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1:17: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教学思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一直以来,中学体育教学都没有得到学校、教师、学生的重视,始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呆板、僵化、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改形势下,升学考试中将中学体育归并到加分项目,因此,探究中学体育教学成为相关人士关注的重要课题。阐述了快乐体育具备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中学体育中快乐体育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快乐体育;中学体育教学;思考
近些年来,中学体育教学提倡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就是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形成合作、融洽的教学气氛,让体育教学更生动活泼,让学生从学习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获得成功后的快乐情感。但是从快乐体育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急需改进与完善之处。要发挥快乐体育的功能与作用,还要从思考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快乐体育内涵及特征
1.快乐体育内涵
从字面上来看,快乐体育重点为快乐,即体育教学中重点是愉悦性,引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学习各类技巧,最终实现加强身体素质的体育教学目标。
从我国体育教学现状来看,快乐体育打破死板、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依据不同体育项目特征,针对不同年龄段、性别的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例如,竞赛体育、游戏体育及舒缓体育。要改变对体育教学的错误认识,树立终身学习习惯,采用快乐体育是重要途径之一。
2.快乐体育的特征
各种教学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征,而快乐体育也有属于自身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体育要将快乐作为出发点与归宿,从情感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愉快地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从中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2)建立与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快乐体育比较重视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培养,依据新课标要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有效性教学必须要主导和主体结合。虽然体育教学大多是户外活动,但依然有一些课堂教学,因此,教学中要强调情感、知识及身体全面发展的三维结构。
(3)选择合理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但有竞争还有协同学习环境,让学生体会和谐人际关系存在的温暖。
(4)教学组织上,快乐体育主张严密的教学纪律,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强调信息多向交流,强调优化教学环境。
二、快乐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应用之思考
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能动性,导致体育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气、乏味,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往往处在被动地位,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中学体育课堂上采用快乐体育,就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被动局面,从而提高教和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实施快乐体育时,教师必须要控制好整个课堂氛围,如果控制不好极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无法发挥教师或者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因此,对快乐体育思考总结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授课方面
对于快乐体育教学,许多学校评价体育教学效果趋向表演化,比较注重教学形式多样化,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例如教师示范讲解以及对课堂的调控能力,注重学生对教学方法及内容的反应,但是却未重视学生学习的效果与感受。从某种程度来看,教师在教学中成为“导演”,学生充当“演员”。这种评价方法只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情况,却极少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与表现,过于重视教师的表演,让体育教学走向一个极端,没有发挥快乐体育的根本因素,更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和教师合作、互动及交流,从而获得体育知识技能。如果不能达到这些目标,快乐体育必然失去存在的真正意义。因此,对教师授课情况正确评价非常关键。
2.学生学习方面
快乐体育主要是要突出教育理念,就是要面向学生的发展,强调体育教学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关系着学生的身体发展及素质水平。因此,体育教师一定要注意所有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体育学习。但是现实中,开展快乐体育教学目标中存在突出的问题,就是选择教学内容及方法时,只照顾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而没有调动一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从而影响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这种评价模式严重影响快乐体育的作用和效果。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这种现象,安排快乐体育教学方法与内容时,一定要面向所有学生,要有针对性,要认真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与特征,以此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快乐体育带来的乐趣,在快乐氛围中体会学习体育的乐趣,被体育运动感染,培养终身学习、自觉坚持的习惯。这样才能实现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才是发挥学生主体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李斌.快乐体育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1).
[2]秦忠林,王玉建,索龙.快乐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体育科技,2016(2).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新思考
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深刻的指出了智育与德育并进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好的身体是学好知识的基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就必须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重视小学体育教学。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深入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高体育教学方法,促进体育教学的有实施成为小学体育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
一,兴趣引导法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体育教学是一门相对活跃和开放的科目,由于体育项目丰富多样,不同的学生具体到教学中会表现出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作为教师而言积极的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发觉他们潜在的运用能量可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兴趣引导要求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针对性的培养他们的运动天赋。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的内容应该丰富多样,包括田径、球类、体操、跳高等等,通过教师的兴趣引导使学生投其所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通过兴趣的引导进一步的促进学生体育项目各个方面的发展,如田径类的教学项目包括短跑、接力以及长跑等内容,球类应该包括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基本项目,使学生在兴趣的激发下全面发展。
二,游戏教学法
“寓教于乐”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活动事半功倍。
对于低年级的体育教学而言,应当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游戏方式,尽量选择接近自然又能起到锻炼身体的方式进行。例如在一年级的体育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游戏是模仿小动物走路,这种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五禽戏”,动物走路的姿态千奇百态、千变万化,模仿动物走路一方面可以拓展教学的思维,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模仿学生的关节得到运动,实现了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此外,在游戏的选择上应当注重性别的差异,男同学的游戏可以选择具有挑战性、强度稍大的活动,例如“跳马”,女同学的课堂游戏则应该选择运动强度较小的活动,例如“八仙过海踩一脚”。当然为了教学的方便尽量选择学生都能同时参与的游戏,例如丢沙包、编花篮等等。通过游戏教学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
