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1:18: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近代历史背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树立通史意识
通史意识是学好历史的基本前提。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牢固树立通史意识,从人类历史整体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历史;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相互关系、前因后果去理解历史;从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背景去剖析历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通过浩如烟海的历史现象去理清历史脉络,形成通史观念,总结历史规律,避免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
二、重视社会分期
社会分期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逐步形成统一的历史发展整体。大的方面比如五个社会形态分期: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小的方面比如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形态的分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再如建国以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演变: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时期、徘徊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这样的历史分期起到了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显著作用。
三、突出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和历史影响起到了前引后联的作用,二者是高考常考点,也是教学过程中重要内容。由历史背景的介绍引入新课,既明晰了本课内容的渊源来由,又与本课内容融为一体、互为表里。而历史影响的强调,使本课内容与后课内容有效衔接,形成新的历史背景。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长江后浪推前浪”,波浪式前进、环环相扣、历史发展的整体。
四、凸显隐性知识
新教材的编写体例已经照顾到了学生通史观念和宏观视野的确立,教材的“单元前言”、“学习建议”、“历史纵横”、“模块链接”、“学习延伸”等栏目,甚至课下注解,都具有介绍背景知识、加强认知深度的作用。
五、阐释历史概念
概念是历史的特征、抽象和高度概括,尤其是分析、理解、讲授关于历史阶段和分期的概念是形成宏观历史视野的关键环节。如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时应注意分析以下概念:资产阶级革命、、、等。这样的概念和术语就使得历史发展阶段特征明显。
六、加强专题总结
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工作计划,是建立正常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高二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大家查阅。
高二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I、II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理科班完成历史必修I、II、III基础会考复习工作,争取在基础会考中取得优秀成绩。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学习,锻炼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汲取营养,达到渊博学识、提高自身修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3、在抓好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顺利完成高二历史的学习。
二、教材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以岳麓版20xx新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I—III(必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I、III(选修)》为教材,以岳麓版《高中历史I、III(必修)教师教学用书》《高中历史I、III(选修)教师教学用书》为教参。
三、教学内容
教材按历史必修I—III、选修《历重大改革回眸》、《战争与和平》,教师可依据课标要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四、教学要求
1、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
2、教学中应着重于对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献资料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
3、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高二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指导思想、教学目的要求: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以课改精神以及学校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全面育人”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历史必修三和选修一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历重大改革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并逐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对历史材料的阐释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材分析:
1、本板块在高中历史中的地位:
本学期讲授新课:历史选修(Ⅰ)-《历重大改革回眸》和历史选修(Ⅱ)-《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历史选修(Ⅰ)共有9个专题。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人类社会自产生发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因此,学习和掌握历重大改革的史实,有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历史选修(Ⅱ)共有7个专题。民主与xx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政治现象。知道xx和民主出现的历史背景、了解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势、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
2、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历重大改革回眸》,使学生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历重大改革回眸》的重点放在中外古今重大改革的史实和评价。
