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校园食堂监管

校园食堂监管

时间:2023-06-08 11:17: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校园食堂监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校园食堂监管

第1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校园;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2012年4月11日,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漫湾镇中学学生因食用学校食堂午餐出现恶心、呕吐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制定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解决方案变得迫在眉睫,成为当前一段时间内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校园食品安全供应链系统,实施校园监管,做到及时反馈信息,切实解决校园食品安全问题。

一、校园食品安全现状

当前一段时间内,频发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影响,干扰了正常的校园生活秩序。教育部办公厅通报了发生在学校的食品安全事件,从2012年3月份起,已收到各地疑似食物中毒事件8起。这些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影响了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身体安全。以下是2011年发生的几起校园食品安全问题:

(一)3月3日,萧县过期食品致使学生中毒事件;

(二)3月8日,安徽亳州18名学生集体中毒事件;

(三)4月13日,无锡桶装“毒”水使百名学生中毒事件;

(四)4月15日,罗城“毒白糕”事件;

(五)5月12日,安徽一所小学14名学生食物中毒事件;

(六)9月4日,唐山市玉田县育英小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

(七)9月20日,河北隆化135名中学生腹泻疑事件;

(八)9月20日,桐梓县茅石乡中学34名学生食物中毒事件;

(九)10月10日,太原市新晓双语小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如此校园食品安全现状,引发了社会各阶层的关注,社会大众十分期待切实可行的校园食品安全监督、控制、信息反馈的行动方案。

二、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使得学校食品安全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食品供应链系统涉及种子、水质、除草剂、农药、收割、食品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各个环节,稍有疏忽都有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导致校园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管方面。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已开始实施,新《食品安全法》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监管的全过程,但是各地依旧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在流通领域例行检查中,有问题的食品仍源源不断地进入流通市场。

部分学校的食品监管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总体的、统一的、规范的监督管理体制。发生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时,部分学校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不够,没有使其感受到触犯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严重性,更没有起到很好地警示作用。在管理执行层面上,导致违反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成本较低,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一再发生。

(二)餐厅方面

1、进货渠道环节。部分学校食堂在进货方面没有选取正规店进货,没有严格执行大宗食品定点、定向采购和查验票证制度,采购的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一些采购员抱有侥幸心理,贪图低价,采购了劣质或质量不达标的产品,造成安全隐患。

2、操作间条件。部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差,布局不合理。表现为:无专用洗菜池、洗肉池;冰箱内生熟食品混放;无“一洗二清三消毒”专用池,无卫生标识或标识不全;餐具消毒保洁工作未跟上,食堂三防(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不健全等,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三)从业人员素质方面

1、从业人员食品卫生意识差,卫生知识缺乏。在对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培训方面,一般只针对承包人本身,而较少涉及承包人聘请的工作人员,他们缺乏专业食品卫生方面的知识和培训,食品卫生意识差。

2、从业人员操作方面。部分从业人员在食品制作时,没有完全执行食品质量安全规则,经常把剩下的产品材料用于下一次制作中;或者将没卖出去的食品直接添加到新的食品中,容易导致食品变质等。

(四)伦理道德方面。部分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淡薄,唯利是图思想严重,不讲求诚信道德,不注重食品质量;部分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不认真履行法定进货查验义务,很少去注意商品的商标、厂名、厂址,甚至生产日期及合格证等内容。

三、全方位、立体化的解决方案

(一)政府行政措施。《食品安全法》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

《食品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上级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教育部在校园食品安全机制建立和监督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的文件和指令,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全面推进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工作。

教育部在对于食堂食品安全违规的处罚方面,应该进一步出台《加大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的通知》,加大对相关人的处罚力度。通过严厉的处罚,加强对校园食品安全其他相关责任人的警示作用,用行政手段减少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健全学校食品安全预防、监管体制。健全校园食品安全预防、监管体系,搭建监管部门——学校——在校学生三级监管网络,形成监管部门——学校——在校学生三级监管模式,加大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三)建设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供应链系统。为进一步保证学校食品安全,可以建设食品安全供应链系统,通过对餐厅食品进货、加工、生产、餐饮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学生安全就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合规、安全,杜绝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图1)

同时,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现实可行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规划,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食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改造,改善学校食堂基础设施。

通过建立校园食品安全供应链系统,从最初的采购到最终的出售,各环节都加强监管。具体的行动措施包括:1、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从整体上提高校园食堂的卫生水平;2、加强内部管理,严防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与承包人员产生利益关系;3、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规政策,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卫生工作制度;4、学校有关部门要引进食堂食品安全量化管理制度,提高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效能和水平。

同时,加强对校园商店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强度。校园商店出售的食品、饮料,必须是正规渠道购进的合格产品,否则不允许销售。

(四)建设学生食品安全反馈机制。学生食品安全反馈机制也是进行校园食品安全监督和管理的有效方式。建设学生食品安全反馈机制,由学生作为食品安全的参与者和监督者,监督校园食品安全,并把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图1)

同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努力培养在校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做到就餐安全。校方加强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配合,建立监管单位、承包单位、学校三方食品安全机制,确保学生在校就餐时的安全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许洁,俞捷.浅谈搭建校园食品安全“防火墙”体系[A].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6.

[2]王幼珠,杜桂黔.建立高校食品卫生自身管理体系初探[J].中国学校卫生,2000.1.

[3]杨应仙.高校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及措施分析.高校招生:理论研究.

[4]石燕.浅尝学校食堂的卫生监督管理体会和建议[J].医药杂志,2009.3.

