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市场监管工作建议

市场监管工作建议

时间:2023-06-08 11:18: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市场监管工作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市场监管工作建议

第1篇

今年1月30日,县安监局组织全县烟花爆竹零售经营网点负责人在县安监局五楼会议室召开了安全知识培训会,对烟花爆竹经营条件、安全知识进行了培训。会议明确指出,国家对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和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实行许可证制度;从事烟花爆竹批发的企业和零售经营者的经营布点,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实行专店或专柜定点经营,不得一证多点或走街串巷占道经营;必须到正规合法的批发企业购货;销售时要向购买人讲明正确燃放知识和注意事项等。

二、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对全县烟花爆竹市场监管和打非治违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为加强全县烟花爆竹市场监管工作,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4年以来,县安监局加大了对烟花爆竹领域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县安办今年年初组织了县公安局、工商局、质监局、运管所等部门召开了部门协调工作会,研究部署了2014年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制定了检查方案,成立打非机构,落实打非人员。

自2月1日起,由县安监局4人、县公安局2人、县工商局2人和聘请的安全监督员10人共18人组成的烟花爆竹打非队伍坚持每日检查。截至3月底,共查处非法生产经营活动10余起,收缴各类烟花168件、鞭炮280多件(条/圆)价值人民币8万余元,行政拘留2人(1人拘留11日,1人拘留14日,扣留非法运输危险物质车辆一台)。

三、坚持重点检查和常规检查相结合,突出重点时段和重点场所检查

县安监局将烟花爆竹市场监管工作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局危化股具体负责全县烟花爆竹市场日常监管工作,组织人员对全县烟花爆竹市场进行检查,打击烟花爆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重大节日和重要时段,县安办组织县公安局、工商局、质监局、运管所等部门召开会议,制定检查方案,落实人员,对市场监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日常监管中突出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批发企业和烟花爆竹仓储场所的重点检查,确保安全。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全县烟花爆竹市场监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成效,但也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

我县幅员面积1919平方公里、人口103万,地形呈东西两槽,属典型的丘陵地带,分别于重庆市长寿区、垫江县、渝北区和市区、华蓥市以及达州市大竹县接壤,烟花爆竹市场监管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市场监管人员紧缺,监管力量不足,我局危化股仅1人负责烟花爆竹监管工作。

(二)全县幅员面积广,与省内外多个区、市、县接壤,给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增加了难度。

(三)监管手段滞后。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近年来呈现新的特点,分散性和隐蔽性强,查处难度大。

(四)执法环境进一步优化,执法程序不断完善,要求执法部门规范执法、严肃执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公安部门负责烟花爆竹的公共安全管理;质量监督检验部门负责烟花爆竹的质量监督和进出口检验。在查处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邮寄烟花爆竹以及非法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时,安监部门只能在职责职能范围内进行执法,职能之外的执法只能协调相关部门执法,在时间上给予非法违法行为逃脱打击的间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打击难度。

五、建议

(一)切实落实各乡镇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和辖区派出所监管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和“一岗双责”要求,落实好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充分发挥乡镇人民政府和辖区派出所在烟花爆竹市场监管中作用。

第2篇

2021年,在县人大选工委、县政协提案委和县政府督查室的指导下,在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相关要求,圆满完成全部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办理情况

2021年,我局共承办县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x件,其中人大代表建议x件、政协委员提案x件,其中人大代表建议均为协办件,政协委员提案均为主办件。为了提高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质量,我局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落实建议、提案办理,明确具体承办科室和责任人,对办理程序、方法、要求和时间等作出明确要求。各承办科室迅速行动、深入调研,掌握建议所提问题的详细情况,认真落实有关整改措施。日前,已全部办理完毕,办理答复材料全部在县政府议案建议提案网上公示。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提高办理能力。一是思想认识到位。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是关乎全局的重要工作,是推动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载体,抓好办理工作也是推动市场监管工作精准发力的方向。二是承办领导到位。县政府交办会议以后,我局马上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承办科室具体抓,经办人员专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是责任到位。局党组专题研究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局办公室组织制定办理工作方案,召开分办会,编制印发分工文件,明确各项内容的牵头领导、具体承办科室、协办科室、办理时限等事项,确定办公室一名同志专人负责跟踪督办和答复工作,做到“定人、定责、按时、保质”。

(二)规范办理,提高办理质量。根据县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的要求,明确建议、提案办理原则、要求、流程、方式,对承接、交办、调研、办理、面商、审核、答复等各环节予以严格规范。做到条件具备的立即办,长效工作跟踪办,尚不完全具备条件的要创造条件办,条件确实不具备的,在做好解释说明工作的基础上,留待以后办;办理之前把好“调研关”,办理中把好“沟通关”,具体办理把好“实效关”,过程中把好“期限关”,答复时把好“格式关”。

(三)强化沟通,注重协商,提高办理满意度。建立健全沟通协商机制,办理环节强化提案人的沟通对接。各承办科室在签收后xx天内,均与建议、提案委员进行多次沟通,了解掌握建议、提案所涉内容的深层次问题,面对面协商、沟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答复前进行面商,进一步征求代表、委员意见,落实好代表的要求,在办理结束后xx天内将办理答复传给代表、委员和相关单位,听取反馈意见。最后,形成办理答复并在县政府议案建议提案网上公示。

第3篇

一、工作目标

充分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全面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对成品油特别是车用乙醇汽油市场的监督管理,整顿规范成品油销售单位经营行为;依法打击违法销售成品油和生产销售劣质成品油等违法经营行为,切实维护成品油市场稳定。

二、工作重点

(一)成品油市场监管对象和范围。根据国家商务部《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2006年第23号)有关成品油的定义,成品油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及其他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全市成品油市场监管对象为从事生产、调配、储运、销售成品油的单位;监管范围为汽油、车用乙醇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

(二)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格执行有关行政许可规定,把好成品油经营企业的登记注册关。依法查处超范围经营成品油,坚决取缔无证照从事成品油经营行为,特别是车用乙醇汽油生产、调配和经营活动。(三)严把油品质量关,重点查处成品油企业经营下列油品:1、非法炼制的油品;2、无合法进口来源的油品;3、假冒伪劣、质量不合格的油品;4、与标号、标识不相符的油品;5、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油品。

(四)规范成品油经营,重点检查下列行为:1、缺斤少两、掺杂使假欺诈消费者;2、擅自兑制油品或在油品中添加化工原料;3、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或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油品;4、对油品质量作虚假表示引人误解;5、违背消费者意愿搭售商品;6、伪造、涂改、出租、出借、出卖、转让营业执照;7、销售企业(加油站)向机动车使用单位或个人销售非车用乙醇汽油。

三、工作措施

(一)摸清底数,强化“经济户口”管理,实施有效监控。各单位务必于2010年1月15日前集中开展一次成品油市场摸底排查工作,通过登记注册查询系统,对辖区内成品油经营单位逐户检查,摸清底数及分布情况,并分类建立成品油批发、零售、仓储企业台帐,并于2010年1月20日前将成品油企业名单上报市局市场科。

