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1:19: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设计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TRIZ理论 环境设计 创新与发明 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TD6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262-01
第一章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不再仅仅追求物质的满足,对于精神层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环境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设计,进而装扮生产与生活空间,达到美化生活环境,展现生活品味的作用,使冰冷的建筑与房屋有了色彩与温度。
本文通过选取TRIZ相关的理论哲学与设计原理,结合环境设计中的典型案例,研究不同环境设计中所运用的不同方法与原理,寻找TRIZ理论对于环境设计的帮助与支持,使环境设计的方法与创造更有理可循。
第二章环境设计概念体系与TRIZ理论
1、环境设计概念
环境设计是针对建筑室内外的空间,利用艺术的处理形式,以施工技术为支撑,进行设计改造与创造的实用类艺术学科。环境设计利用对空间的整理与组织、空间界面的艺术处理,其中包括空间围合立面,墙体、柱体、门窗等,运用软装配饰,自然与人工照明、造型、具有一定符号特点的设计形式语言,搭配植物、水体以及相统一的功能性设施,使人们生存与居住环境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展现出特定的氛围与风格,以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与视觉审美上的需求。
2、TRIZ理论
在现代,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首先,无论设计对象的复杂程度与否,其中均有一定的规律与模式。其次,设计创造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通过设计与创造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而解决所遇到的矛盾、冲突等问题也成为了这一进化过程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章TRIZ理论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在本文中,本文选择适用于环境设计学科的部分原理进行归纳与整理,并针对不同的原理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更好地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
1.分割原则
该原则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首先,将物体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并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并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在环境设计中,常常用到这种设计方法来进行空间的围合于分割,使空间的使用功能不再单一,为空间增加合理的功能属性,丰富空间变化,达到方便使用的效果。例如在办公空间会议室设计时,为了节省空间,常常将大小不等两个会议空间串联布置,中间使用可移动或可拆卸式隔断进行空间的分离。在平时,两个会议室可以分开单独使用,在遇到参会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会议室隔断各移动至墙体两侧,形成一个较大面积的会议空间,使空间使用较为便捷。
2.不对称原则
TRIZ理论的主要表现在将物体的对称形势转换成为不对称的形式,如果物体本身具有一定的不对称性,那需要加强其不对称的程度。这类的实例在环境设计中有较好的体现,为了增强设计对象的形式感,设计师在设计师常常尝试采用不对称的设计语言表现设计理念,阐述设计概念。利用不对称的设计原则,使设计相对活泼生动,具有变化性,设计语言更加丰富。1996年竣工的跳舞的房子是由著名设计师法兰克・盖里设计的。该建筑在设计舍弃了传统建筑正方的特点,而是将其中一柱形建筑进行了扭曲,采用了不对称的设计语言,与相邻的柱形建筑形成对比.
3.复制原则
在环境设计中,复制原则也应用到了大大小小的设计中,之中包括利用相同或相似物体进行排列组合形成的设计形式,也有抽象设计符号进行符号的放大缩小,再进行复制排列,以及变换复制品材质,但保持复制品基本符号元素与语言的设计案例。大到建筑的设计,小到一个杯子纹样的设计,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通过元素的转变,复制形成的设计。Thomas?heatherwick在中国世博会设计的英国馆,整个建筑由六万多根“触须”围成,每根触须两端有一些LED发光点,在系统控制下可展现不同的图案与不同效果,整个空间通过大量柱形元素的复制,形成具有特色的建筑。
4.改变颜色原则
在设计时可尝试改变物体或外部介质的颜色、透明度,在观察较为模糊的事物时,可利用染色剂,若已采用,可添加荧光粉。在设计中,为使空间更加丰富,活跃空间氛围,设计师常常会采用改变物体颜色的方法来丰富空间层次。
根据不同空间属性、使用习惯与要求,设计师会选用不同颜色来丰富场景变化,在统一的色彩中寻求变化。在仪式性场所,如教堂等,利用彩色玻璃,营造神圣的意境。除此之外,不用的空间属性选用的色彩倾向也会发生相应改变,幼儿园在设计时常常才有较为活泼、鲜亮的色彩,医院以白色与绿色为主,偶尔点缀黄色、橙色来帮助打破冰冷的空间氛围。
5.一致原则
同指定物体相互作用的物体应当用同一(或性质相近的)材料制成。环境设计中一致原则也是较为常见的设计方法。为保证空间展现更加协调有序,避免杂乱无章的空间效果,在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时,尽量保证空间材质的一致性与统一性或相似性,通过合理的材质选择,可以帮助协调空间氛围。
第四章结论
本文针对环境设计中的相关设计方法与应用问题,解释了相关理论的核心概念与理论支持,应用TRIZ理论的相关工具结合环境设计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在环境设计中,可运用分割与拆出等原理将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在进行创造与设计的过程中,利用元素与物体的复制变形与排列,材质的替换与重组,介质一致等设计方法,得到更有价值的设计成果。应用证明TRIZ理论能够解决环境设计中的矛盾与冲突问题,可有效提高环境设计的质量。当然TRIZ理论对于环境设计的帮助也不仅仅只有本文所阐述的这些。
参考文献
[1] 吕忠园.TRIZ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 2012.
