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1:18: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账务处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5月16日
技能教学是财经专业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珠算、点钞是显然的技能课程,这些课程的课堂教学绝大部分属于技能教学或称为训练教学,此外,还有不少专业技能,如: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存在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会计专业课程之中,因此财经专业课堂教学除了理论教学外,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技能教学。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正确的专业认同,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必备的职业技能,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为达到初级会计师水平做好知识、技能的准备,能适应会计及相关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财会专业技能考试标准中,将技能考核的内容分为点钞、珠算、会计账务处理、会计电算化四个部分,各部分的分值依次分别为:40分、40分、120分、100分,合计总分为300分。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对口单招财会专业技能——会计账务处理教学的老师,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以上各项技能,顺利通过技能考试,并为正式高考积累更多的分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有序地展开技能教学:
一、数字入手,打好基础
加强职业技能,强化技能水平,增强学生就业竞争优势,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会计数字书写技能是指会计工作人员在经济业务活动的记录过程中,对接触的数码和文字的一种规范化书写技术。会计工作离不开书写,没有规范的书写就没有会计工作质量。规范化的书写技能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人员良好职业修养的标准。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首先书写应当规范易辨、清晰整洁。
会计数字的书写包括阿拉伯数码的书写、数字汉字大写两大部分。对口单独招生技能考试时对会计数字书写考核的内容是:阿拉伯数字书写规范;中文大写数字书写规范;大小写金额书写对比;并应用以上知识规范地填制增值税专用发票、支票、收据、进账单等原始凭证。考试时这部分的分值为20分。从最近几年的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财会类专业技能考试试卷看,这部分的试题都比较容易,许多学生能得满分,但也有部分学生失分严重,原因是该部分学生在考试前的练习过程中,思想上有麻痹现象,总以为阿拉伯数字和数字汉字大写很简单,连小学生和初中生都会写,以致训练时心不在焉,出现阿拉伯数字书写和中文大写数字书写和大小写金额书写不规范或者书写错误后不能使用正确的更正方法进行更正的现象,直接结果是在技能考试时扣分严重。为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在会计数字书写训练的开始,首先以以往学生失分的情况和原因作为案例,教育学生克服麻痹心理,踏踏实实、规规矩矩地进行规范的训练,并做到持之以恒,真正达到规范易辨、清晰整洁的书写要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循序渐进,注重细节
按照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财会专业技能考试标准的要求,对会计账务处理的考核内容是:原始凭证的审核;登记三栏式日记账;登记三栏式、数量金额式明细账;登记总账;更正错账;结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将对账单和日记账核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这部分的分值共100分。为此,我们可以把会计账务处理的基本程序分三步:第一步,编制会计凭证;第二步,登记账簿;第三步,编制会计报表。在技能训练时,应从单项技能实训开始,按照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启用与记账规则账簿的设置与登记总账和明细账的关系及其平行登记结账、对账及更正错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这一总体教学计划,在每一环节逐一展开训练,无论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还是会计报表,都要讲清每个项目的注意点,如该张原始凭证是外来的还是自制的、应具备哪些内容、应有哪些人员的签章;该企业使用专用记账凭证还是通用记账凭证,它们的编号分别是怎样的?一张完整的记账凭证应具备哪些内容等;登记账簿应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书写,不能使用铅笔和圆珠笔,红色墨水应按规定使用。三栏式总账如何登记?不同格式的明细账又如何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应按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做到日清月结;月末结账时要划通栏单红线;编制报表时不能忘记表头的填写等等。老师在教学时应做到讲解、演示清晰,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在填制、登记时不要遗忘每个环节,让学生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完整的印象,自己动手练习时真正做到得心应手,并能够交出完整规范的训练作业,培养学生遇事不含糊、办事不拖沓的工作作风。
[关键词]资产减值 借款费用 或有事项
[中图分类号]G27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42-01
一、收入的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中通过五项来确认收入,只有企业的销售同时具备了这五个条件,才能确定为收入,相反则不予确认。在具体会计处理中如售后回购业务,在收到货款时不确认收入,而作为一项负债在“其他应付款”中核算。这样可防止对收入进行高估,能充分体现谨慎性原则。
二、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企业应对资产负债表判断资产是否发生减值迹象,如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是因为资产未来期间不能给企业带来原账面价值的经济利益流入。资产的主要特征是它必须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如果资产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则不能确认为资产,所以企业应以能给企业带来多少经济利益流入,就确认为多少资产。这样则不致于导致企业资产和利润虚增。因此,企业资产一旦发生减值则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以后资产在摊销和折旧时以扣减了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按预计尚可使用年限摊销,计入当期损益,应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运用中,如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等,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要做调整,对企业的净利润有影响,对股东分红有直接的影响,要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关系,提前沟通,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做相关处理。
三、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
借款费用能否资本化首先要严格地界定期间界限。区分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还是借款费用非资本化期间,非资本化期间不准资本化,只能费用化。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利息才允许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否则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再次,要区分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专门借款按在资本化期间内的借款利息扣除资本化期间内未使用的专门借款的利息收益,确认为资本化利息。而一般借款的利息资本化金额以在资本期间内,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资本化率确定。它不是将所发生的借款利息全部资本化,计入资产价值。这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中的不得高估资产原则。避免企业高估资产少计利息费用,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要从工程初期,对于在建项目中分摊的费用要在工程预算和工程施工合同有明确划分,做好谨慎原则的基础工作。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
除了已提足折旧仍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应当是企业经常。防止企业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任意调整固定资产的类别,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来人为调节利润,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通过计提折旧可以将成本费用均衡地分摊到每个会计期间。而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则是两种加速折旧方法。它是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来选择的。特别是技术更新换代比较快的固定资产,它在使用的前期为企业创造了较多的经济利益,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固定资产将被技术更先进的固定资产所代替,则其为企业创造的经济利益成递减态势,所以加速折旧可以让企业在使用前期多提折旧,使用后期少提折旧,从而可以将固定资产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提前得到实现,并且加速了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加速折旧要与税务机关进行良性沟通,有税务风险。
五、或有事项的确认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或有事项满足负债确认条件才能确认为预计负债。条件如下: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其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而“很可能”指的是发生的可能性为大于50%但小于等于95%,如果小于等于50%则不能确认。“基本确定”是指发生的可能性大于95%但小于100%,虽然或有事项在当期都不能100%的确定其未来是否发生,但谨慎性原则要求我们不能对潜在的负债和资产视而不见,该确认为资产或负债时就应该确认,并在报表附注中给予披露。给投资者、经营者及相关人员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作出正确的决策。对于“很可能”“基本确定”等相关比率的确定,可以规避企业滥用或有事项任意低估资产,高估费用。
