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固定资产管理意见建议

固定资产管理意见建议

时间:2023-06-08 11:19: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固定资产管理意见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固定资产管理意见建议

第1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提高效能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物质基础,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在保持其实物形态的基础上,价值则随着生产经营活动逐步转移,为企业创造效益。因此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固定资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配备固定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固定资产效能,获取最大资产收益率就成为企业资产管理的目标。只有建立和完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体系,多渠道盘活存量资产,加大不良资产的管理力度,提升资产的创效能力和运营效益,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完善考核体系, 加强监督检查,促进资产保值增值

针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业务,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资产投资决策管理、资产安全管理、资产使用效率、资产运营效果等方面的考评指标,对基层单位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全覆盖、全过程的综合考评,并通过经济责任书将各单位的集体、个人利益与资产管理工作挂钩,纳入经营考核指标;同时开展资产管理检查,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对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对今后将要开展的工作进行宣传引导。通过检查,找短板、挖经验、抓典型,针对各单位在检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提出具体整改要求和意见建议,保证资产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从而达到规范资产管理行为,提高存量资产质量,为“规范管理,科学理财,构建效益型资产管理模式”奠定基础,促进资产保值增值。

二、实现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提高资产创效能力

资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基础工作扎实,加强精细化管理,才能创出高水平,实现高效益。为此企业应以落实资产管理制度为主线,规范管理流程,做好存量资产的清查和分析,不断拓宽盘活资产途径,加快资产处置,强化设备综合管理,改进和提高资产管理水平,进而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益。

在装备购置上,坚持以报废更新为主线,保障生产需求为原则,做到“技术求尖、装备求精、性能求稳、质量求高”,努力实现资产投资效益最大化。设备购置前,严把投资论证关,确保投资回报率,做到“两个结合”:一是与经济评价相结合,应用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严格进行项目前期经济论证,减少低效、无效资产的购建。二是与现场管理相结合,广泛听取设备使用、维护人员的建议,从生产的适用性、技术的先进性、运行的可靠性来综合评价所购置设备。计划下达后,成立专业项目组,编制相关技术协议,加强审查和完善,保证购置设备的性能和适应性,确保新购设备满足生产需求。设备到货后,按照技术协议进行验收和试运转,严把质量关,切实保证新增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支撑作用。

在设备使用上,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促进资产的保值、增值。首先,要加强对设备运行费用进行系统分析,摸清设备运行费用构成,查找现场管理的薄弱环节,进一步优化运行,制定具体的、量化的降本增效措施,降低设备运行成本。其次,要强化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相结合,专业管理与全员管理相结合,在充分发挥“四站”专业化维护的基础上,调动操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责任心,保证设备安全、平稳、高效运行。三是通过开展技术改造,避免“以购代改”,实现节能降耗;四是坚持做好巡回检查、设备点检等,降低运行费用;五是要加强修旧利废,做好节约挖潜。

在资产管理上,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 开展存量资产的经营分析,挖掘资产的创效潜能

存量资产的合理配备基于存量资产分布、运营情况、生产经营状况,市场前景预测,为此资产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存量资产基本状况及运营情况进行分析,确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资产结构,以效益为目标,对存量资产进行动态管理,促进资产的合理流动,切实发挥资产设备在生产经营中的支撑作用和创效作用。

(二) 夯实存量资产基础管理,发挥决策支持作用

资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基础工作扎实,加强精细化管理,才能创出高水平,实现高效益。为此企业要以落实资产管理制度为主线,规范管理流程,做好存量资产的清查和分析,按照账实相符、账卡相符、账表相符的要求,重点对盘亏、毁损、低效、闲置、待报废等不良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分析,并提出专项分析报告,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三) 加快不良资产处置,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创效能力

不良资产虽为企业所拥有,但实质和形势上不能被企业所控制;不能在预定的时间内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良资产的存在,既加大了企业对资产管理的力度,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对企业领导的经济决策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加强不良资产的管理,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对于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具体措施:

1)、根据生产需求与现实设备的比例,加大无效资产的报废力度,不断提高存量资产的运营质量。

2)、对于闲置或利用率较低的资产,查清其配置、能力,摸清现状及利用率,结合企业生产结构,采取两种方式:(1)根据基层单位生产需求情况进行调剂利用;(2)对于因技术落后,技术状况较好的资产以资产改良为主线进行技术改造。对于技术落后、故障高、维修费用高的设备加大更新力度,选用技术先进、性价比高的设备,确保最大程度的发挥资产的创效能力。(3)对于企业无利用价值、技术状况良好的固定资产,通过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后(除国家有特殊规定外),以招标形式、对外竞价或议价方式进行处置。

第2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不足;改善

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的重要物质保障,其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了其工作效率,为此,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比如,2006年财政部出台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两个办法”),国有资产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出现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深层次的观念性、制度性的束缚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若干不足之处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在我国当前行政管理制度下,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目标缺乏明确认识,也没有明确相应岗位和人员责任,甚至思想观念与政策要求相背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一支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专业人才队伍。受制于人员编制等客观因素影响,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主要集中在本单位业务部门中,熟悉资产管理的人才严重不足,甚至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人才都很少,内部没有形成国有资产管理的思想氛围。第二,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认为单位主要面向公众提供公益,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维护和受益不应过多考虑,这导致预算管理失衡,亏损时有发生。第三,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包括的范围广泛,而“两个办法”对资产管理与固定资产管理的界定不明确,在“两个办法”中主要涉及的是固定资产管理,对无形资产和资金账款等在内的其他资产管理的界定和管理不够明确,在具体实践中,忽视了这些资产的相应管理,计提折旧、计算盈亏等常规会计手段没有有效使用。

(二)国有资产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转变,原有的配套制度和管理模式与现在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缺乏有效匹配,加之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与社会经济活动日渐融合,国有资产的资金来源、使用途径日趋多元化,原有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出现漏洞:第一,国有资产的采购环节透明度低,预算控制缺少规划。某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很好的执行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的采购环节也缺乏合理的决策研究机制,领导和采购人员在利益面前很容易动摇,产生一定腐败现象。此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管理标准和纪检机关的配置标准二者之间有些地方存在差异,导致国有资产的管理与配置使用相脱节,常常出现超标准使用办公用房、超标准配置交通工具等现象。第二,已购置的国有资产规范化、效益化的管理程度不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不高,甚至沦为闲置资产。长久下去,由于缺乏日常维护和保养,最终只能低价处置或报废处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同时,部门间缺乏国有资产的协调机制,各单位资源难以共享,或共同管理的国有资产出现问题相互推诿管理责任,加剧了国有资产的浪费。第三,财政部的“两个办法”对部分专业设备以外的国有资产使用年限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这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的报废工作难以把握。比如,某些单位账目中,毛巾、自行车等列入固定资产,由于多年之前已经灭失,在核销国有资产时,手续复杂,加重了国有资产管理不必要的工作量。

(三)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监管措施不到位

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很多事务党政主要负责人“一肩挑”,缺乏完善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监管机制,或者监督管理体系流于形式,这导致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为自己谋私利留下操作空间,甚至出现换一个领导一本帐的无序状态。这主要表现在:其一,监督监管流于形式,没在实效上下功夫。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注重资产的权利归属,却处心积虑规避监管监督的责任;在国有资产的预算编制上下功夫,却忽视了现存国有资产的账物核对检查,每年财政部门的资产清查也只流于形式,账目搞来搞去还是原来那一套,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其二,外部审计监督部门执行不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不是审计监督部门的检点,或者,很多情况下审计只是走过场,财政部门如果不追究,审计也会只查不改,不了了之。

二、新形势下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提高思想意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单位人员素质