第2篇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在校师生人数迅速增长,高校饮食安全问题便更加凸显。关于校园饮食安全的研究也引起有关人员的注意,武新胜(2007)从构建和谐校园的角度分析加强高校饮食安全管理的重大意义,通过饮食安全管理打造和谐校园;白志军(2007)认为加强学校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学校食品安全长效机制是确保学校食品安全的基础;廖文科(2009)通过分析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食品安全法的贯彻落实,提出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若干对策;庄新华(2010)从食堂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销售等环节分析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管重点,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综观相关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分析校园饮食安全存在问题的文献居多,而且大都比较零散,真正涉及高校饮食卫生安全保障机制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

一高校饮食卫生安全存在问题的表现

尽管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但是近些年来高校食物中毒事件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高校师生俨然成为食物中毒的高发人群,这不得不令人担忧,饮食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危害到高校的安全稳定。虽说饮食安全表面上看起来具有重要的位置,但是后勤部门处于学校教学部门的附属地位,学校领导往往并不真正重视饮食安全的工作,而同时当代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许多因素都容易危害到师生的饮食安全而难以解决。从就餐环境来说,学校食堂安全隐患高,部分工作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不讲究卫生,不勤洗手,口罩也不佩戴或佩戴不规范,容易产生细菌感染;有的食堂硬件设施陈旧、破损和老化,功能分区不合理、不明确,食品加工制作流程存在交叉污染;也有食堂缺乏完善的餐饮具消毒、保洁设施,在消毒柜或专用保洁柜内放置私人物品或杂物,餐饮具消毒、保洁形同虚设;食堂食品原料、生产和加工存在一定的隐患,餐厅卫生管理容易产生漏洞。从饭菜质量来说,很多同学认为食堂饭菜变化小,荤菜分量少,难以保证正处在成长黄金期的大学生的营养需求,很多同学在饭菜中吃到过诸如虫子的异物,甚至有同学吃过变质的饭菜。这些现象都容易导致师生对校园饮食安全的不信任。

二建立维护校园饮食安全稳定的保障机制

校园安全稳定是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基础,而学校的安全稳定又离不开校园环境的治理,学校的安全稳定与校园环境治理的质量共同制约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更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通过校园饮食安全保障机制的建立,从而达到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建设和谐校园环境的目的。

第一,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校园饮食安全首先要从加强思想认识做起,学校各方面应该积极倡导,同心同德,不断推进和完善校园饮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把校园食品安全放在一定的思想认识高度,形成重视饮食卫生安全的观念意识。在后勤中心、团委、学生处、校医院等职能部门的相互协作下,依托校学生会,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并与学生面对面地沟通交流,认真听取学生建议,并通过他们把有关信息反馈给全校学生,从而树立师生的健康饮食理念,提升师生科学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

第二,促进学校各个部门的协作管理,明确责权关系。高校应加强对食堂的组织领导,建立立体化的监管模式,建立以分管校长为首的、各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各餐饮单位具体实施的监管模式,建立安全工作制度,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校长与责任部门负责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校领导的参与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有利于明确各部门职责,通过保证至少有一名高校领导分管后勤服务工作,做好后勤服务的协调、建设与规划等工作。明确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严格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分工谁负责、谁出问题谁负责的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将安全责任进一步分解细化,并按一定区域划分若干个安全监管责任区,落实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全面负责责任区的安全工作,实行“定岗、定人、定责、定考核”机制,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网格化安全监管和责任体系。坚持后勤部门在食品安全管理的服务中心地位,加强后勤部门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网格化管理机制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网格化依托统一的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各餐厅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安全卫生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它的主要优势:(1)它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2)它是管理手段数字化,这主要体现在管理对象、过程和评价的数字化上,保证管理的敏捷、精确和高效;(3)它是科学封闭的管理机制,不仅具有一整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而且发现、立案、处理、结案四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从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各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监控管理,使得各方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避免职责不清造成实际工作中的障碍,构筑全方位、多角度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从而保证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

第三,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良好的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是全面落实饮食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后勤部门应充分发挥饮食安全管理的主体作用,积极贯彻“为学校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一是坚持贯彻“安全第一”的采购原则。采购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因此要严格执行索证、检查、验收、货源比较等采购制度,加强对供货商的管理,凡是学生食堂的米、面、油、肉、蔬菜等大宗物资,均要在获得准入资格的企业中进行招标采购,必要时到供货企业生产现场,对生产工艺流程和可信度进行调查,从根本上降低食品采购风险,保证餐厅所采购的原材料安全卫生,并与供货商签定卫生安全责任书。确保各项食品原材料从源头到入库均具有源头可溯材料,切实有效严把食品安全关。完善供应商台账及食品原材料索证管理,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认真查漏补缺,把工作做深做细,认真做好账本。深入食堂内部,加强交流,并能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地改进服务态度和服务方法。积极重视市场调研,成立价格调查小组,定期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查,根据调查价格不断调整饭菜供应价格,降低成本。定期向食堂提供价格预警和通告,节约经营成本。二是建立全过程监控的基本工作机制,定期进行各种安全隐患排查,注重整改实效。按照高校食堂用餐卫生管理的要求,建立食品采购、储藏、加工、供应等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检测监控体系,构建贯穿于饮食全过程的安全保障链。首先加强对社会餐饮企业经营的食堂物资采购质量监控,同时加强食堂安全保卫与管理,禁止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出食堂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对餐厅的安全、卫生、剩饭剩菜和食品留样监督检查,定期查看各餐厅后场、用餐区域、库房、凉菜制作间等,查看食堂现场操作流程是否合理,库房、冰箱内食品原料是否规范摆放,检查餐具消毒、食品留样等工序及记录是否相符,查对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台账及添加剂采购、领用、保管、登记是否详尽完善,调查了解食堂饭菜是否按照要求报批和公示价格,是否按规定确保供应。明确各加工环节的检查、操作规范的责任人,促进食堂饮食卫生安全责任落实到位。三是应用PDCA循环工作法,不断创新提高,加强饮食安全管理,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的顺序来实施管理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并及时反馈有关结果,实现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同时利用对HACPP等相关食品卫生控制知识的认识,依据HACP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定食品采购、食品烹饪等关键控制点,并集中力量对关键控制点进行干预,保障食品关键环节的安全。

第四,优化后勤员工队伍,严格落实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及卫生部的学生集体用餐监督管理办法,实行食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组织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依法将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调整到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从根本上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技能和服务水平,树立后勤服务员工的良好形象。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素质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食品生产人员不仅仅应当满足健康状况合格的基本条件,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相应的食品卫生知识、食品营养知识以及相关法律知识。通过制订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计划并加以实施,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加工操作规程和其他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服务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第五,建立应急食品安全处理机制。食品从采购、生产、加工到销售各环节稍有疏忽就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应当积极妥善处理,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明确责任主体,严肃追究导致事故发生的相关责任人,做好善后工作。对处置突发事件成绩显著的个人,可给予奖励;对处置工作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个人,应当严肃追究其责任。

参考文献

[1]武新胜.从构建和谐校园看高校饮食安全管理[J].科技信息,2007(29):206.

