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保护历史文化

保护历史文化

时间:2023-06-08 11:18: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保护历史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保护历史文化

第1篇

    作为非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典型代表——丹阳市,地处南京和苏锡常两大都市圈交汇地带,具有广阔而美好的发展前景。因境内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素有“江南文物之邦”的美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丹阳市历史文化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分析丹阳历史文化保护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探讨保护策略,以期对同类城市有所启迪。

    1.概况

    1.1历史文化资源概况

    丹阳是一座拥有6000多年文明史和3000多年建城史的江南文化古城,在历史上曾是春秋吴国季子封疆和南朝齐梁帝王故里,古时名胜古迹众多,境内历代名人辈出,城市文化积淀十分丰厚。

    南朝帝王陵墓及其石刻公认为全国文物之瑰宝,孔子所书的延陵季子墓碑和唐中和铜钟则为江苏乃至全国所罕见。至于古之丹阳八景、练湖二十四景、七峰山房等则可与其他江南名胜相媲美,众多的古建筑、古墓葬又代表着丹阳历史文化之丰富。丹阳境内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6处,文物控制单位23处,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等300余处。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3项。

    1.2保护工作概况

    丹阳市政府十分重视文物古迹保护,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1)出台了《丹阳市文物保护办法》、《丹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职能》、《城市建设规划中的文物保护工作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2)加强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重视地下考古挖掘工作。

    对文物进行普查并分批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修复一批重点文物,文物保护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划定了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点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成功发掘一批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址等。

    (3)对历史地段进行控制,划定了西门大街历史文化街区。

    (4)重视重点文物的规划控制,完成了《南朝陵墓石刻保护规划》。

    (5)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的宣传和研究。

    2.存在问题

    2.1保护框架不完善,难以有效保护历史文化资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关注度、认识和要求在不断提高。历史文化保护的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格局、城市环境风貌、大量非文保单位历史文化资源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存的保护已成为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内容。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也不局限于单纯的保护,而且更注重突出文化主题,促进历史文化活力的再现。

    然而,非历史文化名城由于保护框架还很不完善,屡屡出现“漏保”、“欠保”的现象。以丹阳为例,在本次规划以前,丹阳没有编制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仅编制了《南朝陵墓石刻保护规划》、《九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等。由于缺乏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系统指导,丹阳历史文化的保护内容主要停留在对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等实行保护措施,而对城市格局、传统风貌等缺乏保护意识,对区内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保护缺乏有力措施。

    2.2保护理念与机制相对落后,无法有效引导城市建设

    由于缺乏科学的理念指导,丹阳历史文化保护出现了城市建设对城市传统风貌特色保护不够、历史街区保护与周边发展协调不够、文物古迹保护与周围城市环境融合不够的“三不够”的问题。目前,由于大规模旧城改造强烈的冲击,老城区的特色正在逐渐消失;由于对西门大街历史街区的保护采取的是简单化保存的措施,造成历史街区与城市发展进程极不协调;除了南朝陵墓石刻,对其他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主要停留在对文物个体实施保护阶段,文物保护缺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同时,在现阶段,由于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机制尚未建立,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与城市建设未能有机结合,作为城市重要资源的历史文化遗产未能发挥充分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2.3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城市总体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历史地段一直存在“保护”与“发展”的基本矛盾,这两者在同一空间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延续城市文脉需要对历史地段进行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城市发展需要对旧城进行改造,导致历史地段不断遭到“建设性破坏”。

    从丹阳的实际情况来看,老城区保护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丹阳老城风貌已不复存在;政府虽然划定了西门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但保护效果却并不明显。西门大街虽然仍保存着古运河码头、胡家住宅、林家大院、正义坊、城隍庙遗址、警钟楼、三思桥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建筑,但由于没有对历史街区进行系统的保护,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得不到有效监控和保护,居住在古建筑内的部分居民乱搭乱建、出租房屋,破坏了古建筑的原有风格。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西门大街历史街区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同时也累积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矛盾和弊端,社会结构也趋向于老龄化、贫困化,与城市发展进程极不协调,与现代化的城市形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3.思路与对策

    3.1科学架构保护框架,全面展现历史文化内涵

    科学构架保护框架的意义在于将城市历史传统空间中那些真正具有稳定性、积极意义的东西组织连接起来,并将历史要素与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结合进来,形成一个以保护传统文化、展现传统特色文化内涵为目标的城市空间框架。

    3.1.1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

    保护框架由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人文环境要素三部分构成。

    (1)自然环境要素

    指有特征的地貌和自然景观,包括地理条件和气候,物候条件。

    (2)人工环境要素

    指人们建设活动所产生的物质环境。指对丹阳以内城河、护城河为骨架的传统空间格局和传统民居、特色街市以及各类文物点所反映的人工环境特征的保护。

    (3)人文环境要素

    人们生活风貌的环境体现,指对居民的社会生活、生活习俗、生活情趣、文化艺术等方面所反映的人文环境特征的保护。包括历史人物、宗教信仰、岁时节庆、传统文化等。

    3.1.2保护框架的构成结构

    保护框架的结构包括节点、轴线、区域三部分以及它们相互关系所共同构成的城市景观特色。

    节点――人们感觉和识别城市空间的重要参照物,指对山水、寺观、民居、楼阁、古塔、古墓葬、古井、古木、牌坊等的保护。

    轴线――人们组织生活,体验历史的主要通道。主要指历史街道。

    区域――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地段或各街区,人们在其中活动能得到特殊的感受。主要指西门大街历史街区。

    3.1.3保护框架主题

    在概括提炼丹阳历史文化风貌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城市整体历史文化环境、重点历史地段和单个文物保护点的保护,整体地保护丹阳历史文化名城传统的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为突出保护丹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确定出保护框架的主题有:

    主题一:“江南文物之邦”——突出丹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历史景观风貌的保护。

    主题二:“吴文化发祥之城”——突出丹阳作为吴文化发祥地之一,展现吴国早期古城址——葛城遗址、春秋吴国季子封疆的魅力和内涵。

    主题三:“齐梁文脉体验之城”——突出保护齐梁石刻及古墓葬等,展现丹阳齐梁文化。

    主题四:“红色革命战斗之城”——突出保护丹阳的革命遗迹,展现丹阳红色文化。

    主题五:“文人雅士寄寓之城”——突出保护名人故居、故里等,展现丹阳名人文化。

    3.2创新保护理念,探索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之路。

    一是确立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理念,为经济建设提供保障。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领导责任制,在服务发展中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地位和水平。

    二是树立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的理念,促进文物管理方式的转变。按照文物保护工作“保护—利用—再保护”原则,以文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为载体,大力发展文物旅游业,促进文物再保护,以此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探索文物保护工作新机制。通过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形成了历史文化大保护的新格局。

第2篇

关键词:太湖港;历史文化

一、港圩区系统的成因及历史作用

古代时,沿太湖南岸一线是一片沼泽,生活在这里的先民饱受洪涝灾害之苦,为防港泄洪,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陆续开挖了太湖港。这些太湖港规划有序,“如梳齿般繁密”。“南北方向(纵向)的叫“浦”、“”、“港”,东西方向(横向)的叫“塘”。直到唐朝中叶,随着人口的增加,古代人民根据井然有序的规划,完整开挖“塘、浦、、港”,开垦圩田发展农业生产,因此,太湖沿岸才实现美丽“蜕变”,成为全国的大粮仓。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沿太湖地区入湖港共有155条,长兴计有36条港,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1、便于泄洪排涝。从北面与江苏宜兴交界的斯圻港开始,到南端与吴兴县相接的蔡埔港,绵延不断的36条港,使得经过泗安溪、西苕溪,合溪的上游山水,能通过诸港宣泄进入太湖。

2、提供交通方便。港与星罗棋布的河漾、塘浦、淦浜构筑起密集的水网,舟辑航行便利,将太湖沿岸与周边城镇连接在一起。

3、实现农业繁荣。诸港在入湖口设有湖闸,能调蓄旱涝不同时期的需要,确保圩田旱涝保收。同时疏浚河道淤泥,又能不断巩固斗堤、肥沃田地,形成了桑基鱼塘,塘浦圩田的传统农业发展格局,得使农、渔、桑良性发展,“苏湖熟、天下足”,富裕了一方百姓。

4、让百姓安居乐业。沿湖百姓临湖而居,形成了一个个聚居村落,成为中国人口密度最高地区之一,另外得益于水网的保护,躲过了历史上诸如等多次战乱之祸,较好保护了传统的江南文化。

5、人民创造了罕见的太湖港文化。太湖港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确保造田、种田的经验之作,被誉为中国第二个“都江堰”。水利泰斗郑经在其名著《太湖水利技术史》中写道:太湖南岸的塘浦圩田:“它是古代太湖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独特创造,它在我国水利史上的地位可与四川都江堰、关中的郑园渠媲美”。

二、长兴太湖港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人大代表刘伟星等经走访考证,长兴境内完整保留下来的大约还有近18条港,虽然历经沧桑,但保存还相对完整,这是延续传承太湖悠久历史文化之福。目前沿岸4个乡镇(街道、园区)保存完整的港分别是夹浦境内的斯圻港、金村港、四路港、上周港、长兴港、夹浦港、双港、丁家渚港、鸡笼港,太湖街道境内的沉渎港、莫家港、新塘港(长兴新港)、徐家港、洪桥境内的杨家浦港、邹家港、花桥港、芦圻港和图影境内的小沉渎港。近年来,滨湖地区新农村建设无形中保护了港文化,以小沉渎港、锁家桥明朝古堤、宅里民居融为一体的小沉渎村为典型。

现在存的主要问题:一是存港的功能削弱。上世纪70年代长兴新开挖了合溪新港、长兴新港和杨家浦港,港传统的泄洪排涝功能被部分取代,交通航运的功能随着功能的提升,也失去了传统的作用,因此当地政府、群众对港作用的认识开始淡化。二是现有港存续状况堪忧。塘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桑叶喂蚕、蚕粪饲鱼,塘泥培桑的“桑基鱼塘”的传统农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致每年的人工冬修水利被忽略,造成港不断萎缩、淤塞。三是港文化 现象被忽视。与港联系在一起的古湖闸消失殆尽,港上的古石桥大多被人为破坏,原有港湖口 淤塞段土地被侵占建房的现象时有发生。诸多问题,都与港保护还未纳入规划有关。

三、保护港文化的现实意义

太湖之水是活水,是充满灵气之水。太湖港象一条条灵动的血脉,太湖东南岸的百姓上千年来在这些港边生息繁衍,是因为这些港把太湖水的灵气带给了太湖百姓。无论从历史延续上还是到现实生活中,保护港文化迫在眉睫。

