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报编辑

学报编辑

时间:2022-10-07 07:45: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报编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报编辑

第1篇

对我们学报编辑部来说,年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年。一年来,学报编辑部在承担学校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肩负领导的嘱托,遵照领导的指示,着眼于丰富刊物内容、提高办刊质量,全年完成《淮海论坛》4期共近40万字的出版和《观点与数据》20期共近50万字的编辑工作。

由于受到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淮海论坛》稿件来源范围狭窄,每期可供筛选的文章数量不足、总体质量欠佳。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我们尝试改变过去被动等待作者投稿的工作方法,主动出击,利用各种机会积极联系作者并多方约稿。这一举措有力地丰富了刊物的内容,提升了刊物的质量。

在编辑《淮海论坛》副刊资料《观点与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艰辛的劳动。虽然每一期《观点与数据》仅4个版面两万多字,但一、二版的编辑需要考虑不同学科的特殊需要,三、四版的编辑则需要协调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本着“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领导决策”的原则,在办刊过程中,我们不断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做到信息前沿、有益有趣。为此我们必须花费很多的时间,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所浏览的信息量是每期《观点与数据》所包含内容的几十倍之多。

报刊的编辑工作除了需要训练有素的学科修养之外,资料的前期搜集整理工作以及校对工作等冗杂而繁琐的日常事务也需要认真、负责和细致的精神。在资料搜集方面,我们披沙拣金,力求优中选优;在文字校对方面,我们克服人手不足的困难,严格遵守“三校制度”,对每一期刊物都校对三遍以上,从而成功地将误差率缩小在万分之三以内,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辛勤的劳动也给我们带来了收获的喜悦,编辑部的工作得到了来自教员、学员等方面的肯定。教员们普遍认为《观点与数据》可读性强,真正起到了“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有益的参考”的作用;主体班学员培训期间赞扬《观点与数据》理论的新潮性和思想的多维性,希望结业之后能够继续阅读。

回首过去,每一天我们都享受着工作的快乐,每一刻也都见证着我们工作的成绩。年就要到来了,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力求建立健全编辑部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发展《淮海论坛》约稿制度和《观点与数据》信息采用制度。我们的目标是将刊物的质量提升到一个更高更新的水平,以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领导决策服务。

第2篇

在全媒体背景下,高校学报编辑工作所使用的技术、所利用的媒介和所获得的反馈都将与传统媒体环境有所不同,高校学报编辑如何在全媒体背景下更好地完成学报编辑和出版工作,需要以编辑们自身职业素质的提高为基础,探索高校学报编辑职业素养优化体系构建,这对编辑自身工作能力的提升和高校学报在全媒体环境中的进一步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全媒体时代背景对高校学报编辑职业素养提出的要求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出版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高校学报的影响体现在高校学报的出版形式和出版工作的基本过程两个方面。一方面,网络时代催生的新型阅读方式使高校学报不能再以纸质和文字印刷作为主要的出版形式,出版数字化期刊和将期刊上网已经成为高校学报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高校学报要在出版形式上符合网络时代的要求,就必须进行出版工作基本过程的改革,即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不再是单纯的审稿和排版编辑,还包括在网络社会中进行学报出版和发行。因此,利用新媒体进行学报编辑工作是高校学报编辑必备的职业素养。高校学报编辑应做到以下三点:

(1)应用网络系统接收作者的投稿并进行投稿反馈,与学术论文作者们建立长期的联系,通过网络了解作者研究方向,为以后的收稿和编辑工作做准备;

(2)利用新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学术作弊行为的审核,保证高校学报出版的学术成果是有效的、有用的;

(3)利用网络收集大量的学术动态信息,分析并综合这些信息,快速定位高校学报的整体出版走向,避免工作陷于被动。

2.要求高校学报编辑能在网络环境中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

稿件修改和加工是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最能体现高校学报编辑工作态度和职业责任感的工作行为。一个成熟、优秀的学报编辑应本着对整个学报出版和发行负责的态度,进行稿件的审核和加工,这就意味着除了要掌握相关学术领域的学术动态、国家对学术期刊的提名、关键词等细节内容的编辑要求之外;学报编辑还应该提高自身的审稿能力,以求将学报编辑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在全媒体环境下,网络的发展使作者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文献的引用,其中由于只改动字句造成的抄袭行为也不在少数,但这些抄袭往往是通过抄袭率检测系统检测不出来的;反而,有些作者的文章因为文字加工不善,表现出更多类似“抄袭”的迹象。这需要高校学报编辑能在网络环境中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对网络稿件进行严格的审查和加工,而不仅仅是依靠目前的抄袭率检测系统来辨别文章的原创程度。

3.要求高校学报编辑具有与全媒体时代背景相符合的创新能力

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养关系着高校学报的发展,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纸媒的发展并不仅限于图书、杂志的网络化出版,还包括后续的一系列服务活动,如与读者交流、与文章作者交流、发现并确定最新的学术动态并以此指导作者们进行学术研究和创作。因此,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学报编辑还需要在职业素养培养中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即通过不断创新高校学报的内容、形式以及学报编辑和服务,使高校学报在全媒体环境下发展成为能影响高校师生学术研究、影响全国学术发展的有影响力的媒体。

三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学报编辑职业素养的优化体系

目前大多数高校学报的出版仍以纸媒的形式为主,虽然有电子杂志出版,但出版时间较纸媒稍有延后,而且很多高校学报并没有被纳入学术研究数据库,使高校学报的影响力降低。因此,高校学报编辑应加强自身的网络编辑职业技能。首先,学校应为高校学报编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使高校学报编辑能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网络编辑的技能,使学报的电子版发行量增加,能跻身到学术研究数据库之中。其次,高校学报编辑应主动了解、学习和掌握与网络出版相关的知识,不断总结学报网络出版过程中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学报网络编辑的能力适应网络出版的要求。

2.进一步提高高校学报编辑的学术思想水平

在全媒体环境中,高校学报编辑的责任更加重大,工作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往一个人负责一个版块的工作模式是不适用于电子杂志出版和发行的,一期学报的出版,需要整个学报编辑团队的通力合作。因此,高校学报编辑团队的凝聚力形成是十分必要的,每个学报编辑都应将学报编辑的每一个工作细节视为自身的直接责任,通过不断合作去完善整个期刊的出版形态,努力提升期刊的质量。另外,在全媒体环境下进行高校学报编辑工作,还需要高校学报编辑具有长远的眼光,从多个角度发掘学报发展的可能性,用敏锐的思维和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去分析目前的学术研究动向,使学报的质量走在学术出版业的前列。因此,高校学报编辑自身的学术思想水平提高是很有必要的,这需要高校学报编辑不断努力地、有意识地去进行自身素质培训。

高校学报编辑的业务包括与高校学报编辑相关的各种工作事项,高校学报编辑以高校学报的学术背景为基础了解其他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术动态,将新的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新的发明创新成果引入学报是高校学报编辑日常工作中的主要业务。此外,高校学报编辑还必须重视业务的创新,使学报除了学术研究成果出版之外更具有服务性质,这是高校学报编辑职业素养优化体系构建的顶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高校学报编辑不断了解和学习走在时代前端的纸媒的编辑方式,如在电子杂志出版之后开设读者讨论论坛、开创学报下期文章“预告”和“预读”版块、在具有影响力的网络平台上建设学报文章作者与读者交流窗口等。

四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正文】

在社会急剧变革、媒介载体越来越多且交互联动、竞争激烈的今天,编辑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报编辑作为编辑队伍的一部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下面是我们运用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简称SCL—90)[1],对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的调查与研究。

一、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河南省高校学报编辑。共54名,其中,男编辑23名,女编辑31名。

工具是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该量表是由我国一些心理学工作者在国外有关量表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心理健康测量问卷,它共有90个题目,包含躯体化(身体不适感)、强迫症状(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思想或行为)、人际关系敏感(与人交往时的不自在感和自卑感)、抑郁、焦虑、敌对(包括厌烦、争论、摔物、争斗和不可抑制的冲动)、恐怖(对周围环境、人群等的恐惧)、偏执(猜疑、妄想、被动体验等)、精神病性(思维扩散、被控制感等)9个因子和1个附加因子。

方法是被试者根据自己最近的实际感觉,独自完成问卷问答(每题均为0—4级评分,评分越高表明症状的频度越高、程度越重),当场交卷,问卷不记名。数据输入微机,由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常模依据中国量表协作组对全国13个地区的1388名正常人的SCL—90得出的结果。

二、结果

1.学报编辑SCL—90各因子分与常模比较

一般来说,SCL—90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越不好。我们把54名学报编辑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和全国常模进行比较(见表1)。

(注:*表示P<0.05,**表示P<0.01,下同。)

结果发现:编辑躯体化得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常模(P<0.05)。表明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低于常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躯体化、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

性别比较应该说是比较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把男女学报编辑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相互进行比较(见表2)。

结果发现:男女编辑在躯体化、恐怖及总分方面差异显著(P<0.01),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方面有差异(P<0.05),且女编辑得分普遍高于男编辑。表明女编辑比男编辑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躯体化、恐怖及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方面表现得更明显。