[2]白志军.浅谈高校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的重大意义[J].管理教育,2007(7):74-75.

[3]庄新华.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重点及应对措施[J].教育研究,2010(21):31-33.

[4]廖文科.我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5):7-8.

第3篇

保障学生饮食安全,进一步推动学校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北京市要求大中小学今年起实行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这是北京市首次设立校内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意味着北京学校的校长除了要抓行政和教育,还要对校内包括食堂在内的食品安全负责。

推行校内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国内其他地方也有积极的探索。今年6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6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提出“学校要落实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实行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包括北京在内,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逐渐在多个地方学校全面推广开来。

俗话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马就不难”。青少年饮食安全,直接关系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起广泛关注。厘清学校的主体责任和校长的第一责任人责任,有助于推动学校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学生饮食安全,避免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是一个新事物,需要“摸着石头过河”。长期以来,校长主要负责管理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活动,对食品安全管理还相对陌生,要有一个熟悉和了解的过程。同时,学校食品安全千头万绪,相关监管容易挂一漏万,不能指望校长一个人去战斗,必须有一系列配套措施。

其一,禁止食堂外包。实践证明,一些学校食堂对外承包给个人,是食品安全的严重隐患。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承包者往往会购买一些“三无”产品、过期食材以降低成本。由于学校并非食堂的直接经营者,对于食堂的管理难免“隔层皮”,一些监管手段往往变形走样,得不到有效落实。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曾下发通知,要求农村学校食堂不得外包,但对于城区学校并没有具体规定。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全面禁止学校食堂外包,一律自主经营,有助于实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其二,强化公开透明。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不应仅仅体现在安全事件发生后的追责,日常管理中的履职情况也应清晰可见,接受学生和家长们的监督。各个学校可以成立由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等组成的学校膳食委员会,直接参与学校食堂管理和监督,比如供餐单位的确定与评议,米、面、油、蛋、奶等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的招标采购等。有条件的学校,还不妨运用互联网技术,在网上直播食堂“后厨”,让学生们吃得舒心、放心。

其三,加强对校园周边的食品经营监管。学校周边的小商店、小餐饮,往往成为过期食品、伪劣食品的重灾区。对此,学校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却苦于无权干预。有些学校基于安全考虑,禁止学生到外面买东西吃,还一度引发了学生和家长的质疑。学校周边食品安全虽然是在校外,却与学生的健康权益息息相关,在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的语境下,学校领导对于周边食品安全问题也应有话语权。

食品安全问题不是独立存在于学生食品安全中,而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难题。学生食品安全与食品安全的大环境紧密相连,所以还要继续加大对整个食品安全环境的整治,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好学生食品安全。

第4篇

针对农村学校的营养餐计划,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称,营养餐将在全国22个省区的8.2万所农村义务制学校实行,食药监局要针对这些学校的食堂、供餐餐饮企业开展全面排查。全国学生营养办则公布了农村学校营养餐改善计划的监督举报电话、邮箱,凡出现虚报冒领、挤占挪用中央补助资金的行为和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均可举报。

11月底前大型餐馆完成分级管理

昨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司司长徐景和表示,在6月底前要完成城区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量化分级管理;11月底前应完成大型以上餐馆、供餐人数500人以上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食堂、餐饮连锁企业的监督量化分级管理。

对于校园的食品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提出,要明确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制。

高校以外学校食堂禁做凉菜

各地监管部门对辖区内学校食堂,尤其是农村地区中小学食堂进行监督抽查,严查高等院校以外的学校食堂加工制作冷荤凉菜,严查各类学校食堂违规加工制作豆角,严查各类学校食堂采购、储存、使用亚硝酸盐。

据悉,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和教育部今年5月至6月间将联合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工作。

北京今年将建百家示范食堂

昨日,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北京市将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学生食堂的建设,改善中小学校食堂的基础条件,依法全面加强食堂管理,创建A级和示范食堂。

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后,学校托管食堂必须把保证食品安全作为承包合同的重要内容,加强动态监督检查,督促承包人落实食品安全法规和各项管理制度,决不能以托代管。

据了解,今年,北京市将创建100家食品安全示范学校食堂,五年要创建500家食品安全示范学校食堂。

相关营养餐问题 群众可举报

全国学生营养办日前公布了国家各试点省份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数和监督举报电话。全国学生营养办表示,凡出现虚报冒领、挤占挪用中央补助资金的行为和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均可通过举报电话、邮箱予以反映。

第5篇

【关键词】学校;食品安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253-02

学校是广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学校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近年来,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倍受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及有关部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我国学校食品安全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随着学校生源的增加和寄宿制学生的增多及学校后勤社会化,学校食品安全隐患依然严重,直接威胁到师生的饮食安全和学校的教学秩序。

1学校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1.1学校食堂卫生许可证持有率不高,无证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差。学校食堂是一种特殊的餐饮单位,也是师生就餐的主渠道,它依托的是学校,服务对象主要是处于弱势群体的学生,大多数中小学食堂都是非赢利性的,无论其卫生状况如何,相关监管部门常因社会影响问题而无法直接关闭不合格食堂,做出的处罚和责令改进措施也难以落实,这就造成了很多学校食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未取得卫生许可证而一直运行的现状。据统计,无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食堂较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食堂安全卫生状况差距较大,食品安全事故隐患多。学校食堂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1学校食堂房屋、设施等硬件条件不达标。法律法规要求学校食堂布局合理,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加工操作间、出售场所及用餐场所,加工操作间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还要有基本的消毒、防腐、防鼠、防蝇、防潮和污水排放、废弃物处理、冷藏保鲜等基础设施设备。很多食堂都是由于硬件条件不合格而达不到要求,一些食堂只有一间简陋的房屋,连保洁柜、冰箱等基本设施都没有。还有的甚至用危房作食堂。

