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1:18: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市场监管执法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康辉小陈”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市场监管局关于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根据国家总局《关于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国市监竞争发〔2021〕25号)《省市场监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反不正当竞争工作的意见》(鄂市监竞争〔2021〕22号)文件要求,为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公平竞争执法工作,促进高质量发展,我局精心组织部署,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部署。将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一起纳入年度要点工作中,作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重要组成部分和全市重点工作进行谋划、督办、考核。先后制定了多个文件组织实施。结合实际,起草制定印发了《市市场监管关于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的通知》,围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目标要求,明确2021年度主要工作内容七个方面和相关要求。建立月度信息报送制度,每月统计各县市区反不正当竞争工作信息,掌握全市工作进度。
二、指导企业开展商业秘密保护。一是要求各县市区结合当地企业市场情况,至少确定1户企业开展商业秘密重点帮扶对象,向其宣传《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指导企业自主开展商业秘密保护。二是开展商业秘密保护调研。市局分管领导带队到通城县湖北平安电工材料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对该公司在商业秘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整改,对该公司正在起诉中涉嫌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进行沟通协调。就该公司专利、知识产权等核心技术涉及到的商业秘密保护,准备邀请有关方面专家实地进行指导,指导该公司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商业秘密保护方案。
三、推动建立反不正当竞争市级联席会议制度。为充分发挥协调机制作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信息通报、重大问题会商、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经过广泛征求意见,报市政府审批,2021年8月30日,市政府同意建立咸宁市反不正当竞争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教育等14家单位组成,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场监管局,负责日常工作。
四、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一是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法》法律法规宣传,通过知识产权宣传周、12.4宪法宣传日等活动和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反不正当竞争法,提升企业和群众反不正当竞争法知晓度。二是强化市县工作联动。建立月报信息制度,各县市区每月15日前,向市局报送工作情况统计表,保持上下沟通,指导各地加强案件查办。三是加强办案力度。明确当前执法重点在医药购销、医疗服务领城、互联网虚假宣传等。加强重点领域专项执法,针对虚假宣传、互联网不正当竞争、医疗商业贿赂等重点领域进行执法,加强案件查办。截止10月30日,全市立案30件,罚没金额77.9万。
五、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为提升公平竞争审查约束力,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情况通报制度和抽查制度的通知》,自2021年开始对各县、市、区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市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进行通报。通报和抽查内容主要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机制落实情况。主要包括召开联席合议、新增政策措施审查情况、问题整政及举报投诉查处情况、第三方评估等情况。通报实行季度和年度通报制度,重大情况、特殊情况随时通报,由市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实施,每年通报累计次数不少于4次。同时,市联席会议办公室主要对市成员单位,每年7月和12月组织一次增量审查情况抽查,每次抽查不少于6个单位,抽查增量审查数量、质量等情况。截止11月30日,已印发通报三期,抽查检查成员单位6个,印发督办函2个。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累计报送增量政策措施128个,其中市级41个,县级87个。
[关键词] 烟叶市场 监管 现状 措施
近年来,随着云霄打假的持续深入,制假原料损失惨重,为补充给养,烟叶产区首当其冲成为制假分子的原料来源目标。维护烟叶市场秩序,有针对性地加大烟叶市场监管力度,切实保障国家利益和烟农的合法权益,是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由于烟叶产区特有的地理、交通环境,以及烟农薄弱的烟叶专卖意识,使烟叶市场监管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烟叶市场特点及烟叶市场监管困境的分析,提出解决对策,以有效加强对烟叶市场的监管,维护烟叶正常收购秩序。
1 烟叶市场的特点
1.1 市场大、阶段性特征明显
烟叶产区具有烟叶市场大而阶段性明显的特点。烟叶市场大,体现在烟农数量多、分布广,烟叶种植面积大、产量大。以笔者所在县域为例,与烟草公司签订合同的烟农有2000多户,分布在全县17个乡镇200余个行政村,种植面积为47000亩,年收购计划为13.5万担。烟叶烘烤一般从5月底6月初就全面展开,7月中旬基本结束,而烟叶收购时间集中在每年的7月至9月,阶段性非常明显。
1.2 烟农法律意识淡薄
近年来,随着各级烟草专卖局加大对《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宣传力度,社会各界烟草专卖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烟农知识层次不高,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少烟农置法律、置合同于不顾,有些烟农会贪图省工省力,而将烟叶无论好坏打包一次性销售给烟贩子,更有一些烟农本身就是烟贩子。
1.3 不同省市烟叶收购存在利润差
烟叶等级和价格都有确定的国家标准,但不同的省市在执行烟叶等级国家标准时严宽程度不一致,从而产生一些利润差,再加上各省市在制定烟叶生产收购扶持补贴政策的时候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更进一步加深了利润差距。这种利润差距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烟贩子从事贩卖烟叶活动的使因。
1.4 烟草站不予收购的低次等级烟叶是制假分子的最爱
《烟草专卖法》明确规定,烟草公司对烟叶种植者按合同约定的种植面积生产的烟叶应当全部收购,但是实际中对低次等级烟叶却往往不予收购,虽然引入对不适用烟叶进行田间处理的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低次等级烟叶的产生,但受到气候、烘烤等因素的影响,低次等级烟叶仍然存在。这些低次等级的烟叶价格便宜,又无去处,便成了制假分子的最爱,烟贩子大量收购此类烟叶,会给烟农增加一定的收入,因此也能受到广大烟农的欢迎。
1.5 贩卖烟叶行为具有广发性和易发性
由于存在高利可图,且风险较小,任何人都有可能随时成为或大或小的烟叶贩子,贩卖烟叶行为体现出广发性和易发性特征。
2 烟叶市场监管面临的困境
2.1 执法权限受限,执法力量薄弱
我国烟草专卖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级烟草专卖管理部门必须在各自管辖区域范围内行使法律所赋予的行政执法权,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有权“检查违法案件当事人的经营场所,依法对违法生产或者经营的烟草专卖品进行处理”;“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可以依法对非法运输烟草专卖品的活动进行检查、处理。”县局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行政执法权限,不仅在地域范围上存在限制,即使在管辖区域内,也仍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就目前人员配备看,烟叶产区县级局专卖执法人员配备一般在二三十人,既要监管卷烟市场、查处大要案,
* 第一执笔人:朱宋琴,福建省武平县烟草专卖局。
又要监管烟叶市场,执法力量相对薄弱。
2.2 烟叶市场监管情报信息渠道有限
虽然长期以来,烟草专卖管理中很注重举报宣传,但是大部分民众还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也有些民众不愿意得罪人,而对涉烟违法违规行为视而不管。群众举报的信息可谓是少之又少。以笔者所在的县局为例,每年接到的举报信息一般不超过10条,烟叶方面的举报就更少了。大部分情报信息还是靠专卖执法人员蹲点、驻守,密切监视烟叶市场收集而来,所以信息来源非常有限。
2.3 烟叶市场监管过程中部门协作体系和机制不完善
目前,烟叶市场监管主要是由烟草专卖管理部门负责实施,虽然有些烟叶产区政府会成立烟叶护税小组,或者也会有公安部门的介入,但是护税小组、公安部门在烟叶市场监管过程中仅仅处于协助与配合的境地,其作用没有得到进一步发挥。这种情况下,机制与制度存在不完善之处,措施和手段没有得到进一步落实与实施,部门间的协作没有真正做到目标和责任明确,使得烟叶市场监管的效果不是十分显著。特别在打击违法贩运、贩卖烟叶的执法行动中没有建立和完善更具实效性的协作机制,对一些细节性的、具体的环节和流程等没有进一步制定有效的措施,缺少相关的办法与切实可行的方案。部门协作在烟叶市场监管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与不规范性。
3 烟叶市场监管方法初探
在全面开展烟叶市场监管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依托烟草专卖管理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充分调动广大专卖管理队伍的能动性,使之更好地履职尽责,还要立足于当前烟叶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广泛调动积极因素,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为维护烟叶收购正常秩序起到保证作用。
3.1 加强思想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因此,要通过加强思想建设,树立社会各界积极的思想意识,来引导积极的行为,从而规范烟叶市场秩序。
3.1.1 牢固生产经营人员烟草专卖意识
