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1:19: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耕地利用现状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13903
1 引言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而耕地资源作为其组成部分,又因其递减性、稀缺性,位置的不可移动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征,使得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尤为重要。
分析耕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国内外学者在耕地利用集约度,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现状分析等方面均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1~9]。但这些研究大多数是基于宏观尺度对大区域或者发达地区进行的研究,而在我国,农民是耕地资源利用的主体,农户的行为和决策都对耕地资源的利用产生直接而且深刻的影响。
基于农户调查分析农村耕地利用现状,对比收入弹性,进一步探讨农户由粮食和利润需求型向利润需求型转化的动因。从而为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小区域范围内耕地质量保护和管理。
2 调查区概况与数据方法
2.1 调查区概况
本文研究的村落――平栋村,位于我国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洞口镇。地处东经110°53′~111°13′,北纬26°55′~27°05′,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6 ℃,年平均降水量1491 mm,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本文选择的平栋村有605户人口,共计2307人,其中常住人口2072人。平栋村位于城乡结合部,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面积不断扩展,该村大量耕地资源被征收占用,农户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耕地利用压力增大,人多地少的矛盾较突出。反映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结合部农户耕地利用现状及特征,具有一定代表性。
2.2 数据来源与方法
本文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在该村620户农户中随机抽取200户进行调查分析,去除无效问卷后,最后获得有效问卷176份。
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确定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指标(表1)和指标评价标准(表2)[10]。
3 农村耕地资源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农村耕地资源利用现状
3.1.1 耕地资源数量分析
平栋村共有耕地面积1147亩,占村域总面积的23%,其中水田906亩,旱地241亩。耕地总面积相对平原地区较少。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要求,城镇建设用地不断扩展,大量耕地资源被征收。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现人均耕地面积为0.50亩,为湖南省平均水平的57%[11]。
近10年来平栋村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其中水田比旱土面积下降地更快,水田由2005年的1253亩下降到2014年的906亩,减少347亩;旱土面积减少81亩。所调查的平栋村176户农户,大多数农户所拥有的耕地面积不超过3亩,比例高达80.1%,而耕地面积达四亩以上的农户基本没有。
另一方面平栋村基本没有规模化种植基地,以散户的自给自足种植为主,因此农作物种植类型以水稻为主,在水稻收割之后种植油菜、玉米,而旱地则种植一些蔬菜、花生,插种一些柑橘树。
3.1.2 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平栋村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总分S为0.74,说明耕地开发利用程度一般,而耕地面积较少,因此今后一方面应加强对现有耕地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整合零碎耕地资源,使耕地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耕地资源利用开发程度,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1.3 耕地资源集约度分析
平栋村耕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总分值S为0.95,集约度较高。但平栋村位于丘陵地区,多为梯田,不能全机械化播种与收割,规模化种植基地较少,基本为散户自给自足式种植,播种主要依靠人力,收割以动力打谷机或者收割机为主。因此今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耕地的机械化集约程度。
3.1.4 耕地资源利用综合效益分析
调查区的综合效益分值S为0.95,说明平栋村现有耕地质量较好,产量较高,产值较大。但结合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集约度,区域内需要调整单一作物生产结构,增加农作物种类,而不是依靠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增加耕地产量。
3.2 农村耕地资源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3.2.1 家庭人口构成
平栋村农户人口数主要集中在4~5人,占调查总户数的55.7%,其次是4人以下的家庭,占34%。家庭人口年龄主要分布在16~60岁,占68.6%,可见劳动力较充足,但调查发现耕地使用方式与家庭人口数及年龄分布没有直接关系。农户中劳动力相对充足的家庭选择自己耕种耕地的比重略小于劳动力欠缺的家庭。
3.2.2 农户家庭收支状况
通过数据的对比发现,平栋村农户的年收入集中在1万元左右和3~5万元,而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打工和副业。种地收入较低,导致很多农户,尤其是劳动力充足的家庭,多半会选择将耕地闲置或者租给别人,自己外出打工。另一方面农户收入主要用于盖房,供孩子上学,扩大生产3个项目,而用于扩大耕地生产,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和利用综合效益的支出较少。
3.2.3 农户近年来耕地利用变化
近年来平栋村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主要是由于建房占用耕地以及随着城镇化建设将耕地变为建设用地,在176户农户中,耕地荒芜现象较少(图2)。
4 结语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发现,农户将耕地租给他人或者闲置荒芜的主要原因是种地的收入太少,通过收入弹性系数对比,远低于打工和副业收入,而盖房、看病、送小孩上学这些主要支出项目,仅依靠耕种所拥有的耕地是不够的,所以就加快了劳动力外出打工,而造成耕地荒芜的现象。平栋村可以完善利益激励机制,对耕地利用情况较好的农户,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引导农民自觉利用耕地,提高农户耕地种植的积极性,提高耕地利用效益,实现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化。
目前平栋村农户基本都是以小规模散户耕种,没有集约化种植基地,农作物种植的技术投入较低,耕作方式较为落后,因此应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的支持,尤其是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对农户耕种技术和技能进行培训,提高农作物种植技术与效率,让农户从耕地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产业的工作,在充分合理利用耕地的同时增加农户的收入,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王茂山,n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65~69.
[2]邵秀秀.三峡库区农户耕地利用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4.
[3]张 舜.湘西州吉首市耕地资源集约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4]张 琳,张凤荣,吕贻忠,等.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2):127~133.
[5]郇红艳,谭清美,朱 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区域比较[J].农业工程学报,2013,21(29):201~213.
[6]刘军平.当前农村耕地流失及其控制对策刍探: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4):21~22.
[7]牛海鹏.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运行机制及补偿效应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2):137~142.
[8]陈美球,周丙娟,邓爱珍,等.当前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1):114~118.
[9]夏九牛,张 坤.耕地保护条件下农村居民点布局的问题剖析与优化对策[J].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34~37.
