时,要从全面预算视角出发,做好相应的统筹管理,要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使每项工作在开展时都能获得有效的约束,保证工作的有章可循和有法可依。同时还建立完善严格的监管体系,针对每一项经济支出和材料消耗进行严格的审查并做好动态跟踪的管理,这样才能使管理的力度得到提升。除此之外,也需要确保一些重要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在工作时接受来自社会和公众的监督,对在财务管控过程中出现不配合的职工,需要做好相应的通报批评,可以采用扣除业绩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这样能够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得到保障。近年来我国企业经营改革政策的不断发展,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在销售的数量、现金、流量都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在这样的状况下,企业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运行机制,通过分级化管理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内部财政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管控。选择这种管理方式并不会对企业本身的管理方案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也不会对原有的财务结构产生破坏,只是由相关工作人员针对企业内的财务体系作出针对性的统一管理,从本质上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分级管理制度是一种基于分权思想理论提出的管理体系,这种管理制度能够使各方之间的矛盾得到统一的协调,而对于企业内的各个部门来说,需要由企业对其进行统一领导,并结合自身的状况来做好现金流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措施,才能使企业的整体管理质量得到提升。而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也需要保持良好的意识,建立完整的发展规划。在进行管理时,需要依托全面管理的需求,建立一系列细节工作,尽可能降低财务支出,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经营的整体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工作人员需要保持创新的思维,并且与经营的整体发展状况相结合,这样才能建立更为完善优质的财务内控管理方式,使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能够更为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郭连军.基于新会计制度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浅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7):95-96.
[2]潘久红.新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分析[J].中国商论,2020(07):129-130.
[3]弓锋伟.新会计制度准则下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营销界,2019(46):291+295.
一、实施内控管理对企业的作用及意义
企业内控管理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
内部控制管理作为对企业进行全面管理的统筹性经营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通过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可以对各部门起到约束作用,在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内部调整,且有利于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顺利执行经营方针以达成其经营目标,可以有效保护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避免企业资产遭受不必要的风险,促进企业经营更经济化、高效化,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企业实施内控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对的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多角度进行分析,判断企业是否会存在潜在风险,针对存在的风险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降低其对企业的不良影响。实施内控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考核资料等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从而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规避财务风险,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的内控管理对企业各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例如大到收入、资金支出;小到物资的采购、保管、和领用等,严格保护企业的财产不受侵犯。内控管理制定适合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到有规可依促进企业内部管理向正规化转型,同时对企业内各工作流程以及职能、职权进行明确分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和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企业的内控管理还有助于企业方针政策的顺利贯彻与实施,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重要保证。
二、财务风险防范下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缺陷
(一)企业进行内控管理的动力不足
所谓内部控制就是企业对自身进行控制和管理,企业通过努力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和制度对自身的行为实施控制和束缚,显然没有人喜欢制定一些规章对自身实施控制,所以企业在制定控制制度方面缺乏动力。此外,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所需要的成本必须由自己来承担,加强内控管理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因此,虽然加强内控管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有的企业仍然只重视眼前利益,缺乏加强内控管理的动力。