1.1.2学校管理不到位、组织制度不健全。学校领导及分管领导对学校食堂安全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建立食品安全领导机构,没有配备专门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未尽到管理职责,食堂没有建立系列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将制度当作摆设,在采购食品中不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在贮存加工等过程中无章可循,随意性大。

1.1.3部分学校食堂私营化、商业化现象严重。由于地方财政对食堂的投入不足,大多数学校食堂和部分中学食堂实行了后勤社会化。私人或企业业主对食堂的短期承包或长期经营后,一些业主以赢利为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在运行中尽量减少投入、降低成本,使各方面条件难以达标。

1.1.4学校食堂人员素质不高,食品安全意识差。很多食堂从业人员未经过岗前培训,特别是雇用员工流动性大,多数未参加健康检查,欠缺食品安全知识,无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加工操作不符合卫生安全要求,在储存加工环节,食品原料不能分类、隔墙、离地存放,生熟不分等现象十分常见。

1.2校内外饮食店卫生状况差,监管乏力。很多大中专学校和部分中小学校校内及校园周边还有不少餐饮糕点店和摊点存在。校内的饮食店摊大多为学校职工亲属经营,与学校有复杂的关系,往往不符合卫生安全条件但又难以管理,卫生教育部门要求学校配合管理,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又不了了之。而校外的饮食店摊的管理又牵涉到食品药品监督、教育、工商、质监、城管等多部门,各部门职责不够明确,常常是条件越差,什么证都不办,越是无人管,变成了监管的空白地带。

1.3学校食品安全预警机制不健全。近年来,学校食品安全的总体状况有了很大好转,但学校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则往往具有发病率高、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等特点。目前,监管部门的量化分级管理尚未完全覆盖,食品安全有关分析工作不到位,大多数学校无论是常规安全风险预警还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都不健全,很难发现食品安全事故隐患,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不能及时有效应对。

1.4学校相关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目前学校师生员工及食品加工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普遍较淡薄,一是学校领导层和食品管理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强,工作中重教学轻安全,常常对教学设施大量投入,狠抓教学质量,而食堂房屋设备陈旧,安全管理放松。二是食品从业人员缺乏食品安全知识,很多人以为食品只要加工出来口味好就行了,根本不知道在食品的采购、贮存、加工、制作等环节应如何按规定管理和操作。三是学校师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能识别不合格不安全的饮食,特别是广大学生常有在小摊小贩购买食品的习惯。

2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的几点对策

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有效推动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这项工作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学校、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着重抓制度、抓监管、抓宣教、抓投入、抓应急,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饮食环境。具体应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2.1加强领导,夯实基础。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将之提到与教学质量同等的高度来抓,把各项法规制度落实到位,督促强化学校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管理。教育和财政部门应树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意识,特别应加大对学校食堂的投入,对不合格的学校食堂进行改造或重建,使房屋等基本硬件设施达到安全要求。学校要重视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同时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加大对食堂的补贴或采取优惠措施,保证食堂这个就餐主渠道的安全,并努力将师生吸引过来,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2.2健全制度,依法管理。要保持对食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关键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一是要建立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地方政府负总责、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学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二是要建立学校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常规预警重点是宣传预警知识,建立健全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的监督、检查和报告制度,应急机制主要是建立一套快速启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制度和系统。三是要建立完善科学的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制度,并执行到位。学校要建立主管校长负责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建立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系列制度。学校食堂和餐饮单位要建立原料采购制度、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等制度。同时要建立与制度相对应的各项考核、奖惩细则,确保制度的实施和管理的实效。

2.3强化宣教,提高意识。一方面可通过整治与教育相结合、集中宣传与重点培训相结合、典型报道与反面曝光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校园及周边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校管理者的意识和食品丛业人员素质,使他们真正意识到学校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如何保证食品安全,从而自觉按照法规的要求执行。一方面可利用校会、班会、健康讲座、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送食品安全知识到学校、进课堂,引导广大学生培养卫生、科学、健康、安全的膳食习惯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和谐健康校园。

2.4部门配合,着眼长效。学校食品安全涉及到多个环节,需要教育、卫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等多部门共同监管,因此各部门要统一认识、密切配合,联合加强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管理,强制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对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学校严格按照规定追究责任。同时应加强对校园周边饮食环境的监管,针对当前存在的监管空白和盲点,可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的抓手作用,由地方政府先制定管理办法,各部门联手整治规范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餐饮食品店,从而把好学校食品的源头、生产、加工、销售关,并逐步探索学校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真正保证师生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6篇

贯彻执行国、省、市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决策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进一步构建学校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监督管理能力和保障服务水平,努力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维护学校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以“夯实基础、完善制度、加强培训、强化监管、提升效能”为工作主线,全面推行食堂自办自管、成本经营、营养配餐模式,着力强化责任落实和风险防控,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杜绝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和管理服务问题引发不稳定因素,努力办安全优质、服务一流、师生满意食堂,解决好师生“吃”的民生。

三、主要工作

(一)促进食堂建设,努力筑牢食品安全承载实力

1.严格按照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伙房)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促进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突出幼儿园食堂改造重点,指导各地抓2-3个成片连线幼儿园“标准化食堂”示范点改造建设。

2.继续全力做好第三批约10个“关爱厨房”项目的规划建设、设备配置和使用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3.建立与教育内部计财、项目部门和规划设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学校食堂建设改造设计需教育内部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和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查程序,确保新建和改扩建食堂符合餐饮服务许可要求,从硬件布局上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二)规范证照管理,坚决杜绝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1.督促学校(幼儿园)食堂取得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坚决杜绝无证运营。

