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1:20: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儿童心理问卷调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心理状况;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当前在我国儿童的心理问题成为了影响儿童正常发育和成长的重要问题[1],在儿童时期的心理问题会一直延续,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有超过50%以上的心理问题是来源于学龄前期,其中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会对儿童以后的成长和发育带来非常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问题给予重视,及时的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和行为干预,从而保证我国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育。下面本文选取抽取的1000例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抽取的1000例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年龄3~6岁,平均年龄(4.23±0.28)岁。分别从我市10所幼儿园抽取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调查。
1.2研究方法 在调查之前,先对儿童家长以及儿童说明调查的目的以及整个调查过程,希望能够获取最真实的调查结果,同时得到儿童的积极配合,保证整个调查过程的顺利开展,在调查过程中需要将一些注意事项及时的告知儿童及其家长[2]。然后根据儿童的真实情况,由儿童家长来进行问卷填写。
1.3调查内容 在调查过程中,主要是对儿童的年龄、性别、出生日期、年级、饮食营养状况、是否是独生子女、抚养人、受教育方式、家庭基本情况比如家庭生活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父母亲职业、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和记录填写[3]。
在上述基本资料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儿童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儿童的社会方面、情感和意志方面、生活方式、认知能力等几个方面展开详细的问卷调查过程[4]。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基本情况结果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全部回收,且回收问卷全部有效,都能够纳入到调查统计过程中。一共抽取了1000例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性儿童540例,女性儿童460例,男女比例为1:0.85。
2.2 1000名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结果分析 在1000例学龄前儿童中,其中存在一方面或者是多方面心理评分不及格的儿童都视为是心理不健康儿童。经过调查后发现有在抽取的1000例学龄前儿童中有超过27.00%的学龄前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社会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是24.00%,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是12.00%,生活方式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是17.00%,认知能力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是15.00%。
其中男性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是27.78%(150/540),女性儿童的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是26.09%(120/460),两组结果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34.00(85/250);4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24.00(60/250);5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20.00(50/250);6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26.00(65/250)。3岁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最高,明显高于其他3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我们应该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来改善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儿童健康成长[5]。本文选取抽取的1000例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结果发现抽取的1000例学龄前儿童中有超过27.00%的学龄前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3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34.00(85/250);4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24.00(60/250);5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20.00(50/250);6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26.00(65/250)。3岁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孙力菁,姜艳蕊,杨友,等.上海地区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03:248-251.
[2]何悦.学龄前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疼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
[3]吴斌,林希,陈晓冰,等.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A].达能营养中心(中国).达能营养中心第六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达能营养中心(中国),2003:5.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6-0426-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6.014
留守儿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迁徙过程中衍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在向城市或发达地区流动过程中,由于环境和现行制度的限制,不得不让自己的孩子留守在农村,托给老人、亲戚或其他人来照顾和教养,这就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群体[1-2]。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儿童留守现象相当普遍,最新数据报告,该群体已达5800万人①。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亲子分离的特殊状况,其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已十分丰富,但结果却有着很大的矛盾和分歧。不少研究主张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总体状况比非留守儿童差;但也有相当多的研究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没有差异,其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乐观。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已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文献进行调研分析,探讨这两种观点产生的过程及原因,客观而全面地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建议。
1 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评析
1.1 农村留守儿童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结果及评析
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的亲子分离而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似乎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声音,不少研究者基于自己的问卷调查也持这种主张。他们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心理问题突出[3-5],行为问题发生率高[6-7],有一定程度的情绪问题,如社交焦虑、状态焦虑、抑郁和孤独感等[1-2,8-11]。
1.1.1 对留守与非留守群体间差异性比较结果的分析
以心理健康综合性评定量表为工具的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的一些指标上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魏军锋、郑洪冰通过SCL-90的测查认为,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初中生人际关系敏感且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单亲外出和父母在家的学生[11]。但将该结果与全国中学生SCL-90常模[12]比较发现,即便是得分最高的留守中学生在9个因子上的成绩均显著低于国内中学生常模。因此,从现有结果不能得出父母外出打工会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结论。郑显亮、张杰同样用SCL-90对皖北农村展开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躯体化和恐怖两方面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4]。但与常模比较后发现,两群体在敌对、恐怖因子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说明皖北地区儿童的问题不是源于父母外出儿童留守,而可能是其他原因。黄艳苹等人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MHT)对江西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及非留守儿童[3];但是留守儿童的得分仍远低于该问卷的临界标准65分,说明该留守群体心理健康水平属于正常范围。
一些关于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的调查也主张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不及非留守儿童。徐为民等人的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41.3%,非留守儿童为36.6%,二者差异显著[6],但这两个比率均远高于全国常模12.97%[13],同样说明问题行为不仅仅发生在留守儿童群体。范方等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127名小学生的研究发现,留守组被试(67人)行为问题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4]。由于取样困难,该研究只收集到教师问卷信息而没有家长(或代养人)问卷的信息,因此还需要增大样本量并增加父母/抚养人对儿童行为问题的评估以进一步验证结果。在情绪问题的评鉴方面,刘正奎等运用儿童抑郁问卷(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对重庆、贵州两地667名农村中小学生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抑郁水平及状态焦虑水平上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特质焦虑上没有显著差异[2]。将此结果与常模[15]比较发现,无论是留守还是非留守儿童其焦虑水平都显著高于常模。这一结果同样不支持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由于留守带来的假设。袭开国针对留守儿童焦虑的研究也得到同样的结论[9],不同的是他的研究中留守儿童的状态和特质焦虑都显著高于常模,而非留守儿童则与常模没有差异。该结果证实了留守儿童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但解释为什么他们具有较高的特质焦虑尚须谨慎,因为这毕竟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张顺等人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对安徽省491名三至六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留守组社交焦虑的发生率(17.1%)显著高于非留守组(11.7%)[10]。根据孔德怡报告的城乡9~12岁普通学龄儿童社交焦虑问题的13.74%的检出率[16],这些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比率与普通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6,P>0.05)。上述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的差异性比较大多主张,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于非留守儿童,但通过与常模或正常儿童比较发现,得此结论尚需要更为恰当的统计和比较。
1.1.2 对留守群体内部检出率的有关结果的分析
有研究按照某一临界标准考查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评定指标上的检出率。这些研究大都以留守儿童在某些症状指标上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来证明他们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陈旭等人采用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手册(Prediction Test of Problem Children,PPCT)测得30.64%的留守儿童有问题行为倾向,该研究采用的检出标准为分量表得分C≥6分[17]。但根据量表手册规定,各分量表得分≥8分者才被视为有问题行为[18]。这样,该研究的结果可能就是检出标准过于严格所至。李宝峰的研究显示,中部农村留守儿童在SCL-90中的检出率为31%[5]。但是这个比率并不能说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紧迫性和严峻性,因为采用同一量表针对正常家庭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也较高,分别为31.71%[19]、37.4%[20],甚至77.9%[21]。王良锋等人运用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CLS)对安徽省489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检出86人(17.6%)有孤独感[8]。但该研究没有选取对照组或参照常模进行比较,不知道这17.6%究竟处于什么程度。张悦秋等人以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s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的测查发现,4~6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18.7%,高于全国4~16岁儿童常模(10.78%~15.16%)[7],但也没有报告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总之,以上研究都是只针对留守群体内部展开的,所得到的检出率究竟是高是低尚无法确定。
