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机构的培训

教育机构的培训

时间:2023-06-08 11:19: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机构的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机构的培训

第1篇

关键词:高考英语;改革;英语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一、调查背景及意义

国务院于2014年9月4日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的“英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英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等方案使得英语教育成为此轮招考改革的关注焦点。高考英语是改革的先行者,一直走在所有科目的前沿。恢复高考的近四十年间,英语科目的考试内容、试卷结构和考试形式发生巨大变化,但英语在高考中的恒定的分数权重和稳固地位,显示出国家和社会对其尤为重视。

近年来英语教育产业蓬勃发展,社会英语培训教育机构数量剧增,英语培训教育机构总量超过5万家,目前中国有近3亿人的英语消费群体,个人与家庭不断加大对英语学习的投入,仅2012年国内英语培训行业年产值达到近300亿元。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已经成为我国英语教育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河北省将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深化英语考试改革,引导英语教学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允许学生最多参加两次英语考试,并选择较好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河北省高考英语改革方案的公布对当地英语培训教育机构产生巨大影响。在高考英语改革的过程中,市场英语培训需求的变化和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未来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以河北省保定市英语培训市场为调查主体,对学生和家长的英语培训需求、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现状、应对高考英语改革的措施等方面展开了调研。

目前保定市各类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共25家,在此次调研运用配额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10家机构进行深度访谈,以了解保定市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经营现状等情况,以及针对高考英语制度改革所做出的业务调整意向及相应措施。

为了解学生和家长对英语培训机构的需求情况及对英语培训机构的认知评价等信息,针对学生和家长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13份,问卷有效率为78.25%。

三、河北保定英语培训市场的调查分析

1.英语培训需求旺盛,开发潜力大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参加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学生占总体的31.63%;在知晓高考英语制度改革的前提下,选择继续让子女参加培训教育机构的家长占比高达40%。此外,69.55%的家长单独决定子女是否参加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只有30.45%的家长会在选择英语培训教育机构时尊重子女的意愿,可见,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参加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最终决策权在家长手里。培训目的方面,41.4%的家长希望提高子女的语言交流能力,25.4%的家长为了培养子女兴趣爱好,为了高考应试和出国目的比例较少。因此,英语无论作为一项应用技能,其对学生及家长的影响力都不容忽视,保定市英语培训市场还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

2.英语培训机构的认知与评价分析

63.7%的家长在选择英语培训教育机构时最看重其教学质量,其次看重收费情况,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尤其关注培训费用,而对于其他方面诸如知名度、硬件设施等因素关注较少。高考制度改革英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部分学生家长认为这会增加家庭的英语投入。

四成以上的家长认为目前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最大不足是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四分之一的家长认为英语培训教育机构为了吸引学生等目的而夸大宣传,同样收费标准不合理也是英语培训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应引起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

对于获取英语培训教育机构信息的来源,选择亲朋好友推荐介绍的方式占比35.7%;选择培训机构人员宣传方式占比28%;选择网络宣传方式占比27.4%;选择报刊杂志宣传方式最少,占比8.9%。由此可见,口碑宣传是大家获取培训教育机构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另外,对于英语培训教育机构邀请学生及家长来店进行体验咨询,44%的家长认为是否参加取决于自身有没有充足的时间,有意愿积极参加的人数较少,仅占14.9%。

3.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保定市统计局数据得知,保定市各类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共25家,其中少儿英语培训教育机构13家,青少年、初高中学生英语培训教育机构3家,成人、职业英语培训教育机构3家,综合型英语培训教育机构6家。通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10家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进行了访谈调查,了解不同类型英语培训机构的主营业务。

保定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大多有名牌大学或知名英语培训机构授权举办的,地方自创机构较少。调查的10家培训教育机构都有自主研发的内部教材,这些教材不仅各有特色,而且能较好地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有别于传统枯燥的教材,但是电子教材、学生课外资料、实践性课堂及网络平台的利用较滞后。7家培训教育机构有明确的市场定位,能够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仅教授英语专业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际培训过程中,仍存在只注重语言学习而轻能力培养的问题。

4.英语培训机构对高考英语改革的态度及应对措施

在调查的10家英语培训教育机构中,6家对此次英语改革持谨慎态度,相关业务调整计划还处于观望期,业务调整计划会根据即将实施的中高考改革方案细则来制定。3家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对此次英语改革持乐观态度,认为高考英语改革无疑会成倍地放大听说能力培训需求,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仅有1家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对此次英语改革持悲观态度,认为不仅生源会有所下降,而且英语培训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目前该机构已经要求对英语教材的编写进行调整,通过更新教材和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提升英语运用能力,并且决定引入一定数量的外教来充实一线教学,以应对高考英语制度改革的浪潮。

四、基于高考英语改革制度下对英语培训机构的建议

1.明确定位,塑造核心竞争力,突出自身特色

保定市25家英语培训教育机构中,半数以上专注少儿英语培训,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压力大。学生家长希望高考英语改革后英语培训能够由应试英语向应用英语转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升显著。由此,建议英语培训教育机构能够从市场需求出发,结合不同省市高考英语改革制度的具体实施意见,把英语听说能力作为重点,在课程设置、时间安排、课外活动等方面精心设计,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英语培训教育机构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还需要在课程推介、培训资费、培训服务和培训周期等方面打造自身特色,塑造品牌优势。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应在英语培训为主体的前提下,利用“产品驱动”打造自身特色,设计出新的课程,增加课程种类,全方位的满足客户需求。

2.立足市场,提升教学质量

学生家长选择培训教育机构最看重的因素是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因此,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应有明确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和方法来满足市场需求。

提高英语培训质量首先应注重教师素质,师资水平是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生命线,教师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着培训机构的经济利益和品牌形象。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应制定完善的师资培训,培养其先进教学理念,提升其教学能力及综合素质,其次在教学模式上应根据学习英语目标的不同来设计出差异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英语培训过程中获得最理想的学习效果。硬件设施配备也关系到教学质量效果,教育机构应注重自身硬件设施的齐备,不断引进先进的教育系统,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最快乐的英语[1]。

3.塑造品牌,优化推广渠道

亲朋好友介绍是学生家长获取英语培训教育机构信息的主要来源,所以,英语培训教育机构要注重口碑宣传来增加客户粘性,从课程设置、优质服务上树立良好的口碑。其次要注意品牌推广渠道的优化,一个企业品牌的推广过程是应具有连贯性。许多培训教育机构在访谈过程中都提到,单一方式的重复推广效果不佳,甚至让消费者产生倦怠感,因此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在品牌宣传推广过程中,应采用多渠道互相配合,优化推广渠道。

4.个性化营销,有效呈现课堂效果

在个性化营销方面,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应以自主研发教材为基础,以呈现课堂为手段,以优化课程设置为保障,以提高品牌知名度为目的。例如,自主研发的教材要符合少儿的身心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在课程设置时,可以将灵活调整授课时长。从学生成长角度看,家长是条件提供者、参与者;从学校角度看,家长是合作者、建设者、监督者。青少儿英语培训的特点是购买培训的是家长,而参加培训的是子女,因此要想培训课程获得家长的认同,首要任务是提高家长认知度和满意度,应让家长感知到孩子参加培训后的学习效果。因此,让家长走进课堂体验生动的课堂气氛,有效呈现出良好的课堂效果,同时建立多维衡量指标,把显性和隐性的效果通过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家长,让家长满意,进而为机构做正面宣传,最后成为机构的“活广告”。

参考文献:

[1]高梦,郑兰燕等.高考英语改革下英语培训市场何去何从――基于河北保定英语培训市场的调查[J].民营科技,2014(12):243-244.

[2]旷群,戚业国.高考改革与英语工具性本质回归[J].现代大学教育,2015(06):89-95.

[3]张允.高考英语改革中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5(13):77-79.

[4]魏宏君,朱婧雯.英语高考“社会化”认知分歧考论[J].教学与管理,2016(01):77-79.