六、关联方交易披露
在以往的分散支付制度下,财政部门根据确定的预算数以实拨资金的方式将资金拨付各事业单位,由事业单位自主使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部门取消事业单位实拨资金账户,财政资金不再下拨到用款单位,所有资金全部集中于国库,每个单位只有用款指标和计划额度,当实际发生支出时,按照年度预算和用款计划,办理财政直接支付。同时,为每个单位开设 “零余额账户”,该账户不是存款账户,里面只能显示财政下达的用款额度,当单位实际发生财政授权支付的业务时,先通过银行零余额账户支付后,再由银行从国库单一账户中清算收回垫付的资金。
二、财政资金支付方式发生变化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财政资金支付方式有两种:
1.财政直接支付:由事业单位按照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确定的资金用途和用款进度,向国库支付中心提出支付申请,由国库支付中心开具支付凭证,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商品、劳务供应商或用款单位。
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财政资金包括:工资支出、基本建设支出、政府采购支出以及其他规定纳入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
2.财政授权支付:由事业单位根据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确定的资金用途和用款进度,按照财政部门授权和批准的用款额度,由事业单位开具支付凭证,银行从单位零余额账户将资金支付到商品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事业单位在资产类下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该科目核算财政授权支付情况下所取得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增减变动。借方表示收到财政下达的授权支付额度和因特殊原因退回该账户的额度资金,贷方表示授权支付的实际支出数和年终未用注销的额度。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支用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年末无余额。
三、国库集中支付下的事业单位日常会计核算
1.对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根据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相关原始凭证入账。会计分录为:
借:事业支出、材料等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如果直接支出部分构成新增固定资产的,应同时登记固定资产账,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2.对财政授权支付,事业单位根据银行盖章的《财政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与分月用款计划核对后记账,按到账通知书标明的额度确认收入,会计分录为: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事业单位从零余额账户支取使用时,依据授权支付凭证及相关原始凭证入账,会计分录为:
借:事业支出、材料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事业单位提取现金和支付时,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事业支出、材料等
贷:现金
事业单位缴存现金时,凭现金缴款单及财政授权支付更正通知书记账,会计分录为: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现金
四、国库集中支付事业单位年终结余资金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在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年终对账无误后,用款额度余额注销。
事业单位在资产类增设“财政应返还额度”总账科目,该科目下设置“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个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1.财政直接支付年终结余资金账务处理
“财政应返还额度”借方登记事业单位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贷方登记下年度实际支出的增减数。
(1)年底额度注销会计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年终依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作相关会计账务处理: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2)恢复额度账务处理:
下年度恢复财政直接支付额度后,事业单位发生实际支出时,会计分录为:
借:事业支出、材料等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2.财政授权支付年终结余资金账务处理
“财政应返还额度”借方登记单位零余额账户注销额度数,贷方登记下年度恢复额度数(如单位本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借方需同时登记两者差额,贷方登记下年度单位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
(1)年底额度注销会计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年终依据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作相关注销额度的会计账务处理: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如单位本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根据二者间差额作相关会计分录: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2)恢复额度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依据下年度初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作相关恢复额度的会计账务处理: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3)下年度单位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未下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作相关会计账务处理: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公司)将机器设备及房产用于经营性租赁的、其规模有增无减并已成常态。营改增实施之前,企业为社会提供经营性租赁服务属营业税计征范围,预先收取的租赁费需按“服务业”租赁服务开票,并计入当期应纳营业税税额。在账务处理时,应缴纳的营业税记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借方,同时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科目。2016年5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全面实施之后,经营性租赁服务属于该文件所规定的销售服务,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需按增值税新规计算缴纳增值税。但值得注意的是,增值税与营业税不同,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企业在收到预付租赁款并承担纳税义务时,不能采用与营业税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直接将增值税税款记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费用类科目,而应采用过渡科目进行结转。与此同时,为配合全面营改增所带来的增值税法规变化,2016年12月,财政部颁布实施了《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6]22号),对全面“营改增”后的增值税会计科目设置、账务处理方法以及报表项目相关列示进行了说明,但并没有提及在取得预收租赁费时,该如何进行增值税会计处理。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导致当前实务界对预收租赁款的会计处理存在不同观点和做法,相关争论也常见诸报刊和论坛。对此,本文拟予以建设性专门探讨。
二、当前常见的几种会计账务处理方式
例:假设某制造型企业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12月将其一处闲置的办公场所(同地)用于出租,月底收到某承租单位缴纳的2017年一季度租金333万元。根据财税[2016]36号文件的规定及当地税务部门认定,企业不动产租赁服务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1%。上述业务并不复杂,但在财税[2016]36号文件实施之后,涉及租赁业务由先前征收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问题,加之财政部为配合增值税法规调整、规范涉税业务会计处理,在财会[2016]22号文件中对会计科目及专栏设置进行了调整,由此导致实务界在增值税会计科目使用、增值税会计核算上比较混乱,出现多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做法:收到租赁费并向对方开票时,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并计入待转销项税额;然后从下年第一季度开始,分月进行转销并确认租赁收入。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1)借:银行存款333;贷:预收账款——某承租单位333。(2)借: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33;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3[333÷(1+11%)×11%]。(3)2017年1—3月,每月月底确认租金收入:借:预收账款——某承租单位111;贷:其他业务收入100,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11。第二种做法:在收到租赁费并向对方开票时,需确认增值税预交税额,然后月底转入未交增值税;从下一年起,按月确认租赁费收入及销项税额。账务处理如下:(1)借:银行存款333;贷:预收账款——某承租单位333。(2)借:预收账款——某承租单位33;贷: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33。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33;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33。(3)2017年1—3月,每月月底确认租金收入:借:预收账款——某承租单位111;贷:其他业务收入1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第三种做法:收到租赁费并向对方开票时,直接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并记入“应收账款”科目;从下一年度开始,按月确认租赁费收入。账务处理如下:(1)借:银行存款333;贷:预收账款——某承租单位333。(2)借:应收账款——某承租单位33;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3。(3)2017年1—3月,每月月底确认租金收入:借:应收账款——某承租单位100;贷:其他业务收入100。(4)2017年一季度末,双方对账后核销预收账款:借:预收账款——某承租单位333;贷:应收账款——某承租单位333。
