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春节的历史意义

春节的历史意义

时间:2023-06-08 11:20: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春节的历史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春节的历史意义

第1篇

20xx南京夫子庙灯会介绍:

秦淮灯会又称“金陵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主要在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至今为止已经举办了20届,是中国最著名的灯会活动之一。

20世纪以后,灯会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灯彩的扎裱技艺也不断提高,并推动了南京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兽舞、秧歌、踩高跷等民间艺术的发展。

20xx南京夫子庙灯会时间:

20xx年1月27日-20xx年2月17日(参考20xx年)

20xx南京夫子庙灯会地点:

主要集中在夫子庙地区,目前已经扩展到“十里夫子庙”东侧五里地段,核心区域包括夫子庙、瞻园、白鹭洲公园、吴敬梓故居陈列馆、江南贡院陈列馆、中华门瓮城展览馆及中华路、平江府路、瞻园路、琶琵路一带。

20xx南京夫子庙灯会门票:

40元(参考20xx年,20xx年门票尚未公布)

南京夫子庙灯会意义:

南京夫子庙灯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是历代南京民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长久以来,它已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本土和外来的文化艺术贯穿于灯会中,构成其艺术内涵。每年的南京夫子庙灯会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人,他们在领略南京夫子庙灯会、感受金陵民间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南京夫子庙灯会无论是历史意义、人文价值、经济价值还是社会影响都非常巨大,作为南京地区的特色文化空间,它将进一步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

南京夫子庙灯会历史:

南京夫子庙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灯会",主要在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早在南朝时期就有元宵灯会,当时的盛况堪称全国之冠。明初以来,南京的元宵灯会活动就逐渐享有"灯彩甲天下"之美誉,著名的河"灯船"也随之蜚声天下。20世纪以后,灯会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灯彩的扎裱技艺也不断提高,并推动了南京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兽舞、秧歌、踩高跷等民间艺术的发展。

南京夫子庙灯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时期,都城南京就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堪称全国之冠。自明初洪武帝朱元璋在南京倡导元宵灯节活动以后,南京逐渐开始享有了“灯火(彩)甲天下”的美誉,河悬挂花灯的画舫(俗称“灯船”)随之蜚声天下。

历史上的南京夫子庙灯会主要分布在南京河流域,20世纪以后它主要集中在夫子庙地区,目前已经扩展到“十里”东侧五里地段,核心区域包括夫子庙、瞻园、白鹭洲公园、吴敬梓故居陈列馆、江南贡院陈列馆、中华门瓮城展览馆及中华路、平江府路、瞻园路、琶琵路一带。

南京夫子庙交通:

公交4、7、40、44、49、62、304路到南京夫子庙(东)站下;

游2、1、15路到夫子庙(北)站下;

第2篇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05-01

音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殿堂里的一朵奇葩。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告诉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名音乐文化的传播者,首先要做到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用自己的热情去感化学生,深入挖掘本地区、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努力掌握民族音乐中各种艺术形式的风格特征以及它们所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力争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手段去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繁荣校园文化生活。因此,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财富来开拓学生的精神生活、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及音乐素养,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完善义务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为土生土长的思南人,开发、保护、推介、弘扬本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义不容辞。音乐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技巧仅凭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很难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更不用说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再创作了。思南县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音乐艺术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特别是花灯曾多次亮相中央电视台,是思南人赖以生存的精神财富,是中华音乐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枝艳丽的奇葩。据初步统计,思南目前已收集到的民歌约有1000多首,民间器乐60余种,独奏、重奏、合奏乐曲百余种,歌舞24种,戏曲、曲艺11种,其中很多是集歌、舞、乐、说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别具一格、魅力无限。推介和传承本乡本土的民族民间文艺,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强烈的爱乡爱家之情,更可以陶冶情操,发展民族音乐,繁荣校园文化。

流淌在思南民间那些绚丽多彩的民族器乐和大批优秀的民族器乐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思南县少数民族热情豪迈,自信乐观,喜鼓乐、好吹奏,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丰富多彩。以鼓、钹、锣为代表的打击乐器,以唢呐为代表的吹奏乐器都是土家族、苗族所特有的器乐代表,也是民族音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活动也非常丰富,大型的就有20多种,其中以春节庆祝丰收为主。据史料记载,思南民间花灯音乐从唐代就开始发展,并代代相传,历史极为悠久,各种活动项目、节日内容都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充满人情事理、生活习俗、艺术特点和民族风情,别具情趣。这些均有助于繁荣校园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艺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在思南民族民间音乐中,能够把《风花雪月》这样具有美好意境和充满想象的音乐艺术,谱写成如此哀婉动听的乐曲来,实在是少有!关于风花雪月古人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而思南的《风花雪月》是什么呢?我们收集整理出思南版本的哀婉乐曲《风花雪月》:

音乐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内容,其寓教于乐的独特功能是别的知识技能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尤其是优秀的民族音乐带给学生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是其他艺术形式取代不了的。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已超越了音乐本身,在促进民族文化的进步与发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欣赏者的言行举止。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要善于直面校园音乐文化的现实和未来,切实履行好校园音乐文化工作特别是民族民间音乐对繁荣校园文化的职责和义务,那些耳熟能详的民歌,那些曾经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对学生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具有吸引力。思南名人辈出、风光秀丽、历史悠久,这些乡土人文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把家乡的民族民间音乐引入校园,无疑给校园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一个个巨大的空间,也将给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第3篇

 

在我很小的时候,由于身体不好,需要隔两天,去医院打一次针。做教师的妈妈工作很忙,要等晚自习的学生们都散去,才匆匆归来。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租车,公交车也早早就下班了。妈妈就会背着我,一深一浅地踩上一个小时的来回。每次,我就趴在妈妈肩膀上,用手指缠着她乌黑油亮的长头发,听她轻轻地唱着《鲁冰花》,百听不厌。

那条路妈妈背着我走了好几年。印刻在记忆中的,从未曾有过生病的烦闷,或是打针的痛楚,倒满是妈妈的清脆的歌声,和暖暖的发香。

一年一年的春华秋实,一段一段的风雨兼程。岁月无声无息的流淌,不知不觉,我大学毕业了,妈妈的头发却白了,丝丝缕缕,泛着闪闪的银光。就这样,我长大了,妈妈却老了。今年春节晚会,一曲《时间都去哪了》,感动了无数观众,家庭的温馨与亲情的传递,让我们的身边爱意浓浓。

我想,中国梦,应该是幸福的、温暖的梦。 

说到温暖,今年的1月16日,最低气温只有零度,屋后的柱檐上,还挂着冰柱。但我们整个园林局系统,却是热浪腾腾。这一天,国家住建部正式发文,命名盐城市,为国家园林城市。我还清晰的记得,办公室主任,签转文件时,激动颤抖的双手。也就是那时,我突然发现,这位40出头、朝夕相处的领导加同事,不知什么时候,竟然长出了满头的白发。也就是那时,我突然发现,园林局系统很多的领导及同事,都长出了白发,消瘦了一圈,憔悴了很多。他们或驻扎在工程建设现场,或奔波在督促检查一线,或埋身在资料整理卷中,为了抢时间,争速度,我的这些可亲、可敬、可爱的同事们,每周7天连轴转,从没有哪怕是一天的休息时间,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十二个小时以上,常常加班熬通宵,顾不上吃饭更是常有的事。

他们的白发,体现的是园林人忠诚敬业的赤子情怀,岿然不动的品格魅力,和高度自觉的坚定信念。

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最伟大、最壮丽、最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好梦”。要使这一“好梦”成真,不仅要有美好的祝福、真诚的期盼,更需要有一种,立足本职岗位,付诸于实践的拼搏精神,为之奠基,为之铺路。

我想,中国梦,应该是立足实际的、奋力拼搏的梦。 

园林局系统,加班的人很多,要是碰到灯管不亮、开关不灵的情况,大家都会立刻想到一个人,他就是我到园林处上班的第一个师傅,陈新民。陈师傅是公园管理、绿化执法队员,凭着心灵手巧,考取了电工证书。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竭尽所能做好机电维修服务。看着白发尽染的陈师傅,攀爬着人字梯,上上下下,换灯管,修开关,换线路,我们就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园林人身上那种朴实无华的奉献精神。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是一种态度,是一道信念,是一番行动,更是一股力量。

第4篇

关键词:益阳花鼓戏;形成与发展;艺术风格;严峻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145-01