作者简介:高 梦,2012级市场营销本科班;

井霜霜,2012级市场营销本科班。

第2篇

关键词: 民办特殊教育 教师在职培训 现状 对策

1.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以一定数量的特教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特殊儿童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格局[1]。但是,从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历史可知,民办特殊教育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民办特殊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状况。这些年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特殊教育需求的增加,民办特殊教育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杨团等人对北京市民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现状的调查研究证明,民办特殊教育已成为公办特殊教育的有力补充,为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作出了贡献[2]。然而,杨团等人的调研也反映出我国民办特殊教育在教育质量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如何通过提高民办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民办特殊教育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提高民办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民办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作为教师队伍建设战的重要途径,其发展现状、应对策略值得研讨。

2.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现状

我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搜索、查阅发现,现有研究中针对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的研究较少,几乎无人问津。但是,从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存在的数量、分布区域和发展趋势看,开展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的相关研究刻不容缓。

现有研究和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的整体现状不容乐观。

2.1监管体制不明确,缺乏培训平台。

由于我国相关管理体系、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或缺失,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存在较为严重的“身份认同”问题,即机构自身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归属于哪一个政府部门管理,从而出现了不同的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在教育、残联、民政、工商等部门“多头登记、多头管理”的现象[3]。由于“多头登记、多头管理”,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普遍缺乏行业规划、行业指导和行业规范。

因此,受上述因素的影响,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也相应地陷入了缺乏有效监管体制的困局。监管体制的缺失必然导致培训平台的丧失,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也就呈现出由各机构各自为政、各显神通的混乱局面。因而,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丧失了监管体制层面的保障。

2.2资源匮乏,缺乏有效支持。

首先,对于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机构而言,其运营经费来源主要有服务收费、项目支持、政府补贴、慈善捐款等。但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型民办特殊教育机构而言,服务收费仍然是该机构的根本经济来源。而中小型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又恰恰是我国民办特殊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在特殊教育高教育成本这一客观事实面前,大多数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很难在经费上保障教师的在职培训。这一现状使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陷入缺乏有效经济支持的困局。

其次,民办特殊教育机构,特别是中小型机构,由于其以服务收费为主的运营特性,势必迫使机构在人员配置上追求人力资本的最小化,即每个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难有富足的教师可供抽离出来参加培训,特别是参加一些日程较长的集中式培训。然而,这种日程较长的集中式培训又恰恰是教师需要的,也是能实际解决教师专业成长需求的培训。

再次,民办特殊教育机构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的客观现状,也使机构负责人在教师培训方面有所顾忌,不敢或不太愿意在教师的在职培训方面投入太多。因此,这一尴尬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办特殊教育教育教师在职培训工作的开展。

第四,特殊教育专业资源匮乏和分布不均,严重影响了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对特殊教育专业资源的获取。我国现有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师资力量实属有限,远不能满足其在职培训的需求,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并且培训平台更多地建立在一些设有特殊教育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中,而且上述资源多属公办特殊教育资源或主要面向公办特殊教育单位,民办特殊教育机构较难共享上述资源。

最后,由于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机构与公办特殊教育单位间相对隔离,且民办特殊教育机构与机构之间大多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彼此间缺乏沟通与合作,严重阻碍了民办特教机构及时、畅通、有效地获取特殊教育专业资源,进而限制了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3培训模式单一,缺乏系统性、持续性。

在大多民办特教机构中,特别是中小型民办特教机构,其教师的在职培训基本以机构内部自我培训的校本培训模式为主,其基本的操作模式是:机构管理者或教学主管人员根据机构服务模式、教学要求、教师原有业务水平等具体情况,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其培训方式主要以经验分享、个案讨论、专题讲解为主。该培训模式带有浓厚的“师徒传授制”色彩,其培训目的功利性较强;培训内容极易缺乏系统性、持续性;培训质量基本取决于培训人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培训时间随机性较大,缺乏有效的监管保障。

相对校本培训,民办特教教师校外培训形式主要以短期专题讲座或报告为主。一方面,讲座或报告式的培训模式往往会因为受信息来源不畅、时间不匹配、教学任务紧、岗位人员有限等因素的影响,较难满足民办特教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另一方面,专题讲座或报告式的培训模式均具有信息量大、知识面宽,重理论(观念)轻操作技能等特点,必然要求听众具备一定的基础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该模式对于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特别是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新教师来说,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必然受限。因而,该培训模式的有效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4学习动机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由于我国民办特教机构在教师薪酬方面较多遵循“按岗取酬,按劳分配”的薪酬原则,因此民办特教教师往往受制于薪资压力,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完成教学任务中,无心顾及专业学习或培训。机构在运营中迫于经费、成本等压力,较难在经费和制度上保障参加培训的教师的薪酬不受影响,即教师不会因为参加培训又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减少工资。另外,除薪资外,大多数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均较难在职务、职称等方面满足教师个人发展方面的需求,所以教师参与在职培训的积极性不足。

此外,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受经费、教师流失、资源匮乏等因素困扰,机构在建立和完善教师专业成长激励机制方面也极易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

3.开展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的对策

3.1明确监管责任,完善监管体制。

教育、民政、残联等政府部门应加强联系与合作,明确民办特殊教育机构的监管责任,完善监管体制,出台相应的监管细则,有利于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平台的建立。加大财政对民办特殊教育机构的投入与支持,更多地向社会购买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我国特殊教育事业。

3.2构建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合理格局。

我国教师在职培训的模式主要有:短期非学历培训、长期函授学历培训、校本培训模式等[4]。因此,结合我国民办特教教师在职培训现状和特点,以及综合分析影响民办特教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因素,势必要求我们形成以校本培训为主,辅之以短期非学历培训、长期函授学历培训等校外培训的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格局。

3.3加强校本培训,建立、完善校本培训机制。

师资培训的水平直接关系到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师资培训的水平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政策和举措、培训目标、内容,以及师资培训机构本身的水平等多种因素[5]。对于民办特殊教育机构而言,师资培训水平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该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校本培训以特殊学校为基本单位,可以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既不受规定课程教材的束缚,又能避免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是一种经济、实效、灵活的教师在职教育方式,可以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应该成为特教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模式之一。[6]所以加强校本培训,建立、完善校本培训机制关乎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机构的生存和发展。

3.3.1建立、完善校本培训机制是加强校本培训的措施保障。机制的建立首先是平台的建立,综合民办特教机构运营和管理特点,搭建以下校本培训平台。

3.3.1.1教研活动。每周开展教研活动,将教研活动作为每周例行性事务,并将其建立校本培训的核心平台。借助该平台,以个案讨论、教学重难点剖析、教学心得分享为线索开展研讨式学习,学以致用,提高教师在职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3.1.2专题学习日。每月抽出一定的时间开展专题学习,在培训时间上提供更充分的保障。专题学习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如:针对教育诊断与评估、个别化教育计划、ABA、TECCH、PECS、感觉统合训练、语言治疗、音乐治疗等专业知识、技能开展专题学习。

3.3.1.3自主学习。引导教师拟订专业成长计划,并主动为其提供必需的学习资料和信息,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从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角度提高教师学习积极性。

3.3.2制度的确立与落实是校本培训机制的动力所在。制度的确立即校本培训要求的具体化,从管理条例的层面对校本培训进行引导,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约束性与积极性。如以自编教师培训手册为契机和载体,明确教师培训目标、要求、内容,以及实施方式,规范校本培训的实施。

3.4丰富校外培训模式,构建支持网络。

校外培训是提高民办特教教师在职培训水平,丰富培训内容,促进同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共享社会资源,获取专业支持的主要渠道。

3.4.1加强沟通与交流,促进资源共享。

由于国内特教资源的有限性,因此资源共享,资源利用最大化势必成为获取专业支持的必然趋势。各省市或地区的民办特教机构必须敞开大门,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如:在进行教师在职培训时,可对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组合或共同承办专题培训,互利共享,共同促进教师在职培训水平的提高。这种沟通与交流不应局限在民办特教机构之间,还应拓展至民办与公办校之间。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应主动与公办特殊教育学校或相关部门建立联系,以争取获得更大的资源支持,从而实现在不增加运营成本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的师资培训资源的目的,进而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机构间的沟通与交流需要一个有效的平台作保障,所以各省市或地区成立相应的民办特教协会(社团)组织极有必要。该组织的建立不仅是促进机构间沟通、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而且在加强行业的监督管理,促进行业规范化,扩大社会影响力,获取社会支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4.2高等特教院校扩大办学职能。

近些年全国各省市多所高校相继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高等特教院校资源在不断丰富和扩大,但大多数高校的重点在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上,即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前教育,而较少有高校将其特教资源向在职特教教师开放或倾斜,从而使得特教教师的继续教育基本按普教教师的模式和轨迹走,进而出现特教教师的继续教育基本都是接受普教的继续教育的情况。民办特教教师的在职培训情况就更为糟糕,不仅缺乏短期培训的机会和资源,而且没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渠道,特别是特教相关专业的继续教学。

因此,各地高等特教院校应将特教教师培训纳入自身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组织教师编写培训教材,因地制宜,积极开展特教教师的在职培训[7]。积极开展成教或函授等继续教育,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开展短期非学历培训,满足特殊教育教师在职教育需求。

公办的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平台在组织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时,应主动将民办特殊教育教师纳入培训对象,扩大培训受众面。

3.4.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培训模式。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手段和模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众多文字、图片及音响资料得到了有效的保存,积累了海量的珍贵的原始资料,如一些知名专家的专题讲座,工作营的培训教材等,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这些资源常被入库封存,其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这实属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一方面,相关单位有责任和义务将其进行整理并共享,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应主动与这样的单位进行合作,承担相应工作,使相关资源得到及时的共享,这对特教教师在职培训来说是一种经济实效的培训方式。

参考文献:

[1]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369.

[2][3]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J].民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发展状况报告.学习与实践,2007,(05):127-136.

[4]陈小饮,申仁洪.试论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5]戴光英.西部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探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11).

