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1:18: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煤矿监管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原因分析
1.1 特种工作人员的文化差异
经过对多个企业的矿井工作人员的调查显示,只有20%的管理者具有专业的机械操作知识和良好的矿井工作安全意识,其余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只经过了一个简单的安全知识培训,对于危机情况发生时的处理方法基本没有认知,可以看出,这种特种工作人员的文化差异是造成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重要原因。在另一方面,工作人员文化上的差异,也导致每个人对于煤矿机电运输后所使用的设备十分生疏,即使经过了设备使用的培训,在缺少相关经验而又没有专业人士现场指导,还是容易犯一些错误甚至引发事故。
1.2 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我国的煤矿机电运输的施行是与大环境下对于煤矿资源的需求增大所造成的,煤矿机电运输运行和管理制度上的缺陷也是造成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煤矿机电运输的运行,与传统的煤矿运输有很大改变,在运输过程中机电工具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煤矿中的运输效率,但是这些设备的运行,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养,尤其是安全意识的培养。目前企业在煤矿机电运输的运行中,管理人员甚至都不甚了解设备,这也是一个安全隐患。综上所述,目前企业的管理制度有很大的缺陷,例如换班制度、专业用人制度、监管制度等十分混乱,这对于井下工作的安全性造成巨大的问题。
1.3 设备的安全维护不到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煤矿机电运输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在各项制度未完善之前,对于设备的维护显得极其重要。煤矿机电运输的设备,通常存在设备老化与设备故障两种问题。煤矿机电运输涉及到了各种各样的设备的应用,在这些电器设备的运行中,设备之间存在着各种联系,再加上电力供应与电压问题,使得整个运行系统非常复杂,所以在运行的过程中,稍有偏差,整个系统就会收到影响,从而造成部分设备出现故障,故障没有及时发现或者忽视的话,就极容易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从而引发事故。我国的煤矿企业在煤矿机电运输实施的过程中,有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等原因,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了机电运输改造,这些原有设备有的运行还正常,但是有一部分存在了老化的问题,在运行的过程中,更会加速老化,当设备老化到一定程度后,因为无法满足整个系统的需求,就非常容易发生故障,从而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
2. 合理的应对措施
2.1 加强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与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的文化程度与工作能力的差异,可以通过严格的用人制度和精细的培养来解决。在用人上,技术工种与管理层采取“竞选采优”的政策,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定期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树立起“安全第一”的理念,技术人员还要定期进行知识技能的检验,使得每个人对于工作内容熟练起来,从而可以防止员工操作不当造成的事故。在员工培养上,主要培养两点,一是安全知识教育,目前我企业在煤矿生产上采用承包制,也就是所谓的多劳多得,这就使得一些工作人员为了得到更多的报酬,在设备操作不熟练与安全保护措施缺少的情况下,仍然疯狂的对煤矿进行开采,这种行为具有极大的危险性,所以对于员工“安全第一”的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另一点是技能的培养,煤矿机电运输的一个特征是对于工作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所以要经常的对员工进行技能培养,同时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一定要保持谨慎、负责的态度,同时要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使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的流畅与完善,从而保证整个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
2.2 建立新的用工体系下的安全管理方法
在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优秀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所在。相关企业在煤矿机电运输上,更加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是换班制度,因为煤矿企业在井下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员工绝不能工作的时间过长,否则倦怠的工作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换班制度就比较重要,一个比较完善的换班制度,应该要做到两点,一是要保证工作期间不能没有人,在员工因特殊原因不能工作的情况下也要做好应急预案;二是要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不能因为换班而将责任区推给下一班,在这点上,可以设置奖励制度来进行保证。其次是专业用人制度,煤矿机电运输中有一些机械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所以在使用这些专业人员时,要严格的进行专业知识考核,在考核过后,应进行“一人一岗”的分配,这样既可以保障操作机械的熟练度,又可以使得每个设备专门的人来复杂,还有就是要杜绝未经培训的人员临时顶岗,这点有轮班制度进行要求。监管制度在煤矿机电运输过程中作为核心部分,根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许多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都与监管环节的失误存在直接的联系,监管制度的建立上,应该实行责任承包的制度,使得每个监管人员都要对其监管区发生的事故负责,同时,监管人员一定要有专业的知识,能够在突发事故时应急处理事故。
2.3 实施监测并定期检修设备
在企业进行煤矿机电运输的改造过程中,务必要进行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这不但能使得生产的效益得到极大,也是之后进行监测与检修的基础。在整个煤矿机电运输开始运行后,要安排相应的专业检修人员,建立定期监测与设备维护工作,当发现老化的设备后,要及时上报并申请更换设备,以满足整个系统对于设备的需求。另外的,在进行监测与维护的过程中,依据相关的政策规定,如果有存在故障的设备,要立即向上级请示停止整个系统的运行,对故障进行排查检测,看是进行维修还是更换,等故障处理完成后,才能让整个生产正常的去进行,从而保证正在使用的机电设备的可靠性与先进性。
关键词:安全文化;市场准入;安全监察
一、榆林市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2016年12月据安全监管总局网站消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对陕西省进行暗查暗访。其中,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大梁湾煤矿:建设项目未取得合法手续(项目还未核准)违法组织建设、生产。且该矿没有驻矿安全监管员,有关部门也未采取限电措施,该矿生产煤炭还能够正常进入市场销售。榆林市神木县瑶镇乡黄土庙煤矿:入井人员登记管理混乱,实际入井人数与人员定位、入井登记记录完全不符;通风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不完善,瓦斯管理混乱;开采容易自燃煤层,未编制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未确定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及临界值;主运输设备保护装置不全。榆林市神木县恒瑞源煤炭有限公司:安全监控系统和人员位置监测系统都不能正常运行;在未开启主要通风机的情况下,矿方安排人员入井排水作业。另据陕西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榆林监察分局网站消息:2012年以来,榆林市榆阳区,横山县、府谷县、神木县等地乡镇煤矿,小煤矿多次发生顶板事故、瓦斯爆炸事故、机电事故、溜灰管坠落事故、运输事故、井下窒息事故等,导致死伤数人。通过以上监察结果不难发现,榆林市作为名副其实的煤炭大户,却存在不少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占榆林市煤矿总数90%左右的乡镇煤矿更是隐患重重,时刻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
二、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一)安全文化缺失
虽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标语随处可见,但我国民众安全文化意识却相对淡漠,安全生产只是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形成安全生产价值观和管理理念。榆林市乡镇煤矿大多实行承包制或合伙经营形式,承包多以外来者居多,而合伙经营多是本地农民,由于受文化教育及高额利润的影响,面对安全和利益的权衡,往往是利益至上,安全生产观念淡薄。另外煤矿行业危险性大,劳动强度高,因此大多数矿工都是农民工,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处于安全无知状态,而煤矿企业又因缺乏对安全生产的理性认识和利益至上的观念影响,不进行或只进行形式化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从而为煤矿事故的频发埋下隐患。
(二)市场准入制度失守
虽然我国在煤炭市场准入制度方面已经有相关的规定,如营业执照,采矿权许可证等,但针对数量众多的乡镇煤矿,却面临市场准入制度的集体失守。究其原因,一方面煤炭资源稀缺,市场供不应求,榆林本地及一些外来的投资者都看好煤炭行业的前景,因此当地小煤矿、乡镇煤矿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煤炭行业是榆林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为了税收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以及部分行政人员,官煤勾结,往往本末倒置,实践中煤炭行业准入门槛很低,很多注册资本不足,不具备采矿条件,安全生产未达标的小煤矿在无证或证照不全的情况下纷纷获得采矿权,并投入生产。
(三)安全监管落实不到位
从当地煤矿安全事故调查的情况来看,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的失职,监管不到位是矿难事故的主要原因。煤矿利润相当高,因此一些煤矿经营者为了获得超额利润,往往通过各种形式拉拢腐化行政监管人员,金钱贿赂,股份分红,结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使得行政监管形同虚设。面对煤矿违法违规行为放任自流,对于一些本该停产停业,关闭整顿的乡镇煤矿视而不见,甚至包庇纵容,帮助其欺上瞒下,开脱罪责,直到隐瞒不住才上报。此外安全监察工作缺乏细节,监察范围过窄,监察人员数量及素质过低,导致监察流于形式,走过场,安全隐患比比皆是,转包分包情况严重,危险重重。
(四)安全投入不足
且超能力生产乡镇煤矿经营者和管理者急功近利,采用陈旧的、不合格的、落后的安全设备和开采技术,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为了追求高额经济利润,出现大量超能力生产问题,盲目扩大规模,导致井下超员现象十分严重,诱发了大面积的冒顶等煤矿安全事故,置矿工的生命安全于不顾。
三、煤矿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树立安全文化理念
安全生产应当以人为本,然而我国安全生产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缺乏安全生产观念,对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对生命权和人权的尊重和重视不够。尤其是针对煤炭行业,从企业文化,到领导阶层的管理理念,再到广大矿工的安全意识都很淡薄。因此,树立安全理念,推广安全生产文化,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就成为推动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所以针对榆林市煤矿行业普遍存在的煤矿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匮乏的现象,应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首先,推行强制性安全培训,设立独立的、专门的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对煤矿投资者、管理者、一线矿工、新员工分别进行培训。设立不同的培训内容、时间、考核标准,考核合格后方能投入作业。其次,构建良好的安全生产交流机制。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文化宣传,使煤矿管理者形成安全观、预防观、责任观,尊重生命,尊重矿工,积极听取一线工人的安全反馈,使广大矿工形成主人翁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重视生产细节,积极参与煤矿管理,及时发现隐患,联合治理隐患。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安全生产的有效交流机制和良性循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实现煤炭产业的升级
我国煤炭法规定,煤炭行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其中,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是必备条件。采矿许可证是采矿权人开采矿产资源的法律凭证,是由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环境保护和矿山安全生产要求等,授予采矿权申请人开采矿产资源的许可证明。采矿许可证不得买卖、涂改、转借他人。煤矿管理部门根据安全生产投入情况、从业人员培训情况等负责颁布和管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营业执照的颁发。煤炭行业建设周期长,投入巨大,属高危行业,存在顶板、冒顶、瓦斯、透水等风险,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危险性。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市场准入制度,才能从源头控制安全隐患,保障安全生产。一方面,针对煤炭行业应提高最低注册资本金额,组织专家组对安全生产投入情况等达标系统进行论证,严格控制煤炭经营资格。将不具备经营资格和承担能力的法人和自然人排除在市场之外,加大淘汰小煤矿等不合格煤炭企业的力度,提高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建立高效优化的产业结构,实现煤炭产业的升级。实行煤炭资源的整合,针对榆林市乡镇煤矿、黑煤矿泛滥的局面,通过关闭黑煤矿,鼓励大中型国有煤矿以收购、兼并、托管和控股的方式整合小煤矿,促进大中型煤矿的产业化发展,从而带动小煤矿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煤炭行业准入制度的提高有利于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实现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全面提升安全监管水平
从煤矿安全监察局公布的数据来看,煤炭行业监管制度的疏漏是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建立独立、完善的安全监管体制,真正落实安全监察制度,提高安全监察水平就成为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首先,建立独立的煤矿安全监察垂直管理体制。由于煤矿行业的特殊性和高危性,国家应加大对煤炭行业的监管力度,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全国范围内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并根据行政区划下设省、市、县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在煤矿企业设立专门的煤矿安全监察办公室。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独立于所在的省、市、县政府及煤矿企业,实行独立的财政体系和人事任免制度,垂直管理和领导,与地方政府和企业无任何从属关系。再辅之以定期的异地轮岗人事制度,从而保证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独立性,防止监察人员与当地煤矿企业,政府形成利益结盟,彻底杜绝,权利寻租。其次,提高监察人员的条件和配备。安全监察关系生命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一名合格的安全监察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安全技术,扎实的法律基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井上、井下安全监察执法能力。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由专门的安全培训机构对煤矿监察人员进行培训辅导,只有安全监察资格考试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此后,安全监察机构及监察人员也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机构的继续教育培训和考核,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各类安全生产指标和技术等,每次培训完毕后安排考核,考核不合格者调整工作岗位或实行淘汰制,从而保证安全监察人员的工作能力。另外,目前在煤矿安全监察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即监管力量薄弱,监管人员配备不足。针对该问题可通过扩大招聘监察人员,壮大监管队伍,保证企业,煤矿监察办公室达到相应规模的监察人员,将监察工作落到实处。最后,细化监察内容,落实检查责任。安全生产无小事,监管人员更应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煤矿安全监察办公室应保证每周监察一到两次,县级以上监察机构做到每月监察一到两次,并进行不定时突击监察和巡回监察,保证安全监察的常态化和突击制。检查范围包括安全生产投入情况,如无序性开采,生产设备,技术不达标问题;违法违规作业情况,如超能力生产,井下超定员生产问题;安全隐患排查,如顶板、冒顶、透水、瓦斯、通风等;矿主及矿工任职资格,定期培训考核问题等。一旦发现问题,从厂矿领导到班组负责人,到一线矿工,根据各自的安全责任范围,迅速确定责任主体,追究其法律责任。结合安全监察结果强化责任追究制度,能够迅速有效的解决煤矿管理工作中的粗放式管理和执行力弱化问题,从而使得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管水平稳步提高。