一般认为,在SCL—90中,如果被试在某一项目上得2分,表示被试在该项目上有症状;如果在某一项目上的得分达到3分及其以上,表示被试在该项目上心理痛苦已达中等以上程度。[2]我们把学报编辑SCL—90各因子≥2分、≥3分的人数及百分比列表如下(见表3)。

结果发现:如果我们以2分(有症状)作为临界值,学报编辑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依次为强迫症状(31.5%)、人际敏感(20.4%)、躯体化和敌意(16.7%);如果我们以3分(心理痛苦已达中等以上程度)作为临界值,学报编辑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依次为敌意(5.6%)和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抑郁(3.7%)。

三、讨论与分析

1.从学报编辑SCL—90各因子与常模比较结果看,学报编辑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较低。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学报编辑编辑的是高水平的学术理论期刊,学术论文对创新度、科学性、学术含量的要求使他们比较刻板、认真、一丝不苟;转载率、工作量的压力,使他们紧张、兴奋,身心常常处于应激状态;身在高校却不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属于教辅人员的尴尬地位,使他们委屈、困惑、办事困难。在传媒业跨越式变革的时代和高校改革此起彼伏的今天,刻板、认真,专注、敬业,使他们辛苦、劳累、身心透支;不谙人情世故,办事难,使他们心理紧张、焦虑。身心长期处于疲惫、矛盾、透支状态,必然导致躯体化及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如编辑长期地用脑、用眼,伏案工作量大,时间长,颈椎、腰、肩、背以及脑子、眼睛过度疲劳,造成躯体化症状明显(我们编辑部就有为数不少的编辑患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疼、腰椎间盘突出症)。理智上认同竞争,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行动上又出现某些偏执和叛逆;想与他人或领导关系融洽,又过分敏感,想有所变通,又清高、自恃,恐惧、胆怯等,如此矛盾、烦躁、焦虑,自然引发某些强迫症状、恐怖和短暂的精神病性等。

2.从男女学报编辑SCL—90各因子分与总分比较结果看,女编辑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编辑,主要是躯体化、恐怖差异显著,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有差异。这一方面可能与性别特征有关。有研究显示,女性心理大多较脆弱,遇事相对敏感,对躯体不适如头昏、疲乏、疼痛、胃肠道症状等常过分关注,易产生焦虑、紧张、失眠、食欲下降,甚至出现恐惧心理。学报女编辑虽然受过高等教育,可谓“白领丽人”,但面对竞争和压力,斤斤计较、爱钻“牛角尖”,出现抑郁、焦躁、身体不适,造成恐怖、偏执和短暂的精神病性也很正常。目前,有关女性更易出现抑郁的生物学基础假说,已被系统地论证。[3]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女编辑在工作、生活中的担子过重。在当今的高校学报界,男女编辑基本上是同工同酬,编稿数量、转载篇数没有性别上的差异,外出约稿、组稿以及值班等,女编辑在工作上得不到任何的关照。而在生活上,由于“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的影响,她们还要“相夫教子”、照顾老人和孩子。一方面她们要充当“铁女人”,在工作中和男性一样拼命,另一方面又要在家庭中当好贤妻良母,事业和家庭、工作和生活,哪头都要顾、哪头都要好。柔弱的体质,超负荷的运转,她们比男编辑自然更易身心疲惫,出现躯体化、恐怖、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症状。

3.从学报编辑SCL—90各因子≥2分、≥3分的人数及百分比看,学报编辑有心理问题的项目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躯体化和敌意。心理痛苦已达中等以上程度的项目依次为敌意和人际敏感、强迫症状、抑郁。虽然我们的标准不一样,检出率也不同,但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敌意等应该是学报编辑最常见的心理问题。

有专家指出,编辑心理素质的科学“修炼”是适应编辑活动在市场经济和电子技术条件下,媒介传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需求而提出来的。编辑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必将影响人与人的深度融合与全面发展。[4]学报编辑虽然编辑的是学术研究期刊,但学报编辑的心理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学报编辑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学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提高学报编辑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一,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学会自我调节,自娱自乐,尽可能减少躯体化症状。从本次调查的结果看,躯体化症状是影响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的最大敌人。对此,学报编辑一定要引起重视,对已有的颈椎疼、腰背疼、眼疾等症状要加紧治疗;对编辑常见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敌意以及抑郁、焦虑、偏执等心理问题必须正视;需要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也要尽快尽早地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不讳疾忌医。第二,加强心理防御方式及个性心理教育、挫折教育等,克服竞争中的恐惧心理,消除交际中的紧张和烦恼,学会自我减压,自我了解,自我完善。比如,知道什么叫心理健康、心理疾病,知道如何防御、如何治疗;能在紧张、繁忙的编辑学术文稿之余,利用高校比较好的人文、自然条件,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学会缓解自己的情绪,有效驾驭压力、化解压力;学会爱别人,爱自己,正确对待竞争等。尤其是女编辑,凡事不要太要强,也不要太在乎自己,男编辑和社会各界,特别是编辑部门的领导和她们的家人也要尽力关心她们,照顾她们,争取使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早日提高。当然,男编辑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女编辑好一些,并不是说他们就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只不过女编辑比男编辑提高的任务更重而已。

【参考文献】

[1]宋专茂,陈伟编著.心理健康测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2]陈燕,刘玉局.职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5).

第4篇

【关键词】编辑集体审读;三审制;学报编辑工作;期刊编辑

为保证高校学报(期刊)文稿内容科学准确、出版格式标准规范,一期学报要经过三审,即编辑的初审、室主任复审(或专家审稿)、主编终审。但随着编辑科技手段的发展、编审工作的量大繁杂以及编审人员成份的复杂,编审工作对三审制的变革和完善的呼声越来越高。三审制是高校学报出版质量的重要保证制度,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必须认真坚持,对于编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从完善制度入手,引入编辑集体审读环节。

一、编辑集体审读环节是时势需要

编辑集体审读是指在三审制编审过程中,穿插在室主任复审(或专家审稿)之后的编辑部全体人员对全部文稿的集体审读。安排在这一环节,实质是室主任复审工作的一部分。意义有三方面:

一是适应学科发展,改变编辑人员因知识结构限制工作的开展。高校学科专业多,初审编辑的知识面基本限定在个人专业和高校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专家复审把握了稿件内容的准确性、科学性,但对编审规则和要求不明了。集体编审的优势在于调动编辑部所有人员的智慧,发挥编辑部所有人员的学科专业特长,对文稿方方面面掌控得更准确、更规范。

二是利于编辑部人员共同学习,提高学报编辑质量。尤其是青年编辑和新到编辑部的同志,对学报编辑不熟悉,集体审读,无疑是对青年编辑、新到同志认真敬业精神、编审专业素质、技术技巧、问题思考等的共同学习和思考,对于强化“严格管理、重在质量”办刊意识和团队意识意义匪浅,同样也是提高编审“知道如何审稿,审什么、怎么审,书稿是否达到出版水平,书稿是否为重大敏感选题,书稿中有没有牵涉重大敏感问题的表述,重大敏感问题如何掌控,如何把关”等编辑专业要求的一堂培训教育课。

三是科技发展,有设施设备保障集体审读。三审制是自上世纪50年代在我国出版业推行的,那时无投影仪、计算机等设施设备,所以,只能发挥个人的智慧。目前,网络设备、投影设备、计算机设备普及,我们只需将这些设备连接起来,在会议室就可对刊物样稿认真逐页逐句审读,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并将检查结果列为初审、专家审稿的年终考评依据。

二、编辑集体审读环节的任务及人员职责

编辑部集体审读可由室主任主持、初审编辑汇报初审意见(含外审专家意见)及存疑探讨意见、编务(排版)记录整理并出最新稿件样本,转送终审。

编辑部集体审读的任务可归结为如下几方面:

期刊变化:组稿及栏目策划,初审编辑对本期期刊组稿和栏目策划的科学性、准确性、封面(含封一、二、三、四),包括卷、期、各类图片、文字等进行审读。

版面形式:本期期刊的基本信息是否准确、目录与正文题目是否相同、眉头是否与正文题目一致、脚注信息是否齐全、文章格式是否齐全正确等。

正文内容:逐篇审读,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任何一项都应通读并深思。如果读不通,或听不明白表达的意思,或集体意见不一致,就是问题所在和需要改正的地方,就应该记录、取得统一的改正意见并定稿。首先是题目,如政治导向和思想倾向是否正确、是否和文章内容一致、是否包含主要关键词、是否简洁通顺;作者和工作单位是否真实反映论文的实际工作,以免引起产权纠纷;摘要是否简要确切记录论文内容、是否独立和自明并拥有与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是否用词得当、是否含有学科常识内容等不应出现的问题;关键词数量取舍是否得当、词意是否经《汉语主题词表》等转换;正文是审读的主题,不仅关注论文的体例、结构、形式文字,而且要以“新”或“全”为牵引,审读其正确性;参考文献各著录项是否齐全、是否标准。