第3篇

关于部分校外培训机构违规问题的通报

根据全市疫情防控总体要求,自2021年1月23日起,全市培训机构暂停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暂停期间,市区相关部门联合对校外线上培训机构的教师资质、信息公示、培训课程等情况进行检查并督促整改,对校外线下培训机构暂停线下培训情况进行明查暗访。现将有关问题通报如下:

一、未按要求暂停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区#教育机构@桥校区、区@教育机构@校区、@区@博2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和2厦校区、@区2培训学校@@大厦校区。

二、擅自恢复线下培训:区@教育机构东湖校区、区2教育机构望@区、区教育机构@校区、@区@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三、未按要求公示相关信息:@阳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课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你拍一)、@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科技有限公司(##外教培优)。

四、违规宣传竞赛课程:@爱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爱学)。

五、未按要求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区中#培训学校#中心校区。

对于上述存在违规问题的机构,市区相关部门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各校外培训机构要引以为戒,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规范办学主体责任。市区相关部门将持续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全力维护校外培训市场秩序。

第4篇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机构以外的符合法定条件的社会组织或者公民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继续教育、教育类培训、教育中介服务等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审批设置。

第三条 设置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应当配备专职校长(负责人),校长(负责人)应具有5年以上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经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身体健康,能坚持在校正常工作,年龄一般不超过70岁。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的校长(负责人)应当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校长(负责人)任职应报经审批机关核准。

第四条 设置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应当至少配备1名专职副校长,协助校长工作。其中,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负责教学的副校长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5年以上教育工作经历,熟悉教学管理工作。

第五条 设置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应当有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教师人数应当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在校学生人数相适应。建校初期,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教师资格的专任教师省级审批的应当不少于20人,州(市)级审批的应当不少于15人,县级审批的应当不少于10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教师人数应当不少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15%。

第六条 设置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应当有专职行政、财务、教务、学生管理人员,其中财务管理人员应具有会计岗位资格证书。

第七条 设置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应当有一定的招生规模。

省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民办教育机构首次招生专业应在3个以上,2年后在校生规模应不少于500人。建校3年后,招生专业应不少于5个,在校生规模应不少于800人。

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首次招生专业应在2个以上,2年后在校生规模应不少于300人。建校3年后,招生专业应不少于3个,在校生规模应不少于500人。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首次招生专业应在1个以上,2年后在校生规模应不少于200人。建校3年后,招生专业应不少于2个,在校生规模应不少于300人。

第八条 设置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应当具有与学校专业设置、学生规模相适应的、固定的、独立的校园和校舍。

省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教室、图书室、学校行政用房及其他用房总使用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教育中介机构办公用房不得少于300平方米。

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教室、图书室、学校行政用房及其他用房总使用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教育中介机构办公用房不得少于200平方米。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教室、图书室、学校行政用房及其他用房总使用面积不低于250平方米,教育中介机构办公用房不得少于100平方米。

租赁的校园和校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租用的校园和校舍必须配套,并办理具有法律效力的租用协议,能保证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运动以及实验、实训等各方面的需要,其面积不得低于上述标准要求;

(二)租用期限不得少于5年;

(三)租赁校舍要符合国家有关校舍安全、卫生、消防等相关规定。

第5篇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的管理,促进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称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以下简称“校外教育机构”)是指少年宫、少年之家(站)、儿童少年活动中心、农村儿童文化园、儿童乐园、少年儿童图书馆(室)、少年科技馆、少年儿童艺术馆、少年儿童业余艺校、少年儿童野外营地、少年儿童劳动基地、和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中心(馆、站)、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中少年儿童活动部分等。

第三条校外教育机构基本任务是通过多种形式向少年儿童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普及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卫生、劳动技术等方面知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动手动脑、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第四条校外教育机构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面向全体少年儿童,面向学校,面向少先队,实行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

(二)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应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三)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少年儿童的特点,寓教育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活动之中;

(四)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重视和提高普及性教育活动的同时,对有特长的少年儿童加强培训和训练,使其健康发展。

第五条地方各级政府要对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进行宏观协调和指导。各级各类校外教育机构的业务工作,应接受当地各主管部门的指导。

第六条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各种形式、内容和层次的校外教育机构或捐助校外教育事业。

第二章机构

第七条设立校外教育机构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符合少年儿童活动需要的活动场地和设施。

(二)具有合格的专职管理人员和专(兼)职辅导教师队伍。

(三)具有卫生、美观的活动环境、活动室采光条件;场馆内有防火、防毒、防盗、安全用电等防护措施。

第八条设立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应报当地主管行政部门批准。当地主管行政部门应报上一级主管行政部门备案。

独立设置的校外教育机构符合法人条件的,自批准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第九条校外教育机构一般应由行政领导、后勤供应、群众文化、教育活动、专业培训及少先队工作指导(限少年宫)等部门组成,以满足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工作的需要。

第十条校外教育机构实行主任(馆、校、园长)负责制。主任(馆、校、园长)在主管部门领导下,依据本规程负责领导本单位的全面工作。

机构内部可设立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由辅导员、教练员、管理、后勤等人员代表组成,主任(馆长、校长)任管理委员会主任。

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工作计划、人员奖惩、重要财务开支,规章制度建立以及其他重要问题。

不设管理委员会的单位,上述事项由全体教职工会议议定。

第十一条校外教育机构应加强内部的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按机构规模及工作性质建立岗位责任制以及财务管理、考勤考绩检查评估、总结评比、表彰奖励等规章制度。

第三章活动

第十二条校外教育机构开展各项活动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以少年儿童表演为手段,进行经营性展览、演出等活动。

第十三条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思想品德教育,应结合国内外大事、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古今中外名人故事、新时期各行各业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良好意志品格、遵纪守法和文明、有礼貌的行为习惯教育。

(二)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教育,应通过组织开展科普知识传授、发明创造、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活动,向少年儿童传递科学技术的新信息。引导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培养创新、献身、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和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

(三)体育运动,应通过田径、球类、游泳、体操、武术、模型、无线电、棋艺和多种多样的军事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他们勇敢、坚强、活泼的性格和健康的体魄。

(四)文化艺术教育,应通过课外读物、影视音乐、舞蹈、戏剧、绘画、书法、工艺制作以及集邮、摄影等活动培养少年儿童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艺术素养。

(五)游戏娱乐,应因地制宜地开展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并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多种游艺设施,让少年儿童愉快地玩乐。

(六)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凡有劳动实践基地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应按国家教委颁发的劳动教育纲要提出的各项要求,组织开展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劳动成果和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教育,培养自立、自强品格,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

第十四条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可采取以下形式:

(一)开展群众性教育活动是面向广大少年儿童开展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应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选择鲜明的主题,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如:举办展览、讲座、组织联欢、演出、开展各项比赛、夏(冬)令营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二)开放适合少年儿童的各种活动场所。通过参加活动,开发智力,培养少年儿童的各种兴趣,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三)组织专业兴趣小组。通过对少年儿童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技巧的培训,使他们初步掌握一门科技、文艺、体育、社会服务等技能。

第十五条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向少年儿童开放,安排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活动项目,并按有关规定对少年儿童实行减、免收费及其他优惠。

第十六条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工人文化宫、艺术馆、文化馆(站)、体育场(馆)、科技馆、影剧院、园林、遗址、烈士陵园以及社会单位办的宫、馆、家、站等,可参照本规程规定的有关内容组织少年儿童活动。

第四章人员

第十七条校外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应当拥护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校外教育事业,热爱少年儿童,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文化水平,身体健康。

第十八条校外教育机构按照编制标准设主任(馆、校、园长)、副主任(副馆、校、园长)、辅导员(教师、教练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第十九条校外教育机构主任(馆、校、园长)除应符合本规程第十七条的要求外,还应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其学历要求可按当地具体聘任文件执行。

校外教育机构主任(馆、校、园长)由主管部门任命或聘任。

第二十条校外教育机构主任(馆、校、园长)负责本单位的全面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

(二)负责本机构的行政管理工作。

(三)负责组织制定并执行本单位各种规章制度。

(四)负责聘任、调配工作人员,指导教师、教练员、辅导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

(五)加强全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政治、业务学习,并为他们的政治、文化、业务进修创造条件。

(六)管理和规划机构内各项设施、经费的合理利用。

第二十一条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教师应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取得教师资格。校外教育机构教师实行聘任制或任命制。

第二十二条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教师应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做到:

(一)关心、爱护少年儿童,尊重他们的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制止有害于少年儿童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现象。

(三)对本单位工作提出建议。

第二十三条校外教育机构其他工作人员的资格和职责,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校外教育机构应重视工作人员的职前培训并为在职培训创造条件。

第二十五条校外教育机构要主动争取各级各类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协会)中的老干部、老专家、老文艺工作者、老科技工作者、老教师、老工人、老党员、老模范等老同志的支持,定期和不定期的聘请他们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专、兼职辅导员。

第五章条件保障

第二十六条校外教育机构建设应纳入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形成地、市、区(县)到街道(乡、镇)的校外教育网络。

第二十七条校外教育机构的经费应列入各主管部门财政专项开支,随着当地经济建设和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增加。

第二十八条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要按《教师法》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属于教育事业编制、成建制的校外教育机构中的教师依照《教师法》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校外教育机构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活动下,不削弱骨干力量、不占用主要活动场地,并经当地主管部门批准,可适当开展社会服务,其收入应全部用于补充活动经费。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条对滋扰校外教育机构工作秩序,破坏校外教育活动设施的,有关部门应予制止,并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校外教育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当地主管行政部门给予警告,限期改正、整顿,以至停办等处罚:

(一)未经批准,擅自设立校外教育机构的;

(二)校外教育机构开展的活动内容不健康,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

(三)校外教育机构开展活动以营利为目的的。

对主要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行政部门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6篇

现如今,由于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学校教育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和提升工作、生活质量,人们自觉地利用各种业余时间,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家长们对子女课外培训教育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正是由于市场需求较大,临潼区内各类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在近几年如雨后春笋,数量和规模都快速增长。其中大部分都在市场监管之中,严格遵守税收法律,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未登记注册、无照、无证培训机构和较多的私人家教机构。

民办教育机构存在以下共同特点:第一,实施教育或者培训的时间周期段,办学动机灵活;第二,教育培训对象不受限制,培训内容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需要确定;第三,教育培训机构的师资极不稳定;第四,教育培训机构面对的客户大多为非企业客户。第五,收费项目和标准基本按照市场同行业规则制定,存在一定自由度和伸缩性,如短期培训根据每期招收学员的多少、教师知名度、教育机构品牌影响力等在价格上有较大差别,区别收费,收费标准悬殊较大。

正是由于民办教育机构以上所说的行业特殊性,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可能存在以下涉税问题和风险。

一、会计基础薄弱,涉税原始资料欠缺。部分教育机构没有专职财务人员,有些为老板的亲属或者聘请简直财务人员,缺乏专业财务知识、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倒是民办教育机构财务管理尤为婚礼,账册不齐的现象较多,原始凭证管理较为混乱,会计基础资料不全。

二、未按规定却发票和使用发票,发票管理混乱。许多教育机构使用收款收据或者是电脑打印票据作为收入确认的原始凭证。成本费用列支的凭证业十分地不规范,如房租费用列支无正规发票,支付临时聘用人员的讲课费也未取得劳务发票等。

三、增值税方面的问题。存在将未开具发票的收入计入往来款项,仅将开票金额确认收入,申报缴纳税款。未将价外费用合并应税收入申报缴纳增值税,比如以培训收入扣减招生费用和教师课时费后的余额申报缴纳增值税。而有些是现金收入不入账,从而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而有些未经批准开办的家教班根本没有纳税意识。

四、个人所得税未全员、全额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对于临聘的兼职教师没有扣个税,即使代扣代缴也未按照劳务报酬代扣代缴,而是按照工资扣除5000元费用缴纳,导致少缴个税税款。而且在多处取得收入的教师也没有主动申报个税,税收意识淡薄。同时也存在民办教育机构的投资人以个人名义购房买车等,未确认为个人收入未代扣代缴个税的问题。

以上是民办教育机构常见的一些税收问题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还有一些在这里没有提及,但说了这么多,最主要的还是要提醒大家以后加强自身经营管理,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加强公司内部监督管理,避免因管理不善漏缴税款,造成严重的违法后果。同时税务局也要发挥自身税法宣传职能,通过纳税人课堂、座谈会、微信群等各种途径,宣传普及税法知识、税收优惠政策及违反税收规定的各类惩戒措施,引导大家按时申报纳税,提高纳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希望大家争做做一名知法守法的纳税人。当然,在支持鼓励依法纳税的同时,我们税务局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偷逃税行为。对于建账不全,财务核算不健全的纳税人,核定应纳税所得额,防止税款流失。对于不办理税务登记、不申报纳税、票据管理混乱、不使用同一发票的纳税人责令其限期整改、补缴税款和滞纳金、罚款,同时强化对此类纳税人的专项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集中力量查处和打击。还要加强教师个税征收管理,利用实名办税系统,对各类兼职教师多处取得收入进行核查,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对于欠税、偷税、漏税行为,税务机关有权联合其他部门限制法人、财务负责人等公司高管出入境、大额消费及人身自由,更为严重的后果是承担相应的法律刑事责任。

总之,我们坚持“鼓励发展,大力支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的原则,为民办教育机构保驾护航,但同时也需要采取必要的控管手段,严格按照税收政策规定做好从登记到征收到日常税务管理各项工作,确保税收无遗漏。

第7篇

[关键词]:新时期 教育培训行业 发展

在知识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部分学者针对新时期教育培训行业展开了调查研究行为,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仅有53%的大学生对教育培训行业有着初步的了解,同时,基于人群调查的基础上发现,8.6%的人群倾向于教育培训行业讲授法的实施,另有54%的人群热衷于实地考察的教育方法。为此,当代教育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方向。以下就是对新时期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状况的详细阐述。

一、当前教育培训行业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教培训行业发展过程中凸显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商品、服务水平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即基于2015年相关调查数据表示,教育培训纠纷案件已经上升至2500件左右,以30%的速度持续增长中,同时质量投诉案件所占比例最大,为45%。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当前教育培训行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对其展开行之有效的处理,以此达到教育目的;第二,在教育培训市场发展现状调查中得知,有30%以上的人群认为教育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机构众多、集中度低”的规模发展问题。例如,规模超过100人的教育培训机构仅占据2%左右,为此,应强调对其的有效处理,提升整体教育行业服务水平。

二、新时期教育培训行业发展前景

当前教育培训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稳固我国教育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要求新时期教育培训行业应不断扩大自身规模。即从新时期教育培训行业发展前景市场预测调查中得知,我国教育行业在语言、会计、就业技能、IT等领域发展过程中,将以20%的速度持续增长中,同时,我国政府部门亦将鼓励各地区家庭增加5000元的教育培训支出费用。此外,就2015年教育培训行业总规模调查数据表明,其在线教育比重将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上升至8%左右,即约800亿元,同时市场规模增量亦将凸显出3500-4500亿元的发展趋势。另外,在教育培训市场分析报告中显示,到2016年为止,我国教育行业市场规模将呈现出约23%左右的发展趋势,即超出1700亿元。为此,新时期教育培训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对自身优势资源的利用,即落实实地考察等教育方法,继而由此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且推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已经上升至约736万人,且结业人次为92.28万人次。同时,教育部调查数据显示,非学历中等教育学生的人数及毕业数量分别为4613万人次、5084万人次。同时,全国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已经达到约10万所,即其未来市场发展规模呈现出较大的发展趋势,为此,中国教育行业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

三、教育培训发展前景及对策分析

(一)建构公共服务平台

在相关数据调查中得知,希望政府部门公示合法机构、办学标准、教师资格查询的人群分别占据了62%、50%、45%,因而在此基础上,新时期教育培训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增强自身整体竞争实力,即应注重公共服务平台的建构,且在平台建构过程中注重对网络平台信息传递功能的发挥,为教育者、教育机构等提供公共政策法规制度、公共信息公示等信息交流平台,就此提升教育培训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并引导其不断完善自身教育手段。此外,基于公共服务平台建构的基础上,要求技术人员应注重完善平台信息采集、、查询等功能,并强调对教育行业发展状况、规模、社会评价等层面的真实反映,由此达到最佳的教育状态,满足当代社会发展需求,且就此缓解就业危机问题。

(二)完善管理体制

在教育培训发展状况调查中发现,有38%的人群鼓励信用保证金制度的建立,以此来满足教育行业发展需求。为此,为了营造良好的教育空间,当前教育机构应强调信用保证金制度的落实,即以20%-30%为标准,要求学员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缴纳一定金额的教育资金,以此来保障学员利益。同时,在信用保证金制度实施过程中,要求保险公司应作为第三方机构对教育部门的资金运作状况进行监督,以此在教育机构倒闭的情况下保障学员利益不遭到侵害。此外,在教育培训行业发展过程中,亦应注重强调检查、评估、认证等制度的建立,以此来实现对教育机构发展状况的评估,达到高效率教育目标。

(三)加强社会监督

在教育培训行业发展过程中强调社会监督环节的落实亦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为了提升教育机构教育质量,要求教育部门在发展过程中应建构自我评价系统,继而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就此增强群众整体信服度,达到最佳的教育状态;第二,为了推进新时期教育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我国教育部门应注重倡导开放式、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完善,由此引导学习者、社会主动参与到教育机构服务质量评估过程中。例如,某教育机构在培训课程效果评估过程中即鼓励学生家长及社会成员代表参与到评估环节中,并以举报箱、投诉点等途径来展开评估行为,由此引导教育行业不断优化自身课程形式,且就此实现对自身发展规模的系统化扩大。

综上可知,我国教育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服务质量较低等问题影响到了自身整体发展步伐,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高水平教育环境的营造,要求新时期教育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应从加强社会监督、完善管理体制、建构公共服务平台等角度出发来扩大自身发展规模,并基于“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贯穿下营造良好的教育空间,迎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胡昌送,王立红,李明惠.广东交通运输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态势分析[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02):35-39.