作者:李婉秋 单位:榆林学院
参考文献:
20__年春节期间,__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国家、省、市、县有关政策、文件及会议精神,按照“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的要求,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加大对安全工作的力度。
在有证煤矿安全方面。全乡共有有证煤矿30对(生产煤矿21对,新建煤矿2对,技改未验收煤矿7对),其中资源整合煤矿8对,朱家沟煤矿现已关闭。在管理上我乡主要是强化对《安全生产包保巡查监管制度》、《互纠互查制度》、《夜查制度》等规章制度的落实,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煤管站的领导。经与县煤碳局充分协调,将煤管站人员分成两个检查组,分片区交叉检查有证煤矿安全生产,达到了每个煤矿白天检查每周最低2次;夜间检查每周最低1次,确保零点班的安全生产。乡副科级领导干部到煤矿巡查2次/月。对资源整合和发现有安全隐患的煤矿实行煤管站人员驻矿督促整改。
在打击取缔非法采煤窝点方面。包保领导每周带领乡、村干部白天拉网式巡查、排查不低于1次,夜晚重点巡查不低于1次,每周向乡安办报一次包保巡查周报表。各包村、包点人员每两天必须书面或口头向包保的乡领导汇报一次包保巡查范围内的巡查情况。包保的乡领导在组织巡查时,发现有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将隐患及处理情况向分管安全的领导和乡政府主要领导通报。规定包村、包点的人员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若不能处理的立即向包村领导汇报。在巡查中,明确非法采煤窝点的土地户作为非法采煤窝点启封、反弹的监管责任人。玉马公路施工挖出的露头煤,实行施工标段、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白天、晚上的巡查监管,由所在村作为民用煤供应给农户。对炸封、填封、砌封的非法采煤窝点实行登记、照相、立牌管理,并在标牌上标明“谁启封谁坐牢,监管责任人XXX”等字样,村村建立了台帐,做到了“严、硬、狠”。元月份,共填、炸、砌封非法采煤窝点老井口12口,处罚盗采国家煤炭资源行为人员3人;因包保巡查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有5名干部受到责任追究。
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乡交管办配合县交警队、派出所坚持每天上路巡查,并建立巡查登记台账;在电三轮车外部印上“严禁载人”字样;加大对车辆超载和农用车、拖拉机、摩托车违法载人的监管,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坚决禁止上路。在八道湾等危险路段设置永久性安全警示标志,树立路标牌11块,进行路检路查20次。
在烟花爆竹、民爆物品、非煤矿山和消防安全的管理方面。根据县的文件及会议精神,乡党委政府切实开展了烟花爆竹、民爆物品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煤矿企业、非煤矿山的民爆物品器材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对非法销售和制造土火炮业主给予严厉打击,对在市场上销售的烟花爆竹、土火炮业主实行倒查制,对已取缔非法生产、销售的烟花爆竹和制造土火炮点进行定期复查;对全乡人口密集的村寨进行消防安全检查,以排大火灾隐患、消防知识宣传为重点,预防各类火灾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截止1月31日,取缔土火炮制作点4个,销售点2个,销毁黑火药15.5公斤,共没收制造土火炮银粉35公斤,纸筒2100个,硫磺55公斤,土火炮30000余枚,刑事拘留3人。
在森林防火、供电安全方面。按照县政府关于森林防火、用电安全的文件精神,乡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护林员、各村综合执勤队对全乡森林防火工作进行全面巡逻,同时向群众进行宣传。供电所组织全体员工对全乡境内的高压、低压线路安全进行全面排查处理,确保农户用电安全。
危房校舍、食品卫生安全。结合本乡教育教学实际,两基办、各中小学组织开展学校危房校舍及防火设施安全检查;食品药品领导小组对全乡的餐馆、饮食店、食品加工点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春节期间安全。
在安全生产督查方面。全乡实行三级督查制,各包领导带领驻村干部对本村境内的安全生产进行检查,乡安全执法队对各村的安全生产工作检查情况进行督查,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乡安全执法队督查情况进行巡查。
(一)财务管理核心地位不明确
目前,我国的很多煤炭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弊端,主要表现在财务管理意识不强,在管理过程中完全按照个人的思维办事,而严重忽视了相关法律和规定制度的存在。很多的企业只有会计核算,并没有建立财务管理系统。而有些企业即使建立的财务管理,但并不了解财务管理的概念,经常发生职责不分,越权行事的现象发生,进而导致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等。
(二)财务管理处于不完善的阶段
财务管理处于不完善的阶段主要是通过下面的几项表现出来的:首先,企业过于关注制度的建设,而忽视了对于制度的管理和实施;其次,缺少必要的企业内部监管制度,对财务的监控力度不够,资产管理不严;再次,部分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已有的制度不完善、不严密,很难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最后,部分企业严重缺乏制度意识。
(三)缺乏优秀财务管理人员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财务管理概念的不断更新,随之带来的是更为现代化的、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概念,这就对当前的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迅速变化的年代里,如果管理人员不能及时的更新自己观念和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就不能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财务信息,进而限制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当前煤矿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缺少有效的控制及监督体制
目前,很多煤炭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过程中有效控制和监督体制的重要作用,而是将财务管理工作的侧重点放到了会计核算上,而忽视了管理,侧重于事后核算和事后监督,忽视了事前的有效预测和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监督。
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具体方案
(一)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尤其是职业素质的培养,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基础。为了确保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的学习到先进的管理知识,提升自己的管理观念,并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来建设信息化的财务管理,企业应该定期的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二)强化财务的控制能力
为了确保企业财务的收支合理,保证企业财务的完整以及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企业有必要建立和强化财务控制能力。第一,为了避免违法乱纪、造假制假现象的发生,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审批制度,并强化企业资金运转中经济监控;第二,强化企业内部的审计控制,加强对财务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保证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第三,为确保企业中各项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应该合理配置财务组织机构,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第四,建立和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监管制度,严格监管企业的固定资产。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来保证固有资产的安全性。
(三)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树立并确保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
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是确保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更新财务管理观念以及树立并确保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核心地位,更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应该做到时刻将财务管理作为煤炭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更是要将资金管理作为重中之重。
(四)细化财务基础工作
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财务工作,企业必须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明确规定财务管理人员的各项分工。可以考虑一下几点:一是完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相关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能够确保企业投资、担保、收款、付款、成本费用、工程项目等财务管理有效进行的工作上。二是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于企业在日后的财务规划控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健全财务处理的过程,科学有序的处理各项财务事项,坚决杜绝由领导直接决定等任何重大财务决策。煤炭企业的财务人员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制定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对企业的资金支付有知情权。
三、结束语
关键词:煤矿企业 会计管理 问题 对策
1 煤矿企业会计管理工作进行的背景分析
随着现代环境下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煤矿企业内部对于会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一种要求从本质上来讲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规范新的会计管理工作、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实际上,煤矿企业本身也是非常注重企业管理观念上的进步和改变的,因此在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以及实施的过程当中,大多数企业也较好的响应和遵守了《会计法》中给出的具体要求,并在实际的状况下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完全可以说,会计工作在我们国家的经济管理当中是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煤矿企业中尤其是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2 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观念上守旧
现代的社会环境以及经济发展都对煤矿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无疑也会对会计相关的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标准,因此,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切实的加强会计基础管理工作,还需要注意强化服务被管理者的这样一种思想观念。但是,在现今的煤矿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环境下,会计管理工作人员并没有这样一种必要的意识,因此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服务意识并不高,这一点在后续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就需要更进一步的完善和进步。除此之外,煤矿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比较严重,因此其管理队伍往往缺乏必要的创新和突破,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管理方式上的陈旧。上述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煤矿企业的良好发展。
2.2会计监管制度上的不健全
在目前的会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会计监管是有着相当明确的要求和标准的,但是目前的很多煤矿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地去实行之,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极度混乱,财务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当中往往也是无章可循或者是有章不循,总之,这样一种相对混乱的状态时很难保证企业的良好关于与运行的。再者就是这样一种混乱的状况容易使得财务管理在煤矿企业内部处于一种相对被动和从属的地位,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财务部门在煤矿企业内部根本就难以发挥出其应用的职责和功能来。
2.3管理技术不完善
现代煤矿企业的经营规模始终都是在不断扩大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往往就会对企业资金的集中程度有更高的要求,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和内部项目资金的分散占用产生了明显的矛盾,且这样一种矛盾在实际的环境下日益突出。
3 煤矿会计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3.1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
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体制的完善首先就需要完善煤矿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样一项工作的进行就需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一些实体多、规模小且管理不严等一系列实际状况来进行资源的重新整合;其次,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全面的构建预算管理体系,这样一种要求的提出主要是希望能够将传统的以核算为主的会计工作转化成为现代的以管理和监控为主;最后就是要建立起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来,其优势就在于能够最大程度的加快经济活动的进行,最好全过程的良好控制。
3.2加强企业财务监管力度
财务工作的监管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化进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在予以执行的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的体现出群众监督和组织监督的结合性来。在这其中,负责人委派制就是非常有创新性的一个举措,其好处就在于能够在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避免因为个人的利益而受到上级领导的不良控制,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一些违法乱纪之事的发生。因此,会计管理制度也是要进一步的完善的,以此来切实的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
3.3进一步完善财务系统的控制制度
