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力知识科普

电力知识科普

时间:2023-06-08 11:19:43

电力知识科普

第1篇

关键词:电视科普节目;科学品质;《走近科学》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45-01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内电视科学节目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在电视科学节目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那就是电视科学节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缺失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科学传播的根本任务便是让科学知识走向公众,从而促进公众对于科学的认知与理解。而以往,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形式,科学节目通常被赋予了严肃的教育功能和文化使命,侧重的是宣传科学规律、科普常识和科学精神。但随着电视科学节目生存环境的恶化,以及娱乐化思潮席卷整个大众传播领域,电视科学节目开始出现了不良的发展态势,甚至一些与“科学”本质和“科学”本体相违背的“伪科学”理念相继浸淫到电视科学的制作和生产环节当中。

通常认为,科普类电视节目是由电视台和电视节目制作机构摄制的、面向公众的、以进行科学教育和提高公众素养为宗旨的电视节目的总称。它们以广泛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承担着纪录科技发展、普及文化知识及展示科学精神的高尚使命。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于科普事业的愈加关注和大力支持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实施,电视科普节目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的媒介生态。

但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科教节目沿袭的大多是电影科教片的模式,主要是强调知识性,当然这种类型的节目有其优点,比如说固定模式的传播易于让观众产生亲切感,单一的内容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把一个科学知识讲深讲透,但由此带来的弊端也非常明显。

一是观众的参与度低,节目的着力点停留在“我说你听”的单向传授上;

二是节目往往将“讲解科学知识”作为终极传播目标,在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方面相对比较欠缺;

三是在拍摄、制作、包装等环节上相对落后,节目显得枯燥乏味,效果不佳。

从媒介传播属性来看,电视的声画语言同时传播所带来的形象性、观赏性和真实性,最终使其成为科普传播的“第一媒体”,并引领科普传播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天地。但必须承认的是,我国电视科普节目并未充分发挥电视的上述优势,而是长期存在内容高于形式的缺憾,干瘪的科技知识讲解使得节目主题虽然深刻,但却枯燥乏味,缺乏亲和力和对受众的吸引力。

从理论上来看,电视科普节目“讲究叙事技巧和叙事风格,追求悬念,也就是开始讲故事了”,这本无可厚非,确实科普节目注重叙事技巧这是必要的,适当设置悬念,运用丰富的电视表现手法,可以使节目形象生动,增强节目的艺术感染力,加强传播效果。但科普节目的叙事技巧应该是先大事化小,再以小见大,用通俗的语言,从平凡的生活和普通的小事中,深入浅出地讲出科学道理来。

“科技普及一方面要向公众传播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担负起提高公众的科技判断力的任务,使公众具有与科学家讨论科技发展与科技应用问题的知识基础和判断能力。”这无疑是当前我国电视科普节目尚未实现的“效果彼岸”。《走近科学》曾制作的一些神秘现象系列节目,其实就是拿当事人的疾病、生理上的疑难杂症,或者是因为当事者心理作用而产生的幻听、幻视、偏执、狂想、自我暗示等做文章,猎奇色彩下缺乏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科学价值。

对于科普节目来说,光讲故事是不够的。故事中的科学道理,以及对未解之谜的科学分析,才是区别于其他栏目最本质的特征。电视科普节目要把“公众理解科学”作为节目创作的基点和支点,要“注重科学意识与公众科学素养的培养”,毕竟科学的普及并不仅仅在科学知识传达的层面,还要在科学方法上做文章,注重科学的过程的展示及其中的科学性与科学内涵,力图“促进公众在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人的关系中全面理解科学技术”。

在央视众多栏目中,《走近科学》以“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试图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将生活中的推理故事与科学热点、疑点话题的解析相结合。这种节目追求无疑暗合了美国探索频道提出的“30秒内抓住观众的眼球”的成功经验和制作理念,从而也试图去“找到最好的讲故事方法,然后用它把最好的素材结合起来”,最终将科学问题转化为观众感兴趣的节目。

科普类节目要大众化、娱乐化,但绝不能庸俗化。因为科学本身是严肃、高尚,理性色彩浓厚,如果电视科普节目丧失了科学性,一味的媚俗化,就不会获得观众的信任。因此,科普栏目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栏目品质。

总的来说,作为电视科普节目的主体,电视从业人员完全可以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对待科学权威,不迷信权威的观点;对科技界所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反常事件保持谨慎的态度,冷静地加以分析;为避免自身工作中的失误,应尽可能地对客体进行查证,检验其真实性,避免盲从。在始终牢牢把握科学信息传播的核心的同时,力求有效传播,克服片面迎合受众的倾向,追求电视科普节目“明”、“好”、“乐”的真科学境界。

顾名思义,所谓传播“真科学”的第一重境界“明”即是指受众通过观看电视科普节目能够真正的明确的认知与了解节目所传播的科学知识。这就要求科普节目应以“普及科学”为核心诉求,亲近受众,给受众以“通俗易懂”的传播面目。

从知识习得的角度来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对某一领域感兴趣的人和从内心里非常快乐地想要探究某一领域知识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对于电视科普节目来说,其在实现传播科技知识、开启人们的智慧和理性思考功能的同时,还要想方设法设计出更优的传播形式,以便帮助受众在“心悦诚服”地心理状态下获得相关的知识。《走近科学》曾经在“预防破伤风”的节目中,这样形容当时人们害怕接种牛痘疫苗的情形――“人们害怕长出牛角,像牛一样哞哞叫”,如此一来就显得很风趣、也很形象地道出了当时一些人的惧怕和不无担忧。

所谓“乐之”,是指受众乐于积极主动的观看电视科普节目,喜于通过电视科普节目来走近科学。这就是对电视科普节目的更高要求,让其巧妙地将“走近科学”与“走近艺术”结合起来,在保证科学的严肃、高尚、理性、神圣不可侵犯的前提下,增加科教节目的艺术审美力和对受众的“艺术吸引力”,将“说教”变为一种轻松活泼的“受教”,从而在满足观众对科学知识的渴望的同时,使观众在收视过程中得到电视艺术的“美”的享受。

总之,电视科普节目一定要避免娱乐化手段的过度泛滥运用,避免科学知识的情绪化传播及其传播效果的消解作用,保持电视科普节目的“科学品质”,更要避免电视科普节目滑向“伪科学”的传播深渊。但目前来看,电视科普节目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断创新,是电视科普节目实现上述传播目标的最为根本的建设性路径。

参考文献:

[1]张洪波.高校人文与科学教育丛书:科学与伪科学的分野[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谭树慰.电视科普节目制作[M].电视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3]刘朝民 刘斌.中国电视科普节目研究与创新[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第2篇

8月21日,普陀区与上海电力公司在曹杨社区举行“安全用电、科学用电、文明用电”示范区(普陀)揭牌仪式。

当前,全国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普陀区和电力系统围绕“国家电网”服务品牌和“政府为民”服务形象,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以政府与企业共建的方式,在全市首次创建“安全用电、科学用电、文明用电”示范区。通过不断开展为民便民活动,实现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共同参与和联动。依托机关、企业共产党员服务队,大力宣传安全用电、科学用电、文明用电知识,建立优质服务的长效机制,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切实提升政府、企业优质服务水准,并与示范区居民共同营造融洽的关系。

示范区明确了“安全用电、科学用电、文明用电”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政府和企业在实践中具体做到“十个一”,首先是以服务为主线的“五个一步”。

一是“靠前一步沟通”:通过社区、居委畅通沟通渠道,社区经理、电力协管员每月(季)共同走访、参与相关稽查活动、进行问卷调查等,了解社区居民的用电情况及用电建议,协助处理居民用电问题,提升居民文明用电意识。

二是“走进一步宣传”:社区、居委、社区经理组织开展每季的用电主题宣传活动,如电力大讲堂、设摊咨询、参观计量装置科普基地等,让社区居民及时了解相关电力政策,普及用电知识以及认清违规用电的危害性,了解电力故障报修流程,提高居民用电故障自救自查能力。

三是“贴近一步倾听”:通过每月或每季活动,针对居民普遍关注的、具有代表性的用电问题,社区、居委、企业共同倾听用户心声,收集社区居民的用电要求,社区、居委、企业相互协协调各部门对于能够处理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对于不能解决处理的问题,及时反馈,优化问题解决流程。

四是“深入一步分析”:通过建立社区用电档案,加大社区用电故障及安全用电隐患的分析力度,加强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结合安全用电宣传活动,共同营造社区安全用电氛围。

五是“跨跃一步服务”:通过“安全用电、科学用电、文明用电”示范区的建设,定期与社区孤老、残障人士和劳模家庭结对活动,加深社区服务内涵、拓展社区服务外延,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水准,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科学、文明用电意识。

其次是以导向为主线的“五个一次”。

一是“开展一次节电需求调查”:重点了解居民家庭用电现状,家庭用电中高耗能电器种类,目前已采取的家庭节电措施等信息;社区居民选购家电的方法、节电的窍门,以及对家用电器节电标识等节电知识开展摸底调查活动。

二是“组织一次节电知识普及”:以各街镇社区为中心,社区、居委、社区经理共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具体的节电知识宣传讲座、培训活动,重点普及空调、冰箱、电视机等高耗电家用电器的节能常识,传授节能环保的家电使用技巧,建立居民的节电生活科学理念。

三是“形成一次节电方法交流”:借鉴“百万家庭低碳行”的工作成果和资源,借助电力专业节能知识,进一步在社区邻里开展节约用电的经验讨论,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电小窍门交流、有奖竞答等社区活动。通过参观电力公司体验中心,开展节能科普活动,把节约型家庭的理念逐级推广,推动区域家庭共同节约用电。

四是“推广一次节电产品应用”:结合国家财政补贴的节能节电产品项目,积极推广节能灯、LED产品等在居民及社区的应用,通过用电诊断分析对比节能效果,以具体客观的节电成果,逐步在社区邻里形成使用节能产品的消费观念。

五是“投入一次节电理念实践”:结合国家节能节电产品推广理念,进街道及社区孤老、残障人士和劳模家中,进行空调免费清洗、免费用电检查、免费提供不间断电源等实践活动,使社区居民实际感受节电效果,逐步形成良好浓厚的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氛围,携手共创节约型社会。