关键词:土地利用现状;驱动因素;屏山县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生产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兴起,人口的增长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使得对土地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土地利用的逆转性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严重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因此研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是研究一个地区自然条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区域结构及其优化配制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区域产业布局、土地合理利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屏山县两次土地利用调查作为研究区,分析屏山县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旨在为屏山县的土地管理与规划和土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一、资料来源
第一,全国土地第一次调查(简称一调)的各类土地利用数据,由屏山县国土局提供。
第二,全国土地第二次调查(简称二调)表格数据和图像资料均来自屏山县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成果包括: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分类面积、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二级分类面积、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汇总表、基本农田情况统计表、变更平衡表、土地利用现状图等。
第三,统计年鉴来自屏山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屏山年鉴扫描资料。
二、研究方法
以二调为依据,将土地利用分为耕地、林地、园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8大类。
第一,引入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度来进行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情况。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度公式:
K=(Ub-Ua)/Ua×(1/T)×100%
式中:K—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Ua、Ub——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研究时段,当T的时段设定为1996-2009年时,T=13。
第二,土地利用时间变化结构分析:采用土地利用结构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变化贡献率、变化强度指数和变化速度对屏山县土地利用结构时间变化进行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贡献率。变化贡献率是指某类土地变化面积占同期土地利用变化总面积的百分比,其公式如下:
Ai(%)=(Ubi-Uai)/Σ(Ubi-Uai)×100%(i=1,2,……10) ①
式中,Ai——研究时段内第i种土地利用的变化贡献率,Uai、Ubi——分别是研究期初和期末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
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强度指数。变化强度指数是指某空间单元在研究时期内的土地利用变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其数学表达式为:
Ti(%)=(Ubi-Uai)/B×100%(i=1,2,……10) ②
式中,Ti——研究时段内第i种土地利用的变化强度,Uai、Ubi——分别是研究期初和期末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B——研究期末全县土地面积。
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可定量的描述某特定的土地类型面积在单位时间尺度内向其他土地类型转化程度的快慢,通过计算研究区域内某种土地类型在监测期末与监测初期之间的年均变化速率,来表示土地利用在某一时段上的变化,其数学表达是为:
Ki(%)=(Ubi-Uai)/Uai/T×100%(i=1,2,……) ③
式中,Ki——研究时段内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速率;Uai、Ubi——分别是研究期初和期末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T——研究时段长。
第三,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区域土地的相对变化率:屏山县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其土地利用变化也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采用区域土地的相对变化率:表示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
公式:R=(Kb-Ka)×Ca/[(Ka×(Cb-Ca)]Ka、Kb表示单个研究区域某一特定土地利用类型研究初期及研究末期的土地面积;Ca、Cb代表整个研究区某一特定土地利用类型研究初期及末期的土地面积。
第四,土地利用驱动因素相关分析:利用SPSS软件将各类土地利用面积以及驱动因子输入,采用分析中的两个变量相关分析,得出驱动因素与地类面积的相关性。
三、结果与分析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屏山县土地利用现状
到2009年底屏山县已开发利用的土地达到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3.26%,未利用土地为6.74%,比例较大。在已开发利用的土地中,林地面积最大,达到82095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4.59%;其次是耕地和园地,面积分别为37609.48hm2和9048.93hm2,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5.01%和6.02%。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利用差异明显。屏山县2009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屏山县土地利用结构如图1所示。
2.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对1996年以来的土地利用现状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关键词:县级城镇;土地资源;管理 ;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土地资源管理的概念
土地资源管理是指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确定土地利用目标和方法;进行土地需求量预测和土地适宜性评价;确定各部门、各地区的用地规模;协调用地关系,提出各级土地利用结构的指导性规划指标和调整方向;确定各类用地的控制性指标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确定土地用途,包括每个地块的用途和利用方式,确定重点工程与设施的布局;制定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其核心内容是实行总量调控和用途管制,有效保护耕地和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严禁随意用地。
二、县级城镇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 耕地锐减,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近几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乡镇企业的突起,居民点及建设用地的逐年增多,大量耕地被破坏和占用,使耕地总量和人均量呈减少态势。另一方面, 在现行经济体制下,由于土地用于城市和工业发展的经济收益明显高于农、林、牧业,所以以经济效益指导土地利用,必然使土地不断转向高收益的用途,比较利益的存在是耕地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土地利用缺乏有效保护,生态质量不断下降
由于人们在土地利用中保护意识淡薄, 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以及一些历史上土地管理政策失调,造成土地垦殖过度,森林过伐,森林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地质量不断下降。
3. 土地管理措施不力,浪费土地现象严重
城镇建设外延扩展快,内涵潜力挖掘不够,用地容积率低,而且功能分区和布局不尽合理,致使存在一些乱占滥用土地的现象。另外,土地管理措施不力,不能有效地保护土地。土地规划和计划管理不力,集体土地流转缺乏严格的管理措施。比如说交通建设用地,每年都有大量的土地改建为交通用地,由于规划的不合理,存在许多道路拓宽的现象,而这种是建立在房屋拆迁的基础上的,既耗费了人力,又浪费了财力,并且导致某些道路不能均衡合理利用,年久失修,浪费了大量的土地。
三、加强县级城镇土地资源管理的对策
1. 切实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首先应协调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的关系,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太谷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确定不同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方向。通过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抑制建设用地的扩展规模及其用地的不合理性和盲目性,尽可能对城乡交错带耕地实行特殊的保护。控制城市外延规模,对于城市发展所必须占用的土地,应当制定计划,控制土地的供应量,分阶段释放。合理安排乡镇企业建设用地;建设工业小区,集约利用现有土地以减少对耕地的继续占用。增加耕地的投入,推广新品种,兴修水利设施;加强耕地改造,推行粮食、经济、饲料作物三元一体化种植,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减少耕地需求压力,确保基本农田,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2.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强化土地利用者的环保意识
要强化土地利用者的环保意识,首先,应从宣传教育入手,提高人民素质,树立正确的土地观念,增强全民土地资源的忧患意识,形成一种“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自觉行为;其次,要通过宣传教育,树立土地利用的价值观念,提高人们对土地资源经济价值的认识。只有意识到土地资源的价值,才能在土地利用过程中自觉按价值规律办事,形成节约用地,保护土地资源的良好风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资本作为一种投入要素,其价格变化将会影响土地利用者的行为方式。当环境要素作为一项投入成本时,土地利用者就会重视环境保护,重视土地资源的生态价值,从而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加强土地法制教育宣传,加大执法力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资产数量逐步显现并不断升值,土地违法案件、土地权属纠纷也频繁发生。因此,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修订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有许多新内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应经常组织宣传教育,掀起学法,使人人能知法、守法、用法。对于既成事实的违法用地,规划、国土、建设、房管等部门必须从维护整体利益出发,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联合执法,认真开展清查处理,符合规划的,可采取酌情处罚、补办手续等办法予以确权登记发证,不符合规划的要坚决予以拆除。
四、结语
县级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关于土地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都需要通过县级城镇的管理工作来落实和实施。我们应该认真调研,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县级城镇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县级城镇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华军,丁锋,李新玉.浅议我国国土资源利益分配问题[J].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 2000(04)
[2] 梁慧稳.从土地资源的特点看土地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04)
[3] 汪卫民,赵大晖.论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J]. 资源开发与市场. 1998(01)
内蒙古凉城县地处中南部,是乌兰察布市西南部前山地区重要的农业县,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端、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全县现有5镇3乡1办事处。2012年底总人口为24.9万人,由蒙、汉、满、回、达斡尔等民族组成,以农业为主体,农、牧、林结合是全县经济结构的突出特点。
二、凉城县土地利用现状及结构分析