会计管理工作发展到现在,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较多的融入了网络信息技术,在这样一种良好的状况下如何更好的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也就成为了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在网络环境下,首先就是要对传统的手工环境结构做一定程度的调整,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在授权的过程中运用内部审计的方法,以此来切实的提高财务管理系统的控制制度。除此之外,财务软件相关的开发人员、维护人员以及操作人员都需要在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进行合理良好的分工,切实的保障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责权明确。
3.4财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作为煤炭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在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不仅仅是要执行国家的会计法和企业制度,还应当较好的注意执行煤炭企业内部专业会计制度。实际上,煤炭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是非常之复杂的,需要进行核算以及管理监督的工作量都比较大,因此在工作实际进行的过程当中就必然需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并尽可能科学合理的来进行人员的分配,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保证会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4 结语
煤炭企业在我们国家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煤炭企业内部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对其解决方案进行分析时无疑也需要多方面的考虑。
[关键词]煤矿生产 采煤 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 P618.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51-1
0引言
近年来,安全生产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工业产业发展中重点研究的关键性问题。特别是对于煤矿生产来说,由于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面临较为复杂的生产环境,因而极易发生较为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相关数据也表明,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在工业生产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这不仅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危害了企业发展的和谐性。可见,安全管理已经成为稳定煤矿产业高效发展的核心问题。据调查,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多出现在采煤阶段,因而对采煤过程中安全因素的控制及管理应该作为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活动展开的核心。
1采煤作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价值意义
1.1采煤作业安全管理现状
中国是最早发现并使用煤炭的国家,但是中国煤矿生产水平却与先进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仅体现在煤矿生产设备方面,更体现在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方面。据相关数据表明,中国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煤矿生产作业安全事故发生率的十几倍。煤矿生产中采掘作业是安全隐患较多的生产阶段,由于采掘过程中需要面临较为复杂的地质环境,同时对于一些特殊分布的煤层,往往需要进行人工采掘,如果在该过程缺乏先进的采煤技术措施,同时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必然会给采煤生产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其后果不堪设想。
1.2采煤作业安全管理的价值意义
事实上,采煤作业安全管理关系着采煤企业社会形象的建立。煤矿企业是国家获得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只有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才能够更好地树立企业形象,稳定社会和谐,这样才能够保证煤矿生产活动的展开,进而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于采煤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最终目的是以安全促进生产,也就是说安全问题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只有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才能够更好地保证煤矿生产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就能够高效地发挥和调动生产人员的生产积极性,促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以提高。
2加强采煤作业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
2.1加强采煤设备的投入与使用
现代化设备的投入与使用是采煤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现代化采煤设备具有安全性高、精度高、采煤质量高等众多优点,其可以应对较为复杂的生产环境,同时一些较大的煤矿也专门设置了设备的中控室以监测采煤设备的运行状态,这极大地减少了采煤作业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同时由于现代化设备操控精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采煤作业的安全性。此外,在现代化采煤设备中,针对生产环境安全监测的设备越来越多,如瓦斯浓度监测仪器等。总之,现代化采煤设备的投入与使用能够有效地减少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能够稳定煤矿生产。
2.2加强采煤过程中的支护管理 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在采煤作业活动中,采掘工作面需要进行相应的支护,同时支护措施及支护点的分布需要按照地质结构及煤层分布的结构进行科学布置。为了有效保障采煤作业的安全,严禁空顶作业,同时为了能够有效控制顶板事故的发生,工作面支护需要满足支得起、护得好、稳得住的要求,进而才能够有效地保障采掘作业的安全性。
2.3加强采煤技术工艺改革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对于现有煤矿产业开发来说,应该进一步深化采煤技术改革,深度挖掘安全性较强的采煤技术,加强技术改革不仅能够促进煤矿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保证采煤工艺的安全性,如现代采煤工艺中已经极少用到普采及炮采工艺,实现了现代化采煤技术的改革。
除了对采煤技术进行革新以外,也应该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生产监督责任制。首先采煤作业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将采掘作业活动划分为多个安全作业活动区队,每个安全作业活动区队安排专人对区队内的安全作业情况进行管理监督,并且落实责任制,当某一安全区队出现安全问题,应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行,能够对安全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并且能够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及安全意识。
3构建采煤作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管理办法
3.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构建安全监管机制
为了能够让企业所设立的安全管理制度更为细化,企业可以邀请安全顾问,为企业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安全操作管理规定,其中应该包括一些工具设备的使用、维护的方法及进行采煤操作时所应该设置的一些安全措施等等。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形成与落实,应该不断进行完善,尽量能够让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实现对采煤作业的全方位监管,进而有效地保证采煤作业的生产安全。
3.2加强人文管理 提高生产人员的技术素养
据调查,采煤企业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多为人为因素。因而在不断完善安全管理的同时,应该重视人文管理。所谓的人文管理,就是在企业中应该加强采煤生产人员的技术培训,对采煤生产人员进行专业操作知识的培训与考核,避免由于错误操作而造成生产事故。同时,对于新入厂的员工,应该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培训、岗位安全培训、实践操作培训等,之后才能够进行生产作业。对生产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能够有效地控制生产作业中的错误操作,既能够保证采煤企业的生产效率,也能够促进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人为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煤矿深井;通风技术;现状
中图分类号:TD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5-0014-01
在实际的矿井生产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深井中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就要求其必须将地面上的空气及时的输送到井下各个作业地点,这样不仅能够为井下工作人员的呼吸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井下的各种有毒气体矿尘进行稀释与排除,来为矿工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一、煤矿深井通风技术管理现状
(一)缺少监管通风管理的安全性
一些煤矿企业只知道盲目的追求效益和利益,重视采掘的作业进度,忽略了井下通风作业的重要性,对通风管理不够重视、认识不足,在生产作业中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无法对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而造成通风安全事故。再加上部分煤矿企业在日常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合理的规划通风管理的资金投入,完善通风系统,提高通风技术含量,缺少地理、环境因素等对通风系统产生影响的认识。对于通风系统和设备没有认真做到定时检查和更换,在高效的长期运转下,给井下安全作业埋了下隐患。因此,要加强对通风方面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矿井通风技术监管制度;熟练掌握通风设备的性能,及时发现各种因素可能对通风系统造成的影响并加以整改;提高煤矿作业人员对通风的认识,加强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掌握基本通风常识。这些都是与井下作业息息相关,是实现安全作业的根本所在,对企业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对工人的生命安全,更为重要。
(二)应用的通风装置质量不高
目前矿井采用机械设备通风的通风方式,机械通风设备通风能大大降低对采矿工人造成影响的有毒气体,例如瓦斯、粉尘、二氧化碳等。有些煤矿单位介于资金投入问题等多方面的因素,往往购买价格比较低廉、通风效果较差存在安全隐患的低标准通风设备,这样的通风设备往往故障率很高,从而为井下安全生产埋下了重大隐患。所以,井下通风效果的好坏与通风设备的质量存在直接的关系,因此,要严把设备质量关,实行专人制,即派专业人员详细查看设备生产厂家的资料、资质、生产许可证、相关的技术资料,详细检查设备的规格、性能及参数等,研究此设备与施工要求的符合性;专人负责通风设备的运行,并定期的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使通风效果的安全系数达到最高水平。
二、提高煤矿深井通风安全性的策略
(一)积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为了能够更好的健全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积极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来为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当我们在利用先进科技来提升深井通风安全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风筒进行合理选择,在通风最大距离的情况,需要确保作业面具备适宜的风量,在许可的通风巷道断面基础上,尽量地选用较大直径的风筒,进而使风筒的阻为降低,从而使风阻得以有效地控制再者,应当尽可能地选用节能型的通风机,从而使装置噪音的污染问题减少,科学地减少整体系统的通风管理成本,针对距离较长的通风管理,则需要选择恰当长度的长导型风筒,对接头漏风的情况进行控制,并且对通风电耗进行合理地控制平时管理装置的过程中应当进行挂牌管理,进而确保通风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来充分发挥矿井同分设备的性能。
(二)建立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在矿井通风管理中,重点主要涵盖了解决平时通风管理现状、调整管理停开工范围的通风、制定通风报表、配置有关的人员等多个方面,其中大部分实施的是通风区长和总工程师负责机制的管理模式,而这就要求通风区长必须要根据通风调度以及任务组织等实施合理的决策。如此的通风管理尽管具备决策迅速、组织任务及时等的特性,可是针对具体的策略,常常都是决策工作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实施,并不能真正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导致决策失误。因此,在矿井通风管理的过程中,要求我们要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建构信息管理系统,将一切的信息融入到矿井通风管理中,提升通风区长的决策效率,保障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此外,在该系统当中,我们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通过图片展示的方法,来将矿井的通风现状进行更加直观地展示,使得通风装置的位置、用风位置、风流的方向、运行状况等都能够全面的展现出来,为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使决策的更加合理、准确,从而提高矿井的通风质量与效率。
(三)建立高质量的通风工作队伍
确保通风系统可靠的基础,是具备高质量的通风工作队伍。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在进行通风安全管理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高质量的通风工作队伍,并在其基础上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求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来提高通风队伍的整体质量与工作水平。当今,我国不少煤矿企业在进行职工培训时,其所关注的重点主要在基础性的操作能力方面,而对于通风综合安全观念方面的教育则相对来说较为欠缺,如果煤矿工作者不能具备充足的安全观念,即使通风系统可以正常和安全地工作,那么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因此,管理部门需要通过各种培训方式对职工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教育,来确保煤矿的所有工作者都能够明白通风安全的重大意义,牢牢地记住通风安全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搞好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此外,煤矿企业应当创建和完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重点是落实通风安全方面隐患整改制度,通过制度和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提升,来提高职工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度,增强职工的安全观念,推动职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通风安全的管理工作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深井通风的安全管理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并进一步为矿井工作人员营造出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就要求我们必须要重视矿井的安全通风问题,来尽可能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肖成侠,陈全.HAZOP 在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风险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11):97-102.