(二)梳理问题,确立项目组,加大巡查力度,实施动态监管。成品油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生产、生活资料,成品油市场健康与否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市场经济秩序健康稳定发展大局,各县(市、区)工商局要结合本地实际,总结吸取09年“焦点访谈”黑油事件曝光的教训,针对成品油市场现存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确定“大问题”,及时成立项目监管组,对重点区域、重大问题要及时调度,集中解决。明确辖区监管重点企业,制定监管责任制度,细化具体巡查内容,并认真做好巡查记工商局2010年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录。巡查中发现企业违规经营的,应及时予以纠正;凡存在违法行为的,必须依法立案查处,绝不能再出现媒体曝光事件,否则对有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同时,检查过程中要积极向企业宣传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指导企业守法经营,提高其质量意识及责任意识,杜绝隐患问题。

(三)加强成品油质量检测工作,严把油品质量关。一是要认真落实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职能,统筹安排抽查经费、时间及抽查的地区、企业和成品油品种,加大成品油质量检测力度。对检查中发现企业经营质量不合格油品的行为,除依法查处、监督其整改外,还要查明质量不合格的原因,追根溯源,并采取措施,确保油品质量。二是要严格执行质量抽检程序,抽检计划由市局统一制定,并上报省局批准后方可实施成品油质量检测工作,各县(市、区)局不得自行安排(抽检计划省局批准后,另行通知)。三是各单位接成品油质量举报需进行个别抽检的,要及时报市局市场科,经批准后方可实施抽检工作,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四)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一是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作用,建立和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在加油站及乙醇汽油其他经营场所,张贴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电话或其它举报方式的宣传告示,扩大案件线索来源。二是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对大要案件查处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查工作,完善大要案件挂牌督办制度,对涉及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严禁以罚代刑。三是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积极开展执法宣传,对典型案例要适时进行曝光,做到曝光一批,震慑一批,教育一批。

(五)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成品油市场长效监管机制,营造良好经营秩序。一是建立和完善诚信体系建设。要积极推动成品油经营企业的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对违法违规企业要加大惩戒力度,及时记录,重点监控;对屡禁不改、违法性质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及时建议主管部门取消其经营许可证,并依法责令企业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要依法吊销营业执照。二是指导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购销台帐、查验进货票证及油品质量等内部管理制度,促进企业加强自律,提高其质量意识及责任意识。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成品油市场监管和车用乙醇汽油推广的重要性,把成品油市场监管工作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确保我市成品油市场稳定。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单位要按照省局《关于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成品油市场管理(含质量检测)统一归口市场规范管理部门,理顺工作关系,成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加强对成品油市场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第一责任人,做到责任清晰到人,努力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并建立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执法监督机制,狠抓各项监管措施的贯彻落实,扎实开展工作。

(三)加强协调,形成执法合力。要坚持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加强与商务、物价、公安、安全监管、质量监督及质量检测等部门的联系和配合,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监管信息通报制度、开展联合办案等形式,进一步整合执法资源,形成合力,综合治理,齐抓共管。

第4篇

一、红盾护农工作做法

(一)争取支持,形成合力

为落实国家工商总局、省、市工商局红盾护农的工作部署,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中,一方面,积极向上级工商部门和当地政府汇报工作情况,争取上级支持;另一方面,主动与职能部门沟通,建立了横向和纵向的信息互通机制,互通农资市场监管和农资商品信息,得到了质监、农业、宣传等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形成了社会的合力,确保红盾护农行动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在工作中,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宣传栏,公告等宣传媒介,加强对红盾护农行动的宣传,对坑农害农的典型案例及时曝光,据统计,全县工商系统宣传报道有关“红盾护农行动”的信息报道有*多篇,发放各种宣传资料*份,在社会上形成强大宣传声势。

(三)加强*省农资监管网的应用。

从去年*月份省农资监管网投入应用起,该局便开始正式应用*省农资监管网,并于上半年组织该局工商执法人员开展农资监管网的培训工作,务求各单位学会学懂,应用该网站进行农资市场监管和资源共享,为及时了解红盾护农行动的工作情况、交流经验和通报监管情况提供信息。

(四)加强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工作。

今年*月份和*月份,该局按照上级省局和市局安排,分别对该县的农资商品进行了质量监测,监测化肥品种共*种,监测乡镇有*、*、*、*、*、*等镇,覆盖率达*%。其中,初检不合格品种有*个,复检合格*外,合格率接近*%。

(五)加大案件查处力度。

该县红盾护农行动以乡镇和农村农资市场为重点区域,以种子、农药、化肥为重点品种。以“打假、护农、保粮、增产”为目标,围绕“五个重点”即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和重大案件及七大类农资市场的整顿,并以种子、肥料、农药、为重点品种展开行动,集中力量查处无照经营、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今年,该县立案查处农资案件*宗,案值达*.*万元,查扣化肥*公斤,农药*瓶,通过加大力度,严厉打击了坑农害农行为,净化了农资市场。

二、红盾护农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月中下旬起,该局组成农资督查组,按照县局《关于开展对我县农资市场监管工作督查的通知》要求,开展对辖区内今年前两季度农资市场监管工作进行督查。督查结果显示,红盾护农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多手段推广应用*省农资监管网获肯定。自从*省农资市场监管专版投入应用后,该局便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录入各种农资信息,今年上半年,该局录入各种农资信息*条,全市位列第二。下半年,该局针对上半年的不足,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采用“传、帮、带”等形式,指导农资经营户录入农资信息。如*工商所建议农资经营者到网吧录入,解决没有电脑的问题,*、*、*所则指定工作人员指导农资经营者录入信息,跟踪落实录入情况等做法。从下半年各工商所情况看,该局已录入各种信息*条,比上半年翻了一番。其中*工商所辖区内的*县农资配送有限公司定期向监管网录入农资信息较为完善。该企业从今年*月份起坚持每月*日前向农资监管网报送农资信息的,受到省局市场处领导的赞扬。

第5篇

关键词:证券市场;自律监管;行政监管

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证券市场特有的筹集资金、资产重组、公司价值发现及风险提示等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健康、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由于证券市场运作机制复杂、资本虚拟性等原因,产生风险的可能性极大。实践表明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可以提高运行效率,防范和化解风险,使证券市场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一、公共利益论简述

