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1:20: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一般说来,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全球范围内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跨国界的不断流动,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发紧密,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统一整体。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在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推动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大发展的同时,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带来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总起来说,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主要有:(1)生产国际化。(2)贸易自由化。(3)金融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生产力的发展和不断深化的国际分工,在客观上要求打破国家对资源配置的地域限制,要求对生产要素进行跨国家或地区集中生产自己具有或可以实现较大利益的商品,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最终将增加产品总量和生产规模,使各国受益。各国在当代经济交往中,一直在追求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它标志着先进的生产方式,是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全球范围内有效的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从而可以开发最先进的产品,获得最经济的成本和最贴近的市场,从而具有最大的竞争力。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空间先进方式,而且开辟了人类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的道路。它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干预,充分发挥价格和利润在市场中的作用,建立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而全球经济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三、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近十几年来,全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多方面质变。整个世界的经济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创造的物质财富大大增多。但是,收益分配的不公在加剧,可持续发展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加剧。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比较复杂,但它们的市场经济模式不同,因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在加剧。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加剧引发了一股又一股的反全球化运动。这对于改善贫富差距扩大的不合理、不公平状况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要真正改变世界范围内的分配不公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主要应靠发展中国家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战略和策略,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
2.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程,并为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全球化和区域化都从不同领域和范围推动了上一世纪已经兴起的科技革命进程、全球范围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区域安排内的科技开发分工。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产业在世界高新技术发展中已成为关键。二是全球化和区域化安排实现了高新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全世界的扩散和转移。三是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主的新技术将逐步与传统工农业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增长周期。
3.对世界经济秩序产生深刻的影响。各国、各地区间经济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状况使全球化的进程只能是次优安排附加一系列例外。区域化方式虽然基本上解决了体制内的最优安排,但由于它严格的排它特征,使之与非成员之间又形成了新的贸易与投资壁垒。但从总体上和发展进程上,经济区域化恰恰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段性补充,而且在结果上,区域化最终将促进全球化,已有的区域化实践已经证明,区域化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扩大了成员间的贸易,其进一步的结果是随着相互间市场的开放,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和最优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增加对区域外产品和生产的需求,到这时,区域内经济就需要跨越区域界限与区域外经济交流,或者是扩大区域化的范围以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
4.全球和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全球化和区域化在相关领域引起了革命性变化,实现了产业的重组,并购企业跨越国界、洲界和产业界限,各种虚拟的经济形式如雨后春笋,虚拟经济使机械化大工业变得如此渺小。世界经济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全球化和区域化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结构。为追求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出现了各种区域化与全球化方式,区域化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为贸易与投资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秩序,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贸易与投资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完善,贸易与投资的相互促进将表现得更为充分。区域化和全球化要求金融自由化,也将导致金融风险加剧。为满足和适应生产与贸易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各国普遍在金融领域逐步放松管制,开放市场。金融自由化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随着经济金融化的不断演进,国际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活动为生产与贸易带来便利的同时,国际金融的风险也同步增长。相对于软弱无力的国际金融监管,如果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危机再次发生极有可能。经济的不均衡性将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而更加突出。在全球化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发达国家及其跨国企业,以其明显的竞争优势,通过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重组,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利润和超额利润,由于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以及新技术革命的深化,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生产国际化,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战略选择与回旋余地极为有限。并且,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未能在经济全球化中获益,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制则进一步加大了南北差距,世界经济的不均衡性将更加突出。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突出表现是各国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自觉推进金融自由化,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
【关键词】经济发展全球化影响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国家经济安全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流动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范围内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随着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在规模上的不断扩大和向纵深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经济技术联系日趋紧密、日益增长”(杨瑞龙,P242),“在当代,随着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的深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各国经济越来越广泛地纳入了国际经济发展的轨道,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杨瑞龙,P241)。在杨瑞龙书中,对经济国际化、全球化虽然没有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对这两方面都有比较充分地阐述,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有比较准确地把握。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推动了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远距离控制的成本。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资本的国际化,资本国际化指资本越出一国的范围在国际间运动的过程。主要表现在:
1.商业资本的国际化。商业资本的国际化是指流通领域的资本在国际市场上的活动与增殖,其主要形式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能推动国际分工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重要途径。二战后,商业资本国际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2.借贷资本的国际化。借贷资本国际化是资本以货币形态在国际范围内发生的借贷运动与增殖。它主要表现为国际间接融资。国际借贷资本一体化,空前活跃了借贷资本的国际流动。当今国际金融市场,具有以下特点:(1)国际信贷市场迅速发展。(2)融资规模急剧上升,债券类别结构、币种结构及融资国际结构均发生变化。(3)跨国银行成为借贷资本国际化的重要力量。(4)私人借贷资本急剧上升,国家借贷资本日趋下降。
3.产业资本的国际化。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事商品的生产和经营。它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兴建生产性企业而实现的。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战后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产业资本国际化迅速发展的原因:(1)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扩大国外市场的内在要求。(2)是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发展的必然趋势。(3)是新科技革命的必然产物。(4)是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加剧升级的结果。产业资本国际化的主要表现:私人对外直接投资额迅猛增长;跨国公司成为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跨国兼并和收购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流向转向发达国家。
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跨国公司。目前在世界上有4万多家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拥有境外资产8.5万亿美元,每年对外投资4000亿美元以上,产值占全世界总产值40%以上。在世界贸易总额中60%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跨国公司控制了70%以上的国际技术转让。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手段的先进、管理形式的创新,使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的控制力、影响力越来越强。
二、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让一国迅速融入世界经济大潮,获得快速发展;也可能让一国快速沦为发达国家的新经济殖民地,陷入越来越贫困的境地。
从生产力角度看,总体的正面效应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市场竞争,有利于各国改进经营,降低成本和发展生产;促进科技成果转移,扩大国际合作等。其负面效应是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同时,由于在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格局中处于劣势地位,往往会扩大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从生产关系角度看,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和起支配作用,因而在制定的履行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会处于不平等地位。发展中国家必须以积极态度争取公平和互利的制度和规则来参与经济全球化。
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实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跃升世界第四位(2005年),外汇储备跃升到世界第一位(2006年2月),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2002年),总体经济实力已经今非夕比,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我国银行储蓄存款余额已经超过14万亿元(2005年12月末),外汇储备达到9411亿美元(2006年6月末),资金短缺的矛盾不再是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在对外开放政策上,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全球化的双重效应,尤其是在开放中把握好开放度,有区别地选用外资,防止外资垄断国内经济和国内市场,注意保护产业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
三、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
1.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消除和化解潜在风险,抗拒外来冲击,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经济不受分割的一种经济状态。
冷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被以发展经济为主的综合国力竞争所代替,冷战逐渐转化为经济战和贸易战,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凸现。在经济全球化中如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在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和竞争中一国经济的生存和发展更易受到别国的威胁和伤害。经济安全的内涵和侧重点对具有不同发展水平和价值观的国家而言是有差别的,但也有共同之处,一般而言,一国的经济安全决定于该国政府驾驭全局的宏观决策和调控能力,该国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和较强的竞争能力,在世界性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能有效地获得所需的资源,有经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有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等。
当前,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并积极参与其中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焦点。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所有国家来说都各有利弊,既带来机遇,也带来风险和不安全的因素。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不仅决定于国家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全球化中的地位,也决定于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可以通过参与者的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的积极应对减少到最低限度。
2.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国家支付危机;金融风险;产业威胁和产品市场被控制等。在这些因素作用下,经济全球化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业结构、市场占有率、金融市场以及经济制度等方面产生负面效应。
为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参与经济全球化要坚持以下原则:自主原则;利益原则;全球原则;变动原则。与此同时,重视以下关键问题:(1)加快建立“三控式”民族企业集团。(2)参与全球化要争取对半式双赢。第三,对内外资企业实行同等的国民待遇。第四,加大教育投入,加强知识和技术创新,建立自主品牌,发展壮大民族经济。
3.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需要从多方面去分析认识。
(1)封闭型经济发展国家不存在经济安全问题。但由封闭而带来的落后和贫穷从长远看就是最大的经济不安全。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既有来自国内、国际的因素,同时又有国内、国际因素的互动影响而产生的新因素。把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置于经济全球化中去系统地研究应成为我们分析经济安全问题、解决经济安全隐患所应采用的基本分析方法。
(2)经济全球化时代所有开放型经济国家都存在经济安全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因处于国际分工链的低端,是最容易遭受外来危机冲击的国家。但在发展中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通过贸易和国际分工链迅速向世界扩散,发达国家亦不能幸免。正视经济风险的客观存在,努力消除威胁经济安全的隐患,不断增强自身抗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应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
(3)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还具有长期性、多变性和可控性。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不消除来自内部的威胁经济安全的因素,其经济安全问题便会失去立身的基础;如不善于化解来自外部世界的不利因素,则其经济安全问题也得不到保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计,解决的出路在于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提高民族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发挥自身潜在优势。
(4)国际资本和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发展中国家控制国际资本和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能力较差,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波动性大、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全球化时代,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能力等同于其具有的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发展中国家提高控制能力,出路并不在于其政策是如何优惠,自然条件是如何优越,而主要取决于市场的有效性和公共环境水平。
我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还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都会处于劣势。合理调整对外开放政策,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避免比较优势陷阱,应用合理合法手段保护本国利益应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方针。
参考文献:
[1]马维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英]菲利普・布朗休・劳德:资本主义与社会进步――经济全球化及人类社会未来[M].刘榜离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程恩富:当代中国经济理论探索[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杨瑞龙陈秀山张宇: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一、课标要求
1.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
2.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二、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课标(实验稿)要求进行编写。
1.从宏观角度来说――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2.从微观角度来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驾驭全球化浪潮以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从知识的积累到身心的发展都具有较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较低年级有所增强,但还未形成学习的系统性。
四、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记住经济全球化趋向出现的时间,列举表现,初步认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2.能力与方法:列举生活实例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向和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学习全面、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趋向的形成.