首先是延续太湖农耕文明需要。分布在太湖沿岸的港塘浦,仍保持着“排、引、蓄、灌、降、分、补、调、档、运”等基本功能,与桑基圩田一起,是从古至今集水利、经济、生态、文化于一体的工程,也是目前最能代表“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典型象征和重要载体。其次是保留传统文化的需要。太湖沿岸的港塘埔、圩田,代表了人类农业文明时期水利、水运工程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港文化既体现在由纵、横塘、古闸、石桥、木篱、帮岸组成的水工建筑群,及其衍生的桑基、圩田、鱼塘和运河、水网系统等外观特征,又蕴含着农耕、丝绸、漕运、牧渔等为代表的辉煌灿烂吴越文化之极――明代港河堤。再次是弘扬“太湖望县”的需要。港塘浦、桑基圩田,被全国水利专家公认作“在我国水利史上的地位可与四川都江堰、关中郑国渠媲美”。更是值得我们珍惜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长兴作为“望县”始自唐朝,其实就以唐代中期发端的开发低洼沼泽成为良田是密不可分的。最后是打造“锦绣长兴”的需要。港文化在历史上形成了“鱼米乡、水成网、两岸青青万株桑”的水乡风情,是滨湖地区乡村聚落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人文典范。打造“绵乡长兴”正需要这样的品牌,我们只要稍加重视,更能为目前已经十分靓丽的太湖风景带“绵上添花”。

四、浅议保护港、传承太湖文化的几点认识

“港圩田”是我国和世界治水史上的一项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建设规模扩大,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整理、交通建设的需要,填河围漾;与水争田的现象日趋严重,也导致地区湖漾吞吐调蓄、“急流缓受”的功能大大萎缩。县境内仅存的近18条港残堤断流,淤塞淀积,不堪目睹。因此必须引起政府和水利、城建、交通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力挽唤醒保护港、传承文明,恢复港的文化原状具有历史和现实的重要意义。

1、编制太湖港保护规划。太湖新城正在崛起,滨湖开发如火如荼,当务之急就是编制规划。建议将港保护规划与太湖新城开发共同规划,在建筑滨湖新城的同时保护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充分衔接。

2、港保护迫在眉睫。非但要保护现有18条港的完整性,更要对湖口湮塞的近10条港沿线的桥、闸、堤加以保护,严禁建房占用、控制建设,为今后恢复留有余地。

3、保护与开发并举。建议由水利部门负责,结合“苕溪清水入湖和新农村建设”工程,逐年有计划地安排资金投入,每年建设两个类似小沉渎港这样的系统工程,给滨湖地带增加更多的“小桥、流水、人家”风貌。

第3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咸阳市

Abstract: Based on a new round of the Xianya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otection planning compilation process, summed up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of Xianyang in the new period, initially proposed the spatial level and protective system of protection and expound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protection.

Keywords: history and culture protection planning; Xianyang city;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引言

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光辉灿烂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古老文明形象化标志[1]。我国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30年内,有力促进了名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然而在区域城市化加速和大规模城乡建设的背景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存的局面。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推进下,咸阳城市空间格局发生了转变,城市新区将承载新一轮开发建设,使得咸阳历史文化保护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协调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构建合理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推进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全面、整体、可持续保护等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

2 名城概况与总体特色

(1)名城概况

咸阳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因山水俱阳,故名咸阳,曾是历史上周、秦、汉、唐等11个朝代的的都城或京畿重地[2]。厚重的历史为咸阳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主要有以汉唐帝陵为代表的古墓葬,以秦咸阳宫遗址为代表的大遗址,另外还有大量古建筑、石刻文物以及革命文物。1994年被批准为第三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秦都、帝陵、明清”城构成了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三大要素[3]。

(2)名城总体特色

在对咸阳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特点和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的总体形象定位为“秦都・秦城・秦文化”,同时将名城的总体特征总结为:“因塬成势,因水成形,泾渭横塬,山水俱阳;因史成名,秦朝古都,汉唐帝陵,明清古城”。

“泾渭横塬”反映了咸阳独特的地貌特征,泾河蜿蜒于塬北,渭水奔腾于塬南,两河交汇于塬东,形成挟双龙而东向的气势和泾渭分明的独特景观。“山水俱阳”反映了咸阳古城选址和命名的特点,在中国古代的观念中,是建城最有利的条件。“秦朝古都”反映了咸阳所承载的秦代文化。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的国都,历史地位十分重要。“汉唐帝陵”反映了咸阳所承载的汉唐文化。市域内的西汉帝陵、唐帝陵及其陪葬墓群,已成为咸阳境内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对于汉唐文化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明清古城”反映了咸阳所承载的明清文化。明清城区内目前仍保留有部分古建筑和古遗址,街道格局、建筑肌理和尺度均沿袭了明代的传统风貌,街区整体历史、艺术价值较高,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3 名城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1)保护规划编制滞后,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足

上版名城保护规划有效地指导了咸阳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工作,但距今已近20年,客观上已不能有效指导名城的保护工作;近年虽然编制了《咸阳明清城区保护利用规划》、《五陵塬保护规划》、《秦咸阳城遗址保护规划》等一系列规划,但都是针对具体历史地段,各保护规划各自为政,针对大量遗产资源碎片化分布的情况,缺乏系统性与统筹性的保护体系。

(2)文物保护力度亟待加强

受到坍塌、沉陷等自然因素以及城市建设、工农业生产、非法盗掘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遗址本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众多文化遗产流失。

(3)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矛盾日益加剧

城市新区将承载新一轮开发建设,使城郊型文物遗存被动转变为城市区域型,导致现代化建设和历史保护的矛盾被放大到都市发展区的层面,历史文化保护的重心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心进一步交叠,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空前的冲击。

(4)历史文化整体彰显不足

馆藏文物利用率偏低,未能发挥作用。乾陵、汉阳陵等知名度高的文化遗产点也多孤立发展,未能利用组群效应,形成富有文化主题特色的遗产旅游线路。众多古遗址及陵墓管理模式滞后、展示利用手段不足,难以彰显咸阳的秦汉文化氛围,与秦汉文化在西咸地区古代文化中的地位极不相称。

(5)历史城区与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破坏严重

明清老城区的尺度和色彩整体上延续了明清古城的风貌,但在城市改造的过程中逐渐被破坏,城区内原先重要节点之间及城市与渭河之间的景观视廊逐渐被破坏;城区内的历史街区的肌理和尺度虽延续了传统风貌,但近年来由于未能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部分历史建筑遭到破坏或被拆除。

4名城保护的保护主要内容

(1)保护层次与体系

基于咸阳名城特殊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及其在我国历史文化格局中的地位,本次规划借鉴了国内若干重要的古都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初步确立了咸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空间层次与体系。保护范围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中心城区的保护范围涵盖咸阳主城区和新城。规划以明清城区(即历史城区)、秦咸阳城大遗址保护带、汉唐帝陵大遗址保护带为四大重点区域,以咸阳中心城区为主体,同时对咸阳市域的历史文化遗产做了挖掘和梳理,保护范围及内容首次涵盖市域所有无形与有形遗产。保护内容包括物质形态要素和与非物质形态要素两大部分。规划初步构建了咸阳市域、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古迹四个层次的保护体系,这四个层次形成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另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也纳入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体系框架。

(2)保护主要内容

1)市域保护。重点是明确总体保护结构,保护山水格局和自然环境。规划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空间布局等方面综合确定市域的历史文化保护结构为“一心、两城、三带、两轴、多点”,其中“一心”为明清城区,“两城”为三原、乾县两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三带”为秦咸阳城和汉唐帝陵构成的三个大遗址保护带、“两轴”为渭河文化景观轴和泾河文化景观轴,“多点”为市域多个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和优秀历史建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各景区景点;山水格局与自然环境方面主要保护在河、城、塬的总体空间形态,强调大遗址、历史城区、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与自然山水的相互依托关系。

2)中心城区的保护。中心城区的范围涵盖主城区和新城,保护内容主要包括整体格局保护,文物古迹的保护、历史地段体系的保护、整体环境体系的保护。保护重点为秦咸阳宫遗址、五陵塬遗址、明清老城区及渭河区域。整体格局保护山水格局、地形地貌,城址变迁等。整体环境的保护主要为对历史城区建筑高度控制和对城市整体景观风貌与视廊控制,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与措施。中心城区的保护在强化了西咸两市历史文化遗产空间的联系,将西咸两市的历史文化保护格局进一步对接协调。

3)历史城区及历史街区的保护。历史城区是名城保护三大重点之一,重点是保护整体格局,包括保护斗杓形城市轮廓、传统街巷格局、视线廊道、控制历史城区内的整体高度,新建建筑高度、体量、色彩风格必须与历史城区的传统风貌相协调。本次规划历史城区的总体保护架构为“一区、二轴、二片、三带、四结点”。“一区”为明清城区保护区,“二轴”为两条历史文化街区,“二片”为文庙凤凰台片和果子市片区,“三带”为采用分级保护的方法,按照控制的要求,全区划分为绝对保护地带、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四节点”为清渭楼广场、凤凰广场、西门口绿化广场、古渡遗址博物馆;历史文化街区重点保护中山街―东明街和北大街-果子市街两片历史街区,用分级保护的方法,将两片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两级。除过两片历史街区外,还划定了历史风貌控制区以及缓冲区,以实现旧区与新区风貌之间的自然过渡。

4)历史文化区的保护。规划确定秦咸阳城大遗址保护带、汉帝陵大遗址保护带、唐帝陵大遗址保护带为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未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主要划定各个大遗址保护整体保护范围以及遗址区内帝陵、秦宫的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应加快推进大遗址保护带整体保护的专项规划。

5结语

随着西安国家化大都市的建设的推进,历史文化遗产将在咸阳市域乃至更大的范围内统筹协调保护与利用,同时也应逐步与重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旅游产业发展网络、生态环境保护网络等相整合。历史文化名城及其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协调名城保护与发展,需要政府、专家、公众以及相关的名城的全力协作,咸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及历史文脉的传承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何国涛. 回顾历史文化名城发展,加强保护管理当议[J].四川建筑:2003,(8).