益阳花鼓戏是民间传统文化娱乐的歌舞之一,以鼓乐伴奏而得名,俗称“打花鼓”。益阳花鼓戏有着辉煌的历史,属于长沙花鼓戏的范畴,以长沙官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益阳花鼓戏作为重要艺术流派,2008年被列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继承和发扬益阳花鼓戏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娱乐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广大民众,而且也是保存了我们中华名族的特色文化。

一、益阳花鼓戏的形成与发展

益阳地花鼓又称对子花鼓,它源远流长,最早从清同治年间开始,当地人称丑为“小花脸”或“三花脸”,丑角头戴无边草帽,系白裙,执青折扇,演出时多走矮子步。旦着彩衣裙,戴凤冠,演出时一手舞巾,一手舞扇,多走摇步、膛步、云步和闪步,代表作有《十杯酒》、《拖地板》、《红灯歌》等26个曲目。深受群众欢迎,曾获湖南省文化厅嘉奖阳流行。多于春节或重大喜庆节日演出。

解放后的花鼓戏,有了很大的起色,并逐渐市场化,且有了专业的剧团,据统计,1981年的剧团就有54个之多,并且这一年,湖南花鼓剧团成立了,在此之前,湖南省已有专业学习花鼓戏的学校,湖南省戏曲学校,设有花鼓戏专科,当时的剧目已有400多个。

二、益阳地花鼓的艺术风格

(一)益阳地花鼓题材

一般是来源于生活,特别是小戏,这样的话,适合大众口味,比如《刘大娘我笑呵呵》,讲述了一个农村妇女养了队上的一个好猪婆,个个夸她养的蛮不错,下了一窝崽,有十几个,个个都长得蛮不错,社员们纷纷来订货……,表演非常活泼诙谐,经久不衰,音乐多用土生土长的民间音乐。

(二)唱腔种类

花鼓戏之类的民间戏曲,在发展史上是没有“声腔”概念的,如果要把湖南花鼓戏唱腔分类,主要根据不同的演唱与伴奏形式、不同的唱腔特点、不同的音乐风格与表现特性这三个方面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小调;二是牌子;三是打锣腔;四是川调。

(三)音乐特色和表现手法

花鼓戏原只有几个基本曲调,用于简单情节的戏剧之中,由于戏剧情节的复杂化,以及人物思想感情表达的要求,原始曲调变成了各种不同节奏的三百多种歌曲牌,其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各不相同。首先“川调”,源于山歌及民歌。按调式分为宫调式、羽调式两种,宫调式强调六级音,羽调式强调七级音,花鼓戏为特别浓厚。川调、打锣腔、洞腔,统称正调。其次“小调”,一些比较原始的民歌、山歌、城市小调和丝弦小调,表现情绪较为单一。某些小调发展较大,能表现多种情绪,编入了正调。

(四)湖南花鼓戏的演唱特点

湖南花鼓戏的唱法特点可以概括为“颤”与“不颤”。常见的湖南花鼓戏曲调有四类:川调、打锣腔、洞腔、反手洞腔。不同曲调的颤和不颤抖不在同一个地方,颤的程度也不一样,各有其规律。例如,打锣腔中的“Sol”音一般是稳定不颤或少颤,但在川调中是要快颤或中速颤的。

三、严峻现状

益阳花鼓戏历经了千年,发展到今天已然是个奇迹,然而,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暴露了,经过分析,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是益阳花鼓戏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一是大众审美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欣赏由电影电视和一些其他媒介传播的流行音乐,花鼓戏这种遥远而古老的方式,显然有点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二是益阳花鼓戏本身存在的问题,内容陈旧,时代感不强,不与时俱进,特别是近年来,社会飞速发展,它没有结合现代花鼓戏所赋予的新内容所进行,所以一些陈词滥调已经不符合人们现如今的口味了。三是花鼓戏专业人才的流失和断层。老一辈花鼓戏演员已经老去,而新一辈花鼓戏演员的成长还需呀一定的时间,更主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去了解和学习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导致花鼓戏演员的断层。

四、发展建议

怎样才能让益阳花鼓戏源远流长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做好益阳花鼓戏自身的工作,加强益阳花鼓戏的理论研究工作,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加强花鼓戏不同阶段的理论研究,有着很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二,做好益阳花鼓戏的传承工作,首先是要对老一辈艺术家的保护和尊敬,包括编剧、导演、演员、音乐研究人等等。提高演艺人员的工资。第三,做好花鼓戏的宣传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提高人们对花鼓戏的的了解程度,没有观众就没有戏曲,培养票友也是至关重要的。第四,改进花鼓戏剧团的管理模式,一套合适的管理模式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能促使花鼓戏的不断繁荣,对据团成员进行精简,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等等。

益阳花鼓戏是湖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地方小戏,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并成为戏曲界不容忽视的艺术奇葩。

第5篇

中秋节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文化内涵已发展成表达美满、和谐、富饶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秋节经典演讲稿2021范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中秋节经典演讲稿2021范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在这金桂飘香的九月,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中秋节,一直以来被誉为中华民族最具人情,最具诗情画意的中国传统节日,它在每一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这是一个象征温暖团聚的日子,也是中华儿女乡愁的依托。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中秋节”等;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代表着团圆、和家欢聚。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赏月已成为各地共有的习俗。家人都会坐在院子里,吃着月饼,欣赏悬挂天边的月亮,圆月知人心,和家人共进一顿晚餐,为远在他乡的亲人送上真诚的祝福,是中秋节最重要的章节,。杜甫怀着无限的期望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更是真诚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在书写关于中秋的诗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同学们,我们应该铭记中华传统,继承中华美德,勿忘传统佳节,让我们共同分享这佳节到来的喜悦和欢乐!谢谢大家!

中秋节经典演讲稿2021范文2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来临之际,我在这里向大家提前祝福!祝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在圆满的节日里收获圆满的幸福和快乐!我想这也是中秋节想要为我们每一个人传递的一份力量吧!在此,我今天的演讲主题就是我们的“中秋节”,希望大家能够仔细聆听,感谢各位!

在我认为,中秋节是每个家庭团圆的符号。每到中秋节这一天,天上的月亮圆了起来,远在异乡的人们就会无比的思念家乡。所以还未月圆的时候,我们看着月亮一点点的圆起来,仿佛就在告诉着我们该回家了,该和家人们聚一聚了。中秋假期的来临,让那些想要回家的人都找到了回家的路,而中秋这个节日的意义也就开始展现了。月亮让人思念家乡,也让人有了回家的欲望。中秋节和月亮相连,无非也就是寓意着回家的团圆是每一个家庭都期待的。

那么中秋为什么这么值得我们去重视呢?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交通已经很便利了,大家对团圆的意识依旧是很浓厚的。在春节、中秋等节日里,我们最期待的也就是和我们的家人们围坐一团,吃一顿热饭,一起聊聊天,缓解一下生活中的疲惫。中秋节作为我国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努力继承的。

我们作为这新一代的学生,在传承经典文化这个层面上应该是要一直往前的,有很多的事情是值得我们去努力的,比如说学习和传承,因此,亲爱的同学们,我相信大家也能够在中秋节里感受到那一份快乐和文化,我也相信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主人,能够将这一份力量传递下去,将我们这一份传统文化更好的继承下去!

中秋节即将抵达,一个团圆的假期就要来临,那么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投身于这次中秋假期里,一起去享受一次快乐吧!和家人们一起吃一顿团圆饭,一起赏月吃月饼,让这个节日过出它原本的味道来,也让我们在这样的一次享受之中,把这一份文化默默地继承下去。在这个中秋节里,我也祝愿我们的每一位同学将来在学习当中取得一个圆满的成绩,祝愿老师们在工作当中继续顺利。佳节不可辜负,让我们一同期待这一次节日吧!让我们一起携带一份责任去享受这一个节日吧!