第8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 发展 幼儿教师

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落实,学前教育将在政府管理、教育公平、质量提升、机构改革深化、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形成和国际融合等多方面呈现出发展趋势。把握学前教育未来发展前景,顺应其发展方向,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在2010年12月9日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印发中提到“把学前教育摆在更加要的位置、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坚持科学保教,统筹规划、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

二、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前教育不断走向市场化。

近些年来一些社会力量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目的偏于盈利,而真正重视学前教育、为幼儿成长提供优越育人环境的为数不多。许多个体学前教育机构办学条件差,租用一些民房或陈旧的闲置房,不具备应有的安全通道和保暖、采光、通风等幼儿需求均很难保证,而且设备简陋,数量有限,向家长收取的费用很少用于改善条件,而收费标准还在逐年提高,幼儿的学习环境改善较小。

2、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有待提高。

幼儿教师的结构不合理,只要体现在农村地区。很多农村聘用的幼儿教师在年龄普遍偏大、学历低、待遇低,是的学前教育陷入了学前教育机构教学质量低、教师水平低、学前教育低发展水平的恶性循环。这种状况极大的影响了幼儿的学前教育。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发展幼儿教育事业,要从培养和提高师资入手。”幼儿教师的培训权利得不到保障,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不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前教育的质量。由于绝大多数学前教育机构属于属于私人,工资发放不稳定,个别机构还存在缓发、扣发现象,这种情况下就更不要说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这种现象不仅降低了幼儿教师对职业的满意度,也将低了幼儿教师的职业魅力,这对幼儿的教育也起这严重的影响。

三、对策研究

1.以政府为主导,简历健全的幼儿教育管理机构。

在教育部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及指导,加强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严格的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并落实好幼儿教师的地位及待遇,相关部门履行各自的职责,充分的利用各方面力量发展好幼儿的学前教育。

2.政府需加大对幼儿教育机构的条件改善。

支持社会力量承办幼儿教育机构,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积极参与,创造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发展学前教育教师培训渠道,加强教师在培训,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质量同时增加数量。

3.提升学前育质量

(1)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

(2)明确学前教育发展目标。有的放矢,全面扩大我县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3)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切实落实政府责任,确保适龄儿童均能就近接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

(4)落实学前教加快幼儿园建设,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构建数量充足、质量保证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育事业经费,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

(5)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学前教育管理服务团队。

(6)规范办园行为,坚持科学保教,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整体水平。

4.提升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等一系列变革水平

《学前教育机构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是新形势下为了推进学前教育机构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前教育机构教育质量而制定的,其指导下的学前教育机构课程改革包括了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形式、课程评价等多方面的改革。学前教育机构新课改把促进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以奠定素质基础作为学前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教师在新儿童观和教育观的指导下,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尊重幼儿的兴趣,视幼儿为积极主动探索者,为幼儿提供自主活动的环境条件,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让幼儿通过自然经验、社会交往和游戏等方式自主地学习,尊重幼儿的兴趣和个性,提供适合幼儿个性发展的教育,因材施教,挖掘潜能,培养幼儿自尊、自信、积极的情感和创新能力等。新课改的实施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无疑起到了推进的作用,随着学前教育机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广,将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注重幼儿整体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趋势,将使幼儿智能优势开放其潜能的特色幼教机构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展望我国学前教育未来的发展

积极稳定地推进学前教育机构建设体制改革。“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加大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扶持。”要实现2020年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5%的目标,单靠正规的公办幼教机构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办好公办学前教育机构,使其成为示范的基础上,依照公办的标准大力扶持民办幼教机构的建立,形成公办与民办相结合、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社会参与多元化办园体制,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将是未来学前机构体制改革的趋势;进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结合我国的教育特色,来推进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同时随着国际合作的扩展、深化,吸引境外学前教育机构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是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国际化需求的良好途径。

第9篇

(一)教师社会地位与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当前,英国幼儿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仍被视为“无足轻重”甚至“低人一等”,其工资水平也仅略高于全国最低线,远低于其他欧洲国家。以2011年为例,全日制普通幼儿教师平均时薪为6.60英镑,仅高出全国最低线0.52英镑;[4]平均年薪13300英镑,仅为英国小学教师的40%,德国普通幼师的69%。[5]社会地位和工资水平较低的窘境,降低了幼儿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和职业吸引力,抑制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学前教育生师比始终严格遵照0-1岁,3∶1;2岁,4∶1;3-5岁,8∶1(或13∶1);儿童保育0-5岁,3∶1的规定。[6]该规定仅反映当时的通行惯例,而非源自利于儿童安全和学习发展的确凿证据,沿用至今几无变革,成为导致教师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

(二)职业资格证书无序增长,趋于泛滥

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幼儿教师职业资格证书数量呈指数级增长,截至目前全国已有400余种不同类型的资格证书,其中仅有半数达到2012年修订版《早期奠基阶段教育纲要》(EarlyYearsFoundationStage,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法定要求。[7]证出多门、种类繁杂,权威性难以保障,令教育机构在招聘教师时眼花缭乱,难以甄别,亦造成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质疑。例如,家长们普遍希望幼教机构帮助其子女在关键的奠基阶段学习基本的语言和运算,但大多数资格证书均未对教师的读写算能力提出明确规定,这对家长给予学前教育的高度信任和儿童的健康发展产生着破坏性的影响。

(三)教育督导权责不明,程序繁冗

督导评估是判断教育质量状况的基本手段。自2001年9月起,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开始对学前教育机构实施督导,为其提供全国公认的质量基准,对教育质量和儿童发展起着重要的监督和改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与地方教育当局在督导权责和督查程序方面存在大量重复或矛盾之处,令学前教育机构深感迷惑,耗时费财。其次,针对每所教育机构的督导工作每3-4年开展一次,每次时长仅3-4小时,其间隔时间之长和检查用时之短,令社会对其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质量提升产生质疑。[8]第三,对于已经接受定期督导的学校,如果增设0-3岁早期教育,则需在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另行注册并接受额外督导,教育督导未与学校督导有机结合,为督导双方带来大量行政冗余。

(四)优质资源有限,制约家长选择

近年来,纵使英国学前教育学额,特别是全日托学额有所增加,但与政府制定的将2岁幼儿免费学额增至40%的目标仍有较大距离,需要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用以应对人口变化,支持家长尤其是母亲重返职场。受英国学前教育“照料”与“教育”双轨传统的影响,许多家长尤其青睐基于家庭提供“照料”服务的保育员,希望在家庭保育和幼儿园教育之间随意选择。然而,由于大多数保育员独立存在于学前教育机构之外,虽然其中部分对此适应良好,但仍有大部分疲于应对繁琐的自我管理事务,难以保证保育质量,注册保育员数量锐减,人才流失严重。截至目前,全国注册保育员已从20年前的100000余人锐减至当前的57000人,[9]其保育质量也始终落后于其他类型学前教育。上述双重原因制约了家长的选择。

(五)全国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差距显著

在英国,学前教育质量存在显著的区域差距。在学前教育发展最好的地区,未达到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良好标准的教育机构仅为8%;而在伦敦某区,该比例高达45%。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质量普遍较差,学前教育机构优秀达标率仅为10%,未及良好或优秀标准的保育员比例为39%,高出富裕地区16%。[10]

二、英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为了有效应对上述挑战,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英国政府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一)提高任职标准,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素质对于学前教育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格证书鱼目混珠的问题迫使教育机构将新教师上岗培训作为必行工作。教学署(TeachingAgency)于2013年夏季颁布了更为严格的幼儿教师任职资格标准,相关证书颁发机构也随之着手制定更高质量要求的任职资格条件,计划于2014年9月起正式采用。与之相应的培训计划也已陆续展开。1《.早期教育职业证书培训》计划研究发现,成年人工作业绩最佳与最差,以及生活富裕与较不富裕人群之间的教育成就差距,早在学前教育阶段便已确立,而研究生水平的高素质教师是助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为了吸纳更多优秀的研究生加入幼儿教师队伍,前布朗政府于2007年启动《早期教育职业证书培训》(EarlyYearsProfessionalStatus)计划,为儿童中心和日托机构培训研究生水平的专业人才,负责引领和推动新的《纲要》在全国贯彻执行。迄今为止,该计划已为英国学前教育培养了约11000名领军人才,[11]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儿童的健康发展。2《.幼儿教师》计划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结合近年来全国大力关注0-2岁婴幼儿教育的政策趋势,卡梅伦政府在上述计划的基础上,借势而行,于2013年9月启动《幼儿教师》(EarlyYearsTeachers)计划,为0-2岁婴幼儿保教培训优秀教师。该计划将幼儿教师入职标准提高至接近学校课堂教师标准,规定受训者英语、数学和科学成绩必须达到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eneralCertificateofSecondaryEducation,简称GCSE)考试C及以上等级,并从2014年9月起接受与课堂实习教师同等的技能测试,通过者方可获得任职资格。3《.幼儿教育专家》计划《幼儿教育专家》(EarlyYearsEducators)是针对任职资格达3级及以上水平教师开展的一项更高层次的资格培训计划。培训课程强化实践育人,加大教育实践比例,为受训者提供进入良好或优秀等级学前教育机构的实习机会。自2013年9月起,受训者中GCSE考试英语和数学达C及以上等级的优秀学员将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奖学金,成为该计划的首批毕业生,致力于引领学前教育结构化小组学习的开发与推广。

