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市政工程法规

市政工程法规

时间:2023-06-08 11:19: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市政工程法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市政工程法规

第1篇

【关键词】 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监督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中的各项公共设施的建设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数量的持续增长、质量的持续提高、投资的持续增加、技术的持续增大,多种因素决定了当前的市政设施已经从单一的使用功能逐渐转变为集城市形象、城市品味、基础功能为一体的多层次新型公共投入。在功能增多的同时,市政工程的质量问题随之成为市政部门与普通市民共同关注的焦点。市政工程是关系到全体市民生命安全和生活幸福的重要城市投入,市政工程的质量的高低关系到该工程能否正常投入使用,能否充分发展其作用。因此,制定并完善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管体制,强化市政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严把工程质量关,是现阶段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市政工程中存在的质量监管问题

1、缺少相对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

作为一个法制国家,我国一向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执政理念。但在有些领域,因为涉及时间短、了解不够充分、出现问题较轻微、以及相关负责人的不够重视等因素,造成了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有的行业甚至连基本的条例都没有。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依法制定一套可行性高、执行力强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是确保市政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是一切工程质量监管的前提和基础。

虽然随着市政工程建设的发展,近些年相继出现了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但由于经验不足、地方差异较大等原因,相关条款中仍存在着不少漏洞甚至空白区域,尤其是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有很多问题是现有的法律无法依据的,这势必影响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相应的质量监管工作。因此,健全并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为市政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是解决当前市政工程质量监管问题的根本措施。

2、市政工程的工作性质造成了其质量及监管难以保证

市政工程囊括了众多领域,涉及到电力、排水、建筑、热力、油气、电缆、桥梁、交通、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多个学科,工作繁琐、技术复杂、多工种多专业交叉等特点造成了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难度加大,工程质量难以完全保证。同时,一些城市由于极个别人工作不负责任,造成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监查开绿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接影响到了工程监管工作的执行力度。

3、工程质量监管的硬件设备有待完备

由于市政工程涉及领域多,应用专业广,因此要求监管部门要备有完整充足的测评设备。硬件设备的先进性和准确性是监测工程质量的直接手段,只有具备了各领域各项目的专业设备,才能保证在市政工程结束后能够准确地测试工程完成的质量,保证市政设施完整有较地发挥其作用,保障广大市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4、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的素质不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相应的市政工程监管部门和人员素质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却远远达不到工程质量监管所要求的水平。一些监管部门管理还不很科学、制度存在一些欠缺,不能很好行使监管职能。同时,监管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不很高,个人素质不很高也是影响监管部门依法行政的因素。

5、质量意识薄弱

部分工程质量监管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对工作责任心不强,也是影响市政工程质量的因素之一。由于市政工程建设的工程量较大,涉及领域较多,因此给质量监管工作及随之产生的监管考核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也正是因为如此,滋生了质量监管人员得过且过的心理。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市政工程的质量,同时也为工程质量监管带来恶劣的影响。

三、解决质量监管问题的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应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市政工程监管体系、提高工程质量管理软件和硬件的数量和质量、强化专业质监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监管意识,从各个方面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提高质量监管效率。

1、切实依托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管法律法规,并将之成熟完善

法制社会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是至高无尚的,其具备的规范效力和制约效力是每个领域都必须遵守并执行的。因此,依据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市政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用以保障工程质量及其监管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各地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科学合理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管条例,采取分段测评法,将工程质量分成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严重不合格等及个明确的档次,针对每个档次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在这种激励和竞争的影响下,辅以明确的法律法规,使质量监管人员在行驶执法职能工程中不但有法可依,更能够量体裁衣,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方便了执法人员的监管工作,更保证了市政工程的质量。

2、适度增加市政工程质量监管的硬件投入和软件升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建设也在不断地革新,市政工程引起广泛的涉及范围决定了它的工作变化和工作成果有着瞬息万变的特点。只有装备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才能跟得上市政工程的更新脚步,避免因技术设备落后而使质量监管工作无法得到准确的结果。

3、加强质量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牢固树立工程安全意识

①严把监管人员从业资格。相关人员必须得到专业机构的认可方能上岗,时同用人单位还应定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技术交流和知识升级,对员工进行充电,使质量监管人员能够充分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型产品,适应新的监管标准。

第2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人员素质;监督;

引言

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必须坚持“公正执法、科学执法、严格执法”的工作原则,建立以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为主要内容的质量监督体系,围绕工程项目和建设主体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的工程质量监管。但由于市政工程专业性强,技术发展速度快,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而使用的规范标准相对滞后,如道路、桥梁、排水等工程CJJ-90系列行业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使用了19年,2009年7月才开始实施CJJ-2008新的检验评定标准,这样的更新速度必然弱化市政工程的专业化管理。

鉴于此,应从市政工程的实际出发,建立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适合市政工程特点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体系,从工程立项、造价、施工许可、招投标、监理、验收备案、运营养护及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系统调整和合理控制,尤其是要对地方政府建设行为和监管职责进行有效约束和适当设定,实现市政工程建设有法可依,依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进行严格管理。

1 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以人为起点

1.1 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

监督人员必须是政府颁布的各项质量标准和质量政策的忠实支持者和执行者,是履行政府对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实施有效监督和提供高素质质量技术服务的实施者和服务者。所以监督人员一定要加强自身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1.1.1 具有过硬的思想素质

必须认真学习、细心领会、坚决贯彻并自觉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工程质量的政策、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自觉遵守质量监督工作守则,严格按照市政工程质量标准对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依法进行监督。

1.1.2 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

监督人员必须坚持“严格、公正、科学”的工作原则,实事求是地反映质量情况,及时稳妥地处理质量问题,要以全心全意地为受监项目各参建单位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现场,虚心听取各有关单位、主体的意见,认真改进质量监督工作作风。要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增加监督工作的透明度,使质量监督真正成为“阳光监督”。

1.1.3 具备全面的专业技术素质

平时要加强自身专业技术素质的培养,刻苦学习市政专业技术知识,尊重数据,尊重科学,熟练运用技术管理制度、规范、标准

处理和解决各种技术问题。

1.1.4树立依法监督的思想

必须养成贯彻执行各项质量监督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在实施质量监督和处理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的过程中,要严格按质量监督法律法规、设计文件、质量标准办事,做到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当事人和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单位负责人未受处理不放过。

1.1.5加强现场实际操作能力

现场监督检查、巡查进行随机质量抽测,改变传统的敲、打、看、摸等落后的质量检查方法,加大科技含量,增加检测设备,如便携式的智能化回弹仪、钢筋扫描仪等,现场直接出具科学、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增加监督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2 加强建设过程的质量监督

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管部门、质量监督机构、各主体的共同努力,实现政府监督、社会监理、参建各方负责工程质量等环节的有效衔接;与时俱进,始终坚持程序与实体并重的思想,既注重程序的监督亦重视施工现场实体质量的监管,两者应是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应以施工主体为主线,对业主、监理、勘察设计、材料设备供应、工程检测等各主体实行严格、有效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把各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及产品质量均纳入监督管理的范畴,将参建各方均推向工程质量责任第一线。

2.1.1 对建设单位及招投标监管

市场竞争和政府监督的有机结合,构成对建设主体质量行为准入选择的有效机制。通过招投标监督管理来保证施工主体的质量能力和企业素质满足工程项目的需求,以资质准入把关、质量行为监督审查促进市场竞争的规范化和良性运转,通过严格的质量监督来保证市场的有效运作。现在招投标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施工、监理以及勘察设计挂靠现象普遍存在。挂靠中标后,管理人员难以到位。管理人员是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这需要加大监督管理及查处的力度,采取终止合同、罚款、禁止投标、上黑名单及不良行为记录等强制性措施保证中标方管理人员的到位率,尤其是要监督建设单位在招投标工作中严格把好资质、资格初审关,并按照施工方的承诺严格监督中标企业的施工管理人员到位。对于建设单位不能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在不办理施工许可证和质量监督手续的情况下,为了搞政绩、树形象而纵容施工企业盲目施工,突击抢工期,重视施工进度而忽视质量与安全,影响工程质量及扰乱监督管理程序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查处,利用系统网站、文件或新闻媒体进行通报或曝光,该处罚的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2.1.2 对勘察设计单位的监督

