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1:20: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投资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金融投资行业的知识密集型特征与高职生源质量不高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金融投资职业是在充满风险的金融市场从事投资或投机事业,以智力作为主要职业依托来谋取投资收益和投机利润的,需要从业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专业素养。而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却不利于高职院校吸收这样的优秀生源。按照目前的高考录取政策,高职院校作为最后批次录取的院校,只能在普通高校录取之后才能录取。虽然也是择优录取,但其实是把最差的生源留给了高职院校,客观上造成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低下,教学难度大,教学质量不高,这与金融投资行业的“知识密集型”要求相悖,不利于高职院校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金融投资行业,给高职金融投资专业的教学与发展造成先天。
2、金融投资行业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与高职院校重技能轻理论的教学理念之间的矛盾
金融投资行业是从事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工具买卖的,其高风险性要求投资者决策时要做出周密而详细的分析、论证和预测才能进行投资操作。这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专业功底才能够胜任。但目前高职教育的理念是重技能训练轻理论学习的,以能力本位课程作为学习的目标。这对大量重复工作的理工科专业来说也许是好的培养模式,只要多练习就会熟能生巧,最终掌握技能,而不必强求技能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但对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来说,既没有相同的市场环境和相同的分析模式,也没有相同的投资对象可供参考,每一次投资分析与决策都是创新性的,所以高职院校目前的这种教学模式并不适合金融投资类人才的培养教育。相反普遍高校的研究型教学理念和方法,注重理论学习和原理分析,过程推导的导入式教学方法可能更适合金融投资类人才的成长。这也是目前金融投资类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大都注重学历的原因所在。
3、就业市场要求的高学历与现行高职院校的大专体制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定位于高职高专类,学生毕业后的学历相当于专科学历。而目前就业市场上对金融投资类人才的最低学历要求大多则是本科,与金融投资岗位直接相关的职位更是要求硕士以上学历,高职学生毕业后要想在金融投资类公司谋一份职业比较困难,这种体制与市场之间存在的矛盾使高职金融投资类专业的学生就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很多学生毕业后因为学历不合格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直接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和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根据调查,金融投资专业毕业的高职学生毕业后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的不足10%,大多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和营销的工作。即使有些被金融中介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录取,其所做的工作也基本与专业无关,大多从事接待和服务之类的工作。这是当前高职金融投资类专业的发展遇到的体制障碍。
4、金融投资职业的高技能要求与高职院校技能培养条件之间的矛盾
金融投资职业需要从业者具备分析研判、操作、资金管理和情绪控制等多项技能。这些能力的获取需要从业者进行长期艰苦的操作练习,其中重要一环是进行实盘操作练习。就好比学游泳,在岸上不管理论学得多好,不下水练习是不行的。纵观国内外金融投资大师的成长过程,都是经过长期艰苦的实战,历经学习——实践——总结——再学习——再实践——再总结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才成功的。这表明金融投资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过程这一环节。而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虽也转变到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但与其他专业真刀实枪的实践教学环节相比,金融投资专业的实践环节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模拟操作”这个准实践的层次上。各高职院校也大都采用的是“电脑+软件”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没有资金或没有条件进行真的实盘操作练习。模拟实践虽也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模拟操作毕竟是模拟操作,资金的虚拟性和约束力的软弱性使投资者不论从心理压力上还是从重视程度上都无法达到真实操作环境下的训练效果。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分析大师众多而投资大师少见的现象,从某些程度上讲就是因为我国高校金融投资教育长期存在着重理论学习而轻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造成的。
5、专业目标的统一性和各校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统一性之间的矛盾
金融投资专业的职业目标是很清楚的,市场定位也很明确,就是在金融市场上从事金融工具交易以赚取利润。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从事金融投资职业的误解和偏见,加上过去曾对“投机”行为的批判,使得人们的观念中仍对这个行业存有戒心,总认为这是个不太正当的职业,再加上其风险性较大,使得国人谈“投机”色变。我国发行股票之初遇到的无人认购就是这种心态的体现。虽然我国金融市场已经建立近20年了,但投资者人数仍占不到10%。说明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投资理财渐趋热起来,但仍受到传统认识的束缚。表现之一就是招生难,家长对这行仍然认识不到位,不赞成和支持孩子报考金融投资专业,二是高职院校或由于就业方面或由于认识方面的原因对这个专业的定位不清晰,不统一,差距很远,有的甚至完全偏离了这个专业。比如有的学校定位于会计方向,有的定位于财务管理方面,有的定位于单一的证券投资方向,有的定位于银行保险等方向等不一而足。使得金融投资专业有名无实,流于形式。导致行业目标很清晰的专业在实际中存在着市场定位很混乱的局面,既不利于专业的深入发展,也不利于学校之间的交流研究,更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长远发展。
二、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优秀的金融投资大师
高职金融投资类专业发展面临的上述困境和矛盾使人们产生怀疑,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优秀的投资大师呢?是不是金融投资类人才不适合在高职院校的培养呢?翻开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发展史和史上著名投资大师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我国高职金融投资类专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不调整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高职金融投资专业的发展就会走入死胡同。相反如因势利导,适时调整策略,高职金融投资专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1、国外金融投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
金融投资人才的培养与成长离不开发达的金融市场,当今世界上最为发达的金融市场大多出现在经济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尤以美国的华尔街为甚。所以顶尖级的优秀金融投资人才与大师级人物大都诞生在这里。综观这些优秀的金融投资人才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国外金融投资人才培养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高学历+高技能”模式。其共同点一是他们大多都是在名校受过深厚的金融与经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深造,大都获得了高学历,如博士学位或学历。二是在从事专门的金融投资之前,都从事过金融市场经纪业务的,这为他们日后从事金融投资事业打下了基础。显然这种培养模式正符合金融市场对投资人才的要求。另一个模式是“海龟模式”,这种模式认为,从事金融投资,不一定要高学历,任何人只要通过一定的训练都能成为出色的金融投资者。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国期货市场的传奇人物理查•丹尼斯就是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本人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为了验正他的“成功的交易员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而无关乎聪明才智与学历”的观点,他与朋友打赌实验,专门招聘了23人进行为期四年的实战操作练习,在四年的培训课程中,除3人退出外,其余20人都有上佳表现,平均每年收益率在100%左右。最成功的一名学生4年为他赚了约3150万美元。如今这些学生要么在基金公司任职,要么单干,成为美国期货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理查•丹尼斯这种培养金融投资人才的模式很像养殖场繁殖乌龟的做法,被人们称为人才培养的“海龟模式”。
2、国外金融投资人才培养方法与理念对我们的启示
“海鱼模式”对我国高职院校金融投资专业的培养很有启示。一是,高职院校能够培养高素质的金融投资大师。从理查•丹尼斯及其进行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金融投资人才不只是受过高等教育具有高学历的人才能从事,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只要对金融投资具有浓厚的兴趣,经过系统和严格的基本知识与交易方法的训练,再经过大量实盘操作演练,一样也能成为出色的金融投资人才。我国高职院校开设金融投资专业是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也是顺应广大人民投资理财的需要的。应该大力发展,不应被眼前的暂时困境所蒙蔽。二是我国高职院校的金融投资专业在培养模式与训练方法上应有所改进。第一、一定要重视投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培养,并且把它放在学习的第一位,放弃重技能轻理论的思想观念与错误认识。金融投资职业并不是简单地如士兵打枪哪样,只管瞄准而不管枪的构造原理。它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有知其所以然,才能在变化无穷的金融市场上获取利润。所以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当重要。第二、一定要进行实盘投资操作练习,不能纸上谈兵或进行软件模拟操作。这样脱离实际市场与真实持仓心理压力,是训练不出优秀的投资人才的。第三、要求学生对金融投资事业要有强烈的兴趣与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理查•丹尼斯之所以能成功,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在选拔学生时尽管学识、性格等不同,但都要对期货投资怀有极大的兴趣。否则在后面的严酷训练与长时期演练中是坚持不下来的。三是高职院校在培养金融投资人才方面的投入一定要加大力度。不能仅限于“电脑加软件”的模拟操作阶段,在理论学习结束之后,一定要进入金融市场进行真实投资操作。这样才能造就真实技能。
三、高职金融投资专业如何走出发展的瓶颈
1、在学生填报志愿时进行专业教育
高职金融投资专业要想真正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走出目前面临的困境。就要从培养的第一步招生做起,把真正对金融投资有兴趣的学生招进来。这就要求在招生阶段对拟报考学生进行详细的专业说明与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介绍专业的学习课程,学习方法与学习要求与将来的职业前景,让学生对之有充分的认识。不能为了招生而把专业面临的风险与将来的职业不确定性或做夸大宣传,让学生放弃理想,或做虚假的式误导宣传,让学生不明就里稀里糊涂进来。给后面的学习就埋下隐患。在学生填报之后为了确保学生对自己兴趣的真实性有较大把握,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测试。以防止有些学生由于茫然没有专业可报而胡乱填报。
2、入学时交纳操作风险金,以备实战操练之用
在这方面可借鉴有些专业比如美术、汽车修理等专业的做法,为了保证学生将来实习之用,在入学时可收取一定数额的实盘操作准备金,与学费一同收取,但说明这些资金与学费不同,是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实盘操作的本金,学生如操作得好,毕业时学校在提取一定比例的盈余后把余额全部返还给学生。如操作得不好,这些资金就是学生实习操作期间的最大亏损额。如此不仅学生有了学习的强大动力和操作时一定的约束力,也解决了学校在金融投资实习方面的资金来源,是一举多得的好事。目前有些学校发生的学生为了投资而把学费投入到股市中去的现象就是因为缺乏这样的机制而发生的。
3、学校成立校园投资基金,纳入预算,以供学生实习之用
由于入学时学生交纳的实盘操作准备金数量不能太大,为了解决实盘练习时的资金来源问题,学校可成立校园投资基金,纳入学校正常预算,作为教学中的一块固定费用划拔给专业教研室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作为学生实盘操作的资金来源之一。校园投资基金在初期可采用财政信用的方式筹集或用其他信用方式筹集。等到资金规模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减少学校的预算份额。平时这些资金可交由专业教研室或研究所运作,制定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实行奖罚制度,这样一可以解决教师的科研局限于单一的写文章而与实际生产相脱离的问题,二可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三还可给学校提供一创收的途径。其实这在美国一些大学如哈佛大学等名校,早已成为学校教育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在这些学校,没有国家的经费投入,学校拥有自己的投资基金,或交由专门的投资公司运作,或由学校自己的基金会运作。资金一来源于校友的捐赠,二来源于历年的节余。高职院校尤其是开设金融投资专业的高职院校应该利用实践教学的契机,发展校园投资基金。
4、进行教育改革与创新,适当增加理论学习的份额与比例
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时不能盲目的实行“一刀切”,对所有专业都实行一样的改革方案与模式,而应结合专业的特点实行灵活机制区别对待的原则。比如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的问题上不能强求一致,对一些理工科类可以要求实践教学比例大一些,但对一些文科类专业,其技能的基础就是理论。理论知识欠缺就无法进行实践教学。金融投资类专业就是这样。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分析研判工作占了投资过程的大部分时间,真正的操作只是几秒钟的事。而分析研判依据的是理论知识与专业素养,没有统一的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式,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金融投资类专业中,理论知识还是占第一位的。一定要加强而不能减少。
【关键词】证券投资 实验 教学改革
一、证券投资学课程现状
《证券投资学》是财经类高等院校的核心课程,同时是学生期望度较高的一门课程。就目前的课程来讲,第一,课程的实用性较强,与实践联系紧密,单纯的理论讲授容易导致学生导致失去学习兴趣,要求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教授学生;第二,课程的创新性强,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及时捕捉证券市场上的动态信息变化,并迅速地把这些新内容整合到课程当中去;第三,课程的综合性强 ,需要运用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等多学科的知识,来为证券投资分析提供支持;第四,课程的动态性强,传统课堂教学由于受到地理空间和整体课程时间安排的限制,难以让学生感受到证券市场的动态特征。
证券投资课程对学生的基础性要求是能够了解基本的金融工具知识,基本培养目标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证券市场进行分析,对单个金融资产进行价值分析,具备正确分析证券市场走势、及时把握交易时机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辅以规范的实验教学手段 ,才能改善《证券投资学 》教学效果,适应其操作性与应用性强的特点。
二、理论教学内容改革
(一)科学合理安排课程计划
教学课程计划是学校为了达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质量要求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针对单个课程来讲,要遵循本科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原则,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原则,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等原则。在证券投资实验的教学中,依据这些原则,要注重作为非金融类专业的学生,基本目的在于如何教会学生进行金融工具的操作,并能够利用相关学科理论对证券市场进行简单分析。因此,在教学计划中应减少与实践联系较少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分清哪些是重点,哪些可以简单了解,哪些可以让学生课下自学。
(二)认真备课
确立好课程整体教学计划,就应该认真备课。要想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备课是关键环节。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提前知道学生已经学过哪些课程,缺少哪些应该具备的知识。比如在对证券投资学宏观经济分析部分,需要用到大量的西方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知识,但不少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相关知识和内容已经没有印象。所以,在课程的基础知识方面,也需要精心准备大量内容,在讲新内容之前,为学生做好基础知识的复习。这就需要在写教案和讲稿的过程中,将该部分内容单列出来。对课堂的主要内容的准备是重中之重。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准备,一定要通过研究不同的教材、研究不同人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再结合学生实际,写出有利于学生接受的讲稿,以利于自己后续的教学。其次是教学方法的准备。作为学生动手实践的实验课,作为与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证券课程,需要能够给予学生大量的课外知识,因此必须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通过图片的和视频的展示更加直观的将内容呈现给学生。
(三)课堂讲课
课堂教学环节是学生能否接受知识和能够吸收到多少知识的重要一步。在有了充足的准备之后,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大半。在课堂教学中,按部就班地将自己要进行的内容完成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做到:首先,作为老师自身来讲,需要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同时配合肢体语言有效的传达知识。其次,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利用互动问答提高学生参与度,洞察学生的细微反应,以对教学设计进行适当调整。同时,每次讲完课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在理论讲授部分,课程计划设计、课前备课、课堂讲授这几个环节紧紧相扣,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做得细致,才能保证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实验课程设计
针对应用性强的特点,证券投资课程需要加大实验教学时间和力度。
(一)增加规范性、改革课程考核内容,扩大实验操作内容的比重
不仅要考基本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也应作为考核的重点。我们应改革对证券投资课的考核内容,增加实验操作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对非金融专业学生,实验考核比重应当占据40%左右的比重。主要考核学生:基本界面操作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对证券市场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参与证券实验的积极性。总之,要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学完本门课程后,学生能够独立运用证券软件进行基本金融工具的交易和分析。
(二)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
由于以往对证券投资实验室在教学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对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关政策也不配套,导致实验室难以引进技术精湛的人员。学校应加强证券公司的联系,可由社会影响力较大的证券分析师或者大型私募经理来完成2~4个学时的技术分析的实验课程内容。同时,学校应建立长效机制,必须加强专业实验人才的配备,设立重点岗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更有利于培养出基础扎实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于志武.开放教育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1,8.
