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风险管理本质特征

风险管理本质特征

时间:2023-06-08 11:20: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风险管理本质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风险管理本质特征

第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

 

 

自商业银行产生,风险就与之相伴、形影不离。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则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金融风险的重视和认识的加深,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和理念不断深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国是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外部经济环境较为复杂,银行业发展还很不成熟,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特殊,这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本质与风险类型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本质 

商业银行有四大本质特征:一是商业性。商业银行要追求盈利。二是风险性。既有资金的损失风险,又有相关人员的责任风险。三是服务性。商业银行作为社会第三产业,服务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众。四是关联性。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办得如何,不仅是自身的问题,更会对经济社会产生直接和深刻的影响,也是社会问题。因此,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着直接主导作用,贷款投向哪里,其他生产要素就会随之向哪里聚集,由此便形成社会产业结构,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其“四性”的本质特征。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类型 

银行风险是指由于种种不确定因素使银行在从事资金融通过程中所取得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或获得额外收益的可能性。其表现形式有: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鉴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巨额不良债权(不良贷款和应收未收利息),以及银行内部违规操作、过度投机和大案要案的层出不穷,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操作风险三个方面。 

 

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三大风险的定义及其特征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足额、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从而使贷款资金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的管理工作包括风险的计量、分散、转移、补偿等内容,其中以信用评级为前提的信用风险计量是信贷风险管理整体工作的基础。随着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各国银行和投资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用风险的挑战,因此,认识信贷风险首先应该认识影响银行信贷风险的因素。信贷风险是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函数。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动或是自然灾害等银行无法避免的因素;内部因素是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这类因素体现在其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管的质量之中。 

(二)利率风险 

自1952年至70年代末,我国本币利率始终是管制利率,但管制利率并不等于利率的永恒不变。当政府调整利率政策时,依然存在利率风险的可能。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利率频繁调整,如上世纪末央行连续8次下调利率。2007年不到一年时间,央行已经连续5次上调利率。同时政府对银行的一些特殊政策规定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极大的利率风险。由于我国各商业银行缺乏对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准确预期,更不能根据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变动走势适时调整自身资产负债结构,以致资产负债结构严重失衡,在利率调整时遭受损失,国内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失衡问题十分突出。首先,在总量结构上,资产与负债总量之间没有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存在存差和借差缺口过大等问题,受限于资金运用权限的限制,大量资金积压,承受着利率调整的风险;其次,在期限结构上,资产与负债结构在期限结构上没有建立合理的配比关系,如以短期存款支持长期贷款或以长期存款支持短期贷款。 

(三)操作风险 

近年来,国际和国内银行业操作风险事件频发,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防范操作风险仍然是摆在银行业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笔者给操作风险下的定义是:操作风险是与银行业务操作相联系的风险,它是指由于以不当或不足的方式操作业务或外部事件而对银行业务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操作风险的内涵是动态的,银行许多新的风险会不断归并其中。操作风险主要来源于银行的日常营运.大多是在银行可控范围内的内产生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大多由外部原因引发。每个银行都有其自身、独立的和独特的操作环境,必须考虑银行具体情况来对操作风险进行分析,这是操作风险的关键特征。 

三、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 

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是商业银行实现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保障。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加强风险管理知识教育,树立“全面风险管理、全员风险管理”的理念,让员工充分认识商业银行风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风险管理的持久性,真正理解商业银行能够识别、监测、度量和控制风险,但不能回避风险,商业银行能够通过主动的风险管理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同时要全面培育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由“管住风险”向“为股东创造价值”过渡,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控控制和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将其贯穿到所有员工和所有业务中去,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文化,形成风险控制的文化氛围、风险防范的道德评价和职业环境。

(二)构建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 

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随着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其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罗红梅、朱红祥(2009)指出,重大金融案件频发说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商业银行如果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风险就可以保持在可控的合理范围内。[1]

一、 商业银行的风险及管理

(一)商业银行风险

商业银行经营目标中的安全性反映银行免受损失的可靠程度,对应风险性。商业银行风险是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因不确定因素的单一或综合影响,使其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性。[2]1346年意大利银行的危机是商业银行最早的风险事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直至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到了国际化进程中几乎每一个人的生活。从银行内部来讲,对风险管理的失控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因素。由此,要使商业银行稳定和持续发展,必须持续提升其风险管理能力,进而才能考虑如何实现经营收益,如何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商业银行的风险常被分为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投资风险,资本风险及汇率风险这六大类。据不完全统计,从银行诞生开始,其所面临的风险种类多达200多种。风险对于商业银行这类特殊的金融企业无可避免,需要引起极大重视。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及其存在问题

银行经营风险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风险管理是其经营发展的主要内容。2007年的次贷危机进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虽然我国金融开放程度不高,受本次金融危机影响较小,但如果面临同样的危机,其能否有效管理是引人深思的问题。商业银行风险繁多,在信用、市场、操作风险的综合冲击下,正常经营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就是风险管理。

陈葭(2003)认为,为有效控制风险,必须量化风险。而量化风险要作一些假设,还要进行定性判断,因此风险量化并不能作为判断银行风险的绝对标准。如简单的借款申请也要对贷款人的行业背景、股权结构等进行判断,而这些因素是难以量化的。[3]此外,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加强了资产负债管理,设立了相应机构, 建立了资产负债控制和监测制度, 定期考核资产负债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并适时加以调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贷款风险管理机制。[4]虽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商业银行缺乏长远规划,过分看重资产规模而忽视质量;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存在问题,如内部机构冗杂、部门和岗位职责混乱、相互之间信息沟通不便等,阻碍了对风险的有效监控。就我国现状看来,真正建立起科学信用评级体系的商业银行少之又少,风险的量化分析技术比较落后。因此,其内部控制显得至关重要。

二、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早期的美国著名审计学家蒙哥马利(Robert H. Montgomery)的《蒙氏审计学》一书。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以民生银行为例,2005年广东南海华光骗贷案中,民生银行广州分行之所以未受到牵连,是因为其2002年刚推出了预授信申报公示制度,拒绝了南海华光集团申请的5000万的授信额度,从而顺利度过这一灾难。该制度以化解一些常见的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风险为目的,接到授信额度申请后需通过公投决定是否接受,以避免某些领导者以公谋私。民生银行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得到了稳步发展。[5]

张国容(2003)认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内部信用评级操作上相对落后;风险预警体系不完善;风险量化管理落后。[6]上述不足导致我国商行对信贷风险反应滞后,给其信贷业务带来了诸多不利。当前国际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通过长期经验的积累,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操作特点。如美国商业银行不仅注重客户本身的资信水平和贷款企业的现状,更重视对其发展例如现金流量做前瞻性分析,关注各种因素对该笔贷款可能带来的风险变化,并高度重视贷后管理。我们需对国际上的先进经验进行借鉴与学习,以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

胡心怡(2009)总结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风险识别与评估能力不强;内部控制制度对金融创新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内部稽核制度不完善。[7]为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加强风险文化建设,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内部监督与控制。

就我国现状看来,结合国际上先进经验和我国商行风险管理及内控的现状,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细节入手,讨论内部控制能以何种方式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取得最大成效。

参考文献:

[1]罗红梅,朱红祥.完善内控法律体系建设 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区域金融研究,2009,(2).

[2]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3]陈葭.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内部控制[J].经济与管理

[4]李鸿渐.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与管理分析[J].财会研究,2008,(14).

[5]王曼怡,郭海婷,周芳. 从民生银行成功案例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控制[J]. 经纪人学报.2006(3).

[6]张国容.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思考[J].新金融,2003,(4).

第3篇

P2P网络借贷的发展是对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效的弥补了传统借贷的空白区域,但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风险问题,更是受到金融行业、政府以及广大民众的持续关注。因此,本文深入分析P2P网络借贷的各种风险成因,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风险管理策略,希望能借助P2P网络借贷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来加强P2P网络信贷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关键词】中国 P2P网络信贷 风险 监管

一、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2007年~2010年:发展初期

2007年8月拍拍贷正式在上海成立,其初始的注册资金为100万,是国内首个P2P网络借贷平台,采取的是无抵押无担保的中介管理模式。所谓无抵押无担保,可以理解为借方无需房产等不动产作抵押、贷方也不要求有担保人来保证其偿还能力,显而易见这种模式很容易造成违约情况的的发生。

2009年,深圳市红岭创投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红岭创投)于2009年3月正式上线运营,原始注册资金为5000万,通过先行垫付本息来保障投资人的利益。新兴的这种借贷模式虽然便利,但其安全性仍受到质疑,因而到2010年底为止,活跃在网络上的网络借贷平台只有10家左右,而且并不被大家看好。

(二)2010年至2013年:快速成长期

2011年,平安集团出资成立了现在著名的陆金所,并宣称将其纳入央行征信平台,以此消除了广大投资者及创业者的疑虑。至此,网络借贷行业开始迎来快速发展时期。根据第一财经新金融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末,P2P平台远超200家,累加的借贷规模也在500~600亿之间。也有一些分析的数据与此存在出入,但这种网络借贷平台的大力发展是大家有目共识、不可小觑的。

(三)2013年至2015年:高速发展期

根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进入2013年以来,40家全国性主要的P2P平台的日贷金额为6000~8000万元。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的网络借贷平台已达2595家之多,相比2014年增加了1020家。在短短的几年内,P2P信贷市场的规模迅猛增加,P2P网络信贷平台自身的规范性和可靠性也在不断增强。

但与此同时,一些不良商家开创的P2P借贷平台开始出现问题,而这些问题平台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据数据,2015年的问题平台约为900家,这些沿海城市存在问题的运营平台则占到六成左右。因此,对P2P网络借贷风险进行监管已刻不容缓。

二、P2P网络借贷中的风险分类

P2P网络借贷的主体主要包括投资者、借款人以及网贷平台,而P2P网络借贷业务的支撑平台则是主要包括网络借贷平台软件、第三方支付以及担保公司、信用评估机构等。不论是业务主体还是业务支撑平台,都可能给P2P网络借贷带来各种风险,因此根据风险影响的结果来进行分类,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别:基本风险和特定风险。

(一)基本风险

基本风险主要是指非个人原因而对整个团队以及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的风险,是个人无法预防的风险。本文中针对P2P网络借贷的基本风险研究主要包括法律风险、监管风险。

1.法律风险。目前我国针对金融体系构建的法律体系,基本上都适用于传统金融业,还没有针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特定的法律体系建设。我国P2P网络借贷所使用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所出台实施的《贷款通则》,这两项法律法规虽然基本上符合P2P网络借贷的发展需求,但在细节部分还是存在着很多的法律空白区域。缺失了法律监管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可能成为“非法集资”、“影子银行”等非法金融的集合之地,更加重了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管理难度。

2.监管风险。P2P网络借贷风险的监管不仅是在法律上无法可依,甚至相关的监管体系也是一片空白,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相关的业务标准,P2P网络借贷业务也无法进行规范和管理。

(二)特定风险

除了外部环境带来的上述两种基本风险,作为一种新兴金融发展方式,P2P网络借贷平台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的缺失导致了特定风险。特定风险主要指的是由于个人行为导致的风险,是针对特定的个人或者是部门才会产生这种风险。在P2P网络借贷的业务发展过程中,由于网贷企业内部没有进行妥善的风险管理而引起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和投资风险。

1.信用风险。现今我国的信用体系发展还不健全,仅对银行体系形成的借贷信用形成规范,却没有对网络借贷进行具体公开化,而P2P网络借贷的网络化特性,使借贷双方在借贷前没有事先做信用调查,因此,导致信息不对称,带来不确定的风险。

2.投资风险。投资人之所以参与借贷,其目的是获得收益。信用低的借款人为了能够在网络借贷中获得借款,往往需要支付更高的利率,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投资人无法对借款人进行准确的信用调查和分析,因此,投资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往往会选择高风险的借款人,导致更大的投资风险。

三、基本风险的成因

(一)法律地位的缺失

P2P网贷平台的本质是为借贷双方提供服务来促成借贷关系的中介平台,属于民间借贷的性质,由借贷双方共同协商并自愿签订的借贷合同,如果条款合法,在法律上是可以得到相应保护的。但作为第三方的中介平台,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却没有明文规定。

为了获得发展,P2P网络借贷平台中的很多贷款利率都远远超过同期银行基准利率,甚至是银行利率的好几倍,因此其超出部分无法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当出现风险时,投资人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正当利益的维护。

(二)行业监管的缺失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行业监管长时间处于空白发展阶段。中国人民银行认为它只是网络贷款公司,不在其金融市场管理的监管范围内;银监局则认为P2P网络借贷平台属于公司的性质,其开展的业务和银行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无法进行直接的管理;网络监管部门认为他们只能对P2P借贷平台的网络程序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对于P2P网络借贷的日常经营活动则是无法进行直接的干涉和管理。因此,我国P2P网络借贷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监管部门。由于没有受到正规的监督和管理,导致信息严重不透明,进而间接引起道德问题。在这种监管背景下,网络借贷出现逾期、跑路、倒闭等等问题,致使投资人损失惨重。在行业监管的严重缺失下,有的P2P网络借贷公司为了生存和发展,就会进行边缘性业务的发展,如通过和信托公司进行合作来实现非法集资,还有很多的直接发展为高利贷公司。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完善化监管体系构建