(二)调整生师比,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生师比的确定应以确保教育质量、有效满足儿童发展需求为原则。英国政府自2013年9月起,允许满足下列要求的优质学前教育机构调整生师比,优化教师资源配置:1)至少70%的教师持有3级及以上水平资格证书;2)所有教师英语和数学GCSE考试达到C及以上等级;3)在第一条基础上,至少有1名一线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1.教育机构生师比英国政府认为,虽然现行3∶1的生师比对于需要大量关注的0-2岁婴幼儿而言比较合理,但事实证明,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师有能力在此基础上多照顾一位儿童。因此,政府允许雇用有此类教师的非全日托机构将生师比调整为4∶1;在教师素质整体较高、开展结构化小组教学的机构里,可进一步将生师比调整至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法定比例6∶1,但不可陡增至法国的8∶1。对于3-5岁儿童而言,如果其所在班级至少有1位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则可将生师比调整至13∶1。[12]2.保育员生师比随着保育员职业专业化的提高,其生师比也将具有更多灵活性。英国政府自2013年9月起,将0-5岁生师比调整为4∶1,并规定在4名儿童中应包含2名不足周岁的婴儿。该比例与法国持平,但尚未达到爱尔兰、德国、瑞典的标准。此外,教育部还将在《纲要》中进一步明确保育员生师比的灵活性,例如,允许保育员在照管4名儿童的同时,附加照管1位因父母迟到而滞留的儿童,从而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13]

(三)完善督导制度,明确职责权限

为了强化督导职能,引导教育机构和教师更多关注保教质量和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自2012年9月起重点督导以下内容:1)教育机构满足儿童需求的程度;2)教育机构为儿童健康发展所作的贡献;3)教育机构的领导与管理。1.借力皇家督学提高督导权威为了强化对学前教育质量的督导力度,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于2013年9月起,吸纳更多皇家督学(HerMajesty’sInspectors)参与学前教育督导。通过分析调查数据的趋势和实例,在评优评先的同时,查找问题、改进工作;以中间人身份为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儿童中心与幼儿园之间建立联系;定期督导评估新成立的保育员机构。2.定向督导薄弱学校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还将与教育部合作,制定新的以薄弱学校为重点的督导计划,加大督导力度。这意味着办公室将一改以往4年一轮的督导间隔,代以突击视察的形式,更为频繁和密切地督导薄弱学校,为其改造提供有力保障。3.明确督导权责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做出的质量评级是评判教育机构是否有资格接受政府为学前儿童发放的幼儿教育补助金的唯一依据。办公室负责向学前教育机构阐明其与地方教育当局在质量监控事务上的不同权责,确保其质量仲裁角色的唯一性。地方教育当局也将从原有促进质量提升的任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致力于为发展不利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任务上来。

(四)多渠道扩大教育资源,给予家长更多选择

为了进一步满足儿童及家长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英国政府借力国外经验,多渠道扩大教育资源。1.创建保育员机构针对保育员流失的问题,教育部将创建集专业培训、就业引介和质量改进于一体的保育员机构,将保育员从安排培训和寻找客户等管理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开展优质保育。家长也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样耗时费心地亲自甄别保育员资格,而只需要联系机构,由其就近为家长匹配合适人选。机构受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督导,为家长提供质量保证。接下来,教育部将一方面提请议会审议,通过立法确定机构工作职责:1)提供定期培训和质量保证;2)供需匹对,成为保育员与家长之间的纽带,解决投诉等问题;3)承担注册、保险等管理工作;4)接受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的督导。另一方面通过借鉴国内现有保育员网络与组织以及法国、荷兰保育员机构的相关经验,确立机构运作模式,并于2014年起正式运行。2.鼓励更多学校提供学前教育服务借鉴法国的经验,英国教育部鼓励学校利用师资优势和校舍条件,提供学前教育,途径有二:1)开办保育员机构,将基于家庭的儿童保育扩大至学校团组保育,为儿童提供及早接触学校的机会;2)开办附属幼儿园或儿童中心,直接提供学前教育,目前已有约50%的儿童中心为学校所设,保教业绩令人满意。同时,教育部将取消当前学校增设3岁以下学前教育须在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另行注册的繁冗规定,鼓励更多学校提供学前教育服务。

(五)引导优质资源帮扶薄弱地区,缩小教育差距

鉴于各地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资源较为集中的现状,政府鼓励有良好或优秀学前教育业绩的机构将教育业务拓展至教育水平较低的薄弱地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教育差距。一直以来,大量力图扩展服务领域的教育机构终因复杂多变的地方质量标准和不同的开办资金要求而不得不放弃发展。对此,政府将明确资金要求,统一国家标准,简化行政流程,鼓励教育机构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机制,借此带动薄弱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化发展。

三、启示

未来十年,英国政府将继续致力于为儿童及家长提供更多优质的学前教育。为了实现承诺,政府直面挑战,锐意改革,成效已逐步显现。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教师队伍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平衡、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挑战,在一定程度上与英国相似。英国政府的改革措施,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第一,多途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党的十要求“办好”学前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提高教师质量。英国学前教育改革以教师队伍素质为突破口,提高入职标准,重视教师培训。我国亦应进一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提高各级各类培养计划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人事分配制度,制定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吸纳优秀人才,引领教师发展,全面提升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二,扩大普惠性优质教育资源。为了提供更多优质学额,英国借鉴多国经验,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学校举办学前教育,提供灵活多样的教育服务。对此,我国也应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同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科学处理资源扩大与质量提升的关系,加强学前教育的多样性,提高社会“学有所教”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英国重视发展0-2岁婴幼儿保教的成功经验为我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工作提供了参考经验。

第三,完善标准,加强督导。标准是衡量质量的依据。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英国政府提升标准,加大督导力度。我国亦应加强学前教育质量标准建设,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监管体系。落实《教育督导条例》,加强督学队伍建设,以薄弱园所改造为突破口,针对学前教育发展暴露的重点问题,开展专项督导,并定期将监测结果和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推动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

第10篇

关键词:新时期;幼儿教育工作;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132-01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或者说,现在幼儿教育的水平和取得的效果会非常明显地影响到未来我国人才的培养,影响到我国未来的建设是不是有足够数量的合格人才。因此,做好幼儿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未来我国未来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知识和科技的重要性也普遍认可。于是,教育要从孩子抓起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幼儿教育工作所采取的策略不能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代背景,需要有不同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与之相配套。本文结合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现阶段幼儿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进一步促进幼儿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幼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育一直是我们国家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一方面,是社会在口头上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视;而另一方面,幼儿教育工作又存在很多问题。结合实践调查,在现阶段幼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点:(1)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不足;(2)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缓慢;(3)幼儿教育机构管理不规范;(4)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在一些边远地区的农村,幼儿教育更是“无章可循”,有的地方是1年,有的地方是2年,也有3年的,而且所用的教材也是各不相同,教师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因此,要想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幼儿教育工作,就必须要多部门相协调,不断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幼儿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

1、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着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成长,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振兴。尤其是对于幼儿阶段的教育来说,这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是民族发展的基石,如果没有良好的师资力量,高水平的幼儿教育就无从谈起。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通过工作环境、待遇等方面的倾斜,加强具有更专业的业务知识,更丰富教育教学经验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要对现有师资队伍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幼儿教育机构要给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接受更好的继续教育或者专业性更强的培训,以快速提高自身素质。

2、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

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多样性的,不拘一格,有个性的,幼儿是以主体的身份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发展的,幼儿的认识、理解、想法、感受以及活动的方式等主体性要受到尊重。幼儿教育要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体现其主体性的机会与条件,通过幼儿自主,创设性的活动,促进其发展。因此,各幼儿教育机构以及一线的教师,都需要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全面性、启蒙性和保教相结合为指导原则,更好地把握不同年龄幼儿心理、生理的特点,与时俱进地转变工作作风,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发展。尤其是要针对幼儿个别差异、兴趣、能力设计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引导幼儿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同时,也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通过定期召开家长研讨会、开辟家长园地、制作家园联系卡、观摩教学活动、离园时谈话以及在各幼儿园主页中开辟幼儿识字专题网站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学习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使其积极参与幼儿教育中来。

3、进一步加强幼儿教育机构管理

在我国现阶段,幼儿阶段的教育并没有纳入义务教育,而且对于兴办幼儿教育机构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管理措施也不到位。于是,出现了不只是幼儿园 “虐童事件”,甚至是孩子在幼儿园中生命都出现了意外。在扼腕痛惜的同时,我们必须要亡羊补牢,加强对幼儿教育机构的大力监控,不仅要对现有的幼儿教育机构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对于未来准备要兴办的幼儿教育机构更是要提高门槛,确保幼儿教育机构规范化发展。平时,各地教育主管机构还要加强对辖区幼儿教育机构的检查,包括防火、防水、防盗,教职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深化幼师师德建设,加强保育、保健人员岗位培训,完善考核机制,着力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

4、保证幼儿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

第11篇

关键词:在线教育;产业链;盈利模式;建议

自2012年起,资本市场对在线教的关注度和投资力度逐步提升。BAT巨头加速了对在线教育行业布局,传统线下教育机构新东方、好未来也加快了在线教育业务的发展,同时,各种在线教育领域的新项目也层出不穷,使在线教育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企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更多的企业则面临着倒闭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网民和学龄人口巨大,教育消费比重大,教育培训市场规模超过万亿,2016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也达到了1000亿以上。根据《2015年互联网教育产业蓝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中国在线教育领域企业数量约有9500家,包括学前教育、K12教育、职业教育、出国留学教育、高等教育和语言培训类教育领域。但就整个在线教育领域而言,真正可行的盈利模式还没有被找到。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在线教育的产业链和现有盈利模式特点。