【关键词】投资理财;教学法;课程
中国分类号:G642
1理财课开设的必要性
从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来看,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的在提高,每个家庭的资产也在不断的上涨,因此人们也希望能将自己的财产进行保值或者增值。我国人们在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增加,比如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投资都在逐年增加,在以后还会有其他方面的花费,因此人们就必须要知道一些理财方面的知识,让自己的财产能合理的安排,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着极好收入的人来说,更需要有专业的理财知识,或者是专业的理财人员的帮助,这样才能将自己的财产进行合理的保值或者让其增值。现在社会上的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在开发适合人们需要的各种理财产品,让人们能够尽量小的风险下还能有利润可收。对于个人理财来说,竞争也是非常大的,对于能够了解和熟悉个人理财的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对于大学生来说,开始上大学,自己手中可支配的资金也在不断增加,都希望能在生活费够用之后的结余,能将其进行理财让自己富余的财产增值,所以大学生开设理财课程十分必要,通过学习相应的理财知识,能为以后自己的财产作出一个合理的理财方案,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2个人理财的教学方法
2.1案例教学法
对于个人理财这门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引入案例,这样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理财课程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候,案例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选择和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财知识的掌握,而且理财这门课程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很多,有经济、金融和管理等方面,学生还要自然的将这些知识熟练的进行链接,才能更好的将知识学好。我国人们比较认同的理财方式是储蓄,储蓄的收益很低,而且流动性及高,但也是一种理财的选择,将资金进行积累起来。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储蓄的种类不断增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储蓄的种类,从而得到收益。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储蓄方面的知识,教师就可以用引入案例的方式教学。例如储蓄资金的时候可以选取两种方式将钱存入银行,一种是整取整存,另一种是大金额的储蓄,时间都是三年,当到期后,这两种方式的利息就会不同,对于整取整存的储蓄方式来说,到三年后,没有取出,那么之后的时间就会按照活期的利息来算,而另一种方式来说,就不会改变利息的计算;如果说第一钟储蓄方式在没有到期的情况下,将资金取出,利息就是按照活期利率来计算,而第二种方式储蓄是不能提前取出来的。
2.2项目教学法
理财这门课程的实用性很强,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要学会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出符合他们要求的理财方案,对于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来帮助学生掌握这种能力。教师可以根据项目讲授相关的知识点,而且选择的项目要与所学的知识点相关,并且将项目分成若干子项目,让同学们分成小组,将自己组所接受的项目共同来完成,并把项目的评判标准告知学生,然后让同组的学生共同将任务完成。学生要想将这个项目完成,就必须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还要进入社会,了解现实的情况,也能对客户的需求进行了解,让后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方案。通过项目学习以及完成,都需要同学们的合作才能完成,这样也能锻炼同学们合作意识,还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同学们在完成自己的项目之后,每个小组可以进行互评,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将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然后教师再做最后的评价。
2.3互动教学法
互动教学法可以结合以上两种教学法进行学习。个人理财也是有一定的步骤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客户信息的收集。(1)收集完资料之后,对客户有了充分了解,这样才能建立好与客户的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以后制定出符合客户要求的理财计划书,这一步的关键是在于要有熟练的沟通技巧和实践经验,以及处理紧急事情的能力,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的接受知识和理解知识,用互动教学法就能使学生达到学习的要求。互动教学法也是必须要有教师的讲授,教师可以充当不同需求的客户,让同学们对不同客户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理财规划,这样不断的锻炼就能成为合格的理财规划师。教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与同学面对面的交流,就能掌握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同学们的语言使用情况,通过交流可以充分了解同学们所欠缺的知识,对他们进行鼓励和知识的补充,让同学们能真正的理解作一个合格的理财规划师应该怎么样与客户交流,需要了解客户那些资料等,同时还能提高同学们处理事情的应急能力,更加深入的了解理财方面的知识。
2.4多媒体教学法
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更加直观,更易于同学们理解知识。教师通过多媒体将市场上比较新的理财产品展示给同学们,教学内容被生化化,利于同学们理解和接受。并且在以上教学方法教学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把教学内容展示在多媒体上,课下同学们还可以将课件拷下来,回去之后进行复习,才能将知识掌握的更好。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利用不同的教学法进行教学,但是还要注意各种教学法相结合,发挥各种教学法各自优势,最后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合格的理财规划人才。
总结:
个人投资理财课程的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决定了课程的教学质量水平,只有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才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的学到课程中的知识,并实质的运用到实际中。
参考文献
[1]张雅泉;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证券投资实务》课中的应用[J];职业时空;2011年02期
[2]高敬;国际金融专业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9期
[3]张伟芹;项目教学法在理财规划与实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年17期
1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金融知识的市场需求分析
1.1应用型财务管理的兴起加强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复合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市场结构的发展变化,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本科教育已经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趋向于“应用型”教育。经过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具备相应领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在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能力等方面具有应用和复合性.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为此,许多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渐渐发生变化,不再是传统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而是定位于应用型专门人才.即培养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知识,具有运用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理论、金融投资理论和知识进行理财等专业能力.能够在企业、证券公司、银行、政府机关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从事资金管理、财务分析、财务咨询、证券投资、会计核算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转变无疑加强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复合性.对学科交叉尤其是金融理财的部分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才有可能成为适应时展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
1.2金融环境的变化对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并逐渐成为各种财务活动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从事财务活动的财务管理人员,不可避免会参与其中。
首先,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金融领域的跨国活动也在迅猛发展.金融的全球化促使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既为发达国家的‘剩余”资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投资空间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的融资机会。各种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境外投资机构纷纷涌入.一方面为企业筹资、投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又使企业处于极大的金融风险中。这些对财务人员的理财观念、风险意识、知识结构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我国资本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有力地推动了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目前有效的资本约束还未形成.这就要求财务人员熟悉、掌握相关市场的法律法规要求和运作规律.并具有较强的发展适应能力。
因此,市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不仅要求其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具有综合运用能力.而且还要了解金融市场、熟悉金融机构、能够理解我国金融机制及法规。要培养此类人才.在其系统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开设一定数量的金融类课程必不可少。
2财务管理专业金融课程体系的设置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所采用的课程体系框架多分为五个层次: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限制性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作为第一个层次的公共课.即为通识教育课程.强调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奠定素质教育的基础。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通识课程。因其与专业性质无关.故不必开设金融课程。后四层都属于专业教育课程.不同层次中金融类课程的设置也有所不同。
2.1专业基础课中,几乎没有金融类课程
开设专业基础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今.各高等院校普遍接受的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程有: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经济法、甚至运筹学和管理信息系统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并无不妥.但对财务活动的生存环境——金融市场.及具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各种金融机构未作丝毫介绍.这显现出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尚有欠缺之处.亟待进一步完善。
2.2专业主干课中金融类课程有所增加
专业主干课是构成财务专才部分能力的核心课程.也是本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重要标志.我国高等院校传统选择的为中级财务会计、投资学、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等课程。其中投资学为金融学课程.在财务活动的三个环节,即筹资、投资和分配业务中,投资是中心,投资的需求决定了筹资的规模.投资的预期收益构成了筹资成本的约束条件。而投资的现实收益则成为财务分配的基础。因此将其作为重点内容设置为专业主干课。
随着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除了传统开设的投资学课程外,各高校对专业主干课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如复旦大学的必修课增加了金融市场和金融计量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了货币银行学和资本运营;东北财经大学开设了金融学和公司理财等。这说明各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中的金融类课程数量。
2.3专业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随不同院校的特点而变化
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的课程设置,体现出各高校对本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所以,在不同的本科院校,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设置的多少和具体的开设种类都有所不同。如复旦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特別重视学生的金融基础,金融学相关课程设置的非常细致,十二门的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如金融工程、期权与期货、金融实务、保险学、中国金融市场等占了九个。而中国人民大学在重视核心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更看重的是会计类专业课程,所以在其二十多门的选修课程中,金融类课程仅仅只有保险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期货贸易和证券投资学五门。其中证券投资学是必选课,是作为专业主干课中没有开设投资学的必要补充。
综上分析,在当今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金融类课程已占一席之地。但对比我国庞杂多样的现实市场需求,金融类课程的设置在数量和种类上明显不足,为能培养出真正满足市场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必须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对其中金融课程的设置进一步优化。
3金融类课程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优化设计
3.1增加专业基础课中的初级金融课程
在西方经济学中,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的英文都是与资金运动有关的"Hmnce”一词。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两个学科的交叉融合之处也越来越多。所以在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中,应至少开设一入门级金融课程,如《金融学一>或彳.货币银行学这两门课内容相似只是角度不同,都是比较浅显但较为全面的对金融学进行了介绍。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财务管理的对象——货币的产生发展、相关形态制度的演变;可以掌握财务分析中关键因素——利率其作用及运行机制;可以初步认识筹资或投资等财务活动所接触到的各种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
如今,大多数高校都将这门课开设到专业主干课中。这实际上是混淆了金融学与财务管理专业其他核心主干课程的关系。二者不应是并列而应是前者为后者的学习进行铺垫和打基础。因此,应将金融学调至专业基础课程中。如果学校较为重视财务管理专业金融知识的培养,还可在专业基础课中除金融学之,再加设一门金融课程,如金融市场学等。
3.2加强专业主干课中的金融实践环节
市场迫切需求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主要看重的是其灵活运用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理论、金融投资理论和知识
进行理财的专业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不仅在于财务主干课程的理论学习,更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实生活的财务活动与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以及整个金融市场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仅仅加大专业主干课中金融类课程的数量远远不够,还应加强培养财务管理和金融相互交融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般来说,尽可能将专业主干课中的金融类课程放在全真模拟实验室中,通过采用模拟炒股实验、上市公司融资实验、项目投资决策实验、甚至沙盘对抗实验等设计性实验方法,着重训练学生在掌握财务会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整理运用财务数据,设计分析模型的综合能力。即便不具备全真模拟实验室的高等院校,也可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基本方法,使参与其中的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掌握财务金融知识,为其今后的实践操作奠定了基础。
3.3设置专业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的学分下限
虽然在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选修课中,都开设了金融类课程。这些课程表面上依赖于学生自己的兴趣选择,学校并无特别要求,但学校对该专业培养重点和方向的不同导向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如上海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本身就隶属于会计学院,该专业学生在专业限选和任选课的选择上,必然以财务会计有关课程为核心,多选择公司治理、高级财务会计、企业价值评估等课程。这样培养出来的财务管理人才,不能完全满足我国金融环境的变化。