作为烟叶收购的主体,烟叶生产部门首先要牢固树立烟草专卖意识,要按照《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规范各种烟叶种植、收购行为,并积极引导烟农遵守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规定,诚信守约,共同维护烟叶市场秩序。只有专卖意识提高了,才能进一步激发生产经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宣传力度和收购力度,做到“应收尽收”。
3.1.2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要坚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用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烟叶市场管理,使普法成为推进信息收集的基础和重要途径,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实效,实现法制宣传教育与市场监管相互促进、良性互动,逐步实现烟叶市场管理由被动管理向信息为支撑点的主动管理方式转变。一方面加强对烟农的烟草专卖法律知识宣传与教育,积极引导烟农守法种植,诚信履约,互相监督;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烟叶贩子的教育力度,通过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运输、贩卖烟叶等违法行为,惩处与教育相结合,有效规劝烟叶贩子改正违法行为。
3.2 建立完善的情报信息收集机制
在烟叶市场监管中,情报信息是烟草专卖执法部门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有效监管的重要保证,建立完善的情报信息收集机制,是改变被动监管方式,推进按需监管的迫切要求;是改进专卖工作方法,提高烟叶市场监管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改变单一的信息收集渠道,多方发展案源的重要举措。
3.2.1 建立全员专卖机制
烟叶市场监管不仅仅是专卖部门的工作,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全员专卖机制,让每一位烟草员工积极投身到烟叶市场监管情报信息收集中来。特别要发挥烟叶生产部门员工深入烟叶生产一线,掌握烟农烟叶种植、烘烤、销售情况第一手资料,了解烟叶贩子违法贩烟动态的优势,让每一位烟草员工都成为信息员。
3.2.2 与周边县市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针对烟贩子活动的广域性和流动性特征,单靠辖区内的信息可能并不足以有效掌握烟贩子活动情况,因此,要与周边县市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传递涉烟违法分子相关信息。
3.2.3 与其他执法部门、社会组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公安、工商、交通、林业等执法部门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多少会掌握一些与烟叶市场监管有关的信息,特别是乡村干部,他们基于工作性质所接触的基层事务较多,也更有机会掌握一些违法贩烟活动信息。与这些执法部门、社会组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可以更为全面地掌握烟叶市场动态,收集涉烟情报信息。
3.2.4 在烟农中发展信息联络员
立足广大烟农,以烟农为前沿阵地,根据烟农广布在各个乡镇行政村,直接与烟叶贩子接触,掌握烟叶贩子活动的特点,充分发挥广大烟农耳聪目明的特点,在烟农中培养线人,将多年来诚信度高、合同履约情况好、有正义感的烟农发展为信息联络员,初步建立起信息联络员多方发展线索为点,普及烟叶专卖意识为线,提高广大烟农主动参与涉烟信息为面,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点上突破,面上提升,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形成遍布全县的情报信息网络。
3.3 强化合同管理
《烟草专卖法》规定:“烟草公司或者其委托单位应当与烟叶种植者签订烟叶收购合同。烟叶收购合同应当约定烟叶种植面积。”在合同签订阶段,烟叶生产经营部门要加强合同签订管理工作,与烟农签订烟叶种植收购合同,并确保合同的真实性,防止少订多种、多订少种及只种不订等现象的出现,对不予烟草公司签订合同的烟叶种植者,要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积极引导其与烟草公司签订合同;在烟叶种植阶段,要加强对烟种、烟苗的管理,防止烟种、烟苗外流;在烟叶收购阶段,要严格按合同收购,禁止无合同收购烟叶。对于一些丰产丰收的烟农,要适当调整其合同交售数量,尽可能把烟农的烟叶都收起来。同时,可以适当收购低次等级的烟叶,保障烟农的利益,防止这些烟叶流向烟叶贩子、流入非正常渠道。在合同管理中,可引进诚信管理办法,与烟农签订烟叶种植收购合同时,要根据烟农的诚信度进行,对一些诚信度不好的烟农,可不与其签订合同或者在补贴政策上加以限制,通过诚信管理,进一步促进烟农诚信履约,提高烟农诚信度。
3.4 实施重点区域监管
执法力量的有限使得我们无法对全县烟叶市场进行全面的监管,为了使有限的执法资源得到有效的发挥,我们可以引入重点区域监管方法,对违法行为易发区、高发区进行重点监管,通过实施重点区域监管,有效遏制违法抢购、套购、贩运烟叶等违法行为。一般来说,与其它省市县毗邻的乡镇,往往交通比较便利,因为是两省(市、县)交界处,可以比较隐蔽地实施违法行为,故而成为烟贩子比较青睐的地方。可将这些乡镇确定为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监管。提高了这些乡镇的烟叶市场监管效率,就等于提高了全县烟叶市场的监管效率。
3.5 加强联合执法机制建设
受到执法权限和执法力量的限制,要由烟草专卖部门单独承担烟叶市场监管责任存在较大的困难。烟草专卖管理部门一定要与其它执法部门、周边县市专卖管理部门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联合执法力度,才能有效提高烟叶市场监管效率。
3.5.1 与辖区内其它执法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
受到执法权限的限制,烟草专卖管理部门在开展烟叶市场监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过程中难免遇到“无权限”的问题,比如在违法运输行为的查处中,路上拦截车辆,或者在囤积烟叶行为的查处中,对当事人囤积烟叶的仓库进行查处,经常需要有权限的部门如公安、交通等执法部门的协助。但是查处烟叶违法违规行为具有较强的突发性,临时请求这些部门协助可能会遇到很大困难。如果能与这些有权限部门建立稳定的联合执法机制,在烟叶市场监管执法过程中,可解决权限受限、突发无人的难题。
3.5.2 与周边县市局专卖管理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
因为执法区域限制,非法收购、贩运烟叶的车辆或人员一旦越过区域界限,专卖执法人员便束手无策。因此,要突破执法权限的限制,就要与毗邻省市县局专卖管理部门加强沟通联系,通过建立定期联系会议、情报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案件协办等机制,来实现联合执法,强化监管效果。
一、“三查一督办”的主要内容
为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县工商局在认真总结过去工商部门监管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探索、实践、总结、完善,形成了“三查一督办”的市场巡查模式。
所谓“三查一督办”,就是在市场监管中,基层工商所通过整合机构和人员,以“分片巡查、专项检查、联合稽查”有机结合的三查方式和“监察—督办—反馈”有效衔接的制约机制,从而形成对辖区内的市场经营主体及其经营活动的多层次、动态性、主体式、全方位监管的市场巡查网络。
一是精简机构设置。××县工商局将全县原有的__个工商所拟调整为_个工商所。各工商所均设立市场巡查组,按管辖范围下设若干分片巡查小组,以分片巡查为基础,根据工作要求,适时开展专项检查和联合稽查。分片巡查侧重于日常监管,专项检查突出于监管重点,联合稽查主要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监察督导则是对市场巡查工作进行全面监察、督办、反馈,以保证“三查”的质量和效果。
二是优化力量组合。各工商所将主要力量组成市场巡查组。要求巡查人员必须业务熟练、作风过硬、勤政廉洁,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且由党团员任组长,并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是过硬制度保证。××县工商局先后制定了__项配套制度,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管理体系。建立责任人制度,对市场巡查人员的权责利进行明确界定;建立市场巡查办法,对分片巡查、专项检查、联合稽查的方式、内容和要求作出了详细规定;建立监察督办反馈工作制度,对监察督办反馈的权限、职责和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坚持奖惩兑现,赏罚分明。
四是明确巡查范围。凡辖区内的各类企业(包括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经纪人;各类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商品展销会;租赁商场等均为巡查范围和监管对象。
五是严格巡查职责。巡查人员依法履行的职责是:⑴准确掌握巡查区域内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的静态资料和监管的动态情况;⑵及时发现巡查区域内出现的无照经营行为、制假售假行为、强买强卖行为、违法传销行为、违法商标行为、违法广告行为;⑶及时受理巡查区域内消费投诉和消费纠纷;⑷按要求检查监督违法失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纠正和停止违法失信行为;⑸全面建立巡查区域内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违法失信记录,为企业信用实行分类监管提供依据;⑹依法查处商品交易中的违法违章行为;⑺发现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及时反馈给登记机关,并将情况载入其经济户口;⑻保质保量完成上级指定的巡查任务。
二、“三查一督办”的运作方式
在“三查一督办”的运作方式上,××县工商局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巡查、检查、稽查为主导,促进市场监管执法全面到位。
分片巡查是经常性工作,主要解决“面”的问题,突出一个“勤”字。各工商所将管辖范围按区域划分为若干片,进行动态巡查。各组之间定期或不定期交叉轮换监管区域,坚持巡查到点、宣传到面、执法到位,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把违章违法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
专项检查是阶段性工作,主要解决“块”的问题,突出一个“特”字。就是对特殊区域和特突行业,适当集中力量,有针对性进行专项整治。如近期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的“红盾护农”执法行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___人次,执法车辆__台次,检查农资经营户___户次,查扣来路不明、涉嫌劣质稻种_个品种___公斤,不合格化肥___吨。
联合稽查是突击性,主要解决“点”的问题,突出一个“狠”字。重点是针对分片巡查,专项检查中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重点案件,打突击战,攻“堡垒”,“拔钉子”。今年以来,××县工商局抽调__名执法人员组成联合稽查组,针对巡查中发现的“黑网吧”问题,打攻坚战,依法取缔了__户黑网吧。
