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本科生科研情况

本科生科研情况

时间:2023-06-08 11:20: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本科生科研情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科生科研情况

第1篇

[关键词]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科研训练;杜克大学

[中图分类号] G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4?0104?03

鼓励和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也是针对当前大学教育体系注重考试成绩、忽视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一种教学改革[1]。通过参与科研活动,本科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面,挖掘创新思维,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团队协作精神[2]。另一方面,本科生普遍存在专业基础知识积累不够、科研创新能力欠缺等问题,因此容易出现创新动力不足,使得参与科研的收效甚微[3]。

从学校的层面上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做法最早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改革,目前美国不少著名高校都已建立起各具特色的成熟的本科生科研支持政策与管理模式。成立于1838年的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是世界顶级的研究型大学,在美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素以对学生的高质量培养而享誉世界。2012年杜克大学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全美大学第6名,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为全美大学第10名、世界大学第14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杜克大学在我国江苏省昆山市开工建设具有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区的杜克昆山大学,成为中美合作共建综合性大学的典范。本文试图通过深入分析杜克大学在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高校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我国高校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现状分析

1.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取得的成绩

在我国高校中,清华大学率先开展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本科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和接触企业界、科研部门,了解社会实际,锻炼实际才干,调动了学生课外学习钻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提供更多适合自己特点的选择和培养机会[4]。浙江大学从1998年开始在“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自主学习、培养能力为核心,加强制度建设和硬件建设,完善本科生科研管理机制,大力推进以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为主要形式的本科生科研训练和创新活动,积极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的平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学生科研成果[5]。

笔者所在单位中南大学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学校科研优势和与行业密切结合的特色,优化创新教育运行机制,建立“教学与科研互促、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和课外渗透、自主与引导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营造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参与项目的本科生或创新团队成员要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有浓厚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国内外研究现状调研、研究方案的设计、具体研究和报告的撰写等工作。注重实效,鼓励创新,重点资助选题科学、思路新颖、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具有创新和探索性且实施条件有保障的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几乎所有“985”“211”高校都出台了鼓励和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文件及配套管理办法,不少非“211”高校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这些探索性工作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引起了众多高校的重视,但总体上我国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仍处于起步阶段。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存在一些突出问题[3]:① 缺少学校和教师支持,成果科技含量不高。相当多的高校尚未建立起本科生科研创新管理机制,相关规章制度不到位,本科生的科研活动基本上处于无序进行的混乱状态,得不到学校政策的保障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很多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活动还停留在验证性的水平上,成果缺乏科学价值。② 缺乏资金和实验条件,科研活动难以为继。目前对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进行资助的大学还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很多有创意的科研设想因得不到实验条件和资金支持无法开展或半途而废。③ 缺少市场调研和分析,成果应用前景堪忧。本科生大多只是依靠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科研活动,只注重科研创新过程的刺激性和探险性,缺少市场调研和实际需求分析,忽视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成果一出来就束之高阁,造成资源浪费。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和制约了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杜克大学支持本科生从事科研的主要举措

1. 协调校内多个部门和机构,创造科研条件

杜克大学由本科生院(Trinity College of Arts & Sciences)、二级学院、图书馆等部门和机构协调配合,分工负责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活动。本科生院成立了本科生科研支持办公室(Undergraduate Research Support Office),负责制定和解答本科生科研相关的政策,审批各类学生科研项目和助研经费,校内外面向本科生的研究机会,组织校内本科生科研成果展览会。二级学院负责公布教师的基本科研情况,收集面向本科生的科研信息,协助学生联系指导教师,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条件。图书馆则安排有专人一对一的接洽本科生关于科研方面的咨询,负责介绍与其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数据库和其他资源,培训文献查找的初步技能及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同时,图书馆还为从事科研的本科生提供与研究生同等的文献借阅权限,在必要时本科生还可向图书馆申请用于学习和小组讨论的单独研究室。

2. 开展入门培训和引导示范,激发科研兴趣

本科新生入学后,杜克大学即向其宣讲学校在科研方面的优势与突出贡献,积极鼓励学生投身科研。对于那些有志于从事科研的本科生,根据中学阶段学习的课程情况及其个人兴趣,部分学生经申请可进入暑假pSearch项目,切身感受科研过程,培养初步科研技能。pSearch项目的主要实施内容包括四个部分:① 以对杜克校园周围某一生物种群的染色体分析入手,向学生讲授基本的科学实验规程,手把手的传授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现代实验操作技能,最终的研究结果将在项目结束时进行非正式的交流报告。② 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接触大量的生命科学知识以及科研人员的言传身教。③ 组织到杜克校园周围采集生物标本,亲近大自然;组织到学校泳池畅游,锻炼强健体格;组织到艺术馆感受文化熏陶,提高人文修养。④ 组织到附近海滩游玩,观看磅礴的大海,呼吸自由的空气,回味科研的乐趣。

3. 实施独立研究课程和学分,鼓励科研创新

杜克大学面向本科生专门开设了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课程――独立研究课程(Research Independent Study),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某一具体问题开展独立研究,通过提交包含自己独特见解的具有实质性内容的研究报告来获得学分。独立研究课程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流程为:① 研究课题审批。独立研究课程的具体研究课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提出,经指导教师认定可行后,报主管本科教学的系主任审批,研究课题一经批准通过,不得更改。② 选定指导教师。独立研究课程要求每位学生都应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必须为杜克大学的正式教师,若研究课题涉及多学科交叉问题,学生还可跨系申请若干名副导师,但课程成绩由正指导教师评定并提交。③ 课程内容要求。研究课题必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的,研究成果应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平,不得在原有课题的基础上仅做少量修改,或者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④ 例会制度。学生每周必须在研究课题上工作10小时以上,同时至少每两周与指导教师见面一次,汇报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导教师则对研究情况进行及时指导。⑤ 最终成果。独立研究课程的最终成果为学生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撰写出包含自己独特见解的具有实质性内容的研究报告。⑥成绩评定。独立研究课程的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研究报告的质量,以及平时的研究投入和表现情况综合评定。

4. 提供充足研究机会和资助,倡导科研交流

杜克大学积极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为本科生科研提供尽可能充足的研究机会和项目经费资助。根据经费使用目的的不同,杜克大学目前对本科生的科研资助可分为四类:① 独立研究课程助研金。在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选择了独立研究课程的学生可以项目的形式向本科生科研支持办公室申请最多400美元的助研金,用于购置与研究相关的材料和设备,也可用于外出调研或收集数据。② 创新基金。所有非毕业班的本科生只要具有创新想法,即可以研究项目的形式向本科生科研支持办公室申请400~500美元的创新基金,经评审批准后,该经费可用于学生自主科研经费,但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项目预算执行。③ 助研津贴。教师可向所在系申请每学期400美元的助研津贴,用于临时雇用本科生参与其课题组的研究,助研津贴全部作为本科生的科研劳务费,但学生不能再以所从事的研究课题申请学分。④ 旅费补助。参加国内学术会议交流的学生可向本科生科研支持办公室申请最多400美元的注册费和差旅费。此外,本科生在申请任何项目经费资助之前,必须首先学习科研诚信的规定,并需要通过相关测试。杜克大学规定凡是获得学校资助的项目,都要参加本科生科研支持办公室组织的每年一次的本科生科研成果展览会,加强学术交流与宣传。

三、杜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措施对我国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启示

通过对杜克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分析,不难看出,“课内与课外结合、学习与科研并重、学生与教师互动”是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法宝,同时也给我国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以有益的启示。

1. 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高校的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高校应积极规划和组织建设有利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高水平的教学实验室和实践基地,逐步实行科研实验室与教学实验室面向本科生24小时开放,为本科生自由开展科研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同时,高校还应大力倡导“崇尚科学、励志创新”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主导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各种讲座和报告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2. 加强教师的课堂教学引导

课堂教学是本科生接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很多教师本身就是优秀的一线科研人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加强引导,将科研观念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寓教于创新,让本科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锻炼科研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可通过适时设置科研情景问题,提出一些开放性的命题,引导本科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其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自己的新想法和新思路,并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某一个细节问题刨根问底,最大限度地激发其科研创新潜能。

3. 设立专门的科研创新学分

在本科教育中设立科研创新学分可以将学生自由无序的创新想法转变为目的明确的科研活动,是培养本科生创造性思维的有力措施。高校应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科研学分运作机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加强学生科研创新实验室和基地建设,为本科生科研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同时,高校还应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本科生科研创新学分管理,对本科生科研活动进行全面的咨询与指导,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科研创新,促进本科生科研与学校及社会实际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吴建林,薛强,高玮.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C].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0(1):83-87.