第3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激发全体学生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特制订2019年校园科普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喜迎五运会智慧新生活

二、活动时间:

2019年5月10日—9月21日

三、活动内容

(一)、传播新时代新发展理念

重点宣传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着力宣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念,大力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刻体会新时代科学素养和智慧生活对实现人们美好生活的推动作用

(二)、弘扬科学精神、宣扬科学思想。

在广大师生中,宣扬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弘扬保持好奇心、勇于批判、敢于实践的科学态度。用科学新风引导现代文明新时尚,用科学技术支撑现代新生活。

(三)、引领新生活、助力五运会。

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量子通倍等前沿科学技术,涉及到人民“衣、食、住、行”的智能新技术,展现智能与生活的高度融合和给人们带来的使利。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围绕寻找五运会中的“绿色、环保、智能、创新、共享”等科学元素,让学生知道科技创新产品,对未来生活、工作、健康等智慧生活的巨大影响,对持续改善民生的推动作用

四、主要活动

1、专家报告会

携手北京欧美思教育集团,通过“欧美思科普行”,宣传在新时代新发展新高考的背景下,学校开展科普及科学实验操作活动的重要意义,知道人工智能、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对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2、主题科普知识宣传

学校利用班会、队会、团会等开展人T智能、科学和物理实验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脉思考、动眼观察、动口表达的能力,利用学校橱窗、宣传栏、电子屏幕、黑板报等广泛宣传科普知识,让新发展理念在新时代开花结果。

3、科普知识演讲比赛

通过学生广泛阅读科普书籍,了解掌握一定的科普知识。在2019年9月21日的全国科普口,以《礼赞新中国智慧新生活》为主题,在全县开展科普知识演讲比赛。

4、科学秀亲子活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国家非常重视学生的科学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操作已经纳入新高考、新中考中,科学秀亲子活动旨在从小培养孩子的热爱科学的浓厚兴趣、掌握科学方法和知识,形成智能观察、探究实验、团队领导、思维创新的学科核心素养。

5、科学体验课活动:

携手北京欧美思教育集团,在我市广泛开展科学实验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科学现象的原理,培养学生思考交流、团队协作、追求卓越的精神,深刻理会科学创造末米和改变生活的意义所在。

6、观看科普电影活动

联合县电影公司,组织学生观看科普、科幻电影,写观后感。

五、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按照要求,周密部著,制定好计划方案,联合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科普活动。

2、创新形式、注重实效

在科普活动期间,各部门认真组织、相互配合、积极参与,根据各单位自身特点和优势,深入广泛创造性的开晨活动。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等媒体作用,加大对科普知识和科普活动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科普口及其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护大活动的受益面和影响。

4、认真总结、表彰先进

在全市学校科普活动中,不断发现总结优秀典型的人和事,形成文字材料在全县予以推广,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先进个人。

附活动安排表

序号

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

1

专家科普报告会

5月下旬

2

科普知识进校园

6月

3

科普知识体验课

6月3日-28日

4

科学秀亲子活动

6月22日

5

科普知识演讲比赛

9月21日(全国科普日)

6

第4篇

[关键词] 儿童;科普;动画

科普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科普动画就是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其中蕴涵的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途径以声色并茂的活动图像直观地传达给公众。它是儿童最易接受和喜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启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儿童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仅会直接影响他们个人的生活质量,对一个国家乃至社会进步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动画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传播的特殊的大众化文化产品,其信息的图像化、动态化以及独特审美价值与市场前景已经为人们所认知。自2004年国家大力推进动画事业以来,中国动画片的年产量已由2004年的2万分钟迅速增长到2009年的14万逾分钟,中国的动画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期,其题材涉及历史、童话、科幻、神话、教育、现实等。在这些众多的题材中,科普动画也占有一席之地,根据2004―2006年立项并获得审批的所有动画片的统计显示,科普动画所占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中国的科普动画在近50年的发展中,除了其在出品集数上屡创新高外,从文化艺术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的科普动画呈现出低幼化、说教化的特点,缺乏趣味性,形式也比较单一,对儿童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定位不明等现象,与早期科普动画相比,从内容到内涵上并没有显著的提高,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科普观念意识淡薄

科学素养推动科普观念与意识的进步,民众的科普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其对科学技术的态度以及对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支持程度,这其中就包含了对儿童进行科普教育重要性的认知。

根据2003年和2007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增长缓慢,一直在1%~2%之间徘徊,而美国在2000年这一数值已经达到17%。民众素养低直接影响其对科学基本知识、科学方法以及对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认知,使他们漠视科普事业的发展,这是制约整个科普动画发展的原因之一。由国际科学组织评选的“2001年全球重要科学发现100项”中,中国仅有3项上榜,其中有两项还是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完成的。这一数据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儿童在国际性知识竞赛类中通常都能取得优异成绩,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能力却非常贫乏。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是儿童身上的一种可贵素质,如果这一时期的好奇心没有被家长、老师乃至社会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爱护,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宝贵的素质就会逐渐衰退以至消失。而现在家长或老师在对儿童的素质培养中更侧重于音乐、美术的学习,而忽视对儿童进行科普意识的培养。

在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社会组织以及家庭、学校都十分关注儿童成长期科学素养的教育。在政策制定方面,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先由处于科学前沿的科学家先提出科技教育改革方向,然后与教育界配合共同制定教育改革方案。例如: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政府就坚定不移地提出并推进“2061计划”,意在强化全民科学素养的培养。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加各类科技活动,为教师到科技馆、研究机构和大学接受培训提供便利的条件。

在我国,科普发展从政策到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极大地滞后于发达国家。据统计,我国公众去过一次以上科技场馆的比例与同期美国公众去过一次以上科技场馆的比例相差45个百分点。国内科普教育的投入资金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不成比例,最好的科普场馆的规模还不及台湾省规模前三甲的科普场馆,现有大多数科技馆的科普宣传功能也多名存实亡。我国目前在儿童科普教育方面也没有制定出明确的发展计划,没有推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在没有强大消费群体支撑和社会关注下的中国儿童科普动画的发展是缺少内驱动力的。

二、儿童动画分级定位标准缺失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将儿童定义为“年龄不大于18岁的人”。我国则是将14岁以下的孩子定义为儿童,通常将其划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儿童期四个时期,儿童时代是幼儿成长为成年人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将动画进行分级定位就是按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进行科学划分,设计相应的收看计划,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

儿童心理学研究指出儿童成长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每个阶段对动画片的需求有不同显著特点,例如: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儿童在幼儿期已经本能地渴望探索周围的世界,如自然、社会、语言、艺术、健康等领域,而0~6岁是儿童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有无穷的潜在能力,这一时期外界的视听干预对于他们智力发育有着极强的刺激作用。在7岁以后,其大脑智力发育已经基本完成。据调查统计,现在儿童平均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为2~3个小时,其中又以动画片居多,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深远。

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在不恰当的年龄看某些类型的电视节目(动画片)会影响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并更容易诱发多动症(ADHD)和肥胖症。纯娱乐电视节目(动画片)将使孩子的学习能力、想象力等都受到大力削弱,并使儿童更容易焦虑和抑郁,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和更富侵略性;一些具有暴力倾向的动画片则会鼓励早期酒精使用、不安全的和其他危险活动。因此,对每个不同阶段儿童必须为他们量身定制专属这个年断层的动画片,例如,针对0~6岁儿童动画设计应该以教育内容为主,针对他们理解能力设计动画内容才能够真正起到促进他们智力发育,科学地影响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激发他们科学创造的思维能力。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动画片制片人以及主流媒体都还没有认识到对动画片进行分级定位的重要性。就全国而言,由于对动画片与儿童成长需要及其影响的研究和认识还很欠缺,仅仅只是将儿童科普动画作为丰富儿童生活娱乐的简单层次。所以动画片无论是纯娱乐性质的还是科普教育类的都还没有建立统一、明确的分级定位的标准。2009年由杭州早教研究机构提出的“零六绿色动画”标准,首次对0~6岁儿童能够和需要观看的动画片提出了详细的标准,并根据这一标准制作动画系列片《不一样的兔子》,这是国产动画最明确定位一次制作尝试,其最终成效还有待时间检验。

儿童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阶段,具有超强的可塑性,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启迪科学的思维方法,增强科学意识的重要时期。将儿童动画进行严格的分级定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建立统一、明确的分级定位标准才能确保各年龄层的儿童真正看到他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动画。

三、科普动画缺少好的剧本

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曾说:“不好的剧本绝对拍不出好的电影来”。因此,剧本对于一部片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动画这样制作周期长、成本高的影视制作,企图在制作过程中再去弥补影片内容或内涵的不足几乎是不可能的。

科普动画对于剧本的要求是具有特殊性的。因为传播科学知识是制作科普动画的首要目的,科学事实在一个时期只有一种说法,确保信息传播的准确度与严谨性是重中之重。其次,为儿童制作科普动画还必须具备简单易懂,轻松活泼的特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爱看想学,两者缺一不可。这就要求科普动画的剧本创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扎实的儿童文学功底和高超的编剧能力。

目前我国儿童科普动画难有精品出现,正是因为具备这样专业水准的剧本创作者严重缺乏。存在典型问题如下,一是在动画中出现严重的科普知识错误,儿童时期好比一张白纸,一旦留下错误的印象在潜意识里会影响孩子将来对事物的判定。例如,《蓝猫淘气3000问》在动画中向小观众们提出过这样的问题,“铁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它的备选答案是,“一个、两个”,“铁分子”为何物?真是闻所未闻,如此荒唐的错误公然出现在千万孩子面前,其造成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由此可见剧作人员的科普知识水平。鲁迅先生就曾呼吁中国科学家放低手眼写科普作品,可惜响应者寥寥。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受到传统的教育和学术思想影响,认为搞不了学术的人才去从事科普,前沿的科学家们只把科普写作视作小儿科。而在西方,全世界公认的顶级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就专为儿童创作《儿童科普三部曲》之一《乔治开启宇宙的秘密钥匙》,以鼓励孩子探索宇宙奥秘。