为加大“三查”工作的力度,××县工商局还与消费者协会成员单位,生产经营企业、农村基层组织建立了市场监管与社会服务的联动网络,从而保证了执法工作的全面到位。
(二)以转办、批办、分办为纽带,促进市场监管工作有机衔接。
除巡查组外,各工商所建立了“办事大厅”,实行一个大厅办公,“一个窗口”对外。办事大厅发现的问题,一般转交巡查组处理,而巡查组遇到的问题,有时又需要办事大厅配合,为使内外勤有机衔接,通过转办、批办、分办形式加以协调解决。巡查组和办事大厅自身不能解决又不适宜转办的问 题,报告所长,由所长根据职责范围、分管区域和问题类型作出批办,然后分办到巡查组和办事大厅落实,从而使发现的问题不搁置、不拖延、不推诿,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三)以监察、督办、反馈为保障,促进市场监管机制规范运行。
为防止市场巡查人员滥用权力或不正确行使权力,必须从制度上和机制上对管理人员实行再管理,对监督人员实行再监督。
××县工商局通过建立所长直属的监察、督办、反馈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对巡查工作实施整体监控。全系统内部监控由县局纪检监察室负责,同时,县局向各工商所委派专职或兼职纪检监察员负责对工商所的巡查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向上级反馈情况。在具体工作方式上,一是强化双层监察机制,即:县局纪检监察室对工商所按程序上报县局审批的经济案件和其他重大事项办理情况进行监察。去年以来,县局纪检监察室先后提请局长办公会讨论决定免岗不免职_人次,受党纪、政纪处分_人次。二是建立三级督办制度,由县局负责对各工商所进行督办;工商所对各个巡查组实施督办;巡查组对各分片小组开展督办。三是开辟多重反馈渠道。县局和工商所为便于监控和掌握巡查工作的全面情况,通过派出纪检监察员、聘请社会监督员、回访监督对象、公布举报电话、设置投诉箱等多种途径、广泛建立信息网络,为公平、公正、公开执法提供保障。
三、“三查一督办”的积极效应
“三查一督办”的市场巡查模式,其效应已初步显现: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市场巡查工作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巡回检查的形式,定期查验市场主体的经营资格,规范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检查商品质量,受理消费者投诉,调解处理交易纠纷,即时查处商品交易中违法违规行为的市场监管新方式。但通过调研,目前市场巡查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提高市场巡查工作效能,使之更好的成为市场监管的强效措施,还需要工商执法人员对这项工作不断进行完善补充。
一、目前市场巡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巡查人员的思想观念没有彻底转变
一是对市场巡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市场巡查人员把市场巡查工作简单化、形式化、应付化,甚至闭门造车,自己坐在办公室里随意填写市场巡查记录,没有使市场巡查真正成为工商执法的重要手段。二是对巡查目的认识不到位。巡查人员认为巡查的主要目的就是及时处理巡查时发现的问题,而没有形成对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要做到“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治理”这样的链式巡查观念,也没有形成把市场巡查工作作为维护辖区地方经济秩序稳定、为消费者排忧解难、为上级领导部门提供有价值市场信息重要手段的正确理念。三是对巡查的对象认识不更新。一般认为巡查的重点为集贸市场、超市、门店等经营主体,而没有根据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从思想意识上及时地将巡查范围扩展到如金融单位、公用企业、房地产市场等领域当中。四是对巡查内容认识不深入。表现为只注重对市场中无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的查处,而没有及时将监管内容延伸到不正当有奖销售、虚假误导性宣传、霸王条款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及限制竞争行为等更广阔的执法领域中去。
(二)市场巡查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
一是巡查人员掌握的业务知识不全面。有关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有数百部之多,而巡查人员普遍只熟悉《个体工商户条例》、《无照经营取缔办法》等常用的法律法规,而对涉及公司企业、商标广告、格式合同、反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等较为专业的法律法规不熟悉、不了解,因此巡查人员办理普通违法案件的业务比较熟练,而查处的案件一旦涉及上述特殊类别,承办起来则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部分巡查人员的执法技巧不高。监管时凭热情、凭经验、凭感觉,巡查办案时,往往只是单打独斗,缺乏发动社会力量发掘案源,缺乏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造成对有些经济违法行为的打击缺乏广度、力度。三是个别巡查人员的法律和纪律意识淡薄。表现为查办案件时不依照程序,随意性大,与相对人谈条件,损害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形象。
(三)市场巡查措施不够具体
目前基层工商所巡查人员多侧重于各种专项性、临时性执法检查,日常巡查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方法措施。巡查记录能简就简,不能全面反映市场主体及监管过程信息。导致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或发现了问题未及时纠正,不能有效杜绝违法行为的反复出现。
(四)基层部门执法权限不明确
监管模式创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执法工作重心下移,该属于工商所的职权,应授权给基层工商所。但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明显不能适应这项要求。主要表现在没有对工商所的强制措施权作出规定、没有对县级工商所行政管理机关委托工商所执法权限作出规定等。
二、通过思考,应采取以下措施,推动市场巡查工作进一步完善
(一)充分认识推行市场巡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改革市场监管方式方法,推行市场巡查制,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转变职能的必然要求,是切实强化市场监管到位的重要手段,是规范市场监管行为、提高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推行市场巡查工作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市场监管工作效率,降低执法成本。通过推行市场巡查工作,使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市场监管工作中逐步实现由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监管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从而真正担负起历史使命。
(二)树立科学的巡查理念,创新市场巡查模式
上级机关应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科学、合理的市场巡查工作制度,着力解决工商所市场巡查对象不明确、巡查内容不清楚、巡查工作不到位、巡查责任不落实的问题,全面提高市场巡查工作效能。工商所在日常巡查工作中,必须抓住重点,应集中力量增加对食品、农资、危化品、商标广告及其它问题易多发、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风险主体的巡查频率。基层巡查人员也要开拓思路、调整工作方法,通过合理分类,寻找科学的工作方法落实监管任务,寻找最佳途径实现监管效果最大化。
(三)注重市场巡查中的文字记录,为日常监管提供有力支持
在进行市场巡查时,还应注意完善各种文字记录,如现场检查笔录、巡查记录、行政指导文书等,这项工作看似繁琐,但却是监管巡查中必不可少的,它既是工商执法人员实际工作情况的记录,同时也为后期监管工作提供了有据可查的线索。做好巡查中的文字记录,不但可以有效地改进上述问题,而且通过汇总、总结巡查记录,可以使执法人员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改正,提高执法效率、降低执法成本。
一、坚持因地制宜,分探索改革经验
经过多次深入调研论证,我们选取了商河县、槐荫区、市国土资源局作为先行改革试点单位,分类探索综合行政执法新模式,为全面推开探索经验。
一是在商河县探索实施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将23支执法队伍整合设置为“1+6”模式,将环卫、市政、园林等18个领域的全部或部分执法职能进行整合,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实现了“一支队伍跨部门综合执法”;将未纳入综合执法范围的市场监管、食品药品等6个部门内部的执法职责、队伍进行整合,实现“一个部门一支队伍执法”;综合行政执法局向镇街及开发区派驻13支执法中队,将90%以上的执法力量共140余人下沉到一线,实行双重管理、以镇街管理为主,同时在镇街设立综合执法办公室,与派驻执法中队合署办公,进一步强化属地执法责任。
二是在槐荫区探索部门领域内综合执法。在市场监管领域,整合区质量技术监督稽查大队、市场监管局公平交易局,组建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在农业领域,整合农业、畜牧、林业、水务等执法队伍,组建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在文化旅游领域,整合文化市场、旅游执法队伍,组建区文化旅游综合执法大队。通过整合,全区执法队伍由12支精简到8支。
三是在市国土资源局探索部门内部执法职责整合。将区级国土资源执法职责上收至市级,实行一个层级执法。同时,将其内部执法职能进行整合,统一交由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承担,实现了全市国土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
二、坚持统筹兼顾,稳步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按照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要求,在深入总结试点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全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方案,统筹推进市、县区、镇街三级执法体制改革。
一是合理划分市区执法权限。着眼于厘清执法边界、减少执法层级,对区里没有行政管理权限或执法任务较少的规划、交通运输、农林水利等领域,以市级执法为主;对属地监管责任明确、基层发生频率高的城市管理、劳动保障、文化旅游、市场监管领域,以区级执法为主。
二是精简整合执法队伍。市级层面,主推部门领域内综合执法改革,交通运输局等19个部门整合内部执法资源,实行一支队伍执法;市商务局等14个部门,不再新设执法队伍,实行一个处室执法。县区层面,指导县区参照试点改革情况,合理确定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改革方式,各县区执法队伍压缩到8支以内,县域执法队伍总量减少近60支。
三是统筹完善镇街执法体制。镇街层面,采取商河做法的县区,由县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向镇街派驻执法中队,与镇街综合执法办公室合署办公,实行镇域内综合执法;采取槐荫做法的县区,以镇街现有城市管理机构和人员为基础,统筹区域内相关执法力量开展联合执法。通过体制调整,充分赋予镇街综合管理和执法权限,推动执法力量下沉。