第4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问题;保护对策

引言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决定了我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来自丰富、灿烂的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历史迁延,我国文明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项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我们每位炎黄子孙而言,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研究在分析当前时期下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目的在于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依据。

1.当前时期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分析

1.1 文化创新的需要。人类社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创新。首先,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其次,掌握本国文化中的精髓。历史文化遗产对文化创新、艺术创新、科学创新具有保障意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单单是认识历史的需求,还是文学、艺术、技术等领域创新的实际需求。

1.2 保证社会秩序的需要。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只有增强社会群体的凝聚力,才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而社会群体凝聚力的形成离不开对文化的认同感。现代社会开展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完好无损的保护,而且还必须充分掌握了解传统优良文化在传承中华道德文明、提高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方面具有优势作用。

1.3 认识历史的需要。历史文化遗产和物质类文化遗产相同,都有着巨大的历史认识价值,两者不一样的地方是,物质类文化遗产主要通过一种物化的固态的手段将自身潜在的历史认识价值全面体现出来,历史文化遗产则是采用活态传承的手段突出自身的v史认识价值。由此可见,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传统文化,均存在显著的历史认识价值,对人类都有启迪意义。

2.当前时期下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当前时期下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总结之,主要包括保护意识淡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城市建设对历史文化遗产产生的损坏。具体而言,主要包括:

2.1 保护意识淡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非为某一个特定的部门或者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而是需要全民参与到其中。然而,目前很多人认为,大家均共同拥有着历史文化遗产,每个人均有责任,也有义务,自己就无需非常积极。此外,还有一种观念就是,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为过去,如今需要考虑的是现代人的基本需要。有专家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均存在着此种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等方面的问题,某些历史文物保护部门也未将自己的职责切切实实地履行下去。

2.2 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和完善。如今,我国主要依据《文物保护法》来保护文化遗产,在21世纪对这部法律进行了完善,完善之后与我国现阶段文物工作实际情况更加的符合,在较大程度上明确了文物保护管理要求,操作性得到了强化。同时,遗产保护也在其他方面的专项法律法规中涉及到,如《矿产资源法》《城市规划法》等。

2.3 城市建设在较大程度上破坏到文化遗产。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在对城市规划进行编制时,需要对城市生态环境有效的保护和改善,避免对其造成破坏,将城市绿化工作给深入开展下去,促使文化历史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但是调查研究发现,如今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还没有加入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将城市建设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文化遗产遭到了忽略。

3.历史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对策

历史文化遗产中的文化个性十分鲜明,完全符合现代社会的个性化需求,所以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3.1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只有政府科学合理地引导,才能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文化产业革命背景下,文化已经不再像过去只是抽象、间接地为社会物质实践服务,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成为社会生产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的科学引导已刻不容缓。任何文化活动要想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品牌的影响力巨大,所以政府挖掘文化资源过程中,应将重心放在市场需求量大且内涵丰富多彩的品牌文化产品上,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政府应主动参与和规划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活动,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通过文化发展带动经济水平提升的目的。

3.2 通过建立特色产业园区,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产业集群发展。优化整合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建立特色产业园区,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产业集群发展,成立各类非遗开发项目。推行历史文化遗产产业集群发展,有助于将各类资源整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以提高市场吸引力。此外,积极研发市场前景广阔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建立独具风格的专项开发项目,推动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3.3 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大众文化这一趋势的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因具有地域差异、特色风情等特点顽强的生存下来,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吸引、活力等优势,所以为了保证历史文化遗产的良好传承与保护,必须强化人才培养力度。现阶段,已经制定并实施了传承人制度、历史文化遗产档案制度等,实践效果理想,促进群众审美情感的形成,激发了其创造思维。我国从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人才数量不足,随着《历史文化遗产法》的落实,国家提出了支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政策,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信息角度出发,构建了专门的保护档案室以及传承人数据库等,为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要求传承人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持续性保护与传承,从而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

3.4 在传承中加强创新。历史文化遗产的持续性发展与群众生活是紧密相连的,除了强调其要不断传承外,还必须注重创新。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群众的审美也会随之有所变化,将时代精神及内容贯穿于历史文化遗产中,其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得到稳定发展。当前,如何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良好的保护,并为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服务保障。在历史文化遗产基础上继续前进,使我们全面了解过去的历史,激发创新意识,提高群众凝聚力。

4.结论

综上所述,以《历史文化遗产法》及其关联法规为基础构建的传承人制度、历史文化遗产档案制度在保护传承、作品创新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大力支持历史文化遗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让历史文化遗产始终活跃于人类活动中,加快我国文化事业发展进程。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要大力开展城市现代化建设,但是文化遗产依然需要科学保护,将我国悠久的文化文明给继承发扬下去。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规范化保护,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谭红.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理论探讨,2008(10).

[2]徐卫.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策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13).

[3]王莹.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4).

[4]但娟.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及其法律规制[D].西南大学,2010年.

[5]李明.山东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第5篇

论文摘要:城市遗产保护工作是上海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近20年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法律与管理制度。文章对这一制度做了全面概述,并对其运作特点和利弊进行了分析。

上海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历史建筑和历史地区的保护工作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严格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保护了城市历史风貌提升了城市品位弘扬了都市文化塑造了城市精神进一步凸现了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互交融的独特魅力。

上海市现有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9, 1994, 1999, 2005年先后分四批确定了663处共2154幢.总面积约400万m=的建筑为优秀历史建筑(其中6}处为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上海确定了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包括外滩、老城厢、人民广场衡山路复兴路、南京西路.愚园路.新华路、山阴路.提篮桥.江湾、龙华、虹桥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总面积为27km’占上海市老城区的I/3e2。。5年上海又确定了郊区及浦东新区3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总面积约14km’。上海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

.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逐步完兽的历程…学术研究为先导

早在20世纪5。年代上海就开始着手进行有关城市建筑历史的三史(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调查工作对上海建筑历史特别是近代建筑历史有了初步的归纳为后来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打下了初步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出版的《上海近代建筑史稿》(陈从周.章明编著)和《上海近代城市建筑》(王绍周著)即为这一工作的记录。

自80年代起学术界对上海近代城市和建筑的研工作逐步展开并不断深入。}993年罗小未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伍江完成博士论文《上海百年建筑史(I 840.1949)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1999年郑时龄教授的专著《上海近代建筑风格》出版。这些成果使上海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的基础研究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还有阮仪三教授及其领导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以及同济大学一批教师和研究生对上海外滩.老城厢、提篮桥等历史风貌地区和大量历史建筑所做的长期调查与研究为上海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打下了重要的学术基础。与此同时有关上海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涌现出一大批学术研究成果并在国内外掀起一场上海热一。上海学俨然成为一门显学。所有这些都有力地支持了上海历史遗产保护工作

1.2率先提出保护名单.颁布保护法规

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真正全面开始是20世纪80年代。1986年上海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a 1989年在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的推动下上海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名单。199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了上海市第一批共59处优秀近代建筑(后来又增补至61幢)。由于当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这6}处保护建筑只能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并参照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进行保护与管理。1991年}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上海初步形成了由规划局.房地资源局和文管委共同负责的管理机制。此后按照《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1993年、1999年和2005年上海又陆续公布了第二批175处.第三批}62处.第四批230处优秀历史建筑一批近代产业建筑和解放以后建成的建筑也名列其中:并由规划局负责编制保护建筑的规划控制要求(技术规定)。

除单体建筑保护工作的有序推进之外上海市还较早地开展了历史风貌特色区域成片保护工作。1991年上海市规划局开始着手组织编制上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外滩等日片区域被列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1999年上海市规划局又组织编制了《上海市中心区历史风貌保护规划(历史建筑与街区)))对199}年划定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明确了保护范围和要求确定了234个街坊.440处历史建筑群共计1000余万平方米的保护保留建筑

1.3进一步健全法制,强化风貌区整体保护

2002年上海又在原保护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通过市人大立法正式颁布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进一步提高了历史建筑保护的法律地位并正式在法律层面上明确了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同时还将保护建筑的刘像由一94,年以前建成的近代建筑扩大到包括产业建筑在内的具有30年以上的历史建筑。根据这一条例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正式公布了中心城区一2片共27km’历史文化风貌区。上海市规划局随即组织编制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0 2004年《上海市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并得到市政府正式批准为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的编制作了富有开创性的探索0 2005年上海市中心城区一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全部编制完成并得到市政府的批准同年上海市规划局又开始着手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划定工作。32片共141an}的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在经过专家反复讨论和公共媒体公示后正式划定。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也随即开展

2003年一0月上海市召开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建立最严格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制度将上海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工作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5年上海市政府正式成立一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并下设由规划局房地资源局和文管会组成的办公室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又迈入一个新时期。

2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与机制

1992年一月l日起开始施行的《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近代建筑保护的地方性政府法令。在其颁布实施后的整整「年时间里一直规范和指导着上海近代建筑的保护工作对于上海历史建筑的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上海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者如分类保护原则).制度框架(其中最重要者如规划、房地.文管三个政府部门共同管理.各司其职的管理模式)自此基本形成

作为一部政府行政法令其法律地位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该管理办法仅涉及近代建筑的保护对于城市大规模改造中成片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难以约束。经过两年多的酝酿和和各方面专家的反复讨论zooz年初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正式开始审议由市规划局等政府部门和有关专家起草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草案)》。2。。2年7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4一次会议通过该条例并正式公布于2003年一月l日起施行。自此上海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一部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地方性法规这部条例在法律层面上确立了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法律制度.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

2:保护原则

该条例不仅是对原管理办法法律地位的提升也更加完善了原有的管理内容与管理制度条例明确了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统一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利用服从保护一的原则

2.2保护对象

根据该条例上海的保护工作由单体建筑的保护扩展到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并明确要求规划管理部门应组织编制风貌区保护规划在法律层面上明确了区域保护的要求

条例也扩展了保护对象由原先对建于一949年以前的优秀近代建筑的保护扩展到对建成30年以上的一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条例所确定的保护对象为l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2反映上海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3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斗在我国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5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优秀历史建筑值得注意的是条例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产业建筑的保护

2.3分级保护

在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上延续并进一步强调了分类保护原则即根据保护对象的价值及完好程度分为四个保护等级第一类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平面布局和内部装饰均不得改变第二类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和有特色的内部装饰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第三类建筑的立面和结构体系不得改变建筑内部允许改变第四类建筑的主要立面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

2.4仍存在的问题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为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设定了基本法律框架为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与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也留下了一些管理上难以处理的矛盾目前上海市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保护管理是采用由规划.房地文物三个部门分工.协同管理的体制n文物部门负责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房地部门负责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规划部门负责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上述保护建筑的规划管理但由于文物管理执行的是文物法文物法中的一些规定难以适用于还处在使用状态中的历史建筑而条例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规定又与文物法的个别条款不尽一致这样对于那些已被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建筑就面临着适用法律上的矛盾。为加强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上海市政府在原有三部门沟通协调机制的基础上专门设立了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使三个政府部门能够有一个常设的协调机制

3上海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制度的实施与操作

3.规划管理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为上海的保护工作制定了一个总体框架但在具体管理中还必须有细化了的规定与要求。首先是必须针对历史文化风貌区编制具有法律地位的保护规划对各保护建筑制定明确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对每一幢保护建筑提出明确的保护要求

在规划管理上上海逐步形成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总体规划).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详细规划)单体保护建筑规划与建设管理及风貌区建设项目管理等不同层面规划管理内容其中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是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要求的具体体现又是具体建设项目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

2004年上海市规划局以《衡山路一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为试点组织开展了历史文化风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全面开展中心城区的风貌区保护规划提供了范本目前上海中心城区一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毕并获得市政府的正式批准

