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1:18: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金融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化;农村金融;改革举措
河南省在农村金融体系布局上分为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合作性金融机构,以及民间自发形成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而两者在协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难题。现就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进行阐述,以规范农村金融服务秩序,丰富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格局。
1农业产业化发展特点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任务,也是以农村市场需求为依托,以地区主导农业产业化资源为核心,来实现农产品的集中存放、科学生产、全面推广,逐渐形成以农村居民为共同利益体的产业化发展体系。其特点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注重对农村市场需求的满足。市场需求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根本利益点,也是实现农业资源合理化配置的基本导向,其最终任务是实现对农产品的“销售”目标。二是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点。农业产业化离不开农村地区各农产品的生产实际,各地也要发挥农村地域性优势,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三是具有一定的规模化特征。农业产业化走出过去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现状,注重对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以实现区域性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2农村金融服务的特点
农村金融以满足农业生产各项资金需求为主要任务,如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基层银行机构等。在服务内容上,主要有信用贷款、理财等形式,而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对象也更趋多元化,包括农村投资建厂的企业。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上,其自身具有一定特点。一是季节性影响较大。农业生产活动与季节的直接关联性很强,比如恶劣气候导致农作物减产,带来农民收入下降,影响农村金融的资金净收入,再影响到农村信贷业务的开展。二是收益与风险不成正比。从农村金融发展实际来看,由于农产品仍然停留在土地直接产出阶段,缺失仓储、深加工及销售环节,使得农产品的直接收益并不高,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收益。三是农村金融服务差异性较大,不同地区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因区域经济水平的差异,而带来金融服务的差异性明显。比如经济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相对较高,反之则较差。四是农村金融服务成本较高。面对广大农民在农业生产、农事活动中的资金欠缺问题,而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相对偏少,由此带来的可选择的金融服务存在局限性;还有些农民缺乏等值抵押物,在出现违约等情况时,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风险更大。
3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发展问题表现
推进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资金来支撑,而农业产业化发展,更需要从农村金融改革中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然而,当前农村金融面临诸多难题。一是不良贷款率持续增长。从农村金融服务业务来看,贷款相对较多,但额度较小,庞大的贷款人所形成的贷款规模却不容忽视。由于基层金融机构在人员配置上、业务素质上相对局限,审核流程和重要环节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不良贷款增多。二是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不足。从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实际工作中,由于未对意外情况下农户还贷能力不足时进行细节说明,使得农民缺乏应有的金融风险意识。同样,对于金融机构,缺乏完善的资产抵押审核制度,审核标准不完善,遇到无法还贷情况时,难以收回抵押物,加剧了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三是农村金融机构鱼龙混杂。开放农村金融市场,一些私人银行也逐步布局农村金融机构。相比而言,正规银行都需要在银监部门的管理框架下进行业务开展,而一些非正规金融机构,其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私自提供自营业务外的其他金融服务,扰乱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4完善农村金融改革的有效对策和建议
考虑到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运营特点,生产周期长、资本来源局限,利润率偏低、风险偏大等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革农村金融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信贷政策。农村金融服务的开展需要从信贷政策建设上,立足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资金难题来优化,切实制定稳健的信用贷款机制,降低小额信贷风险,保障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专业性水平。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需要农村金融做好有力支撑,更需要专业性的农村金融服务。要加大农村金融服务人员准入门槛管理,从金融业务知识、金融服务技能等方面加大学习;同时,逐步完善金融服务方式,针对不同的金融业务,开展上门服务,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三是进一步丰富涉农金融服务内容。考虑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常态,对农村金融服务同样提出更高要求。农村金融服务要立足农村农业产业化实际,逐步完善和丰富多元化金融服务内容。比如在基本储蓄业务基础上,适当开展金融理财、信用评级等业务,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收益风险,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四是政府要承担其导向责任,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政府要积极参与其中,做好指导,特别是在完善地方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中,政府要协同多个渠道,来对企业的信贷审核工作进行规范,对诚信企业进行鼓励。另外,针对农村民间金融机构以及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政府要从政策制定上净化农村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袁梁.陕西省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及其绩效研究[J].农业经济,2016,(11):110-111.
[2]郑学党.供给侧改革、互联网金融与农业产业化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16,24(12):1-7.
>> 新农村建设中河南省农村金融体系研究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研究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体系 农村金融体系支持新农村建设绩效测定研究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金融体系的阻力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 重构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体系 构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体系 在新农村建设中完善金融体系建设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推进新农村建设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 加快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需要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体系构建 论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的农村金融体系重建 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贵州农村金融服务研究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改革设想 甘肃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体制创新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问题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7:1-22.。农民从正式金融机构得到的贷款占其借款总额的比重从1985年以前的约40%下降到了1999年的24.4%。农业贷款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比重1990年为46.2%,2000年下降到34.2%。谢淑娟,对重塑农村金融体系的若干认识[J].安徽农业科学,2006(16):282- 284.有70%以上的农户是依靠民间借贷来解决资金需求的,有的乡镇企业因向金融部门借贷无门,而转向社会集资和民间借贷。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强力支持,因投资于国家主导的新农村建设将会享受到更多的政策优惠,带来稳定的回报,因此,农村金融带来了历史机遇。为满足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一)构建多层次、功能完善、相互补充和竞争合作的农村金融体系
其一,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拓展其农村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一个开放的、多元化和多主体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形成,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金融保障。基于正规金融机构掌握着70%以上的信贷资源,应通过法律法规或政策措施诱导其服务于农村经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无论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还是各商业银行,作为信贷市场主体,应尊重其市场竞争和生存发展的权利和地位,同时又都具有服务小农村、公社的责任和义务。
其二,基于农村多样化需求的多元产品开发。在发展和重构银行金融机构之时,也要适度发展农村非银行金融机构,根据需要启动并适度创新保险、信托、信用担保、咨询、有价证券发行与买卖、资本运营、外汇等服务,其中包括组织机构、产品、市场等金融形态及其内部运作机制。
(二)构建多层次的农村担保体系,加快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担保难是近年来农户和农业企业贷款中的主要问题,因此,加快构筑农村担保体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政府要出资成立担保基金,资金来源于财政扶贫资金,可与金融机构合作,实行比例担保。同时鼓励商业化担保机构进驻农村,开拓农村保险市场,还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村担保领域。其次,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特点,创新担保方式,精简程序,增强可操作性。最后,鼓励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大力推广和改进联保贷款。
(三)加快农村保险制度的完善,为农村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农业保险是分散和降低农业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建立以农业保险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专门机构,专门办理农业保险、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和农业运输险,并采取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国家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使农民遇到风险,仍能迅速恢复生产。其次,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办农村的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医疗保险等涉农保险,针对商业性保险公司制定相应的资金、税收和再保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再次,保险公司要针对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和农民的特殊需求,探索建立新的保险产品,既要在农村合作医疗改革中发挥作用,又可以尝试推出农村独生子女意外险、农村养老保障险、大额贷款人意外险等,增强农民的保险意识,加大宣传动员力量,提高广大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最后,还要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和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为各类从事农业保险的机构分散风险,进而为农村金融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お
参考文献:
[1]宋磊,王家传.创新农村金融体制促进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J].新农村建设,2007(9).
[2]张姣芳.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及创新的路径选择[J].经济师,2009,11.