高校学报编辑出版三审制程序增加编辑集体审读这一环节,这是旨在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办刊质量。要做好集体审读这一工作,需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认真负责。室主任、初审编辑、编务出版、记录和设备操作员也各司其职。尤其是各位编审同志要认真找问题,不能因为不是当期编辑就不负责,或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提过多的问题。二是避免流于形式。避免将集体审读会开成乌龙会、恳谈会,既浪费时间,又破坏了文风、会风。对于存在的问题,或讨论中意见不一致的地方,要不怕争论。三是认真总结经验。本期期刊出现的问题,应力求不在下期重犯。同时,要积累工作经验,每期集体审读要有工作记录,对于常出现的问题、易犯的错误、工作中需要的编审工具等,最好能编辑成本学报或本期刊的“学报(期刊)编审手册”,使新同志受益、使学报编辑工作成为有可查、可依据和可持续发展的工具。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数字化出版时代;学报编辑;素质问题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77-02

数字化出版是指互联网信息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编辑和数字化制作,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多人同时在线,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传播行为。数字化出版主要包括多媒体、混合以及简单出版三种,其中多媒体出版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如音像读物和动漫游戏等;混合出版是将几种出版方式相结合而成,例如聊天记录与游戏服务等;简单出版是通过图片或文字形式出版,如文学作品以及文章等,具有搜索简单和阅读方便等特点。而出版业想要在数字化出版时代占据重要地位,应及时解决各种不利影响,重点在于人人的问题,因此学报要将提升自身素质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一、对数字化出版下学报工作进行分析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生活中更是带来了很大影响,购物、打车、获取有关信心,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对于知识的获取来讲,人们同样可以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快速、准确地得到相关知识。新闻出版总署期刊负责人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鼓励学报编辑人员积极努力,对自身素质进行全面提升,以实现数字化出版发展要求。数字出版具有文化多元化性、可传输性、快捷等特点,促使传播形式不断进行优化,因此加强出版业信息和知识的传播速度具有重要意义,是目前各行业所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国家出版业已经将传统出版、数字出版进行有效整合,而数字出版更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其发展速度明显比传统出版较理想。

在数字化出版时代,学报编辑不仅要拥有较强的基本素质,而且还应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编辑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譬如:信息使用能力、创新能力;能够通过相关途径,及时与外界相沟通,提升学报的影响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相关调查发现,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都和数字化出版密切相关,学报编辑要适应时代需要,就要深入学习数字技术的相关知识,充分了解管理技术,正确掌握文件格式的相互转换模式、学报排版等。正是由于上述因素,学报编辑人员需要全面掌握数字出版技术,确保学报在短时间迈向数字化出版时代。

在数字化出版时代,新闻出版行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数字出版方向,使其资金项目充分发挥促进作用,对传统出版进行有效完善。可是数字化出版在应用过程中还面临以下几方面挑战:首先,虽然在内容和种类等方面,数字出版占据相对优势,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其次,各出版公司一直将内容生产作为工作重点,缺少对技术的投资,相关研发力度不高。再次,数字出版编辑人才严重缺少,导致转型工作很不顺利,导致业界发展、出版教育、出版产业发生发生偏离。最后,版权人不具备相应的维权意识,而一些网民也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极易造成盗版事件的出现,所以网络侵权频频发生。

二、数字化出版时代背景下学报编辑素质

在数字出版的模式下,需要学报编辑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借助网络技术完成自身编辑工作任务,也就是编辑人员掌握与网络有关的技能。在对信息进行应用时,学报编辑人员自身要拥有以下信息应用能力:一是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对引文进行核对的能力,以确保引文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编辑在对论文进行仔细阅读之后,应借助因特网来完成核实工作,保证论文真实合法,科学合理,无任何错误,避免出现侵犯他人版权的情况。二是通过网络交流软件,对稿件和资料进行传递。虽然学报编辑工作保持细心、安静,但是也不能和实际生活相脱节,应及时了解学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同时还需准确掌握各项技术,进而跟上数字化出版时代的发展步伐。另外学报编辑可以通过Email和微信等工具和x者以及作者进行沟通,进而提高学报编辑整体工作质量。

在对刊物进行传播时,选择不同的宣传手段会带来来不同的宣传效果。通过网络将刊物(电子版)传递给读者,进而被受众关注并接纳,将会极大提高学报的知名度。在众多宣传手段中,网络宣传属于最理想的宣传形式,原因在于:网络宣传具有方便和快捷的特点,这也是学报编辑在宣传过程中普遍选择网络进行宣传的原因之一。另一个优势就是宣传面广,因为中国网民已经超过6亿,这就意味着网络宣传能够获得海量受众。在科技快速发展形势下,数字化出版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学报编辑只有正确应用相关网络工具,并对宣传方法进行优化,才能准确发现刊物和文章的亮点,以微博和网站等形式发表,获取人们的广泛关注。除此之外学报编辑也可以通过专业学术相关会议丰富自身能力,以此来提升学报整体知名度,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

所谓获取能力主要是指学报编辑通过信息的感知,运用信息技术获取更的多信息。信息获取能力作为学报编辑自身能力的一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接受能力。编辑人员要拥有一定信息知识基础,并且在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方面要相对较高。第二,搜集能力,包括熟悉信息检索方式,并能够对其熟练运用。第三,检索能力,通过多种渠道查阅信息资料,在众多信息中及时发现自己需要的信息。获取原始文献之后,及时掌握信息来源,从而完成信息的获取。

在数字化出版时代,学报编辑对信息的获取能力是通过日常工作不断积累而成的,所以学报编辑在平时应该加强学习,尽最大努力掌握各项技术。学报编辑应该利用专业网站,或者和专业学者的沟通等方式,获取更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在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形成自己的见解,用于指导编辑实践。

刊物的出版,从学术定位、期刊策划,到板式、图片选择以及印刷等各个都离不开编辑人员的参与,因此,编辑的创新能力不可或缺。刊物样式的新颖离不开编辑的创新,期刊内容的新锐也需要编辑的创新思维,总之,没有创新,学报就很难获得跨越式发展。对于学报编辑而言,在时展的背景下,只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打造学报的特色,办出知名期刊。

(五)对作者版权著作权的维护能力

在学报编辑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防止他人著作权被窃取或盗用。湖南期刊侵权案的发生,让国内学术界对数字版权的保护有了新的认识。受到数学化出版的影响,著作侵权或盗版事件屡有发生,而国家法律法规在著作权维护等方面还存在欠缺。《著作权法》的颁布施行,为学报或著作权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学报编辑要对《著作权法》深入研究,掌握相关法规和条款,并合理应用于各项工作实践中。若是学报编辑出现版权纠纷时,应和法律人士进行商讨,寻找最适合的方法,保护学报的合法权益。学报编辑应及时了解著作权方面的实际案例,以备不时之需。此外学报编辑也应学习关于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以便提高自身素质,最终提高维护版权、著作权的能力。

三、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数字化出版时代分析发现,现阶段网络信息的发展呈现不断跃进趋势,人们想要获取知识的路径逐渐宽广,而学术刊物能否吸引读者,被读者所喜爱,关键在于编辑人员的素质。信息化时代对学报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人员只有跟上时展步伐,不断提高自身各项素质,才能保证出版质量,才能打造品牌期刊,使学报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安娜.数字化出版背景下学报编辑综合素质的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103-106.

〔2〕李强.论数字化出版时代学报编辑的素质问题[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687-689.

〔3〕练秀明.数字化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的转型之路[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6):93-96.

〔4〕蓉,张磊.试论古籍数字化背景下专业出版社的地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4(02):46-49.

〔5〕张晓娟.数字化背景下的高校学报编辑意识创新[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0(05):57-59.