2.严格学校食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确保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上岗率达到100%,坚决杜绝从业人员先上岗后办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

3.依法执行劳动用工制度,落实从业人员劳动保障待遇,建立员工激励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杜绝劳资纠纷和可能导致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三)重视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应急能力

1.进一步强化学校食品安全教育宣传。以食品安全“进学校”活动为抓手,将食品安全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坚持上好食品安全课;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做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特别是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的宣贯和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增强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少年儿童良好饮食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2.持续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主题实践、爱粮节粮、感恩教育和首届征文活动,办“节约型”食堂、树“光盘族”典范,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传统。

3.分解落实宣传目标任务,进一步做好在各级媒体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的宣传报道工作。

4.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计划,分层举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和从业人员培训班,突出幼儿园培训专题,启动首批营养师、食品安全师培训工程。

5.召开学校食品安全专题工作会议;精心培育和打造幼儿园、职业院校食品安全现场看点并召开全市现场会。

6.组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学教、培训活动。

7.完善各级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和以学校食堂停水电气为重点的后勤保障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

(四)突出制度执行,扎实抓好食品安全规范管理

1.统一修订完善制度、规程、要诀、台账,强化执行和落实。严格依法亮证经营、索证索票、试尝留样等一系列、一整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措施执行力度,全面提升抗食品安全风险能力。严格系列台账使用管理,突出校长监管、健康管理、消杀灭害、食品添加剂和餐厨废弃物五本薄弱台账管理。

2.建立全市学校食堂大宗食品原料供应商名录制,逐步规范食品原料定点采购,确保采购源头可控,降低采购成本。

3.严把食品采购索证索票、查验登记、试尝留样、售卖配送等各环节安全操作规程关,实施全过程无缝监管。

4.学校食堂和食品卖场经营者以及大宗食品供应商,应按资教发〔2011〕179号文件投保校(园)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五)把握重点关键,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1.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治理和坚决杜绝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地沟油、病死(害)畜禽、不合格调味品、私屠滥宰畜禽、注水肉、违规处置餐厨废弃物等突出问题。

2.开展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重要时期、季节交替期和重点学校、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专项整治和明查暗访。

3.加大对学校食堂、宿舍消防、水电气设备设施的巡查、校验和检修力度,确保消防设施器材、水电气压力表、安全阀、管道和锅炉、电梯等特种设备设施安全使用。严格相关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安全责任人信息、岗位职责和设备设施操作规程上墙制度,加强检查和值班记录,规范资料归档。

(六)实行民主监督,完善学校食堂服务保障体系

1.规范食堂财务。坚持“公益性”和“非盈利”原则,严格成本核算、实施精细化管理、降低营运成本,稳定饭菜质量和价格,公示食堂财务。

2.建立监管机制。成立食堂管理委员会、学生膳食委员会、食堂值班岗等校内组织以及学生家长、有关专业人士和社会人士参与的校外监督组织;公示每周配餐计划、原辅料采购价格、带量食谱成本构成,监督饭菜质量,检查饭菜份量;建立满意度评价体系与常态评价制度;推进完善学校食堂社会监督试点工作。

3.畅通诉求渠道。设立投诉电话、电子邮箱、校长信箱、建议收集箱、食堂接待日等沟通平台,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效化解问题矛盾;加强与食堂管理、经营者信息沟通,随时查找整改问题隐患;加强与从业者的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疾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激励员工用热心和爱心从业,安全、优质服务师生;加强校园网络管理,监测网络舆情信息,及时掌握并消除各类虚假信息和不实传言的负面影响,消除隐患和不稳定因素。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

1.市、县、学区、校(园)层层签订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

2.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考核重要指标,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制定并组织实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完善校(园)长第一责任人责任体制,配备首席食品安全官或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监管责任。

3.组建市、县、学区三级专家骨干团队,充分发挥专家骨干在食堂规划设计建设、设备设施配备、规范化管理、人员队伍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二)严格保障机制,提高监管能力

1.全面落实首席食品安全官工作要求,强化教育培训,确保充分履行岗位职责,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效能。

第7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三门县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共计108所学校食堂。

1.2 方法

自制三门县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调查表及三门县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基本情况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许可证持证情况、从业人员健康培训、食堂选址卫生、功能间布局流程、建筑材料卫生、室内环境卫生、食堂卫生设施、食品储藏卫生、建立台账制度、加工过程卫生、从业人员基本情况等。采用现场检查、询问和填写登记调查表的方式。依据《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GB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为评价标准判定结果。

2 结果

2.1 学校食堂卫生状况

全县108所学校食堂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的有68所,办证率为62.6%。其中县级、乡镇级学校食堂36所,持证率达到100.0%;村级小学、幼儿园食堂72所,持证率较低,仅为44.4%。全县食堂持有效许可证为62所,持有效许可证合格率为57.4%,另外6所因法人代表、加工场所等变更未及时换证为无效许可证。餐具卫生设施调查108所学校,有消毒设施并正常消毒的有78所(72.2%),有保洁设施并正常使用的有70所(64.6%)。抽样监测20所餐具消毒效果,共检测餐具120件,其中合格79件,餐具消毒抽检合格率为65.6%。调查显示,全县学校食堂卫生状况普遍存在卫生设施严重不足、布局流程不合理、环境卫生存在脏、乱、差等现象,见表1。

2.2 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全县108所学校食堂共有42 312人就餐,其中从业人员680人,服务比例为1∶62。从业人员参加健康体检及食品卫生知识培训、食堂从业人员来源、文化程度、上岗操作穿戴工作衣帽、食品卫生知识知晓等情况见表2。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三门县学校食堂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特别是农村学校及幼儿园食堂存在卫生问题尤其严重,持证率仅为44.4%。学校食堂在设计、竣工时未经卫生部门审验,又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选址不符合卫生要求,功能间布局流程不合理及加工场所面积不够,未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有的学校食堂负责人员对食堂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卫生法制意识薄弱,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卫生习惯差,食品卫生知识知晓率仅为55.7%。从业人员在食物存放、餐具消毒、食品加工操作过程中未按食品卫生要求进行,食品储藏卫生合格率为52.8%,上岗穿戴工作衣帽仅占26.8%,极易造成交叉污染。另外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学校将学校食堂租给私人承包经营,而一些私人承包商卫生意识薄弱,容易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使学校食堂饭菜质量很难达到合理营养,价格又高,造成部分学生不愿在学校食堂就餐,而去校外的饮食摊点购买,留下了极大的卫生安全隐患。