三,鼓励教学法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经典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不同的层次,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渴望受到教师的关注,得到老师的关爱,鼓励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肯定学生的价值的体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作为教师而言有必要而且有责任去鼓励和关爱学生。
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人意志力和承受力的不同,以及各人擅长的项目各有差异,在具体的教学中有的学生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导致某项项目测评中出现不尽如人意的结果,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这时教师就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安慰学生,帮助他们查找问题的根源,如果学生尽到自己的全力就应该给与相应的肯定,倘若学生在某一项目运动中还有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就应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争取获得更加优异的成绩。通过鼓励教学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关怀下不断学习、努力进取,是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
四,拓展户外运动教学法
体育运动教学多是在户外进行,其空间相对开阔,有助于学生缓解紧张的课堂教学氛围。近年来,随着绿色运动理念的提出,人们开始拓展新的体育项目。作为小学体育教学而言应该与时俱进,教师应该进行思维创新,提高教学创新意识,拓展户外运动是一种新的体育教学理念。
小学体育教学进行户外运动拓展必须有机的与学生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爱好,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决定了教学的特点。拓展户外教学的方法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例如在春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春游,但与一般的春游有所不同的是必须要体现运动的特征,如放风筝、野外寻宝等活动都能体现运动的意义。
五,项目比赛教学法
体育教学只有通过激烈、紧张、刺激的竞争比赛方式才能凸显学科的特色,通过项目比赛学生能够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各种惊险、各种挑战,体验到运动的拼搏、奋进精神,并享受着挑战自我成功时的喜悦心情。通过体育项目比赛能够强化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意识,是学生自觉、自愿的热爱体育教学。
项目体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如在体育课上讲解完某个具体的运动项目,确认学生掌握动作要领之后,教师就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比赛,这样做得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在比赛中形成团队互帮互助的意识,达到锻炼的目的,从而实现教学的意义。又如举办校园运动会,这是体育教学最具意义的大型活动,学校每年在一定的时间都会举办校园运动会,通过这种比赛方式能够增进学生对运动的了解,使学生释放激情和活力。
综上,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所取得的瞩目成就,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和新课改的全面推行,社会各界开始关注体育教育的发展。但是当前的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教学发展的因素,作为体育教师而言最显著的问题就是如何促进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如何进行教学创新,推进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怎样摆脱现实的束缚,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等。笔者认为,只有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教学思路,拓宽教学视野,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才能全面推进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学体育 教学现状 教学对策
《体育与健康新标准》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知识、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这大大拓展了原来体育课的学习领域,同时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体系,是当前的主要课题。
一、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1.学生体育课学习态度不积极。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发现,当前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分析原因,首先,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女学生受生理周期的影响,不愿意参与运动,还有一部分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偏胖或者偏瘦,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动作,怕被别的学生轻视,也不喜欢上体育课。其次,由于体育课教学的内容并不是学生喜爱的内容,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有抵触情绪。最后,学生对体育课的价值认识不足,不了解体育课对自己健康发展的影响,认为体育课是一种负担,在体育课学习中怀有一种混的心态。学生体育学习不积极,学习兴趣较低,是当前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2.教学方法单一课堂结构死板。
多年来,受传统习惯的影响,课堂教学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教学时主要以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随练习完成,基本上是“教师―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这远远不能适应当今体育教学的需要。教学方法单一刻板,学生缺乏主动,体育课缺乏生机,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难以得到发展和尝试。此外,存在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设备老化、简陋等现象。
3.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忽视专门性准备活动。
许多人认为准备活动就是做个游戏,做几节基本操。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专门性练习在准备活动中的作用。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活动。准备活动是为主教材服务的,因此要有的放矢,使与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关的肌肉群、器官及各主要系统机能得到充分活动。它是在一般性练习的基础上,采用动作性质相似和结构与基本部分教材相类似的专门性练习,这是一般性练习无法代替的。只有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的比重,才能保证体育课任务顺利完成。
二、中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1.加强宣传,改变学生的体育课观念。
提高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的认识,切实地将体育课教学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学校要加强对体育锻炼的宣传,举办讲座,让学生对体育锻炼有清楚的认识,理解体育的健身原理,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的抵触情绪,提高学生的体育课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地投入体育锻炼中。
2.改进教学方法。
改变过去以“教”、“灌”为主的方法体系,注意引导和启发。体育教学要由过去学生“跟着练”转向“自主练”。深入进行教学研究,探索适应21世纪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规律,研究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基本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及时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思想出现,体育观已从生物观发展为生物、社会和心理相结合的现代体育观,这就大大增加了中学体育教育的潜在功能。中学体育教学不仅应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锻炼及其效果,从教育、体育社会、生物、心理等多学科的技术出发,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和效益,而且应注重学校体育的长远效益,使学生在离开学校教育以后仍能根据主客观条件,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积极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使之终身受益。
3.合理科学做好专门性准备活动。
在做完一般性准备活动的基础上,紧接着进行专门性准备活动,目的主要是提高与主项运动有关的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其动作结构和强度,都应与专项练习尽量接近,给机体以专门的影响,为教学的进行打好基础。因为专门性准备活动是针对专项活动的特点,所以其内容和要求就各不相同。准备活动的强度及时间,应取决于正式练习的内容、强度和时间。
在专门性准备活动中,应按照练习的项目选择。例如课的内容为推铅球,应多做一些上肢、腰和背的活动;课的内容是跳高,就要做腹背运动、两腿屈伸、助跑性跳和试跳等活动;课的内容是跑类的,就要多做些两臂摆动、原地跑、起跑和快速跑等。准备活动量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体育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反思教学,不断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认真思考和处理与体育教学有关的重大问题,增强中学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士宣.浅析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4,12:93-94.