(一)创建监管体系

我国的P2P网络借贷发展至今已经超过了7年,但是还没有形成专门的监管模式,鉴于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的特殊性,P2P网络借贷监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监管体系:

首先,必须在法律层面将P2P网络借贷的行为规范纳入到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其次,确定主管部门并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比如由银监会来确定基本的市场限制条件和相应的标准。第三要进行协作管理,其他有关部门涉及P2P网络借贷的相关环节,需互相配合,协同合作。比如涉及担保,则由保监会出台相应的担保规则;第四是要对P2P网络借贷进行分类监管,不同的借贷模式要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应的监管细则。

虽然P2P网络借贷长期无人监管,但社会各界已经高度重视,早在2013年,互联网金融议题就在“两会”期间首次进行讨论,全国政协委员谢卫专门提出了《关于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几点建议的提案》。到2016年“两会”期间,互联网金融的关注重点则转向了P2P网络信贷,政协委员相继提出议案,要加快出台P2P网络信贷的监管政策,严格制定P2P网贷运营平台的进入和退出准则,提高平台的准许门槛,对平台的经营范围、行业标准以及禁止性的条约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做好防范准备。

(二)创建自律体系

行业的自律是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的机制,以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助力行业健康发展。一般来讲,行业的自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一定的要求,二是行业内部的行规对企业进行一定的约束,其中主要包括对行业的监督管理以及保护功能。

现今,我国针对P2P网络借贷的行业监管,主要是将P2P网络借贷行业直接纳入自律组织中进行管理,其中主要有两个自律组织:中国小额信贷联盟、上海网络信贷服务业企业联盟。如果能直接针对P2P网络借贷成立一个自律组织,通过行业的自律管理,来加强对P2P网络借贷的辅助监管,可能对降低行业整体的风险有所帮助。

(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因此,要想进一步促进P2P网络借贷的发展,首先要重点提高P2P网络借贷平台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在风险管理上更加重视并加强管理。

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以及对风险的态度、专业技能等都能够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产生影响,因此,对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高层管理人员来说,需要主动的进行风险监管责任的承担,培养专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不断改进和完善P2P网络借贷风险管理系统。

要做好内部风险管理,不仅是管理者要重视,要有内部的管理体系,还可以通过建设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使全员都参与到风险管理中来。一般来说,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理念、风险道德标准以及风险行为控制和风险管理环境等。只有通过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文化的传递,才能真正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五、总结

从过去的历史来看,金融市场的繁荣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而金融危机则会导致经济的倒退。金融创新为我们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风险,而P2P网络借贷作为新兴的金融发展方式,虽发展迅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其风险绝对不可轻视。

随着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与日剧增,其风险问题也越发突出,其根源在于长期以来我国对P2P网络借贷无人监管、无法可依。没有正规的监督和管理,导致信息严重不透明,进而间接引起道德问题。尽管政府、金融行业与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甚至两会期间也有政协委员提出相关的监管政策提案,但要真正落到实处,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却是任重道远,不仅要从法律上给出相应的明确规定,还要有强大的监管部门、整个行业的积极配合,并最终落实到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内部风险管理之中。

虽然风险监管难度很大,但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传统金融借贷的一种补充,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只有持续关注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变化,并积极探索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断完善P2P网络借贷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地对风险进行管理和防范,才能保障社会大众的利益,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庆炜,张晓锋.从本质特征看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07:64-68.

[2]屈援,李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征、监管原则与监管路径[J].学术交流,2014,08:137-141.

[3]何文虎,杨云龙.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研究――基于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的视角[J].金融发展研究,2014,08:48-54.

[4]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4,05:103-118+6.

第4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 全面风险管理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一、内部控制界定

1992年,COSO委员会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该框架认为,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过程,它受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其目标是为达到经营活动高效率、提高财务报告可靠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相应保证。COSO框架已为各国承认,我国也以此为基础推出由财政部、证监会、国资委等五部门联合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基本规范》把内部控制定义为企业整体所实施的,包括管理决策层与全体员工的控制行为,通过该过程企业可以实现相应的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是企业在内部为控制化解风险所而实施的一系列程式化标准化措施,其实施依据在于风险敞口大小。当一个企业的经营面临很大的风险时,采取内部控制措施是必要的。企业如果要实现经营目标,就必须对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加以有效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防范风险的有效手段。企业可以采用VaR、KMV等风险度量方法识别并测量财务风险,并以此为依据采取相应的的风险控制措施,这样可以及时有效地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财务与经营风险,防止风险扩大化。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分析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财务舞弊案的发生,人们开始关注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但对于二者的关系,人们认识还不清楚。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职能,主要作用于事中与事后的控制,而全面风险管理则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内部控制从属于全面风险管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内部控制产生于生产实践之中,并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企业内部控制经历五个发展阶段,依次为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和风险管理框架阶段。从内部控制发展阶段不难看出,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日益重视。内部控制基本目标在于保障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性、资产的安全性以及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性,进而提高经营效率,从而促进企业实现自身发展战略,树立百年基业。内部控制主要有五大基本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

风险管理与战略决策密切相关,作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包括:战略、经营、报告和合规。其中,经营、报告和合规这三个目标与内部控制基本目标保持一致,而战略目标是比其他目标更高层次的目标。战略目标来自于一个主体的使命或愿景,因而经营、报告和合规目标必须与其相协调。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主要包含八个要素:风险对策、目标设定、事件识别、控制活动、过程监督、风险评估、信息沟通、环境控制。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风险管理比内部控制的范围要大,风险管理不仅包括内部控制中的风险管理,还包括内部控制以外的风险管理。而内部控制只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手段,内部控制要以风险管理为根本导向。

三、建立基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内部控制意义分析

1.理论意义

内部控制实质上是风险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企业的内部控制要以风险管理为中心。全面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核心与灵魂,内部控制则是风险管理的必备措施。如果只有内部控制框架,而没有相应的风险管理意识,则内部控制就只是一个空架子,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若只有风险管理的意识,而无内部控制,则风险管理就失去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2.现实意义

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很多企业只是重视内部控制,而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更没有把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结合起来。随着一系列财务舞弊案的发生,我国意识到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正逐步建立起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财政部、证监会、国资委等五部委联合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政策上的指导。各个企业也积极配合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与风险管理部门。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越来越规范和有效。

四、建立基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的内部控制的措施

1.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化竞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化,同时竞争压力也日益强化,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但是,我国很多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还很薄弱,大多数管理者还只是将风险管理局限于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其实,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所面临的风险不仅是财务方面的风险,还包括安全风险、政治风险、投资风险等。企业应对这些风险,从自身来说,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强内部控制。长期以来,由于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未能发挥有效的作用。企业应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以风险管理为导向进行内部控制。首先,企业应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与内控部门,主要负责识别、评估企业所面临各种风险,进而根据风险类别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其次,企业要强化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的宣传工作,可以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举办各种讲座等。

2.构建科学的管理团队

国内外的许多案例都证明,科学高效的管理团队对公司的经营成败起决定性作用。人在公司治理的作用不容小觑,公司的长远发展需要有一个长远科学的战略目标,需要有严谨科学的计划。而在一个公司中,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对公司战略的制订、实施等起到关键性作用,可以说管理者对公司治理的成败起到关键性作用。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需要一个科学高效的管理团队的支持。

3.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健全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仅为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有效运行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条件,同时也为企业实行内部控制提供了相应的制度环境保障。公司法规定我国上市公司必须要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公司法人治理机构,但是从目前我国实际来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很不完善。在我国许多公司中,经理人员和董事高度重合、董事长和CEO合一等现象比较严重,这显然不利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因此,我国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建立健全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而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强有力的制度环境保障。从内部控制基本要点出发,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加强董事会建设,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董事会对内部控制而言是相当重要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董事会受托于股东大会,聘请职业经理来负责日常活动的经营管理,董事会对经理进行制约监督。但从我国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经理层人员与董事会成员重合现象严重,这严重削弱了董事会对经理人员制衡监督作用。加强董事会建设还应处理好董事会成员中内部董事与外部独立董事的权责义务与协作关系,确定合适的比例,使二者达到最佳的制衡。

4.健全以全面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本质特征在于以风险评估为基础,这是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采取内部控制措施前,企业应对经营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价,评估出风险的种类、风险的级别,并找出风险产生的原因。企业构建以全面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应兼顾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两个方面,借助COSO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将两者有效结合,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的工作压力和成本。

参考文献

[1]陈志军.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9(5) .

[2]严晓今.企业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浅析[J].现代商业,2008(16) .

[3]陈晓更.论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性[J].会计之友,2008(9) .

第5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 风险管理 角色定 位途 径措施

一、问题提出

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企业面临着各种风险,能否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风险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价。我国从2005年施行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中更是强调了内部审计人员对风险管理进行审查和评价的职责。然而,我国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应用的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根据调查存在以下问题:(1)内部审计人员对风险及风险管理不甚了解。28.05%的被调查内部审计人员认为风险不会影响企业价值,7.32%的被调查内部审计人员竟认为风险会增加企业价值。内部审计人员对风险的不了解,限制了内部审计对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关注,制约了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另外,内部审计人员缺乏风险管理知识,对于风险管理的先进理论―全面风险管理不甚熟悉。8.54%的被调查的内部审计人员没听说过“全面风险管理”,只有3.66%的被调查的内部审计人员熟悉“全面风险管理”。缺乏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又从何谈起协助管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2)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足。内部审计部门只有独立于其它职能部门,才能独立、客观、公正地发挥其职能。62.32%的被调查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都是独立设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还不足。56.53%的被调查单位的内部审计隶属于行政正职或分管副职,而只有19.82%的被调查单位的内部审计隶属于董事会、监事会或者审计委员会等层次比较高的部门。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不足,影响了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应有作用的发挥。(3)内部审计人员结构不合理。我国内部审计的人员结构比较单一,绝大部分是会计、审计人员。在被调查的内部审计人员中,48.43%出身于会计专业,27.99%出身于审计专业,只有10.13%出身于管理专业,以及0.74%出身于计算机专业。人员结构不合理,使得内部审计难以履行监控风险管理的职能,更别说为风险管理提供咨询服务。(4)内部审计范围狭小。内部审计人员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内部审计范围的狭小。在被调查单位中,69.57%经常进行财务收支审计,66.67%经常进行经济效益审计,72.46%经常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只有7,25%曾经开展过风险管理审计,没有一家单位对风险管理经常进行审计。(5)内部审计方法落后。内部审计在开展审计业务时,使用的审计方法比较落后。66.67%的被调查单位采用账项基础内部审计24.64%的被调查单位采用控制基础内部审计,只有8.69%采用风险基础内部审计。审计方法的落后严重制约着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意义及定位

(一)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有利于进一步改进公司治理。不同的经济学观点对公司治理问题具有不同的解释,但无论是契约理论提及的不完备契约,还是信息经济学提及的信息不对称,或是委托理论提出的问题,其实质都属于风险问题,都是使企业目标元法实现的各种可能性事件。而针对这些可能性事件的管理,即风险管理,可以被认为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而从内部审计来看,通过加强对风险管理的评估和咨询,为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提供真实有力的报告证据,使股东和潜在利益相关者获得尽可能充分的信息。这自然增加了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一改进公司治理。因此,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有效结合必将进一步改进公司治理,提高企业管理效率。(2)内部审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渴求。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介入,使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成为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也将其在企业中的作用推向了一个新水平。同时,内部审计采用关注风险的审计方法,其报告更容易被接受,管理部门也更容易理解内部审计存在的价值,它可以帮助内部审计渡过正在影响整个职业的价值危机(Value Crisis)。正因为如此,IIA才一直积极倡导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把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直接写入了内部审计的定义。(3)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独特优势。内部审计部门处于企业董事会的下属位置,是不直接参与经营活动的高层次监督部门,因而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第一,能够客观地、从全局的角度管理风险。风险在企业内部具有感染性、传递性、不对称性等特征,即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或疏于风险管理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不是由其直接承担,而是会传递到其他部门,最终可能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控制需要从全局考虑,而各业务部门由于其局限性很难做到这一点。但内部审计部门不从事具体业务活动,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这使得它们可以从全局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建议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控制风险。第二,控制、指导企业的风险策略。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处于企业的董事会、总经理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位置,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充当企业长期风险策略与各种决策的协调人。其通过对长期计划与短期现实的调节,可以调控、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第三,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更易引起重视。尽管许多大型企业设有风险管理部门,但它属于管理部门的一个职能部门,向总经理负责和报告,不具有独立性,其意见有时会屈服于管理当局的压力。例如其风险管理部门对某投资项目分析后发现风险太大不适合投资,而总经理好大喜功,他会力促项目的实施,这使得风险管理部门的作用受到限制。而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管理部门,其风险评估的意见可以直接报告给董事会,这自然会加强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部门意见的重视程度。(4)能保证审计目标与企业目标相契合。传统内部审计通常采用“控制-风险÷目标”的路线,即直接测试内部控制,考虑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而风险的太小仅用于表明控制的薄弱与健全环节,从而实现防弊或兴利的目标。其结果是不断向管理层建议增加控制点或加强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控制点会越来越多,审计业务越来越繁琐缓慢,甚至出现多余控制阻碍各项程序正常运转的情况,因而无法与企业目标直接相关联,导致内部审计无法证明其价值所在。内部审4t@与风险管理后,采取的是“目标一风险_控制”的路线,首先确认企业目标或某项交易的目标,然后分析对这些目标产生影响的风险,确定审计风险水平和审计重点,提出风险防范和控制建议,最后通过后续审计,测定风险是否得到有效防范和控制。这样审计建议可以直接针对企业实现目标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内部审计的咨询职能充分体现内部审计的能动性及增值目标,并且将事后的反馈