同时上海市规划局还会同市房地部门和文管部门编制完成了文物保护单位和各优秀历史建筑的技术管理规定和规划控制要求为单体保护建筑的保护与规划管理提供了依据

3.2建筑管理

根据《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市房屋土地管理部门负责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为此市房地资源局组织制定了各保护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并负责将保护要求和保护义务书面告知房屋所有人.使用人和有关物业管理单位「保护建筑若发生转让.出租行为转让人出租人有义务将保护要求书面告知受让人.承租人受让人.承租人应承担相应的保护义务。若需对保护建筑进行修缮或有任何改扩建等改变保护建筑现状的行为必须得到有关部门审核批准。若仅涉及建筑内部使用性质和室内布局由市房地部门负责审核批准若涉及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内容(如改变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形式.主体结构.面积.层数高度等)则必须得到市规划局的审核批准。对于擅自拆除.迁移或不符合保护要求进行修缮的行为房地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恢复原状并可对擅自拆除者处以相当于被拆建筑重置价三到五倍的罚款对擅自迁移者处以相当子被迁移建筑重置价一到三倍的罚款对违反保护要求修缮者处以该建筑重置价犯%以下的罚款

由于条例不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因此保护建筑属文物保护单位的其保护管理由市文物管理部门根据文物法并参照《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负责管理。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程若涉及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内容的也必须得到市规划局的审核批准4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根据《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从2003年起开始着手组织编制并于2005年完成了各风貌保护区的保护规划这一规划的编制完成并得到市政府的及时批准为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严格.规范并具有很强操作性的依据

4:创新编制模式,强调整体保护,细化控制指标

该规划属于控制性详细规}}l层面但又希望超出一般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度它不仅要包括一般控详规划的内容(如用地性质与建设容量控制.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绿化景观.公共设施配套等)同时更突出保护的要求(如保护要素的认定.保护对象的分类风貌街道与空间的保护等)建筑尺度适宜且密度适中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一大特点因此规划明确风貌区内严格控制建筑总量核心保护区内坚持原拆原建即严格保持现有建筑总量并严格控制风貌区内新建建筑的高度

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不等于最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单体的保护真正意义的城市保护是整体意义的保护。它不仅包括那些重要建筑物的保护也包括那些重要建筑物所在整体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完整历史街区的保护。除建筑物外道路和街巷格局街道尺度.街廓景观.城市空间肌理.地块尺度与形状、绿化环境.墙面装饰.地面铺砌.典型材料和色彩等等都是保护的要素「

在建设控制方面规划首先将风貌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范围。核心保护区内的建设行为受到更为严格的控制一般不允许大规模建设且坚持原(面积.高度)拆原建原则。在建设控制范围内明确只有允许建造的范围需要整体规划的范围和一般历史建筑.‘其他建筑拆除后的空地内才有可能允许新建.改建和扩建行为在建筑高度控制万面按沿街建筑高度一非沿街建筑高度.相邻建筑高度和住宅建筑高度来控制。在建筑密度方面更多考虑地块原有密度.周边地区平均密度等因素进行控制且规划建筑密度不得超过本街坊现状建筑密度的ioi以确保原有城市肌理得到延续.为保证原有街道尺度和界面得到延续允许在建筑退界.后退红线.绿化覆盖率等方面适当突破一般规划技术规定。

毛2通过规划控制,保证整体风貌达到.大程度保护

该规划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风貌区内所有建筑进行分类用历史的眼光细致地对规划区域内的每一座建筑进行分类在认真的甄别与鉴定的基础上明确每一座建筑的留.改牛fit生质。事实上法定保护建筑只能保护非常有限的一部分优秀建筑。而仅有少量保护建筑是不可能真正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整体历史文化环境的。因此必须在更大范围内保留那些有历史文化特色构成风貌特征的大量背景建筑一并通过规划审批程序确保其法律地位同时使其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这次规划除法定的保护建筑外对其他所有建筑是保留还是允许拆除都予以明确。充分考虑规划及房屋土地管理的操作性将风貌区内所有的建筑划分为保护建筑.保留历史建筑.一般历史建筑.应当拆除的建筑和其他建筑五类。具体地说就是所有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都属于保护建筑其他具有较高保护价值或风貌特征明显的历史建筑在本规划中被列为“保留历史建筑规划要求予以保留.一般不得拆除。其他历史建筑(主要指建于一949年以前房屋质量较差但却是整个区域历史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一般历史建筑允许拆除重建但重建建筑一般要求原面积原高度且必须与原有风貌相协调第四类建筑为一应当拆除建筑-即那些与历史文化风貌不协调的各类违章搭建.危棚简屋。第五类称之为其他建筑即各类合法建造的多.高层建筑虽与历史文化风貌不协调但暂时没有条件拆除或不可能拆除的。这种分类使得风貌区内每一幢建筑留.改拆的整治措施都得到了明确的落实

4.3确立分街坊图则.确保规划落地

在规划文本上的最突出之处是分街坊图则。风貌区内所有街坊均设单页。规划的所有控制要求和控制指标都在每一幅街坊单页上明确表示每一幢建筑.每一条街巷每一个空间.每一片空地和每一处庭院的规划控制要求都在图上清楚标识。尤其是对建筑保护分类(留改.拆性质).可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容量要求具体的建筑高度控制等图上都应有明确规定这种图则表达方式非常便于日常规划管理已在目前的规划管理中发挥了非常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4.4建立特别论证制度.杜绝抽自改变规划

第6篇

一、引言

2011 年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原则,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健全城镇建设标准,强化规划约束力。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随着大中城市的迅猛发展,使得带动小城镇城市的快速发展。在这情况下,如何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使得隆昌石牌坊的历史珍贵文化遗产以及古驿道、碑刻等等附属文物得到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所选取的隆昌县石牌坊,在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内江市首家4A级旅游景区单位。这里的孝子牌坊、德政牌坊、百寿牌坊等个性突出的各样雕刻牌坊近70座,至今仅剩17座。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这些传统文物所保留的意义非常重要,如何协调解决珍贵文化遗产保护和人们生活拥有共同的价值,以及文化传承的需求,这是笔者尝试探讨的重点。

二、隆昌县城古牌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隆昌石牌坊分布于四川省东南部,现存石牌坊17座中有13座主要集中分布城西北至东南长约3公里的巴蜀古驿道上,南关7座、北关6座。其余4座分别坐落于县境内的响石镇(2座)、石燕桥(1座)和渔箭镇(1座)。其中,南北关有德政坊5座、节孝坊4座、功德坊2座、百寿坊1座、庙宇山门坊1座。由北到南一字排列,分别:禹王宫山门坊(锄莠安良碑),郭陈氏节孝坊,郭玉峦功德坊,肃庆德政坊,牛树梅德政坊,刘光第德政坊,孝子总坊,舒承浞百岁坊,李吉寿德政坊,节孝总坊(除暴安良碑,政通人和碑),郭王氏功德坊,觉罗国欢德政坊牌坊种类。据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隆昌县志》记载,隆昌石牌坊群建造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至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的49年问,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

三、隆昌县石牌坊开发现状

无论是隆昌县的历史风貌、山水风光、深厚的文化积淀,还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民俗驿道文化都吸引着千万旅客。为了合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实施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街区、村镇保护条例》在2002年隆昌县南关石牌坊古镇风貌改造,使当地经济、旅游业等得到快速发展,提高当地的人民生活水平;因此2007年由隆昌县规划建设局进行对隆昌北关石牌坊保护改造重建规划,成就了今天年接待旅客千万的次的旅游业品牌,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四、隆昌县石牌坊的价值评价

(一)历史文化价值

隆昌县石牌坊记述了明清时期巴蜀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特色历史风貌,因此,石牌坊记录着许多历史人物和故事。成为城市发展演变中的一个真实的历史见证。石牌坊及附属文物中大量文字的可读性,浮雕图文,浮雕图案,形结构所浸透的中国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特有的象征寓意表现手法,使它积淀当时文化内涵更为深刻厚重。成为一部驿道具上的“立体史书”。而且是展现了古代社会的民风民俗,它可以满足游客对当时历史文化更多了解。

(二)艺术价值

隆昌县石牌坊雕刻题材繁多,雕刻手法采用深体浮雕、浅浮雕和镂空雕刻等多种方式,体现了清代建筑装饰纤细繁密的特征。从整体到布局,工艺精湛的艺术价值。石牌坊群在它的装饰符号和模语言上采用以音谐意,造型取意,引典喻鉴等多种手法,内容丰富、深刻。

(三)科学价值

科学的群体组合:牌坊、碑刻、石刻、与驿道同存,辉映相衬。展示了社会各个不同侧面人们的生存状态、社会风貌和道德风尚。石牌坊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历代人民群众劳动慧的结晶,反映了当时社会条件下的人们的创造能力、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为研究四川明清时期建筑风格、构造和形式等方面提供了真实物证。

(四)精神价值

古牌坊往往寄托着古人的神圣情感,它作为一种有纪念性的古建筑,是人类思想史的见证,至今仍发挥着精神寄托和教育的功能。牌坊上的部分题字,如: 反腐倡廉、崇尚尊老、乐于助人、讲求节孝等,其所弘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当今精神文明建设仍有深远的意义。

因此,随着人们的审美观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古牌坊所蕴涵的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它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点,对游客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能引起社会型旅游消费需求,具有旅游功能,在旅游活动中,可以派生出经济价值,因而将古牌坊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对于发展当地的旅游业有很重要的作用。

五、隆昌县石牌坊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

作为有500多年的历史文化遗产,隆昌石牌坊主要集中在县城,交通便利,合理开发潜在的价值,但建筑密度太大,开发空间太小,进入游览地旅游开发难度较高。目前石牌坊街区道路规划区域不明显,旅客安全系数低。旅游市场有待开发,开拓市场方向和景区承载率。对于开发区域的吃、住、行、愉、游、购,推进旅游全面配套设施,丰富业态涵盖不同层次消费需求。提高对当地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城镇发展与保护关系处理不够妥善

随着城镇的迅猛发展,对历史文化遗产更加需要保护,不然失之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所在。对于旧城区的改造或改建过程中,防止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历史文化遗产及随附文物,并且一定要根据城市的风格和文化特色进行各级保护规划,防止破坏或失去遗产所本身的价值。隆昌石牌坊不是孤立的石牌坊,有当时的建筑物,已经拆除,现在修建的仿古建筑风格和文化遗产历史背景不协调,旅游区的业态混乱,与整个旅游区的形象发生矛盾,形成了反差效果。

(二)整体保护观念较差

遗留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城镇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改造过程中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稍肤浅,,对“现代化城镇”产生简单的理解,没有将遗产价值和现代的生活融入。在保护过程中城市的管理设计模式简单套用,应该认真对待保护的地方,也往往只保护几个文物建筑点。进入90年代以来,开始认识到“点”的保护、以假乱真的现代时尚改造保持不住游客长久的吸引力,使得游客对遗产的积极保护意识不强。隆昌就是小县城,虽然比周边县城发展得都要好,毕竟本地居民和旅客的素质有限,旅游观光的游客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重视,随意踩踏拍照,保护思想觉悟不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三)保护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保护立法体系采用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相结合的方式。地方政府及其所属的部门颁布、制定的“指示”、“规定”、“通知”等文件形式出现,缺乏与之对应的法律、法规。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操作无法达到预期的保护目标,应该让地方所属部门制定的规定结合国家保护立法体系得到更进一步的实施。城市中的文物古迹有文物法制约保护,具体到小城镇里力度不够,管理困难。