关键词: 体育课教学方法改革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方法的改革越来越受到体育界人士的关注。如何使健康体育、快乐体育深入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对人的主动进取和创新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寻找学生喜爱的,既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又有利于学生情感、意志、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法,是我们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感到教学方法的不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影响很大。由此我对几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一、技能掌握式体育教学方法
此教学方法已沿用多年,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此教法较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要传播知识,以系统教学理论为基础,遵循运动技能掌握的规律性来安排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学习和联系为主线,以技能掌握的效果评价来给予学生成绩的评定。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固定教学阶段。
学生在运用技能掌握式学习方法时,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除个别特别喜爱竞技体育运动的学生尚能接受这种教学方法外,几乎没有学生能够接受。原因是此种教学方法陈旧、刻板,教学模式非常机械化,教师和学生都只能跟在体育目标后面亦步亦趋,教师根据自己过去接受竞技知识的多少进行变形的、失真的传授。学生则放弃个性、爱好,被迫跟着教师学一些自己并不喜欢,且对身心健康、未来生活无多大帮助的竞技技术。体育教学也成了一种被管理、被掌握、被强加于师生的不可探寻的、不可分析的东西。因此,这种体育教学方法已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落后的、阻碍学生个性、兴趣发展的教学方法。
二、自选式体育教学方法
首先,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选择。其次,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学习进度、学习参考资料、学习难度等因素进行一定程度的自选自定,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在运动学习中的不同需要。最后,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让身体条件有差异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难度和进度,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此种教学方法一直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可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在自己选择的运动项目学习中,可以尽情享受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伙伴的自选,可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仅仅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发展个性的导航员与领路人,而不是监督者和测量员。这种教学方法适合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适应当代大学生对体育的渴望与需要,应提倡与推广。
三、课课练体育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就是通过体育教学进行身体素质锻炼。它的指导思想就是谋求学生体质的增强,让学生在有限的体育课内尽可能多地参加活动,同时通过不断的、科学的、系统的身体锻炼,掌握几种锻炼方法,以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身体锻炼环节,要求锻炼的内容和运动学习的内容相适应,强调按人体活动和机能变化规律来考虑教学过程,追求身体的全面锻炼。
四、体验运动乐趣的体育教学方法
此种教学教法是近年在国内外“快乐体育”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教学方法。它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和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体验到运动的各种乐趣,并通过对运动乐趣的体验逐步形成学生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志向和习惯。其教学特点是在上课的过程中不断地渗入运动乐趣的环节,这些环节互相连接,层层递进,使学生能体验到运动、学习、挑战、成功、交流和创造的多种乐趣。此教学方法常采用游戏法、集体比赛法等。
体验运动乐趣的教学方法是对中学生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在七年级新生中开设游戏课,在运动会中设立集体比赛项目,都有助于学生“快乐体育”思想的形成。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获得身心健康的发展。它教学形式灵活,内容丰富、适应性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自觉性。对教师它更注重综合表现的能力,更注重指导学生身体锻炼的能力,更注重思想教育能力,而不是竞技技术的完善;对学生它更注重愉快和谐的气氛,更注重各科知识的沟通,而不是刻板地追求达到某一竞技项目的预定目标。因此,快乐体育教学是一种将死板的固定教法的教育转变到全面培养人的素质上来,是根据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极好途径,充分体现了人文思想,对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好的教学方法。
五、启发式体育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侧重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灵活的运动学习方法,提高体育教学中的智力因素,遵循体育教学中学生认知的规律来考虑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常运用直观法、对比法、举例、设疑诱导法,来提出问题,讨论、归纳问题,得出结论,使运动、学习、练习、思考紧密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启发式教学方法多年来一直受到学生的欢迎,它的特点是教学形式活泼、生动,符合学生个性与生理特征。教师运用直观的语言、准确的示范、有趣的设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愉快、生动、活泼地上好体育课。在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使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敢于打破常规,勤于思考,挖掘教材内深层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创造性的问题。而学生则在能掌握技能的过程中提高自觉积极性,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1高校要对体育教学改革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指导机制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来说,要想将体育教学改革做到充分,那么就要先对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的指导机制。高校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形式,还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特点来进行相应的机制的制定,并且在制定体育教学改革机制的时候还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方式。要不断的对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进行完善个改良,要充分的运用科学技术来进行体育教学的改革。
只有在完善和科学的指导机制下,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才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进步。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切身利益,把目光放的长远一些,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起责任,把全面促进学生发展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顺利的进行。
2高校的教师要不断的完善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高校的体育教师而言,其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完善授课的内容和授课的方式,教师要根据高校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对所授课的方式和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师还应该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自身实践能力,在进行授课的时候要充分的和学生进行互动,从而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和表达的能力,要不断的对学生的刻苦精神进行相应的培养。除此之外,还应该不断的加强学生对于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能力,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意识和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从根本上热爱体育文化,才能够积极的进行体育的学习,这样也能够更好的促进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3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改革中仍然存在者很多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相应的解决,就会使得体育教学改革得不到更好的发展,所以要及时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然后进行具体合理的解决。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秉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进行改革,教师还要不断的对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模式进行改革,使之充分的适合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对于体育教学学习的热情,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和发展。