难点: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给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六、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自主、合作、问题探究等方法。
七、教学过程
1.教学内容:(1)浪潮汹涌―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2)福祸相依―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2.教学环节:第一,情境导入;第二,共同学习;第三,小结回顾;第四,体验成功;第五,快乐心得。
3.设计思路:创设情境神入历史―共同学习感知历史―问题探究感悟历史―快乐心得的情感体验。
第一,情境导入(3分钟)
观看图片“中国手机发展典型里程碑”,辅助问题探究,神入历史。
第二,共同学习(30分钟)
教学内容的两部分共同学习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
第一部分:浪潮汹涌――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
首先,展示“手机发展简史”图片和材料《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应对策略》,结合教材。
活动:七嘴八舌话手机,故事:第三个苹果。
原因: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是课标要求,而教材的文字表述和学生运用材料及图片所进行的商讨式共同学习,学生的体验会更加深刻。
其次,发言。学生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原因、表现及主角。
原因: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后面情感的形成进行铺垫。
第二部分:福祸相依――经济全球化机遇与挑战
首先,本环节三个活动,在课前调查手机资料基础上,让学生讲述富士康手机工厂故事;发现手机的污染;波导二十年的沉浮。结合教材,感悟经济全球化特点及影响,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原因:课标要求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创设多种学习情境,以点盖面地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感悟。
其次,发言。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现实、中国,谈体会。 原因:通过师生对话,及时抓住生成问题。感悟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性,形成创新是生命力的情感体验。
第三,小结回顾
师生根据学习目标共同把本课内容串联起来,完成知识小结的同时,反刍一些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加深印象。
第四,体验成功
主要是课堂测评,围绕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和常见的考点设计了4个简答题,随机抽取既让每个学生都产生适度的紧张感,又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第五,快乐心得(2分钟)
结合师生交流学习心得,谈谈感悟,写出疑问,对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一个小结。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经济不断地在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寻求资源配置,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各地区的之间的经济关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也在深化,既有矛盾也有统一,本文试着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或者更准确地概括为指参加多边谈判或磋商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团体,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关经济贸易协议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实行整体运行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或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市场,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各个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比较来说,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长远利益来,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漫长的过渡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形成互补。两者之间虽然实施途径相异,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作了统一的市场环境,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两者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相辅相成,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试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相互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0)
[2]郑明慧: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经济论坛,2004(15)
[论文摘要]国家经济主权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维护权、经济发展权、经济安全权等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的经济主权受到了国际经济组织、跨国公司的挑战。国家必须从经济安全、化解外资风险、加强国际合作的角度维护经济主权。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给一个国家的经济主权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主权的内涵,正视其面临的挑战,采取措施维护经济主权,成为当前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此,本文以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主权的体现为切入点,探讨经济主权面临的问题。
一、 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主权的内涵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条件下,国家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随之而来的是,经济主权这个新概念得到广泛传播,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给予这个问题以高度的重视。在传统的政治安全以外,经济主权的提出表明国际关系的重点开始向经济领域转移,国家经济安全显得日益重要。
经济主权出现以来,对于其体现及其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其中主要有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从国家经济自然资源的角度来认识,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种观点:一种是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的提法,即经济主权是指“所有公民为他们自己的目的自由地处置他们的天然财富和资源的权利”…;另一种是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的观点,即经济主权是指“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享有充分的永久的自主权”,“它包括拥有权、使用权 和处置权在内,并可自由行使此项主权”。二是从经济发展权的角度来认识,认为它是指“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权益”。三是从国家处置内外经济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主权主要体现的是发钞、征税和各种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调整”_4 J。四是从保护民族经济能力、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谈经济主权问题,认为“国家经济主权主要是指国民经济完整权及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自主管理权。比如,如何调适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国家与国际巨型投资之间的诸种关系等,都需要相关法律规范的确立、健全、完整和切实践行”。
以上人们对经济主权的认识,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经济主权的表现及其内涵,它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人们对国家主权认识不断深化的产物,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笔者认为更为完善的提法应是,经济主权是国家主权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国家主权在经济领域中的体现,是一国“所有公民为他们自己的目的自由地处置他们的财富和自然资源的权利”,“它主要体现在发钞征税和各种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调整等方面”。笔者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主权的思考,也正是以此为基点,着重探讨发展中国家的主权问题。
二、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经济主权面临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挑战是多领域的,最重要的是体现在经济主权方面,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面临更为严峻的问题。肯尼亚总统莫伊说:“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发展 中国家确立宏观经济政策 的自主权。”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和非政府组织影响力上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越来越多地涉足各国国内经济问题,这一切向国家经济主权提出了挑战。例如,一国的发展规划、债务、贫困、资源生态环境等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组织的干预。其次,国际经济机制的建立限制了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例如由于当前国际上普遍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因此,绝大多数国家也必须在国内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否则,就会受到国际社会的限制和排斥。中国加入 WTO谈判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西方 国家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市场经济的国家。同时,国家在决定本国经济体制时的决策权受到限制,要对同国际体制不相适应的外贸、金融、税收体制进行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一个国家的经济主权。再次,要参与经济全球化,国家就必须对外开放跨国公司如果投资于土地和资源,就会侵蚀一国的“自由处置他们天然财富和资本”的经济主权。另外,引进的资金技术也会影响一个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力,从而影响国家经济的宏观决策权力。最后,随着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出现了“无国籍论”,再加上民族国家企业的所有权多元化,使国家经济主权保护本民族经济发展的能力弱化,国家经济主权 日益受到新的国际生产和国际分工的潜在威胁。此外,目前世界上大量人口的贫困化大范围的粮食危机,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超出了一个国家或部分国家的能力范围,必须通过所有国家的努力,包括“让渡”“自由处置天然财富和资源”的绝对经济主权。
三、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主权的维护
经济全球化给国家经济主权提出的挑战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主权已成为国家主权的主要内容之一,维护国家主权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维护国家的经济主权。首先,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安全概念出现于 20世纪80年代,到了20世纪90年代,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经济安全引起全球各国的重视。一般认为“所谓经济安全,指的是在与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相区别的经济领域 里,各国为实现本国的经济独立、内部发展的可持续 、各个部门的平衡等 目标所确立的保障和过程,涉及金融安全、贸易安全、投资安全,避免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冲击,本国经济开放的速度和范围等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经济安全,国家的经济主权就无从谈起,维护经济安全就成为维护经济主权的重要任务。各国不仅在维护经济主权的考虑中,重视把经济安全战略纳入统一的国家整体安全战略之中而且都对经济安全保持了高度的戒备和警惕。越来越多的国家清醒地认识到“保障国家安全应把保障经济安全放在第一位”。参与经济全球化,意味着本国经济发展处于国际动态环境之中,政府调控难度加大,受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更深,不注意经济安全,世界经济动荡就会使国家经济陷入混乱。因此,各国都注意采取措施防范经济风险,维护经济主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更应注意防范外国资本投机,以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其次,化解外资风险。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国际资本流动量增大,各国都坚持对外开放,加大力度吸引外资。外资的大量涌入,为本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解决了资金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往往是一国的经济速度是数量型、粗放型增长,结果导致国家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外资流入量,宏观经济决策力下降,使本国经济形成虚假泡沫,使国家陷入经济困境。爆发在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就与外资的流动有关,这个惨重的经验教训,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认识到,在引进外资时,要重新审视经济增长方式,采取措施防止对外贤的依赖,尽量避免泡沫经济的出现。再次,注意进行国际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强,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单靠自己一国的努力难以实现。经济安全往往和政治军事安全相互交织,日益成为跨国界的世界性的综合因素构成的复杂的整体。这就需要通过全世界不同发展程度、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共同合作,达成一致共识,共同努力。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是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密切相关的,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得不到保障,也会影响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也应注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相互依存性,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重建和改革,加强南南合作,促进南北对话,不断提高维护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的能力。总之,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日益重要,成为各主权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骥,穆书涛.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1).
[2]陈漓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142.
[3]粱守德.冷战后国际政治中人权与主权的关系[J].国际问题研究,2001,(1).
[4]姚莉.论资本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J].教学与研究 ,2001,(1).