为了能够培养出既能满足金融市场需求.同时又能突显学校自身特点的财务管理人才,可以在财务管理专业选修课,主要是专业限选课中设置金融类课程的学分下限。例如,若某学校财务管理专业限选课一共要求30学分,其中金融类课程不低于8学分。这样,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的种类及数量多少,仍由学校根据自身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来设置,只是为了配合市场需要对学生所掌握的金融知识进一步提出了要求,而此要求还兼顾了学生个人的兴趣偏好。
【关键词】金融专业;内涵建设;综合理财
金融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步伐。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金融环境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国家,在融入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中产生了大量的金融人才需求。因此,如何培养合格的金融人才,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服务就成为了我国各高校重要使命。
人才的培养要与时俱进,新时期下我国对金融人才需求已悄然发生了巨大转变。随着我国居民、企业收入增加及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特别是在近年来频繁出现较高通货膨胀情况下,我国各经济主体呈现出了强劲的“投资理财”需求。对于个人及家庭经济主体而言,包括现金规划、保险规划、投资规划、教育规划、税收规划、养老规划、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等在内的综合投资理财已成为个人及家庭急需的金融服务;对于企业而言,投资、融资、内部成本控制等综合的企业投资理财规则是其对金融服务的核心需求。故此,为了适应这种金融服务需求的新趋势,我国将更加倾向于对“金融复合人才”的需求——即具备综合理财规划技能的金融人才。要求其能运用投资理财的原理、技术和方法,有效选择投资工具,针对个人、家庭以及企业的理财目标,提供投资理财规划服务,为客户提供保值、增值服务。
然而,当前我国高校中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整体情况并不容乐观:厚理论、薄技能的人才培育普遍存在于各高校。学生毕业后往往无法独立开展工作,企业则要付出更多时间与成本重新加以培养。在金融人才市场中往往表现为低端人才过剩、高端人才稀缺。显然,我国当前高等学校金融人才的培养还无法完全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故此,以投资理财观培育为切入点,以优化、改造现有教学体系,提升金融专业内涵建设为手段,是新时期下金融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具体措施如下:
1.重构新时期下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办学的指南针。纵观国内开办金融专业学校,较高层次有“211”、“985”院校;居中有各类普通本科院校;层次略低的有各类金融职业学校。然而,在大多数高校的金融专业培养目标中会体现如下目标: “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扎实的金融学专业知识,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人才。”可见,当前高校在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是大而全,较为宏观也较为模糊,因此对人才培养的实际意义并不大。
2.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调整培养方向
在培养方向上要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对金融人才需求,要着重培养能为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的金融复合人才。另一方面,要考虑我国当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要将原有主要面向银行、证券、保险等大规模金融行业培养方向拓宽到广大中小企业中。将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联动机制,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3.改革教学模式提升金融专业内涵建设
以“投资理财观”培育为切入点,通过整合、优化现有教学资源,探索如何在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方向、学科领域等教学模块中加强学科之间交叉与融合,从而提升传统金融专业的内涵,满足社会对金融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如通过现有的《宏观经济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财务管理》、《经济法》等分散的学科进行交叉与融合,使学生在不同宏观经济环境下,形成综合投资理财能力,能较有预见性地为企业与家庭分析理财宏观环境,优化投资工具,为企业与家庭客户实现收益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
4.拓展校企合作新方向
目前,由于金融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与行业的合作还比较粗浅,这就造成了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的素质与行业所需的人才素质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弊端导致人才培养模式还只能局限于专业教育的框架内,使得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实践教学比较薄弱,
大多仅仅是通过几门课程和几个实验项目来开展实践教学,普遍缺乏实践操作能力,视野比较狭窄对金融前沿形势把握能力较差,因此金融专业尤其要研究如何有效的进行校企合作。
5.引入“学历+ +技能+认证”的新型办学模式
以“投资理财观”培育为目标,改进现有实践教学方法、手段及培养模式。探索 “学历+ +技能+认证”的三位一体的新型办学模式。在传统教学中,“认证”并不受正规高等教育重视,但在现今社会对金融人才要求具备相关资质认证前提下,应考虑如何将在“认证”嵌入到正规教学中,缩短社会对学生的认可期。据此,本课题将重点探究理财规划师、证券从业资格证、保险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注册会计师等社会需求较大资质如何嵌入到现有教学模式中。
综上所述,以高等学校金融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为研究宗旨,将会更好地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更好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最终,全面提升我国金融市场从业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周辉.从金融危机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科技创业月刊,2011(08).
[2]刘学华,国晓丽.浅议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优化[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01).
关键词 证券专业课;课程体系;大学生;A股投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069-05
Setup of Securities Curriculum with Evidence of Undergra-duates’ Investment Survey//CHEN Yuzhen, HE Yu, LIU Jianhe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the results of undergraduates’ investment survey and personal inquiry to learn A share investment behaviors of undergraduates to develop securities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behavioral finance theory. This paper gets the result that we should increase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such as security analysis, stock operating practices and financial psychology besides traditional investment courses.
Key words securities course; curriculum; undergraduate; a share investment
1 引言
内地学术界对于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的设立,主要来自于海外金融课程体系的实践,同时基于内地教育体系的课程设计方向,形成一系列的专业课程。但是,由于受到内地基于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的影响,金融学专业教育侧重于以银行管理为导向。这一特征与海外金融学理论以投资学和公司金融为理论主体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因此,随着内地证券市场的发展,内地教育界对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模式进行一系列改革研究,总体来看,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可以归类为宏观和微观两大类。
宏观上,许多主要对整个学科体系的建设提出不少意见和建议。如张新认为,内地金融学内涵界定与海外存在相当大的偏差,理论和学科建设比较滞后[1];而肖鹞飞、艾洪德、徐明圣等则提出要对金融学科进行多方面改进,以跟上时代的步伐[2-3];赵汕、于春红等则通过中美或中英金融学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发现美国和英国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势[4-5];而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金融与保险学科组从课程、教材、师资和教改等多方面总结了金融学专业教育的不足之处[6]。
微观上,部分学者对学科体系中具体的某门课程或具体的教学方法提出自身的看法。如焦继军和叶立新认为可以应用具体的案例教学法推动课程的教学实践[7-8];宋逢明则指出通过发展实验金融学来推动资本市场的规范化[9];刘建和、武鑫和刘建和虽然对高校证券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一定的想法和思路,但是没有涉及课程体系的具体设置问题[10-11]。
从这些前人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上,不难总结出一定的特点。其一,课程教学体系设计上,这些学者主要从全球金融学理论教学的发展趋势和中外金融学课程建设体系的对比中来发现内地在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上的问题;其二,在解决方案上,主要从课程、教材、师资等方面来展开讨论,缺乏具体的可行性方案;其三,应用方法上主要讨论具体的某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如案例教学法,这样就可能割裂了金融证券类课程围绕金融市场的整个体系。
事实上,目前内地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海外相比差距并不大,也具备了从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经济学到投资学、金融工程、期权期货及衍生工具等一系列课程,也充分应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案例教学的方法。但是,内地理论界对于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忽略了一个核心,那就是作为教学受众的学生究竟还需要在哪个方面加强专业教育?正是如此,笔者对在校大学生A股投资状况进行调研,针对调研的结果分析在现有证券专业课体系上需要加强的专业课设置。
2 问卷调查
股票投资存在巨大的风险,需要股民具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且也需要资金实力、投资知识和理性的分析判断力,但是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抗风险能力较差,投资知识和分析判断能力较弱。因此,本调查报告的目的一方面可以正确认识大学生股票投资心理及交易行为,对培养大学生在股市上的理性投资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另一方面可以据此分析大学生在股票投资方面的缺陷,从而强化相关的专业课程设置。
问卷设计 为此,笔者以杭州的经管类大学生为主要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涉及两套问题,分别针对参与股票交易和不参与股票交易的学生。同时,也针对部分股民学生进行了个人访谈。
1)基本情况。对应设计了大学生的性别情况、专业情况和年级情况,因为考虑到性别的差异、专业的不同、年级的高低都会对大学生进行股票交易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2)投资情况。对应设计了投资目的、风险意识、资金来源、投入资金量、投资结果这些问题。从投资的目的中可以了解到大学生进入股市的动机,并可以看出这个动机是否合乎常理;而投资者对风险的意识可以得出其对股票投资的心理是否盲目。
3)影响因素。根据需要了解外部环境及内部自身因素对大学生在股市上投资行为的影响,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内部自身因素(如股市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对股票信息的获取、对股票分析注重的方面、持股时间及对股市的关注度等内部自身因素)。
调查对象分析 2008年12月―2009年1月,本调查小组共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300份,涉及浙江财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树人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其中都包括各个学校的独立院校)等经管类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最终回收有效问卷998份。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涉及股民在校大学生237人,非股民在校大学生761人。股民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1)股民大学生基本情况。从回收的问卷来看,股民大学生占据调查人群的比重不大,只有不到三成的学生进行股票投资,而且主要集中在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接触证券投资学等课程的可能性较高。而在这部分人群中,男生的比重又占了绝大部分。
2)资金来源。如表2所示,在资金的来源上,股民大学生的资金主要来自自己储蓄和父母的资金,只有极少数人借款炒股。
3)相关家庭收入。从家庭收入与学生股票投资的资金量的数据来看(数据见表3),大学生股民的家庭年收入与其投入股市的资金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也与表2中炒股资金来源相对应,学生自己储蓄和父母的钱与相应的家庭年收入存在比较紧密的联系。
总体来看,大学生股民的入市比重和资金来源及投入等情况显示,大学生对股票投资仍保持较为保守的态度,以谨慎为主,投入资金也在自身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3 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股票投资还比较保守,只有不到三成的学生成为股民,而且其中相关专业的学生占据了绝对的比重。显然,平时证券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股票投资实践具有相应的影响力。
入市及选股特征
1)入市原因。如表4所示,一部分学生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主要是股市火热,有闲置资金、希望借股市升值;也有学生是希望学以致用和对股市感兴趣。显然,在在校大学生股民中,理性和非理性的入市因素都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但相比之下,外界股市火爆的吸引力度更强。
2)选股依据。如表5所示,大学生股民选择股票时,虽然相当部分的学生股民经过自己分析,但是也有相当部分受到其他人群的诱导,如股评推荐、朋友或教师推荐。
持股时间 大学生股民在A股交易上基本上都是短期操作,甚至有部分学生的操作还是超短线。从数据来看,持股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在校学生股民只有16.0%,其他学生持股时间远远少于三个月(图1)。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杭州在校大学生股民存在一定的过度自信心理,导致交易频繁。
风险和亏损态度 大学生股民入市和选股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对风险和亏损的态度也有着非理性的一面。
1)风险态度。如表6所示,很明显,这些在校的大学生股民对风险不太在意或者在意但并不理会的所占比重较大,达到一半多一点儿的人群。即使是在知道有风险会减仓的42.4%的人群中,笔者通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到,其中的大部分人只是停留在思想层面的意识形态,并没有去具体实行过。显然,杭州在校大学生股民风险意识薄弱,有可能存在一种过度自信的心理。
2)亏损原因。如图2所示,在校大学生股民把亏损原因主要归纳为信息获取不及时、市场黑幕和国家政策变化等外部因素,以及投资经验不足的内部因素,而没有从根本上如宏观经济变动、投资策略、选股方法、持股周期等方面查找原因。这说明他们对待A股投资的认识有非理性表现。
3)对待亏损套牢的态度。从图3中不难发现,在亏损之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股民选择继续观望,希望股市反弹,能亏少点儿。也就是说,学生尽管知道赢的概率可能会低于50%,但是他们仍然愿意冒风险,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返本效应”,他们希望能尽量弥补损失。总体来看,杭州在校大学生股民在亏损后退出市场和逢低继续买入的比重较低,绝大部分学生都采用了套牢后继续持股观望的态度。显然,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股民采用的持股策略具有明显的处置效应,即持有套牢的或者说表现不好的股票,卖出盈利或表现较好的股票。从另一角度来看,学生股民持有套牢的股票、卖出盈利的股票,这一现象即是其后悔厌恶的一种表征。
4)投资心态。如图4所示,只有不到三成的学生股民认为股票涨落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超过五成的学生有一定的影响,甚至有不到二成的学生直接认为亏损会导致情绪低落。显然,在校大学生股民投资心态还算比较正常,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股票涨落会影响心态。可能是因为大学生投入的钱基本上是自己的储蓄和父母的钱,算闲置资金,亏损后对自己的正常生活也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4 证券类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目前内地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具备了从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经济学到投资学、金融工程、期权期货及衍生工具等一系列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如何更好地为大学生理论教学服务呢?