第8篇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以及武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等精神,确保广大师生食品卫生和饮食安全,特制订二00六年度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工作责任书。

一、责任目标:

1、明确一名校长分管食堂工作,配备专(兼)职食堂卫生管理人员,加强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定期开展自查自评工作。

2、建立健全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及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事物中毒报告制度和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将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学校要与年级、年级要与班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起学校食品卫生与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

3、学校将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食堂必须具有卫生许可证并接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预防性卫生监督。

4、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接受食品卫生知识和法规的培训,取得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5、严把食品采购关。推行专人、定点采购、索证制度,杜绝经营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三无”产品。

6、严把食品贮存关。坚持食品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7、严把食品加工关。凡食堂加工用具都必须保持清洁,定位存放,且有明显生、熟标志;杜绝使用霉烂变质的原料加工食品。

8、严把食品出售关。严禁向学生出售霉烂变质食品,冷藏食品必须经过高温彻底加热后出售;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不制售冷荤凉菜,不使用未经洗净、消毒的餐饮具;不使用白色泡沫餐饮具。

9、不断优化学校食堂的周边环境,与污染源保持规定距离,与外界隔离良好;无闲杂人员进出食堂。

10、不断优化学校食堂的内部环境,确保无老鼠、苍蝇、蟑螂及其它有害昆虫;室内无油垢,地面无污物,保持干净、整洁;坚持食品与个人生活物品分室存放。

11、学校食堂做到布局合理,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粗加工间、制作间、食品出售间等。

12、不断优化学校食堂加工设备、清洗、消毒设备;搞好食堂“四防”工作,有防尘、防蝇、防鼠、防潮等设施。

13、加强校园内副食店(小卖部)卫生与安全监管工作,商店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商店证照齐全。杜绝商店向学生出售霉烂变质食品和“三无”食品,杜绝商店向学生出售危险物品。

二、考核办法

对本责任书的执行和完成情况的考核,采取自查上报与中心学校组织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具体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中心学校领导签字:

第9篇

关键词:中职校;高效经营管理;方法

由于食堂的经营管理情况事关师生生活质量、身体健康、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因此中职校负责人在选择食堂经营者的时候,一定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同样,作为食堂管理者,不能因为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做出有损师生身体健康的事情,比如:使用地沟油;食品加工环境极其恶劣等。总而言之,中职校食堂想要实现高效的经营管理,就要自觉地将个人利益和师生,学校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此,笔者认为,加强中职校食堂高效经营管理主要有以下有效方法。

1加强对食堂的监管力度

实现食堂高效经营管理,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对食堂的监管力度。具体表现就是实行保证金制度,即要求食堂每年向学校缴纳保证金,一旦在经营过程中未出现问题或事故,将如数退还,反之,就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为了将监管制度加以落实,中职校的校长以及相关负责人,还要求每周至少一次到食堂检查了解情况,尤其是食堂监督管理员,更是要全天全过程对食堂食物的加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为了明确每一个人的职责,还要求当天工作人员在产品验收、产品检查等内容上签字,只有从根本上加强对食堂工作者的监管,才能实现食堂的高效经营管理。

2提高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学校食堂经营主要是为广大师生服务,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师生满意度其实是衡量食堂经营管理是否高效的重要指标,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通过对食堂进行考核;采取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等方法,其中,合同的签订及制度的强化是极其具有约束力的。为此,中职校的负责人可以和食堂管理者商定,如果它们的经营管理情况能够获得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那么就可以继续经营,而学校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一步减轻食堂经营者的压力;反之,学校负责人可以立即取消食堂经营者的经营。由此可见,师生对于食堂的满意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相关食堂负责人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鉴于此,食堂工作人员就要通过改善自身服务质量,进而吸引师生。比如:根据营业额、利润、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对业绩突出的员工发放奖金福利,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不断提高食堂的经营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3确保食堂的操作流程更加规范

严格规范食堂的操作流程,不仅是为了确保食物生产过程更加的健康,卫生,安全,而且也是为了促使整个食堂的经营管理方式更加的科学和高效。主要表现为针对:采购———验收———入库———粗加工———切配———烹制———留样———餐具消毒———开餐等各环节,相关食堂的工作人员都要严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的要求开展工作。比如:鉴于中职学生群体的实际消费情况,食堂负责人就要对饭菜的价格进行控制,从而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群体的消费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降低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方式来消化物价,至于必要的调价则要按照流程进行听证,只有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同意,才能开展相关的食堂经营管理工作。

4营造良好的食堂文化氛围

为了便于对食堂进行经营管理,相关负责人可以考虑为学生营造一个比较浓厚的食堂文化氛围。比如:为了让师生对于食品的安全卫生能够放心,有条件的学校食堂则可以把食材的整个加工操作流程进行视频展示;为了便于师生用餐,还可以设置相应的温馨提示语,例如“我示范、我礼让、我排队、我快乐”等,而这样则能保证即便在高峰时段,师生的用餐秩序和环境也格外的良好。除此之外,食堂内部还可以设置一个食堂园地黑板报,上面主要是展示:今日菜品供应、食堂工作要点、食堂快讯等相关内容。甚至还可以针对食堂饭菜浪费的情况,以广播的形式向校内师生宣传;“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传统节俭思想,进而有效激励学生在用餐的时候能够做到文明礼仪、勤俭节约。总而言之,通过这样的形式,中职校的学生在用餐上的很多问题都将得到有效的解决。与此同时,食堂也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的经营管理,这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将具有非凡的意义。

5完善食堂的管理机制

实现中职校食堂高效经营管理,其中比较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完善食堂的管理机制,主要表现为两点:建立准入制以及建立退出机制。所谓建立准入制,即学生食堂由餐饮企业托管时,一定要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竞标,与此同时,还要对参与竞标的企业进行市场调查,比如:有没有发生过食品安全事故……而比较具有保障的方式,则是让那些具有学生食堂管理经验的企业参与竞标。至于退出机制的建立,其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具体表现为,学校要建立科学的食堂考评机制,并组织主要的消费群体:学生,教师代表共同参与到食堂试餐评餐活动之中,为了展示公平和公正性,一定要对评比的结果进行对外公示,并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这样,那些社会信誉度低、服务质量差、饭菜价格高、的学校食堂将被淘汰,最终也才能确保学校食堂的经营管理活动顺利开展,而师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邢颖.餐饮企业战略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9.

