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研成果转化实施方案

科研成果转化实施方案

时间:2023-06-08 11:20: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研成果转化实施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研成果转化实施方案

第1篇

关键词:科研档案 科研管理 和谐发展

1 科研档案管理与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

科研档案是在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是对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科学技术储备的一种形式,包括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载体的相关文件材料。科研管理是围绕科研项目的整个过程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内容涉及科研项目的立项前、立项、实施、结题、结题后等全过程管理。它的目的是完成研究计划目标并形成文字记载――形成科研档案,以便于实际推广应用,是各科研单位所追求的主要工作目标。现因多数科技人员对科研档案的认识不足,忽略了科技档案对科研管理重要的辅作用,仅仅停留在形成科研档案的概念上。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为图方便,而忽略了科研档案形成中的必要流程和记录等,大大降低了科研档案质量的同时也阻碍了科研档案利用推广工作的展开。

随着现代科技、经济不断发展,科研管理工作已不能仅仅满足于以完成主管部门的项目计划为目标,而是应在如何使项目更具创新性、现实性上作规划,摆脱滞后的现状。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常常仅有成果荣誉而缺乏殷实的原始材料做佐证做基础,或仅形成了脱离市场的科技成果,从而造成科研成果转化困难,难以实现其自身价值,取得经济效益。因此翔实完整的科研档案对于推动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实现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 科研档案管理与科研管理工作和谐发展是管理效益最大化的客观发展要求

2.1 科研档案管理和科研管理的共同工作目标要求两者和谐发展。科研档案管理是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地管理科研档案,及时准确地提供科研档案,为生产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一种工作。管理工作并不只局限于将科研材料整理、分类和保管,而主要目标是归档后科研档案的再利用,将科研成果进行推广实施,实现科研成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由此可见,科研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依赖于科研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两者的和谐发展,才能相辅相成,从而创造出最大的效益。

2.2 科研档案管理和科研管理的相互关系要求两者和谐发展。科研档案工作是对科研项目管理活动的延续,是记录科技人员创造科研成果的载体,也是科技活动的结晶和产物,既来源于科研活动和科研管理工作的实践,又服务于它们。科研档案又是科研与经济结合的重要媒介,一项高新技术的研发与深化,一个新产品的研制,都需要查阅大量的科研档案,一旦开发研制成功,又需要借助科研档案加以推广。

由于科研档案是贯穿于科研管理整个过程的一项工作,它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得以体现自身的工作价值,也使科研管理工作成效得以很好的显现,对科研管理有极大的促进、挖掘、继承等作用。两者的和谐发展是客观科学发展要求,和谐发展才能够创造出“1+1大于2”的最大管理效益,有助于形成加快科研档案利用,促使科研项目成果转化进程的新局面。

3 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与科研管理工作“四同步”――和谐发展的对策

和谐发展就意味着同步发展,科研档案管理和科研管理工作实行“四同步”管理,有助于实现各自管理目标,创造最大管理效益。

3.1 下达项目计划任务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科研项目立项阶段,科研管理部门首先要帮助科技人员了解需求,国内外同领域研究的信息,选好题,选对题,增强科技人员项目立项的命中率。在项目计划任务下达后,对科研课题审批文件、任务书、委托书、开题报告、调研报告、方案论证和协议书、合同等文件及时做好科研档案收集工作。

3.2 检查项目计划实施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同步。科研项目实施阶段,在课题计划任务下达后,首先制定实施方案,据合同准备项目实施的相应条件、年度或阶段计划、资金管理使用、年度或阶段总结,并以文字的形式对其它问题进行说明。开展科研档案中有关课题项目的各种载体重要原始记录,实验报告,计算材料,专利申请的有关文件材料,设计文件、图纸,关键工艺文件,重要的来往技术文件等材料收集的实施监督,切实维护科研材料的真实性、连贯性和系统性。

3.3 验收、鉴定科研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档案材料同步。科研项目完成阶段,要建立验收管理体系,积极引入科技评价机制,对已完成的课题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价,对承担单位及研究人员的科研任务完成情况建立信誉档案。科研档案部门对经批准结束的项目,应及时整理各项资料,包括项目工作总结、研究报告、论文专著,有关图片、照片、录像、软盘、标本、原始记录、分析资料等,按照有关科研档案管理要求,办理归档手续,做出课题归档是否符合要求的意见,如不符合要求,必须重新申请移交。未办理归档手续或归档手续不完备者,不予鉴定或申报成果。

第2篇

一、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点面结合,推动首都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项目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是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核心。多年来,**同志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帮助农民致富,通过项目实施让农民学技术,懂技术,运用技术,真正掌握致富本领。她主抓了“林果乡土专家行动计划”、“核桃丰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科技入户项目”、“森林防火新型环保阻燃剂试验示范”、“森林健康经营试验示范区建设”、“生物质能源能项目”,这些项目既注重试验示范“点”的研究和建设,也注重在试验示范成功的基础上进行全市范围“面”的建设和推广,力求点面开花,推动首都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为目的,严把重点环节,提升林业科技推广实力

项目建设质量是关乎科技推广工作成效的关键,为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同志始终坚持严把“三道关”,即一“前期准备关”,包括任务书、建议书、试验设计、作业设计或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合理性等;二“关键环节论证关”,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一重要环节进行专家论证;三“总结验收关”,包括自查验收、项目总结等。通过三道关键环节的严格把关,不但达到了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的目的,还通过与专家交流学习,起到了培养了人才、强化科技推广工作制度建设,增强林业科技推广实力的作用。

三、以“技术培训,服务三农”为重点,创新工作方法和推广手段,实现绿色惠农、科技富农

近几年来,**同志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机遇,立足农村、农民,不断创新林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科技推广职能,采取多项措施开展绿色惠农、科技富农活动,并取得了实效。

“林果乡土专家行动计划”是一项重大科技富民活动,旨在培养“当地不走的土专家”。该活动在我市十个区县挑选了265户果品种植大户作为“土专家”培养对象,经过国内知名专家的实地指导和专业培训,使他们真正掌握林果生产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并通过他们,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先后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指导等方式举办培训活动107次,培训果农600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4000册,并免费向果农赠送2690吨优质生物有机肥,有力地带动了郊区果农果树栽培技术的提高,真正实现了绿色惠农、科技富农。

四、以高新科技项目为载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贡献率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推广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只有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才能实现科研与生产对接,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这些年来,**同志长期坚持以科研成果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成果转化形式,充分利用首都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加强与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去发现更多的优秀的符合实际需求的科研成果。她联合北京林业大学在全市开展生物质能源项目,力争为林业废弃物充分利用找出更好的途径,力争在项目成果更加成熟的基础上,与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做到科研成果与企业的完美对接,这样既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了产品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了科技的贡献率。。

五、请上来,走下去,一心一意为果农服务

**同志为提高果农生产技术,帮助果农增收致富,采取“请上来,走下去”的方式,一心一意为果农服务。2007年1月8日至13日,她把200名“乡土专家”请到市农业职业学院进行果树基础理论、实用技术和生产技能的专业培训,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认真学习。这些“土专家”经过培训,全部通过了国家职业技能中级鉴定考试。**同志还组织10名特聘专家到下到田间地头,在生产第一线直接举办各种果树生产培训活动,共组织召开大小现场会119次,直接培训果农66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4800册,极大促进了我市林果管理水平的提升,带动了果农增收致富。

第3篇

xxxx年上半年,市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规划设计水平不断提升。一是优质高效完成规划设计项目。完成xxx规划设计,xx与xx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以及xx至xx路段绿化规划设计,并做好施工现场的技术服务工作。二是因地制宜修订xxxx规划设计方案。在参观学习xxx科学研究院的基础上,对园林科研基地的研发中心和智能温室进行了方案优化。

(二)园林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园林科研课题研究进展顺利,目前,土壤肥力质量调查课题已采集土样652处,处理完成混合土样112个,完成了有机质、水解氮等10项肥力指标的检测及数据整理;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课题已发现虫害16类53种,病害18种,制作虫害浸渍标本4个、病害标本6个;园林树种规划调研课题方面,深入23处公园、道路绿地、住宅小区、苗圃,调查发现绿化树种183种,拍摄植物照片3000余张,涉及47科93属。

(三)xxx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今年,xxx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主次入口大门5处、桥梁4座、泵站2座、公厕4座、售卖亭3座、游客服务中心1处,以及供电系统、座椅、垃圾箱、各类指示牌等附属设施。截至目前,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已封顶,已完成墙体砌筑,正在进行内墙抹灰;园区西北门和东门已完成主体框架的浇筑,西南门和北门已完成基础部分的施工,四个厕所和三个售卖亭均已完成墙体砌筑工程;四座桥梁的桩基已完成;水处理泵站的絮凝池、重力无阀滤池、清水池主体结构已完成;智能温室已完成基础部分和回填土方工程,正在进行钢结构的安装工作。