三、坚持配套改革,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
为提高改革实效,我市从三方面入手,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是强化网格化管理。按照属地化、网格化的原则,整合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等网格体系,建立统一的执法信息监测预警、分类处理的综合管理平台,完善村居、镇街、县区三级网格化管理体制,为执法体制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强化执法信息共享。紧紧抓住当前正在深入实施的“互联网+政务”改革,充分发挥“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为民办事综合服务平台的作用,着力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既大大提高执法效率,又能发挥联合执法、联合惩戒的威力。去年,热线共受理执法类问题58.56万件,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办理。
元旦、春节(以下简称“两节”)期间。为确保节日市场繁荣稳定,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和安全放心的节日消费环境,切实维护节日期间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市工商局的有关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对“两节”期间市场监管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加强节日市场监管工作
加强“两节”市场监管,既是增强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也是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需要,更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我们把做好“两节”市场监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落实责任。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切实保障节日市场消费安全,为广大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突出重点,切实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
重点针对我县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组织开展节日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一是突出重点市场和重点区域,集中力量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在城市要加强对商场、超市、食品批发市场和大型集贸市场的检查,在农村要加强对农村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的节日市场监管,切实规范食品经营行为。结合《食品安全法》的贯彻落实,加强城乡商品交易会、庙会、展销会及旅游景区、车站码头等区域的检查,强化对小摊点、小食杂店的日常监管,特别要严格检查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保存期和食品质量,严厉打击销售过期霉变食品、“三无”食品及质量不合格食品违法经营行为。二是突出重点食品监管,确保食品市场消费安全。将与人民群众节日消费密切相关的食品,特别要把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消费量大、消费者申诉举报多的乳制品、酒类、粮油制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品、饮料、豆制品、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作为重点检查内容,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尤其要严格监控初制食品和高风险食品,一经发现涉及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果断处置。三是突出食品质量检测,强化监管措施。针对节日食品消费特点,加强对预包装食品经营、散装食品经营和进口食品经营质量检测,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分类监管。四是突出案件查办工作。依法严厉查处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过期食品、假冒伪劣的食品以及食品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食品违法经营行为,涉嫌犯罪的,依法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三、加强各类市场监管,努力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根据节日市场特点和市场变化情况,加强各类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借节日之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各种违法行为。一是积极配合物价部门严厉打击农产品市场中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严查经营者销售冒充“绿色”蔬莱抬高菜价的行为,依法严查致使价格过快上涨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二是配合旅游部门围绕重点旅游时段、重点旅游商品、重点旅游景区、重点旅游市场和区域积极组织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净化假日旅游消费环境和市场秩序。三是切实加强粮食等重要商品市场秩序监管,进一步加强粮食市场巡查力度,严厉查处无照、超范围收购粮食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粮食等重要商品收购市场秩序。四是进一步加强对直销企业、直销员及直销活动的监管,严厉打击节日期间利用虚假打折、欺骗宣,!传、违法有奖销售、“厂价直销”、“降价促销”等形式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利用旅游等名义从事传销活动的违法行为。五是积极参与文化市场监管,维护健康的节日文化环境。以查处非法出版物为重点内容,以查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对印刷、复制企业的监管,积极参与“扫黄打非”工作,为“两节”营造和谐氛围。六是进一步加强广告市场监管。以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药品、医疗、保健食品等广告为重点,及时查处虚假违法广告,努力维护文明诚信的广告市场秩序。七是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区域及重点市场的检查,结合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商品商标侵权假冒行为。八是充分发挥12315行政执法体系信息化网络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消费警示、提示,积极引导消费者科学安全消费。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理消费者的咨询、申诉和举报,严厉查处流通领域销售假冒伪劣商 品特别是假借“家电下乡”名义销售不合格商品行为,切实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积极配合做好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促进杜会和谐稳定
一是严把高危行业市场主体准入关。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登记注册职能作用,严格按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对于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在登记前经过有关部门审批的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等高危行业的市场主体,要严格依法登记,依法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关停并转工作。认真做好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各项工作。二是加强巡查检查,积极配合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提高辖区内监管巡查工作水平,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深化重点行业、高危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治理整顿,严把烟花爆竹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关,依法加强烟花爆竹市场清查,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认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切实加强消防安全。加强对办公场所、自管房产及本单位在建工地火灾隐患排查,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各类商品交易市场防火管理,指导市场主办单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禁止在学校周边规定区域开办网吧、彩票经营场所、电子游艺室、歌舞厅等,加强网吧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坚决取缔黑网吧。
此次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80人次,车辆60台次,共检查旅社、宾馆、ktv、网吧,非煤矿山、煤矿、烟花爆竹经营户、各类食品经营户105户,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39份;限期办理营业执照通知书21份。收缴销毁过期变质食品10公斤,其中儿童食品15袋,过期饮料8瓶,饼干5盒,共计总价值0.0023万元。
我局药品、化妆品市场监管工作在州局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场科的要求,努力践行科学监管理念,加强药品、化妆品日常监督检查工作,集中开展药品、化妆品专项整治,以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为己任,严格规范药品经营市场秩序,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现将今年药品、化妆品市场监管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我局高度重视药品、化妆品监管工作,在省局、州局安排部署下,积极组织、召开座谈会,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同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其他同志为成员的药品、化妆品监管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工作重点,把任务分解落实到了人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严厉打击药品违法生产、严厉打击药品、化妆品违法经营、加强药品、化妆品生产经营规范建设和加强药品监管机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两打两建”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我县药品、化妆品经营秩序,完善监管规范和机制,提升药品、化妆品监管水平。