公共利益论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之后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监管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而公众利益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维护公众利益只能由国家法律授权的机构来行使。市场难免存在缺陷,纯粹的自由市场必然会导致自然垄断与社会福利的损失,并且还存在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公平问题。在现实经济中通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市场失灵:自然垄断。假设在社会理想的产出水平下,只有一个厂商从事生产,该产业的生产成本最小化,那么此时的市场就是自然垄断市场。处于该行业中的每个公司都会在利益驱动下争相兼并扩张,之后形成垄断市场而不是自由竞争的市场。垄断者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商品价格超过边际成本而获取超额利润,必然带来导致市场效率的丧失。"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未被交易双方包括在内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在提供商品及服务时,如果社会利益或成本与私人利益或成本之间存在差异,那么自由竞争就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尽管私人之间可能通过协议来解决外部效应问题,但达成协议的交易费用往往过高,而市场监管却能有效地消除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在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分布往往不对称,一般而言生产者比消费者拥有更多的信息。生产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不是按优质优价的原则来出售商品。这样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下,销售质量更好的生产者被迫退出市场以逃避损失,而质量较差的生产者则乘机占领市场,出现“劣货驱逐良货”的现象。信息不对称要求更多的信息披露,使消费者能够据此区分产品质量的高下,监管正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法。由于市场存在上述缺陷,公共利益论认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对其实施监管能提高公共利益。

二、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前,证券市场监管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体改委、国家工商局等其他政府机构及上海、深圳两地地方政府参与管理的形式。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以后,证券监管由国务院证券委负责,中国证监会作为证券委的执行机构,承担起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任务。国务院撤销了证券委,同年确认中国证监会为证券监管的主管机关。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证券法律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如《公司法》、《国库券条例》、《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证券市场禁入制度》等一系列证券法律法规均已颁布执行。作为根本大法的《证券法》的出台,进一步确立了中国证券市场法律规范的框架。以沪深交易所设立为标志,中国证券市场短短十几年走过了国外证券市场上百年的自然演进的发展过程,应当说政府的积极推进功不可没,然而毋庸讳言,年轻的中国证券市场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监管制度缺乏长远规划。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成绩斐然。然而,由于市场发展迅猛,政府监管部门疲于应付大量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不经意忽略了对市场发展急待解决的根本的监管制度建设。为了尽快解决一些短期凸#显的问题,往往采取急救办法,甚至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调控市场,虽然暂时缓和了事态,但是很可能为日后的市场发展和监管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隐患。监管存在滞后性和弱效性。尽管我国证券监管机构近年来加大了对欺诈与操纵的打击力度,但行政监管往往是事后监管,监管存在显著的滞后性和弱效性。

滞后性。从违规行为的发生到监管机构做出处罚,往往历时弥久,监管行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如“中科创业”、“亿安科技”操纵股价行为在发生数年以后才被发现,而“琼民源”事件的查处过程竟长达两年。另一方面,监管力量相对有限,调查费用不菲,一些市场欺诈行为未被处理,成为漏网之鱼,使违法者产生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弱效性。对违规行为处罚显得过轻。如民源海南公司动用银行贷款和透支操纵“琼民源”股价非法获利))万元,查处后除了没收非法所得以外,仅处以警告和罚款了事。实际上,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却转嫁到公司股东身上,并无过错的中小股东往往受害最深。对应承担直接责任的违规公司的高管人员处罚过轻,弱化了监管效果。"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目前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决定了中国证监会是证券市场的唯一监管机构,一方面提高了证券监管决策实施的权威性,但另一方面却可能有损决策的科学性。我国的证券监管机构作为政府代表,除了承担监管职责以外,还担负着培育和完善证券市场的职能,而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焦点问题———金融体系的创新与改革———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这些背景决定了不同领域的金融法规政策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和制约性。比如,证监会的某项措施可能符合单一证券监管目标的最优化,但由于与其他金融管理机构处于分割状态,其监管决策未必能达到国家整体金融及经济发展的最佳效果,因此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在所难免。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不够完善。海外成熟的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投资者教育机制。对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强教育,尤其是加强市场风险教育,有利于投资者熟悉市场、认识市场运作的客观规律,就像对适龄儿童进行系统的免疫接种一样,打预防针对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大有好处。投资者诉讼机制。投资者可以通过集团诉讼等方式,对作出虚假信息披露的公司提讼,并且比较容易获得相应的赔偿。投资者赔偿机制。国外的证券市场通常设有赔偿基金:一方面,可以提高投资者入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构建防范系统风险的缓冲机制,由市场风险引起的损失可以得到有效的赔偿。目前,我国的投资者教育机制刚刚起步,投资者诉讼机制和赔偿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并发挥作用。

三、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

 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预见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监管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高效率的证券监管是保障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以下从监管法律制度建设、上市公司监管、独立董事制度、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对策和建议:对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建设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确立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进一步明确证券监管机构法律地位的条款和细则;加强立法建设,增强证券监管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备性和配套性,提高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增强证券监管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化法制内容的实效性;-’建立健全证券监管法律法规的实施机制,杜绝有法不依的现象,加大执法力度;适应证券网络化和市场开放的发展趋势,尽快制订适宜的相关监管规章制度。!从规范和发展两方面抓好上市公司的监管工作。在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同时,努力为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监管激励上市公司持续发展。加强证监会派出机构监管职能,建立健全派出机构监管绩效考评机制。重点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增强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制度建设,切实搞好上市公司监管工作。"独立董事制度。首先,确立独立董事应有的社会地位,提高独立董事参与上市公司最大决策的程度,培育并建立独立董事人才库;其次,明确区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不同职责,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中的作用;最后,加强关于独立董事的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的监督,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外部环境。#建立一个主体多元化,结构多层次,相互协调又相互制衡的高效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逐步改变目前仅由证监会单方面垄断监管规则制订的局面,缩小行政监管直接作用于市场的范围。让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等自律监管主体来填补行政监管收缩后留下的空白,强化自律监管对行政监管的制衡,多方面约束并尽可能减少政府机构执法中腐败现象的发生。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以外,值得一提的是,对监管者的监督在我国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因此要努力推动监管的法制化和市场化,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包括内部制衡机制和外部制衡机制,保障公众及媒体的监督权力,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参考文献:

曹凤岐等,证券投资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郑燕洪,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与市场纪律———国际金融监管新趋势的模型解析特区经济

第6篇

关键词:证券市场;自律监管;行政监管

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证券市场特有的筹集资金、资产重组、公司价值发现及风险提示等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健康、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由于证券市场运作机制复杂、资本虚拟性等原因,产生风险的可能性极大。实践表明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可以提高运行效率,防范和化解风险,使证券市场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一、公共利益论简述

公共利益论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之后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监管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而公众利益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维护公众利益只能由国家法律授权的机构来行使。市场难免存在缺陷,纯粹的自由市场必然会导致自然垄断与社会福利的损失,并且还存在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公平问题。在现实经济中通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市场失灵:自然垄断。假设在社会理想的产出水平下,只有一个厂商从事生产,该产业的生产成本最小化,那么此时的市场就是自然垄断市场。处于该行业中的每个公司都会在利益驱动下争相兼并扩张,之后形成垄断市场而不是自由竞争的市场。垄断者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商品价格超过边际成本而获取超额利润,必然带来导致市场效率的丧失。"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未被交易双方包括在内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在提供商品及服务时,如果社会利益或成本与私人利益或成本之间存在差异,那么自由竞争就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尽管私人之间可能通过协议来解决外部效应问题,但达成协议的交易费用往往过高,而市场监管却能有效地消除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在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分布往往不对称,一般而言生产者比消费者拥有更多的信息。生产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不是按优质优价的原则来出售商品。这样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下,销售质量更好的生产者被迫退出市场以逃避损失,而质量较差的生产者则乘机占领市场,出现“劣货驱逐良货”的现象。信息不对称要求更多的信息披露,使消费者能够据此区分产品质量的高下,监管正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法。由于市场存在上述缺陷,公共利益论认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对其实施监管能提高公共利益。