(二)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
所谓内控管理制度既是以进行内部控制度管理为目的,制定而成的相关规章制度。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企业只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增加经济效益上,忽略了财务风险的存在以及危害,因此出现了财务风险防范缺失不能及时完善内控制度等现象。在内控制度存在缺失与漏洞的情况下,其组织架构也很难健全起来,最终使内部管理控制之成为一纸空谈。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同样会影响内控管理制度的实施。监督评价机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形同虚设,是否按规章操作已经没有任何的监督,做的好没有奖励,做得差也没有惩罚,因此制度逐渐被忽略。
(三)企业员工缺乏对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正确认识
由于企业员工还没有形成风险防范意识,对内部控制管理的作用、意义认识不够全面,忽视了内部控制对企业长远发展存在的积极促进意义。即使企业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内控制度,员工的认识度不够在执行上缺乏力度,其效果将会大打折扣。还有一些企业甚至根本忽略内部控制管理,只有在上级开始检查工作时才临时抱佛脚,员工开始有模有样的按照内控管理制度办事。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不仅使实施内控管理的积极作用难以发挥,还削弱了风险防范、应对能力,尤其是财务风险。
三、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水平对策
(一)改善内控管理环境
企业内部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管理的基础,是决定内部控制管理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并成功进行风险防范的重要因素。由于各企业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因此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规定企业的内部环境应达到何种标准,各企业应该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按照自身需求制定目标。改善企业内控管理环境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通过讲座、会议等形式对企业管理者进行专门培训,及时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其对对财务风险防范不及时的危害的认识,了解企业内控管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二,发挥法人治理的积极作用,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建立起管理结构,为有效防范风险,避免企业重大决策只有少数人决定的现象,发挥法人治理结构就非常必要,在企业进行重大决策和制定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方针制度前应采取集体决策。第三,对于没有形成企业文化的企业,要尽快树立起适宜自己的文化理念,已经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则要迅速使其成熟并发挥其作用,在企业内形成按规办事、按流程操作的良好风气。
(二)根据企业特点完善内控管理监督评价制度
企业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的过程,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备不时只需,还应有监督部门进行监督,如审计部门、财务监察部门以及其他的内部监督部门采取其各自的方式对其进行监督。如发现其防范过程中存在问题,则要及时进行调整与弥补。在突发重大问题时应快速决策,采取相应的应急预案,以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缩小企业损失,之后再对处理流程进行评价总结经验,对风险防范存在的漏洞及时弥补。
内控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监督制度督促其运行,其成果也需要科学的评价制度进行衡量。由于企业员工存在不能正确认识监督评价机制的情况,一味认为这套机制仅仅是为了“抓短处”,因此要改变员工这种片面的认识。监督评价机制存在的主要目的,并不只是监视内控管理制度的运行是否存在偏差,因此要明确奖惩对于优秀的员工及时进行表彰与奖励,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其对监督评价机制的误解与抵触。由于监督评价机制在管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保证职能的发挥不受影响要保持其独立性。例如企业的会计部门只有上级审计部门进行监督,减小企业 内部对其的影响。
(三)提高员工对内控管理的认识
员工对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会影响到这套制度能否认真被实施。企业应注重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以及对内部控制正确的态度,尤其是财务部门的员工。他们直接管理着企业的资金,更应时刻保持警醒具备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迅速判断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快速制定应急方案的能力。归根结底要提高员工对内控管理的认识,必须让他们接触到更先进的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思想做到与时俱进。
三、结束语
在全球经济复杂化的情况下,企业进行内控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对风险的防范能力,尤其是潜在的财务风险。经过对现阶段企业内控管理现状的分析,发现一些普遍问题,例如存在的企业实施内控管理的动力不足;已实施的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员工缺乏对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正确认识,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对财务风险防范的能力,因此必须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业务控制;内控;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依据中石化内控管理要求,在管道公司内控管理体系框架内,建设业务流程e化管理系统,实现公司业务流程的全面e化,一方面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营运成本,协助企业全面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促进内控管理工作方法的改进,使内控要求及规范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得以贯彻执行,充分发挥内控制度约束、规范公司经营管理行为的作用,保证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真实、可靠,提高经营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2.系统关键技术