通过学习《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使学生掌握近代争取民主反对xx斗争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思想流派、政治制度等基本史实,了解民主思想的起源与主要观点,辨别和比较不同流派的民主思想、不同表现形式的民主制度,收集历民主与xx斗争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评价,形成历史的进步意识;历史地看待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了解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并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对阻碍历史进步的xx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统治持批判态度,确立积极推动民主进步的历史责任感。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的重点放在近代中外争取民主反对xx的进程。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人所负责的高二(22)班是文科班。其它(2)(3)(5)(24)班是理科班,其中三班是重点班班。理科班的学生大多数文科基础较差,对文化科不较重视。经过一年半的学习,虽有少数学生对历史有兴趣,也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和方法,从期末清远历史科统考成绩看,学生的总体成绩中等,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许多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有待提高。
四、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准确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和海南省新高考的精神实质,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和模式。
2、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备好每一节课。在备教材的同时,也要备学生,对基础不同的班级,备课时注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3、积极参与科组和年级的集体备课活动,认真与同科教师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4、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多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加强直观教学,增强历史课的亲和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5、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科能力的培养。从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出发,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
6、要“精讲精练”,重视抽象知识的讲授,对重点、难点知识要讲透。精心筛选练习题,做到每个单元要有一个练习题。练习后,要及时评讲和分析,并注意教会学生解答历史试题的方法。
高二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三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与安排,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确保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前进,促使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高二历史的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对历史的基本史观有一定的了解,能运用现代化、文明、全球史观理解历史,世界历史能用“世界”的眼光来观察。
本学期主要完成《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的教学任务,以及中国古代史部分教学任务;强化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训练,特别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学生情况分析
岳阳县一中xx届高二文科共7个班,这届学生高一会考采用开卷形式,历史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班级之间和学生之间差异较大;学生学习历史方法较为陈旧。
四、具体教学措施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课堂争取做到有形式有内容,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很好掌握学习内容。
2、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帮助后进生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
4、注重平时的练习和训练,尤其是要加强对每次测试试卷的分析及解题方法的指导。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以后,信息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特别是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是以往任何科技手段都无法比拟的。它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对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尤其是高中历史教学水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虽然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各种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任何科技成果的应用过程又是漫长的历史过程,多媒体教学也同样如此。影响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苏北地区百分之九十的学校多媒体没有普及,每个学校只有一个或者几个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只是用于信息技术课教学和平时开设公开课所用;二是学校的领导普遍缺乏重视多媒体教学,只规定年青教师一学期只开设一堂多媒体公开课就可以了;三是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认为多媒体教学只是搞搞花架子,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才是实实在在的;四是学生无法适应多媒体教学模式,学生基础差,自觉性更差,平时传统教学模式授课时老师告诉学生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说明了什么?自觉的学生还能在课本上记一记、画一画,不自觉的同学一堂课结束课本笔记一笔不写,上多媒体课更是象看电影一样只看热闹不做任何记录,这种情况使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钻研也失去兴趣,教师精心准备一节多媒体课花费大量心血和时间,而学生却漫不经心,教师觉得不值得;五是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学研究缺乏统筹规划和管理,张店锣鼓各打各,谁要上多媒体公开课,谁就到网上去找课件,而不是互相帮助,统一安排,张三负责必修一,李四负责必修二,王五负责必修三,赵六负责选修1、4,还有专人负责第一轮总复习,第二轮、第三轮总复习,综合模拟测试等等。
从以上几方面的因素可以看出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还没有被学校领导、教师重视,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对高中历史教学的作用比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来得重要,以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说明:在讲解选修一的维新变法时,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讲解,无论如何也完不成教学任务,一单元用两课时都紧紧张张,用多媒体教学,用一节课就可以完成这一单元的教学任务,而且效果非常显著,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授这一单元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教学效果不明显,用两节课时间还讲的不深不透,学生糊里糊涂,用多媒体教学,先用几组图片展示分析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中的民族危机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再用几幅表格展示维新变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以及