[2] 李亚岗,余远波,林加论.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探析――以“编译原理”课堂教学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0):139-140.

[3] 李杨帆,朱晓东.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4):24-25.

第2篇

论文关键词: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管理机制

培育本科创新型人才是研究型大学面临的共同任务,其中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被普遍认为是一条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也就是说,当本科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达到一定程度时,组织他们参加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实行“自主式”学习,使其学习过程和研究过程互相融合,在科研过程中培养其创新能力。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活动发展概况

美国是本科生科研活动开展最广泛的国家之一。从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开展全校范围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起,到1998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调研报告,提出建立“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构建以探究为主的新生年、跨学科课程研究、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等系列改革措施。该报告的发表标志着美国高校本科生科研活动进入了新的。

我国研究型大学凭借其在学科专业、科研基础、师资力量、项目经费等方面的优势,于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展开了本科生科研活动。清华大学在机械、电子、结构、数学建模大奖赛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上,1996年正式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简称SRT),并逐步把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训练纳入本科生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要求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科研能力训练的学分才能毕业。浙江大学于1998年开始每年组织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累计共立项14627项,学生参与面已占同届学生的三分之二以上,构建了国家、省、校院三级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学科竞赛层次从校到省和国家,并融入到国际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大舞台。

通过近15年的发展,我国高校的本科生科研活动蓬勃开展,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项目种类不断增加,层次不断丰富,项目内容注重学科交叉,参与主体由校内扩展到兄弟院校以及社会机构等等。本科生科研项目已成为研究型大学构建本科生实践教育教学新体系、培养和提高本科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人才质量的一项新举措。

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迅速发展,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全面深入地分析本科生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为目标,积极探索科学、规范、高效、持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本科生科研活动种类的不断增加,学生参与面的不断扩大,目前的管理及运行机制已不能适应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多元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开展课余化,缺乏整体层面的培养体系设计

目前我国的本科生科研活动主要还是纳入到第二课堂学分,因此本科生科研主要是作为一种课余活动进行管理,学生主要是凭着兴趣驱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科研活动。目前本科生科研的组织管理流程主要为:学校开展项目申报,学生联系指导老师并根据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或结合实际情况独立思考提出申请,专家评审后确定立项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有限指导下进行项目研究并结题。整个过程与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存在脱节现象,往往一方面导致本科生的科研活动处于松散的自发状态,另一方面,使得他们在科学选题方面和问题研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学科和专业性指导,从而导致本科生科研水平难以较快提高。

2.项目管理课题化,导致项目考核的结果导向

目前,我国高校把本科生科研当作一种课题研究进行管理还相当普遍,学校管理层一般在立项、中期检查、结题3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科研进程与结果的考核,项目考核往往侧重于结果导向,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监控。但在研究过程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研究质量与教师指导质量的过程管理是容易忽视的环节:对学生而言,学生是否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科研活动,是否联系指导教师以及与教师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探讨等;对指导教师而言,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指导以及学生获得指导的方式和时间;对管理层而言,如何预先精心设计通过学生科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等,这些环节往往缺乏明确的规定和规范,其结果容易导致本科生科研质量的失控,大大降低学习效果。

3.项目形式封闭化,缺少社会团体和企业单位的参与

从项目和经费的来源看,目前国内高校大多是自行解决,而国外高校则积极面向外部的社会团体和企业界开放。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生科研项目及资助来源于三方面:校内各研究领域提供的研究机会;加州大学系统所管理的国家实验室提供的研究机会;校外提供的机会,如NSF设立的全国性“本科生科研经验计划”以及一些私人基金会提供的研究资助等。这些校外资助是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有效补充。

从项目的参与主体看,国内高校的本科生科研参与主体主要是本校的学生,而国外高校在此方面则显示了较强的开放性。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科研机会向其他大学的学生开放,其他大学也面向加州伯克利开放,特别是鼓励学生参与“暑期研究计划”。科研活动的校际交流有助于学生取长补短,开阔眼界。

从科研组织管理机构看,目前国内高校的本科生科研管理机构尚局限于校内,而美国高校除了学校内部的管理机构外,还得到全国性民间组织如本科生科研理事会(CUR)和全国本科生科研大会(NCUR)的积极支持。这些民间组织从组织本科生科研项目、寻求资金支持、为美国政府和高校提供总结材料等方面不断发挥应有的作用。 转贴于

三、完善本科生科研管理机制的对策思考

针对以上本科生科研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的主要思路应该从制度设计、平台建设、过程管理、加强激励等方面入手,整体构建由动力机制、运行和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等组成的大学生科研管理与运行体系,真正体现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兴趣驱动、自主立项、重在过程”的原则。

1.加强系统设计,整体构建基于多元主体需求的本科生科研活动动力机制

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需要有学生、教师以及社会团体与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参与。如何建立适应多元主体需求的大学生科研活动动力机制,推动大学生科研活动健康有序发展,是新形势下高校本科生科研管理的新课题。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科研活动广泛开展的基础。学校通过修订和完善相关系列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动态跟踪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需求变化,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可供选择的大学生科研活动项目和资源,推进大学生科研项目的课程化,注重学生的主体选择性,引导并组织学生在兴趣驱动下积极参与各类科研活动。

教师的全程指导是科研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由于本科生一般不具备独立研究的能力和经验,从近年部分研究型大学的实践来看,指导教师在项目选题、团队组织、科研活动中的方向引导和知识解析等众多决定实施成效的因素中最为重要,应该建立完善的激励教师尤其是高水平教师参与本科生科研指导的有效机制。

社会力量的逐步加入是科研活动向纵深发展的有效补充。我国高校传统的大学生科研活动主要以学校搭建平台、校内学生参与的模式出现,忽视了社会团体与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参与,忽略了校际之间的科研活动交流,不利于本科生科研活动向纵深发展。学校管理层应该积极调研各类社会力量的需求与特点,创造条件吸引各类社会力量逐步加入到这项活动中来,构建合作共赢的科研活动资源整合模式。

2.深入探索实践,努力搭建适应本科生科研活动开展的平台运行与保障机制

整合课程资源,开展课程教学融入科研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发挥本科生科研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第二课堂作用的同时,应考虑设置一些体现“科学精神”为宗旨、注重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训练的课程,这种将科研能力培养与第一课堂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如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农业科学与自然资源学院农业交流专业开设了“农业交流产品开发”高峰体验课程,学生要进行产品设计、出售产品、制作图片、撰写评价、相互交流等各项学习要求,这种在课程体系内对学生实施全过程科研训练的做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可以选择“指导下的小组研究”、“指导下的独立研究”、“田野研究”、“四年级论文”和“荣誉毕业生四年级论文”等研究性课程,该类课程占总学分要求的1/6以上。通过将本科生科研纳入第一课堂,教学与科研共同构成本科生教学的主要内容,能够有效促使学校和教师像课堂教学一样认真做好本科生科研的设计、引导和管理工作。

扩大实验室开放,建立适应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实验室开放机制。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的切赫认为,研究型大学给学生具有震撼力的教育并非来自课程学习,而是让本科生进入研究实验室,使其接触最新设备和尚无答案的问题。实验室作为学生学科专业和素质教育的主基地、学生探索与研究性学习的主场所、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与服务的承载体,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扩大科研实验室、工程中心、教学实验室面向本科生科研开放的力度,努力构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坚固桥梁,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创造便利条件。

第3篇

关键词: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 图书馆服务本科生科研

1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的产生

1.1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发展概述

美国是战后最早开展本科生科研的国家之一,也是本科生科研活动开展最广泛的国家之一。从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最早在全美实施“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UROP),到1998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研究报告,本科生科研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美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几乎所有的美国研究型大学都设立了各种研究计划,为本科生提供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探究性学习、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