对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行为的监督管理,重点是对勘察设计文件的审查监督把关,主要监督审查勘察设计文件有否违反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设计图纸、文件是否经过具有施工图审查资质的机构审查并出具施工图审查报告。

2.1.3 对监理单位的监督

在对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方面,重点加强对人员到位率、持证上岗、专业对口、严格执行监理规范、工作职责到位、材料工序把关的监督。我国现行的监理制度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通行的FIDIC准则差异较大,主动权掌握在业主手里,监理的控制管理流于形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现实使各方关系微妙而复杂,市政行业更是如此。有些挂靠老板非常强大,在这种体制环境下单让监理去协调管理工程上所有事情,也勉为其难。这还有待于体制的改革创新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2.1.4 对施工单位的监督

施工企业是市政工程完善过程控制、实现质量目标的自控主体,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取决于其素质的高低。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创新,探讨新的监督管理模式。采取“差异化”管理,根据企业实力、质量信誉、管理能力、诚信级别和综合素质的不同进行分级管理,对素质不高、质量信誉差的施工企业实行重点监督。

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是通过关键工序的监督检查验收和随机抽查来实现。关键工序、主体结构和关键部位是重点监督的对象,关键工序只有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应加大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的随机抽查力度发现质量问题不姑息迁就,该整改的一定要整改到位;对于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必须按要求整改到位,不留死角不留余地,该处罚的按照相关规定实施。要在建设工程质量信息网站上随时公布质量信息,及时反映质量动态,对“问题工程”还应通过新闻媒体曝光。

3 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和一般的建设项目相比又有着自己的特点。这是因为市政工程所建设的都是城市的基础设施等项目。这也决定了市政工程施工的地点只能在市区进行。随着现代城市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建设的投入也不断加大,工程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参与施工的企业和人数越来越多,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且不断地向地下和地面空间延展。市政工程与其他建筑工程相比,多数在城市内施工,战线长、露天作业、交叉施工,对城市交通和环境的涉及很大,所以市政工程建设的安全方面的管理也极为重要。尤其是体现在,项目影响面广、利益相关者复杂,施工场地趋于开放性、不确定因素多,大型机械多、工程占地范围大,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市政道路工程必须管好安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影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更安全的施工环境。

一、工程施工安全的影响因素

1.安全施工知识匮乏。

安全施工知识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应当熟知的关于安全生产,规范操作,应急措施等一系列知识体系。市政工程的施工中发生安全问题的不良影响比较大,因此,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施工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而当前,我国施工队伍中,大多数是文化程度很低的农民工,他们缺乏市政施工的经验,对于安全施工知识非常陌生,遇到施工过程的的不良行为往往束手无策。而其雇主施工企业为了节省资金,往往不会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这也就为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2.招标市场不够完善。

一些招标的建设企业利用招标制度的不完善,随意的设定工程造价,不安规矩出牌,为自己的熟人或亲人朋友达成中标的目的。有的招标单位更是恶意的压低价格,这样使得投标的施工企业即使达到了中标的目的。但是为了在工程竣工后能够盈利,不得不做出违反合约规定的事情,比如,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总之,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这样做最后收到侵害的是国家和集体的财产。

3.安监人员素质欠缺。

对于本来素质不是很完善的我国安全监督人员,又面临着我国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技术革新的不断加快。致使我国安全监督人员更加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他们对于不断增加的安全问题的监督任务已经变得吃力。另外,我国的地区性安监部门有许多存在经费不足,人员短缺的问题,这也使得安监队伍变的充满不稳定因素。

4.施工环境恶劣。

在施工现场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情景,施工现场开放,安全隔离网破缺,外来人员为了走近路穿越隔离网,场地内设施工具放置杂乱无章,脏乱差现象严重。更甚者是工程施工中的污水任意排放,石灰土石随意放置,以经风吹经常造成尘土飞扬,严重的影响工地的视线和周围市民的日常生活。这也是市政施工经常遭受周围居民和市民的投诉的主要原因。同时,施工人员住宿条件较差,几个破旧简陋的工棚简简单单的就打发了施工人员的住宿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施工人员的休息和生活质量。进而造成他们身心和精神健康的受损,不利于集中精力于安全的施工上去。施工企业在出了问题只会一顾的推卸责任,只知道追求利润少花钱,造成管理水平低下,员工向心力低。

5.法律监管不完善。

我国对于市政建设安全施工的监督法律法规的建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没有真正的实现强化现场与监管的紧密合作。致使监管力度不足,法律仅仅能起到事后惩处的作用,对于事中的监督没有做到位,而且,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落实也与法律要义的要求存在很到的差距。

二,市政施工中改善安全施工的措施

对于如何做到安全施工,确保安全施工,以及对施工安全监管的改善,落实法律法规的效力。对建设企业和建设行政部门来说仍然是以个不小的挑战。做到改善市政工程的安全施工不仅应当依据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施工企业的安全施工规范,做好安全措施,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认知,提高法律的落实力度。更应当与时俱进,根据市政施工的具体特点,与实际相结合,下大力气找到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采取妥当的措施,确保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建设。

(1)分解工程项目,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建设企业应当对建设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和小项目的安全给予足够的重视。鉴于,以往的设置单个总负责人的做法存在着精力有限监管不力的现象。企业可以采取把整个市政工程项目按照工程建设结构的构成项目为单位分解为多个责任单元。为每个责任单元指定安全责任人。以此解决有限的精力无限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每个责任单元的安全责任人都是这个分项目的安全施工第一责任,建立一个统一的安全施工机构,用来管理这些责任人,把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引入到绩效考评中去。切实的把安全施工落到实处。

(2)把农民工的安全培训提上法规的高度。

对于施工企业不愿意把资金花在农民工的安全施工知识的心理。行政机构应当以行政法规的形式予以约束。把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知识进行培训提上行政法规的高度,一方面是由于施工企业的心理因素,另一方面也是国家重视施工人员操作技能和生命安全的重要表现,有利于维护施工人员的安全卫生权益。行政法规应该对培训事宜作出明确规定,未经培训合格的施工人员不得进入工作岗位。对于不培训或培训不到位,私招未经培训的人员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企业,行政部门要进行严格的处罚。

(3)强化建设企业安全施工资质审查程序

主管建设的行政机构应当对建设企业进行安全施工资质进行规定和分级,对不同的建设项目提出不同等级的安全施工资质要求。并于建设企业接受建设项目时进行审查,对于不合格的应当不予批准,并责令其整改。在这项资质审查中应该把建设现场环境,员工住宿条件,安全设施及防护,以及施工人员的培训列入考核指标。

(4)加大安全施工法的监督和落实力度

有了法律和法规,我们就应当把其引以为依据,并付诸实践。不然法律就成了一纸空文。对安全施工法实施的监管要从招标开始,一直到项目的竣工。要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遇到举报或发现安全隐患的施工企业,应首先勒令整改,对于不听勒令的企业要坚决依据法律的出发条例给予应有的出发。严肃的处理重大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5)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组织。针对国内现阶段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以往的施工安全管理经验和教训,必须逐步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必须符合国家及地区的相关规定,而且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于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流程不断进行改进,从而且到保障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的目标。同时,在市政工程前期,施工单位必须构建健全的安全管理组织,切实做好各项安全准备工作与事故预防措施,并且协助监理单位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评估与审核,从而实现现场施工的动态安全管理。

三.总结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认识和见解。在施工企业,施工的管理人员应当把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维护国家集体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企业信誉和经济利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统筹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速度,安全与质量,安全与利润的关系,保证市政工程建设安全顺利竣工。

参考文献:

[1]高荣贤,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管理与控制的措施【J】,经营管理,2011-01。

第4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招投标,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市政工程招投标问题也逐渐得到了更为广泛的重视和关注。为了规范市政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使之科学化、合理化,我国的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规范市政招投标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效的解决了市政招投标过程中的一系列腐败问题。但是工程的招投标毕竟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具有商品市场的特性,并且伴随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发展的同时涌现出不少函待解决的问题。政府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不断的结合它的发展现状、发展环境,全面的看待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出相应可行的解决措施和方法,从而使市政招投标工作正确开展。