二、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前,证券市场监管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体改委、国家工商局等其他政府机构及上海、深圳两地地方政府参与管理的形式。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以后,证券监管由国务院证券委负责,中国证监会作为证券委的执行机构,承担起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任务。国务院撤销了证券委,同年确认中国证监会为证券监管的主管机关。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证券法律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如《公司法》、《国库券条例》、《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证券市场禁入制度》等一系列证券法律法规均已颁布执行。作为根本大法的《证券法》的出台,进一步确立了中国证券市场法律规范的框架。以沪深交易所设立为标志,中国证券市场短短十几年走过了国外证券市场上百年的自然演进的发展过程,应当说政府的积极推进功不可没,然而毋庸讳言,年轻的中国证券市场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监管制度缺乏长远规划。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成绩斐然。然而,由于市场发展迅猛,政府监管部门疲于应付大量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不经意忽略了对市场发展急待解决的根本的监管制度建设。为了尽快解决一些短期凸#显的问题,往往采取急救办法,甚至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调控市场,虽然暂时缓和了事态,但是很可能为日后的市场发展和监管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隐患。监管存在滞后性和弱效性。尽管我国证券监管机构近年来加大了对欺诈与操纵的打击力度,但行政监管往往是事后监管,监管存在显著的滞后性和弱效性。

滞后性。从违规行为的发生到监管机构做出处罚,往往历时弥久,监管行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如“中科创业”、“亿安科技”操纵股价行为在发生数年以后才被发现,而“琼民源”事件的查处过程竟长达两年。另一方面,监管力量相对有限,调查费用不菲,一些市场欺诈行为未被处理,成为漏网之鱼,使违法者产生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弱效性。对违规行为处罚显得过轻。如民源海南公司动用银行贷款和透支操纵“琼民源”股价非法获利))万元,查处后除了没收非法所得以外,仅处以警告和罚款了事。实际上,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却转嫁到公司股东身上,并无过错的中小股东往往受害最深。对应承担直接责任的违规公司的高管人员处罚过轻,弱化了监管效果。"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目前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决定了中国证监会是证券市场的唯一监管机构,一方面提高了证券监管决策实施的权威性,但另一方面却可能有损决策的科学性。我国的证券监管机构作为政府代表,除了承担监管职责以外,还担负着培育和完善证券市场的职能,而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焦点问题———金融体系的创新与改革———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这些背景决定了不同领域的金融法规政策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和制约性。比如,证监会的某项措施可能符合单一证券监管目标的最优化,但由于与其他金融管理机构处于分割状态,其监管决策未必能达到国家整体金融及经济发展的最佳效果,因此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在所难免。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不够完善。海外成熟的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投资者教育机制。对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强教育,尤其是加强市场风险教育,有利于投资者熟悉市场、认识市场运作的客观规律,就像对适龄儿童进行系统的免疫接种一样,打预防针对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大有好处。投资者诉讼机制。投资者可以通过集团诉讼等方式,对作出虚假信息披露的公司提讼,并且比较容易获得相应的赔偿。投资者赔偿机制。国外的证券市场通常设有赔偿基金:一方面,可以提高投资者入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构建防范系统风险的缓冲机制,由市场风险引起的损失可以得到有效的赔偿。目前,我国的投资者教育机制刚刚起步,投资者诉讼机制和赔偿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并发挥作用。

三、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

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预见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监管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高效率的证券监管是保障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以下从监管法律制度建设、上市公司监管、独立董事制度、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对策和建议:对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建设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确立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进一步明确证券监管机构法律地位的条款和细则;加强立法建设,增强证券监管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备性和配套性,提高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增强证券监管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化法制内容的实效性;-’建立健全证券监管法律法规的实施机制,杜绝有法不依的现象,加大执法力度;适应证券网络化和市场开放的发展趋势,尽快制订适宜的相关监管规章制度。!从规范和发展两方面抓好上市公司的监管工作。在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同时,努力为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监管激励上市公司持续发展。加强证监会派出机构监管职能,建立健全派出机构监管绩效考评机制。重点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增强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制度建设,切实搞好上市公司监管工作。"独立董事制度。首先,确立独立董事应有的社会地位,提高独立董事参与上市公司最大决策的程度,培育并建立独立董事人才库;其次,明确区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不同职责,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中的作用;最后,加强关于独立董事的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的监督,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外部环境。#建立一个主体多元化,结构多层次,相互协调又相互制衡的高效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逐步改变目前仅由证监会单方面垄断监管规则制订的局面,缩小行政监管直接作用于市场的范围。让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等自律监管主体来填补行政监管收缩后留下的空白,强化自律监管对行政监管的制衡,多方面约束并尽可能减少政府机构执法中腐败现象的发生。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以外,值得一提的是,对监管者的监督在我国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因此要努力推动监管的法制化和市场化,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包括内部制衡机制和外部制衡机制,保障公众及媒体的监督权力,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参考文献:

曹凤岐等,证券投资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郑燕洪,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与市场纪律———国际金融监管新趋势的模型解析特区经济

第7篇

关键词:金融市场;监管现状;问题分析;监管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市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各种生产、交易、消费等活动,还是劳动力和技术的流通都离不开金融市场的协调。因此,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言,金融市场的监管及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下文中笔者就我国金融市场监管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一、我国金融市场监管现状及问题

1.缺乏明确的监管目标,监管范围较窄

现阶段,我国金融监管在风险监管的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对于商业银行的监管仍仅限于存贷款、信用卡和结算等业务,监管范围过窄,不能涵盖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很多领域中缺乏监管,如社会集资、彩票市场、社会养老和失业保险等,极大的限制了监管作用的发挥;金融体系不够健全、稳定,使得监管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监管部门将工作重点主要集中于机构和业务的审批,而对于金融机构的运营监管不够重视,作用有限,极大地阻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2.缺乏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协调性较差

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市场中尚未形成健全的监管体系,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金融效率最优化。我国银监会作为政府机构,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业务操作等的过程中,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受到政府甚至财政部门的牵制,在具体的监管过程中则受到地方政府的制约,监管作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同时,我国的各金融监管机构分管不同行业,工作不够协调统一,而且缺乏严格的职权定位,导致监管过程中存在很多漏洞,极大地降低了监管效率。