1.2 “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的产生

1.2.1 图书馆支持学校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服务战略

为了支持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重点,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强调专门为本科生科研提供服务。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的部分院系曾在2003年参加了图书馆举办的本科生研究技能重点小组活动,之后这些院系表示,该活动对学生如何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如何评价并有效运用信息很有价值。为此,UCLA图书馆在其2005—2010的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将通过一个战略性、多样性的教育活动计划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有益合作,以提高UCLA本科生的信息能力水平;杜克大学图书馆的战略规划(2006—2010)中也明确指出申请持续的经费为本科生开展科研提供专门的培训服务,该项服务必须关注本科生的研究,并将成为图书馆培训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图书馆还在其战略规划中明确设立奖项,如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校区图书馆(Unive。sity of Nevada-Las Vegas,UNLV)在其2005—2010年战略规划中指出:建立“本科生图书馆科研奖”,将图书馆员、教师及校园内的其他研究者联系起来,共同评价学生的研究过程。

1.2.2 图书馆设立本科生科研奖支持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

在上述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战略规划的指引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界达成的共识是: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一直是大学教育使命的积极参与者,其功能在于力图预知并满足全校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知识发现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需求;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一个最大挑战是将信息素质教育有效地整合到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与教师及学生的合作,是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培养学生查找、筛选、评价信息并最终获得信息素质的理想渠道。

所以,在已经多种多样、异彩纷呈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活动中,图书馆又相继设立了本科生科研奖。这不仅丰富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类型,也扩展并延伸了图书馆面向本科生群体的服务。

2 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比较分析

2.1 概况

参考《美国新闻周刊》的美国大学排名,利用网络调查法,同时结合文献调研,笔者发现,伯克利大学图书馆在2003年率先设置本科生科研奖,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和俄勒冈州大学图书馆先后在2004年和2005年设立该奖项。随后俄亥俄州立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里斯联合分校等高校图书馆也在2006年设立该奖项。经过几年的发展,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成为这些学校本科生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对本科生科研奖的命名大致有两种类型。其一,按设立目的直接命名。如Undergraduate Research Award、UndergraduateResearch Prize、Library Prize for UndergraduateResearch、Li brary Research Award for Undergrad—uates、The University Library Research Award。此类命名为大多数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采用;其二,以资助该奖项的资助人姓名命名。如杜克大学图书馆的Robert F.Durden Prize。

就资金来源而言,很多研究型大学图书馆都获得了外部资金资助,这些资金来源不一且十分广泛,如热爱图书馆的校友捐款、某一特色馆藏资助者的支持、与学校的职能部门合作(如教务处)获取资金支持。值得一提的是,Lexis-Nexis曾在美国大学与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ACRL)教育培训部设立了培训创新奖,用于鼓励创造性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高校图书馆。伯克利大学图书馆曾在2005年获得该奖项,并用于解决本科生科研奖的资金问题。

2.2 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的不同点

2.2.1 本科生科研奖的申报条件

根据从各校图书馆网站相关栏目获取的申报信息,笔者认为,现阶段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本科生科研奖在申报条件上有所不同,表现如下:

(1)严格限定论文完成的期限

在图书馆规定的时限内,在校学生所完成的各类论文或项目均可申请该奖项,杜克大学图书馆、乔治州立大学图书馆和UCLA图书馆均采用这种申报方式。以杜克大学图书馆的Robert F.Durden Prize为例:每年5月,该馆开展新一年的本科生科研奖申请。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内,上一年度夏季、秋季学期和本年度春季所完成的论文和项目具有申请资格。大致经过3—5个月,本年度的评奖完成并予以公布。这些论文可以来自课程,亦可源于项目,只要是杜克大学的学生,在国外完成的论文也一样有申报资格。

(2)未规定学生论文完成的期限要求,仅给出申报截止日期

如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的该奖项并不规定学生所选课程的学期,而是仅设定一个申报截止日期(如2012年的申报截止日期为2012年6月12日),学生仅需要在该截止日期前完成申报所需的各项工作即可。该校的本科生科研奖规定的申报条件为:完成教师布置的研究项目或研究论文时,若能对图书馆或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加以利用,便可申请。针对该奖项的申请,申请条件中明确要求本科生与图书馆员合作:①申请项目前,与图书馆的学科馆员联系,并确定研究计划;②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至少与图书馆员交流两次。第一次,向图书馆员描述科研项目及相关信息需求;第二次,在图书馆员帮助下了解研究主题所涉及的研究工具,如期刊数据库、目录、网站等。

2.2.2 奖项设置

虽然都是面向本科生科研设立的奖项,但是在奖项设置上有一定的差别,大致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1)对本科生群体不加以区分

本科生科研奖面向全校所有本科生征集,不对本科生的年级加以区分。如布朗大学图书馆设定:每位获奖者奖励750美金,每年的获奖人数则根据当年的申报情况而定。

(2)设置不同的奖励级别

如UCLA的Library Prize for Undergraduate Research设定一等奖750美金,鼓励奖300美金。对来自不同年级的本科生论文进行综合比较,评判奖励级别。

(3)针对不同年级设定不同奖项

杜克大学图书馆的Robert F.Durden Prize奖项明确说明:本科一、二年级学生设置一个获奖名额,本科三年级学生设置一个获奖名额,四年级本科毕业生的学位论文设置一个名额,每个名额奖励1000美金。佐治亚州立大学图书馆的奖项设置为: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奖金为600美金,每年1名;新生或二年级学生。奖金为400美金,每年1名;以上两种奖项的二等奖获得奖金250美金。每年各1名。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的奖项设置为新生1000美金,非新生750美金,大学毕业优秀论文1000美金。

无论奖项如何设置,其目标都在于对不同年级的本科生科研能力进行分层区分与评判。有一些经费较为充裕的大学图书馆会设置两个奖项让学生自选,当然,学生群体也相应扩大。如杜克大学图书馆就设置了两个奖项,其中Robert F.Durden Prize仅面向本科生,Middlesworth Awards则允许本科生和研究生一同申请。

2.3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的相同点

2.3.1 评判标准

(1)基于图书馆资源的学习

以图书馆的资源为依托,通过查找、定位、筛选、评价、利用信息资源来探索某一专题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积极与图书馆员合作,从而熟悉、理解、辨别并创造性运用馆藏各类资源,并将这一能力反映在研究问题的战略及战术过程中。

(2)对信息素质能力的要求

要求参与者具有准确识别、定位、选择、评价和综合分析的信息能力,能够充分结合并运用已具备的知识,利用信息资源完成原创性研究,开发自己开展原创性研究的潜力。

(3)对科研及探究式学习的理解

无论是学生在读期间完成的一个单独研究计划,还是一门学分课程的作业,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申请,都要求申请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原创性研究,理解研究和求知的过程,从而提高对科研及探究式学习的理解。

2.3.2 申请材料

申请者需提供的申报材料包括;①申请书;②项目的最终成果;③指导教师的推荐表;④700—1000字左右短文,详细描述研究策略和对图书馆资源和工具的使用情况;④规范格式的研究书目,如引文和书目,引文格式须根据授课教师要求的学生专业特点采用标准化格式。

2.3.3 成果管理

对于本科生科研奖的获奖成果的管理和,各馆也提供很多服务。包括:①作品在图书馆公开展示;②每年奖项结束后,举办颁奖仪式,在图书馆开展小型座谈及讲座;③对获奖的成果,在大学的机构知识库长期保存。

2.3.4 合作机构

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并不是由图书馆独自实现,很多图书馆积极与学校甚至更大范围内的本科生科研管理部门合作。如布朗大学图书馆与学校教务处(Office of the Dean of the College)合作;拉斯维加斯的内华达大学(UNLV)图书馆与学校的研究和研究生教育部门(Division of Research andGraduate Studies)合作;杜克大学则在Robert F,Durden Prize奖的颁奖环节和学校的新生与家庭计划办公室(The Office of New Student&FamilyPrograms)合作。