1.凉城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在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2012年土地变更调查,凉城县土地总面积为345139.75公顷,包括8个一级地类,28个二级地类。全县耕地总面积74738.95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1.65%;园地总面积206.4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06%;林地总面积87796.8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5.44%;草地总面积146093.20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2.3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总面积9517.7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76%;交通运输用地总面积4751.5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38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16016.9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64%;其他土地总面积6018.18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74%。
2.农用地内部结构对比分析。凉城县农用地总面积为308835.4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9.48 %。其中,草地、林地、耕地、园地分别占农用地面积的47.30%、28.43%、24.20%和0.07%。
3.建设用地内部结构对比分析。凉城县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0286.16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78%。其中,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的52.89%、31.43%和15.69%。
4.其他土地类型内部结构对比分析。凉城县其他类型土地总面积为6018.18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74%,其中,田坎、盐碱地、设施农用地、裸地、沙地分别占其他土地面积的55.68%、29.14%、9.37%、4.17%和1.64%。
5.农用地、建设用地与其他土地面积对比分析。凉城县土地总面积为345139.75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为308835.41公顷,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89.48 %;建设用地面积为30286.16公顷,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8.78%;其他土地面积为6018.18公顷,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1.74%。可见,凉城县农用地面积最大,农用地又以草地为主,其次是耕地和林地,园地较少;建设用地面积位居第二,建设用地又以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为主,因岱海水域而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大;第三为城镇、村庄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其他类型土地面积最少。因此,凉城县土地利用结构基本趋向于合理。
三、凉城县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一)1992年与2012年各类土地面积对比分析
通过对1992和2012年凉城县各类土地面积对比(见表1)可以看出:从1992 到2012年的20年中,耕地面积减少幅度大,由121372.45 公顷减少到74738.95公顷,共减少了46633.50公顷;林地面积由37919.97公顷增加到87796.82公顷,共增加了49876.8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由2514.13公顷增加到4751.51公顷,共增加了2237.3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共减少了2636.72公顷;其余园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其他土地面积变化相对较小(见图1)。
(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1992、2012年凉城县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引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对土地利用的变化速度进行分析研究,对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有积极的作用。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可以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来表示。
其表达式为:
式中,K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Ua、Ub分别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为研究时段长。当T的时段设定为年时,K的值就是该研究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凉城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见表2)。
从表2可知,1992-2012年间,耕地、园地、其他土地和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平均每年以2.43%、3.68%、3.11%和0.83%的速度减少。而林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则以8.26%、0.07%、1.64%和5.53%的速度增长,其中林地增加幅度最快。
四、凉城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成因分析
凉城县土地利用结构中,耕地、林地、园地、交通运输用地和其他土地增幅较大,说明农业内部用地调整明显,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建设用地需求旺盛。其中,林地增幅最大,林地和草地面积的增加主要由于生态退耕还林、还草,表明近年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城镇村工矿用地及交通用地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需求和S102 、S208、S209省道和S24兴巴高速公路的修建;耕地及园地面积减少的幅度较大,分别为退耕还林、还草和开发利用所致;其他土地面积减少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二调”与第一次详查分类标准不同所致。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减少,主要是由于近年气候趋于干旱,降水量减少等自然因素使水域(如岱海等)面积减少。
五、凉城县土地利用应采取的对策
1.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自然客观规律,按照土地资源自身的适宜特性和承载能力,选择科学、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方式和开发强度,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加强土地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土地生态功能。
2.针对耕地减少速度较快,要切实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草原和林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增长较快,应适当控制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的增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中,以水库和岱海水域所占比例大,针对目前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减少的状况,要重点保护水库,合理开发利用岱海水域。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ArcGIS;变化数量分析;动态速率分析;变化结构分析;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改造活动究其根本而言,离不开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成为了当今全球范围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结构、速度和方向与社会政治、经济活动息息相关,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的科学分析和评价,为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确保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已成为提高土地管理的必然要求之一。[2]
2 GIS下土地利用数据处理
本文研究数据以2008-2012沈阳市法库县某地区土地利用分布数据(SHP格式)、SRTM雷达地形数据和沈阳市2008~2012年的统计年鉴、调查报告和历史资料为主要基础资料。
数据预处理主要是针对土地利用分布数据的处理,主要的处理流程如下:
(1)在ArcGIS下对土地利用分类信息进行整合,根据 GB/T 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土地利用类型的一级类型标准,将用地类型归纳为八类,得到两期的土地利用分布图,如图1所示;
(2)在ArcGIS下对土地利用矢量数据与SRTM雷达地形数据融合处理[3]。
图1土地利用现状图
Fig.1 The land use map
3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
3.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利用ArcGIS软件的属性统计分析模块对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中八类主要用地类型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得到表3.1中的统计数据。
表3.1 2008年、2012年各土地利用面积与比例
从表3.1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该区域在研究期内土地利用比例结构未发生较大变化,土地利用组合类型仍以耕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林地为主。其中,土地面积净增长的类型为耕地、城镇及工矿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和其他土地。净面积增长最大交通运输用地,增加约86.40公顷;净面积减小最大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减少约-182.53公顷。
3.2 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分析
利用ArcGIS属性数据统计功能,根据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公式,计算出该时间周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幅度与土地利用变化率[5],如表3.2所示。
表3.22008年、2012年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与变化率
由表3.2可以看出,研究区域在研究周期内总体的土地利用变化率为0.7%,增长变化速度较高的是其他土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其变化率分别为43.96%和14.02%;减小变化速度较高的是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变化率为6.58%;其他用地类型变化速率相对较小。
3.3 土地利用变化结构分析
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来源于系统分析中对系统状态与状态转移的定量描述。[5]利用ArcGIS下的数据融合gn与叠加分析功能,得到土地利用变化空间转移数据,在Excel软件中生成转移矩阵,如表3-3所示。
表3.3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
由表3-3中数据可知该区域各用地类型在研究周期内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情况。各用地类型的转换情况如下:
(1)耕地。基本保持平衡,转入类型以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林地、草地为主要,转入面积比为0.46%;转出以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和其他类型为主,转出面积为0.45%。
(2)林地、园地。以转出为主,但转出面积比率仅为0.33%、0.37%,未改变林、草地基本格局。
(3)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草地。以土地转出为主,主要转出类型为耕地,转出面积比为6.58%、1.41%,转出现象较为明显。
(4)其他土地、交通设施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以土地转入为主,转入类型较为丰富,转入土地面积比为43.96%、14.02%和1.02%。
4结论
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结果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沈阳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周边县级市已逐渐由原本的单纯农作物生产向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的混合经济模式转型,该区域内建成多家肉蛋加工企业,增加了工业用地的面积,进而带动区内农民在原来的农作物生产规模基础上增加了农副产品的生产规模,出现了规模化的肉禽生产基地,增加了其他土地类型中农业设施用地的面积。同时,为配套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交通设施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纽带,也成为了该区域土地变化的主要增长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赵捷.包头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J].阴山学刊,2008,22(1):72-76.
[3]汤国安,杨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霍擎.包头市达茂旗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J].阴山学刊,2007,21(3):62-63.