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的政治思想主张,这样学生对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就有了深刻的理解,此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讨论后再进行归纳,从四个方面归纳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即民族危机,清政府统治危机,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用多媒体展示一下归纳好的维新变法历史背景,再让学生查漏补缺,比较自己归纳的历史背景和老师展示的历史背景,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的印象,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而且在归纳过程中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综合能力、实践创新能力都能得到大大提高;在分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主张及特点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列举大量材料著作等,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展示精选的试题。
现代教育技术对高中历史教学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必须避免象记流水账,有的老师在教学时象放映电影,从头到尾只是把上课放映程序叙述一遍,这样学生就会学无所获;第二是避免滥用课件,图片展示,表格材料的展示都要适当,不能滥用,使用的时间要恰当,每一段图片或表格展示都要能说明课本涉及到的知识点,应把资料展示变成突出重难点的手段;第三是使用课件一定要精心筛选,学生不易理解的材料可以删除,应做到少而精;第四,学生讨论交流问题时可以关掉电脑,这既可以节约资源,更重要的是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讨论问题,再打开电脑时又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才能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有吸引力的作用,第五,每个教学流程的更换速度不能过快,尤其是经过学生讨论后老师展示问题的参考答案时,应留有让学生再思考再完善的时间,不能把答案一现而过。第六,用过的课件要保存下来,以后再用时要认真进行修改和补充,使课件不断完善。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密切相关,现代教育技术对当今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又十分必要。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又非常紧迫的任务。作为教育的主管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创造物质条件。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对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大大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容量,还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通过图表展示、目标展示等各种方法启发学生思考、交流、讨论,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通过展示教师的总结,可以使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尤其是高三历史总复习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上下左右的联系即古代、近代、现代历史知识的联系、中外历史知识的联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历史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做到对历史知识融会贯通,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归纳所学的历史知识,从而收到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切实把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的要求落到实处,使学生学得轻松。
(作者单位: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
7月25日,西安交大科学营活动的第二天上午,著名学者、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档案馆馆长霍有光为参加活动的学生们带来校史主题讲座。
霍有光教授对交通大学建校的历史背景做了详细阐述。中国战败,强烈唤醒了中国对人才需求的认识,清政府决定效仿西方国家建设现代化的办学制度,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一批实业救国的知识人才。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盛宣怀在上海创立南洋公学,即交通大学的前身,由此催生了近代中国最早的办学章程、师范学院,以及最早的校歌和校训。在历届校长的带领下,交通大学实现了由文科向工科的转型,并且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驱。交通大学最初的校训只有八个字,即“精勤,敦笃,果毅,忠恕”。后来进一步对每个词进行了解释和引申,于是便形成了现在的“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校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为学和做人。
霍有光教授还重点讲述了交通大学的迁校背景和西迁精神。1954年,中央决定将交通大学主体内迁西安,并于1959年分别将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这段历史中,交大师生服从国家全局开发大西北,自强不息,敬业奉献,由此形成了交通大学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交大学子。
科学营营员、杨凌高新中学的徐宇虹同学表示,讲座让她体会到了西安交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学术氛围,这种大学文化一定会让在校学生受到浸润和感染,受益终身。范泽宇同学对交大西迁历史感触很深,在当代更应该学习和弘扬不顾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西迁精神。
自己动手体验科技的乐趣
7月26日,参加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西安交通大学分营的百名营员分为五个组来到西安交大工程坊和科技类社团工作室,实践体验航模表演、制作及试飞、慧鱼创新组合、电子创意焊接、织布手工DIY、钳工创意制作等多个科技项目。
在工程坊B区二楼绣坊工作室,老师介绍完动作要领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动手实践起来。河北省唐山一中的郑泽玮同学设计了两个红色的心。在问及为何红心做的形状比较小时,她笑着说:“如果做大的,两个是做不完的”。“这叫连理心,是送给爸爸和妈妈的,大的送给爸爸,小的送给妈妈,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
照顾”。
坐在身旁的刘博囡同学绣了一个大大的红心送给高中学校的校长,感谢老师在高中素质教育方面的辛勤付出。实践结束后,同学们与指导老师合影留念。崔琦老师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够再次来到绣坊,体验更多的手工实践项目。
在工程坊A区403慧鱼工作室,社团技术人员通过PPT演示,从西交慧鱼、工业系统、视频观看、动手实践四个方面介绍了西安交大慧鱼俱乐部,包括俱乐部的成立背景、所获荣誉及工程设计中应用控制、动力、执行和测量系统问题,通过视频展示作品的性能和应用。最后,为同学们提供材料,两人一组操作盖章机、取币系统、机械手、垃圾分类系统等动手实践环节。
在学生科技类社团活动中心,同学们饶有兴致的动手实践,志愿者张婷也加入进来,动手设计了一个太阳能推动系统,并来到室外在太阳光下进行试验,无奈设计结束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太阳光不是很强,未能成功推动系统旋转。张婷说,航模设计非常有意思,我准备明天再试
一次。
关键词:我国近代建筑 多元文化 历史见证 探讨