二是受众定位不清,缺少对儿童认知发展的认识,以成年人的视角来写儿童科普剧本,简单地将科普知识的概念进行罗列,对专业术语毫无避讳,没有摆脱填鸭式样的教育方法,如在《蓝猫淘气3000问》航天系列――奥茨玛来了这一节中就有长达2分钟的概念陈述,如,“宇宙中由不同形态不同构造的基本粒子构成宇宙大千世界。它们大都由原子的质子和围绕质子旋转的电子组成,最初是在弥散的状态下,然后它们的正负电荷形成的电流形成电场磁场,不断地吸引周围的物质逐渐形成云块状,最终形成球状并自发产生自身的旋转运动。宇宙中的星球就漂流在带电子的环流云层之中,在静电情况下,电荷不移动,电场为零,但如果电场不为零,电荷受作用力的影响”等。虽然在卡通角色对话的背景里有一些简单的三维模拟图像出现,但是如果没有专业知识的铺垫,即使是成年人,短时间内也只能是似懂非懂。这样的剧本是缺少创意的,显然不能真正吸引孩子观看,也不可能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三是把儿童简单地等同于低智商人群,剧本内容设计思维与现代儿童思维发展脱节。科协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在谈及我国科普创作的现状时,曾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为例,是五六十岁的创作,三四十岁的编辑,三十岁以下的阅读。老一辈科普创作者的知识结构、写作手段以及创作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下少年儿童的要求。现代儿童成长于信息传播发达的时代,思维和眼界比以往任何时代的儿童都更开阔,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所以,老套的剧本根本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只有内容新颖、视角独特的科普动画才能为他们所喜爱。

儿童科普动画的发展不仅仅影响一代儿童,而是会影响几代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所以,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给予科普动画更多的关注和引导。提高中国科普动画的质量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需要第一流科学家的参与,为我们的儿童提供第一时间的科普介绍,也需要儿童教育工作者们不懈的努力以及动画制作者们投入更多的创作热情。

[参考文献]

[1]钱琼.低幼儿童对电视信息的认知特点及教育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王奕.从儿童电视看我国儿童使用媒介权利的实现与满足[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吴欢.科教节目的故事化策略[D].清华大学,2006.

[4]沈丹丹.科教电视节目的传播观念和教育观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5]莫扬,杨少莎.我国电视科普动画系列片现状研究[J].科普研究,2007(05).

第5篇

目前我国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远不能满足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需要,大众媒体有关科技传播的节目和作品数量少、质量低、信息量不大,不能满足公民科学素质提高的要求。[1]如何有效提高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实施《纲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研究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机制,积极探索引导媒体成为科技传播主渠道的措施,并用以指导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的科普实践。目前来看,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

1)加大媒体传播科技的力度。首先要以公共财政的大量投入为基础,大力发展各类科普读物,增加各类报刊的科技专栏数目和版面,努力多出精品,并鼓励各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增加科技节目的播出时间,开辟更多的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从根本上改变科技报道和相关节目在大众传媒中的弱势地位,切实提高大众传媒传播科技的能力[2]。同时要建立一批科普节目制作基地,致力于在电台、电视台、报刊、互联网上办好栏目,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科普功能;

2)培养专业的大众传媒科普队伍。如今快节奏、高科技的社会生活,既让人渴望了解科技信息,又不想劳神费力。小孩子喜欢“轻松学习”、“愉快教育”,大人也渴望悠闲、轻松地获得讯息。科技报道与文化体育、社会新闻的报道不同,并且要注意区分科学研究和科技传播这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科学语言要求用概念、定义、公式等专门术语来精确地描述对象,表达研究成果;而科技传播的语言则要求科技记者等工作人员,在面对不懂科学或不太懂科学的受众时,要根据科学传播的规律对科学信息进行二度创造,用优美流畅的文字和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翻译”,将晦涩难懂的科学语言转换为普罗大众能够理解的传媒语言,从而架起读者与科技之间的桥梁。这并非难以企及,内中却有诀窍[3]。当然,众多技巧难以罗列,需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满足要求;

3)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中央电视台的科教频道开通以来,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其中,《科技博览》、《动物世界》、《地球故事》、《探索》等栏目,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观众学习到许多科学知识,大家都期盼这样的科普节目能够越来越多。有必要推动那些有条件的媒体,创办一些通俗易懂、贴近大众的品牌栏目来开展科普工作,以满足公众对科学的好奇和渴望等精神生活需要。目前来看,扶持媒体开展科技传播等方面工作的公共财政投入需要得到适当增加,科技节目的采编等工作人员的科学素质也需要尽快得到提高,这可以通过探索并开设一些针对媒体行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科技素质课程来实现,以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科技节目的数量和质量[4];

4)充分发挥网络和移动通讯等新兴媒体的作用。移动通讯和互联网络因为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等因素限制,具有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强等许多优势,可以作为科技传播的最佳途径之一。各地在大力开发科普教育资源的进程中,要注重网络科普形式等创新,推动研究开发一批实时、动态、互动的科普教育的网络版软件,积极培育和扶持发展一批有影响力、能形成品牌、能吸引网民的科普网站,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建设虚拟博物馆、数字科技馆,并采取科普手机短信等方式,提供无缝覆盖且可以全天候收发的科普信息[2];

5)尤其要重视引导大众传媒在农村科普宣传中的主导作用。农村的科普资源和科普设施都比城市匮乏得多,就大众传媒的科普宣传功能而言,在农村,它比在城市社区更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因此成为农村公民提高科学素质的最重要渠道。相对而言,获得科学知识的渠道,农村公民较城市公民少。村民们经常容易接触得到的渠道是图书、广播和电视,影响最大的也自然是这几种渠道;由于农村的条件通常都比较有限,他们很少接触影视、网络等现代化的大众媒体,这些渠道对他们的影响也自然较小。有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公民受众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新闻、影视剧和气象预报,其次是《动物世界》、《科技博览》、《科技之光》、《探索·发现》等科普类的电视精品栏目,但他们对“中国公众科技网”、“中国科普博览”、“中国科普”等科普网站却几乎不了解,可见电视媒体对他们的影响是多么的重大[5]。此外,电视媒介传播的文化信息对改变农民观念、建设文明乡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视是公民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来源,电视在现阶段已经成为农村科普宣传的主要方式,并且日益具有主导性的地位。当然,电视虽然是农村公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电视不是万能的,要正视电视节目服务农村科普的传播功能,电视的单向信息服务模式毕竟不能满足农村公民千变万化、各自不同的科技信息需求,很多科技文化知识本身是需要面对面传递的,尤其是以科学精神作为核心的科学意识等科学素质的养成必需依赖于人与人的直接沟通交流。不过,我们必须足够认识到,农村公民所需要的科普知识和大量信息,都可以通过图书、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获得;而且,这不但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还可以在无形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所以,需要尽快建立起一批科普节目制作基地,在各类报刊杂志、电视台、电台、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上,办好栏目,多出精品,才能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媒介的科技传播功能和自身优势。同时,科学工作者、科普工作者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引导好大众传媒的导向性作用,充分利用图书、报刊、广播、影视、网络、通信等信息传播的手段,加快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在农村的普及、弘扬、宣传和提倡,不断提高农村公民的人文社科素养及自然科学素质[2]。

参考文献

[1]徐善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J].中国科技产业,2004(4):9-10.

第6篇

关键词:气象科普片 选题 艺术形式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217-02

气象科普片是以科学为基础,以知识普及为目的,通过电视传播普及气象科学知识的艺术产品。首先考虑气象科学的特殊性,气象科学比较抽象、深奥,要让科普片深入浅出又充满故事性、趣味性、科教性,在节目设计上要思路清晰、结构完整、素材新颖,要有个性、有新点亮点、详略得当、表现流畅。气象科普片对于提高人们崇尚科学精神,满足知识渴求,走进科学、走进时尚,改善生活状态、生活品位、生活质量具有鲜明而重大的作用。

1 气象科普片的创作

1.1 一般科普片的特点

在过去很长时期以来,电视气象科普片偏偏不为普通电视观众所喜爱。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诠释科学道理深奥、枯燥,缺乏人物及科学主体以外的表现,离人们现实生活太远,结果就是让观众没有兴趣。气象科普很多要表现的主体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我们创作的作品很多也是通篇空镜头,缺乏细节表现力,用行内人士的话就是“声画两张皮”。

艺术表现手法单一,缺乏故事性,无论是画面还是解说总是以说教为主,科学事实及数据的表述过于专业化,不够人性化,结果就会让人们觉得科教片总是那样的索然无味。

知识点过多,线索零乱。经常是观众对一个知识点还没有搞清楚,另一个知识点又叠加进来,让人一头雾水,不得要领。久而久之,人们谈“科”避之,说“教”躲之。

重视表现科学事实的结果,忽略科学探索的过程是我们当前气象科普片创作的硬伤。很多选题的制作核心都是围绕科学事实结果本身展开,而观众普遍怀着猎奇心理比较关心科学家是如何探索科学问题过程的。

1.2 科普片的片头结尾设计

片头是节目的总领,往往引导着人们的收视心理,片头可以用精美的画面或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解说吸引人,开篇忌冗长。气象科普节目受播出时间的限制,一般短小精悍,所以开头以开门见山很快进入主题为宜;内容要加大篇幅和力度,挖掘出气象知识点应有的深度,突出重点;结尾要见好就收,耐人回味。高潮部分宜安排在三分之二的地方,也就是俗称的“黄金分割点”。结尾的设置有总结式、寓意式、提问式等。

2 科普题材的选题策划

选题是科普类节目成功的关键,好的题材不仅本身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且也便于表达。气象科普片强调的是“气象入气象出”,以气象贯穿片子的始终,而气象与其他内容一定要相互渗透,所以在选择题材时要充分考虑故事性与知识性相互融合。气象科普片选题范围较广,主要考虑一下几点。

2.1 身边的气象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到白云、蓝天、阳光、暴雨、下雪、刮风,有时甚至还能见到雨后的彩虹,望而生畏的沙尘暴这一系列的天气现象等,那么你是否知道这些天气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每天的天气预报又是根据什么来预报呢?此类题材收视群体广,传播范围和力度大,实用性强,具有通俗易懂,贴近百姓,易于传播,收视率高等特点。选题范围可涉及到“气象与医学”、“气象与体育”、“气象与生活”、“气象与谚语”等等,充分体现气象知识在其他领域的具体应用。