(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效。按照市局机关党委的统一部署,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及学习计划,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撰写体会、讨论交流、观看教育专题片等形式,扎实开展党员集中培训工作。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要求,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集体议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认真开展党员干部谈心谈话活动,深入查找“”问题。

二、工作亮点

(一)规划设计:创新思路,攻坚克难xxx路绿化设计全长60公里,面积近500万平方,按照“先急后缓、先主后次、任务分解、齐抓并进”的工作思路,用时4个月顺利完成xx、xxxx设计任务,比原计划提前2个月完成,和国内知名园林专家联手设计,既保证了质量,又锻炼了队伍;实行“5加2”、“白加黑”的工作机制,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激发了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园林科研:内引外联,注重实效。与xxxxxx等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xxx、xxx等单位开展了科研合作,在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切实提高园林科研水平。科研工作实现了从“功利型”到“实用型”的转变,原来的科研课题是为了完成创城的硬性指标,虽然取得了四项科研成果,但实用性不强,今年开展的土壤检测、病虫害调查、树种规划三个课题是基础性、实用型的课题,将为园林绿化的建设、管理、养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三)工程管理:突出服务,打造精品。上半年,8个标段的施工队伍同时在xxx施工,工序交叉,现场复杂,我院全心服务、积极协调、强化监管,及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做到“又好又快又顺”。“好”就是要严把质量关,“快”就是要确保如期竣工,“顺”就是要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xxx组建养护、执勤及保洁队伍,建立日常管理、考核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切实加强对园区的精细化管理。

(四)队伍建设:团结实干,奋发有为。我院是局系统内平均年龄最小、学历最高的单位,平均年龄28岁,有3名研究生,是一个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团队。每一个员工既把单位当成温馨的家庭,又把单位当成实现青春理想、体现自我价值的平台。现在已经形成了“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良好局面。

第4篇

主动融入和促进辽宁改革发展

东北大学立足辽宁、植根辽宁,学校的建设发展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休戚与共。

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校党委把发挥大学优势为全面提高辽沈地区产业竞争力贡献力量,作为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契机,对重点领域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优先布局,围绕承担一批重大项目,攻克一批重大技术,产出一批重大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面提升服务辽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把大学打造成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引擎、科技引擎、文化引擎”。

为此,学校制定了“东北大学服务辽沈发展及东北振兴行动计划”,紧密对接国家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需求,从5类15个方面,构建全面服务辽沈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实施方案,全方位参与到辽沈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中,整合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着力推进辽沈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为辽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学校坚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化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科技成果在辽沈落地转化。

打造“三大平台”,为“两化融合”提供支撑。以建设“超云平台”“大数据平台”“大制造平台”为载体,引领辽宁省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推动辽沈地区装备制造业创新升级。以“云计算产业园”为依托建设“超云平台”,与省内多家单位在智慧城市建设、电子政府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打造“辽宁云谷”,助力辽沈地区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以国家“011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金属材料产业园”为依托建设“大制造平台”,已形成近200人的协同研发团队,吸引企业研发资金7亿多元,相关研究成果已在鞍钢、营口港、大连港等单位投入使用。金属材料产业园生产的轧制冲压汽车差厚板,被众多汽车企业视为激光拼接板和等厚度板的最佳替代品。目前,世界上只有两条此类生产线,一条在德国,另一条就落户于我校的金属材料产业园。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十二五”期间,学校与省内企业开展合作项目1000多项,合同金额3.55亿元,涉及信息科学、冶金技术、矿产资源、先进制造等多个领域的上百家企业。2014年,学校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120亿元,占全省高校科技产业收入的80%以上,科技产业综合指标名列全国高校第三,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5项,名列全国高校第五。

为辽宁全面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学校主动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辽宁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力培养相关行业专业人才,助推辽沈地区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第5篇

一、近三年我校科研取得的成绩

近三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助人成功”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在项目的争资立项、成果转化、整章建制、规范学术活动、加强合作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校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项目的申报和立项数量稳步增长

三年来,我校共获得各类项目立项311项,其中纵向科研项目233项(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5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家民委项目2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5项,中央其他部委24项,省级项目33项,厅级项目50项),横向项目48项。这比以往都有较大的增长。

(二)科研经费有了一定的突破

三年来,我校共获得各类项目经费1498.066万元,其中纵向项目经费1031.8万元,横向项目经费466.666万元。同时,学校经费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学校对项目1:1配套,更是省内其他高校所少见。

(三)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年来,我校共发表科研论文3060篇,其中CSSCII和CSCDA共计权威期刊论文338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篇;出版著作(含教材)322部,其中专著133部,编著94部,教材90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90项;其中学校编辑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出版计划,实现了我国珍贵历史文献的回归与面世,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敦煌学与藏学研究的又一个里程碑。

(四)科研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三年来,我校形成了由非实体研究机构、独立研究机构和研究基地组成的科研平台体系。截止目前,有1个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中央统战部研究基地,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独立建制的研究机构,1个省级工程中心,11个院所合一的研究机构。

(五)科研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一是在科研管理建设等方面,2006年共出台各类科研管理文件14项,使科研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自主研发科研管理三级系统,使我校在科研管理迈向科技化更进了一步。这套科研管理三级系统在省内院校处在前例。

(六)产学研一体化有了进一步的推进

学校每两年召开校地校企工作会议,并已形成一项制度。在科研转化上,开发的动物血清、氧化淀粉系列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我校建筑节能建材方面专利技术达到国际领先,市场前景广阔。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次调研各教学单位针对科研工作提出了许多问题,同时我们与其他兄弟院校对照,归纳如下:

1、一是领军人物和科技创新拔尖人才还不多,缺乏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学术团队整体实力不强;

2、缺乏有稳定的研究方向,科研人员各自为阵,成果关联性较差,特别是对服务民族地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3、科研方法、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培训做得不够,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存在畏难心理;

4、对科研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相当部分教职员工对学校科研的形势及重要性缺乏清晰的认识,有的甚至将教学与科研对立起来;

5、国家级科研项目少,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少;

6、项目中后期管理滞后,项目结项率低;

7、科研质量还不高,权威期刊论文少,权威期刊论文在整个学术论文中所占比例偏低;

8、成果获奖少,特别是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少;

9、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率偏低,科技创新尤其是应用科技研发服务与重大需求对接不够,产学研紧密结合不够;

10、科研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横向经费管理过严、过细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科研机构、科研团队缺乏有效管理。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推动科研管理创新,以科研管理创新促进科研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思路:

(一)坚持以人为本,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1、着力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一是要树立“用好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凝聚社会各届人才”为原则,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科研工作的热情、想象力、创造力。

二是着力加强科研团队、学术带头人、科技创新拔尖人才队伍建设。要出台科研团队管理办法,从制度上给予保障。

三是高度重视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建设,继续扶持我校中青年教师的科研项目,大力培养科技创新新生力量。

2、着力营造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一是加强以“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博采众长、合作竞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注重积累、勇于跨越,求是求新、力戒浮躁”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对于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

二是切实加强科研道德建设。要严格贯彻《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精神。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遵守行为准则,恪守科研道德。坚决反对和纠正弄虚作假、剽窃侵权、学术霸权、功利浮躁等学术不正之风。

3.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校科技管理队伍

要切实加强学校科技管理人员的培训,使科技管理人员熟悉教育、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知识;努力培养科技管理人员把握全局、开拓创新精神的力;要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热心服务的水平。

(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抓好体制机制创新

1、加快推进科研分级管理体制,激发基层学术单位的活力

要明确学校与二级单位在科研管理上的权责划分。科研处要侧重于全局性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与科研发展规划制定及对二级学院的科研工作的业务指导、督促与考核工作。具体事务性工作应由二级学院承担。对此,通过一定的措施,激发基层学术单位的活力,

2、强化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立项

一是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的申报和争取力度。要争取多渠道、采取多措施以提高科研项目申报的成功率;要在申报领域有所突破;要在经费有所突破;力争今年经费达到800万元。

二是大力加强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前培育,提高争取和承接国家及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力。紧密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及我省重大基础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目标,积极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预研项目。要做好目前我校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前期工作。

三是加强对科研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对科研的重要性和地位的认识。今年准备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项目申报有关问题进行辅导。同时加大对科研干事和主管科研的领导进行培训力度。同时,在2010年1月召开科研表彰总结大会,并对申报有关的国家级课题进行动员、部署,下达申报任务。

3、加大对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结项、鉴定的力度

要进一步提高我校在研科研项目的结项率。去年我校的结项率为63.7%,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一年度项目申报和立项。对此,要通过加强管理、狠抓落实,提高项目的结项率。要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办法,要从经费上强化项目的中后期管理。

4、积极申请和争取组织好学校科研成果奖励

针对成果获奖少,应加强外联工作,保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信息畅通;力争在申请和争取组织好学校科研成果奖励方面有突破。要通过一定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申报成果的积极性。