[5]屈学武.从法制角度确保人世后我国经济的繁荣与安全[N].光明日报,2001—10—30.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家;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09)12-0019-02
一、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成因
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增强,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的过程和趋势。
1、全球经济的市场化。全球经济的市场化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方面世界市场人为分割因素被消除,世界市场形成为全球统一的市场;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无不以市场经济为导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市场经济。
2、西方国家有意识推动。资本具有扩张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其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全球化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基础,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资本主义生产力越发达,它的科学技术越进步,越需要对外扩张,且市场渗透力越强;在国际分工体系中,资本主义越是具有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越需要经济全球化,越需要全球对其开放市场。
3、经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新自由主义兴起,政府干预的减少和政府控制的放松有力地促进了全球化进程。
4、科学技术革命提供了全球化的动力。冷战结束以后,各国份份将军用技术转向民用,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科技革命对经济的积极影响日益显露出来。20世纪80-90年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远洋运输和航空货运技术不断进步,使国际运输与信息交流的成本大幅下降。
5、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全球生产迅速一体化。1998年,全球跨国公司总数达3万多家,跨国公司创造的产值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40%,跨国公司之间的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额的60%,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全球性生产系统的形成加强了全球经济的相互依赖,其影响己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
(二)经济全球化:一把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显著加快,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快速变化的新世纪,也给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加速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加大全球贫富差距。由于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得自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是不同的;经济全球化虽然也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但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利益远低于给发达国家带来的利益。
2、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合作的同时,也加剧了各国间的经济竞争。竞争与合作并存始终是国际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
3、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①金融市场安全。资本市场国际化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说明,金融市场安全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安危,成为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内容。
②国内产业和国内市场安全。国家产业安全问题主要是由外商直接投资引发的。外商投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弥补发展中国家资金不足,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外商也可能利用其资本、技术、管理和营销上的优势,通过合资、直接收购等方式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国内企业,甚至在某些重要产业形成垄断。
③战略物资和能源供给安全。能源(尤其是石油)、关键的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实力的极其重要的组成因素。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的西方经济发展大国越来越重视战略资源供给安全问题,将其视为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
④经济信息网络安全。经济信息正日益成为一种作用日益突显的资源和基本的生产要素,对国家的经济活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保障国家经济信息网络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
(三)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宏观调控提出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而主动清化自身权力。发展中国家为了学习先进的技术,解决本国资金短缺及高失业率问题,自然也乐于加入世界经济体系。这就使得许多国家自觉地放弃某些权力,放松某些管制;而这种的积极放弃就是一种清化过程。国家的各项活动间的关系是很紧密的,开放这一部门,其它部门就必然受到影响,那么就开放另一部门,如此连环下去,会发生许多始料不及且非主观愿意的放弃,这就出现了所谓“消极清化”。
2、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的让渡。各国为了发展经济纷纷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的一部分必然会转移到区域经济、政治组织;这是一种让渡。欧元的推出使欧盟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在参与全球化的必然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家宏观调控演变国家必须让渡一部分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以实现其共同发展。
3、国际经济组织影响力的增强和控制力的日益广泛,也使国家让渡。一国想要加入国际经济组织,谋求自身发展,首先必须以承认该组织的规章制度,履行该组织确定的义务为代价:而在这些代价中很大一部分正是以的让渡为前提的。
二、开放经济中的国家宏观调控
(一)国际收支调整
1、固定汇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引起的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不会使汇率发生变化,相反会使基础货币发生变化。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对收入产生积极影响:资本流动性较高会强化这种影响,而资本流动性较低会削弱这种影响。
2、在浮动汇率和资本具有流动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控制总需求的水平。相反,由于货币的贬值,财政政策会变得完全无效或部分无效。用债务来融资的政府支出增加会使收入和利率都上升。
(二)经济开放国家维护经济安全的措施
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无力抵抗的,通过闭关锁国、禁锢自我的方式加强,只能使国家更加落后;真正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采取全新的国家形式,以求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
1、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安全。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安危,是国家经济安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业是经济领域的重要防线。发展中国家为了克服金融开放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状况,紧密跟踪虚拟资本和国际游资的流动态势,对潜在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危机作出及时的分析预测,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2、适时调整产业政策,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国家产业安全保护的重点是本国的幼稚工业和支柱产业,对外开放的进度要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相适应,保护民族工业和民族经济不被国际资本控制、吞并甚至瓦解。正确处理引进外资与保护民族经济的关系,制订和实施以保障国家经济长期发展为目标的国际竞争战略,引导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三、经济全球化中的国家宏观调控
(一)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协调
国际协调是指每个国家对自己的政策工具进行调整以实现其他国家的目标以及自己的目标。简单地说,国际协调是指由各国政府出面,对其相互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进行联合干预、调节,以求得矛盾和冲突的暂时缓解,保证国际经济有良好的运行秩序,最终有利于国内经济的正常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家宏观调控演变作用比较明显的国际经济协调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多边协定。在多边协调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五国财长会议和七国首脑会议。西方七国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德、意、日和加,利用一年一度的首脑会议作为新的国际经济协调形式。
2、区域性的国际协调机构。欧洲共同体实施经济与货币联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浮动汇率制所造成的汇率被动给成员国宏观经济带来干扰的缺陷,并使共同体内部成员国之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协调。
(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加入WTO对政府提出的挑战及对策
过去20多年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参与者。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稀缺的资本和技术,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吸收外国投资与扩大国际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增强了综合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加入WTO对政府提出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加入WTO对政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之中,一方面可以更多地分享全球分工之利,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受到来自国外的冲击。这要求政府合理把握市场开放进程,采取得力措施化解开放市场可能引起的矛盾,使负面效应尽可能降低。
为了抓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入WTO给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我们必须采取如下对策:
1、在经济全球化中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注意加强区域性经济一体化建设,形成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利益主体和统一认识,积极参与国际政策协调。
3、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鼓励和扶持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跨国公司,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4、根据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适时调整国内制度,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
结束语
(一)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对经济全球化的涵义,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现在还没有完全一致的界定。不同的国家、组织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的界定。但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已为多数学者所认同。经济全球化最一般的含义,是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扩张和全球化联系,是资本、资源、信息、贸易的全球共享与优化组合。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和服务交易、资本流动、技术信息传播、消费和生产活动等,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的经济态势。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大发展,因此,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市场化。也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生产的国际化,它使人类社会从“国际贸易”时代进入“国际生产”时代,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的全球化。还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
应当说,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涵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一方面,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商品和生产跨越国界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又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有密切的联系。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的产物。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信息产业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全球信息系统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的全球化进程正在实现。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确实又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同时并进。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符合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进步性。但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的扩张,它又有利于发达国家维持世界经济的旧秩序。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由于发达国家是全球经济自由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在科技革命推动基础上,在西方发达国家推动下的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不存在谈判的机制,所以,其成本和收益的分配是由市场竞争来决定,而这样的分配注定是不平等的。
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机理及特征
(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机理
1.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有着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这就是代表当代最新科技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企业的远距离控制成本。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其经济的活跃程度,表现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半径,是与其所有权控制的成本呈负相关关系的。远距离控制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因特网的诞生,使这种成本大幅度降低,以至于从理论上来讲,对于任何有能力进行全球扩张的企业,它的活动范围都可以达到全球各地。