2.2 普及知识,科学防灾减灾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较多,造成的损失也十分严重,而气象灾害又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和严重的灾害。每年由于干旱、暴雨、台风、暴雪、高温、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使国民生产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给经济带来极大损失。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呈上升趋势,这类题材的科普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有效宣传,提高了公众防灾减灾能力,认识到科学防灾减灾刻不容缓。比如: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表的《2001―2010全球极端气候事件报告》,我们做了“最近十年地球最热”的科普片,以欧洲和俄罗斯的热浪、美国的飓风“卡特里娜”、缅甸的台风“纳吉斯”,亚马孙平原、澳大利亚和东非的干旱等为例,充分解读了环境破坏对地球变暖的影响,呼吁人们从我做起低碳生活,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2.3 气象知识探秘

对于公众来说气象科学充满奥秘,有着太多令人不解的问题。这类题材一般关注较多的是青少年和学生,对气象的探奇和揭秘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比如:“看云识天气”、“天气预报是这样出来的”、“了解雷暴”、“雷雨前的天气为什么闷热难耐”、“揭开人工降雨的神秘面纱”等等。最受青少年喜欢的是一个科普片是“历史上的气象与战争”,以三国时的借东风、赤壁之战和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典型战例开头,说明战争与天气从来密不可分,从气象、水文和空间天气三个方面来解读天气与战争的关系,分析从古到今气象对战争的影响。

2.4 关注社会热点

紧随时代步伐,充分掌握时代热点,剖析热点话题,关注民生问题,回应民生关注。比如2013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多地遭遇雾霾天气,能见度降低,空气污染严重,这场雾霾的范围广、时间长、受关注度高、影响大,严重的雾霾天气成为今冬媒体和公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通过气象、环保、疾控等各方面专家,与公众共同解读雾霾的相关话题――“十面‘霾’伏”,充分解读了这次雾霾的成因、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造成的影响,整治环境污染迫在眉睫,提倡人们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善待地球。

3 气象科普片的艺术表现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气象科学知识,气象科普片常以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空镜头的合理使用

关于空镜头,电视气象科普本身的确需要空镜的存在,甚至是大量空镜的存在,但整个故事结构中应该有人物,这样整个片子才有可能有生气,有了人物才有可能有故事、有情节,才能靠近观众,吸引观众,这点从我们以往制作的科普片中可以得到例证,很多我们认为做得好的片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吸引人的人物及其经历或事迹出现。

3.2 科学细节的表现

很多观众不仅关心科学的结果,对探索科学结果的过程甚至是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和得出结论的更为关注。具体科学数据的表现最好能以打比方的方式而不是具体的数字罗列,要重视动画演示,情景再现,专家访谈,历史资料展示,渲染气氛的音效等电视节目常用手法的使用。总之,应该学会调动各种电视节目制作手段来实现科学细节的表现。例如,对于要全球气候变暖的这一类型的科普片,结论或许早已被公众熟知和了解,普通观众可能不仅关心气候变暖的结果,还对科学家是如何得出气候变暖结论的过程也是十分关注,我们在制作中对此多做了此类介绍,为片子增色不少。

3.3 科普知识故事化

气象科普节目的卖点不仅存在于知识点上,还要更加重视附着于知识点上的故事性,以及故事情节发展的悬念上来,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应成为气象科普节目发展的方向。

比如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片《风云纪录》,节目采用故事化叙事手段,关注灾害事件中的受灾群体,将致灾的自然力量与社会人文因素交织在一起,把自然变化放在社会环境之中,气象专家、灾害专家和社会学者对灾害事件详细解读,使观众对灾害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采用动画演示,展现受灾画面、灾害亲历者的现场采访、动画、解说、音乐、音效等,既真实生动,又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3.4 拍摄形式多样化

一部好的气象科普片,在选题策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节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拍摄形式的多样化不但可以提高节目的影响力,也可以提高节目的效益。一般来说,拍摄科普类节目一般采用平拍角度和正面角度,尽量少用或不用太夸张的拍摄手法。比如:拍一段菜农管理农田的视频,采取的拍摄方法是正拍或侧拍,忌后拍,正面拍全景―― 菜农在农田笑看前方大片蔬菜,侧面中景―― 菜农穿过画面,背面平拍―― 低角度拍摄菜农手的特写。在这组镜头中拍摄的角度多样化,形成一组连贯的视觉画面,使画面动感强不单调。

3.5 配乐的合理使用

“画”和“声”是电视节目的两个侧面、两个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承担着传播功能,两者缺一不可。音乐具有影响画面情绪基调的作用,能够使人产生出截然不同的感受和效果。可见配乐之于画面的衬托作用是十分突出的,它对节目创作来说是最有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段。作为科普节目中的背景音乐,它具备一般音乐的共同特征,也会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因此背景音乐不是一个独立体,为了节目内容的需要,往往要进行一些技术处理,比如渐起渐隐来烘托解说词,连接片子等,有机地将电视画面和解说词融合在一起。

4 结语

气象科普片因其传播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宗旨,一直受到电视观众的青睐。但由于其内容的高度专业性,也使得科普片的知识与观众的接受能力有一定的差距。好的一部气象科普片要在吸收利用传统经验的同时,围绕当前气象科普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深入贯彻“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理念,紧紧贴近公共需求,贴近百姓生活,拓展气象科普领域,创新气象科普手法,才能促进气象科普质量不断提高,推动气象科普片的制作更上新高度。

参考文献

第7篇

中央电视台于1997年5月推出了《科技博览》栏目。该栏目以宣传“科教兴国”战略,倡导科技进步为已任,成为中央电视台科技宣传和科普教育的名牌栏目。从艰难初创到不断调整提高,渐渐成长为一个口碑良好,颇有人缘,引领中央电视台科技栏目的龙头栏目。在电视栏目更新换代越发频繁的今天,《科技博览》以其经久不衰的地位赢得了各界的赞扬和推崇。但事实上,在鲜花和掌声背后,这个老牌栏目也一直面临着政策、形式、体制、人员等诸多方面的困境。

作为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的一个缩影,《科技博览》的问题是极具代表性的。目前,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的创作与研究整体上陷入迷惘与冷漠的境地。央视国际网站上的“电视批判”栏目,曾经邀请我国科普出版界、理论界、学术界的20余位知名专家,探讨“观众需要什么样的电视科普节目”这一主题。尽管该栏目内容丰富而深刻,但还是缺少系统的梳理、分析与升华。由此可见,如何推动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的发展,如何使电视科普节目获得全社会的重视与支持,开辟创作繁荣的新局面,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系统全面地研究《科技博览》栏目进而寻求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一、《科技博览》的发展历程

(一)顺应时代潮流,《科技博览》应运而生

《科技博览》是国家电视台科技宣传和科普教育的精品栏目,旨在将“知识性、趣味性、时效性”有机融为一体,引发广大观众对科学的爱好与兴趣,提高公众素养。为适应这一形势,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科技博览》栏目,于1997年5月在CCTV-1的黄金时段正式播出,广受欢迎,在中央电视台所有节目中,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

创办初期的《科技博览》在选题上涵盖各个科技领域,知识含量高,专业性强,反映高新技术的题材较多,对自然科学涉猎较少。在表现形式上,采用画面和解说词的方法阐述科技原理;在观众结构上,男性观众多于女性观众,城市观众多于农村观众,并且随着观众年龄的增长、文化程度的提高,收视率相应递增。这个时期,《科技博览》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国家的各项科技宣传政策,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

(二)三次改版――由科技转向科普

《科技博览》播出一段时间后,由于栏目编制人员较少、节目制作量大且难度高、设备不足等因素,节目质量逐渐开始下降。同时,由于题材大量局限于科学和技术本身,形式单一,使观众渐渐失去了新鲜感。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开始正式实行“末位淘汰制”,规定连续三个季度收视率排在末位的节目将被取消。播出时间的调整以及评价标准的变革,促使《科技博览》进行了创办六年以后的三次改版。

针对以往题材“过窄”、“过专”的问题,《科技博览》开始从“博”字上下功夫。在题材上,广泛涉猎科技探索与创新、科技与生活、科技与环境、科技与经济等各个领域,将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科普常识引入节目。在表现手段上,加入了简单的动画和图示。改版后的《科技博览》强调大众化的科普,收视率一度有所提高,受到了以男性为主的知识阶层的好评。

在内容上,新版节目全方位地选取和剖析人们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各种意外,如刹车失灵、地震海啸、煤气中毒、触电溺水等。这些题材都与观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在形式上,《科技博览》第一次采取讲故事的手法,从人物遭遇险境开始,一步步地展现他在面对危情时的做法,引导观众学习和掌握在灾难降临时如何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以及防患于未然的方法,充分体现了电视科普节目应当具备的人文关怀。

改版后的《科技博览》获得了骄人收视效果,甚至创造了中央电视台有记录以来这个时段的最高收视率。

二、《科技博览》的问题分析

(一)节目自身的缺陷与不足

1.缺乏可视性

从内容上看,在《科技博览》创办的前六年中,纯粹的知识性节目占据了大壁江山。例如:某一科学概念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某个科学原理如何解释?某个高科技设备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节目中还常有些许枯燥的数字或两三个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它们需要观众正襟危坐、努力思考。但对普通电视观众而言,劳累了一天,谁还愿意在家里听讲课?当时许多观众反映,节目很难看懂,大批普通观众被拒之门外。

2.曲高和寡,人气不足

《科技博览》栏目播出时间由CCTV-1晚间黄金时段改为次黄金时段,之后又挪到16:00―17:00这一时段,腾出了时间和空间为其他高收视节目让路。与新闻、娱乐的几个重点栏目相比,《科技博览》的各项指数明显处于落后地位,同时,与同类节目《探索发现》和《走进科学》的差距也在逐年扩大。

3.创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科技传播是一门学问,具有特殊的内在规律。但“很多电视科普节目制作人员缺少必要的专业训练,既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素养,也包括对传播学知识的了解、对传播形式的研究以及过硬的跨文本写作能力”。[1]