二.市政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招投标单位和个人主观法律意识淡薄,有待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针对市政招投标中先后出现的种种不规范行为,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市政招投标市场稳健、有序地向前发展;从而规范市政工程的招投标市场,使之走向规范化、专业化。但是在实际招投标市场中一些单位和个人对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使国家《招标投标法》不能在实际招投标市场中很好的发挥作用,流于形式,起不到规范市场的作用。所以才会在整个的市政工程的招投标市场中存在非法挂靠、违法转包的现象。

从表面看,很多市政工程项目在实施招投标的过程中,是建立在双方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之上的。但是我们透过表面往实质看,却发现很多建设工程的招投标背后受到各方各级的行政干预的。建设单位并不是通过招投标来选择施工单位的,而是事先已经由行政单位内定了施工单位,再通过公开招投标来走个过场罢了。这种表里不一的现象在全国各地的市政招投标过程中是广泛存在的。

2.招投标市场存在“僧多粥少”,恶意竞争现象

(一)串通投标的现象严重

所谓串通投标就是指投标者之间串通投标,抬高或压低标价,以及投标者为排挤竞争对手而与招标者相互勾结的行为。在市政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串通投标的行为具体的说有两种方式:一是投标者互相串通围标。在参加投标之前,相互串通的投标人间以口头、书面、电话等形式互相沟通,内部按报价高低拟定多个报价投标,从而达到既定中标人和中标价的目的。二是投标者和招标者互相串通投标。在公开招投标之前,招标人给拟定中标人事先泄露标底,并且投标人通过事前与招标人的商定,投标时压低或抬高标价,中标后再给投标人或招标人额外补偿;排挤其他投标人以便达到中标目的。

投标人间或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通过私下暗箱操作、进行幕后非法交易的恶劣行为,不但破坏了招投标市场的公平竞争规则,而且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

(二)当地政府行政部门干涉投标,限制或排斥外地投标单位。

地方政府为保护当地施工企业的市场,在投标报名、资格预审等过程故意为外地施工企业设置“门槛”,刁难外地企业顺利介入投标。比如:在投标报名前要求外地施工企业首先到当地省、市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备案,而备案截止时间短,外地企业来不及办理手续报名时间已经截止;资格预审程序中非法要求外地投标单位提供在本地的施工业绩,进而排斥外地施工单位进入本地市场;开标过程非法要求外地施工单位法定代表人到场等不法行为;

为达到保护本地企业的利益,行政单位联合招标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对整个招投标的过程进行干预,排挤其他投标者。严重的扰乱了整个市政工程正常的招投标工作秩序,破坏了招投标工作的公正性,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招标的意义。

3.招标人对招投标的重视力度不够,寻找借口,规避招标

主要表现在通过非法手段将整个的市政工程项目化整体为部分,再分包给不同施工单位。我国《招投标法》规定,如果一个市政工程的各种工程建设施工费用概算价在50万元及以上,必须进行公开招投标。所以,一些单位为了规避招投标,把符合规定的项目人为的进行拆分、肢解,化整体为部分,从而使整个项目免于招投标。或者是把整个市政工程项目分阶段报批,只申报部分项目,从而使每一次的项目都达不到法定招投标数额,从而免于公开招投标。

4.缺乏客观、公正的评标和定标方式

评标、定标方法不科学、不合理。很多招标单位在进行招标之前,没有依法客观地制定一套公平、可行的评标规则,在进行整个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设立的评标、定标方法不科学,具有倾向性。使整个招投标过程失去了公平,甚至使许多别有用心的投标者钻了空子,让招投标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还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5. 合同管理不够严格

据法律规定,招投标工作结束后,中标者应该在中标通知发出的30日内,与投标者订立合同。合同订立依据招标文件中的双方约定的条款订立。但是实际情况是,在招投标工作结束之后,招投标方为达成“共赢”,私下签订“阴阳合同”。施工过程中以各种理由,各种借口,随意变更施工内容或要求,增加投资额,造成整个投资超出之前的计划,之前的招投标失去了意义。

三.市政工程中招投标的对策分析

针对市政市场的存在不当竞争机制,为引导市政企业在投标中自由、公平地竞争,需要国家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前提下进一步规范市政企业之间的竞争模式。

首先应为市政招投标项目提供更为广阔的信息服务平台,使市政招标采购信息在国家或政府规定的网络平台上传递和沟通,使投标企业能更全面地了解该工程招标的相关信息;其次应提高招投标单位和个人的整体法律意识,特别应加强施工单位法人教育,建立必要的考核制度。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规范企业在招投标市场行为。再次要应加强政府在招投标市场中的监督功能,正确引导招投标市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为招投标工作创造—个良性的发展环境,保证招投标工作的公平顺利进行。

1.巩固和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确保《招标投标法》在招标市场中的执行力。

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规范竞争市场和完整监督体系。法律体制的不统一致使在市政建设的招投标工作的不规范和执行力度的不具体和不全面。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工作要依靠于法律体系的健全和规范。要在统一了市政建设的管理权力的同时对相关的法律体系进一步进行规范和统一,使刚制定的法律法规能满足工程建设的现状和需求,法律法规的制定应在系统上和执行上充分考虑工程招投标工作现状,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加大执行力度。对在工程招投标工作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投标企业和评审人员,也要在巩固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大惩罚力度,促进市政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公平顺利进行,建立一个持续有序的竞争市场。

2.健全完善招投标工作的监督管理机制,保证招投标工作的公平性

市场经济的不正当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要在规范市政市场的同时加强对企业、对评审人员的监督管理。市政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投标活动的公平性,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依靠于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无论是在招标前、招标过程中还是招标完成后的建设中政府的监督管理体制都应细致而全面,防止一系列虚假竞争、权钱勾结现象出现。再对投标企业展开全面重点监督的同时也可建立意见反馈机制和群众监督机制,让政府和中标的企业置于群众的监督范围之中,将监督的权力交付于广大的人民群众,同时通过工程的建设建立起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3.招投标活动中必要的保密工作

首先,评标专家的抽取是开展评标工作的第一步。若是人为选取评标专家或是评标专家名单泄漏,都会造成评标公正性名存实亡。因此,评标专家的抽取应是随机的,而且要对所抽取到的专家名单进行必要的保密,直至评标结束。

其次,标底编制的科学性为保密防止漏标起到关键作用。标底管理不合理就会出现漏标现象,并且由此会产生一系列的腐败现象。目前常见确定标底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评标标底底价=标底价;二是评标标底价=(A+B)/2,其中A代表招标人的审定招标控制价,B代表招标人报价在合理控制价允许偏差范围内筛选出的合格投标人的投标平均报价;显然方法一容易漏标,不好控制。而方法二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弱化了招标人标底价对中标价的影响,比方法一在公平竞争上前进一大步,在现行招投标市场应优先运用。

4、合理确定评标方法

尽管评标时间有限,有些专家对经济方面不甚了解,仍然制定了有针对的评分方法。对投标报价过低总价、投资占比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求进行比较;不合理低价或过高报价,均将提出质疑,合理废标,有效遏制投标单位无序竞争,哄抬报价、恶意压价抢标、不合理的不平衡高报价等行为的发生。

在评审专家对商务标评审过程要优先推行计算机软件评标为主,人为核审单价为辅的原则;技术标进行评判时,可以隐去投标文件中投标人的名称、背景等内容,减少人为因素对评标的干扰,促使评标工作客观、公正地进行。

5、加强中标后合同管理

招标文件中要有相应合同条款和履约保证金要求投标人做出响应,为中标后合同订立的提供依据,保证中标合同顺利签订。同时建设主管部门坚决贯彻标后合同签订后的备案制,一旦发生纠纷,应以建设主管部门的备案合同作为裁定标准。因为市政工程地下、地上不可预见情况较多,因此在标前投标人应做好现场踏勘工作,详细了解现场地质情况,同时向招标人提出相应疑问,招标人以书面的形式给予答疑。招标人对不确定的因素应以预留金的形式写入招标文件中,合理确定变更调整幅度,规范变更程序,使最终决算价控制在合同价内,从而保证国家投资有效应用,杜绝腐败浪费现象。

四.结束语

市政工程关系到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关系到我国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其招投标过程将会直接对整个市政工程的成本和工程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新的时期下,加强对市政工程的招投标的管理和监督,将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和 市政工程招投标存在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 《科技经济市场》 -2006年11期