中秋节经典演讲稿2021范文3老师们同学们:

中秋月圆,学海情缘。在这特殊的夜晚,学海中学的全体师生,汇聚在美丽宁静的校园操场,沐浴着融融月光,沉浸在浓浓情意中。

一个月前,我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学海,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又从相知到相亲。感情的升华,使我们对我们的学校,对我们的老师,对我们的同学更是难舍难分。一声声“老师好”“同学好”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房。让我们这种抒不尽、道不完的情怀融进今晚的月光里、祝福中、歌声中!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我代表学海中学,祝你们中秋快乐,万事如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景色迷人的中秋夜晚,自然牵动着我们的血肉亲情。家中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今晚很有可能和我们一样,围坐在这柔和温馨的月光下,为我们祝福。这里,我也代表我们的全体老师,全体同学,通过我的声音,向远方异地的亲人们,送去一片温情,遥祝他们身体健康,中秋愉快!我们也真诚地禀告父老乡亲:学海的师生,你们的亲人在这里生活安定,心情舒畅!我们向你们表示,一定牢记你们的嘱托,不负你们的厚望,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请你们放心!

我相信,真挚的感情,精湛的演艺,一定能使今晚的晚会热烈成功!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中秋节经典演讲稿2021范文4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一提到中秋节,大家就会想起月饼了!如今,我们的月饼种类越来越丰富了,它不仅寄托着我们对家乡的思念,也表达着我们的一种祝福。所以月饼是中秋节里最有代表性的东西了,也是我们和亲友之间联系的一个必然渠道。在这个中秋佳节里,让我们和家人一起月下品美食,一起享受这月圆的美和惬意吧!

关于月饼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我所知道的是,月饼之所以是一个圆形,是因为从古大家就开始对团圆这一个词开始向往和追寻了。小小的一个月饼,寄托了人们对家人的一种团圆的愿望,也寄托了一种美好的祝愿。不管你是身处异乡还是近在身边,品尝一个月饼,看一看天上的月亮,仿佛就能感受到来自亲人的祝福了。所以在中秋这个节日里,月饼是一道充满思念的菜,也是一道给予人安慰的良药。

对于中秋节,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道文化,它传承千年,经久不衰,是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以及传承意义的。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在传承经典文化的这条道路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不管我们是否明白中秋的意义,我们也应该要知道中秋节的这个传统文化,明白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去承担的,把文化传承下去,祖国的力量才会更加的深厚,我们的生活也会在各种文化底蕴下更加的美好和舒适。

虽然我们是一名小学生,但是通过这么些年的学习和生活,我们或许都明白了,现在这个时代,大家越来越往精神层面上去靠拢了。我们的节日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文化的传承和接纳也越来越重要了。不管我们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里,我们教育中总会充斥着文明,无形中为我们增添了一道责任,那就是对文化的传承!

同学们,这个中秋节你们心中会有一些什么想法呢?希望我们在享受节日欢快的同时,也能去想一想这个节日背后的那一道经典文化。希望我们可以带着这些传统文化一路前行,做一个有作为、有想法、有责任的中华少年!中秋节即将到来,我在这里也给我们的老师和同学献上最好的祝福!祝大家中秋快乐~家庭圆满幸福!往后顺利无忧!

谢谢大家!

中秋节经典演讲稿2021范文5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在这金桂飘香的九月,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中秋节,一直以来被誉为中华民族最具人情,最具诗情画意的中国传统节日,它在每一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这是一个象征温暖团聚的日子,也是中华儿女乡愁的依托。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中秋节”等;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代表着团圆、和家欢聚。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赏月已成为各地共有的习俗。家人都会坐在院子里,吃着月饼,欣赏悬挂天边的月亮,圆月知人心,和家人共进一顿晚餐,为远在他乡的亲人送上真诚的祝福,是中秋节最重要的章节,。杜甫怀着无限的期望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更是真诚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在书写关于中秋的诗篇。

第6篇

情之所系 潮剧之上

中国戏剧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在世界剧坛上占有独特的地位。潮州戏剧是中国古老戏剧的一支,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白字戏,主要流行于潮州方言区,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分布于粤东、闽南、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刘福光先生的家乡是潮州戏剧的发源地,他成长的地方,香港又是潮州戏剧的延伸地,仿佛注定了他与潮州戏剧的缘分。潮剧的形成和发展,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吸收了戈阳、昆曲、皮黄、梆子戏的特长,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如潮州音乐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刘福光先生祖籍汕头澄海上华镇横陇乡,1958年来到香港,从小深受潮州文化熏陶,醉心于潮州戏剧,一辈子在潮州戏剧中流连忘返。大半个世纪的美好岁月在他的鼓声中悄然流过,如今他依然说:“我热爱潮州戏剧,在家乡时就喜欢,学习潮州戏剧。”在他的鼓声中,可以听出他的沉醉与幸福,一生能在自己的最爱中走过,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刘福光先生的钟情换得了他一辈子的快慰。

早在1960年,刘福光先生就成为了韩江潮剧团里最年轻的鼓手。自幼喜爱潮州戏剧的他,性聪慧,好学不倦,追随名师努力学习,熟识乐谱乐理,考究潮剧传统艺术,具有一定的艺术造诣,前辈称“其前途无限也”。当时年纪轻轻的他身兼数职,首先是副团长兼编导,其次是音乐组组长,还是团里的会计,负责剧本整理,音乐设计,舞台装置等。一个甲子过去了,刘福光先生仍在坚持,在时光的淘洗中成长为香港潮州戏曲音乐艺术工作者。

潮州戏剧地方特色鲜明,带有浓烈的地域风味,这就是它的独特之处,为人喜闻乐见的缘由。潮州戏剧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各有应工的首本戏,表演细腻生动,身段做工既有严谨的程序规范,又富于写意性。潮剧音乐属曲牌联套体,唱南北曲,声腔曲调优美,轻俏婉转,善于抒情。潮州戏剧的种种,刘福光先生了然于胸,他就是一位优秀的鼓手,在剧团音乐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他对音乐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在与潮州戏剧相伴的日子里,刘福光先生将对它的喜爱深埋心底,只是默默地感受它的美好与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传承文化 平淡是真

潮州戏剧是中国古老戏曲存活于舞台的生动例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表现形式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较高的审美价值。他浸润在这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以其不变的热情与执着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不知疲倦的传唱潮州戏剧,致力于发扬与传承民族文化精华。

基于对潮州戏剧的热爱,刘福光先生很早就参与了众多与此相关的社团,以更好地继承与传播潮州戏剧,让更多的人喜爱它,分享它带来的快乐。刘福光先生现为香港潮乐演奏团团长,韩江潮剧团副团长,潮商互助社音乐部副主任,汕头市澄海潮乐研究会理事,香港艺术发展局审批员。会计本是他的主业,传承潮州戏剧却是他一生致力的事业。他是香港潮乐知名乐师,在多个乐团的音乐组,他偕同他手中的鼓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潮州音乐既有传统古乐之遗制,又有本地的创造发明,形成了一个成熟、丰富的多乐种、多形式的地方音乐,潮州大锣鼓以其花式丰富、气势磅礴而著名,列为中国三大锣鼓之一。刘福光先生对潮州戏剧的喜爱之情,是通过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了,因为他手中的鼓,潮州戏剧因此也多了一份曲调和气势。

在五六十年的时光中,刘福光先生参与各大庆典、晚会、春节团拜等活动,演出潮州戏剧,让这古老的艺术走进众人的生活。新韩江潮剧团原为韩江潮剧团,建立于1959年,1987年成为专业剧团。剧团经常于各大会堂及神功戏中演出,亦曾到泰国、新加坡及潮汕各地公演。刘福光先生现为该团副团长,众多活动他都积极组织参与,为潮州戏剧的发展与传承尽心尽力。韩江潮剧团于2006年应香港第八届中西区文化艺术节组委会邀请,在港作为潮剧专场演出;2011年在中国戏曲节上《南山会》、《占花魁》等经典名目亦再次呈现在观众面前……在数十年间,他不计较个人得与失,为传播潮州戏剧全力以赴。

献身于潮州戏剧,刘福光先生最大的感受就是“很享受”,他说:“我们的表演都是非牟利的,是义务的,而我们所得的一切只是希望,传播潮州戏剧这一传统文化艺术,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时光如白驹过隙,刘福光先生已经从当年最年轻的一位鼓手,变成了今天乐团里的一位长者,所有的付出与坚持,只为潮州戏曲能在历史舞台上更加精彩,悠长。