所谓我国的近代建筑,就是指在我国近代社会发展以及历史时期中所建设的国内建筑。一般而言,从建筑的样式以及表现形式来看,我国近代建筑主要分为西式建筑、传统建筑以及新式近代建筑等三个类型。在我国,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社会,在政治方面经历了二十余代皇帝的改朝换代与更替,在文化方面也曾经有过很多对外的交流与合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依然是单一的一元文化体系。
在这样的历史文化与背景下,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近代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我国近代建筑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其基本方法以及建筑原则都是融会贯通的。1840年以后,我国开始步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近代社会,由此拉开了我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进程。期间,我国近代建筑也被动地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影响与推动,具体表现在:一是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二是对西方建筑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可见,这两个方面建筑文化体系的相互作用下,不仅构成了我国近代建筑体系的主要框架,而且也使得了我国近代建筑呈现出中西结合的错综复杂的发展现状。本文认真探讨了在多元文化下我国近代建筑的历史见证,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思考与探索,以期全面推进我国近代建筑的保护与研究。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西式建筑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国的近代建筑主要是以模仿或者照搬照抄西方建筑为特征的。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是各地以及各个时期的发展极不平衡。一般而言,在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因为受到新兴轮船运输业的影响,加上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很多城市较早地作为商埠对外开放。因此,这个时期,我国近代建筑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思想及观念的影响,在这些沿海、沿江城市先后出现了一些西式建筑。我国的西式建筑,主要以北京的东交民巷使馆、资政院、大理院等建筑为代表,其设计一般都是由国外的建筑设计机构或建筑设计人员完成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我国大部分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几乎处在同外界隔绝的状态,因而表现为强烈的传统建筑思想与文化。
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传统建筑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国的传统建筑主要以模仿古代建筑或者对其进行改造、创新为基本特征的。这一时期,我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一个方面显示了来自世界近代建筑思想与体系的影响。另一个方面,也显示出了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人员面对西方列强入侵而激发的强烈民族思想及意识。在这两个方面的相互碰撞、融合与交叉作用下,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近代建筑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我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主要是在二十年代建筑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筑群、国立北平图书馆以及燕京大学校园建筑等。值得深思的是,我国所出现的传统式建筑群,其设计都是国外的建筑设计机构或者建筑设计人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我国近代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建筑人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吸收与追求。
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式近代建筑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近代建筑受到了欧美新建筑潮流的冲击,一些新式近代建筑逐步兴起。在这个时期,我国近代建筑开始进入了极为重要与关键的发展阶段,并以我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兴办为标志的。同时,我国近代建筑在多元文化的历史见证下,日益完善与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体系。实际上,早在二十世纪之初,我国建筑设计人员就在北京、南京等地做了一些尝试。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建筑设计人员也有着很多建筑设计作品出现,丰富多样,纷繁复杂。但是,如何把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则依然是困扰着人们的难题之一,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今天,虽然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不再那么强烈,也不是伴随着战争而来。但是,我国建筑设计人员也必须跳出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几千年历史文明,尽量实现中西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国近代建筑史上,建筑设计人员创作出许多重要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建筑,都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必须加倍珍惜与保护。而且我国近代建筑作为近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与价值,这也应当成为保护我国近代建筑的一个重要内容。 转贴于
4.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加快,保护我国近代建筑已经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正在积极付诸实践。在多元文化的历史见证下,保护我国近代建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高度重视。而我国近代建筑多元的历史、文化与价值,正逐步在世人的面前展开。
参考文献
一、如何设置有效的问题
1.依据课程标准,设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问题,让学生把课本当材料,深化挖掘、利用课本知识,发挥课本的功能,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比如:必修二课标要求:
(1)简述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第30~31页内容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第32页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
2.依据课标、考纲并结合专题主题,设计综合性的问题,使知识前后延伸和提升概括的能力,更好地活用课本。
比如:必修二专题五课标要求: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可以总结成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3.根据高考试题41题的评述能力的要求,设计一些具有一定价值的观点问题,深化知识,提升应试能力。
比如: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标要求: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可以设计为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的发展有深远影响等。