在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应用
测算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根据农用地分等成果,构建自然质量等指数和利用等指数与标准粮产量对应关系序列,计算不同等别基期年的耕地粮食单产水平以及预测规划目标年耕地粮食单产水平,结合耕地面积,计算基期年和预测规划目标年的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运用农用地分等成果可以计算得到耕地的平均等别。在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的现实情势下,规划实施前后耕地的平均等别应该保证提高,至少不下降,才能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下降。在省级规划中,通过平均等别的测算,可以从宏观上有效反映规划区内耕地质量及分布,真正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的双重管理。
测算耕地保有量:耕地需求量预测要在农产品需求量预测、耕地单产预测、耕地复种指数的基础上确定。农用地分等成果可以丰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耕地单产的预测方法。预测规划区内粮食需求量,将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规划目标年耕地预测粮食单产水平与此结果比较,计算出在一定粮食自给率下耕地的保有量。
确定基本农田保护规模与空间布局:基本农田保有量的确定可以利用基本农田的平均等别、粮食单产水平,按照对粮食的需求量预测需要保护的面积,同时还应根据粮食安全警戒线,确定基本农田的最低保护面积。依据农用地分等成果对自然质量等指数高和较高的等别进行特殊保护;在满足上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数量指标的情况下,自然质量等指数低或较低的可划入一般农田。
确定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的选择,需要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布局及潜力调查评价等进行系统分析。农用地分等成果提供了省级各等别农用地的分布、面积,以及各单元的自然、利用、经济属性等,利用信息技术将耕地数量、质量等信息直观地反映在农用地分等图上,反映了土地开发整理的农用地在空间上的等别差异,其成果可以确定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区域。
测算耕地占补及粮食生产能力变化:根据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的自然质量等指数,结合补充耕地面积,测算补充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为保证粮食生产能力不下降,根据耕地“占补平衡”原则,补充耕地时,可以根据被占用耕地的等别,补充相应等别的耕地。通过对占用耕地、补充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以及规划前后平均等别结果的比较,可以确定粮食生产能力以及耕地质量的变化,以此来衡量基于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占补平衡是否实现以及差距范围,并可进一步在最大潜力层面确定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得失及其导致的人口承载能力的增减。
在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应用
支撑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规划编制应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布局及利用程度等进行系统分析。农用地分等成果提供了市、县各等别农用地的分布、面积,以及各单元的自然、利用、经济属性等,为确定区域内不同质量等别的耕地布局提供一个多层次的、科学合理的依据。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是这次规划修编的首要原则。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不单体现在基本农田数量的确定,更要确定其空间布局,与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能力测算。
为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根据耕地质量分布状况,合理地分配各区域基本农田的数量指标。基本农田保护数量的确定,可采用根据行政区内各等别耕地的面积,从高等别向低等别逐步累加,当累加面积达到上级下达的指标时,该累加面积即可定为基本农田面积,避免以一个统一的基本农田保护率来确定各区域基本农田保护数量指标的不合理性。
基本农田质量状况基于基本农田保护的质量要求,采用以耕地综合等别图为依据,将其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进行叠加,把高等别耕地优先划为基本农田,将不同等别的基本农田赋上不同颜色,使耕地质量等别更加直观。避免将一些边远、地形复杂、水土质量差的耕地划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可以保障基本农田的质量,提高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考虑到部分地方存在基本农田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可以在保证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依据,对基本农田布局进行适当调整。基本农田布局的确定,宜采用以耕地等别图为依据,高等别耕地优先划为基本农田,严格从质量上界定和区分基本农田与一般农田,确保将优质耕地划为基本农田。
选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农用地分等成果反映了自然质量等状况,提取各评价单元耕地的限制因素,如灌溉保证度、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障碍层次等,指出土地开发整理中的限制性因素。根据农用地分等的质量差异,针对农用地分等因素,合理选择与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以明确提出土地开发整理所要达到的目标,土地开发整理中采取的重要手段和技术方法,提出耕地数量和质量的针对性手段、达到质量的要求和评价方法,使其在资金投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等方面具有可比性,以保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发挥最大效益。
完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项目初步设计完成后,须利用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的成果或方法评定补充耕地应达到的等级,项目竣工验收时认定补充耕地等级。首先根据农用地分等成果,查找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所在二级区、标准耕作制度、评价因素体系、记分规则表等基本参数。二是按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补充耕地设计条件获取各因素分值。耕地坡度、灌溉保证率和排水条件、土壤质地等,而土壤养分含量因素获取相对困难,必须考虑熟化过程,可通过参考条件相似的耕地来确定。三是计算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补充耕地应达到的自然质量分。四是计算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补充耕地应达到的自然质量等指数。五是查找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所在区域的土地利用系数,计算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补充耕地应达到的利用等指数。六是根据等级划分间距,确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补充耕地应达到的等级。
调整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在深入研究城镇如何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非农业建设中,一定要遵循尽量少占耕地或不占优质耕地的原则,将耕地等别图与供选方案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叠加,提取不同方案建设用地所占用耕地的质量状况,积极引导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镇和基础设施空间扩展的方向与布局结构的形态。通过空间发展政策并结合土地用途管制对城乡发展空间模式加以引导,并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生态退耕。
建立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构
建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以土地利用数据库和现有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运用农用地分等成果,结合遥感、信息化技术,将农用地的基本信息包括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别、经济等别、综合等别、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信息连接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建立一个具有完整的农用地质量信息的数据库。同时在每年的土地变更调查中,对数据库信息随时更新维护。农用地信息的查询与分析功能是系统的核心功能。查询功能可以利用农用地数据库检索的组合方法实现,不仅能按用户的要求根据图形查询相应的属性信息,而且能依据属性情况来获取所要的位置、形状和相邻关系或派生的信息的双向查询。分析功能主要是通过空间分析操作实现对农用地的监测、综合统计分析、粮食生产能力评价、优化布局、基本农田规划等功能。
在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应用
实行农用地等级差异管制:在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比较优势的原则,对于粮食生产具有很强适宜性的土地,通过严格管制,将其严格限制于粮食生产用途;而对于比较优势不显著,并存在多适宜性的土地,则实行限制性管制,如主要限制这类土地用于农业、林业、渔业、牧业等农业用途,从而便于当地政府或农民用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根据土地用途分区类型实施具有一定等级差异的管制。
把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把基本农田具体落实到地块,除标注保护块的面积外,还要标注等级。建立基于基本农田数量、质量的动态管理系统,将基本农田的产量提高潜力以及粮食产量的限制因素等信息反映在基本农田保护信息中,切实加强对基本农田的监控。同时,采用“双控指标”,即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基本农田生产能力双重指标,落实基本农田用途管制制度。
在对研究区未利用土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未利用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通过特尔菲法测算研究区未利用土地的综合评价指数,然后选择新增耕地系数理论开发潜力最大和根据已实施项目确定开发潜力两种情况,求取未利用土地的新增耕地面积,最终确定兰白都市经济圈的新增耕地面积潜力测算值。
1.1特尔斐法
特尔斐法的运用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主要被作为预测未来的工具,应用在未来学的研究中。在解决各种形式的复杂问题,如某一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时促进信息交流并取得一致意见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代评价中的特尔斐法实际上是为了取得对某一指标或某些指标重要性程度的一致性认识而进行的专家意见征询法。以发放问题表的形式征求、汇集并统计一些资深人员对某一项指标重要性程度的意见或判断,以便在这一问题的分析上使大家取得一致的意见[6~9]。
1.2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阐明土地属性所具有的生产潜力,以及对农、林、牧、渔等各业的适宜性、限制性及其程度差异的评定[10~12]。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区未利用土地开发潜力评价