5、加强科研工作平台建设

一是加强学校研究机构建设,要根据科研及学科建设需要,多设立一些非实体研究机构。如尽快制定制定科研机构管理办法。

二是切实加强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建设。第一,进一步做好委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学校现有4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第二,积极组织建设校级重点实验室和做好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工作;第三,配合省委统战部,做好民族宗教研究基地的日常工作,为我校的学科建设提供支持;第四,做好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民族大学藏药研发中心和兰州高新区*民族大学生物医药技术公共实验平台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第五,重点要做好兰州粘合剂工程中心申报等前期准备工作。

三是挂靠我校的各学会、研究会等,要策划组织好科研活动,发挥学会、研究会等的优势,在学校科研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6、加强校地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

一是促进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今年9月份要召开我校校地校企合作会议,进一步推动我校校地校企合作。同时,要建立与市、县政府、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科技合作的长效机制。

二是促进专家教授积极与企业家合作,主动融入以企业为主体、以应用研发为重点的技术创新活动。

三是做好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和产业园区建设。要鼓励与地方和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和各类特色产业园区,合作承担完成科技研发、技术改造、消化吸收引进技术项目,形成“产研分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今年要做好*民族大学节能建材示范园工作。

7、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一是通过制定《*民族大学科研机构管理办法》、《*民族大学科研团队管理办法》《*民族大学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办法》等三项制度,进一步创新我校科研机构平台建设、学科团队建设、国际合作项目管理。

二是要通过完善《*民族大学科研项目学校配套经费管理办法》《*民族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民族大学学术研究成果出版基金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促进经费、校级中青年项目、学术资著等工作科学管理,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人员做科研的积极性。

(三)坚持统筹兼顾,抓好工作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1、抓好教学与科研的统筹

第一,将科研成果向课堂、向教学内容、向实验手段转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实施研究生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的制度;第三,努力促进本科生教学参与科技研发或成果转化工作。

2、抓好传统优势学科与其他应用学科的统筹

在优势学科做大做强的基础上,积极扶持其他应用学科研究,注重应用技术创新。特别是要做好优势学科和其他应用学科结合,要在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上发挥优势。

3、抓好数量与质量的统筹

要力争产出更多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和高水平科技成果。要在文章的发表的级别与成果获奖方面要有所突破。

第6篇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县共建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的做法与经验

1.1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政府、科技人员和农民参与的积极性经济利益是人们结合起来进行生产的根本动因,是推动人们努力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经济动力[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开展的院县共建专家大院建设以满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科技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把生产咨询行为转变为以农村科技大户和农村行业协会为依托、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和面向市场需求的经济行为,把科技人员的收益与农民的收益直接挂钩,有效调动了农民和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4]。具体做法是:一是按照“自愿互利、共建共管”的原则,与省内16个县(市、区)政府签订共建协议,成立由地方政府和省农科院负责人组成的工作专班,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组建了一批由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组成的技术专班,负责具体实施方案制订、关键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做到“任务到片、责任到人、协同实施、整体推进”。二是通过政府部门、推广单位、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的“统一运作、订单生产、技术集成、窗口展示”,实现了示范推广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网络化。三是选派得力专家常年驻点、跑点,并在每个专家大院设立10个转化岗位,聘请当地农技人员担任农技推广员,由院地专家联手领办示范基地,实现了“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实践证明,这一利益共同体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政府、农业部门、推广单位、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和农民共同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1.2设置转化岗位,搭建面向当地农民的科技服务平台,建立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通道在我国的农村科技服务工作中,基层科技力量不足与科技服务“缺位”的矛盾日益突出,科技人员“下不去、干不好、留不住”,而农民迫切需要技术指导和服务,导致农业生产中大量技术难题得不到解决[5]。据统计,2007年中国科技人员数量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1位,可是真正在县、乡两级为农业服务的科技人员不足100万人[6]。一方面是人力等资源的大量闲置,另一方面是农民对科技的迫切需求,这与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开展院县共建专家大院建设,设立转化岗位,建立了农技服务室和新成果示范基地。具体做法是:一是搭建科技服务平台。通过在专家大院配备办公室、实验室、图书资料室、培训室等设施,为专家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创造了条件。农技110值班室,24小时为农民提供在线咨询和服务;专家咨询室,为前来咨询的农民解答难题;分析诊断室,为农民提供现场技术诊断;图书资料室,提供各类农业科技书籍和新技术、新品种资料,供农民及农技人员学习阅读;电教培训室,配有现代化的电教设备,随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二是设置成果转化专家岗位。每年筹资10万元,设置成果转化岗位,支持专家将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研发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在本地进行示范推广。三是建立试验示范基地。科技人员在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打通了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1.3立足产业,联合攻关,探索科技创新“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立项机制科研的真正价值是将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7]。我国现行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基本上属于政府主导型[8],农业科研优先领域和重点课题、重大项目一般根据文献资料进行选题立项,缺乏对生产和市场的深入调查和研究,着重的是项目成果的取得,很少考虑成果能否适合生产和市场的需要。这种脱离生产实际而确定的科研内容、取得的科研成果大多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不能应用于大规模生产。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开展院县共建科技专家大院工作,创新机制,实行项目评审和工作考评制度,建立完备的立项评审、岗位聘用、目标考核、年度报告和实地检查等制度,并出台了一系列奖惩措施。具体做法是:一是实行示范推广项目评审立项制度。规定所有科技合作示范项目首先由牵头单位提出具体方案,主管部门严格按照征集、对接、协商、评审、核准执行等工作程序,对项目进行评审,签订专家大院示范展示项目联合实施协议书,实行合同管理。二是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岗位聘用和工作考核制。进入转化岗位的农技人员由所在县(市、区)农业局根据共建任务择优选聘,并制定具体的岗位设置、聘用、考核和奖惩等管理办法,由双方签订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三是建立奖惩机制。把绩效作为科技人员和地方农技人员评先、晋级、评定职称等方面的重要依据,要求年度考核中不称职的人员退出岗位。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县共建科技专家大院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2.1科技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通过院县共建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组织实施了“优质稻板块基地建设”、“农作物新品种展示”、“水稻、小麦、棉花高产创建”等项目100多个,直接投入项目经费590万元。示范推广稻麦棉等新品种30多个,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茶叶标准化栽培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60余项,创社会经济效益54.62亿元,为农民增收400多亿元。2008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为应对金融危机,以专家大院为载体,开展了“四三”活动(组织300名科技人员,带着30项成熟技术,在全省30个主要农业县市,建立30个有规模的农业科技核心示范基地的科技服务活动),为农民增收节支150亿元。目前,湖北省农作物主推新品种60%来源于创新中心,各类农作物新品种种植面积超过335万hm2,农民当年增收25亿元以上[9]。

2.2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专家大院建设,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都得到了提高。一批传统的科学技术被淘汰,一批新型实用技术正在稳步推广。2007年以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共组织专家8000多人次,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共性技术与个性化需求相结合的手段传授先进实用技术,共指导服务农民100多万人次,提供各类信息600多万条,培育科技示范户29589户,辐射农户510250户,每公顷平均增收120~150元。

2.3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断健全通过充分利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的品种、技术、信息和人才等资源优势,发挥地方政府行政主导作用,辅以县(市、区)农业局、农技中心乃至基层站的推广人力与设施,建立起“省级农科院、地方政府—县(市、区)农业局—县(市、区)农技中心、乡镇农技站—科技示范户、农户”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组织体系[10],提升了农技推广的整体功能,取得了将科研项目和技术专家直接带到基层,把科技成果直接输送给千家万户的成效,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2.4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专家大院以地方特色作物或主导产业为主线,组装配套相关技术和品种,经过试验与综合评估后,进行示范、展示与推广应用,促使成果转化由单项、分散的推广应用模式向增产、节本、增效的多学科、重大关键技术集成与集中运用的模式转变。以核心示范基地为平台,将技术、服务、信息等要素植入农业、传到农村、交给农民,扩大了成果推广的规模和影响力,有效地提升了成果的集成效应,促进了所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2010年,南漳县板桥镇晏山村示范推广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蔬菜新品种及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13.86hm2,每公顷产量111450kg,产值707400元,纯收入125325元。高产优质中稻品种“培两优3076”,通过专家大院示范展示,种植面积由2006年的几公顷发展到49.6万hm2。目前,专家大院成果转化率达到90%以上。

2.5科技创新活力稳步增强通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在试验示范中跟踪服务,解决科技成果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生产实际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使生产一线的农业科技需求与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相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改变了科研与生产分离的局面,建立起“课题来源于实践,成果服务于生产”的选题机制,初步形成了研发与生产“上下互动”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的水稻培两优3076、鄂麦18、鄂麦23、棉花EK288等一批良种和水稻高产保优栽培技术、小麦高产创建核心技术、棉花高产创建集成技术等一批先进实用技术,通过专家大院示范基地展示,被确定为国家、省和县(市、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以及高产创建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