总结上述主张,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其中大部分都忽视了与常模或普通儿童的比较。尽管有些研究进行了留守与非留守群体间比较,但根据原文报告的数据进一步检验后得到3种结果:第一,留守儿童的得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参文[3]、[11]);第二,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得分均高于常模(如参文[1-2]、[4]、[6]);第三,留守儿童的得分高于常模,非留守儿童得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参文[9]),这个结果才可能意味着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的某些方面确实不及非留守儿童。另外有些对留守群体内部的研究(如参文[5]、[8]、[17])由于没有参照对比,无法衡量高低,因此根据目前已有的留守群体内部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来推论他们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尚需要更有说服力的依据。
1.2 农村留守儿童没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结果及评析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另一种观点主张,以往集中于留守儿童弱势因素的研究取向存在盲点和误区。这些研究者同样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显著差异,其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影响不大[22-25],家庭环境的差异并没有导致适应结果的显著不同[26]。
1.2.1 对留守与非留守群体间差异性比较结果的分析
研究者采用心理健康综合评定工具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并无差异。如同样以MHT为工具,何资桥等人发现,两个群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和总均分无显著差异,且总均分远低于问卷临界标准65分[22];郭少榕等人的结果与此类似[27]。刘璐等人用《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的调查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24]。胡心怡等人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研究也表明,留守与非留守在焦虑、抑郁、偏执、适应不良、情绪失衡、心理失衡及自尊等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23],“留守”似乎并不直接作用于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尽管有些研究没有报告心理健康指标的成绩,但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无差异现象至少说明,留守状态与心理问题之间可能没有明确的联系。
研究者在留守儿童情绪问题的研究上也发现他们与非留守儿童没有差异。周宗奎等人对湖北农村留守儿童的调研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孤独和社交焦虑上均未有显著差异[28];汪红烨对四川留守儿童研究的结果与之一致[29]。刘霞等人关于留守儿童孤独体验的研究也同样发现,二者得分均在正常范围内[26]。曹绍平等人对双亲外出打工、单亲外出打工和父母都在家3类儿童的社交焦虑的研究也没有发现差异表现[30]。
1.2.2 对留守群体内部检出率的有关结果的分析
针对留守儿童内部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状况,岳慧兰等采用MHT对383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发现(检出标准为总分≥65分或各分量表≥8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0.5%~10%,8个分量表的平均分在正常范围[25],总分比一般偏低。
总之,上述关于农村留守儿童不存在心理问题的研究几乎都是通过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各指标上无差异的结果,来说明“留守”并不是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影响农村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除了留守状况这一环境因素外,亲子关系状况、寄养家庭的教养方式、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当地留守现象的普遍程度以及儿童的个性特征等都可能发生作用。
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2.1 关于“留守儿童”概念界定的标准
尽管都称之为留守儿童,但不同研究者对“留守”的界定不同,有的以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子女为留守儿童[22],有的则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来界定留守儿童[3]。这样,根据两个截然相反的任意一个研究结果都不能明确推断留守状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而且由于被试变量含义的不同,两个研究的结果也无法进行比较。对被试变量合理、统一的界定是保证研究可靠的基础,根据文章开篇提到的定义,农村留守儿童应该是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农村儿童,因为“老人、亲戚或其他人”不应该包括父/母;但是,也有研究主张,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父母双方在家庭中具有不同的功能,缺一不可,据此将“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的儿童视为留守儿童[31],这一界定有一点不能自圆其说,因为不能以家庭特殊结构或状况对儿童产生影响来界定儿童是否为“留守”。因此,为了增进不同研究之间的比较,未来的研究对于如何界定留守儿童还需进一步探讨。
2.2 关于被试取样的广泛性与代表性
目前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某一个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研究,这就涉及取样的代表性问题,而取样的代表性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可靠性。这可能是使用同样的测量工具却得到相反结果的原因之一。单一地区的取样不能充分证明这些儿童的心理问题是由留守带来的还是由地区差异造成的。鉴于我国农村较为普遍的儿童留守现象与其心理健康乃至社会稳定之间的重要联系,未来的研究应考虑多地区取样以增大“留守儿童”取样的代表性,开展跨地区乃至全国性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专项研究,以便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为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指导,为国家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准确详实的依据。
2.3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选定与界定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确定的问题有两方面需要明确,一是什么程度可称之为有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是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确定。尽管大多数研究采用的都是标准化的测量工具,但对健康与否的筛选有些研究较为随意[17]。另外,有些研究通过留守与非留守的差异性比较来判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果分数高于非留守儿童,即为有(某方面的)心理问题。但如前所述,这里涉及与常模和普通儿童比较的问题。因此,若要确定留守儿童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要依照标准化测评工具本身规定的标准进行筛查和检出,更重要的是要与常模或与其他普通儿童群体进行比较。
2.4 客观看待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除了亲子分离的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还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出生和遗传、家庭和教养、学校和社会等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原因同样适用于留守儿童。一般来讲,父母外出打工目的是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当留守儿童感受到因父母外出务工而家境改善时,就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和满足。同样,当儿童留守在当地成为相对普遍的现象、留守儿童感觉不到自己与他人有什么特别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留守在家的境况可能就不会过于敏感。因此,本着从多种影响因素全方位考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则,研究者必须客观看待留守状态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既要切实反映其造成的消极结果,又要看到其中积极的一面,全面真实地反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本来面貌。
2.5 关注留守儿童群体内部分化和纵向追踪研究的必要性
当前,部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负面描述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不良环境的消极作用,忽视了个体发展的积极性和留守内部的差异性。同样环境下,有些留守儿童发展不良,而有些却发展良好。我们知道,是否受逆境的不良影响同个体的认知与人格有关,明事理、乐观、坚强坚韧等特点能够使个体把逆境当作机会和动力,奋发向上,这就是心理发展的“弹性”或“韧性”现象[32]。以往研究也表明,这些积极的情感可能会成为一种保护因素或发展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平衡、战胜环境的消极影响[33]。然而,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的个体因素,例如智力、性格特征、认知风格、韧性、主观感受等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留守儿童并不是一个不分化的群体,他们中间有适应不良的个体,也有适应良好的个体。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内部差异的研究,可以探查该群体分化的原因,进而辨别和区分其中的保护性因素和破坏性因素,为心理干预和辅导提供策略和方法。
此外,目前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多为横断设计,即探查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的农村留守儿童各种心理问题及其表现。但这些问题是暂时的,还是一直持续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留守时间的延长,已有的心理问题会加剧还是会减轻?这是横断研究不能回答的,唯有纵向追踪才能揭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动态变化。因此,今后应考虑开展纵向跟踪调查,探明农村留守儿童在留守的不同时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发展,为不同留守时期的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辅导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高文斌,王婷,刘正奎,等.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3):239.
[2]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77-179.
[3]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0):669-671.
[4]郑显亮,张杰.皖北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21-122.
[5]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82-83.
[6]徐为民,唐久来,,等.安徽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1):852-853.
[7]张悦秋,闫冬梅.连云港市农村4~6岁留守儿童心理行为调查[J].中国校医,2008,22(1):8-10.
[8]王良锋,张顺,孙业桓,等.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7):639-640.
[9]袭开国.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66-467.
[10]张顺,王良锋,孙业桓,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441-443.
[11]魏军锋,郑洪冰.亲子分离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身症状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2):83-85.
[12]刘恒,张建新.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88-90.
[13]忻仁娥,唐慧勤,张志雄.全国22个省市26个单位24013名城市在校少年儿童行为问题调查――独生子女精神卫生问题的调查防治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J].上海精神医学,1992,4(1):47-55.
[14]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15]郑晓华,舒良,张艾琳.状态-特质焦虑问题在长春的测试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2):60-62.
[16]孔德怡.邹城市9~12岁儿童社交焦虑心理调查[J].中国校医,2002,16(3):266.
[17]陈旭,谢玉兰.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调查及家庭影响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36(6):29-33.
[18]周路平,欧倩芝.岳麓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问题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593-594.
[19]侯振成,贾海涛,郭汲源.1397名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况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9):788-789.
[20]杨建军,张毓洪,戴秀英,等.1137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7,29(1):41-43.