自1990年以后,潮州戏剧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和多种现代文艺形式的冲击,投资减少,人才流失,艺术水平下降,优秀的传统表演艺术濒临灭亡,正处在艰难发展的状况之中,亟待保护和扶植。在香港潮州戏剧亦难以脱离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多年来,潮州戏剧经历了令人喜悦的繁荣和让人失落的惨淡,但和刘福光先生一样对潮剧包含热情和执着的人,对潮剧寄予的希望,对这种传统艺术的情节却挥之不去。他深切希望社会各界人士支持传统地方戏曲艺术,协助培养更多人才,使潮剧成为增进潮人乡情桑谊,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尽管对潮州戏剧的发展寄予厚望和深情,但随着在继承与发扬潮州戏剧之路上越走越远,刘福光先生亦愈来愈觉压力重重。他满心忧虑地说:“现在的年轻人对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越来越不感兴趣,很难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将其发扬光大更是困难。”面对自己所锺爱的和一生奉献的事业渺茫的前途,他忧心忡忡。然可喜的是,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广东省成立了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致力于推进潮剧艺术的传承,改革和创新,培养和扶持潮剧艺术优秀人才,促进潮剧文化交流与发展。当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时,他定是喜出望外,这样的成果,也离不开众多的“刘福光”的努力与坚持。潮剧的声、色、艺,他祈望潮剧雄风再起,大展风采,让观众感受“南国鲜花”的绚丽与娇艳。

刘福光先生现在处于半退休状态,身为会计的他,上午到朋友的公司上班,下午休息。于他而言,看各地的戏剧,鼓动手中的鼓,为大众演一场古老戏剧就是人生的最大享受。在古老潮剧中,潮音袅袅,乐韵悠扬,生动的情节、悠扬的弦乐、悦耳的唱腔,都是刘福光先生如痴如醉半个世纪之久的理由,直到永久。

第7篇

关键词: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6-0225-02

一、中华传统节日的变味

(一)商业炒作而引发的传统节日变味

对于商家来说,假日经济是近年来最大的黄金增长点。各行各业纷纷从攫取利润的角度,打造节日品牌:旅游行业人员考虑的是充分调动人们的旅游热情;商业部门考虑的是充分调动人们的购物热情;饮食部门考虑的是充分调动人们的吃喝热情。佳节原本的意义被商业泡沫和人情关系歪曲抹杀了。人们几乎忘记了节日本身的实际内涵,而留给人们更多的记忆是“花钱找罪受”。

(二)因腐败现象而助长的节日变味

近年来,由于政府官员腐败现象的屡禁不止,中华传统节日中“礼尚往来”的形式被人变相利用,成为一些人送礼拉关系的有利借口。许多人把中国的传统节日当做是巴结领导的黄金时机,节日也因此成了滋生腐败现象的温床。狂热的“月饼大战”令人口瞪目呆。月饼越来越奢华的包装,越来越离谱的价格,成了腐败作风的催生物。在月饼盒里,月饼只是以一种点缀物出现,精美的手表、照相机,昂贵的高档酒等等,则成了月饼盒中的主角。

(三)因崇洋心理而造成的节日变味

随着改革开放的成功,许多舶来节日越来越受到青睐。“圣诞节”也像招商引资一样被引进了中国,在“圣诞节”的三天里,戴圣诞帽的年轻人随处可见,打折促销的商家比比皆是,歌厅夜总会家家爆满。除了圣诞节,还有“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如今的洋节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虽然这些“洋节”在中国还没有享受到“假日”的礼遇,但是它们却已成为商家和众多城市年轻人心目中的“名牌节日”。

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渊源流,内涵深刻。这些节日风俗,是古代人民留下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这笔文化资源需要充分挖掘,再进行整合利用,才能显示出它的特殊价值。

(一)“礼仪”文化资源的利用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雅号。中华传统节日的礼仪形式丰富多彩。这些礼仪形式如不加保护就会逐渐流失。因此,国家有关部门,一方面应给予尚有活力的传统民俗活动以政策性宽容,如借助节庆、寺庙、祠堂、地方戏及各种游艺形式,进行祈禳、庆祝、迎送、婚丧活动等等。并且在政府举办的庆典、开幕式一类的公共活动中,有意识地采用一些中国传统礼仪形式。另一方面通过大众媒体大力宣传传统民俗礼仪形式。

传统礼仪的倡导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曾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承担着维系社会秩序的作用,同时也发挥着动员社会、凝聚人心的社会功能。礼貌、礼仪的缺失是当今社会、尤其是青年一代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应更多地提倡中国习俗仪规。在大中小学校、国家公务机关、社会服务行业、演艺界等场所,应广泛展开中国传统礼俗文化教育和行为举止培训;设立中国礼俗学校或专业,培养专业人才。尤其是要对中小学生的日常礼仪有所规范。学生们经过外在的礼仪约束,经过一定的时间就可能会转化为一种内在需求,从而使学生成为文明形象的代表。

“礼尚往来”――这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是中华传统节日内容的一大特色。“礼尚往来”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礼节上的往来、情意上的往来。正是这种礼仪特色,使得中华传统节日成为欢庆、吉祥、安康、团圆、幸福的象征。因此,在传统节日的“礼尚往来”中,应大力倡导“礼轻情义重”的传统礼仪美德。通过传统礼仪的回归,实现建立良好社会风尚的目的。尤其是政府机关在组织春节团拜会、老同志慰问等形式时,更应实践这一宗旨。同时,在舆论宣传方面,更应倡导、弘扬这种礼仪风气。确实使“礼尚往来”的形式体现真情实意的内容。

(二)娱乐文化资源的利用

1.以节日的狂欢形式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华传统节日历来体现了欢乐、祥和的特点。这些节日,不但具有丰富的礼仪内容,而且往往还形成了众多的文艺娱乐形式。中国的除夕是全民族的狂欢之夜。一年365天,除夕可说是中国人的重要驿站。一路的辛劳,一路的喜悦,都在除夕中得到溶解和升华。除夕的狂欢形式,既是一种快节奏工作状态下的彻底放松的,也是一种民族自豪感的宣泄。人们通过节日的狂欢感受浓浓的亲情和欢乐祥和国泰民安的氛围。这种狂欢的方式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大好时机。这些年来,传统节日的味道越来越淡。以某些大都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做法为例,这一做法,无疑将削弱传统节日的欢乐气氛。应该对“燃放烟花爆竹”这一问题采取“疏导”的办法,如从改进烟花和爆竹的生产制作工艺入手,使它减少或降低破坏力。

与此同时,还应大力支持和推广传统节日的许多文艺娱乐形式。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元宵节的闹花灯、清明节的踏青、重阳节的“九九”登高,这些活动既反映了民族特色,又烘托出了浓厚的节日气氛,所以应该加以支持和推广。一方面,政府应给予政策上的扶持,给这些文艺娱乐活动提供人力物力的帮助。如一些民间团体的戏班子,他们往往由于经费紧张而陷于尴尬的境地,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扶持;另一方面,在庆祝传统节日时,要让传统节日还其本来面目,让每个节日过得更独特些、传统元素更丰富些。要倡导一种传统文化回归,开展多种形式的庆祝方式。中秋节在古时候就有许多不同的庆祝方式,如赛诗会、灯谜、月谜等等。现代中秋节也可以采用这种形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体现欢乐祥和的气氛。

2.给传统艺术切入现代技术模式,提高观赏效果

中华传统节日中的许多艺术娱乐内容,往往因为形式过于陈旧,观赏效果较差,已经很难提起人们的兴趣,而现代艺术又往往缺乏文化内涵。为此,可以对传统艺术进行包装和改换,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赋予一些传统艺术以适合的现代形态,扩大中国审美模式的影响,从审美趣味和认知方面增进对中国文化品格的认同。如把木偶、皮影等表演艺术形式影视化;在说唱、快板等艺术中穿插“TV”形式。使它们更多的汇入现代艺术的新格局,增加表现力度和观赏效果。

三、亲情文化资源的利用

作为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向往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形成了中华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每逢节日,人们最盼望的就是与家人和亲属平安团圆、欢度节日。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不惜钱财、时间、体力,只是希望在同一时刻,与家人团聚,共享佳节。因此,节日无疑是人们联络感情的纽带。

(一)突出节日亲情主题,凝聚海内外华人

中华民族侨居在世界各地的人员很多,这是一笔十分可观的人力资源。中华传统节日像一剂强力的黏合剂粘合着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侨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无论他在哪一国家,只要到了节日时间,他们就会想到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深深地眷恋祖国。这种人间真情的传承,正是中华传统节日的深刻魅力所在。这种亲情的传递如加以弘扬,紧紧拴住海内外华人的心,使他们不管定居在何处,红心永远向着祖国,一旦祖国需要,随时都将奔赴祖国。因此,在庆祝节日时,务必突出亲情主题,使传统节日成为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最佳时机。