论文关键词:金融功能,金融体系,新农村
1问题提出
解决农村“三农”问题是每一届政府施政的最大重点和难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的持续发展均需农村金融的支持(林毅夫,2003)。中国农村仍然是一个资金高度稀缺的经济地域,农业是资金要素过度稀缺的产业,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资本高度稀缺(温铁军,2001)。据统计,近年来通过金融渠道和邮政储蓄渠道每年实现的农村资金净流出总额约为4000亿元左右(何广文、欧阳海洪,2003)。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何广文,2009)。缺乏合适有效的金融机构为农村和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无法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构成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也是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内外学者多从强化供给,完善体系等方面提出解决途径,如闫先东、魏晓丽(2009)提出需强化金融机构政策性功能,同时深化信用社改革,积极培育民间信贷组织,允许和引导农民发展资金互助组织。王彬(2008)从农村合作金融功能异化角度提出合作金融形式的重构金融论文,提出通过强制性的农村信用社制度改革来满足农村合作金融需求可行性不高,必须打破原有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因地制宜地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目前关于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少,大部分研究农村金融问题主要是着眼于金融总量、结构、制度等方面,而把农村金融体系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子范畴,从金融功能的视角研究各种金融体系构建的还比较少,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弊端有哪些?如何构建创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对于这些问题本论文将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2 农村金融体系功能异化的现状
本文就金融体系的设立对象及设立目的不同,把农村金融体系分为政府设立非营利性政策性金融体系;民间自发设立非盈利性合作性金融体系;盈利性商业性金融体系。
2.1农业政策性金融功能异化的现实问题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目前的功能状况,与农业政策性金融所应该具有的功能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极不相称,出现了“农业发展银行难以支持农业发展”的现象。这是当前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功能的最大的缺陷。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的筹资功能弱化,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金来源过度依赖于中央银行再贷款,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特别是无法获得发放农业生产方面的中长期资金,不适应农业政策性金融长期发展的需要。1993年和1996年,农业银行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后, 其涉农贷款余额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更是逐年降低,其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重要地位大大弱化。
2.2商业性金融功能异化的现实问题
(1)对于商业银行,一方面由于农村金融业务稀少单一,成本高收益低,各商业银行出于经济效益考虑不愿在农村投入资金。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对农村资金的“倒吸”,使大量资金由农村流向城市。
(2)邮政储蓄方面,国家《邮政体制改革方案》出台以及邮政储蓄小额存单质押贷款业务试点工作的开展之前,邮储是“只存不贷”,使得大量农村存余资金大量集中于政府手中被用于其他行业而非农业。
(3)民间金融方面,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缺陷,使得民间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又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民间金融大都追求资金的高时间价值,容易引发“高利贷”的出现金融论文,使得农村的融资成本高,农民承担不起。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使得民间金融并不能很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
(4)农业保险方面,我国的农业保险也有过长足的发展,但农业保险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农民对风险控制的需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表现为“三高三低”,即高风险、高亏损、高需求和低覆盖率、低供给、低投保率。商业性保险机构的盈利性目标最终不堪承受高风险低回报的压力,纷纷撤离农业保险市场。政策性农业保险则是保险基金规模较小,理赔及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滞后,为农保险制度不尽完善。这些都是得使得农业生产没有充足的保障,农业发展艰难。
2.3合作性金融功能异化的现实问题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合作性金融已经失去了其合作的性质。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信用合作社转型为农村银行,实行商业化管理,致使大量资金外流,由于非农化倾向不断加强,农户间互助合作的性质不断减弱。
民间资金互助合作社受参与人员的资金、信誉等方面的限制,成员规模及适用范围局限性很大,实际运行中由于资金互助社的业务定位有问题,一些互助社也面临着吸存难、内部管理混乱、合作性减弱、内部人控制初露苗头以及外部环境制约发展等问题。
3 农村金融体系功能异化原因分析
政策性金融体系、商业性金融体系、合作性金融体系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构成并没有发挥降低农业投资风险,提高农业资金有效配置的功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金融投资风险收益不对称、国家长期政策发展导向、农村金融机构自身服务方面的缺陷等方面。
4.1 农村金融投资风险收益不对称
(1)农民信誉问题导致农村金融投资风险高。我国农民整体素质较低,一些农户的和农村经济组织信用观念淡薄,加之金融机构没有健全的?突信用体制,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巨大,金融机构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涉足信用状况不佳的农村市场,农村经济的融资渠道进一步缩小?
(2)农业边际收益低导致金融收益无法提高。农业较低的边际收益使得金融产品的成本无法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着我国各大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的改制,各经济主体均以追求经济利润为最终目标金融论文,依据比较利益来分配资源,使得农业自身积累的资金很大部分通过商业银行、邮政储蓄等渠道流向工业领域和城市,出现所谓的“抽水机效应”。
4.2 国家长期倾向的工业化政策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本国经济、加快工业化进度是提升本国竞争力的核心。我国经济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农业对工业给予的资金支持。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动用一切力量来支持工业化进程,不断压挤农村剩余资金达到以农促工的目的。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仍可通过国有金融机构的资金调拨来增加其在工业领域内的投资。国家的这种长期政策性倾向造成了农村金融匮乏,资金支持严重不足的历史烙印。
4.3农村金融机构自身服务方面的缺陷
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功能、管理机制、人员素质等方面远落后于城市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受人才、交通、通讯、技术、资金等因素制约,其资金利用率低,金融服务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给客户带来诸多不便,使得农村经济组织及农户纷纷跑到商业银行开立账户,流失了大量资金。
5 基于功能论的金融体系重构相关政策建议
只有通过体系重构来加强农业金融业务的利益性,同时通过担保来降低农业风险才能提高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服务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以下从五个方面来分析:
5.1创新“银银”合作方式加强金融机构间功能整合
(1)创新贷款方式。根据农业政策性金融生产扶持功能的内在要求,借鉴国外政策性金融的先进经验,考虑逐步实行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银行联合贷款的办法,即政策性银行通过对投资项目发放基础性贷款,使之符合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诱导商业性金融的进入。
(2)创新担保机制,动员商业银行及其它社会资金流入。通过为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为商业金融、合作金融信贷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创造条件,促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社会信用环境,从而以少量的资金动员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入农业和农村。同时还可以考虑设立风险基金,鼓励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发放农户贷款,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创新贴现和转贴现业务模式,促进农业政策性金融生产扶持功能充分发挥。一是对农业生产者和农业企业所持有的与农业政策性金融扶持对象相关的短票据进行贴现。二是对商业银行或者其它金融机构所持有的上述票据进行转贴现。三是商业银行因向农业生产领域发放符合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政策和条件的贷款而持有的票据进行贴现。
5.2创新“银企”合作方式促进金融体系功能实现
(1)研究和利用好“市场需求—利益主体”互动联系机制金融论文,通过“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等模式,促进“其他职能机构+农信社”合作模式的发展。以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开展商业性信贷业务,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和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支持县域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
(2)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部分金融业务通过外包形式给非金融企业,如将信贷营销职能转包给信贷经纪公司等,探索“银企”间的金融合作方式。
5.3创新“银政”合作方式保障金融体系功能运行
(1)利用地方政府拥有信息网络等资源优势,建立农村村民信用体系与信用评估,以期降低农村贷款风险。加强法律建设,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大力加强信用教育,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完善诚信体系构建,促进农村金融环境的良性循环。
(2)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通过完善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商业银行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何广文.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困境与路径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
[2]李树生、施慧洪.论金融本质与农村金融创新[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
[3]闫先东、魏晓丽.在新形势下我国发展现代农村经济政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
[4]张兴旺.关于我国农产品市场问题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9(1)
其次,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传统的储蓄意识,使他们意识到了投资的益处,从而使得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在经济社会中,储蓄量既定的条件下,投资数量和投资的质量取决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能力和方向。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储蓄向投资转化速率与效率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影响才得以实现的。
再次,农村金融体系的存在与发展使农业生产资源的再配置和规模节约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同时提高了农业投入要素的生产率,优化了资源要素的配置并为实现规模节约创造了条件,这也是农村经济集约增长的显著要求。而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节约都是通过有效的市场来实现的。这就要求农村的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信息市场和技术市场的有效性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