[21]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26-228.
[22]何资桥,曹中平,刘永刚.湖南农村“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6):421-423.
[23]胡心怡,刘霞,申继亮,等.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5):502-503.
[24]刘璐,屈程,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内外控倾向关系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1):1017-1019.
[25]岳慧兰,傅小悌,张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10):4-6.
[26]刘霞,胡心怡,申继亮.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2008,(1):18-22.
[27]郭少榕.农村留守女童:一个被忽视的弱势群体[J].福州大学学报,2006,(3):94-100,2006,18(9):788-789.
[28]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29]汪红烨.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对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4):99-103.
[30]曹绍平,陈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4):82-83.
[31]郝振,崔丽娟.留守儿童界定标准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40-43.
关键词:留守儿童;养育方式;教养环境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9—0051—05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非留守儿童偏多,对此虽有不同认识,但多数研究结论支持了这一观点。一般研究认为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儿童早期的家庭养育方式,另一是儿童留守期间的教养环境。这两方面究竟是哪些具体因素起作用,各自的影响程度如何,这是本研究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一、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根据江苏中部和北部留守儿童的分布情况,我们随机抽取了6个县(市、区)9所中小学的400名留守儿童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查阅档案相结合的方式获取研究信息。最后收回有效案卷312份,其中男生174人,女生138人,平均年龄10.53岁。小学生共231人,其中男生127人,女生104人,平均年龄10.22岁。初中生共66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27人,平均年龄13.95岁。高中生共15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7人,平均年龄17岁。
2.研究工具
(1)研究针对留守儿童早期家庭养育方式自编了含有7个因子的调查问卷作为自变量1,主要包括出生时母亲的生产方式、哺乳方式、父母的抱带时间、其他亲人的抱带时间、亲子依恋关系、出生顺序、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时间等。每个因子采用4个维度的选择办法。
(2)研究针对儿童留守后的教养环境自编了含有9个因子的调查问卷作为自变量2,主要包括留守时间、委托监管人的教育方式、父母的文化水平、委托监管人的文化水平、父母打工地与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地的距离、父母打工所在城市的类型、父母与孩子的联系情况、学校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父母或委托监管人与学校教师沟通的频率等。每个因子采用4个维度的选择办法。
(3)课题组自编了含有7个因子的调查问卷作为因变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状况,具体指与父母、老师、同学以及委托监管人的关系状况;留守儿童道德品质发展状况、学习态度、学习成绩、行为状态、情绪状态、人格发展倾向等。每个因子采用4个维度的评价办法。
3.研究方法
由于本研究涉及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评价,所以,本研究的问卷均由留守儿童所在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和班主任在认真访谈家长的基础上并参考留守儿童的心理档案及其现实表现共同作答。为尽可能提高教师作答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课题组对相关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和班主任先行培训指导,并对典型案例作分析解剖。
二、结果
1.早期家庭养育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在早期家庭养育方式中,儿童出生的顺序以及非父母抱带时间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无显著影响。母亲的哺养方式、父母抱带的时间、亲子安全性依恋关系、亲子共同生活的时间几项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具有较大影响。母亲的生产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一般影响。
2.留守后教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从表2可知,留守后教养环境所列各项均对儿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委托监管人的教育方式、留守儿童本人的交友类型、父母的文化水平、委托监管人的文化水平、亲子间的联系情况、家庭学校的沟通情况几项具有较大影响,儿童留守时间、居住地类型、父母打工和儿童居住地的距离、父母打工的城市类型以及学校老师的关注程度几项具有一般影响。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相关性的方向,我们对其中具有等级相关的几组变量进行了分析。
在早期家庭养育方式里,父母抱带的时间与儿童的道德品质发展呈显著负相关,表明父母每天抱带的时间越少,儿童的道德品质发展出现的问题就越多。父母与儿童共同生活的时间和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人际关系三项也呈明显负相关,表明留守前儿童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时间越短,其留守后的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发展就越不理想。
在儿童留守后的学习生活环境里,父母的文化水平与儿童的道德品质、学习成绩分别呈显著和很显著负相关,表明父母文化水平越低,儿童的道德品质、学习成绩就越差。委托监管人的文化水平与儿童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成绩也呈很显著负相关,表明委托监管人文化水平越低,儿童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成绩就越差。亲子间的联系情况则有所不同,亲子间联系的频率与儿童的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呈显著或很显著正相关,表明亲子间联系越多,儿童的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就越好。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市场需要大量劳动力,我国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人口不断增加,并逐渐由单身流动转为家庭流动,于是出现了大量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子女。2005年全国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数量已经由2000年的1410万人增加到1834万人。流动儿童这一社会群体的队伍越来越大,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内近十年来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加以梳理。
一 概念界定
查阅文献发现,研究者很少专门给流动儿童下定义,有些即使给出了定义也基本相同。比如直接引用《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里的定义,即“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或在此基础上概括、延伸。像余益兵等把流动儿童概括为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金灿灿等则界定为“随父母离开家乡外出生活学习,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没有流入地户口的6~15岁(义务教育阶段)儿童”。所以,在流动儿童的概念界定上,学者们基本是达成一致的。
二 研究数量
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流动儿童,能搜到几千条记录,而且由题目可知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在日益丰富。但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是怎样一个趋势呢?分别在中国知网和维普网上限定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时间限制为2000~2011年加以搜索,结果分别有48条和50条记录。其中中国知网上涉及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文献数量为:
可见,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在近年来基本是呈现上升趋势,但显然也并未达到有些学者说的“近两年有关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数量激增”。所以,对这一研究现状应该有清晰、客观的认识,既不能盲目乐观,更要积极开展有关研究。
三 研究内容
总结发现,近年来我国对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适应状况的调查分析。目前,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主要是调查、测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状况,且多以各地方为例。调查涉及多种心理维度,如心理幸福感、孤独感、抑郁等。很多研究表明,整体上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如自我评价低、抑郁和孤独感较强、自信心不足。但也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处于中等或以上水平,并未出现学习适应不良。另外,还有研究发现,流动带来的家庭和教育环境变化对个体智力、思维发展有促进作用。
2.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研究。综合发现,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王文忠等发现心理健康状况是家庭环境作用于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和同伴关系的中介因素。吕绍青等认为现实中的不平等造成的排斥、歧视[8],也可能使流动儿童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加重心理负担。邹泓等发现,教育资源享有状况、师生关系、学业行为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3.从其他视角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还有些学者采取了不同的视角去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比如唐咏,郭志巧分别从生态学和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研究思路,丰富了该方面的内容,值得提倡。
四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从简单的现象描述、浅显的理论分析、定性研究,到影响因素以及影响机制的探索,量化研究,再到制定干预措施及实施、评价,经历了逐步深化、细化、系统化的过程,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然而,暴露出的问题也应特别注意。
1.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工具混乱。如果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完善统一的研究工具会很大程度地限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当前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采用的方法基本是问卷调查、量表测量,个案研究和严谨的实验研究很少。且问卷和量表的使用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时候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使得互相矛盾,缺乏可比性。