关键词:生态设计理念;环境设计;现状;培养策略
一、生态设计理念的概述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最初是指房屋或者环境,而随着现代学科的逐渐完善与发展,其含义也得到了扩展,现代科学中主要表示自然界主体与各个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生态设计理念,简单来讲就是在现代环境中设计中,从生态的角度综合考虑各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各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仅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还应该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二、生态设计理念在高校环境设计教学培养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不断完善现代化建设方案,即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还应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对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一现实的反映。高校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根据生态文明建设需求,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也随之确立,并逐渐融入了生态设计理念。环境设计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其是一门集合了艺术、科学、工程技术、环境策划与管理的综合性学科。现阶段,虽然我国多数高校都依据市场导向,开设了环境设计专业,但是其教学培养过程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在课程内容讲解上,更多的还是倾向于对环境设计效果的强调,而忽视了生态设计的要求,基于此,高校在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推动改革,不断渗透生态设计理念。
三、生态设计理念在高校环境设计教学培养策略
(一)完善课程体系,增加生态设计课程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有效的教学培养的前提。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社会发展实际,将生态理念渗透在课程之中。将生态设计理念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来,并不是在课堂教学中单纯地引入生态设计的概念,或者对学生一味地强调生态保护、生态设计的重要性,而是应该以专业课程的方式,将生态设计确定下来。如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将生态设计融入到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中来,以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案例选择上,教师也应该有一定的侧重,注重对生态环境策划、生态设计方法、生态设计法规等元素的引入与分析。
(二)树立生态理念,积极感知生态环境
认识是实践的指导,在高校环境设计教学培养中,要想提高学生的生态设计素质,教师必须要从理念上转变学生单纯强调设计效果的误区,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学生的认知中来。在引导学生树立生态设计理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对环境的感知作为提高学生专业设计素养的重要内容,即一方面在设计中融合生态理念,如在环境设计方案时,引导学生主动考虑建筑物、构筑物、道路交通、景观的生态价值,以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另一方面还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环境设计效果,兼顾生态性与艺术性,以达到保护生态的设计目的。
(三)尊重生态周期,优化环境设计流程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在设计实践中,学生要想得到良好的设计效果,不仅要从环境的外在表现、功能等方面实现优化,还应该深入分析设计过程中所运用的材料、工艺、技术等。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科之间的融合度较低,教学培养的侧重点被放在环境设计效果上,忽视了对材料、技术、工艺等内容的研究。而在生态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教师应该从环境设计流程的角度出发,实现学科交叉,引导学生根据生态周期分析环境设计的整体效果,从而保证设计方案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美化环境、保护生态的目的。
(四)引入生态案例,加强实践教学指导
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尤其是在生态设计理念的指导下,环境设计方案更应该得到不断的论证与优化。在专业教学培养中,教师应该从提高学生设计实践水平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生态设计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对生态案例的选择与整合,根据教学培养目标,让学生能够切实根据当前环境设计的生态需求设计方案;另一方面还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教学讨论氛围,让学生根据设计方案交流意见、分享灵感,进而实践设计方案的不断优化。
(五)把握生态原则,融合自然环境因素
城市是现代人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现代化、工业化的环境设计使得人们逐渐远离自然,而逐渐增加的生活、工作压力又激发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欲望,因此,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培养中,应该迎合现代人的这种需求,根据生态设计理念的指导,为人们在城市中构建出一个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在专业教学培养中,教师可以从生态设计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深入乡土、体会自然环境的魅力,并从中获取灵感,进而融入到城市环境设计中来。
四、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市场对于生态设计、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缺口也会随之扩大。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在专业教学培养中,应该切实尊重社会、市场的发展需求,从生态设计的角度出发,将生态设计理念贯彻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完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培养与引导,促使学生深化对生态设计的理解,提高生态设计的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郭晶,徐钊.论生态设计理念在高校环境设计教学中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5,(04):83-84+86.
[2]高薪茹,张斐然.生态设计理念———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的绿色指挥棒[J].艺术教育,2015,(11):18-23.
关键词:环境艺术;生态理念;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94-01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是依据环境而存在的艺术形式,它的本意是指在自然的基础上,通过对环境的开发、利用和改造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可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整体概念,它涵盖了环境、艺术、设计三方面的内容。这三个方面既有各自的定位,又有紧密的结合。
在一定的环境中,设计者既要考虑自然的限制,又要合理考虑艺术的合理布局,例如建筑的风格、雕塑的类型、色彩的运用、环境的承载力等,这所有的因素杂糅起来,就是艺术与设计理念的综合。几乎所有的环境艺术设计都要求环境与美感的结合,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规划、色彩掌控、成本预算、理念运用上,能够做到运用自如,胸有成竹。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含义及特征
生态学是由德国科学家在1866年提出的,它是一门研究生物与外界环境关系的自然科学,它强调社会的良性生态循环,提倡生态的价值观和生态美学观。生态理念运用到环境设计中来,强调的是人类与外部环境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和谐,强调人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联,强调天、地、人的自然融洽。强调环境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也可以这样来概括:空间环境的改造,要在保证外界环境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来进行,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一定要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消耗,确保生态的良性循环。可以说,生态理念的引入,让环境设计变得更加人性化,这也要求环境设计工作者在工作中,要把人、物质的塑造和自然的运行看做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没有谁轻谁重,既不能唯“人”论,也不能唯“物”论。
环境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具有以下特征:高效、多样、科学。高效,是指杜绝粗放、浪费的发展模式,加大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力度。多样,是指环境设计产品的形式多样,消费者具有多样选择权。环境设计工作者可以利用多种资源为消费者提供多样消费,当然,多样消费与无节制消费是有区别的。多样消费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单一消费给环境带来的压力,把消费方式向有利于环境和人类发展的方向转变。