最后,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我国农村经济的金融化与货币化进程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农业科技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也使得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区间进一步缩小,推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增长集约化的进程。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正规金融组织,另一种为非正规的金融组织。
正规金融组织或活动是指受到中央货币当局或者金融市场当局监管的那部分金融组织或活动。主要由这样的几个部分组成: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邮政储蓄机构等构成。它们是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农村金融体系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最被老百姓所认可的机构,在现实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非正规金融是一种相对于官方正规金融活动而言,自发形成的民间信贷交易(俗称“民间金融”、“民间借贷”、“草根金融”),游离于政府机构的监管之外。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初期,非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好景不长。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发展和金融体制的不断改革,从非正规走向正规金融机构的商业化,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其变化对非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的监管力度也随之加大,最终顶着各方的压力最后在1999年将其解散 。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但在发展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一方面整个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够健全,由于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对于我国已建立的以政策性、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来讲,商业性保险机构、证券、担保租赁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基本没有设立分支机构,完全意义上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尚未发育成熟,不够健全。
另一方面是现有机构组织的功能缺陷。首先,国有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内的功能弱化。其次,功能单一的农业发展银行,难当政策性金融的重任。再次,邮政储蓄抽走农村资金大大削弱了金融支农力度。最后,农村信用社不能够完全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虽然农村信用社在近几年进行了不断的完善,但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还有像农村保险业支农功能还不够健全、民间金融缺乏约束手段,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发展造成了阻碍。
三、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
通过分析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和国外先进的农村金融体系,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我觉得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完善,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给予重点关注:
(一)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需在新视角下重构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正处于边缘化,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把具有不同性质和功能的商业机构有机地衔接起来,从而构建一个层次多、覆盖广阔、且可持续的真正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从其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农村金融系统的改革模式和供给主导型思维大多是围绕信用社来进行的。我们应该突破这种传统的改革模式,积极充分利用和开发县域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等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把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形式应用其中,推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组织的相互合作与协调性,以便充分地发挥农村金融体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1.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合作金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使农村信用社真正做到服务“三农”,我们必须注重它的组织结构。
2.要想使县域农业银行改变农村环境,开拓产业链。可将其定位于农村建设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主要服务于农业,应该强调产权和市场化明晰,发挥其自主权,使其不受没有必要的约束,注重其金融网点的建设,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增加对新农村设施建设。
3.作为重要的政策性金融组织的县域农业发展银行,目前的业务范围覆盖率还不够高,比如在对农业产业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县域城市化建设等项目上的贷款发放力度还不够大,所以要加强县域农业银行对这些项目的贷款支持。改变农行发放扶贫开发贷款的现状,授予县域农业发展银行承办县域地区的兑付、市场债券、向县域金融机构批发资金的权利。另外,要大力开发多样性的信贷产品,在具有农业产业结构的大企业以及农业开发项目上给予大力支持。
4.建立完善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有的风险分摊机制可以得出,其单一的分担风险机制根本不能适应农村金融发展的需要,应尝试建立更为多样和有效的农业风险分摊转移机制,加大对我国农业金融市场的支持力度。但基于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各方面条件以及财政状况的不同,所以要因地制宜,不同地区建立适应当地发展的不同性质和功能的保险公司,完善当地的农业担保和风险转移分摊机制。
5.积极地向农村推广新型的合作性金融。积极推动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广大农村的建立,要积极鼓励各种正规的境内外资本在农村地区投资设立多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农业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这些金融机构一旦在农村建立,就可以发挥其经营方式灵活和管理层次少的优点。
(二)农村小额信贷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创新
1.完善小额贷款体制有效地填补了农村没有大银行的空白。小额贷款可以交给银行或专门指定的组织来经营。
2.在贷款的原则上实行“灵活”的原则,也就是贷款金额灵活,还款期限灵活,贷款抵押物范围灵活,贷款品种灵活,在审批制度上灵活,在定价机制上灵活。
关键词:村镇银行;农村金融体系;交易成本;产权改革
从2007年3月1日第一家村镇银行在四川开业拉开村镇银行试点的序幕发展至今,村镇银行体系已初具规模。我国村镇银行是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伴随农村商业银行,小额农贷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试点而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的村镇银行是带着政策的光环诞生的,是政策的产物。
1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现状及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含两个层次,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各种正规金融组织和民间金融组织。就正规金融体系而言,这样一个以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组织为主体的框架,基本涵盖了大部分的农村地区。
1.1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支农功能弱化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的是总分行制,省以下分支机构的缺位使得它的资产运营目标难以得到至上而下的贯彻,不得不将大量业务委托农业银行,一方面农业银行的营利性特征让它有足够的动力来挪用这部分资金甚至直接占为己有;另一方面,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过分局限于粮棉收购,对于亟待政策资金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乎漠视。
1.2农业银行的撤离造成农村商业金融安排空位
自1979年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以后,中国农业银行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主导农村金融。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类银行业务的交叉使农业银行不再固守农村金融这一传统领域,而逐步将眼光转向农村金融以外的业务领域。在商业化的思路指引下,农业银行更明显的以一个商业银行的姿态参与同其他商业银行的竞争,营利性成为其首要目标,并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的“洗脚上岸”式的战略调整,大量拆并县及其以下的分支机构,业务中心开始向大中城市转移,农业银行的撤离,必然造成农村金融主体的缺失,直接在原有金融体系中打开缺口,造成商业性金融机构部分产生供给空白。
1.3农村信用社存在诸多问题
1.3.1产权归属不清
信用社发展到如今,信用社的产权关系却变得越来越模糊:一些农村信用社的员工并没有将信用社当成是农民的,而把他当成是商业银行看待,为农意识淡薄;一些农民也不把信用社当成是自己的,而是把他当成是国家的或是商业的银行。
1.3.2不良贷款比重高,资产质量差
农业生产的低效益性和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农信社的农业贷款面临较大的损失风险。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近些年,农信社的资产质量有所提高,但从绝对比重来看,其比率依然很高。过高的不良资产比率使农信社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而不得不审慎对待农村贷款,限制其农村业务的开展。
2设立村镇银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2.1培育了新的农村金融主体,弥补商业性金融机构“空位”
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必不可少。所谓“交易成本”是指利用经济制度的成本。即交易成本=签约成本+信息成本+管理成本+成本。
交易方式或交易机构的选择取决于实现交易成本的最低。在交易层次比较低的时候,民间金融和合作金融的优势比较明显,而当交易层次提高以后,伴随资金交易的扩大,商业金融的规模效应就会体现出来。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暴露出来,相应的弥补资金风险的信息成本会增加,这些通过大额资金借贷的高利率体现出来。但对于商业性金融机构来说,现有的安全评估成本会因为资金规模的增加而降低其单位水平,同时单位签约成本也会因此而降低,如图1所示。
图1
所以为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不同的金融机构应有自己不同的市场定位,民间金融和合作机构应着力于分散性、小额性的资金需求,而对于集中性、大额性和共性化的市场需求,则安排商业性的金融机构能使交易成本最低。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中本来包含有商业金融的安排,但是,农业银行的“洗脚上岸”已经在事实上打破了原有的“三足鼎立”的局面,直接形成商业金融的缺位,导致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交易成本的非最优化。我国村镇银行是按照公司制新组建起来的企业法人,或是其他商业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从性质上来说,它属于商业银行,按照商业性的原则在农村开展金融业务,它的设立弥补了农行撤离所留下的农村商业金融空位,也缓和了这种空位下的交易成本问题,从而保持了原有体系的完整。
2.2创造竞争环境,推动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建不应该只单纯依靠设立几家新的金融机构,对原有金融机构组织的改革同样重要,对于农信社来说,改革的核心在于重塑合作制。
另一个关键在于竞争机制的培养。村镇银行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入住农村,从业务来看,它和农信社存在很大的交叉领域;从水平上来看,农信社属土生的金融,管理技术和水平远不如下乡的这些村镇银行。
2.3带来协整效应,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供给
农村金融,即与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密切关系的资金融通体系和相关活动的总和。就资金流动取向看,农村金融不仅包括农村范畴的资金融通,也涵盖农村与外部体系的资金融通。因此,广义上的农村金融体系包含了直接借贷、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三类资金融通组织和活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金融是农村市场体系的核心和主导力量,在根本上决定了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表现为农村金融体系在农业资源配置方面的先导、运载和杠杆效应。具体体现:一是农村金融具有资源整合和联结功能,不仅是农业基本生产要素和内生资源的联结手段和分配途径,而且已构成农村再生产的基础条件和必要保障;二是金融市场的完善为农村商品、劳务和要素市场的形成和扩展提供了可能,促进了农村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并日益强化,共同提升了农村商品化水平,这对处于转轨过程中的中国农村经济意义重大;三是就金融业本质职能看,它既可以集中闲散资金,形成可用于投资的储蓄,又能够通过规模效应提高投资效率,从而促进农村产业资本积累;四是在利率机制作用下,进入金融市场的资金可获得较高收益,从而促进整个农村社会乃至外部资金的配置效率;五是对于农村企业和农户来说,借助金融市场而获取的信贷资金,能够支持其从事更多产业的投资或更大规模的生产。