3.缺乏科学的监管方式和措施,监管力度较弱

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以外部监管机制为主,而缺乏自我管理和约束机制,导致监管部门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较差;各种社会监管部门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较少。而且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制度是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制度,金融监管政策和措施以计划和行政命令等经济处罚的方式进行,缺乏具体的规范,很难实现监管工作责任的全面落实,导致监管过程中无法可依,执法困难,缺乏普遍约束力,进而出现随意执法等现象。与此同时,很多监管机构不能发挥应用的作用,导致监管工作流于形式。

4.监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现阶段,我国的金融监管专业人员素质呈现出普遍偏低的问题,而且各种专业人员的稀缺导致金融监管的能力偏低。对于金融监管人员的选配缺乏健全的考核机制,使得金融监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不能得到客观的评价,往往是由领导的评价和意见决定的;此外,行政化管理现象较为严重,使得监管工作十分局限,不能全面考察到监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难以选拔出优秀的监管人员。加之对于监管人员的培训缺乏健全的体系,不能实现监管人员能力的持续提高。

5.金融监管模式陈旧

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由于政府过多干预而使得监管模式僵硬化,使得监管体系缺乏活力,无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而且在金融监管过程中,缺乏科学明确的监管理念,使得监管制度过于陈旧,很难实现监管创新。

二、我国金融市场监管策略分析

1.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实施动态、系统的金融监管,并制定一系列金融创新的鼓励政策,提高金融市场的监管水平。建立央行金融监管为主,基层人民银行监管为辅的机制,树立以市场、效益、持续、系统监管为主的监管意识,以不断改进金融监管责任制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主要目标,通过业务营运、市场准入、退出等多环节严格控制,实现金融市场的全方位、有效的监管。

2.健全金融监管法制体系。对现有的金融监管法律框架、规范进行改进和完善,合理确定监管内容和范围,使得金融监管责任全面落实,实现金融监管有法可依。对于已经付诸实施的金融监管相关法规,要促进各种可行性细则的制定,提高执法的可操作性。与此同时,应该充分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的金融市场法律体系。

3.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促进监管创新。首先要加强会计金融监管人员的资格管理,切实提高监管队伍的整体能力和素质;对监管人员的执法行为要进行严格的约束,避免或随意执法等现象,树立监管机构秉公办事、公正廉洁的监管作风。其次,要不断加强现有监管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对其知识结构进行优化,提升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此外,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金融监管需求前提下,要不断促进监管体制的创新,不断运用科学的监管措施和模式,使金融监管工作质量和效率最优化。

4.加强金融监管协作,推动监管国际化。随着我国金融业务的扩展和进步,在国际市场中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国际监管协作,共同防范金融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不断加强各种国际金融相关知识、法律、标准、规范及理论的研究,促进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认真学习和借鉴国际上的先进模式和经验,促进我国金融监管的进步。

三、结束语

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机构运行稳定的前提,能够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有效化和公平化,确保金融活动各方的利益。目前虽然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我们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全面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质量,落实监管责任,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新江.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金融监管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7.

[2]牛永涛.改革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03).

第8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进一步做好分类管理工作,提升监管工作能力;积极推进工商所监管执法工作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整体监管水平;研究无照管理工作有效措施,有效提高日常监管效能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做好**年企业年检、验照本文来自红盾文苑网站及吊照工作、抓好经济小区协同管理软件试点工作、会同相关科室认真组织开展新版《评价体系》有关文件的培训和指导、按照《评价体系》的工作标准和评价内容,对**年度监管工作考核验收标准进行合理调整、及时汇总总结《评价体系》实施过程中基层工商所提出的问题和难点、按照无照经营管理工作目标控制三年计划的初步方案、进一步加大对无照经营底数信息的采集力度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年监管科将在分局的领导和市局监管处的指导下,继续做好分类管理工作,强化监管效能;以新版的监管执法工作评价体系为标准,继续加强基层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市场监管能力;加强对经济小区的管理,扎实推进经济小区协同管理软件试点工作;继续深入研究无照经营的长效管理措施,立足本职、着眼大局,不断提高市场监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进一步做好分类管理工作,提升监管工作能力。

**年分类管理工作主要抓以下二项工作:

1、做好**年企业年检、验照本文来自红盾文苑网站及吊照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企业年检和验照制度改革,按照市局的工作要求,在分局的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各项年检验照准备工作,继续大力推进网上年检工作,并紧密围绕市局提出的“无纸化”网上年检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便捷、有效的年检工作方式。同时做好吊照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分局的吊照工作能够高质量地按时完成。

2、抓好经济小区协同管理软件试点工作。一是加强对该管理软件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确保工商所监管干部和经济小区的负责人能够熟练运用该软件系统,充分掌握该软件系统的各项操作要领。二是及时总结该软件试点过程中基层工商所和经济小区提出的问题和难点,并进行认真总结反馈,加强与市局处室的沟通汇报,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积极参与市局经济小区协同管理软件的完善工作。

二、积极推进工商所监管执法工作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整体监管水平。

根据《××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工商所等级标准第二轮评定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按照市局的工作本文来自红盾文苑网站要求和分局的工作目标,分局将在**年申报2个aaa级工商所、4个aa级工商所及2个a级工商所,为了能够完成预定的工作目标,分局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工商所监管执法工作评价体系,努力提高基层工商所的整体监管能力和水平。一是会同相关科室认真组织开展新版《评价体系》有关文件的培训和指导,促使分局干部理解和掌握新版《评价体系》的框架、内容和应用方法,切实将新版《评价体系》作为日常监管执法工作的导向标;二是按照《评价体系》的工作标准和评价内容,对**年度监管工作考核验收标准进行合理调整,紧紧围绕“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开展监管工作考核,不断提高基层工商所监管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三是及时汇总总结《评价体系》实施过程中基层工商所提出的问题和难点,加强与市局处室的沟通汇报,确保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研究无照管理工作有效措施,有效提高日常监管效能。

进一步研究取缔与疏导相结合的无照监管措施,促进无照经营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按照无照经营管理工作目标控制三年计划的初步方案,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确保有计划、有目标地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二是进一步加大对无照经营底数信息的采集力度,将基础信息采集作为无照经营整治工作的一项长期性重点内容,确保无照经营管理的底数清、信息准、动态明;三是会同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无照经营整治工作的调查研究,提炼共性问题、分析个性难点,积极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和办法,提高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无照经营长效管理机制;四是结合日常考核工作,完善无照经营考核评估机制,并就考核过程中发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提出工作改进建议,提高无照经营日常监管效能。

第9篇

监管科在新的2010年中继续做好分类管理工作,强化监管效能。深化监管执法工作评价发展。加强基层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市场监管工作。继续深入无照经营长效管理,不断加强市场监管的能力和水平,要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工商所加强监管执法发展,进步提升监管水平