(二)以亲情传递为契机,发展交通信息事业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应使更多的人暂时放下紧张的工作,拥有与亲人团聚的机会,享受天伦之乐。在传统节日期间,还应充分提供交通信息便利,使更多的人与家人团聚,享受亲情。铁路、公路、民航应给旅客充分提供方便,如增加班次、加强人员监督管理等等。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作用,广泛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及时提供春运动态、车船、飞机班期信息等,为旅客出行提供有效信息。通信部门在节日期间也可以大力开发,电话、短信等形式都将为联络亲情起到很大作用。

四、道德文化资源的利用

(一)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纪念,弘扬道德精神

有许多传统节日都有独特历史意义。如提起“端午节”,人们就想起屈原;一提起清明节,人们就想到了介子推。这些历史人物在人们的心中都留下了美好的形象。屈原的爱国主义形象、介子推的清廉淡泊的形象,都可以成为目前道德文化宣传教育的材料。因此,在节日里,开展对一些历史人物的纪念,将为思想教育提供材料。在烟雨迷蒙、万象更新的清明时节,踏青扫墓,怀念先人,实际上寄托了生者对生命的敬畏,对往昔的尊重,反映了人性中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愫。通过感激先人的赐予生命,缅怀先人的道德风范,实现先人的理想追求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寻根心理与归属意识。既实践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二)通过节日礼仪形式,提倡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家庭和睦、尊老敬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通过节日的习俗,通过全民的节庆活动,民族文化精神得到普及、延续和发展,促使中华民族更加团结。如把重阳节作为广大民众表达敬老尊长情感与美德的最佳机会。由于历史造成的原因,中国老龄人口比例将越来越高。老龄人员在中国既是很大一个负担,也是很大一笔财富。倡导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既能充分利用老龄人口资源,同时,更能形成团结互助、祥和温暖的社会风气。

民俗节日的传承,对保持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节日忠实地映射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是千百年来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民族文化的一条主脉。在充满竞争的国际格局中,国家文化战略的指归是要捍卫民族的文化生存。中华传统节日,是抵御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的重要武器。保护中华传统节日,对于光大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中华优良传统,推动经济发展,将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10.

[2]仲富兰.中国民族文化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7.

第8篇

你们好!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再过几天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了!今天,很高兴我们欢聚一堂,喜迎新春!在此,我谨代表*市中医药学会向一年来辛勤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全市中医药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向为我市中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的中医界老前辈、老领导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诚的祝福!向一直以来大力支持我市中医事业的各界朋友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和良好的祝愿!

在市科协、民政局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在市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年1月8日于成立了*市中医药学会,一年来,学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团结全市中医药工作者同心同德、齐心协力、追求未知、真抓实干,我市中医工作取得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进步和新的成绩,得到了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充分肯定以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年全市中医工作以“卫生管理年”活动为载体,以发展农村中医药事业为重点,以整顿中医保健按摩、中医美容市场为突破口,加快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重点加强中医专科建设,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并重,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和综合服务水平,省中医药学会表彰“*中医药学会为先进学会”。

一、扎实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核心是抓管理“医院管理年”活动的主题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管理年”活动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关键是求真务实,抓出成效。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不断加强中医机构的内涵建设和中医特色建设,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年度中医医院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第一中医院通过全省联查,并获“全省示范中医院”的称号。

二、以“农民健康保健工程”为载体,全面推动农村中医药工作。

实施“农民健康保健工程”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的最有效途径。农村是祖国医学的摇篮,中医药在农村有着坚实的根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农民健康需要中医药。因此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积极推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被*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年度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

1、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按照创建标准,深入社区、逐项抓落实。已通过国家复核验收。

在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方面。制定了“*市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标准”,建立、健全农村三级中医药网络。*、*等县按照“*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标准”,取得了突出成绩。全市*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中医科,占*,其中*个乡镇卫生院都建立了中医科。全省仅五个县被确定为*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其中我市*、*榜上有名。被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年度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

三、科研和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和开展科技兴医,促进学术创新方面,被*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年度中医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和“*年度中医药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四、重视信息、宣传工作。

在中医药工作中,重视信息宣传工作,积极宣传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加强中医药宣传队伍建设,积极为《中国中医药报》、《河北中医药通讯》等新闻、信息媒体提供稿件,以及在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中医行业文艺汇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被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年度中医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五、组织实施春雨工程

省肝病防治春雨工程办公室“*年组织实施“春雨工程”优秀单位”.

六、加强学会组织建设,努力挖掘祖国医学文化遗产。

一年来,先后建立了肿瘤、糖尿病、肛肠、心血管、脾胃、按摩推拿、骨伤、肾病专业*个专业委员会。发展会员*名,壮大了组织,扩大了影响。并开展各相关专业13场,*余人参加了学术交流,推动专业技术创新与发展。

努力挖掘、整理、继承发扬祖国医学文化,年内完成《*中医名人录》编辑、出版工作。该书记述了*千百年的中医发展史和历代名医名人,从全市300*多名在职中医中优选著名中医*名,做到了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全面展示了*源源流长,昌盛不衰,蓬勃发展的中医事业,具有一定的珍藏和健康导航的价值,其历史意义深远。

学会工作以促进中医药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中医药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为宗旨,为我市人民健康和学术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被省“中医药学会评为先进学会”。

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离不开全体中医药工作者团结一心、努力奋斗,离不开老前辈老领导的关心和各界的大力支本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本资料权属文秘写作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写作网更多资料持。为了这一切,我们许多同志常年累月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有些同志为把工作办好常常顾不了家,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老人、照顾小孩,长期超负荷工作。他们不图名、不图利,只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因为他们深知“白衣天使”的神圣责任!她们深知“责任”二字的分量和肩负的使命!恪尽职守,顽强拼搏,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的含义,我经常为大家的这种不辞辛劳、无私奉献、敢于争先的精神所感动,我为我们有这样一支好的队伍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你们为中医事业的发展洒下了辛勤汗水,贡献了聪明才智,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在此,我要深深感谢,感谢全体干部职工,特别要感谢家属们,你们辛苦了!

回顾过去,我们一起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展望明天,我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让我们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互相支持、互相关爱、互相促进,在事业的征程上继往开来,共同谱写中医药事业新的篇章!

今天是我们中医药大家庭大团圆的好日子!为了庆贺今天这团圆的时刻,希望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艺,为大家献上一台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演出,或许表演不是很专业,但节目一定很精彩,因为我们唱出的是自己的心声,舞出的是自己的风采!就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用欢歌笑语来共享收获的喜悦,共同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预祝迎春联欢会圆满成功!

恭祝大家:

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万事顺意!

第9篇

关键词:杨柳青平面设计年画

中图分类号:U212.33 文献标识码:A

杨柳青年画在平面设计中运用的历史意义

中国传统画杨柳青年画,是中国一道靓丽的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从现代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吉祥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史,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

杨柳青年画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现代设计思想,它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语言,及丰富的符号元素,既反映了人文意识,又体现其人文精神。这使得杨柳青年画成为现代设计中的一种特定的设计语言。它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又是多重性的,首先,它具有原创性,审美文化必须是体现一定的审美意识而又能给人以美感享受的文化;其次,它具有蕴藏性,传统美学宝库的蕴藏量极为丰富。所以,设计师从中获取的设计源泉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

杨柳青年画及年画

年画:就是民间过农历年时张贴的表现欢乐吉庆气象的图画。旧时候,每当春节来临,新的一年即将来到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房院打扫的干干净净,在房屋各处贴上涣然一新的年画,即用以创造喜气洋洋的气氛,又借以祈求上天赐给幸福,消除灾祸与不详。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最具有地域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各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俗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年画艺术。由于环境和风俗不同,各地的年画在色彩、构图、造型和功用方面都体现出各自的地方特色,其中天津的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潍坊杨家埠年画,河北武强年画被誉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它们各具特色鼎盛一时。杨柳青年画是我国北方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间木版年画。

杨柳青年画因产于天津西南杨柳青镇而得名,明清年间,这里背子牙,大清两条河流,南有运河弯绕村前,环境优美,水运方便,市肆纵横,街景殷繁。有“小苏杭”之称。据传说,杨柳青在明朝万历年间开始有了年画刻印,到清朝雍正至光绪初年是最兴盛的时期,现所知最早的画店为戴连增,齐健隆两家,到清朝中期,这一带村中几乎是“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