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学术界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一直持怀疑乃至否定态度。1973年,罗纳德 I.麦金农和爱德华 S.肖的“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改变了这一传统认识。他们的研究证实,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落后恰是因为金融市场不发达,即“金融抑制”,必须通过“深化金融(Financial Deepening)”才能破解困局。在不健全的金融市场中,扭曲的配置机制会导致资金流向拥有“特权”但并不具备较高利用效率的利益集团,而大量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却被排斥在金融体系之外,只能借助于“内源性融资”。有限的资金和良好的投资机会相互分离,必然抑制经济发展活力,导致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能力低下,农村资本积累也举步维艰。
国内学者也就金融市场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谈儒勇等人的实证研究证实,中国金融市场发育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就说明我国金融市场发挥了推动农村发展的作用,而农村金融中介体的成长速度也将直接影响未来农村实体经济的增长。曹啸、吴军的定量研究表明,基于格兰杰检验的金融业的确构成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但是,这种作用机制的发挥主要在于金融市场数量上的扩张,而非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这一方面解释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粗放”特征,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金融市场发育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农村则尤为明显。
二、农村金融体制变迁轨迹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初始、发展和逐步成熟阶段,整个过程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村金融体系
1978年以前,农村金融活动基本上由中国人民银行独家垄断,这是因为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村对金融服务的要求相对单一,几乎没有市场化的信贷行为,因此并不存在对商业化银行的大量需求。
尽管在1958年之后,我国仿照苏联金融体制建立了农业合作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但很快就被关闭,后者甚至历经三次成立、三次撤销。地处基层的农村信用社则基本上偏离了合作经济组织职能,大部分时间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的派出和办事机构。1958年以后,人民公社接管农村信用社的具体业务后,信用关系不复存在,资金使用十分混乱。1977年,国家将其与银行营业所合并,至此农村信用社正式改变了原有属性,成为官办银行。总之,改革之前高度统一、以行政管理为主的农村金融体制是特定制度环境下的产物,反映了集权计划经济对现代金融市场活动的排斥和压制。
(二)改革开放以后农村金融体系的初步形成
1979年3月,国务院批准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建制,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地建立了多层级的分支机构,并授权其管理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银行的业务广泛,不仅办理一般的农村存、贷款业务,而且负责乡镇工业、农副产品收购以及供销合作社的信贷支持。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还成立了农村信托投资公司,部分发达地区还出现了多种类型、机制灵活的乡镇金融服务机构和合作基金会,在农村商品经济推动下,民间信用由“互”演变为“赢利性”。与此同时,农村社会性集资、商业和消费信用也蓬勃发展,由此形成了在中央银行领导下,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主导、农村信用社为基础、其他金融服务机构为补充的层次分明、较为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尽管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农村金融水平还比较低下,但对改革初期的农村经济复苏和产业转型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
(三)20世纪90年代初期启动的农村金融体系深化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自1992年起,再次启动了农村金融体制深化改革战略,其主要内容:一是全面改组农业银行,将其转为商业型银行;二是1994年,正式成立农业发展银行,专门承担政策性金融服务职能,其主要业务范围包括:筹集和配置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财政性支农资金拨付,以及面向农业的政策性金融服务等;三是199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规定》,旨在推动农村信用社的独立化、商业化改革,恢复其“合作制”性质,并逐步将其改造为由农户入股、由农民自主管理、为参股农户服务的合作型金融机构。
经历此轮改革后,农村金融机构实现了专业化分工协作,业务范围重叠度明显降低。农村信用社居于最基层,主要提供农户小额贷款服务;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承担乡镇企业发展资金、农业生产资料贷款等综合性信贷任务;农业发展银行则重点服务于粮食、农副产品生产领域,提供粮食收购资金和区域性农业开发贷款。在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中,农村信用社覆盖范围最为广泛,与农民关系也最为密切,因此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机构。
三、农村金融体制变迁的绩效考察
(一)农村经济金融化水平稳步提升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农村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表现为金融资产总量增加、结构改善以及金融相关率上升等。
就农村金融资产总量来说,1978年至2002年的24年间增长了119倍,达到35936.59亿元,且内部各项资产额呈均衡、稳定增长态势。在农村金融资产内部结构变化上,农户个体储蓄和持有现金量实现了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增长速率,逐渐成为农村金融资产的最大占有主体。这一方面表明农户个体资产的迅速增加,另一方面证实了这一群体对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化所做出的贡献十分巨大。另外,在资产金融化、证券化的催化下,农业上市企业逐渐增加并呈稳步增长趋势,2002年市值总额达到824.8亿元,占农村金融资产总量的2.3%。
金融相关率(FIR=金融资产/GDP)是评价经济金融化程度的优选指标。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相关率迅速提高,1978年、1986年、1993年、2002年的农村FIR分别为29.6%、62.4%、117.9%和223%,年平均增长率为7.7%,这主要源于农村金融资产的扩张速度远高于同期农村GDP增速。农村FIR快速增长的动因,既包括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收入增长,也有金融体制改革效益释放以及农民财富的资产化等因素。但是,与同时期的国内FIR相比,农村FIR指标又明显偏低,这说明在金融化发展速度和水平上,农村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相比是严重滞后的。从表1可以看出,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绩效整体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需求得到了基本满足,如苏南地区,不仅存贷款总量和金融机构效益实现持续性高速增长,其信贷资产质量和抗风险能力也不断提高。但就全国范围来看,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与需求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不断扩大,严重限制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总体上看,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绩效是低下的,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农村金融体系未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从名义总量上看,1981~2003年,农业投资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缺口巨大。“八五”期间,农业投资年增长率甚至出现下降态势,经历短暂上升后又陷入徘徊,至1997年达到最低值(-8.71%)。进入新世纪后,农村投资有所好转,但依然没有恢复到前20年的平均增长率(16.25%)。资料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起,资金缺乏已成为制约农业基础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的“瓶颈”,农村金融体系日益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在1978~2003年的经济转轨时期,由国家主导的农业信贷体系在加强农业投资方面缺乏足够的动力和效率,此外政府面向农村的政策性信贷供给不足,干预措施的力度和效果均不明显,造成农村金融部门配置效率总体上较低。基于风险意识和赢利需要,自1996年起,农村金融机构普遍调整贷款结构,涉农比重大大降低,大量资金流向城市和非农部门。2003年,农村信用社的小额涉农贷款覆盖面仅为25%,大多数农户的资金需求未能及时得到满足。
(三)农村金融体系功能异化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 经济发展 金融支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有较大比重。在我国总人口中农民占有较大比例,农村经济的发展程度影响和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需求的主体--农民和中小企业户主,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数额有限。资金的缺乏使生产的扩大和生产条件的改善受到阻碍,因此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一直未得到明显改善,农民收入也因此没有明显提高。农村金融机制作为经济发展中作为重要的资本支配手段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远远不尽如人意,其范围、程度和效率仍有待大幅提高。
(二)研究目的
本文将首先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金融支持的实际作用做深入分析,明确农村经济发展中各资金需求主体对资金的需求状况和农村金融体系对资金的资金供给状况,对满足需求的政策、制度、措施加以肯定和拓展,针对未能平衡的资金需求对金融供给体系做相应的政策制度调整和完善。本文写作目的主要有两个:首先,详细阐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现状和瓶颈,及金融供给体系对其所起支持作用和至今未解决的障碍。其次,对农村经济发展中未被满足的金融需求相关原因和解决途径做具体探讨,即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不相匹配的部分做深入分析。
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体系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体系的现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经济政策作了大幅调整,新的经济政策以事实为依据,更具操作性和灵活性,我国农村经济因此获得了较大发展。政府通过市场引导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和农业投资,使我国农业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78年之后的六年呈现迅速急剧增长态势,其后则呈现波动式缓慢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态势并未改变,农民收入并未呈现乐观的增长态势,农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并未提高。
(二)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性
关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农民收入水平,不同学者都做了相关研究。国外学者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性的研究表明金融制度体系的完善通过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因为金融市场可以通过提高储蓄投资转化水平改善投资效率,从而对经济增长起着促进作用,有利于促进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尚不完善,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都存在巨大潜力。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挖掘、释放金融体系作用,强化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力度,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将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三、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一)商业性金融