[2]丁亮苏 浅析市政给排水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6期

[3]霍兴 浅谈市政公路工程招投标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17期

[4]张国利 李光泽 浅论给排水工程施工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 《安徽市政》 -2004年2期

[5]刘水荣 浅谈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9期

[6]骆国良 丁大元 市政工程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2期

[7]张传秀 市政工程招投标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期刊论文] 《现代企业文化》 -2009年14期

第5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招投标;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市政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市政工程投标存在不公平现象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各个企业都依据自身发展需求拓展市场,使与同类型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并且这种竞争相对比较自由部分企业,为了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出现了一些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现象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市政道路建设的招投标,也需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大多数企业为了与竞争对手争夺市政道路的建设权,往往运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进行投标,造成市政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工作中出现了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

2、监督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坚持公平、公开以及公正的竞争原则,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而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公平竞争的有效手段,若缺乏了严格有效地监督机制,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就会成为获取巨大利润的机会和条件,也容易出现腐败问题,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招投标工作中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做保障,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竟标现象,还存在一些违法现象,不利于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的提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缺乏对企业、投标的评审人进行严格地监督,使他们有机可乘、相互串通,从而出现了竟标不公平的现象。

3、评标力法不合理的问题

中标价需要符合以下两个要求:一是符合招标文件的本质要求,评审后的投标价在所有标价中是最低的,并且小包含低于成本的投标价;一是在招标文件各项评价标准中是达标度最高的,以上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评判中标的力法,也是大家通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对于标价不低于成本的问题,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也就没有一个准确的估算力法,致使出现了低价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还有一种使用率较高的综合评估法,但是这种力法使评标专家的工作负荷增大,致使专家打出的分数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不利于选出最优秀的投标单位。

4、招投标企业自身信用意识淡薄

招投标过程中之所以会屡屡出现出卖企业资质、采取挂靠、借用施工资质投标现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整个招投标市场信用大环境的缺失,诚信体系建设滞后。对于优质的守信用的企业,政府扶持政策不明朗,而不诚信的企业却能够以较低的成木得到丰厚的同报,无法真正落实保护和鼓励守信者、惩戒失信者。招投标方、招标机构、投标方、评审专家等参与各方的诚信数据不能及时得到整合和交流,缺少能够独立进行信用评价的中介机构,信用评价标准难以制定,评价结果得不到很好运用。针对一个行业来说,并没有切实有效的行业自我约束和管理措施。由此可见,构建一个完善的信用评价和监管体系,日益成为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的当务之急。

5、评标环节流于形式

由于我国工程建设招投标已经实行多年,建筑施工的技术指标已经成熟规范,并且形成了不同建筑项目的技术标准范木。不少企业在投标时为保险起见,直接从相关操作规范或行业范木上抄用技术指标,使得投标单位间的主要技术指标差异很小。评标专家仅从投标书的技术部分难以有效评出投标单位优劣,只有从商务部分去衡量。价格成为关键因素,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极大地削弱了评审的作用,导致评标环节流于形式。

6、相关法规不健全

目前,虽然国家关于招投标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少,各地政府也陆续出台了约束招投标的实施管理办法,但是相对于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配套法规跟进的速度还是比较滞后,导致部分单位有机可趁。例如对一些隐蔽性较强的违规违法行为(如串标)难以取证,如果没有内部人员揭发,查处难度较大,在经济上也没有一定的约束力。

二、市政工程招投标的优化措施

1、加强监督监管,规范招投标运作

招投标市场主体包括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以及中介机构的一些人员,在进行招投标活动中,难免会被一些关系、势力以及金钱所左右。由于建设工程产品采购权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招标人、人、评标专家委员会),并且建筑产品招投标的某些内容及过程需要保密,客观上造成了不便于社会监督,减少了投标人因为虚假信息导致投标失败的风险。因此,在招投标过程中,采用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招投标各方进行管理。招投标管理机关应加强审核,强化招投标各步骤的监管,对提交的书面资料的真伪及其与网上登记信息进行详细比对核实,在工程报建完成后即确定其工程发包方式,以此杜绝暗箱操作和规避招标行为的机会,加强市场主体的自律,最终保证工程招投标的有效实施。

2、建立完善招投标信息网,提高招标信息透明度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成熟,上海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已将互联网作为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以此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上海市已基本建立了建筑市场企业状况、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项目管理三大数据库,并构建了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在上海市建筑建材业网上向社会公布。为了及时更新信息,全市各区的工程信息资料,发展中的工程状况和工程质量等信息都要经常动态反应在该平台上,形成完整的、准确的、及时的数字化体系。借助于信息网,不但可以提高招标、投标、评标的效率,也可以提高信息透明度,从而大大节约了签约及相关交易的成本。完善招投标信息网,更能便于招标方在网上定期招标信息,投标方在网上公布有关自己生产能力、履约情况、技术水平等信息,形成公众监督氛围,提高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防止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3、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法律体制的不统一,致使在市政道路建设的招投标工作存在不规范和执行力度不够的现象,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工作要依靠于法律体系的健全和规范,不仅需要加大市政工程投标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工作,还需要制定规范和统一的法律法规,使市政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要求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因此,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时,需要从市政工程招标工作实际情况出发,切实做好法律的执行和贯彻工作,如果在市政工程招标中的评审人员和投标企业出现了违反法律的行为,法律要加大对他们的惩处力度,为市政工程招标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使招标工作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

4、加强评标专家廉洁教育

评标前,要求评标人不得与招标人、招标机构以及投标人发生可能影响评标结果的接触。在中标结果确定之前,评标专家组不得向外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评标组成员不得收受招标人超出合理报酬以外的任何现金、有价证券和礼物,不得收受有关利害关系人的任何财物和好处。确保评标人员在评标过程中,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评标纪律,服从评标委员会的统一安排,独立、客观、公正地履行评标专家职责。接受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的监督

结束语

市政工程的招投标的规范和完善都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虽然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很多方面还不够完善,但是通过国家对招投标法律的完善、政府对招投标管理的大力监督、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市政工程的招投标管理工作一定会走向成熟的。

参考文献

[1]郑立平,夏兴武.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3(33)

[2]臧亚娟.招标过程中有关评标问题的探讨[J].中国招标,2011(37)

第6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造价;审计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533―01

近年来,全国各地很多地方为了提高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纷纷进行了大规模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各种利益格局也日益多样化,因此开展好市政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对节约市政建设资金,提高市政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政府对市政工程造价审计重视程度不断得到加强,日益得到广泛运用,本文就市政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个人的实际工作经验并有针对性的论述了加强市政工程造价审计的措施与办法。

1 当前市政工程造价审计存在的问题

1.1审计工作范围存在局限性

按照规定,造价审计内容包括市政建设项目立项等前期准备情况审计、建设计划审计、工程招标审计、合同审计、工程管理审计、工程预决算审计和投资效益审计等。因此,只有从立项到竣工、从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到投资效益全过程实施审计,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但是,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当前市政工程审计主要以市政工程预决算审计为主,内容比较单一。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计划任务书、初步设计等立项决策审计业务还没有或无法展开,从而影响了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

1.2 审计主体规范意识不强

市政工程审计同其他工程审计工作一样,都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但受市政工程审计工作量大、综合性强、时间长等特点的影响,审计主体在审计过程中法规意识不强,造成了审计工作行为不够规范。主要问题:一是执行审计法规不够严格;二是审计证据收集不充分;三是审计方式、方法选择有偏差;四是审计工作底稿不完备。这些问题的存在,带来了较高的审计风险。

1.3 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强

市政工程造价审计内容的复杂和审计任务的加重,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创新意识,适应改革形势,更新思路,开拓进取。同时要求审计人员掌握市场调查研究方法,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价值工程法、经济技术指标法、多指标比较法等多种工程审计方法,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适应市政工程审计的需要。

2 市政工程造价审计应采取的方法

审计部门要在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控制、把关与监督作用,既确保真实性、客观性,又能够达到工作快捷高效,以实现在提高审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根据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对市政工程量的审核,应采取实地核对法;对材料价格的审核,应采取市场面询法。

2.1实地核对法

在市政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资料相对较少,且施工正在进行,便于发现问题,避免施工单位高估冒算。审计人员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市政工程施工资料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对照,重点是市政工程量的核对,验证其准确性。同时,还要督促甲乙双方及时、公正、实事求是地做好现场签证,以保证审计依据的真实、准确。