(二)外界环境的限制

1.观众需求与“宣传窗口”的矛盾

制作电视科普节目和评估节目优劣应该以“意图为指导”还是以“效果论英雄”?“在传统科普观的支配下,我们习惯于用意图来衡量电视科普节目,认为它的作用主要是知识传播。在西方,则是用“效果”来衡量科教节目,主张电视科普节目的作用是传播科学精神,唤醒或激起人们对科学的热爱”。[2]

我国电视科普节目常常肩负过重的宣传使命,要将科学界取得的科学发现、科技成果、科学政策、科技活动等向外,有时不管选题多不适合做科普节目,都要尽力而为、密切配合有关部委要求,观众能否明白、是否关心、是否会感兴趣就难以保证了。但是,是否选择收看是观众的权力,这与收视率有直接关系,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形同自缢。

2.经费短缺限制发展

电视科普节目作为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窗口,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需要赢得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仅依靠国家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面向市场,借助社会资金来补充经费不足。事实上,很多国家电视媒体采取了这样的做法,比如企业资助、节目交易、广告营销等,这些社会资金供给保证了节目的正常运转。国外的科普节目,如《探索》一小时的制作费是80万到400万美元,相比之下,《科技博览》平均一期的节目费用仅为1.5万元。由于经费的限制,队伍规模很小,为了保证播出,节目制作周期需要被压缩,导致节目制作“短平快”现象十分严重。

三、《科技博览》的发展对策

“科教兴国”国策的提出、《科普法》的颁布、国家科技大会的召开足以证明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博览》如何克服自身缺陷摆脱上述困境,走出一条更加广阔的道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作与运营观念的转变

所谓观念就是具体行为的指导思想。只有用正确的创作观念和运营观念指导具体实践,才能在节目制作手法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将节目真正推向市场,真正实现高收视率与高满意度。

1.从科学普及到科学传播

在一个国家教育落后的国度里,从社会改造的角度出发,科学普及具有很强的启蒙色彩,它既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社会理想。所以,很多人更喜欢、留恋科普这个概念。它有点像扫盲,任务一旦完成就很有成就感。科学传播的概念比传统科普的概念内涵更广,包括了对低素质国民进行科学启蒙的使命。

从理论上讲,“科学传播”比“科学普及”更容易形成一种有内涵、有张力、产生主动观看与良性循环的新型“科普”模式,因此用科学传播取代传统科普是一种观念上的提升。

2.以内容为王,观众为本

长期以来,由于技术条件和传统收视习惯的限制,《科技博览》一般采取单向传输形式,以电视播出为中心,节目创作和制作比较简单。“我播什么,观众看什么”。在“以观众为中心”的传播时代,可供观众选择的信息获取渠道增加了,评价传播效果要以受众能否接受和喜欢为出发点。因此,要在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以平民化的视角关注生活,根据观众的兴趣设置话题。从经营角度看,真正的客户是观众而不是广告厂商,广告的投入是由观众的关注度来决定。在新技术条件下和开放的市场环境中,随着新型业务、新型传输、服务手段的不断登场,这种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也必将发生变化,“内容为王,观众为本”将逐渐变成科普节目的核心运营指导思想。

3.从市场化转向产业化

虽然我国已经引入欧美“公众理解科学”的创作及运营新观念,强调平等、交流、互动,也部分引入市场概念,强调通过市场手段吸纳资金,发展壮大电视科普节目规模,但这种运营观念的转变仍然不够到位,不够彻底,尚未形成以“观众”为中心、以“支付”为前提、以“交易”为目的的科普节目产业格局。

既然发展电视科普节目意义重大,且不能完全倚赖国家的扶持与投入,那么从“神圣的科学殿堂”步入市场,使科学从少数人拥有变成被多数人所理解和喜爱,真正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

(二)优化人才

电视科普节目的制作,是在科学素材基础上的再创作和升华,而不是科学家观念的翻版,最终的节目作品是否优秀和创作者本人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这就需要媒体引进专业人才,从业人员常常要接触各种领域,需要当杂家。电视科普队伍对人才的要求更为严格,良好的科学修养与人文素质都需要具备。如果能够培养并选拔出这样一批思路开阔、知识全面、具有较强写作能力和科学鉴赏能力且文理兼优的科学传播人才,充实到《科技博览》栏目的制作岗位,必能给节目创作带来新的生机。

(三)完善政策法规

1.政府及媒体加大扶持力度

在许多发达国家,电视科普节目的播出量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号称‘科学立国’的日本便通过立法形式,明确规定了电视节目中科技内容必须达到的播出比例,规定电视科教片不能少于15%。在美国,科技类节目的时间已经占到了20%。”但在我国,电视科普节目播出量的比例还达不到2%。

2.通过政策倾斜形成资金投入多元化局面

英国和日本是从每部电视机中收取收视费,然后划拨到电视机构(如英国的BBC、日本的NHK等)作为节目(包括电视科学节目)制作费用和运行费用。而另一些国家(如美国等)则靠各种基金会资助电视科普节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科普预算已占到基金会总预算的1.3%,即每100美元的预算中就有1.3美元用于支持科普。基金会还将非正规教育经费的一半投入到电视科学类节目的制作上,专供商业电视台和公共电视台播出。”[3]

美国许多部家喻户晓的电视科普系列节目,如《比尔・奈――科学人》、《神奇的学校汽车》、《阅读彩虹》、《科学奥德赛》等都是以此种方式资助的。这些节目影响深远、广受好评。高投资确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科技博览》尽管有来自科技部的专项资助,但全年经费不超过100万,急需加强。

结语

从国际国内电视科普节目的发展趋势看,《科技博览》栏目要想在电视科普领域稳固其经久不衰的地位,就要把竞争的压力变成现实的动力,进行全面改革在各个方面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科技博览》以及中国电视科普节目能够获得高收视率和高满意度,成为深受大众关注和喜爱的节目。

注释:

[1]张建奎.如何当好科普节目记者[J].中国电视,2002年(增刊):58.

[2]李大光.中外科普创作比较研究阶段性研究报告(国外科普创作部分)[R].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科学传播,2003-10-23.

[3]张义芳,武夷山.2000年度―国外科普状况调研报告[R].科普研究,2000,(6).

参考文献:

[1]沈英甲,薛守仁,邢立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节目(之二)――科普与大众的距离[DB].央视国际电视批判论坛,2004-8-11.

[2]翟杰全,任福君,罗石曼.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节目(之四)――科普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DB].央视国际电视批判论坛,2004-8-30.

[3]王谷岩,胡亚东,罗石曼.如何利用电视媒体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之七)[DB].央视国际电视批判论坛,2004-9-17.

[4]刘华杰,刘兵,邢立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节目(之八)――科普节目如何改进[DB].央视国际电视批判论坛,2004-9-22.

[5]王一方,张青叶,田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节目(之九)――“科学传播”与“科学普及”的概念阐释[DB].央视国际电视批判论坛,2004-9-27.

[6]陈斌.我们也要让观众“知识并娱乐着”[N].东方早报,2004-11-4.

[7]陈力丹.传媒对科学的误读[R],“灾难与科普”高层论坛,2003-7-12.

[8]石顺科.英美等国科普传播机制[R].中国科普研究所,2004-11-10.

第8篇

关键词:电视媒介;科学传播;DISCOVERY频道在媒体传播的力量渗透在我们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电视依靠其传播和表现的双重优势,成为社会进行信息传播与知识传承的“利器”。以传输科学知识、科学概念、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为宗旨的各类科教电视节目,为大众与科学之间搭建理解的桥梁,在塑造全社会科学文化氛围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DISCOVERY频道(美国探索发现频道)的发展为例,通过对其频道发展策略及运作理念的分析,探讨了科普观念的发展以及电视媒介在科学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我国科教频道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1电视媒介与科学传播的关系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当科学知识已成为塑造创新社会的一个决定力量的时候,传播科技文明,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整体科学素养就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责任。科普(科学普及的简称)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从五六十年代“讲解科学知识”,到八十年代 “公众理解科学”,再到当今定位“科学传播”的发展过程。

在第一阶段的传统科普时期,预设了上级与下级的等级层次以及施众和受众的固定角色,上面是科学家共同体及少部分科技媒体从业者,他们掌握着较多科技知识;下面是广大民众。这时期的科普基本上没有下层向上层的反馈关系,一般只是向下灌输。第二阶段“公众理解科学”。科普的结构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此时系统中有了反馈,即民众有发言权,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有关人士的传达,公众有权要求获得什么样的科技信息,要求科学家和媒体对科技事务作出全面的报道。与前者相比,“公众理解科学”更强调对科学本性及其社会影响的认识、理解,弱化对科技知识本身的关注,强调行为主体的互动关系和协商讨论气氛,对公众在一定意义上的主体地位予以承认。第三阶段科学传播阶段,除了包含对科技本身的知识内容以及科技之思想、方法、影响、评价有关的传播,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上,关注科技内容及其分析和评价在社会各主要行为主体(科学共同体、媒体、公众、政府及公司和非政府组织)之间双向交流的复杂过程。“科学传播”是比 “公众理解科学”及“传统科普”更广泛的一个概念,后两者的行为主体结构都比较简单,而科学传播系统的主体结构是平面化的网络结构。平面化意味着主体间的平等,网络化意味着系统的普遍联系。这种结构与我们如今强调多极和对话的时代相适应。[1]

2005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数据表明,通过电视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公众比例高达91.0%,而紧随其后的为报纸杂志(44.9%)、广播(22.4%)、图书(10.2%)、科学期刊(9.5%)、其他(7.9%)。[2]电视依靠其传播和表现力的双重优势,无疑成为了科学传播的“强弓”和“长箭”。