2.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体制障碍。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趋同态势是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经济体制转型;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的进一步自由化。从20世纪中期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但当时的情况是,不仅缺少外部资源的支持,而且缺乏可借鉴的国际经验,最终导致了改革的失败。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其中重要的一条是由于实行改革和开放并举的战略。而且,在改革中促开放,在开放中促改革,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形成。近几十年,采取不同的对外开放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说明了问题。
3.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是促使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因。商品与要素价格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差异,被人们称之为“区位优势”。区位优势的客观存在,为企业在全球范畴内的“套利”活动提供了空间。于是,便有了对外投资、技术转让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的分解与全球配置。在这种微观主体世界范围内的套利活动中,跨国公司逐渐扮演了主角。这是因为跨国公司本身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使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其独有的知识产权、技术诀窍、管理战略以及资金实力:一方面,利用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将产品销售到价格更高的市场上进行套利;另一方面,将巨额剩余资本转向资本稀缺、投资回报率高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套利。而内部化优势,又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将生产和销售活动按照最有利的区位优势配置于世界各地,并将每一个分支机构及其所联系的企业在职能专门化的情况下,组成一个一体化的网络,通过在世界各地的生产、销售等活动而服务于母公司的发展战略。这样做的结果是,国际范围的分工与协作实际上变成了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当跨国公司利用优势而大举进行全球性套利活动的时候,其客观的效应便是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
1.它以全球性的市场经济为特征。世界除个别国家外,都在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努力,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统一的经济体制基础。
2.新一轮科技信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信息——技术基础。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世界缩小成为“地球村”,使商品和资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这使建立在新的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产业成长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
3.现代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三种资本形态完备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已走过了两个阶段:商业资本全球化和借贷资本全球化。二战后其基本特点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产业资本全球化,形成直接的资本投资市场,并进一步带动了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全球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经济全球化其实就是上述三种资本形态的全球化。
4.在有形商品和生产全球化继续发展的同时,无形的信息和金融全球化来势更加迅猛。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不仅从贸易转向直接投资,而且进一步转向间接投资和对地产、信息、金融业的直接投资。金融一体化加快了资本转移,活跃了金融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5.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可能加速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扩展到全球,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环境退化等严重问题。
三、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安排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安排,既不同于过去的单极霸主制,又没有达到对称制的要求,可视为发达国家霸主制,表现在:
1.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仍然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核心,许多制度安排未将发展中国家考虑进去,如80年代关于国际流动资本风险监管的新制度只安排到十国集团。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规则和制度安排,从根本上说,是由各国的力量对比决定的。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国际规则的形成过程变成了发达国家集团同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博弈过程。发达国家通过七国首脑会议(后八国首脑会议)或欧盟这样的组织在其内部形成共同的规则,并凭借实力优势,将它们共同的内部规则延伸为世界通行的规则,主导着国际制度。
2.国际组织在促进各国经济联系加强的同时,并没有找到一条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模式。因此,传统国际经济组织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作用在不断下降,要求它们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面对日益全球化的资本,调控已显力不从心。WTO的产生,使人们看到了一线希望,但它以西方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原则的做法,将人为地增加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风险。
3.全球一体化程度低于区域一体化程度,并且区域间一体化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全球缺乏统一的、一体化的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它们驾驭经济全球化的能力更高,反应更快,它们的政策选择为发展中国家所模仿。但因两类国家制度建设上的差异,造成同样的政策选择,其效果却存在极大差异。
4.全球经济一体化规则,最终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这种分配规则是否合理、公平,要考虑到资源的初始配置情况。然而,作为这一规则的主要倡导者——发达国家,很少考虑到由历史原因造成的资源配置初始状况的不平等,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这种初始不平等。
四、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毋庸置疑,经济全球化并不代表每个国家都能从中受益,它取决于国际制度和规则,因为制度和规则决定了经济全球化中利益分配和成本的分担。在现行的国际制度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经济全球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在西方化的国际规则体系和国际体制下,西方发达国家可以极大地发挥其优势而将其劣势保护起来,从而可以分得更多的利益和承担更少的成本。
1.国际通行的制度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国内规则的特点,不存在与国外规则的严重冲突。这样,当发达国家的企业、政府及其他经济主体在世界市场上开展活动时,就不会面临规则的冲突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无需承担过多的制度变迁成本,减少交易成本,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2.因为主导着国际制度,发达国家可以使其他国家承担更多的来自内外制度冲突的不确定性和成本,从而转嫁成本,规避风险。
3.发达国家通过国际制度、规则极大地发挥了其优势和保护其劣势。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后,发达国家可以利用其主导的世贸规则,打开别国的金融市场、服务市场等。而对于纺织服装这一发展中国家具有传统优势的领域,却给予发达国家十年的时间以消除“多种纤维协定”的配额。
4.世界经济中的“集权”效应(财富自分配的效应)。无论是金融投资还是商品的生产、推销、全球化,都意味着把决策权上缴给超大规模的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等全球性的企业和机构。而跨国公司的扩张又造成了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1997年,世界上前100家大跨国公司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1/3,而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贸易额又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估计,约70%的国际技术支付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世界上主要产品和服务的交易价格,基本上是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控制的。他们往往通过控制产量从而使自己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如微软公司对视窗产品价格的影响。由于发达国家所具有各种优势,使得发达国家能够从全球化中获得远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的利益。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确实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潜在的巨大机会;另一方面,它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国际制度和规则的现状,从而在全球化的利益分配和成本分担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是因为:
1.国内制度尚不稳定,尚在变革之中,没有现成的可以驾驭全球化的制度手段,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就要承担重多的制度变迁成本。
2.发达国家对国际制度的主导,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多的内外制度冲突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交易成本。
3.世界经济中生产过剩效应的影响。从供给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传统制成品的生产行列中来,从而造成该类产品供给的急剧增加;从需求方面看,随着世界经济步入信息经济时代,人们对传统制成品的需求不断下降,其收入弹性已呈递减趋势。结果,传统制成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出现全球性的生产过剩效应。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会恶化,贸易利益也会随之流失。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形成非对称的冲击效应,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的利益,就要实行动态比较优势战略。如在增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同时,尽快扶持高科技产业的出口与对外投资,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要积极参加多边组织和国际组织,竭力扩大本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五、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已经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但是,由于中国总体上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同处在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再加上国内体制改革不到位和经济上存在结构性问题,因此经济全球化浪潮给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利的冲击。
(一)体制冲击
中国现行的体制与全球化所要求的结构调整是不相适应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地方分割的市场体系与经济全球化是不相适应的。其次,在微观层次上,由于国有企业数量过多和大多缺乏退出机制和创新机制,也使得中国的经济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刚性特征。最后,由于中国的企业制度尚不够自由,奇高的开业费用(包括货币的与时间的),限制了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脱颖而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要解决体制上的问题,关键在于政府要下决心退出市场活动,真正实现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社会分工。
(二)贸易冲击
贸易冲击来源于一种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结构。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就具有这样的特征。中国经济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经济:一方面,是东部沿海较为发达的城市化、工业化经济;另一方面,是中西部比较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经济。在这种二元的经济结构下,一般而言,中国的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仍然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中国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生产至今仍然主要分布在劳动成本相对较高的沿海发达地区,这就大大降低了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针对来自于经济全球化的贸易冲击,中国需要通过开发中西部来实现产业梯度大转移。借助于产业的梯度转移,东部可以参加更高层次的国际分工,并且因为其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具有竞争力。与此同时,那些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传统产业也会因为成本的降低而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三)储备冲击
论文摘要:20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在资本主义主导之下进行的,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的进一步延伸,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面临较大的困难与挑战。
2O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在资本主义主导之下进行的,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的进一步延伸,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面临较大的困难与挑战。
一、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审视经济全球化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主流看法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展开的经济全球化实质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他们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价格和利润在市场中的作用,建立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而经济全球化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广大发展中国家则从自己的国际利益出发,对于经济全球化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他们认为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先导和主体的,其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以及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全球化。这是一场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秩序全球化,其受益者主要是美国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看,发展中国家只是被动地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而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从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状况看,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弱势状态,不占主导地位,更不是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并且这种关系在21世纪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一体化、市场世界化、贸易投资自由化以及资本流动国家化打破了民族国家的固有界限,使世界各国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高科技手段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使国际经济全球化或者一体化进程加快。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够脱离世界经济而独立发展,自行运转。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整个世界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3.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对于他们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跨人了政治、道德、文化等领域。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来看,经济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利益和经济关系,而且涉及更为复杂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等领域的冲突。