针对部分煤矿企业在物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成本意识不强、成本控制机制不健全、采购价格高、运输效率低下、储备不科学等问题,以神华集团神华神东物资供应中心为例,分析煤矿企业物资管理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提出建立健全成本管控制度、创建物流供应链、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人才培养等成本控制策略,为提升物资管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煤矿企业;物资管理;成本控制
当前,煤矿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形势更加严峻。在这种环境下,煤矿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必须及时、有效地应对市场经营形势,严格控制成本,通过建立健全成本控制制度、加快信息化建设等途径提高企业物资管理效率,确保企业经济效益。下面以神华集团神华神东物资供应中心为例,分析煤矿企业物资管理中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及策略。
1煤矿企业物资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成本控制是煤矿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既是由煤矿行业的自身性质决定的,也是客观市场形势、环境因素等驱动的必然结果。神华集团神华神东物资供应中心作为煤矿物资管理企业,其物资管理工作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1企业位置
通常煤矿企业坐落于相对遥远、偏僻的山区,面临不便的交通运输条件,煤矿资源运输需要耗费较大的成本,因此,矿产区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资材料的存储、供散位置。物资管理区应该既靠近开采区,又临近便利的交通运输道路。
1.2煤矿资源特点
由于煤矿资源具有规模大、质量重等特点,其物资管理势必要占据较大的空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煤矿资源的开采与加工过程复杂,需要高端加工技术、开采设备等的支持,这必然需要高投资,因此成本控制在物资管理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1.3物资管理弊端
当前,很多煤矿企业在物资管理过程中,成本意识不强,物资管理水平相对有限,实际物资管理无规则、无秩序,出现了多层采购、管理,层层设库等问题。由于缺少健全的成本控制机制,存在采购价格高、运输效率低、储备不科学等弊端,物资供应问题频发。煤矿企业整体上面临着成本危机,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1.4企业经济效益
煤矿物资供应中心承担着煤矿物资的计划、采购、仓储、配送等工作,涉及大量资金的投入。企业经营活动成本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只有在物资管理中加强成本控制,才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才能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鉴于物资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煤矿企业在物资管理与日常经营活动中,必须树立积极的成本管控意识,将成本控制纳入物资管理计划,严格执行成本控制指标,力求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2煤矿企业物资管理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神华集团神华神东物资供应中心虽然在物资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依然存在诸多成本控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物资计划、采购、仓储、配送与监管缺少成本控制力度。煤矿企业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成本,不做好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就会从整体上影响物资管理的经济收益,然而从目前来看,神华神东物资供应中心却并未能将成本控制纳入物资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导致了成本控制失灵、投资逐年上升的现象,给企业的未来发展、长远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
(2)企业未能形成健全、完善、合理的资金运营、分配、管理制度。煤矿企业物资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资金周转缓慢、融资困难等问题,甚至出现了企业信誉下降、集资渠道狭窄等现象,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经营。
(3)资金管理信息不畅。企业未能创建一个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无论是物资管理还是资金管控都无法实现信息的通畅交流,导致了资金周转、运营中的现象,大大增加了资金管理成本,增加了企业运营开销,影响了企业科学决策。
(4)资金监管不善。企业在资金监管环节力度不强、制度不佳,企业资金监管部门无法及时、有效地掌控资金流动信息,造成了资金管理漏洞百出、账目核对差异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企业缺少一套严格的监管制度,导致约束机制无法切实发挥作用,个别主管人员为谋取个人利益,不惜牺牲企业利益。针对神华神东物资供应中心在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有效的监管措施,加大成本控制力度,解决高投资、高浪费的问题,确保物资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煤矿企业物资管理成本控制的方向
3.1严格依照制度规范控制成本
现阶段,神华神东物资供应中心在物资管理工作中,依然缺乏积极的成本控制意识,企业改革步伐相对缓慢,成本控制尚未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由于缺少严格、健全的制度约束,导致采购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企业必须首先从制度上下功夫,建立健全采购成本控制制度与规范,并严格依照制度规范约束采购者的行为,形成对整个企业各个部门的有效监督和约束,实现对各个部门成本损耗的有效控制。
3.2提高物流水平控制成本
物资运输是物资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是煤矿企业高效运营的保证,从同一集团所属企业间的物资往来,到对客户的服务,再到企业自身的物资采购,都要借助物流力量,这其中物流成本占据较大比重,因此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是控制成本的重要途径。目前,神华神东物资供应中心出现了物资供应不协调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无需紧用的物资大规模占据仓储空间,紧急需要的物资却没能及时供应到位,这种物资供应不协调、服务不平衡的状态势必会提高企业物资管理成本。面对这种形势,企业必须启动物流项目,采用先进的物流方式支持物资的运输、分配与供应,确保物资供应处于合理平衡状态。
3.3依靠信息技术强化成本控制
信息技术是推动企业高效运营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物资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提高物资管理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煤矿企业必须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强化成本控制。神华神东物资供应中心要充分利用物资储备管理信息软件,动态分析各类设备、材料、交通工具等的使用情况,明确各个仓储空间的储备情况,计算相关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预测企业在未来一个月的采购计划、运输计划等,确保物资供应与现实需求相吻合。
3.4加强人力资源培训
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水平与能力直接影响物资管理和成本管控,必须把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与培养作为煤矿企业物资管理成本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加强成本控制的根本。
4煤矿企业物资管理成本控制策略
煤矿企业要根据成本控制方向分析,建立健全成本管控制度,从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及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深化调整、深入改革,最终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4.1建立健全成本管控制度
煤矿企业物资管理成本控制必须首先从制度入手,制订一套科学系统的预算制度,依靠预算制度来实现成本控制的主动性。预算制度必须把年度物资管理所需资金与不同岗位职责一一对应,为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制定年度预算支出计划,按照预算规定将有限的成本按照科学的比例分配到各个部门,以此来约束控制各个部门的行为,使其严格按照分配的比例完成成本控制任务,形成自觉的成本控制意识。对于预算的制定,煤矿企业要深入、细致地分析近年来同行业物资的资金投入比例,并参照市场客观发展形势编制预算。企业各部门要结合以往的运转情况、工作经验等,自行编制本部门的物资需求计划。在此基础上,企业物资管理部门要加大同财务部门的配合力度,根据各部门提供的计划书科学调整和分配资金。年终预算结束后,要统一进行决算分析,总结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效地控制成本。
4.2创建物流供应链系统
科学完善的物流供应链体系可以保证各类物资的及时供应,使其达到供需平衡,控制不合理库存,避免成本浪费。因此,煤矿企业要创建物流供应链体系,依靠这一体系有效梳理集团内部企业的物资往来、强化客户服务以及自身的物资储备与运输规划等。煤矿企业要深入分析、规划物资类别,根据日常经营中各类物资的需求度、需求量等制定存储与运输计划,在此基础上优选信誉度高、工作效率高、服务优良的物流企业,采取煤矿资源与相应装备同步配送的物流模式,构建与物流企业的长期合作机制,鼓励物流企业参与企业仓储、运输计划等的制定,以此来有效控制仓储成本。煤矿企业必须加大对仓储的检查力度,定期检查、维修并保养各类设备、工具等,确保其能够被长期使用,从而减小折损带来的成本损失。
4.3创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煤矿企业必须大力推行企业信息化、自动化经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物资管理信息软件,创建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依靠其进行物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所创设的信息平台必须包括以下基本项目:项目录入、使用登记、分类整理、报表统计、数值预警等,使煤矿资源、设备物资进入仓储后能够直接录入信息系统,并根据仓储空间内物资的使用、消耗与出库情况等进行信息的动态更新。信息系统要能够及时生成仓储信息报表,当仓储空间不足或物资短缺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示信息。通过信息平台可以实现信息的高效率传输,各部门也能够根据信息系统的内容提示及时作出反应,从而实现企业物资管理的高效开展。
4.4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煤矿企业必须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物资管理中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任务,制定一套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企业要从财务部门入手,加大力度引进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才、会计人才,科学编制预算,做好企业资金的分配、统筹与规划等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各部门人才成本意识的培养与培训,使其能够以自觉的成本控制意识编制本部门的成本控制计划。
5结语
在当前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下,煤矿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必须及时、有效地应对客观市场经营形势,在实际物资管理工作中加大成本管控力度,通过建立健全成本控制制度、加快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来提高企业物资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确保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论煤矿企业物资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1(8):73.
[2]齐保安.煤矿企业物资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J].现代企业,2010(8):23-24.
[3]郭修甫,翁克瑞,杨磊.煤矿物资动态库存控制策略研究[J].煤炭工程,2009(10):125-127.
[4]高现昌.强化煤炭企业集中采购管理努力降低物资采购成本[J].科技创新导报,2009(12):201.
[5]孙晓明.煤矿企业物资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方法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13):65.