2.3.5 评奖成员

评奖委员会成员来自校内外不同单位,主要包括教师、图书馆员、学生、学校相关职能机构的人员。如布朗大学的评奖小组包括学校教务处的相关成员。

3 思考及启示

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不仅丰富了本科生科研项目的类型,而且使得信息素质教育与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及科研过程有了紧密结合,从而促进了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

3.1 “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的意义和作用

3.1.1 将本科生科研能力与信息素质能力培养紧密相连

以信息获取、检索、管理、分析、利用能力及遵守信息道德等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素质教育是科学研究和终身学习的基础与手段。信息素质不仅是科学研究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而且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本科生科研活动不仅离不开信息素质,而且信息素质也是本科生科研不可分割的部分和环节。

从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的内容要求来看,它不仅要求本科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也要求本科生具有原创性科研能力;就评奖条件来说,本科生科研奖强调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并要求学生详细描述研究策略和对图书馆资源及工具的使用情况;就各馆每年的评奖结果来看,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研究问题的学科领域已经扩展到理、工、文、法、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如伯克利大学图书馆2001年本科生科研奖的6位获得者的研究题目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有的课题属于学科交叉性研究。在整个项目的申报、完成过程中,因为图书馆员的全程参与,信息素质教育与科研之间寻求到相对更为合适的结合点,最终使得本科生信息素质能力和科研能力都能够随着科研进程的展开而得到循序渐进的训练与提高。

3.1.2 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新发展

信息素质教育分为通用信息素质教育和学科信息素质教育两个层次。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用户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针对不同学科开展结合专业的信息素质教育成为必要。

对于学科或专业信息素质教育,将信息素质教育嵌入高校课程体系成为趋势。比如举办针对各院系用户的专题培训;在某一门专业课程中面向所有选课学生开展专业信息素质教育;嵌入研究生论文撰写或开题过程的信息素质教育;在高校文献检索课中采用科研训练型教学模式等。但讨论图书馆如何致力于独立或协作指导本科生研究的探讨还很少。设立图书馆本科生图书馆科研奖,尝试以一对一、面对面指导的方式,为本科生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这种服务形式已经超出了嵌入课程的信息素质教育,而是以深度嵌入的方式促使本科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是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新发展

3.1.3 加深图书馆对本科生科研及指导教师的深度理解。

由于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的设立,使得图书馆员必须十分了解本科生科研发展的现状,为此,图书馆员会开展有关本科生科研的调研,甚至参与相关职能部门关于本科生科研的讨论,了解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进展规律,以寻求参与其中的机会。

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深度了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图书馆员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指导教师的认识,如教师如何完成文献综述、如何将信息检索作为研究的一部分等,这有助于强化图书馆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关系,探寻科研活动过程中师生的不同需求,以建立新的工作模式和服务内容。

3.1.4 推进图书馆与校内外多方的联络、沟通、交流与合作

本科生科研奖的申报、评审等环节均由来自各方的不同人员参与,如院系教师、学校职能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学生、图书馆员等,这将图书馆员、教师及校园内的其他研究者联系起来,共同评估学生的研究过程。这一合作关系中,图书馆要在学校层面与项目管理者沟通,在人事和组织结构上寻求支持,在行政层面上挖掘胜任馆员,这种合作使图书馆能够更好地将图书馆、信息工具、信息资源很好地嵌入到教学和研究过程,从而发展出一种协作关系。

3.1.5 逐步树立图书馆在本科生科研活动中的指导地位。

印第安纳大学与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里斯联合分校(IUPUI)的实践表明,在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初期,图书馆的职能并没有受到重视,只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后来,逐渐扩大到对研究团队或学习群体的培训。该校的UROP项目成立时,提议发展一个4人小组的团队,其中要包含图书馆员。为此,图书馆员获得了制度上认可的三种身份:①项目列席委员会成员;②常规的决议修订者;③信息专家。这不仅是图书馆正式介入本科生科研的标志,也使得图书馆对本科生科研有了更好的认识,并在培养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过程中拓宽了图书馆的职责。

2004年该校计划成立研究与学习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and Learning,CRL),并期望图书馆加入,为此,图书馆特派两名馆员支持。在工作过程中,图书馆员负责:①摸清独立科研及基于课程科研的信息需求,如了解信息系统、确定信息需求、修订检索策略等;②参加多种活动的规划;③参加学校教师的各种会议;④为UROP的决议提出修订和建议;⑤参与制定各种本科生项目。工作形式主要是以个人咨询或面向小组的培训为主,图书馆在与本科生及指导教师的交互中,了解到这部分师生的更多需求,做到了更有意义的嵌入。CRL还制定了一项政策,要求项目的申请者必须与学科馆员进行沟通。由此可见,在CRL中,图书馆员并不是一个联系者,而是该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本科生科研服务的启示

3.2.1 我国高校图书馆为本科生科研服务现状描述

(1)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活动现状

1996年,清华大学借鉴MIT UROP的成功经验正式提出并实施学生科技训练计划,并将其列入九五规划,这是我国高校最早开展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随后被重点大学纷纷效仿。2007年教育部推出本科生科研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并在十所高校试点。这些高校借鉴国外经验,先后设置了管理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组织、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并采取了一些支持本科生科研的措施。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提出要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后,本科生科研在我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近些年来各高校的本科生科研活动逐渐增多,除了教育部开展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也陆续设立了正式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北京师范大学对本科生也开展了一系列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从2002年起设立“本科生科学研究基金”,2007年被教育部列入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2008年参加《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此外,还设有“京师杯”学术节、“挑战杯”竞赛、创业大赛等活动。

(2)高校图书馆为本科生科研服务现状

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起步较晚,对本科生科研信息能力的培养途径还在探索之中。国内大部分院校多以讲座的形式针对专门学科讲授科研方法,或在全校范围内由专职教师开设科研方法论课程,此类研究方法课程由专业领域的老师开设,内容侧重科研方法,而对信息素质涉及不多。就图书馆而言,已有面向研究生科研活动的课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获取与专题应用》、中国科技大学的《前沿信息科学分析与研究》等,但是面向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系列课程还未见实施。

在我校学生的科研活动开展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科研信息获取方法主要是依靠指导教师的指点及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互助,或者是参加社团组织的科研活动讲座,缺乏全面、系统、规范的培训。目前我校图书馆面对本科生开设《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公共选修课,内容侧重通识教育,与科研活动各环节的深层次需求联系较弱。2009年我们针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部分项目组成员开展文献检索辅导活动,从开题时的文献调研到项目进行过程中的热点追踪,从科研论文的撰写到投稿期刊的选择,结合本科生的接受能力对每组成员开展了为期半天的培训,学生普遍反馈辅导内容很好,但时间短,希望能够接受到更为系统的培训,并就各组在实际科研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培训需求。此后,在2010、2011年,我们相继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前针对申报学生开展了专题培训。但是,我们认为这种服务方式对本科生的科研活动来说还不够深入、细致。

3.2.2 我国高校图书馆为本科生科研服务的几点建议

(1)积极与学校职能部门加强联系及合作

图书馆可以在了解和联系本科生科研项目的基础上,积极与教务处等职能部门沟通,寻求与本科生科研项目建立正式的合作关系。加强图书馆与教学单位、教学管理部门的合作是后续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

(2)推进并承担相关机构知识库的建设

机构知识库是由特定机构所界定的,通过网络来收集、保存、管理、检索和利用其学术资源的数据库。随着机构学术及科研活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内科研成果或知识产出都相继纳人机构知识库的收集、管理和长期保存范围。如前所述,很多图书馆的本科生科研奖成果都纳入该校机构知识库的管理范畴,以利于学术成果的和交流。

在解答师生咨询过程中,笔者也发现,本科生对以往科研项目申请及成果的材料有着强烈的需求,可无奈正式渠道的缺失,本科生还只能通过人情关系,辗转从师兄学姐那里获取。

所以,图书馆应该积极与教务处合作将历年已经完成的各项本科生科研项目的申报及成果等知识资产予以收集、整理,建立机构知识库予以保存,以方便后续本科生在申报本科生科研项目时参考。