二、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供了机遇。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外贸结构的优化,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推进本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2.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外资的进入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强基础建设和基础工业的建设,提高有关部门的效益,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起着积极的作用。
3.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挥比较优势,开展对外贸易。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及贸易壁垒不断下降,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
4.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体制改革。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与国际市场规则接轨,将会推动发展中国家引进、学习、借鉴外国的管理经验,结合本国实际进行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从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体制改革。
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稳定性。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赖度已经超过30%,个别国家则达到了50%一60%。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和不可避免的事情。自9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账户的逐渐开放,不少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1997年泰国的汇率危机很快就传染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从而形成严重的地区金融危机,随后又波及俄罗斯以及整个拉美地区,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震荡。国际游资的存在肯定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归根源之一。自60年代起,尽管各国的经济学家一直在探索对国际游资的监管方法,许多深受游资之苦的国家也曾努力加强资本管制。但总体而言,这些探索和努力的收效并不明显。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在全球经济、贸易迅速一体化的情况下,资本管制的有效性正在不断下降,国际游资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方便地绕过或躲避资本管制。因此,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稳定与否,就不仅取决于国内因素,而且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
2.经济全球化使得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发达国家和利益集团集中,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使得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发达国家和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造成这种差距扩大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其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虽然几乎所有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从中受益,但并不意味着利益均沾。因为事实上,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这种相对优势使它们在价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导权,不可避免地会使它们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换时获得更多的利益。其二,是名义汇率下降导致的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值的减少。在过去10多年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名义汇率出现了不少程度的下降。在一些发生危机的国家,货币的名义贬值自然使国民生产总值的名誉值减少。况且,由名义贬值引起的实际贬值又将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进而在国际交换中付出更大的代价。
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被削弱。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别是在财税和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种是经济的主动让渡。从关贸总协定(现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历次减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到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为了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动让渡。总体而言,这种让渡对于有关国家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它们能够从中得到期望的各种回报。另一种是跨国私人经济力量对经济的侵蚀。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国公司。由于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很少会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完全一致,因而它们对于东道国的许多政策措施经常会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抵抗和规避。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在汇率动荡时期,跨国企业常常是大规模货币投机的主要责任者。显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量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4.环境退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也让人感到不安和对未来信心不足。虽然我们不能把环境恶化的责任简单地推到全球化头上,然而,正是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家园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市场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建立在过度消耗资源基础上的市场扩张、城市化、财富的不合理分配、富者的过度消费及其消费模式的“传染”、“普及”效应,是地球环境退化和恶化的主因。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世界劳动分工和布局的大转移,发达国家已专注于高附加值的非污染的知识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则成了工业制成品和资源密集实物产品的主要产地,成了全球环境代价的主要承受者。许多发达国家和全球性公司不但没有为地球环境恶化承担更多责任,反而自私地推卸责任。这就使得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变得日益尖锐。
四、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措施
1.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加强联合自强的趋势。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薄弱,单个发展中国家根本就不具备同发达国家相抗衡的能力。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团结一致,开展“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
并且在地域相同或情况相似的国家中,实行地区经济一体化,彼此开放市场,共同抵御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并探寻经济发展的出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家的联合自强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亚、非、拉广大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许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如东南亚的东盟,中东的海湾合作委员会,非洲的“西非经济和货币联盟”、“东南部非洲共同市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非加太集团,南美的“共同市场”等,都显示出了很强的生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当中给了发达国家有力的回击。为了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发展中国家要敢于、善于对现存的不合理国际经济旧秩序进行有理、有利和有力的斗争,迫使发达国家在制定全球化规则时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利益,削减发展中国家债务,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和技术。超级秘书网
2.维护国家经济,保证经济安全。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增强综合国力是发展中国家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其中最主要的是坚持扩大开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还要在加速本国科技进步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变不合理的国际产业分工结构。发展中国家应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提高对外开放程度,降低对外依赖程度。应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拓展更加广阔的经济活动圈。与此同时,要注意防范经济的对外依赖性,消除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发展中国家还应进一步积极参加国际性经济组织或参与它们的活动,争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发言权和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权。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国际社会普遍高度关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走势。一些学者以经济全球化损害多数国家和民众利益为由,断言经济全球化将会出现逆转。而主流观点认为,只要妥善应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发展将是可持续的。
历程和前景:发展动力大于阻力
从历史上看,近2000年来世界出现过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一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发生在2000年前的罗马帝国时期,通过建立交通网络、形成共同的语言、法律和货币等,促进了从英国到中东贸易的发展;第二波全球化浪潮出现在500年前,哥伦布等航海家开拓海上通道,推进了欧洲、美洲及东亚地区的贸易。这些贸易后来为英国、荷兰的贸易公司所控制。在此期间,因一些欧洲国家内部出现反对声音,国际贸易扩张势头受挫,经济全球化一度陷入低潮;第三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发生在1870年至1913年间。国际贸易再次大幅增长,金融资本和劳动力加速流动。新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轮船、火车、电话、电报被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运输、通讯成本。比较优势理论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国家政府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共赢的理念,开放政策对国际贸易、资本和劳动力流动产生重要作用。科技发达和资本充足的欧洲特别是英国成为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的中心,而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土地的国家则成为其。制成品、金融资本及熟练劳动力等从“中心”流向“”,自然资源和农产品从“”流向“中心”。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发生,经济全球化陷入低潮并出现倒退;第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出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后时期,并持续至今。
与前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相比,第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发展具有新的特点。第一,全球范围配置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世界商品出口占全球GDP的比例超过20%,国际直接投资占全球GDP的比例为21%,而1913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8%和5%。随着中国、印度、前苏联国家及东欧国家等新兴市场经济体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的规模正在空前扩大;第二,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劳动分工和资本流动已突破“中心”与“”的格局。过去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换回大宗初级产品,现在新兴市场经济体有能力生产并出口包括高技术在内的制成品。更重要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出现重大变化,十九世纪世界最大经济体英国拥有经常项目盈余并对外输出资本,而当今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拥有巨大经常项目赤字,并从新兴经济体输入资本;第三,国际资本市场更加成熟。目前全球资本流动总量扩大,资本流动形式也在增多。过去国际证券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购买政府债券等少数领域;而现在的投资者拥有涉及众多部门的债券、股票及其他衍生金融产品;第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生产过程布局达到了新的水平。高新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不仅使发达国家企业将制造业生产过程转移海外,也将服务业部分业务流程外包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经营成本。服务外包使可交换的服务范围扩大,从而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浪潮不会出现逆转,主要得益于科技进步、政府实行开放政策、新兴市场经济体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等三大因素。科技进步的直接结果是运输与通讯成本大幅降低。航运、水运技术的改进以及通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不仅进一步降低运输和通讯成本,而且改进了全球供应链条的管理,加快了货物、资本、技术及人员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开放政策的直接结果是全球经济自由化程度日益提高。二战结束初期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后来制定的一系列经贸规则为全球化发展奠定了机制基础。近几十年来,贸易自由化持续发展,多边贸易谈判多次达成协议取得进展,较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支持全球化发展的政策。目前世贸组织成员已近150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从1980年代30%降至目前10%;新兴市场经济体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直接结果是人口众多的东亚和南亚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二战后的历史证明,向世界经济输送廉价、勤奋和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是通往繁荣的道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已走过这一道路,如今中国及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沿着这一路径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中、印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成功转型,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可资参考的发展范例。