第6篇

作者在工作实践中也发现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投到学报的稿件是他们的处女作,尽管他们的课题较新,但是稿件中仍存在各种问题。如有的摘要重点不突出、引言仅是摘要的重复、讨论部分不够深入,文章整体结构不严谨,图表不规范,量和单位使用混乱,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语句不通顺等等。面对硕士研究生作者群体,作为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高校学报编辑,更要注重培养和扶持,对于他们的来稿,在编辑加工环节要反复审读,仔细地提出修改意见,挖掘其潜在的学术质量,使其成为学术质量较高、表达规范、可读性强的科技论文。从而使高校学报的稿源不断丰富,为学报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学报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的教育功能

高校学报是高校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2]。国内学者指出,高校学报在研究生培养中具有教育者的地位[5]。由于科研人才的成长需要有一个过程,学术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决定了它育人的必然性,编辑资源决定了它育人的可能性,其自身发展决定了它育人的必要性,其社会责任决定了它育人的迫切性[6]。青海大学学报现有的4位专职编辑均从事过教学和科研工作,使其协助学校培养新人成为可能。硕士研究生阶段正是人生充满活力与创造的阶段,他们是科研的生力军,高校学报编辑对硕士研究生进行了耐心培育,精心挖掘,目的是在硕士研究生作者群体中形成一种严谨求实的良好学风,使研究生论文真正成为高校学报稿源中值得重视的一部分;使高校学报充分发挥其积极的辅助教育功能,从而间接地帮助研究生养成扎实、认真、严谨、潜心钻研、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科研作风。高校学报编辑的教育指导作用高校学报是很多研究生发表首篇学术论文的园地,编辑的指导将对他们以后的学术写作态度、风格和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学报编辑对研究生承担着重要的指导任务[3]。高校学报编辑应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由于高校学报刊发本校研究生的稿件居多,这给编辑与硕士研究生及时联系和面对面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编辑应结合审稿专家的意见与自己在编辑稿件中所发现的问题与作者进行直接沟通,对稿件内容较新,但缺少写作经验的作者,应及时地帮助他们找出科研设计的欠缺之处,结果和结论与理论联系之处,耐心指导作者提炼研究内容,组织文章结构,补充重要数据,指出语言表达的欠缺之处,指导作者在图表的设计上要有自明性、要清晰,要能解释结果。帮助作者正确著录参考文献,并指导学习国家相应的标准和编辑常识。而这些知识和技能,研究生是很难从导师那里全面学到和学会的。所以在学术论文写作等方面,高校学报编辑发挥了独特的指导作用,在稿件加工处理过程中,高校学报教育者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并履行了教育者的职责。另外,同硕士研究生作者面对面沟通时,通过诚恳的言语、热情周到的服务,即尊重了他们的劳动成果,让他们清楚问题在哪里,以后如何避免,又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7]。对于研究生投来的综述性质的论文,我们要将《学报》主要是通过约稿的形式获得综述型论文的要求告知他们,并欢迎其将研究内容部分投稿给学报。

接受研究生论文要注意的问题

(1)对于一稿多投的作者我们要诚恳坦率地加强教育。有些作者为了让文章中稿率提高而一稿多投,或将已发表的文章略微增减修饰或原文不变地重新投向其他期刊,这种均属于科研不端行为。2010年本刊出现过1例作者由于一稿多投请求撤下已经过3次审稿的稿件情况,(2)在接受研究生投稿的同时,学报编辑部要注意与导师合作,避免发生纠纷。2009年和2010年本刊分别发生导师告知编辑部其学生论文不能发表的要求,其中一例经过各方面调节得以刊发。今后我们可以尝试当作者投稿时要求其导师填写由导师亲笔签名的论文推荐函,这一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论文的学术质量,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减少发表争议的可能性,但是,应向导师说清楚,其审核意见只对文章的修改和完善起作用,而不作为编辑部评审稿件的结果,以避免导师只提优点,不提缺点,达不到导师写评语的目的。(3)编辑与研究生进行沟通时,在稿件所涉及的学术问题和写作问题上要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因此,编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编辑业务水平,还要经常了解某些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编辑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不仅有利于提高学报的质量,而且能更好地发挥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教育工作者的作用。(4)利用学报网站和补白版面讲解科技论文写作知识,针对论文中的写作问题,结合编辑实践,或收集相关的资料,在学报网站或补白版面刊登,如中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参考文献的引用方法和著录要求,图表的制作要求等。

作者:唐宏伟 单位:青海大学学报编辑部

第7篇

国家教育部 1998年以前规定“高校学报是高校主办的,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的园地”。2002年将其改为“高校学报是高校主办的,发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学报的功能内涵得以延伸和扩大。面对学报数量不断增多,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2003年教育部启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试图改变“千刊一面”的办刊模式,在五年内连续推出20家左右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校学术期刊[1]。“名刊工程” 的启动在高校学报界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各大高校创“名刊”、办“名栏”、挖掘“特色栏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然而,高校社科类学报长期以来形成的痼疾并非短时间内就可以完全消灭的。很多学者就我国高校社科类学报存在的“大拼盘”模式、选题重复陈旧、内容观点不新的“全、散、弱、小”的办刊风格的观点达成了共识。一时间,专业化办刊似乎成为综合类社科期刊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也有学者指出,专业社科期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的必要性,综合类社科期刊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办刊优势和继续存在甚至进一步发展的充分理由[2]。

无论专业还是综合类社科学报只要在栏目设置方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拥有自己鲜明的办刊特色,就能在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中,坚守自己的阵地,扩大自身的辐射范围,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社科类学报发展中存在的稿源不足、编辑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电子媒体的冲击、办刊机制僵化等瓶颈,如何突破这几个瓶颈,是当前社科类学报发展的关键,也是其能否实现特色化办刊、立足市场经济的根本。

一、高校社科类学报发展中的瓶颈

第一,吸纳优秀稿源的能力不足。从当前我国社科类学术期刊界整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各省市地方社科院、社科联主办的不少刊物学术质量相对较高。比如《学术月刊》《江海学刊》《人文杂志》《学术研究》等堪称是社科类学术期刊的佼佼者。高校社科类学报与此类期刊相比,在优质稿源的吸纳上,没有任何优势。长期以来,高质量的稿子不约而同地汇集在了这类学术期刊的周围,只有那些次一级的或者知名度不是很高的作者的稿子才会投向学报期刊,这就形成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社科类学报质量的提高。

第二,编辑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编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报的质量。长期以来,由于学报隶属于各大高校的行政单位,独立于高校行政和教学科研,加上大部分学校对学报重要性认识的不足,编辑职位往往成为那些在行政岗位和教学科研岗位 “悬挂”人的栖息地,具有专业、高水平的编辑人员或者在某一学科领域有所专攻的编辑人才寥寥无几。另外,我国高校硕博编辑出版学科建设的缺位也成为制约学术期刊编辑队伍优化的掣肘。

第三,来自电子媒体的冲击与挑战。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电子期刊的快速与便捷给我国传统纸媒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电脑技术和复印设备的高度普及和成本的低廉,直接导致学报发行量减少,读者订阅量下降,使得本来在这两方面就处于劣势的学报处境更为尴尬。

第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安排。许多高校学报仍然囿于“高校学报是高校主办的,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的园地”,将大部分版面用来刊登本校作者的研究成果,只要是本校老师写的,无论好坏都上,有的甚至占到了一期学报70%~80%的版面,没有真正“开放办刊”。另外,大部分学报缺乏科学合理的审稿制度,不能严格执行三审制度和匿名审稿制度,造成文章含金量小,学术水平不高。有效的编辑激励制度的缺乏,导致编辑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很大一部分编辑仅仅只满足于校对错别字的低级技术工作,缺乏创新理念和品牌意识。

第五,盲目创“名栏”、办“特色”。教育部名栏建设旨在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学术水平,打造学术品牌,发挥示范作用。但在现实中,不少学报为了创“名栏”、出“特色”,不顾自身实际情况,跳出了所处高校学科及作者的特点,脱离了高校学科资源以及校内学者的科研成果,成为“无本之木”。还有一些高校学报“跟风”,积极响应大牌期刊或者亮点栏目的“示范效应”,东施效颦,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栏目共建。《南京大学学报》和《南开学报》开设的“当代西方研究”栏目通过“南南合作”成果显著。《厦门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和《求是学刊》同办“现代性研究” 栏目共同打造具有品牌效益的学术专栏。高校社科学报通过这样的联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优质稿源向社科院、社科联主办的学术期刊流动的势头,从而达到优化稿源,提高期刊质量的目的。

第二,打造学术型编辑队伍。编辑综合业务素质是决定学术类刊物质量高低的关键。培养和塑造具有较高综合业务素质的学术型编辑队伍是社科类学报当前和今后发展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报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因素。这就对编辑人员提出以下要求:①执好“红笔”,握好“黑笔”。在做好一名编辑的同时,还要在某一学科领域有所专长。每一位编辑都能做到对自己所负责栏目的学科“术业有专攻”, 同时,还要放宽眼界,具备敏锐的学术嗅觉。社科研究领域博大精深,又与其他学科纵横交错,要求编辑必须对社会发展的各个学科领域都要有所了解、有所见地。②走出去、引进来。培养和锻炼自身的社交能力,突破传统的只在编辑部完成整个文章的组稿、选稿和定稿以及出版等一系列工作。编辑人员要走出编辑部,积极主动地与自己研究领域甚至相关领域的作者交朋友,约名家、大家的高质量稿子。③建立自己所负责栏目的专家群或专家库。可以通过网上查找、从兄弟报刊上查找等方式,也可以利用一些开会的机会,结识更多的人,组建自己的作者队伍。要保证自己周围有一个优秀的作者团队,而且这个团队要根据学术研究开展情况及时更新。

第三,建立网站或入选期刊网。由于高校学报是依托高校机制的行政单位,具有“强公益性”和“弱市场性”的特征,其发行量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因此,电子媒体对学报的冲击并不像大众期刊那样猛烈。高校学报应该积极入选电子期刊,利用电子期刊的优势,扩大宣传力和辐射范围。