2.取样不平衡。首先,大多研究都是选取某一个地方的流动儿童作为被试,从而使得研究结果的推广受到限制。其次,取样多是小学和初中的流动儿童,忽略了更小年龄的学生以及不在学校的被试,这样就不能纵向、全面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
3.对流动儿童存在刻板印象。大多是从弱势、问题方面开展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忽视了流动儿童的积极面。虽然流动儿童属于社会特殊群体,需要更多关爱与帮助,但不能因此就被贴上“问题”的标签。其实有些研究已显示流动儿童没有适应、自卑等问题。所以,还是需要更多积极的导向,更多地去挖掘、宣传流动儿童积极的方面。
五 研究展望
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儿童,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在今后可以作如下努力:首先,以积极的角度去看待流动儿童,创设一个和谐的研究氛围;其次,以更丰富的视角去研究,覆盖更多流动儿童,使得研究结果有可比性,推广性;再者,重视纵向研究,丰富研究方法,完善研究工具。
总之,流动儿童是随着中国改革和发展出现的一种特殊群体,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点。所以,应该高度重视流动儿童问题,加强流动儿童心理研究,更好地为关爱流动儿童的各项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 余益兵,邹泓.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
[2] 郭志巧.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运用[J].江南大学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
[3] 金灿灿,屈智勇,王晓华.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0
[4] 周皓.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与发展--基于“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跟踪调查”的数据分析[J].人口研究,2010
[5] 邱达明,曹东云,杨慧文.南昌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
[6] 王瑞敏,邹泓.北京市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
[7] 王文忠,徐莎莎,刘正奎等.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
[8] 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J].战略与管理,2000
[9] 邹泓,刘艳,李晓魏.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教育科学研究,2008
[10]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幸福感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
目前,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较多:李宝峰(2005年)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P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农民工进城务工,所从事的工作一般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时间较长,早出晚归,工作之余很难有时间与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的学习生活,也就更没有时间和精力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也比较低,各种福利保障业不能与城市工人相比较,生活质量普遍偏低,接子女到城市来共同生活反而是一种更大的负担。同时他们的户籍问题也没有被落实,子女不被城市学校接收,在这城市学校的学费较高,大部分农民工会选择把子女丢在农村,但是这些孩子们正处在青春期,是心理成长过程中很关键的时期。
为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本文进行了调查问卷研究。问卷的发放主要集中在蚌埠市十五中和泗县周边地区,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81份,其中有效问卷357份,回收率为95.3%,有效率89.3%,其中留守儿童问卷248份,占62%。根据统计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大致包含如下几类:
1、自卑心理。由于留守儿童年龄较小,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一定的虚荣心与好胜心,而父母不在身边,家里贫穷,他们就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丧失信心,自暴自弃,学习不求上进。
2、孤独无靠心理。父母常年在外,与孩子亲子关系缺失,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也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怀,在家里无人交流,导致产生心里低落孤独和抑郁等问题,生活、学习中有困难时不能向父母求助,很容易产生压力,遍的诚惶诚恐,不愿意接触新的人与事物,极度缺乏安全感。
3、怨恨父母心理。一些留守儿童不理解父母,认为父母没有本事,才会进城务工,由此产生深深的怨恨心理,有的孩子还故意疏远父母,不与父母交流,他们认为父母不爱他们,导致怨恨父母。调查显示,248名留守儿童问卷调查中显示约有148人(63.4%)认为父母不是特别了解自己。
4、严重内向性格。留守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父母,严重缺失父母亲的关心与疼爱,虽然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监管,但毕竟与他们较生疏,没有自己的父母亲近,一遇到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时间久了就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很是内向。
5、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保护而时常没有安全感,与人交流时过于警惕甚至是对交流者产生敌意。他们普遍对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根据本次调查显示:248名留守儿童中约有28人(12%)感到人们对自己不友好等等,约有133人(54%)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家庭亲情缺失,监护人责任不明确,教育能力不足,学校教育缺失以及留守儿童自身原因等,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总体而言,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监护因素、自身因素和父母因素五大方面。
1、社会因素。社会风气可以通过家庭、同伴、传媒、流行等途径影响留守儿童道德心理健康。由于留守儿童年龄都不大,这些不良风气,如庸俗低级趣味作品如会使儿童的心理受到了扭曲,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家长不在身边又不能及时引导他们走上正轨。即便现在加大社会风气改进力度,可是由于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看管,仍难抵制诱惑,所以这并没有实质性地解决问题。再者,留守儿童多生活于农村等偏远地区,周围的社会环境没有城市好,所以农村的社会环境并不能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状态。
2、学校因素。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地方,老师的教育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这是因为学校可以有意识地对各种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因素进行选择和组织,系统地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教育水平、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职业素养的高低以及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教育水平等比较有限,硬件设施和管理措施也比较简陋,并不能像城市学校那样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心理引导。根据本次问卷调查显示:248名留守儿童中,有159人(68%)表示学校很少开展心理教育课程以及安全教育课程,有178人(72.7%)表示他们有烦心事时不会与别人提起,只有小部分人在有心事的时候愿意与老师提及,由此可见学校忽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导致学生心理较为闭塞,这一切都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根据该调查结果,我们绘制出了一张张图来说明留守儿童心理沟通渠道。
图1 留守儿童心理沟通渠道图
3、监护因素。由于监护人自身存在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发现监护方面的缺陷或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无力型”监护的影响。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极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只能提供孩子的温饱,也就等于父母让孩子自己负担起监护的责任,但儿童年龄较小,身心发展也不成熟,分不清好坏是非,很容易因为外界环境而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2)“溺爱型”监护的影响。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于农村老一辈人文化程度不高、观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在生活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但疏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人格的培养导致孩子的刁蛮任性,顽劣不堪。
(3)“放纵型”监护的影响。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或朋友中(与父母同辈)的,也叫“上代监护”。留守儿童中有一些人总感觉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的,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离开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开了猫,他们就无法无天了。加上亲友自己需维持自身生计对孩子的监督力度远不如孩子的父母强,很难把精力放在孩子的心理培养方面,其次亲戚朋友不便对孩子太过严厉的管教而导致孩子十分放纵,孩子有心理问题也和很难沟通。
4、自身因素。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生理、人生观并没有完全成熟,容易出现问题,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加上儿童自我监督力度薄弱,生活散漫,易在同学中拉帮结派,遇到困难往往自己处理或者凭哥儿们义气行事,行为容易越轨,失意时孤独自卑,学习方面缺少上进心,容易自暴自弃。
5、父母因素。留守儿童父母由于长期在外,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缺乏与孩子心灵上、情感上的沟通。导致孩子心理孤僻,认为自己没有父母的疼爱,不愿意与外界做过多的交流,生活上、学习上得不到父母的指点,长大后甚至会有埋怨父母的情绪。根据本次调查统计,该地区留守儿童在校学生中有37%与父母分离1年以上,最长时间为5年,普遍反映与父母的联系较少。这些孩子的父母很少关注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等;并且父母由于普遍存在“补偿心理”,多在物质上充分满足孩子却忽视了心理上的交流。这一点可以通过下面的图看出,是根据本次调查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内容绘制出来的图。
图2 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内容分布图
三、对策分析
图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分析图