杨柳青的艺术特点。

杨柳青年画从画面上看,赏心悦目的绚丽色彩,祥和欢乐的环境气氛,声容笑貌的人物形态,动听幽默的题词,惹人逗趣的故事情节,以及适合人民欣赏习惯的章法结构等,都形成了杨柳青年画的艺术形式中独有的特色,它的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手法上装饰性,象征性,构成了一种百观不厌的艺术魅惑力。

其取材内容极为广泛,诸如历史故事,神话传奇,戏曲人物,世俗风情及山水花鸟等,特别是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以及带有时事性新闻性质的题材等,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

杨柳青年画是木刻水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保留了民间绘画的技法,并受清代画院的影响,多取材于旧戏剧、美女、胖娃娃等,构图丰满、线条工整、色彩艳丽人物的头脸多粉金晕染及富装饰性。它历经四百年的历史,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和向往,给人以欢乐和享受,其作品历史遗产极其丰富,璀璨辉煌,蔚成大观,其艺术成就独树一帜,卓而不鲜,实为民族文化之瑰宝。它的造型是主观的,讲究饱满,人物形象常常是具有敦厚朴实感的,它不讲究形似,而求神似,如“文人一根钉,武人一张弓”。它的色彩是观念性的,中国五行说对他有很深的影响,色彩具有象征寓意的特点,如红色象征忠勇、正直等,它的构图打破了时空的观念,随意组合,这些都形成了年画自身的特色,使之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风格,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

杨柳青年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成的图案,主要在二维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而平面设计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作为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活动,大到国家政治改革经济发展,小到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都囊括在内,一方面是创造性的,一方面是一种艺术活动。平面设计包括服装设计艺术、招贴设计艺术、汉字设计艺术等。

(一)杨柳青年画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杨柳青年画的主要形式是木刻线画黑白版,加以色彩描绘,构成饱满,造型简练,色彩鲜艳而富有装饰性,内容极为丰富。富有浓郁的民间艺术韵味。

人物画是杨柳青年画的“重头戏”其中的仕女和娃娃备受人们喜爱,福娃贝贝的灵感就来自于杨柳青年画的《莲年有余》。

中国民间年画因其自身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的视觉效果越来越引起现代艺术家的重视。

年画被被许多服装设计师所推崇,年画的美感特征和服装及其相似,它既有形象的直接性,有能使人产生精神上的愉悦,而且更是富于想象性和创造性。

服装设计自从成为一门艺术和学问以来,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它的开发和创造。对设计艺术而言,创意是最重要也是最难得的。许多的设计者本身有着高深的设计功底,但他们缺乏的就是创意,如何在新兴事物的设计上合理利用和发扬光大我国的传统文化,已是一个被大家所关注的课题。其实以年画为母本的一些课题,最容易结合的就是服装设计。就本人所见,年画艺术在服装设计上是有着不可限量的前途的。

其次,在头花、手套、耳环上的应用,这些物品本身都比较小巧,而且也不太被人们所关注,但是在设计师独特创意下,同样能使它散发光辉、头花可用整块的年画底色做面料加以修饰。务必使得其靓丽多姿,火般耀眼。手套用局部年画作底,加以柔美的线条外嵌,即可突出女性玲珑的美手线条。耳环,在吊坠上印有典型的年画门神人物,粗犷者如程咬金、李逵加以佩饰,更能突出个性,显得刚柔相济、英姿飒爽。

此外,在别的服装领域,譬如:肚兜、帽子、布包、皮带上也均使用,其效果古朴典雅。

(二)杨柳青年画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设计是有目的的策划,招贴设计是这些策划将要采取的形式之一,在招贴设计中需要用视觉元素来传播设想和计划,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观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设计的设想和计划。

作为外来的招贴艺术,中国传统美学为中国的设计师提供了大量的养分。

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的美学观潜移默化的影响,招贴画是一种用来传达信息,鼓动宣传的设计作品,它要求一目了然,简洁明确,使人能在一瞬间,一定距离外便明白所示为何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招贴画往往采取一系列表现手法,突出重点,删去细枝末节,甚至背景,并把不同比例、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越现实与理想,构图要集中而凝练,形象要精到而夸张,要以鲜明强烈的色彩符号等手法来醒目表达宣传画的意思,并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新的意义。

招贴画传达信息鼓动宣传的作用肯定了它的特殊形式,它不同于架上的油画或国画,这是招贴所具有的特征与功能所决定的。大尺寸的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卓越的创意够成了现代招贴最主要的特征,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出现在公共场合,远距离就能吸引社会公众的注意力。作为招贴设计的核心——符号元素,在杨柳青年画中有很大的潜能可发掘,能够为设计者提供丰富的营养,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图形设计,将使现代化平面设计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招贴设计中,每种传统文化元素都可以被当作为一种独立的设计符号来给我们运用,但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主题,不同的画面需求情况去使用。

设计中不能缺少创意,创意过程是一连串的重组,改变基于已、重新排序了的旧有的事物,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跳脱理智、逻辑、直线的思考,重新组合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即旧元素新组合,年画被逐步应用到服装设计与招贴设计中,将年画所代表的传统美在现代新兴事物中加以改进、应用,这也是一种创新与进步。

总结:

杨柳青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藏,不同时代的人们可以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时展的要求,从中发现新的意义。做出新的解释,添加新的成分。现代设计师将中国杨柳青年画的平面艺术和造型艺术与外来平面设计文化结合在一起,不仅仅是岁中华艺术精华的继承更是对中国传统艺术走向世界的一种推广和弘扬,所以要成功的运用杨柳青年画中美的因素,所以要求我们对民族艺术有深刻的了解,在平面设计过程中有的放矢的与之相结合,使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美学的内容发扬。

参考文献:

①现代汉语词典

第10篇

一、文化发展现状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全县有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文管所)1个。全县22个乡镇先后实施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进村入户等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成了乡镇综合文化站22个,农家书屋312家,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312个,逐步实现了“县有馆,乡有站,村有室”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目标,为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每年都组织开展“两节”文化、广场文化、送文化下乡等多项群众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丰富活跃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努力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先后创编了歌曲《民和情》、《魅力海东》、《民和的山水民和的人》、《天路桃花民和红》和舞蹈《吉祥的纳顿》、《闹公公》、《黄河岸边的土族人》等一系列民族特色浓郁、艺术水准较高的优秀文艺作品。特别是文化内涵丰富、民族风情独特的大型广场舞蹈《今日桃花别样红》、《激情民和》、《天路桃花B魅力民和》以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历年春节电视文艺晚会,以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内涵、激情的表演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广泛赞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势喜人。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发掘,我县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合理开发。自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再调查工作以来,经过深入村社、广泛调查,初步调查出全县非遗资源210项,文化资源241项。经过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的反复论证和评审,最终县政府公布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1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等14个门类。同时,经过筛选向海东市申报104项,海东市政府公布了《诺延审喇嘛》、《财宝神》等103项;向省级报送《诺延审喇嘛》、《财宝神》13项,其中《诺延审喇嘛》和《财宝神》已报送资料并在争取国家级非遗项目。

(四)文化产业发展开端良好。一是全力夯实“花儿”艺术发展基础,不断加快“花儿”文化产业化步伐。每年定期举办“花儿”演唱及创作培训班和“花儿唱计生”、“金秋花儿”歌手大奖赛等活动。搜集整理民和“花儿”曲谱100余首,现已编印完成了《民和“花儿”新编》、《民和民间小调》。投资5.3万元,编辑出版了《民和戏曲志》和《民和情.夏秋韵广场经典歌曲集》两本书籍。目前,全县从事“花儿”及相关产业的人员逐年增加,“花儿”茶艺逐步增多,“花儿”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同时成立了民和县土族纳顿协会、“花儿”协会和刺绣协会。二是着力推广“民和平绣”传统工艺,不断壮大刺绣产业。依托民间传统刺绣工艺,坚持“先易后难,先引导后规范”的原则,通过组织人员赴省外考察学习、聘请专家授课、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加快发展民族刺绣,努力将刺绣培育成具有民和特色的民俗文化和旅游品牌。目前,全县从事刺绣的人员有1000余人,刺绣年人均收入在400元左右。我县选送的“民和平绣”作品先后多次参加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国际唐卡艺术节、工艺美术品展等一系列展会活动,扩大了影响,得到了好评。三是大力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雕塑文化产业。特别是民和马场垣的玉雕。目前,从业人员达1300余人,年经营额300余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条件滞后。根据国家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800平方米―4000平方米)建设标准,我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存在面积不达标,设施设备陈旧老化等突出问题。文化馆办公面积不足300平方米,加之设施简陋,设备不健全,给开展群众辅导、展览、排练带来诸多不便。图书馆面积不足400平方米,图书借阅室、储藏室面积狭小,且阴暗潮湿,给正常的图书借阅工作带来不便。博物馆面积不足1700平方米,而馆藏文物达6000余件,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405件,国家一、二级文物93件。由于库房、展厅面积小,文物的开发、利用、管理、维护远远跟不上时代步伐。