三、对上述三种处理方法的分析
1.实际账务处理争论的焦点。企业在提供不动产租赁服务时预收租赁费,实质上属于预付费业务。即承租方根据租赁合同,向出租方预先支付租赁费,作为履约的保证;出租方则在取得租赁费后,承担向承租方按时、按要求提供租赁服务的义务。在全面营改增实施后,出租方收到的预付租赁费由两部分构成:租赁费收入和增值税税款。结合上述账务处理来看,对预收租赁费争论的焦点在于这两个部分:一是该如何对所缴纳增值税的性质进行判定,采用哪个会计科目核算;二是如何对预收租赁费进行价税分离处理。对上述两点理解不同,导致会计处理方法存在较大差异。2.对上述三种处理方法的评价和分析。第一种做法在企业收到租赁费预收款时计算并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这一点符合财税[2016]36号文附件《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四十五条关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即“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但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将“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作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过渡科目,并按月进行结转,则与现行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不符。因为,根据财会[2016]22号文件的规定,“待转销项税额”属于“应交税费”科目的二级科目,主要用于核算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提供服务等,已确认相关收入(或利得)但尚未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而需于以后期间确认销项税额的增值税税额。换言之,只有当收入确认时间早于钠税义务发生时间时,才会涉及“应交税额——待转销项税额”科目。显然,从本例来看,收入的确认时问要晚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问,因此将增值税销项税额确认为待转销项税额并按月摊销的做法,明显是错误的。第二种做法将收到租赁款并开票时确认的增值税额作为预交增值税处理,也与现行税收法规及账务处理规定不符。根据财税[2016]36号文件及国家税务总局的《纳税人转让不动产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纳税人转让异地不动产、异地提供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异地提供建筑服务、以预收款方式销售房地产等四种情形,需要按照规定的方法在经营地预缴增值税。为配合该项规定,财政部在财会[2016]22号文件中增设了“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以核算纳税人增值税预交情况。本例中,企业从事本地不动产租赁业务,不属于上述应预缴增值税的四种情形,也不涉及“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科目核算。此外,第二种做法在按月确认收入时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则是将收入的确认时间与纳税义务时间混同,违背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笫四十五条的规定。笫三种做法在账务处理上使用了“应收账款”会计科目,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财会[2016]22号文件对销售业务账务处理的规定,即企业在销售业务、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提供服务时,应当按照应收或已收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取得的收入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售税额)”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二是增设“应收账款”科目便于双方期末对账。“预收账款”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实际已收到的租赁方租赁费,可与增值税发票金额相互勾稽;“应收账款”科目借方余额则反映企业按权责发生制核算的应收账款总额,这样方便企业对账及填列资产负债表。上述考在逻辑上没有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承租方已预付租赁费的情况下,增设“应收账款”科目既不便于财务人员理解,也缺乏直接依据,使得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增加了会计账务处理的复杂性。
四、预收租赁费的会计账务处理思路
对预收租赁费进行会计账务处理的关键是厘清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根据财税[2016]36号文件规定,企业提供租赁服务收到租赁费预付款时,即承担增值税纳税义务,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进行核算,在此过程中不涉及“待转销项税额”及“预交增值税”等二级科目;二是租赁费由租赁收入和应纳增值税两部分构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21——租赁》相关规定,预收租赁收入需在服务期内按直线法进行确认。在收入的确认与增值税纳税义务不同步的情况下,进行预收租赁费价税分离处理,笔者认为有两个思路:一是直接通过“预收账款”科目分步结转;二是借助“递延收益”科目进行过渡结转。1.直接通过“预收账款”科目分步结转。会计账务处理如下:(1)借:银行存款333;贷:预收账款——某承租单位333。(2)借:预收账款——某承租单位33;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3。(3)2017年1—3月,每月月底确认租金收入:借:预收账款——某承租单位100;贷:其他业务收入100。2.借助“递延收益”过渡科目进行结转。会计账务处理如下:(1)借:银行存款333;贷:预收账款——某承租单位333。(2)借:预收账款——某承租单位333;贷:递延收益——不动产租赁收益3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3。(3)2017年1—3月,每月月底确认租金收入:借:递延收益——不动产租赁收益100;贷:其他业务收入100。思路一:在收到预付租赁款并向对方开票时,直接从预收账款中结转增值税销项税额。因为增值税是流转税,表面上是出租方承担了纳税义务,但最终税款会通过租赁费转嫁给租赁方,所以预付租赁款所含增值税可直接抵减预收账款。抵减后的剩余部分属于未实现租赁收入,按会计准则规定,在每个月月底按直线法进行确认即可。思路二的做法则是在向对方开票时,将预收账款一次性全部结转,一部分计入增值税销项税额,叧一部分计入递延收益;然后在后续租赁服务期内,依次将递延收益结转为其他业务收入。综合来看,两种做法在收到预付租赁款时,都是先通过扣减预收账款来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不同的是,思路一是直接通过“预收账款”科目进行后续租赁收入确认,而思路二则是借助“递延收益”科目进行收入确认。“预收账款”和“递延收益”在资产负债表中都属于负债类项目,在租赁收入确认前,发挥暂时归集、汇总预收账款的作用。所以,从处理税法和会计差异的基本思路来看,两种做法没有本质区别;但从实务操作看,思路一只需在财务报表中披露预收账款的变动情况,处理简单,易于理解,并且方便与承租方进行对账。思路二:由于预收账款一次性结转,且增设了“递延收益”科目,需分别说明、披露预收账款和递延收益的变动情况,略显繁冗。因此,相比之下思路一的做法在实务操作中更具有可行性。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营改增全面实施之后,对预收租赁费的会计账务处理,笔认为要瑾记两点:一是在税款的计算缴纳上,要严格遵守财税[2016]36号文件关于销售服务计税方法及纳税义务时间的规定。在预收租赁费时,应依据税收法规要求,开票确认增值税销售税额,承担增值税纳税义务。二是在账务处理上,要贯彻遵循财会[2016]22号文件和会计准则有关要求。对于预收租赁费所含的增值税销项税额,通过“预收账款”科目进行结转;对于未实现租赁收入,则租赁期内按月通过“预收账款”科目结转确认。同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既符合税收法规及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又简单、清晰、易懂、且易于被财务人员接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增值税业务的会计核算也日趋复杂。以增值税会计科目为例,与营改增之前相比,除在“应交税费”科目下保留“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二级明细科目外,还根据营改増纳税管理要求增设了“预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待转销项税额”“简易计税”等二级明细科目。对此,我们财会人员要认真领会其适用范围及要求,不要混淆各明细科目的使用方法,从而提高增值税会计核算水平。
作者:周星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工作方法;财务处理
1引言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推动了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革新,会计工作方法也逐渐实现了信息化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结合了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操作技术的会计工作,依托与数据信息的现代化处理方法,处理日常的会计事务,相较于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会计工作效率与质量。
2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传统会计工作与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工作效果相对比可以发现,会计电算化能够大大提升会计工作质量与效率,也更加能够满足市场经济与网络环境高速发展的技术需要,能够满足市场运行的模式需求。在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现代会计管理工作理念也逐渐革新,更加看重对于会计信息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并且通过会计电算化手段将数据与信息快速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工作当中。会计电算化工作模式更加适用于复合型工作模式,能够优化会计管理工作档案及信息管理模式,进一步满足会计工作开展的创新性需求,以提升会计工作的标准化与系统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会计工作的严谨性与高效性,便于数据信息的高效利用,也有利于企业基础经济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除了企业之外,会计电算化的开展也有利于提升我国经济社会的经济管理水平,能够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的现代化管理。