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不能某一方单独解决,因为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在互动中自主构建而成的。所以要社会、学校、家庭相互联系、沟通才能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实现留守儿童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1、社会方面
(1)加强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保障力度。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通过降低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学费以及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补贴等政策来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入学率,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对未能进城上学的民工子女可以通过下发文件给各级乡镇、社区,要求加强学校的教育制度,对老师进行筛选等,要求针对留守儿童经常开办类似于“我的好妈妈”征文大赛,“结对子”等活动来给留守儿童的身心进行正面的引导。
(2)逐步建立良好的社会监管体制。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应明确划分并承担责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体系,社区居委会也要经常深入留守儿童家庭,督促监护人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旦有问题要及时进行教育并帮其改正;其次要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切实的市民待遇,帮助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打工地学习和生活,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3)积极进行宣传。政府应积极进行宣传,充分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为在家的留守儿童提供帮助,让他们健康成长。
2、学校方面
(1)开设心理类课程。学校应当实施心理咨询和辅导,通过心理咨询中心为少数学生解“心结”,及时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心理咨询可以通过面谈、书信、电话等,或者建立相关网站,通过网络虚拟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还可以开展小组或集体训练,如交往、自信心、情绪管理训练课堂。学校应通过建立五大系统,预先发现、及时辅导、有效干预,把心理疾病、事故发生的几率降至最低。各校在新生入学时普遍开展心理状况摸底,为排查出来的有心理疾病苗头的学生建立档案,班主任和学生骨干也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心理波动,发现情况及时上报,各校心理咨询中心通过专业途径和方法,努力降低心理疾病、心理事故的发生。
(2)加强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学校方面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留守儿童多一点关爱。尤其是老师们应该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与他们沟通,找出问题的源头,辅导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在缺乏父母陪伴的日子里多一点外界的关爱。进一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目的地帮助小学生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树立起对人际关系上的自信心,对部分焦虑现象异常严重的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同时,要充分的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黄金季节”,召开家长会。
(3)开展监护人课堂。告诉孩子的临时监护人多指导孩子的学习和心理问题,掌握与孩子的沟通方法。尽可能对临时监护人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常识,让他们了解孩子,端正教育观念,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以便孩子提高自制力,减低他们与外界不良因素的接触,加强留守儿童思想上与心理上的独立性。
3、家庭方面
(1)树立监护人意识。无论家庭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由谁来监护孩子,监护人都必须得树立起应有的意识,要承担起应有的义务与责任。比如多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与他们多多交流生活、情感上的一些事,及时对孩子的困惑提供有利的帮助,另外监护人也应该学习在儿童培养、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努力为其打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环境,做到对孩子不溺爱也不过于苛刻,与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以共同采取措施促进其健康成长。
(2)保持联系频率。父母要与自己的孩子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最好能做到一周一到两次,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一个月回去看望一次,然后父母不仅要注重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还要注意与孩子之间要有足够的情感交流和心理交流,切实关注孩子的成长,这样也能让孩子明白父母在外面的辛苦,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调查对象:
广东省XX县中小学学校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以及关联对象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当地参考数据
社会实践调查经过
一、留守儿童现状
2、留守儿童普遍学习环境差,学习成绩偏低。
3、留守儿童心理现状。
普遍欠良好。当问及是否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吗?这类问题时,据统计回答是否的留守儿童占38.45%,还有很多小孩心理成熟缓慢,在问到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被问及到为什么不想当科学家、老师诸类问题时,都回答家里不好不现实,相当部分对自己缺乏自信,觉得自己将会一事无成,没有拥有值得别人称道的地方,甚至少数同学在被调查问到被人欺负时怎么办?时回答忍气吞声,另外还有65.23%都以为生活现状很苦恼。
4、留守儿童自我约束力较弱。
由于缺乏监护,以及孩子自我约束力不强,心理意识和行为作风得不到及时的、有效的纠正,导致在学习、纪律、意识形态上都存在着偏差,通过对其监护人以及邻居的访谈中了解到,很多留守儿童都不喜欢听监护人教导,在学校也经常纪律违规,经常发生打架斗殴现象,甚至还出现了偷盗等一系列问题。
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当然,也有少数留守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比如:独立性、自理能力强,意志品质坚定,更懂事和体贴别人。这些孩子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变成一种学习动力,有较强烈的学习欲望,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良好。但是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的,却也提示我们,对留守儿童来说,成长和生活环境需要辩证的。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的稳步发展,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突出,造成社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能为留守儿童家长对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提供参考,并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目的,希望能够引起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关注和重视[1]。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某农村留守儿童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家长。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来调查家庭教育问题。
(二)研究工具第一,运用文献分析法整理出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相关的信息。第二,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问卷调查内容,收集相关的数据并进行分析。本研究问卷是在许向东《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的问卷调查基础上作出改进,主要从监护人的教育理念、工作状况、教育行为、生活环境等层面进行调查,并对家长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留守儿童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程度等方面进行了解。除了监护人,也有针对性地对部分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涵盖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人际交往等方面。最终对问卷调查所搜集的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做出数据分析。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上管束不当儿童的心理很脆弱,需要父母的呵护与陪伴,但是因为现实的原因,父母又不得不外出,所以常常导致孩子只能在祖父母身边长大,这就形成隔代教育,而隔代教育在生活上往往管束不当[2]。祖父母思想往往比较陈旧,对隔代的孩子往往容易溺爱,因此对留守儿童的监管也不到位。很容易造成孩子学习上没人指导而落后,心理上得不到父母关心而思想扭曲。作为孩子往往希望父母能陪伴着自己,完整的家庭结构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具有深远意义。很多时候祖父母因为年纪大,不了解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更多在于对儿童生活上的照料,而家庭教育方面做得并不够。
(二)溺爱现象严重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由于在外打工,父母往往会觉得自己亏欠子女,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完全放纵孩子,甚至想用金钱来弥补不能陪伴孩子的这种缺失,孩子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可这样非但对孩子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不利于孩子发展。所以在留守儿童中也普遍存在溺爱的现象,尤其是监护人是祖父母的情况,他们的教育思想比较陈旧再加上对孩子本身就比较溺爱,也会要求父母不要严格监管孩子,觉得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需要加倍的呵护。但是过分溺爱反而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发展,这会造成学校教育更加难以进行。造成这一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许多家长因为没法在孩子身边便对孩子心存愧疚,加之监护人是祖父母辈,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往往不够合理,对家庭教育理解程度不深,在对待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存在不足,他们认为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尽量想从物质上满足孩子,认为给予他们想要的物质需求就是最好的帮助,这些最终导致溺爱现象严重。
(三)学习缺乏有效地管理和监督很多家长虽然在外出打工后,对孩子也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却缺乏与孩子的学习交流互动和指导,孩子抛给学校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不够,甚至对孩子基本的学习情况都不了解,导致孩子在教育管理上缺乏应有的管理和监督,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父母帮助和指导,造成孩子学习落后,情感上也无处寄托,甚至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相对于正常家庭来说落后,经常易产生逃学和不按时完成作业现象,更多是因为没有家庭方面的监督,很多家长在访谈中都觉得是自己的监管缺乏才使孩子成绩落后,很多孩子也觉得在家庭学习中得不到帮助而很无助,问卷调查中甚至很多家长都认为是自己太忙没法注意到孩子作业完成情况,所以造成留守儿童学习上的不足。