《*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工商所等级标准第二轮评定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市局的工作要求和分局的工作目标,分局将在2010年申报2个aaa级工商所、4个aa级工商所及2个a级工商所,为了能够完成预定的工作目标,分局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工商所监管执法工作评价体系,努力提高基层工商所的整体监管能力和水平。一是会同相关科室认真组织开展新版《评价体系》有关文件的培训和指导,促使分局干部理解和掌握新版《评价体系》的框架、内容和应用方法,切实将新版《评价体系》作为日常监管执法工作的导向标;二是按照《评价体系》的工作标准和评价内容,对2010年度监管工作考核验收标准进行合理调整,紧紧围绕“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开展监管工作考核,不断提高基层工商所监管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三是及时汇总总结《评价体系》实施过程中基层工商所提出的问题和难点,加强与市局处室的沟通汇报,确保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来源于:

二、进一步做好分类管理工作,提升监管工作能力。

2010年分类管理工作发展部署

1、做好2010年企业年检、验照及吊照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企业年检和验照制度改革,按照市局的工作要求,在分局的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各项年检验照准备工作,继续大力推进网上年检工作,并紧密围绕市局提出的“无纸化”网上年检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便捷、有效的年检工作方式。同时做好吊照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分局的吊照工作能够高质量地按时完成。

2、抓好经济小区(招商中心)协同管理软件试点工作。一是加强对该管理软件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确保工商所监管干部和经济小区(招商中心)的负责人能够熟练运用该软件系统,充分掌握该软件系统的各项操作要领。二是及时总结该软件试点过程中基层工商所和经济小区(招商中心)提出的问题和难点,并进行认真总结反馈,加强与市局处室的沟通汇报,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积极参与市局经济小区(招商中心)协同管理软件的完善工作。来源于:

三、研究无照管理工作有效措施,有效提高日常监管效能。

进一步研究取缔与疏导相结合的无照监管措施,促进无照经营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按照无照经营管理工作目标控制三年计划的初步方案,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确保有计划、有目标地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二是进一步加大对无照经营底数信息的采集力度,将基础信息采集作为无照经营整治工作的一项长期性重点内容,确保无照经营管理的底数清、信息准、动态明;三是会同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无照经营整治工作的调查研究,提炼共性问题、分析个性难点,积极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和办法,提高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无照经营长效管理机制;四是结合日常考核工作,完善无照经营考核评估机制,并就考核过程中发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提出工作改进建议,提高无照经营日常监管效能。来源于:

第10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学习调研,明确推进事中事后监管目标要求

商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宽进严管”。没有“严管”的保障,“宽进”势必带来市场秩序的混乱。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市场准入门槛不断降低,市场主体数量迅猛增加,工商部门监管领域不断扩大,对登记事项的监管大幅减少,对经营行为的监管明显增加,受市场主体多样化、市场竞争激烈化等因素影响,不正当竞争、有照无证、非理性出资等行为短期内大量增加,市场监管任务繁重。而随着工商职能划转、体制调整,传统的人海战术和运动式的巡查模式已不可行,“管不住,也管不好”。

山东省工商局高度重视商事制度改革后的“严管”工作,按照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代省政府草拟了《关于贯彻国发〔2014〕7号文件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加强市场监管的实施意见》,将简政放权与加强市场监管并重,明确了“宽进严管”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构建新型监管模式作出了总体制度安排。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省局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党组扩大会议进行了研究。根据国家和省确定的2014年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重点任务,制定了重点任务工作方案,成立了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对列入2014年的重点任务,要求各责任处室提出贯彻落实工作方案,明确可量化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对列入2014年后重点任务,要求各责任处室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研究提出贯彻落实工作方案和可检验的成果形式,实化细化落实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每年都有目标、都有进度,协调、有序进行。

与此同时,我们加强与兄弟省市的沟通、联系,注意借鉴、吸收外省市先进经验和做法,拓宽工作思路。受工商总局委托,召开了部分市局参加的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调研座谈会,听取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建议。组织到广东、浙江、上海和北京、天津、辽宁等省市学习考察,进一步了解了外省市建立“严管”体系的思路原则和经验做法。

二、以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为核心,构建新型市场监管模式

国务院《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去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以信息公示和信用约束为核心,从法律上规范和固定了“宽进严管”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是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制度保障和构建社会诚信的推动力量。《条例》从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到正式实施只有两个月的准备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标准要求高。为做好贯彻落实工作,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认真组织培训宣传。把《条例》的宣传培训和贯彻落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工商机关的重点工作。按照“全覆盖、无死角”的原则,将从省局到基层工商所所有登记监管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轮训一遍。同时,按照“谁登记,谁负责”的原则,因地制宜做好企业培训。在此基础上,抓好《条例》的社会宣传,提高《条例》的社会知晓度。先后通过召开新闻会、电视电话会议等多种形式,利用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解读,确保了《条例》的贯彻落实。

(二)实行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将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作为推进“宽进严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技术支撑,按照工商总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发建设我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我局按照《条例》要求通过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了企业登记、备案等工商基础信息。企业按规定时限通过公示系统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和即时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归集、公示和使用,积累产生企业信用,从而强化对企业的社会监督和信用约束。目前,全省分别有63万和41万市场主体报送了2013年度、2014年度年报信息,有8万户市场主体报送了20万条即时信息。我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累计访问量达到5400万人次,累计查询次数达到1990万人次。

(三)建立企业信用约束和信用惩戒制度。一是实行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制度和公示信息投诉举报核查制度,抽查结果和核查结果向社会公示;实行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制度、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企业不按照规定履行公示义务,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一方面提醒企业履行公示义务,另一方面对社会提示风险。二是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颁发荣誉等工作中,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三、改革完善“先照后证”监管机制,明确部门监管职责

去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明确将134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保留前置审批34项。改革后的严格依法监管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还包括司法机关、行业组织和企业的责任。为依法有序推进改革,加强改革后的事中事后监管,按照工商总局部署,一是规范经营范围的核准登记。各级工商部门对于国务院决定改为工商登记后置审批的事项,根据企业的章程、合伙协议或者申请,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核定申请人的经营范围,并在“经营范围”栏后标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二是窗口登记人员对涉及由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工商登记后置审批的事项,提醒申请人在取得工商部门营业执照后依法还要到相关许可部门办理许可手续,并在取得相关许可部门许可后方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三是要求申请人在取得相关许可证件后,应当按照《条例》规定,在法定时限内通过我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时向社会公示所取得的行政许可情况。四是各级工商部门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确保改革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加强与有关行政审批许可部门的沟通衔接,推动形成监管合力的工作机制。五是对新登记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项目的企业进行跟踪调查,分析企业主动申办许可证情况,研究企业未申请办理许可证的主要原因。

四、依法改革创新,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

我省商事制度改革在“宽进”上迈出很大步伐,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在事中事后监管上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责还不明确,尤其是实行先照后证,审批和监管的完整责任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企业信用监管信息不对称,存在“信息孤岛”现象。部门间互联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协同监管尚未形成合力。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与政府监管相统一的信用监管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下一步,山东省工商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商事制度改革有关部署,把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事中事后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上,努力构建以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模式。