关键词:煤矿企业;煤炭资源;安全管理;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志码:A
煤炭是世界三大能源之一,与我们的生活更是息息相关,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必不可缺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是比起煤炭资源的发展前景,人们更在乎的是煤矿中一些安全事故,电视上也经常报道某某地区的煤矿出现问题导致坍塌,多少工人等待救援,所以我们应该了解煤矿行业是如何管理自身的安全问题的。
1.煤矿事故发生频率及分析
煤炭资源在一些能源大国中的地位举足若轻,我国的煤炭资源也同样在全国的经济来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谈及煤炭资源时,首先是看到煤炭的年产量,其次就是关心煤矿事故的发生了,可见大部分人们认为煤矿事故的发生的频率是很高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2.5亿吨标准煤,到了2015年仅仅是前十个月全国煤炭产量就达到了30401万吨,根据官方数据2011年,我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为469人,接近500人;2012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为435人;2013年(从一月到十一月)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为322人。还有许多瞒报等未公布的数据。而在美国煤炭行业2000年到2007年均产煤11.1475亿吨,年均死亡仅30人而已;在日本,煤矿安全管理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自1985年以来,日本煤矿未再发生大的死亡事故,这是多么惊人的安全水平;德国是世界上煤炭和褐煤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煤炭的地质蕴藏量约2300亿吨,而德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0.04。可见中国在煤矿安全的道理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在现代煤矿安全管理时容易忽视的问题
2.1煤矿工人的素质不合格
我国煤矿资源分布并不平均,在一些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地区,招募的煤矿工人与技术操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并不过关,导致企业存在专业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与整体素质不全面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煤矿的生产进度得不到保障,而且还严重威胁了其他职工的人身安全。而且这些素质不过关的员工由于自身问题,在招募时的工资相对比较便宜,大量这样的人出现在市场就会使正式的煤矿工人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同时这些素质不过关的员工几乎无法实施规范化的管理,对煤矿产业今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2.2忽视对煤矿工人的培训
在煤矿作业中,煤矿工人们总是“战斗”在第一线,他们的安全可以说是时刻都在一个不稳定的环境中。有一些煤矿的管理人员没有良好的安全意识,认为煤矿工人自己都有自己的意识,因此忽视对他们的安全事宜的培训,或者是担心培训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耽误煤矿工作的进行,更有甚者有些煤矿企业为了应付政府相关部门的检查,还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不仅自身不对员工负责,还违法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给煤矿企业的正常运行与持续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2.3没有制定长期有效的安全机制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危险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无论是管理人员或者是工作的人员都需要对身边的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但是在一些煤矿机构中,他们没有制定长期有效的安全机制,对煤矿的检查没有规律性。还有的在制定相关规定时,并没有考察实际情况,也没有结合具体的需要,只是凭借着自己的一些经验来制定安全机制,结果制定的措施不能满足煤矿的实际需要,工人们的安全得不到很好的管理,造成煤矿的管理出现重大的漏洞。
2.4监督、监管不到位
目前我国的煤矿行业在飞速的发展,煤矿行业的安全不仅仅需要企业自身的监督还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定期的抽查。但由于煤矿行业的高利润,一些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员在对煤矿产业进行检查时故意,不认真检查,使得这样的安全检查成为了一种形式一般的存在。还有就是企业自身的监督不到位,企业内部在监督时常见的手法是传统的安全检查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监督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够,致使在监督过程中仅仅是大概的检查一下就一笔带过,给煤矿企业的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
3.针对常见问题的有效措施
3.1提高招募员工的门槛
想要减少煤矿行业的安全事故,首先在招募上就应该减少素质不过关人员的数量,因为很多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造成的。所以必须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现在的网络技术十分发达,在招募员工时完全可以扩大范围,在网上,电视节目上都可以进行招募,不在局限于一种传统的招工方式,或者是完全依靠现有的员工介绍自己的亲戚朋友来工作,而且招募基本素质过硬的人不但便于管理,对于煤矿职工市场的稳定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煤矿企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一定的好处。
3.2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目前正在运行的煤矿企业想要快速平稳的发展,就必须遵循我国的安全生产法,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为保障广大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必须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其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在培训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工人进行有关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与政策的宣传,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在当代社会,员工们的基础素质相对以前已经提高了不少,现在对他们的培训方式也越来越多,为了节约时间,可以组织大家观看有关安全方面的视频,为了提高工人的学习兴趣也可以组建一定的小组,不定时的组织小组学习,互相探讨自己的看法等等。只有煤矿工人自己意识到了危险的事故马上要发生了,才能够第一时间阻止悲剧的发生,减少人员的伤亡。
3.3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
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度与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煤矿企业安全的一项保障,只有企业各级领导与职员都重视安全生产,才能够保证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后可以有效地提高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而减少因工作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工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安全素质提高了也能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所以切实落实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并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对一个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3.4完善安全监管制度
对于煤矿企业的监管、监督需要从两方面下手。一方面是政府部门的监管,政府部门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及时地指出煤矿企业在工作中的一些疏漏,并对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做法做出相应的处罚,坚持公正廉洁的工作态度,严禁舞弊行为。为煤矿企业营造一个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其次就是企业内部对于工作中的监督、审查,由于煤矿工作中的危险会随机的出现,所以在工人们自身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时候,监督人员就要对员工的工作,以及他们的工作环境进行审查,确保没有重大问题,而且还能及时的了解到企业现在的实际作业情况,为下一步的具体计划做好调查。必要时可以在煤矿作业区的一些重点地方安放摄像头来实时的了解工人们的工作情况。安全监督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企业的各项政策能够顺利的实施。
4结语:
煤矿行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煤矿行业存在了好多年,但是在现在的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招聘低素质员工来节约员工成本,企业内没有制定好长期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还有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到位等等。想要煤矿企业都够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都必须得到解决,重视煤矿行业的安全是重中之重,不但要制定各种制度,提高招聘门槛,监管、监督也要及时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殷文立.浅议当前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3(04):50.
[2]田水承,赵泓超,裴俊斌.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煤矿现代化.2012.(02):79-81
[3]胡发中.当前兼并重组煤矿经营管理中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16):49.
[4]鲍加峰.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3(Z1):16.
[5]张国伟.探析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与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22):134.
按照省政府07年33号明电的规定,分局组织召开2008年第四季度煤矿安全监管监察联席会议,旨在通报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工作,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振奋精神,团结一致,共商对策,更加扎实地抓好煤矿隐患排查、瓦斯治理、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及近期的各项工作,控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全面实现今年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前面,我们共同传达学习了国家安委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省政府关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会议纪要》,部分市县监管部门和企业交流了瓦斯治理的经验。
下面,我代表分局作一发言。
一、今年1-9月区域煤矿安全及监管监察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煤矿事故情况
10月份已发生事故6起,死亡7人(xxxx市招勋三煤矿发生顶板事故死亡2人,xx县青山煤矿发生运输事故死亡1人,xx市红旗煤矿发生顶板事故死亡1人,xx(xx煤矿)北井发生顶板事故死亡1人,xx市黑石溪二煤矿发生顶板事故死亡1人,xx电集团公司金刚煤矿发生顶板事故死亡1人)。
(二)今年煤矿事故的主要特点
3、从考核煤矿安全整体水平的百万吨死亡率来看,仍大大高于全国、全省水平,特别是xx、xx市煤矿事故百万吨死亡率还很高。区域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煤矿的安全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还亟待增强和提升,还远没有达到可防可控的程度,抓好区域煤矿安全及监管监察工作仍任重道远,需要经过我们艰苦长期努力。
4、出现了今年第一起瓦斯事故。达县新桥煤矿8月6日发生水仓掘进工作面瓦斯窒息事故,死亡2人。该起事故死亡人数尽管只有2人,但从事故发生的原因看,其事故教训值得认真总结。一是矿井没有按《加强小煤矿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设置专门通风瓦斯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二是矿井采空区没有按照规定标准封闭严实,倒风季节导致采空区有毒有害气体进入矿井作业区(xx富源煤矿曾发生过该类事故致死六人);三是向掘进面供风的局扇安设位置不当,将进入矿井的采空区废风送入掘进工作面;四是矿井瓦斯监控系统不完善,没有在该掘进面和局扇安装点设置瓦斯探头,起到自动报警监控作用;五是现场安全管理失控,瓦斯检查空班漏检,现场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没有及时发现并消除掘进面瓦斯积聚的事故隐患;六是作业人员在停开局扇情况下仍冒险进入作业点作业;七是从事故发生的整个过程看,上至业主、矿长,下至作业人员,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都表现出了低瓦斯矿井从业人员对通风瓦斯管理工作的蔑视,这是最严重的、最危险的隐患。
(三)1-9月分局监察工作的主要情况
1、累计监察各类煤矿459矿次(已大大超过全年三项监察计划数),其中国有重点煤矿44矿次、国有地方煤矿16矿次、乡镇煤矿399矿次。
3、查处煤矿事故40起,结案37起,建议给
予党纪政纪处分6人,移送追究刑事责任3人。
二、区域煤矿安全生产及监管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煤矿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技术管理力量缺乏
大部分煤矿没有按《加强小煤矿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配备煤矿矿长和分管安全、生产、机电的副矿长及煤矿技术负责人,以及采掘、通风、机电运输和地质测量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煤矿的主要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无法落实;
2、采掘部署不正规,“两改”进展缓慢
(1)部分矿井重采轻掘、掘进单进水平低、采掘关系失调,安全生产秩序不正常(仍实行前进式开采);
(2)大部分矿井采煤工作面仍使用木支柱、金属磨擦支柱,主要运输、回风大巷没有布置在岩石中,且采用裸巷、木支架、磨擦支柱、碹石支护等原始形式和方式的较多。在对巷道进行维护时,没有制订和落实管理维护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致顶板事故多发;
(3)溜煤眼和急倾斜人行上山的管理不到位,设计溜煤眼时没有防止堵塞和处理堵塞的安全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上没有严禁人员私自进入
溜煤眼的规定和措施,急倾斜人行上山没有可靠的防坠措施或坚持伪倾斜布置,致溜煤眼和坠落事故多发;
3、“一通三防”工作不到位
(1)大部分矿井没有专门设置“一通三防”管理机构并配备人员,通风瓦斯管理工作不落实,达县新桥煤矿瓦斯事故发生的教训值得区域煤矿特别是绝大部分低瓦斯矿井认真汲取;
(2)部分高瓦斯和煤与瓦斯区域性防突工作不落实,矿井“抽、采”或“抽、掘”失衡,瓦斯预抽达不到抽采指标的规定安排掘采作业,部分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没有制定和落实确保瓦斯抽采达到国家规定指标的监管措施;落实局部防突的“四位一体”措施不到位,进行瓦斯预抽后没有进行效果检验便安排生产,作业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实行不严格等;
(3)部分开采突出矿井同一突出煤层的矿井,迟迟没有按规定落实“四位一体”防突措施或申请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
(4)矿井“一通三防”管理不到位,没有定期测风调风,未按质量标准要求设置通风构筑物和设施,矿井主要通风构筑物质量差,个别矿井采区仍使用风帘控风,施工煤层上山局部通风管理不严格;煤矿用安全仪器仪表(风表、瓦检仪、各种传感器、自救器等)没有定期送检和维护;不经审查批准擅自增加采掘工作面,造成通风系统混乱和“三超”等;
(5)未按规定建设井下瓦斯和安全监控系统,井下探头和传感器数量不足,设置位置不当,且没有定期校正,风电、瓦斯电断电闭锁装置不可靠;
(6)与相邻矿井、采空区贯通,实测矿井总进风与总回风差距很大,矿井通风系统不独立、不可靠,个别矿井主要通风上山断面极小,矿井通风阻力大、总风量不够;
4、机电设备管理不到位
(1)未按《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规定选用符合各类矿井井下使用要求的电器设备,并定期整定、校验,井下仍存在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个别矿井擅自甩开井下漏电保护安全装置;