扩展到内部控制建立前及实施时的协助与促进,帮助管理层对风险管理进行持续改进与完善,保证审计目标与企业目标相契合。

(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定位 coso报告指出企业风险管理有四个目标(实现战略、高效运作、客观报告、遵守法规)、八个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控活动),在企业的四个层次开展(企业级、部门级、事业单位级、分公司级)。内部审计在这一框架中作为监控活动存在,即由内审机构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独立评估。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2004年9月的《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角色》意见书也认为内部审计关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角色是就组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向董事会提供客观保证,以帮助确信关键商业风险被正确管理及内控系统有效运转。因此,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首要角色是监督者,包括对风险管理流程的评估和保证服务、对风险评估准确性的保证服务、对关键风险报告的评估和对关键风险管理的评估。按IIA的标准,内部审计的服务种类可以划分为保证服务和咨询服务,前者是一种独立评价的活动,后者是提供建议及咨询的活动。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本质特征并不发生改变,因而它可以担任的角色也是基于这两种服务衍生而来的。除了作为监督者所提供的保证服务外,内部审计还可提供咨询服务,包括促进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指导和协调风险管理活动、加强对风险的报告、保持和发展风险管理框架、支持建立风险管理、参与制定风险管理战略等。与此相适应,内部审计承担了咨询者、协调者、建议者角色。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逐步变化和延续发展过程。在组织缺乏风险管理程序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可以向管理层提出建立企业风险管理的建议;在组织实施风险管理的初期,内部审计能够发挥很大的协调作用,甚至直接担任项目经理;而当企业风险管理逐步成熟,运作稳定以后,内部审计就从建议者、协调者转化成监督者和咨询者。内部审计的报告关系也会影响其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角色,报告关系层次越高,独立性越强,内部审计就越能够从全局和战略角度参与企业风险管理;反之,则从局部和流程角度参与企业风险管理。(图1)说明了组织风险管理水平和报告关系对内部审计角色定位的影响。为保证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并不对建立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承担主要责任,风险管理责任应由管理层承担。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风险管理提供建议、质询和支持,但不能设定风险容忍度、强制实行风险管理流程、对风险提供管理保证、对风险问题进行决策和对风险实施管理职责的行动。内部审计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的责任应当在审计章程中写明并经审计委员会批准。此外,在实践中,应注意处理保证服务和咨询服务的关系。只要内部审计执行的任务涉及履行管理职责,就应认为与此有关领域的审计客观性受到了损害,内部审计不能就其负责协调和指导的风险管理事项提供保证服务。

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思考

(一)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具体途径 与一般的防范、控制管理部门的风险管理相比,内部审计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既与其有紧密的联系又有较大的区别。“紧密联系”表现在,两者的目的是统一的,都是为了降低企业的风险;区别在于它们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不同。正是由于上述的联系和区别,决定了内部审计部门的风险管理主要是履行以下再监督责任:(1)评估风险的“三性”特征。一是评估风险识别的充分性。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要求企业广泛、持续地收集与本企业风险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内外部信息,包括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以达到识别风险的目的。为了及时地获取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可靠,企业应当把收集初始信息的职责落实到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应实施相关审计程序,对企业部门和单位风险识别程序进行评价,重点关注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是否已得到充分、适当的确认。二是评价已有风险衡量的恰当性。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对已有风险衡量进行评价,并重点关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对企业目标的影响程度。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充分了解已有风险衡量的方法,应对管理层所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内部审计部门对管理层所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审查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已识别的风险的特征;相关历史数据的充分性与可靠性;管理层进行风险评估的技术能力;成本效益的衡量等。三是评估风险防范措施的充分性。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对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审查,内容包括:采取风险防范措施之后的剩余风险水平是否在组织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是否适合本组织的经营、管理特点;风险防范措施是否有效涵盖重大风险等。(2)对企业风险管理结果进行评价。根据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管理环节的变化,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风险管理结果的评价内容是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具体包括:企业阶段性风险控制目标与实际结果的相符程度,确认两者之间的重大差异,并加以分析;从上述分析的结果出发,持续评估公司既定的风险防范体系的完备性;与相关管理层定期讨论部门的目标及其存在的风险,以及管理层采取的降低风险、加强控制的措施,并评价其有效性;评价风险监控报告制度是否恰当;评价风险管理结果报告的充分眭和及时性;评价管理层对风险的分析是否有效;对管理层的自我评估进行实地观察、直接测试,检查自我评估所依据的信息是否准确;评估与风险管理有关的管理薄弱环节等。(3)将企业风险管理融入内部审计程序。在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是对风险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进行再监督。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应将日常审计工作与企业的风险管理协调一致,将风险管理纳入日常审计范围。包括: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在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内部审计部门的审CtCt划,确定审计项目;确定审计范围时,要考虑企业的战略性风险计划目标,并每年对审计范围进行一次评估,以涵盖企业最新战略所面临的风险;编制审计方案时,应通过风险因素分析来确定审计业务工作重点;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应通过评价内控制度,验证风险控制的有效程度;在选择检测风险的技术与方法时,应如实反映风险的重大性与发生的可能性;在编制审计报告时,应对风险管理状况进行评价,指出风险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处,提出加强管理的建议;在追踪审计时,应将风险确定为决定追踪审计范围的重要因素。

第6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改革;教学目标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保险意识、能够运用现代保险技术、掌握现代风险管理理念的财务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应当紧密结合财务管理人才对保险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进行科学设计,但目前保险学的教学单纯考虑自身的内容体系比较重,而与有针对性的教学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加强保险学教学改革研究非常必要。

一、科学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匹配的保险学知识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应当在遵循保险学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科学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知识体系,充分满足财务管理人才对保险知识的需求。

(一)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内容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科学。保险是风险管理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是企业或个人把自身的风险以交纳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嫁给保险人承担,当发生保险风险损失时,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经济补偿。保险虽然仅仅作为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手段之一,却表现出极大的社会保障功能,得到广泛应用。

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内容。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下非投机风险的发生发展规律、类型、本质特征、成本的形成和度量、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等都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使学生深入理僻风险管理的内涵,充分认识通过保险转移企业风险的重要意义。

(二)保险基础理论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

科学的理论是人们认识和指导实践的重要基础。在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中,加强保险基础理论的内容设计,对学生科学指导企业风险防范,提高风险管理中保险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理论分析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

保险理论随着保险实践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形成并得到快速发展,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作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保险经济学原理、保险功能理论、风险防范理论,掌握保险合同的法律规范要求,掌握保险运行的基本原则、应用范围及法律后果。达到能够运用保险理论与技术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行为。解决企业在保险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业务及法律问题,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险基础理论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核心内容。

(三)商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主干内容

商业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平台,对保持经济繁荣与健康发展、企业灾后重建、维持企业持续经营、保障员工福利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面临的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等已经成为束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通过制定保险计划,购买各类企业财产保险产品,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可以通过制定企业年金计划,为员工的生命、健康、意外伤害提供更高层次的人身保障,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优质人力资源的稳定。因此,商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重点和主干。

通过商业保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各类商业保险的产品特点,能够根据企业生产与财务状况,在企业风险评估基础上科学制定保险计划。选择优质的保险产品和保险公司,提高企业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

(四)社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企业运行中,存在着员工退休养老、医疗费开支、劳动力流动而产生的失业等风险,这些风险只能通过社会保险来解决。社会保险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可以改变劳动力对企业的依附关系,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地位平等。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同属于社会保障范畴,具有相同的业务和数理技术基础,都是社会安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保险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明确企业员工所享有的社会保险的权利和应尽的法律义务,企业应该如何遵守社会保险的法律规范,保证员工社会福利待遇的实现。社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

(五)保险企业经营与监管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保险经营具有负债性,保险产品是无形产品。财务管理人员在实施企业风险保险转移、制定员工福利计划时,必须了解保险企业的经营状况,了解保险企业台前幕后的各项业务及程序,了解国家如何对保险企业进行监督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通过保险途径管理风险的效果。提高运用保险手段管理风险的水平。所以,保险企业经营与监管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积极强化能力培养,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效果

掌握和运用保险知识。分析与解决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风险管理问题,提高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始终如一的教学目标,因此,能力培养在保险学教学中非常重要。

(一)通过保险案例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应该以案例教学为先导,综合运用保险、法律及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正确处理企业风险管理中出现的各种保险问题。例如。美国“9.11”恐怖风险与保险分析、达姆达轮火灾案、大连国际合作集团公司索赔案等。这些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涉及的法律问题比较复杂,通过解析让学生明晰法律规范,提高对保险知识的理解,加强专业知识的深化。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企业风险管理中错综复杂的保险法律案件能够找到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案例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案例教学要强调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案。找到理论依据。

(二)通过社会调查强化能力培养

社会调查是将社会关注的某一具体问题,通过让学生直接进入社会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完成任务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使能力得到提高。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主要是为了处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提高保险意识而设置。在确定社会调查项目时,要紧密结合企业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兴趣及程度进行选择。例如。在风险管理、财产保险、团体人身保险、社会保险等教学中,可以确立一些社会调查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如某企业保险情况调查、某企业保险方案策划、某企业员工福利策划等。在调查中深入企业,对有效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写出调查报告。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查报告的质量给出考核评价。

(三)通过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具体操作,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同化,巩固所掌握的知识,提高能力的转化率。

在企业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工程保险等实务教学中,实践教学将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首先。设定一个目标企业,学生可以到企业了解生产及财务状况、风险管理情况,排查企业风险隐患,制定企业风险防范与保险计划,企业办理投保事项。其次,模拟企业发生保险事故,学生代表企业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参加损失鉴定,理算保险赔款。再次,选择企业保险实务诉讼案例,建立模拟保险法庭,模拟代表企业参加法律诉讼。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资源,采用模拟实训和现场实习相结合、辅以比赛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保险学知识运用到企业风险管理之中,达到强化能力培养的目的。

(四)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强化能力培养

为了保证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设计与保险学教学目标相匹配的、信度和效度较高的、易于操作的考核评价方法。

财务管理专业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要求较高,保险学课程的教学考核评价要紧紧抓住能力培养这个关键要素。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在一定笔试基础考核外,增加企业保险案例分析、企业保险调查报告、企业投保索赔业务技能模拟操作等能力考核项目,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变一次性、终结性考试为全过程考核,减少学习的功利性,有效完成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高度重视教学研究,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水平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应该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充分考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需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综合性教学研究

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比较宽泛,学生的知识面广、发散性思维强。在保险学教学研究中,应当积极探索如何发挥学生的知识储备优势,注重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融合。

例如,在解释保险概念时,可以从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的不同角度进行阐述,从保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表现特征。揭示保险经济现象内在的规律性与矛盾的特殊性及与其他经济现象的普遍联系。在介绍损失补偿原则时,可以锁定某个目标企业,从风险管理、财务管理、法律规范等角度去分析损失补偿原则的内涵与财务效果,也可以进行计量和博弈分析等。通过多视角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力。

(二)注重发展性与前瞻性教学研究

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保险理论和实务不断发展与更新。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发展性和前瞻性教学研究是时代的要求。

例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责任保险与信用保险成为企业经营不可缺少的风险转移手段,其理论与实务发展速度快,自身的业务体系不断完善;员工福利计划是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内容,是我国企业将来必须面对的问题。是一种由雇主提供员工因死亡、生病、失能、退休或失业而失去生活所得的救助计划,包括社会保险、团体保险、健康保险计划和退休计划,企业实施了员工福利计划可以获得国家的税制优惠,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发展性与前瞻性教学研究高度体现了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知识价值。

(三)注重实用性教学研究

保险学是一门指导保险实践的应用科学,保险学课程必须注重实用性教学研究,应选择当前保险市场比较成熟、适应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保险内容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例如,保险合同与保险基本原则既是保险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保险学中实用性最强的内容,保险活动在遵循保险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订立保险合同来完成;企业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工程保险、团体人身保险等是工商企业风险管理最重要的险种。应用范围广,因此。这些内容应该作为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教学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罗向明,论保险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高教研究,2005(28):68-69

第7篇

[关键词] 创新型;中小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B

一、绪论

在我国当前稳增长调结构的经济背景下,通过创新实现对新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尤为紧要,创新型中小企业除了拥有中小企业灵活多变的优势外,其还具有创新型企业所特有的本质特征―创新性,以及自主性、持续动态性等特征。创新型中小企业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这不仅体现在中小企业呈现出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发展趋势,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灵活、高效的特点,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耗费的时间和经历的环节也大为缩短。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处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存在融资资源比较缺乏、经营抗危机能力较差的缺陷。