(二)文化人才紧缺。一是县级文化专业队伍人才奇缺,业务骨干年龄偏大,存在严重的文化骨干后继乏人现象。二是由于人员进出机制不畅通,知识、年龄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不高,知识不能及时更新,新鲜血液不能输入,单位活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三是22个乡镇文化站、14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和312个“农家书屋”目前还没有配备工作人员,所配备的设备得不到有效利用,加之管理人员经费得不到落实,开展活动困难。

(三)文化产业发展难度较大。一是由于我县发展文化产业社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整体实力不强,缺乏品牌产品,文化产业市场呈现小、散、差的局面。二是资金投入渠道和形式的单一,致使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少,生产总量小,举办大型书画、刺绣、剪纸、民间工艺作品、摄影等活动的难度较大,严重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三是现有文化人才队伍断层明显,民间缺少能人带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缺乏既懂文化产业特性又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推进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积极争取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新建一批乡、村级体育活动场地和文化活动室,逐步实现“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体活动场所”的目标。到2020年末,全县22个乡镇312个行政村建成和实施村级文化活动室和信息资源共享工程,67%的行政村建有文体活动场地。

第11篇

小时候我就知道,祖父沈彦行早年去法国当过华工。祖父从法国带回来的厚厚一大叠科技杂志,曾是我孩童时代翻了又翻、百看不厌的“天书”,可惜毁于“”。1956年6月,祖父逝世的那年,我才上小学三年级。祖父生有两子,如今,师从祖父学机械的父亲离开我们也已14年了,他没有留下什么关于祖父生前经历的文史资料,而长期从教的叔叔对祖父当华工这段历史也不甚了了。

年事已高的叔叔和婶婶,一直有个心愿,想把“廊葬”的祖父母骨灰盒移为“墓葬”,并刻碑文以铭记祖父的业绩。为了这段碑文的撰写,我到南通市工商联、民建等单位搜寻史料。在市档案馆领导的帮助下,我终于检索到两份相关材料:一份是1954年10月祖父加入民主建国会南通分会的入会志愿书和调查表;另一份是1956年6月祖父不幸逝世,市民建向省民建呈送并抄送民建中央的报告。这两份材料都记载了祖父于1916~1919年赴法国当华工的经历。

南通博物苑文史老专家穆恒与我父亲、叔叔是小学的同班同学,知道我祖父当过华工,几年前曾对我说:“你祖父恐怕是南通市劳务输出国外的第一人。”不知道欧战时期南通还有没有别的人去法国当过华工?祖父通过什么途径被招募的?中国派出华工是什么时代背景?有何历史意义与世界影响?华工在外遭遇如何……一连串的疑问长期困扰我。近日见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徐国琦先生著《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一书,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欧战华工历史迷宫的大门,再查上海市志等有关记载,终于了解了这段几乎被遗忘的历史。

1840年,西方列强倚仗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大肆领土,开埠设厂,榨取暴利,迫使中国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自1895年中国败于日本,到1914年欧战爆发这20年间,清王朝变革维新,救亡图存,民族主义高涨,中国社会、政治发生巨变。在两次参战受挫之后,中国首先提出“以工代兵”构想,为不破坏“中立”条规,由协约国“私营”公司出面招募华工。

人力资源极度紧缺的法国首先向中国求助,派陶履德率法国招工团来华,与上海惠民公司签约,招募华工。上海的其他招工机构还有12家洋行和工厂。签约合同的主要条款有:华工不参战事;五年合同期满法资遣送回国,愿留居法国者自便;日工资5法郎,供膳者3法郎20生丁,技工更高;每日工作10小时为限,休息日期与法工同等,春节国庆各休一天;起程日每人发放安家费50法郎;衣服、旅费、医药由法方供给;在法期间华工与法工一律平等。祖父在加人“民建”的登记表中注明“由上海求新机器厂招聘”,这正属于上海市志所记载的“上海有500名机械工人去法国兵工厂工作”之列。

祖父1894年生于海门常乐东乡,14岁进唐闸资生铁厂学艺,四年后学成留厂。欧战爆发,怀抱闯天下、学技术的大志,祖父到上海应募合格便背井离乡,远涉重洋,于1916年8月24日首批抵达法国,时年22岁。而上海出发的另一批720名华工乘法国船阿德斯号,行至地中海不幸被德国潜艇击沉,500名华工不幸遇难。史料记载华工赴法的前期线路是由上海出发,经香港、越南西贡、印度孟买、埃及塞得港,到法国南部马赛港;也有经香港、越南西贡、印度孟买,绕道非洲好望角开普敦、直布罗陀海峡,到法国南部马赛港。后期线路则从青岛出发跨太平洋,到加拿大西海岸温哥华,乘火车至东海岸哈利法克斯,再跨大西洋到法国北部勒阿弗尔。

祖父先期在法国西部洛里洋市台波兵工厂做技工,后到中部巴度市上尖轮船机车制造厂做技工。华工除了到战线后方军工企业之外,更多的是从事掘土、伐木、采煤、筑路、开矿、修铁路、挖战壕等苦差。英国从招募到管理因种族主义凸显,故严厉而粗暴。相比之下,法国招募的华工待遇较好,工资较高,行动较自由,与法国社会较融洽,台同到期约有3000名华工娶法国妻子永久居住。

究竟有多少中华健儿欧战期间为协约国效力,无确切数据。据美国国家档案馆所藏国防部文件保存的一封日期为1918年6月1日的电报显示,法国政府招募4万~5万名华工及1500名技术工人,英国政府招募至西线的华工有9.7万人,这样赴法华工保守计算约为14万~15万人,(其中含美国从法国借调的1万华工),再加上去英国5万人,去俄国3万人,派出华工总数在23万左右。招募的华工都经严格体检,年龄在20~40岁,十之八九是从山东、河北招募的。

基督教青年会选派史义宣、晏阳初、林语堂、蒋廷敝等受过西方教育的留美青年到英法华工营建立服务中心,设写信室、杂货店、演说厅、娱乐厅,为华工服务。办《华工杂志》、《华工周报》,致力于华工教育,卓有成效。华工的表现也博得了西方社会的广泛赞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中国政府怀着真诚的善意积极地参加这场与法国生死攸关的战争,弥足珍贵。”“使我们可以腾出同样数量的法国工人到战争前线去服兵役。”他们认为华工“朴实、坚强、刚毅、温和”,“忍受任何艰难”,是“非常出色的工人”。华工用智慧、鲜血甚至生命谱写了众多传奇故事,有3000多名华工因战争、疾病、排雷引爆和运送遭袭付出了宝贵生命。

欧战结束后祖父回国,把所学西方先进机械技术“带回中国,传布给同胞”,“兴家立业”,“帮助改革中国社会”,发挥中西方文明交融的使者作用。1919年祖父仍回到南通资生铁厂,任铜匠间领班;1920g他与友人合股开办全昌机器厂任总领班兼任营业主任。1949年,任全昌机器厂经理,同时任五会同业工会财务委员和私营企业财产重估评审委员会委员。1953年,当选城西区人大代表,1954年,当选为江苏省工商联南通代表、工商联执委和首届南通市人大代表。公私合营以“全昌”为基础联合五户小厂成立南通农具厂,祖父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为南通市培养了大批工程机械技术人才。抗战时期,拒绝为日伪修造枪械闭厂息业,表现出了可贵的民族节气;南通解放时,为配合大军渡江,“全昌”赶制模具,生产“大无敌”电池;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祖父作为股东代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恢复生产,支持工会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组织职工捐献飞机大炮;支持学徒、职工去军校、炮校参加国防建设;为农业生产和粮食加工亲自设计、生产切草机、玉米脱粒机、棉花播种机、水泵、袭谷车、轧谷车;配合粮棉油工厂恢复生产,为油脂厂、油米厂及时修理