(2)提升斜坡的安全保护装置(特别是跑车防护装置)不完善或不能正常运行,斜坡提升用连接装置未定期作抗拉试验,且与平巷用连接装置混用;斜坡提升管理不到位,提升时井底车场所作业人员未进入躲身洞,部分煤矿井底车场躲身洞位置不当;部分煤矿使用的斜坡运输车辆无“ma”标志;
5、排水方面存在缺陷
个别煤矿主要排水设备缺检修水泵,主要排水管路无备用,有的没有并联运行;
6、放炮管理不到位
(1)个别煤矿放炮人员配备不足,采用流动放炮形式进行井下放炮作业;
(2)井下放炮作业后,没有按规程规定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架、拒爆、残爆等情况并及时处理;
(3)井下违章用放炮器作导通检查,违章使用不符合安全规定的爆破器材,井下放炮母线仍使用铁芯线且固定铺设;
7、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
(1)被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按446号令的规定落实现场监管不力;
(2)改扩建煤矿擅自增加井口(系统)、没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计划、擅自修改设计、边建设边生产、不按设计工期组织施工等;
(3)部分县仍存在非法煤矿、非法生产的现象,个别地方甚至非法开采发生事故;
(4)部分煤矿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投入等问题。
(二)在监管监察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安全监管力量不足,难以适应日益繁重的煤矿安全监管工作需要。
(1)个别县区仍没有按省政府规
定落实安全执法队伍和人员,个别产煤县安全执法队伍中配备的专门负责煤矿安全监管的人员比例达不到省局规定的50以上,且部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煤矿安全业务和行政执法知识培训,业务水平和能力不能适应监管监察工作的需要;
(2)个别县区没有严格按省政府规定落实煤矿驻矿监管的制度,没有切实解决好驻矿监管员的津补贴、补助、待遇和为其履行职责进行培训、购置安全装备、解决车辆费用等,驻矿安监员待遇低、素质不高、队伍不稳、不能正常履行职责。
部分县驻矿安监员工作定位不准,没有将主要职责放在代表县监管部门监督煤矿按审批同意的采掘面和入井作业人数组织生产、防止煤矿越界开采、禁止煤矿擅自增加井口(系统)的等非法违法生产的关键上来,个别煤矿仍有非法生产情形,而驻矿监管人员竞熟视无睹,使驻矿监管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2、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亟待改进和加强
(1)个别县区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煤矿安全的政策措施态度不坚决、工作不彻底。工作中考虑本地的基础条件、利益、关系较多,对执行上级政策措施打折扣,致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改善提升不大、不快,与先进地区的差距甚至逾来逾远。如在实行煤矿采掘工作面审核、入井人数核定公示方面,个别县区监管部门把关不严,出现了煤矿报多少审多少,有的矿井批准了十多个掘进面;
(2)“执法不严、工作不实”问题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隐患不是没有发现,而是发现后没有及时处理。一些同志存在着一些思想顾虑,遇到困难缩手缩脚,不敢碰硬;对一些重大隐患和问题,虽然也采取了执法措施,下达了限期整改、停产整顿等指令,但是没有跟踪落实,致使一些隐患长期得不到有效整治,出现同一隐患在同一矿井多次重复甚至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怪圈”。
3、监管监察“合力”亟待增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与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联合执法机制尚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依法对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督促检查不够,发挥基层监管力量抓面、煤监机构抓点、攻坚、破难的作用不够,个别基层监管部门对煤矿监管乏力,甚至还有为煤矿说情的情况。
4、对中介服务机构缺乏有效监管。部分中介服务机构重收费、轻服务,没有认真履行维护管理职责,部分中介机构为收费,帮煤矿说话,不惜造假作假,已影响了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正常推进。如投入巨额资金建设的煤矿瓦斯监控系统、各级瓦斯监控平台,由于管理维护不到位,使部分矿井瓦斯监控系统几乎瘫痪,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大部分监控平台正常上线率仅30左右。
5、对煤矿的工作指导不够。一方面煤矿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二方面煤矿基本的安全技术管理力量缺乏,短期内又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二者反差很大。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对煤矿的宣传教育和技术指导服务亟待改进和加强,以暂时弥补煤矿技术管理力量严重缺失的不足。
6、据部分县煤矿安全日常监管和执法工作情况看,还普遍存在下列问题
(1)行政执法工作亟待规范。一是使用执法文书不规范,应使用的执法文书没有使用,如个别处罚案件缺现场检查笔录,普遍缺复查意见书、立案决定书、调查取证等;二是现场检查笔录制作不规范,矿井基本情况描述不细,隐患没有尽可能地定量描述,大量使用风量较弱、支护差、监控系统不完善等语言;三是现场处理缺乏针对性,个别隐患现场处理决定不当,如停止使用、停止作业、立即封闭等,应从服务、指导和便于煤矿实施的角度增强针对性;四
是行政处罚的实施情况及隐患整改情况没有闭合,处罚执行依据未存档,隐患整改情况没有及时复查和处理(罚);五是对应予处罚的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没有按相关法律法规处罚,如对部分地区矿井通风系统不独立没有按重大隐患查处,对没有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不按作业规程管理顶帮、没有防尘设施、特种作业人员配备不齐(无证上岗)、安全仪器仪表未定期送检、作业现场安全设施不齐全(运行不正常)等没有严格按相关法规处罚(理),对擅自增加井口(系统)、开采保安煤柱、越界开采等没有按相关规定处理处罚、移送关闭等;六是选用行政处罚的依据不当等。
(2)检查煤矿矿次虽多,但执法效果较差,特别是促进煤矿按期整改隐患的机制未形成,致同类隐患重复出现,我们曾调阅了某县对一煤矿的检查记录(文书),发现各级监管监察机构、部门每年到矿检查达数十次之多,但每次检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都基本相同,长期下去不但将有损监管监察执法机构的执行力,而且严格要求属失职渎职行为(关键时候将成为执法不到位的证据),必须彻底加以改变。
三、下步工作意见
四季度是全年工作的重点,也是历年工作的难点,我们要按省局部署,采取扎实有效措施遏制事故,全面抓好煤矿安全及监管监察工作。结合区域煤矿安全工作实际,要切实抓好以下工作重点。
(一)抓好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防治
今年以来,省内宜宾、乐山等地连续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仅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的就已发生二起,特别是一些之前没有瓦斯动力现象和从未发生过突出的高瓦斯矿井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其深刻教训值得认真
汲取。为此,省局专门下发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紧急通知》对该项工作提出了明确、严格的要求,分局与市县监管部门共同研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发了文件,我们要共同督促煤矿抓好落实。
1、进一步落实防突工作责任落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建立专门管理工作机构和专业防突实施队伍。防突专门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必须取得由有资格的培训机构培训合格的安全管理资格证持证上岗;专门防突实施队伍操作人员是煤矿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由有资格的培训机构培训合格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持证上岗。上述人员必须严格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实施“四位一体”防突措施,凡一个环节不落实或不到位,严禁组织生产。
煤矿业主和矿长必须全力支持并督促检查防突机构和防突人员的工作,既要赋予其保障实施职责的权力,如停产权、撤人权等,又要督促工作到位,坚决防止“麻痹大意”、“应付了事”和“走过场”。
2、严格实施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交换图制度,确保“抽掘采”平衡。所有矿井从十月一日起要严格按省局规定分类实施交换图制度,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如实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矿井瓦斯地质图、通风系统图、监测监控系统图、瓦斯抽采系统布置图和瓦斯超限断电控制图并及时上报和交换。
3、凡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都必须纳入市、县贯彻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和“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监管到位”工作体系建设示范矿井,实施重点监管。
4、完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区域性防突措施。有条件开采保护层的必须首先开采保护层,无条件的,优先选择布置超前岩巷,对突出煤层实施穿层钻孔网格预抽等区域性防突措施,突出煤层瓦斯预抽达到国家标准各企业标准后方可进入煤巷施工。
5、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县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建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防突监管制度,规范定期和动态检查煤矿采取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等“四位一体”综合防治突出措施的行为,对措施制订、实施、修改、完善、创新和效果检查的责任体系建设情况进行科学管理,督促煤矿严格实施“四位一体”防突措施。
6、必须严格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鉴定工作。凡xx山矿区开采k1煤层的矿井,一是在今年底前,必须按规定申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二是直接申报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认定为突出矿井。逾期既不申请鉴定又不申报认定的,坚决停止生产、作业。对应该鉴定而没有鉴定的矿井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将从严追究有关政府及部门的监管责任;对煤矿应该申请鉴定而不申请鉴定导致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的,一律按蓄意违章指挥追究责任。
我们必须向煤矿讲清楚:一是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机理十分复杂,xx县双岔河煤矿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在820米,超过原认可的始突标高200余米,今年汶川地震后省内煤矿发生突出又出现了许多不可预计的因素,切不要等到发生了事故再去“后悔”和“采取措施”;二是根据近期发生的一些突出事故来看,部分煤矿不是先有动力现象再发生突出,而是突然发生突出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关闭矿井,加之许多煤矿根本没有可靠的地质资料,故提前采取措施抓好“预防”是完全正确和主动的唯一办法;三是一个小型煤矿实施“四位一体”防实措施的投入也就是数十万元/年,瓦斯抽采是高瓦斯以上矿井都必须建立的,瓦斯抽出来还可以利用,每年花数十万元买到“平安”是值得的,也是应该的。相信煤矿在明白相关规定和道理后,会主动做好鉴定和防突工作的。
(二)坚决抓好煤矿瓦斯治理
一是要全面把握“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监管到位”十六字工作体系的基本内涵和要求。瓦斯治理“十六字工作体系”是对瓦斯治理工作的总结和深化,既是经验总结也是工作要求,强化现场管理是瓦斯治理的根本,完善通风系统是瓦斯治理的基础,有效的监测监控系统是防止瓦斯事故的重要保障,强化瓦斯抽采是瓦斯治理的根本措施,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我们一定要积极组织监管监察人员并督促煤矿主要负责人,认真学习,深入研讨,全面把握体系内容、标准,更好地贯彻实施。
二是要督促煤矿优化生产布局,合理组织生产,为瓦斯治理工作提供基础性保障。优化生产布局要从设计、准备、生产等环节全过程体现和落实,必须科学安排生产,按能力、定员组织生产,保证生产秩序稳定,必须坚持正规开采(主要运输、回风大巷要布置在岩石中,要实现后退式开采),在生产准备与接替、采煤方法和工艺满足瓦斯治理的要求,必须严格按要求实施煤矿采掘面、入井人数核定和公示制度,坚决杜绝擅自增加采掘面和入井作业人数生产、施工。
三是各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煤矿认真制订工作规划、优化系统、整改隐患、确保投入,全面
实现瓦斯治理“十六字工作体系”的要求。
在矿井通风系统方面,必须达到“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的要求。系统合理就是矿井通风系统要优化,采区通风系统要完善,采掘面通风系统要合理,要实行分区、独立通风,严禁
不合理串联、无风、微风;设施完好就是风机、风门、风桥、风筒、密闭等井上下通风设施必须达到质量标准并保持完好无损,主要通风巷道有足够的断面并保持巷道不失修(某煤矿回风上山断面仅只有0.24m2);风量充足就是矿井总风量、采掘面和各种供风场所的配风量,必须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并保证有足够备用系数;风流稳定就是要按规定及时测风、调风、保证采掘面及其他供风地点风量、风速持续均衡,局扇通风要符合《规程》要求,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采用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并必须考虑防灾需要,低瓦斯矿井也要推广使用。
在抽采达标方面,必须达到“多措并举、应抽尽抽、抽采平衡、效果达标”的要求。多措并举就是地面抽采与井下抽采相结合,因地制宜、因矿制宜,把矿井(采区)投产前的预抽采、采动层抽采、边开采边抽采、老空区抽采等多种措施结合起来,加强瓦斯抽放;应抽尽抽就是凡应当抽采的煤层,都必须进行抽采,把煤层中的瓦斯最大限度地抽出来,降低煤层的瓦斯含量(压力);抽采平衡就是要求矿井瓦斯抽采达标(包括开采解放层)的进度与采掘衔接相协调、平衡,使采掘生产过程始终在抽采达标的区域内或保护有效的范围内进行;效果达标就是通过抽采,使吨煤瓦斯含量、煤层瓦斯压力、矿井和工作面瓦斯抽采率、采煤工作面回采前可解析瓦斯含量均达到《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规定的指标。
在监控有效方面,必须达到“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的要求。装备齐全就是监测监控系统的中心站、分站、传输电缆、传感器等设备要齐全,安装设置要符合规定要求,系统昼夜正常运行;数据准确就是瓦斯传感器必须按期校正,其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要准确,监控中心实时反映监控部位瓦斯的准确浓度,其他传感器反映监控场所的真实状态;断电可靠就是当瓦斯浓度超限时,能够及时切断工作场所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dw系列开关必须停止使用);处置迅速就是要制订瓦斯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当瓦斯超限和各种异常现象出现时,能够迅速作出反映,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使事故和异常得到有效控制。
在管理到位方面,必须达到“责任明确、制度完善、执行有力、监督严格”的要求。责任明确就是要把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的责任细化、分解落实到各个层级、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上至董事长、总经理、总工,下到作业场所的作业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具体职责(责任、技术管理体系);制度完善就是要建立健全瓦斯防治规章制度,把对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全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做到有章可循,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瓦斯治理的各项措施(瓦斯检查、调整通风系统、巷道贯通、瓦斯排放、机电设备防爆检查等);执行有力就是要加大贯彻执行的力度,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坚持从严要求、一丝不苟,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厉惩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监督严格就是要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切实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四是要督促煤矿在本月底前完成单井瓦斯监控系统的升级,逾期没有完成的要坚决停止生产,加强单井瓦斯监控系统的监管,确保正常运行;督促加强矿井瓦斯监控平台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年底前正常上线运行率达到80以上,对管理维护不力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各市县煤矿瓦斯监控中心要制定瓦斯超限和各种危险情况的处罚预案,并认真贯彻执行,及时、准确地处置各种险情,对煤矿重大瓦斯超限险情,要果断命令煤矿停止作业、断电闭锁、撤出作业人员,严禁瓦斯超限作业;处山区煤矿要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解决监控系统防雷电问题,据学习时请教专家,前不久龙滩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火源很大可能是雷电所致,特别是致全井监控系统瘫痪可能性极大。