第四,严格落实三审和匿名审稿制度。严格的三审制度可以使具有高水平、高质量的文章脱颖而出,也可以使那些滥竽充数的平庸甚至低俗之作被淘汰。同时,还可以减少甚至杜绝人情稿、关系稿,做到对所有来稿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另外,要建立有效的编辑激励机制。如名家名稿奖励制度,对能够约到具有国家水平的知名作者文章的编辑,对责任编辑编发的优秀文章都给予程度不同的奖励。

第五,走特色化办刊之路。特色意味着唯一,意味着被替代的可能性很弱甚至没有。所以高校社科学报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地域、历史文化和所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出发挖掘和建设“特色栏目”,并且努力将其发展成为“名栏”。高校社科学报可以依托社科类学报所处的地域和历史文化优势发掘特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立足本地区的历史文化方面的深厚积淀,突出地方特色及其历史文化特点,形成某一地域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重要阵地。如《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的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研究,《齐鲁学刊》的“孔子・儒家・齐鲁文化研究”,安阳师范学院《殷都学刊》的殷商文化研究等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另外,可以依托高校学科优势,创办具有本校学科特色的名牌栏目。如《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的管理学之所以成为“名栏”就是依托该管理学研究力量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一批高水平的学者。

参考文献

[1]姚申:《反思和创新:关于中国高校学术期刊发展前景的若干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7(4)

[2]张积玉:《社科期刊的特色化之路》[J],《中国编辑》,2003年第6期

[3]谈晓明:《试论联合打造地方高校学报名牌栏目》[J],《江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

[4]申华:《社科类期刊编辑初审工作浅论》[J],《出版科学》,2007(2)

[5]钱同舟:《“名栏”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

[6]李伟:《高校文科学报名栏建设刍议》[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7]张雪山:《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学术局限与栏目特色》[J],《成都大学学报》,2006(3)

第8篇

一、内涵式发展是由学报的属性决定的

1998年5月1日起实行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200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刊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表述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都强调高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这一属性。高等学校集教学、科研、培养人才于一体,大多数高校现在都是学科众多且门类齐全,作为高校主办的学术刊物,就应该反映本刊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无论是以“内”为主,还是“内”、“外”兼顾,发表多学科的学术论文这种格局难以打破。

笔者认为,发表多学科的文章与学报质量的提升没有矛盾,高校学报不能盲目走专业化的办刊道路。高校学报的名称模式一般都是学校名后加“学报”二字,如果办成专业化期刊,刊名与内容会感觉到不相称。学报所属学院其他专业的教师就缺少了在本校发表学术成果的园地。目前,国内一些较有实力的大学或是专业的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不止一家,其中就是专业性的,但地方高校学报应考虑到自身条件,不能盲目借鉴,正如袁贵仁在《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2002年)中指出高校学报“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是最实际,目前最普遍可行的”。

二、内涵式发展是由地方高校学报的办刊条件决定的

地方高校往往地处偏僻位置,承担着培养地方基础人才的任务。这些学校往往学科力量较弱,科研整体水平不高,教学科研人才匮乏。高校学报的发展与学校的整体科研力量息息相关。作为高校主办的学术刊物,学报的审稿力量、编辑水平、办刊经费等具体的办刊条件都会受到学校条件的制约。因而,进行大的高难度动作对地方高校学报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但是,因难并不能成为学报不作为的理由。只要结合学校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也能进行一些小的但是富有特色的“动作”。例如,地方高校所处的地域与其他地方在经济上、文化上、历史上有独特之处,对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对地方经济的研讨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很多地方高校学报据此设立了特色栏目,有的办成了“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借此彰显了刊物的特色,成为别人无法替代的“独一家”。然而,这不是唯一的出路,还有许多更好的办法有待学报同仁去探讨、去实践。这些微观的研究、特色的研究有些是综合性院校学报做不到的,地方高校学报的存在,填补了某些研究领域的空白,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发扬、光大起到了很好的推介作用。

三、内涵式发展是由期刊发展的规律决定的

期刊的品牌创建与维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会经历几代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品牌的创建是编辑人员按照既定的办刊宗旨、办刊方向、办刊风格不断奋斗的过程。从公共关系的角度看,一个品牌形象从创建到树立,再到在公众中具有美誉度和公信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方高校学报大多办刊时间短,编辑力量薄弱,所以,树立刊物形象的过程尤其需要编辑人员长期努力,长期经营。这种长期树立品牌的过程,决定了地方高校学报首先要立足于自身实际谋求发展,逐步树立刊物的品牌形象:

首先,高校学报应该有自己明确的定位。作为普通学报,其存在的主要功能应该是促进校内外的科学研究,培育新人,起到交流思想、催发新知的目的。名刊名栏等层次较高的学报只占学报总数的很少一部分。因此,地方高校学报的研究应是基础性的,作者群体是校内外的科研工作者。地方高校学报可以研究地方文化、研究区域经济、与本院学科特色和优势学科结合起来,互相促进。总之,应该是各有千秋,百花竞放,而不是一枝独秀,或是都学习一种模式,造成另一种情况的千刊一面。

其次,应该注重稿件的质量和编排质量。从实际刊发的文章来看,个别学报平均每篇文章占一至两页,刊物编排用小五号字或是更小的字体,非常紧密,规范执行粗糙,不是没有标识,就是符号、格式不规范,编校遗漏的错误超出了允许的标准,严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影响了读者对文献信息的检索,也影响了刊物的合理评价,久而久之影响了刊物形象。

第三,在编排上讲究科学性和可行性。对于稿件的组织和对学术信息的传播,应该遵循科学的规律,而不是因文设栏,根据自然来稿组织栏目,给读者的阅读、利用文献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文献越是集中传播越能有效地被读者利用,期刊定位及其传播方式的定位越来越小众化、个性化、特色化。在这一趋势下,编辑仍然不闻不问地进行这种大拼盘式的编排,被读者所轻视自然是必然的了。

第四,强化编辑主体性意识。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部专职编辑人员很少,个别学报实质上只有一至两人在办刊,加上编辑忙于事务性工作(处理稿件、校对、发行),编辑或是职业倦怠,或是有心无力,对最本质最根本的工作――审阅稿件,对稿件进行筛选、及时联系作者修改文章、认真进行编辑加工、悉心校对等反而疏忽了。这种编辑主体性缺失的状况亟待改变。

第五,重视读者需求。编辑在读者面前,经常处于主动的支配地位,在自觉不自觉之间产生忽视读者需求、以自我为中心的工作方式。学报生产出来以后,如何才能被读者更好地利用,如何才能改进工作方式,如何维护刊物在读者心中的形象,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思考,采取切实改进的办法并抓好落实。

第9篇

【关键词】高校文科学报;参考文献;著录体例;不统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32-01

国家相关机构统一订立了《高校文科学报编排规范》(下文简称《编排规范》),为何高校的文科学报参考文献著录体例却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究其原因:

一、思维惯性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史研究传统,在传统的文史研究中,对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标注,对某些艰深字词的解释以及对某一特定内容的说明等都用注释的形式来表示。这一习惯沿袭至今,以致形成了某种思维惯性。在为数不少的作者、编者的观念中,参考文献这一概念是陌生的,对参考文献这一外来词汇他们在心理上是排斥的。在一些重点高校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中,如《武汉大学学报》、《南开大学学报》是只有注释而没有参考文献的,也许是受了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编排规范》的推行,让学报编辑无所适从,最终部分仍坚持沿用原来的标准。

二、《编排规范》存在缺陷

其中部分规定不符合人文社科学术论文汉语写作的实情,没有充分顾忌和考虑人文学科涉及中国传统和古典文献研究的相关学科的特殊性。

(一)页码属于可选项

文科论文中所引文献较多,大多引自著作和资料集且知识点较为细小,没有页码等于没有引,只有标明页码才便于读者查阅核对原文献。如:参见:刘军.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一个整体研究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2,5:71)。这一条参考文献并未标注页码,读者如需查阅就必须将这本专著通读一遍来查找相关信息。

(二)文献类型的代码(M:专著;J:期刊;N:报纸;A:析出文献;c:论文集;z:其他)

只是利于文献检索系统统计,《编排规范》中要求的著录规范对于出版类期刊来说,要求有些苛刻,太过繁杂,其中所有标点都是英文标点,需要不停的中英文切换;编辑的工作量较大,特别是在作者对所投稿期刊的参考文献著录规范不是特别清楚的时候,稿件的参考文献著录项目不是很全面,编辑就得自行完善。

(三)《编排规范》中对注释和参考文献进行了区分

注释格式和参考文献格式的同时出现,就要求编辑按照规范分别进行录入,这样编辑就较为辛苦,自主性强些的学报编辑就会直接选择其中一种来进行编排:全部使用注释著录方式,如:清华大学,或者选择全部使用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如:西南政法大学。

三、学界目前对于参考文献的著录有三个规范

2005年修订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1999年制定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2000年的《编排规范》,然而这三个规范的制定者几乎是同一批学者,其中的标准自然也大同小异,其中对于注释和参考文献的著录的标准略有不同,但仍有许多不适用的规则,以致于学报编辑更愿意选择更适合期刊特点的规范来施行,这种自主性也导致了高校参考文献著录方式“百花齐放”起来。