二、认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为切实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强化药品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我县药品、化妆品市场秩序,我局以药品、化妆品流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为重点整治,采取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范围内药店、诊所、县级医疗机构、各乡镇卫生院、村级医疗站、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全年来共计出动执法人员691人次,执法车辆50台次,检查零售药店、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319家次,下发责令整改书1份,全年立案2家,结案2家,处以行政罚没570元,进一步规范了我县药品经营市场。
在州局市场科的带领下,努力践行科学监管理念,初步引入药品电子监管,切实加强对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经营假劣药的违法行为。开展对药品经营企业的教育和培训,增强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知法守法,严格规范各药品经营企业,确保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三、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药品监管市场秩序逐步走向规范化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地处偏远地区,对于监管工作的力度开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加之在监管方面有些制度不完善,对监管职能的运行还是有所制约。监管人员还需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药品监管相关知识,对于执法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规章制度要更加熟悉,提高全局的执法效能。加强与相关执法单位的沟通联系,加大扩宽执法区域,还应该深入开展药品监管工作,保障全县民众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日趋繁荣,各种农村小加工作坊、小集贸市场、小超市,如雨后春笋,并迅速占领市场,促进了农村的经济繁荣,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农村食品经营户已超过七十万,全国食品市场的农村占有率达到45%,经营的食品种类接近十万种,年销售额超千亿,对于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农村食品市场在极大满足农村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充分暴露出许多不容忽视的食品市场监管问题,成为党和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我国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正确宣传引导。农村的露天经营方式历史悠长,这与农村长期的消费习惯、现存的市场经营条件和生产力水平都有着极大的关系。农村人口由于受文化水平、生活习惯、卫生观念、消费能力等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往往对食品消费安全疏忽大意。农村食品经营者大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年龄偏高,法制观念差,逐利思想根深蒂固,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多数经营者进货时仅注重包装和价格,很少考虑货物的质量问题。
2.缺乏对基层行政监管部门的投入。首先,在现行管理体制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农村食品市场监管的主要力量,但一些部门领导对基层工商所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从有效履行职能和提高基层工商所行政监管效能的高度认识问题。其次,基层工商所的检测设施配备不够精良,检测手段较为单一,有的基层监管部门甚至没有配备检测设备,监管人员仅凭视觉、嗅觉、触觉来判断食品的质量,对简单的食品过期变质、标识不清、未按要求标注厂名厂址、证照不全等还能检查辨别,但对于卫生指标、食品添加剂、成分含量等不能直观体现的内容却无法实行有效检测。另外,由于受经费限制,有的本应该检测的内容和项目则化繁为简,甚至能省就省,直接导致一些带有食品安全隐患的商品流向农村市场。
3.行政监管主体力量薄弱。当前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辖区域面积大、人员配备不够也是影响监管效果的一大难题。另外,基层工商部门普遍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队伍老化、文化水平不高、业务素质不过硬的问题。加之物力、财力匮乏的现状,都极大地制约了农村食品市场监管水平的提升。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多数具有食品市场监管职能的部门在乡镇一级的行政区域内没有下设机构,仅靠县一级监管部门的人员力量,监管力量远远不够。
4.流通领域市场准入把关不严。由于受农村市场监管区域广,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因素影响,造成监管缺位,导致无照经营依然是农村食品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食品市场无照经营商户平均比例在10%左右,情况严重的地区已达到20%。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家庭式生产加工食品小作坊,这种生产方式已成为供应农村市场简装、裸装食品的主要来源,他们什么挣钱就做什么,怎么干省钱就怎么干,一些家庭式小作坊逐渐演变成危害消费者健康的黑加工点,它们遇到检查就关门停产,检查一过又重新开张,食品质量安全无从保证。
5.各职能部门责权划分不清。现阶段,对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遵循的是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原则,各职能部门都有各自的规定,且彼此间多有不一致,甚至相互抵触的地方。监管信息不畅,加大了各监管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难度,容易造成执法主体不明、职能交叉、推诿扯皮、重复执法等现象。
二、对我国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对策
1.加强对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宣传引导。农村消费者与经营者由于受文化素质、认知水平、法制观念、维权意识等因素的制约,客观上形成了他们天生的弱势和依赖地位。因此,行政监管部门应大力推行“食品安全维权进农村”活动,主要是采取对农村消费者和经营者有针对性地进行食品消费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农村市场生产经营者守法经营意识和商品质量安全水平,努力为广大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在市场醒目位置设立食品安全知识警示栏,让市场内的经营者和消费者都能了解到食品安全知识,及时得到季节性食品安全消费提醒。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在报纸、电台、电视台开设食品安全专栏或专题,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提高农民识假辨假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加强对食品经营者的自律与整治。首先是食品经营者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离不开制度的约束,要从经营资格、软硬件等不同方面,制定购销台账,食品退市,索证索票等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使食品经营者知道必须取得卫生许可及营业执照资格;知道定时自检自查不合格食品下架退市;知道进货时查验食品质量;知道索证索票;知道粘贴保留进货台账,有效规范食品经营行为,提高经营者自查自纠、自检自管的能力和意识。其次是建立严格合理的市场考评机制。建立严格合理的市场考评机制,应着力解决市场建设中的“办而不管”问题。市场考评内容要结合市场建设规模、地域、专业、档次特点量化细化,对所有市场进行分类管理、分期规范、分步实施。对市场主办单位的制约主要通过监管部门领导与主办单位法人签订责任状的形式来体现。要突出对市场有照经营率、事故率、投诉率,以及行业区规范、购销秩序、卫生清洁、广播宣传、信用承诺、社会反馈等情况的把握和监督,根据日常监管中的记载内容建立定期总结的管理制度,年终根据总评情况列出考评等级,确定评价等次,并向社会公布。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活资料市场,必须指令性要求具备食品安全检测设备,明确市场主办单位的连带责任。对于考评等次不合格的经营者,要完善相应的制裁手段,加大制裁力度,严重的给予停业。
3.切实把好流通领域市场准入关。食品市场准入是指工商和食品药品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个人或其他组织进入流通领域的食品质量的确认行为。为使农村食品市场健康发展,在严把农村市场准入关的同时,下移监管重心,从登记注册环节开始从严规范经营主体资格。要强化对经营主体的档案管理,对经营主体的证照、经营事项、登记事项、年检和验照情况、诚信经营情况逐一登记造册。要实行农村食品市场经营主体的分类管理。将即食食品做为一级监管,对开包即食的食品做为二级监管,对需加工后食用的食品做为三级监管。对三级食品分别采取监管措施,做到市场监管没有死角,有效堵塞监管漏洞。要推进监管关口前移,实现事后监管向事前监管的转变,要定期组织对流动货物的进货渠道进行检查,严厉打击非法进货渠道,通过对源头的监控,防止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改善农村食品市场安全环境。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setting out from monopoly market regulation under the new media situation, and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onopoly market regulation were analyzed, then the measures and methods of market regulation in the new media situation were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a strong guarantee for achieving level on cigarette.