首先,电视以其特有的媒介特性促进科学传播:解释科学道理的最大难点是抽象,电视以其通俗形象的表现有利于把最抽象的事物直接具象化,将丰富的科学内容以最大众化的形式传播开来;电视声画同步的优势提供了感知现实的可能性,实现跨时空交流的愿望,其个性化和人格化的传播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求知欲、交流感和参与感,促进人们理解科学,接近科学,进而使学习科学文化成为公众的一种生活方式。第二,电视媒介以其与受众的广泛联系服务于科学传播:电视通过卫星上了天,又靠村村通落了地,可以超越任何地域的限制。与最现代化的科技馆相比,科技馆以每天接待3000人计,12亿人轮上一遍需要1000年,而电视观众却不受任何限制。因而电视为科普事业提供了任何媒介无法比拟的广阔舞台。第三,电视媒介作为“社会公器”和“国家喉舌”推动科学传播:电视传播媒介是社会系统中一个具有自我特点和结构的子系统,它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子系统之间均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作为实现社会和国家目标的重要手段,电视媒介被政府重视并充分利用,作为信息交流的中介,电视媒介建立科学共同体与公众之间联系的纽带。在科学传播的主体结构中,媒介与政府、科学共同体和公众的良性互动是实现科学传播最大社会效益、优化其功能的保证。

2个案分析:DISCOVERY频道的发展策略[3]

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美国Discovery频道,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大众知识和信息源。每天有15颗人造卫星将其24种语言的声像信息送往145个国家的1亿多个家庭,其内容涵盖科学、技术、自然、历史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向观众展现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历程。对新知识、新领域的开拓精神使得探索频道从创立伊始就独树一帜,凭借其不同种类的高品质电视节目成功赢得了来自科学及教育界专业人士的推崇,为表彰其广播式教学对学习及进修所作的贡献,Discovery探索频道获得过七项全美教育机构奖、十项国家教育电影电视节大奖、 十四项国家教育媒体网络大奖。

2.1鼓励对知识的追求和欣赏

Discovery频道的节目理念即相信人类是好奇的动物。只要是人都会有好奇心,这是一种人类的普遍心理。正是这种准确地对人类普遍心态的定位,让Discovery频道开拓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引起观众的好奇心(Arouse viewers’ curiosity)成为Discovery频道的节目首先要达到的目的,但这只是手段,因为这种手段并不能持久地维持受众对Discovery节目的兴趣和注意力,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引发受众学习的兴趣(Arouse learning interest),从而实现Discovery最高的宗旨:鼓励对知识的追求和欣赏(Encourage appreciation of knowledge)。而对知识的追求则是每个人一生都在努力的目标,其持久力毋庸置疑。

DISCOVERY频道在内容的把握上抓住了“娱乐”二字,从而达到引发受众学习兴趣的目的,他们强调节目与观众的平等交流,认为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唤醒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喜欢造新词的美国媒体定义探索频道的节目Infortainment或Edutainment,分别由Information(知识)、Education(教育)与Entertainment(娱乐)合成。[4]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和丰富的知识含量使探索频道的节目广受欢迎,许多节目的拍摄多以专家研究为基础,经多年细致记录,对材料汇总后经过剪辑成为纪录片,一些节目的拍摄周期长达好几年,而最终编辑播出的节目时间仅为几十分钟,知识含量的丰富程度可见一斑。

2.2将镜头对准科学文化领域

Discovery频道全天24小时播放节目,它的节目编排工整而简洁,节目内容时长在48分钟左右,加上节目宣传片、公益广告、商业广告、频道宣传片等节目之间的间隔,一个板块为1小时,全部节目为整点播出,内容集中、制作精良、编排简洁是Discovery探索频道的突出特色。Discovery道的节目大致可以分为4个类型:1)自然生态。以专业的观察角度对各种生物作深入的介绍。也有少部分的影片是记录地球上某些特殊的生态环境,诸如沼泽、深海、雨林等。2)人类探险。以报道人类各种挑战自身体能极限、坚苦卓绝的冒险事迹为主,其中比较著名的是 Discovery频道所主办,并制作成纪录片的「体验大自然(EcoChallenge) 比赛。3)世界历史文明。介绍世界上各种已逝去或是现存的文明成就,也有对于轶事的各种专题报导和纪录片。此类型中针对各种军事武器和海湾战争所做的专辑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几乎已经成为各军事机构必备的资料。4)科技新知。针对科学界最新的研究和发展所制播的新闻性或专辑节目。这类型的节目范围十分广泛,从分析闪电、龙卷风、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地球科学到介绍太阳系和宇宙奇观的节目内容都有涉及。

2.3全方位的品牌形象塑造

Discovery频道平均每小时节目成本费约100万美元,其雄厚的资金支撑来自于一个巨大的全球化市场。它的节目除了在美国市场赚取利润以外,同样的资源还可以到其他的市场进行重复销售,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全球化的市场让Discovery在与各个国家电视节目的竞争中,占尽优势。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则来自于探索频道全方位的品牌形象塑造手段。Discovery频道依靠频道上宣传(DSC on-air promotions)、跨频道宣传(Cross channel promotions)、网上宣传(On-line promotions)、新闻(Press releases)、推广活动(On ground activities)、播送公共服务广告(Public service ads)等手段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其中播送公共服务广告是Discovery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在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温情宣传中,宣扬自身的节目特色与宗旨,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2.4有利的节目运营体制

Discovery频道除了依靠成功的商业运作,制作高品质的科教节目,还得益于政策的扶持和重视科技节目制作的社会氛围。美国基本都把科技节目生产当做提高国民素质的社会公益事业。科技节目制作的经费来源比例大致是,国家方面三分之一,企业赞助三分之一,自己创收三分之一。美国有许多的基金会,如福特基金会等。一个好选题,只要得到基金会的审查批准,便可以拿到充足的经费。另外一部分靠节目销售,从国内国际的电视和出版市场收取回报。这种销售大多采用预售方式(presale),先用高档的广告包装,向客户通报选题、构思和收视前景,等到募集到了预期的资金后再投入生产。假如市场反映平淡,订单不多,也许会取消这个拍摄计划。

3功能分析:全方位地促进科学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在科学传播系统中,媒介既是施众又是受众,它与科学共同体之间存在信息的双向沟通,在与政府的互动以及与公众的紧密联系中,发挥其全方位推动科学传播的功能。Discovery频道以其自身成熟的发展策略,在与科学共同体、政府和公众的良性互动中保证了成功的媒体运营,与科学共同体的合作为频道的内容建设提供科学源泉和品质保证,政府的扶持推动频道持续发展并开辟科学传播的广阔空间,与公众之间紧密的联系与反馈机制促进频道有效地进行科学传播,并为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3.1电视媒介与科学共同体的互动

一些由科学家管理,会员人数众多的科学组织团体,在公众理解科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探索频道与科学共同体之间建立了稳定坚固的合作关系,借助科学组织的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制作一流的科教电视节目。

探索频道可以通过有效的信息服务模式与科学家进行交往和相互的了解。科学促进委员会是美国最活跃的科学组织之一的,它的章程中已明确包括向公众传播科学的任务。科促会设有专门负责科普活动的委员会,叫做公众理解科学技术委员会(COPUS&T),它所召开的会议为人们探讨公众理解科学问题提供了机会,也为电视媒介制作新一期的科技节目提供了选题的参考。另外,通过美国科学家公共信息协会组建的大众信息服务社,电视媒介可以有效地与科学家们建立交往并增进相互的了解,该服务社建立了30 000名专家的档案,电视媒介的编辑和记者在策划与制作节目过程中能迅速找到各方面的专家。

科学家也把探索频道视为传播自己研究成果的有效手段。西方的科学家,有“纳税人”的意识,要获得资助,首先要让公众了解他的科研领域。科学家并没有太多知识和精神上的特权,相反有时会被理解成“危险人物”,因为他们掌握着别人不具备的知识和技术。在美国,科学家的科普责任感更加强烈,各种基金中都有资助科普项目的内容。在美国大学教授的年度考核时,教授是否参与公众科普活动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因素。因而被邀请参与电视媒介的科学节目制作,利用其广泛的影响力传播研究成果,科学家本人会因为受到邀请而感到荣幸。一些科学家本身即出任探索频道的制片人,例如在2003年探索频道举行的鲨鱼周特别节目「空中巨鲨:南非之鲨中,生物学家,斯特朗博. 洛基.斯特朗博士(Dr. Rocky Strong) 除了担任首席科学顾问外,还是系列节目的制片人和水下摄影师。

3.2电视媒介与政府的互动

美国政府的国家科技政策中重视公众理解科学的问题,政府的职能部门如国家科学基金会、能源部等若干机构等都有一定的与科学传播相关的项目;政府通过职能部门向下拨款,资助科学传播的开展。根据美国公众理解科学工作组(简称PUNS工作组),对美联邦政府资助的公众理解科学活动的统计调查结果:美国政府每年用于公众科技传播(PCST)项目的费用大约在7500万美元左右。其中对于媒体资源的资助占用政府拨款的15%。大部分的经费支出拨到了内政部,它管辖有一些博物馆,并负责对媒体决策人员的培训项目;国家科学基金会将非正规教育经费的一半投入到了媒体节目制作方面,他们面向媒体编辑和决策人员开办定期的报告会,并向大型媒体节目制作单位提供资金,主要用于制作科学纪录片和系列片,这些节目专供在商业电视和公共电视上播出,对象是儿童,每一个节目的制作都需要几百万的美元。探索频道的许多大型节目得到了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赞助。Discovery频道曾在美国本土推出专门供教师录像做课堂教材的节目,并对其教育产品的研制、开发、制作和销售投入了巨资,聚集了数千名教育专家和各学科专家,巨大投入的背后正是美国教育部门的鼎力支持。另外政府机构把电视当做重要的工具,利用电视传播的效能和广泛的影响力履行政府机构的职能。例如,当SARS疫情出现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利用探索频道,广泛宣传如何预防SARS的常识,让公众对疫情有所了解,此外,负责公众健康与安全事务的政府机构通过探索频道宣传正确使用驾驶安全带、吸烟的危害以及防止艾滋病扩散等知识,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3.3电视媒介与公众的互动