五是要落实专人,从十月一日起,按省局会议纪要分级实行交换图制度,国有重点矿交换到分局,年产九万吨以上煤矿交换到市局,其余煤矿交换到县局。需要提出的是,xx、xx个别煤矿还没有专门技术人员,实施这项工作还有一定难度,建议各县可联系组织一些短期培训,以推进该项工作的顺利实行,促进煤矿有计划组织生产,杜绝抽掘采失调。
六是要加强对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监管监察和技术指导。要严格煤矿瓦斯治理的安全准入,将煤矿瓦斯治理工程作为煤矿新建项目核准、“三同时”审查的重要内容;要将瓦斯治理体系建设作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的重要内容,加大执法力度,强力推进体系建设工程;要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对煤矿瓦斯治理“十六字工作体系”建设工作监管监察的标准,并严格对照检查和执法;要把瓦斯治理体系建设纳入监管监察工作重要内容,加强对煤矿、基层监管部门的工作指导和服务。
(三)抓好煤矿水患的治理
煤矿水害防治,是煤矿除突出、瓦斯灾害的又一个重点,各县要根据自身实际督促煤矿抓好防范,特别是有水害威胁的矿井是重点。一要督促煤矿摸清矿井水害;二要要督促煤矿根据矿井水害情况针对性编
制《矿井防治水措施》和《矿井防治水预案》,并严格实施;三是有水害威胁矿井,要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编制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贯彻执行;四要要督促煤矿特别是业主要确保防治水的人、财、物、设备、技术及经费的投入;五是存在安全隐患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煤矿在汛期要坚决停止生产。
(四)以顶板灾害治理为重点,抓好煤矿事故防治
为全面预防煤矿事故,最近,国家局相应下发了加强顶板、机电运输、粉尘、水害等灾害防治的通知(已放分局网站上),要督促煤矿认真贯彻落实。根据区域煤矿安全工作实际,要全面防范和大幅度减少煤矿事故,必须以顶板灾害治理为重点,兼顾机运、放炮、火灾、其它灾害的防治。
在顶板事故防范方面:一是要加快煤矿支护改革。采煤工作面要尽可能使用液压支架、单体液压支柱铰接顶梁或柔性掩护支架,坚决淘汰木支柱,逐步淘汰金属磨擦支柱,采空区必须作回柱放顶和充填处理;巷道应优先采用锚索、锚杆金属网喷浆(砼)和金属支架等支护方式控顶,并使用前探支架作掘进面的临时支护,淘汰木支柱(架)支护巷道,逐步淘汰不支护巷道。二是要推行后退式采煤方法,减少采掘压力影响、破坏。三是要加强对巷道维护工作的管理,减少巷维事故。
xx市部分煤矿在开采下分层煤炭时,受原开采上分层煤炭时留下的煤柱威胁,工作面经常出大面积冒顶,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我们共同要督促上述煤矿聘请专家攻关,制订切实可行、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落实防范措施,保障安全生产。
在预防机电运输事故方面:一是要注意设备选型,防止继续选用淘汰设备;二是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检修,杜绝不符合规定设备进入井下;三是要加强对设备、系统的整定、校验,保障正常运行;四是要加强对各类安全保护装置的维护,严禁私自取消安全保护装置;五是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六是要加强要害场所的管理,严格执行“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的规定;七是要严格劳动纪律和岗位管理,杜绝误操作等。
在预防井下放炮事故方面:一是要严格放炮人员管理,严格执行非经培训合格人员禁止从事井下放炮作业;二是要严格执行井下放炮时的人员清点、警戒、三人连锁、放炮后检查等管理制度,杜绝违章作业;三是禁止使用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放炮器材和设备,井下放炮坚持
使用好水炮泥;四是要严格按规定处理残炮、拒爆等。
在预防其它事故方面,主要是要加强对井下人行上山、溜煤眼的安全管理,急倾斜人行上山禁止做成直巷,应分段或伪倾斜布置,井下溜煤眼应有防治堵塞和堵塞后的处理措施,禁止人员进入溜煤眼作业。
在预防煤矿火灾方面,随着煤矿井下机电运输设备的大量使用,值得各县各煤矿高度重视。一是要高度重视火患、火险,重视防火意识和基本知识的培训,发现火险立即处理;二是机电运输设备的保护装置必须齐全可靠,随时能发挥保护作用;三是井下电缆、皮带、风筒等必须达到阻燃要求;四是井下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防灭火器材;五是矿井建立可靠的监控系统;六是凡是有自燃发火倾向煤层的煤矿,必须按规程规定完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可组织生产。
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必须加强对作业人员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持证上岗,以预防和减少“三违”实现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的目的。
(五)抓好对资源整合矿井的安全监管
当前,部分煤矿将进入资源整合实施阶段,容易导致盲目施工和违规生产事故,分局专门制发了《加强对资源整合矿井安全监管的指导意见》供大家参考。当前主要应把握以下几方面:
一是被整合矿井必须关闭到位,并落实责任防止其违规组织生产,关闭后需要利用的井口,必须按批准的《初步设计》的利用时间和顺序进行。二是实施资源整合矿井的审批手续必须齐全。三是施工、监理单位应具备规定的资质条件,且对煤矿建设施工、监理负主体责任。四是必须按《初步设计》的施工组织顺序和劳动组织计划,编制月、季、年施工组织计划,并按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施工期间严禁生产煤炭,根据设计在煤层内施工的少量工程煤,必须报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按月按规定核定并严格检查,严禁以施工为名生产煤炭;五是督促煤矿严格按设计的质量标准和要求施工,确保建设项目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六必须按《初步设计》的工期完成工程施工和按规定程序进行联合试运转、竣工验收;七是按规定办理相关证照后方可投入生产;八是所有资源整合煤矿都必须真正实现国家十二部委一个证照、一个生产系统、一个管理班子、统一生产经营的“四个一”规定。
(六)抓好煤矿的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从根本上提升煤矿办矿条件和安全管理水平
小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的实质,就是利用煤矿安全生产的最新科技成果、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装备,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生产模式和习惯,对小煤矿的生产模式、管理方式、采掘技术和工艺及煤矿通风、运输、供电等安全生产系统进行全面改造,提高采掘面单产单进,减少采掘面数量,优化安全生产系统,从而加强现场安全监管,从根本上提升小煤矿的办矿条件和管理水平,实现“多出煤,少出事故,少死
人”的目的。各煤矿、各级政府和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一定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下定决心,克服困难,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小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的总体部署,把小煤矿的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作为抓安全、促生产、快发展和深化煤矿关闭整顿、瓦斯治理、隐患排查等首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分局根据省安委办《关于推进小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的通知》(川安办〔2008〕73号)、四川省小煤矿安全高效示范矿井建设现场会精神,结合区域煤矿自然条件及安全生产现状,提出了《推进小煤矿安全高效示范矿井建设的指导意见》。各县各煤矿要将该项工作作为近三年抓煤矿安全的主要工作,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典型引导,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地抓好小煤矿的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主要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抓好宣传发动工作,讲清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促进煤矿特别是业主自动地、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二是要结合煤炭资源整合、开发和煤矿长远发展规划,高起点、高标准抓好煤矿的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在煤矿的办矿条件上要逐步提高、从严把关,主要运输回风巷道应尽可能布置在岩石内,不准采用前进式开采,逐步消灭裸巷支护形式,主要巷道断面和风量应有足够的备用系数,从源头上推动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三是积极引导有条件煤矿尽可能地推广使用采掘机械化,做到应上全上,掘进面不能采用小型综掘机的煤矿必须实现机械装矸;四是根据煤矿隐患排查、瓦斯治理、关闭整顿和标准化建设的相关要求,结合矿井采掘机械化建设规划,对矿井通风、供电、运输、防灭火、安全监控等系统进行全面整治,从根本上改善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五是必须改变传统落后的采煤方法、回采工艺和作业制度,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六是要通过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为煤矿培训一批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和采掘运机械的维护管理人才。尽管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采掘运机械化,但二者绝不能简单划等号,绝不能因自然条件方面的缺陷而阻碍安全高效矿井的建设。
(七)进一步明确基层监管责任和标准,强化现场监管
根据分局调研的情况,建议各市县要以防止“三超(超能力、强度、定员)”生产、越界开采(含开采保安煤柱)、擅自增加井口(系统)为主要标准,作为基层特别是驻矿安监员的监管标准,进一步落实责任,建立现场监管制度,完善监管机制,坚决防止煤矿非法违法组织生产(作业)。能够实现此目标,就解决了区域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同时,也只能通过驻矿安监员才能真正落实到位,务请作为重点工作加以落实。
(八)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努力促进煤矿整改隐患
安全生产是煤矿生产的重要要求,对于维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降低煤矿企业生产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纵观我国煤矿生产现状可以发现,机电事故、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频出,使煤矿安全生产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就煤矿安全生产中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及存在的漏洞问题进行探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机电技术管理
煤矿生产业是我国各行各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以及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在煤矿生产中的使用,使得我国煤矿生产业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纵观我国煤矿生产业的管理现状可以发现,其机电技术管理较为落后,并不能完全满足煤矿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导致煤矿在生产过程中机电安全事故频出,严重威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性。因此,在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1煤矿安全生产中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对于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1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往往会用到较多的机电设备,而这些机电设备的正确操作则需要专业化技术知识来支撑,以确保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此外,有些煤矿企业在进行煤矿生产的过程中虽然有些机电设备老化较为严重,但仍投入使用,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则需要更加专业化的技能以及更加严格的管理体系以加强对这些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因此,有必要加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机电技术管理,以促进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使用的规范性和管理的严密性,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1.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必然要求
煤矿企业作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其最终的经营目标在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将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应用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可以大大降低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由机电设备或者是操作不当等引起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从而降低煤矿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以便于更好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1.3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是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是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其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整个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水平。因此,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必须要重视对煤矿机电技术的管理,不断提高煤矿生产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实现机电设备和施工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2煤矿安全生产中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存在的漏洞
2.1对煤矿机电技术管理重要性的忽视
很多煤矿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将其摆在安全生产管理的突出位置上,电缆、配件管理不当以及机电设备维修不到位、维修技术不达标等现象层出不穷,这就导致了在实际的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管理和技术人员既很难全面把握整体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亦很难及时发现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2操作和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落后性
操作和管理人员是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主体,其专业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机电技术管理质量。但是纵观我国煤矿生产企业机电技术管理现状可以发现,操作和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知识与智能化、自动化的机电设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且我国煤矿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多采用粗放式作业,导致整体操作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普遍偏低,很难对机电系统各子系统及操作流程进行全面的把握,导致机电设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2.3健全管理制度的缺乏