2.1 PANSCHEMA平台概述
PANSCHEMA平台是一种软件开发工具,以微软.Net框架为基础,包含了建模工具、二次开发包、集成和数据交换工具、基础解决方案等。
业务建模直接从管理和业务出发,通过模型驱动来构架、简化和集成各类业务系统,从根本上提升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效率,真正实现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用户参与、快速开发、快速应用、灵活调整,大幅度提升管理系统实施和应用的成功率及投入产出比。
二次开发集成工具为企业机构提供了强大、集成和统一的业务支撑环境,对企业机构的团队协作、业务处理、流程控制、决策分析、商务智能、业务重组提供了全面支持。集成业务平台彻底提升了管理软件的集成性和技术无关性,促进各类业务系统的紧密配合,帮助企业成为高效协作的整体,提高管理和运营的效率,满足管理个性化和持续完善的要求,大幅提升IT系统的能力、寿命和投资保护。
2.2 平台提供的报表解决方案
PANSCHEMA平台使用RDL(Report Definition Language)描述报表。单据打印、报表格式的定义过程中,采用模型的卡片数据作为数据源,屏蔽了数据库细节,并继承了模型数据权限。使用可视化的定义界面和具有实际意义的卡片数据,使用户可以轻松快速的定制报表。展示过程中,服务器端负责报表数据的采集及权限的控制,客户端负责报表的形成和展示,减小了应用服务器的压力,轻松的实现了打印和导出。 MDA报表解决方案如下图所示:
2.2.1 单据打印和报表解决方案结构图
2.3 CA认证技术
CA认证为企业应用系统用户颁发支持X.509 V3标准的企业或个人认证证书,并在应用系统前端部署网络信服务器,服务器内嵌SSL模块、SVS验签模块和TSA时间戳模块。SSL模块提供SSL VPN加密通道,对信息进行加密传输,保证信息的安全性;SVS模块对企业或个人证书进行验证,保证登陆用户的合法性,并提供对企业或个人签名的验证服务,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TSA模块可对目标数据加上由可信时间源提供的时间标记,并用数字签名来保证时间标记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2.4 与OA集成技术
OA与业务控制系统接口设计采用了WebService技术。在集成登录时,为了保证登录的安全性,采用把从业务控制系统服务器端获取随机码和和个人的登录密码一块使用BASE64加密的关键技术。Base64编码用于在HTTP环境下传递较长的标识信息,是网络上最常见的用于传输8Bit字节代码的编码方式之一。在其他应用程序中,也常常需要把二进制数据编码为适合放在URL(包括隐藏表单域)中的形式。此时,采用Base64编码不仅比较简短,同时也具有不可读性,即所编码的数据不会被人用肉眼所直接看到。
2.5 与ERP集成技术
平台使用.NET SAP CONNECTOR组件统一远程登录访问SAP,通过RFC通讯方式调用SAP内置标准的或ABAP开发实现的BAPI函数生成ERP系统相关数据;RFC是SAP系统和其他(SAP或非SAP)系统间的一个重要而常用的双向接口技术,也被视为SAP与外部通信的基本协议。
SAP所提供的外部接口包括程序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文件I/O接口(file I/O interface)以及数据接口(data interface)。数据接口用于在系统内部对程序运行时数据和数据库数据进行传递,其实现技术包括批输入(batch input)、SAP SQL等。程序通信接口和文件I/O接口则是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通路。文件I/O实现文件中数据和运行时数据间的交换(即将数据从文件上载到程序中。或将运行时数据下载至文件)。RFC位于程序通信接口中,以实现外部程序对SAP系统内部数据的访问。
3.需求分析
管道公司通过业务控制系统建设,希望能够满足以下方面业务需求:
搭建管道公司流程管理系统框架结构,为实现全面的业务流程控制奠定基础;
实现预算管理业务、成本费用管理业务、信息系统管理业务、科技事项管理业务、安保事项管理业务、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类流程的审批自动化,保证流程执行不受人为干扰,切实规范的得到全面执行,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流转效率;
实现业务流程和控制点的固化,为最终实现全面的业务流程e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合规遵从成本提供技术支撑;
内控流程自定义,可视化的工作流,用户可以轻松定义审批流程;
与OA集成,实现单点登录技术;
银企直连功能,业务控制系统与银行系统直接连通,实现线上付款;
与SAP自动生成相应凭证。
4.系统架构
4.1 系统总体架构
图4.1.1业务控制系统结构
4.2 系统功能架构
业务控制系统一期功能架构设计,主要分为业务控制、权限控制、系统集成功能、系统设置、统计查询等功能。
图4.2.1系统功能架构
基础字典模块是用来维护系统运行所需要的基础信息,主要包括:组织机构信息、用户信息、往来客户、其他字典维护等。
业务控制模块是实现对各类业务实现费用的控制,主要包括预算控制、成本费用控制和信息管理三大模块。
权限管理模块主要是用来控制系统中用户的各种权限因子,包括功能权限、操作权限、数据权限、角色设置。
系统定义模块是实现对系统级公共信息的定义功能,包括流程定义、角色信息、系统公告、代审设置等。
集成功能模块是实现对各类系统的无缝集成功能,主要包括对SAP、FMIS、OA系统的集成。
5.系统应用效果
系统于2011年5月应用在中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的内控管理,实现全公司业务流程的e化管理。上线至今,系统运行平稳、正常,有效降低了财务审核、付款及财务报告的成本,极大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系统的投用既增强了全员的风险意识,培育了风险管理文化;同时降低了企业日常运营流程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避免企业遭受重大损失,还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控制力和持续盈利能力,为公司的持续有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6.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