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虽然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是实施这些法律法规却存在着很大困难。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在很多情况下,只要没有直接伤害自身利益,人们对于发生在身边的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和违法案件往往熟视无睹,表现得麻木不仁。这些现象反映了现阶段中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国民素质和社会意识还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去甚远。要把百多年前遗留到今天的文物遗产得到保护,需要更完善的保护管理制度,让全民来参与的管理制度。

(四)景观系统规划不合理

规划人员没有根据城市的情况规划,因为缺乏专业规划理论指导,在隆昌县石牌坊南北关规划区域的自然景观绿化方面缺少,从而达不到旅游所满足的绿化景观。仿古建筑过度模式化,没有新颖,使得建筑与景观脱节;同时,让景区的牌坊矗立在孤立的状态,不能融为一体。使得游客观光空间狭窄,反之开放了居民生活文化娱乐场所规划用地比较高,规划重点不突出。缺少具有地方文化和当地特色的景观,周围的环境也无法融入一体。

六、隆昌石牌坊保护和利用的策略

(一)整体保护,保持石牌坊的原真性

尊重历史文化,保留石牌坊的历史环境的真实性。首先对石牌坊保护区的名人故居、传统民居进行保护修缮、历史建筑都应保留其文化价值,对环境的保护也应该保留真实性,与街区保持协调统一性,形成整体的历史文化氛围。对于影响整体街区的不协调、违规建筑必须拆除,拆除有困难的应改造其外观和色彩,以达到环境统一的效果。使游客能够感受到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二)重点保护石牌坊的街区和历史建筑

石牌坊的街区保护得不当,现保留的街区现有南关和北关共13座石牌坊,其它有风化受损的,对于文化遗产是人类过去生活的反映,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是不可再生和不可循环的,一旦消失,永远不能再现,因此,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及其重大,不能有风化和受损现象存在。那么为了防止石材风化,采用隔水、隔氧、防晒、保温可减缓风化过程。可以采用表面上透明油层可以有效地阻隔空气,这样就能防止石头继续风化,还能使石头变得光润美丽,保持石牌坊能够风化受损。

石牌坊的保护,主要提高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综合素质和保护思想觉悟,让全民来参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采取一定的措施,达到保护的目地。保护立法体系采用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相结合的方式,应该让地方所属部门制定的规定结合国家保护立法体系得到实施。制约保护管理力度加大。

(三)充分利用城镇资源以石牌坊街区最优化方式呈现

在整体保护的同时,重点保护、恢复和更新主要的特色街区,强调合理利用传统民居、客家文化和自然资源发展旅游,打造特色的民族小商品街、美食街、历史传统文化体验区等,最终使新城区和古城区和谐共存和协调发展。

把整个县城的旅游景区协调起来,比如古宇湖4A景区、南关和北关景区资源整合,体现文化、景观、生态等城市内涵和特色,提高城镇的综合实力。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展示城市历史风貌、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城市十分重视城市文化的发展,致力于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名镇,来提高当地的财政效益和当地居民的旅游产业所带来的收入,充分体现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

七、结语

第7篇

主题词: 梅州历史文化名镇 保护规划 技术路线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name town protection planning as protective special planning, with a conventional urban planning of the different technical route. The hou town since 2008 after the compi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rotection pl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to step on to a new stage, in 2010, was named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name town, we in the tow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name town hou protection planning process, summarizes the planning of the technical route.

Keywords: meizhou historical culture name town protection planning technical rout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百侯,旧称“白侯”,位于广东省大埔县东部,距离县城11公里。全镇以一个约7平方公里的盆地为中心,包括周围丘陵山地共有94.2平方公里。

大埔县百侯镇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镇,各姓祖先在宋朝末年随客家民系第三次大迁徙,辗转到此,繁衍至今,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人才之乡”三乡美誉。百侯镇民风淳朴、风景优美。古往今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诗书世家”、“一腹三翰林、一同怀四魁”的典故流传九州。“侯山十二景”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肇庆堂、海源楼、通议大夫第”等风格各异的名人故居、文物古建筑星罗棋布。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一直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建设百侯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百侯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受百侯镇人民政府委托,我们于2008年11月编制了《百侯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一、百侯古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

百侯古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化,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古镇的历史文化保护得到了百侯人民和历届政府的重视。1985年4月,蔡仙人古圳被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4月通议大夫第和肇庆楼又先后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后,百侯镇政府更加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作了大量的文物普查工作,先后公布了27个镇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申报的工作推动着百侯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同时也推动着百侯文化事业的发展,调动了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古镇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热情。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文保的资金难以落实,同时由于某些地区较为偏远的条件限制,使百侯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二、研究的技术背景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作为保护性的专项规划,具有与常规城市规划不同的技术路线。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仍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中,如近年新颁布的《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均提出了新的规划技术路线,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国家的政策性文件加以科学把握。

三、技术路线和标准化管理措施

本次规划从宏观到微观建立了四个保护层次,并确立了一个保护重点。四个保护层次为:镇域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历史镇区的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文物古迹的保护。一个保护重点为:百侯历史镇区的保护。同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展示、旅游开发利用纳入规划体系之中。

为了强化项目质量管理,本规划通过技术标准的制订和实施,规范对象的技术指标,形成技术路线。建立了以下技术标准,以统一的调查表格规范对象的技术指标。

1、 文物古迹的分类调查

根据对象的属性,本规划把文物古迹分为以下5类:A遗址、B墓葬、C古建筑、D构筑物与石刻、H历史建筑群。

2、文物古迹评价等级

根据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价值、保存状况、影响力以及现有的法定级别进行评价,把对象分为五个级别。具体的评价依据和等级划分如下表所示。

百侯镇各类型文物古迹汇总表

3、 文物古迹以及环境的分级预警

根据对象的保存状况、环境条件对于各文物古迹所面临的有害影响进行评估,提出分级预警(红色预警:在结构、存在环境等方面受到重大威胁,其存在处于濒危状态的文物。黄色预警:在结构、存在环境等方面受到明显威胁,其存在处于警戒状态的文物。),为分类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具体的评估依据和等级划分参见下表。

百侯镇文物保护单位预警评级汇总表

四、技术路线与保护规划的动态性、开放性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技术框架实现保护规划的完整性和开放性,允许内容的逐步补充,一旦发现新的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存,可以经过价值判断和分类之后迅速补充到保护规划之中,从而实现动态保护,使保护规划具有长期的可延续性。

规划对各级文物古迹进行跟踪评价,并通过预警体系的建立来帮助规划和文化管理部门作出相应的决策。

五、术语定义和说明

1、历史镇区

参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对“历史城区”的定义:“城镇中能体现其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的地区。涵盖一般通称的古城区和旧城区…特指历史城区中历史范围清楚、格局和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需要保护控制的地区。”本次规划针对百侯的情况提出“历史镇区”的术语。

本次规划中,“历史镇区”指的是百侯古镇历史上的旧城区,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保存文物或历史建筑比较丰富,集中体现着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根据历史文化资源的分布和整体的历史格局,规划确立了历史镇区在百侯古镇历史文化保护中的重点地位。

2、历史文化保护区

参照《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 98)中“历史地段”的定义:“城市中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完整地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或地段。”

本次规划所称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指由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地段,以及为确保该地段的风貌、特色和完整性而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其特点是历史文化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集中和完整性,以及规划保护措施的强制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含义也相当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的“历史文化街区”。

3、文物古迹

第8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景观孤岛;分类;保护;上海; 风景园林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1-02-0046-03

Study on the Way of Shanghai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Island Protection Planning

WEI Zhen(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Shanghai as a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in urban construction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but in the history of landscape protection has encountered many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need to be addressed. For this purpose, the author first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Shanghai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sland, and refer to the relevant regulations of the state. According 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relevant data,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hanghai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island is analyzed. And then the protection target, the protection principle, the protection strategy and the protection method of the Shanghai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island are comprehensively proposed, thus,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in Shanghai has expanded the innovative perspective and effective protection way.

Key words :historical-cultural landscape isolated island; classification; protection; shanghai;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ternet :.cn

一、背景

上海是一个近展起来的城市,近20多年来逐步发展成为国际性大都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迅速。当上海滩在进行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一条条通衢大道纵横交织,一座座摩天大楼鳞次节比时,上海的历史文化遗产已经逐渐被侵蚀,淹没。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上海地域文化的符号和语言,其已经处于城市化发展的肌理之中,互补相连,孤立而立,成孤岛状态。

上海历史景观孤岛,特指保留了原来历史文化物质实体和或非物质信息的场所,其周边为现代化的城市或乡村的环境。历史景观孤岛特指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大量现代化建设把原有完整的历史文化场所割裂开来,并且不断蚕食它,将其从现代化的城市环境中切割,分裂,从而形成了一个个历史文化景观的孤立场所。历史文化景观孤岛的形成一般受到五个方面的影响: 1. 文保单位本体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会导致文保单位被周边的环境同化、腐蚀,出现半消失状态,形成历史景观孤岛。2. 内部元素的不协调也是形成历史景观孤岛的考虑因素之一。如在古遗址上,古塔寺庙等文保单位的保护中,多采用修缮,扩建的手法,而在进程中,有时忽略了文保单位内部元素的协调性,造成本体内部各自孤立,形成孤岛状况。3. 另外,文保单位交通的不可达性或周边交通网的错综纵横,也造成其在城市肌理中的分割状况,形成历史景观孤岛。4. 文保单位与周边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协调,造成历史保护单位的孤立,形成孤岛状态。5. 文保单位处于高楼林立的现代化环境之中,会导致文保单位被孤立,同时弱化了其历史景观价值,在城市天界线上形成不协调的景观视觉效果。

二、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分布及分类

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从密度来讲,大部分孤岛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特别黄浦区,静安区尤为集中,浦西较为集中。在老城区的分布呈T形结构。老城区是中心,四周成众星拱月之势。最东头为崇明区,浦东新区,金山区,奉贤区。最西头为宝山区,嘉定区,青浦区,松江区。上海历史景观孤岛在中心城区主要形成“带和点”组合的分布结构。由黄浦区为中心,向虹口区,闸北区,静安区,浦东新区,承放射性带状分布,形成三支树杈型,周边以点状分散布局。从黄浦区东起外滩,历史景观孤岛承带状向静安区扩散。同时,以黄浦区由吴淞路开始承线状向虹口区分布。

三、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现状情况

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现有的保护状态,有的保护良好,有的保护欠佳,有的几乎被忽略。有的为场地内部保护良好,整体保护较为完整,但周边环境和交通可达性比较差,而有的是场地内文物本体保护力度不足且周边环境保护的也比较差。

历史景观孤岛本体保护较好,已经被建成博物馆,公共参观基地等公共建筑,对外开放,供市民参观,具有极大的历史教育意义。历史景观孤岛本体保护较好,但基本属于私人所有,不对外开放,历史记忆和意义体现不为明显,其历史价值有所淡化。历史景观孤岛本体保护不当,使用功能基本荒废,历史记忆符号基本消失,历史价值处于半消失状态,极大地丧失了历史价值和意义。