二、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不同阶段资本运营风险分析

创新型中小企业长足发展的关键点不仅是在产品市场上,更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前者主要体现在核心技术、品牌等;后者主要为企业对资本市场的判断能力和对接能力,即要产品运营和资本运营双管齐下。资本运营的合理实现很重要,但同时资本运营风险也相伴而生。资本运营风险狭义上是指资本运营主体在资本运营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以及资本运营主体对环境的认知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的资本运营失败或使资本运营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可能性及其损失。在广义上,资本运营风险一般体现为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信息风险、管理风险、法律法规风险等方面。下面结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征,分别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初创、生存、成长、成熟四个阶段的资金需求和资本运营风险进行分析。

(一)初创阶段

初创阶段是创新型中小企业未来良好发展的根基,形式上包含企业组织从无到有的建立和企业在市场上得以生存这两部分,产品上是将原始创意转化成有形商品并将商品进行初步产业化的过程。在此阶段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高风险性特征表现最为明显,大多难以进行外源融资,主要依靠内源融资和申请的国家相关扶持基金解决基本的运营资本。在这样的资金风险之外,伴随着产品市场定位未明确且新产品仍有待完善,企业还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此时的管理者也缺乏行业经验和管理经验,基本不具有对资本运营风险的预判和识别能力,使得自身也带有管理风险。企业的组织体系仍比较单薄,信用体系尚未形成,抵押担保能力较差,对风险的抵抗能力也较低。如若不慎,创新型中小企业很可能被扼杀在如此颠簸的“摇篮”中。国外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此阶段,也较难以得到很好的外源融资,成熟的风险投资只愿意投入少量资金用以观测行业的前沿发展和未来方向。

(二)生存阶段

此阶段企业力求在初创的基础上求得市场上的立足生存。企业产品开发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要使产品开发趋于成熟并得到市场的认可仍需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仍面临相应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且企业拥有的资产规模仍只有较弱的抵押能力,经营风险也未释放完全,在外源融资上只能通过银行等机构得到短期借款等,无法满足企业长期资本的投入。管理者在此阶段对企业的定位与前景判断也都是决定企业能否继续生存的关键。而国外处于此时期的中小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受到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的青睐,有的企业虽然在此阶段就要被迫放弃部分股权,但在此条件下,既解决了基本的资金风险,也随之引入科学的管理方式,原始创业者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技术上。

(三)成长阶段

在成长阶段,创新型中小企业已确立自身的技术等资源优势,开始规模化发展,用主导产品逐步扩大并占领一定的市场,并形成了初步的品牌效应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技术风险逐步降低,其盈利已经开始补偿在前期所耗用的资金。但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企业,仍需要继续投入资金扩大生产,也需要场地、设备的继续投入,以及拓展市场的营销投入。在企业发展中,管理机制也日趋完善,雇用专业的管理人员,组织运行效率得到提高,并投入资金和人员制定出资本运营战略和对策,主动识别和规避资本运营风险。筹资途径得到有效拓展,内源融资以留存盈利为主,股权融资在以往吸收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投资入股的方式外,也开始有机会参与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直接融资。随着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张,可抵押资产也得以增多,债权融资能力增强,融资期限也得以加长。企业有能力权衡利弊,采取内部融资、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相结合的方式,整合资金来源,规避资本运营风险。

(四)成熟阶段

经过前几阶段的发展,能成功进入成熟阶段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其技术已经成熟,产品在市场上占有足够优势,盈利增速明显,但随着后来者的加入产品缺乏垄断性,企业利润也被迫拉至行业平均水平,进入扩大工业化生产阶段,加大购置设备、材料,扩建厂房,扩招员工,对资金的需求达到起始以来的最大化。企业风险逐步降低,公司价值得到社会认可,企业较易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自身稳定的经营业绩和资产规模的扩大,所需成本低、手续较简单且期限长的债权融资成为企业易行的筹资方式之一。在前期未进行上市融资的公司,在此阶段拥有了更好的条件,不仅能为以后便利地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打下基础,也能帮助风险投资方实现其投资收益。在前期已上市公司如有进一步资金需求,可以考虑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对于达不到进行首次上市标准的公司,可以通过借壳或买壳上市、并购等其他资产重组的方式达到进入资本市场的目的。通过并购或回购等资产重组的方式,还可以加强兼并、收购与被收购企业之间技术与资产的整合,将企业的成熟阶段拉长,并实现二次创业的目标。成熟阶段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管理机制较科学化,公司治理结构较完善,公司管理风险降低,在融资难度大幅度降低的前提下,企业资本运营风险整体降低,也有意识进行资本运营风险管理,有条件的企业会进行全面性的综合风险管理。

三、创新型中小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的对策建议

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各成长阶段面临着不同的资本运营风险,而部分企业可能都无法完全经历这几个阶段。除这些企业自身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外,还会受到宏观因素带来的政策风险、经济风险等各种风险,但企业若能正确面对风险并存活下来,不仅是对自身能力的检验,也会使企业综合素质得以提升。通过以上分析,并结合各方面风险,就创新型中小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的相关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一)树立健康的资本运营风险管理理念

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而言,应树立健康的资本运营理念,明确企业目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适度及时调整资本结构、资本投向,将资本运营认识为全方面的经营活动,不将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列于企业并购重组、融资投资等资本活动之下。将资本运营风险管理的目的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现相挂钩,注重调整生产技术、产品更新以适应市场需求等社会环境的变化,关注最基本的方面以达到企业保值增值的目的。在企业发展扩大规模的过程中,不一味求快,更重视企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正确判断企业发展前景,将资本运营风险管理全面渗透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之中。

从社会层面而言,要宣传正确的资本运营风险管理观念,不鼓励追捧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畸形发展,不追求利益至上的错误理念,强化风险管理理念,帮助企业主动识别和预防资本运营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健全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

1.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内部治理制度

建设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内部治理制度,是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保持持续创新和企业活力的持续推动力。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科学管理方法,制定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并将制度深化到企业各环节的实际应用之中。要时刻关注市场发展,着力于产品开发,强化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管理,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更要制定企业长期发展规划,规划资本运营风险管理,建立综合风险管理体系,设立相应的风险控制监督标准,全面提升企业的资本运营风险防范能力。

2.提升企业管理层的素质能力水平

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管理层素质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企业能否进行有效的资本运营,并规避相应的资本运营风险。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在确保生产经营正常运作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资本运营。管理层的高水平综合素质能力,决定他们在资本运营方面拥有先进的理念和灵敏的反应,能帮助企业尽早识别资本运营风险,及时对风险进行预判和规避。

3.注重企业的人力资本运营管理

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本运营管理是其整体资本运营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首先要通过科学的录用机制和有效的筛选制度,确保企业的高素质人才基础。其次要加强企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技能培训等全方面的培养,帮助整体人力资本的再次提升。并积极调节内部员工的友好关系,保障工作的良好氛围。最后,要建立全面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采取股权激励、提高待遇等多种方式激励现有人才,并提供优厚条件吸引企业需要的外来人才。

(三)打造适合创新型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和谐环境

1.政府保持对资本运营的有效干预和相对公平

资本运营是企业的市场化经济行为,政府出于维护市场的稳定性避免其盲目性,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在创新型中小企业进行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活动时,必不可免受到政府的干预。政府会考虑在一定范围内缩小亏损企业数量、节约财政补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经济目的,还要顾虑相关职工的就业安排等涉及社会稳定的社会目的。政府这种求稳的社会导向行为必然与市场经济要求的资源优化配置相悖,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在保持社会目的明确的前提下,对相关企业的资本运营保持有效而非过分的干预,权衡多方利益,保证其干预的相对公平性。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资本运营提供制度保证

我国已颁布了《科技进步法》、《加强中小企业创新体系建设意见》、《中小企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但这些法律仍存在形式化多于实际化,缺乏可操作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权利义务规范不明确的问题。我国政府应在当前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对已有法律法规进行完善,进一步落实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财税优惠政策,逐步深化对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贸易壁垒等相关法律的改革。结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专项法律法规,规范其资本运营环境。如有条件,设立负责创新型中小企业相关事务的专管机构,对相关事宜综合协调,并加强相关法制宣传和执法力度,确保维护创新型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

3.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现代资本市场体系

现代资本市场体系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资本运营异常重要,不仅能提高资本运营效率,还能帮助企业规避资本运营风险。一方面,要继续发挥现有资本市场制度的作用,加速银行业市场化发展,拓展现有债权融资的规模,增加债权融资种类,降低集中投资的风险,提高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债权融资倾向并加大直接融资占比。继续发挥中小板、创业板市场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筹资的带动作用,逐步完善新三板市场运营机制,减轻企业的资本运营风险,同时进一步规范转板制度,协助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规范风险投资制度,鼓励建设众筹类互联网融资平台,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高现有社会中介机构水平,着重发展投行业、资信评估业,完成自身在资本运营活动中承担各项任务的同时,辅助资本市场的规范监管功能,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杨楠.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关系型融资的价值分析[J].软科学,2013(1):96-103

[2]曾浩.我国高科技企业风险融资的制度安排和路径依赖[J].财会月刊,2010(9):6-8

[3]张格亮.创新性契约安排与风险投资机构治理机制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0):13-16

第8篇

贷款项目评估质量决定固定资产贷款质量,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其防范中长期贷款风险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而在传统信贷管理体制下,贷款的调查、评估评价、发放和管理的一体化特征明显。而作为固定资产贷款项目风险的评价手段-项目评估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表现为: 1、项目评估应有的职能和作用没有在商业银行的管理和经营制度上得到尊重,评估浮于形式,决策者的信贷意愿左右评估结论。2、项目评估只是商业银行信贷部门的职能之一,其难已给予应有的重视。3、项目评估工作纷繁复杂,对人员素质要求高,其制约评估水平和质量的因素。而信贷部门在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滞后状态,导致评估人员能力良莠不齐,影响了项目评估的精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说明:如不重视评估工作,终将会为此付出巨大的管理成本和高昂的资产损失。

二、专业专注的项目贷款评估是消除弊端的有效手段

设置独立的评估部门是革除弊端的捷径。设置独立于信贷部门的评估部门是评估专业专注的保障,是现代商业银行贷款流程中的必需环节。

信贷与评估作为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分立的必要性如下:一由贷款项目评估的本质特征决定。评估只有独立于信贷部门,才有可能克服传统体制下信贷部门“贷前、贷后统管”“任务当先、风险靠后”等弊端,保证项目评估的客观准确。二是信贷部门立项、评估部门评估、审批部门决策的三权分立的信贷管理体系, 不仅适应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也实现了信贷管理职能在不同部门的分工合作与相互制约,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上质的飞跃。三是只有评估部门独立,才会保证其专业化、知识化、科学化的推进, 做到专业专注,才能更好的提高评估质量,实现防范项目贷款风险的目标。

三、商业银行贷款项目评估部门的职能及定位

要发挥贷款项目评估的职能作用,首先是项目评估的职能定位明确、再次是培养造就项目评估的合格人才。项目评估体系的未来组织形式是:公司制, 其特征是:完全市场化。考虑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环境其合理的模式应为:对内作为商业银行的职能部门, 对外则应是能够受到社会认可的咨询评估机构。

1、项目评估部门的基本职能,项目评估部门应作为商业银行中的一个专业专注的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能包括但不限于:(1)凭借专业经验对专注行业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和传递, 为信贷决策、管理提供支持;(2)在权限内直接开展项目评估工作。依照贷款管理制度,根据评估授权,对贷款项目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独立自主的评估,最终以评估报告给出结论,对项目所需信贷资金做出定性判断(贷与不贷)以及定量判断(贷多贷少、期限长短、价格高低、担保抵押等);(3)主要包括:研究制订贷款项目评估管理制度、工作程序、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 指导、检查、督促、考核项目评估工作, 培训评估人员等;(4)建设有行外专家兼审机构的商业银行,其还需对外聘项目评估专家的资格审查、选聘、调用、考核和管理等工作。

2、项目评估职能的定位依据。首先由信贷资产管理制度的核心风险管理要求决定, 其基础是我国的《商业银行法》和《中国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制度》等文件。其次是由项目管理等学科原理对于项目评估体系所要求的组织结构和框架的规范性决定。项目评估作为信贷业务的必须环节,应按照与信贷部门平行设立原则组建, 必须建立以一级法人为核心的、分级授权管理的体系。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代表的国内商业银行已经在一级分行设专职评估部门,按照授权开展项目评估工作,在大量培养专业评估人才的同时,也开始尝试聘请系统外专家参与项目评估审批。

四、商业银行贷款项目评估部门运行的相关事项

1、确立评估部门的评估权限是其基础的制度保证:(1)评估部门应该被授予贷款项目的评估权。同时,上一级部门以项目规模、贷款金额、贷款期限等作为依据向下授权。(2)授予评估部门在评估过程中独立行使职责的评估权,不受任何部门和个人干预。(3)授予并尊重评估部门对所评估项目的否决权。

2、理顺信贷与评估部门之间的关系。只有准确、合理地界定两者的权、责、利,才能减少贷款管理过程中的责任盲区,充分协调两部门达到协同配合防范控制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目的。