科学,主要体现在环境设计的循环型和可持续性上。人口过多,工业发展,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加大原材料的循环利用力度,是最科学的资源利用方法。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一)树立科学的环境设计理念
社会发展证明,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推动社会变革、改变人们生活环境的关键因素。环境艺术设计要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依靠科技进步,加快高新科技的运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为人们创造出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环境。因此,对环境艺术设计者来说,他们的首要任务,是用科学的光芒照亮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道路。
(二)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合理运用废弃能源,加快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有效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可靠方法。我们的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设计时,不但要注意能源的清洁和搜集,还要加大能源回收和利用的力度,要知道,变废为宝不但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美德。
(三)运用天然的材质
天然材质的运用与生态理念最为吻合,环境艺术设计师要对天然材质有充分的了解,并懂得如何加工、利用好这些材质。只有这样,才能物尽其用,让生态环保理念真实服务于消费者。
(四)注重环保设计的舒适度、高效性
社会文明化程度的加快,让生态理念和和谐理念的结合程度进一步提高,设计师们在追求低消耗、高效率的同时,也要重视人们对舒适环境的需求,不但要赋予环境浓重的文化气息和人文精神,也要考虑建材、技术、构造等要素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和舒适度,特别是对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群体,更要多加人文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师要立足社会生态发展的高度,确立环境设计生态理念,广泛应用科学技术,不断促进环境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城市环境设计;美学分析;批判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方面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要求,根据建筑理念、城市既有自然环境等知识,设计出相应的城市环境,为人们带来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从美学角度来讲,融合建筑理念、人文理念等内容的城市环境设计存在多种不同的美感。
一、城市环境设计
1.城市环境设计的概念
城市环境设计是指,基于照明、自然及人文景观等要素形成的一种利用包含建筑内部设计、建筑外部设计的整体化设计类型。从本质角度来讲,可以将城市环境设计看成是这座城市价值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而对于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而言,城市环境设计质量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当城市环境设计与人们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时,当人们在向他人介绍该城市时,更容易产生负面的评价1。
2.城市环境设计的特点
从整体角度来讲,我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种:(1)设计主题地域性特点这种特点是指,城市环境设计的主题选用是在尊重并融合当地地域性特征的基础上完成的。(2)设计理念完整性特点这种特点是指,设计师在设计城市环境的过程中,是从整体角度入手,通过完整设计理念的应用,使得城市环境设计成果体现出良好的美观性、实用性特征。(3)设计形象时代性特点这种特点是指,我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形象与当前所处时代之间具有较高的契合性。对于本土民众或外来参观者而言,城市环境设计的形象时代性特点使得其能够很快将该城市环境设计成品所处的时代识别出来。当时代特征发生变化时,城市环境设计的外在形象也需要进行变更调整2。(4)设计元素参与性特点我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是基于设计要素形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将设计元素向城市环境设计的参与,看成是城市本身价值体现的一种重要前提条件。当当地政府部门或公众产生更新城市形象价值的需求时,该目的可以通过调整其设计工作中设计参与设计要素的方式实现。
二、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分析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民族方面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民族美主要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素的保留产生的。以九朝古都洛阳为例,其城市环境设计中对白马寺、龙门石窟、牡丹园等景点的遗留和修缮,充分体现了城市环境设计的民族美。从美学角度来讲,城市环境设计的民族美具有唯一性特点。这种设计方式能够为人们带来独特的居住体验。
2.人文景观方面
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人文景观美是通过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合理融入产生的。以杭州为例,当提起这座城市,大多数人能想到的并不当地的小吃,而是先想到西湖,随即联想起那个不断被提起的断桥边,持着一把伞立桥上等人的清秀许仙,和那个美得不食人间烟火,善良温柔却被镇压在锁妖塔中五百年的白素贞。虽然这个故事是人为编造出的,但它的影响力已经不啻于真实事件。因此,杭州城市环境设计充分利用了这一要素,通过其向文化型旅游景点的打造设计,实现人文精神的合理传播3。
3.自然方面
从我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整体情况而言,大部分城市在设计自身环境的过程中,都将保护当地自然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在这种原则中,设计师通过人工建筑或设施的合理布设,及对既有自然风光或景致的突出,使得自然之美得到了良好的发挥。这种城市环境设计方式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环境设计质量,还促进了人们对城市环境满意度的提升。
4.地域文化方面
从本质角度来讲,地域文化与城市特征密切相关。当一座城市的地域文化发展至一定程度时,当提起这座城市时,人们会将这种地域文化与城市特征混为一谈。基于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在设计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们更多地保留了这种地域文化。例如,上海的外滩特色使得其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4。
三、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批判
从整体角度来讲,我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中存在的美学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盲目模仿问题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城市环境设计工作的开展时间相对较晚。出于急于求成、高标准要求的目标,使得部分城市的设计工作盲目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城市环境设计,将不符合我国城市特色和实际设计需求的技术或外部要素应用在城市环境设计工作中。这种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我国城市环境设计与城市内涵的一致性水平,还对我国的古典美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虽然古典美学的要求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当代城市环境的设计要求,但其维持时间的长久性使其有必要应用并体现在城市环境设计工作中5。
2.审美价值缺失问题
审美价值是我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成果质量的重要体现。而从我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经验来看,审美价值缺失现象较为明显。以六朝古都南京为例,城市改造工程的进行使得大量文化古迹遭到毁灭性破坏。如南京的明孝陵,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使得这座埋葬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皇后马氏的皇家陵墓黯然失色。这种不尊重城市既有设施或名胜古迹的环境设计方式,使得南京从此失去朱自清笔下的那种随处可寻秦淮艳迹、放眼可瞧王谢风流的文化风骨。
3.视觉艺术强化问题
城市环境设计被当地政府作为一种改善城市形象、吸引人气的重要方法。基于这种前提条件,在当地政府的保守性设计要求、设计师设计能力缺陷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当代部分城市环境设计存在较为严重的强化视觉艺术问题。这种过分这种先进设计工具,以为人们带来视觉冲击效果为原则的设计理念,使得城市环境设计成果与人们的实际审美需求之间形成较大偏差。
四、结论
从当前情况而言,我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主要体现在自然、地域文化、人文景观以及民族等方面。美感的产生使得城市环境设计充分契合人们的宜居性需求和审美需求。除此之外,从美学角度来讲,我国部分城市环境设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视觉艺术强化问题、盲目模仿等。我国城市环境设计质量的提升建立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
注释:
1.梁梅.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分析与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5.
2.李东遥.当代中国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批判[J].艺术教育,2015(3):32-35.
3.陆津.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分析与批判[J].山海经,2015(14):103-104.
4.蒋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美学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
关键词 环境设计 启发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 趣味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Method Reform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Major
ZHANG Wenwen
(Huashang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Business Studies,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00)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environmental design major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have appeared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the light of these problems,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his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put forward the heuristic teaching experience type teaching interest type teaching method is introduced into environmental design ideas of the classroom.
Key words environment design; heuristic teaching; experience teaching; interest teaching
环境设计是国内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包括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主干课程,涉及到社会科学、环境科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随着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设计在教育教学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脱节,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不对接等。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将启发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趣味式教学法引入环境设计课堂的设想。
1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指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思想指导下,采用提问、讨论、联想、设疑等教学方法,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其独立思考的一种教学方法。将启发式教学法引入环境设计专业的授课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从对学生“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完成了从“施教者”到“引导者”角色的转化。笔者在启发学生方面做了以下尝试:在新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将抽象、晦涩的概念理论与具体化的事物发生关系,诱导学生去联想和思考。在《中西方建筑史》授课过程中,笔者把希腊三种柱式与人体比例结合起来讲授,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希腊人选择人体比例作为柱式尺度的标准,从而使学生了解了希腊柱式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在案例分析的教学环节,笔者设置问题,启发学生多维度的思考,锻炼学生把具体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景观课程中,笔者提问:“作为未来的景观设计师,如何解决环境恶化的问题”,引起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然后从生态角度分析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这一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借鉴生态设计,做出解决环境问题的低碳设计方案。在问题讨论环节,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学生之间互相启发,进行某种意义上的头脑风暴,为解决某些设计问题提出一系列创造性的设想。在彼此思想碰撞的火花中诞生的,大部分学生能设计出相对成熟、创意较好的方案。从教学结果来看,笔者的启发式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需要求出发,引入实际的或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场景、氛围,在学生的亲历体验过程中,生成知识与经验的教学方法。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体验式教学法能使他们迅速地掌握所学知识。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不少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对尺度概念模糊不清,对数字只是概念上的认识,对某一数值在实际空间中代表多少却一头雾水。像是有些同学忽视尺度、比例,将小空间按大空间的尺度来设计,10平方米的卧室设计100平方米的豪华总统套房。根据这些情况,笔者安排了实地调研、实地考察、实地测绘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熟悉尺度的概念。特别是在《人体工程学》授课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带着尺子测量人体各部分的基本尺寸及肢体活动的尺寸,然后测量教室中桌椅、过道、讲台等尺寸,通过个体的体验,让学生对书本上的人机工程学的数值有一个明晰的记忆与理解。在《展示设计》的练习中,笔者让学生采用制作纸质模型的方式,同比例缩放某一展示空间,做出三维的立体效果,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人与设计直接对话,展示设计的空间、比例、尺度等直接融入到个人体验中,成为经验的一部分。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对于以形象思维见长的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体验式教学法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情绪和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趣味式教学法
趣味式教学法是在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形式下出现的一种素质教育方法,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造力为目的,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而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趣味式教学法旨在“寓乐于教”,多见于幼儿、小学等儿童教育中。在90后大学生为主导的高校里,有趣的老师更受欢迎,学生们也更愿意听这些老师的课,对环境设计专业来说,适当地引入趣味式教学法是必要的。教师可以将所授课程的知识点与时下青少年关注的一些话题、身边的设计案例、漫画图片等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巧妙结合在一起进行讲授,这样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习的热情。笔者在《家居空间设计:设计为人》一章中,采用趣味式教学法,将大学生喜好的COSPLAY(角色扮演)形式引入课堂。首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家庭结构模式下的“业主”与“室内设计师”的角色。在预先设置的场景中,通过问答、观察的方式,使“设计师”了解“业主”的年龄、性格、喜好、收入、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等方面的信息,设计师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合事先准备好的原始图纸,做出草图,然后双方共同讨论,修改方案,设计出相对合理、且满足业主需求的最终方案。学生在角色扮演与后期讨论过程中,理解了“设计为人”的真正含义,并简单了解了家居空间设计的作业程序。这种COSPLAY的教学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很好地完成了这一章节的教学任务。
一个简单的教学活动中,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可能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场地等条件,把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在一起,使其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文中谈到的三种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趣味式教学法也不例外,需要配合其它传统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这样才能保证较高的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一、概念界定