提高行政事业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要从领导层抓起,明确自身的权力与责任,顺应时展,转变管理观念,最大程度上担负起保护国有资产的重担。同时,经常开展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方面的宣传培训,加强广大干部职工重视国有资产管理的思想意识和业务素质。一是加强职业道德培养。行政事业的工作人员作为国家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集体利益为重,增强保护国有资产的责任感,坚决与破坏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等行为作斗争。二是加强法律知识普及。每名工作人员时时刻刻将“红线”牢记在心,坚决杜绝违反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的行为发生。三是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行政事业单位应组织开展学习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知识,认真学习财政部颁发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认真学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专业基础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力争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完善管理制度,创新国有资产的管理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国家已经出台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与本单位、本系统实际情况相契合,巩固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工作要尽早完成,及时建立详细完整的资产账目,实时记录来往的各种款项,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本单位人员充分掌握本单位家底,给政府各级领导进行各项决策准备好详实的基础性资料。第二,健全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国有资产进行公开透明运作,实现良性循环,关键要落实各环节的规章制度,国有资产的购置、使用、调配、报修、销毁等各节点要明确工作流程,使国有资产管理各环节有制度保障和约束。三是建立国有资产共享、信息互通机制,实现行政事业单位间资源共享,整合各项闲置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国有资产的利用率。

(三)强化内外监督,增强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监管力度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监督,不仅要完善内部监管体系,也需要强化外部监督体系,甚至引入新闻媒体、第三方评估机构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国有资产监管监督的力量中,形成相互配合的监督合力,使得国有资产管理在阳光下运行。首先,要加强单位内部监管机制。完善资产审批程序,对资产处理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针对不同种类的资产进行差别针对性的管理,做好固定资产的投资预算和日常维护工作。组建国有资产监管领导小组,确定人员和权限,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国有资产进行清查核对,并撰写调查报告,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反映给领导和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同时,单位内部岗位设置中,要坚持职务不相容和分离原则,减少内部风险,加大互相监督。其次,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业务和审计监督,特别是联合纪检、审计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检查。一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报废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另一方面,根据检查出现的问题,追根溯源,要求相关人员限期改正。如果涉及到违反组织规定或法律等行为,依法依纪交由相应部门处理。

三、结语

伴随社会经济各项改革持续推进,具有计划经济烙印的行政事业单位已发生重大变革,资产管理工作流程逐步规范,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但仍呈现出思想认识不高、管理体制漏洞、监管监督缺失等现象,这些现象阻碍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我们需要从国有资产管理思想意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强化监管监督等方面着手,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以此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作者:刘祥波 单位:镇雄县财政局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主体视角;政策制定;组织实施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0-0180-03

1 引 言

近年来,高校招生腐败案件频发,保送生舞弊事件、加分门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自主招生、补录及调换专业成为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的三大环节。对此,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建议:“不能因为高校招生出现了腐败就只关注招生,其实这是制度的问题,而制度背后,又是行政部门不放权的问题。因此,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招生腐败问题,还是需要高校去行政化。”由于高校内部控制不得力,改革成为必然趋势。如何改革使高校内部控制更为有效,成为不少国内专家学者致力研究的一大课题。

2 文献综述

2.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学校的管理模式不同于我国,且相对完善,发生的问题较少,直接涉及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较少,而国际高校普遍采用的是各个国家针对企业的规定来建立自身内部控制制度:普遍以美国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全面风险管理――整体框架》这两个理论体系为标准。

1992年COSO框架提出内部控制构成要素有:①控制环境,包括治理结构、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及机构设置等。②风险评估,即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③控制活动,即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④信息与沟通,即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有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单位内部、单位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⑤监督,即单位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缺陷并及时改正。

继COSO框架后,委员会又于2004年颁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整体框架》。该报告将内部控制整合到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之中,将其视为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使内部控制的内涵得到延伸。