探索频道知识含量丰富的科学节目不仅仅提供知识,也不仅仅是愉悦观众,事实上,由于电视媒介在传播信息中所具有的多种作用,它能够有效吸引公众参与科学,引起讨论,将科学知识的普及引向深入。在探索频道的网站上,开辟有探索追寻(discovery channel quest)的互动区,主旨在针对科学探索领域的重大发现,鼓励观众与探险者、科学家们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互动讨论,并定期把讨论的结果公布在网上。在推出大型节目的同时,探索频道都会通过专门的广告公司采取不同策略进行节目的宣传推广活动,吸引与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例如Discovery频道曾播出记载国际太空站发展、建造和部署历程的专辑,播出的同时在网站上提供了相关的宽带互动体验;在2003年推出的系列节目《山洞人》的前一周,Discovery频道组织一群演员扮演成山洞人的形象并模仿山洞人的行为举止出现在纽约最繁华的街道上,引起人们极大的好奇;在推出每年一度的《鲨鱼周》系列节目的同时,Discovery频道制作大批的模型摆在公共场合,这些模型均留下了鲨鱼“撕咬”的痕迹,配合科学常识宣传资料,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为配合节目的播出,频道还在网站上开辟“假如我是鲨鱼”的仿真游戏,将科学知识用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传达给观众。通过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一些节目成为了公众讨论的话题,扩大了科学节目的影响力,开创了认识的新视角。

另外,开展经常性的观众问卷调查使探索频道能够深入了解观众对科学传播的接受心理,了解他们最想学习的科学知识以及热点问题,通过观众反馈准确判断节目的社会价值和内容的时宜性,为频道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提高科学传播的有效性。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力发展科技频道,并将其视为电视传播发展的新趋势、新标志,已成为国内外电视从业人员的共识。2001年开播的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对改变中国电视科技节目匮乏、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落后的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现代教育理念、介绍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打开了一扇窗口。[5]2002年科教频道获得国际上电视科技宣传领域的最高奖项儒勒・凡尔纳奖(儒勒・凡尔奖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下,由法国国立科研中心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影像与科技”电视节中的大奖)标志着我国科教电视节目的制作向国际水平迈进了一步,但作为一个面对激烈国际竞争的发展中大国,无论是科教节目的传播数量还是传播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要求,我们的电视荧屏上需要“欢乐总动员”,但同样需要知识、智慧和科学的总动员,真正的“快乐大本营”也许是科学。与美国探索频道相比,我国科教频道的运营与美国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在发挥电视媒介的科学传播作用,提高科教节目制作水平上,探索频道可以对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一,科教节目的制作必须研究社会公众对科学传播的接受心理,准确判断节目的社会价值,讲究内容的时宜性,这就需要与科学团体和公众之间建立巩固的联系机制,捕捉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等迫切需要得到解答的科学问题作为选题。

第二,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唤醒人们对科学的兴趣。“科普”观念已从“从上到下”的灌输发展到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科学传播,科教节目一方面仍要普及知识、技术,另一方面更要对科学文化概念的科普选题进行策划。在编辑构思、结构框架和表达方式上,也应跳出灌输式教育式等模式,以现代信息社会参与式、交互式、游戏式的平等传播观念指导创作,吸引受众的注意,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

第三,电视媒体的科学传播,从人的角度讲,决定于科学专家和编辑导演,后者作为传播者是科学专家和社会受众之间的中介,是公众理解科学的桥梁,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对题材的选择和对内容的把握往往对公众心目中形成的科学概念、观念和理解程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人才结构决定选题结构,最终决定科教电视节目的质量,因而提高媒体制作人员的科学素养,培养理解科学、文理兼通的专门人才,是提高科教节目知识含量的当务之急。

第四,与各级科学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形成合力,使科学研究领域与传播第一线的媒体建立交流和沟通,建立一个有利于推动和提高科普创作和传播的机制,设立有关基金或融资手段,保证优秀科教节目的高水准创作和制作及传播在公平竞争中产生,并进入良性的循环轨道。

参考文献:

[1] 刘华杰.科学传播的主体结构[J].中华新闻报,200073.

[2] 中国科协网站http://.cn.

[3] 探索频道网站http:// .

第9篇

    由于一些地区夏季雷雨天气比较多,就需要对这些地区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宣传,让公众学会如何的应对雷雨天气,更好地掌握相关的雷电防护知识,以减少雷电对生命财产的损失[3]。但是,在气象防雷科普宣传中,对于上述宣传重点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需要进一步的加强。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缺乏专业的人才。在我国的气象防雷的科普宣传工作中,专业的宣传人才还比较缺乏。在我国的气象部门中,宣传还主要依靠气象专家,可是这些气象专家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科研,而不是宣传。因此,我国的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工作中的专职宣传人才比较少,这大大制约着我国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能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的队伍,是我国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以及工作能力提升的基本条件。

    1采用多种气象防雷科普宣传方式

    我国的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工作的形式应该做到多样,采用公众比较喜欢的方式进行宣传,从而将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知识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例如可以采用多种的宣传的方式,除散发材料这种传统的方式外,还可以举办知识讲座,采用手机短信、科普展板、网络、电视专题、开通微博等途径丰富宣传的内容,创新宣传的方式,使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工作从气象部门的独角戏,进而转变到和其它部门的合作与交流,从而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拓展工作的范围。

    2创新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的指导思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对于公众气象防雷科普知识的宣传也应具有针对性,改变过去那种一成不变的死板的宣传方式,做到宣传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各领域的群众都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气象防雷科普知识。如农民需要了解有关气象防雷相关方面的知识,从而确保自己种植的农作物免受雷害。城市居民也需要掌握相关的气象防雷方面的知识,以确保自身安全。工业、商业、运输业以及各行业的人都需要了解有关气象防雷科普知识,以便在遇到雷雨天气的时候,做好防雷的工作,确保自身的生命财产的安全。由于近些年来,地球的环境在日渐的恶化,全球变暖严重,在这个地球环境日渐恶化的形式下,我国的很多的地区也出现了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的变化,出现了很多的极端的雷雨天气,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是其主要的特征。因此,对于我国的气象防雷科普知识的宣传需要把握重点[4]。对重点地区进行重点的宣传,对重点人群进行重点的防雷知识宣传,通过网络、报纸、电台、电视等多种的媒介,对重点地区大范围的进行宣传,从而迅速将相关的气象防雷的知识传递给公众,起到有效宣传的效果。

    3加强气象防雷科普队伍的建设

    由于我国的人口的不断的增加,对于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工作的任务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然而,在我国的很多的气象部门没有高素质的气象防雷科普知识的宣传人员,从而导致宣传工作无法的顺利开展。因此,加强对气象防雷科普宣传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有关气象部门应该动员全体的气象科技人员,使其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每个气象科技的工作者都应该当义务宣传员,也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积极向社会宣传有关气象防雷的科普知识。各市县气象局和气象学会也都应该明确工作人员各自所要负责的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将宣传工作分配到每一个人[5]。另外,通过专家讲座以及学员实地考察和主题座谈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方式,从而让每一个气象人员都了解和掌握气象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农村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方式及相关气象网站使用和维护等知识。气象人员同时也是兼职的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的工作人员。只有通过所有气象人员的努力,才能够促进气象科普质量的不断提高,进而推动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工作的不断发展。结束语以上对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通过对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深入探讨,介绍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如运用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创新指导思想,抓住宣传工作的重点以及加强队伍建设几方面完善气象防雷科普的宣传工作。虽然在现阶段可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相信随着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一定会解决更多的问题,从而做好气象防雷的科普宣传工作。

第10篇

关键词 科技馆;科普;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07-0069-02

科技馆作为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体现我国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形象的重要窗口。长期以来,科技馆都是以生动的形象来深入浅出地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想要让观众深刻意识到科学知识所蕴含的寓意。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馆不断将多媒体信息化技术与科普展教、科普宣传、科普传播等工作相结合,逐渐开拓了科普资源搭载信息多元化、表现形式立体化、传播方式互动化的新局面。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今科技馆事业发展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

1 科技馆实施科普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科技馆信息化是建设创新型科技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以集网络化、智能化、以及数字化为一体新型科技馆成为了必然趋势。数字化可以让科技馆的信息处理技术变得统一、可靠,网络化的科技馆可以实现其资源共享,有利于其多向互动,而智能化的科技馆能够为科普提供自动咨询、自动解答以及交互界面等系统,让人们通过系统进行智能化的学习和交流,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人性化的学习h境。因此,加强科技馆的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科普教育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的根本。

此外,科技馆不仅仅是给参观者提供信息的场所,其真正的价值是培养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创造力,激发人们思考和创新的热情并激励人们采取行动的基地。推动科普信息化建设,对于引导广大公众理解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意义,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1.2 科技馆信息化是深化科普展教资源的重要途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使信息技术和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还有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科普教育的创新和深化。就实体科技馆的信息化建设而言,信息化技术应用已经成为了科技馆展览中丰富的信息载体,它为科技馆的展览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保障。通过恰当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枯燥的展教方式,通过多元化的展示情境、人性化的学习环境、智能化的学习辅导向观众揭示蕴含在展品中的科学内容,增加了展示的可参与性,从而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强化了科技馆对公众的教育功能。

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虚拟科技馆。信息化时代的科普展示及科普教育的优势就在于它打破了空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应用、仿真技术和远程教育手段,展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知识。例如,在新疆一些偏远地区,科普基础设施较薄弱,科普长效机制尚未健全,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启动虚拟科技馆或数字科技馆对于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淡化宗教氛围、维护新疆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 信息化技术在科技馆建设中的应用

2.1 建立和完善官方网站,充分发挥其科普传播作用

近年来,互联网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满足公众获取信息的第四媒体,成为集各种媒体优势于一身的大众传播手段,也是科普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现在,凭借互联网的方便和快捷,人们可以在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知识。例如,新疆科技馆结合当前网络发展的趋势,依托官方网站,在原有的“新闻动态”“教育活动”“服务中心”等栏目基础上,增设了“科普资源库”“漫游科技馆”“科普论坛”“志愿者”等栏目,使科普内容更加丰富、形象、生动,满足不同受众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使科普更具观赏性、趣味性和感染力。观众既可以通过网站了解新疆科技馆,又可以在网站上获取丰富的科普资源,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信息的传递,足不出户即可在家参与学习和交流。

2.2 加大传统媒体科技传播力度,使之进一步贴近群众

融合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的科技传播方式,为提升传播质量,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01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同时也是新疆科技馆建馆30周年之际,新疆科技馆借力传统媒体,联合开展喜迎新疆科技馆成立3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不断扩大场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吸引更多人走进科技馆、走进科学。同时与新疆教育电视台共同完成电视科普节目《科技之窗》的录制,将科技馆里的展品和科学原理搬上荧屏,让老百姓足不出户也能感受科技的魅力。