证券类专业课程有必要向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扩展 从中登公司的数据来看,截至2015年4月,沪深两市共有A股账户近2亿户,股票投资在内地居民的投资中已经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因此,作为内地居民中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大学生,毕业后拥有自身的A股证券账户的可能性非常高。从笔者的调查来看,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的人群中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占比较高,而非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占比较少(表1)。显然,证券类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激发大学生股票投资的热情。既然非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也很有可能介入A股的投资,那么在这些学生中也有必要开设证券类专业的选修课程,实现证券类专业课程的扩展。
当然在具体的理论教学活动中,对专业和非专业的大学生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比如,对于金融学专业和金融工程专业,对于计量经济学和数理统计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相应的教学有必要分别对等;而对于投资学这样的课程来说,专业性较强的金融学专业学生和一般的经济管理类学生,对比其他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理论教学的设置也有必要在教学内容、形式和案例方面分别规划;而在金融经济学课程方面,金融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可以以数理经济学方向为主体,而一般的选修课程可以以投资学方向为主。
关注实务实例类课程的教学活动 从笔者的调研结果来看,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的选股依据并不理性,持股周期普遍较短(如表5和图1)。即使是金融学和金融工程专业的大学生,通过经济学、金融学的学习了解宏观经济尤其是货币金融方面的运作,通过金融市场学的学习了解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通过金融经济学和投资学的学习了解金融方面的经典理论和投资原理,通过金融工程和衍生工具方面的学习了解对冲套利的知识。但是很显然,即使是学习了这些课程,许多大学生在进行A股投资的时候并不能应用相关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活动,投资中也以短期操作为主,交易频繁。正是如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现有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像证券分析、股票操作实务等实务实例类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理论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掌握投资实务。
增加交易心理学方面的课程设置 从调研结果来看,大学生股民在A股投资上非理性投资心理较为明显,有必要从投资理念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
其一,大学生股民从众心理比较明显,有相当部分股民学生受到外界因素和其他人群的诱导而进入股市并选择股票(表4和表5)。
其二,过度自信心态明显,交易非常频繁。从调查结果来看,持股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在校大学生股民不到二成(图1)。显然股民学生基本上以短线交易为主,有部分学生还是超短线。在有学习任务和上班教学的情况下,如此的交易情况只能说这些学生投资心理过度自信,导致交易频繁。
其三,风险意识薄弱,对待亏损个股具有明显的处置效应(表6)。绝大部分股民学生风险意识淡薄、不在意,甚至有相当部分学生意识到风险但不具体实行。而且大学生股民习惯于把亏损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和投资经验,对待套牢个股选择观望(图2)。具有持有套牢或者表现不好的个股,卖出盈利或表现较好的个股这种现象,具有明显的后悔厌恶和处置效应(图3)。因此,可以设置金融心理学、股票心理学或行为金融等专业课程,为大学生掌握交易心理打下一定基础。
辅助的课外学习内容 除了这些课程设置以外,在配合证券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辅之以大量的课外书籍的学习。比如:学习基本面分析,那么《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怎样选择成长股》《股市真规则》《投资者的未来》《股市长线法宝》等书可以学习和讨论;如果是学习基本面与技术面相结合,那么《专业投机原理》《笑傲股市》等书有必要学习;如果从事交易为主的事业,那么除了《股市作手回忆录》必读以外,建立交易系统的学习资料如《通向财务自由之路》等也很有必要;在交易心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课外阅读《股市心理博弈》《金融心理学》《股市心理学》等资料;而学习计算机量化交易的话,《解读量化投资》可以学习;如果学习仓位管理或资金管理,《一个交易者的资金管理系统》这类课外材料可以阅读。这些书籍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理论知识,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新.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J].金融研究,2003(8):36-44.
[2]肖鹞飞.现代金融学发展趋势对我国金融学科建设的启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7):90-96.
[3]艾洪德,徐明圣.新形势下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4):89-93.
[4]赵汕.中美金融学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启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20-24.
[5]于春红.中英《金融学》教学的比较及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47-149.
[6]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金融与保险学科组.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的问题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
2007(1):20-23.
[7]焦继军.金融学科案例教学探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7(1):48-50.
[8]叶立新.金融学案例讨论教学体会[J].时代教育,
2008(2):52-53.
[9]宋逢明.发展实验金融学 推动资本市场的规范化[J].资本市场,2007(11):3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理财和投资理财的观念也在不断加强。投资理财的需求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复杂,从简单到专业,因而对高素质的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另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我国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国内金融行业。据分析,在广州、上海、北京等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前沿城市,随着越来越多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市场,金融行业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同时外资银行不断进入,合资基金公司逐渐增加,银行和基金对人才的需求增长加快,金融行业对人才的争夺十分激烈。
所以,在经济学考研中金融学是非常热门的,具体有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货币银行学
该专业方向主要研究跟银行及国家货币政策相关的问题,这里的银行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
热门分析:如今,许多银行都推出自己的理财产品,原本就倍受关注的银行业持续加温,成为热门的报考专业方向。
人才培养:货币银行学培养能在银行系统及其他金融机构、学校和研究单位从事金融经济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等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该专业方向主要在银行系统、学校和科研单位从事金融业务和管理工作,以及金融教学、研究领域就业。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工商企业和上市公司也需要大批专业人才,这些也是理想的就业方向。
推荐院校: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
金融经济(含国际金融、金融理论)
热门分析: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9460.30亿美元,全年增加4178亿美元,增长27.34%。许多新兴的名词如外汇储备增速、开放资本项目管制、国有银行股改、股票印花税都涉及到重要的金融经济理论问题。
人才培养:该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需要的具有较宽厚的经济理论知识、扎实的金融学专业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和国际结算、外汇交易、国际金融投融资等业务技能,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外资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投融资部门工作的应用型金融管理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该方向就业范围比较广泛,与其他各个方向都有交叉的地方。毕业生主要去向是外向型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以及中资金融机构的涉外部门、跨国公司投融资部门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等。
推荐院校: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投资学
热门分析:中国股市经历牛市后,人们对投资学的兴趣也随之高涨,其实投资不仅仅是证券投资,范围极其广泛。国家发展、企业赢利、个人获利也都离不开投资。近年来家庭理财及投资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人才培养:该专业培养具有金融、证券、期货、保险、营销、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必备基础知识和专门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一般来说,投资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去向:第一,到证券、信托投资公司和投资银行从事证券投资;第二,到企业的投资部门从事企业投资工作;第三,到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有关投资的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第四,到高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应届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一般都是一线的操作员,因为没有任何单位会让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进入管理层,即使是基层管理岗位。
推荐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保险学
该专业方向主要研究保险法学与保险数学,保险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安全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与运行规律,保险业与银行、证券业的关系等全方位的保险理论与实务。保监会对于保险专业的教学模式分为“西南模式”、“武汉模式”和“南开模式”,其对应的大学分别是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南开大学。
热门分析:在我国,保险业被誉为2l世纪的朝阳产业。首先,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人口的老龄化有利于保险业市场的扩张;其次,我国目前的保险深度及保险密度都很低,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再次,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为保险业市场扩大规模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人才培养:保险学专业主要是为适应我国保险业的需求而开设的,大多数学校都要求学习金融、会计、投资等经济课程,构架一个宽泛的经济知识背景。有的学校还补充市场营销、法律知识等相关知识,诸如保险营销、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与国际商法等。
就业方向:许多人误以为保险专业的就业去向就是卖保险,实际上保险营销只是保险业中一部分工作,其他工作诸如组训、培训讲师、核赔核保人员和资金运作人员、精算人员。毕业生主要到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社会保险部门及保险监管机构从事保险实务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此外,中介企业、社会保障机构、政府监管机构、银行和证券投资机构、大型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等也需要该方向的毕业生。比较热门的职业有保险人、保险核保、保险理赔、保险精算师等。
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公司理财(公司金融)
又称公司财务管理、公司理财等,是金融学的分支学科,用于考察公司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融资渠道,获得最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并形成合适的资本结构;还包括企业投资、利润分配、运营资金管理及财务分析等方面,也涉及到现代公司制度中一些诸如“委托-”结构的金融安排等深层次的问题。
人才培养:该专业毕业生在掌握现代公司金融理论知识和实务后,可为企业进行金融市场的融资、投资与风险管理服务。具备创新、管理和应用能力后,可努力成为现代公司金融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选择各类公司从事融资、投资工作,也可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实务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厦门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关键词: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专业投资者;一般投资者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一、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初衷与内涵
监管机构对金融期货投资者进行适当性管理,既是出于金融期货市场本身特殊性的需要,也是对国际经验的借鉴。一方面,金融期货市场要求投资者具有较强的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与股票、债券相比,金融期货具有专业性强、杠杆高、风险大的特点,客观上要求参与者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较强的经济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不适合一般投资者广泛参与。只有在对投资者进行充分的金融期货风险教育的同时,通过设置适当的程序和要求,建立与产品风险特征相匹配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从源头上深化投资者风险教育,有效避免投资者盲目入市,才能真正做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实施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在境外成熟资本市场十分普遍。美国、日本、欧盟等重要资本市场普遍建立了客户适合性规则(Customer Suitability Rule),明确规定经纪公司向客户推荐投资产品负有适合性责任。客户适合性规则的本质是要求经纪公司根据客户的意愿、能力、投资目标推荐适合的投资产品,强化经纪公司对客户的责任。综上,各国建立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在初衷上具有一致性,即区别投资者的不同风险认知水平和承受能力,提供差异化的市场、产品与服务,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监管制度安排,尽可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是通过对金融期货投资者的专业知识、资产规模以及风险承担能力设定相应标准,并根据金融期货产品的风险度限定特定的合格投资者范围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基本理念是将适当的金融期货产品销售给合格的投资者,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金融期货投资者必须符合一定的资质要求,因而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有时又被称为合格投资者制度;二是金融期货产品销售机构应将适当的金融期货产品销售给合适的投资者,这是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核心。
具体到我国已建立的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上,中国证监会于2013年了《关于建立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规定》,其中第一条明确了证监会建立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宗旨,即是为督促期货公司建立健全内控、合规制度,建立并完善以了解客户和分类管理为核心的客户管理和服务制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障金融期货市场平稳、规范和健康运行;第二条将“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界定为:根据金融期货的产品特征和风险特性,区别投资者的产品认知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投资者审慎参与金融期货交易,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监管制度安排。从第一条对宗旨的阐述和第二条对制度的界定中可以得出:第一,我国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初衷是监管机构根据金融期货投资者的不同风险认知水平和承受能力,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期货市场、产品与服务,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监管制度安排,尽可能地保护金融期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第二,我国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基本理念是通过有关制度安排,强化金融期货市场监管,督促金融期货产品销售机构审慎选择投资者,将适当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客户,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形成金融期货市场有较强经济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有金融期货基础知识、有相关交易经历的“三有”投资者群体。第三,我国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基本要素有四:(1)适当的金融期货产品;(2)合格的金融期货投资者;(3)负有适合性责任的金融期货产品销售机构;(4)适应金融期货市场需要的监管制度。