2.2市场面询法

市政工程建设材料的价格、质量决定市政工程造价和市政工程质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政工程建设材料品种丰富多彩、价格千差万别。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积极走访市政工程建设材料市场,对材料的价格、品种、产地和性能等进行面询,并做好记录,也可以就某一具体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企业进行函询,要求对方对提出的问题做出书面答复。

3 做好市政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应注意的重点

3.1明确建设单位、审计单位、施工单位三方责任

为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在市政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前,必须明确各方应该承担的责任。首先,建设单位必须对所提供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负责。对审计方提出的审计意见落实情况,应该以书面形式及时进行反馈。对与市政工程造价跟踪审计有关的资料,要专门存档,妥善保管,不得丢失或更改。其次,跟踪审计人员必须依法独立进行,不得或者受外界因素所干扰。在市政工程造价跟踪审计期间,原则上只出据阶段性审计意见,全部审计结束后应该出据审计报告。出据的阶段性审计意见或者审计报告,要坚持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审计工作质量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最后,施工单位应该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对审计方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答复,对审计方要求查询的资料、材料等要及时全面提供,因施工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工期延迟、材料损失等,责任由施工方自负。

3.2加强开工前审计,促进工程管理

一是审计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和落实情况。对预算拨款建设项目的审计,首先要审计建设单位是否严格执行年度计划;其次要审计建设单位的上级市政工程财政部门,在接到建设单位的请领计划后,是否及时审核、确定计划。对自筹资金建设项目经费的审计,重点审查自筹资金的来源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经过财政部门的管理等。

二是审计工程招投标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招投标审计,首先要审查工程标底是否均为具有标底编制资格的单位编制;其次要审查组织招投标的单位是否具有招标资格;再次要审查招标工作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最后要审查招投标单位是否具备承担市政工程建设任务的资质和资信。

三是审计施工企业的资质情况。主要审查施工企业的营业执照和企业的资质等级证书。一看施工企业是否具有法人资格;二看施工企业的技术、机械设备力量能否满足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三看中标单位有无转包行为;四看施工企业近几年来承建的主要工程和质量情况。

四是对施工图预算的审计。针对目前包工、包料、包质量、包工期的全包方式,应当重视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审计。在审计中主要审查是否严格执行国家和当地的建安工程定额,材料价格及各种费用标准等。

3.3 规范审计行为,规避审计风险

市政工程审计具有时间长、综合性强、影响面广、投资金额多且利益关系突出的特点,审计中有些问题不易被发现。如果审计行为不规范,则审计风险更不容易控制。在审计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规范审计行为,以规避审计风险。

一是要严格遵守、执行审计条例、法规和规范。审计部门必须提高对工程审计目的和意义的认识。从确定审计方案到出具审计意见书或做出审计决定,每一个环节都严格依照《审计条例》和《基本建设审计规定》的法定程序进行,用制度确保审计质量。

二是要全面收集审计证据。在一定意义上,审计过程就是一个收集、鉴定和综合审计证据,发表审计意见的过程。审计人员必须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保证审计结论的正确。充分性要求支持审计结论的证据必须达到一个最低的数量要求,适当性要求审计证据必须与被审计事项相关且来源可靠。

4 结束语

在我国市政工程造价各阶段审计中虽存在种种问题,只要在建设各阶段加强管理,采取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切实可行的措施,采取事前、事中主动控制代替事后有效控制,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监理信誉机制,树立诚信体系形象,在全社会法治主体和舆论媒体强有力的监督下市政工程造价的问题是可以杜绝的,市政工程造价在准确性和真实性程度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就必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保证我国市政工程建造的安全性,为我国市政工程建造高效率高质量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朝武.浅谈如何做好当前工程造价审计工作[j].中国建设教育,2009.

第7篇

关键词 市政工程 施工质量 监督管理

一、市政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监督管理

(一)有关文件的核查

(1)规划许可证;

(2)施工、监理中标通知书;

(3)施工、监理合同及其单位资质证书;

(4)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

(5)经批准的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二)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单位的资质核查

(1)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核查。

(2)施工单位的资质核查。

(3)监理单位的资质核查。

(4)检测单位的资质核查。

二、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管理

(一)对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1)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将工程发包给持有工商营业执照和具备相应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

(2)根据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特点,配备相应质量管理人员,依据国家规定实行工程监理制,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监理。

(3)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供与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施工相关的设计图纸、文件、水源、电源等原始资料,并保证所提供材料真实、准确、齐全。

(4)按照工程承包合同规定供应的材料、构件和产品、设备等的采购应进行招标。

(5)工程竣工验收。

(6)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建设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二)对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1)设计单位应贯彻执行国家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设计标准和其他相关工程建设标准的规定,按照设计合同的要求进行设计。

(2)设计单位必须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接相应的设计业务。

(3)设计单位应对本单位编制的设计文件和图纸的质量负责。

(4)认真接受政府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

(三)对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1)监理单位应当依照国家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技术标准和经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审定的设计图纸及文件,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实施工程监理,并承担监理责任。

(2)监理单位应审查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准备情况。

(3)监理单位不得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推荐或指定市政工程材料、构件或者产品、设备供应单位;不得擅自接受被监理单位的任何的津贴、礼金和可能导致判断不公的报酬。

(四)对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1)承担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施工的单位必须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证书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

(2)施工单位应当严格依据国家有关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技术标准和经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审定的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设计图纸文件、及施工合同进行施工。

(3)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施工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抓好职工培训。

(4)依照合同由施工单位负责采购的市政工程材料、构件和产品、设备,其性能应当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其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定。

(5)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

(6)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施工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设计文件及施工合同要求,并提出工程竣工报告。竣工报告应经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印章。

(7)施工单位应当向建设单位出具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竣工报告、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各功能性试验记录、隐蔽工程记录、设施操作维护管理手册和施工质量保修书等竣工资料。

(8)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保修期限为设计使用年限,保修期从验收备案之日起计算,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发生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负责及时修复。

三、市政工程实体的质量监督检查

检查的内容有:完成这个项目制定的技术措施、操作工艺、配备的技术文件及其执行情况;工程实体质量符合规范的程度;有关工程质量记录文件的完整情况,包括数据有效、及时、真实、完整等。

四、结论

总之,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在是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市政工程中正确的质量监管具有举重若轻的地位,既关系民生也关系市政,小心控制、严格把关。以保证我国市政工程质量管理达到一个新的台阶,以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徐波.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魏占民.浅谈市政工程质量管理[J].科技风,2008,(14).

[3]梅小林.做好市政工程监理工作的几点体会[J].科技资讯, 2007,(20).

[4]石礼.建设工程质量知识读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徐华颖.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与体系完善[J].中国西部科技, 2009,(08).

[6]喻远兴,丁大元.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8) .

第8篇

1)施工技术落后,管理薄弱。施工技术和管理是市政工程质量达标与否的重要因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良好的施工技术要有管理作基础,管理又要以良好的施工技术为依托。施工技术和管理包括施工方案的选取、施工过程的控制、施工技术的实施等等内容,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由于管理不到位,技术落后而造成的质量问题。例如,盲目施工,图纸不明确,施工不规范,基础环节与实际发展脱节等等。另外,由于管理意识的薄弱,常常会出现施工流程错误,人员工作内容不明,责任落实不到位等现象,这都严重阻碍了市政工程的安全质量。

2)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的基础,虽然我国出台了《市政工程管理条例》,但是与其相配套的各项措施还没有建立实施,国家对工程实施的具体管理规范也不到位。另外,市政工程的质量监管责任制度也不够健全,无法形成良好的管理体系,工程参与方的责任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3)施工单位缺乏责任心,偷工减料现象严重。随着社会城市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市政工程数量与日俱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工程都出现了外包现象。但是,一些承包商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忽略了工程的建造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牟取暴利。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工程质量的下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