二、如何发挥问题的功能
在教学实践中,“问题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尝试解决―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反馈―学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1)创设问题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搭桥进入,设计问题让学生欲罢不能。从生活情境入手,或从知识出发,利用与本课相关的图片、电脑动画等媒体创造形象直观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激发其探究兴趣和求知欲。
(2)学生自主尝试解决,展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做材料题的能力,学生自主研究后,由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答案。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快乐。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后,应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共同解决。
(3)学生在尝试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就要进行点拨,帮助学生重温知识和掌握做题方法。
(4)培养学生主动梳理知识的意识,解决问题后让学生对内容进行梳理,加深记忆。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规律总结,达到掌握知识和运用规律的目的。
一、根据学生认知,开展历史讨论
氛围奠定以后,开放式话题讨论还要注意其组织形式和讨论的目的性,否则课堂讨论有可能演变成电视剧情讲解。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之处。因此,我们就必须在备课阶段对学生和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如此方能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然后围绕教学目标设置讨论课题。话题的设计不仅要能引导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还能启发他们提升能力,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探索历史规律,分析历史现象。
1.创设新颖的角度提出问题角度不同,对学生的启发方向就不同,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设置新颖的命题来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性的讨论与研究,从而得出新颖的观点和看法。例如,通常学习,我们都会让学生对《》逐条背诵,然后有板有眼地分析其对中日两国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样不但枯燥无味,还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所以笔者就引导学生从当时大的历史背景出发,站在另一个角度来考虑“:设若您是当时的大清客卿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重,会对中日两国提出怎样的建议?为什么?”如此设置角度新颖,吸引学生进行了见解性的讨论和研究,事实证明新颖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话题多样性讨论题的类型也要不拘一格,可以是分析题、比较题、综述题、评价题等多种形式,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多种问题回答方式和技能;在设置问题的形式上可以由传统的老师提出问题法,还可以尝试学生提出问题法。事实表明,学生讨论自己发现的问题兴致普遍较高,更能激发探究的积极性,讨论的效果更好。
二、设置主题讨论,培养创新思维
学习和探索的最高要求是创新,所以,我们设置的历史课题不但要有探索性,还要有创设性和开放性。如此方能有助于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开阔视野,在探索思考中引导学生勇于摆脱束缚、解放思想,从新颖的角度来探索和思考问题,然后博采众长,实现能力提高和成果创新。例如,笔者在教学近代史时,就打破常规教学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摆脱教材的解说来探索问题,诸如:“为何日本的明治维新能成功而中国的却失败了呢?”“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以什么为目的,其对现代化改革和发展有启发性意义吗?”……这样的论题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学生需自己搜集材料,再分析归纳,这样必然从新颖的角度得出创造性的答案。上文是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经验对如何通过开放性讨论提升学生的历史探索能力进行的讨论与研究。总而言之,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参照教学内容的特点,遵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和学生的认知情感,设计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和拔高性的话题讨论,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求知欲。
作者:杨晓蓉
提高高中历史课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构筑知识体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知识结构化与拓宽补充相结合
所谓知识结构,主要指知识的相互联系。历史教学应帮助学生构筑知识结构,要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
然而,高中历史复习仅仅构筑知识结构是不够的,还必须对现行教材的知识范围加以拓宽。所谓拓宽,就是对现行教材的知识范围作出适当的延伸和补充。这是由当前高考改革发展的要求以及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本身存在的局限所决定的。
二、内容线索化与深度挖掘相结合
内容线索化,就是突破教材内容的时空界限,打破教材原有的体系,按同一类型、同一性质、同一方面,分门别类,重新梳理,从而形成关于某个历史问题的完整表象。例如我们常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分成政治史、经济史、民族关系史、对外关系史、文化史等五条线索。
但是,高中历史教学仅停留在重新组织教材、梳理线索上是不够的,还应该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1.从分析历史事件、原因、背景或目的入手。例如,分析清末“”的历史背景,则应挖掘出日俄战争的影响。
2.透过历史现象,归纳其阶段性历史特征。阶段性历史特征是隐含在历史教材内容之中的,必须深度挖掘、揭示其本质因素。例如从16世纪到18世纪下半期是世界近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从这一时期西方经济、政治、思想、对外政策、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中可以归纳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主义的衰亡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重要特征。
三、理论系统化与能力提高相结合
从近年高考试题来看,理论性较强的题目比重逐年增加,强调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已成为高考命题的一种基本走向。寓论于史,史论结合,既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加强的重要方面。如果缺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学生能力的提高就无从着手。而这些基本理论往往是教材中的隐性内容,容易被教师所忽略。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系统地对教材中蕴涵的史学理论体系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强化训练。高中课堂教学仅仅局限于形象思维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思想学说史》6卷本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思想学说通史。这个特点体现为三方面:
一、全书六卷,研究范围上起中国文明起源时代,下至清代。中国文明起源于距今5000年前,研究中国思想自当从文明起源时代开始。但由于种种原因,近代以来的同类著作,有的从商周时起,有的甚至从春秋战国时起,将中国文明和中国思想的历史砍去了五分之二至二分之一,不能不说是很大的缺憾。这套《中国思想学说史》作了很大努力,利用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将研究的起点上溯到中国文明起源时代,力求完整描述中国思想发展的全过程,以符合通史的要求。由于资料不足和当前研究水平限制,本书对于商周以上中国思想的描述相当粗略,但毕竟前进了一步。
二、从整体来看,这套《中国思想学说史》研究了历史上的中国思想学说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经学、子学、宗教思想、科技思想等,而且对于各个时代思想学说形成、发展、流变的社会背景作了研究。由于各个时期的不同思想学说有主次之分,不能对每个时代的各种思想学说平均用力而不分轻重地加以介绍,但这套《中国思想学说史》力求描绘出各个时代思想学说的全貌。在揭示思想的社会史背景问题上,这套书继承前人重视社会经济分析的科学方法,同时扩大了观察视野,注意到当时社会经济以外的社会生活领域,多层面说明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
三、这套《中国思想学说史》重视研究思想发展的连续性。通史不等于断代史简单相加,它要揭示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研究思想发展的连续性本来是通史性质的思想史著述的着重点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说明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特点。前人研究中国思想学说史,已经对此做过很好的讨论,例如指出近两千年来中国思想发展的经学形式,即是从思想学术形式方面揭示了近两千年中国思想发展的连续性。但是,由于偏重于强调各个时代新思想与旧思想的对立斗争,有时候忽视新思想与以前思想文化之间的联系。这套《中国思想学说史》,在研究中国思想发展的连续性方面有新进展。先秦卷对春秋战国诸子学说与西周思想文化的关系做了考察,肯定了诸子学说与西周思想文化的源流关系。说明不仅儒家学说是如此,最激进的法家学说也是如此,也与西周思想文化有源流关系。魏晋南北朝卷对玄学的研究,宋元卷、明清卷对理学的研究,也注意揭示玄学、理学与经学的源流关系。这些努力力图从思想发展本身的连续性上体现通史的要求,与思想学说史的断代研究、专题研究特点不同。
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展物生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重视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深化改育改革的基本要求。能力是在接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应用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并在应用中得到提高与发展的,历史课所要培养的能力,包括记忆、理解、思维、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而运用比较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所谓比较,就是将同类事件、人物、现象进行鉴别,找出异同、分清正误的思维方法,老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历史教学中的比较法,有以下几种。
一、横向比较
通常是对同一时代不同国家间同类性质的事件或人物的比较:如俄国彼得一世与中国康熙皇帝、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晚期美德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等的比较。通过比较,帮助学生区分个性与共性、本质特征与一般规律,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从而加深对各种事物性质、特点的认识,提同分析综合能力。
二、纵向比较
即对同一国象或地区先后出现的同类事件、人物的比较。如讲东汉的历史,可与西汉王朝的发展经历进行比较,讲隋末农民战争,可与秦末农民战争就背景、结果进行比较;讲美国南北战争,比较独立战争,明确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对美国经济发展各自所起的作用:讲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富兰古林•罗斯福,可与分别领导了独立战争与内战的乔治•华盛顿、阿伯拉罕•林肯比较,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可与1823年的门罗主义,19世纪末的“大棒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金元外交”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历史事件的差异,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人类历史不断进步的规律性。
三、点面比较
即小环境与大背景比较。在讲述某一国家或地区历史的时候,联系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开阔学生的眼界,发挥历史教学古为今鉴的作用。
中国的古代史与近代史反差强烈,作为四大发明的故乡,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曾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更多地被用于节日敬神的烟花爆竹;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却被星占学家用于求神问卦。反观欧洲各国,却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造出具有杀伤力的武器,把自己从头到脚地武装起来;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开始了对大海、对世界的征服。在滚滚向前的历史巨轮面前,以泱泱大国自居的清王朝越来越腐朽没落,最终遭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坚船利炮的猛烈轰击……一部中国近代史,浸透了中国人民的斑斑血、字字泪,西方殖民者一次次将侵略的铁蹄踏上中国的领土,中国人民一次次惨遭蹂躏,软弱无能的当权者一次次签订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这一切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从世界范围看,新航路开辟后的五百年,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的阶段,也是世界各国从孤立、封闭走向交流、开放的阶段。其间,凡是顺应上述历史发展潮流的国家就兴旺发达,反之则落后挨打。后一类国家要么通过革命或改革,弃旧图新,救亡图存;要么固步自封、丧失时机,沦为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别漫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深蒂固及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超稳定结构,使中国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封闭性和盲目的排他性;同时也由于中国封建统治者或一味沉醉于天朝大国迷梦,或害怕中外交流会危及自身的统治而采取了愚昧的文化禁锢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终于从丧失领先地位到中西差距拉大,从落后挨打到被深深卷入资本主义体系的漩涡,直至整个中国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然而这一历史阶段也是中国人民正视现实,认清世界历史潮流,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抗争、探索、觉醒和奋斗的时代。通过对比可以使学生学会历史地看待问题,并能从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在19世纪中期面临着同样社会问题的国家,却有迥然不同的发展格局中获取有益的启迪,加深对当前形势下“抓住机遇、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历史学习离不开记忆,然而如果只注重单个历史概念的死记硬背,忽视对整体的历史发展规律的宏观把握,这样的记忆方法,往往会前读后忘、张冠李戴、顾此失彼,事倍而功半。运用比较法,抓住重点,理清线索,将历史知识按专题进行有机地排列组合,就能增强记忆,需要时可信手拈来,驾轻就熟。运用比较法进行历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潜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罗马时代的历史基础