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大致由四个形式的金融组织组成: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民间金融组织。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基础,商业性金融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商业性金融重视经营成本,资金效率,风险规避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市场活力是合作性、政策性和其他民间金融组织无可比拟的。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其经营规模的适度性和对农村经济发展所起支持作用的不周全性。因为若商业银行的规模过小则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必然不足,若规模过大则由于其商业性必然倾向于经营利润更高的非农业经济业务,如此便失去了其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组成部分的本义。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由于地域、历史背景、经济现状的不同而呈现出形式和程度的差异,其满足应是不同形式金融组织功能相互补的结果。因此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前景应是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互补,政策性和民间金融组织共存。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经营的业务范围日渐缩小,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也随之弱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农村体系中的地位在逐渐动摇,因为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需求的形式和规模必然会不断改变,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合作性和政策性金融必然难以完全满足需要,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作用将起到无可代替的作用。
(二)农村合作组织
从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组织构成来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占主要地位。这是由当前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现状决定的。由于我国现阶段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农村经济水平还不高,因而金融需求偏向于小额分散的形式,而合作性金融组织的业务形式正好大大满足了农村中小企业主和农民的融资需求。因此合作性金融组织成为农村融资主体的主要选择。而且农户和中小业主的信用状况和还贷能力相对透明,因此,选择诚信社员的信息成本较低。在经济业务的办理上,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作为农村融资主体的主要选择,其与业务主体间的经济业务往来为了解客户信息提供了方便,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增强了可信度。合作性金融组织的交易成功本相比其他形式的金融大大降低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民间金融组织
民间金融组织,指广大农村经济主体为满足融资需求,自发开展和形成的使用非公有经济成分的资金进行民间经济融通活动的组织。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中巨大的资金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因而在正规的农村金融体系之外出现了弥补其功能缺陷的民间金融组织。在现阶段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农村资金需求主体的融资形式多为零散的小额分散式。这样的业务对于商业性和合作性的金融组织而言需要花费的成本相对较高,利润相对较少,与经营原则相冲突,因而难以得到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机构的支持。民间金融M织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种不足,遵循了市场需求。就其存在性而言,民间金融组织一直被认为是非正规的金融组织,其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一直未得到客观对待,其运行机制也未得到理性研究。
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障碍
(一)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支持乏力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六种主要组成机构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在该体系中,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占主体地位,但其经营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存贷款业务、结算业务和业务,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银行作为我国农村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吸收了我国大部分的农村资本,但近来农业银行的经济业务逐渐转向收益率较高的非农领域,造成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逐渐减弱。
(二)农村金融工具单一,技术手段落后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金融工具创新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农村,长期以来在金融机构经济业务中主要使用的是传统观的存贷款和结算等基础类金融工具,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是经济及金融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加之经济基础薄弱,限制了金融工具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创新,因此农村金融工具的改进不多见。股票、国库券、金融债券等金融工具的使用在农村很难普及。
(三)农村金融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尚待完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法律的保障。用法律形式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秩序,规范农村金融行为,防范农村金融风险,是建立健康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前提。然而相关农村金融组织所实际受到的政策扶持力度却远远现实需要,致使其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满足经济主体资金需求的能力受到影响。更有甚者,为维护自身运转,一些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直接导致了农村资金外流,使农村金融支持状况恶化。
五、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对策与建议
(一)推进农村金融工具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完善农村金融功能、市场机制和服务机制提供了契机,金融体系的完善必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需求的满足程度依然差强人意。因此,不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来看,为了更好的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工具的改进在所难免。首先需要积极完善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大力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真正做到让需要贷款的人有款可贷,为农村资金需求者提供有力支持。其次,扩大金融服务范围,促进和引导各种金融工具的综合使用,在原有金融工具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的融资形式,有效的进行资金管理和风险分散。再次,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因为农村金融的创新需要相关政策引导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与融合,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扩大信用范围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扩大农村信用范围,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村金融的稳健运行,更关系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将更多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接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进一步扩大该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通过加强相关技术培训,支持更多有条件的联接得到进一步延伸。其次,提高农村地区银行类金融机构基层工作人T的培训。使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时多用、用好企业和个人信息数据资源。最后,加强农村地区征信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农民培育信用意识,维护自身信用记录,提高自身金融素质,享受更便利的金融服务。
(三)优化农村金融支持外部环境
除了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问题外,农村金融支持的外部环境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支农力度也有较大影响。优化农村金融支持外部环境应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发展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在尽力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情况下,努力提高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保持农村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使农村经济获得良好发展。其次,通过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推动金融体系逐步完善,调整维护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
六、结论
新形势下,金融支持在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明确了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尽力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金融支持的力度范围的分析,认清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形势,了解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尚待完善之处,并将理论联系实际,针对金融支持障碍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只有不断顺应新形势,结合实际改革和完善金融体系,我们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七、致谢
通过这次论文的写作,我对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论文的结束,也意味着我四年大学生涯的结束。四年的大学生活不仅让我收获知识,也让我体验到生活的充实丰富和美好。
在毕业之际,我首先感谢四年教过我的所有老师,感谢他们授予我知识,教我做人的道理。为我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还要感谢我的母校―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她给了学习的环境和机会,2009~2013的四年里让我在这里尽情成长。衷心的希望西亚斯的明天越来越美好。其次,要感谢我的同学。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与人相处,教会了我要宽容待人,教会了我感恩,是他们与我共同经历里四年美好的大学时光。最后,要特别感谢周福顺老师,他热心负责的态度激励着我,他渊博的知识和科学严谨的作风让我敬佩,在周老师的耐心指导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初稿并最终定稿。所以,在此向周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和祝福!
参考文献
[1]邹雪娇.关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12月.
[2]董杰.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5月.
[3]江美芳.农村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苏州大学,2011年9月.
[4]余章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7月.
[5]马立珍.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5月.
[6]孙艳英.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4月.
[7]卢娅.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广西大学,2008年5月.
[8]陈华.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6月.
[9]LIYan.Alienation of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e and theInnovation of Financial Organization in China.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3(1):68-71.