2.6科技人员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目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有1/3的科技人员常年在基地从事科技服务,每年科技人员下基地开展技术指导近1000场次。通过活动的开展,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的工作作风呈现出了可喜变化,如热衷于在办公室、实验室搞科研的少了,深入试验田、示范基地搞科研的多了;只注重科研、一味追求成果论文的少了,在加强科研工作的同时开展成果转化和“三农”服务的多了;闭门办院、单兵作战的少了,与企业、地方基层单位开展科技合作的多了。

3加强院县共建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3.1完善支持院县共建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的政策措施,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利益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在支持科技人员服务的保障政策、考核评价和管理服务等方面有更大的突破,解除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让科技人员“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制定职务科技成果股权激励的政策细则,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按照规定实施期权、技术入股和股权奖励等形式的股权激励等,逐步建立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

第7篇

关键词: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高等院校

随着产教融合概念的逐渐推广,近年来,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7〕95号)精神,各级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这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索无疑是带来了机遇,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好的发展路径[1]。审议通过《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这对深化产教融合,发挥企业重要的主体作用,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是如何的走向?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制度规范、服务创新、项目培养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所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是一个瓶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充分抓住此次产教融合所带来的机遇,理应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实现内涵式发展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

2013年“产教融合”出现在教育部的文件中,“产”是指产业,“教”是指教育。“产教融合”与以往的“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区别。“校企合作”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而“产教融合”的主体则是产业、企业、教育。“融合”也更能反映出合作主体是合为一体的关系[2]。在合作主体方面,产业、企业人才培养的作用定位与院校是平等的,不再是配合和支持的地位。通过政府搭台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3]。产教融合的目的并不是本身,而是为了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人才的培养质量。产教融合是资源之间全方位与全要素的集成整合和一体化的合作,相互补充与融合,是利益与发展的共同体[4]。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里,高校的创业教育也应打造产教融合的教育新态势。目前,产教融合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互联网+”的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VR、AI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日益更迭,人类已经不再局限于享受工业革命时代所带来的效能,而是在技术革命的时代里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相对应地对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提出了新的要求[5]。高校的创新实践、科研活动和人才培养计划需要让校企合作达到新的高度,需要以整个产业和整个行业的发展需求为目标,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解决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高等教育系统之间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推进转变教育和产业的发展模式,推进产业系统与高等教育系统的系统性变革[6]。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意义

教育部在2015年将创业教育更名为创新创业教育,并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发展、国家创新型人才需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教育发展、不断完善教育体系的新阶段,如今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迫切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走在时代的前端,跟上时代的步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创新性,教育方法尽可能地体现多样性和实践性,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变革无疑对于社会、国家、高校、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人才的能力不能达到相关行业的要求,理论知识与实践不匹配,技术运用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瓶颈。而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探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对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实际相脱节

高等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高水平与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院校培养的大学生应该具备区域企业所需求的知识和能力。而在现实中,大多数高校制定的学生培养方案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也没有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导致学生只是为了取得学分而失去了学习新知识、接受新鲜事物的兴趣;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注重理论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的演练操作,课程体系不规范且不统一,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需要培养的专业技能相脱节;学生课程的实验内容过于注重完成任务却与企业不接轨,学生学习的内容无法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加以运用。教学模式单一,习惯采取传统教学模式,2020年肺炎疫情的暴发确实助推了线上教育的发展,线上的微课、翻转课堂、MOOC等掀起了热潮。但也伴随着许多问题的出现,如线上内容繁杂没有重点,教师线上授课能力差,学生纯粹打卡签到,课程内容多但学而不精等。这些问题带来的后果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造成毕业生就业难、企业劝退率高等问题。总而言之,目前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和教学还没有与产教融合发展体系相融合,教学模式与手段还不符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二)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匮乏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专职教师资源可以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匮乏的问题,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很大一部分是由高校的辅导员或行政人员担任,缺乏传授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的经验;教师没有亲身到企业中去体验与锻炼的经历,缺乏实践经验,也没有具体去了解行业发展的状况和前景,对学生授课泛泛而谈,注重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操作,甚至从未指导过学生科研及创新型项目,无法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指导,无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活动。

(三)高校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建设不完善

高校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是学生的一个实践平台,对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基础设施不完善,基本的实验器材无法满足学生的使用需求,学校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第二,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没有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照搬其他学校的管理机制,不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没有从本校学生出发,忽视了学生的需求;第三,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无法实时提供创业动态信息和知识,或提供的只是浮于表面、司空见惯的创业案例,无法成为一个创新创业的交流平台;第四,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没有实现高校与企业的资源整合,没有注重开展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四、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

(一)教学模式从用人单位出发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实际相脱节,而这些问题要想得到合理的解决,高校应该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制定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学生培养方案,当其应用效果不显的时候更不能操之过急,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学效果并不能立竿见影,应该及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其方案及时定期进行评估。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实验内容要注重质量的提高,学生必须自主完成实践操作,不能带有只为了完成任务取得学分的思想。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应与时俱进,融入信息技术,创新线上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让创业名师走进大家的视野,让创业经验植入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开阔视野,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但不能把线下的传统教学模式照搬到线上,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要有所创新,更要突出重点地讲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导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学校教学设计、专业规划、课程设置、实训实习等,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以企业、产业的需求为导向,培养高水平与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企业、产业,拉动经济的增长。

(二)建设创新创业实践教师队伍

在多媒体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师队伍有了更高的要求。缺乏实践经验的辅导员和行政人员去担任创新创业专职教师,不符合岗位职能的要求,反而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高校应实施专职教师优胜劣汰的机制,增强专职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改革质量评价监督机制,并设置奖励机制让教师在名誉和地位上有所提高,切实让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位。高校可让教师走进创业孵化基地,去亲身体验感受实践所带来的冲击,开展产学研合作,让教师走进企业,学习经验并传授给学生,对参加培训提升技能等级的教师予以奖励或补贴,以调动积极性。对于高校存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量不足的问题,高校可从企业入手,在产教融合的作用下,让企业导师真正地走进校园。

(三)完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

首先,开展产教融合,与企业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企业提供的资金可以很好地解决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也可对其进行改革重组以满足需求。其次,应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方案,如与企业合作开办特色班,请企业专家走进校园授课,企业导师与学生交流经验与想法,让实训基地成为一个创新创业的交流平台,学生可到企业去进行实训、实习等,这也会让毕业生就业率得以提高,注重开展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最后,特色班的培养计划、教材开发或选用、实训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均由学校与合作企业双方共同协商、联合指导。

(四)共建创新创业数据共享平台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多媒体教学、实验培训、人工智能、校园进出管理智能监控等都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高校与企业可共同打造数据共享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专业化的开放共享产教融合共享平台。依托平台汇聚区域和行业人才供需、校企合作、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各类供求信息,为高校规划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高校与企业间可通过共建数据共享平台分享优质的创新创业资源,高校之间可互相开放实验室、网络教学平台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高校与企业之间可以互相学习,通过线上观摩学习创业竞赛路演活动与企业实训活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载体及内容,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五)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与评价体系的完善

学生科研成果的转化是指学生利用专业知识研发新产品或新技术完成知识和技术的转换。成果转化能锻炼学生更强的创业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有助于优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首先,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推进科研成果技术的转化。高校可以从企业的需求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课题,并与企业签订成果转化方案,让企业给予指导,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其次,要注重完善科研评价体系。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应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让评价体系质量得到提升,也更加公平公正。支持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产教融合效能评价,注重质量,完善评价体系。强化监测评价结果的运用,作为绩效考核与表彰激励的重要依据。

五、结束语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推动人才培养面向产业需求的创新创业型转变,解决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矛盾。及时找出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瓶颈,听取各行各业专业人士的建议,试点推行,有针对性地探索出新的路径,以培养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娟.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9(22):58—61.

[2]石伟平,郝天聪.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思维转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1):1—9.

[3]刘建平,宋霞,杨植,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高校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4):230—232.

[4]陈年友,周常青,吴祝平.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8):40—42.

[5]谢家建.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内在逻辑与建设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19(5):108—114.

[6]周丽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地方高校产教融合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8):56—59.