经济全球化发展正遭遇不少阻力,主要体现在三对矛盾:一是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本地化的矛盾。生产要素在全球迅速流动,但自由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受制于国内政治力量特别是选民的意向。全球化发展需要国家政府的支持,而政府决策需要国内政治支持,缺乏民众支持的开放政策和全球化是不可持续的。目前美欧一些国家受国内政治气候影响,贸易政策正处于十字路口上。西方国家社会和政界对经济开放的反对声增大,其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俄罗斯及一些拉美国家实施经济国有化举措;二是全球自由贸易机制与双边、次区域优惠贸易安排的矛盾。美、欧在农业补贴方面的分歧导致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而美国却热衷于双边及次区域自贸协定谈判;三是从理论上讲,经济全球化将使所有国家和群体都得到好处,但眼下的现实是不少国家及群体并没有受惠,他们的态度对全球化发展不利。总的看,迄今为止,经济全球化从战争、大萧条、疾病恐慌、自然灾害、金融危机、股市泡沫破灭、恐怖袭击及能源危机等重重磨难中挺了过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可预见的未来,第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仍不会重蹈倒退的覆辙。
影响和问题:利益不均
从总体上看,经济全球化正对世界经济及各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有利于减少贫困人口。据世行统计,1980年以来,全球人均收入增长近1倍;1990年以来,世界有4.5亿人摆脱绝对贫困状态;发达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丰厚利润,出口扩大,生产率提高,消费物价降低,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以美国为例,近几十年来,按2003年价格计算,经济全球化使美国每年GDP增加约1万亿美元,人均收入增加2800至5000美元。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大,美国进出口贸易占GDP比例从1970年的12%提高到2005年的24%;近十多年来,出口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年均为25%,支持美国内1200万个就业机会。外国对美国直接投资每年为美国创造600万个就业机会。近几年,美国还从其他国家输入数千亿美元资金,以弥补其“双赤字”。除老牌跨国公司外,许多西方中小企业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大发展的机会。芬兰诺基亚公司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从一个乡村小型公司发展成全球首屈一指的移动电话制造商;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获得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市场、资源等,从而加快了经济增长步伐并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据世行统计,发展中国家GDP年均增长率从1980年-2000年的3.4%提高到2005年的6.6%,其中东亚和南亚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长分别从8.5%、5.4%提高到9%、8.1%。不少国家还利用经济全球化机遇提升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成为世界重要技术产品出口国,其跨国公司也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投资设厂。如韩国1960年代仍是个穷国,参与经济全球化使其经济快速增长,目前韩已进入工业发达国家行列。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都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突出问题。发达国家部分企业及工人受到外国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竞争的冲击。制造业等传统产业陷于困境,工人失业增加,工资下降压力增大。近几年,美国制造业失业人数增加几百万,工人平均实际工资下降,这一定程度上与美国企业向海外转移产业和大量进口外国产品相关。由于服务业和IT业务外包,发达国家白领工作岗位及工资水平受到影响。据预测,发达国家外包的服务工作岗位将从2003年的150万个增至2008年的410万个,其中美国外包的服务工作岗位将从56.5万个增至120万个;发展中国家面临严重挑战,特别是参与经济全球化能力较弱和自然资源缺乏的中等收入国家(如一些拉美国家和东欧国家)受到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不少国家债务负担加重,一些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即使较成功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东亚和南亚国家,其国内两极分化也在加剧;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更不利境地。发达国家政府可通过较完备的社保及失业救济等机制来缓解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建立此类社保体系,缺乏规避和减轻风险的能力。更严重的是,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舞台的发言权很小,无力改变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不利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内部原有贫富差距拉大,不少中产阶层沦为新的贫困阶层。跨国公司、大金融企业的业主、高管等是经济全球化的赢家,但部分中产阶级,如美国中西部传统产业密集区的企业主和工人却没有或很少分享到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在发展中国家,能够适时融入经济全球经济体系的亚洲中低收入国家已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中获益,低工资、科技传播及进入全球市场等因素使其经济快速增长。而拉美、东欧一些中等收入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分得的“馅饼”不断缩小。非洲不少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被“边缘化”,经济结构单一,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发展受制于国际市场,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经济全球化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贫困现象加剧,世界贫富鸿沟继续扩大。非洲绝对贫困人口比率从1981年的41.6%提高到新世纪初的47%。
原因和症结:
不是来自经济全球化本身,经济全球化面临着诸多问题,症结在于现行国际经济体系和国际经济管理方式存在问题:
支配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不公平,其总体设计向发达国家倾斜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缺乏有效的管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发展中国家的自,危害其民主进程。
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全球化不同步,日益相互依存的世界需要加大协调力度,但世界却仍缺少能够进行高效、民主协调的机制。
面对经济全球化冲击,发达国家缺乏有效调整机制,而发展中国家缺乏有效缓冲机制。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特别是美国自由市场模式趋于失灵,给拉美地区等发展中国家带来难以消除的负面效应。
经济全球化使西方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向全球扩展,物质价值高于其他价值,忽视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出路和对策:标本兼治
从全球范围、长远角度进行谋划,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必须制定综合性方案。
改革全球治理体制。从全球层面上看,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存在单边主义倾向、国际经济机构“民主赤字”、发展中国家没有得到应有代表性等问题。要让经济全球化的益处得到更广泛和公平的分享,须从政治层面进行改革。改革经济全球化的管理方式,加强国际机构自身的治理,增加发展中国家参与决策的能力,加强国际法规的实施。通过签订全球社会发展协议等,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
发达国家建立和完善应对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的相关政策和机制。为更好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发达国家应通过加强国内教育、培训等方法提高国内工人素质和竞争能力,而不是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手段阻挡外国竞争。应更多关注经济全球化的国内输家,对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如资助工人再培训,为非熟练劳动力提供工资补贴和教育经费等。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不仅影响数以千百万计工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还将有助于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
发展中国家应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目前,发展中国家采用的发展理念主要有两种,一是突出自由市场主导作用的“华盛顿共识”,二是强调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综合发展理念”。西方国家在拉美等地区推行“华盛顿共识”,但效果不佳,原因是它过于弱化政府的作用,极端倡导私有化,强调贸易和资本市场自由化,过分强调GDP增长,忽视经济和社会公平性。东亚国家采取“综合发展理念”取得较好的效果。“综合发展理念”主张市场、政府、个人和社区协调发展,值得借鉴:市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市场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政府的有效管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教育和就业政策需要考虑如何帮助人们改善生活;同时要加强社区建设。
在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加强公平贸易。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所处地位不平等,贸易自由化会产生不公平的结果。许多国际贸易协议充满了不平等的内容,没有促进穷国经济增长。世贸组织应创立反映公平、社会公正和效率原则的法律框架。实施公平的国际贸易政策,有助于保证多数国家从贸易中得到好处,确保更公平地分享贸易带来的利益和成本。建立和完善社保体系,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制定措施保证社会最低层工资得到增长。只有在这些改革措施到位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自由贸易才会真正使全球多数人受益。
改革国际储备体系。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很不健全,特别是资本从穷国流向富国,对发展中国家极为不利。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并主要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其回报率很低,无法用来支付国内有巨大资金需求的项目。在交易过程中美国银行收取交易费,又使发展中国家蒙受损失。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储备体系是国际金融体系的主要不稳定因素之一。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改革现行国际储备体系,使其对全球公共产品提供融资,充分体现国际社会对全球公正性的承诺,并支持全球减贫事业。
促进资源的合理和有效使用。丰富的资源本应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但长期以来,自然资源却成了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障碍。西方国家过于依赖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其追求短期利益的政策考虑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从资源富集的发展中国家自身找原因,一是经济上过于依赖自然资源;二是资源丰富的国家其资源容易被少数利益集团控制;三是资源行业的繁荣容易造成其他行业的萧条。为促进全球范围内资源的合理使用,国际社会应制定共同行动计划,包括积极参与采掘业透明度倡议,健全产品认证制度,保护合法生产的资源物品,切断非法生产的资源物品的销售市场,增加资金援助,开采自然资源应限制环境污染。
改革现行知识产权体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现行知识产权体制带来了不少问题。一是带来垄断和不公平。知识产权建立在知识这一全球“公共产品”的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从中无成本受益。而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促进垄断集团追求最大利润,将多数人排除在外。二是压制了创新和经济效率。经济效率意味着应自由获取知识,但现行知识产权体制旨在限制对知识的使用,增加使用知识的成本。由于知识产权和专利压制知识的传播和使用,延缓了在创新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的研发活动。因此,应建立公平的知识产权体制,全面考虑对经济竞争力和创新水平的影响,实现垄断成本和创新收益间的平衡,激励创新和促进社会更加公平。还应设计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知识产权体制。
促使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积极作用。为减少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促进当地经济健康发展,应加强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感,改进公司治理,通过规范竞争行为等限制其权力,通过法制和监管减少腐败。
关键词:现代社会 特点 教育 适应 超越
教育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同时教育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也有一定的交互作用。“教育要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适应,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这是长期以来教育学所公认的命题,也是所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在不断发展,同样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更要超越社会的发展。
一、现代社会的特点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步入到信息时代,这一时代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不同特点。
(一)竞争日益激烈
时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抑或生活中,人们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竞争压力。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在校学生的适应与调节、大学生就业、人们的心理健康等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二)全球化
全球化可以指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但通常全球化指经济全球化。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报告称,经济全球化包括自由市场、投资流动、贸易和信息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等。经济全球化对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带来人才竞争的全球化,教育该如何培养适合全球化的人才、面对人才向富国流动教育该怎么做、面对国外留学热潮中国学校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多元化,该如何保护、发展本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教育一个新的课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学目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等该如何改革等等。