四、近年来,学报期刊队伍的不断壮大,编辑队伍中也不断注入新的血液

第10篇

关键词 高职 学报 教学科研 作用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The Promotion Role of Vocational College Journal

to Colle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ZENG Xiangqi, ZHOU Qin

(Le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eshan, Sichuan 614000)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ina's education has also been a rapid develo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vocational colleges Journal also will develop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offer academic exchange exchange window, but also for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demonstr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platform.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r academic exchanges, help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eachers, and to further enhance the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schools, and to form a good academic atmosphere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ticles for the Journal will be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development.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journ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role; development strategy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12年,全国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共有1288所,在校生人数已达1000万,在校学生规模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总人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其学报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学报承担着展示教学及科研成果、提升学校的整体教研水平、提高学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展示学校最新科研成果、引领学校科研方向以及促进教学科研发展等重要任务。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学报,对于促进院校的发展、提升院校的形象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由于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在学报和科研工作上起步较晚,并且起点相对较低,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有限,高职高专院校在学报与科研的发展上,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不利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

1 高职高专院校科研与学报发展现状

1.1 学报和科研的关系

从学报的属性来探讨学报和科研的关系。我国的高校学报一般都是将展示高校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的成果和发展作为办刊宗旨。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对学报的属性也了相关文件,规定了学报的刊名、刊号以及管理方式、方法等,将教学与科研成果作为学报的办刊宗旨。因此,学报的基本属性就是,学术性、学校性、综合性。从其属性可看出,学报是为科研而生,展示科研的工具,可以说,没有科研就没有学报。但事实上,物质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学报在依附于科研的同时,也对科研产生了影响。

1.2 教学科研发展现状

高等院校承担着科学研究、培养专业人才、社会服务和传承文化的职能,以及承担各类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重要任务。因此,所有的高校都应该加大开展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力度,深入进行教学科研理论的研究工作。但是,我国的许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科研能力远远弱于教学能力的情况,并且,只有少部分的高职院校教师,参与过国家及省部级的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而且,高职院校在教学科研期刊上的数量非常少,产生的影响也很小。高职院校的教学理论研究已经远远落后于其教学发展水平。

1.3 学报发展受到制约

学报承担着促进教学科研发展、展示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任务。但是,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大多数院校还存在着学报稿件质量较低、稿源短缺、期刊的特色定位、办刊理念以及栏目设置等都无从谈起的情况,不能起到促进教学科研发展、展示教学科研成果的作用。其原因主要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学报板块起步较晚,并且规模很小,大多数院校的学报没有国家统一的刊号,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据2011年12月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统计,由新闻出版总局批准公开发行的高职学院学报有240余种,约占高职学院总数的20%,其余院校多为所在省市新闻出版局批准发行的连续出版的内部刊物,个别高职院校尚未举办学报。我省2012年52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有公开发行刊号的学报仅有8所。

对于学报的编辑部门来说,没有根据院校的科研发展来办学报,而是一味地模仿其他院校的编辑模式,被动地出版学报,没有做到主动寻求教学科研成果、创新办刊思路等。这就导致了许多高职院校的学报发展受到制约,难以做大做强。

2 学报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影响

2.1 为教学科研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高职院校作为科研学术研究以及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其学术、科研成果不断涌现。高职院校在学科、专业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学科和优势,而这些特色学科的教师的研究成果一般较多,如果将其合理地组织起来,那么,学报就有了自己稳定的稿源,然后,可通过这些教师向其他知名教师、专家约稿,增加稿件的来源,建设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从而带动学校的科研水平发展,提高学校的总体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2.2 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许多的中小型企业以及乡镇企业呈迅猛发展的态势,而这些都离不开科学研究的成果。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与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能力和培养技术型人才密切相关。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作为基本目标,应该加强在应用科学研究方面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这就使得学报特色应运而生,其主动选题编辑策划学报栏目以及对科研成果的展示等功能,实现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成果向企业现实的转化,有力地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

2.3 有利于建设新学科以及重点学科

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在教育事业上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从整体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与企业的联系、结合还不完善,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办学效益以及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学理论研究落后与经济发展,这就导致了教育的盲目性。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引导并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建立特色理论体系,从而保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提高其生存发展的空间。

2.4 有利于发现并培养新人才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报板块的开设,为培养院校的科研新秀提供了基础。通过学报刊登的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学术论文,为青年学者的科学研究树立良好的榜样,能够直接、有效地提升青年学者的学术视野。学报的内容在选材时,要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学报的编辑部门要及时关注作者所研究的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并做到对该学科有比较全面的认知和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并帮助他们找准切入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提高学报对教学科研促进作用的方法

3.1 做好学报的工作定位

教育部明确指出:学报要以反映院校的教学科研成果为主。因此,在进行学报的编辑工作之前,编辑部门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重新定位,将编辑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编辑从最根本上来说,主要是保证学报的正常出版,并且提高学报的质量;科研则是提出专家办刊、鼓励编辑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学报不仅是广大科研工作者以及教师发表教学科研成果的平台,同时也很好地反映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因此,学报应该成为高职院校科学研究的组织者、引导者、传播者以及评价者。

在传统的学报编辑工作中,学报的编辑并不是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而是通过栏目设计、组织稿源、评审稿件以及规范出版等行为,对教学科研成果进行组织、引导、传播及评价等,从而促进科研的发展。作为一般的编辑人员,不可能做到对所要编辑的每一个专业课题或是每一个学科,都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但是高职院校的学报,要促进教学科研的繁荣、发展,就必须要掌握每一个科研的基本情况,因此,必须加强对学报编辑队伍的培养工作,并聘请各学科的专家进入学报编委会或兼职编辑,创建一批具有高业务水平的编辑队伍,为其提供坚实有力的后盾。

3.3 从学报服务于科研出发改变期刊组稿方式

高职院校学报的办刊宗旨是体现院校的学术水平、营造学术氛围、引导院校的科研方向以及促进科研活动的进行等。对于学报出版稿件不足的情况,编辑部门应变被动为主动,改变原有的等待投稿的方式,编辑人员应该深入到教职工当中,主动帮助教育科研工作者,解决论文在撰写、发表中遇到的困难,并且,要利用学报的交流渠道,帮助教育科研工作者向正式的刊物投稿。

3.4 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发掘新资源

学报是教育科研工作者进行科研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编辑部门应加强学报对培养科研人才方面的重视,在精心培养、热情扶植本校内的青年教学科研骨干的同时,还应该努力联系外部作者投入到学报的出版工作中来,形成一批具有高业务水平的作者队伍。学报可以利用自己学术交流平台的优势,定期与相关科研单位进行联系,预约他们高水平、高质量的稿件,而这些稿件往往更能够展现科技水平,从而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扩大学报的影响力。

3.5 服务于企业宣传其成果

针对高职院校的学报难以做大做强问题,学报应充分认识到学校面向社会、依托行业、服务企业的宗旨,并将其作为发挥学校的学科专业特长和优势,创办具有本地特色的技术专栏,将紧密合作的行业、企业的发展成果转化为学术成果,并加以重点宣传。通过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从整体上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

3.6 连通企业培养科技人才

学报应该努力成为企业和学校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纽带,加强学校和企业在技术开发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本着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理念,将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结合,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展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组织企业员工和教师的联合,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师较强的理论知识,并结合经验丰富的企业员工,共同合作,撰写出更加优秀的教学科研论文,同时可使得学校的教师及时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在为企业提供教学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高职院校学报的质量,从整体上提高了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水平,有利于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的学报编辑部门,应加强与企业的科技交流,实现互利双赢的局势。

4 结语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要想提高其学报的办刊质量,提高学报的影响力,真正发挥学报的作用,就必须转变现在的办刊理念,加强学报服务于院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认识,不能只是被动地作为教师交流、传播教学科研成果的平台,必须要主动出击,以促进院校的教学科研发展;要明确定位,打造特色的办刊栏目,努力提升办刊水平,将高职院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与学报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高职院校综合能力的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立项课题(编号20110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陆颖,祝西莹.高职院校学报促进学院教科研发展的对策探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92-93.