3、建立贷款项目决策的双向权力制衡机制。评估部门成立后, 其做为信贷部门与审批部门承上启下的环节,应制定规则, 以形成责权的双向制衡机制。一是信贷部门须尊重评估部门的权力, 对未经评估的贷款项目, 不得发放贷款;对经过评估部门评估被否决的项目,贷审部门不得审批。而评估作为贷款项管理过程的中间环节, 不能界入项目的前期准备, 包括调查立项、筛选等过程;二是除不可抗力的因素外,评估部门应对所评估的贷款项目和所作出的评估结论承担一定的评估责任;三是审批部门对评估部门的评估报告和评估结论如有异义, 可令其复评。

现阶段,商业银行信贷体制能够制订和建立信贷部门立项、评估部门评估、审批部门审批的三位一体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操作系统,从制度上规范贷款立项、评估、审批行为, 保证项目贷款的质量,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降到最低 。而作为专业专注的评估部门,是衔接信贷和审批部门的重要一环,其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实现专家评估制度, 走专业化、电子化、系统化、市场化的道路, 从根本上实现评估方法的科学性, 提高评估结论的准确性, 树立评估工作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缴秀民.银行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评估实务.中央编译出版社

[2]周好文,何自云.商业银行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9篇

监管分析

国际上对投资银行的称谓多样、内涵外延各异,因而投资银行的概念有狭义、广义之分,按业务线涵盖范围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如表所述,第一层次的投资银行只从事最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仅包括一级市场的股票、债券承销业务和一些金融咨询业务。第二层次的投资银行具备常规的投资银行业务线,可实现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业务的较完整覆盖,与国外一部分中小型投资银行的职能相对应。第三层次的投资银行业务比较全面,拥有资产管理业务和研究业务这两项智力密集型业务,一般被认为是大投行的基本特征。第四层次的投资银行其实已经脱离传统投资银行的意义,而是投资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类似目前的高盛集团和摩根斯坦利集团。

除了内涵外延的差异,即使同一内涵的投资银行在不同国家的称呼也是有差别的,以第三层次的投资银行为例,美国称为投资银行,英国称为商人银行,而日本和我国则称为证券公司。在本文中,我们会根据行文需要,交替使用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的称谓,若无特殊说明,均指代上述第三层次投资银行的概念。

我国与美国的投资银行发展过程存在更多的共性,所以主要以美国的投资银行模式和发展作为参照。

纵观经济发达国家投资银行呈如下主要特点:一是行业集中度较高,呈现出垄断竞争的特点;二是均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三是业务显现出多元化、专业化趋势,具体表现在投资银行的业务已经从最初的传统的承销业务、经纪业务扩展到企业购并、资产管理、风险投资、风险规避,投资咨询等领域;四是大多走向混业经营;五是竞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些竞争既包括了各国投资银行本身之间的国内、跨国竞争和其导致的投资银行的不断优胜劣汰,也包括了各国的现代“全能银行”对投资银行的挑战;六是极其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

作为处在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发展大趋势下的中国投资银行业,要充分借鉴国外投资银行业务模式发展特点和发展经验:

第一,大力拓宽投资银行的融资渠道。我国投资银行之所以总是资金实力不足、资产规模较小,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的投资银行尤其是我国的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不通畅。资金短缺严重限制了证券公司的发展壮大。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证券公司的资金状况。例如允许证券公司采取增资扩股和公开上市的方式扩大资金规模。此外,我国目前已有72家证券公司获准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调剂资金头寸,缓解了证券公司的资金实力。证券公司还可以凭自营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作质押向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借款,获得期限灵活的资金,优化资产结构。

第二,注重金融创新、广开业务领域,实现多元化趋势。与国际投资银行创新过度、衍生产品发达不同,我国的投资银行明显创新不足。为此,国内投资银行加强新产品开发,突破传统业务局限,推动主体业务由传统型(证券承销经纪和自营)向创新型(企业并购、重组等策略)以及引申型(资产管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转变,从而实现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增长,增强投资银行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三,通过兼并收购、资产重组,扩大我国投资银行的资产规模,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投资银行的行业集中度。并立足本国资本市场,实现特色化、专业化经营。

第四,适时实施国际化战略。目前,我国的投资银行基本上以国内市场为主,这主要受制于我国投资银行的实力。国内投资银行应仿效国内商业银行,用全球化的眼光经营我国的投资银行,放眼世界。可以首先通过与国际投资银行合作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适时走出国门,进入国外资本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这方面,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和中银国际的成功经验已经为国内的投资银行树立了榜样。

根据各国政府和行业自律组织在投资银行监管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把投资银行监管体制分为三类,即:政府型,自律型和中间型监管体制。

政府型监管体制是指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并设立全国性的监督管理机构对投资银行实施监督和管理,其本质特征是政府在监管中占居主导地位,发挥主要作用。美国是实行这一管理体制的典型代表,此外,加拿大,巴西,日本、韩国、菲律宾及中国也实行这一管理体制。

与政府型监管体制相对应的是自律型监管体制,它是指政府除了某些必要的国家立法外,较少干预投资银行业,对投资银行业的监管主要靠证券交易所及投资银行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的自我监管,其本质特征是注重并强调投资银行业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作用。英国是实行这一管理体制的典型代表,此外,其他的英联邦国家和地区也多采用这一管理体制。

介于政府型与自律型监管体制之间的监管体制,我们可称之为中间型监管体制,它的本质特征是既强调国家立法管理又注重行业自律管理。德国、意大利等是实行这一管理体制的国家。

美国投行监管体系

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美国投资银行监管体制中是最为重要的监管主体,由于政府充分授权,保证其有足够权威维护投资银行依法运作,因此,SEC也是美国政府型监管体制的象征。

以美国为代表的政府型监管体制的优势在于,首先要强调立法监管,把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所有活动都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使监管活动更具有严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其次是政府监管机构作为最重要的在监管活动中起主导地位的监管主体,超脱于资本市场参与者之外,使其监管活动能更好地体现和维护市场“三公”原则。但这种监管体制也存在一定局限,除立法监管往往刚性有余弹性不足,容易导致政府对投资银行管得过死、干预过多,不利于投资银行竞争和创新外,监管者要与市场保持距离。当市场情况变化时,往往不能及时反应或反应不当,因此,往往容易出现监管“缺位”或“越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的效率。

英国投行监管体系

英国一直没有设立全国统一的政府监管机构,而是依靠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行业自律组织进行自我监管。

英国为代表的自律监管体制恰恰能在政府型监管体制的局限性方面显出自己的优越性。第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投资银行的不必要的干预,促使投资银行按市场规律运行,利于投资银行竞争和创新。第二,自律组织的成员主要来自投资银行,他们往往最了解市场,也最能把握市场,知道某项规则对市场的影响,当市场变化时,他们也往往能及时有的放矢地找到解决市场问题的办法,比较容易实现灵活有效的监管目标。但自律型监管体制也有两大缺陷。第一,自律组织往往更为重视保证市场运转和保护会员的利益,而忽视保护社会利益和投资者利益,监管的“三公”原则难于实现,同时这种现象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话,也会阻碍市场

竞争。第二,由于缺乏强硬的法律后盾,监管的统一性、权威性往往难于实现。很显然,自律型监管体制的缺陷,正是政府型监管体制的优势所在。

可以从以下四点来看国际投资银行监管体系对中国的启示:第一,在公平的基础上兼顾监管的合法、协调、效率和透明的原则;第二,以集中立法型监管体制为主、自律型为辅;第三,加强风险监管;第四,强化信息披露;第五,注重监管的前瞻性。

然而,鉴于美国次贷危机充分暴露了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缺陷,我们还需全面分析(尤其是分析次贷危机发生之后)国际投资银行演变对中国证券公司未来发展带来的启示。

国际投行演变带来的启示

加强对衍生品的监管

次贷危机所显示出来的金融脆弱性不是来自于金融创新本身,而是由于现有的监管不足,监管体系运转失效。当然,监管不应阻碍金融创新,如果要增加金融消费者的选择并扩展信贷的可获得性,那么金融创新必不可少;要实现强化金融系统弹性而又不妨碍市场程序的目标来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创新同样必不可少。监管部门应当关注社会整体利益,而不是个体利益,应当提高监管预见性,并将监管目标集中于防范系统性风险。

次贷危机再次充分说明,加强金融衍生品的全面审慎监管与风险控制是极为重要的。为此,监管机构应当限定证券公司产品和业务创新中的杠杆比率上限,并且就市场变化对创新业务的影响加强敏感性分析,及早应对,防患于未然,促使风险监管制度和机制建设与金融创新的步伐相适应;证券公司应当针对产品和业务创新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谨慎运用财务杠杆,使杠杆比率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上,以降低和控制经营风险,证券公司应当将产品和业务创新风险纳入公司整体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清晰地界定各业务条线和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健全内控制度,完善内控机制,使金融创新的性质、种类和范围(尤其是表外业务头寸)与公司净资本规模、风险管理与控制系统、风险管理和内控能力相匹配、相对应,加强对表外业务定期与不定期的稽核,及时发现表外业务经营中的潜在风险;证券公司应当对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结构和标的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以提高金融监管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加强对证券市场尤其是场外交易的监管

美国投行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通常是由审计委员会、执行管理委员会、风险监视委员会、风险政策小组、业务单位、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公司各种管理委员会等组成。但是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投行这些风险管理部门却没有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与控制作用,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应当加强证券市场尤其是场外交易监管,将表外业务风险纳入表内监管,减少表外业务的监管套利,提高风险管理的积极性。随着我国证券业、银行业和保险业综合经营的不断发展,跨机构、跨市场的交叉性金融产品陆续涌现,业务日益交叉、渗透和融合,这就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应当加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完善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制度,加强监管合作与协调,发挥协同监管效应;调整监管机构层次,明确界定不同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责范围,努力避免重复监管,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监管冲突,填补监管“真空”或监管“盲区”;从原来的以机构性监管为主逐步转向以功能性监管和目标监管为主,建立伞状金融监管体系,创造条件逐步完成“大部制”金融监管机构改革,实行金融综合监管。可以考虑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健全金融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建立多边的紧急磋商制度、建立统分结合的金融控股集团主监管协调制度,健全适应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统计信息监测体系等。

组织结构分析

组织形式

一般而言,一个投资银行采用的组织结构与其内部的组建方式和经营思想密切相关。现资银行的组织制度主要有以下四种:家族企业形式及合伙人形式;混合公司形式:公众持股上市公司形式;现代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右图归纳了这种组织形式的变迁历程,从中也可以看出,国际成熟市场投资银行的发展从整体上体现出集中化、公众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的四大趋势。

治理结构

股权结构要分析投资银行的治理结构,首先必须分析它们的股权结构。通过研究国际成熟市场顶尖的投资银行财报数据,可以归纳出一些共同的股权结构特征如下:

第一,机构投资者占股比例大,但股权极度分散。取2011年12月1日总市值排名前5位的投资银行来分析其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情况及股权集中度方面考察。

第二,内部持股比例小,股权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美国投资银行发行在外的股票大多是可以自由公开交易的活性股。在股权高度分散化的股权结构下,机构投资者股东由于本身的短视性、信息和专业能力的局限性、参与治理的成本约束及其公共产品特性,一般不太愿意积极主动地直接参与投资银行的公司治理,而采取买入和卖出股票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投资银行经营效益的评判,使投资银行的股权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董事会结构国际成熟市场投资银行的董事会和其他行业公司的董事会一样,负责公司的日常决策。同时由于在一些主要的国际成熟市场,比如美国,投资银行内部不设监事会,因此董事会还兼有审计监督的职能。一般的国际成熟市场的投资银行董事会下设各种委员会以协助其进行经营决策并行使监督职能。这些委员会基本都包含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公司最高决策执行委员会为公司各项业务制定风险容忍度并批准公司重大风险管理决定,包括由风险监视委员会提交的有关重要风险政策的改变。

除了设立诸多委员会辅助董事会进行工作以外,董事会还呈现出外部董事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特点。这些外部董事一般都是公司之外某个领域的资深专家或学者,具有某个方面的独特专长或是拥有广泛的关系网络,而且比较客观,也注重自身的信誉和市场身价,能积极参与对公司重大经营决策的参议和监督。

与此同时,国际成熟市场内部董事所占比例虽小,但基本均为投资银行的高管人员。内部董事身兼管理层有助于公司重大经营决策活动的推进,而这也反映出美国投资银行董事会与公司经理层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它有利于减少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摩擦,但不利于董事会对经理层行使有效的监督和制衡。

监事会及管理层监事会是股东大会领导下的公司的常设监察机构,执行监督职能。监事会与董事会并立,独立地行使对董事会、总经理、高级职员及整个公司管理的监督权。

美国对包括投资银行在内的上市公司并无设立监事会的强行要求,通常由独立董事或者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或其他类似的调查稽核委员会,部分地代行监事会的审计监督职能。

职能部门职能部门组织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部门:投资市场部、消费者市场部及研究部。

综合以上结论,对于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重点培养金融控股公司。虽然我国早在1993年就明确提出“银行业与证券业实行分业管理”的政策,至今仍保持着“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系。但随