在古希腊,就出现了对财产权性质和范围的规定,许多城邦国家的法律规定以多种公开宣布的方式进行不动产产权的让渡。“在罗马法时期,奴隶主支配着奴隶,家长支配着家属,丈夫支配着妻子;在封建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以对土地占有为基础的人身依附关系和以宗亲、家族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度为基础的。”①因此,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罗马法得以产生,并成为了民法演进历史基础。
罗马法,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7世纪古罗马奴隶制社会法律的总称。最早的罗马成文法是公元前451―450年制定的《十二铜表法》。公元6世纪东罗马皇帝优士丁尼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罗马法编纂,对先前时代的罗马法进行了系统综述,为后世法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优士丁尼的法典编纂著作包括三个部分:《法学阶梯》或称《原理》、《学说汇纂》或称《潘得克吞》《优士丁尼修正法典》。在这三部分之外,传统上又加上了在私人所作汇集基础上完成的《新律》,优士丁尼所完成的法典编纂及《新律》,自十二三世纪起被称为《国法大全》(也译为《民法大全》或《罗马法大全》)。这些法律仍是诸法合体。“依罗马法学家公法私法划分的理论,它既包括公法也包括私法。”②其中私法即是民法的基础。
罗马私法以优士丁尼的《法学阶梯》为体系,包括人、物、诉讼三大部分。其中人法和物法为实体私法。人法包括人格、家庭、婚姻、监护等内容。罗马法上的人格即人的法律资格,是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主体资格。在古罗马时代,市民中的家属以及平民则都不是权利义务主体,只有贵族家长是。但为了战争的需要,后来,参军作战的家属和平民可以取得部分公权和私权。到《十二铜表法》时,罗马法至少在私法上承认权利义务主体包括平民。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到共和国末期和帝政初年,外国人、拉丁人、妇女逐渐取得了部分公私权利。家长的男性子孙开始普遍地享有公权和财产权。公元212年,甚至奴隶也逐渐享有限制的私权,如部分财产权。皇帝也准予居住在罗马帝国境内的居民或臣民一般都可取得市民权。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权利义务主体的范围从贵族家长逐渐扩展到几乎全体自由人。”③自由人就是享有自由权的人,不享有自由的人就是奴隶。只有自由人才享有人格,奴隶一般不具有人格。
罗马法根据人所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同,把人分为自权人和他权人。他权人是处于其他市民权支配之下的市民。包括家长权、夫权和买主权三种。家长权是男性市民中自权人在法律上对其家属所享有的支配权,也是家庭中最高和最完全的权力。家属不论年龄大小、结婚与否、社会政治地位高低,都处于男性尊长的权力之下。夫权,则是古罗马的适婚男女,按市民法结婚以后,丈夫对妻子的支配权。买主权则是买主对其购买的劳动者的支配权或者因家属侵害他人权益而被家长交付经受害人任意处置、受害人对其享有买主权力。自权人则是不受家长权、夫权、买主权支配的人。只要不受这三种权力支配,一个人即使受其他私权的支配,如妇女、未适婚人受监护支配等,也算自由人。从共和国末期开始,家长权、夫权、买主权受到限制和减少,至优帝时,他权人地位获得改进,几乎能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了。可见,罗马法上确立的人格和人身关系,尚不是平等主体及其相互关系。在家长与家属、丈夫与妻子、买主与出卖劳力者之间的关系都不是平等的人身关系,而是人身支配关系,但它都属于私法关系。“罗马法的人格制度确立了私人格,以使之与公法主体相区别,强调了个体的独立,虽然其人格难以做到普遍的平等,但在享有同一等人格的主体间是相互作为独立和平等主体看待的。”④这具有重大意义,它奠定了民事主体制度的基础。除了这些特点外,罗马法对家庭关系、婚姻关系、收养关系、监护关系都有详细的规定。
罗马法上的物法,即财产关系法。这部分法所调整的是经济财产(最广泛意义上的财物)的设立、转移和享用。物法包括所有可用货币加以估算的权利。依盖尤斯的划分方式分为:财物(或狭义的物)物法、继承法和债法。财物法包括:(1)物的分类;(2)所有权与占有、有形物的取得方式,包括传来取得方式转让,依市民法上的原始取得方式:时效取得、善意拥有和善意占有;依自然方式的原始取得:先占、河流造成的扩张、合并、加工、孳息取得、取得埋藏物等;(3)地役权、人役权、永佃权、地上权、信托、质押、抵押等他物权。
债法,依盖尤斯的划分包括两大范畴。债或者产生于契约或者产生于私犯。优士丁尼的《法学阶梯》又增加了准契约与准私犯两个范畴。包括了买卖、消费借贷、使用借贷、租赁、劳务租赁、寄存、合伙、委任、互易、代销等契约,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等准契约,私犯则包括盗窃、抢劫、非法损害、侵辱等,以及裁判方法上的欺诈和胁迫等。准私犯包括审判员错判致当事人受损害、从建筑物中抛出的投掷物和倾倒物致损害、建筑物上的悬挂物脱落所造成损害、船舶所有人、旅店或客栈所有人因其奴隶或者雇员的盗窃或侵害而对他人承担的责任等。
继承法则包括无遗嘱继承、遗嘱继承、继承外赠与、遗嘱信托等。
罗马法中的物是对奴隶制时期商品经济关系的详细规定。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的立法。”⑤虽然由于寺院法的盛行和封建行会制度的阻碍,优帝以后,东罗马帝国的法律曾一度失去了旧时的光彩,但西欧封建社会中期以后,欧洲开始了罗马法的复兴。“在15-16世纪的欧洲各国出现普遍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并最终使罗马法成为现代各国制定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法律的基础。”因此,罗马时代是民法演进的历史基础、
二、近代民法演进的历史基础
近代西方社会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下,自由资本主义兴起,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广泛传播。特别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私的关系得以形成,国家需要用法律对这种新的关系加以保护。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近代民法呈现出绝对性的特征,即绝对地按照权利人自己的意思行使,排斥任何人甚至国家的干预。
1804年公布施行的《法国民法典》是第一部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法典,是近代民法形成的标志。它确立了立法与司法分离、民事权利与政治权利的相互独立等近代法律原则;确立法国人普遍平等的民事权利能力,奠定了近代民法主体权利能力制度的基础;它确定了契约自由和所有权绝对原则,奠定了近代民法中财产法律制度的基础;它确立了婚姻世俗化,同时否定了家父对子女结婚的同意权,奠定了婚姻自由的基础;它确立了财产继承和男女平等的继承制度,否定了身份继承、男性继承与长子继承,奠定了近代民法法定继承制度的基础;它确立了个人责任原则,奠定了近代民法中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基础。
《法国民法典》的体系以罗马法的《法学阶梯》为基础,将诉讼分离出去,除序编外,由人、财产及对于所有权的各种变更、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等三编构成,共2283条。序编(1―6条)规定了法律的公布、效力及其适用。第一编人(7―515条)规定了人的民事权利的享有及丧失、身份证书、住所、失踪、结婚离婚、血缘关系、收养关系、亲权、监护等内容。第二编(516―710条)财产及对于所有权的各种变更,包括财产的分类,所有权、用益权、使用权及居住权、地役权等。第三编(711-2283条)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包括继承、生前赠与及遗嘱、契约之债的一般规定、非因合意而发生的债、夫妻财产契约及夫妻财产制、买卖、租赁、合伙、借贷、寄托及对讼争物的寄托、射幸契约、委托、保证、和解、仲裁、质押、优先权及抵押权、强制执行权及债权人之间的顺位、时效及占有等内容。
《法国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创造的第一部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民法典,是近代民法典的代表,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关系,改变了罗马法诸法合体的混杂状态,开创了民法部门体例,奠定了近代民法各项主要制度的基础,对后世民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欧洲大陆许多国家都接受它的影响,或者直接采用它作为自己的民法典,或者以它为模式制定自己的民法典。在几乎一百年的长时间里,欧洲竟没有出现一部足以与《法国民法典》相匹敌的民法典。这种情况,直到《德国民法典》的出现才得以改变。”⑥