第11篇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主题之一。从本世纪初到现在的十多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这个过程中高职学报发挥的作用却微乎其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高职院校对自身定位进行反思的过程中,高职学报没有同步,仍然停留在学科体制下的办刊套路中。“随着校企互动的频繁与深入……真正意义上的院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伙伴关系即将建立”\[1\],国内高职院校将向着国外职业院校“通过研发、创新带动企业生产”的方向前进。在这个过程中,高职学报已经感受到了自身的生存和价值危机\[2\]。因此,近年来已经有人开始探索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能够发挥的作用,以期寻求在当前阶段高职学报的出路,本文拟对这些研究做一综述,并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研究的基本概况

校企合作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成为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的热点了,并且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一直如火如荼,高职学报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讨论中应该说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诸多高职学报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设立了相应的栏目,甚至有些学报的这一栏目在各种学报评比中还获得“优秀栏目”或者“特色栏目”的荣誉。但高职学报自身直到2008年才进入校企合作的研究视野。2008年10月,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付昌辉在《编辑学报》发表了《校企合作多元主体下高职学报的功能》,紧随其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顾健在《科技与出版》发表了《高职院校学报也应面向企业》。同年,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竺小恩的《高职学报服务地方经济的3项举措》中也有涉及学报和企业间关系的论述。至此,高职学报自身开始放下矜持步入了校企合作的大讨论中。2009年和2010年顾健又先后在《科技与出版》刊发了两篇相关论文,即《论高职院校学报企业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和《高职学报服务社会的方法与途径》。2011年,上海电机学院学报吴学军在《编辑学报》发表了《让学报走进企业 为科技创新服务――〈上海电机学院学报〉的办刊实践》,不仅谈到了学报走进企业的做法,还列举实例展示了取得的成效,这虽然是一家普通本科学报,但对高职学报校企合作的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2012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王丽婷在《编辑学报》发表了《充分挖掘企业资源 提升高职院校学报影响力》。2013年,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李艳发表《服务行业企业是高职学报的必然选择》,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韩翠丽发表《提高高职学报企业作者论文写作规范化的探讨》,同年,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陈新文在他的《高职教育改革与高职院校学报转型》中深入探讨了高职学报与校企合作之间的关系。2014年,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袁能先在《编辑学报》发表《高职院校学报与企业合作发展的实践――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为例》,高职学报也终于展示了自身的实践经验,同年,韩翠丽发表了《高职学报企业作者群的开发和培育》,王丽婷发表了《高职学报编辑对企业专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

以上是近些年来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研究的绝大部分成果。可以看出,从呼唤高职学报面向企业到具体实践经验的展示,高职学报同仁在校企合作的大潮中是勇于探索和敢于实践的,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可喜的。但从另一方面看,每年发表的研究成果只能以个位计,说明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发挥确实有限。

二、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1. 理论探索

理论探索是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的最重要的作用,并且也是在校企合作讨论热潮中一以贯之发挥的作用。以“校企合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精确搜索,有3万余篇论文,模糊搜索的话会有4万余篇,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高职学报上发表的,高职学报在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功不可没。但随着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高职学报的理论探索功能应进一步加强,对此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陈新文教授在他的《高职教育与高职院校学报转型》中予以了深刻的论述。他认为“随着校企合作互动的频繁与深入,高职院校‘贴牌式’校企合作模式行将结束,真正意义上的院校与企业的紧密型合作伙伴关系即将建立”\[1\]。而高职院校学报在这个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服务好行业企业,他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加强校企合作理论研究成果的整理与宣传,推动校企合作理论的丰富与完善”;“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实践模式的创新研究,推动校企合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三是加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1\]。陈新文教授对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理论探索方面的认识无疑是非常深刻的。理论探索也是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最能够发挥其所长的本职工作,因此发挥好理论探索的功能,引领校企合作发展的方向,因为高职学报重要的发展之道。

2. 技术研究

技术研究是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作用研究的重点。几乎所有的相关论文都提及技术研究的重要性。袁能先甚至进一步认为高职学报的发展方向应更多地侧重于“专业技术领域的理论探讨、工程实践以及应用性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方面,这样才能更好达到为本校师生教育科研和行业企业的广大技术人员服务的目的\[3\]。为此各高职学报想尽办法,不遗余力,其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是积极组稿,发掘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作者队伍。这方面,顾健、竺小恩、王丽婷、李艳等人的文章都分别有所论及有的甚至将企业专家聘为特约撰稿人。韩翠丽还专门撰文讨论《高职学报企业作者群的开发和培养》的问题。袁能先所在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是紧紧“依靠德阳市科协、德阳3大央属企业科协、中国二重的《大型铸锻件》《中国重型机械》、东汽的《东方汽轮机》、东电的《东方电机》编辑部”,与他们“达成了互通互换稿件协议”\[3\]。其次是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审稿人。这方面大家也都有谈到,顾健在《论高职院校学报企业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王丽婷在《高职学报编辑对企业专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中有更为详尽的论述。但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毕竟不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师,虽然他们“身处生产与管理的第一线,掌握着最新和最实用的技术成果和管理成果”\[4\],可他们中的大部分在论文写作上还是新手,因此韩翠丽专门为此撰文《提高高职学报企业作者论文写作规范化的探讨》以寻求有效解决途径。总的来说,高职学报要将技术应用研究发展壮大必须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互动、文化互动、人才互动”\[5\]。

3. 宣传窗口

企业技术应用文章的刊发本身具有一定的宣传、展示作用,是高职学报作为媒介的一项辅助功能。但这项功能在高职学报编辑的努力下获得了进一步的挖掘。付昌辉在《校企合作多元主体条件下高职学报的功能》一文中提出“编辑应当发挥并利用高职学报的媒介功能,积极、真实、具体地介绍企业,宣传企业。可以利用封二、封三和封底,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报道合作企业的有关信息。内容可以是企业及其机构(部门)介绍、科研成果和产品展示,以及校企活动等;内文空白处可以用来刊登企业的科研动态信息、成果应用的追踪报道和企业科研人员优秀成果展示等”\[6\]。顾健甚至在他的《高职院校学报也应面向企业》中提到“以专栏的形式来反映企业家的声音,及时反映和展示新技术、新设备”。此外还有编辑提及企业及企业文化、企业优秀人才、校企合作成果、校企合作优秀教师等方面的宣传。这些都是高职学报能够通过努力做到的,但限于学报较低的发行量以及读者的小众,可能产生的影响力不会很大,这是目前不得不正视的实际情况。

4. 服务平台

李艳在她的《服务行业企业是高职学报的必然选择》中提出“高职学报服务行业企业是学院的办学定位所致”,“那种不顾自己的实际状况、一味模仿普通或重点高校办刊模式的做法”,“实是愚蠢之举”,她提出高职学报要为“高职学院发展和行业企业搭建交流平台”。顾健、王丽婷等人也有类似观点。综合来看,这个平台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涵盖了上述理论探索、应用研究、宣传窗口中的大部分功用,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内容。如袁能先提出“扩大学报在企业中的交流发行”,韩翠丽提出要将“企业普遍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刊登出来”等等。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校企联合办刊”。顾健在《论高职院校学报企业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和《高职学报服务社会的方法和途径》两篇文章中分别提到要“聘请企业审稿专家担任校企互动栏目的主持人或指导专家”、“联合开辟栏目”,但这两篇文章提到的合作办刊是仍是局部的,小范围的。随着高职学报的发展,可能会有更加深入的合作办刊形式出现。

三、结语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大方向,同国外职业院校通过研发、创新带动企业生产的方式相比,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式技术含量明显偏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在今后必将朝着“真正意义上的院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伙伴关系”方向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对高职学报来说应该是个发展的好机遇。但是目前高职学报存在几个方面的制约瓶颈,严重影响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作用的发挥。首先是高职学报内容上的大而全问题,当前大部分高职学报都是综合性期刊,栏目众多,做好做精的却很少。这种格局对高职学报的影响力和发行量都是致命的,高职学报必须在进行深度校企合作之前解决好这个问题,否则校企合作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其次,目前高职学报的期刊评价机制仍是沿用普通高校甚至重点高校学报的评价机制,唯影响因子独尊,这种导向异常不利于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作用的发挥。从2012年始开始的学术期刊改制大讨论,虽然在学报界影响广泛,但是并未在高职学报中形成独有的发展与改革观点,高职学报在这场讨论中实质上是“失语”的。高职学报应该借助即将到来的又一次学术期刊改革,提出并形成自身特有的发展思路,否则高职学报最终会在期刊改革和校企合作的大潮中被淘汰。

[参考文献]

\[1\] 陈新文.高职教育改革与高职院校学报转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73-76.

\[2\] 李垣璋,石青青.“后改制时代”下高职学报的生存危机和价值危机\[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70-73.

\[3\] 袁能先.高职院校学报与企业合作发展的实践――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为例\[J\].编辑学报,2014(01):69-70.

\[4\] 韩翠丽.提高高职学报企业作者论文写作规范化的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94-96.

\[5\] 顾健.高职院校学报也应面向企业\[J\].科技与出版,2008(11):33-35.

\[6\] 付昌辉.校企合作多元主体下高职学报的功能\[J\].编辑学报,2008(5):418-419.