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金融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在协同效应,规模效应、收入多元化、风险分散化以及容户需求一体化等因素的驱动下,我国也出现了一些金融控股公司的雏形。而未来我国也会出现金融机构向多元化领域蔓延、大型企业短时间内进军金融业等现象。

第二,加快金融立法,改善证券公司法律环境。借鉴国际成熟市场投资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从立法角度看,主要应以现行的公司法、证券法为基本依据,重点完善其中的监管制度和公司治理要求,立法过程中可参考美国、日本、英国等国际成熟市场成熟的法律条文,并结合中国本土证券公司的现实发展需求,为证券公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第三,优化治理结构,提高证券公司经营效率。优化我国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证券公司经营效率,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降低股权集中度,增加股权流动性。二是提高外部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加强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三是要加强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沟通机制。四是注意在各职能部门之间建立必要的“隔离墙”制度。

此外,金融危机暴露出投行在金融危机来临时流动性短缺以及业务模式、盈利模式较为单一的缺陷。而以存款来源作为支撑的商业银行,特别是业务综合化经营的全能型银行基本上都涉险渡过了金融危机的难关。可以预见,随着美国大型独立投行陆续被并购,或破产倒闭、或被注资、或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大型存款类银行将重新主导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将得到强化。

从全球范围来看,独立投行模式未来很有可能会消失,大多数纯粹的投资银行将被商业银行合并,全能型银行的经营模式将更受欢迎,由商业银行主导的混业经营将成为未来金融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相比于美国独立投行,传统的欧洲银行业,特别是德国银行业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虽然不能说德国的全能型银行模式一定优于美国的独立投行模式,但是全能型银行风险相对较低、经营更为稳健却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德国的全能型银行模式在未来可能会更受重视。因为和投行相比,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更加充裕,运作更加透明,风险管理和控制系统更加严密,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和存款保险机制的保护,同时业务综合化经营有利于平抑经营收益的大幅波动。

业务结构分析(以美国为例)

从行业业务收入来看(以2003年为例),2003年美国证券全行业总收入为1445亿美元。从各项业务收入的变化趋势来看,佣金收入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80年的35%下降至2003年的14%;资产管理收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80年的1%上升至2003年的8%。承销和做市商收入所占的比重相对稳定,变化的趋势不是特别明显。

以下选取高盛、摩根斯坦利两家具有代表性的银行作为案例,深入剖析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结构。

高盛

高盛集团在2010年之前将业务分为三大类:投资银行部门、资产管理与证券服务部门、交易与本金投资部门。

从收入绝对值来看,2001年到2007年,高盛集团的收入水平直线上升,从128亿元美元迅速蹿升至2007年的460亿美元。虽然2008年受次贷危机影响收入水平大幅下跌,但2009年便恢复到452亿元的水平。从这9年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净利息收入、投资银行收入、资产管理与证券服务收入一直是比较稳健的。净利息收入主要来自以公允价值交易资产的收入及证券逆回购收入,在危机期间不但没有下降,相反甚至有明显上升,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等4年的收入分别为35亿美元、40亿美元、43亿美元和74亿美元。波动较为剧烈的是交易与自营收入,从2007年的297亿元跌至2008年的81亿美元,这主要是取决于危机时期的市场环境及高盛自身的风险头寸。

从收入相对量来看,2001年到2007年,交易与自营收入和投资银行收入一直是高盛收入的主导力量,占比基本在70%以上,其中2001年为78%,2007年为81%。2008年交易与自营收入的占比相对下降,但同时投资银行收入相对上升,二者合计占比仍然有60%。即使在最恶劣的市场环境下,这两项业务收入依然是高盛集团的核心业务,收入能力的稳定性毋庸置疑。高盛集团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具有传统优势,但是近些年最赚钱的业务却是交易与自营收入。交易与自营业务收入的来源主要是FICC,该部门主要运用自营资金进行交易。相对而言,高盛集团的资产管理业务和经纪业务无足轻重。

2010年以后,高盛集团将业务调整为四大块:投资银行、机构客户服务,投资和借贷、投资管理。投资银行业务向公司、金融机构、政府和个人提供一系列的投资银行服务。收入结构统计口径也做了相应的调整,由原来的四部分调增为六部分,保持投资银行收入、净利息收入两部分不变,将原来的交易与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与证券服务收入两部分进一步细分为资产管理收入、佣金收入、做市商收入、其它自营收入四部分。投资银行收入与自营收入仍占65%以上,非常稳健。

摩根斯坦利

摩根斯坦利实行控股公司下的事业部架构,事业部专于特定领域的业务,是独立的利润中心,其在组织架构上分为四部分:机构证券部门、个人投资者部门、投资管理部门及信用服务部门。从收入结构来看,摩根斯坦利的收入分为净利息与股息收入、交易收入,投资收入、资产管理收入、投资银行收入、佣金收入和其它收入等七部分。

从收入绝对值来看,2001年到2007年,摩根斯坦利的收入水平稳步增长,但幅度不大,2001年为196亿元,2007年为269亿美元,2008年为221亿美元,考虑到收入降低主要由39亿美元的投资亏损引起,2008年的其它收入基本没有下降。2009年恢复到234亿美元的水平。从这9年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佣金收入、投资银行收入、资产管理收入的变化比较平稳,增长的波动性不强,三者从2001年的108亿美元平稳增长到2007年的165亿美元,次贷危机对其影响不大,2008年,2009年三者的和保持在134亿美元、151亿美元的高水平。与此相对投资收入、交易收入、净利息与股息收入的变动比较剧烈。投资收入时正时负,在2001年亏损4亿元美元、在2008年亏损39亿美元、在2009年亏损11亿美元。交易收入也不太稳定,在2006年达到阶段性峰值118亿美元,但在2007年却创造了这9年的最低值32亿美元,波幅较大。净利息与股息收入在2009年为10亿美元,是期间最低值,但总体来看,大部分年份保持在30亿美元左右。

从收入相对量来看,2001年到2007年,佣金收入、投资银行收入、资产管理收入等三项收入是摩根斯坦利稳定而重要的收入来源,三者合计占比平均在55%的水平,而且占比相对稳定。交易收入虽然也是一项重要的收入,但是其变数较大,占比忽高忽低,不算是稳定的收入来源,但却是潜力较大的收入来源。如果将交易收

入与上述三项收入合计,则四项收入合计占摩根斯坦利收入的83%,而2009年更是高达97%。投资收入的占比总体来看不高,除2007年以外,均在6%以下。

可见,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是摩根斯坦利的收入引擎。以证券发行与承销为核心的投资银行业务是摩根斯坦利的领先业务,2004年摩根斯坦利占据全球IPO市场的10%份额,超过对手高盛,荣登全球IPO业务的榜首。

不难发现,国外券商盈利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佣金收入占比稳步下降;做市商交易在券商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在券商收入比重明显高于国内券商;国际投行业务中,债券和企业咨询业务占比明显高于国内。

此外,虽然近年来我国证券行业在市场结构,交易工具、投资者构成和证券中介方面越来越向国际靠拢,未来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壮大仍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三方面改进

扩大证券公司资本规模。扩大证券公司资本规模的途径可以有:证券公司改制上市;公司合并,以地区为依据进行跨区合作,在资金技术市场上达成联盟,实行资源和业务的合并,组建区域性大证券公司;发展金融集团,金融集团是以金融业为主的企业联合体,具有完整的内部组织和管理框架实行分业经营和混业管理的集团经营模式。

积极创新业务品种。具体来说证券公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业务创新:重点发展场外业务;发展资产管理业务;进行风险资本投资;参与金融衍生品创新与交易以及拓展资产证券化等业务领域;开发国际业务,国内国际业务并举。以国内业务为基础,努力向海外发展网点,把业务领域扩展到国际市场,实行跨国业务经营,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培养核心业务实施差别服务与特色服务。证券公司应根据自身的资本实力、服务特色,研究水平、区位优势等综合素质及目前市场的竞争状况,培养其核心业务,实施差别服务与特色服务。

内部控制分析

内部控制

投资银行的内部控制,是指投资银行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国际成熟市场投资银行的内部控制由五大要素构成,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督。

风险管理分析

以下从国际成熟市场投资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投资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架构以及目前业内常用的风险管理方法三方面进行研究。

主要风险种类 从整体的风险来源角度划分,国际成熟市场投资银行的风险依其影响面大小主要分为以下六大类。

风险管理架构 依照目前国际成熟市场投资银行的发展状况来看,其风险管理已经进入了全面管理模式。而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架构包括以下六大要素:企业风险管理战略和策略;健全的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规范的风险管理流程:完整的风险管理手册;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有效的防范机制;高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风险管理方法 第一,风险管理流程。在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流程中,风险管理方法的应用集中体现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这两个环节。

第二,风险管理主要技术及方法。在理论层面,资产组合理论、套利定价理论以及期权定价模型的提出为现代意义的投资银行风险管理方法奠定了基础。而在现实层面,90年代几起震惊世界的金融危机大案(如巴林银行、大和银行事件),使一些大的国际银行开始研究和建立自己的内部风险管理测量和资本配置模型。与此同时,随着世界各国金融机构对金融风险管理及其技术、软件需求的日益增长,出现一大批专门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的咨询公司和电脑软件公司,推动了风险管理技术、方法以及软件的不断更新、发展。截止到目前,依照风险类别划分,主要的风险管理方法、技术及软件有:

市场风险方面。利率风险是投资银行所面对的最主要的市场风险。因此利率风险的管理方法发展最为突出,主要包括缺口分析法、久期和凸性分析法。

信用风险方面。主要采用基于对客户或交易对手履约能力和违约可能全面分析而做出决策的风险管理方法。

全面风险管理方面。在方法层面,主要包括统计分析法及情景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的主要思想是考察影响组合收益的因素,并使用一系列计量技术估计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这些参数反映该资产收益对不同风险因素的反应程度,这也就提供了可以相应对冲某类风险的技术指标。场景分析法要求风险管理者设想投资组合可能出现的状态,并考察在极端情况出现时的可能损失。对所有相关变量重复上述步骤,最后获得结论。

除了上述几类风险管理方法之外,不得不提的还有现代的金融工程方法。这种方法的产生得益于70年代的利率市场化以及随后金融衍生工具的迅速发展。金融工程方法包括创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和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其中的典型代表有,由金融工程公司开发的风险价值增量模型(VaR Delta)。该模型可以在不重新计算投资银行的VaR的情况下确定新的交易将如何影响整个资产组合的VaR,此外,该模型还提供VaR的成分分析并提供风险矩阵未包括的客户的数据。另外一个典型代表就是由智商金融体系公司(Q Financial Systems)创立的风险智商模型(Risk IQ),该模型的创立基础是信孚银行的RAROC方法,是一种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的综合分析模型,特别的是,该模型可以用于投资银行整体的风险测量。

第三,风险管理模型的内在缺陷。定量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模型曾经一度被认为是风险管理的一大突破,但是只要是模型,就必须嵌套于某种假设当中,而模型假设与现实的不吻合就为模型结果的有效性打了折扣。此外,对于证券未来价格的模拟技术也有待进步,目前依赖于历史数据或者某种假设模拟出的数据都有可能经不起理论和现实的验证,这些都构成了所谓的“模型风险”。

我国的证券公司,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才略嫌空白,相关的风险管理方法也尚待发掘。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可以从国际成熟市场投资银行的内部控制得到以下四点启示:重视公司文化,避免英雄主义;全面管理风险,系统制定决策;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匹配经营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但不可过度依赖。

同时,次贷危机也说明,市场参与者的内部风险管理与外部监管不可或缺,两者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伴随着金融业的创新与开放,对所有金融产品和交易进行全面与实时的外部监管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引导市场参与者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理应成为监控风险的根本措施。

第一,提高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认识。督促证券公司运用定性及定量的风险管理技术,对经纪业务、承销业务、自营业务等进行风险控制,形成组织严密并能实时识别、判断风险的控制框架。

第二,动态的设定不同发展时期内部控制目标重心。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需要通过内部控制来消除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威胁是不同的。

第三,制定内部控制战略目标时,应重视对风险的识别与应对。风险作为一项价值驱动因素应被纳入内部控制目标导向选择的框架中。在构筑“风险与应对”这一控制要素时,应当将风险与企业的目标相匹配,并分解为战略风险、经营和财务及相关风险、具体业务风险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风险识别均以“事项识别”为前提,也就是识别可能对目标产生影响的潜在事项。

第10篇

1.企业风险与全面预算管理

风险与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企业只有参与市场才能实现价值,企业必须面对风险和竞争。风险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声誉和形象,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的主旋律。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风险越高,就越离不开预算管理,这是西方企业预算管理盛行的原因。21世纪,企业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企业决策与控制风险加大。预算管理既与风险机制(市场机制)对接,又与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对接。“控制”是预算管理基本职能,风险控制更是控制的重点。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以预算管理来应对风险,预算管理是减少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的内在机制。