3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3.1会计职能方面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会计工作的岗位职能也随之发生调整,再加上单位结构与经济管理模式调整等因素,现阶段的会计工作岗位职能已经包含了会计职能核算、审计监督、职能分析与预测等。简单地说,会计电算化是结合了会计、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电算系统,包含预测、决策、分析、核算与管理功能,在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会计电算化进一步提升了会计电算平台上会计工作的开展,减少会计核算工作中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的投入,大大提升了经济管理与会计核算的效率与质量,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会计工作的系统性与规范性。现阶段,会计主要职能方向还在于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由人工操作会计电算系统,会计电算平台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会计各项工作职能之间的相互关联。
3.2会计记账方面的影响
对于会计记账方面的影响,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会计工作账目核对工作,并且大大提升了会计记账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在记账之余,会计电算化技术还能够通过计算机来自动核对总账与明细账目,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对于计算机设备与网络平台的依赖较强,数据的录入、编辑与导出工作更加方便且不易留下痕迹,因此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网络安全问题,会计记账数据真实性与完整性会受到影响。传统会计与会计电算化下的会计工作是以会计记账为桥梁的,考虑到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记账数据安全性的问题,除了采取必要的网络安全防范技术与会计电算化平台登入权限限制之外,还应当切实加强对于会计评审的审核工作,对会计记账职能进行严格限制,做好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
3.3账务处理方面的影响
传统会计工作是采取人工方式处理会计账务,进行手工记账,需要由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大量的纸质计算与账务处理工作,包括单据、报表、账簿处理等,在投入大量人力成本的同时,还会消耗大量的纸张,造成资源损害与生态破坏。而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账务的处理基本上实现了无纸化工作,会计电算化以电子凭证、电子票据与电子账务来取代了传统账务处理工作中需要消耗的大量纸张与人力。另外,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交易活动的支付方式主要通过网络账户而非现金交易,摆脱了传统会计账务处理工作中,现金交易处理手续的烦琐,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会计电算化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会计工作的人力成本,更加有利于坏账与烂账等问题的控制。
3.4会计审计受到的影响
传统的会计审计与监督工作是会计账务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确保会计工作有效性与高效性的重要方式,同时也能够起到防范财务风险的作用。现阶段,如何提升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审计工作质量与监督效果始终是困扰会计行业的重要因素。会计电算化给了会计舞弊更多的空间,对于会计工作采取的审计与监督手段逐渐失效,基于网络平台与计算机软件进行财务与会计犯罪的案例逐渐增加,而这些会计电算化舞弊案例相较于以往的会计舞弊与会计犯罪更加不易发现,具有非直接性、病毒性与跨地域性等特点,成为困扰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审计人员的技术应用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会计审计人员需要具备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平台、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能力,能够熟练录入数据并修改数据,以解决计算机数据可操作性匮乏与系统漏洞等问题。
4结语
会计电算化在信息时代下的应用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但同时也使得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面临着新的考验,在实际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中,除了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效率之外,不断提高会计工作的安全性也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曲晓瑜,田智浩.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影响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
【关键词】浅谈;医院;基建安装;固定资产;核算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当中提出了全面性原则,该原则重要的体现就是要将原来基建账不在大账中反映,变成现在的每月月末并入大账反映,从而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清晰地看到医院基建安装项目的全过程。在广大会计核算时,要特别注意的是:基建账核算的依据是《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编制记账凭证时后附的是原始凭证的原件,而在月末并账时,即并入正常的账套核算时,由于原始凭证原件已经在基建账上使用,因此基建并账时只能使用复印件,这与目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格格不入。在并账时医院核算运用的制度是《医院会计制度》。
下面通过举例解析,从而使广大会计人员对此有深刻的理解:
2016年2月10日,某市医院对门诊综合楼项目进行新建,经过招投标进行发包,此次修共发生支出1500万元,即4月1日支出1000万元,5月1日支出500万元,均为财政直接支付,年末时该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请作出4月、5月、12月的基建账务处理,并账账务处理。
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4月1日 基建账会计处理如下:
借: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门诊综合楼项目 1000
贷:基建拨款―本年拨款 1000
4月30日 月末并入经费账时,会计处理如下:
借:财政项目补助支出―门诊综合楼项目 1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助资金 1000
借:在建工程―门诊综合楼 1000
贷: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 1000
5月1日 基建账会计处理如下:
借: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门诊综合楼项目 500
贷:基建拨款―本年拨款 500
5月31日 月末并入经费账时,会计处理如下:
借:财政项目补助支出―门诊综合楼项目 500
贷:财政补助收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助资金 500
借:在建工程―门诊综合楼 500
贷: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 500
12月31日 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基建账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交付使用资产―门诊综合楼项目 1500
贷: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1500
12月31日 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并入“大账”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门诊综合楼项目 1500
贷:在建工程―门诊综合楼 1500
后续使用该固定资产时,由于该设备属于财政投入资产,属于公共财政服务范围,因此在给患者计算业务成本时,不应当将该累计折旧费用计算在内,否则会造成医疗业务成本虚高,与民
营医院的医疗业务成本相比较不具有可比性。因此该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属于“虚提”折旧,而不是“实提”折旧,目的是真实反映资产的价值,防止资产虚增,具体账务处理时,借记“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贷记“累计折旧”,年末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
下面举例反映医院运用自有资金的建设项目:
2016年2月10日,某市医院对门诊综合楼项目进行新建,经过招投标进行发包,此次修共发生支出1500万元,即4月1日支出1000万元,5月1日支出500万元,均为医院自筹资金,年末时该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请作出4月、5月、12月的基建账务处理,并账账务处理。
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4月1日 基建账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基建拨款―本年拨款 1000
借: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门诊综合楼项目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4月30日 月末并入经费账时,会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门诊综合楼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5月1日 基建账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500
贷:基建拨款―本年拨款 500
借: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门诊综合楼项目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5月31日 月末并入经费账时,会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门诊综合楼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12月31日 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基建账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交付使用资产―门诊综合楼项目 1500
贷: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1500