第8篇

[关键词] 中药资源;中药产业;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1(a)-0151-03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四川素有“天府之国”之称,自古就有“无川不成方,无蜀不成医”之说。独特的地理结构,促成了四川具有全国丰富多样的药材资源,是我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之一,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这为该省中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和发展条件。

1 四川中药资源促进产业发展的现状

据第3次中药材资源普查显示,全国中药材品种12 807种,四川有4 354种,仅次于云南省,占全国33.99%[1];道地中药材49种,药材蕴藏量超过100亿吨(含矿物药),居全国第一位。据四川农业部门对20余个市、州统计,全省中药材种植355万亩,产值26亿元,药农种植实现人均收入1 140元,中药材生产已成为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2];全省有50余家企业在道地药材产区建立了药材基地,已建成37种药材规范化种植科技示范区,川芎、附子、鱼腥草、麦冬、白芷、川贝母、丹参种植基地及美洲大蠊养殖基地通过了国家GAP认证,制订了附子、丹参等20种川产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其中14个已作为四川省地方标准颁布[3]。

在资源带动产业方面,四川省中药工业产值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列。以2011年为例,四川省现代中药产业实现总产值470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57.53%;中药工业总产值407.85亿元,居全国第2位,同比增长41.63%。中成药工业产值272.99亿元,同比增长49.57%,居全国第2位。中药饮片工业产值134.86亿元,同比增长27.90%,居全国第1位[4]。

2 四川中药资源转化为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完善

在宏观管理上,缺乏统一协调,资金分散,项目重复,重点不突出;在资源配置上,各部门条块分割,研发与成果资源整合不够,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在市场导向上,科研与市场脱节,大批中药科技成果缺乏市场而束之高阁;在政策与法规上,延续性与落实力较差,未能有效激励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开发的主动性和激发企业对创新成果需求的积极性。

2.2 政府扶持及优惠政策不够

与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尽管四川省已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和发展规划,但还缺乏针对中药资源保护及中药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措施,在资金、人才、政府服务、税收减免等方面扶持和优惠政策力度还不够,特别是针对野生资源保护、中药材种植、重点中药企业、中药项目和中药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还需完善政策措施。

2.3 中药材及中成药大品种培育不多

四川中药资源极为丰富,但在中药材及中成药大品种培育方面还严重滞后。长期以来,我省在中药材优良种质资源保护和优良品种选育方面投入严重不足,人工选育较薄弱,种质混杂,大量的野生种质资源随着产业化的迅速发展而日趋濒危和丧失,亟待拯救和保护。到目前为止,我省还未形成以川产道地药材为主的优势产业和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的中成药大品种。

2.4 带动性的龙头企业缺乏

四川中药企业数量众多,但多为中小型企业,规模小,产品重复,企业管理粗放,市场集约化程度较低,还未形成产业的集聚效应。据统计,按2011年企业资产总额或主营业务收入排序,四川仅成都地奥、成都康弘、四川好医生、四川怡和4家中药企业进入全国医药企业百强,中药龙头企业远远低于山东、广东、江苏等兄弟发达省市。

2.5 创新成果有效供给不足

2001~2009年,四川省共承担国家各级应用及服务类项目248 425项,累计获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奖2 230项,获国家专利授权118 294项[5]。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取得了大批的科技成果,但只有10%~20%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能真正形成产业的还不足5%,中医药类科技成果转化率甚至更低。科研与市场、生产脱节,有效的中医药科技成果市场供给严重不足。

3 促进四川中药资源转化为产业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

3.1.1 建立制度体系 成立由省领导牵头、省直有关厅局共同参与的“中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我省中药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建立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部门互动,对确定的重点中药企业、重点科研平台、重大中医药项目及中药产品等给予共同支持,集中资源办大事。

3.1.2 建立联动机制 建立省市县区“四级联动机制”,重点地区要成立“中药产业发展推进办公室”,加强对本地区中药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与管理。加快推进本地区中药基地建设,尤其是国家GAP基地建设,带动本地区中药产业纵深发展;加快推进区域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大企业和大品种的培育等,实现省市县区四级上下互动,协同发展。

3.2 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

3.2.1 加强政策支持 开辟中药产业发展“绿色”通道。在企业开办、新药研发、项目审查、GMP认证、药品定价、社保目录制订等方面强化服务和引导;对于中药自主创新产品,优先纳入医保目录、基本药物目录,鼓励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列入目录的本省中医药产品;在四川基本药物补充目录遴选、招标、配送等方面优先支持本省中药企业的发展;全面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国家鼓励类中药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依法享受各种税收优惠;制订优惠政策,吸引省外中药大企业、大集团来我省投资建厂等。

3.2.2 加大资金扶持 建立“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逐年加大政府财政引导性资金的投入,重点加强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的保护;支持中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我省中药大企业、大品种、大市场的发展,做强做大我省中药产业。

3.3 强化资源可持续发展

3.3.1 加强中药资源保护 开展资源普查,摸清家底,建立珍稀、濒危中药材基因库及川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库,拯救和保护野生种质资源;建立中药资源信息库及道地大宗药材溯源系统,实现中药资源信息现代化和中药材质量监管化;建立中药材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开展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及SOP优化升级研究,重点保护药用动植物品种及道地大宗药材品种等[6]。

3.3.2 加强道地优良品种选育 建立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加大野生变家养药材的培育,加强濒危药材的品种选育,加强我省道地中药材如川芎、川白芷、川附子、川贝母、冬虫夏草、黄连、麦冬、半夏、丹参、大黄、川郁金、石斛、川明参、川牛膝、银耳、黄芪、三木药材等优良品种的选育;选育一批适合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突破性新品种,推广优质种源,从源头保障我省药材质量[7]。

3.4 培育大品种与大产业

3.4.1 加强中药材大品种的培育 按照“大中药、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从我省优良药材品种选育中,精选一批道地药材,加强其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集中培育几种甚至几十种道地药材大品种,在中药饮片、提取物、配方颗粒、中药新药、中药非药产品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开发,实现我省中药材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3.4.2 加大中成药大品种培育 斟酌现有道地药材或大宗药材,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成药大品种;选择我省已有一定市场规模,疗效确切、特色明显、增长潜力大的中成药大品种[8],如优先支持地奥心血康、抗病毒颗粒、参附注射液、三七通舒胶囊、一清胶囊、松龄血脉康、银杏内酯注射液、糖脉康胶囊、康复新液、醒脑复神液等,围绕其质量标准和疗效提升等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提升市场竞争优势,扩大其市场占有率。

3.5 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

3.5.1 建立协同创新平台 针对中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与关键问题,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中药大企业等联合打造有组织创新,集成创新、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的中医药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形成“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推动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承接与转移,鼓励中成药及中药饮片等相关成果就地消化与吸收,为我省中药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提供科技引领和支撑。

3.5.2 建立协同创新联盟 推动我省中药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联盟,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提升我省中药产业整体竞争力。如建立中药材大品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川产道地药材综合利用开发技术创新联盟、中药饮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药产业国际化创新联盟、中药材电子商务创新联盟等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力推动我省中药资源向产业化方向迈进。

3.6 完善科研激励机制

3.6.1 建立科研利益合理分配机制 落实技术、知识、成果参与收入分配的政策,充分体现创新人员的创新价值,保证科研人员在科研成果中的合法权益。在分配制度中要向科研创新倾斜,要加大对科研成果和创新人才的奖励力度,通过技术入股、技术有偿转让、职务技术奖励、科研奖励等办法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热情,真正体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3.6.2 鼓励中药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加强高校及科研院所职务性科技成果的转化,鼓励在不变更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的前提下,自主创办企业或者以技术入股等方式进行转化或产业化[9]。对成功转化的中药科技成果,可对成果完成人给予转化金额60%以上的奖励;对成功产业化的中药科技成果,成果完成人可收取该项目产业化10%~20%的利润。对于有产业化前景的重大医药科技成果,政府给予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其就地转化或产业化[10]。

4 结语

中药产业作为四川省生物医药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提高直接关系着四川省医药产业对经济贡献率的高低。为进一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新要求,建设四川西部经济发展新高地,应充分发挥我省中药资源丰富、科技力量较强和中药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加速中药产业发展进程,使其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 张洪魁.中国中药资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24-25.

[2] 盛利,朱会伦.四川中医药产业在创新中走向世界[N].科技日报,2010-12-04.

[3] 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科技年鉴[Z].成都:四川史志办公室,2010.

[4] 郭冬梅.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06,8(3):35-36.

[5]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要点(2011~2015)的通知[EB/OL]..2011-06-22.

[6] 刘洋,胡利民,张伯礼,等.产学研结合,推进我市中药产业快速发展——记天津市现代中药大品种群系统开发项目[J].天津中医药,2008,25(1):81-82.

[7] 冯振珉,胡元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研究[J].教育管理,2006,(9):96.

[8] 卓新凤.浅谈中药资源的合理使用[J].世界中医药,2009,4(5):260.

[9] 白吉庆,魏征.关于促进陕西中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J].中国医药导报,2007,4(8S):167-168.