[10]Jin Ke.Study on New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Chin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Jiao tong University.2011.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城乡和谐发展;城乡金融系统
城市与乡村犹如两个盛了不同容量的水杯,城乡欲达到和谐发展,就必须在城乡这两个水杯中连接上水管,根据连通器原理,两个水杯中的水位因连接了管子的缘故最终将达到平衡(虽然容量不同,但水位高度一样)。金融业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无疑是城乡和谐的最佳连通器,金融具有资源配置和效率导向功能,只要城乡金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城乡和谐发展的目标就将达到。
一、城市金融体系比较优势
城市金融体系由于经济发展历史缘故,金融运行框架较为完善,在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创新方面都比乡村金融体系发展程度高得多,城市金融系统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1.金融机构林立。金融机构作为城市金融体系的物质载体,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到重大作用。城市金融机构林立,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证券公司、财务公司)和在境内开办的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等。
2.金融产品丰富。金融产品是金融体系运行的基本载体,金融产品丰歉程度直接影响金融体系的繁荣程度。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多种多样,不仅包括传统的金融产品(如大额可转让存单、信托基金),而且包括金融衍生产品(如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
3.金融创新有力。由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克服经济环境中各种风险,城市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不断引进新事物。金融创新的种类包括金融制度创新、金融组织结构创新、金融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和金融业务创新。
正因为城市金融系统由于经济发展的历史缘故,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框架,其比较优势是明显的,这主要表现在:(1)较强的技术优势。城市凝聚了高端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金融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信息网络建设促使城市金融体系涵盖范围扩大,促使电子金融业务迅速发展,促使结算和清算有效运行。(2)较大的资金优势。城市资金优势主要体现为两方面:首先是拥有巨额资金。由于城市经济较为繁荣,资金流动性高,资金流通总量较大。其次是有较强的筹资能力。城市金融业发达,筹资能力远比乡村强。(3)持续的人才优势。城市金融业发展离不开一大批专业和富有经验的优秀管理人才,他们能快速全面获取市场信息,人才优势有利于设计统一的管理体系和组建具有良好市场反应的组织结构。
二、乡村金融体系的比较优势
同样由于经济发展的历史缘故,乡村金融运行还没有与其需求相适应的完整框架。与城市相比处于绝对劣势,它运行的特点是:
1.政策性较强。乡村金融发展程度不高,政府往往对乡村给予政策性扶持,在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配置方面倾向于政策性,如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是以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这些金融机构为主,由于他们一般为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时往往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带有公益性质。
2.效率上偏低。乡村金融体系运行效率偏低,这主要原因在于其性质。乡村金融体系在政府指导下运行,指令性计划较浓,因垄断而导致的寻租行为也有所存在,金融体系背离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致使金融资产效率达不到最佳,效率性偏低普遍。
3.规模化不够。乡村金融体系较为单一。由于乡村本身自然特征,乡村金融体系主要是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因信息技术不够普及,金融体系运行成本偏高,各个金融主体相对分散,无法达到规模化经营的目标。
上述特点实际上说明了在与城市金融体系比较时,乡村金融体系处于劣势。但是,对比城市,乡村的下列比较优势也十分明显:
1.地缘优势。地缘是因同属一地而产生的联系,乡村人烟相对稀少,内部人口流动性不强,由于邻近关系和社交需求,农民拥有良好的熟人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较为和谐,一旦某家出现什么问题,整个村落都将传开,因而这一地缘优势使得乡村金融体系信息披露机制容易建立。一方面,由于互相了解,信息相对透明,有利于金融发展;另一方面,如果某人违背信用,则此人必将声败名裂。乡村金融体系所处的环境,在于广大的地缘意识浓厚的乡村市场主体之中,注重地缘意识,有利于乡村金融体系的维护与运行,即是信用意识的作用。利用好乡村独特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发展乡村金融体系。
2.人文优势。乡村的自然条件促使乡村重视农业发展,农业因其亲近土地具有天然凝聚人心和加强人们感情的功能,农民淳朴实在的风格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氛围形成。历史上,许多国家都曾组织过合作性质的农庄和互助社,如俄罗斯、中国等。互助合作的优良传统悠久,有利于建设合作型金融体系。
3.后发优势。后发优势是欠发达主体通过发达主体的技术、制度和结构的低成本移植和模仿而迅速赶上发达主体的水平。乡村金融体系相对于城市金融体系发展落后,基于此,乡村金融体系可以利用后发优势有选择地从城市金融体系中移植和模仿金融信息技术、运行制度和金融业结构布局。
三、城乡比较金融系统的构建
1.构建乡村金融体系基本框架。乡村金融体系基本框架要求乡村金融体系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它主要包括通信技术、金融机构和众多市场主体,没有基本框架,就无法发挥乡村金融体系的比较优势。城乡比较金融系统构建的前提在于乡村金融体系框架的基本形成,如果乡村交通运输条件、银行等中介机构缺乏,市场参与者寥若晨星,则不足以建立强势银行联盟,从而无法实现平等、公平的体系运行目标。在建立乡村金融体系框架时,可有不同的模式供选择,比如:建立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的优点主要是:可以获取关于公司和经理人员的信息,进而改进资本分配和公司治理效率;可以规避金融风险,进而促进投资效率和经济增长;能够动员资本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分工和生产。建立银行联盟。乡村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关键在于组建大而强的银行机构,建立大而强的银行机构的目的在于与城市金融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实现平等、公平的体系运行目标,防止城市金融体系对乡村金融体系资源的掠夺。然而。乡村金融机构规模化不够,无法形成强势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因而,建立货币联盟势在必行。通过货币联盟,实现资源、信息和技术共享,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标,从而提高金融运行效率。信托基金也是能够在乡村取得长足发展的金融形式。信托基金通常也称为投资基金,主要通过契约或公司的形式,借助发行基金券(如收益凭证、基金单位和基金股份等)方式,将社会上不确定的多数投资者不等额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的投资机构按资产组合原理进行分散投资,获得的收益由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并承担相应风险的一种集合投资信托制度。信托基金具有集合投资、专家管理操作、组合投资分散风险、资产经营与资产保管相分离、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以纯粹的投资为目的和流动性强等优点。乡村金融市场投资主体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而信托基金能有效分散投资风险,变现性相当灵活,小额资金具有安全性高等特点,有利于乡村金融繁荣。此外,信用互助应是建立乡村金融框架的重要选择。金融业本质上是信用行业,信用是金融发展的基石。乡村金融体系可利用地缘和人文比较优势,开展信用互助,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组建乡村信用协会。通过成立信用协会,对会员信用进行担保,并对会员违约行为进行披露,通过宣传压力迫使会员遵守信用。二是建立信用互助组。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按不同性质划分(如血缘、地缘和业缘),通过共同担保,化解违约风险。2.城市以市场为主的金融体系。与乡村相比,城市的金融交易和金融活动是相对“高端”的,其活动的领域应该是着重发展衍生金融。城市金融体系相对完善,较为具备处理风险能力,这主要在于衍生金融工具设计。所谓衍生金融工具,是以货币、债券、股票等基本金融工具为基础而创新出来的金融工具,它以另一些金融工具的存在为前提,以这些金融工具为买卖对象,价格也由这些金融工具决定。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高风险性、高度技术性、复杂性等特点。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加速经济信息的传递,其价格形成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金的有效流动,可以增强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能力,有分割与转移风险、提高金融市场经济效率的作用。因此,城市金融体系应大力发展金融远期合约、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等衍生金融产品。同时,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全部中长期资本交易活动的总和,囊括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其融通的资金主要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使用。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的功能主要有资金融通、产权中介和资源配置三个方面。城市金融发展的新兴领域还包括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可以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表外业务产生于承诺或约定事项,其主要业务包括贷款承诺、银行承兑汇票、银行保函、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等,这些业务对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处理不当,表外业务将转化为表内负债。城市金融体系较为具备处理表外业务带来的风险,可利用其优点大力发展。
四、生态循环的城乡金融系统
生态循环的城乡金融系统,要求城乡在分别构建各自金融体系时是要有金融生态理念,而金融生态理念又要求金融业生存发展应处于一个和谐、统一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通过打造和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降低金融风险,进而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支持体系、金融运行体系和金融政策体系三者有机结合的综合系统,金融生态理念的落实关键在于三者的和谐统一。
根据生态循环的要求,城乡金融和谐发展的基本着眼点是要实现城乡金融体系生态平衡。城市与乡村金融体系彼此关联而又相互影响,城市金融体系的发展受到乡村金融体系的制约,乡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受到城市金融体系的指导,两者和谐发展,必然要求建立和谐的城乡金融生态系统。城乡金融生态系统依赖于城市与乡村金融的互动平衡,二者之间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城市金融体系对乡村的指导和支持。从长远来看,乡村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必然依赖于城市金融体系的支持,原因在于强势银行联盟通过信息垄断而收取信息租金和保护关系企业会妨碍创新,另外,管制较少的强势银行联盟有可能会与公司的一些经理勾结以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并阻止有效的公司治理。因此,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由于存在自身劣势必然依赖于市场的支持。从释放经济增长所累积的风险和避免发生经济危机的角度看,银行体系非但不能提供一种将风险释放到系统之外的内在机制,而且其自身内部风险的最终释放还得依赖于城市以市场为主的金融体系提供的流动性和风险分担功能。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建立有利于实现城乡金融生态循环和两者和谐发展的金融体系,有赖于城乡比较金融系统支持体系作用的发挥。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职能科学定位。政府是城乡金融系统中的主导力量,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有一整套清廉高效的行政机构。城乡金融系统作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政府应担当起组织者的作用,在处理城乡金融体系联系上将有所作为。同时,区域政府应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将乡村绿色GDP和人均收入水平纳入考核指标中。在职能行使方面,应注重发挥市场的功能,对金融业给予必要的行政服务支持。
2.信息技术广泛普及。在金融发展领域中,信息技术对金融发展具有先导作用(最新信息快速传递功能)、“软化”作用(实现网络管理功能)和优化作用(资源整合功能)。城乡金融系统运行,离不开金融信息高速公路支持,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实现结算电算化,从而降低运行成本。信息技术已在城乡中广泛普及,特别是乡村信息建设要依赖于政府的政策导向,对在乡村信息建设中涉及到的资金费用应给予扶持和优惠。
3.货币政策有效实施。国家货币政策调控能力较强,能有效地处理好城乡经济发展和物价稳定的关系。城乡金融发展具有极强的脆弱性,特别是乡村金融体系更具有不稳定性,当发生通货膨胀时,乡村金融体系因其相对弱小,无法应对物价急剧膨胀的风险,这就要求国家货币政策在实施时特别要注重稳定物价,通过多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调控物价水平。同时,还需密切关注货币供应总量、利率政策的变化和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参考文献:
[1]陶玲琴,王振龙,等.比较金融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杨胜刚.比较金融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傅崇兰.城乡统筹发展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4]王世军.比较优势理论的学术渊源和评述[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