二、境外重要市场相似或相同制度比较分析
与我国不同,境外成熟资本市场大多在法律层面规定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其证券法等相关法律一般依据资产量、年收入和投资经验等标准,将投资者分为不同的类别并进行适当性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根据市场的不同特点,要求某些高风险金融产品的参与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法律法规对特定类型的投资者实行市场准入限制。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典型立法是美国证券法关于私募发行中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规定。美国1990年《证券法》修正案第144条(Rule 144)规定了参与私募证券认购的投资者资格,对投资者的净资产和专业知识进行了要求。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合作设立的TOKYO AIM创业板市场,东京证券交易所为保护个人投资者的利益,特别规定了较高的准入门槛,仅允许净资产或金融资产在3亿日元以上,并有1年以上交易经验的投资者参与交易;另外,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规定了客户适合性规则,明确期货公司在客户开发中禁止劝诱的客户和应谨慎劝诱的客户种类。
其二,依据投资者适当性分类,法律法规要求金融机构在为普通投资者提供服务时应遵守更严格的行为准则,在销售产品时应将适当的产品销售给适当的投资者,避免投资者盲目或轻率投资。例如,日本2006年《金融工具交易法》把客户分为专业客户与普通客户,要求金融机构履行不同的销售标准;我国香港地区证监会将投资者分为“专业投资者”和“非专业投资者”,《证券及期货规则》中按照投资者的投资组合资产量,将拥有投资组合4 000万美元或等值外币以上的信托法团、拥有投资组合800万港元或等值外币以上的个人定义为“专业投资者”,而《操守准则》规定在建议或招揽客户购买投资产品时,应确保所作出的建议或招揽行为适合该客户,并在所有情况下都是合理的,如果客户符合特定标准(例如是专业投资者),中介人可以豁免无需遵守《操守准则》中的相关规定;我国台湾地区“期货交易法”规定了投资者经济实力与其投资期货产品相适应的基本原则;美国全美期货业协会(NFA)要求,对于特定人群(如已退休人士,年收入低于2.5万美元者,净资产低于2.5万美元者,无期货期权投资经验者,年龄低于23周岁者等等),期货经纪商除了要求客户签署风险揭示书外,还要再签署一份附加风险揭示书;2007年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MiFID)提出新的投资者保护规定,主要从销售适当性的角度,将投资者分为专业客户(Professional Clients)和零售客户(Retail Clients),并进一步从专业客户中细分出专业能力更强的合格对手方(Eligible Counterparty),要求银行必须针对不同客户履行不同的信息披露及保护标准,要求金融机构必须对客户的金融工具交易经验与知识进行评估,即金融机构必须收集有关客户的经验、知识、财务状况及投资目标的相关信息,评估金融工具交易是否适合于客户,且除符合《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关于金融工具市场的第2004/39/EC号指令》第二节确保投资者保护的条款第19条(6)规定的豁免情况外,欧洲金融机构在向投资者提供不同类型的投资建议时,均应根据MiFID的规定分别实施适合性(Suitability)和适当性(Appropriateness)评估。
比较分析境外重要市场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规定,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设计理念是监管机构根据投资者的不同设定差异化的保护。美国私募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设计的理念是合格投资人财力雄厚,足以承担证券投资的经济风险,不需要联邦法律提供登记注册及信息披露保护。欧盟MiFID规定银行必须把客户分为零售客户、专业客户与合格的对手方三个类别。零售客户受到最高程度的保护,专业客户受到的保护相对较低,合格的对手方主要是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投资者保护并不适用这些客户。
第二,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主要包含资金门槛和专业知识等内容。根据美国私募Rule 506的规定,仅有两种投资人有资格参与私募认购:(1)合格投资人(accredited investor);(2)非合格投资人但认购人本身或其受托人具有商务或财务专业投资背景(sophisticated purchaser or representative)。私募发行中合格机构投资者的资格标准主要是机构的经济实力,包括银行、登记的证券经纪商或自营商、保险公司、根据1940年投资公司法登记的投资公司或企业开发公司、小企业投资公司、退休金、私人企业开发公司及依据所得税法享受免税待遇的机构。特定合格机构投资者必须符合一定的资产标准,如退休金资产必须超过500万美元,享受免税待遇的机构资产必须超过500万美元;合格自然人客户的标准主要是净资产和收入标准,即自然人必须拥有净资产超过100万美元或者最近两年所得平均超过20万美元或者与配偶最近两年总收入平均超过30 万美元,而且当年所得合理预期可以达到相同水平的自然人。此外,那些认购人本身或其受托人具有商业或财务专业投资背景(Sophisticated Purchaser or Representative)的投资者也是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规范的对象。我国台湾地区“期货交易法”主要是在法律层面作了原则性的要求,规定期货商受托从事期货交易,应评估客户从事期货交易之能力,如经评估其信用状况及财力有逾越其从事期货交易能力者,除提供适当之担保外,应拒绝其委托。
第三,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核心是对金融机构的销售适当性要求。美国、日本、欧盟等重要资本市场均在其法律中确立了客户适合性规则(Customer Suitability Rule)。美国私募合格投资者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对私募发行者的销售要求,一旦发行人对不合格投资者进行销售,就不能享受注册及信息披露豁免。而对于其他证券产品,美国证监会SEC授权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制定了适合性规定。如NASD规则第2310条(a)规定,会员推荐客户买、卖或交易任何证券,必须有合理的依据相信这样推荐是适合客户所披露的基本情况的,包括他持有的其它证券、财务状况及需要;第2310条(b)规定,除了推荐客户用有限资金投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之外,会员在非机构客户执行交易之前,必须尽合理努力得到相关客户信息,包括客户的财务状况、客户的交税情况、客户的投资目标以及其它会员或注册代表向客户推荐产品仍需合理努力得到的信息。另外,对于一些新产品,如证券期货(包括个股期货与窄基指数期货)、指数权证与复杂证券,NASD要求会员必须尽量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交易经历、风险承受能力,而且要向客户披露产品的详细信息。例如,在证券期货产品上,NASD的2865条(A)、(B)款规定,会员或会员的相关业务人员在给客户开设证券期货交易账户之前必须尽到风险披露与尽职调查的责任;会员单位应设置客户证券期货账户的最少初始资金与维持资金要求。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公司负责证券期货交易活动的人员应决定是否同意客户进行证券期货交易。如果同意开户,应列出相应的理由。对于自然人开户,要求会员获得自然人客户的投资目标、就业状况、估计的所有年收入、净资产和流动性资产、投资经验与知识等诸多信息。另外,如有可能,还须对客户的账户记录包括关于客户背景或财务信息、授权协议、向客户披露产品信息的日期、注册代表姓名、同意开户人的姓名及日期、账户现金核实日期等信息。美国对经纪公司推荐证券期货产品的合适性也有特别规定。自2000年美国通过《商品交易现代化法案》以来,美国证监会SEC与期监会CFTC就上市证券期货(Security Futures)产品(证券期货包括个股期货与窄基指数期货)达成了共识,并进行共同监管。SEC授权NASD制定了对证券经纪公司推荐证券期货产品的合适性规定,即NASD规则第2310条,而CFTC要求美国联邦期货业协会(NFA)在先前“了解你的客户”(Know your customers)规则基础上,比照NASD标准,修改期货公司推荐证券期货产品的适合性规定。两个规定均要求除非会员单位或会员业务人员在详细了解客户投资目标、财务状况、知识与经验、风险承受能力等信息的基础上认定客户是适合投资证券期货的,否则不得向客户推荐这类产品的交易与交易策略。因此,会员单位在给客户开户时应进行尽职调查。欧盟MiFID也有关于销售适当性的规定,要求中介机构必须对客户的金融工具交易经验与知识进行评估,以免投资者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涉足不恰当的风险;金融机构必须搜集有关个人客户的经验、知识、财务状况及投资目标的相关信息,必须评估金融工具交易是否适合于客户。
三、我国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现状及其利弊分析
多层次、系统的制度规则体系是保障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落到实处的依据和关键。目前,我国金融期货市场从证监会规章、交易所业务规则、期货业协会自律规则等三个层面制定并建立了一整套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规则体系:一是中国证监会制定的《关于建立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规定》,对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提出原则要求,同时授权自律组织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制定《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试行办法》,督促期货公司和从事中间介绍业务的证券公司向投资者充分揭示金融期货交易风险,严格执行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二是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中金所)制定的《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实施办法》、《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操作指引》,明确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的基本要求、程序、工作机制以及自律监管措施等;三是中国期货业协会制定的《期货公司执行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管理规则(修订)》、《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以及《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操作指引》。
根据中金所的业务规则,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标准分为自然人和法人投资者标准。自然人投资者适当性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金要求,申请开户时保证金账户可用资金余额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二是具备金融期货基础知识,通过相关测试;三是金融期货仿真交易经历或者期货交易经历要求,客户须具备至少有10个交易日、20笔以上(含)的金融期货仿真交易成交记录或者最近三年内具有至少10笔以上(含)的期货交易成交记录。自然人投资者还应当通过期货公司的综合评估。综合评价指标包括投资者的基本情况、相关投资经历、财务状况和诚信状况等。法人投资者适当性标准从财务状况、业务人员、内控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要求,并结合监管部门对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等特殊法人投资者的准入政策进行规定。自然人投资者和法人投资者均不能存在重大不良诚信记录;不存在法律、法规、规章和交易所业务规则禁止或者限制从事金融期货交易的情形。在执行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过程中,投资者应当全面评估自身的经济实力、产品认知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生理及心理承受能力等,审慎决定是否参与金融期货交易。投资者应当如实申报开户材料,不得采取虚假申报等手段规避投资者适当性标准要求。投资者应当遵守“买卖自负”的原则,承担金融期货交易的履约责任,不得以不符合投资者适当性标准为由拒绝承担金融期货交易履约责任。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对投资者的各项要求以及依据制度进行的评价,不构成投资建议,不构成对投资者的获利保证。此外,投资者应遵守法律法规,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得侵害国家利益及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体系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大制度创新和基本制度,是对投资者教育和保护投资者利益工作的深化,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形成良好的资本市场文化、培育成熟的投资者队伍和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平稳起步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然而,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也存在明显缺陷:
首先,我国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法律效力层级不够,缺乏法律依据。尽管我国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声称其依据为《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规章以及中金所业务规则,但是在《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中并无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相关具体条文。在《期货法》出台前,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尚无法律依据,这与整个期货市场立法层级不高有关。实践中,这使得中金所和期货公司在履行管理职能时可能受到投资者的质疑,相关诉讼风险较高。
其次,我国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过于严格,过于强调金融期货市场“准入”,使得市场没能完整和准确地理解该制度,不完全适应金融期货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例如,我国对金融期货自然人投资者在可用资金规模、金融期货知识基础、期货投资经验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限制性要求;此外,自然人投资者还需通过期货公司全方面的评估。金融期货市场“准入”的过分强调,使得市场并没充分领会期货公司对投资者进入金融期货市场后开展的投资行为适当性引导、风险教育等也属于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内容。
再次,划分投资者的依据不够科学,没有根据投资者的专业性程度对投资者进行分类并依此分别规定适当性要求。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Markets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rective,简称MIFID)第31款指出“本指令的目的之一是保护投资者,应当针对每类投资者的各自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予以保护。”欧盟将接受金融服务的客户总体上分为零售客户(Retail Client)和专业客户(Professional Client),对投资者提出不同的适当性要求,给予零售客户更大程度上的保护。香港地区和日本也将投资者分类为专业投资者和一般投资者,据此在适当性和保护方面进行区别规定。而我国仅根据投资者的存在形式(自然人、法人、其他经济组织)进行分类,据此规定适当性要求。如此分类不够科学,没有考虑到自然人中有专业投资者、法人中有非专业投资者,对非专业法人投资者的保护力度不够,不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最后,统一的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带来投资者交易风险的增加。目前,我国并没有分品种识别合格投资者,只有统一的适当性标准,只要投资者符合某一种金融期货产品的适当性要求,就可以开通金融期货账户,而不同的金融期货产品应当对投资者适当性的要求不一样。例如,根本不懂国债的股指期货专业投资者,很难说其是适格的国债期货产品投资者,但是现行制度下,其可以开通金融期货账户并交易国债期货,从而增大了其交易风险,使得适当性制度的目的部分落空。
四、完善我国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若干建议
第一,尽快制定出台《期货法》,并在《期货法》中设专章规定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对投资者类别划分、资格条件、投资范围以及权利义务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定,赋予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法律依据。从境外市场和国内证券市场经验来看,有关投资者准入性的规定,一般均在法律层面或者行政规章层面规定,因此为保障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顺利实施,建议在未来《期货法》中明确规定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若《期货法》难以在短期内出台,也可通过将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引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这一期货市场的基本法规,或者由中国证监会以条例的形式进行专项立法,提高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法律效力层级、完备性和权威性[1]。
第二,丰富金融期货产品,建立完整的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体系。我国已经推出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并正在研究适时推出外汇期货、期权类产品,未来上市外汇期货、期权类产品可能需要规定不同于其他金融期货产品的适当性要求,推出相应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以丰富和完整我国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体系。
第三,简化金融期货市场准入程序,适时适当降低投资者进入金融期货市场的“准入条件”,加速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要求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准入条件”概念,除对投资者申请开通金融期货交易做出程序性安排外,还要对期货公司持续做好客户后续服务、风险教育和交易行为规范等提出要求。建议在未来《期货法》中规定:期货公司应根据期货的产品特征和风险特性,区别投资者的产品认知水平、风险承受能力和期货投资经验,选择适当的投资者审慎参与期货交易,将适当的产品销售给适当的投资者;期货公司应建立健全内控、合规制度,建立并完善以了解客户和分类管理为核心的客户管理和服务制度,持续向客户提供投资行为适当性引导、投资风险教育等后续服务。
第四,打破“一刀切”的“准入条件”设置,针对自然人投资者资金规模、风险承受能力、金融期货投资认知、交易经验等方面的不同,将当前“统一的金融期货市场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转型为“区分不同交易产品的金融期货品种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并区分专业投资者和一般投资者,在规定适当性和保护力度方面进行区分。根据不同金融期货产品风险程度和交易市场发展成熟度,以金融期货产品划分投资者,对投资者提出不同的“准入”要求,投资者符合一种产品的“准入”要求即可进入该品种交易市场,符合几类产品的适当性要求就可以获得几类产品的交易资格,不具备交易某类产品的基础知识和经验的,不给予相应的交易资格。对于专业投资者,可以在可用资金余额等方面适当降低要求,在注意义务和证明期货公司存在经纪过错行为等方面适当提高要求,相反,对一般投资者则相应地提高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莹丽.完善我国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法律思考――以MiFID的投资者分类制度为借鉴[J].金融期货研究,2011(37).