四、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保护原则

对孤岛的保护利用的中,应提倡保护和利用并重的原则。如何促进性地进行保护利用则是保护利用的总原则。因此,把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作为系统来研究,在遵循大力保护,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类似的比较成功的宝贵经验,结合上海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孤岛系统保护利用原则。

1. 坚持原真性原则。对孤岛的保护规划中应保持孤岛本体及周边环境的原真性。修旧如旧,保护原貌是原真性原则的一个体现。简言之,就是将历史文化景观孤岛的遗址本体原貌真实地,完整地保护修复,保护其遗留的全部历史信息。2. 遵循整体性,完整性原则。历史文化景观孤岛的“孤”字,使得遗址本体与所在环境相对孤立存在,破坏了共生,和谐的概念。形成孤岛的历史文化景观遗址,与周边环境割裂,遗址的历史价值会丧失或削弱,有的已经沦为废墟。整体性,完整性客观真实的反映历史的发展过程。不仅仅体现在对遗址本体,周边环境的协调。3. 区域连片,整体统筹的保护原则。对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的保护规划中,应注重研究孤岛体系,以区域连片,整体统筹保护为原则。目前,孤岛的状态处于各自为营,历史文化价值已经逐渐被周边林立的高楼现代化建筑弱化,有些孤岛已经逐渐荒废。因此,解决孤岛问题,在其保护利用的规划中,必须遵循把眼下的历史文化景观孤岛在保护利用规划中,区域内连成片区,对片区内的孤岛群整体统筹的保护原则。4. 坚持历史文化可读性原则。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代表着一个个历史故事,传奇,人们可以从历史的印迹中直接读出它们的“历史年轮”和演变的规律。这些孤岛代表着当时的艺术技术,精湛的文化,它们具有极其珍贵的可读性价值。当然,在城市进程中,用现代化的建筑和环境去侵蚀历史文化景观孤岛都是违反了可读性原则。5. 坚持协调统一原则。在孤岛的保护规划中,应坚持协调统一的原则。对孤岛与周边环境间,或可以连片的孤岛群间互相协调各个部分的关联与默契。通过对空间结构,建筑材料,立面色彩,体量尺度,建造技术等达到一种关联,来实现协调统一原则。这样不论是现代化建筑,还是孤岛遗址本体改,扩建的部分,都可以和孤岛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达到必然的联系。

五、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保护策略

在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的保护策略上,应该采用室内保护方式加强小体量孤岛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方法。室内保护法是目前保护遗产中一种常见的手法。日本宫城县平泉金堂,建于公元1124年,经过全面整修复原后列为室内保护建筑,最新设计的庇护建筑带有空调器并有抗震和防火设施,参观者可隔着玻璃观看。

同时,可采用将半残留的孤岛本体局部保留,将其融入新建建筑或环境中。有些历史文化景观孤岛遗址本体已经被破坏,只存在一部分的遗址或者片段,把残断局部砌筑在新的建筑或融入性的环境中,经过艺术处理构成新的环境,新建筑的一部分,可以获得令人震惊的动人效果。在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中有一些孤岛遗址本体已经处于半毁坏状况,很难进行修缮复原,只残留遗址的部分构成部分,也可以采用这种模式来处理。并且,将孤岛遗产本体和周边环境进行分类化划分保护规划。在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的保护规划中可以采用将本体和周边环境进行分类化划分的方式进行保护。可以根据孤岛的空间结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化划分。 根据孤岛的物质几何空间形态的差异,可划分为点状孤岛遗产本体及周边环境,线性遗产本体及周边环境,面域遗产遗址和周边环境。也可以采用建立历史文化景观孤岛环境保护区域的策略。对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的保护,还应对周边环境的空间做出界定,在界定的周边范围内建立环境保护区域,改变“孤岛”状态。孤岛周边环境应具有孤岛遗址本体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价值,是孤岛遗址本体的一种衍生。可以粗略分为“绝对保护区,利用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三部分。绝对保护区指的是孤岛遗址本体建筑和环境必须的用地范围,必须按照原真性恢复原貌及环境,做到“修旧如旧”。禁止在绝对保护区内建设影响到孤岛历史文化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利用控制地带是指为了保护孤岛遗址本体的完整和安全必须所控制的周边地段,是孤岛的第二个保护地带。这个区域环境中建筑的高度,体量,材料,颜色等和孤岛遗址本体要协调统一。环境协调区指的是在第二保护地带的环境再划分一道界线。是孤岛和现代化城市建筑空间实现景观过渡的地带和空间。

六、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保护规划方法

(一)做出详细的利用规划设计

第9篇

[ 关键词 ] 历史文化旅游名城 原住居民 保护

从1982年至今,国务院已先后公布了5批共102座国家级历史文化旅游名城。20多年来,随着对人们对历史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深化,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也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但主要集中在保护文物建筑、历史街区、生态环境、城市特色等方面的研究,而对于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原住居民的保护研究目前却很少被关注。

一、原住居民保护是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家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的提出和评定,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持这些城市的历史特色、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和民族、民俗特色,反映城市自身的发展历程、城市文化的时空连续、确保城市建设的有序发展。而原住居民的保护对于名城的保护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原住居民是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保护的主体

“原住居民”是指原来住在本地的人,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一个民族(族裔)迁徙到某一新地方,最初为“外来者”,世代相传,也变成了“原住居民”,这是相对于再迟来的“外来者”而言。因此在本文中,是指长时期甚至祖祖辈辈居住在一个地方(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的“当地居民”。他们生存繁衍在这块土地上,对当地的情况最为了解,感情深厚,只有当他们有了保护名城的意识和行动,名城保护才有效果。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离开了当地居民便没有了基础和底气,原住居民是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保护的主体。

2.原住居民是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在历史文化旅游名城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原住居民形成了悠久的文化和习俗,并逐渐积淀下来,成为一笔宝贵的文化资产,而原住居民就是这文化资产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是保持名城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重要载体,他们所体现的民俗特征和人文环境是名城生命力的根本保证。

3.原住居民是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保障

原住居民才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主人,在综合接待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外来游客的大量增加和游客密度的提高,将使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干扰和妨碍。特别是当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原住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就有可能从起初的友好热情转为不满甚至怨恨。因此历史文化旅游名城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关注原住居民的利益,取得原住居民的支持。美国学者西奥多•斯坦杰曾撰文说:法国首都巴黎,每到旅游旺季总是大军压境,人山人海,造成交通堵塞,市民外出困难,对此市民苦不堪言,个个怨声载道,他们抱怨众多的游客使他们宁静安逸的生活遭到破坏,于是在不少景点,当地居民自发组织起来,阻止满载游客的大客车进入市区。

二、我国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原住居民保护现状堪忧

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的原住居民在过去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积淀了强烈的地方特色和独特文化,这是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既独特又珍贵的资源。然而随着旅游开发和城市发展的迅猛进程,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原住居民保护的现状实在堪忧。

1.原住居民边缘化趋势

目前我国各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状态不一,在许多经济较发达城市的旧城改造过程中,原住居民被迫迁出自己世代居住的地方;而经济欠发达城市由于内部经济的滞后使得许多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经济意识的原住居民主动搬迁出去,依然留守的居民大多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宁愿把自己世代居住的房屋出租或出售给外来商人,许多历史文化旅游名城面临原住居民边缘化趋势,如丽江古城,原本居住着6000多户纳西族居民,自旅游业蓬勃发展起来,主要街道上1600多家户主纷纷开起了店铺和客栈,而其中70%以上都是外来人口在经营。

2.原住居民传统文化渐趋凋零

旅游者的旅游活动相对于其日常生活而言仅仅是一个很短暂的阶段,因此他对于目的地文化的体会就不啻蜻蜓点水,也很难使当地文化对其日后的生活方式真正产生影响。在整个旅游文化交往过程中,原住居民传统文化往往成了弱势文化,他们向游客所采借的多,而向游客所传输的少。由此出现了文化的不对等交流。受来自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富有游客所带来的异地强势文化以及随这些游客进来的外来经济势力的直接冲击,许多原住居民对自身固有的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不认同感,尤其年轻一代更容易受到影响,许多年轻人甚至都已经记不清楚自己家乡究竟还有哪些传统,历史文化名城原住居民传统文化渐趋凋零。

3.原住居民经济和社会结构失衡

在我国许多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留守老城的原住居民已经越来越少。年轻居民尤其是年轻女性纷纷外出打工,原住居民的男女结构、年龄结构逐渐失衡,有条件的就在外买了新的住房,把老房租出去,而留在旧城里没搬走的,多是些没有经济能力的、上了年纪的贫困人口。这一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明显,根据丽江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丽江古城内纳西族男女比例是2.7:1,一直生活在古城的纳西族年轻人只占到总人口数的18%。丽江古城的纳西族几千年来能保有自己的文化,能够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一席之地,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纳西族有一个健全而强大的母系阶层,现在随着大量年轻姑娘外出打工,古城男女比例失去平衡,这一母系社会结构遭到破坏,对古城文化的伤害尤为严重。

三、我国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原住居民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1.原住居民的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识

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的原住居民是当地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的旅游文化,是最具潜力的旅游吸引物,他们了解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的历史和现状,他们是古城历史故事的保有者和权威展现者。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如果原住居民少了,传统的生活气息减弱,独特的文化也会随之消亡。丽江之所以能在我国众多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独特的原住居民文化――纳西人的生活状态。然而,原住居民的这一重要价值却并未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很多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的保护工作主要是涉及生态环境、历史遗存、文物古迹等方面,对原住居民的保护意识还没有形成。

2.对原住居民保护的措施缺乏相关依据

目前我国针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和规定,但多停留在宏观指导层面,具体针对各个历史文化名城原住居民的保护问题还缺乏依据。地方对原住居民的保护问题认识不一,缺乏科学规划和法律依据,往往自行其是,甚至在操作时对原住居民产生严重伤害。例如很多原住居民世代居住的老宅子被列为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时,往往不对此遗产的价值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公示,即使经济补偿的方式和数额不尽如人意,居民也只能被迫搬出。

3.原住居民保护与旧城改造存在一定冲突

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的开发是为了在使城市得到保护和开发的同时,使原住居民更好的在城内生活。一个真实的历史名城是原住居民生活在此的名城。然而,目前在我国许多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的核心区域,通常也是原住居民的住宅和生活区,为了生活的方便和需要当地居民在核心区里面搭建了很多与古城风格不相称的民房,生活设施也相当的落后,为了古城整体保护和美观的需要,往往需要把这一部分民房拆除,将原住居民迁出。由于一些居民特别是老年人不愿意搬离多年的居住环境等原因,在搬迁的过程中部分居民与相关部门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例如北京大栅栏地区,初步估计旧城改造后原住居民只占现有人口的1/4,但改造后的房价自然要比目前高出许多,这些人将来还有没有能力搬回来?以什么方式回来?交不起钱的怎么办?原住居民保护与旧城改造之间的存在冲突。