作者:邓洪波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关键词】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幼教;集腋成裘;体育技能;身心素质;责任感;思考
师范学校的教育侧重点是培养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全面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和综合实力。作为师范体育的一名普通教师,笔者的很多学生都是学习幼教专业的。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不仅重视体育知识的传递,更加强调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教学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总之,是充分利用一切的主客观教学条件,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幼教应当具备的素质。在多年的一线师范体育教学生涯中,笔者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和总结,发现实现这一系列教学理想的方式方法是有很多的,比如说培养学生正确的理念和习惯、注重传输学生必要的体育教学技能、多样化途径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提升和通过体育活动巩固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接下来,我们就从以上所列举的这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思考和论述。
1 培养学生“集腋成裘”的理念和习惯
我们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的幼教老师,因此,通过具体的体育教学帮助和引导我们的学生激发和建立正确的生活上、学习上、教学上的一些理念和习惯都是必须的。好的理念和习惯有很多,其中非常值得强调的理念之一就是“集腋成裘”。这个理念也是我们多年的体育教学中逐渐摸索出来的。在师范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听到学生说一句话:“啊,时间过得好快啊,还没有怎么锻炼呢。”这句话一方面表达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学生对课堂时间把握得不充分。由此可知,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最大程度利用好每一分钟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可是,体育教师一个人的精力和智慧毕竟是有限的,尤其是体育课堂上我们经常会拨出三分之一至一半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进行自由活动。学生本身就不重视那些琐碎的时间,这才会引发学生感觉上课时间短的感受。雷锋同志曾经在日记里写到:“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在体育课上,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不经意之间浪费掉的小段时间是非常多的,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节约时间的意识,培养其高效率利用琐碎时间的理念和习惯,用古人的话将就是:“集腋成裘”。在教学中,具体的做法有很多,比如说我们要提醒学生在教师指导其他同学的时候进行自主活动,不要一直站在原地等着教师指导自己,什么也不做。培养学生的这一习惯不仅对学生影响深远,更重要的是让幼教专业的学生将这一理念将来更好地传递给他们的学生。
2 注重传输学生必要的体育教学技能
我们的学生是幼教专业的,他们在将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具备多样化的能力,其中一点就是带着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技能。而师范学校里学习的体育课程就为他们实现这一方面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增强提供了最好的练习机会。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是在锻炼身体,更是在逐步地地掌握各种体育教学技能。具体在教学中可以践行的方式是有很多的,比如说,我们在课上经常会口述口令带着学生练习健美操,当学生已经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可以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组里面的学生轮流充当教师的角色,给学生机会进行健美操教学的尝试。同样的做法还可以应用在太极拳的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亲身尝试教学,可以更好地体会教师的角色定位,提早积累教学经验。我们的学生通过这样试讲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找准自身教学的不足和其他同学教学中的优点。最重要的是,学生还可以互相指导,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总之,学生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学习到的关于教学的理论是很多的,但是理论再多也只是间接经验,最重要的还是要多加实践积累直接经验和心得。
3 多样化途径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提升
告诉我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名幼师必须在身心两方面都健康稳定,才能最大程度地做好儿童心灵的工程师。在教授体育课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多样化的途径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积极、充满正能量的合格幼师。在运动的时候要根据我们的学生的身体基础开展有益学生身心素质全面提升的教学活动。尤其有必要注意的是,要多开展一些特色的课程。针对幼教专业的学生,就要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舞蹈教学,因为幼教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教学中需要教授幼儿们一些基本的歌曲舞蹈,在这个阶段打下基础是非常必要的。除了身体素质之外,我们更要注意引导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一名教师的精神面貌是影响其教学的重要因素。具备阳光、积极性格的幼教教师更能够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美好的幼年记忆。总之,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我们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4 通过体育活动巩固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师;素质
1 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场地器材不足,资金投入不够,影响体育课堂教学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每年用于修建场地、购买体育器材的资金远远不能符合教学要求,有些学校甚至几年都没有资金投入,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同时,一些学校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管理不善,没有专人负责,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没有像样的篮球架、排球网、足球门、乒乓球台、羽毛球拍等必要设备。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体育课堂教学。当今学校教学虽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但多数学校还是片面追求升学率,随意更改体育教学计划、缩减课时,甚至将体育课时挪为劳动、排练、开会、活动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剥夺学生自主锻炼的时间,体育教学长期处于被轻视的位置。
学生缺乏体育意识。学生缺乏体育意识体育意识的基本内容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和体育意志三个方面。体育认识不足。当前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总体上比较肤浅,体育知识掌握有限,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深,缺乏切实可行的健身计划与健身方法,没有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体育情感投入不够。学生中能自觉参与体育课堂教学,并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水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身体锻炼状况等的较少,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形成较深刻的体育情感。课堂教学中变被动学为主动学的氛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体育意志薄弱。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实现良好目标的重要前提。现代学生大多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对于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缺乏克服的勇气和信心。
体育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观念陈旧,没有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当今的教师在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方面,还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特别是对新的课程标准的理解模棱两可,存在着重育体,轻育心;重竞技,轻普及;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眼前的短期教学效果,忽视长远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这些传统的教学观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2 对策和措施