Perfection of China′s Financial Futures Investor Appropriateness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LIU Jun-ling1, TAN Wen2,LIU Dao-yun3
(1.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hanghai 200433,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China;
3.Department of Law,China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 Shanghai 200122,China)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日益增多的金融分析、金融交易、金融决策或者其他金融活动让社会各界对金融信息服务的需求应运而生。而增长迅猛的中国金融信息服务市场也正为全球金融信息服务巨头所虎视眈眈。
事关国家经济安全的金融信息服务领域,需要在中国本土孕育出一个类似汤森路透、彭博社的强大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
谁能担此重任?是和讯网、金融界、东方财富网等专业财经网站,还是依托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新华08?
无论是谁,未来的路都很漫长……
专业财经网站的成长与瓶颈
为个人投资者提供分析、交易、决策等支持,虽然也是一种金融信息服务形式,但这种服务相对低端。不过,在中国金融信息服务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这种草根的需求锻炼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
――探索中国金融信息服务企业发展之路
“通过互联网(包含无线互联网)向用户提供股票、基金、外汇、期货、保险等投资理财信息和服务。”这是和讯网COO陈剑锋给中国的财经类网站下的定义。陈剑锋又把中国财经类网站细分为以下三大类:金融投资理财专业服务机构的服务网站(主要是各大商业银行、证券期货交易所、金融服务和中介等机构的网站)、专业的财经网站(主要是提供专业财经信息和专业理财产品服务的独立运营的网站,如和讯网、金融界、东方财富网等)、大型综合性网站的财经频道(主要是综合性网站中专门的财经频道,如新浪财经、搜狐财经、腾讯财经、网易财经等)。
和讯网、金融界、东方财富网等专业财经网站是伴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增加、国民财富的增长,以及投资于股票、基金等用户规模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中国股市2007年的牛市更是几乎让全民都陷入对股票、基金的疯狂追捧的潮流中。那时候,股民、基民的身份也成为中国白领阶层竞相追求的时尚标签。
2005年以前,中国投资者在证券交易所的开户数一直在7000万户以内。2006年,这个数字好不容易才上升到8249万户。而2007年,开户数竟一下变成了1.3887亿户。
陈剑锋当然不认为中国真有那么大规模的理财投资用户。他告诉记者,2008年中国的网民近3亿人,其中有1.5亿是学生,另外1.5亿中具有一定财富积累、可以进行一些理财投资的网民也就四五千万。“很多投资者不仅以自己的身份在深圳、上海两个证券交易所开户,还以亲戚、朋友的身份开设两个或者更多的账户。”陈剑锋认为,中国真正适合并有钱进行投资理财的群体只有4000万~6000万人。
目前,国内所有为这个群体服务的专业财经网站都活得很滋润。
2004年10月15日,金融界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2007年,金融界全年收入达到2590万美元。而陈剑锋透露,和讯网2008年收入也超过亿元。东方财富网、指南针、大智慧等财经类网站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崛起。
这些专业的财经网站的收入大都来自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有偿服务。我们姑且把它们称为由个人投资者养大的金融信息服务机构。
陈剑锋介绍说:“中国目前专业的财经网站主要的收入来源有品牌广告收入、理财服务软件收入、移动短信服务收入和研究报告销售收入。在品牌广告收入方面,和讯网遥遥领先,2008年其收入过亿元,超过了东方财富网、金融界等其他数家专业财经网站的广告收入总和;在理财服务软件上则是金融界领先,其2008年收入也过亿元,超过了和讯网、东方财富网在理财软件收入上的总和;而在移动短信服务收入和研究报告销售方面,几乎所有的专业财经网站都还没有形成规模。
和讯网曾经在移动短信服务领域里进行过尝试,但后来基本退出了该业务,其主要原因是“运营商在此业务上一般只与一家财经服务提供商合作,其他的专业财经网站都没有更多机会在这方面发展业务”。陈剑锋认为,运营商传统的收费模式又阻碍了专业财经网站提供专业性的服务。“现在中国移动只提供一般性的信息收费模式,如一个月收费5元。而我们提供的专业财经信息服务应该更有价值,我们希望每月收到500元。”
在研究报告市场,这些专业的财经网站也同样切不到大的蛋糕。一方面,中国的普通投资者中能读懂和希望去读研究报告的群体很小,大概只有300万人左右,互联网上大量存在的免费报告,也使得真正愿意付费购买研究报告的个人投资者少得可怜;另一方面,研究报告的提供者一般是券商、基金等研究部门,它们做出来的研究报告主要针对机构投资者,收费动辄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个人投资者根本买不起。所以,这些报告的销售数量非常有限。
“因此,面向散户的研究报告市场还不存在,而面向机构的研究报告市场又单一,不容易形成规模。”陈剑锋说,“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研究报告销售没有形成规模的原因所在。”
专业财经网站以针对个人市场的广告、理财软件(主要针对股票市场)的销售收入为主,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弊端,那就是容易受到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理财软件的销售与股市密切相关:当股市火爆的时候,个人投资者都愿意去买股票,同时也愿意为理财软件付款;当股市情况不好的时候,投资者就不愿意花钱买股票,更别说买理财软件了。目前,专业财经网站的广告60%~70%都来源于金融企业,这些企业也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马上减少广告投放。
迈向专业服务
和讯网、金融界等专业财经网站不可能永远守着个人市场,一旦市场环境成熟,它们会毫不犹豫地进入面向机构的金融信息服务市场。它们虽然很稚嫩,但已经经历过市场的洗礼,正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态向着金融信息服务巨头的梦想迈进。
“信息技术是金融信息服务业基础中的基础。”金融界营销管理中心总监杨懿告诉记者。而陈剑锋则表达了类似的看法:“离开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任何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提供的,都只能是一堆垃圾。技术在金融信息服务中发挥的作用是关键性的,是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008年,金融界的技术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0%~40%,而和讯网的技术人员也占到员工总数的30%左右。
为了增强专业财经网站的竞争力,和讯网、金融界等网站非常重视对普通财经信息的深度加工。杨懿告诉记者,同样是一条国外甲型H1N1流感的新闻,金融界网站的处理方式是将这条新闻和自己所服务的众多客户进行结合,由专业分析人士进行深度分析,看这条信息会给相关企业带来哪些影响,然后把分析结果及时提供给自己服务的企业客户和个人投资者。
“很多专业信息和普通社会新闻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很多普通的新闻经过加工以后,会变成某一类专业的信息。”陈剑锋说。
尽管和讯网、金融界和东方财富网都靠广告获得了不菲的收入,但它们已经意识到,发展除了广告之外的其他收入,将是专业财经网站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利用互联网最新的技术,大范围地发展收费软件服务将成为今后专业财经网站的一个方向。
陈剑锋认为,目前市场上已有的财经客户端软件以证券播报类和信息类为主,虽然有一些股市分析和理财投资的功能,但从整体来说,软件分析和理财功能不足,实用性不强。
而目前由于期货、外汇市场的不成熟,财经类网站尚无法开展相关软件服务业务。而未来随着中国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基金市场,以及股指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投资者肯定会迫切需要一些具备高度专业性和即时性的投资分析工具,为其投资理财服务。“因此,通过网络提供这样的工具性软件将越来越受欢迎,这个市场将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 陈剑锋说。
手机在私密性、及时性等方面显然都优于电脑终端。“随着中国3G建设的加速,手机终端将更适合我们为客户提供证券播报类信息,以及提供高附加值的财经分析信息。更重要的一点是,手机使用模式使我们更容易向投资者收钱。” 陈剑锋表示。
通过与一些专业研究机构合作,专业财经类网站在它们提供的数据或报告基础上,开始利用自己的专业人士,针对不同的投资者进行二次信息加工,以付费订阅的方式出售给机构客户或者个人客户(个人客户占主导)。
陈剑锋认为,由于国内资本过剩的局面不会改变,资本市场的持续繁荣是大势所趋,因此金融数据和分析报告的市场需求会逐步增加。中国个人投资者的理财观念也正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开始通过投资证券、外汇等金融产品进行理财,对数据和分析报告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时,中国投资者的投资手段也在发生变化,如在股票市场,散户已经开始由早前的跟庄投资转向注重基本面的分析。这无疑也会加大个人投资用户对数据和分析报告的需求。
2008年4月,汤森路透宣布投资数千万美元成为和讯网的第二大股东。和讯网高层曾公开对媒体表示,和讯金融理财分析产品虽然是先行者,但近年来每年的营收规模却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未能形成突破。和讯网希望借助汤森路透集团在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在金融理财分析产品领域一举超越其他竞争对手。和讯网希望,其研发团队可以近距离拆解汤森路透的一些产品,学习借鉴,进而开发出一些更先进和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甚至可以直接从汤森路透引进一些产品。
而金融界则通过不断地并购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专业能力。2006年10月2日,金融界收购了证券之星,从而拥有其开发的基于互联网、无线通信网、互动电视网的“三网合一”的金融服务平台。同一年,金融界还收购了专门面向机构客户提供金融数据库的巨灵财经,从而具备了向专业机构提供服务的能力。
“我们和汤森路透相比,就如同一个尚在小学读书的孩子跟一个已经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相比。” 陈剑锋毫不讳言中国专业财经网站跟全球一流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差距。
杨懿相信,中国以后肯定会出现类似于汤森路透和彭博社的金融信息服务巨头。
新华08的理想和现实
新华08无疑肩负着中国政府建设金融强国、保障金融信息安全、引导中国金融信息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任。但有国家扶持的新华08能否如期成长起来,还需要放手到市场的大海中搏击后才知道。
最早喊出要做中国的汤森路透或者彭博社的是新华08,一个背靠国家通讯社新华通讯社,带有国家战略思考的金融信息平台。
2007年6月20日,由新华通讯社自主研制开发的综合金融信息服务系统――新华08正式推出。当时,新华08就宣布,已经有国内190多家金融机构和企业成为其试运行用户。
新华08被认为是信息、通信技术与金融业务高度结合的终端服务系统,是集实时信息、行情报价、历史数据、研究工具和分析模型于一体的工作平台。它以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中从事金融市场研究和投资的专业人士为服务对象,能够及时为用户提供国内外货币、资本、外汇、黄金和期货等五大市场,以及金属、能源、房地产等55个行业的动态信息,此外它还能提供国内外20个主要交易所实时行情及主要金融机构的产品报价。该系统还全面提供国内外宏观经济数据、行业统计数据和海关数据,并提供大量实用的研究工具及自主开发的金融模型。
记者从新华08内部员工杨敏(化名)处获悉,新华08从2006年就开始酝酿,主要是由新华社信息部负责牵头组建。“当时从信息部抽调了十几个人在一间不大的房子里进行终端系统的自主开发。” 杨敏回忆说,当上级要求新华社筹办这个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的时候,新华社曾派人到汤森路透去学习过,但根本看不到它们核心的东西。没有办法,新华社只好号召员工发扬“两弹一星”的精神,自力更生地打造中国的汤森路透。
“每天辛辛苦苦地加班到晚上八九点,加班工资也不高,但大家工作劲头都很足。” 杨敏从新华社旗下的纸媒编辑部调到现在的岗位,就是冲着要把新华08打造成为中国的彭博社的梦想而去的。
新华08自2007年推出后,新华社各地分社纷纷召开用户推介会议,利用新华社在各地政府中的权威地位和影响力,很快就把新华08演示并推介给各地的企业、金融机构。而新华08从其试运行之日起,就马不停蹄地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新华社还与天津、重庆等各地产权交易所进行合作,推进新华08业务的开展。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到2008年10月,新华08的建设已经初见成效:自主研发了40个金融模型,精确度甚至超过了汤森路透系统,可以达到小数点后8位;建立了覆盖国内所有地市的价格监测采集网络,并在海外23个重点城市设立了价格采集点;成为中国内地首家进驻华尔街进行金融信息采集的机构;新华08人民币债券系统、系统终端和手机终端都顺利通过了专家认证,并正式运行;新华08中文版正式上线;国内主要金融机构大都成为新华08的用户,实现了高端用户的全面覆盖。
“现在,新华08已经拥有了最先进的终端机,但受困于原有的体制,新华08的人才问题却一直很难解决。”杨敏说。
因为新华社很多员工是事业编制,这种体制下的员工收入不高,不过工作稳定,福利良好,但这样不利于用高薪等手段吸引高端人才。
路透驻上海记者沈一鸣认为:“新闻是次要的,数据才是第一位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的核心和灵魂就是数据,否则一切将没有意义。”而陈剑锋也认为,数据和信息技术都只是手段,要真正让这些数据给客户带来价值,归根结底需要有经验非常丰富的专业人士来把控。
“那样的专家年薪都要上百万元。只要新华08不脱离新华社独立运作,就不可能花如此高薪去聘请专业人才。”杨敏告诉记者,新华社普通记者月薪只有几千元,贸然引进年薪百万元的员工会对旧有的薪酬体系造成很大的冲击。
新华08从新华社剥离出去,通过资本运作和市场化运作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已经是其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2009年5月15日,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大厦在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城隆重奠基,这是新华08主体运作公司走向独立的重要一步。
“现在新华08的终端系统已经都安装到中国的各大企业和金融机构了,但到底用户有没有真正用起来呢?”杨敏很担心。她告诉记者,对比彭博社、汤森路透的终端,新华08还有很大的差距。
正如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帕蒂・沃尔德迈尔所说,新华社拥有自主研发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确实难能可贵,但毕竟汤森路透、彭博社在金融信息服务领域的经验非常丰富,新华08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毕竟中国占据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在国内市场这块业务上,新华08还是颇具优势的。” 而业内人士认为,新华08的优势在于官方的信息、数据、资料文献。
路透靠IT革故鼎新
20世纪,为了确保路透社新闻在世界市场上已占有的地位,特别是为了保证使它获得高额利润的经济新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及时发出,路透社在英国伦敦兴建了一个技术中心,该中心于1979年年底启用。这个中心通过60台电子计算机和5000条通信线路,向世界各地订户输送各种新闻。此后,路透社又在瑞士日内瓦建设了另一个具有同样规模的技术中心。有了异地的双系统备份,即使一套系统发生故障,另一套系统也能支持路透社的业务系统正常运作。
20世纪80年代末,路透社的管理一度出现混乱,信息服务经常延误。为此,公司从1992年年初起开始改进信息服务系统。旧的计算机系统被经专门设计、适应新程序的更新式系统取代,此举为公司又重新赢得了声誉。
2002年,路透社出现成立以来的首次亏损(约6.3亿美元)。它的核心业务的市场份额被彭博社抢走不少。时任路透社CEO的格罗瑟扭亏努力之一就是打造堪与彭博终端匹敌的终端产品。路透社当时的主打产品是3000Xtra信息终端。该终端结合跨市场数据分析、绘制图表、新闻提供等功能,面向交易员、分析师、投资经理和经济学家提供一体化的信息服务。路透社的另一个主打终端是Reuters Dealing3000,它能让交易商进入最大的交易指令传送网络系统,享受更及时的信息服务。通过以这种方式细分市场,路透社试图为客户度身定制它们需要的产品。