(3)开展嵌入科研过程的信息素质教育服务

结合本科生的信息能力基础,从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人手,对其开展系列教学活动,使之成为本科生科研活动的配套措施,确保大学生从事科研活动伊始就得到全面、系统、规范的培训。具体而言,包括:

①与院系教师沟通、联系,了解本科生科研的特点,对以往科研项目完成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寻求信息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力争让师生对图书馆的此项服务感到惊喜。还可以通过一对一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师的信息素质教育,让教师间接地影响本科生。

第4篇

高校教学所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前瞻性,传授的知识具有深、专、精等特点,这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都能进入到本专业的前沿领域,处于已知与未知的边缘地带。因此,作为专业知识的教学,有必要把科学研究的因素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不断地掌握方法、探索真理、创造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上[1]。

现代教育的高速发展,要求高校教育不能只重视传授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知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老化,只有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才能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不被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淘汰[1~5]。

本科生科研现状

1.本科生科研处于起步阶段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开始重视本科生的科研工作。不少高校设立了专项学生科研基金,鼓励在校本科生申报科研项目,同时还鼓励教师吸取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并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如将学生的科研成果计入学分,并设立相应的奖项,对指导教师也有相应的奖励;有些高校还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由导师专门指导学生的学习、科研事项。然而,大部分高校所设立的本科生科研经费十分有限,资助力度远远不够,参与科研的人数、科研成果质量、科研活动的管理等都尚处于起步阶段。

2.本科生科研意识不强,能力不足

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在校学习的任务只是学习理论知识,科研意识不强,参与科研的学生所占的比例相当低。在对某高校100名高年级本科生的调查中,申报校级学生课题的有9人,占9%,参与教师科研的有8人,占8%。其中申报校级课题的学生表示因为学校有这方面的鼓励政策,因此主动申报参加,以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这部分同学属于主动参与型;参与教师科研的学生表示是老师找到自己给了自己这个机会,所以就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属于被动参与;而没有参与科研的83名学生中,有2人表示申请了校级项目没有被批准,占2.4%,30人认为自己能参加的机会不大,因此也就不争取,占36.1%,34人不知道自己是否具有科研能力,认为科研是离自己比较遥远的事情,因此也就不关心这类事情,占41.0%,17人认为自己不具备科研能力,占20.5%。

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方法

1.调整课程设置,在教学计划中体现科研能力的培养

高校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基本的做法是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提供一些培养科研基本素质的课程,如文献检索能力、写作能力、外文科技文献的阅读能力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均体现了学校逐渐重视对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另外,可在教学计划中规定本科生科研成果计为一定的学分,可以代替某些选修课程的学分,这样,学生可以用学习部分选修课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同样达到毕业学分的要求。

2.加强实践,培养科研意识

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是高等院校为适应社会需要、提高人才质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而采取的一项新举措,加强本科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科生通过早期经历科研的全过程,将为培养“探索型”“创新型”“学术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突破了长期以来只有硕士、博士等研究生才能参与科研实践,而本科生的学习仅仅局限于相关书本知识和实验的教学束缚,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中对感性理解、动手能力、跳跃性思维培养重视不足的弊端,开创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局面[2]。具体做法可以由教师提出一些主题,由学生小组进行查资料、作出各种方案并进行讨论,择优进行实验研究,并整理成研究论文;或者由学生或各系部、班级组织一些科技竞赛活动,通过再竞赛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培养科研意识。

3.强化教师的指导力度

本科生能够独立做科研的毕竟极少,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才得以完成。因此,要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还应加强教师对本科生进行科研的指导力度。如实行本科导师制的学校,要求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习、科研工作。有些高校设立的校级基金项目,就要求必须有本科生参与才能立项。笔者在研的一个项目就有两个本科生参与,在该项目的研究过程中,他们学会了资料的查阅、收集、筛选,数据的调查、处理以及优化模型的建立思路等,这对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研究能力都大有益处。

4.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

科研成果的体现方式就是论文。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四年积累的知识的一次总检测。毕业论文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毕业生的水平并促使毕业生积极探索创造新知识、新见解。通过写毕业论文可以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为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5]。

在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时,在选题阶段,尽量选一些有利于培养能力的方向;在写作过程中,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训练学生形成认真的写作态度,避免由于临近毕业找工作等事情的干扰而对毕业论文敷衍了事,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从中也培养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季诚钧,黄昌财.高校本科生科研的意义、现状与措施[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5(2):95-98.

[2]吴军,杨梅,晓开提等.论本科生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 西北医学教育,2006,14(6):647-648.

[3]陈分雄,叶敦范,杜鹏辉.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本科生科研活动 [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29-31.

第5篇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措施

(一)更新教育理念首先,根据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特点,明确了本科生导师制分阶段实施的要求。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特点的分析,学院把本科生导师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大学一、二年级实施。新生入学时由学院为学生指配导师,此阶段导师的工作重点是导学。第二阶段是在大学三、四年级实施,进入三年级后学生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学力情况自主选择导师,这一阶段导师的工作重点是导研。其次,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指导思想方面对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新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突出与本科生导师制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明确了以培养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强调不仅要培养学术型的拔尖人才,还要培养应用型的创新人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更多的自我选择、自我提高的广阔空间。第三,把本科生导师制切实落实到相关的培养环节中。例如,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方面,学院要求学生在第三学年后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结合科研实践工作设定适合自己的毕业论文主题。同时,在总结和分析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新增了专业综合创新实践课程,贯穿本科4年的学习,学生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发展规划、课程学习、文献阅读、研究探索、论文撰写及参与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的工作。

(二)构建完善的支撑平台1.提高导师的创新能力,建设具备创新思维的导师队伍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和管理队伍,是发挥本科生导师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的重要保障。首先,学院优化教师配置,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提供重要的人员保障。学院目前有专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且均具有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的博士学位。学院还聘请了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国际水文学会主席、英国自然保护联合委员会主席等国外专家为学院的客座教授,在学院举办的自然大讲堂上做讲座,将最新的科技前沿知识、关键技术带进课堂,共同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其次,学院建立了导师培训和交流机制。鼓励导师参加学校、学院举办的培训,加强导师之间的交流,让各位导师吸取经验,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院为推进教学与科研,积极鼓励导师深入企业、科研单位和重大工程实践一线,了解和掌握最新科研动态、科研成果和学术前沿知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第三,学院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工作。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了“野生动物管理学”“保护经济学”“自然保护区规划”“湿地学”等7门课程为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学院鼓励教师在这些专业核心课程上推进研究性教学,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科学研究的教学模式,结合科研训练系列项目,使学生真正达到参与、合作、探究、实践的目的。2.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构建本科生科研训练平台首先,学院积极引导并组织学生参与科研训练项目,主要包括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暑期社会实践等,由导师对项目申请、资金的配套、检查与验收直接负责,让学生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从方法、能力到个性特长等方面强调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其次,学院建立“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学院自筹资金达10余万元,鼓励本科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选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几年来,该基金先后资助本科生科研项目10多项。这些项目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热情,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留院读研。第三,学院还建立了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学生通过科研训练发表科研论文、申报专利,并将此作为对学生进行奖励的参考依据之一,导师也将因此在年终考核和职务晋升中获得加分。3.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重要渠道,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习与认知能力,特别是提高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比重。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认知类实习—专业基础类实习—专业综合类实习—创新研究类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系列实践环节,这一系列实践环节贯穿学生的4年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更加注重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学校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学院已经初步建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湿地生态过程等3个实验室,学院还利用导师人脉资源、野外工作基地资源等优势,在内蒙古达赉湖、福建武夷山、山东黄河三角洲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用于学生实验实习,加强实践教学与科研的结合,让学生尽早接触科研项目和实验室的工作,提高学生的科研和独立工作的能力。4.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提供国际平台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成立了包括国家有关部委、部分地方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或机构及有关专家在内的学院董事会。利用这一平台,学院同国外大学、联合国相关机构、国际非政府环保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联合培养、培训以及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例如,有学生曾在导师的指导下到美国、德国、荷兰参加国际会议、夏令营等活动,另有学生受邀参加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这些经验不仅拓宽了这些学生本人及其同学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还增强了学院同国外各大高校、机构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三)加强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国内部分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完善的制度保障[2-5]。因此,要保障本科生导师制高效运行,发挥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需要构建完善的配套制度。1.成立本科生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学院成立了由院长、党总支书记、党总支副书记以及各教研室主任组成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导师制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内容包括学院本科生导师的日常管理、协调、调整和考核工作,委派辅导员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并协助导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2.规范本科生导师的选派方法学院明确规定,本科生导师一般由各教研室提名,并报主管教学副院长审批,由本科生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选派。在新生入学前两周,领导小组及学院团总支根据当年的具体情况给学生指派导师,每位导师按着3~6名学生的标准配备。原则上本科生导师一聘4年,每年可以依据工作需要和学生专业兴趣进行微调。3.明确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学院明确本科生导师具有“五导”职责,即思想引导、学习指导、心理疏导、生活辅导和成才向导,全方位对本科生进行指导,端正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及时疏通学生心理和生活困扰,引导学生顺利走向社会。4.规范本科生导师考核办法学院明确了本科生导师的考核办法,主要包括:①考核频率。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每学年进行一次,由学院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负责。②考核内容及考核结构。考核内容主要根据导师上交的《自然保护区学院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情况反馈表》《导师工作总结》,学生上交的《自然保护区学院“导师制”学生培养学期情况表》从导师指导学生的工作态度、是否按时对学生进行集中指导和个别指导、指导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被指导学生的学业情况和学生对导师的评价等方面综合评价导师履行职责的情况。考核结构则包括导师自评(30%)、学生评议(50%)和学院评价(20%)。③奖励与惩罚措施。考核结果分为优秀(≥85分)、合格(60(含)~85分)及不合格(<60分)3个等次,并计入教师年度考核档案。考核不合格者,将取消其导师资格,建议取消当年职务职称晋升资格。考核优秀者将由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评定为“自然保护区学院优秀本科生导师”,颁发证书和500元奖金,并将在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进修提高、先进评选等方面优先考虑。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成效