2.1 构建科学的中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应坚持以健康第一为先导、以全面育人为中心、以身心协调为重点、以终身体育为方向,合理选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手段、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充分发挥体育对增强体质,提高生理机能,挖掘体育教学的心理效益、娱乐效益、教育效益和审美效益,在增强体质、培养运动能力的基础上,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身心协调统一的新型人才。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育能力,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更新体育教学内容
2.2.1 增加娱乐型运动项目。体育教学应该是一种乐教学,既其本色应表现为:重过程的主动参与、重情绪的积极体验、重个性的独立解放、重人际关系的宽松和谐,使学生在轻松明快的环境之下、愉悦心境之中,不知不觉之中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教学内容选择时,应增加一些 “娱乐型”的运动项目,如体育游戏等。另外,在教法运用上,也可运用游戏法、比赛法,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2.2 竞技内容教材化
体育教学内容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和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各学校可根据不同的生源、师资、场地设备及学生的不同要求开发多种教学内容。竞技运动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应通过 “教材化”,以 “健身型”、“娱乐型”为主要模式,一些方便开展、学生感兴趣、负荷适当、便于深入高一级院校或工作单位后继续开展的竞技项目仍可以保留在课程内容体系中。
2.2.3 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现代体育考试应该是以提高学生体育能力为中心,是考“结果”与考“过程”相结合的综合考试法。在评价内容中应纳入体育意识、体育能力、锻炼习惯等因素;在评价主体方面应包括教师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实现评价的客观性;在评价标准上,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调整考试标准,但调整标准要避免随意性和克服教师主观因素。另外,应该把学生个体纵向的提高程度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实现评价的激励性。总之,在体育教学评价方面,既要对学生学习成绩给予肯定,也要运用更多与评分无关而又起到合理反馈作用的各种评价方法。
2.2.4 创造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现代教育在方法上主张由注入式的模仿教学 转向启发式的创造教学,强调教法的综合性、多样性和学法的实效性,改变传统体育教育中教师单纯灌输、学生机械重复的做法,侧重于采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运动动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和锻炼中,体验体育的乐趣。
2.2.5 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尝试选项课教学
选择性教育教学课程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部分有条件的中学也在做选项课教学的尝试。由于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选择有助于促进学生生长发育,提高生理机能的教学内容。在中学体育课教学中开展选项教学,既可以避免体育课从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的简单重复,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课练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其日后升入高等院校从事选项课和俱乐部制教学奠定基础。
2.3 体育教师的素质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3.1 爱岗敬业的素质
爱岗敬业是中学体育教师的首要素质,是高尚的思想政治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是教师的灵魂。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本质工作,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这是他们立志终生当体育教师的原始动因。
2.3.2 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
专业知识素质是教师从事本职工作的基础,是教师专业素质和水平的体现。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是体育教师的立足之本,在教师知识结构中占主导的位。教师应系统扎实的掌握该学科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及时的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了解与专业相关的科学知识,做到精通一门,兼教其他。二是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教师基本技能,它主要体现“师范生”的特点,在教师知识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师必须掌握体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能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掌握体育教育教学规律,能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武装自己,使自己具有与时代相吻合的崭新的教育观点。
2.3.3 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21世纪高度发展的科技,激烈的人才竞争,快节奏的生活,对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工作压力更大,更加辛苦,心理负担加重。因此,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健壮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坚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和生存发展的能力并努力培养健康的情感,良好的性格和正确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心理哂纳感保持一种适应社会快速多变的节奏的完好的精神状态和乐于接受新的事物、富有竞争力、和谐的人际人关系、乐于的生活态度。否则将难有作为或无法生存。
2.3.4 教学能力素质
0引言
技工类院校针对体育教学进行不断的思考与探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上都有了全面的改善。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观作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将面临以下问题:在开展体育教学的同时,教学工作者应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体差异性,为每个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把中长跑作为技工院校学生体育学习的一项重要运动项目,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对运动的兴趣,通过中长跑运动培养学生的毅力。
1体育教学现存的问题现状
(1)学生大都是初中毕业生,为了升学考试,没有时间和精力分配到体育锻炼上,导致体能低,身体素质差;(2)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农村的体育器材不齐全,不先进,教学方法不先进,不了解健身常识,意识很薄弱,所以在技工类院校接触到的体育器材以前都没使用过,甚至是没有看过;(3)技工类院校的招生工作比较晚,学生对技工院校的性质了解很片面,也很单一,觉得自己比普通教育的?W生更差,产生了自卑感。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老师总是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责任都归咎于老师或学校。以前在学校出现过学生在跑步过程中死亡的现象,学校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情况,把锻炼强度大大的降低了,这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很不利。很少有技工院校把长跑当做主要训练项目,都是把跑步作为热身运动来开展,教学怎么设计的,老师就怎么实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物质越来越丰富,学生习惯了生活在优越是的环境中,吃不了生活的苦,身体素质越来越下降。
2解决技工院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有效措施
2.1转变思想观念
技工院校的学生有一种自卑感,从心里觉得自己不如普通教育的学生,学历比他们低,这种思想会阻碍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体育的改革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新行为需要思想观念发生转变,不然就不叫创新行为,只有意识和行为发生改变了,才能在思想上发生改变,与体育改革的步伐一致。
2.2调整教学内容
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很单一,照本宣科,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不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性别特点,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进课堂。加强基础训练,把初中时期缺少的运动捡起来,从基础开始训练,因为这对于刚进入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因学业而忽视掉的健身,这时候要捡起来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慢慢提高体能。
2.3更新考核制度