2.1.1未利用土地现状分析依据兰白都市经济圈土地利用现状图及相关资料,研究区其他土地类型主要包括河流水面、滩涂、裸地、沙地、沼泽地、盐碱地和其他草地。基于研究区实际情况,河流水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调节地域气候,改善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这种地类不宜进行土地开发。本文的未利用土地类型为滩涂、裸地、沙地、沼泽地、盐碱地和其他草地。从表1可以看出,研究区未利用土地面积1994581.68hm2,其中河流水面9378.11hm2,占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0.470%;内陆滩涂面积5247.22hm2,占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0.263%;裸地面积为236296.25hm2,占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11.847%;沙地面积为4378.59hm2,占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0.220%;沼泽地面积53.74hm2;占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0.003%;盐碱地面积3023.25hm2;占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0.152%;其他草地面积1736204.52hm2,占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87.046%。总体上来看,兰白都市经济圈未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其中荒草地面积大,且开发利用的障碍因素较少,是重要的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从表2可以看出,未利用土地中其他草地的面积最大,兰州市、白银市分别为728319.38、1007885.14hm2;裸地的面积次之,分别为25874.57、210421.68hm2;沙地的面积兰州市最小,为8.01hm2,沼泽地的面积白银市最小,为0。未利用土地分布各不相同,总的来说,白银市的未利用土地面积大于兰州市。2.1.2未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分级首先是确定评价因子及其权重。未利用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因素不仅仅要考虑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水文、地貌、地形、植被、气象等自然因素,还要考虑区位条件、交通条件、人文条件等一系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未利用土地适宜性的因子非常多,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应该根据兰白都市经济圈的实际情况进行主导评价因子的筛选[13~17]。采用特尔斐法确定主导评价因子及其权重。聘请土地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农业等学科专家共15人,根据自身经验确定主导评价因子及其权重(见表3)。第1轮打分主要是确定主导评价因子。其次是确定评价因子的分级标准。综合考虑兰白都市经济圈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状况,充分查阅相关资料,并多次与国土资源局相关专家交流,经反复论证,将评价因子进行定量化处理,并对其进行分级,其分级标准见表4。第三是指标分值的计算与可开发未利用土地面积的确定。根据各指标因子的分值和权重,计算宜农未利用土地适应性评价指标总分值(表5)。宜农未利用土地适应性评价指标总分值(E)=土壤类型分值×0.2033+人均GDP分值×0.0987+地貌类型分值×0.2773+海拔高度分值×0.1300+地质灾害分值×0.2907。对计算所得的研究区可开发未利用土地的面积比例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宜农未利用土地适应性评价指标总分值百分比化,则得到研究区可开发未利用土地的面积比例。假设未利用土地开发理论潜力发挥到最大,则兰州市未利用土地新增耕地系数为81.99%,白银市未利用土地新增耕地系数为76.93%。根据新增耕地理论潜力计算公式(理论潜力=兰州市各地类面积×兰州市新增耕地系数+白银市各地类面积×白银市新增耕地系数)可得出,兰白都市经济圈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潜力为1572968.724hm2(表6)。收集2012年兰白都市经济圈已实施的未利用土地开发项目,根据开发规模和实际新增耕地面积,计算兰州市和白银市的新增耕地系数[18~19]。计算公式为:新增耕地系数(a)=新增耕地面积/开发总规模。得出兰州市和白银市已实施的未利用土地开发项目的新增耕地系数(表7)。进而进行未利用土地开发新增耕地面积潜力测算。计算公式为:新增耕地面积=待开发的未利用土地规模×新增耕地系数。从表8可以看出,根据2012年已实施的未利用土地开发项目,得出兰白都市经济圈未利用土地可开发为新增耕地的面积为96737.211hm2。
2.2新增耕地面积潜力测算
综合理论开发潜力测算方法和根据已实施项目确定开发潜力测算方法,一个是假设未利用土地开发理论潜力发挥到最大时的新增耕地面积为1572968.724hm2(理论开发潜力测算);另一个是根据已实施的未利用土地开发项目确定的新增耕地面积为96737.211hm2(根据已实施项目确定开发潜力测算)。将以上2种方法所求的新增耕地面积求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确定的兰白都市经济圈的新增耕地面积潜力测算值,该测算值为834852.968hm。本文来自于《甘肃农业科技》杂志。甘肃农业科技杂志简介详见
3结论
关键词:水资源;干旱;农田节水;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22-0205-01
义县位于辽宁省西部,隶属锦州市,东与北镇,北与阜新,西与北票,南与锦州相毗邻,地处温带,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528.3 mm,降水在区域分布不均、月与月之间差异很大,70%左右的降水集中在6-8月。每年在不同的地方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旱灾威胁,春旱的发生频率约在90%,中旱的发生频率约在60%,大旱发生频率在30%左右。因此,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受到干旱和缺水的双重威胁,深入广泛推广农田节水技术,已成为义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义县水资源现状分析
1.1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多年来,义县平均降雨量为528.3 mm,春季多为干旱少雨,6~8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的70%,春旱的发生频率约在90%,中旱的发生频率约在60%,大旱发生频率在30%左右。经常出现春旱、夏旱或秋旱,有的的年份甚至出现春夏连旱或夏秋连旱。我县农业主要靠雨养,降雨不均,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2水资源总量时空分配变化大
义县年降水总量131 100万m3,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2 200万m3,年水资源总量27 404万m3,其中地表水11 220万m3,地下水16 204万m3。水量分布东部、西部山区少,均为岩溶裂隙水,是义县的贫水区。中部丘陵平原区为义县丰水区,水资源总量17 178万m3,其中地下水13 369万m3,可利用水量8 289万m3,地下水位较高,是义县的宜井区;东部山区水资源总量3 368万m3,其中地下水884万m3,可利用水量530万m3;西部山区水资源总量6 358万m3,其中地下水1 951万m3,可利用水量1 171万m3。东、西部山区为贫水区,中部为丰水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00 m3,仅为全国人均量的1/8,远远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1 000 m3的贫水线。
1.3农田灌溉条件差
义县有中型水库2个,小型水库11座,总容量15 856万m3,全县机电井1 762眼,铁管井8 400眼,目前全县已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中,农业灌溉用水9 500 m3,全县共有水源工程25 575处,全县可灌溉面积4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48.9%,低于全国平均数7.3个百分点,农田灌溉条件明显低于全国灌溉水平。而且东、西部山区地形起伏,耕地分布零散,水利灌溉难度更大。
2农田节水采取的技术措施
2.1节水灌溉技术
推广小畦灌溉、细流沟灌,淘汰无畦漫灌。在全县6.9万亩棚菜区实施膜下滴管技术,水分利用率达80%-90%,水分利用效率达0.9 kg/m3-1.2 kg/m3。亩节水60%以上,水分利用率提高40个百分点。2010年我县4月1日至5月10日无雨,全县春旱严重,70%的耕地只能靠坐水种来完成播种工作,我们在全县大力推广了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此项技术的解决春旱播不下种、出不了苗的高效节水新技术。
2.2集雨蓄水补罐技术
在旱平地和缓坡地建集雨坑,沟垄种植等农田集水措施强化农田降水入渗和空间在分配,创造农田水分局部优化条件,同时配套相应的灌溉措施,提高农田抗旱能力和经济效益。
2.3增施有机肥,营造土壤水库技术
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深耕深翻、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等蓄水保肥耕作技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供水能力,营造土壤水库,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降低灌溉的用水量。此项目技术是以增施有机肥营造土壤水库技术为核心,配套使用坐水种和抗旱品种相结合的一项技术。该项技术措施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地力,促进作物根系下扎,提高根系吸水能力,较好地利土壤深层水分,以肥调水,增强抗旱,促进了土壤胶体和团粒结构的形成,促进土壤自身保水能力,为充分发挥旱地土壤的效果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土壤有机质本身就是很好的保水剂,它可以吸取和保住高于自身重量5~10倍的土壤水,从而加大了土壤中的水的蓄存量,即建造了隐型土壤水库。
2.4抗旱保水剂拌种应用技术
以施用土壤保水剂技术为核心,配套使用坐水种和抗旱品种相集成的一项技术。主要是应用“博亚”、“旱地龙”等抗旱保水剂拌种,抗旱剂可以仰制作物蒸腾,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增加土壤含水量,能有效地提高作物的出苗率、成活率、到达苗齐、苗壮,进而提高作物产量,是节水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
3农田节水发展对策
1)采取分区划片,突出重点。我县东、西两大山脉为贫水区,多为坡耕地,因此抢墒播种,并配套相应的农田节水措施,例如选择玉米抗旱品种丹科2109等,同时选择抗旱保水剂播种技术,增施有机肥等,形成蓄、保、集、节、用一体化农田节水格局。
2)节约增效,促进农田节水工作的持续发展。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减少水资源的无效损失。
3)坚持科技引领,不断提高农田节水综合能力。以农艺、农机、生物、化学管理等节水措施联合应用,形成综合技术的集成示范。
4)科学使用抗旱保水剂,提高水分利用率。采取地膜覆盖技术达到保墒增温,同时培肥土壤,以肥调水。
4技术创新及发展前景
该项目针对辽西北玉米产区干旱缺水的实际问题,在土壤墒情监测、旱情预报基础上,因地制宜,优化组合,将增施有机肥、土壤保水剂、机械化坐水播种等多项技术集成创新,形成了一整套蓄、保、补水抗旱增墒技术体系。
辽西北地区缺水现象严重,已经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瓶颈”。农田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适应于全省各个地区的旱作农业生产,并为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和正确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祥实可靠的数据,达到节约水资源,提高水分生产效率,保证旱地作物高产、优质和农民增收的目的。创建新技术模式,深化发展,更加显示出它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金凤,等.辽宁农田节水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A].辽宁土壤肥料科技创新与实践论文集[C].2007.