关键词: 创新;市场监管;新媒体;模式
Key words: innovation;market regulation;new media;model
中图分类号:F76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148-02
0 引言
新媒体是指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媒体-报刊、广播、电视、杂志,其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它的主要特点是消除了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1,2]。当前烟草系统强化专卖管理职能建设,增加烟草专卖执法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市场监管方式,建立情报奖励机制,较好的抵制了违法行为的发生。然而,面对新技术手段的不断涌现,烟草专卖市场日常监管的难度和成本不断加大。因此,如何在新媒体形势下,创新市场监管模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当前卷烟市场存在的问题
烟草专卖市场经过多年的治理整顿,卷烟销售秩序有了很大改善,涉烟案件基本没有很大变化。但随着新技术手段的不断涌现,当前卷烟市场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①随着互联网诸多电子交易平台的迅猛发展,违法经营活动主体呈现多元化,无门店、无经营证件、无违法经营记录的违法人员等从事非法贩销活动增加。互联网诸多电子交易平台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制售假冒卷烟违法行为人提供了一个人货分离、躲在幕后遥控指挥的销售平台。
②少批量、多批次的违法经营活动特征明显。通过公路、铁路异地携带卷烟问题比较突出,还有一些违法活动经过省会城市直接就中转了。假冒卷烟以高、低档烟为主,有软硬中华等卷烟。
③反侦察能力不断增强,违法手段更加隐蔽,方式更加灵活。主要采取新技术手段先预约、后送货的方式,交易时临时雇车,交易地点不固定等,检查和抓获非常困难。
④受货源和卷烟投放不均衡的影响,个别地区卷烟货源和需求不匹配,持证户乱渠道进货行为增加,无证户经营趁虚而入行为加剧。
2 产生问题原因
①零售户自我管理意识薄弱。零售户作为烟草供应链上的最后一个环节,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上连着烟草公司,下面对分散的最终消费者。目前零售户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意识和联盟及双赢意识有待提高。
②专卖精益化管理做的不够。部分市管员对非法卷烟贩销网络多元化、手段多样化、销售网络化、贩销系列化的认识程度不够,管理手段有点粗放,利用新媒体手段实施精益化管理的能力有待提高。
③工作方式方法滞后,打假破网工作进展缓慢。专卖日常工作中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没有充分发挥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静下来耐心分析判断辖区市场,只是简单地认为只要多投入,依靠公安等部门就能完成打假破网的任务。专卖打私打假的情报信息网络不够健全。专职举报人员和线人匮乏,制约了市场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打击制假贩私犯罪的力度不够。此外由于对打假破网工作痕迹化管理重视不够,打假破网成果重复性利用效率不高,结果是只要专卖市场上换了一批新人,其打假的经验又得从头再来。
3 市场监管措施和办法
①完善卷烟市场监管模式,提高对卷烟市场的掌控能力。首先,将日常管理、专项整顿、重点督查三者有机结合[3],把三者获得的监管信息,利用新媒体手段,建立监管决策支持系统,为监管决策提供帮助,确保市场全方位监管。其次,强化卷烟零售户信息的实时和动态化管理,对其信息实施及时更新,实现全天候不间断的监督和控制”。最后,强化案件经营意识和案件网络管理能力,把情报信息源点与信息网络建设结合起来,注重案情线索的积累和挖掘,通过个案的比对、研究、评价,找出其内在联系。
②统筹协调烟草专卖局(公司)内部同级的信息共享和相互监管,确保市场规范有序经营。目前,内部监管仅限于内管科发挥主要作用,没有把一线人员参与内部监管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内部专卖监督管理科的职能需要延伸到专管员、客户经理、送货人员等,把内部监管长效机制建立起来。要实现专卖部门和营销部门信息相互共享、业务相互监督,营销部门监督专卖部门依法行政,专卖部门监督营销部门规范经营[4]。
③强化保障措施的配套使用,扩大专卖管理的覆盖范围。首先,在日常卷烟市场管理中,专卖管理人员要重视对卷烟零售户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零售客户和广大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其次,要利用新媒体等先进手段,积极搞好“端窝点、断源头、打网络”等卷烟打假工作,通过把工作重心下移、监管前移,将近距离监管和贴近式服务结合起来,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的检查,密切关注大户的经营动态,提高对重点户的监控频率,并加强库存的盘点、进销凭证的核对,情报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等。第三,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搞好与公安、工商、质监、司法等部门的紧密联合,通过采取网上联合办公等手段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第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增强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增进行政执法机关与公、检、法的相互交流,特别是搞好与毗邻地区的专卖协作。第五,专销紧密配合,相互协作、相互监督,健全专销互动的信息反馈机制,搞好全员营销。最后,积极研制和开发适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多层次卷烟产品,保证卷烟市场供应和需求的匹配。
4 总结
随着新媒体带来的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烟草公司应审时度势,对市场监管机制进行适时、实时的调整,针对不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实现“卷烟上水平”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66-88.
[2]Thomas Stratmann,John W. The options market maker exception to SEC Regulation SHO[J]. Journal of Financial Markets,2013,16(2):195-226.
沙湾县工商局郑建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成形,工商行政管理已经纳入了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并为宏观调控的加强和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尚没有充分发挥国家赋予的宏观调控职能,其蕴含的巨大管理能量或其应该发挥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换言之,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所作为工商管理机关的拳头,其所处的地位与其应该发挥的职能作用是不相称的。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工商所监管机制改革势在必行,就此,笔者谈几点见解。
一、强化改革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
党的xx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集中体现了改革、创新、发展的主题和与时俱进的时代创新精神。目前,在监管领域、监管对象及监管层次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工商所监管的方式方法还未发生相应的转变,仍陷入微观管理领域而不能自拔,完全习惯于那种 重点整治 或 集中治理 式管理方式而放弃或放松应有的日常监管,从而放弃从高层次上监管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了工商所监管效能及执法水平的提高。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联系我们基层工商所的工作实际,把我们的思想认识和工作的落脚点定位在执法为民、服务于发展、创建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上来。要模式创新,增强活力,要改善管理,服务于经济发展。因此要不断地更新思想观念,强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识。及时深入研究工商所监管机制改革面临的新情况,要善于用改革创新的观念和方法去解决前进中存在的一切问题。
转变观念作为强化工商行政管理的对策之一,这几年也一直在强调,但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比如对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深刻内涵还缺乏准确的把握,仍停留于监管集贸市场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因此,对于习惯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思想、管理方式方法的广大工商管理干部尤其是基层工商干部来说,转变观念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广大工商干部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认清工商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深刻认识工商行政管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所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调准管理观念和管理思想,自觉提高管理层次,从狭隘的监管集贸市场和个体私营经济的管理模式中摆脱出来,增强监管的自觉性和准确性,防止“ 穿新鞋走老路 ” 。
二、进一步深化工商所机构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对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要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一种有规范、有秩序的经济,没有规范、没有秩序的经济绝对不是市场经济,这是历史的经验,也是我们的总结。我们必须深入领会这一精神,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
在现阶段,工商所机构的改革应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职能转换和科学管理的要求。一是坚持按经济区域设立工商所的原则,调整和规范工商所的设置。以适应新形势新体制下市场监管执法的需要。二是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合理配置工商所内部的职能分工,针对工商所人员少,工作覆盖面广的特点,突出监管职能的综合性和协调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类,探索出一种区别于机关内部职能设置模式的基层工商所监管分工模式。
三、充分发挥工商所市场监管的职能作用,创新监管形式,拓展监管领域
一是实行三权分离制度,从根本上理顺内部结构。三权分离即将工商所的登记初审权、监督管理权、行政收费权分离,相应的建立三个管理室,即:初审登记室,主要负责辖区内由基层局登记管理企业的登记咨询和年检,负责个体工商户的开业、变更、注销登记的咨询、受理初审和验照贴花等一切许可作为行为工作。监督管理室,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工商所的职权,负责对辖区内各类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业进行规范管理的指导服务,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收费管理室,依据有关规定负责管理费和罚没款的收取和上缴,负责管理各类票据和账册。工商所要在三权分离、三室建立的基础上,针对三室职能协调配合中的关键问题,健全完善与新机制有效运行相关的各项配套制度,增强三权分离的内部监督机制,发挥三权分离的监管执法功能,做到三室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整体工作全面推进。坚定不移地把监管执法放在首位,各工商所配置到监督管理室的人员一般不得少于本所人员的50%。?