榨油机等机器部件;为电厂修理汽轮发电机、柴油机;承担汽车配件生产,长江小轮船引擎、推进器改进和制造;修复人民公园荷花池水塔系统、检修消防车、设计制造火葬场设备;与工人们一起为筹建南通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捐款……30多年的创业,使全昌机器厂形成了“严格质量、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诚信服务”的企业精神,在苏北享有良好信誉,也为后来的“七一”机床厂和南通机械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祖父那时已年届花甲,仍不顾疲劳,奔波于城乡之间,伏案于制图灯下,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为完成市农田电力灌溉工程成绩卓著,受市政府颁状表彰(市长孙卜菁颁发)。因积劳成疾以身殉职,政府主持公祭(王敏之副市长主祭,张敬礼、卢潜庵参加祭奠)”,治丧委员会决定三易棺椁,出殡时多处设“路祭”,这是南通历史上少有的场面,“隆重厚葬、备极哀荣,享年六十三岁”。民建的报告说,“我会人员沈彦行同志是具有高级技术的五金机械工程技术人员”,“三十余年对工程技术多所贡献,并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祖父虽然只读了4年私塾,却能做出这样突出的贡献,与他早年赴法当华工学习西方文明和科学技术这一段经历和立志报效祖国的情怀密不可分。

民建报告称,“沈彦行同志的逝世,是本市工业五金机械技术人才方面的一个重大损失。”如今,祖父辞世已半个多世纪,他负责安装整套内部管网设备的西公园俱乐部已不复存在,但承建的铁架水塔却依然耸立在博物苑内。祖父留下仅存的遗物是从法国带回使用了一生、父亲又继续使用的一套制图工具。睹物思人,我想中国派劳工参与拯救西方文明的历史不能遗忘,它是中国谋求国家认同、走向国际大家庭的先声。华工赴欧和中国人受辱拒签《凡尔赛条约》,促进了“”的爆发和中国人的彻底觉醒。作为华工的输出和回归,祖父虽然出洋仅仅3年,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应是张謇兴实业、办教育、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建设“中国近代第一城”,推进近代化历史潮流里的一个有机部分,值得研究和铭记。

第12篇

关键词: 舞蹈编导 素质要求 新时期

闻一多先生对“舞蹈是什么”作出了精辟的阐释:“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舞蹈不仅娱乐了大家的文化生活,而且成为当前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需求,更起了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所以如何创作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就成了一个可供研究的话题。舞蹈是美的表现,因此,舞蹈的创作要求创作者不仅要有很高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出色的审美观。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舞蹈编导要善于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用新时代的社会和人文观念迎合人们的需要。那作为当今的舞蹈编导,其到底该具备何种素养呢?

1.提高创新意识

舞蹈编导要善于使用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使自己的作品合情合理,不显得突兀而无法让人接受,因此舞蹈编导要认真地观察生活,将生活中的现象运用到舞蹈创作中。同时,舞蹈编导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以期达到意料之外的效果。因为在创作中,一味地遵循前人的创作足迹,往往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所以舞蹈编导要善于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善于从常人无法想到的角度挖掘思路。生活中不缺乏艺术因子,只是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比如生活中经常有一些充满个性的人物,其在生活中肢体动作也是经常使用,如果借鉴其特质,排除其他,不失为良好的创作手段。其次要敢于从未涉及的领域挖掘可以利用的知识。例如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舞蹈《雀之恋》,该舞蹈的创作者并没有墨守成规地将古老的民族舞搬上舞台,而是充分运用高科技特效,将舞者与舞者的艺术化身――孔雀完美地结合起来,让人体验到舞蹈的魅力,使人过目难忘,取得巨大的成功。这个例子极佳地表现出了创新在舞蹈创作中的巨大作用,要善于运用个性思维,追求人物的个性与本色。艺术是伟大的,但是留给表演者的时间是有限的,要面面俱到地表现所有角度,难上加难,因此,合理地取舍是创作者必备的能力。一个好的舞蹈编导要善于将创作的重点放到事物的个性上,即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把抽象化的内容应用于自己的舞蹈创作。例如如果要展现女性的柔美,只靠舞者的肢体语言虽然可以,但依然没有走出固定的思维模式,在毫无新意的同时流入平庸,最终被人遗忘。而在舞蹈作品《也许是要飞翔》里,舞者打破陈规,用直线路径展现女性柔美的一面,不落俗套的同时显得大方,让观众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2.从实际生活出发

遵循舞蹈艺术创造规律,进行舞蹈创作,首先舞蹈编导必须热爱生活,融入自己对生活独特的审美感情。“情”,是舞蹈的原动力,舞蹈编导在生活中不动情,无所感,就无法创造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作品人物也就没有情,更谈不上感染观众。要使舞蹈作品有“情”,舞蹈编导先要“动情”,但凡优秀的舞蹈作品,都是编导在情感高度激动时的审美创造和形象反映。舞蹈编导在生活中选择、提取创作素材时,必然带有对某种事物特别动情的独特心境,凝聚成创作时的情感动力,因为只有那些能引起情感共振的生活现象,才能激起编导的审美情感,继而成为舞蹈创作的题材和内容。优秀舞蹈艺术家杨丽萍,便是最好的例子。在创作舞蹈《雀之灵》前,杨丽萍就深受傣族舞蹈文化艺术的熏陶,面对南国田园孔雀精灵们漫步嬉戏的真实美景,其在心中孕育的独特感受就转化为创作的热情,灵感一触即发,从而淋漓尽致地刻画出孔雀美丽高贵的舞蹈形象。又如《云南印象》,云南不仅是生养杨丽萍的故乡,更是一块艺术宝地,保留着最独特的原始生态文化遗产,但由于现代生活的吞噬和破坏,许多珍贵的民族艺术濒临灭亡,出于血浓于水的亲情,杨丽萍用30年的舞蹈生涯、15个月的倾力投入,将原始民族歌舞和乡土精髓整合重构,创造出了震撼人们心灵的舞蹈作品,这就是《云南印象》的创作根源,都是因“情”而出。有了审美情感后,我们在创作时还要把重点放在挖掘和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这样的“情”才真挚细腻。比如过去一些表现战斗生活的舞蹈,往往都是单纯表现一些血淋淋的战争场面,就像是一场战斗演习。而1980年出现的舞蹈作品《再见吧!妈妈》,却是一个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舞蹈作品,这个舞蹈虽然也是反映一个战斗生活片段的内容,但是作者懂得挖掘人物的精神世界,他的视点不是放在战斗场面上,而是集中表现一个为国捐躯的小战士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通过表现小战士对祖国母亲深挚的热爱,使整个舞蹈作品情感更丰富,从而受到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3.拥有广泛的知识和舞蹈专业基本修养

舞蹈编导是作品的创作者,是作品的导演,是演出的组织者、领导者,其职责是构思和创作舞蹈作品,组织和指导排练,通过与灯光、音乐、舞美等人员的合作,最终将出色的舞蹈作品呈现在舞台上。舞蹈编导同样肩负着全面而复杂的重任,这一性质决定了舞蹈编导一定要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渊博的知识,同时必须具有广泛而扎实的舞蹈专业知识。对于一个舞蹈编导来说,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知识兴趣,较系统地学习各门类艺术的基础理论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戏剧、音乐、美术等与舞蹈艺术相关联的各门类艺术。与此同时,还要有心理学、舞蹈美学、舞蹈教育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舞蹈艺术是一门形体动作的艺术,舞蹈创作就是人体动作的创作,因此,舞蹈编导学习和掌握的舞蹈越多,素材越多,越可以使舞蹈创作得到充分的发挥,丰富想象力,深化作品内涵。就像一个优秀的作家首先要拥有丰富的词汇一样,一名优秀舞蹈编导也要拥有丰实的舞蹈宝库。

参考文献:

[1]宁波.试论舞蹈编导教学中的舞剧创作实践[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01).

[2]梁记安,李新.《中国妈妈》的成功对舞蹈编导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0(02).

[3]刘巨茜.舞蹈编导应当深入到生活中去[J].剧作家,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