(四)思想道德教育缺乏由于家长不在身边,孩子的家庭结构往往不全面,缺少应有的家庭方面的教育,致使留守儿童容易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能够从自己父母身上学习到优秀的品质,而父母长期在外会导致孩子与自己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使自身没有办法在孩子面前建立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这就造成留守儿童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在思想道德方面得不到好的教育,道德相比于普通孩子更加容易缺失。
(五)亲子间缺乏沟通交流因为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在情感上容易缺失,容易感到孤独,尤其是父母在外忙于工作忽视自己孩子。据有关资料显示,留守儿童的犯罪几率大于父母正常陪伴的孩子,主要由于他们从小得不到父母关心,心理容易更加孤独,不合群。造成这一现象的问题就在于亲子交流上,因为父母外出与孩子之间的亲子沟通较少,导致亲子间的情感变淡,孩子缺少能够交流的对象,思想也可能容易出现问题,就会造成与人交往能力的下降。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要均衡城乡发展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家长外出工作没法陪在身边,孩子长时间缺少与父母的相处并且没有完整的家庭结构而导致的。农民工外出说到底是因为农村工作条件差,难以维持家庭开支,而城市经济发展快速造成的城乡差距大。政府应该多鼓励农村发展,加大发展农村的产业经济结构,鼓励年轻人留在农村发展,提高农村的吸引力,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这样就能让更多农村孩子从小可以得到父母的陪伴,能够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政府同时可以保障外出农民工应有的待遇,让外出打工的人能够有更多时间回家看望孩子,还可以鼓励子女跟随着父母一起,完善和健全农民工子女在外的教育政策,使他们的子女也能够获得和当地人相同的教育条件,这样就能够减少因为人口流动造成的留守儿童。
(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一个人想要接受优秀的教育那么必然离不开好的家庭教育的教导,优秀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重大,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上还有很多的不足,所以才会出现很多家庭教育问题。家长对待孩子教育上不是简单的放纵,不要因为自己没法陪伴在孩子身边就对孩子用物质弥补,好的家庭环境需要家庭中的每个成员之间相互换位思考,作为家长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满足物质需求。作为家长要树立平等的教育理念,尊重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亲子之间一定要多交流多沟通,原本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时间就不够多,所以更加需要家长在有限的时间里为自己的孩子创造更好的家庭氛围,提供好的成长环境。家长也不能过分看重成绩,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但留守儿童本就在学习中缺乏应有的家庭指导,成绩不好时可能产生厌学,要多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多与孩子分析原因,找老师了解情况,鼓励孩子学习。
(三)家长要加强亲子间的沟通现在许多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后对孩子学校表现缺乏应有的关心,学校在对于留守儿童教育这方面也做得不够到位,这样就造成了留守儿童许多问题的出现。家长要多和学校老师交流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既能了解孩子在平时生活的日常,也能从老师的描述中得到孩子在学校方面的学习情况。老师也应该用更多的耐心和时间去关注留守儿童,及时向他们的父母反馈他们在学校的情况,可做到虽然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但是仍能够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这样无论是对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非常有帮助,也能够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好成长。
(四)发挥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作用家庭教育的落实离不开学校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时间甚至不比在家的时间少,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要学校发挥一定的作用。学校一定要与留守儿童家长以及监护人之间及时沟通反映留守儿童最近的情况,加大家校合作力度。老师也可以和家长、监护人一起讨论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了解他们的需求,在教育上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和发展。学校还可以针对在校的留守儿童,提前了解他们的特殊家庭环境,对他们进行关爱和关注,使他们虽然在家庭教育上有所缺失但是能够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好的帮助,解决他们在学校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并对其心理问题作出疏导。同时对留守儿童要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监督,防止留守儿童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老师要留意班上留守儿童表现出的情况,多在生活中了解他们的性格,对留守儿童学习进行帮助,创造好的学校氛围,使他们在学校中体会到温暖,发挥学校在教育中的作用。
(五)学校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家庭教育的缺失会造成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很多心理上的问题,从而也会对学校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想要营造好的教育环境,学校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鼓励留守儿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且需要对留守儿童心理方面进行疏导,清楚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增加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多为他们排忧解难,多组织家长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联系。学校也可以定期进行家访,与留守儿童谈心,与留守儿童家长固定通话,一起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好的环境。
幼儿服饰色彩身心发展影响一、幼儿服饰色彩的重要性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0到6岁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时期。如在这个年龄阶段,幼儿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感觉,将对开发幼儿智力和促进身心健康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哲学家洛克和法国哲学家卢梭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所以,关乎幼儿成长的衣饮问题将是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幼儿研究者认为,孩子们在其成长的期间,父母应该让幼儿感受到服饰的美丽的色彩和图案给他们幼小心灵带来的慰籍和快乐,以便让他们通过各种活动使自己得到正常的发展。本文仅仅从幼少服饰色彩视角出发分析服饰色彩对幼儿身心的影响。服饰的色彩会对幼儿产生很大的影响,协调搭配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性格及气质等。所以在幼儿服饰搭配上,要符合幼儿活泼可爱的天性及幼儿的生长发育等特征,还要站在幼儿的审美角度,站在他们立场上去考虑色彩搭配,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智力开发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幼儿对色彩的感受
当前,幼儿的心智和情感研究非常热门,许多儿童学家对图案色彩对儿童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最具代表的是丁秀玲,在她的关于色彩对儿童的影响一文中,她曾系统地产生了幼儿对色彩的视觉效果、情感效果、象征效果所产生的反应以及这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她的研究还谈到了,幼儿在色彩的感受上表现为,与幼儿其他的感官相比较,幼儿在色彩视觉的感应上表现最为突出。其具体表现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幼儿对色彩的冷暖色性有一定的识别力。其认知比例分别为:60%的四岁儿童;68%的五岁儿童和76%的六岁儿童能感受到色彩的冷暖。我们不难发现儿童的感官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加强。第二,在整个学前阶段,即幼儿园阶段,3~6岁的儿童都普遍表现为更喜欢暖色的服饰。在日常的幼儿教学中,笔者发现幼儿喜欢用轻重来描述物体的颜色,而却大多数幼儿能够用直接的言语说出色彩的轻重感觉,即物体的冷色或暖色。第三,在对服饰色彩的原则上,幼儿对服饰色彩的感官有明显的不同喜好,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色彩的喜好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对3~6岁幼儿的色彩实验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幼儿偏好于色彩对比强烈的图案的服饰。
三、从色彩看幼儿性格
每个孩子似乎都有自己无意识的色彩偏好。笔者在某省级幼儿园做了一个关于服饰色彩和幼儿性格的调查,发现色彩和幼儿性格有关联性。从问卷调查反映出了幼儿的以下特点。第一,在3~6岁的女孩中,喜爱粉红的女孩一般对父母关系特别依赖。这些孩子性格表现为较为温顺和软弱,在遇到选择或问题的时候,期待父母帮她们做出选择或者帮助处理问题,将父母视作“挡箭牌”。一旦父母拒绝帮助,她们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眼泪。在幼儿教育中,笔者就曾经遇到一个此类性格的孩子。幼儿园中班的静静就是这样的一个小朋友,中班的小朋友几乎都会分左右了,只有静静总是分辨不清楚左右。所以每次午睡起床穿鞋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自己把鞋子穿好了,可是静静总是等着老师来告诉她左右,确定了,才开始穿。第二,对于绿色和蓝色有偏好的孩子,通常表现为避免竞争和打斗。尤甚喜爱绿色的孩子,通常表现为性格开朗,为人随和,具有包容宽心,能够谦让别的小朋友。第三,对于橙色和紫色有偏爱的孩子,通常表现为脾气急躁,情绪容易波动。同时偏爱橙色的孩子也表现为更乐观,通常在遇到挫折时,容易自我安慰,调整心情。但是,偏爱橙色系的孩子在遇到潜在危险或者可能被攻击时,会表现为主动提前出击。
四、结论
通过观察和调研分析,笔者发现幼儿服饰色彩,会对幼儿直观的感觉产生影响,更会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性格形成与气质有很大影响。笔者同时发现色彩明亮的童装往往凝聚着一份甜美的情感,能够让孩子们从身上的服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对未来的憧憬,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幼儿工作者,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幼儿教育中,要加强幼儿审美的培养。
参考文献:
[1]George S,Morrison.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刘范.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发展(下册)[M].北京:团结出版社,1989.
[3]徐雯.服饰图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4]李生兰.学前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邓美珍.论服饰图案对学前儿童心智的影响[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126-127.