教学评价是对学习的结果进行判断,它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教学评价要根据素质教育观的评价制度来进行,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控制好考评难度,难易适中,根据实际情况评价,注意不要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尽量鼓励学生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3开展中长跑运动的有效做法
3.1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生的运动水平
在开展中长跑运动的时候,要根据教学目标对每一个学生的能力达到一个初步的了解,再对每一个学生的运动结果进行预测,考虑个别学生存在的一些特殊情况。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多样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3.2激励教学法
中长跑项目本是一项艰苦的训练,需要很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更重视其心理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教学法,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3.3以身作则
教师以自身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目前虽然有很多的体育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做了改变,有了创新,但是教师自己并没有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没有给学生做好榜样,不注重自我管理,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监督者的位置。教师要以身作则,参与训练,及时发现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危险系数。
3.4增强练习自信,提高呼吸技术
正确认识和应对“极点” ,在跑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呼吸急促、心闷、四肢无力,产生难以坚持下去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极点”。充分的认识中长跑“极点”,可以减轻学生对“极点”的恐慌。初练中长跑的学生,如果没有对“极点”有充分的认识,容易在“极点”出现时产生恐慌,以至于中途放弃,那么当出现“极点”时怎么用对呢?意志薄弱的人往往选择放弃,半途而废,而意志坚强的,则选择坚持,勇往直前。“极点”出现时,应以顽强的毅力坚持跑下去,有意识的深呼吸,调整跑速,这样难受的感觉会减轻,呼吸有会逐渐均匀,肢体感觉又有力了。通过对“极点”进行剖析,让学生对极点有心理准备,有利于克服“极点”恐慌心理,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方法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的今天,小学体育教学必须进行创新,在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实践和探索。
1要改变教学分组形式,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体育课具有浓厚兴趣,在教学中应该保护好这种好奇心和积极性,这是创新人才的心理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可以从改变教学的分组形式入手,通过学习小组形式的重新组合,来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方法有:
1.1自由组合的分组形式:在教学中,改变过去一般按男女学生高矮的分四组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多个小组。目的是让兴趣一致、关系良好的学生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奋斗目标,有利于学习和体育竞赛的顺利进行。
1.2互帮互学的分组形式: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优劣情况和对体育动作、技能掌握的程度,调节各小组人员的组合,使各小组都适当安排一部分好的学生和稍差的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组员间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习质量,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在跳绳的练习中,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好的学生在技术上对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充当小老师,让差的学生学有榜样、学有目标,提高他们的体育成绩。
1.3分层次的教学分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男女多个小组。按照因材施教和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实行因材施教。这样,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好的学生能得到足够的训练,差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提高,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各自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2优化情景创设,活化课堂形式
在实践中让学生在模仿中创造,体验运动的乐趣。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认知和情感变化的规律,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以迎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需要。因此,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在游戏练习中,将“障碍接力”改变为“小八路送情报”这一情景游戏,将游戏内容故事化。将游戏过程的各个障碍改为为绕过“敌人的哨岗”、跳过“小河”、爬过“山坡”、最后奔跑到“目的地”等,使学生在练习中置身于故事情景之中,身临其境的练习使他们兴致高涨,乐趣无穷,既学会了动作,又培养了克服困难的精神。
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让学生模仿“兔跳”和“蛙跳”的动作进行练习,迎合学生的心理爱好,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
3让学生自编游戏内容,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体育课教学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有效途径是在练习中放手让学生自编游戏内容。比如,在游戏中,给每一小组一个小胶球,画出一定的活动范围,要求每组的学生以小胶球为中心,创编或组编出大家喜欢的体育游戏。游戏前,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不要照搬已学过的游戏;组与组之间最好不要雷同,想方设法具有新意;有利于锻炼身体、能够培养体育兴趣;具有开拓精神等的游戏活动。大家经过思考、讨论和选择,创编了“投球得分”、“双腿夹球比快”、“叫号接球”、“击中目标”、“打活动目标”等游戏项目。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习热情,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4分层指导、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为全面进行课堂教学创新改革,在教学中,应分层次教学。目的是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实践中,先按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好层次,再因人而异地制定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课堂上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各自的要求,获得成功的喜悦。另外,在教学中还应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积极,表扬先进。对弹跳能力和动作技术有提高的学生,一定时间内适当调整层次,做到能者上,差者下。激励学生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力争上游。
关键词: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基础教育系统中,体育教学占有重要地位,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搞好体育教学,才有可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文化课程同等重要。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培养训练学生,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指向标和长期任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课特有的形式和传授内容的特点,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为深入。教师可以从细节之处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白真正地爱国主义应该做到“从小从实、从远入手”。 “从小”指注重每一个细小环节,让爱国主义精神升华到思想觉悟、思想意念之中,注重自省,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和体验逐渐形成稳固的精神动态。所谓“从实”意思是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学生和教学的实际,不脱离实际。教师引领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受、体验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具有可塑性和亲师性的特点,教师言传身教,容易接受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恰当地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于教学之中。所谓“从远”是指要培养国家建设的接班人,要立足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责任,逐步完善自我,成为合格的人才。
二、集体主义教育