[2]苏雅萍.辽宁义县土壤墒情监测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与生活,2011,12.
[3]孙宝凯,等.义县耕地地力评价[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关键词:绥阳县 生态建设 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145-01
一、研究区概况
绥阳县位于贵州省北部,介于东经106°57′―107°31′,北纬27°49′―28°29′之间,东邻湄潭,西接桐梓,北靠正安,南连汇川区和遵义县。绥阳县地势西北部高,中南部低,东南部又稍高,海拔多在800―1200米之间,最高海拔1802米,最低海拔540米,海拔高差悬殊。境内地形复杂,坝地较多,耕地集中连片,有4个万亩大坝,5个千亩大坝。2009年,绥阳县土地总面积2546.40平方公里,占贵州省总面积的1.45%,辖15个乡(镇)。2010年末,绥阳县总人口51.2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47万人,城镇化率26.30%。
二、绥阳县区域生态环境现状
绥阳县各区域之间的生态环境存在差异性,按照绥阳县《贵州省绥阳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结合绥阳县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现状与发展目标,可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区域。
(1)北部
该区域包括太白、青杠塘、黄杨和宽阔4个镇,属清溪河流域。地处县域北部,属于高山峡谷地貌区,海拔高低差较大。土地利用上处于林业区向农业区过渡的农林区。该区域由于早期砍伐和陡坡毁林开荒严重,森林面积减少,生态功能和质量下降,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量少,涵养水土的能力减弱,土地贫瘠、荒漠化、石漠化较重;加之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土地肥力下降,土地退化严重。该区交通较为闭塞,土地利用率不高,工业污染少,生态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2)中部
该区域包括枧坝、茅垭、旺草、温泉和坪乐5个乡镇。地处芙蓉江流域中山、丘峰谷地区,是绥阳县主要的旅游区域。区域内有喀斯特地貌出露,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居全县首位,人均耕地和林地为全县中等。该区农田水利设施和交通条件较好,是绥阳县发展生态农业和畜牧业的主要地区之一,但由于区内资源开发利用较晚,加之人口多、放牧和垦荒等原因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森林面积相对减少,荒山、裸岩较多。
(3)南部
该区包括洋川、风华、浦场、郑场、小关和大路槽6个乡镇,全区属于湘江流域。区内丘陵平坝及台地连片,交通方便,资源利用充分,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经济较发达。但是,人多地少,森林资源贫乏,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污染普遍。该区是生态型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城镇工业经济重点发展区,城镇、工业、人口集中,是全区环境污染主要的控制区。
三、绥阳县生态用地现状分析
1997年―2010年绥阳县土地资源时空变化的总体特征是:总体土地利用结构好转,质量相对下降,耕地结构性减少,牧草地退化严重。具体表现在:建设用地和生态保护用地(林地、湿地)稳步扩大,生态退耕成效显著,土地利用结构有所改善。从2000至2010,生态用地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由150933公顷增加到23312公顷,增长了23312公顷。其中,林地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到2010年林地面积增加了4122公顷;园地面积在2003年达到510公顷,而到2010年园地面积减少了18公顷;牧草地减少216公顷;水域面积与未利用地面积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到2010年分别增加了47公顷与19378公顷。
四、主要存在的环境问题
绥阳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目前绥阳县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几个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为:
(1)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
根据《绥阳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资料,绥阳县水土流失面积951.35平方公里(包括坡耕地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7.08%,其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49945公顷,中度水土流失面积43217公顷,强度水土流失面积1628公顷,极强度水土流失面积345公顷。水土流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降低,土层薄弱、土壤肥力低下,土地投入―产出效益低,影响了作为农业大县的绥阳县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的发展。
绥阳县人多地少,土地垦殖率较高,耕作土壤贫瘠,其中低产田土面积64.52%,由于普遍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土力枯竭现象普遍,使得土地退化严重,退化草地约占宜牧草地面积的10.00%。
(2)石漠化
绥阳县喀斯特石漠化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貌发育强烈的地区,石漠化土地南北分布较均匀、东西差异不大,北起太白镇的太坪,南至蒲场镇的七九,西起宽阔镇的中瑭,东至坪乐乡的大垭等,均有不同等级的石漠化分布。其中,旺草镇的石羊,大路槽乡的长阳和金坪等的石漠化较为典型。喀斯特地区往往形成以石漠化为核心恶性生态循环,主要表现为: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发生~区域贫困,较为严重的可威胁到人们的生产生活。
五、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的措施
(1)加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的综合防治
应实施芙蓉江、清溪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示范区建设和绥阳县生态修复工程,探索喀斯特地区水土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深入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修复的促进作用,因地制宜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坡改梯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生物与工程措施,综合防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增强水土涵养能力。
(2)加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
针对不同分区,切实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政策,因地制宜地改善生态环境,严格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和环保标准,严禁改变禁止建设区域生态用地用途,严格控制三废排放和生活排污,强化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自然文化遗产和重要水源地保护,推进城镇公共绿地、绿色通道及城郊绿化工程建设,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
(3)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诗歌比赛、公益广告、学校教育等方式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全社会关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相关部门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方便公众对违法占用林地、耕地,破坏土地生态环境等活动进行举报,对此项工作要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喻廷,但新球,吴协保.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模式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3,22(3):18―21
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河南省;对策
土地资源是一定区域空间内的气候、基础地质、地形地貌、土壤和动植物等自然要素与人类劳动成果相结合的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我国出现了一系列土地资源生态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污染等生态问题直接威胁着我国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成为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研究的热点,也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
随着中原经济区国家政策的出台,河南省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土地的利用和保护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河南省又是农业大省,国家的粮仓,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对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的相关内容的研究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以及中原 地区的兴衰,怎样协调好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和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河南省宏观战略设计的重要问题。
1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的现状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是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土地利用安全格局的基础。目前,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张建新基于P-S-R框架模型,从土地资源生态压力、土地资源生态状态和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响应3方面进行指标筛选,构建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1];刘勇等从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土地社会生态安全等方面选择了24个评价因子,对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结合该指标体系对浙江嘉兴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综合的评估[2]。汤洁等人依据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一般性指标体系,并从吉林省镇赉县土地利用结构及特点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了由目标层、准则层A、准则层B、指标层构成的土地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3]。高志强等采用数字环境模型,对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和四川盆地是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区域[4]。张虹波以黄土丘陵区的彭阳县为例,采用将状态评价模型和趋势分析模型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方法,对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实证研究[5]。这些研究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尝试。