第10篇

一、幼儿园的基本情况:

我园是一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共有幼儿196人,教职员工25人,全部幼儿在园一日三餐(早餐、午餐、午点),中午在幼儿园午睡,下午4点半后全部幼儿离园回家。

二、检查人员:杨永德、黄联伟、黄远帮、钟飞兰。

三、工作落实情况: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认识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我园在接到关于卫生防疫与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文件后,及时召开了班子会议,要求广大教职员工从维护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和稳定学校大局出发,要从讲政治、讲稳定、讲大局、讲科学的高度,充分认识和重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安全工作,做到“警钟长鸣”;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小组,对学校活动室、功能室、食堂、食品及校园周边的环境卫生进行了现场检查,对相关的应急预案、安全防疫工作资料、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和查漏补缺,完善相关的各种制度。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明确园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负责人,健康教育教师和后勤工作人员要认真配合,积极做好具体工作。校长、分管领导与食堂工作人员签订了食堂安全、卫生责任书,将学校的卫生安全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和具体人员。

(三)采取措施,加强预防,努力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流行,针对学校的实际,采取具体的预防措施,切实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

1、按班级卫生工作要求及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班级坚持做好每天晨检工作,学校领导坚持每天安全排查,找出存在问题。

2、加强师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与检查督促。要求保持教室、教师办公室、食堂的通风,增加教师、学生的户外活动,要求师生注意卫生,勤洗手。

3、加强消毒措施。食堂的炊具、餐具每天消毒;放学后,大力开展学校大环境的整治,做到卫生无死角。加强学校的卫生工作力度,将此项工作列为近期的重点工作来抓,抓措施、抓检查、抓成效,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每天上午8点半组织全体幼儿做幼儿体操,每天保证幼儿有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增加幼儿的运动量,增强幼儿的抵抗力,增强幼儿体质。

(四)、搞好幼儿的在园一日三餐(早餐、午餐、午点)的质量,保证幼儿每天有充足的营养补充,幼儿园园长和食品安全管理员每日同幼儿一同进餐,经常巡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五)、把好四个关,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1)把好采购、加工关:采购做好验收工作,加工做到烧熟煮透,做好食品留样工作。

(2)把好“消毒”关。所有用的餐具、用具都高温蒸汽消毒。

(3)把好“个人卫生”关。做到身体不适的职工不能进入食堂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及经过食品卫生培训合格才能上岗,工作人员进入食堂必须做到“三白”。

(4)杜绝非工作人员进入厨房关,保证放毒现象发生。

(六)、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凡食堂采购的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等相关产品都必须索要产品合格证等证照,并做好采购记录。

四、整改措施

为有效的控制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做好各类事故隐患监控,切实保障幼儿师生员工健康安全。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幼儿园卫生室、食堂要通过课堂教育、板报。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大教育力度,使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深入人心,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维护自身健康。同时,也使食堂的工作人员自觉按照《食品卫生法》进行操作营业。

(2)加大购物的审验力度,杜绝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幼儿园,加强食堂生产加工卫生监管,严格操作规程,加大从业人员工作质量的奖惩力度。

(3)全面停止使用一次行碗、筷和塑料袋,杜绝白色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4)落实各个清洗消毒环节,加强清洗消毒环节质量的验收检查;确保清洗消毒符合要求。

(5)厨房大门口加装了防蝇门帘和防鼠坎,正确重新安装了灭蝇灯,重新购置更换了仓库的储物架,降低了灰尘,苍蝇对食品的污染。

五、存在问题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防范

一、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风险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很多高校食堂标准建设和后勤社会化服务成都不断的深入,但是很多高校食堂基础条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却比较多。比如,食堂的设备比较老旧,食堂管理工作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监管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没有做好原材料抽检工作,甚至还有些高校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还会通过非正规的渠道进行伪劣产品的购买,这些问题的存在也给食堂的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1]。此外,在进行食堂工作人员选择的时候,为了节省资金,选择的往往是那些文化程度比较低下,并且卫生意识比较差的临时工,这也直接导致了食堂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在新员工上岗前也没有做好岗位技能培训,这也直接导致了工作人员素质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安全意识较差,从而给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

二、高校食堂做好食品安全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进行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

为了满足实际的需要,我国高校必须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来开展食堂工作。为了确保师生食品安全,首先便必须进行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然后根据实际的情况和需要来对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将责任明确到个人身上,只有这样,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才可能真正的提高。其次,高校必须认识到做好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应急管理体系以及预防制度的建立,并根据新管理理念来开展相关的工作,只有这样高校食堂安全才有保证[2]。

(二)做好食堂食品供应链的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高校后期服务管理也进行了改革,这也导致了很多高校食品供应链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食堂承包商在购买原材料以及储存原材料方面都不够规范,这也直接导致了食品安全隐患的出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避免问题的出现,高校必须重视食品源头的管理,对原材料进货源进行管理和控制,必须严格的根据相关的标准进行,此外,对于容易出现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环节,必须做好把控工作,只有这样,食品的安全才有保证。