一是着力构建信用监管机制。严格落实企业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等制度。健全完善公示信息抽查、经营异常名录管理、一般性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示和外省(市)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示内部流程规范等制度,确保全省信用监管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二是开展试点,依托大数据实施监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工商系统内部的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归类、关联;利用搜索引擎技术抓取互联网上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数据,进一步丰富市场主体信息,为进行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源。将工商基础数据与各部门共享信息进行关联分析,为监管人员在监管执法过程中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增强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预见性。工商总局正在全国推行大数据监管试点,我们将积极支持我省试点单位开展工作。

三是加强法治工商建设。适应改革需要,严格依法行政,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开展“强制法、惠民生、促公平”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假冒伪劣、虚假宣传、商业贿赂、限制竞争等违法行为,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是顶层推动,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协同。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的信息互通、信息共享。工商总局与有关部委联合下文,积极推动信息共享。目前,我们已与法院、税务等部门实现了信息共享,正在推进与检察院的信息共享。加强执法联动,探索统一执法模式,形成协同监管合力;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规范案件移送程序、标准。积极推行社会共治,进一步拓展新闻媒体和社会对市场监管的参与度,强化企业自我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的监督,提高市场监管社会化水平。

第11篇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根据本次会议安排,我就会议既定议题跟大家研讨交流,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xx市近期关于无证旅行社和导游的排查清理情况

二、当前旅游市场监管的现状和建议

当前,旅游业已进入全域旅游、大众旅游时代,加上旅行社网点不受地域限制、导游可以自由执业,线上线下均可办理旅游业务等,旅游业真正进入了井喷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一些无证的“黑社”、“黑导”等乘机混入市场浑水摸鱼,许多游客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也给监管执法者带来巨大挑战。而相对于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同时也鱼龙混杂的旅游市场,我们对于它的监管、执法,无论从人力资源来讲,还是监管执法体制、机制、手段、方法等等来讲,都相对滞后。这就导致旅游市场乱象打而难止、打而不绝,尤其到旅游旺季,咨询多、投诉多、案件多,每一个执法者都面临巨大压力。具体来说,旅游市场监管主要呈现如下现状:

从旅游市场方面来看:

1、旅行社及旅行社分社、网点众多,加上不时有注销的,有新开办的,给监管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2、由于职业特点,加上我们北方地区旅游市场淡旺季明显,因此导游流动性大,同时从业人数也随季节起伏,这也给监管带来很大挑战;

3、入境社从事出境游业务现象时有发生;

4、不合理低价游、零负团费现象时有发生,但除非有游客投诉,否则事前很难发现;

5、从案件受理情况分析,近几年游客投诉主要还是集中在购物、自费旅游项目以及旅行社擅自增加或减少旅游项目、更改行程等。

从我们监管执法方面来看:

1、执法人员偏少,尤其是真正懂法律、精业务、爱行业的执法人言太过缺乏;

2、执法机制僵化。眼下虽然建立了包括消防、公安、交管、市场等联合执法机制,但许多联合执法行动仅局限于在一些重要节点来开展,无法形成日常工作机制,更多的时候,旅游市场还是仅仅依靠旅游执法部门一家来监管,但市场上发生的许多状况,比如涉及到人、车等问题,旅游执法部门根本就无法也无权管理;

3、执法手段单一,尽管已进入信息时代,但我们依然沿袭几十年前的执法手段:除了受理游客投诉,日常也就是组织执法人员到旅游景区、旅行社等走走看看,难以适应时代要求;

4、旅游大都是跨区域性的活动,但我们的监管尤其是执法还远未形成跨市区甚至跨省区的日常工作机制;

5、虽然尚未接到有关投诉,但在执法人员中未免会存在选择性执法或者选择性监管,既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也给市场留下了隐患。

几点建议:

1、增加一线执法人员并加大培训力度,通过考试、执法实践等环节考核,把一些不适合在一线旅游市场执法的人员调离执法岗位;同时要把一些政治强、业务精、爱行业的同志充实到一线执法岗位;

2、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多部门旅游联合执法机制的建立,要形成制度,保持常态;

3、在全省统一领导下,各市对调执法人员,对全区旅行社进行一次拉网式大排查,对无证社、无证导游来一次彻底清理,向社会曝光一批无证黑社;

4、对各地旅行社的导游雇用情况来一次拉网式大盘查,重点查处人社分离、非法雇用黑导等情况;

第12篇

一、实施市场巡查分析办法的背景与意义

所谓市场巡查分析,就是对管辖区域的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动态化、综合性的日常巡查,通过每月定期召开分析会议,对汇总的巡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定性研究,掌握市场主体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为科学决策提供前瞻。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市场巡查“巡不到位”,发现问题“查而不细”,现场处置“开花无果”等问题,分局多次组织对《市场巡查分析办法》(下称《办法》)进行论证、指导和修正。该《办法》于2009年11月正式出台、2010年试点实施、2011年全面推广。实践证明,它是新形势下带好队伍,干好工作,全面落实《基层工商所工作规范》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是对“网格责任模式”、“经济户口”管理的补充和深化、完善和配套,具有可行性、实用性与操作性。

(一)创新工作模式,实现科学监管的必然要求

面对多层次市场体系、多元化市场主体和纷繁复杂的市场行为,工商部门必须改革固有的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的工作模式,实现监管领域由低端向高端转变、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方法由突击性整治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逐步实现监督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实施市场巡查分析办法,用动态的检查方式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不间断、全方位的流动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市场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查处违法违章行为,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二)促进职能到位,服务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

市场巡查是工商部门获知市场主体动态信息的手段。基层工商机关尤其是工商所,把市场巡查作为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的切入点,运用科学高效的巡查模式,对市场主体的各种行为进行动态化监督检查。巡查分析就是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的思路与对策,形成分析报告,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和工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实现工商部门服务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三)强化日常监管,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途径市场巡查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基础性工作。全面实施市场巡查分析办法,有利于及时掌握市场运行中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防患于未然,使监管效能最大化。

(四)整合行政执法,创建“五无”监管区的有效手段市场巡查分析办法是对“网格”监管模式、《基层工商所工作规范》和“经济户口”管理的延伸与细化,是整合行政执法资源,推进“五无”创建的有效手段。只有通过全面实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场巡查分析,澄清底子,建立台账,完善“经济户口”,才能实现创建“五无”监管区的总目标。

(五)规范监管行为,打造高素质队伍的重要平台

全面实施市场巡查分析办法,要求监管人员必须具备较全面的业务能力,包括对工商法律法规的熟悉、巡查记录表格的填写、法律文书的使用、现场处置手段的运用、巡查情况的搜集、数据资料的录入、监管情况的归纳判断以及巡查分析报告的撰写等。

二、实施市场巡查分析办法的做法与要求

市场巡查分析办法涵盖内容多,条文联系紧,操作要求高。在实施过程中,分局注重科学性、严肃性和规范性,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着力做细、做实、做好实施前、中、后的一系列工作。

(一)巡查坚持“五统”