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重要的农业与产粮大省,河南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傅建春等把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问题归结为土壤资源人均占有量低、耕地质量差、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等几个方面;张泊平和吴国玺则从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讨论了河南省土地资源利用模式和途径[6]。田克明和王国强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定和系统聚类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省18个单元农用地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7]。
2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现状
根据2010年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的信息,河南省土地总面积16.56万km2,其中耕地面积808.13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8.8%;林地283.15万hm2,园地31.03万hm2,牧草地1.47万hm2。居民点工矿用地185.57万hm2,交通用地38.96万hm2,水域用地122.23万hm2,未利用土地184.84万hm2。耕地总面积所占比例为全国最高的省份之一;人均耕地0.0867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紧张,土地的承载力较大,对经济的高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竣的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的三废、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给河南省的土地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直接影响了河南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河南省部分偏远地区经济和环境的恶性循环,更加影响了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部分地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壤肥力流失致使土壤朝着贫瘠化荒漠化的趋势演变,对当地的农业、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对局部小气候和植被多样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局部降水不均匀,小范围内气候异常,河流水系断流,水库的防洪抗旱的调剂作用得不到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林业资源不合理开发,动物栖息地遭到破坏,给生态环境以及生物生态多样性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经济发展建设的绊脚石,也对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1 耕地面积逐渐缩减,人地矛盾突出
从2002年的7262.8千hm2缩减到2004年7177.5千hm2,随着省政府政策的正确引导,从2005开始回升,到2008年逐渐趋于稳定趋势。但是耕地形式不容乐观,由于河南省人口众多,人均耕地更是逐渐减少,由1954年的0.205hm2,下降到2003年的0.086hm2,再到目前的0.07hm2,这种人均耕地逐渐减少的趋势发展给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很大阻碍,人地关系矛盾严重,特别是这几年中更为突出。
2.2 化肥农药使用量逐渐增加,农业活动造成的污染严重
从2002年开始~2011年,化肥使用量年递增为20.702万t/年,农药施用量年递增为0.254万t/年。耕地总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是保证了土壤的肥力供应和减少了农作物的病虫害的危害,但是实际情况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地资源和河流水库的富营养化以生态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土壤板结和农副产品的品质下降,对于农副产品的附加值的增加和有机产品的开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不利用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3 三废排放量增加,工业活动造成的污染严重
废水的排放量从2005年的26.3亿t增加到2010年的35.9亿t,年增加量为1.92亿t;废渣的排放量从2005年的6178.2亿t增加到2010年的10714亿t,年增加量为907.2亿t;废气的排放量随着国家政策中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对整个土地生态环境仍然产生巨大的影响。三废排放量的逐年增加对土地的生态环境以及整个农业的生态环境都产生较大的危害,有些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循环富集危害人体健康;有些污染物甚至直接危害土地资源,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废置;三废对土壤的污染还会引起大气、水资源以及人类居住环境的次生环境问题,威胁着土地生态安全和居民的生命健康。
2.4 自然灾害影响人次和经济损失日益严重
从2006年到2010年期间,自然灾害受灾人次最低在1613.06万人次,最高达到3531.8万人次,受灾人次较多并且范围广,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自然灾害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从2006年的43.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02.2亿元,经济损失逐年增加,根据曲线显示还有加速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通道的过程中,由于原有基础设施和防灾技术措施的陈旧落伍,导致社会经济在自然灾害面前非常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农业活动受到影响,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土地生态恢复带来较大的困难。
3 维护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对策
针对河南省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现状,本文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对相应对策进行探讨。
3.1 控制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方式和思路,提高耕地资源的保护措施
从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方式和思路上寻找对策,加强对基本耕地的保护,特别是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坚持节约用地制度,提高非农业经济建设用地的集约型、高效型,防止用地浪费,控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间接转换和开发使用,增强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以保障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要求出发,优化土地利用类型的结构和空间布局,实现各项经济建设用地、城乡基础设施用地、基本农田和生态用地的相互协调、合理布局,加强耕地资源的政策保护和措施保护。
3.2 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和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加强土地的生态环境修复措施
工业三废的排放造成了土地、水质、生态环境等质量退化和污染,应该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加大污染治理的投资和技术研发,提高污染治理的效率和技术水平,有效消减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控制农药和化肥在农业中的过量使用,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当前土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大土地生态环境修复经费的投入和相关技术的研究,提高相应的修复措施的实施,控制土地的生态环境不再进一步恶化,在此基础上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生态效益,在国家生态保护区的基础上扩展其影响范围和效益,努力使土地的生态环境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3.3 提高基础设施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土地生态安全监测评价体系
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土地生态安全的有效保障,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力,提高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特别是黄土沟壑地区和高山丘陵地区更应该从土地保护和农林业的基础保障设施的规划建设入手,做到科学合理,建设有效,维护有力,功效合一,切实发挥出基础设施的作用,保障土地的生态安全和农牧业的健康发展。并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土地生态安全监测评价系统,全面掌握土地生态安全的现状、发展规律和潜在威胁,能够及时有效的对于非正常变化和达到预警状态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监测和预报,保障土地生态安全在可查和可控的范围内,使得土地生态朝着安全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建新,邢旭东,刘小娥.湖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J].湖南地质,2002(2)
2 刘勇,刘友兆,徐萍.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J].资源科学,2004(3)
3 汤洁,朱云峰,李昭阳等.东北农牧交错带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综合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1)
4 高志强,刘纪远,庄大方.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9(1)
5 张虹波,刘黎明,张军连等.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及其动态评价[J].资源科学,2007(4)
今年,我院承担了《红古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安宁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作为我院新拓展的业务范围,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土地利用规划岗位要求履职人员具有土地资源管理、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资源与环境等相关专业的学科背景,要求掌握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及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和较好的写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二、三个月来的主要工作
1.《红古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工作
①制定了《红古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技术方案
②协助刘工,参与了红古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研工作