Function of Journal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LI Yuan-zhang1, SHI Qing-qing1, ZHENG Yan-yan 2

(1.Section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Hubei Industrial Polytechnic;2.Sec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Shiyan 442000,China)

第12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社科学报 学术特色 学术个性 学术定位 特色标准 特色栏目

明确特色标准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指出,高校文科学报“要立足本地、本校,发挥各自的学术优势,办出学报的个性和特色;要重点办好特色栏目,推出更多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学术影响力的精品力作。”何谓特色?特色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①。最能体现学报特色、最能吸引读者的是学报独到的内容,因此,特色是学报的支撑点,是学报的价值之所在。形成自己刊物的个性特色,是所有高校学报所应有的追求目标。地方高校学报更要走特色发展之路,明确自己刊物的特色标准。

独特性。特色就是优于他人的独特风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精”②。由于各地方高校学科优势的不同、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以及所在地的风景名胜、文物资料、历史人物、风俗民情等不同,本地学者对这些方面的了解和研究,往往比其他地方的人们更为深入,甚至形成“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局面,取得“非我莫属”的专利。这是地方高校学报能够办出特色的重要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学报走向世界的途径之一,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尤其是那些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报。

新颖性。地方高校学报编辑要运用求异思维,利用所在地区独有的历史、人文特色,主动选题策划、标新立异、出奇制胜,使自己的刊物具有新颖性。要做到温故而知新、纳养而创新、瞻前而出新,追求全新创意、磨砺学报的精品力作;通过自己精心设计的栏目,吸引一批高素质的作者,不仅做到唯陈言务去,还要有新见迭出、深入开拓,并尽可能深入浅出;通过主动组稿体现学报的区域特色、学科特色、栏目特色,形成人有我新的特色风格和学术定位,体现出学报的新颖性,让广大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延续性。地方高校学报在策划特色专栏时,应考虑学校类别属性因素、学科因素、稿件的来源因素及社会的需求因素,从而保持延续性。“在自己所属内容特色的专业范围里精心策划一两个画龙点睛的专栏,长期坚持连续发文,创出名牌专栏,形成重点的重点,就会更为刊物增光添彩。”③有一些地方高校学报总体水平一般,但却有一两个栏目策划得比较好,并且长期坚持围绕某一问题进行研讨,办出了特色,也办出了质量,在一定专业学科领域里产生了影响,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形成特色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件容易事,要经过编辑长期的精心策划。如果一种刊物办刊特色没有延续性,仅仅是盲目跟风,模仿攀比,那么其所谓特色栏目表面上看好似红红火火,实则是昙花一现而已。

找准学术定位

高校学报不能离开高等学校这个大背景,不能脱离学术性和理论性期刊的属性。学术期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播理论、繁荣学术,其特色首先表现在学术性上,而创新性、科学性和实践性构成了学报学术性最主要的方面,特色办刊必须建立在学术影响力的基础上。地方高校学报要办出特色,必须找准自己的学术定位,确定刊物的内容重点,严守富有个性特色的办刊宗旨。

从本校学科优势出发。不同的高校都有自己不同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式,都有自己的学科优势。许多地方高校教师都承担着国家或省部级科研课题,经过长期研究,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学报应当以自己主办学校的优势学科,或者具有某种优势的研究基地为依托,充分地发挥这一优势,持续地发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使之成为自己的主打栏目,成为自己的品牌,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刊物的特色。”④地方高校学报要在所有学科的学术理论研究方面形成特色是比较难的。但是,若能发现某一门学科的先机,广泛吸纳国内外该学科的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就可以形成某一门学科在学术理论上或应用研究方面独树一帜的特色。因此,在学术定位上,地方高校学报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从本校学科优势出发,实事求是地设计和开发选题,注重将力量投放到独具本刊特色的塑造之中,从而找准自己刊物的学术定位,形成自己刊物的学术特色。

从所在区域优势出发。鲁迅在讲到文学的民族性时指出:“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⑤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态复杂,形成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各自独特的色彩。由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差异,各地都有自己独具的历史文化优势,从而形成了多样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圈和历史文化模式。由于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区域性发展,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文化现象。地方高校学报所处的地域特点和地理位置各不相同,各有各的优势。根据这些地理位置、人文景观的优势以及有关的研究成果,去做大做强自己的学报,不失为地方高校学报办出特色,向“名栏”、“名刊”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地方高校学报处在各地文化中心的最前沿,开展区域文化研究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名牌大学所无法比拟的。比如成都大学从地域优势出发,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合作,以三国文化为中心,开辟了“蜀道论丛”、“三国与诸葛亮”等专栏,突出了地方特色。

从本刊人才优势出发。“社科学报特色化最终要落实在文稿的质量上。质量是学报的生命。无论是突出专业特色、地方特色,还是办好特色栏目,一切的一切,关键在于要有高水平的论文。”⑥组织、挖掘独具特色的高质量文稿是形成刊物特色的保证,而地方高校学报有丰富的地域文献资源,有素质较高的地域经济文化研究队伍。另外,区域文化研究还可使高校的研究人员走出学校,与社会结合,可以使研究更扎实、更富有地域特色。地方高校学报都有坚实的作者群作后盾,这对于实现特色编辑目标、保证学报质量、创造学报编辑特色等各个方面都是非常有利的。比如《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的“三苏研究”、安阳师范学院学报《殷都学刊》的“殷商文化研究”等品牌栏目,都是依靠地方文史研究队伍的辛勤耕耘,赢得了比较高的学术声誉。

打造特色栏目

“特色栏目是期刊的眼睛,学术质量是期刊的灵魂。”⑦地方高校学报打造特色栏目必须在选题策划上下工夫,学报编辑要强化主体意识,有自己独特的思路,有自己独到的策划。“形成高校文科学报特色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科优势、地域文化和编辑主体。学科优势是基础,地域文化是亮点,编辑主体是关键。”⑧邹韬奋先生指出:“要造成刊物的个性或特色,非有创造的精神不可。”⑨要根据自己学报的特点,运用编辑策划手段,充分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恰当地设置一些具有生命力的特色专栏,以体现自己的办刊特色。

地域特色栏目。地方高校学报要立足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优势,从自己所处的地区历史特点入手,设立特色栏目,展示刊物的地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刊物的地方特色品牌。地方高校学报要紧紧依托得天独厚的条件,深入研究本地区优秀的政治、历史、文化传统和优势科技产生形成的规律,促进其进一步发扬光大;要善于挖掘本地区历史文化方面的深厚积淀,选择有关学术研究中的特色问题和薄弱环节加以重点研究,以形成某一地域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重要园地或中心,由此提高刊物在国内外学术界的知名度。如:《许昌学院学报》的“魏晋史研究”、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南都学坛》的“汉代文化研究”、西安文理学院学报《唐都学刊》的“汉唐文化研究”、《宁夏大学学报》的“西夏文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的“中国北部边疆史地研究”、《韶关学院学报》的“岭南文化研究”、《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的“潮汕文化研究”、包头师范学院学报《阴山学刊》的“阴山文化研究”、《抚州师专学报《的“临川文化研究”等。

时代特色栏目。地方高校学报编辑要立足时代现实,关注社会生活,正如杨焕章教授所说:“不立足本校,学报就不可能存在;不放眼社会,学报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⑩要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历史发展状况,与时俱进,设置时代特色栏目,及时发现与当前形势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特征的前沿课题,策划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关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系列研究,刊载这方面的学术理论文章,在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也形成自己的内在优势。时代特色栏目是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交流合作的平台,因为地方高校主要是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地方政府部门有很多课题也愿意通过学报从理论上与应用上加以探讨解决。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联手合作,是办好富有时代特色栏目的有效途径。比如《天水师范学院学报》以“做西部文章,办陇上名刊”作为办刊的追求,锲入时代脉搏,关注地方建设,设立“西部开发论坛”栏目,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搭建理论研究平台,而且办得非常有生气,赢得了地方政府的好评和支持,社会影响力也快速提升。

专题特色栏目。地方高校学报要根据自身的学术定位,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科,设立与学校优势学科相应的专题特色栏目,跟踪这些学科的研究动态,将某一问题集中在一起讨论,做到有的放矢地组稿,集束式专题发表,集中介绍其历史发展、学术活动、学术动态,便于读者了解问题的全貌,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以获得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比如,《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的“人类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的“历史地理学研究”、黑龙江大学《求是学刊》的“文化哲学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的“编辑学研究”、《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的“明清小说研究”专栏等。专题特色栏目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较快地反映学术界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能够把不同观点的学者或相同观点但论述角度不同的学者集中在一起讨论。当然,专题特色栏目不是简单地把研究某一问题的几篇文章组合在一起,而是要求作者按照刊物的策划思路围绕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发表看法。

总之,特色化的内容是通过有特色的栏目来实现的。“在选题策划与成功组稿的基础上,特色选题就会形成,特色选题可以成就特色专栏,在特色专栏基础上进行有机整合,可以造就特色的刊物。”???地方高校社科学报长期设立一个或几个特色栏目,形成学术特色,彰显学术个性,使读者能够得到在别的学报中得不到的满足,从而使自己的刊物在众多的同类学报中独树一帜。

注 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②刘少华、周全:《提高高校学报影响力的思考》,《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4)。

③⑥张积玉:《社科期刊的特色化之路》,《中国编辑》,2003(6)。

④杨焕章:《论我国学报百年发展的基本经验》,《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⑤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⑦龙协涛:《学报百年感言》,《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⑧余昌谷:《论形成高校文科学报特色三要素》,《安庆师院学报》,1998(4)。

⑨邹韬奋:《邹韬奋文集》,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

⑩杨焕章:《论学报的理念――纪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创刊2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郭璞庚:《学术期刊的编辑理念与刊物特色》,《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