审美心理,往往人们将其释义为对美的感受及体验。具体来讲,其主要是人们于美的体验中享受情感自由的过程。文化建筑环境设计的优秀程度,关乎着设计师对相关理念的理解和更多创作灵感,其可充分引导大众审美心理,是设计师掌握大众审美心理普遍性、趋势性的重要参考;文化建筑,文化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的建筑类型,有利于我们生活及学习。文化建筑通常是指可提供学习及休息和娱乐的公共场所,比如图书馆及博物馆和美术馆等类建筑。文化建筑数量及质量和类型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文化建筑多样性极为关键,可为人们日常生活及娱乐和学习提供更大空间;环境设计,环境设计主要是指不影响建筑应用功能而利用建筑美学理论知识,再结合现代化机械设备,基于环境而设计创作出是应有人们物质及文化两方面需求的室内外环境。其应具备健全的功能性设施,且务必体现所处城市的文化氛围及城市风格与历史文化等。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着眼于人们的需求来提升人们生活质量,设计创作极具实用性、美观性的室内外环境。
二、现今大众文化建筑中艺术设计审美需求
当今大众文化建筑中艺术设计审美需求主要是,崇尚自由、阳光、多样化。现今的文化建筑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但也还是遵循社会主流,崇尚自由、阳光。我国文化底蕴非常浓厚,古代文化建筑亦是历史中的伟大工程,传统文化影响着建筑思想传承及人们的审美观,其间文化环境艺术设计也随之变化。环境艺术设计承载着传统文化继承及建筑艺术的使命,随着人们建筑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传统建筑思想也应逐渐淡化,以寻找适应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新型审美理念及审美取向。并且,人们的审美需求逐渐多元化,受众更需要多感官及立体性审美体验,而并非单一性审美体验。人们所需要的是多元文化风格及艺术风格,而不再是单一文化风格及艺术风格体验。人们的审美体验及感知早已不是仅凭视觉来评判,而是基于多感官及综合性审美体验,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设计更应该注重不同颜色及不同形状和不同方位来刺激、吸引人们的眼球,风声、水声、鸟声可用于刺激人们的听觉,草木、花朵可用于刺激人们的嗅觉,这些都是综合性方式带给人们的不同审美体验。
三、文化建筑环境设计基本特征
文化建筑环境设计主要是公共文化交流场所,文化建筑属于各类信息交流中心,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场所,影响着人们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文化建筑亦是世界各国及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使者,其基于实物而将文字与图像结合,用这种方式吸引人们的眼球,拓宽人们的眼界,从而丰富人们的文化知识,也是其更深层的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风情。文化环境设计均是不同时期而有着不同特点,其属于承载文化多样性的载体。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下,文化建筑可体现其文化价值理念及信念。文化建筑环境设计是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承载了中华文明历史上的各种文明,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结晶,更是地区特色不可磨灭的文化理念。
四、结束语
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应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观,以更具时代气息及活力,基于先进科学技术而将其创造的更加优秀,所构造的文化建筑更近人意。因此,分析基于审美心理角度的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对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水平提升有着极大现实意义。本文对审美心理及文化建筑和环境设计这三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现今大众文化建筑中艺术设计审美需求及其文化建筑环境设计基本特征,以期提升国内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浩.审美感受下的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J].艺术科技,2015(7).
[2]霍迪.从审美角度探讨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5(3).
[3]邢莉莉.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及审美特征的再思考[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7).
[4]张雅舒.审美心理与我国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4).
关键词:宁夏民间艺术;符号;环境设计;研究
民间艺术是一个完整的意象和情感生活的象征,它是劳动人民的情感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其发展过程中叙述着不同的地区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在保存原有艺术风貌的前提下,通过符号化的艺术作品为载体传承发展下去,是弘扬城市传统风貌,体现城市环境的人文关怀。环境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现代设计的主要特点的体现就是通过艺术符号进行。环境设计的根本是设计者能够创造出具有价值意义的符号。本文通过对宁夏民间艺术符号的阐述和提炼及应用,探索出如何在环境设计中应用民间艺术符号,归纳出环境设计过程中民进符号的概念,并能够在环境设计中合理的应用民间艺术符号进行表达出设计的要求[1]。
1环境艺术符号的概述
对于环境设计中符号的应用,可以根据媒介的不同分为自然、设计、技术和艺术符号这四种。在环境设计领域中,艺术符号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期人们主要是利用艺术符号来对生活状况进行记录的。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艺术符号的作用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是当前的环境艺术领域中是非常重要的表达形式。符号具备抽象性、普遍性、多变性三个基本特性,符号具备表述和理解、传达、思考等功能。
2宁夏民间剪纸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民间剪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宁夏剪纸尤其出名,可以说是我国非常宝贵的财富,也是一道独特的景观。宁夏民间剪纸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样式众多,并且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是其它艺术不能替代的。将宁夏剪纸这一艺术符号应用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可以促进环境设计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环境设计师研究的重要的课题。这种应用是充分利用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同时还要对传统元素进行提炼,让传统元素赋予当前的时代特色与人文精神。中国环境设计要走国际化路线,但是应当具备中国自己的民族特色,所以充分借鉴中国传统元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而宁夏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将宁夏民间剪纸应用于当前的环境设计中,就是将宁夏剪纸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体现在现代设计中,这是当前设计领域非常推崇的。
2.1民间剪纸意象造型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在当前的环境设计中,宁夏民间剪纸意象造型设计理念比较受重视。这种设计理念的思维视角比较独特,在对形象进行创造与表现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主观内心之“意”进行抒发,这种手法非常独特。通过这种手法创作的作品中有着非常多的自由意象的影子,表达出了一定的畅想效果,同时还兼具装饰风格与理性化的特点。在环境设计中,民间剪纸意象造型的应用主要体现在:①联想成的意象造型为环境设计提供了一条“形与意联想式的联想思维”模式;②比喻式的意象造型与环境设计中的空间尺度应当和谐相处,利用对比、融合等手段,对生活中的创意元素进行深入的改造,让当前的环境设计更加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与审美情趣;③在环境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艺术技巧与手段,将民间剪纸意象造型充分体现在环境设计中。
2.2宁夏民间剪纸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宁夏民间剪纸的内容从神画像、故事画到装饰花鸟等,形式丰富多样,其造型构图饱满,富有装饰性,同时色彩强烈具有很强的概括性,风格质朴生动体现出了明显的地域特色。将民间剪纸应用于环境设计时,可以单独应用于载体,也可以进行组合使用。在作为单独纹样使用时,剪纸对称式的特点可以带给人优美、稳重的感觉,可以将整体或者一部分直接应用于载体。在将剪纸组合应用于载体时,可以将一种类型的剪纸进行组合,也可将其与现代装饰图形融合在一起。此外,在环境设计中可以将剪纸应用于很多载体中,包括艺术装饰、雕塑、园林景观、城市公共设施等。剪纸的图案纹样不仅可以作为园林设计元素的来源,而且其本身也可以放大作为雕塑,以此用来表现宁夏地区的民族特色。
3宁夏隆德杨氏泥塑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在宁夏地区,隆德杨氏泥塑是泥塑艺术杰出的代表,至今依然以顽强的生命力延续着,在全国各地均有足迹。杨氏泥塑在刻画与造型的表现中具有姿态生动自然、精炼概括、夸张与写意适中等特点,尤其是在人物塑造上,不仅表情丰富,并且比例非常准确。将泥塑这一艺术符号应用在现代的环境设计中,不仅能够促进泥塑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还能够为现代环境设计增添更多的传统元素,赋予现代环境设计具备一定的中国特色。泥塑作品的实用性及多样化的表现方式等特点,为泥塑活动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泥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大可小,比如可以在园林景观中设计成假山、历史人物以及各种动物等形象,也可以在结合泥塑造型做出蔬菜水果、水草、鱼以及彩虹等小的挂饰,用于室内环境的设计中。总而言之,在环境设计中充分利用泥塑这一民间艺术符号具有重要的意义。