有效的管理制度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中各项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必要制度性前提,是规范生产及管理人员各项操作行为的必然要求。但是纵观我国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形状可以发现,其存在着明显的制度欠缺现象,导致各项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很难做到“有章可循”,影响了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此外,在实际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过程中,亦存在着明显的制度执行力不足现象,限制了各项相关技术管理制度的切实落实,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机电技术管理及操作人员的欠缺,使得各项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监管人员监管力度的不足,导致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多的漏洞。
3有效应对煤矿安全生产中机电技术管理漏洞的相关策略
为有效应对煤矿安全生产中机电技术管理存在的漏洞问题,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可以积极采取以下策略:
3.1充分认识到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工作人员树立起安全生产意识
充分认识到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是确保各项机电技术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因此,在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具体策略包括:一是通过全员教育等活动,使煤矿生产企业从上级领导部分及管理部门到基层操作和管理人员都充分认识到机电技术管理对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及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树立起“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引导全体工作人员树立起安全生产意识,以规范其各项操作行为,提高机电技术管理水平。
3.2重视员工专业技能及知识的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机电技术管理队伍
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是确保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质量的必要前提。因此,在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员工专业技能及知识的培训,具体策略包括:一是增强机电技术管理人才的引进力度,在人员招聘环节重视对应聘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知识考核,并做好岗前培训工作;二是对在岗员工进行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并加强对其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三是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薪资和福利待遇以及上升空间,以便于留住人才。
3.3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机电技术管理体系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各项机电技术管理及操作行为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必要前提。因此,在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健全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具体策略包括: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机电技术操作和管理制度,实现操作和管理行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二是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纳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实施“一岗双责”,以将机电技术管理职责明确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上;三是建立起完善的监管制度,以提高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保障各项机电技术管理制度的切实落实。
4结语
纵观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中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现状可以发现,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但仍存在一些漏洞,影响了煤矿生产安全性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在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解决机电技术管理存在的漏洞问题,提高其管理水平,以为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有双.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能源与节能,2013,(08).
[2]宋占文.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11).
煤矿的危险源主要是指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煤矿生产的工作人员控制和决策等一些列工作活动的影响,导致火、水、煤尘和设备等物质发生的意外事故,造成一定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1.1煤矿危险源的主要特点
煤矿的生产系统主要是在地表一定的深度下进行生产工作的,在空间上是呈立体分布的,根据开采的空间和时间的改变情况,来保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煤矿危险源的主要特性是:危险源分布的范围十分广泛,形态变化比较多;危险源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再触发危险源时,导致的的伤害随机性也比较大。
1.2煤矿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煤矿危险源的辨识方式主要是运用经验分析的预测法、理论分析法。根据对煤矿单位的具体分析和生产安全系统的实际情况,将煤矿生产系统里的危险源分成静态固有危险源和动态触发型危险源。静态固有危险源式煤矿生产中产生危险的物质,包括瓦斯、水、火等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例的危险源。动态触发性危险源是指煤矿生产安全系统中,生产安全知识、岗位操作流程和心理和身体情况等因素对生产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
2进行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2.1可以有效控制生产安全风险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使煤矿单位在进行生产工作时产生的安全危险源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并且可以有效控制煤矿生产安全存在的风险,将煤矿单位生产安全事故降到最低[1]。利用煤矿生产安全系统,通过对当前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安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2.2有利于煤矿单位生产稳定发展
采取有效的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举措,可以使煤矿单位充分了解自己在生产中所面临的风险,并且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在或者当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补救,从而来避免生产安全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将煤矿生产安全系统应用在煤矿生产工作中,能够减少生产工作人员的失误、生产设备的故障和监督管理造成的事故等,提升了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使煤矿生产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从而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
2.3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煤矿产业进行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可以为煤矿单位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产工作环境,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工作中更有安全感,使煤矿单温能够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煤矿单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3开展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原则
3.1闭环性原则
对于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的管理工作,是一个闭环的过程。只有实现闭环性原则,才能够更好的建立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在生产工作中,加强对信息的反馈和预控控制功能,从而达到降低生产安全风险的目的[2]。
3.2动态性原则
煤矿生产的系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该系统的动态性很强,在煤矿生产工作中,不同的工作地点、时间、生产工作人员的心理变化和设备的运转情况都是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的因素,因此要对动态的煤矿生产系统进行正确的预警,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3.3系统性原则
煤矿生产安全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主要包括瓦斯防治系统、通风系统、防灭火系统等,根据这些系统的特征,进行生产安全风险评估,找出存在的生产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煤矿生产安全系统变得更加可靠。
3.4及时性原则
在煤矿生产工作中,危险源无处不在,随时都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工作人员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潜在危险源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和及时传输给预控监测中心,这样可以将生产安全风险及时告知相关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切断引发事故的危险源。
3.4.1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关系到煤矿作业人员的生命以及煤矿单位的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加大对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投入。然而我国目前的煤矿产业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生产安全风险意识薄弱。在煤矿单位生产作业时,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对煤矿生产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工作人员没有生产安全风险的理念,没有将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看为重点,容易在生产工作中就会造成安全隐患,甚至发生事故,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失和危害[3]。特别是有些工作人员是缺乏工作实践经验,对于学习安全生产知识不重视,煤矿单位缺乏对员工生产安全教育的系统培训,使工作人员的生产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经常违反作业和操作流程,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②煤矿生产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在煤矿生产作业中,造成安全事故发生最多的主要原因就是煤矿生产安全的监督管理不到位。据调查发现,许多煤矿单位的监督管理人员很少,对监理人员的安全认识比较模糊,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监管体系。在生产过程中,面对生产人员操作不当时,没有进行及时制止与指导,这就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的生产管理者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管理体系,但是由于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落实和执行下去,对于违规操作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致使工作中产生许多隐患。此外还有一些监管人员在监督施工时不严格不细心,没有发挥真正的监督管理的作用,工作人员在生产作业时缺少相应的安全措施,都是生产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③关于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虽然已出台了一些关于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比如《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为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但是在煤矿生产的具体工作中,暴露出来的缺陷与不足,针对一些细节问题,实施难度比较大。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关于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政府对于煤矿业的生产安全风险管理行为的监督意识浅,缺少有效的措施与管理办法。
3.4.2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
从上述对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对于煤矿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煤矿生产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技术水平,还包括具备的安全知识水平。煤矿单位应注重对生产工作人员的生产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关于煤矿生产安全的讲座培训,及时更新生产安全管理信息。教给工作人员安全操作流程和紧急避险方案,以及如何将生产安全事故的危害与损失降到最低,增强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培训学习,在煤矿生产作业中,能够根据对煤矿生产安全的评估,制定生产安全应急预案,防止事故发生,使煤矿生产作业顺利进行。②健全煤矿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制度。想要完善与落实煤矿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就必须使煤矿生产作业的监管者和生产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将生产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或者个人,形成良好的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煤矿单位对在生产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和操作,要严格监督,严肃处理,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一旦发生事故,找到责任负责人进行处罚,这样可以使生产安全监管制度更规范和合理。③完善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对于目前煤矿生产安全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有利于健全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技术标准规范化,为煤矿生产提供安全依据。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应对煤矿生产作业单位进行定期检查与监督,保证煤矿单位在生产中的安全防范措施标准化和合格化,对于不合格的和存在问题的煤矿单位,进行追责处理,保证煤矿生产的质量的安全性。
4结束语
由上述分析可知,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是煤矿生产发展的重要课题。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促进了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加深了生产工作人员对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的认知,降低了煤矿生产工作意外事故的发生。总之,安全生产管理事关人民的福祉,事关经济法社会发展大局。我们必须要贯彻安全发展的理念,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推动煤矿行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煤矿安全生产运输事故风险管理体系在东林煤矿的应用[J].能源与环保,2018,271(07):30-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