4.原住居民参与自身传统文化保护的积极性不高

尽管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都逐渐对自己的传统文化采取了系统的保护、挖掘和利用措施,一些原先几乎被人们遗忘了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体育活动又得到开发和恢复,如盛行于我国唐代时期的“马球”在古城西安重现;山东潍坊市的木版年画和风筝制作;一批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等受到重视和发掘,然而,所有这些原先几乎被抛弃的传统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确实如法国研究旅游社会学的朗卡尔所说,是因为旅游业所能带来的“实惠”,而不是因为它们对当地居民所代表的价值。因此,许多原住居民对古城开发项目活动态度淡漠,缺少参与的热情,却更为关注自身短期利益的得失,导致传统文化原真性丧失,正如有的学者所言:“要保存传统文化的活标本并不是件难事,但如果没有当地社会的配合,这样保存下来的传统文化活标本,就会蜕变成真戏假做的危险。”

四、我国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原住居民保护对策探讨

历史文化旅游名城过于浓厚的商业气息、原住居民被迫外迁等现象严重破坏了名城的历史文化氛围,违背了和谐发展的原则,降低了旅游吸引力。经济受损还可以弥补,而历史文化的缺失却无法替代,传统文化一旦消亡将是整个民族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对于我国历史文化旅游名城传统文化的承载主体――原住居民,保护势在必行。

1.加大重视力度、提高社会保护意识

原住居民是一个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文化的创造者、真正拥有者和传承者,是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特色构成要素中最为重要和鲜活的组成部分,是独特的旅游资源。对其重要性和地位应该有一个正确地认识和定位,这是做好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原住居民保护工作的首要条件。只有正确认识了原住居民的价值,才能在开发中增强保护意识、明确保护重点、完善保护措施,将对原住居民的保护纳入历史文化旅游名城保护和发展的范畴,实施政府主导、多方支持的战略,加大政府、媒介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力度,推动原住居民保护的宣传、科研、教育、培训、涉外交流等原住居民保护事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对原住居民的保护意识。

2.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做到保护有法可依

目前对于原住居民的保护问题单纯依靠群众力量的自觉维护,仅仅出台一些以道德底线为基准的保护措施是不足够的,必须依据我国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原住居民的生存现状、发展需求,结合旅游扶贫的目标,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并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原住居民保护规划》,对原住居民实施保护的主体、目标、具体措施、补偿标准以及参与经济和教育援助的对象等方面内容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规定。从而在实际操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划可行,切实加强原住居民的保护。

3.建立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实现人与城市和谐发展

要缓解原住居民保护与旧城改造存在的冲突问题,建立一个科学的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是不可或缺的。应遵循原住居民利益优先的原则,在对历史文化旅游名城进行改建和维护时,不能单图方便就把原住居民迁出。对核心区域实行商业行为准入制,限制缺乏历史文化特征和地方特色的经营项目,支持原住居民参与经营和开发,并给予优惠政策。例如实施政府主导、公司化运作的发展模式,政府投资负责基础设施和环境改造、外来商户以资金入股负责物资流通和财务管理、原住居民以文化入股负责店面经营和形象维护,明确各个利益相关主体在开发过程中的责、权、利,以有利于后续开发活动的进行,以避免将真实鲜活、原汁原味的老城改造成空洞、无味的大型景观城。

4.改善原住居民经济条件、促进良好文化心理生成

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相对落后的社会往往会采借发达社会中的先进文化元素,这是文化发展的普遍现象。一般是物质文化的采借先于精神文化的采借,但是,伴随着物质文化的被采借,精神文化的传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只是程度有所差异、时间或早或晚、影响有强有弱而己。因此,要增强原住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形成保护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经济改善是根本的前提条件。通过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改善原住居民生活条件和社会结构,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播环境,有利于帮助当地原住居民树立正确的心态迎接外来文化的冲击,客观对待文化间的差异,认识到文化多元化的必然趋势,促进原住居民良好文化心理的生成,从而增强保护自身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西奥多•斯坦杰:旅游带来的负面效应 [J]编译参考.1995(11)

第10篇

一、历史文化村镇传统特色风貌保护的迫切性

(一)传统村落大量减少传统村落分布广泛,历史积淀深厚、文化个性鲜明。中国村庄现有约60万个,传统村落仅占1%,约5000个左右。这些村落之所以能保存至今,就在于传统村落具有浓郁的历史风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科学布局的人文景观、姿彩纷呈的民族特色,丰厚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城市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国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的破坏。尤其近年来传统村落大量消失。2000年时,我国拥有360万个自然村,但到2010年变成了270万,10年间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令人触目惊心。2009年至2010年,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20个课题组267人集中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17个省113个县的902个乡镇传统村落文化遗存进行综合性复查。据“遗存实情”记录统计数据显示:颇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年总数为9707个,至2010年仅存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传统村落。

(二)特色危机成为共性问题历史文化村镇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约有40多万处,其中近7万多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有半数以上分布在农村乡镇;还有1300多项国家级“非遗”和7000多项省市县级“非遗”,绝大多数都在传统村落里;少数民族的“非遗”更是全部在传统村落中。伴随着“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郊区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城乡统筹发展”的多重挑战和冲击,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的破坏。目前,“千村一面、万村一貌”的“特色危机”正成为共性问题。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特色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镇,分期分批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2月19日公布第六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数量达到528个,其中名镇252个,名村276个,分布范围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三)民族传统文化淡化消失历史文化村镇传统特色风貌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一旦被破坏很难进行恢复。历史文化村镇建设中对传统特色风貌的保护,能够有效地保护乡村文化,使得当地居民对村镇有亲切感、归属感,使整个村镇的居民具有凝聚力,为家乡的发展、历史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传统特色风貌保护没有形成规模的管理模式,以传统村落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正在淡化,乃至消失。

二、历史文化村镇传统特色风貌保护内容

(一)历史文化村镇传统风貌的地域特色一些历史文化村镇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特殊的传统风貌和形态,主要指物质要素在空间上的布置形态,村镇地形的形成、布局以及交通组织功能的分区等。村镇独特的形态的形成主要由两个方面,首先是村镇地域的影响,其次就是受到社会传统格局和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在村镇传统特色风貌中,建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村镇的街区、道路以及古迹点等都与建筑的形态息息相关,不仅可以反映村镇历史信息的文物点,同时还是描绘历史发展过程的一个补充。

(二)村镇独有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特征村镇独有的民族特性以及村镇物质环境所呈现出来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特征,通过直观的表象对人的精神造成影响,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价值。传统特色风貌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村镇特有的地方方言和文字、传统观念、生活习俗等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在历史文化村镇建设中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其进行保护。

三、历史文化村镇传统特色风貌保护策略

(一)传统风貌保护的整合性历史文化村镇的建设中,从外部上看,村镇传统特色风貌的保护应该保持整体性。村镇传统特色风貌保护受到村镇建筑物、空间布局,自然环境和人等的综合影响,要注重与周围村镇风貌很好地衔接在一起,避免断层现象的发生。村镇传统特色风貌整体保护过程中,既要对历史文化村镇的空间布局进行保护,也应该和建筑物的保护相结合,要注重村镇整体性的传统特色风貌保护,对其风貌的整体格局进行综合考量。

(二)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原则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特色风貌保护应从传统特色风貌的各个元素出发进行保护,对不同的元素采取不一样的措施和方法,要对传统特色风貌需要保护的内容进行分门类别。因此,在传统特色风貌的保护时应该注重保护整体与部分的相互结合,同时实施普通与特殊相渗透的方式,不仅要从空间结构上保护,还应该要有层次,分重次点、分阶段进行传统特色风貌的保护。总之,在保护村镇有形实体遗产的时候也要保护无形的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其旅游价值,在进行村镇建设的时候要有目的进行保护。如:周庄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遵照“保护古镇,另建新区,发展旅游,振兴经济”方针。后来,发展成为“中国江南第一水乡”的周庄,从此名扬天下。

(三)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特色风貌涉及到非常广的内容,其多样性也决定了对传统特色风貌的保护不能以偏概全,要根据传统特色风貌构成因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更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保护,保证传统特色风貌的真实性,将其承载的历史信息充分表现出来。例如,古村的价值体现就是古村的整体,所以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应该进行保护,保护的对象就不能仅仅是建筑物本身,而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下的古村完整的传统特色风貌。而对于村镇内的建筑形式或者空间形态又要根据性质和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尽量保证建筑及其周围环境的配套原貌。另外,村落的传统特色风貌保护要和村镇的现代化发展相协调,因为现代化是生活质量提高的途径,而村民有享受现代生活的权利,所以,在进行传统特色风貌保护的同时应该尽量避免对村镇的经济文化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要将保护与发展共同推进。

(四)确保人地协调与和谐人居的全面落实当前,历史文化村镇建设中传统特色风貌的保护已经从传统注重保护单体建筑发展到保护周边自然环境的程度,对历史文化村镇建设中传统特色风貌保护已经不再局限于文物古迹、历史建筑本身,而是已经辐射到与历史文化村镇建设中传统特色风貌保护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环境、居民群众居住的村镇、村落。传统风貌保护不仅仅考虑到有形文化的保护,还考虑到地区环境、传统文化等无形文化的保护,即“传统建筑群及周围环境明显地体现着地方特色”。传统特色风貌保护要从促进人地协调与构建和谐人居环境的深度出发,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历史文化村镇建设中传统特色风貌保护工作,既要充分保护内涵和附着历史文化信息的实体建筑设施,更要保护蕴含和承载这些建筑设施的周边环境。

(五)村镇经济的发展与历史保护的有机结合当前国外对于历史文化村镇建设中传统特色风貌的保护已经从注重古建筑的修复转向综合性的保护和发展经济方向。也即是说,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认识到,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只是历史文化村镇建设中传统特色风貌保护的一小部分,要实现长期的历史文化村镇建设中传统特色风貌保护,就必须从保护村镇原住居民利益开始,从发展村镇经济开始,保持村镇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四、结语

第11篇

城市文化景观是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92提出的一个概念,并被正式列入到世界遗产当中。城市景观主要的侧重点是:地域、历史、文化以及具有特色的城市改造和再现。随着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城市无论是内在的精神文化还是外在的街道建筑,也都在悄然发生变化,然而在我国拥有深远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历史的文化遗迹却在某些时候成为了城市设计的最大阻碍,因此,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和城市的改建成为了我国城市设计研究课题当中的城市建造和改建主要问题。这自然也是历史古都西安所在面临的问题,这座独具特色的自身发展历史,城市的设计是主要部分,但是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本文将如何在城市设计当中维护历史文化遗迹,又如何在文化历史遗迹当中发展城市设计等问题作为主要探究对象。