4结语
艺术设计符号非常简单,但是其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涵,并且它将新旧文化结合在一起,将其应用在环境艺术领域中,可以大大增加环境艺术的文化韵味,并有利于其造型的创新,进而为人们营造一个适宜居住、舒适的环境,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潘琨 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一、光环境设计的基本概念
光环境是构成室内环境的一个重要元素,其与色环境共属于室内软环境内容,光环境有自然光环境与人工光环境两种形式。其中,自然光环境主要是指太阳光线自然形成的光环境,属于室内空间白天采光的重要方式;人工光环境主要是指通过电力发电产生的光照效果,属于室内空间夜晚采光的重要方式,同时其还能够营造个性化的光环境,以满足现代人的视觉审美与心理需求。在室内设计过程中,人们通常比较重视色彩、家具、造型等方面的空间设计,对室内光环境设计容易忽视,造成室内整体空间设计不够全面化与深入化。光环境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室内环境的精神愉悦功能,营造独特的艺术空间与视觉享受的重要意义。光环境设计不但具有提供室内空间照明的重要功能,而且能够强化人们对室内空间的感受与体会。所以,在设计室内空间的过程中,必须对光环境设计予以高度重视,科学合理运用自然光环境与人工光环境,实现光环境设计与空间搭配的最优化。同时,在对光环境进行应用与设计的时候,要摆脱传统设计理念与大众设计风格的局限,在坚持光环境设计基本标准与规范的前提下,大胆发散思维、自由想象、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促进光环境设计的改进与创新,实现光环境照明作用与艺术价值的有机结合,提高室内光环境的整体设计水准,最大程度发挥室内设计中光环境设计的功能与价值。
二、光环境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1.自然光环境设计的运用
室内环境的顶部空间采光通常以自然光环境为主。自然光自上而下的照射方向,使得其光色比较自然,亮度也比较高,产生的视觉效果更佳。在光环境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使采光口的大小、形状与位置等同建筑几何尺寸相一致。同时,由于不同建筑的采光形式要求不一样,所以,对博物馆、美术馆等此类观赏性较强的建筑,可以适度运用顶部采光的光环境设计方式。另外,自然光环境还包括侧面进光的设计方式,尤其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侧面进光设计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与途径。侧面进光设计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促使自然光线透过琥珀色的玻璃形成独特的光影效果,比如苏州园林的诸多门窗光环境设计就是采用的侧面进自然光的设计手法。
2.人工光环境设计的运用
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人造光源的种类愈来愈丰富,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极大拓展了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光环境设计形式。然而,在室内光环境设计中运用人造光源时,必须注意人造光源与灯具的选择,即要与室内整体设计风格氛围相一致,促进人造光源与灯具运用满足室内空间的关联性与整体性,例如中式风格的室内环境就不适宜采用欧式风格的吊灯;教室、图书馆以及办公室等室内空间设计则不适合大面积采用暖色光源。与此同时,室内环境设计中对人造光源与灯具的选用,还要充分体现人造光源与灯具的个性和特征,最大程度表现出室内环境设计的个性化与人性化。总之,人工光环境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大大丰富了现代化的室内空间环境。
三、室内设计中光环境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1.光环境设计的智能化趋势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现代人对高品质生活的执着追求,推动了照明智能化的应用与发展,使得智能化开始渗透到现代室内设计的方方面面。在我国的北京、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智能化照明已得到迅速发展,并呈现出普及化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其成本较高,所以在我国中小城市中的普及率依然偏低。科技化、舒适化以及人性化的智能照明特征,特别是近年来火热的LED照明灯市场发展,促使智能化的室内光环境设计必然引领未来的发展潮流。
2.光环境设计的新材料应用
新世纪以来,由于灯光设计与高科技的相互融合,促使照明材料处于不断研发创新中,而非停留在传统照明材料的应用层面。现代化科学技术研发出的各种新材料,通过与照明工具造型的充分结合,可以放射出多样化的美丽光线,能够促使灯光与室内空间的融合更为自然。所以,新型灯照材料在光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室内设计的现代化审美要求,更是未来室内光环境设计的主流发展方向。
3.光环境设计的个性化发展
相比于其他专业设计门类,室内环境设计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中对于文字、色彩、图形的创意及编排这种表达纯感性理念的设计内容,更具理性、更具科学和技术的精神,也更具实践性。其实用功能,装饰功能的完善,不仅需要有好的艺术设计方案,充满艺术风格的表现和艺术探索精神,还要对室内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更重要的是要综合考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原建筑结构的特点,设计风格的定位,基本设施的配套,材料及工艺的限制,经济性指标的要求等等因素,每一项要求都可能制约着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方案的实施,影响限制着对设计方案优劣的评定。好的环境设计方案不只是看设计方案画面是否优美,更为重要的是看功能定位是否准确,有无鲜明艺术个性,材料工艺是否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科学技术的含量,绿色环保的要求,投资理念的实施等等。而上述环境设计要素的体现,没有大量严谨的应用性实践教学内容,学生是不可能达到实际专业要求的。因此,在室内环境设计教学中,必须增加教学环节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活动,课堂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以便缩短“虚拟设计”与“实务设计”之间的距离。同时,制订一套完整的实践性教学理论体系,调整、修改不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性教学课件建设,建立室内环境设计教学实践基地及材料工艺考察认识中心,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学以致用的室内环境设计师,达到室内环境设计教学的真正目的。
鉴于以上室内环境设计的专业特殊性,以及目前该专业的教学现状,为了使室内环境设计课程教学水平得到质的提高。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探讨该课程的实用性实践教学:
一、在调研基础上,完善针对室内环境设计应用性实践教学内容的理论体系
目前,中国的环境设计教育虽然已初具规模,从客观概念上也已建立了自己的教学体系,但从局部层面,或者具体到设计专业的某个课程,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能真正满足于社会需求的教学体系,并制造出合理的、准确的教学大纲。特别是室内环境设计教学科目,除个别设计院校外,普遍存在教学理论体系的不完善。表现在课程设置随意性强,教材质量不高,教学内容不统一,理论教学课时太少等,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考察、装饰材料认识考察、施工工艺现场实习、教育实习、社会实践实习、应用性环境设计内容等)严重缺乏。其原因可能因为对艺术类教学因认识的不同而造成投入的严重不足,没有用于进行实践性环节教学的平台.如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做为基本工具的电脑配置不足,没有建立环境艺术教学专业实验室,没有适度设置的教学实践实习基地等。基于此面对这一教学现状,要想在教学理论体系大纲中,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是不现实的,完善合理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更无疑于纸上谈兵。当然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是我们对该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特点的认识不足,加上环境设计教育设计发展趋势的日新月异,致使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室内环境设计理论体系,特别是应用性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与确立。
因此,明确应用性实践教学内容在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地位,并认识到做为环境设计专业的特殊性教学特征,才是环境教学的根本.(一)明确理论讲授与专业设计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课时不少于20%,60%的课时用于课堂指导训练,20%的课时用于认识、调研、评估等应用性、实践性教学。(二)每个学期安排2-4周专业实习课程。(三)课堂“虚拟设计”与社会实践性“应用设计”相结合,缩短教学与应用的距离。(四)更注重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环境设计的概念空间模型制作等。只有明确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以此做为教学指导,室内环境设计教学工作才会有质的飞跃。
二、建立室内设计教学实验室、实践基地及材料工艺考察中心