关键词:农业经济;农村金融;关系;探析
一、我国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的现状、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的现状
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科技化、信息化世界的到来,农业对于促进金融发展的作用逐渐弱化。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的发展占了较大的比重。目前,我国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不足,进而导致农村金融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我国经济整体发展过程中,部分学者认为农业是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其他工业产业的发展会弥补农业发展的不足,进而带动农村金融的发展。实际上,其他工业产业的发展会使得从事农业的相关人员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发展,导致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
(二)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
通过计算分析可知,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相互关系虽然存在不平稳现象,但总体来说,是一种平衡关系。也就是说,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村金融是否发展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村金融的发展并不完全呈现正比例的关系,但是前者的增长会对后者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与农村金融发展相比,农业经济的规模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经济的需要,且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滞后性,从而阻挡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若想提高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解决现有的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
(三)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关系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农村发展较为落后,以至于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不够完善。农村的金融机构最初是由政府扶持与当地支持相结合的金融体系,但由于农村经济以及金融观念的落后,导致当地政府的扶持力度减小,农村金融机制的稳定性失调。加上农村金融服务形式单一,金融发展偏向边缘化,这些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农村金融机构与农业经济结构不协调。农村金融机构存在严重的区域化特点,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较为密集,西部较为稀疏。同时,不同地区不同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进程以及发放条件没有统一。
二、加快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
由于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村金融的发展息息相关,而目前农村金融存在诸多的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落后的问题,需要做一些合理有效的方法用以解决。在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改善时,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是至关重要的。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是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只有构建好农村金融体系,才能保证农村金融有较好的发展。因此,在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构建时,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如利用金融机构、金融政策等,对于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定期进行规划整理,形成一种相互扶持的体制,共同促进彼此的发展,从而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实现金融体系的现代化、科技化目标。同时,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平台,搭建农村金融体系,将信贷等金融业务与网络相连,达到构建信息化农村金融体系的目的。
(二)提升农村金融机构效率
在对农村金融机构效率进行提升时,尤其要关注区域问题。提升农村金融机构效率的首要问题是要解决农村金融机构的相关政策能够有效的落实。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利用互联网技术,根据农村各地实际情况建立统一科学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从而有效的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同时,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的投入,让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的管理更加规范化,提升其内部的管理水平以及金融业务的处理水平,这对整体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水平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政府科学合理干涉
加强政府科学合理干涉,主要是让政府采用合理科学的手段,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进行管理、干预,而不是忽略市场因素和农村实际金融情况,让政府进行强制性的干预。在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政府干预时,要充分考虑到政府干预的优点与缺点。在清楚政府干预的特点之后,要尽量避免其弊端,用简单有效的方法活化农村金融资本,顺应世界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从而提高整个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四)加大农村金融信用改革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经过三十多年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基本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仍然不适应农业和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金融供需发展不平衡。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金融机构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从整体来看,农村金融的需求与供给仍然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许多农村金融机构长期经营困难,亏损严重(比如农村商业银行),存在人情贷款等现象,使得这些机构的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低下,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业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后,退出了容易出现大量亏损的农户贷款业务,转而将发展重心转向大中城市和大客户。在有些地区,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在县一级都没有设立支行,更不用提在乡及以下层次了。另外,近几年来,由于农民贷款政策放宽,少部分人钻法律与政策空隙,向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大量贷款,用于其他非农业发展用途,致使农民金融信用降低,导致农村资金流向城市。本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多只在农村地区吸收存款,对农户提供信贷服务极为有限。而农村信用社因为大量不良贷款和亏损,无法针对不同需求,进行差异化金融服务。基于上述原因,使有信贷需求的农户和中小企业不得不依靠非正规的金融形式获得资金的支持。不难看出,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与供给严重不平衡,农村金融服务业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生存与发展考验。
2.农业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比例不平衡。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三农”发展日益增加的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严重地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图1所示,农村存款余额从1981年的44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3845.93亿元,而同期农村贷款余额则从189.7亿元增加到30651.8亿元,两者相差33194.13亿元,这个差值就是所谓的“金融漏出”,超过农村贷款110%。这一方面反映出被动的金融漏出问题,即金融机构减少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另一方面反映出农村经济目前面临的一个尴尬:有了一定的存款,却找不到合适的农业投资渠道,小农经济抑制了农户扩大再生产的动力。
有关数据显示,随着“三农”问题的不断深入,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在逐年增加,从1997年到2009年12年间增长了近7倍,但农业贷款在金融机构的全部贷款中所占的比重各年却基本持平,说明农业贷款与其他行业贷款的发展水平相比,并不存在优势。大量的农村资金也不能“取之于农用于农”。由于农业的先天弱质属性,使得农业融资风险高、成本大,且农业资金需求通常又是使用周期长、回收慢。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存续和发展必然要以盈利为先,对农业贷款的贷放比例也必然受到这方面的制约。此外,尽管现在农村非正规金融普遍盛行,但资金缺口还在4.5万亿元以上。农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比例严重失衡。如果目前县、乡区域金融体系不能进行彻底、有针对性、大规模的金融创新、制度创新,农村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将直接被阻滞。因此,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以提供多样化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课题。
3.农业、农户不具有信贷需求优势。我国农业一直是一个弱质产业,不具有金融需求的产业优势。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力一直较为低下,基本上是典型的小农生产模式,生产力水平和比较收益低,资本形成效率整体水平低,不能承担较大的信贷风险。农业的这种产业特性使农业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比重偏低,同时,国家财政支农力度近些年来虽一直有较大幅度提升,但还是同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有较大差距。
此外,我国农户存在着经营规模小、数量多、高度分散、信息不灵通等特点,收入水平、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均比较低。因此,农户信贷需求具有无抵押、贷款额度小、高度分散、当年借当年还短期金融居多等弱点,导致信贷风险大、成本高、利润率低,金融机构缺乏介入积极性,农户不具有信贷需求优势。
4.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资金大量外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表现为:一是由于农村信用制度缺失、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村金融机构难以对信贷交易对象做出准确判断,信贷交易成功率低,交易成本很高;二是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承贷能力弱、贷款条件差,导致农村金融机构慎贷甚至拒贷;三是部分农村企业和个人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致使农村金融机构、企业、个人之间的资金链受损,导致农村金融机构被迫减少放贷数量以规避金融风险。在农村金融生态恶化情境下,一些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已放弃满足农村信贷需求的努力,收缩放贷和减少农村营业网点,导致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和非农领域。与此同时,农村企业和农户可获得的贷款却严重不足,银行机构对农贷款数量偏少,农村的合作金融如村镇银行等国家批准的数量也仍然很少,使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贷款需求只能主要依靠需要规范、引导和加强监督管理的非正规金融渠道。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问题思考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建立了以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基础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它们之间的功能既有重叠,又有空缺。因此,必须对它们进行革新、调整和补充,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一、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策金融力度不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政策金融体现国家意向。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一是作为政策性银行,其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长期以来资金拨付有限,且资金不能按时到位,有时不得不向央行借款,使筹资成本上升,制约了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二是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农业发展银行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三是业务单一。本来政府建立农发行的目的就是要给农村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但后来成了农副产品收购银行,仅在农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作用。而农村很多需要政策性支持的事情,如农业的开发,农业科技的推广等方面作用较少。