二是建档立卡,管好经济户口。工商所对辖区内的个体工商户和企业不论登记主管机构和行政隶属关系,都要按户建档立卡,健全完善经济户口,实行全面监管。档案内容包括登记注册的基本资料、经营基本状况、日常执法检查及处理情况、违法行为处罚情况,以及讲诚信、无假冒、重合同、守信用等其他管理资料。建档立卡后,工商所根据经济户口记录的内容,按年度确定监管类别,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确定日常监管的方向和重点。经济户口要逐步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实现网络互联,资源共享,面向社会开放。这是工商所机制改革基础建设工作的一个重点。必须加强这项基础性工作的力度,充实完善监督管理档案,促进建档立卡规范化,将辖区内各级登记和各类性质的经营主体搞清楚,并统一建档立卡。要做到档案建得全,企业基本情况说得清,切实发挥经济户口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要求工商所建档立卡率必须达100%
三是全面推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做到五清,即执法主体清、执法责任清、执法程序清、执法目的清、执法手段清。在确保“十二率”上细做文章,即登记初审正确率、个体工商户及各类企业验照贴花年检率;违法违章案件发案率、案件核审率、办结率、准确率、复议应诉率;消费者申诉案件处理率;个体私营经济登记到位率、广告管理备案到位率、非住宅房屋租赁合同登记率、管理费收取上缴率,通过细化及数字化的管理,着力体现基层工商所精干效能和综合监管的特点,立足于培养复合型的监管执法人员,市场巡查要紧密结合辖区监管任务的实际进行,补充、完善、规范市场巡查内容,探索市场巡查新的方法。注重提高监管人员的巡查技能和责任心,保证巡查区域情况说得清,发现问题反应快,对在巡查中发现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等各类违法行为,在巡查中发现一起就必须及时处理一起,在执法中树立工商的权威性。工商所在市场巡查中,既是执法队,又是法律宣传队,政府的工作队。因此在市场宣传中既要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又要热情、有针对性地为市场主体提供法律服务,不断提高市场主体依法经营的自觉性。要在巡查中关注市场主体经营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在职能范围内从实际出发积极给予帮助解决,热情指路。在执法和服务中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以工作实绩树立工商部门的良好形象。总之,市场巡查工作要有新意,从规范市场行为,深化市场巡查内容,加大市场巡查力度,探索市场巡查形式方法等方面不断向纵深发展。?
四是市场巡查,由“守株待兔”的静态管理向动态的综合监管转变,由凭经验、粗放型管理向科学、规范化监管转变。市场巡查的目的就是要对市场主体全方位进行日常动态监管。巡查中必须做到九查:一查经营主体资格,坚决取缔无照商贩;二查登记事项;三查接受管理情况消除管理死角;四查商品和服务质量,规范其经营行为;五查商标使用情况,有无侵权假冒和使用不规范的违法行为;六查广告内容和设置,是否合乎规范要求;七查有否合同欺诈;八查有无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九查有无依法按时缴费。采取的巡查方式一是区域巡查与驻场管理相结合;二是全面巡查与专项整治巡查相结合;三是日常巡查与举报出击巡查相结合。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工商所大胆正确使用处罚权,要打破机械地按专业、专项分工的传统模式,实施对管区内的各类市场主体交易行为进行全面统一的监管。要通过改革创新工商所的监管模式,促进工商所综合监管效能的提高。
长期以来,工商所行政收费是硬指标,执法监管是软任务,在全面推行工商所日常监管机制改革后,通过落实执法责任制,完善评议考核制,奖惩挂钩,激励和调动干部执法办案的积极性,拓宽了监管的领域,借此锻炼培养一大批执法干部,使干部从强迫学到自觉学蔚然成风。由此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从而全面提升工商机关的社会影响,使广大群众看到,工商所不再单纯是“收费所”,而是依法护权的经济卫士。?
四、注重拓宽知识领域,全面提高工商所人员素质,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水平
面对入世新形势的挑战和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的要求,工商所监管方式改革迫切需要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在探索改革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外语、计算机等相关知识的学习,而不能只局限于具体单一的业务改革本身。
随着新的监管体制的建立,应引导大家与时俱进,全面掌握工商执法业务,培养复合型人才,研究新问题,掌握新方法,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督促工商干部熟悉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有关法律法规,掌握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管的方法,研究反倾销、反补贴、贸易壁垒的对应措施,营造公平、有序、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要加强对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等新兴市场经济领域的监管知识的学习,掌握金融、财会等相关知识,提高监管手段的科技含量,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有权威的执法队。要在干部中大力提倡“讲学习、讲政治、讲纪律”活动,不断提高工商所干部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逐步形成一批对法律法规学习领会透彻、适用法律法规定性处理问题恰当、年富力强的法制骨干。
五、按照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采取措施,提高监管效率,注意降低执法成本,在监管中寻求监管效能的最优化。
现代市场经济需要高效率的行政管理,这是一条已被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所一再证明的规律。一般来说,管理效率高,管理效果自然就好。因此从提高效率角度强化工商行政管理更具有直接的意义。垂管后,我们的各项经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降低执法成本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所面临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建立最优化监管模式又是降低执法成本的最有效途径。在工商所的监管方式改革中,应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合理调整人员布局结构,在重点监管领域集中优势兵力,以最小的投入赢得最大效应。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减少繁琐的手工统计查询作业方式。我们看到,不少基层工商所堆放着大量的“经济户口”和相关档案资料,并常常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去搞手工式的调整、整理,结果却很难达到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建立预警、信用制的目的,这种局面的改变迫在眉睫。
在逐步实行办公自动化的过程中,还要正确把握国家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市场监管权力界限。市场巡查建立的企业信用档案很重要,但其内容应围绕市场监管范围进行调查。因为企业信用信息是由多部门掌握提供的,其中资信体系是信用制的核心,主要由金融、信贷、税务等部门掌握相关资料。因此工商部门在评定信用等级、不能大包大揽,而应根据自身监管的范围科学制定标准,重点抓住企业经营者产品和服务质量、合同履行签约、商标及广告真实性、企业准入及退出等基本情况。由于工商所仅掌握局部信用资料,所以不能全面评价企业经营者的信用程度,对企业发生的不良资产等情况把握不准,因此,在推广新的监管方式时切不可盲目。要在国家法律职责范围内,以最合理的投入取得最好的市场监管效果。
一、我市基层工商所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年11月,全市15个工商分局共设73个基层工商所,917名工商干部,占全市工商干部总数的约54.04%,如剔除开发区、保税区、大榭和科技园区分局,即在11个分局中占干部总数的62.47%。73个基层工商所直接管理企业56406户,个体工商户205354家,分别占全市内资企业(包括私营企业)总数的66.81%、95.75%。
(二)所处地位
1.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基本力量
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来看,几乎所有的工商系统部署的或其他部门需要工商配合的,无一例外需要基层工商所抓落实,只有基层工商所将专项整治要求落到了实处,专项整治的效果才能体现,专项整治的最终目的才能达到。从经济违法违章案件查处情况看,20*年12月至20*年11月,全市基层工商所共查处经济违法违章案件12178件,其中大案1418件,罚没款3228.67万元,分别占全市总数的87.07%、77.66%、78.85%。
2.涉及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最终执行者
基层工商所必须掌握所有的有关市场准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直接负责辖区个体工商户的登记,并要及时为群众提供有关内资企业的注册登记要求,做到热情服务和“一口清、一口准”。必须熟悉有关市场交易、市场竞争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有关综合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做到既要及时查处各种经济违法违章行为,又要及时将不属于工商部门查处的案件准确移送到相应的职能部门,还要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综合管理;必须综合运用商标、广告、合同等职能为辖区企业做好相关服务。