③设计了红古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期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④在郭德记和字明春同事的帮助下,完成红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期专题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专题研究四红古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分析及保护研究、专题研究五红古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及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和郭德记同事共同完成了专题研究二红古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用地规模预测、专题研究五红古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及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目前部分专题仍在修改中。
⑤目前正在编写《红古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大纲》。
①在院长、刘钢组长的领导下、协助胡明霞同事完成了皋兰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文本、说明。
②参与了皋兰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重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调研工作。
3.参与的其他工作
①在院长、刘钢组长的领导下、联系了西北师范大学暑期未回家的同学作为二调工作临时工作人员。
②协助院长联系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的领导,促成了我院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院业务及研究生本科生实习合作。
三、工作体会
1.单兵作战能力已经不适合院里发展的需要
规划项目对编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大型规划项目编制需要有良好的大局观、合理的编制思路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和以及建立能够相互协作配合的团队。作为规划项目组的成员,我认识到除了能独立完成子项目,在规划项目编制过程中还要能够做到对项目整体的把握和对任务的有效分解,跟委托甲方及合作单位积极对接和联系、与院内其他同事有效沟通和衔接,对项目组的工作进度和工作内容要熟悉,此外,对领导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沟通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实现与领导的有效沟通,及时推进项目进行。
2.项目完成不只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注重增加项目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在《皋兰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过程中增加了对未利用地示范区的研究内容,虽然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但也使得规划成果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并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完善的规划思路和丰富的规划内容也得到了甲方和专家、领导的认可。
【关键词】土地;增减挂钩;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土地利用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耕地资源稀缺的新时期,我要加强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践分析,以确保土地的有效利用。
二、“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出台背景
1、我国土地利用的严峻现状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在不到世界10%的耕地上,承载着世界22%的人口;人均耕地仅1.3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优质耕地少,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垦殖率和复种指数已处于世界较高水平,补充耕地和提高耕地利用程度的潜力十分有限。我们面临的是世界上最尖锐、最突出的人地矛盾。更为严峻的是,有限的耕地资源还在不断减少,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粗放利用还在延续。
2、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从土地利用的现状分析,节约集约用地的潜力来源主要可分为城市用地内涵挖潜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相比城市用地内涵挖潜,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巨大。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一方面,城镇建设必然要求扩大对土地资源的投入,不得不占用一些耕地,这是客观规律;而另一方面,土地利用粗放浪费、建设用地盲目扩张、违规违法用地还时有发生,这是现实状况。节约集约用地就是要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用地需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实现“地尽其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平衡。节约集约用地,是突破“土地瓶颈”、破解“双保”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很多地区,由于对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处理不尽得当,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不够高,造成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不断增长,土地利用效率愈显低下的局面。
三、“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意义
由于土地增减挂钩方案能够有效突破利益集团与意识形态的阻挠,有效缓解城市化、工业化的土地饥渴,促进土地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兼顾了国家、农民与开发商各方权益,因此作为一种折衷模式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在具体的实践中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了有益探索,涌现出重庆的地票制度,成都的温江模式,天津的宅基地换保障房模式,嘉兴的两转两换模式,创造了符合本地需要的土地增减挂钩模式。但所有模式都遵循土地增加挂钩的折衷理念,兼顾了各方利益,符合加速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因此能够得到快速推广。
四、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占优补劣”以次充好。我国城市一般都建在水源和土质较好的地带,地势相对平缓,城市周边的土地往往是良田沃土,而城市拓展所占用的土地也正是这些优质耕地。而那些通过土地整理后用来挂钩流转的建设用地指标,大多来自于宅基地和砖厂等的复垦地,这些复垦地的质量难以达到被占用的耕地的质量。
2、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的分配和使用不规范。从2009年起,在增减挂钩试点申报上,国土资源部不再要求地方政府按照项目来进行申报,直接将增减周转指标分配给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自行安排项目进行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从调查实践来看,有些地方的国土部门在指标分配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盲目分派指标等情况的发生。对于一些土地供需矛盾并不十分突出的地区来说,轻易取得建设用地指标,不仅没有达到集约用地的目的,还助长了这些地区乱用建设用地指标的冲动,导致城区建设盲目扩张,浪费了紧张的土地资源,与增减挂钩政策要求的以优化用地结构和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的要求背道而驰。
3、增减挂钩项目区与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不协调。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1990年代编制的,当时还没有实行增减挂钩政策。目前,增减挂钩试点地区专项建设用地规划,很多都以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某一章节作为依据,而不是综合考量,这样就造成试点地区建设用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地方的建设规划不协调。
4、农民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实施增减挂钩政策,使得我国城市、农村、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一方面,城市获得了建设用地指标,缓解了由于用地限制引发的经济发展问题;另一方面,因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了流转,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地。这一政策的实施虽然符合我国整体发展战略,加快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但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农村、农民的利益为发展的助推力的。
五、解决根本:制度设计自我完善
1、阻断地方政府通过增减挂钩追逐经济效益
保护耕地及农民权益、以工哺农的积极性只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更希望的是招商引资、扩大城市规模和财政收入,经济效益高于一切。换句话说地方政府拼命的扩大试点范围、大规模撤村并居,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追逐经济效益,大发土地之财,这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评价为主导的政绩评价体系有直接关系。只有将增减挂钩形成的收益用于农民保障和农村建设,彻底破灭地方政府想通过增减挂钩获利的想法才能抑制地方政府追求经济效益的冲动,更好的保障农民权益。这就需要我们在制度设计时将增减挂钩形成的土地收益作为专项基金,保证其用于农村社会保障而非地方政府的腰包。
2、土地确权,增加政府违法成本,提高农民话语权
无论撤村并居或者是农民被上楼,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农民手里的土地权利性质不清楚、产权不明晰,内容不完整。所以要想使土地流转,首当其冲要做的就是为土地确权,即要明确是谁的财产在流转,谁就流转的财产享有权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变革中蕴含着一个农业土地使用权利从债权性质向物权性质演进的过程,农民手里的土地物权已经完全成为农民手中的一项独立财产权利,所以农民可以自由处置手中权利,通过土地市场处置自己土地财产权而获取收益。对于属于农民的合法财产,确权颁证十分重要,是土地流转过程的基础。而土地权利明确后,政府就无法利用规定模糊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轻易使用行政权力以较低成本拿到农民的土地,强制土地流转,即便可以,政府的违法成本也有所提高。所以,同样的建设土地向城市集中,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路径。政府凭征地权拿地,给农民的补偿较少,是一条路径。这种做法对城市化积累的贡献大、城市建设搞得快,是成就。代价是农民分享得少,而且在权利关系上他们不是平等谈判的一方。而通过土地确权、流转、参与,最终分享城市化地租上涨的收益则是另外一种路径。在权利关系上农民与政府更加平等,农民的意愿也更加受到尊重。
3、依托载体、媒介,以便土地占卜平衡时不触及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
大规模的撤村并居受到非议,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强迫农民拆房、搬迁,使农民违背意愿被集中上楼;另一方面是因为增减挂钩政策属于土地用途管制,在实际运行中无法与实际项目相融合,而在撤村并居时,大量撤销建制村,按照地域相邻、习俗相近的原则规划建设成为农村社区,这样一来就危及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所以,必须要凭借一定的媒介、载体,例如重庆施行的地票制度,因为增减挂钩政策实质上就是指标的周转和交易,没有媒介很难运转,制度功能也无法体现。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土地的规划中至关重要。在今后的土地利用中,我们必须严格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保证土地最大限度的为人们所用,使撤村并居村民利益得到最大保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