12月31日 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并入“大账”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门诊综合楼项目 1500
贷:在建工程―门诊综合楼 1500
对于医院运用自有资金建设的固定资产,后续期间计提折旧时,不是运用“虚提”折旧,而是运用“实提”折旧,对于折旧的成本要记入相关成本费用,具体的会计处理时,借记“医疗业务成本”,贷记“累计折旧”。
一、会计电算化比较现行会计
1.电算化的意义
会计电算化之中融合了电子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学、网络信息系统技术等众多学科。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现实中来,如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的传输、收集、保存,可以使给特定的人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对管理和决策起到帮助作用[1]。由此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的优势。
2.基本前提比较
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持续经营这四个体系是现行会计的基本前提[2]。以前的企业主要的生产制造和管理都是实物管理对会计所要求的不高;当生产制造逐渐的稳定,由于还是以手工为主,那么会计对数据的收集、处理将会导致企业出来业务范围以及会计数据遭到影响,花费高成本、大量劳动力获得低效率。这也导致许多事情都是过后才知,导致决策成为一句空话。然而,当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会计电算化到来的时候,对于数据的处理、统计都完全颠覆了人们的观念,而且快速、高效、成本更低。使用电算化会计在应用中可以提升会计人员工作的速度、节省体力,使会计工作变得高效轻松。
二、电算化对现行会计的影响
1.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影响
填制会计凭证,根据凭证登记各类帐薄是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然后根据帐薄来记录编制报表给会计提供信息的一个方法与步骤。而电算化会计,是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普遍方法,它依据审核之后的记账凭证中的科目实行编制科目汇总,最后按照科目汇总来计算总账,在此同时还为会计报表提供所有数据,因此科目汇总表可以说是处理程序的中心点[3]。随着会计账务出来程序的不断完善,适应性、运算速度也变得更强、更快,可以轻松的满足用户对经济分析信息的全部要求。
2.计量货币假设的影响
计量货币假设,是指会计在核算中以货币作为计量的最好方式。当然会计数据肯定不单单只是货币单位,现行会计报告主要是以货币为计量的财务信息。货币是会计同样计量的单位,有助于无相关的行业,不同企业使用相同的标准来衡量其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让人们可以通过货币来对企业的经济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账务流程的影响
电算化会计做账务处理,只需要在电算化系统中输入会计凭证在输出会计报表就完成了,所有的环节都是在机内自主完成的,从而使得整个账务处理流程严密性、连续性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现行会计的处理财务流程,直白的说就是;凭证帐薄报表。因此,现行会计跟电算化会计的对比划分已经没必要了,这也是电算化会计的普及的有效证明。
三、电算化会计的实行措施
1.清楚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
第一,企业领导者要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自身也要明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程度,全方面的展开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与运作。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企业的财务人员在确定了规模与系统目标的情况下,应加强分析、研究,总结出实施计划与方案,最终达到以最少的开销,把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利益无限扩大。
2.财务软件的改进与建立
当前,众多企业信息化的方向是对资金流、企业物流和信息流一体化的管理。财务软件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很好的开发技术和融合理论是对现有的财务软件的要求。真正发挥出电算化的优势,必须加入管理信息系统,提升软件功能。同时也得注意在全球经济化的环境中,要保持软件自身的完善与更新,开发出安全性更高,性能更齐全的会计软件。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缺陷;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基本涵义
所谓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者为了维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性,确保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调整和评价而制定的制度、组织、方法和手续的总称。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是农村信用社强化管理的一种自律行为,它是管理层为有序、有效地开展资金营运,维护资金安全完整,确保其稳健经营而采取的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
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运行机制,包括建立完善的内部自我约束机制、自我监控机制、自我防范机制,并将这套机制贯穿于农村信用社营运和业务管理的全过程。它是金融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农村信用社经营行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也是衡量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内部组织结构的控制
组织结构是指农村信用社计划、协调和控制经营活动的整体框架。设置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农村信用社要制定明确、成文的决策程序,全部经营管理决策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并保留可核实的记录,防止个人独断专行、超越或违反决策程序;其次,农村信用社的各级经营管理机构要严格执行上级的决策,并在各自职责和权限范围内办理业务,行使职权;最后,农村信用社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系统,建立各项业务风险评价、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机制和对内部违规违章行为的处罚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有效防止内部的侵吞、挪用和外部的盗窃、诈骗。
(二)信贷风险的控制
1.对各类贷款的发放和使用必须实行严格控制。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所确定的支持重点。要遵循贷款的“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建立管理和对操作人员行为控制的信贷管理制度。
2.建立以风险评估和控制为核心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对贷款实行贷前风险评估和风险测定,根据风险程度确定贷与不贷、贷多贷少以及相应的放贷方式。要建立监测信贷风险的报警系统、考核指示体系及监测借款企业经营风险的报警系统。
3.要建立对贷款的立项、调查、审核、决策,以及对贷款的检查监督为内容的信贷资产管理责任制。做到责任明确,逐级负责,任何人不得超越职权和违反程序发放贷款。
(三)会计系统的控制
会计系统是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农村信用社为了汇总、分析、分类、记录、报告经营情况,并保持对相关资产与负债的受托责任,而建立的方法与记录。严密的会计控制系统要求会计记录、账务处理和经营成果核算都完全独立,严格遵循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会计人员进行账务记录必须是经严格审定的有效的会计凭证,能够确定业务活动发生的时间,并在适当的会计期间得到反映。通过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录入会计数据时,必须保证只有在识别特殊密码状态下才能进入该系统。修改会计记录必须履行必要的手续,得到适当的授权,并详细记录在案。
会计系统的控制主要是对会计账务处理须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实行分级授权、岗位分工、严禁一人兼岗或独自操作全过程,会计人员不得超越权限范围处理会计账务和增删改会计账务事项或参数,授权处理的事项须履行必要的手续。对会计账务处理的有效依据如业务用章、密押、压数机、空白重要凭证等应实行专人分管;资金与实物应分别核算与管理。会计部门对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要进行表外登记,应由独立于会计部门之外的部门管理现金、有价单证及其他实物形态的资产。会计部门须妥善保管密押、压数机、凭证、业务用章及会计档案,严格会计资料的调阅手续,防止会计数据散失。还应严密内部凭证传递环节,防范借以偷换、伪造内部往来划款凭证,骗取大额资金的现象发生。农村信用社只有在内部组织结构、信贷风险、会计系统等各个方面加强控制,才能保护金融资产的安全完整,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三、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
内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对此,必须从思想上有足够的认识,标本兼治,力克顽症,处理好“五大关系”,努力开创内控建设新局面。
对策之一:处理好内控优先理念与提高员工素质之间的关系。最大可能地控制风险、降低成本和利润最大化是每一个金融机构的经营核心,也是公司治理、强化内控优先理念、提高员工素质的共同目标。内控优先理念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也贯穿于信用社经营管理与提高员工素质完全融合,内控优先理念与提高员工素质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要抓好教育经常组织员工学习信用社经营管理的目标、方针、政策,传达管理者的意图,保证信用社在良好的内部环境下健康运行;其次是着力培育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要通过持续宣传、培训、教育,引导员工熟悉岗位职责,理解和掌握内控要点,努力发现问题和防范风险。再次是从提高员工素质、完善流程、掌握规律、营造环境、拓展业务五个方面入手,高度重视员工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加大对规章制度和新业务流程的学习培训力度,坚持岗位练兵,注重业务实践,突出培训效果,培养员工严密的制度观念和严谨的执行意识,避免员工因不熟练、不掌握、模糊不清,在无知和盲目中出差错、出事故。引导广大员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珍惜生命,提高职业修养,彻底根除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的陋习。
参考文献:
[1]林永军.农信社内控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3,(02).