在我国集体主义是衡量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通过体育课,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要热爱班集体,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体育课上,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通过集体的组织形式来完成,因此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编队、分组、竞技游戏等方式让他们在活动中明白集体的重要性;通过集体行动、广播体操、接力赛、球类运动等,使他们懂得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和团队合作的关键精神。同学们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就会明白个人活动离不开集体,集体的强大也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三、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只有学生具备了创新精神,中华民族才能永续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和模式,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应该有效利用课堂导入和提问方式,有目的、有预见地促使学生自我钻研,培养创设性思考。比如,在上长跑课时,如何调节呼吸?立定跳远怎样借助力的作用才能跳得更远?投篮时,你发现了什么技巧方法等等。教师先让同学自己活动,接着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总结规律,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四、良好审美情趣的培养
体育教学是“身体美”和“运动美”的统一,体育教师也应该重视美育的内容。身体美是由人类健康的机体综合显现的健康美,主要体现在生理和心理状态。运动美是人类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包括环境美、器材美、动作美、行为美、竞技美等。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即增强学生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身体机能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此外,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的导向作用。对于教师自身来说,教师应具备高尚的情操、乐观的生活态度、文明的举止、从容的态势、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美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五、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体育课上,教师要结合本课程特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在课上注重传授健康卫生知识,现在的中学生每天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电视、电脑或者手机上,很少有学生关注锻炼身体;大部分同学喜爱食用垃圾食品,生活作息不规律,这些现象都应该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队列操练时,要鼓舞学生的士气,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可以适当穿插一些有教育意义并能振奋精神的口号,例如,“锻炼身体,保家卫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等。这些口号既能帮助学生振奋精神,提高锻炼的效果,又能使学生受到爱国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是指在现实实践过程中,人们自觉地树立行为目标,有意识地根据目的自主调节行动,努力克服障碍,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表明:坚强的意志品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儿童时期的实践活动中,在逐步克服困难过程中形成起来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人行动的精神力量,而中学时期是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中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体育课上,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体育训练要持之以恒,只有坚持每天锻炼身体,才会有坚强的体魄,一些运动员能够取得傲人的成绩都是付出汗水和艰辛的,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运动员的事迹来感染学生,鼓励他们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仍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体育课在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锻炼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还要利用体育活动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创新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等等。只要教师坚持以上几个方面的发展,学生一定会达到标准,成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舒盛芳,沈建华. 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01:90-92.
[2]石玉龙. 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J]. 山东体育科技,2004,02:72-74.
[3]姚晋宏. 试论体育教学与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J]. 大众文艺(理论),2009,11:179-180.
【关键词】教学过程;因素;职能;整体效应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但对于相关因素的认定,目前国内说法不一,有“二因素”、“三因素”、“四因素”不等。根据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基本理论,不同观点指导下,必然产生不同的整体效应。
一、准确把握相关因素及其职能
对于体育教学,国际上并无统一定论。就国内而言,无论是《体育理论》,还是《学校体育学》和《体育教学论》中,虽都有过界定,但其说不尽同。归纳起来,其共同点是:①体育教学是根据学校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安排进行的;②体育教学必须向全体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人体运动技术技能,并通过学习掌握和运用的过程,锻炼学生身体,形成多种身体技能,提高机体工作能力,增进健康,增强体质;③体育教学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④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
因此,潜心探求其相关因素,协调其关系,就成为事关体育教学整体效率和效益的首要课题。鉴于上述认识和理解,考察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的相关因素,凡是从事过体育教学的教师都不难发现,它至少与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介手段等因素相关。对此,国内习称教学的“四大要素”,早已形成共识。但仔细加以考察之后,就会深刻感觉到,上述各因素效能是否得到应有发挥,又当怎样发挥其功能才会使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率更高、产生的效果更好,实实在在又无时无处不涉及到一个评估的问题。评估事关效度,离开评估的体育教学无疑是盲目的,必然影响实现教学目标的速度水准。若站在管理学角度观察,体育教学过程中,管理者教师和被管理者学生都是人,而人是管理的核心,其积极性则是管理的动力。且人的积极性发挥程度与管理效能成正比。而科学评估则直接影响到师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显然,评估又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此外,上述四个因素的职能活动一般都是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发生,离开了特定教学环境,体育教学同样无法进行或没有好的效果。
媒介手段,凡指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来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的、刺激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交流形式或工具。包括讲课、讲解、示范、教具模型演示、电视技术、讨论、辅导、答疑、练习、游戏、比赛以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其主要职能是传递信息,促进学生学习。
二、树立整体观点追求整体效应
前已述及,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与制约,这些因素又都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且每一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因素的变化和整体的变化;而整体目标的变化发展,又会要求各个因素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揭示驾驭体育教学过程至少必须思考两个层次方面的问题。
其一,从微观上看,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就要根据各因素互为条件、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变化所构成的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实行动态对应协调。事实上,有经验的教师总是以每一具体教学情境的独特性为依据,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手段方法及评估标准,不时运用反馈调节其教学行为,以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为此创造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它集中反映了教师们出色的工作,已引起了广大体育教师及其主管部门的普遍重视,并视为搞好体育教学的得力举措常抓不懈。对此,我以为不无道理。这是因为教师既是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具体操作者,对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负全面责任,起着决定性、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 技工学校