2008年4月17日,加拿大汤姆森集团完成对路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购,组建为汤森路透集团,成为跨金融、法律、税务、财会、科学研究、医疗保健和媒体领域的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供应商。汤姆森和路透2007年的合并收入大约为124亿美元。合并后的汤森路透集团还是由重视科技的格罗瑟出任CEO。汤森路透集团2008年的营收中为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和数据的市场部门,分别占公司总营收和盈利的57%和42%。
彭博社赶超路透的撒手锏――彭博终端
彭博社成立于1981年,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就超过有着150年历史的路透集团,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当然2008年路透和汤森宣布合并后又夺回了第一的宝座),靠的就是一种叫彭博终端的机器。目前彭博社在全球约有30万台终端机,其带来的销售收入占其总营收的85%左右。
彭博终端是一套让专业人士访问“彭博专业服务”(Bloomberg Professional Service)的计算机系统。用户通过“彭博专业服务”可以查阅和分析实时的金融市场数据以及进行金融交易。
关键词:高职 投资与理财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赋予了投资、理财行业新的发展机遇。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为高职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给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长江职业学院以下简称该院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的加强和校企深度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探索。该院投资与理财专业是在原金融保险专业的基础上于2014年改革而来。近两年,该院投资与理财专业基于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院投资与理财专业与浙江万潮金融服务集团公司于2016年初合作开办了“拓创金融班”,开启了校企合作的新篇章。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同时,该院投资与理财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相应的进行了改革,由原来的“二、二、三、四”模式,即“两个加强”:加强岗位职业道德,加强自身综合素养;“两个突出”:岗位核心能力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突出;“三个融合”:岗证相融合,课程与竞赛相融合,多学科知识与技能相融合;“四位一体”:专业基础认知体验,专业技能岗位训练,专业技能操作训练,岗位综合能力提高四位一体。改革为“四位一体,订单培养”模式,四位一体是指:1、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2、能力模块与工作岗位相结合;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4、课程设计与创新创业相结合。订单培养是指本专业与浙江万潮金融服务集团联合成立“拓创金融班”,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适合企业目标岗位的优秀人才。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建立了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局面。同时,人才培养质量及教学质量也得到了稳步提高。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
掌握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该院通过订单培养的方式,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对人才的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人才培养目标更贴合企业实际需求,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实际需求实现了无缝对接。
二、课程体系优化得到了优化和重构
近年来,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的概念深入人心,得到了政府层面的大力支持。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旧的课程体系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改革,进行优化和重构。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5位老师分别调研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河北工业职业学院等共计15所兄弟院校及河北冀商基金、浙江万潮金融服务集团、武汉众耐顿Y有限公司、众合汉邦(武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武汉全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银信资产评估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证券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等共计32家金融单位。在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反复论证,并与“拓创金融班”订单班相关人员一起,对2016级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胆改革,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重构。提高了投资类课程和互联网金融相关课程比重,降低了保险类课程比重,使其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结合更紧密。同时将其应用于2014级、2015级两个年级投资与理财专业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和完善。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课程体系优化得到了优化和重构。
三、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更紧密
高职院校要想办出特色,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该院依托订单培养,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了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该院依托投资与理财专业成立了投资与理财协会,以协会为平台积极开展模拟炒股大赛,金手指点钞大赛等多项实践活动,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该院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参与社会上的各项职业技能竞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5年10月组织学生参加由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主办的第二届“大智慧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中,荣获二等奖一项,三等奖4项,优胜奖10项;2015年11月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金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投资理财规划大赛,荣获三等奖3项;2015年12月组织学生参加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创业教育分会主办的第八届全国职业院校创业技能大赛“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竞赛”,荣获国家级团体三等奖。通过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各项职业技能竞赛,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为学生日后的实习、就业增添了砝码。
四、建立了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
深化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必须加强的重要环节。很多高职院校开展了校企合作,但是很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还仅仅停留在安排学生实习的层面,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校企长效合作机制还远没有建立起来。该院以订单班的设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建立了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专家全面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堂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和改革、课程考核、实训室建设等专业日常教学和工作中。在订单培养的过程中,合作企业为每一位订单班学生配备了工作服,同时对订单班教室按照企业格局进行了布置,使教室变成了办公室,让学生提前体验职场氛围,课堂中融入了企业文化,实现了“校中场,场中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
十年前,我们或许连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是什么都无从知晓,今天,第三方财富机构已然悄声无息融入金融大潮,优秀的弄潮儿在云谲波诡的金融市场中,依旧稳步前行。当如今“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成为一句脱口而出的话语时,第三方理财机构早已从五花八门的金融产品中,挑选一二,替数以万计的人们打理着他们的财富。当投资理财需求的强劲热流出现时,第三方理财也迎来了春天,他们各有各的特色。
诺亚财富
诺亚财富集团是唯一一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财富管理公司。自2003年创立至今,诺亚财富的分支机构已经遍布全国56个城市,员工人数近1200名,其中理财师525位。截至今年6月30日,诺亚财富所服务的中国高净值人士已达4.58万名。
只2012年一年,诺亚财富就获得无数荣誉:福布斯中文版给予诺亚“已上市最有潜力公司”第16强的殊荣。获得“2011年度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最佳基金募资顾问”的奖项。德勤中国继2008年、2011年之后,第三次给予诺亚“TOP 50高增长高科技企业”大奖及“TOP 500高增长高科技企业”大奖……
好买财富
上海好买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好买财富”)是中国领先的第三方投资顾问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好买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简称“好买基金”)拥有中国证监会颁发的首批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
成立于2007年的好买财富,经过多年的积淀,已建立起业界闻名的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强大的在线交易平台,以及专业的投资顾问团队。好买财富的管理团队均曾在中国知名的基金管理公司任高层职务,是中国最早一批证券和基金从业人员,拥有近20年的金融行业从业经历和平均超过10年的基金行业管理经验。
目前,好买财富的产品线覆盖了公募基金、固定收益类信托、阳光私募基金、TOT、PE/VC、海外基金等,线上产品超过2000款。
君领控股
与诺亚、宜信、好买等大型财富管理机构不同,君领是成立于2012年的一家新兴财富管理公司,但却也是一家极具潜力的公司。
无论是董事长李东,还是君领财富、君领资本、君领文化的高管,均为80后标杆。
董事长李东在风险投资、互联网、银行、新技术、新能源的投资方面,有着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君领财富总裁胡伟先后就职花旗银行、平安信托,见证并参与了两家公司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是中国第一批专业理财师。目前,君领财富已发展成为拥有上百专业理财师的团队。君领财富重视风险控制,杜绝短视的掘金心态,积极促进财富管理行业规范化运作,并于今年8月15日与和讯共同《中国财富管理报告》。
君领虽然在中国的第三方财富市场处于后发阶段,但是基于前人的经验,他们也许会在借鉴中走得更为稳健。
就在记者截稿之时,君领财富入围“2013中国信用企业”电视晚会企业。
展恒理财
北京展恒理财顾问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家庭理财服务的独立理财顾问机构之一。
2004年,“天恩”基金研究中心的成立,奠定了展恒理财的第一步,他们推出“五星基金评级”。2006年,建立九因子分析法、四象限分析法等研究体系,正式运行“基金投资顾问专家系统”。同样是这一年,展恒理财在北京成立第一个理财中心,正式成为了中国第三方理财的先驱部队。2011年,全球首家发现清洁技术巨大潜力的大型风险投资公司——优点资本与展恒携手,展恒获得优点资本首轮融资,至此,展恒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光在北京就设有6个理财中心,理财顾问达150人。
2012年,随着“基金代销”牌照的开闸,第三方理财迎来“破茧”生机。在证监会批准的、为数不多的,获得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的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中,展恒财富就是其中之一。
利得财富
利得财富是第三方财富机构中信托系的代表之一。2008年,利得集团成立并进入财富管理行业,是国内最早成立、规模最大的专业财富管理机构之一。成立至今,已累计服务于万名会员客户,为客户配置资产超过百亿,年均增长率100%。
早在2012年8月,利得财富就开始布局互联网金融,成为早期互联网金融的探索者之一。
嘉实财富
嘉实财富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组建。
成立于1999年的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首批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2002年至今,嘉实先后获得“首批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首批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资格”、“首批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资格”、“独立账户投资管理人资格”……2010年,嘉实基金首次获得全球投资业绩标准(GIPS)国际认证。
依托于嘉实基金集团的品牌、产品、研究、人才和资金的优势,嘉实财富顺应中国财富总量高速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各类私人和机构对财富管理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的大趋势,力求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财富管理服务机构。
宜信财富
同样是2006年,宜信也借着中国财富剧增的东风诞生了。
作为国内知名的财富管理机构,宜信财富创立至今已然8年,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100多个城市和20多个农村地区建立起强大的协同服务网络。
宜信一直非常重视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制定了严格的信用评估和核查制度,并引入了国际最领先的信用分析和决策管理技术——(FICO信用评分技术),以最大程度保障出借人的资金安全。
“招商局扶贫创新行动奖”、“中国理财行业突出贡献奖”、“21世纪最佳商业模式创新奖”……所有这些奖项都不足以形容宜信,他依旧在前行着。
众禄基金
2006年3月起,众禄开始从事基金理财服务,囊括了证券、银行、法律、信息技术等多方面人才,具有基金从业资格的人数占全体员工总数的90%。众禄基金是独立基金销售行业的开拓者,成立之初就将国外先进的网上基金超市模式引入国内,推出国内首个一站式基金投资理财网上服务平台——基金买卖网;2007年,依托华泰联合证券的交易平台、深圳发展银行的在线鉴权支付系统,开始进行独立基金销售业务模式的探索;五年多的试验,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制度流程和专业基金销售与服务体系。目前,也已获得证监会批准的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
众禄旗下的基金买卖网,自2006年5月上线以来已积累数以万计的注册用户。
泰和财富