2.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导向

全面预算管理是涵盖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预算(如:经营预算、融资预算、投资预算、财务预算)的有机整体,完整的预算管理系统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报告、预算考核模块和一个循环组成。预算编制前,进行预算管理机构和流程的设计。预算编制从股东、市场和战略出发,管理当局将公司战略意图传递至各层次、各部门、各员工,将战略细化为日常预算指标。预算执行承上启下,是将预算目标变成现实的过程。预算分析是分析差异、寻找原因、追溯责任。预算报告是将执行结果反馈给企业各层次、各部门、各员工。预算考核是预算体系循环的原动力,预算考核带来执行下轮预算的动力,也是导致歪曲下轮预算数据的内在冲动。企业预算管理导向是指企业预算管理的倾向性和引导性,即企业预算管理必须在某方面的指导下进行,企业的预算管理活动都必须和某方面保持一致。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导向有:销售导向预算管理、利润导向预算管理,现金流导向预算管理,目标责任导向预算管理等。传统的预算管理导向更适合工业经济时代,而当前早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经济和大数据飞速发展,企业内外环境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的风险不断变化。因此,企业预算管理导向亟需和风险管理链接起来,预算管理才能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二、企业风险与预算管理导向

1.企业风险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关系

2004年9月,美国COSO(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全面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eRiskManagement-IntegratedFramework,COSO-ERM)。COSO指出,所有企业,不论规模、结构、性质、产业如何,其不同层级都会遭遇风险,须密切注意各层级风险,采取必要管理措施。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预测这些风险并进行有效预算是企业重要工作。企业最可怕的是不知道风险点在哪,有多大程度。企业首先要做到风险可知;然后采用什么方法控制风险;最后一旦控制不住,企业能否承受该风险?预算管理是减少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的内在机制。企业不同层次的委托关系可简化为股东———董事会———总经理—各部门—各员工。层层委托关系下来,委托人利益通过人行为实现,但委托人和人有利益冲突。通过预算明确契约关系,能使委托人和人利益一致,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契约要明确委托人利益、人的约束及奖惩。如:今年要实现100万利润,怎么完成?需要哪些资源?会得到什么奖励?这涉及到销售、库存、生产、现金流、薪酬等预算,涉及到企业各环节的风险控制。

2.风险导向预算管理实施建议

企业在确定预算管理指标体系时,要考虑收益和风险两方面指标,兼顾企业增长、投入回报和风险控制,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降低经营和管理风险。企业在确定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市场竞争与风险,包括产品市场、原材料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等的价格、未来走向等因素。企业全面预算实施过程中,关注有关因素变动对企业风险的影响,对有关风险指标进行反映、监督及预警。构建风险导向的预算管理体系,可从预算管理编制和执行环节、生命周期、企业类型、ERP等方面,将企业风险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链接。

①关注预算编制和执行环节的风险重点。根据公司具体情况编制预算,平衡风险和收益。编制经营预算,以上一年度生产经营实际为基础,并结合预算期内政策变化、市场竞争状况等因素,控制经营风险。编制投资预算,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和风险控制要求,合理安排投资结构,控制投资风险。编制筹资预算,以资金需要为基础,合理安排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审慎选择筹资方式,控制财务风险。

②关注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风险重点。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工作重心不同,面临的风险亦不同,预算关注的重点也不同。a.企业初创期,面临巨大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新产品研究与开发、市场研究、固定资产投资等需要大量现金,企业净现金流量为负数。新产品开发及未来现金流量不确定,投资风险较大。企业需重点关注投资预算和筹资预算,降低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谨慎进行项目投资,充分考虑项目风险,不要盲目上项目。筹资预算中,重点考虑新产品开发的时间节点。在新产品开发的时间节点前筹集到所需资本,是筹资预算的首要问题。b.企业成长期,需要投入大量市场营销费用,现金流入大小仍不确定,净现金流量较低或为负数。通过市场营销来开发市场潜力,提高市场占有率,但不能忽视坏账等风险。企业需重点关注销售预算和现金预算,核心是现金预算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营销策略。但不能忽视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充分考虑坏账风险。公司各项借款较多,要注意偿债时间安排,为长期负债偿还做准备,避免到期不能偿债的风险。c.企业成熟时期,市场占有率高,现金流量为正数,经营风险较低,公司潜在的风险:持续经营的压力与风险、成本控制压力与风险。前者不可控,后者可控。预算管理的重点是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企业要实现期望收益,必须在成本上深入挖潜。邯钢经验即“以市场为导向、以成本预算为重点,以成本控制为核心”,减轻了企业收益下滑风险。成熟期末期,企业现金压力小,销售情况稳定,利于筹资,此时上新项目,可降低风险。d.企业衰退期,市场趋于萎缩,销售负增长。大量应收账款收回,潜在投资项目未确定,现金流量正值较大。重点是监控现金的有效收回及有效利用,以现金流入流出控制为核心。预算管理重点是现金流量预算。企业要加紧催收应收账款,及时收回账款,最大限度降低呆坏账风险。从衰退市场撤出后,企业可集聚预算资源投资于新利润增长点,降低持续经营风险。若现金充足,可归还债务,降低偿债压力与风险。

③关注不同企业预算管理中的不同风险。a.高科技企业:高科技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人力资本,重要员工离职是重要的风险。公司研发、工程、销售、财务等各领域的重要员工,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马云认为员工离职不外乎两点:没有发展空间、薪酬没吸引力。企业要重视人力成本预算,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薪酬满意度、市场价值、行业人均培训费。b.民营企业:我国民营企业(尤其中小民营企业)自身实力较弱,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短缺是重要风险。公司规模扩张或收入下滑时,资金链告急,能否筹集到资金,关系到民营企业生死存亡。民营企业要关注融资预算完成率、预算资产负债率等指标,监控资金链的风险。c.家族企业:我国不少家族企业“人治”现象普遍,缺乏企业运行和管理的科学机制,管理风险是重要风险。在我国企业大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对家族企业的财务系统及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促进家族企业管理升级,降低家族企业的管理风险。④利用ERP的预警功能。ERP的预算管理模块中,对预算控制项目预先设置好控制方式(如预算限额控制)。预算执行过程中,ERP严格执行预算项目控制方式,如:某科目预算余额不足时,单据暂停处理,需追加预算或取消该业务。ERP严格按照预算控制流程,进行实时、适时控制,避免人为干预和预算松弛,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ERP的预算管理模块有自动预警机制,预警平台对关键预算指标设定预警条件(如重要费用超支预警),预警条件满足时,系统自动预警。自动预警让公司专注于业务发展,无需担心顾此失彼,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自动预警降低了信息不对称,防止了道德风险和预算松弛风险。当前已进入大数据时代,云计算和大数据使得企业ERP的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深度应用和分析等功能大大增强。未来几年内,ERP将能够进行实时商业分析和实时大数据处理,帮助企业实现从数据到信息、从信息到决策的转化。这将提升企业应对各种风险的响应速度和响应效果,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将增强企业预算管理系统的生命力。

第11篇

关键词:风险;科技风险;风险社会

全球性风险社会的到来使得任何一个国家及个人都无法逃避,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国家来说,更是面临着各种各样复杂的风险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运用风险视角观察当代中国的现实状态,深思并反省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道路,不失为一种冷静、理性与深刻的方式。

1 当代风险理论研究成果

1.1 国外的风险理论研究成果

风险在现代社会中已然成为了一个复杂而重大的基本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众多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在各自的领域对风险问题展开了研究,其中,以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最为突出和成熟。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在宏观研究维度上是相当有影响力的,它同样在对许多具体问题的理解中,被当做认识论前提,因此我们重点介绍它。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三类,下面我们分而述之。

1.1.1 风险社会理论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乌尔里希・贝克和安东尼・吉登斯。贝克是第一个从学理的高度把风险概念阐述清楚的西方学者。他于1986年出版的《风险社会》被公认为风险社会理论的开山之作,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在专著中提出风险社会这个概念。随后针对卢曼的《生态交往》一书,他又发表了《风险时代的生态政治学》。在1999年出版的《世界风险社会》著作中,他又预测了全球性风险社会的到来。此外,贝克的其他作品还有:《自由与资本主义》、《反思现代化》、《自反性现代化》、《风险社会理论修正》、《关于风险社会的对话》、《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风险社会再思考》、《再谈风险社会:理论、政治与研究计划》、《风险社会及其超越:社会理论的关键议题》、《9.11事件后的全球风险社会》等。

贝克毫无疑问是社会学关于风险研究的集大成者。他的风险社会理论以反思现代化为视角,沿着风险分配的逻辑、个体化法则、科学和政治的衰微这三条路线展开。他不仅将现代性的膨胀及其副作用结果的风险归结为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而且提出要在“反思性科学化”所带来的科学和政治的解放中找到问题解决的希望――建立“世界公民社会共同体”,从而体现了一个制度主义者的理想,真正开辟了社会学对风险的研究范式。

与贝克一样,吉登斯也认为风险社会是现代性文明的结果,导源于全球化的发展和被科学技术所人为制造出来的风险。他主要作品包括《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性后果》、《失控的世界》、《超越左与右》等。

贝克和吉登斯都从宏观制度结构因素分析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而大量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与全球化过程一道遍布于世界范围,它们更具不确定性、难以预测、管理或避免。他们的伟大贡献在于把 “风险社会”作为一个概念和理论被世界广泛接受。

1.1.2 风险文化理论

这一流派从人类学、文化学的视角来解读风险社会的涵义,体现了人类对风险认识的加深。以玛丽・道格拉斯、威尔德韦斯和斯科特・拉什为代表。道格拉斯和威尔德韦斯在1982年所著的《风险与文化》一书中把风险分为了三类:社会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他们宣称,虽然事实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副作用和负面效应所酿成的风险可能已经有所降低,但是我们对这第三类风险即自然风险的察觉和认知程度却是大大增加了。

拉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当代社会发展导致的不确定性风险。在《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中,拉什认为:在“风险文化时代,人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和排除诸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飞速发展后所造成的包括生态风险、核风险在内的各种可以危及人类毁灭人类的巨大风险”。

1.1.3 风险系统理论

尼古拉斯・卢曼,是西方社会学界关于风险研究的另一位集大成者。他的有关现代社会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沟通》、《技术、环境和社会风险:一个系统的视角》、《风险:一个社会学理论》和《现代性的观察》等。

卢曼的风险复杂自系统理论完全从现代社会的结构和内在机制来阐释风险的来龙去脉。他从系统――功能分化的角度阐述了风险得以产生且不可避免的原因,深入而又细致地运用社会系统理论来分析风险。较之于贝克和吉登斯,卢曼对风险的理解要宽泛得多,他认为贝克主要关心的是技术性的风险,是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而在社会生活中还有其它风险,因此他把注意力转向“决定风险运行的结构性因素”而不是风险运行本身。

卢曼与贝克关于风险理论的区别在于:在认识论基础方面,贝克倾向于建构主义的现实主义,而卢曼倾向于强建构主义;在方法论上,贝克的是制度主义的方法论,而卢曼则是系统主义的方法论;在风险应对策略上,贝克强调的是反思性科学化和全球“亚政治”的策略,卢曼更为悲观一些,但也强调了二阶观察的重要性。

1.2 国内的风险研究成果

虽然国内对风险问题的关注晚与西方,但是大致从2003年以后,这个问题骤然成为了国内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总体来看,我国的研究还处于初始探索研究阶段。到目前为止,国内对风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其它领域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这些研究大致也可以分为三类,下面我们具体介绍。

1.2.1 西方风险理论的引入

国内对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既有综合性述评研究,也有专门针对某一风险社会理论家的相关研究,但是从国内出版的著作来看,基本上都是综合性研究。薛晓源、周战超与杨雪东是国内最早一批翻译,评介及研究风险社会理论的学者,他们的作品主要有:薛晓源、周战超主编的《全球化与风险社会》、薛晓源、李惠斌主编的《当代西方学术研究前沿报告(2005-2006)》、薛晓源、李惠斌主编的《当代西方学术研究前沿报告(2006-2007)》。此外,从哲学角度研究风险的有两本专著:庄友刚的《跨越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与刘岩的《风险社会理论新探》。而李瑞昌从公共管理学角度出版了《风险、知识与公共决策》。这些成果将风险的界定、分类、特征、根源、以及风险与现代社会发展为重点,并且结合了实证分析及应用分析来探讨问题,具有相当的理论价值。

1.2.2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制度转型和体制转轨具有特殊国情的国家来说,如何借鉴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有益成分,把它与当前中国社会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风险问题结合起来,并就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道,也就成为了学者们思考的主题。为此,他们进行了多视角、多学科和多行业的探讨,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这样的著作主要有:冯必扬的《来自竞争的风险――我国转型期竞争与社会风险》和《不公平竞争与社会风险》、丁元竹等的《中国2010年风险与规避》、杨雪冬的《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童星与张海波等的《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刘挺的《经济全球化与社会风险》、李航的《我国转型期弱势群体社会风险管理探析》、刘先春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挑战与对策研究风险・机制・对策》、 曾家华的《风险与发展-没有风险意识是最大的风险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 和谢建设《风险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融入性教育》。