设计不同于美术作品的创作。设计在表现艺术风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功能。表现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就是必须满足各真实空间功能的各类需求,否则即使设计的图纸画面如何精美而不能满足工程应用,也只能是一张废纸。而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室内环境设计教育必须针对其特点,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式,最为重要的就是有目的的多进行教学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掌握到超前的设计理念,熟练的设计技巧,还要熟知材料、工艺及科学技术在环境设计当中的应用,以及作为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这些内容,只有在实践性教学中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
没有对装饰材料的认识,不了解最新的装饰施工工艺,不清楚各造型要素、手段、方式方法对环境设计的制约及影响,怎么能保证自己的设计作品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而这些基本技能及专业素养的掌握,全靠书本知识是无法解决的,最简捷的解决办法是建立教学实践实验室、实践基地及材料、工艺考察认识中心。通过上述空间浓缩展示各类装饰材料及其艺术特点,绘制相应施工、结合详图,正面展示各空间常用工艺施工作法,以及各类空间设计的基本理念,并在教学环节中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性实践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认识环境艺术设计阶段过程及技术难点并快速提高,这样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将实践性教学内容充分渗透到室内设计教学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实际设计能力
目前室内设计教育课堂训练通常会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布置作业,在画室完成自己的作业,表现在一张设计方案或一幅“所谓的”设计作品。教师当然也会在授课期间,适时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查阅大量图书、资料,观看许多优秀设计作品;在作业设计辅导过程中,讲述大量室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内容,但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于工程实践的近距离认识问题。
我认为应该保证课堂理论教学和质量,充实专业认识阶级的信息资料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在专业设计阶级进行应用性设计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实战水平。新晨
摘 要:“装置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相当强的艺术门类,本文通过分析室内空间设计与室外景观设计中的装置意象特征实例,对装置艺术进行深入理解探讨,在联系设计意象思维,对这一意象思维特征进行总结归纳。探寻装置艺术意象思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表达形式。通过总结装置意象对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积极作用与影响,达到对当前环境艺术设计进行补充的成果。
关键字:环境艺术;装置意象;装置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183-01
相对于装置艺术,环境设计的概念内涵要大得多,除了艺术性的要求,它还包含了更追求功能性的道路、建筑及各种公共和私人场合。而所谓“装置艺术的再生性”主要指的是在环境的构成领域中,通过打破、重组原本的空间、结构而建立起新的视觉空间与心理空间的一种对“环境组成”的重新解读。装置艺术与环境设计的结合,不仅能为环境设计提供新的思想和内容,同时也能为环境设计注入新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促进环境设计发展的作用。
一、室内环境设计与装置艺术
除了通过简单的装修对环境进行美化外,室内环境设计还要求通过对空间造型、艺术品,细节色彩等要素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设计,在满足对室内要求的各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确保室内设计的艺术形式对审美价值的反映与体现。室内环境设计不止要满足室内空间的用途,在性质和意图上更应以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和意境来满足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对于建筑空间的需求。
室内设计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1.物质层面:包括室内空间,家具陈设等;2.技术层面:包含结构工艺、对室内设计的规范标准等;3.精神层面:由前两个层面所反映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等。在国内外的许多餐饮、休闲空间,为了营造艺术氛围,加深情感交流,常将一些有特殊意义的装置符号应用于室内设计中。在建筑领域中,文脉符号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可广泛应用与建筑内部构件及各类构筑风格的处理上。因此,为充分发挥艺术作用,装置艺术可充分运用于室内环境的空间造型、艺术品和细节色彩等方面。
所以,只有将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转移到观念性上,在更大程度上接受装置艺术的观念性因素,着重对室内环境设计中的环境氛围、美感与品位、心理感受与文化内涵等进行重新思考定位,而非简单的追求形式。一旦将装置艺术与室内环境设计艺术相结合,不止会对室内环境设计带来新的活力与动力,更能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在物质和精神上的不同需求。
二、室外景观设计与装置艺术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耳闻目睹的一切事物几乎都可以归类为环境构成的要素之中,无论是城市广场公园、街区景观、居住区、街头绿地等环境景观,还是小到街边桌凳,雕塑作品、铺地栏杆、花坛水池,甚至于自然界的山水草木等,这一切几乎涵盖了室外造型艺术的所有。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类如户外雕塑、园艺造景、街心广场等公共环境艺术的建设日渐频繁并趋于完善,给钢筋水泥的城市建设带来的勃勃生机。而这些公共环境艺术的建设在为城市建设创造美的同时,也担负起了承载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与人文精神、民族精神所彰显的社会公共文化。
在现代环境中,作为景观环境中的重要“道具”,装置艺术已经参与到了城市景观的构成当中。在一些相对较为重视环境景观的地区,其景观与艺术装置和实用装置的结合通常相当完善,以完全将艺术装置与实用装置融合成了景观规划中的一部分,在定义了室外空间的功能特征的同时,也确定了室外空间的秩序,丰富了城市景观环境的内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装置艺术在作为一种设施景观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景观。
总之,借助于物化的景观环境形态,装置艺术已与景观艺术完美融合,并逐渐的渗透到了以视觉艺术为主导因素的物境、情景、意境当中。由于其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理解,装置艺术打破了景观设计中对自然元素的常规认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设计中的中庸式表达。可以说,景观设计的形式由于装置艺术的介入而更加独特、饱满,从而打开了一个新的令人兴奋的视觉与情感思维境界。
三、结论
作为装置艺术的核心思维,装置的意象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审视和阅读甚而理解环境艺术中的装置艺术作品。这些作品的设计思路与表现形式大胆而奔放,在设计中也力求对传统设计的质疑与超越,是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重要的时代标签,但是,无论材料空间的丰富性语言如何多变,其围绕展开的中心侧重点依然是“情感的表达”。而装置意象作为装置艺术的折射点,在环境艺术中常能体现出新时代“以人为本”、“以情动人”的精神文化内涵。而其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渗透,更进一步的将艺术融入到生活之中,垃圾饿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距离。
目前,对太阳辐射的定义还不太明确,首先要分清楚“采光”和“日照”这两个概念,一般情况下,只要获得自然光,即达到了采光要求,但采光不一定有日照,例如建筑物的北侧能获得采光,但没有日照,简单的说,只有获得太阳光直接照射,才能算是得到日照。日照分析的原理是太阳到达地球的太阳光为平行光,在某一时刻,通过计算太阳的方位角和高度角,得出太阳相对于分析点的位置,然后利用投影关系和几何知识计算出分析点在该时刻的日照情况。如果将一个平面看成分析面,可以通过计算任意一个高于本投影面物体的投影区域,从而分析出该分析面上的任意一点的日照情况。
2日照分析对园林环境设计的作用
2.1准确的划分园林设计场地
通过日照分析能准确的将园林设计场地的半阳区、全日照区、半荫区、全荫区划分开来,从而在不同的区域内种植不同的植物。对于全荫区可以选择臭冷杉、云杉等耐阴性植物,对于半阳区、全日照区可以选择樟子松、油松等强阳性植物。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环境设计时,要尽量将老年人活动场所、儿童游戏场等设计在半区域内。
2.2准确分析园林设计场地的日平均辐射分布程度
在园林环境设计中,通过日照分析能准确的分析园林设计场地的日平均辐射分布情况,从而为园林植物的选择提供方面。对于日平均辐射比较大的地方可以选择一些常绿的大乔木,这样能将大乔木遮挡阳光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于日平均辐射比较小的地方,可以选择种植一些落叶乔木,这样既能保证在夏季发挥遮挡阳光,创建阴凉场地,又能保证在冬季不会对阳光产生大的遮挡效果。
2.3利用阳光进行造景
在园林环境设计中,可以通过日照分析,直接利用阳光进行造景。园林景物的阴影和景物是同时存在的,利用好光线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中的“日月同辉”景观就是利用阳光直接营造的。
3日照分析在园林环境设计的应用
3.1空间布局
在园林环境设计中,日照分析对水景的影响比较大,一般情况下,水景不能选在日照时数比较长的区域,当日照时数比较长时,强烈的太阳辐射会增大水体的蒸发量,容易引起水质富营养化。日照时数长的区域要尽量设计绿地,这样能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人们创建阴凉的场所。儿童游戏场地、休息活动场地等既不能设计在日照时数长的区域,也不能设置在日照时数短的区域,防止长时间暴晒度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或者缺乏日照变得阴冷。