2.商业金融嫌贫爱富。农村商业银行,全国数量较少,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人们的认识尚不全面,具体的经营中表现为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不足及所涉业务的自然脆弱性,使其经营发展天生具有局限性,商业金融要赚钱就必须考虑交易成本和风险。大部分农民需要小额、频繁、多样的贷款,交易成本相对高一些。风险管理方面,商业金融对农民担心较多。发展空间很大,但愿意投入的主体很少,对从事农业的资金投入缺乏政策、法律上的倾斜保护。
3.合作金融名存实亡。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农村信用社在发展中日益突显出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顺、历史包袱沉重等一系列问题,已经逐渐失去了合作金融的特性,严重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效益提高,逐步成为制约扶植“三农”发展的瓶颈。
4.民间金融缺乏规范。农村民间金融作为一种非制度化的体系,适应于农村传统的固有经济模式,再加之其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农村的金融体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农村经济融资的主要渠道。农村民间借贷在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扩大农户生产经营资金来源、促进农村个私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目前民间借贷来源主要是地下钱庄等。因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其由于缺乏监管所容易引发的问题。首先,由于民间金融活动缺乏必要的管理和适用的法律法规支持,民间借贷风险大,容易引发债务纠纷。而且民间借贷具有为追求高盈利而冒险或投机的一面,严重扰乱金融秩序和影响社会稳定。其次,民间借贷其利率比银行同期利率较高。一方面加重了农民和中小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国家利率政策的全面贯彻实施。
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
鉴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以上问题,应当从以下几方面为切入点,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以实现农村金融又好又快发展。
1.在政策金融方面,拓宽政策性银行服务功能。针对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难以发挥政策性金融的职能的局面,重新界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增加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首先,要根据国家农业政策在作好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同时,资金的运用要支持农村的社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交通、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资力度。一是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支持农村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平衡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社会化、现代化建设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抓住重点企业项目进行支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四是全面支持贫困地区人口尽快脱贫解困。紧紧围绕稳定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重点支持有助于直接解决温饱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其次,加大财政投入规模,使农业发展银行的资本金充足。最后,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管理的各项立法,使各项金融政策能更好地贯彻落实。
2.在商业金融方面,把农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按照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基本方向和市场定位,商业银行要按照商业化原则不断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用一定比例的资金来支持农村,决不能把农村的资金抽到城市中去。农业银行可以成立专门的涉农贷款分支机构,利用自己熟悉农村市场、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在县域的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的传统优势,为农村金融市场提供多层次、差异化、精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农行应设立更多的金融产品,扩充服务功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强有力的拉动作用,控制农村县域金融的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商业化程度高、资金需求量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域以上工商企业。鼓励农业银行在改革中,通过市场化手段,整合农业银行多余的机构和人员,或改制成农村信用社、试办农村小额贷款机构和农村保险机构。对农行剥离的扶贫贷款业务,国家采取招标方式由多家金融机构平等竞争贴息优惠。
[关键词]农村金融;存在问题;未来趋势
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二是“三农”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农业贷款余额近3万亿元,约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14%,60%以上农户的贷款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村地区资金外流情况严重。目前,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商业性金融组织,每年从农村地区流出的资金大于从城市流入的资金,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城乡差距过大;二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改革以来,几家主要银行都大批撤出了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与此同时,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建设没有跟上,造成机构网点覆盖率偏低,农民接受金融服务困难;三是金融产品创新不足,赢利水平不高。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经营传统的信贷产品和商业保险产品,而对农民需求量较大的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则缺乏创新,造成金融产品单一,赢利能力严重不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而一些非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虽然金融服务比较符合农民需求,发展较快,但是潜在风险较大;四是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支付结算体系落后。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电子化、票据化基础设施研发和建设不足,覆盖的地域范围小,便捷化程度低。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金融“三农”服务的能力,严重制约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2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来看,美国已经建立起了包括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农村保险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制,建立起了支持农村建设资金循环的长效机制,较好地支持了农村和农业发展,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借鉴美国经验,结合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已经成为下一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主线。
(1)要鼓励金融组织创新,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要按照农村现实和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培育和发展商业性的、可持续的金融组织。条件许可的地方可建立社区银行和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引进国外农村金融中的专门为农业设计的金融品种,以满足农村金融需要。
(2)对现有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明确功能定位。农信社要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办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农业银行要结合股份制改革,通过机制和体制的转换,充分发挥农业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优势,切实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服务;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按照商业化原则,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支持“三农”。
(3)加强政策引导,开展金融知识教育。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转变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理念,要努力塑造有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用市场化利率覆盖其经营风险。
3 农村金融创新的建议
在银行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农村银行增强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风控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农村金融竞争日趋激烈,农村银行要想在多元化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快速发展,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发挥自身优势,实施差异化经营策略,从而确立独特的竞争优势。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这不仅要体现在财政扶持和税收减免上,更要体现在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经营、人才资源、法律保障、舆论宣传等各个环节上。要扭转地方政府忽视农村金融工作的局面,把农村金融发展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合理增设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可持续能力强,金融服务不充分的地区,合理增设农村金融机构,扩大农民选择金融服务的范围,增强金融竞争力。 转贴于
(2)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功能。着重加强农村的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支付、清算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创新管理体制,改革产权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加强风险防范,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功能。
(3)加强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以农村信用社等为主体的基层农金机构,由于地理位置、待遇和体制等因素,十分缺乏研究型、应用型高端人才。应通过高校、科研院所加大对农村金融战线缺乏的实践和理论人才的培养,加强为农村金融发展而献身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一批政治品质好、业务素质高、研究能力强的新型农村金融人才。完善相关待遇、职称评定、干部提拔等配套机制,留住人才、重用人才。
(4)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拓宽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范围,大力发展面向广大农户的合作金融组织,逐步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要通过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来解决民间金融所存在的问题,并逐步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充分利用传统的信用资源来培育和发展民间金融主体,使金融产业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市场化。
(5)加快法律制定,为农村金融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要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稳定的金融法律体系,同时对于建立怎样的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如何建立等问题,应作出明确的规定并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市场经济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农村金融立法应循序渐进,平稳推进,为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6)建立和完善信贷保险制度和补偿机制。首先,建立农村信贷保险制度,积极开发农业贷款损失补偿保险品种。其次,建立信用担保补偿机制。政府要建立信用担保补偿基金,建立区域性信用再担保机构,以分散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完善特色农业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李晓春,崔淑卿.汇丰银行在我国开设村镇银行的若干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