一、财务会计电算化应用中的困境
1.意识限制。
长期以来,财务管理工作使用珠算方式计算、纸质保存,如要推广应用会计电算化模式,不仅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形式的使用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适应,而且利用电脑查数据的人员也难以顺利查阅。诚然,会计电算化形式在会计账务处理的普及和应用,首先要在人们心中树立会计电算化模式意识。
2.会计电算化人才限制。
由于部分会计员的文化程度较低,对会计电算化模式理解较少,在推广应用会计电算化模式就会面临困难。近来由于偏远地区的发展,有了充足的条件使会计电算化模式在广泛推行成为可能。但是没有合格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难以进行财务会计工作。
3.会计电算化软件限制。
目前的财务管理当中,应用会计电算化形式,遇到的又一障碍是没有通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各软件使用方法不一样,报表汇总不兼容,数据不通用。所以当下,有通用的会计电处算化软件成为会计电算化模式在财务管理中普及推广的关键性因素。
4.资金限制。
由于经济发展,人们富裕要依靠资金的投入,各地经济发展也不相同,南北发展和东西差距很明显。要在财务管理中普及推广会计电算化模式,这是个漫长的时期,要不断有技术、资金和人员投入。会计电算化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方式,在管理中广泛应用,还要很长的时间。
二、应对措施
1.增强会计电算化意识。
会计电算模式是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模式,推行应用会计电算化模式与经济工作的人员配备、管理制度的完善及资金的落实具有重要关系,会计电算化模式在财务管理中推行须要政府的支持和做好政策性宣传。所以,各级政府应当通过电视、报纸等方式为会计电算化模式的推广工作做好宣传,着实增强广大地方干部特别是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意识,让其能够意识到会计电算化模式在财务管理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推动会计电算化模式在财务管理中广泛推广应用。
2.大力度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
会计电算化模式在财务管理中的推广要掌握会计知识、又要会电脑的人才。然而结合当前实际而言,全通晓这两项技能的人才很难寻找,这就要各级政府搞好会计教育和电脑教育相结合教育模式,加大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理论联系实际,以促进会计电算化模式在会计账务管理中顺推行应用。
3.软件更新的力度要加大。
为了会计信息安全,需要有通用的财务软件用比较统一的标准来处理会计电算化模式在财务管理推行中出现问题。还要做好财务软件的适时更新工作,以适应会计电算化模式在应用,促进经济发展。
4.做好硬件投资工作。
会计电算化模式在财务管理中推行,而后普及,再一个是硬件不能少,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以使会计电算化硬件水平逐步提高。从而促进会计电算化模式在财务管理中顺利推广。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钢铁企业利润水平的不断提高,纳税额连年增长,企业在抓成本和资金管理的同时,积极进行税收筹划和管理,即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投资、经营、理财活动事先进行筹划和安排,运用国家税收政策,合理、合法地减少税金支出,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策略与方法多种多样,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针对具体税种进行,二是按照经济活动的类型或业务流程的具体环节进行,三是围绕减轻税收负担和免除纳税人义务所采用手段、方式的不同进行。三种方式并非截然分开,实践中,常常是围绕税种和业务环节而采用一种或几种方法。具体采用何种方法,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税收政策来进行筹划。结合钢铁企业现状,我们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税收筹划:
通过设立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利用国家免税政策,实现节税
钢铁企业投资扩大规模时,会遇到是在原基础上发展还是设立分支机构的问题。如若设立分支机构,则涉及到采用什么组织形式的问题,它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成果,也影响到企业的税收结构。
在企业的分公司和子公司两种组织形式中,分公司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分公司与总公司作为一个纳税主体,将其收入、成本、损失和所得并入总公司纳税;而子公司因其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可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独立纳税。
由于分公司与总公司合并纳税,分支机构的费用已从总公司应纳税得额中扣除,若母公司和分公司有一方发生亏损,则亏损方的亏损额可从公司整体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从而减少所得税支出。但分支机构为子公司时,须分别纳税,亏损方虽不交所得税,但亏损额不能从总公司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因此企业在设置组织形式时,要综合考虑、权衡利弊。如果子公司具备享受“新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当年安置城镇待业人员达到规定比例(60%)的,可在3年内免征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则显然分支机构应该设置为子公司。
利用有关会计政策。协调好税务和会计处理方法,实现节税
会计政策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由于有些经济事项可以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即存在不只一种认可的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譬如我国的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对于存货的计价,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而对于折旧的计提,也允许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所有这些方法都是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的会计政策,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可以产生不同的纳税结果,这就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
由于历史原因,许多钢铁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很大,形成的时间很长,不但长期占压着企业资金,且其中很大部分已经形成呆账、坏账,事实上已无法收回。多年来,企业特别是非股份制企业,一般都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每年按照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5%提取坏账准备金,并计入当期损益,由于提取的比例偏低,不足以弥补可能形成的呆坏账损失,形成了事实上的潜亏。如何进行会计和税收处理,做到既能在当期实现的利润中处理掉这部分潜亏,又不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就很有必要进行税收的筹划。
由于税收法规和会计法规所调整的经济法律关系不同,其出发点和目的也不同,会计法规是为了保证正常的经济秩序和会计秩序,维护投资人和其他利益人的合法权益;税收法规是为了保证国家和企业合理的分配关系,维护国家的利益,两者处理经济事项时遵循不同的原则。会计政策规定对坏账准备的提取既可采取百分比法(5‰),也可以来用账龄法。但税法规定对坏账损失的税前扣除依据,一是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提取的50‰坏账准备金,二是按实际发生的呆坏账损失。如果企业3年以上应收账款占了应收账款总额的绝大部分,企业可以通过重大会计政策调整,将百分比法改为按账龄法提取坏账准备金。企业在进行这项税收筹划时,需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归纳、整理,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审计认证,并报上级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征得按账龄法提取额度超过百分比法部分不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在税前予以列支。
再譬如,会计政策规定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可以计入当期损益,而税法规定此部分资产损失须做纳税调整,但如果属于处置国家明令淘汰落后的工艺装备的资产损失,经税务机关批准后,是允许在税前列支的。类似的需要协调统一处理的事项,企业在税收筹划时都可以充分考虑运用。
运用不同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为企业节税
企业应缴纳税额是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税收政策为依据计算缴纳。实践中,对有些经济业务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这些不同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均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但由此造成的税收负担却截然不同。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会计账务处理手段,将成本费用向有利于节税的方面转化,以降低税收负担。
税法规定,企业有兼营和混和销售行为的,如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兼营是指纳税人既销售增值税的应税货物或劳务,同时还从事营业税的应税劳务。若企业在销售产品的同时,负责为客户办理公路运输服务,涉及这两种业务一种是增值税税率17%,一种是营业税率3%。如果将销售产品和运费分账核算,那么运费应纳税额等于运费收入乘以税负率(包括城建税、教育费附加10.5%)3.315%。假定x表示向购买钢材客户收取的运费,应纳税额为x*3.315%。如果不分账核算,取得的运费只能按7%进行抵扣,进销项差额按增值税率计征增值税,假定y表示支付给车主的运费,应纳税额为(x/1.17*17%一y*7%)十(x/1.17*17%一y*7%)*10.5%=(X/1.17*17%一y*7%)*(1十10.5%)
后者-前者=(X/1.17*17%一y*7%)*(1十10.5%)一3.315%X=0.12735x一0.0773y.通过测算可以看出,分账核算税负要低。涉及此类业务的企业可以将产品销售业务和运输业务交由两个部门或单位分别办理,并单独设账,使销售货物与为客户提供运输服务业务分账核算,达到节税的目的。
类似的还有诸如税收政策规定:“对企业全部或部分出售职工住宅产权并全部或按出售产权比例核销固定资产原值的,不再征收房产税”。企业若能对于已出售的职工住房的房产原值及时核销,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则可按规定避免计征“房产税”。