1 在线教育行业产业链分析

在线教育的涵盖面十分广泛,形式多种多样,如果按照产业链架构进行划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提供方

内容提供方的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企业包括传统教育机构和在线教育机构;个人是指从事在线教育的教师等。提供的内容包括四种:一是教学视频,主要是传统的教育机构或个人将线下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内容上没有太多的变化,因此一般缺少针对性。二是文档资料,一般提供给用户无偿或有偿使用,比如百度文库、知乎等。三是教育工具,主要是指以多种形式存在的辅助类学习工具,包括背单词型产品、题库型产品、笔记型产品、早教类产品、评测与资讯工具。

(二)平台提供方

平台提供方是为在线教育的提供者和使用者提供的中介平台。在线教育的提供者主要包括机构和个人,所以根据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模式:一是B2C模式,指在线教育企业向用户提供服务;二是C2C模式,指个人向用户提供服务;三是C2C+O2O模式,指个人通过“线上+线下”向用户提供服务;四是B2C+020模式,指在线教育机构通过“线上+线下” 向用户提供服务[1]

(三)技术提供方

技术提供方的主要职能是为在线教育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比如华平股份为远程教育系统提供支持,立思辰、天喻息在政府或学校搭建教育云平台等。[2]技术提供方不提供教育内容,而是为在线教育机构提供全方位的在线教育技术解决方案。

(四)电信运营方

宽带是实施在线教育的技术基础,而这一切技术基础恰恰是电信运营方提供的。电信运营方掌握着大量的客户资源,在4G时代下推广移动端在线教育产品具有极大优势,信运营方也可以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在线教育类产品。

(五)渠道提供方

渠道提供方是指帮助在线教育机构或从事在线教育的个人将产品和服务推广、销售给最终用户。渠道提供方一般分为三种:一是以百度、腾讯等为代表的网络推广服务商;二是在线教育企业独立建立的推广和销售渠道[3];三是商和加盟商,专门为在线教育机构的产品做。

(六)最终用户

最终用户是指购买在线教育产品和服务的相关群体,包括企业、家长、学生和老师等。这里指的企业,主要是入驻在线教育平台的企业,这些企业会付给平台一定的佣金费,然后利用在线平台上的客户资源,销售自己的教育产品。家长和老师作为最终用户,主要是在学前教育和K12教育领域。家长是为子女选择最合适的在线教育产品,老师主要是利用在线教育产品来辅助自己的教学。

2 在线教育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我国在线教育行业正处于发展初期。一方面,其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寻找到一种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提升在线教育行业的变现能力,在线教育行业将无法持续发展。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现有的在线教育盈利模式。

(一)内容收费模式

是指针对用户购买的教学课程和资料收费。代表性的企业有梯子网、第九课堂等。采用内容收费模式的在线教育机构,往往在同行业和领域内有良好的口碑和大量的用户,收费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具有知识产权的高价值内容,一般具有原创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在线教育机构和企业通过建立网站,将这些内容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给有需求的用户。

内容收费是在线教育各细分领域的重要收益来源,内容主要以下几种来源:一是部分在线教育机构独自创作的内容,尤其是传统的线下教育机构转战线上后,将原有的具有知识产权的课程和资料上传,针对部分核心内容有偿提供给用户;二是一些在线教育机构购买线下教育资源,然后将这些资源加工、再造和整合,将其上传至网络进行销售;三是一些在线教育机构购买线上个人教育内容的版权,然后在在线教育平台上销售。

从目前来看,在线教育机构和企业要想采用内容收费模式,必须保证课程和资料的质量,因为用户只会对高质量的课程和资料买单。但从在线教育领域来看,盗版以成为影响该盈利模式的重要问题,盗版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内容创作者的积极性,影响了企业和机构的收益。

(二)增值服务模式

是指用户在享受免费学习资源后,产生了免费资源无法解决的进一步需求,在线教育机构针对用户的这些需求提供进一步的服务,但要收取一定费用。比如一些在线教育机构首先会提供给用户一些免费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用户会产生一些问题,这时一些机构会推出网络咨询服务,针对用户的问题进行在线答疑,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这种盈利模式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和互动性,能有效避免盗版问题,所以在在线教育的各细分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比如从事职业教育培训的中公教育推出的线上申论批改,就是针对参加申论笔试的考生希望有老师能够对其申论写作进行有针对性地修改和指导,而提出的一项增值服务。

(三)佣金费模式

佣金费模式是指一些具有大量用户资源或流量优势的在线教育机构通过开发软件或搭建平台,对入驻的教育机构或个人收取一定的费用。采用佣金费模式比较典型的代表是淘宝同学、沪江网和YY教育。淘宝同学和沪江网搭建在线平台,通过收取教育机构的入驻费来实现盈利。因为淘宝同学和沪江网等这类在线教育平台具有流量优势和大量的客户群,所以能够吸引众多教育机构入驻,保障收益。YY教育搭建平台后,主要是吸引教师入驻。入驻的教师只要能够保证授课的质量,并且平台有足够多的用户,就能实现比较可观的收益。这些收益只需少部分提供给平台做佣金费用,剩余的收入基本上归教师自己所有。

(四)会员收费模式

会员收费模式,是指用户通过缴纳会员费,能够学习平台内部分或所有的课程和资料。这种模式比较典型的代表是华图网校,用户只要交固定额度的包月费,就能观看网校内的所有视频。但这种模式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用户不可能需要网校内所有的课程,这样就会使用户感觉机构收取的会员费太贵以及内容的针对性不足。

(五)广告收费模式

广告收费模式,是指向在线教育平台上或教育工具上投放的广告进行收费。鉴于在线教育行业各细分领域用户的特点,学前教育和K12教育领域采用广告收费模式比较少,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语言培训类教育领域采用广告收费模式比较常见。从收费方式来看,广告收费模式主要包括定额收费、按业绩收费和按流量收费。比较受欢迎的是按流量(点击次数)收费,但这需要在线教育机构必须具备品牌优势、流量优势、用户数量优势和点击量优势。然而,具备这些优势的在线教育机构很少,因此,广告收入只能作为在线教育机构收入结构上的一个补充,而不能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六)软件收费模式

软件收费模式,是指向教育的移动终端或PC终端收费[4]。比如一些在线教育 APP 软件,当用户安装使用时,有一些必须先付费购买。

3 在线教育企业发展建议

在线教育企业应该选择价值链中的哪一环,选择何种盈利模式,取决于在线教育企业的市场定位、产品开发能力、技g水平和资金状况。目前进入在线教育领域的企业大部分属于新创企业,资金有限,技术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不强,所以应结合自身最大的优势,做成小而优的企业,而非大而全的企业。比如一个企业要想进入在线教育领域,首先就要对在线教育的各个细分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评估,预测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透彻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最终选择在线教育产业链中的一环或几环,确定市场定位。

如果选择K12教育产业链中的内容提供方,接下来就要分析同类企业市场情况,确认目标人群和产品定位。K12教育可以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不同阶段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家长的需求,因为学生家长是最终的买单者,详细分析不同阶段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后,最终确定产品的定位,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同时,产品也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习惯,增加个性化和人性化的设计,吸引家长购买。最终通过不断完善产品的功能,形成较强的产品壁垒,增强用户粘性,进而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线教育已经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在线教育的产业链已经比较清晰和完整,但是在线教育的盈利模式还比较单一,而且每种盈利模式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从总体情况看,内容收费、佣金费和增值服务是主要盈利模式,其他模式只能作为一种补充,在线教育领域仍需探索和发展新的盈利模式。本人认为,在线教育可以多借鉴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因为在线教育与电子商务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在线教育企业在借鉴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一定可以找到更多适合的盈利模式,为在线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叶玲莉. 在线教育重塑未来学习模式――在线教育行业研究报告[J].计算机世界,2015,(22)

[2]风凰教育.2013年中国在线教育盈利模式分析[R].北京:风凰网,2013.