3.工商队伍整体形象的直接体现
基层工商所全体干部常年工作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第一线,工作条件最艰苦,工作任务最繁忙,工作对象最直接,工作环境最复杂。基层工商所人员素质的高低、队伍形象的好坏、依法行政的程度、服务地方经济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市场经营主体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认不认同、地方政府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支不支持、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以及各级领导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满不满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商队伍的形象和社会地位。
二、影响基层工商所职能转变的瓶颈
影响我市基层工商所职能转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经分析归纳,主要集中表现为“四个不适应”:
(一)队伍整体素质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监管执法要求不相适应
新时期、新形势对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市场经营方式多样化、市场监管环境复杂化和经济违法违章行为高科技化等等,均使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特别是一线监管人员面临更严峻的考验。而基层工商所队伍整体素质难以适应。
1.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有些基层干部仍然啃老本,习惯于简单的执法方式,依法行政观念不强。
2.队伍年龄偏大,干部老化现象严重
目前,基层工商所干部平均年龄达到38.40岁,其中,30岁以下155人,占基层工商所干部总数的16.90%;30-35岁197人,占21.48%;36-45岁284人,占30.97%;46岁以上282人,占30.75%,全市基层工商所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的有19个。
3.文化层次和学历水平不高c
大专以下学历的189人,占20.61%;大专学历的617人,占67.28%;本科学历的109人,仅占11.89%;研究生学历的4人,占0.44%。
4.知识结构不合理,特别是法律、计算机专业人才缺乏,复合型人才则更为奇缺。
在全市基层工商所中,法律、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具有本科学历的分别为6人和14人。至于既懂经济管理又懂法律,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干部更是凤毛麟角。
(二)内部职能分工与监管执法任务不相适应
目前,除极少数基层工商所自行对内部职能实现综合、巡查、办案分组管理外,绝大多数基层工商所在内部职能分工和人员安排上,基本照搬分局内设机构设置,分局有多少内设机构,基层工商所就有多少对应线上的分工,实现以线为主,分兵把手,很不合理。与此同时,近年来,上级机关部署、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比较多。1999年、2000年除连续开展“百日执法大行动”和20*年开展整顿和规范经济秩序四阶段专项整治外,还有其他专项整治穿插其中;20*年除集贸市场集中整治外,其他专项整治也达10多项,而且每条线每年都有1-2项专项执法任务,同时,无论是集中整治还是专项执法,都要有计划、有部署、有总结,任务重,要求高。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只能疲于应付,有些专项整治往往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流于形式,导致行政执法成本高,行政执法效果却不理想。随着监管执法任务越来越重,基层工商所内部分工不适应性越来越突出。
(三)现行监管执法模式与监管执法的要求不相适应
新时期、新形势要求基层工商所逐步适应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要求,建立起以“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为载体,以工商巡查为手段,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全方位的、动态的、长效的科学监管体制。而目前,基层工商所仍然停留在原有的传统的监管模式上。这种监管模式的主要弊端为:
1.监管方式陈旧
市场办管脱钩后,有些基层工商所对商品市场的监管仍然采取驻场式的静态管理;部分基层工商所虽然实行了巡查制,由于巡点不明确,也是巡而不查;大部分基层工商所干部对市场整治仍然习惯于传统的运动式、突击式、阶段式的整治;对经济违法违章行为更多的是事后查处,缺乏事前预防、动态监督的意识和手段,科学、长效的监管方式还没有确立。
2.执法手段落后
截止到20*年11月,全市基层工商所配备汽车135辆,计算机578台,平均每个所拥有汽车1.85辆、计算机7.92台;平均每个工商干部拥有汽车0.15辆、计算机0.8台。车辆配备不能适应基层工商所巡查的需要,计算机性能也不适应办公自动化的需要。此外,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基层工商所在打假方面仍然凭经验判断和处理,对农产品农药超标鉴定,更显束手无策。
3.在监管范围上
基本上仍然停留在以有形市场和对一些小规模企业的违法行为的处罚为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的查处上,仍然停留在以传统的商标侵权、假冒伪劣等案件为主,而对房地产、保险业、新兴的电子商务等无形市场的监管缺乏有效手段和相应本领,监管领域狭小,科技含量很低。
(四)上级赋予职权与上级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上级机关和社会各界都要求基层工商所监管执法职能到位,年年要有所创新,以有效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而基层工商所因自身职权的限制,难以有较大作用。
1.资金自主管理使用权有限
基层工商所除规费收取奖励外,包括干部工资、奖金等在内的绝大部分经费均由分局统一划拨,基本没有其他什么财务自,难以用物质手段来调控和改变多干、少干、不干一个样的局面。
2.干部管理权缺乏
基层工商所所长只负责对干部职责分工、日常管理,而对干部的考核、奖惩没有相应的权力,最多只有建议权,直接影响到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完善。[U]部分干部在工作上是所长大催大干、小催小干、不催不干,甚至催也不干;有些工商所所长部署工作时还要靠关系、看情面行事;有的干部甚至抱着“大功不立,小错不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应付心态,对群众不热情,对工作不热心,推诿扯皮,敷衍了事。
三、关于我市基层工商所职能转变的建议
(一)总体目标
转变我市基层工商所职能,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忠于职守,勇于负责,清正廉洁,执法如山”的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和发展这条主线,尽快实现“四个转变”,努力把基层工商所建设成为“小局大所”、“小局强所”,成为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排头兵。
(二)从实际出发,努力实现基层工商所职能四个转变
根据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的要求,基层工商所要努力实现以下四个转变:
牵头单位:农牧局
配合单位: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局
二、整治目标
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不法行为;依法取缔无照、无证、无标识生产经营单位;严厉查处坑农害农案件,创造良好的农资市场流通环境,保证农民用上合格的农资产品。
三、整治重点
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药、肥料(含复合肥)、种子、农机具及零配件、畜禽用药以及哄抬物价、坑农害农等不法行为,规范农资生产流通秩序。
四、整治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责任。牵头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各配合部门要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全面实现农资市场监管责任目标。农业部门牵头做好农资市场整治工作,并依法开展种子、农药、复合肥和农机具及零配件等专项治理活动;公安部门依法查处涉嫌刑事犯罪的农资案件,配合做好农资市场整治和重大案件督察督办工作;质监部门负责化肥等农资生产环节的专项整治及农资大要案的查处工作,铲除制造假冒伪劣农资的“黑窝点”;工商部门依法规范农资经营单位的行为,围绕“三农”问题,加大监管力度,以春耕、秋播为重点,加大对农药、农用柴油、种子和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监管。
2、按照属地原则,加强农资市场日常监管。按照县市场监管中心的统一部署,各部门各乡镇要结合本部门和本乡镇的实际,依法履行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违法行为,确保农村稳定。一是要加强农资市场的日常监管,落实源头管理和审批登记管理,完善档案和标签管理,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二是要建立健全农资案件举报投诉和查办监督体系,对群众举报的案件要迅速查处,按期结案;三是不定期集中开展市场检查和质量抽查工作,及时规范农资市场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