二、市政工程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大概了解到了我国市政工程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建设,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各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强对其的质量管理,逐步提高内部监管力度。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施工工程的事前管理。市政工程施工的事前管理工作是保证建设质量的关键,它不仅能够提高工程的安全质量,还可以促进工程预期目标的完成,减少施工成本。具体来说在事前管理中,要明确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确工程图纸,市政施工工作主要就是依据设计图纸进行建造,所以,有效管理的前提就是要弄清建造图纸,保证工程依据的科学合理性;第二,掌握完善资料管理方法。市政工程施工涉及的项目复杂,材料众多,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资料的管理,对其进行分类存放,建立完善的资料库,并做好存档备份工作,以便日后进行查阅;第三,要加强对工程材料的管理。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的建造安全,是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另外,由于施工现场的材料众多,种类复杂,既有原材料、半成品,也有成品,如若不进行分类看管,很可能造成材料的混淆,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因此,在施工现场一定要派专人对材料进行管理,尽可能避免材料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2)完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情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保障,都会出现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也是如此。没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就会造成施工人员无据可依,无法规范自身的工作流程,因此,施工单位都要明确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形成全过程的管理控制,不断加深工程质量管理法规和质量管理的力度,落实岗位责任制,细化内部管理流程,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3)不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加强监督力度。市政工程施工的主体是人,要保证工程质量,就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这里的员工主要包括管理层和作业层,首先要提高管理层人员的管理能力,加强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对下层员工实行合理的工作分配,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其次,要加强作业层员工的技术水平和道德修养,完善他们的技术能力,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此外,施工方可以举办一些培训讲座,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并定期进行考核,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工程监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后一个环节,对此,在市政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施工单位都要派专人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施工生产环节的不同对施工内容进行调整。在施工的整个阶段,都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建设,提高监管力度,保证工程质量。

三、结语

第9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 施工管理 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市政工程管理的意义

任何一项工程中,施工单位质量自控是基础,监理单位有效监管是关键。要提高工程质量,监理就要着眼于工程的工期进展和质量,安全客观实际,采用法律的手段控制工程进度、质量、工程造价和合同管理,协调生产过程中各有关单位的关系。市政工程质量监理是一项难度大、项目多、任务重的监理工作,因为市政工程是综合性工程,既有道桥工程专业知识,又有给排水专业知识,还有园林、煤气管道、热力管道等工程的专业认识,而一般的专业人员只精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很难胜任市政工程的监理工作,因此,监理公司要对市政工程监理人员进行特殊培训,使其一人多能,胜任本职工作,为公司增添技术实力。正是基于加强诚信建设的需要,对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监理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的行为,以及勘察、设计文件和工程实体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情况记录在案,并提请有关部门将不合格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清除出建筑市场,促进建筑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2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及内容

2.1市政工程施工复杂程度高。市政工程造价高,参与人数多,利益相关者多,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较大,相对时间长。

2.2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不确定性因素多。市政工程项目复杂,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如天气、原材料价格、周边社会关系等容易影响项目进程,项目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如业主、监理、总包商、分包商、材料供应商、政府监管机构变数较大,加之项目自身建设中的问题,其不确定性程度高。

2.3市政工程施工目标高,要求严,政治性强。它事关群众生活和城市形象,质量标准高,多数工程要求“争市优,创国优”。同时,工期紧,冬季施工费用投入较大。

2.4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正由粗放型向现代项目管理转变。目前市政工程大部分具体施工任务还是由项目将劳务队和自有机械设备、自供材料组织起来完成的,专业化程度低,劳务队伍素质不稳定,项目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对劳务队进行管理。

2.5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落实施工任务,签订承包合同;进行开工前的各项业务准备和现场施工条件的准备,促成工程开工;进行施工中的经常性准备工作;按计划组织综合施工,进行施工过程的全面控制和全面协调;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平面管 理,合理利用空间,保证良好的施工条件;组织工程的交工验

3施工现场管理状况分析

3.1技术交底和图纸复核 ,进场后,参加由业主、设计代表、承包人三方参加的技术交底工作,对主要控制点进行现场交底、现场标记,并做好交底文字记录。

3.2施工测量放样 进场后将及时组织测量人员,请现场监理工程师参加,对现场导线点及水准点和各种 制点进行复核、固定;复测横断面,增设临时水准点,加密导线点,并将遗失的标桩在公司规定的时间内上报监理驻地办以求尽快解决并重新放样、固定。

3.3标准试验及原材料检验。 外购材料必须三证齐全(即出厂证、检验证、合格证),自采材料由监理工程师旁站取样,送至业主指定的试验室检测合格后,试验报告及开工报告一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备料。

3.4开工报告。 在完成施工驻地建设、临建工程和施工前的测量放样的同时,认真阅读施工设计文件及有关资料,了解施工沿线情况,制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拟定开工报告,并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在接到监理工程师下达的开工令后准时开工。

3.5临时设施。项目部进驻工地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驻地用电和施工用电,利用地方供电系统,架设临时电力线。同时,另配备功率充足的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以保证电网停电时能继续施工;再配备几台灵活易移动小型的发电机,以便保证对电网条件无法到达的构造物施工。将根据施工需要、驻地生活用水情况等提交用水计划,并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联系,布设临时用水管道,大型工地修建贮量能满足施工需要的蓄水池,以保证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

4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导致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原因很多,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影响质量和安全的因素,如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安全差异、施工工艺的改变、天气环境的变化、施工设备的磨损等,都会产生质量和安全变异,造成质量和安全事故。因而,分析市政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控制因素,把握市政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控制方法,对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极其重要。 

4.1部分市政项目隐蔽工程和附属工程质量不高 

软土地基和回填土处理不到位,致使地面出现纵向裂缝和破损;混凝土路面施工养护不到位,路面成型后出现起砂和脱皮,甚至钻芯取样试件出现蜂窝现象。同时,由于对市政工程的附属工程不够重视,人行道基础处理到位,致使人行道道砖铺砌块出现松动塌陷。盲道下坡道与路口衔接高差较大,不符合高差小于2cm的设计和规范要求。 

4.2同步建设施工质量差 

位于人行道或慢车道上的同步设施,各类管线检查井标高与路面标高不同程度存在差异,致使路面平整度差。尤其是部分管线基础未按行业标准和道路设计标准进行回填和处理,使地基基础留下质量和安全隐患,造成路面沉陷。 

4.3施工现场对地下管线设施保护措施不力 

一是建设单位提供的管线资料不完整、不准确;二是施工企业对现场未做详细调查或全段面探坑施工;三是管线单位提供的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使施工现场对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难以有效落实。 

4.4施工机械和施工用电存在安全隐患 

少数施工现场尤其是处在城郊结合部的小型施工场地,施工用电极不规范,仍然使用木配电箱,甚至出现闸刀无保险盒的情况;施工机械带病作业现象较为普遍,检修不及时或违规操作,以致酿成安全事故。 

5加强市政工程管理有效措施

5.1完善质保体系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是由各参建单位的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作保证的,而人是质保体系最基本的要素,是形成工程最终产品的直接因果。因此,市政工程各参建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质保体系,培养一批业务素质高、操作能力强的从业人员,同时做到自控落实、监管到位,使工程质量和安全得到保证。 

5.2坚持落实质量责任制 

多年的实践证明,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说到底,就是工程不论大小,政府和职能部门必须指派专人负责,对工程质量负领导责任。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勘探、设计、施工、材料设备供应、监理等要按照分工,对工程涉及的各个环节负责,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人的头上,出了质量问题,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5.3加强诚信建设,加大市场信誉对质量责任主体的约束力 

正是基于加强诚信建设的需要,我们要严格执行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对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监理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的行为,以及勘察、设计文件和工程实体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情况记录在案,并提请有关部门将不合格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清除出建筑市场,促进建筑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5.4强化市政工程检测手段 

市政工程的原材料抽检、半成品检测及技术制定是实施市政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市政工程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检测,不仅要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项目的数量和批次进行自检,而且监理单位要严格要求进行见证取样,确保市政工程原材料、构配件质量和市政工程的使用安全。实施建设监理的关键就是要落实旁站监理。在施工企业自控的基础上,现场监理机构除了按监理规划和有关法规要求进行巡视和平行检验外,要切实做到跟踪旁站监督,对关键工序、重要部位进行严格的工序验收,确保市政工程工序质量。