三、20世纪以后民法演变的历史基础
20世纪以后,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人类进入了契约社会,这时维护个人自由与尊严,打破封建枷锁,同时,为了使私权能够获得空前的解放和发展,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得以充分实现。在这种背景下民法在个人自由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其演进表现为德国民法典及其他各国民法的发展。
(一)《德国民法典》
《德国民法典》颁布于1896年,1900年施行。《德国民法典》以罗马法《学说汇纂》体系为基础,分为五编,共2385条。第一编总则,第二编债的关系法,第三编物权法,第四编亲属法,第五编继承法。其五编制结构的突出特点在于总则编的设置和在总则编统领下的分则各编的清晰划分和结构设置。例如将物权与债权严格区分,将继承独立成编。其总则编规定了主体制度(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民事权利客体――物、法律行为(包括关系)、消灭时效等内容。第二编债的关系法主要规定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等内容。第三编物权法主要规定了所有权、各种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等内容。第四编亲属法,规定了婚姻关系、亲属关系、父母子女之间的财产关系、监护制度等内容。第五编继承法,规定了继承、遗嘱、遗赠等问题。《德国民法典》以其体系合理、逻辑严谨、用语精确和概括方法的运用等立法技术上的优点著称于世,是继《法国民法典》之后影响最大的一部民法典。
(二)《瑞士民法典》
《瑞士民法典》于1907年12月颁布,1912年1月1日起施行。与该法典同时施行的还有议会于1911年5月通过修改《瑞士债务法典}并公布的《关于补充瑞士民法典的联邦法律(第五编:债务法)》,即通常所称《瑞土债务法》。因此一般认为包括瑞士债务法在内的瑞士民法典共有五编。《瑞士民法典}的开首是未列入序列的导编,共有10个条文规定了法律的适用、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各州法律的关系等内容:第一编人法,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两章;第二编亲属法,包括婚姻法、亲属、监护,共三章;第三编继承法,包括继承人、继承两章;第四编物权法;最后是不列入序号的终编,是关于法典适用规定与施行规定。瑞士债务法作为法典的第五编,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总则,包括债的发生、债的效力、债的消灭、特别的债的关系、债权移转与债务承担等;第二部分各种契约;第三部分公司与合作社,包括无限公司、两合公司、股份公司、股份两合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社;第四部分商业登记、商号与商业账簿;第五部分有价证券包括记名证券、无记名证券、汇票(包括本票)、支票、其他指示证券、货物证券(仓单与提单)、债券。从以上体例结构和内容可以看出瑞士民法典的突出特色是没有设总则编,同时开创了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对20世纪以后的各国民法典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1942年《意大利民法典》也采取了民商合一体例,在民法典中对有关公司、合伙、合作社、有价证券、票据、保险等方面的内容作了规定。自1947年至1992年完成修改的荷兰民法典也采民商合一的体例。
总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进入电力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同时,自由资本主义竞争受到破坏,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传统的伦理受到冲击,劳资冲突开始尖锐,对经济过程的预定调节破土而出,与此相协调,社会保障法、劳动保障法、经济法的立法纷纷出台,现代民法得到很快的演变发展,直至今天,在世界现代国家,基本形成了完备的民法体系。
[注释]
①黄萍:《民法学分析:理论?实务?案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1页。
②戴孟勇:《民法原理与实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6页。
③尹田:《民法典总则之理论与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3业
④江山:《中国法理念》,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6页。
历史,贯穿古今,纵横世界,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这样历史知识相对于其它文综科目就更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学生怎样才能有效地记住如此庞杂的知识?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感觉到,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比较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所谓比较,就是将同类事件、人物、现象进行鉴别,找出异同、分清正误的思维方法。历史教学中的比较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横向比较。通常是对同一时代不同国家间同类性质的事件或人物的比较:如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19世纪末美德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等的比较。通过比较,帮助学生区分个性与共性、本质特征与一般规律,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从而加深对各种事物性质、特点的认识,提高分析综合能力。
2、纵向比较。即对同一国家或地区先后出现的同类事件、人物的比较。如讲隋末农民战争,可与秦末农民战争就背景、结果进行比较;讲美国南北战争,可与独立战争比较,明确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对美国经济发展各自所起的作用,通过比较,找出历史事件的差异,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人类历史不断进步的规律性。
3、点面比较。即小环境与大背景比较。在讲述某一国家或地区历史的时候,联系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开阔学生的眼界,发挥历史教学古为今鉴的作用。
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曾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近代却遭到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这一切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从世界范围看,新航路开辟后的五百年,既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的阶段,也是世界从孤立、封闭走向交流、开放的阶段。其间,凡是顺应此历史发展潮流的国家就兴旺发达,反之则落后挨打。中国由于没有顺应此历史潮流,终于从丧失世界领先地位到落后挨打,直至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然而这一历史阶段也是中国人民正视现实,认清世界历史潮流,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抗争、探索的时代。通过对比可以使学生学会历史地看待问题,并能从中国和日本在19世纪中期面临同样社会问题,却有迥然不同的发展格局中获取有益的启迪,加深对当前形势下“抓住机遇、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历史学习离不开记忆,然而如果只注重单个历史概念的死记硬背,忽视对整体的历史发展规律的宏观把握,这样的记忆方法,往往会前读后忘、事倍而功半。运用比较法,抓住重点,理清线索,就能增强记忆,需要时可信手拈来。运用比较法进行历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潜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