(三)知识经济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它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把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把人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看做是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知识观有了深刻的变化,进而影响着教育,主要体现在:知识经济要求教育是一个多样化、开放式的教育;知识经济使人越来越重视终身教育;对教育的原创性、创造性需求增强;要求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知识大爆炸时代不断产生新的专业、新的知识,对教育提出新的需求。
(四)文化多元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9月11日通过的《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元化”是指“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构成人类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独特性及其全部独特性所构成的多样化”。在人类社会不断的创造、交流、革新的过程中,各民族、各国家形成和发展了各自的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文化多元化更加凸显。文化多元化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文化多元化约定教育目标要体现价值观;文化多元化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都有影响。
(五)距离的亲近与感情的疏远
特别体现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同一个楼房的住家大人之间缺少交流与沟通,同样小孩的玩伴在减少,这样情况下成长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各类心理障碍,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也是教育关注的命题。
二、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
从实践唯物主义看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适应”与“超越”是同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适应中有超越,超越中有适应。同时,它们又是一组“互为递进”的概念,适应是超越的基础和前提,而超越的阶段性成就又需要适应来加以维持、巩固和发展,超越的目标应指向新的适应。笔者认为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教育中的“教”和“学”与“习”的关系。
(一)教育与社会的适应
教育与社会的适应是指教育对社会现状的适应,它强调教育要从社会现状(包括现有的物质生产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出发,根据已有的社会现实去设定教育的目的、内容乃至教育方式,以便将社会现有的东西在年轻一代身上再生产出来,并通过年轻一代的社会化,以达到使现有社会在时间上得以延续的目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所谓适应充分体现了教育中的“教”和“学”。
“教”和“学”的主要内容是“认知世界”,即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的知识、理论与经验的总和,教与学使学生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以寻求在社会上生存的经验和技能,也就是说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教”的内容、目的、方式等等都要受到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同时“学”的水平、内容、目的、层次也受到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这个层面上讲,教育与社会的适应问题充分体现了教育的维持、生存等功能。
(二)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的辩证统一
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符合马克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里所论述的“超越”是在“实践”意义上所说的“超越”,因而是通过对动物的简单适应的积极扬弃而内在地包含了适应性的“超越”。“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超越的,”人正是用实践这种超越的方式来适应这个世界的。
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与社会的适应问题体现了教育的维持功能,这一方面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后续,另一方面体现在教育对促进社会的稳定上所发挥的作用。教育与社会的超越问题同时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教育对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对社会的改革和发展。
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是时展的主流,和平是基础,发展是本质,而教育与“适应”恰恰体现了“和平”,“超越”则体现了“发展,就像和平与发展的辩证统一,“适应”与“超越”也体现了实践唯物论的辩证统一。
一、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的矛盾与整合
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在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各个层面实现了全球互动。在全球化打破了地区经济纬度的同时,触动了社会价值与社会认知的矛盾与整合。全球化不是纯粹的经济或政治的全球整合,“其目标甚至首先指向了文化价值方面”(注:万俊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39页。)。
冷战时期,全世界被意识形态所分割。当国际关系格局冲破意识形态的控制时,人们突然发现别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已经渗入进来。在全球范围内,各民族在首先做出排他性反应的同时,也遇到了文化认同的危机。然而,当源于西方的工业文明和技术文明给当今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时,为了自身的发展,各个民族程度不同地从物质层面上接受了它,但也无法拒绝隐藏在物质产品背后的文化价值。于是,非西方文明的国家在世界格局的转型期选择了吸纳与排斥西方文明的双向行为范式。当两种不同文明相遭遇时,双方都表现出强烈的排他行为,并且加强了对自我文化的认同,然后便进入了排斥与接受对方的两难境地。当西方推广其文化的普世性时,世界便在一种文化全球扩张与其他文化自我认同的张力中分离与整合。
不同文化之间既有矛盾,但这种矛盾也加强了文化内部的融合的活力。从历史角度看,当不同的文化还未发生深层的互动时,同质文化内部的冲突经常表现在经济和政治层面上。欧洲大陆的许多次战争大都表现为同一文化内部的物质利益层面上的冲突。当全球化进程将一种文化及其载体推向全球层面的互动时,文化内部的冲突开始减缓,乃至终止;文化内部的冲突转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例如,冷战结束后所谓“西方民主”的胜利及其在世界范围的扩展,给不同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文化对立乃至冲突制造了诱因。从某种意义上说,“9·11”事件具有文化冲突的特点。此外,文化间的互动又促进了同质文化内部合作的加强,欧洲终于在经济和政治层面上走向一体化。在当今国际社会中,西方文化对非西方文化的单向整合所带来的矛盾显现出来,加剧了西方与非西方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
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各种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磨合,这既是一个自然发展、多元整合共生的客观过程,也是一个人为导向的过程。在整合过程中掺和了人为导向因素,具有强势经济和政治外壳的“强势文化”就易于在全球推行文化单极主义。全球正在致力于营造一个多元互补、共存共荣的世界,但不排除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文化企图建立一个西方普世主义世界的可能性。文化普世主义就是“以某一既定的社会理念或社会观系统为前提预制的单极化或一元化普遍主义。也就是说,某种强势社会理念或者是由某些强势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所支撑的文化价值观念系统,可能被强行地确定为现代全球化运动的既定目标并加以强行推行。”(注:万俊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42页。)这种普世化行为必然将世界推向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的矛盾之中。
苏联解体后,西方以为其经济、政治及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取得了全球性的胜利,于是就认为非西方国家应当认同西方的民主、人权、自由市场以及个人主义等价值观。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对抗就是一个现实的例证。东西南北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对人权理解的差异性。非西方国家强调人的经济和社会权利,包括发展权利优先;西方国家却推行人的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优先的普世性。这两种观点都出于维护人权的最终目的。但是,人权的有效性在于将人权置于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性中,显然,西方国家却忽略了这一差异。
尽管文化全球化是一个确定的将来事物,并且能创造一个复合的全球文化空间,但现在就认为它已经到来却为时尚早。文化的全球化本身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的全球互动过程。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是现实的存在,而其根源在于西方价值观的全球性扩张。文化互动也具有两面性,差异是整合的前提,而对立则是整合过程中的一种极端方式。整合不等于一种文化吞并另一种文化,而是一种优势互补、多元趋同共生的过程和状态。
二、南北经济的矛盾与整合
科学技术的发展缩小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物质可能性。在财力创造财富的能力迅速增长的同时,资源的稀缺性便显现了出来,导致无限增长的生产能力与资源的有限供给之间发生了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实现资源在一个国家内和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配置。要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就必须保证资源在任何时空点有充分的自由流动性,也就是经济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实现自由化。经济全球化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和发展要求下产生的,并且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席卷着全球的任何一种经济结构和制度。
资源能否实现合理配置,从经济学角度讲,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如果没有人为的干预,它会公平而合理地配置资源,因为自由市场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竞争的公平性。然而,公平竞争只要求竞争者不论能力大小,都必须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却导致了一种社会不公现象。作为国家,其能力大小有天壤之别,让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按照现有的发展状况以同等的游戏规则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和国际社会中进行竞争,它必然会被这只“无形的手”无情地抛出公平竞争秩序之外。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源并没有在全球实现公平而合理地配置,反而使南北经济发展更加不对称,国际经济秩序也因此更加不合理,不公平。
导致南北经济发展不对称的原因很多,但总体上讲不外乎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西方一跃成为一个发达地区,拥有了向外部扩张的“铁爪”,并先后将世界其他几个文明古国置于其现代工业文明的主导之中。南方国家开始被北方发达国家殖民化。殖民主义使南方国家更加贫穷落后,并使整个世界陷入了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国际分配体系的“深渊”之中。在人类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由此导致的贫富两个世界间的对立也在不断加大。南方国家,特别是最贫穷国家承担着现行国际金融制度及经济自由化过程的高昂代价,而北方国家却是受益者,他们试图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国际经济机构来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将对自己有利的经济政策强加给其他国家,并把南方国家的经济纳入由自己主宰的世界经济秩序之中。以强制的手段实现经济政策与制度的全球化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手段的强制性越强,南北经济的对立也就越加剧。目前,这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其次,知识经济加剧了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紧张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开始实现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这次转变速度快、波及面大、影响范围广,使世界贫富两极分化局面更为严重。“1965年,最富的7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是最穷的7个国家的20倍,1995年已达到40倍(有些统计表明,现在已达到60倍)。1960年,世界人口中最富有的20%的人比最穷的20%的人的收入多20倍,1990年已达到60多倍。”(注:格拉德·博克斯贝格等着:《全球化的言》,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页
。)知识经济把世界再一次引入了殖民时代。所不同的是,发达的北方国家以知识技术殖民手段取代了“炮舰”手段。当人类进入知识经济的同时,也进入了知识殖民时代。 《知识与发展——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98/1999》指出:“穷国和富国以及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穷国和穷人获得的资本少,而且也在于他们获得的知识少。”(注:转引自安维复《当代资本主义:从国家垄断走向知识垄断》,待发表。)缺乏知识和技术与资本匮乏互为因果,一些南方国家在知识经济时代陷入了缺乏知识的恶性循环当中。大多数贫穷落后的南方国家在全球商品、劳务、生产、投资及科技开发等方面的组合配置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其经济环境不断恶化。占人口总数20%左右的发达国家拥有着全球总产值的86%和全球出口市场的82%,而占全球人口80%左右的发展中国家只分别占这两项的14%和18%。知识经济将整个世界向富裕和贫穷两个方向撕裂,不但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场灾难,也会为整个世界带来一场灾难。
当然,南北经济间并不只是存在着矛盾,也存在着整合与相互依存。也就是说,没有南方国家广大的原料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北方国家也不会有如此快速的发展。但是,这种合作实质上是一种强弱之间的不合理和不对称的合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南北经济间的对立。经济全球化对南北国家来说是一种不对等的全球化。所以说,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依然没有超越南北经济间的失衡发展。
斯托尔帕和萨缪尔森利用两种要素和两种商品的一般均衡模型对H-O定理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认为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会使商品生产中所密集使用的要素的收入提高,而非密集使用的要素的报酬下降,这也就意味着国际贸易将提高一国充裕要素所有者的收入而相对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收入。由此,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认为经济全球化将导致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在世界范围内趋于一致。然而该理论通过对现实的过度简化所得出的结论无法解释此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劳动者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事实。还有少数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劳动者收入差距影响不显著。王进(2008)通过回顾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全球收入分配差距的历程,分析了国际间收入不平等状况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收入不平等的演变,认为“经济全球化并非是全球收入不平等扩大的原因”。赵相忠和文礼朋(2012)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会导致发达国家贫富差距的扩大,但是却会导致发展中国家内部贫富差距的缩小,并认为近30年我国贫富差距的扩大与经济全球化无关,而主要是由我国所处的改革和发展的特定阶段所导致。综观以上研究,内容多为经济全球化与收入分配格局问题,而将经济全球化进程直接同劳动者报酬相关联的研究并不多见,且研究成果存在较大差异,有些研究甚至根据相同的经验材料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这些情况都反映出对这一问题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的价值和必要性。
全球化因素对我国劳动者报酬的动态作用