3.2道路景观
在道路景观设计中,日照时数长的主干道两侧要适当的增加植物的种植密度,这样在夏季可以有效地减少太阳对地面的直射,减少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从而降低热岛效应;在冬季可以通过树冠减少地面的热量散失,减小风速,保证地面气温。同时还能起到保护路面、减少交通噪声、净化道路两侧空气的作用。
3.3植物种植
随着城市用地面积的紧缺,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物出现在城市中,这对城市下垫面光照分布情况有很大的影响,日照是保证绿色植物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园林环境设计时,要根据植物的生特性及日照分布情况进行种植。对于日照时数在10小时以上的区域,可以选择冠幅大的乔木进行遮阴;对于日照时数在5-10小时的区域,可以种植大部分植物,在实际设计中,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等确定;对于日照时数在5小时以下的区域,太阳辐射比较弱,可以选择种植彩叶铁树、粗筋草等耐阴性植物。在进行植物种植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种植密度的科学性,对于日照时数在10小时以上,要加大绿化种植密度,对于日照时数在10小时以下的区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种植密度,确保人们既有丰富的活动空间,又有良好的遮阴避凉场所。
3.4园林材料
在进行园林环境设计过程中,对于日照时数比较长的区域,要选择不易吸热、耐晒。反光度低的材料,尽量不选择金属类材料,避免人们在夏季游览过程中,栏杆、扶手等出现吸热变烫的现象。同时日照时数长的区域要尽量选择颜色淡雅、清爽的材料,对于日照时数比较短的区域,则可以选用一些色彩活泼的材料。
3.5太阳能光电板的选址
日照分析能提供合理的太阳能光电板选址。为最大程度的获取太阳辐射能,太阳能光电板要设置在日照时数长的区域中,利用日照分析,能寻找到长日照时数区域内建筑物阴影遮挡面积最小的位置,然后在这个位置集中设置太阳能光电板,从而充分的利用太阳辐射能。
4总结
关键词:办公;室内设计;人性化;个性化;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网络的普及资像的共享成为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课题。因而办公环境空间的设计,也从封闭及注重个人隐私走向开放和互动。文流度高、富于弹性的空间设计将成为时势所趋,人性化的设计将成为写字楼产品的核心,它强调更大程度地提供给大家商务共享空间,使办公空间趋于模糊化,在倡导交流沟通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将工作融人休闲中,提倡开放式办公环境。
目前,随着社会生活形态的变化,导致了我们办公方式的变化;而人们工作方式的变化导致了办公环境设计的变化。创造出相对独立但又各自融合的空间,在体现工作效率的同时又兼顾休闲化、人性化、个性化的环境设计是现代办公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办公环境的设计理念
办公空间具有不同于普通住宅的特点,要设计出功能合理、环境宜人的办公空间,就必须对办公空间这一概念有系统彻底的了解,了解它所必须的共性进而明晰那可以无限发展的个性。从办公空间的特征与功能要求来看,现代办公室环境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理念:
(1)秩序感:设计中的秩序,是指形的反复、形的节奏、形的完整和形的简洁。办公室设计也正是运用这一基本理论来创造一种高效、平和与整沽的环境。秩序感是办公室设计的一个基本要素。要达到办公室设计中秩序的目的,所涉及的面也很广,如平面布工的规整性;家具样式与色彩的统一,隔断商低尺寸与色彩材料的统一;天花的节奏变化与空间的关系;合理的光环境及人流的导向等。这些都与秩序密切相关,可以说秩序在办公室设计中起粉最为关键性的作用。
(2)明:让办公室给人一种明也是设计的墓本要求,办公环境明快是指办公环境的色调干净明亮,灯光布置合理,有充足的光线等,这也是办公室的功能要求所决定的。在装饰中明快的色调可给人一种愉快心情,给人一种沽净之感,同时明快的色调也可在白天增加室内的采光度。
(3)现代感:随着我们的办公模式的巨大变化,古老陈旧封闭的办公模式已经被开敞、便于沟通的办公方式所取代.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办公空间要创造 出开放、活跃的执围。因此,打破各个空间的界线,创造丰富共享空间成为了现代办公空间的新概念。并且,“景观”设计的加人,成为现代办公空间设计的一个要点。“景观”并不仅仅是存在于室外环境设计的一个名词,将自然景观引人室内,凭借景观使空间流动融合。
二、办公环境的个性化设计
似乎在这个时代“个性”已经成为不得不提,又讲到滥俗的话题。而这里想说的是,具有“个性”,而又不造作,是办公空间环境设计所需要的。相信经常出人公司、企业的人们稍加留意便会发现,我们现在的办公环境设计师仿佛一时间迷恋上了光洁冰冷的石材、各种玻瑞营造的闪闪发光构件、各色铝板围合而成宛若镜面的柱体墙体……每个共享空间、每个过道走廊、每间办公室、乃至卫生间都是那么眉目相仿、似曾相识。
简洁、冷静、干练诚然是办公室工作法则的表率,我们需要一些设计元素来向人们强调这一点,但过多地摒弃办公空间自身气质仅通过材质来炫姐主题,无疑是“观念坟不满形势”的表现,空洞,且毫无感染力。在强调这些办公环境应有的共性之外,是我们设计师尽可能挖掘所创造的办公环境所应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个性的时候了(图1、图2)。
图1 餐厅环境个性化设计图2 商业中心环境个性化设计
在一定程度上 办公室是职业人士的第二个家无论从公司还是个人 ,在心理上应该都希望自己的家更具个性,不仅要工作舒适,而且要工作高效。我们每天花费八小时或者更多的时间在我们的办公环境中,我们工作、沟通、生产,一个能够使人放松并且能在疲劳时带来适当刺激和消遗的环境设计无疑是我们所要的。事实上,什么样的公司文化决定了这个公司会选择和创造什么样的商务办公空间,人性化的、创造型的公司决不能容忍平庸的、大众化的商务办公环境。越来越多的写字楼使用者也已经意识到写字楼的软环境对公司团队必不可少的作用。
三、办公环境人性化设计
办公环境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涉及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诸多因素。办公环境设什的最大目标就是要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舒适、方便、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以便更大限度地提商员工的工作效率.这一目标在当前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显得更加重要,它是办公环境设计的基础,是办公空间设计的首要目标。其中“舒适”、“方便”涉及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环境心理学、人类工程学、功能流线分析、办公家具设计等方面的学科,“安全”“卫生”涉及装饰材料、建筑防灾、装饰构造、卫生学、给排水工程等方面的内容。
3.1 照明设计
熙来攘往的大楼内,头顶上一排排日光灯照得透亮,工作人员铁青的脸忙上忙下,“为什么公家机关的人脸色总是特别难看?”难看的脸色,不只出现在机关。办公室多使用冷色系 (色温大于6500k以上)的日光灯,因此常造成工作人员看起来像“每天只睡一小时”的错觉。色温、照度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过热或者过亮都是有害的。良好的照明,有助于减少近视及其他相关劳损疾病的发生。
同时,给予每个空间独立的开关,不仅利于单独控制达到节能,更能够准确利用光环境进行空间划分,体现光对空间的影响与塑造。
3.2 家具设计
办公的科学化、自动化给人们工作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方便,而相应的,配套这些设备的办公家具也需要我们按照特定的功能与尺寸进行设计。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商业企业都指望创造更加高效的工作空间,以达到舒适和灵活的感觉。机动性对员工非常重要。就质量、灵活性和耐用性而言,家具要变褥比以前更加先进。
并且除了满足物理上的需要,办公家具更要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要。我们不会希望再像从前那样在银行与医院这两个功能、气质截然不同的空间,看见同样形式、感觉的家具。通过对色影和造型的把握,创造出符合空间环境性格的办公家具(图3).
图3 色影跳跃设计动感的家具
3.3 材料应用
随着体现自然、环保的天然“绿色材料”的应用,室内环境中污染物在急剧减少的同时,也营造出愈发人性化、充满设计感的环境。我们尝试摆脱 以往“为设计而设计”的造作,通过木质、石材、自然景观的应用以及简沽的顶面、墙面设计,构筑起生态化、健康环保的办公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与办公空间的结合使办公方式呈多元发展的趋势,人们对更具随意性的工作方式感兴趣,呼吁办公场所、室内环境设计以及办公设备应当顺应工作变化。现代办公环境的设计在不断的推陈出新,在本着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前提下,设计师更加自由而不拘泥于固定的思维模式。
四、结论与发展前景
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对办公空间自然也具有特殊的要求。例如,对于银行、财务及行政人员和客服中心等公司,对外与客户互动的环境设计就要与它的领导办公区域的设计既区分又融合。互动区域要尽可能体现商效与亲和力,领导办公区则要在独立的同时体现 “透明”、“公正”的工作态度,可以在空间上划分明确,但在视线上利用隔栅、玻璃等通透材质进行联系。
而相对于设计、创意等充满激情的公司企业,我们需要的不是界限分明的房间、区域。我们需要同时兼具个人和团队合作、经常裕要小组讨论的工作,而且工作时间地点也不限,因此,办公空间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编组作调整,采用分享式的规划观念。在这一形态中,个人座位并不固定,但注重私密性,使个人工作时不受干扰。会谈区并不仅仅限定在会议室等固定区域,当个人遇到某种问题,可以在吧台、用任区或者舒服的沙发上进行讨论。因此,界线的模糊,各个空间互动、交融、穿插的设计才是我们需要的。
除了要满足不同空间所必须的功能要求外,“在放松的环境里快乐地工作”想必是每个土作者所希望的。因而,这种新的办公设计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一些新事物,如健身房、游戏室、休闲厅甚至篮球场等功能性空间被运用于工作环境中,使办公室内开始有了生活化的元素。一些企业甚至将为员工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当成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设计出具有企业个性的办公空间,已成为目前各公司在规划办公场地时最常见的要求。因此,创造出相对独立但又各自融合的空间,在体现工作效率的同时又兼顾休闲化、人性化、个性化的环境设计是现代办公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