第12篇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开始与互联网紧密联系,教育也没有例外。之前传统教育机构更多的是教师与学生当面授课,而今天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线上教育公司运用互联网授课,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能够适应网上授课这种方式,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优质教师资源匮乏,远没有一线城市教师资源优质,促使家长非常渴求一线城市成熟完善的优质师资进而选择网络授课进行知识的传递。因此现阶段传统教育机构如何对待线上教育机构及线上课程,如何将线上机构与线下机构业务更加合理的调配组合就显得非常关键。

如今中国为了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及带动世界经济发展向好,一系列改革举措已经开始稳步推进。经济发展有其自身周期,经济发展良好,投资者将更多的目光聚集在金融及?V石等领域;当世界经济发展疲软时,投资者会将目光更多的聚集在教育,医疗等领域。教育产业具有一定的逆周期性,即使经济发展不在高位,教育产业的发展依然可以保持中高速增长,因此众多投资基金瞄准了教育产业,孵化及投资了一批批教育机构,导致教育市场机构竞争非常激烈。

除了互联网大环境的高速发展及投资基金大力追捧教育产业之外,教育改革也正在稳步进行。教育部之前进行教育改革试点工作,不断研究未来教育改革方向。今年刚刚颁布的教育改革方案也正体现了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与决心。中国经济改革一系列举措正在逐步发力,未来产业变革终将成为趋势,新的产业格局形成,对于人力资源的要求必然发生改变,因此教育改革的方向最终与日后产业变革需要形成一致性,为国家人力资源培养做出努力。教育公立机构的改革对于大多数依靠课外辅导业务为主的培训机构更应当高度密切关注。

二、现阶段教育机构转型过程面临的问题

1.宏观层面判断是否正确,集团战略是否经得住市场考验

转型阶段非常痛苦,除了投入时间,大量成本,精力去探索未来发展方向,也需要随时承担战略失误的风险。宏观层面战略调整的变动,机构主营教育产品也将随之改变,产品线的长度与宽度也会随之调整,产品架构变动势必引起组织架构的变动和人员培养方向的调整,而这一连串的连锁变动是由宏观层面的判断决定的,因此宏观层面判断至关重要,也是决胜非常重要的一环。

2.产品设计是否极致与完美

教育产业从2000年之后发展迅猛促使教育市场格局竞争愈加激烈。行业发展初期,市场竞争小,消费者能够选择的教育产品有限。但随着市场竞争越演越烈,消费者可以选择的教育品类和产品有很多,通过全面比较和考量,最终会选择最优质的教育产品进行学习。因此市场竞争愈是激烈,对产品设计愈是要求极致与无可替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催生了众多在线教育机构,而教育产品的设计能否很好的考虑消费者市场环境的改变,能否很好的考虑在线教育机构产品的比较优势与创新性,能否很好的符合市场预期都是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思考与考量的。

3.市场与销售的协调性如何

在线教育机构运营方式与传统教育机构不同,更多通过网上流量转化进行课程推广销售。随着在线教育机构纷纷涉足教育市场,传统教育机构如何提升市场活动的转化率及缩减成本,销售人员如何清晰全面掌握在线教育产品的优势,如何保持留存率、续班率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市场与销售模式,如何探寻最佳市场与销售模式是取得竞争关键的一步。

4.组织结构的灵活度

组织机构能否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能否面对不是非常明朗的宏观战略,依旧保持架构的灵活度。组织架构一方面伴随着产品或者产品条线,一方面伴随着执行产品流程人员的分配及培养。一旦组织架构面临宏观战略调整而无法及时调控,势必会造成公司架构的混乱。无法迅速调控或者更改公司教育产品,公司运营会遇到困难,恰逢公司综合财务状况不良,会对公司短期运营雪上加霜,很可能导致经营失败。

5.教学质量的保证程度

对于教育机构而言,教学质量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决定教育机构口碑的关键因素。对于留学机构而言,文书老师的文书质量是机构竞争的重要环节。很多教育机构盲目激进扩张校区数量,招进大批年轻教师,出于对成本的考虑,削减职前培训,导致新教师入职前无法得到正规培训及后续工作定期培训,因而教学质量一路红灯,无法赢得口碑及后续学员家长的认可。教育机构上市后每年为了保证收入利润等一系列财务指标的增长,很难同时兼顾高速扩张后的高品质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平衡两方面也是需要等待解决的问题。

6.对教师薪酬及福利待遇的把控

教育机构上市后为了股东利益最大化,不可避免的会追逐短期利益,片面追求业务利润而压低教师薪酬。教师薪酬的压低导致具有多年授课经验的老教师出走,独立进行授课或者办工作室、办学校,不仅与原有教育机构形成竞争,同时更多抢夺当地的教育市场份额。未来对于不满意机构薪酬待遇的教师离开机构后会有很多选择。优质教师资源是教育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如何留住优质教师才是重中之重。

7.运营管理人员的商业素质与能力

运营团队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运营机构业绩的好坏。民营教育机构运营人员教师背景居多,对于教学技能、教研具有丰富经验,但对于财务知识、销售技能、市场营销了解较少,即使项目运营阶段能够很好协调各部门,但无法从宏观层面给予项目运营及发展意见。外资教育机构运营管理人员销售背景居多,对分支机构销售业绩能够很好把控,但对于产品开发完善及新项目无法具有甄别力。留学机构综合管理人员基本较少,职务以销售总监、市场总监、文书总监单一岗位负责人居多。

三、如何积极解决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及运营困境

1.宏观层面多方面积极关注

新技术出现必然导致新商业模式出现,而新商业模式的出现也会引起产业变革及升级发展。密切关注最新技术发展动向、新商业模式发展、国内外最新产业变革方向,?e极思考、验证机构转型正确性与否,并以此做为借鉴。

关注经济金融发展。对世界经济及国内经济走向、各国金融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导向等外部宏观经济金融发展趋势的了解能够对自身业务发展部署及资源配置具有很好的预警及前瞻性。

经济改革推进、金融货币政策支持及新技术蓬勃发展将会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产业的变革,对于日后人力资源需求将会改变,继而影响教育改革及培养方向。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走向及变革趋势,尽早进行教育产品研发以满足未来产业变革对人力资源培养及需求的转变的前瞻性部署。

2.密切关注财务状况

宏观战略调整、试错纠错进程中,请密切关注财务状况。财务状况是外部投资机构,股东对公司业务发展最简单直接的了解。

现金流是公司需要密切关注的指标。现金流一旦断链,机构面临破产的危险及失败的境遇。现金流从会计做账层面是收付制,不容易进行造假及粉饰。因此比较具有可信性。

公司资产负债率及偿债能力各项指标需要密切关注。同时应当关注公司融资渠道是否通畅,融资能力及应对突发现金流不足等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

对公司营运能力各项指标,盈利能力各项指标,盈利质量各项指标,成长性各项指标应当密切关注,上述指标近几年变动趋势应该密切关注。

建立公司财务预警指标及模型,通过财务基础数据及财务比率的变动情况,及时进行预警,找出问题,迅速修正,保证公司运营问题解决及公司财务指标持续向好。

3.产品应当具备极致性及前瞻性

产品的极致性是考验产品经理及产品运营团队整体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对产品运营者是否具备不断完善不断进取性格特质的一个侧面体现。产品设计是否极致直接影响公司市场份额的占有率及销售额增长的幅度等。市场竞争越是激烈,产品极致度越是关键。竞争机构众多不是主要威胁因素,主要威胁因素是竞争机构的产品是最极致,竞争机构的产品具有无穷的活力及创新点,这是最激烈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教育机构产品经理,产品项目负责人未必能够关注除了产品之外的宏观经济及金融发展,世界教育产业变革,教育改革趋势,技术改革趋势等宏观层面,因此导致产品经理考虑产品设计无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及创新性,只能凭借工作经验及自己固有的教育经验进行产品运营等,势必无法做出极致及前瞻性的产品。而产品的前瞻性直接决定公司的产品条线,公司产品架构,公司组织架构,公司宏观层面战略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产品环节是关键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4.产品应当具有灵活性

产品设计完成后所在产品条线架构的确定是具有可变性及可调整的灵活度。每个人知识层面的有限及对产品判断都是具有局限性的,因此根据未来宏观战略层面的调整,产品是能够随时进行更改、调整进而配合新的战略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能够在激烈市场竞争争夺中,第一时间调转车头,驶向正确方向的关键。

5.组织架构的灵活度

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很多结点,逐步引进了西方的科学化管理。随着机构的发展,有些组织机构复杂厚重、办事效率低下、机构官僚化严重、部门间壁垒重重、组织文化不具有灵活变通性及创新性,这些都会制约转型阶段的发展及自我突破。组织机构透明、办事具有效率、组织架构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层级沟通透明直接是非常有利于转型期间机构的运转。转型阶段会根据外部宏观发展趋势去判断未来公司组织架构,产品类型,而战略转变也会引起组织架构的调整。组织架构若无法灵活变动,无法短期迅速调整恢复,整体就会影响机构转型的步伐,也会打破组织整体架构,不利于机构短期运营。

6.教师教学质量的保障

教育机构最关键是产品执行者教师水平的高低、知识领域的完备、教师师德都会直接影响机构的运营、销售额、满班率、续班率、回头率和机构的口碑等运营指标。留学教育机构,文书老师经验丰富程度、文书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留学申请的成功率。

7.教师工资及薪酬福利待遇的保障

教师人员授课经验与知识技能是教育机构的核心资源,也是教育机构主要竞争力的体现。教育机构上市后若一直追求高利润率,压低教学成本,削减教师工资,必会引起大批老教师不满,导致优质教师离开机构,开办新工作室或者学校,对教育机构无论从市场竞争层面还是人才流失层面都是非常不利的。教师离开教育机构或者因为工作待遇过低或者因为心受委屈,因此教育机构一方面应当提高优质教师工资待遇,一方面给优质教师创造良好轻松工作氛围,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不能短期片面追求业绩,利润率,收入等指标而忽略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8.运营管理人员的全方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