第9篇

一、广州新华学院知识产权管理现状

为适应广东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和自身创新发展的需要,学校积极贯彻落实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2021年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并更名为广州新华学院。学校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及人才培养。但是学校的知识产权工作起步较晚,2016年专利申请实现零的突破,2018年申报获批广州市“知识产权试点学校项目”,通过“知识产权试点学校项目”实施,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不断规范、日渐完善,有效促进了学校知识产权成果的创造。

(一)知识产权机构设置

该校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已正式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贯彻实施国家标准《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学科与科技管理处下成立“产学研与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下设有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科及知识产权管理科,明确各科室职能分工,并配备专职负责人员,完成校级管理机构设置;同时,逐步在部分重点院系开展二级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建设,推动二级教学单位科研及知识产权工作发展,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管理的组织能力,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高效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为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取得实效,该校积极建立和完善了知识产权工作制度,如知识产权申报审批、管理归档、成果奖励等,加强和规范学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鼓励师生积极从事发明创造及智力创作,促进科技创新。例如,简化专利等知识产权申报流程,为师生提供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申报服务;投入知识产权专项经费,用于知识产权成果申报和科技奖励经费;开通高质量申请通道,实现专利快速审查和高质量申请;制定《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科研成果转化奖励管理办法》,明确转化后收益分配,激发师生积极参与成果转化。

(三)知识产权教育培训

在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工作中,该校在法学院原有课程中增设了知识产权法为法学院的必修课程,让法学院师生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的知识产权基本立法、著作权制度、专利制度、商标制度、反不正当竞争制度和国际贸易中涉及的知识产权相关规则熟悉掌握。依托法学院优质师资,每年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以响应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以法学院师生为主导,通过线上线下各种主题教育、知识竞赛、摆摊活动、互动游戏向全校师生宣传知识产权知识;同时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来学校开展知识产权系列讲座,讲授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强化师生知识产权意识,营造浓郁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组织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参加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各项知识产权活动与培训,提升业务水平,拓展对外联系通道,夯实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基础。

(四)知识产权成果概况

通过“知识产权试点学校项目”的实施,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宣传、普及、转化、保护工作,学校发明创造、自主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该校知识产权工作取得较大突破,知识产权申请量、授权量逐年上升。截至2020年12月31日,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为第一权利人的知识产权申请量达248项,其中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专利139项,外观设计专利1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6项;有效知识产权量达126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68项,外观设计专利1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8项。该校在知识产权成果交易运营方面也取得了突破,2019年12月学校与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有限公司签订专利权转让协议,药学院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智能中药提取装置”(专利号:ZL201820636241.9)成功实现交易,这是学校首项知识产权成果实现交易并产生经济效益,开创了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新局面。

二、广州新华学院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分析

(一)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健全

鉴于该校知识产权工作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由此带来的前期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薄弱松散,如前期只出台了知识产权申请制度,建立了较为成熟的知识产权申报、审批、材料整理归档等指导规范,后续的成果评定、转化运用等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尚不健全或尚未建立,知识产权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面对数量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学校的管理依然停留在分类汇总、成果统计、流程管理等行政管理阶段,没有将知识产权管理融入到科技创新全过程,整体处于一种被动、低水平的管理;同时,在师生获得知识产权成果后才开展转化运用工作,缺乏早期应用制度导向。

(二)知识产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师生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意识薄弱,一方面由于缺乏知识产权知识,对什么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类型及申请流程等不甚了解;另一方面由于学校长期以来的价值评价体系对师生创新成果的要求较多局限于高级别的科研项目申报及高水平学术,较少关注知识产权申请。即使部分成果申请了知识产权,但因对知识产权缺乏深入了解,仅仅把授权作为知识产权获得的最终结果,忽视了后续年费缴纳的维持,导致知识产权成果流失,也使得后期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无法实现;同时,知识产权信息利用率低,申请知识产权前没有进行查新、检索,忽视文献的导向作用,未能了解和把握国内外最新技术创新成果,造成创新能力低,低水平重复研究多。

(三)知识产权转化率低

虽然近两年学校的知识产权成果总量显著增长,但都是单独的知识产权成果,未构成专利体系或专利池、技术包等知识产权组合,创新力度不强,成果价值无法体现。另外,对学校现有有效专利进行IPC分类号分析、文本聚类分析,发现学校专利申请领域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且权利要求数、同族专利数、引证情况普遍偏低,专利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学校的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且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大多属于实验室成果,未经孵化技术成熟度普遍偏低,产业化可能性小,加之成果推广渠道不畅、专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等问题,大部分知识产权成果处于“闲置”状态,无法实现社会价值,创造经济效益。

三、广州新华学院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策略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全面贯彻实施《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33251-2016)”,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与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将知识产权管理体现在项目选题、立项、实施、结题、成果转移转化等各个环节。及时掌握政策趋势,完善相关政策,落实相关制度改革,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政策引导,优化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如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岗位聘任、项目结题、人才评价等政策中更加凸显知识产权转化效益的指标权重,积极引导师生高质量创造和高效益运用知识产权。

(二)增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借助学校图书馆增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开展专利检索、专利查新、专利分析评议、专利布局导航等信息服务工作,以专利信息利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立高校知识产权数据库,引导师生加强对专利信息的利用,通过对技术信息的分类统计分析,挖掘技术的演变规律和分类构成,找寻新的研发方向,提高研发起点;开展系列主题讲座,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及技能,提升师生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提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全流程的知识产权培训,帮助知识产权管理人员重整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提升知识产权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三)科学管理,助推成果转移转化

以知识产权分级分类管理优化存量,以专利导航分析布局做强增量,处理好学校知识产权数量、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将知识产权管理融入到教学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增强师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掌握知识产权挖掘和布局策略,克服盲目、零散地申请知识产权,引导专利数量和质量与产业发展需求、科技创新能力相适应,改被动的“为专利而申请专利”为有目标、有规划的申请专利。同时,结合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依托科技项目、研发计划,开展核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布局,培育一批战略性高价值知识产权组合包,形成与学校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相匹配的知识产权储备。树立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的理念,强化科技成果价值导向,加大对后续转化运用的支持,激发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提高知识产权转化效率。依托学校优势专业,建立专业性中试基地,为学校师生提供科技成果熟化、验证平台;同时与技术转移中介结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企业等进行横向联系,拓展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助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四、结语

第10篇

计算机专业具有实践性强、技术发展迅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大、与具体应用结合紧密等特点,需要有不断的创新来开展新技术的研发并推进新技术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应用[1]。同时,解决相关问题需要整合计算机专业中信息技术、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等分支学科,并对其多元知识点进行融合[2]。因此,计算机专业尤其需要也特别适合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培养计算机专业科技创新人才,需要深入了解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建立与之相符的教育教学观念。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一套合适的课程教学体系,并将各个学科及课程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注重教学实践,并结合计算机科技竞赛及各个层级的科研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3]。

2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2.1基于科技竞赛的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鼓励科技创新与注重教学实践的初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为此教学实践的改革刻不容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适当增加教学实践的课时,从而提升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针对计算机学科的前沿知识,及社会领域的棘手问题、热点问题等皆可引导学生分层次逐步介入到关联的课程实践、大学生创新课题、毕业设计中来。不再以唯成绩论的单一方式进行考核,从而实现对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注定其科研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这使得计算机课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以计算机竞赛为依托,增强了参与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校对相关计算机实践平台的规划与建设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形成了多个涉及重要课题的实验室,这便于将计算机学科的多元知识点结合起来开展开放式实验,从而提高研究性、综合性、设计性等实验在实践教学中比重。在面向对象的JAVA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我院将教学实践改革的目标定位于结果的演示、数据的验证及更高层次的设计性与创新性结合的综合性实验,这些工作将有助于参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计算机科技竞赛为依托,根据教学大纲及科技创新的成果对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课程设计进行了教学改革,并结合计算机仿真及软件设计等竞赛的特点进行选题,使得课程设计的题目更具实用性。为此,课程实践对学生的要求也更具针对性,要求学生依次完成课程选题、解决方案与架构的设计、程序编写、配置、软件测试、撰写课程实践报告等步骤,并依据软件工程的标准,形成一套以国家标准为基准的文档。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明确自身职责,并有效地培养其科技创新、软件方案设计、实践动手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为我院储备计算机科技创新人才资源。除此之外,在积极引入科研项目的同时也要落实将科研成果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以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思想转变。

2.2多元知识点融合的实践教学

大学生的科研能力需要以计算机专业知识为依托,通过不断的积累,从而在某个领域保持优势,并融合各个课程的多元知识点来实现创新突破。由于计算机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方面,我院不仅重视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关注交叉学科、前导课程、后续课程、多元知识点的融会。在平时教学中,应及时了解计算机专业各二级学科的发展方向,并把各二级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来,从而培养学生对前沿理论与先进技术的研究能力。深入了解计算机专业各课程间的关联性,明确主要课程的关联性教学规则,从而使得各课程多元知识点融合,这样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为此,改进了计算机学科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等课程的理论学习完成后,皆开设了16课时左右的相关上机实践与课程设计。目标是加强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相关学科与课程多元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如:在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软法算法分析与设计的教学中,就融合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知识、算法理论与思想的知识,在实践教学中应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点涉及的课程及其相关性等[4]。同时,依据多年来各类科技竞赛的情况,在计算机相关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选题中,我们有目的的挑选其中难度适宜的作为课程设计的可选题目,逐步加强对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此,将之与计算机科技竞赛进行关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标。