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为了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常会利用税率的差别和减免税政策来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来促进国家的产业发展,地区发展,科技发展,保护国内工业。这些税收优惠政策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变化而变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密切关注、跟踪、研究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及其变化,及时利用好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带来节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如为鼓励、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经济稳定发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999年12月8日颁布并实施了《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又于2001年1月14日颁布实施了《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购买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规定,“凡在我国境内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上一年新增加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抵免期限不超过五年”。
近几年,钢铁企业为调整产品结构、加决发展,大都增加投资进行基建技改,其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国产设备投资部分,可享受用国产设备投资款抵免企业所得税的政策。企业应及时研究并在时效期内用好这一政策。
加强税收管理,堵塞漏洞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制度;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3-0041-02
1 会计电算化的内涵
二十一世纪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以空前的影响力冲击着人类的社会和经济,从根本上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实务。基于现行会计制度条件下,传统的手工会计加速演变为电算化会计成为会计实务处理的最大变革。
会计电算化是指在会计工作领域中计算机技术的运用。简单地说,为了给有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以及帮助他们进行管理和决策的目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系统技术,对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传输等一系列的工作。由此可见,会计电算化不仅要具有使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算账以及报账等功能,更应该具有分析会计信息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为经营管理服务。
2 影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2.1 思想认识的影响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起步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晚,在人们的思想中,还没有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绝大多数的企业,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还仅仅存在于代替手工核算,这样做,仅仅是可以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工作强度,而并没有认识到建立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体系对于会计主体的重要性。
2.2 会计科目的影响
在实行手工会计的条件下,没有严格要求科目代码,当我们用到哪一个会计科目,只需要直接写出所要用到的科目名称。但是,当会计电算化被广泛应用以后,以前手工会计下的编制凭证、登记账簿,以及对账查询报表等,只要在系统中运用有关会计科目,科目名称就会用相应的科目代码来替代。这样,会计电算化相对于传统手工方式要方便和快捷。由此可见,会计电算化对于会计实务来说,最大影响体现在会计科目编码的变化。另外,在电算化会计中,为了更有利于开展核算、查询等工作,不仅会计科目要使用编码,往来账企业、操作人员等也会用到编码,从而便于管理人和事。
2.3 账务处理程序的影响
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填写或审核会计凭证,根据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然后依据会计账薄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提供会计信息,即完成证-账-表这条主线,实现记账、算账和报账的方法和步骤。通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根据软件开发人员在开发会计软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证实,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较为普遍且效果较好,大多数会计软件都采用这种账务处理程序。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账务处理程序也将会处在一步一步的完善之中。因为这种程序能够适应各种会计账务处理,并且具有较快的运算速度,对于计算机的一次输入、多次调用等功能能够利用的淋漓尽致,把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做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2.4 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也是相对重要的一个因素。在这之中,管理者的问题往往是最重要的。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会计电算化的理解都比较浅层次,大多是表面的一些理解。比如,盲目听取财务人员的建议、软件推销人员的讲解,更有一大部分的管理者存在“关系软件”和“人情软件”,很多管理者往往理解会计电算化就是企业的计算机加上处理会计工作的软件;还有一大部分管理者并不信任计算机,认为计算机的软件和介质是虚拟的,看不见摸不到,这样远不如传统的纸质安全、可靠。甚至还有部分管理者对于企业应用会计电算化认识不到位,认为传统手工会计已经能够满足会计工作需要,没有必要再投资去实现会计电算化,增加企业预算。
3 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缺乏统一的账务处理程序
缺乏统一的账务处理程序是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很大障碍。也就是说,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其中改造现有的账务处理程序是当务之急。但是,由于受到技术或保守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有工作流程还处在旧的体制上运行,而无法适应实际业务的要求,更无法完全发挥其优越性,制约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和转型。特别是采用不同核算方法来处理同类的经济业务,就不能保证企业账务处理的一致性,从而影响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3.2 会计电算化人员业务素质较差
会计电算化人员业务素质较差,主要体现在对电算化人员的管理滞后。现在的电算化人员大多是出身于企业的会计和出纳,对财务业务熟练,可以经过短期的培训处理日常财务。但是,要想熟练地应用财务软件,高效的发挥财务软件功能,受自身条件所限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制定管理制度;也没有在相应时间内适当调整分工,多数是以模仿为主;更没有严格执行和管理会计电算化。继而无法保证会计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使存储数据存在一定风险等诸多问题,这些都成为制约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障碍。因此,要发展会计电算化应该通过有效控制存储方式、处理方法和介质,配合企业内部管理的变化,打破传统会计分工流程,改变会计人员的职能,提高财务处理能力。
3.3 会计电算化管理松散各自为战
目前,企业应用会计电算化较为普遍,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相应的组织协调,使各部门不能有效地配合,导致会计电算化管理松散各自为战,无法实现信息全面共享,加上受资金或人力等原因的制约,有些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和硬件设施建设尚不完善,欠缺统一的管理,因而没有得到企业管理者的相应重视。
4 现行会计制度下促进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研
究
4.1 政府促进会计电算化发展
政府应针对会计电算化制定和健全相关法律和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而保证会计电算化建设走上法制轨道。鉴于当前网络犯罪逐步走向专业化、利益化,在了解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政府应完善和规范会计信息管理与财务披露等相关法律和法规,加紧制定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规范第三方交易平台,从而营造健康绿色安全的法律环境。
4.2 管理者以及会计人员促进电算化发展
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出发,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会计电算化,深刻的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对于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性。首先,了解会计软件的工作方式,从以前的表层认识到深入研究,要让企业管理者看到会计电算化软件对于企业会计工作效率的提升。其次,让管理者真正认识到企业要想发展坚决不能出现“关系软件”和“人情软件”。最后,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也要提高,所有会计从业人员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会计软件,了解会计软件中每一个模块、每一个应用的具体功能。这样一来,会计电算化才能真正在企业中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4.3 软件商促进会计电算化发展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会计软件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例如,会计软件的某些功能和模块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会计软件的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规范要求去设计,一味只追求软件的销量,不考虑不规范做法带来的后果;会计软件在具体处理一些会计业务上,对会计账务处理理解不够全面,使得软件的一些应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为了提高网络安全需要强化软件开发和设计管理,会计软件开发与完善要注重个性化,与企业自身的管理系统相匹配,同时为了提高会计软件的通用性和安全性,可引入人工智能等高领域技术到软件中,进行预测和决策,开发或优化具备核算与管理功能,并和企业发展情况更加兼容模式的会计软件,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
5 结 语
在会计信息化深入发展的今天,需要弄清会计制度与电算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现行会计制度下实行系统的电算化,改善后的会计制度也将为电算化环境下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管理提供有益指导。从会计电算化角度深入系统地研究现行会计制度,对于会计理论与实践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延东.对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0,(2):215.
[2] 沈艳艳.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0,(6):145-146.