1.2.3 与风险相关的其他研究

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陈秋玲的《社会风险预警研究》、谢进川的《传媒治理论-社会风险治理视角下的传媒功能研究》、贾英健的《风险社会的人学研究》、蔡定剑的《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李福胜的《国家风险:分析・评估・监控》、何翔舟的《政府管理活动中的风险成本问题实证研究》和李维的《风险社会与主观幸福――主观幸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国内学者在风险研究的学术论文数量上是相当可观的,但绝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学与管理学领域内。总的来看,国内学者在对风险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思想、新观点,但是我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难免与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存在一定的差距。相比以贝克、吉登斯和卢曼为首的风险社会理论家来说,目前国内风险理论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深刻性。

2 当代科技风险研究成果

2.1 国外的科技风险研究成果

现代技术对自然产生的负效应导致了以蕾切尔.卡逊为代表的生态批判主义这一新的科技批判思潮,在其1962年出版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中,作者以技术宏观负面效应的实证研究对科技风险产生的事后效应进行了批判,揭发了DDT等人工化学物质污染破坏土壤、森林以及河流等生态系,通过由食物链导致的生物浓缩也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这一事实。

从技术微观负面效应的实证研究探讨科技风险的学者还有:查尔斯.培罗的《当科技变成灾难:与高风险系统并存》、刘易斯的《技术与风险》、威廉.M.埃文《危机四伏:预防技术灾难》、沃兹尼亚克《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与教训》等。比如培罗在《当科技变成灾难》中分析了技术事故及灾难的成因,论述了高风险技术的特征,批驳了动辄将事故归咎于操作失误、系统设计缺陷等传统的错误认识,提出“正常事故”理论(NAT)。作者的基本观点是技术系统的事故具有某种不可避免性,因而是“正常”的。

此外,科学家波拉克在《不确定的科学与不确定的世界》书中,坦率地说出科学的不确定性,以及诸多技术的风险性。卡尔.德尔里卡的《双刃剑――遗传革命的前景与风险》揭示了现代传遗传学的正、负两方面,以及它对我们每个人的潜在影响。C.J.范莱文与T.G.韦梅尔的《化学品风险评估》一书探讨了工业化学品的来源和排放对环境及人类的影响所进行的风险评估和管理。生物地球化学家巴什金编著的《现代生物地球化学:环境风险评价》,系统介绍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般特征,并对导致人类和生态系统环境风险的有关机理进行了分析。斯图亚特・艾伦的《媒介,风险与科学》从传媒学的角度描绘了环境风险、艾滋病、由转基因食品和BSE(疯牛病)等带来的食品恐慌,以及克隆人等问题,从而再现了科学和风险的一些关键议题。

2.2 国内的科技风险研究成果

在国内,科技风险还是一个新的探索性话题,从2004年开始个别专业研究团体开始介绍翻译国外相关著作,在学术期刊杂志上也陆陆续续的出现了一些研究论文,在2008年和2009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举办了两场有关科技风险的研讨会。

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应该是国内最早涉足科技风险研究的专业团体,他们在2004年后推出了北大科学传播丛书五册。比如《在理解与信赖之间:公众、科学与技术》就涉及了科技风险研究、风险预知、风险沟通以及科技风险引起公众的理解与信任等问题。第二个专业团体是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的“科学技术与现代社会风险”课题组,他们致力于对现代风险和风险治理的总体性的研究。从2005年起,他们也先后出版了现代风险管理译丛图书五部,这些书中对核、遗传、生殖和通讯等高新技术的风险给予了深刻的分析和评论。第三个机构是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他们在2010年联合英国的多个研究中心出版了“社会风险治理经典译丛”六本。这套丛书的特点就如主编张秀兰所说是从治理而非管理的维度展开的,她认为治理是指一种公共管理活动,具有新公共管理的义涵。

2008年1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3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科技风险与人类未来学术会议”。这次会议集中关注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问题,逐层分类讨论了不同类型的风险。另一场会议则更多的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的工程技术中的利益与风险问题。2009年5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昆明举办了“利益、风险和工程伦理”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主要围绕工程技术的风险问题、工程利益分配问题、工程技术人员道德、工程伦理规范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还有一场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与英国肯特大学等联合举办的社会变迁中的风险研究国际会议,其主要议题有三个:风险管理的变迁、社会科学对理解风险问题的贡献和有关中英当前风险和社会管理的问题。

从国内目前收集到的科技风险方面的期刊论文来看,大致是从四个角度进行研究的,代表性的论文有:伦理学角度的有:崔伟奇的《科技伦理:在风险观念的语境中》、杨雪聘的《科技风险的伦理思考》和庄友刚《风险社会中的科技伦理:问题与出路》等;专门讨论技术风险的有:张成岗的《技术风险的现代性反思》、王前与朱勤的《STS视角的技术风险成因与预防对策》等;管理学角度的有:曾国屏的《科技风险与治理》、赵南元《科技风险与社会管理能力》和马缨的《科技发展与科技风险管理》等;哲学角度的有:吴国盛的《生活方式、发展模式与科技风险》、赵万里的《结构性风险与知识社会的建构》与《科学技术与社会风险》、蒋劲松的《风险社会中的科学与民主》、费多益的《科技风险的社会接纳》与《风险技术的社会控制》等。

3 结束语

对风险与科技风险的关注与研究是当今时代一个紧迫而重要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大多数中国人对待风险与科技的态度是盲目乐观、片面肤浅的,因此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传播,对于增强国人的风险意识与感知,给予科技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及伦理价值观的反思,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斯科特・拉什.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J].与现实,2002,(4).

[2]斯科特・拉什.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J].与现实,2002,(4).

[3]岩佐茂.环境的思想与伦理[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79.

[4]泰勒-顾柏,金.社会科学中的风险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主编序第7页.

[5]刘潜.科技风险与人类未来学术会议综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

[6]张恒力.利益、风险与工程伦理-第二届全国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学术研讨会综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5).

第12篇

一、企业高层要通晓内部控制的本质特征,保证自身行为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

企业高层是企业团队的领头人,只有这个层次上的人员真正认识、领会到内部控制的本质特征,才可能按照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行事,才可能以自己的行为和示范来感召和带动全体员工,才可能在全局系统地推动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

1、企业高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有待提高

德勤从2007年开始,连续三年对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相应的调查报告。他们在《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分析报告(2009)》中指出,2008年调查报告中浮出的几个突出老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比如,内部控制达不到预期效果,执行力不足等。他们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源于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和准确,而且由于增加了成本费用却得不到应有的收益,更进一步导致管理者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内部控制的作用。监管严格、运行规范、管理上乘的上市公司尚且如此,可以推断,其他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企业管理层、尤其是企业高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不尽相同,有的远未达到理性高度,没有真正领会到它的本质特征,无法形成良好的控制意识,无法把自己的行为纳入内部控制的轨道之中,无法在企业内部形成持久而强劲的内部控制建设驱动力,这种状况下很难发挥出内部控制的作用。

2、内部控制过程是一系列的人为过程

内部控制是一个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要由企业全体员工的一言一行来完成,企业中的每个人都是控制者,又都是被控制者,不能有人游离于内部控制之外。

作为被控制者,要树立自觉接受监督和控制的意识,把接受控制看作是一种义务。自觉接受控制,普通员工并不会有什么疑义或难以接受。从基层到高层,权力越来越大,但不能因为拥有较大权力而不接受控制,成为特殊员工。由于社会环境等的影响,一些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嘴里可能说得十分好听,在心里可能过不了这个关,尤其是面对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矛盾时更可能经不起考验。内部控制从高层做起,要求高层管理者首先要认识到自己也是被控制者,与普通员工没有两样,所作所为一定要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而且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导企业事事、时时按内部控制规范运作。

现实中,一些企业高层高高在上,根本不接受监督和控制,把内部控制当作束缚自己的桎梏,把内部控制看作是“手电筒”、“看家狗”,只让它照别人、不照自己,只让它咬别人、不咬自己,总是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这样的企业高层不可能领导企业走向成功,特权思想必然产生特权行为,上行下效,长此以往,控制定然虚化,目标定然落空,这是内部控制的一个先天缺陷。此外,多么有效的内部控制,也控制不了人们决策上的失误、工作中的疏忽和渎职以及两个或更多人的串通舞弊,这些也属于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

作为控制者,每个人都需要从其岗位职责出发,充分认识到其中包含着的控制因素,肩负起控制责任,在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将控制职责落到实处。同样,从基层到高层,权力由小至大,但不能因为权力有限、怕得罪人而放弃自己的控制职责,也不能因为大权在握而、为所欲为。为了领导和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企业高层人员必须要深刻理解内部控制的精髓和特点。德勤的调查表明,企业更加重视流程层面的控制活动,对内部控制重要基础的治理结构重视不够,这也反映出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不够到位,中国企业传统的“重管理轻治理”的现象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内部控制之“利”不容置疑,但认识不透彻,理解不到位,大“利”化小,小“利”化了,到头来不了了之。

3、内部控制是嵌入企业经营管理并与其一同进行的过程

内部控制是管理过程中的一部分,COSO在分析内部控制与管理活动的差异时,列举了以下的管理活动:企业层次目标的设定,战略规划,确立控制环境因素,活动层次目标的设定,风险识别和分析,风险管理,实施控制活动,信息识别获取和沟通,监控以及矫正措施等。而只有其中的确立控制环境因素、风险识别和分析、实施控制活动、信息识别获取和沟通、监控属于内部控制范畴。

管理学历来都把控制视为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管理实践也是如此。内部控制建设并不是在现有的经营管理体系之外另起炉灶,而是将控制理念、方法和手段等嵌入到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全部活动之中,贯穿到企业规划、决策、执行和监督等所有的管理职能和环节之中,形成一种融合有完善内部控制手段的崭新经营管理体系。因而,内部控制不是管理的替代物,也不是管理之外的增加物,而是提高管理效果的利器。

正是由于将控制嵌入企业的基本经营管理活动,所以不会因为全面实施内部控制而增加过多的程序和成本。这意味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需要对企业现有的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以便有机地完成控制措施的嵌入。

要认识到这些特征,需要开展全面的内部控制培训,尤其是针对企业高层的培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不可或缺。

二、企业高层要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实施,保证企业行为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

企业高层应当着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处理好股东与内部人的关系,为内部控制奠定坚实基础,着力分析现有的组织结构,有机地嵌入控制机制,使内部控制成为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在成分。这样才可以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台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1、通过公司治理结构来统一不同层次的目标

经济人假说以及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利己行为在不同环境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发生着。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形成一种委托关系,管理者为实现自身目标的最大化,可能背离、损害所有者的目标,公司治理结构因此而产生和发展。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在《公司治理原则》中的界定,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涉及公司的经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整套关系体系,通过这个体系来确立公司目标决定实现目标的措施和绩效监控,对董事会和经理层提供适当的激励,促使各个层次追求符合公司和股东利益的目标并有利于有效的监督。

公司治理结构具体表现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职责分配和制衡关系的制度安排。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一般具有选举董事和监事、进行重大决策以及审议批准公司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等法定职责。与其他治理结构因素不同的是,股东会是以会议形式存在的非常设机构。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主要职责是制定战略、进行重大决策、聘任经理并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监事会也对股东会负责,监督董事、经理层。经理层负责组织实施股东会、董事会决议事项,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有效或理想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确保这些层次各司其职,在激励和制约的双重作用下,共同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把董事会建立成真正独立行使权力和承担责任的核心机构,增加独立董事的比重,减少或禁止董事兼任高级管理人员,消除内部人控制,都是有效的举措。

2、内部控制包含公司治理结构并以其为基础

控制思想的产生远远早于公司治理结构,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公司治理结构出现,并成为解决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目标的一种普遍制度形式。

在内部控制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公司治理结构为解决管理者凌驾提供了一种可能,至少可以说,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减轻管理者凌驾的程度。更由于公司治理结构针对的目标人群是企业高层,而企业高层在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方面发挥着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把公司治理结构纳入内部控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具有积极意义。

COSO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都在内部环境因素中讨论到了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些实质性内容,比如最高管理层的价值观和诚信、董事会的作用等。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这方面使用了公司治理结构概念,第五条明确提到“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第二章则对内部环境中的治理结构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规范。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第十二条规定“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企业应当成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适当的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第十三条规定“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

这种阐述和规范,在内部控制理论上进行了新的概括,带来了新的突破。内部环境不仅是内部控制的一个构成因素,还是内部控制所有其他构成要素的基础,为其他要素提供着约束和结构。内部环境中首当其冲的是公司治理结构,因而逻辑地看,内部控制包含着公司治理结构,而且内部控制依赖于公司治理结构这一重要基础。在实践上的意义是,这份文件十分明确地界定了企业高层在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中的职责和权限,有利于企业高层据以组织开展、推动落实相应的各项工作。

3、把内部职责落实到企业横向及纵向的每一处

组织结构是企、业中正式确定的使工作任务得以分解、组合和协调的框架体系。在横向上组织结构表现为不同的部门或不同的价值链成分,如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的产品部门、不同的区域部门等,由此产生部门之间的传递与承接、沟通与配合、监督与被监督等关系。一些企业的财务部门常常受到其他职能部门的埋怨、指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r其他部门对会计监督、控制作用的淡漠、反感乃至规避。这类问题,不是某一职能部门能够单独解决的,需要企业高层来统筹安排、系统设计,比如可以在董事会之下设立内部控制委员会或风险管理委员会来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