第10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有效措施

一、市政工程施工特点

市政工程施工是一次性的,施工生产具有流动性。由开工到最终完成交付使用的时间较长,一个单位工程要施工几个月,长的要施工几年才能完成,工程结构复杂,工程量大,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多。施工的连续性强,开工后,各个工序必须根据生产程序连续进行,不能间断,否则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在施工过程中需有地上地下工程的配合,材料、供应、水源、电源、运输以及交通的配合与工程附近工厂、市民的配合,彼此需要协作支援。由于产品的特点,施工生产均在露天作业,因此受气候影响大较大,春、夏、秋、冬、雨、雾、风和气温低、气温高,都为施工带来很大困难。总之,由于市政工程的特点,在基本建设项目的安排和施工操作方面,特别是在指定工程投资或造价方面都必须尊重市政工程的客观规律性,严格按照程序办事。

二、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市政工程建设的程序复杂、配套的建设项目繁多,施工难度较大。尤其一些项目因为参建单位较多时,多家施工单位交叉作业,施工队伍素质又参差不齐,常有违反规范要求的现象出现。此外,由于市政工程中有较多的隐蔽工程,很多潜在的质量问题在投入使用的初期不容易暴露,易为管理人员忽视。市政工程还会涉及到当地政府的政绩以及当地的外部投资环境,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市政工程建设的工期紧、任务重,而市政工程建设队伍往往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复杂,这些都给市政工程建设的管理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首先,施工单位质量意识不强、质且管理水平不高。由于市政工程的公众性和特殊性,有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为了应付公众舆论和领导检查,往往重视工期而放松了对质量的要求,有时出现抢工期、抢进度的现象,导致各有关施工单位不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或对强制性标准不熟悉。同时,很少有施工单位是以抓好施工质量为目标的;施工用的设备不按照行业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投入,投入的设备质量和数量都潜存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施工过程中的违法分包与转包的现象普遍存在、借用他人的资质进行投标的情况亦不在少数,中标的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施工质量的管理很弱甚至根本就是形同虚设,甚至监管单位与施工单位合谋偷工减料;施工单位的现场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施工经验,施工组织不合理、现场混乱。

另外,工程建设市场运作不规范。市政工程建设单位多为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委托的单位,有些单位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工程规范化建设程序;有些单位表面上按工程规范化建设程序进行,但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有的工程开工多日还没有签订正式的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有的工程监理单位人员、设备等不到位,却照常开工建设;有的工程不办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等相关部门来检查时才补办。

还有,监理单位得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监理工作其特点就决定了其工作人员不单综合素质要好,且要管理能力强、专业水平高、道德品质良好,不怕吃苦。但是现在的市政工程监理单位虽然数量上不少,但其监理人员实鱼龙混杂,鲜有高素质的监理人员;监理机构的内部管理也很是混乱、作风也比较差。其施工现场监理欠缺正常的程序与制度,且力度不够、手段不多。很多监理机构在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是:责任很大、权力有限、能力不足。

三、加强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有效措施

首先,提高市政工程质量,需强化工程质量意识。应该增强工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学习和运用抓工程质量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质量水平。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各责任主体执行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情况的监督,从源头上堵住不符合条件的质量责任主体单位进入市政工程建设市场。树立紧抓市场、培养市场的观点,净化市政建设市场。同时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使用,市政工程在施工水平、技术装备工程质量上得到了有力的保障。而附属工程的施工手段上,由于其空间的局限,技术要求的相对简单,仍然以人工为主,施工质量的好坏与施工人员的素质、技术水平有很大关系。因此在附属工程开工前,必须要向有关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质量要求交底。必要时要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使他们熟悉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

另外,要加大市场信誉对质量责任主体的约束力,加强诚信建设。正是基于加强诚信建设的需要,对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监理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的行为,以及勘察、设计文件和工程实体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情况记录在案,并提请有关部门将不合格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清除出建筑市场,促进建筑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还有,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市政工程的监督。市政工程涉及的范围广,施工干扰大,影响因素多,专业技术性强,技术要求高而市政监督人员大多是某一专业的技术人员,时问一长,难免有凭经验办事的现象,甚至因为“熟人熟事”忽视了对质量问题的置疑。而监督工作本身就要求我们有发现质量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建立在自身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的,更建立在监督人员的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以适应市政工程建设的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以,要求监督人员加强对不断发展的市政工程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对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学习,这是我们适应市政工程建设发展,不断提高监督管理水平最基本的要求。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加强站际交流,相互学习取经,取长补短,更好地开展质量监督工作。

结束语:

总之,市政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质量关系着城市中每一个人的生活,需要每个相关单位、每位参与者,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建设工作,主管单位要加强协调管理,责权分明,形成有效、持久、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建设一流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占民.浅谈市政工程质量管理[J] .科技风,2008,(14)

[2]倪员建.关于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2006,(09)

第11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设计;审查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是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的第一个环节,如果设计不合理必然造成诸多隐患。当前我国许多城市出现的交通拥堵问题、用水用电难问题,都与市政工程设计的不合理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对于市政设计的审查必要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不允许出现一丝一毫的疏漏。设计审查包括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和建筑、市政管线、市政交通等建设项目的单体工程方案。根据本人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市政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查要以下几个方法多下功夫:

一 从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入手,确保工程设计的质量

(一) 审查局部工程设计、专项工程设计是否与城市发展的大局相符

市政工程中的建设项目对于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每项工程都是城市整体规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每项工程设计要与整个城市的发展理念和未来总体规划相契合。一个好的设计方案既能让城市富有现代化气息,又能够让城市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保证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供热、供电和供水系统运行顺畅,使用方便,形象良好。但是市政工程中的某项工程设计,往往从局部利益出发而忽视了整个城市系统的发展。所以在审查设计方案时,首先要分析城市的总体规划与分区规划的关系,考查专业工程规划对整个城市发展的影响,,科学地论证和分析工程资源及供需的平衡,对城市的工程负荷进行预测,避免盲目上项目。认真测量重大市政工程的用地及空间布局,从城市全局着眼去分析管线的设置是否合理。从全局着眼进行审查还要看设计中是否考虑到和原有基础工程的衔接,比如管线的接入、老建筑的改造等。其次要详细审查专业工程的规划,检查其是否有详尽的地图和具体的用地条件,市政设施的布置和管线工程是否有坚实的基础。检查专项工程设计对施工的规模的预测和对接入管线的负荷能力是否有准确的预测,是否对管线和基础设施有准确的定位。专项工程设计的审查还要充分了解该工程规划区外部的工程状况,避免与其他区域衔接时出现问题,尤其是排水系统,管道会有哪些弯路、大管小管的对接情况、管线在竖向和横向上有无矛盾等。

(二)审查市政工程设计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律规定

建设项目的规划方案要依据城市规划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和进行审查,不能违背城市规划的大原则,具体设计方案要符合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或者修建性详细规划,并且要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来设计。任何城市的市政工程规划都要依照经济技术定额指标、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及地方性的一些规定来进行。

对于市政工程,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专项技术规范,如民用建筑技术规范,工业建筑技术规范,建筑工程防火技术规,建筑物理规范,暖通空调设计规范,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电器照明设计规范,工程结构技术规范,工程抗震与检测技术规范等等。在审查时,严格依据这些技术规范以及当地有关部制定的政策法规来严格审核设计方案。

二、从落实审查要求入手,探索提高审查效率的新方法

市政工程关系到百姓民生,往往涉及到一些急需要解决的生活问题,需要及早开工,所以对于工程的审查、审批要提高效率,简化审查手续,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来剔除掉不必要的工作环节,尽量缩短审批时间。

(一)建立便捷高效的审查机制。

在初步审查阶段,要强化对用地、开发强度等方面的审查,注意工程与公共设施的配套,如交通组织、停车泊位、居民活动区域的设置要求。为了提高审查效率,减少方案的重复修改,实行建筑与市政规划同时审查。统一对各专业局所提方案进行综合审阅,确保施工方案与各种相关规划密切关联,充分结合各专业部门的审查工作而形成的综合规划。

(二)创建灵活变通的审查方式。

召开组织专业委局审查会议,对修详方案进行综合审查,确保对配套设施的综合考量。如果与工程有关的配套是单一的,专业部门审查合格并签署同意的意见后,就不要才进行修详规审查,减少审查的环节。对于关系到市政发展和城市运行的重大工程项目、重点项目,要实行总平面配市政规划审查,与相关部门协调合作来制定地块内市政配套设施初步方案审查意见,保证在施工地块内具备完整的配套设施,为项目单体施工方案的通过和及早进行施工图的设计节省时间。同时,要加快审核施工地块周边地区的道路配套管线规划方案,优先审核完重点工程的这些方案后,再进行审批市政修详规方案。