2对西安历史文化景观和遗迹的探究

文化是一个城市区别与另一个城市的独有的特色文明,其一般包括:艺术作品,风俗传统,学术思想,工艺技术,文学著作等人类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是一个城市对于文明的记忆,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城市景观的表现,是城市景观以建筑的形式对历史的传承,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中许多的历史文化已经慢慢消逝了,许多历史遗迹需要修复还原,例如:西安的城墙是我国至今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城墙,在明代具有军事防御性质,经过西安改造和开发,成为了西安城市官的代表性建筑,还有小雁塔,寒窑遗址公园,大明宫等一些经过原地遗迹修建的休闲娱乐场所和主题公园都成为了西安城的独特历史文化景观,可以看出在西安的城市设计和改造中,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被保护,只有通过修复城市的历史文化遗迹,运用现代的景观建筑观念来设计,以景观讲述历史表示场景,才能够让前来参观的人对城市的文化传承有很深入的了解,了解不一样的历史故事和文化。

3西安历史文化背景及现状

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风貌的形象,是一个城市提搞精神品质的最佳辅助,西安是一个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遗迹颇多的城市,身为十三朝古都,历经周、秦、汉、唐两千年岁月历史的冲刷和演变,依然能够看见留存的建筑风格和风俗文化。因此在西安城市景观的设计上,要以其特有丰富历史文化、自然天赋、大气的人文精神以及目前城市基本情况和客观的发展规律为前基础,将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民众环境,提高民众生活质量为目的,在创造、保护、展示的基础上将西安打造成富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在国际旅游特色与历史特色的大文化背景下,西安定制了统一计划改建设计,即在发展现代建的筑理念当中坚守文化传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修复古城墙,改建护城河,将汉唐格调的园林景观设计进行构建,在地面上改造鼓楼广场,将商业空间置于负层,这是西安风貌设计的基础定位与重点保护。并在其遗迹保护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改造南大街商业街,西大街商业街,保护和开发大雁塔曲江桥的旅游区等工程,将修复和改造设计贯穿于整个西安城市,设计出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现代建筑,例如对汉城湖,大雁塔南北广场,大唐芙蓉圆,唐城墙遗址公园的开发设计,充分展现了秦汉古韵的城市文化景观,收到社会的一致赞赏。

4探究历史文化遗迹在当今城市景观运用

因受现今环境的不佳以及城市的快速变化与改建等影响,人们开始着重保护自身生活的城市,面对城市中历史遗迹的修复和改建。不管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是文化传承的问题都是设计者多多考虑的方向,因为这不只是一个简单历史修复与保护,而是一个城市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问题层面,是城市风貌、物质空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一个城市内在特色的物质表现,在时代的不断更替当中,西安城市景观一直在努力探索城市景观与历史文化遗迹的问题,例如西大街城隍庙改造项目,具有六百多年沧桑的城隍庙,一直都是道教的胜地,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随着时代历史的迁移,逐渐被各种商店百货占据,于是在2003年3月份,西安市政府出巨资把庙中的商业区迁移出去,将庙回归历史,交由道教协会。跟随对西大街改造工程将城隍庙做了全方位位的重修规划,修复了城隍庙当年的英姿,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景观,设计的元素在总体上是按照改造、恢复的新颖思路来实行,将道家文化元素和古建筑的抖拱结构作为主要表现文化景区,西大街的大牌坊与山门便是新景观表现。截止日前,其项目工程已经竣工,西大街标志性建筑除了改造设计的大牌楼和山门作为“点“单体之外,还恢复了周边历史环境基调,从风格色彩、街坊形式以及高度体量等方面和钟鼓楼的广场相互呼应,完成了城市景观对历史遗迹维护的要求,成为了西安古城一道靓丽的景点。除了西大街城隍庙改造外,在西安还有天郎大兴综合设计的项目。此项目以公寓、商业、住宅等多种业态的融合开发,继承了汉文化的精华,将文化建筑的风格作为城市区域建造开发的助推器,其设计旨在建立休闲娱乐、商业居住等特色主题,在园林的山、水、屋、树等元素中巧妙将汉代元素融入其中,深刻体现了设计师对历史文化的探究。

总而言之,历史文化遗迹的恢复与改造是城市景观设计主题的主线,通过继承设计将历史文化景观激活,体现出城市深沉而久远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有因时代变迁而发展的城市景观,要学会将二者灵巧运用创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就像西安一样设计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用城市景观表达历史文化遗迹,让历史文化遗迹与城市景观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作者:张继红 单位: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詹秦川,王婕弘.大尺度空间下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的体验性探究[J].艺术评论,2016,14(9):172~174.

第12篇

一、无锡城区的古桥资源概况

无锡市总面积4787.6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502平方公里,总面积的31.4%。全市有3100多条河道,总长2480公里,市区内河道总长150公里。过去,城区水网密布,桥梁与水道纵横交织。据文献记载,无锡最早的桥为西门桥和大市桥。清光绪七年《无锡金匮县志》记载,无锡城区有桥64座。南门运河上依次排着清名桥、大公桥、跨塘桥。光绪末年,工商业日渐发达,交通繁忙,无锡城区的桥梁日渐增多。解放后,河浜大量废弃,为解决小桥成为堵塞交通“咽喉”的情况,桥梁拆除逐渐增多,原城中直河上的大市桥、中市桥、南市桥已随河道的填塞而拆除,而小桥如溜龙桥,大桥如光复桥、吉祥桥则变为通途。古桥梁不仅表现地域特色、民俗特征、民族心理,还展示了历史韵味与记忆,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口口相传的古桥传说,也给人强烈的历史文化认同感。此外,与古桥有关的地名、桥联、桥诗、桥碑、桥亭、石雕、石刻等也独具内涵,是城市文化的“古名片”。古桥是历史的年鉴和文化的结晶,理应是研究无锡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一环。此外,保护古桥还可以满通需求,增加旅游创收。这些形式可以实现古桥的经济价值。如以清名桥为核心的“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由泗堡桥异地重建而得的“帆影桥”,现均成为景区的重要景点。据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资料显示,无锡古桥数量居江苏省第二,城区被列为文保单位的有17座,其中宋代2座,明代1座,清代13座,民国时期1座。从古桥梁分布情况看,主要集中在北塘区、南长区、滨湖区、锡山区和惠山区。

二、无锡古桥保护的思考

(一)石桥的保护修缮

1.根据不同情况做出移地重建、修缮、扩建等相应的措施。处于交通要道的古桥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则予以重建,但为了保护古桥历史,可以在桥上立石碑,简述其历史,如亭子桥、西门桥、莲蓉桥等。

2.移地重建失去交通功能的古桥,保护古桥的原样。从荷叶村移到鼋头渚的泗堡桥,就获得了新生命。而对于已消失,或即将消失的古桥,则采用异地浓缩的方式,集中于某一处,按原有风貌重建,如吴都路景观带的城市记忆段。

3.对仍有一定功能的古桥进行保护、修缮,让其承担交通功能与旅游功能,如清名桥、巡塘桥等。

(二)保护修缮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妥善的修缮保养

无锡现存古桥分布广泛。城区的部分古桥仍在使用,一些被开发为旅游景点,但多数散落在乡村的古桥逐渐失去交通功能,常年缺乏修缮保护,加之风沙侵蚀、河水冲刷、河道淤塞,逐渐开始走向消亡。如东镇西北缘的明代古桥扬名大桥,虽被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但已废弃不用,桥面杂草丛生。

2.不得当的维修

古桥梁维修是一门技术,不当的维修会造成桥体造型特色、艺术特点等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北塘区棉花巷外环河上的明代古桥兴隆桥,加上“新外套”,严重破坏了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再如梁塘桥整修时所用的金山石料,桥面的古石风水轮回图案不知去向,各种新的加工痕迹以及不当维修都使古桥风韵受到破坏。

3.不合理的使用

古桥合理使用可充分保护古桥梁的价值。但是为车马、行人、小船等设计的古桥,难以承载机动车和货船的要求。南长区棚下街南端外环河上的清代古桥迎龙桥,处于拥挤的居民区,为了应对较大的人、车流量,原有桥面上被铺设了一层水泥外皮。一些已被发展为旅游景点的古桥,在被保护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客流量,一些古桥处于超负荷状态,寿命大为缩短。

三、对无锡古桥保护和利用的思考

1.建立古桥资源信息库

政府部门曾对古桥基本情况有资料记载,但多限著名的古桥,对其他古桥涉及较少甚至没有提及,留存的资料较简单。进一步完善古桥数字资源信息库,势在必行。建议政府出资成立专业的古桥调研小组,一方面对古桥进行调研、测绘;另一方面进行相关资料的分析统计。用文字和图片进行对比记录,转换成电子文档留存,确保古桥资料的完整保存,为古桥研究和修缮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2.综合开发古桥资源

旅游功能的开发是古桥资源的一种动态利用,也是古桥保护的一种有效措施,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无锡可以把古桥打造成特色品牌,展现古桥的韵味与内涵,营造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式的意境。在古桥旅游资源开发时应该注意:遵循保护性开发原则;坚持适度性开发原则;提倡多样性开发原则。

3.加强古桥文化的研究

古桥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古桥的造型与石作艺术承载着无锡人的精湛技艺和精神信仰,人们的传统意识之中的动物、吉祥纹样被雕刻在桥梁上,起到降妖伏魔、教化向善、祈求福运的作用。金莲桥石栏外侧雕刻着宋代典型的“压地隐起缠枝牡丹间化生(童子)”图案,表达了人们祈求富贵生子的愿望;而古桥梁楹联上包括的宗教劝善、记功颂德、地理状况、结构特征、民风习俗等内容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如今对古桥文化内涵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大量石作艺术品随古桥损害而消失殆尽,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也随古桥的离去而逐渐淡化。与古桥密切相联的伦理、民俗文化,在缺乏有效保护的情况下,流失于岁月长河。文化的流失是不可复得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重视古桥环境的保护

一是要处理好古桥周边城镇现代化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被围堵在工业废墟之中的扬名大桥,缺乏配套的环境,也失去了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而荡口古镇就通过保护整体环境实现了古镇内桥梁的保护,桥梁和古镇相融,在保护古桥的同时也为古镇打造品牌。二是要根据古桥梁现状,提出特定的修缮方案。每座古桥的破损状况不同,在修缮古桥时,须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桥梁上的蔓藤植物,如果不进行合理处理,会对桥体结构产生影响。另外,直接在桥梁上覆盖水泥,在桥梁周边肆意安置管道等,不仅破坏古桥原貌,也降低文物保护的价值,所以,应坚持“修旧如旧”原则。

5.筹措古桥保护的资金

古桥的保护需要大量资金,应动员社会力量,全方位开辟筹资渠道。无锡历来有民间修路造桥造福乡里的传统美德,历史上吴梓敬捐建吴桥、荣氏兄弟筹“千桥会”善款,都显示了民间强大的物资力量和从事公益的风俗。因此,可以吸引民间资金,成立古桥保护基金,还可设计古桥旅游开发项目,吸引民资投入。

6.强化古桥保护的立法

为了规范有序地保护古桥,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可拟定古桥保护管理条例。通过管理的规范化,做到有法可依,在未来的城市发展规划中按条例保护古桥,为此项工作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

7.加强古桥保护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