成立于2007年的泰和财富,已在中国第三方市场打拼7年有余。秉承“天道酬勤人为本,商道酬信行至诚”的经营理念,从永续供应的角度出发,通过创新型服务模式,为有理财需求的高净值人群和有融资需求的高成长型人群提供安全、高效、透明的交易促成服务平台。7年间,泰和财富已累计运作资金超过30亿元,而且没有一笔坏账,形成了以北京为总部,各地分公司为战略部署的金融服务网络。
热衷于公益事业的泰和财富,是一家集财富管理、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贷款咨询服务与交易促成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服务企业。
极元财富
极元财富隶属于上海极元金融信息咨询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理财媒体《理财周刊》以及国内个人理财门户第一理财网整合优势资源成立的第三方理财公司,极元财富为客户提供包括固定收益信托、阳光私募基金等在内的综合性的财富管理服务。公司总部在上海,并在杭州,南京,宁波,苏州等长三角发达地区成立了客户服务中心,近百人的专业理财团队,服务客户的资产超过千亿。
海银财富
海银财富作为中国迅速崛起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隶属于豫商集团旗下的三方理财公司。海银财富遵循“一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服务理念,通过客户的财务状况、理财需求、投资偏好等,综合分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咨询、理财规划服务。
中原理财
中原理财隶属于中原集团旗下服务品牌,成立于2003年,专注于为中国高端人士提供全方位的财富管理服务,通过全面多维度的产品筛选及风险控制体系,参与金融创新产品的设计,使中原财富在成立的十年间,迅速发展。
格上理财
格上理财成立于2007年11月,独立于基金、信托、银行、券商等金融产品提供商,通过“专业、独立、审慎”的服务,为客户提品咨询、产品导购、产品组合管理及调整等一站式理财顾问服务,帮助客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
标准利华金融
标准利华金融集团有限公司(BGL Standardlever)前身为美国标准金融亚洲区私人理财中心。于2012年10月19日起,正式被香港利华控股有限公司以股权收购形式合并。其优势在于以国外先进第三方理财经验融入中国投资领域的一大突破。是国内首选互联网金融推介信息服务商之一。为投资者提供一对一持证理财师专业理财规划服务,目前在全国已拥有2800名经纪推介人,是客户最佳信任金融推介信息服务商。
恒天财富
北京恒天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专注于持续为高净值客户甄选、配置收益稳健的金融产品。目前在全国设有60余家分支机构,拥有1700人的专业理财投资顾问团队。
汉和理财
汉和理财是国内首批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2010年荣获四川省最佳第三方理财机构称号。汉和不隶属于任何金融集团,不受任何金融机构影响,以理财规划方案制作为主打,坚持通过客户的财务状况、需求和目标,定制最切实有效的理财规划方案,拥有庞大的各金融领域专家学者、CFP专业理财规划师团队、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项目运作经验,已成为立足成都、面向全国的专业理财服务机构。
世德贝财富管理
世德贝独立金融理财集团由瑞典最富有和受人尊敬的家族之一Soderberg家族和投资银行专家共同创立。截止2010年底,世德贝在瑞典、英国,中国拥有超过40家分支机构。超过20万名个人客户和2万多家机构提供养老金咨询、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等独立金融理财服务,其中包括许多国际知名机构,比如沃尔沃、斯堪尼亚、DHL、毕马威、救助儿童会等。世德贝2010年营业额超出8.8亿元人民币,管理资产额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占有瑞典独立金融理财市场22%以上的份额。
世德贝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
世德贝中国依托外资母公司在金融服务领域方面的丰富经验和先进技术,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大力开拓中国理财市场。并汇聚来自国内外银行、基金、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理财领域的高端人才,以分析研究为基础、客户需求为导向,向中国客户,包括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提供专业、客观中立、量身定做的财富管理服务,帮助客户持续改善财富状况。
飞顿理财集团
注册于香港的飞顿理财集团,其宗旨是“领导一场金融理财服务业的革命”,以财务规划、理财咨询及金融投资建议为立足点;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全面、中立、专业的理财咨询及规划服务,将国际化的金融规划理念及先进技术和国内的理财市场相结合,通过专业的理财规划、严谨的评估体系、标准的作业模式、中立合理的产品组合、“一站式”的理财服务、严格的保密制度,为国内外的优质机构和高资产人士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理财专业服务。
团队汇集来自于ING、AEGON、JP摩根、美国世界金融集团、汇丰银行、花旗银行、瑞士丰泰、渣打银行及香港康宏集团等国际著名的金融机构,精于银行、保险、房地产、税务、投资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
普益财富
普益财富创始于2006年6月,是泛华集团旗下以深入的数据和研究为基础,以资产配置服务为核心,为客户提品创设等服务的理财机构。目前拥有国内金融业专家级研究顾问5名、副教授以上级科研和管理干部6名、2名博士后和12名博士科研与管理人才,30%以上的员工拥有经济与金融相关专业硕士学位。核心研究力量来自于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依托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还拥有50余名客座教授和近百人的专家团队。现已为70余家银行、30余家信托、15家保险等金融机构提供了多层次、多方位、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安盈财富
安盈财富是广东乃至全国知名的独立理财顾问机构,以中立、客观、多元、私密的立场为顾客提供一站式的金融理财服务。由国际、国内一批优秀的投资业、银行业、信托业及保险业资深专业人士组建而成的创始团队,具备超过二十年的金融服务行业经验,投资研究实力雄厚。依托强大的后援支持团队以及先进的IT系统,目前已经形成了汇集信托、基金、有限合伙、私募股权、保险等产品的“三全”产品平台,为客户提供全产品、全地域、全方位的金融理财服务,同时也提供资产管理和融资服务,公司在业界首创的“六大支持系统”,提供一流的行销培训和管理支持给到全国各分支机构。
高晟财富
高晟财富(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专注为高资产净值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高晟财富的核心团队均有多年海内外金融从业经验,先进专业的行业理念可为机构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包括银行、矿业、地产、信托、租赁、PE及投资银行等。专业团队会在了解客户财富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专业的财富管理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信托理财建议。旗下设有北京高晟财富保险有限公司。
翘华控股
翘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成立,致力于打造两地跨境金融平台,在香港和中国内地广泛从事金融投资、财富管理和项目融资业务。翘华集团在香港直接控股6家香港注册的公司,专注于金融、基金、资源和投资行业的发展。包括翘华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翘华资源有限公司、翘华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翘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翘华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翘华证券有限公司。目前主要从事基金发行与基金管理,基金销售与基金顾问业务。近期计划开展的业务包括证券交易、投资银行、企业上市等业务,届时可以在香港全面开展香港证监会授权的第1类(证券交易),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第6类(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及第9类(提供资产管理)受规管活动。翘华集团在中国内地以翘华创富为第三方理财品牌,2011年获得“2011年度中国理财行业突出贡献奖”。
启元财富
深圳市启元财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作为独立的第三方金融服务渠道,启元财富以优秀的团队、专业的服务谋求客户利益最大化,力求在严格的风险控制前提下,协助信托公司、基金公司、股权投资公司、阳光私募公司等机构开发优质金融项目;协助高净值客户精选金融产品,为其可投资资产提供合理的资产规划及配置建议。通过为高端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资产安全、保值、增值服务,成为客户认同的中国最有价值的金融服务渠道之一。
唐古拉财富
唐古拉财富是由北京唐古拉禾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09年3月成立的高端金融服务品牌,并于2011年引入新的战略股东:江苏汇鸿国际集团中锦控股有限公司和河南高登投资有限公司,完成重组。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股权投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三大类。公司凭借行业内的资源优势、专业的管理团队和卓越的客户服务体系,为金融投资者搭建了一个投资交流的高端平台。“专业务实,至诚无息”是公司一直秉承的经营理念,公司倡导并引领现代金融服务的发展,努力成为金融投资市场发展的先锋。公司目前与国内多家知名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以国际化的眼光规划公司的未来,使公司快速成长,力创行业品牌。
鑫土财富
鑫土财富创立于2007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完善的财务规划和投资管理服务,实现人生的财富目标,有效的规避风险。
鑫土财富的研究团队来自于各个券商的研发中心,核心研发方向主要在于全球的宏观经济走向,策略与市场,市场选择与配置。具体的基金研究,国内和国外的市场动向。
优利理财
优利理财基于优利网,成立于2006年,由一批具有丰富金融从业经验的理财经营者创建。汇聚了一批具有丰富金融从业经验的理财精英,涉及保险、证券、银行、期货、信托、财务规划等领域。优利网提供理财规划、金融超市、金融产品优选三项服务。
丰汇通财富
无锡丰汇通财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于2009年7月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正式成立,是一家致力于资本运作和战略咨询的综合性理财咨询公司,也是锡城首家“第三方理财机构”。为了向客户提供更便捷的金融理财服务,丰汇通在国内首创了“连锁金融超市”的服务模式,将金融行业最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汇集到一起,并深入到社区和商业街,为客户提供方便的“一站式”理财服务。超市中的产品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黄金、外汇、担保、典当、产权交易等众多领域,可以在最中立、最客观的角度,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金融理财需求。
大德财富
大德财富为教育、医疗、现代农业、高端制造业及大型产业园项目投融资公司,集项目投资、股权融资、项目管理、资本运作一体的多元化国际性机构。大德财富管理机构拥有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两大驱动引擎,致力于为大德集团已取得的政府BOT项目以及国内百强企业项目的金融资本的运作,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方案。
守得理财
守得理财正式成立于2009年3月31日。守得理财严格恪守“诚信专业”的经营理念,不断致力于专业理财顾问模式的推广,目前已经与众多金融机构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与银证保等诸多金融机构的合作。目前已经成为中意人寿的渠道合作伙伴,其由全球500强最新排名13位的中国石油与47位的意大利忠利集团合资组建,守得理财将通过中意人寿极具竞争力的金融产品的组合配置满足您诸多中长期的理财需求。
一、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
1.全面提高职员的专业素质。根据导致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的因素,来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操作风险多数是人为因素所致,所以要培养员工的专业技能,作为投资主体的投资者必须具备相当高的专业素养。要对已就职的员工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工作素质,减少在工作中的失误,确保员工严于律己,增强责任感,增强员工的金融风险意识,从而更好地对金融投资操作风险进行管理。通过培训还可以倡导员工爱岗敬业,团结友爱,员工之间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做到员工之间和睦相处,相互促进,尽量降低发生操作风险的可能性。金融机构也要培养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工作氛围,加强宣传金融投资风险管理的力度,逐渐增强员工风险管理的观念和意识,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改革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内部管理的不合理性是导致操作风险的因素之一,所以要想减小操作风险,需要改革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为了提高金融投资机构操作速率,金融投资机构需要具体分配各部门相关职责,做到各负其责,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出详细的监管条例及相应的惩罚制度,进而规范操作行为,有利于减小金融投资过程中的操作风险。金融机构不但要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还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不仅要将规避风险的事前工作做好,当风险出现时,也要及时有制定好的应急预案。通过健全完善的金融风险管理制度,加强了对金融操作的管理,做到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减少了操作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3.建立标准和规范的操作流程。金融投资的整个过程都有可能存在操作风险,为了降低操作风险发生的几率,需要建立标准规范化的操作流程。金融投资机构的各个部门都应该建立标准规范的操作流程,使其深入到每一项投资决策。为了尽量减小投资风险,投资管理部门应当制定严密的投资计划,使投资决策的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确保严格控制金融投资人员的操作手法,降低内部操作风险发生的几率,进而降低其对金融投资产生的危害。
4.制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并做好风险评估。为了减小金融操作风险的几率,有效应对市场风险,职工可依据金融机构的特点为风险管理确立一个目标及范畴,并制定一些短期的具体目标,以保证风险管理的工作可以稳定有序的发展。例如,建立一个损失事件的详细报告制度,针对操作风险,采取连续的检测并定期报告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检测出操作风险管理的需要,持续的检测可以为分析操作风险提供可参考数据,分析并研究单独的损失事件、操作风险的过程及资源的分配,由此来可以确定特定损失的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出关键的风险因素。因此,参投人员在投资操作过程中可有针对性的评估风险,分析损失事件产生的概率,找出潜在的操作风险,找出重要风险。
二、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金融业的扩展,金融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操作风险存在于金融投资的整个过程中,金融机构非常重视投资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风险,为了减小投资风险,已经制定了专门的研究方案,加强控制并管理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可以保证投资得到回报,它是尽量避免金融操作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金融投资市场秩序稳定的重要方式。
作者:顾大方单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