【关键词】 碳会计; 碳计量; 信息披露
200多年人类工业化的扩张,让我们在享受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无法回避另一个事实――资源枯竭、空气浑浊、气候变暖、水源污染……在全球性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完善低碳经济政策,引导社会从事低碳经济活动,已逐步成为各国的共识。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温室气体(GHG)排放的主要源头。从建厂时的土地利用变更到企业能源消耗、生产过程乃至废弃物处理等无一不是温室气体产生的根源。然而针对企业碳排放的计量与核算至今未纳入企业核算体系之内,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的生产到对外销售的整个经营环节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缺乏理论的指导,本文立足于此,尝试将低碳业务纳入到会计核算的范畴,构建低碳会计核算体系。
一、碳会计的确认对象
碳会计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以碳排放为对象进行计量或核算的会计工具。碳会计核算的对象是指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简单地说,碳要素在当今社会生产过程中无处不在,碳会计就是要对生产、运行、交换、消费等环节引起的碳排放进行计量和核算,而具体到行业,包括农业、林业、工业生产过程、能源、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废弃物。
其中,农业活动的碳排放主要包括水稻田CH4排放、旱地N2O排放、动物肠道CH4排放和粪便管理CH4、N2O排放等。林业及其土地利用碳排放主要包括森林(包含乔木林、竹林、经济林以及灌木林)和其他木质生物量储量的变化,包括活立木生长碳吸收,以及森林资源消耗引起的CO2排放,森林与非林地转化引起的CO2排放或者吸收。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对工业过程排放源的界定,并结合中国工业生产的特征,核算的工业过程与产品利用碳排放源主要包括采掘工业中水泥、石灰和玻璃的碳排放;化学工业中炭化钙、天然纯碱,以及硝酸生产过程中N2O的排放以及其他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金属工业中钢铁、铁合金、铝、镁、锌、铅的生产过程中CO2与CH4的排放。能源活动的碳排放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燃烧的CO2和CH4排放,煤炭开采活动的CH4逃逸排放,电力调入调出CO2排放等,能源活动还包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水电、风电、光伏电等)的碳减排。废弃物处置的碳排放主要包括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的CH4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废水的CH4排放。碳会计确认对象可用图1表示。
二、碳会计的计量
确立碳会计的核算对象,还应当对碳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进行计量,即对农业、林业、工业生产过程、能源、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废弃物的碳排放进行计量。其实质是以数量关系揭示经济事项之间碳排放的内在联系。
计量单位是会计对象可计量性的特征之一,也是会计计量的前提条件。传统的会计采用的计量单位是货币计量,而碳会计主要是用来计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应采用CO2e(CO2当量)为计量单位,各行业产生的不同温室气体排放都折算为CO2e统一度量。按照《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值,1吨CH4=21吨CO2e,1吨N2O=310吨CO2e。
确定了计量单位就可以依据IPCC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对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计量。这里分别列举了各行业单位数量温室气体排放计量方法,以及IPCC评估报告值折算标准计算,如表1。
三、碳会计的账务处理
碳会计账务处理应当表现为企业碳排放权交易的账务处理,还包括碳相关成本归集和核算功能,以及碳税等,如跟踪碳足迹、解析碳行为、归集和核算碳相关成本。具体来说碳会计账务处理可分为四个环节核算:材料采购的碳源排放环节、生产过程的碳汇集环节、结转产品的碳库环节以及碳排放权的购买和处置环节。
企业要进行生产必须要购买碳排放权。所谓碳排放权交易是依据各国政府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的前提下,对本国企业实行CO2e排放额度控制的同时允许其进行交易。一个企业如果排放了少于预期的CO2e,那么就可以出售剩余的额度,并得到回报。而对于那些排放量超出限额的公司,须购买额外的许可额度。企业取得分配额时,借记“碳信用――分配额”,贷记“碳信用――排放权”,如图2中的步骤①。
企业要进行正常的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是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因此碳排放的第一个环节表现为材料采购过程中的碳源排放环节,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其他辅助材料的碳排放,此外还包括办公设施、职工交通工具碳排放等。根据各种原材料的碳标签载明的含碳量,借记“碳源――原材料”等,贷记“材料采购”或者“银行存款”,核算过程如图2中的步骤②。
在生产过程中,材料经过加工而改变其原来的实物形态,原材料的碳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汇集。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部门,借记“碳汇集――生产(或辅助生产)”,贷记“碳源――原材料等”,核算过程如图2中的步骤③和步骤④。
企业生产的产品完工入库,上述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汇集的碳排放可以转移至库存产品上,会计账务处理如下:借记“碳库――X产品”,贷记“碳汇集――生产(辅助生产)”,核算过程如图2中的步骤⑤和步骤⑥。通过这一环节的核算,进一步将碳排放归集到产品,并由此计算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企业对每一产品贴上碳标签,据此可以做整个社会碳足迹的追踪。当然,这一核算还有其广泛的社会意义,可以促进企业在购买材料时,对原材料的碳排放进行比较,尽可能购买低碳材料和低碳能源;在生产过程中注重提高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加强对碳素燃料的消耗量、碳排放量的控制;在库存、包装及运输环节,减少碳消耗量与碳排放,在库存节能、包装物利用回收和低碳运输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而能够以最低的碳排放强度向社会提品,以此来促进整个社会的低碳发展。
期末将碳库核算的总排放量转入“碳信用――排放权”科目,借记“碳信用――排放权”,贷记“碳库――产品”,如图2中的步骤⑦。通过对“碳信用――排放权”科目余额的计算,如果“碳信用――排放权”科目出现借方余额,表明企业碳排放超标,需向外单位购买碳排放额。购买碳排放额度时,借记“营业外支出――购入分配额”,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借记“碳信用――分配额”,贷记“碳信用――排放权”,如图2中的步骤⑧a。反之,如果“碳信用――排放权”科目出现贷方余额,表明企业节能减排取得成效,企业可出售碳排放额度,出售碳排放额获取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营业外收入――出售分配额”,同时借记“碳信用――排放权”,贷记“碳信用――分配额”,如图2中的步骤⑧b。
四、碳会计的信息披露
会计信息披露在碳会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促进企业中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这里所指的碳信息并不是环境科学意义上的指数指标,而是企业按照一定的准则、方法以及惯例可核算、可利用和可比较的碳基价值信息,也即碳会计信息。
企业披露碳会计信息首先应该对各种设备、原材料、产成品等的碳排放量数据进行核算、搜集、披露;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算企业单位产值的CO2e排放、单位产品CO2e排放、由于直接能源消耗种类(如汽油、煤油等)产生的直接排放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间接排放等;还要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2e排放和由于原材料使用产生的CO2e排放进行披露,以便改进生产工艺流程,也能让产品使用者和投资者了解该企业产品生产的碳排放强度。这一部分主要以数据形式呈现,如表2所示。
此外,企业还应当披露企业的碳减排责任、下一期间的减排计划和减排目标,企业当期碳减排取得的成效,包括减排专利技术、碳排放许可证等,以及相关部门的鉴定报告等,这一部分主要以文字说明为主。
五、结束语
我国碳会计的发展虽然目前不成熟,相关的研究工作也有待于扩展,但是,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提高,我国的碳会计一定可以获得快速发展,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并且改善我国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局面,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周志方,肖序.论国际碳会计的最新发展与启示[J].能源与环境,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