(三)审核中要对区位和环境因素进行进行充分论证。

城市的交通状况变得越来越复杂,对于交通繁忙的重点地区,实际考查研究和方案论证相结合的方法,既要满足项目的规划指标的要求,又要统筹考虑地区的整体规划。合理分布板块内的配套设施。土地的利用要与交通规划共同考虑。例如新建的工业园项目,选址往往都是在高速、通往市区的主干道和铁路的交叉处,而且会远离市区,工程审查必须要考虑充分考虑施工的区位环境因素,做到土地规划和工程建设与周围环境整体协调,对整个地区的交通进行充分论证,优化市区入通状况和停车方式,如果有地铁穿过,必须要从交通和地质条件出发来进行论证,确保形成最佳的规划方案。

三、从提高认识协调服务入手,强化市政管线规划管理

市政管线位于地下或空中,直观性差,潜在故障不容易被发现,是市政工程的薄弱环节,也是重点保护环节。但是不同管线系统分属不同部门管理,需要统一筹划、统一管理,才能打破条块分割,避免随意铺管架线,避免产生“马路拉锁”现象。

(一)统一规划,同步审查审批。

管线的规划协调是关键,审核方案时要以交通道路的规划为主线,考查管线是否达到了互不影响,统一规划。道路宽度是否统一,有没有预留充足的管线甩口,总之要从道路交通的长远发展考虑。对各类管线同步审查,就能保证新修道路的顺利完工,防止修路、铺管之间的矛盾冲突。

(二)统筹协调,加强市政管理。

在审查道路规划方案中,注重与实施设计方案结合,统筹考虑管线规划。做到在保证道路功能完善的同时,结合各类管线敷设的特点,优化道路实施断面,有效利用道路下有限的空间资源,减少道路重复开挖和对城市交通的负面影响。

(三)开拓思路,鼓励在路两侧绿化带中敷设管线。

目前,在道路两侧绿化带中敷设管线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没有相关的规划导则和法律依据。在审查中,要不断摸索和积累经验,制定相关措施。如果是道路排水、出厂干管、电力排管等大口径的管线,原则上安排在道路红线以内敷设。而为道路两侧开发地块配套的及敷设深度较浅的管线,如自来水、中水、燃气、通信等,安排在路两侧绿化带中。这样就可以减少马路中间管井的数量,有利于交通安全和以后井下的管线施工,避免了因重铺管线而破坏路面,而且减少了机动车对管井和管线的破坏。

结束语:市政工程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包括城市交通道路桥梁、城市水系、地下管线、电力通讯、街道绿化等多项内容,各项工程之间联系紧密,任何一个小的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这个城市的正常运转,所以设计审查要把好质量关,把握发展关,为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麻丽爱,市政工程与城市发展刍议,工程建筑,2009,08

第12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市政工程主要是指的一些城市中用来为城市居民服务的一些基础工程,因此,这一类工程的质量也至关重要,一旦这一类的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事故就极可能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必须确保市政工程的质量不受影响,作为影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施工管理也应该相应的得到人们的关注,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一、市政工程施工的现状以及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市政施工工程是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关乎着经济发展情况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国家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市政建设工程属于公共服务项目,大多集中在城市,其资金基本上都来源于国家投入,再加上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使得很多施工单位不重视工程的质量和内部管理工作,很多施工方案不合理,无法保证建设的科学性,为工程质量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因此,加强对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市政工程进行有效管理,能够规范施工单位的工作流程,落实责任制,增强工程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其次,它能够做到有效监管,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对市政工程进行有效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工程质量,还能够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管,从而避免乱用材料,浪费资源等现象的发生,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二、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现状

1、施工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永远是最受人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在市政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施工质量问题也是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建设单位是整个市政项目的总负责单位,建设单位应该首先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建设单位肩负着和施工方以及监理单位联系的职责,分别与承包方和监理单位签订合理的合同是建设单位的主要职责,尤其是在承包方的选择上必须要严格按照具体的要求进行,招投标标准一定要合理,一旦建设方和不合格的承包方签订了合同那么必然会影响市政工程的质量;其次,承包方也就是施工方对于市政工程质量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因为承包方是整个市政工程建设的直接负责人,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都是由施工方直接决定的,一旦施工方出现在施工材料方面以次充好或者是因为施工人员施工方法不到位导致的各种施工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最终导致整体的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失败;最后,监理单位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监理单位可以说是整个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只有经过监理单位验收了的施工项目才算是合格的,因此,监理单位必然要肩负起自身的责任,针对市政施工项目进行严格检查,一旦出现不合格的项目必须提请建设方予以拆除重建以确保整个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

2、施工现场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市政项目施工管理中在施工现场也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格外注意,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安全管理,另一方面则是成本管理。安全问题一直是各个建筑施工项目中格外强调的一点,一旦出现安全事故那么不仅仅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还会影响到整个施工项目的进行,最终可能导致整个市政施工项目的失败,因此,在施工中注意施工现场施工安全格外重要,但是当前我国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却做得很不到位,安全防护措施不当,安全生产不到位,这也就导致当前我国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发,在这些诸多的安全事故当中,用电事故是最为频发的,这也就要求我们格外注意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成本管理也是当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做好市政工程的成本管理是极为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的成本管理能够帮助市政工程施工做好施工计划和安排进而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为市政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添砖加瓦。

3、监理单位问题

监理单位在整个的建筑项目中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人就把监理单位和建设方、承包方一起定义为建筑市场的三大主体,可见,监理单位在整个建筑项目中的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监理单位对于整个建筑施工项目来说最为主要的作用就是确保施工的质量,但是当前监理单位却很难发挥其主要的作用,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当前人们对于监理单位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因此,在监理单位上的投资也就相应的显得有所不足,另一方面,就监理单位自身来说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失职现象较为严重,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很难起到监理的目的,进而导致很多的监理机构名存实亡,这也是当前监理单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导致施工质量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来说不外乎施工方、建设方和监理单位三个方面的原因。

三、市政工程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

1、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的事前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的事前管理工作是保证建设质量的关键,它不仅能够提高工程的安全质量,还可以促进工程预期目标的完成,减少施工成本。具体来说在事前管理中,要明确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确工程图纸,市政施工工作主要就是依据设计图纸进行建造,所以,有效管理的前提就是要弄清建造图纸,保证工程依据的科学合理性;第二,掌握完善资料管理方法。市政工程施工涉及的项目复杂,材料众多,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资料的管理,对其进行分类存放,建立完善的资料库,并做好存档备份工作,以便日后进行查阅;第三,要加强对工程材料的管理。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的建造安全,是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另外,由于施工现场的材料众多,种类复杂,既有原材料、半成品,也有成品,如若不进行分类看管,很可能造成材料的混淆,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因此,在施工现场一定要派专人对材料进行管理,尽可能避免材料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2、完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情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保障,都会出现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也是如此。没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就会造成施工人员无据可依,无法规范自身的工作流程,因此,施工单位都要明确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形成全过程的管理控制,不断加深工程质量管理法规和质量管理的力度,落实岗位责任制,细化内部管理流程,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3、不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加强监督力度

市政工程施工的主体是人,要保证工程质量,就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这里的员工主要包括管理层和作业层,首先要提高管理层人员的管理能力,加强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对下层员工实行合理的工作分配,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其次,要加强作业层员工的技术水平和道德修养,完善他们的技术能力,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此外,施工方可以举办一些培训讲座,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并定期进行考核,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工程监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后一个环节,对此,在市政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施工单位都要派专人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施工生产环节的不同对施工内容进行调整。在施工的整个阶段,都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建设,提高监管力度,保证工程质量。

结束语

市政工程施工是一项良心活,施工中要实事求是,严格执行相关文件,把好质量关,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发现有问题时,要及时整改,做到万无一失,不把任何隐患带到工程施工中,一定要将责任落实到人,分工要明确。保证市政工程能够达到市民满意。

参考文献

[1]刘跃军.关于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科学之友,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