2.3 建设科普影院,推广影像教育

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普教育形式,科普电影以它新颖的传播方式逐渐被公众所了解和喜爱,5D影院、球幕(穹幕)影院随之也成为了许多科技馆的特色和亮点。观众可以通过球幕(穹幕)影院大而清晰的银幕影像,从电影内容中获取大量的信息,以视听的形式形象生动地了解自然科学历史性的或科幻性,了解宇宙万物发展演变的历史。置身多媒体应用的5D影院中,观众还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放映现场提供的烟雾、下雨等现象,体验动感十足的座椅。这些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一种科学的享受与熏陶。

2.4 运用高科技手段,提高科普教育水平

独具特色的展教方式和形象逼真的互动体验,不断激发广大公众对科学知识的探索与热爱,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科技馆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例如,新疆科技馆汽车模拟驾驶、水晶内雕、虚拟足球、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将形式与展示完美结合,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逐渐成为现代科技馆提高公众认知能力的重要手段。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不仅更新了科技馆教育的理念,而且还更新了普及科技馆普及公众知识的方式,让大众的学习和交流变得更加简单。科技馆通过网络的方式来进行科普教育,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但让公众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科普知识的学习,并且其资源共享的特点,还拓展了更多的知识面,让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同时数字化、网络化的科技馆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其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其生动的数字窗口,能够影响公众的思维结构,有效地培养了其创新意识。

3 结论

科技馆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提升工作,它不仅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设备有机结合,还要根据发展要求不断转变科普理念和管理模式等,以此来提高科技馆的工作水平。然而科技馆想要全方面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经过不断的完善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唐瑞芳.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海峡科学,2011(3):43-44.

[2]王姝力.关于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科协论坛,2011(11):46-48.

[3]李志坤.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探讨[J].科技风,2013(17):53.

[4]李源潮.提高科普传播水平 加快推进科普信息化[J].中国科技产业,2014(2).

第11篇

新颖的科普传播方式

如今的网络时代,只有抓住数字网络的脉搏,才能在未来的科普高地上占据一席之地。

在长宁4家智慧高地体验应用中心,多项信息技术成果体验融于其中,目前累计接待居民15万人次。居民们通过切身体验,进一步了解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公共安全、城市管理、远程医疗、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数字服务给生活带来的深刻变革。

扎实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长宁区科协、科委看来,要走通科普信息化之路,首先需要有扎实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经过几年的建设,区域内公共WiFi热点场所超过3200个,覆盖所有重点商圈,实现了商务楼宇光纤覆盖到楼,高端楼宇光纤覆盖到楼层、到桌面,户均接入能力达到100兆。家庭宽带100兆接入能力覆盖率达到99%,入户率超过50%。

多样的科普传播渠道

有了硬件保障,才能变幻出色彩绚丽的科普渠道。颇受社区居民欢迎的数字科普活动中心就是依托了落户长宁的国家863高性能宽带技术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两大“神器”。它让社区居民可以足不出小区免费点播科普教育基地沪杏科技图书馆馆藏的10000余部高清正版科普影片。

加快信息流通速度 拓宽科普传播渠道

近年来,长宁区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解决传统公共服务弊端,明确以集聚人才为重点,全力推动三大产业创新集群,其中之一就是“互联网+生活服务”。

传输网络化

面对大众对生活更高的要求,对科普工作的超前性也提出了要求。87台户外电子阅报栏覆盖长宁全区87个社区,成为长宁科普宣传、信息、惠民利民的一项新举措。这些信息屏能够提供实时更新的17种报刊以及42种杂志,科普之窗、菜价查询、周边公交索引、社区资讯等便民服务板块,丰富了公众获取科普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了解最新、更便捷的信息。通过户外电子阅报栏等方式,长宁区已经实现了“上午制作科普内容下午上线播放”的高速科普模式。

资源数字化

长宁区着眼于社会需求和群众需要,着力打造“数字科普”品牌。与东方有线签定合作协议,充分运用电视台深入寻常家庭和日常生活的资源优势,率先在全市开通有线电视0频道(“智慧长宁”电视服务平台)。该频道的开通,为长宁区乃至全市居民提供一个便民服务窗口。该频道包括E科普、E卫生、E教育以及电子商务等互动应用服务,社区居民可以及时便捷地了解所需的科普知识和运用各项便民

服务。

管理合理化

长宁区科协、科委的另一条成功经验是要实现高速及时的科普信息化,就要有合理的顶层设计方案。

科普信息化要算好经济账,除了前期的设备投入之外,还要考虑后期设备增加、功能更新以及运维费用。在科普信息化项目上,长宁区科协、科委从试点开始,一步一步踏实前行,确保项目能长久、有效运作。例如,户外电子阅报栏根据社区居民需求,从最初1.0版本逐步更新到能放大字体的2.0版本,具备语音功能的3.0版本也将上线,而区科协、科委为其升级过程提供了资金保障。

共享区域科普资源 增强内容供给能力

科普信息化不仅是新技术的应用,更是适应信息时代的理念嬗变。

建设科普服务云

在2016年出台的《中国科协2016年科普工作要点》文件中,提出了要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条件,以科普的内容信息、服务员、传播网络、应用端为核心,建设科普中国服务云。长宁区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采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坚持“开源、共建、分享”的理念,实现了科普信息汇聚存储和精准推送,实现了科普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泛在获取。

打造数字科技馆

长宁区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的信息化、时代化、体验化、标准化、体系化、普惠化、社会化,推进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有机融合,利用互联网技术,运用全新的多媒体虚拟形象,构造一个由不同主题展区构成的虚拟展馆,并把不同主题内容通过360度全景在线展示在居民面前。

目前已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动物园、纺织服饰博物馆、上海消防博物馆、天山污水处理厂以及电能计量展示厅的部分重点场景通过数字化动态呈现在互联网上,让白领青年、青少年学生能够在工作、学习之余,通过“网上科普馆”,更多体验科普教育基地的魅力,从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科普知识。

研发前沿新技术

以科普知识、科技信息以及科普工作动态为主要内容,长宁区开发完成了科普网、微博、微信等。通过创新科技、智慧高地、科普诠释、公益活动等子栏目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科普活动开展情况,定期在科普网上进行预告,让社区居民根据自身的爱好来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对于有一定要求的活动,则通过科普微信征集参与人群,目前通过这两个渠道参与科普活动的居民已超万人。

强化社区推进力度 提升科普惠民服务

伴随“互联网+”的崛起,科普的信息化已成为一条必由之路。如何更有效地服务民生,以社区为中心辐射周边人群,是科普工作能否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关键。

扎根信息土壤,建造大科普格局

按照李源潮同志关于“现在公众在网上”“要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的要求,长宁区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线上3D科普馆建成投入使用后,与区教育局合作,开辟网上第二课堂。目前后台统计点击量已超10万,真正成为了青少年学生了解课外知识的好去处。

健全组织网络增强科普合力

长宁区积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各项工作,分工明确,协调有力,形成“3N”级(区政府+街镇+基地等社会机构)组织网络。由政府主导、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的协调联动机制,为推动全民参与科普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搭建服务平台精准推送信息

第12篇

关键词:高等数学 微积分 拉普拉斯变换 矩阵 电路学 电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0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174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崛起,推动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深刻变革。高等数学作为各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课程改革始终是每一个职业教育者认真思考、仔细研究和积极应对的课题,即就是如何能使高等数学能更好的为各专业课程服务。其中,能把高等数学知识与各专业课程衔接起来,把数学知识应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是重中之重。

作为一门科学,高等数学有其固有的特点,这就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抽象性和计算性是数学最基本、最显著的特点。有了高度的抽象和统一,我们才能深入地揭示其本质规律,才能使之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严密的逻辑性是指在数学理论的归纳和整理中,无论是概念和表述,还是判断和推理,都要运用逻辑的规则,遵循思维的规律。所以说,数学也是一种思想方法,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数学这门科学的广泛应用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到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使得数学的应用领域更加拓宽,现代数学正成为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广泛和深入地渗透到了社会科学领域。下面,我来谈谈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拉普拉斯变换及矩阵在电路学中的部分应用。

1 拉普拉斯变换法在电路中的应用(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

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电路的步骤如下:

①将激励函数进行拉普拉斯变换。

②作出电路的运算电路,在其中引入考虑储能元件初始条件作用的附加电源。

③建立复频域形式的电路的,方程,求出响应的象函数。

④将上述③中求得的象函数进行拉普拉斯反变换,求出原函数。

2 矩阵在电路中的应用

矩阵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有着十分重要的实用性,常见于很多学科在电路学中也有得到充分的应用。例如,在网孔电路中,可以利用网孔电流法,将电路分解成若干个网孔电路,而每一个网孔电路都可以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或电压定律,得到相应的方程,把这些方程联立起来得到方程组,就可以利用矩阵求解方程组的解。

例1用网孔电流法求如图2所示电路中电流源两端的电压和电压源支路中的电流。

关于矩阵在电路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如割集矩阵、回路矩阵、关联矩阵等,在这就不一一详细介绍了。总之,在电路运算中应用矩阵,不仅有助于分析电路,而且更加方便计算,作用非常大。

以上几点都很有力地说明了高等数学在电路学中的重要作用。运用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在电路学的分析、计算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突出效果。在分析电路图中,它可以将复杂、难以理清的电路抽象化,变成简化的、能够让人理解的图,然后再利用相关公式求出电路中的未知量。在电路的计算过中它的意义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没有高数中的有关知识,有些电路运算根本无法进行。

虽然高数在电路中的实际应用很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在进行大规模电路运算时,用人工去做是相当费时费力的,有时还很容易出错。在这里笔者建议使用MATLAB这一软件,因为这一软件是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它只需你编道程序,然后将其输入软件系统内,点击运行,只要短短的几秒钟,就能解决庞大的运算,而且基本上不会出错。所以当我们在用高数知识解决电路学中的相关问题时,我们应该适时的使用MATLAB这一软件,这样我们在计算方面就不成问题了。

参考文献:

【1】王宪杰,侯仁民,赵旭强.高等数学典型应用实例与模型【M】.科学出版社,2003.

【2】梁盛泉,张发荣.应用数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3】陈颖.电子技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