(一)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明显提升从2006年以来,全院本科生均有机会参与科研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学院共获批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1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北京市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13项,并已完成5篇本科毕业论文、12篇调查论文,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期刊论文5篇,4篇被《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论文集》收录。学生科研兴趣项目组1成员曾获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承办的国际学生保护科学大会“4分钟快速演讲”奖,是大会唯一获奖的本科生,也是唯一获奖的中国学生。学生科研兴趣项目组成员还荣获“2010年北京中国青年鸟类学家研讨会”优秀报告奖1项。此外,学院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还申请并获批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共14个,其中市级项目5个、校级重点项目5个、校级项目4个,获得优秀暑期实践论文共10篇,受益人数达69人。

(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认可导师制实施以来,已顺利毕业2届本科生,共52人。首届本科毕业生于2010年7月顺利毕业,读研率达44.28%,签约率为85.71%,就业率达93.1%,多名毕业生立志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分别在北京松山、百花山、陕西长青、四川卧龙等自然保护区就业。2011年本科生签约率为73.91%,就业率达100%。学院有2名毕业生荣获“北美枫情杯”2012届全国林科十佳毕业生评选入围奖。毕业生专业读研率显著提高。首届本科生保研率达15%,保研考研率共计48%,其中保送北京大学和中科院动物所各1人;第二届本科生保研率为15%,考研保研率共达到60.87%,其中1人保送到中科院动物所。同时学院也有一定数量的优秀本科毕业生被美国、香港等地的知名大学录取,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认可。

(三)教师及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激发了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的学生评教平均成绩从2006年的90.07分上升到2011年的93.21分。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承担本科教学任务和教改项目,成为执行本科生导师制的中坚力量。学院还积极开展教学团队建设,进行专业、课程、教材、网络教学等建设。2006年以来,学院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点项目1项,校级专业建设项目4项,教学团队3支,精品课程5项及其他教学改革项目5项,主编或参与编写教材4部,发表相关教改研究论文17篇。这些工作的开展,大大提升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实践表明,在本科生培养中实施导师制,有助于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了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更好地适应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对其他相近专业的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雷光春 王艳青 徐基良 张明祥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第6篇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科研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06-02

一、本科导师制简介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与研究生导师制不同,本科生导师制是指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对本科生的学习、品德、思想、就业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教育制度,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及科研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1,2]。目前有多所高校将本科生导师制与科研团队建设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本科生的科研潜力,重点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际动手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校科研实力的提升。本文将以作者所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为例,浅谈本科导师制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本科生导师制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充分阐释了科学创新对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和一个民族灵魂进步的重要性,而高校是培养科研精英人才的最大机构。但是从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培养模式来看,多数高校将教育重点放在课本知识的传授上[3]。虽然这种模式培养下的高校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但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明显缺失。大四毕业设计环节,虽然能让本科生一定程度地参与一定量的科研工作。但是大部分本科生只能参与基础的实验操作或者是简单机械的数据录入处理工作,不能深入分析实验结果,更无法指出课题的创新性,这将严重影响本科生对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栋梁,大学教师需充分重视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积极投身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中。

(二)科研导师的重要作用

将导师制与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建立科研导师制,主要是指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具体科研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2013级全日制本科生开始,全面实施全程导师制。即为每名学生配备导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业指导为主,兼顾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生活、心理等方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及人生观,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其中导师制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导师具有如下职责: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包括指导课外课题研究选题和立项,组织科研课题讨论会,吸收学生充当科研助手,动员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学生构建成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要求,突出个性发展并拥有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体系。其中针对具有继续深造,有意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对他们分配科研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或者是有科研项目的讲师,建立起科研导师制。

作为一名科研导师,需充分发挥导师的职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对科研课题的兴趣,导师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查阅国外内相关文献,了解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实验方案,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法、操作步骤、实验预期结果等。针对本科生的科研思路和实验方案,导师需要积极给予审查意见,及时评价学生的实验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待实验方案确定后,整个实验过程需要学生独立完成。但是由于大多数本科生参与科研课题的时候,并不具备完整的专业理论知识,因此并不熟悉具体实验仪器和实验设备。这个时候需要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作用。我们针对本科生的课题类型,给他们建立实验小组,并由研究生担任实验小组组长,充分发挥团队合作效应。实验完成后,需要及时整理分析实验结果。这时导师需要帮助本科生归纳总结实验数据,寻找实验规律,发现实验特殊现象,进行机理分析。最后及时引导本科生对所做的实验进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汇报实验成果或者发表文章。从导师制实施以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指导多名本科生荣获各种科技竞赛大奖,例如2013年第一届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014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一等奖、2015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15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三等奖。

(三)学生在导师制中全面成长

学生参与导师科研课题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综合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首先,专业知识面得到充分扩充。通过查阅相关科技文献,可以了解目前学科发展前沿和研究现状,发现某领域的研究不足和缺点,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法或思路,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其次,实际动手能力达到充分提高。所有实验操作过程均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如果实验失败,还需分析失败原因,寻找解决方案。系统地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最后,沟通交往能力得到增强。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时候,需要完成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汇报实验结果、发表文章等工作。这将充分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技交流、论文撰写能力[4]。

三、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一些措施和对策

尽管我国许多高校建立了本科生科研导师制,但是存在机制不够完善,科研创新能力重视不足等问题。现结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导师制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关于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建议。首先,激发本科生科研创新意识。为了充分激发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在日常教学和社团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宣讲科技带给日常生活的巨大改变,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使学生明白科技能力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开设科研创新课程。为了快速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可以在本科生的课程中增开一些有关提高科研水平能力的课程,例如文献检索与管理、科技前沿学术讲座、创造力开发、数据分析与整理、科技论文撰写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本科生一方面可以系统地学习有关科研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为将来继续深造或者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最后,完善评价体制。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制,与本科生的奖学金、保研等挂钩,可以极大提高本科生的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5]。例如学科竞赛获奖、、申请专利等均可以计入学分或奖励加分中。同时,学校也要积极鼓励参与科研导师制的教师,例如将指导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时间计入学时,给予科技竞赛获奖或的老师一定经济奖励等。

四、结语

科学技术创新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本科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目前高校急需重视的一项工作。通过科研导师制,让学生参与实际科研课题,可以显著提高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开设科研相关课程、完善评价机制等,均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机制,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沙靖全,周淑晶,张宇,钟晓华,宋琳琳.本科生导师制在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中的实施[J].药学教育,2014,(16).