中新网消息 《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近日在北京。《白皮书》指出,中国有近1 000万留守儿童“一年到头见不到爸妈”,而父母通过电话等方式跟孩子保持联系、适量的阅读、玩耍等将有助改善留守儿童的“烦乱度”和“迷茫度”,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指标。
《白皮书》对云南、广西、贵州、山东、河北、甘肃6省农村地区的两千多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乡村留守儿童真实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后指出,全国6 100万留守儿童中约15.1%、近1 000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即使在春节也无法团聚。有4.3%的留守儿童甚至一年连父母电话也接不到一次,一年电话联系一到两次的有885万,3个月通话一次的有1 519万。
《白皮书》指出,如果(父母)不能保证每3个月与孩子见面一次,孩子的“烦乱度”会陡然提升,对生存现状产生焦虑,而只要保证每周1到2次的联系,孩子的“烦乱度”就会明显下降。
《白皮书》的调查结果还显示,中国留守儿童心理危险系数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从东到西明显上升,其中西北地区最为严重,无论是“烦乱指数”(对于现状的焦虑)还是“迷茫指数”(对于未来的焦虑)都达到最高,西南地区次之,中部再次,东部最低。
同时,还存在“性别差异”:女孩无论是烦乱指数还是迷茫指数均普遍高于男孩。《白皮书》认为,女孩发育较早,心思更加细密、敏感,更多内向不轻易表露,因此留守带来的心灵创痛无论是深度还是持续程度都会更加明显。
根据《白皮书》的建议,通过阅读、玩耍、适当做作业、保证妈妈的陪伴等方式,可以帮助和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指标。调查显示,阅读不同于作业,是主动学习的过程,而学习对孩子的影响力是除地域之外的首要因素,因此阅读比游戏、看电视等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提升更加有效。每天1到2个小时的玩耍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孩子的“烦乱度”,但整天玩耍的孩子“烦乱度”更高,与之相应,每天做1到2个小时作业的孩子心理状态最佳,但随着作业增多而变差。调查还发现,无论是妈妈单独外出打工还是爸妈都外出打工,孩子的心理状况都明显差于父亲单独外出打工的孩子,专家呼吁,如果实在要去打工,请把妈妈留给孩子。
《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由“上学路上儿童心灵关爱中心”发起调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李亦菲主持完成调查报告。该报告与关注西部某山村的纪实文学作品《一片灰黄》、两部纪录短片、摄影展和《“留守儿童”新媒体观察》共同将留守儿童的真实状况展示给社会,呼吁留守儿童所在地学校、教师、公益机构和民政相关部门重点留意和重点帮扶“高危留守儿童”。
汝城县精神病医院 湖南省汝城县 424104
【摘 要】目的: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的差异并初步探寻解决方案。方法:随机抽取我镇8 个幼儿园共200 名学龄前儿童,采用SDQ 问卷调查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情绪、品行、多动、同伴交往和亲社会行为以及一般情况。结果:两组儿童在情绪、同伴交往和亲社会行为三项因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留守儿童在品行和多动两项因子方面的评分要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守儿童在品行和多动两个方面产生的问题明显多于非留守儿童,父母应尽量避免双亲同时外出务工,必须外出务工的父母则应定期安排回家的时间间隔,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关键词 留守儿童;监护人;人格特征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半年以上,而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儿童,近年来这一人群数量不断扩张,笔者所在地处于湘粤交界处,绝大部分青壮年均前往广州、深圳等地打工,将小孩留在当地由祖辈抚养,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不仅仅关系到未来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1]。为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笔者开展了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我县土桥镇的8 个幼儿园200 名3 ~ 6 岁农村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126 人,女童74 人;留守儿童119 人,非留守儿童81 人。留守儿童中男童76 人,女童43 人;年龄3 ~ 6 岁,平均(4.15±0.83)岁;非留守儿童中男童50 人,女童31 人;年龄3 ~ 6岁,平均(4.15±0.83)岁;经统计,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基本情况调查
主要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关系等。儿童基本情况主要指的是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等; 儿童家庭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打工状况、家庭经济水平等一般情况。儿童与父母关系情况主要了解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的关系,如联系的方式、次数、交谈的话题等。
1.2.2 调查问卷的选择
采用修订版的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SDQ) 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5 项因子:
情绪、品行、多动、同伴交往和亲社会行为,除了亲社会得分越高表示亲社会能力越好外,其他因子得分越高表示该项目困难程度越严重。
1.2.3 调查方法
在实施前对调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在所调查的幼儿园对被调查儿童的主要看护人就调查目的和意义进行讲解,要求被调查儿童主要看护人对每个条目按要求认真回答,200 份调查问卷均100% 有效回收。
1.3 统计学方法
搜集所有数据后,使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采用t 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χ2 检验统计计数资料,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儿童在情绪、同伴交往和亲社会行为三项因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留守儿童在品行和多动两项因子方面的评分要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793 和t=2.927,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外出务工父母回家的时间间隔与联系次数对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亦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当外出务工父母回家次数多,联系次数多,则越有利于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水平[3]。亦有研究表明,看护人的教育程度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亦有较大的影响,部分看护人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有限,时间和精力有限不足,从而难于教育留守儿童,而看护人对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亦产生不少负担[4]。
因此,为了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心身健康的成长,应该尽量避免双亲同时外出务工;必须外出务工的父母则应定期安排回家的时间间隔,保证每周有电话联系,每季度能回家与孩子当面谈心,这样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这样的感受与满足会给予留守儿童很大的安慰。
参考文献
[1] 吴倩岚. 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 华中科技大学,2009.
[2] 张韡, 郭燕, 许建双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展[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25):177-178.
目前,许多研究成果已经表明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改善情绪,对心理健康能够产生积极影响[11-14],而且对预防和消除心理疾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体育项目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质和心理健康能够产生哪些影响,众多的体育项目、不同的体质状况和心理问题,如何进行项目的选取和积极干预却很少有相关的研究,因此也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关键所在。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采用运动项目干预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体质测试法,在对研究对象进行运动项目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体质指标变化状况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不同体育运动对留守儿童体质和心理的影响,寻求不同体育运动对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和体质健康状况的科学价值,以期为增强留守儿童的体质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采取合理的体育干预方案提供有益参考。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课题具体的研究目的和内容,在相关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设计调查问卷。以从河南省的周口市、三门峡市、南阳市、新乡市、郑州市等五城市内分别随机抽取的两所(共计10所)农村中学的留守初中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每个学校发放150份(其中每个年级50份),共计发放1500份,回收1500份,回收率为100%,剔除无效问卷42份,回收有效问卷1458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占97.20%。最后对获取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
2.实验法
每个学校分别随机抽取40名留守儿童,依据本校资源优势选取一种留守儿童认为心理调节作用较好的体育项目,进行为期16周的运动干预实验,每周锻炼5次,每次锻炼1.5小时,实验前后均进行综合心理问卷调查和体质测试。
3.体质测试法
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规定的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体质测试,测试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安静脉搏(bpm)、肺活量、握力(kg)、坐位体前屈(cm)、50m跑、立定跳远、台阶试验等。
三、结果与分析
1.运动项目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影响
(1)农村留守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心理调节作用认知状况
通过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量表中的强迫、偏执、敌对等10种因子(见表2第一横行)分别与16种普遍开展的运动项目的调节作用的认可度之间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只有强迫、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忧郁、焦虑和情绪不平衡等5种因子与16种运动项目的调节作用的认可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且样本回归效果较好,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也较高。其余5种因子与运动项目的调节作用的认可度之间不适合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再赘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时对自变量的筛选所采用的方法均为全部引入法,下面仅以对强迫因子的回归模型的建立加以说明。
强迫因子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检验常用统计量结果显示,回归系数为0.818,判定系数为0.668,调整的判定系数为0.667,说明样本回归效果较好。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值为396.086,相伴概率值P
表1 回归系数分析表
结合回归系数分析表,如果将强迫因子设为y1,将篮球、排球……定向运动等16种运动项目的调节作用的认可度设为x1、x2、x3、……x16,我们就可以建立强迫因子得分的回归模型,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y1=1.267+0.571x1+0.271x2……+0.373x15-0.408x16
从建立的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强迫因子回归模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运动项目主要为篮球运动(x1)和轮滑运动(x15),表明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量表中的强迫因子得分较高的学生认为篮球运动和轮滑运动最能起到重要的心理调节作用。