(三)进行高校食品安全管理监督体系的健全

首先,高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聊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并保证其合理,从而确保在出现突发食品事故的时候,能够有效和及时的进行问题的解决,降低事故导致的危害。所以,高校不但需要认识到食品检测的重要性,还需要进行应急防安全的建立,也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监管体系,将政府相关部门、食堂内部监督、师生监督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只有监管体系真正的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够正常的开展。除了学校需要不定期的做好监督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食堂管理人员,还可以将校园网的作用发挥出来,通过校园网让师生了解食堂食品的安全情况,若是发现出现问题,必须马上督促食堂管理人员进行整改,从而保证食堂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并且,食堂还应该以身作则,主动公开食堂的食品情况和账目,让师生更好的了解食堂情况。此外,高校食堂食品安全事件具有突发性的特点,所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应急制度的建立,及时的处理出现的问题,保证食品的安全。

(四)重视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及整体素质的提高

高校食堂工作人员除了确保其本身的健康之外,还需要掌握食品营养知识、法律知识以及卫生知识。现在很多食品工作人员加工食品的时候,往往是根据自身的感觉和经验进行,虽然有些高校已经进行了岗位操作制度的建立,但是在实际实施的时候,存在的问题却比较多[4]。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需要定期的做好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比如做好岗位操作标准以及食品安全和卫生知识的培训,保证培训的有效性。确保通过培训能够让食堂工作人员了解自己岗位操作的相关要求,切实提高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从而保证高校食堂食品的安全。高校食堂还可以开展食堂文化和饮食文化方面的活动,切实提高食堂员工本身的主人翁意识,并且,还可以进行员工聘用制度的改善,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收入,尽量的减少员工之间的差异,做到一岗定人和以岗定薪,留住人才。最后,高校还应该进行食堂创新机制的建立,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真正的做到与时俱进,实现高校餐饮的多元化发展,满足师生的实际需要。这样不但能够让师生对高校食堂真正的满意,还能够促进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更好的进行,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

三、结语

高校食堂安全管理对于高校建设和师生生命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便要求我们必须真正的认识到高校式样食品安全管理防范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和需要不断的完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保证高校食品的安全,给高校发展更好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盛松林.浅析加强与完善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J].食品安全导刊,2018(32):31.

[2]耿发家.论新体制下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J].高校后勤研究,2018(4):18-19.

第12篇

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价值

随着教育事业的拓展,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学校的生源人数逐渐增加。特别是在环境、制度等方面的影响下,在学校食堂就餐的人数逐渐增加。2011年4月22日,发生在榆林市榆阳区鱼河中心小学的学生集体事物中毒事件敲响了食品行业的警钟。在榆阳区,有公立、民办中小学十余所,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虽然初见规模。在2014年,榆阳区就已经对区内10余个在建学校进行卫生监督大检查。在市十四小、市二中等学校食堂建设项目上,进行全面的强化和深入。但是,在整体监督策略的实施中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在监管部门职责、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检验等方面,需要广大食品行业工作者进行全面的完善。

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现状

食堂承包管理制度松散。在榆阳区,中小学食堂的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由私人进行承包。在整体运营模式汇中,食堂经营管理人员的理念决定了食堂的运行制度。但是,一些学校管理者对于食堂的管理存在明显的疏忽,在学校诸多工作中,对教学工作的关注明显要高于食堂、后勤等工作。这无形之中给一下不良的食堂承包者以可乘之机,一些食堂工作人员在售卖价格、食材成本、营养搭配上做文章,以伤害强少年的身体健康牟利的基础,使一些中小学校食堂的制度陷入了“不良循环”中。

缺乏专业的营养指导人员。俗话说“病从口入”,饭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了学生的生命健康。从整体上说,中小学生食堂和社会上经营的餐馆、餐厅这有明显的差别。它需要直接对数百名学生负责。因此,在食堂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塑造上,学校管理者的理念不够科学,在食堂工作人员的聘请上,临时性和流动性较大。

如何提升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发展体系

建立一个科学的食品监督管理体系。首先,榆林市教育部门要制定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策略。榆阳区内的学校管理者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增加对学校食品卫生行业的重视程度。要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纳入学校的议事会议之中,确保食堂管理者能够本着“负责”的工作态度,建立一套安全的校内食品安全体制。

相关负责人要加大对食堂食材、半加工食品的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规范食品采购工作的整体流程,特别是要加大对食用油、碘盐等调味品的卫生许可证件和检验报告,确保食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对食堂负责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的形式,进一步加大学校对食堂的监管力度。对于未能达到合理水平的食堂管理者,要在一定时期内予以整改、规划、调整,对于屡次教育不改的食堂承包者要采取法律手段,进一步构建一个科学的食品监督管理体系。

增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在榆阳区中小学食堂人员的培训工作中,学校要加强卫生监督管理的管理力度,联合教育、卫生、行政等部门,对违法违规的行为进行严肃的查处。加强对食堂从业者的教育培训,充分维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要对食堂人员进行充分的管理。例如,在榆林市第三中学,学校管理者就是通过对食堂人员进行定期的教育培训,来增进大家对食品安全卫生的监管意识。在2016年10月10日联合食药检部门进行的安全大检查上,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同。

除此之外,还要从采购、验收、加工、操作等各角度,规范食堂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增强食堂从业者的安全意识,加大他们对“营养食品”的设计,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促使食堂内部建立一个卫生、科学、安全的膳食设计意识和安全发展意识。

做好食堂安全监督管理的风险预警。学校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食堂食品安全的硬软件的建设。要通过校园板报、广播、讲座等方面,使全体师生都能够树立“健康饮食”的发展意识。加大对健康食品的监督和宣传力度。要进一步落实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度。进一步强化食堂工作人员和教师对“食品风险事故”的掌握工作,避免“4・22”食品事故再次发生。

要配备专门的卫生责任检查小组提前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警制度,对中小学食堂卫生工作进行定期或突击检查。进一步加强采购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相互协调,并成立专业的采购督查小组,确保食堂的事物价格经济实惠、发展合理。要使食堂的利润掌握在可控的范围内,形成全面的食品卫生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