(一)经济全球化因素对我国劳动者群体内部收入差距的动态作用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以独立的经济实体作为研究的基础单位,从而分析的是经济实体之间因资源禀赋差异而引致的比较优势,这对理解经济实体之间的生产和贸易状况是有利的。但是,对于某个经济实体内部的劳动者报酬问题则需要以不同层级的劳动者群体作为研究的基础单位,将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细化。劳动技能水平不同的劳动者的比较优势是不同的,因而其流动性(既包括国际流动性又包括国内流动性)和获取劳动报酬的能力也具有显著的差异性。MichaelKremer&EricMaskin提出的替论①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有益补充,该理论将全球化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阵营,将发达国家技术工人分为A类、B类,将发展中国家工人分为C、D两类。按技能水平高低,对四类工人进行排序:A≥B≥C≥D。A为发达国家技术水准最高的劳动者,B类次之;C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工人,D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人,C与D相比较具有更高的技术等级。在经济全球化以前,发达国家内部A类工人和B类工人协同工作,在发展中国家C、D两类工人相匹配;经济全球化之后,四类工人的合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A类工人在本国内部或者发达国家之间展开合作,B类工人和C类工人在国际产业链的作用下实现匹配,而D类工人由于劳动技能等级过低而难以融入到国际产业合作之中,只能与同级工人匹配。在与技能等级较低的劳动者的匹配合作过程中,技能等级较高的劳动者的管理因素和示范效应会对低等级工人的劳动者报酬产生拖拽效应。从上述变化过程中可以看出,全球化后B失去A对其收入水平的拖拽效应,同时B和C的匹配提高了C类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原理如图1②示意。替论对我国的劳动者收入差距具有广泛的解释力,除劳动者报酬的城乡差距外,还可用于分析劳动者报酬的城镇内部差距、产业间差距和地区差距等问题:
1.对城镇内部劳动者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的分析。替论对四种类型工人的划分依据从本质上讲是劳动者不同的技能等级。根据该理论,城市工人虽然从总体上属于C类工人,但是按照技能等级的不同,其融入到全球产业链中的程度并不相同,融入程度高的C类工人与发达国家B类工人匹配程度高,从而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有机会获取更高的劳动收入,融入程度差一些的情况则相反。这就对我国城镇劳动者报酬差距的扩大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这一分析思路仍然来自替论,区别仅是将C类型工人进一步细化,考察同属于该类型中的不同技能等级的劳动者状况。
2.产业间劳动者报酬问题分析。从产业上看,不同产业受全球化影响的速度和程度也可能不同,例如,我国的制造业相对于建筑业来说参与国际生产合作的程度要更高,即制造业产业工人与建筑业产业工人相比较具有更多和发达国家更高技能产业工人分工合作的机会,并因此而受益。图2是1990至2010年我国制造业和建筑业平均劳动者报酬曲线图。这个期间建筑业平均工资水平一直高于制造业。然而随着全球化因素的深入,两者的相对地位逐渐发生逆转,到2001年制造业平均劳动者报酬首次反超建筑业,此后两者间差距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化程度快速提升,而筑业因其产品不能移动的特殊性而难以在生产过程中引入国际分工合作,制造业工人通过和发达国家B类产业工人的国际分工合作逐步获得了更多提高收入的机会。在对这两个产业的分析中,制造业工人属于原模型中的C类工人,建筑业工人属于D类工人③。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处于国际产业链中下游,高技能产业工人占比不高,所以B对C的拖拽效应程度有限,但是即便如此,这一效应仍然在制造业工人工资水平超越建筑业工人工资水平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替论的延伸应用也可用于分析相同产业在国际化合作程度不同地区的不同表现。根据孙文远、裴育(2012)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得出了产业内国际合作对收入分配恶化的程度按照东、中、西部三个部分依次递减的结论,这一现象与我国由东到西的产业链国际化程度递减特征相符。该实证研究所揭示的经济规律是:国际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工人会更多地受益于经济全球化并获得更高的收入,国际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则相反。从时间进程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因素对我国劳动者收入差距的影响是个动态演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带来了资本、技术、管理和大量工作的机会,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由此主要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方式对我国收入分配格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积极作用在上世纪80年代因受我国融入全球化程度仍然较低的限制而并不显著,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至本世纪的前几年效用明显,然而此后则越来越倾向于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化,这种扩大化表现在劳动者报酬的城乡差距、城镇内部差距、产业间差距、地区差距等多个方面。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劳动者报酬总量的动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因素对我国劳动者报酬总体水平的影响呈现出动态的阶段性特征。
1.上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我国处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起步阶段,封闭已久的国门刚刚打开,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国外投资规模较小。这一时期生产国际化的影响虽然初露端倪,但因为介入全球化的程度还很低,劳动者报酬的上升主要是来自于打破旧有僵化体制所激发出的劳动热情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股份制等制度改革对生产要素更高效的配置。
2.90年代初至本世纪初。1990年左右开始,FDI(外国直接投资)开始大量进入,随着我国对外生产和贸易额快速增长,经济全球化对劳动者报酬的影响也与日俱增。生产率的提高,归根结底是工资增长的源泉。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快速上升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从根本上提高了劳动者报酬。具体来说,这一阶段全球化因素主要通过如下几种效应使我国的劳动者受益:一是生产率提高导致的工资水平上升,二是全球化为中国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三是更为丰富廉价的消费品提高了劳动者的实际收入。首先,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这是工资水平上升的根本原因。全球化在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打开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的同时,国外先进的管理制度、科学技术和人才也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外资企业提高了国内的劳动生产率,也为中国本土企业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其次,我国人口众多,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更是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近乎于无限的廉价劳动力供给,并由此建立起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当中国为全世界生产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品时,全世界的就业机会就或多或少地转移到中国来,由此,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转移出来,数千万在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岗的职工得以再就业,伴随着工业化的城市化被大大加快。我国农村部门地少人多,大量富余的劳动力边际贡献率近似为零甚至为负,适时地融入全球化为大量劳动人口进入工厂和城市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并由此提高了劳动者报酬总量。到2011年,我国来自农村部门的农民工数量已经达到2.53亿,即便假设这一期间平均劳动收入水平不变,仅仅劳动者总数的大幅度增加也能带来劳动者报酬总量的巨大提高。再次,全球化为国内消费者带来了品类更为丰富的消费品选择,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降低了商品的实际价格,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即实际购买力得以大幅提高。
3.本世纪初至今。2000年以来我国全球化程度继续上升,但是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却没有实质性改变,总体上一直处在低利润率、低附加值的中下游。这一阶段经济全球化因素对我国劳动者报酬的影响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普通劳动者未能充分享受到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大多数劳动者是普通劳动者,他们的就业充分程度和收入水平及其变化,是评价经济发展战略成败的最终标准。如表1所示,上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因素对我国劳动者报酬的增长效应在进入本世纪后开始显示出弱化的迹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开始更多地被资本和政府所占有。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市场,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体的中国商品④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为保障“中国制造”的市场份额,中央政府通过汇率管制等方式压低产品的国际价格,地方政府出于对本地经济发展或者自身政绩的考虑而采取的招商引资竞争带有明显重资本轻劳动特征,由此让出的利益最终却只能从劳动力成本中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劳动者报酬的增长。近十多年的时期里,我国劳动者报酬的提高低于GDP增长率,普通劳动者未能充分享受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反观垄断行业,则利用其特有优势以低成本获取或占用国有资源,合法而不合理地独占市场机会,获得超额垄断利润并将其转化为部门内部收益。从这个角度上看我国所参与的全球化既没有充分体现公平,也没有很好地实现效率。
二是全球化对不同技能等级劳动者的影响不同。具有某些专业特长的劳动者收入增长快于非熟练技术工人。由于具有专业特长的劳动者属于C类工人,他们可以通过和发达国家更高技能的劳动的国际分工合作而受益;而非熟练工人属于D类,被排除在国际产业链之外而无法受益于全球化。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熟练技术工人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从而有更多机会配置到生产率更高的地方,非熟练工人的情况则相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要素是分层的,全球化对劳动力的影响也不同,全球化增强了资本和熟练劳动力等流动性较强要素的供给弹性,而降低了土地和非熟练工人等非流动要素的需求弹性。
三是一些体制缺陷成为提高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地位的障碍。经济全球化是包涵资本、技术、产品和服务等诸要素的全球化,但并不是全部经济要素的全球化。同其他要素相对比,劳动要素的全球流动存在着巨大的障碍。在我国,这种情况要更为特殊,表现在不论是资本(主要是外来资本和民营资本)要素还是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性都要受到比大多数其他市场经济国家更多的限制:错综复杂的行政垄断格局阻断了大量优质民间资本对众多领域的进入;户籍制度限制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形同虚设的工会使劳动者报酬集体谈判制度难以发挥实质作用;地方政府政策偏向“自由放任”的新自由主义方向,没有对劳动者的雇用、工资、福利和劳动保护等方面做出足够严格的规定,并在一定程度上对部分企业以损害劳动者利益而获取投资者市场利益的现象采取了容忍的态度;中央政府将经济总量的增长始终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地方政府对淘汰落后产业和多余产能政策落实不到位,在最近一次的金融危机以后这种情况不但继续延续,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总之,中央政府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和进一步深化改革力度的不足,地方政府唯GDP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国民经济对旧有增长模式的强烈路径依赖等等,都构成了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地位的根本。
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理论上看,经济全球化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并没有简单确定的关系。本文认为全球化对劳动者报酬的作用不能简单地归类于有利或者不利,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化的:全球化中的劳动者报酬的高低取决于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在国际产业链上的相对地位,劳动者在国际化的产业分工中获利多寡和其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层次高低正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的劳动者群体的劳动报酬和劳动者报酬的总体状况均符合上述规律。
EricMaskin在2010年的中国之行中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出的政策建议是:提高产业工人技能,特别是为D类劳动者提供可以获取的技术培训,以便发展中国家劳动者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同发达国家劳动者国际合作的机会,从而提高自身收入。这一建议在其正确性的同时却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政府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公共培训机会的积极作用在任何时候都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仅仅从国际产业链下游争取同发达国家熟练产业工人的合作为目标却有发展短视的嫌疑,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更是如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产业分工中长期处于中下游,成为发达国家的附庸,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特征,应该极力避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市场经济跨出国门实现世界范围的市场融合,在此过程中,低利润率、低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必然出自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国际产业链中的中低端地位与较低的劳动者报酬必然是孪生的。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高劳动者报酬,除了更为积极地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并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谋求上游地位以外,别无他法。这就需要我们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思维,改革经济发展模式。
首先,要摆脱对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路径依赖,实现经济发展由投资及出口导向型向国内消费导向型的转变。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表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实现在本土消费市场不振情况下的经济腾飞。提振国内消费,有利于本土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有利于中国企业和劳动者在国际产业链中谋求更有利的位置。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潜在消费市场,理应成为本土企业成长的沃土,本土企业做大做强与扩大国内消费以及提高劳动者报酬具有可以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作用。
其次,需创造更加公平的生产要素市场环境。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和信息等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使用的各种资源。目前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中仍然存在大量的流动,即我国较为特殊的土地制度使得土地资源不能实现有效流转,大量农村土地无法满足集约生产条件,同时也把过量的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资本领域中行政垄断为资本流动设置了重重障碍。劳动力市场不健全,户籍制度成为农村劳动力城镇化的显。此外也存在城乡社会保障和教育水平差距过大等隐。以上问题中有些是因为市场机制的不健全而间接作用于劳动者报酬,有些则是因为限制了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性而直接制约了劳动者报酬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