[2]张菡,黄天寅.全程化科研导师制下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J].2014,(154).

[3]苟建平.浅谈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5,(81).

第7篇

[关键词]多目标;土木工程;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001-04

一、引言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是我国土建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362所高校开设了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在校学生人数约60万人[1],其中教学型院校297所,研究型院校(主要指985和211院校)65所。[2]近年来,国家基础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大型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各类新的工程技术问题也不断涌现,这给广大土建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的舞台,同时也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工程问题复杂多变,在新的环境条件下,一个合格的土木工程师应具备以下能力: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土木工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及一定的领导能力;能胜任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具有终身学习和保持科学创新思维的能力与习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胜任复杂多变的职业岗位。[3]

然而,目前国内教育体系对于工程类本科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较为重视,对于其科研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则相对不足,导致很多初出茅庐的本科毕业生科研素养不高,甚至很多工作多年的工程师的科研创新水平也较低,在面对复杂的工程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据统计,我国高校工科专业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约为10∶1,但我国高校科研创新的主体力量却集中在占人数比例相对较低的研究生和高校教师中。[4]这样巨大的反差说明当前我国高校工科专业本科生总体上科研创新能力相对较差,但同时也说明,我国高校的科研创新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因此,高校如能采取有效的教育培养模式,积极调动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充分挖掘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将能为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注入强大的推动力。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省部共建211高校郑州大学为例,通过对土木工程及相近专业的本科生进行调查,了解其科研创新能力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试图探索一套有效的教育培养模式,以提高土木工程以及相近工科专业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我国土木工程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注入新的力量。

二、土木工程及相近工科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现状调查

以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及相近工科专业的四年级本科生为对象展开随机调查。之所以选择这一群体,主要考虑到大四本科生已经历过近三年半的专业知识学习和短期的专业实践实习,他们对个人能力、个人的培养需求、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以及所学专业的教育培养模式等方面已经有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认识,针对这一群体的调查更能反映问题,也更有利于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此次随机调查一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62份,回收率87%。调查采用半结构式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内容包括:工科专业本科生个人的教育培养定位、个人的志趣方向、个人科研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估、对现行教育培养模式的认同感以及对培养模式改革方向的建议等。

调查结果显示:有65.5%的被调查者赞同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应重点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有84.9%的被调查者对在大学期间参与各类科研创新活动非常感兴趣,但只有20.7%的被调查者对于本专业方向的科研创新活动非常感兴趣;有73.6%和21.8%的被调查者自我评估科研创新能力水平为一般和不强。调查还发现,90%以上的被调查者强烈不认同目前的教育培养模式和考核机制,认为必须结合时代的需求进行变革;近80%的被调查者希望通过读研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简单总结可知,目前土木工程及相近工科专业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但该群体总体的科研创新能力还待提高。该群体对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但他们专业方向跨度大,随意性强。因此,对于本科生群体的科研创新意识必须加强引导和管理,使本科生发散性思维较强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也要保证本科生参与的科研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原因分析

造成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水平较低的原因主要有:

1.缺乏有效的引导

很多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活动是根据个人爱好在“地下”状态自发进行的,随意性较强,往往只重视科研创新过程本身带来的刺激性、探险性和趣味性。[5]由于缺乏有经验的教师和科研团队的指导,本科生对于类似的科研创新活动的研究现状了解不足,对于创新活动的社会实际需求了解亦不充分,因而其科研创新活动大多停留在验证性的水平上,科技含量低,成果缺乏应用价值。

2.缺乏管理制度保障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但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尚未有效跟进,使得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活动长期处于无序进行的混乱状态。[5]由于得不到制度的保障,很多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的成功率较低,且少有的成果一出来就束之高阁,很少能转化应用,这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成果的流失。

3.缺乏资金和物质条件支持

资金支持对于科研创新活动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各类科研基金项目资助的创新成果占主导地位便是明证。由于本科生基数大,高校对多数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活动资金支持力度不大,能提供的硬件条件亦有限,导致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活动难以为继,很多富有创意的项目因得不到资金支持无法顺利开展或半途而废。

三、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一)采用多培养目标的教学管理模式

上述调查表明,有近80%的本科生希望通过读研来提升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因此,有必要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学生的需求,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适时调整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和培养方式,探索更有效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以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例,土木工程专业年均培养本科生240名,其中有100多名学生毕业当年考取研究生(含推荐免试生36名),约占总数的40%(推免生占总数的15%)。当年未考取研究生的学生近一半仍有继续考研的打算。

可以看出,在研究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后继续读研的比例较高。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多培养目标的教学管理模式:对于有志于读研的学生,实行本硕一体化的培养方案,统筹安排课程学习、科研训练、考核管理和毕业答辩等环节,重在培养其科研创新思维和理论创新能力;对于本科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则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校企合作的培养方案,重在培养其实践操作技巧和技术创新能力。

本硕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是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有机结合,也是现行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制度的有益补充与延伸。这种培养模式对于研究型高校来说尤其适用,不但可以缓解招生数量与培养质量之间的矛盾,而且有助于吸收本校优秀本科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进而优化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实现了以人为本。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的形势下,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对于促进优秀本科生努力学习、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力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即高校与企业充分挖掘并发挥各自潜在的优势所形成的一种联合培养模式。由于高校和企业各自的职能定位、文化背景、社会资源及规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该模式具有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学研一体的特点。这种培养模式尤其适合实践性更强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培养,能使本科生在学习期间既能进入工程的前沿,遇到更加实际、具体的问题,又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拓知识视野、提高科研素养、积累工作经验,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后快速转变角色,适应岗位工作,进而获得企业的青睐。

目前,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教育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分制度,允许学生在修满毕业要求的学分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学习进度,这就增加了人才培养的灵活性,使本科生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既可以选择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也可以选择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从而实现了个性化发展。弹性学分制度的优越性可见一斑。

(二)形成以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学和考核体系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主要由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模块组成。以郑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基础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普通化学、电工学、计算机与程序设计等公共基础课,以及土木工程概论、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主要包括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基础工程、工程地质、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砌体结构、钢结构原理与设计、工程经济学、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土木工程CAD、高层建筑结构等。基础课主要在大一、大二开设,专业课在大三、大四开设。

考虑到基础课涵盖的学科领域相对宽泛,学生的学习目标亦较为分散,该阶段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可考虑以多角度启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为主。在师资力量的分配上,建议由中老年教师多承担低年级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这是因为中老年教师具有长期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经验积累,已经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研态度,同时他们对学科和专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更容易讲解透彻,也更有助于本科生夯实科研基础,同时还能从思想上对本科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本科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科研创新思维。

由于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课和选修课涉及的学科领域相对集中,而且学生有了基础课知识的储备,对专业课知识的学习会有一定的主动思考意识,因此可考虑在日常教学中加强科研信息的传达,增加专业课教学内容中的学术含量,留出足够的教与学互动讨论的空间,进而达到多层次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目的。在师资力量的分配上,建议由中青年教师多承担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课和选修课的教学工作。这是因为中青年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不足,但思维活跃,能接触到土木工程学科最前沿的研究课题,他们往往能站在学科的制高点上看待和讲解问题,这将有助于开拓本科生的科研视野,培养其科研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建议教师要加强引导和示范作用。在课堂上应多提出与当前生产和工程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并与所讲授的专业课程知识相结合,鼓励学生们参与交流探讨,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增强学生们的主动求知意识和专业学习兴趣。在课堂时间使用上,还应把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考虑进去,使其达到一定的比例。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这个比例在30%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这样既能满足课堂教学容量的要求,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科研思考能力的提高。