依据技工学校实际教学条件、技工学校的学生特点、教学过程,遵循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思想而设计的教学实施程序就是体育教学模式。根据技工学校的特性,其体育教学模式也与普通学校存在差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目前技工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不足,因此需要做出相应的改进,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促进技工学校的发展。
一、技工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概述
1.体育教学现状
目前技工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并不理想,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相对较低,更多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选择聊天,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会参与乒乓球、足球、篮球等球类体育活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的体育活动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体育活动的设置过于单一,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参与和学习的兴趣,除了练习考试的内容之外,不愿意做过多的体育活动,从而造成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得不到充足的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也得到不有效提升,在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这种现状非常不利于技工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2.完善体育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品质也逐渐得到提升,也更新了人们的健康观念,人们的体育意识逐渐增强。除了学校,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组织体育竞赛活动,不但可以对职工的业余生活起到调节作用,还可以使员工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集体意识得到增强。而技工学校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加强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有利于提高国民的体质。同时若技工学校的学生拥有某项体育特长,还可以推动学生在工作中持续发展身心健康,积极参与到工作岗位组织的体育活动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技工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进方法
1.组织课外活动
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时间存在局限性,这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考虑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团体比赛活动等,在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练习积极性、体育技能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组织才干的增强,巩固学生已有的体育技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基于技工学校的运动场地和器材,举办全校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的可能性较小,这时就可以采用分时段的形式,在不同的时间段组织不同的年级参加活动,例如,在周四下午,一年级学生开展体育课外比赛活动,可以举行篮球比赛等。在单周周五的下午,开展二年级的体育比赛活动,在双周的周五,开展三年级学生的体育比赛活动。保证每个年级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充足的课外锻炼,也有效地解决课上练习时间不足和教学场地的局限性等弊端,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促进技工学校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2.设置选项教学
围绕体育教材的内容结合体育教师实际情况、技工学校的场地器材、学生的特长、兴趣等因素,设置体育教学中学生的选学项目,使学生可以基于自己的实际需求学习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从而掌握某项体育运动作为自身的体育特长,这就是体育选项教学。
然而目前的技工学校的实际情况显示,体育教学的相关设施、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结合学生的实际选项学习情况来看,学生选择学习存在差异,学校需要整合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样不同班级的学生又会组成一个新的体育学习小班级,该项体育教师负责对其进行组织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学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这种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在体育教学活动设置的时候还应当考虑气候因素,在天气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在室内观看相关体育运动视频,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切实地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健康发展的运动项目,从而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
3.增加球类运动
在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增加球类活动方面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速度、柔韧性、协调性、灵敏度、耐力等,同时充足的球类运动量和运动时间也可以更好的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球类运动自身的特点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的参与其中,如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灵活的组织性、竞争激烈等。根据体育教学场地的大小、参与人数、组织形式等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球类活动,可以是休闲放松式、比赛式、个人练习、集体活动等类型的运动。
例如某技工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较大,参加体育课的学生人数较多,这时就可以设置足球比赛活动,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学生进行比赛,另一组学生在一旁做替补,或者为场上的学生加油鼓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激烈的竞争比赛中,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实现教育的目的。
另外,根据相关教育规范,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设置上主要将教学内容分为五个模块,即休闲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体操、球类运动、田径。于是在课时的分配上,就可以将球类运动的课时设置在60%以上。充分发挥球类运动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运动技巧和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真正落实体育教学任务。
4.重视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技工学校的体育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体育游戏,同时在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它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在体育游戏的设置中要具备相应的竞赛因素、教学情节,在实施体育游戏的时候还要考虑场地和器材的简易程度、游戏内容是否丰富多样、游戏的形式是否生动活泼等问题,以便能够吸引学生广泛的参与其中,增强体育游戏的趣味性。
例如,开展限时投篮接力赛,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组的学生人数均衡,然后在比赛时各组队员进行投篮接力,即一个人投篮之后传递给下一名队友,然后限制时长为5分钟,最后以每组成功将篮球投进篮筐的个数为评定标准,投入的数量多的为胜利的小组,胜利的小组可以得到自由活动10分钟的奖励,而失败的小组则需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如做俯卧撑、蛙跳等。
在这样的游戏中不但可以使学生增强集体意识,加强其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篮球技巧,从而调动学生的体育教学活动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其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三、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目前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的提高和教学效率的提升非常不利。改进体育教学模式成为技工学校体育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针对技工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置符合学生需求的体育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友平.技工院校体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2013(33).
[2]陆丹.关于技工类学校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
[3]王海燕.关于技工学校电子实习教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