1.统一组织与领导。分局、工商所分别设立市场巡查分析领导小组,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组织领导机制,明确巡查监管工作目标,建立实施市场巡查分析的两级监管机制。2.统一对象与形式。巡查的对象统一为辖区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个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巡查的内容是各类市场主体的经营资格、经营行为和义务责任、自律制度。巡查的形式采取日常巡查、重点巡查和专项巡查相结合。

3.统一操作与要求。市场巡查流程包括:拟定计划、确定人员、明确责任、巡查录入、现场处理、分析报告、立卷归档、建立台账等八个环节。每个“网格”责任区组成两人以上巡查小组,围绕工作主题开展巡查。巡查坚持统筹兼顾,将市场巡查贯穿于市场监管全过程,各项监管工作通过市场巡查来体现。4.统一表格与报告。为了减轻巡查人员的工作量,分局统一设计了《市场巡查监管登记表》,并对市场巡查分析报告的形成、撰写要求作了统一规定。在局所两级市场巡查分析会议的基础上,形成市场巡查分析报告。5.统一考核与考评。分局统一制定了《市场巡查分析考核评分表》,对单位和个人的考评进行细化和量化,并将考评结果与年度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务晋升挂钩。

(二)分析把握“三性”

1.分析会议的及时性。每月最后一个星期,工商所召开巡查分析会,对“网格”监管责任区反映上来的巡查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找出问题的原因,提出整改建议,写出书面分析报告。分局及时召开巡查汇总会,汇总巡查信息,撰写分局市场巡查分析报告,提出解决的思路与对策,并报送当地党委、人大、政府和市局。2.分析报告的规范性。分析报告由基本情况、问题与原因、措施与对策、建议与请求四个部分构成,要求做到讲情况、摆问题具体明了,分析原因深入透彻,采取的对策切实可行,建议与请求合乎实际。3.分析结论的应用性。对市场巡查分析报告中反映的个案问题实行跟踪问效。责令纠正的,在下个月巡查回访前整改到位,立案查处的,跟踪调查处理结果。对市场分析报告中反映的普遍性问题,制订工作方案,整合执法资源,明确整治目标,开展专项整治。对市场巡查分析报告中反映的属于其他部门职责的问题,抄告相关部门。对分析报告中涉及社会稳定、社情民意的重大事项,抄报地方党委和政府。同时,根据市场主体发展运行动态,形成专题分析报告,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服务。

(三)认真落实“三严”

1.组织严密。分局成立市场巡查分析领导小组,工商所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2.操作严谨。工商所按照市局、分局的工作目标和专项整治行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市场巡查工作计划。按照“网格”责任区划分若干巡查小组,巡查人员紧紧围绕工作主题开展市场巡查。要求巡查人员整理好巡查监管资料,按主题立卷归档,完善动态监管档案,建立巡查工作台账。3.考核严格。分别制定单位和个人的考评细则,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办法》推行工作的落实。

(四)党委做好“五保”

1.人力安排确保到位。分局党委根据精局强所的总原则,全面调整充实股所班子力量,转岗换岗85人,为想干事的人创造机会,为能干事的人搭建舞台,为干成事的人争取位子,给不干事的人提出要求,使分局上下呈现出勤奋务实,敬业奉献,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为做好市场巡查分析夯实了组织保障。2.财力经费确保到位。在2010年的基础上,根据各所的工作量,酌情增加基层工商所经费预算,工作经费分别增加10%~15%。同时,打破财务预算常规,把奖励经费作为专项经费列入预算,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做好市场巡查分析工作。3.督查落实确保到位。通过研讨会、市场巡查分析会,促使干部加深对《办法》的理解。同时,建立和完善十三项制度,形成环环相扣,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确保市场巡查分析落到实处,收到实效。4.奖优罚劣确保到位。按照奖优、治庸、罚懒的原则,出台了《绩效考核办法》,由分局班子考核股所长,股所班子考核一般干部。建立奖励和问责制度,充分发挥督查、问责、激励和约束作用。5.问题解决确保到位。制定《市场巡查手册》,规范巡查行为,规定巡查程序和内容,做到日有巡查记录,周有巡查安排,月有分析报告,年有巡查分析总结。成立市场巡查分析领导小组,对巡查中发现的疑难问题把脉会诊、提出解决方案。做到发现问题不积压,解决问题不拖延,处理问题不过月。

三、实施市场巡查分析办法的收获与成效

2011年,分局在试点运行的基础上,对《办法》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办法》的实施优势明显,效果凸显。

(一)拓宽了监管领域

通过市场巡查分析,找到了市场监管的“真空”和“盲区”,延伸了监管触角,巡查范围已拓展到了经纪人、建筑、房地产、交通运输、物流、金融、保险、劳动力市场等领域;巡查内容上更加深化了对商标、广告、消费投诉、合同等方面的监管,分门别类建立了辖区食品经营、农资经营、高危行业经营、注册商标等监管台账和档案。

(二)提升了执法效能

分局通过多次巡查分析,认为传销禁而不止、打而不绝的原因错综复杂,必须实行综合治理。区政府审定分局提交的专项巡查分析报告后,决定构建政府主导,工商、公安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社区和居民参与的禁传打传机制,并召开创建无传销区动员会,着力做好“大宣传、大创建、大整治、大监管、大回访”,有效地遏制了传销蔓延势头,全省首个“无传销区”落户珠晖。

(三)推进了专项整治

无照经营的查处是市场监管执法的一大顽疾。分局通过反复市场巡查与分析,找到了难以根治的内外原因,除了当事人因违法逐利之外,办理前置许可审批门槛高、手续繁、收费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此,分局报请区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工作机制的通知》,成立珠晖区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府统一组织领导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把职责划分到区属15个职能部门。至2011年7月,引导办照478户,限期办照194户,抄告相关部门162户,整治取缔48起,立案查处58起,规范悬照1500余户。

(四)破解了监管难题

分局通过市场巡查分析,针对农资经营场地分散、季节性强、监管难度大的特点,实行“工商主导、协会倡导、主体参与、社会监督”和“统一模式、统一要求、统一制作、统一实施”的监管模式,引导和督促辖区38家农资经营户建立了行业自律、信用等级评定等制度,使承诺书、公开信、监管信息栏全部上墙。帮助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率先在城区成立了珠晖区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农资行业分会,加强行业自律,推进诚信建设,为实现农资市场“五无”目标奠定了基础。衡州工商所积极联系行业协会,通过创建“食品安全监管示范市场”、“食品安全示范经营户”活动,增强行业自律意识和经营者的诚信意识,规范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五)加强了队伍建设

市场巡查分析办法既对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该干什么、怎么干提供了菜单式服务,又对工作效果、纪律要求作出了明文规定。广大干部职工思想上得到了洗礼,作风上得到了砥砺,能力上得到了锤炼,心系发展想干事,勇于担当敢干事,提高素质会干事,创先争优多干事,为民谋利干好事已成为一种精神追求,涌现了一批学习标兵、服务标兵、监管能手、办案能手。近两年来,分局共获得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16(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