2. 2 国内研究现状

与国外不同的是,国内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流程为发现问题――提出对策――颁布法规的形式,其中一些法规集中体现了国内前沿主流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高等教育学校财务制度》、《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等。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高校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探究。丁新农等(2010)从财务、资源等四个层面提出目前高校内部控制失效的具体表现,杨雅兰(2011)主要从意识和制度两方面探讨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根源,唐华琳(2012)认为目前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尚存在四个亟待突破的难点。

第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现状的对策。王卫星等(2008)提出应根据高校内部控制要素两个层次的具体指标按比例制定合理的内控制度监管体系。唐华琳(2012)则从思路、形式、程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与二者不同的是,袁燕(2012)立足于具体的微观层面――高校内部控制的组织实施,提出各个环节严抓共管,共同促进。

第三,基于COSO整体框架某一具体要素所进行的研究。刘正兵(2013)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角度提出应从治理、产权和财务预算制度方面规范内部控制。类似地,年素英(2011)也基于风险管理角度提出要分别从环境、规范、意识和评估机制四个方面防范风险。

基于以上思路,笔者结合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国内高校的特点和内部控制的现状,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解决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提出更为合理化的建议,为高校完善内部控制提供更为有效的参考。

3 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3. 1 内部控制环境不成熟,高校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从宏观层面上看,内部控制是组成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探讨高校内控问题的根源首先要从控制环境着手。

由于部分高校管理层和治理层缺乏重视,实施力度方面不尽如人意,流于形式,逃避实际问题;高校治理结构不合理,政府监管不严、产权代表缺位、人情大于法制,弱化了内部控制环境。主要表现:院校系的组织架构易形成独揽大权、有些单位片面追求高收益,出现了资金投向不合理、资金期满难收回的现象,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干部任用论资排辈,没有有效调动教师积极性,浪费了人力资源;部分教师缺乏职业理想和责任感,利用工作之便收受钱财,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

3. 2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控制评价标准不明确

我国高校目前采用的2001年《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主要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高校内部控制仍单纯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内。

学校资产内部控制存在缺陷。①存在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存在漏洞;学校管理者忽视资金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限。②存在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采购环节、验收环节、报废审批环节管控不严,导致信息失真、账实不符。

随着高校科研的经济活动在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保障、校办企业等方面内容的不断增加,旧的内控制度不能与时俱进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某些领域出现管理真空。

3. 3 内部控制意识薄弱,风险和成本意识不强

大部分高校管理者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对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漠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事实上高校在运营中存在许多风险,如财务管理风险、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基建立项风险等,如果不注意防范,可能会给学校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至2009年年底,全国公立高校银行贷款总额达4500亿~5000亿元,且数额在不断刷新。高校债务压力越大,对其经济运行、形象和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就越大。

长久以来,高校惯于服从计划经济体制,对于成本的使用缺乏计划性,不少高校采用固定教室而非流动教室,致使大量教室资源闲置;校园绿化、基础设施的重复设置造成资源的隐性浪费。

3. 4 信息化水平低,沟通效率低下

会计制度陈旧,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有用性差:负债内容披露不全面;债券资产核算不完整;忽视对无形资产的核算等。

“科层制”的信息传递模式,即单一的自上而下传递行政命令,这并不利于信息的网状传递和有效交换。

同时部分高校仍采用手工记账的方式,结算方式单一;各部门内部自成体系,相互孤立;财务沟通的效果差,财务信息披露不完整。

3. 5 内外部监察力度不够

有效的监督能够保证高校内部控制的实施,但目前国内高校的监督并没能充分发挥。这是由于政府、审计部门等外部监督机构(教育部门)监管松散,资金管理与预算执行不能及时到位;信息闭塞,社会监督无法实现;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存在漏洞及人情因素,有关纪检机构很难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同时缺乏有力的奖惩机制,这一系列因素使得检查力度不够,高校领导违规违纪现象频发。

4 完善高校内部控制解决路径

为了顺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发展,克服高校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提出一条适合国内高校改革发展的路径迫在眉睫。因此笔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完善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路建议。