2.3构建计算机专业科技竞赛体系

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并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特点,课题组从国家级、省级的计算机专业竞赛中层层筛选出了一批适合我校特点的竞赛项目,并通过多年的积累,构建了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计算机专业科技竞赛体系。当前,我院计算机竞赛体系分为四个层级,涉及校级选拔赛、选拔后的集中培训、湖南省组织的省级比赛、全国性质的比赛。相关竞赛项目包括: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ACM、全国软件设计与研发大赛、蓝桥杯、挑战杯、毕癉杯等。每个大赛的侧重点有所差异,但宏观上囊括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重要知识点[5]。

2.4组建计算机专业科技竞赛选拔和激励机制

学院鼓励和组织本院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计算机相关竞赛,并从选拔、培训、竞赛等各个环节给予支持与监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计算机相关竞赛选拔制度与激励机制,并通过多届不同类型的竞赛积累了丰富的指导经验,最终制定出一套竞赛相关的准则与指导方法。1)制定选拔公平与优化组合的准则计算机专业相关竞赛面向全院学生进行公开选拔,而选拔的依据涉及基础知识、专业知识、逻辑能力、问题分析与设计能力、团队协同能力、领导组织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详见图1。初步择优选出综合能力较为突出的学生,并进行相关测评,尤其关注入选学生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及团队协同能力。此后,通过评测的学生将进入复赛,并将入围学生分成多个项目团队,依据计算机竞赛的规则进行模拟比赛,并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评审,对每个团队表现给予综合评分,依据综合成绩,评选出成绩优异的团队代表学校参加各个级别的竞赛。参赛队伍的学生构成遵循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的原则。由于计算机竞赛常以团队为单位,学生在团队中要各司其职,在此之上,更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因此,学生如何组合就变得至关重要了。一般而言,项目团队有一个组长,组长主要负责项目小组的全局协调与解决方案的掌控,为此,要求组长需具备优异的组织协调能力与沟通能力,除此之外,团队中至少需要一名职责类似于核心程序员的成员,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关键技术及实施方案的解决。最后,文档的编写和整理及归档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步骤,这就要求项目组成员必须具备较好的文字表述能力。从学校长远发展来看,竞赛的梯队建设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有时为了达到人员组合的最优化,需要对新老队员进行交叉组合,既可发挥老队员的比赛经验优势,也及时锻炼了新队员。2)建立科学、规范的竞赛培训辅导机制竞赛前的培训辅导工作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我们对每一项赛事都制定周密的计划与安排。在训练方法方面,侧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在选题与解决方案的制定方面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如:讲解算法、框架、原理等,而具体的系统解决方案、关键技术路线、算法设计及编码全由学生分工协作来完成,侧重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对多元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等。实践证明,科学规范的赛前培训辅导,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竞赛过程中,指导老师主要从宏观上对技术路线与解决方案进行指导,对项目进度和文档的规范进行把控。例如在蓝桥杯中,由指导教师与参赛队员共同商定一个选题,而后由参赛队员完成软件整体方案的规划、技术路线、程序编码、相关文档编写等,指导老师依据进度安排,进行阶段性临界点检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提出改进意见,并在最后阶段检查程序及文档质量。

2.5科技创新团队及实习基地的建立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集合社会及学校等多方面资源的支持与鼓励,是个持续的过程。在各方资源允许的情形下,实习基地的建立是必要的,此外,仍需明确发展的方向,并建立可持续性的研发梯队。为此,我们在争团队建设方面及争取社会资源支持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企业与学院采取了院企合作的新模式,成立了多个大学生科技创新校外孵化基地。企业方依据业务需求,组织学生团队参与项目的研发工作,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依托指导教师主持或参与的各类国家级、省级、厅级、横向项目及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学生基金项目为基础,在院内建立创新实习基地并配备相应的项目团队,其目的是建立可持续的、递进式的科研体系和科研团队。由于项目的分类导致科技竞赛侧重点的差异,学校每年从学生中层层筛选出具备科研潜质,并对科研项目有认同感与强烈兴趣的学生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学研究团队。通过指导教师的专业指导与培训,科研团队中的学生全过程参与到方案的解决、算法的设计、程序的编码、文档的编写、系统的测试等。这将提高项目的质量,并较好的控制项目进度的实施,也对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多元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的同时,也需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专利,并反馈到教学实践上,从而发挥科研项目对教学的积极作用[6]。

3结束语

第11篇

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出台政策举措,精准服务双创工作。根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省级相关部门制定实施了《陕西“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建设实施方案》、《陕西省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等,围绕创新创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众创空间、完善公共服务、激发人才活力、拓展融资渠道等方面针对性出台系列政策举措,系统性推动全省创新创业工作。

组建创新联盟,激发各方创新活力。为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环境,陕西整合各类孵化平台、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以及高校、院所、企业等160多家单位,组建成立了陕西创新创业联盟,推进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合作共赢,激发各方创新创业积极性,特别是中小企业活力。去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35.81万户,同比增长21.21%;全省中小微企业从业人数870万人,占全省新增就业人数的80%。全省中小企业设立技术创新和研发机构2648个,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60%以上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70%以上对传统落后的生产技术进行了改造。

多元化投融资,支撑创新创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杠杆作用,中、省财政资金、社会资本紧密结合,为创新创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设立航空、3D打印、生物医药、循环经济等10支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基金,已投资61家企业,其中5家在新三板挂牌,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早中期、初创期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省中小企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创投引导等3支政府基金,已参股14支基金、3家担保公司、超过170个项目。出台了全国首个完整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解决轻资产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过12亿元,合同登记数258件,居全国第一。支持建立了12家科技支行、分行,专注于为科技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累计发放科技贷款余额超过30亿元。搭建创新创业项目路演平台,加快推动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全省已有21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实现在A股上市融资,80多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已在新三板挂牌。

开展丰富多样活动,营造良好发展氛围。陕西一方面通过各级政府宣传平台及时最新双创工作政策,另一方面依托基地、园区以及各类服务平台开展各类双创活动,努力营造新氛围。目前,已成功举办了“2015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西安分会场活动,第三、四、五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分赛区比赛,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环保节能领域总决赛,全球创业周中国西安分站等全国性活动,开展了创新创业高校行、创客马拉松等专题系列活动,组织了省内最大规模的青少年创新营互动交流,以及众创空间机器人体验周末活动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在更广范围内激发和调动大众创新创业积极性,让创新创业理念深入民心。

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建设科技服务公共平台,拓展服务广度深度。陕西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174家,高等教育机构118所,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4个、重点实验室122个、企业技术中心246家,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建立了省级公共服务平台,涵盖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9大类科技服务,以及50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8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全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入网仪器设备总量达8000台(套),科技文献总量达到1.3亿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集成多领域数据7000余万条,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优化传统孵化平台服务,大幅提升孵化效能。全省依托各类产业开发园区、基地,构建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3级孵化载体,打造全要素孵化平台,承载了全省最为可观的创新创业主体。目前,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平台达到79家,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数字医疗、新材料、现代服务、军民两用技术、农业等多个领域,有力推动了创新创业。其中,省级以上孵化平台39家,孵化面积188万平方米,入孵企业3800多家,累计毕业企业2400多家,拥有98个各类科技公共服务机构或平台,在孵企业从业人员达到6.24万人。

创新发展新型孵化平台,激发多元支撑能力。陕西积极探索新合作、新路径、新方式,实现多种要素紧密结合,建设一批特色孵化平台,有力推动了高校众创、院所自创、企业内创。一是以高校为主体建立,如交大七楼创客汇、西安邮电大学科德咖啡等,针对老师和学生提供全面创新创业引导,已发展成为陕西创新创业最为活跃的一环。二是以科研院所为主体建立,如西安光机所中科创星众创空间、504所空间技术创客空间等,针对科研人员充分释放创新潜能,加速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三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立,如大唐电信众创空间、概念创咖、微软创新中心等,更好实现创业企业和龙头企业有效联合,形成集聚创新效应,做大产业规模。同时,陕西积极与外省市创业孵化服务机构加强合作,曲江新区与北大科技园、西安碑林区与腾讯公司联合创办众创空间,西安港务区新丝路电商产业园与联想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共同打造创业者开放服务孵化平台。