另外,依次将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和情绪不平衡4种因子得分与15种运动项目的认可度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后发现,如果将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忧郁、焦虑和情绪不平衡4种因子分别设为y2、y3、y4和y5,它们和15种运动项目的认可度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
Y2=1.770+0.060x1-0.100x2……+0.341x8……0.296x15+0.082x16;
Y3=0.865-0.070x1-0.344x2……+0.341x9……+0.285x16;
Y4=1.323+0.099x1-0.263x2……+0.644x9……+0.289x15-0.044x16;
Y5=-0.112+0.267x1-0.231x2……+0.525x12……+0.211x16
从以上各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对人际敏感因子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运动项目主要为健美操(x8)和轮滑运动(x15);对忧郁因子能产生重要调节作用的运动项目主要为跆拳道(x9)和定向运动(x16);对焦虑因子能产生重要调节作用的运动项目主要为跆拳道(x9)和轮滑运动(x16);对情绪不平衡因子能产生重要调节作用的运动项目主要为体育舞蹈(x12)和篮球运动(x1),说明不同心理问题的留守初中生对运动项目的心理健康调节作用的认可度不同。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克服和缓解留守中学生的心理障碍或不良心理状态,运动项目干预中也仅选取他们感兴趣和普遍认为心理调节效果较好的健美操、轮滑、跆拳道、定向运动、体育舞蹈和篮球等六种运动项目进行干预研究。
(2)运动项目干预前、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变化状况
心理健康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地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地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15]。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实施干预前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程度自我评价统计结果表显示,有14.3%的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不良状态,有40.7%的学生感觉自己可能在某一方面存在不良状态;1458名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中的各调查因子分≥3的有674人,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46.26%,其中轻度心理问题的占35.32%,中度心理问题的占7.18%,存在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为3.76%,提示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不很严重,但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对此类人群引起高度重视。留守初中生心理不良状态的存在从运动项目干预前、后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均值统计结果表2也能得到佐证,可以看出运动项目干预前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各心理健康因子的均值都超过了2分。
表2运动项目干预前、后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因子
得分均值统计结果表
注:*
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试验后留守儿童各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强迫、敌对、人际关系、忧郁、焦虑和情绪等6种因子与实验前相比,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均值差异非常显著(P
2.运动项目对留守儿童体质的影响
表3 运动项目干预前、后留守初中生体质
均值比较结果表
注:*
安静脉搏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安静脉搏的高低能初步反映个体的心血管功能,通常情况下排除各方面特殊因素的影响,安静心率较低是个体心血管机能的良好表现之一;肺活量是一个反映通气功能的指标,也能有效反映个体的呼吸机能。从表3可以看出,运动项目干预后留守儿童的安静脉搏比试验前有所降低,且两组安静脉搏均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握力主要是测量上肢力量的常用指标;立定跳远是反映人体弹跳能力常用的测试指标;50米跑是检验人体速度素质常用的测量指标,速度的快慢可以衡量机体神经系统的协调性和反应速度;坐位体前屈是用来测量躯干、腰、髋关节的柔韧性、灵活性以及肌肉的活动幅度的重要指标。从表3可以看出留守儿童试验后与实验前的握力、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米跑等身体素质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且各项素质的前、后均值之间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四、结论与建议
1.河南省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46.26%,有较多同学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对留守儿童群体引起高度重视。
2.不同心理问题的留守初中生对运动项目的心理调节作用认可度不同。
3.长期的运动干预不但能有效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而且对提高留守儿童的各项身体素质也有显著效果。
4.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无论是采用娱乐疗法还是制定运动处方,均应注意选取调节作用较好的锻炼项目进行运动干预。
参考文献
[1] 唐红明.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现象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
1、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研究初中生心理发展规律的需要
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儿童在初中阶段心理上的特殊变化。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指出,11-15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是个“危机年龄”,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平衡。
处在初中年龄儿童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身心发展不仅速度加快,还伴随着质的变化与转折,这给学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机会。教育得好,初中生身心发展就可能非常顺利,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得不好,则可能会使初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扰太多,管教太严,反感情绪就油然而生。从而漠视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一旦产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会变得很难教育,给以后的发展造成困难,不少十分聪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与疏导,不能顺利度过“危机年龄”段而丧失成才机会的。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因此,对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以便采取正确的疏导措施,帮助其度过“危机年龄”,正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2、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我校社区环境差,生源差。本学区小学升初中时,经过重点学校两次筛选后进入我校。小学六年苦读,未进入重点校,这本身便是一个不小的心理挫折。在这一挫折下产生逆反心理是现状之一。此外,我校教师竞争意识强,总希望经过三年努力使自己教的学生在中考成绩上能赶上重点校学生的中考成绩。而这一目标又常常难以实现,于是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支配下,则有可能产生教育方法的不恰当,导致学生受到新的挫折,这是初中生因受挫而产生逆反心理的现状之二。因此,及时地调查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疏导,这正是调查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3、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心育课题研究的需要
我校心理教育课题是《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的调查及其疏导》,课题研究的核心是通过正确疏导,促进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要进行正确疏导,必须通过调查了解其表现,分析其成因,才能据此选择正确而有效的疏导措施,因此,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正是我校心育研究的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
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类型来看,一般有自负型逆反心理,困惑型逆反心理,失落型逆反心理和受挫型逆反心理四种类型。本课题研究的是受挫型逆反心理。其内涵是通过对本校初一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探索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现特征及其成因,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疏导,促进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预防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再度发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提高学校的全面素质教育质量从心理学角度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
三、调查的目的、对象与方法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实施调查,目的是了解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分析导致此种心理的内外因素,为寻求受挫型逆反心理疏导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验证初步疏导的效果。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我们进行了两次调查。
第一次调查为以下两步:第一步,公开信调查和谈话式调查。2010年4月,我们向全校教职工宣讲课题研究方案,在教师们充分了解课题研究内涵、目的和内容的基础上发出公开信,由教师以书面形式提供可能属于逆反心理的各种表现。同时,我们选择了初三的一个班进行谈话式调查(话题是:三年来,你对教师或家长是否有过较强烈的反感情绪,你渲泄此种情绪的方式有哪些?),并由学生写出自己渲泄反感情绪的表现形式。第二步,2010年5月,课题研究中心组认真分析了第一步调查的资料,与潍坊学院前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8名大学生一起研究设计了调查卷,然后选定9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培训,对初一(7个班)300余名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实施了问卷调查。
第二次调查:2010年4月,在对学生和教师近一年的心理疏导之后,我们又设计了第二份调查卷,对原初二195名(随机抽取4个班)学生和新初二新初一各100名(随机抽取4个班)学生实施了对比验证调查。
四、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1、公开信与谈话式调查结果:
60封公开信调查反馈:认为学生存在着逆反心理的教师为100%,列举出可能属于受挫型逆反心理表现的教师为71%(43份)。谈话式调查反馈:三年来对教师和家长曾有过较强烈的反感情绪的学生分别为48%和22%,其反感情绪的渲泄方式有10余种(下文将作具体分析)
2、两次问卷调查结果:
(1)抽样本分析,我们从两次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取100份样卷作了分析,结果见下表:
统计主项(学生数)
第1次
第2次
1、自认为没有受挫型逆反心理
2%
7%
2、认为教育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
87%
64%
3、认为家长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
38%
33%
(2)全样本分析,我们对接受了两次调查的195名学生的问卷作了全样本分析,结果见下表:
统计主项(学生数)
人数
百分数
1、诊断受挫情形明显减轻
106人
54%
2、诊断受挫情形未见减轻
45人
23%
3、诊断受挫情形有所加重
12人
6%
4、认为经疏导能把挫折转化为动力
57人
29%
2、两次问卷调查结果:
(1)抽样本分析,我们从两次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取100份样卷作了分析,结果见下表:
统计主项(学生数)
第1次
第2次
1、自认为没有受挫型逆反心理
2%
7%
2、认为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
87%
64%
3、认为家长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