4. 1 风险防范视角下的高校内部控制

从风险管理意识上看,不断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关系到每一位教师。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吸纳财务、情报、安全、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从风险评估机制上看,建立一整套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设定控制目标,化被动为主动,及时开展对科研、房产设备、财务和物资采购管理等环节的风险评估。针对重大方面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按照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分析识别的风险,制定应对措施。

从审计程序中的准备阶段采用查阅、调查、研讨会、自评等方法收集资料,重点调查,识别风险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形成审计方案。实施阶段采用观察法、穿行测试法、问卷调查法,建立专案小组,分别对内部控制五要素进行测评,形成工作底稿。终结阶段根据结论出具审计报告,呈报给高管,同时提出意见建议,严格全程把控风险及漏洞。

4. 2 主体视角下的高校内部控制

维护高校内部控制高效运行,有必要以国际化的视野从主体角度考虑,重视审计问题。

有赖于美国高校审计的独立性,2012年美国北达科他州发生的高校“文凭门”事件才得以曝光。据悉,美国大学同时接受联邦政府、州政府、社会和内部审计4个方面的监督。

中国在实施审计时可结合自身情况对美国审计方面的具体内容加以借鉴。具体应该按层级进行划分:第一层是国家审计机关,审计高校财务收支进行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及领导任期经济责任;第二层是教育部门设置监察处,监督财政财务收支和使用情况;第三层是校内审计监审处,审计下属院校和后勤部门;第四层是由相关部门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专项审计;第五层是高校师生和社会群体,增强个体的审计意识,开通监督举报渠道,形成全社会广泛的审计体系。

另外,政策制定方应不断完善审计监控的领域,避免遗漏,使舞弊更容易被查处;高校内部不断培训和提升审计人员素质,优化内部控制结构,增强内控风险意识,重视内控取得的收益;外部监管机构加大对高校审计的查处力度。

4. 3 政策制定视角下的高校内部控制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有特色的校长负责制,处理好党委、行政和学术三者的关系,从根本上改变国企的性质;实行市场化管理,精简机构,采取市场化招聘,教学和行政相分离,防止一权独大的现象。

合理化内部控制标准。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核心。做好一般指标(健全性、有效性)和具体指标(总体评价指标、业务层级评价指标、部门层级评价指标)相结合。根据风险发生概率、重要性水平设定权重形成具体的评价分值对照表,据此对一般指标作出评价。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完整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有赖于把各种制度和组织机构建立的原则和方法贯穿到授权和财务风险控制制度、资金预算和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中去。

4. 4 组织实施视角下的高校内部控制

高校业务活动种类繁多,应对内部控制的新变化,也要从组织实施这一微观层面考虑:

设备采购过程中应制定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准入制度,严格择优选择供应商,设置专门的验收人员负责验收报告,增强付款环节的合法性、有效性及预付账款的定期追踪核查;固定资产管理过程应严格详细信息的登记,定期清查,同时关注关联交易,防止资产流失;基建过程执行岗位责任制,委托专业的评估机构评审,严格招投标过程和工程监理制度;人力资源过程控制应坚持招聘和录取的透明化公开化,预防舞弊;融资控制应规定必须对融资方案进行风险评估,严格签字权和监察制度。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高校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都应当积极配合,全力承担责任。

总结,高校内部控制的高效运行有赖于高校内部、监管部门和社会群体的共同维护,从风险防范、审计监察、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等各个方面全面把握,尽管现行内部控制制度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是相信在社会各界不断积极完善的努力之后,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将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财政部. 关于印发《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Z]. 2001.

[2]李佳媚. 高校内部控制缺陷及优化对策的探讨[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16).

[3]王卫星,赵刚. 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6).

[4]唐华琳. 浅析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的难点及其突破路径[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5]刘正兵. 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的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构建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6]年素英. 基于风险管理的高校内部控制研究[J]. 会计之友,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