大力推广“一院一所”模式,激活院所双创动能。西安光机所围绕自身学科特色及布局,专注在光电技术产业领域构建专业化的众创空间,孵化出了一批市场前景广阔、技术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已成功转移转化科技成果52项,引进40多个海内外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孵化出炬光科技等高科技企业89家,新增就业4000余人。西北有色院鼓励科技人员入股、参股,自带科技成果陆续改制组建了29个特色鲜明并具有细分行业优势的中小型产业化公司,年产值近百亿元。今年,陕西将遴选30家单位作为重点,积极推广西安光机所“开放办所、专业孵化、择机退出、创业生态”创新模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科研+中试+产业化、母体控股、股权激励、资本运作”创新模式,培育新产品、新企业,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推动双创集聚发展。作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西咸新区着力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大企业协同创新和国际协同创新三大体系,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新思路、新模式、新做法。建设了中国西部创新港、中俄丝路创新园、新丝路数字文化双创基地、大数据创业孵化器、数字化制造云平台等专业园区及服务平台,启动了“西咸双创季”暨“创响中国・西咸站”活动,与微软、阿里巴巴、惠普、金山云、飞马旅等国内知名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举办了“云上栖居・优美小镇”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沙龙、西部创新发展论坛、青年创造未来报告会等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创业公司、投资公司、金融机构、创业导师、服务机构入驻园区,一批优质项目脱颖而出。

第12篇

2009年,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继续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的关键一年。全市科技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继续推进“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落实,围绕“全面推进创新型省会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这一核心主题,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科技发展环境、提升全市科技工作整体水平为目标,重点实施“创新型省会建设五大科技工程”,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带动农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引领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科技动力和支撑。

一、重点工作和主要目标:

-----起草并出台《“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会”工作实施方案》,继续做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的考核巩固和提高工作,通过国家科技部对我市“科技进步示范城市”的考核验收。

-----建设国家级抗生素、维生素两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正式运行。加强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建设;力争正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入首批全国先进示范区行列。

-----争取4个以上科技专项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计划,争取8个以上的项目列入省级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全年争取国家、省级各类专项资金支持5000万元以上。

-----着手建立有影响力的科技信息及资源数据库。

-----组织举办第一届“省会科技成果展交会”。

-----全市高新技术技工贸总收入达到62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家、高新技术产品达到240个。建立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取得国内先进及以上水平科技成果100项;开发省级新产品66项;专利申请量增长10%以上,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800项。全市科技工作取得新突破。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把坚持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自主创新重点。一是围绕我市五大主导产业建设和重点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加强我市计划与国家863计划、攻关计划、科技支撑、科技兴贸等各类计划的对接,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整合和集成,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以国家级抗生素、维生素两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和建设为突破口,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的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及科技专项。加大国家半导体照明基地建设力度。二是加大优势领域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培植高新技术企业力度,在“生物技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四大领域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植新兴产业。对有发展前景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科研立项、技术咨询、企业管理、风险投资等全方位的支持,争取技术创新基金计划,促其快速发展,使之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小巨人”,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在我市工业企业中继续推广应用成熟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促进我市工业企业设计、生产水平上台阶,提高其技术开发能力、产品更新速度、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三是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围绕我市的优势产业、技术需求、重点领域,加大国外先进技术、人才和智力的引进工作,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的组织协调,与境外科研机构、大学或企业加强联系合作,建立起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深化促进产学研合作,以重大科技项目和基地建设为依托,充分发挥省会高校科研院所联席会桥梁纽带作用,利用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人才优势,为我市经济建设服务,鼓励和支持地方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重点抓好与中科院、首科集团的技术对接合作。四是鼓励发明创造,保护知识产权。以创建知识产权示范市为契机,加强专利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专利申请量增长10%以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开展专利行政执法工作。

(二)实施农业科技带动工程。落实科技部《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实施方案》,启动我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工作。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以强化产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科技为载体,以“一县一业一园”、“一乡(镇)一业”、“一村一品”为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引进、转化或开发先进适用技术成果,促进专业化发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强化技术集成应用,引导现代农村社区发展。建立农村科技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坚持多元化发展方向,结合实际,引导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等农村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深入推广“农业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传播站”等新型科技服务模式,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制度化的技术支持渠道,建设咨询服务专家队伍,引导支持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形成农村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运用现代住处技术,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着力加强“太行山星火产业带建设工程”实施力度,继续深入做好七大优势产业、20个企业基地、20个龙头企业、10个星火科技传播站、50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辐射带动500个村的系统工程。高标准完成正在实施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华北农区高产奶牛良种繁育与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重大专项”。打造市农科院等第一批农业科技攻关群体。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石家庄现代化农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实施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支撑工程。重点围绕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生态市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好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在新药创制、人口与健康、公及安全、节能减排、生态和环境质量等等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深入实施“药都建设科技行动纲要”,重点是围绕新药发现、研究、产业化全过程的关键环节,组织实施“生物技术、创新药物及中药现代化”科技专项,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药物,加强医药大品种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先进工艺研究,提升重大医药产品的生产、制造水平和质量标准,培育品牌产品,在新药创制中取得突破。二是实施节能减排科技行动,制定出台《石家庄市节能减排科技行动实施意见》,组织好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在科技支撑节约型社会建设中取得突破。三是加强资源与环境科技研究,针对我市正处在“生态环境恢复期”的实际,重点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生态修复、生态合理保护技术的综合集成,绿色制药产品设计及清洁生产技术、制药废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饮用水安全技术等。开展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支持平台研究,提高政府部门应对突发性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置能力。在科技支撑生态市建设中取得突破。四是加快正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实验区的支持力度,继续深入实施实验区发展规划,重点开展平原农区农牧结合循环经济示范等项目的研究。抓住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的有利时机,把工作抓实做细,力争进入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行列。在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取得突破。五是在推进城市化公共建设方面发挥科技作用。继续实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方案,进一步完善公安保证公众安全的科技支撑体系,力争早日通过公安部、科技部的验收,成为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开展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归纳研究,建立统一协调、运行高效、经济便捷的现代化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体系。六是加强疾病防治技术研究,以应用研究为主,以提升医院科研水平和持续创新能力,打造医院品牌,增强医院竞争力为目标,围绕各医院医学重点学科,组织重大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形成突出特色,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在科技保障公众健康水平上取得突破。

(四)实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围绕我市建设五大产业基地和培植主导产业的部署,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是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对产业有扩散带动效应的重点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推动企业成为研究开发和科技投入的主体。二是加快公共科技服务创新平台建设。整和科技资源和人才,将我市重点科研实验仪器、设备等创新资源向社会开放,集中力量和高效利用科技资源,形成开放协作的运行机制,加快科研成果的研发与转化,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加快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特别抓好县域特色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工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争取有更多县进入到省区域特色产业基地管理序列。提升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档次和水平。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指导、支持科技中介机构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强化服务功能,增强服务手段,开展科技项目的评估、咨询、包装申报,促进技术产权交易,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三是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和服务水平,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参与孵化器建设,推动孵化器由综合型向专业型发展,服务功能向多功能集成化服务发展。

(五)实施科技宣传与科学普及成果推广工程。努力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和全民科技意识,科技宣传的重点是:传播科学知识、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质,营造有利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弘扬崇尚科学、兼重人才、鼓励创新、敢为人先,宽容失败诚信合作的创新文化,形成社会的创新机制和文化氛围

充分调动市科普联席会议作用加强科普工作。抓好农村科普,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科技下乡活动,抓好“专业技术人员进万村兴百业”和县级科学技术普及服务中心建设,选择8-10个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县(市)区组建“科学技术普及服务中心”,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活动,2009年培训农民数力争达到150万人次,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为广大农村培养一大批复合型人才,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以市级十几家科普教育基地为宣传阵地,组织开展各种主题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扩大科普宣传范围,提高科普教育基地的宣传效果和影响力。开展两年一度的科普教育基地考核评选工作,抓好科普进社区,围绕“讲科学生活、建科普社区(村)”,开展以“学科学、拥有健康,倡导文明,享受生活”为主题的全市“相约科普健康社区(村)行”活动。围绕“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活动主题,组织举办好2009年科技活动周。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科技工作宏观管理

强化各级各部门科技首位意识,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和推进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为着力点,在全市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加强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健全考核指标体系,将其列为考核党委、政府政绩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县(市)区党委、政府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圆满完成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验收工作。强化政策的指导和引导作用。继续抓好国家、省科技创新配套政策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用足用好政策,起草上报《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会”工作实施方案》,提出我市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措施。

(二)进一步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依法并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引导和带动全社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用足用好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集中有限财力,支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用足用好技术开发费据实列支政策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积极争取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更加科学合理地调整科技经费的使用方向和管理方式,适度集中办大事。

制订鼓励创新型企业、单位及创新型人才、科技管理人才的激励和奖励机制。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科技项目为纽带,做到人才、项目、资金三位一体,推进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鼓励支持学科带头人和专利持有人来我市兴业发展,对创新创造创业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组织开展“石家庄市产十佳创新型企业、十大科技创新领军人物”评选表彰活动,打造出科技创新型团队,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