在课程考核方面,建议采取“5+3+2”的综合考核模式,即专业理论知识占总成绩的50%,专业实践能力占总成绩的30%,剩下的20%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科研创新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多目标、多标准的考核方式,即只要学生在任意一方面表现突出,而其他方面表现平平,也应视为考核合格。这样灵活的考核方式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留出了较大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空间。

(三)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在科研界,导师是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助跑者和引路人。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导师制主要是针对研究生而设立的,大部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行的则是辅导员管理制,这与多数高校师资力量相对紧张有关。[6]随着本科生规模的扩大,辅导员管理制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上均已呈现明显下滑的趋势。

为加强对本科生的引导和管理,提高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为了解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对导师制的看法,笔者也做了随机调查,在所有的受访者中,有74.7%的学生期望在大学期间得到导师的指导,有83.9%的学生对于导师的期望在于导师能直接指导其进行科研创新工作,而不是导师的名气(期望导师名气的仅占5.7%)。这说明本科生对于导师的期望趋于实际,而不是虚无。

可见,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行导师制既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仅依靠在校的专业教师,师资力量明显紧张,同时实践资源相对匮乏。因此,为了解决导师不足的问题,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高校可以考虑向科研院所和企业伸出橄榄枝,大力招揽在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工作在科研和土木工程一线的人员作为导师,从而增加导师的基数,以合约的形式联合培养学生。

(四)构建依托科研项目的有本科生参与的科研梯队

本科生自发的科研创新活动的一个显著弱点是,随意性大且成功率低。因此,以已有的科研项目为依托,吸收本科生参加课题工作,将其纳入科研组织和团队中,形成学术带头人―教授―副教授、讲师―研究生―本科生一体化的学术梯队,是实现研究生、本科生协同培养,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的一个捷径。

本科生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不仅要依靠教材知识的积累,还要靠科研项目训练和试验经验。试验是土木工程专业科研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很多科研课题和工程项目及其涉及的专业理论都需要通过试验来解决和验证。与研究生相比,本科生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都相对薄弱。因此,在科研梯队中,本科生可以从最基本的试验环节入手,以科研助手的形式协助研究生进行具体的试验研究和其他工作。

本科生通过上述方式参与导师团队已有科研项目的研究,可以尽早接受专业教师的指导,熟悉专业知识,获得第一手的科研实践经验,同时还可以在与导师和其他研究人员交流的过程中,获取从事科研工作的一些基本理念、思路和方法,掌握科研的基本程序,避免自发进行科研活动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另一方面,本科生的参与也可以解决团队部分教师,特别是新入职的博士教师指导研究生人数不足的问题。

构建依托科研项目的有本科生参与的科研梯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本科生科研创新缺乏资金和物质条件支持的问题,同时也使本科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意思想得到合理引导和使用。在科研梯队中,本科生不需申请经费就可以接触到前沿的研究课题,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还可以与多层次的研究人员进行互动交流,使自己的思想火花得以绽放。有本科生参与的科研创新梯队人才培养模式为本科生提供了科研创新训练的平台和实施空间,同时也为新入职的博士教师提供了智力资源。这种培养模式也是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

自2011年9月至今,经过4年多的探索与实践,笔者所在的教学与科研团队就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进行了小范围的实践和尝试。笔者所在的团队共有校内指导教师4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1位为教授兼学术带头人,3位具有副教授职称;校外指导教师3位,分别在设计院、房地产公司和建筑科学研究院任职,全部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在读博士研究生2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2名。

实践过程如下:

(一)甄别需求、组建团队

在学院党总支、教学办、团委和辅导员的帮助下,从大一和大二本科生中精心选拔6名有志于毕业后继续读研深造的学生和4名倾向于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根据他们对自身发展目标的不同定位,分别制订不同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之所以选择低年级本科生进行尝试,主要考虑到他们可塑性强,受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影响较小,便于根据其个人发展需求来调整知识获取方式。

在选定的学生和导师之间进行匹配,遵循自愿组合的原则。导师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在研课题或工程项目,并提出自己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学生可以向导师介绍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未来的科研或工作设想,供导师选择和参考。通过这种双向选择的方式,分别组建有本科生参与的科研项目研究团队或工程技术研究团队。

(二)因材施教、分工指导

研究团队组建之后,各责任导师负责对团队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导,包括专业理论知识辅导、文献资料搜集与查阅、工程结构软件使用、结构试验技术培训、结构施工工艺及检测技术培训等从事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创新工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为了确保参加科研创新能力训练的学生保持正常的本科学习进度,全面协调发展,各团队的指导教师和研究生们还对团队的本科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课程辅导。

经过大一、大二阶段有针对性的培养,笔者团队的本科生在进入大三、大四之后,基本上掌握了科研活动的基本流程,在团队科研项目研究和工程问题解决过程中,如项目前期调研、文献检索与查新、申请书撰写(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试验方案等)、成果总结与发表,以及工程问题的现场技术指导等方面都有本科生的参与和贡献。在2013-2015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中,笔者团队的本科生申报的项目全部获批立项,其中2项为国家级项目。此外,团队培养的6名有志于读研的学生,全部获得读研资格,其中2名被保送到同济大学;4名毕业后拟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深受实习单位好评,其中2名已和实习单位签订了工作协议。

五、结语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是我国土建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在当前社会不断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土建工程问题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不仅要拥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

本文以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及相近工科专业的本科生为例,通过调查了解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现状,分析了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途径:采用多培养目标的教学管理模式、形成以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学体系、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构建依托科研项目的有本科生参与的科研梯队。

对上述培养模式的小范围实践表明:多目标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提升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学和考核体系为本科生科研思维的训练和科研意识的提高创造了较大的培养空间;导师制和有本科生参与的科研创新梯队人才培养模式使本科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意思想得到了合理引导和使用,是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为研究型高校土木工程以及相近工科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和创新人才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 参 考 文 献 ]

[1] 祝明桥,谢献忠,皇晓东等.深化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0):56-59.

[2] 汪峰,张国栋,杨俊,刘鸿琳.基于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63-66.

[3] 赵桂峰,张猛,李瑶亮,陈淮.浅谈新时期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13(3):11-14.

[4] 赵彤洲,蔡敦波,鲁统伟.工科类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探索及实践[J].河南科技,2012(13):42-43.

第8篇

1 本科生科研计划项目管理运行体系分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行的本科生科研计划项目主要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本科生自主创新与专利培育项目。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已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项目管理运行体系(如图1所示)。

在该体系下,项目管理包括实施目标设计、过程管理(包括立项、过程控制、结题)和实效评估等环节,项目实施评估情况反馈到项目实施目标的设计工作中。

2 本科生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制度建设路径研究

项目管理制度化即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将项目管理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项目管理制度化必然伴随着项目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建立规范化的项目管理秩序。制度化是工作长期、持续开展的保障,而规范化是确保制度顺利落实的有效途径[3]。项目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都需与项目管理运行的具体环节相结合,有必要对本科生项目管理运行体系进行细致的内部分析(如图2所示)。

项目实施目标的设计需依托学校培养目标和学院工作实际来展开,例如我校本科生自主创新与专利培育项目,在学校层面上,项目实施目标是通过项目化管理提升本科生课外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学生创新成果转化;对于教学院部而言,要按照学校要求开展工作,也要根据学院的学科、学生等实际将项目实施目标进行细化[4]。例如,信控学院本科生专业以电学为主,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并具备一定实践能力之前,难以独立从本专业的角度提出创新点。但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在创新性课题研究中不断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因此,信控学院实施本科生自主创新与专利培育项目的目标为:以二、三年级学生为主的团队进行创新课题研究,以三、四年级为主的团队进行专利培育作品的研究,根据学生群体成长情况,适时调整项目实施目标。

图2 本科生科研计划项目管理运行体系内部分析

项目立项管理是项目实施过程关键,直接影响后续管理工作。参与学生需要方向性、系统性的指导才能成为有效的项目参与对象,项目立项前的培育(包括课题培育、团队培育)和选题方向的约束、规范工作成为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需要关注的重点。

项目立项后,加强过程管理是实现项目实施目标的必要条件。其中,团队成员的执行力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也是制度化管理的主要对象。单纯依靠团队成员和指导教师主管能动性,难以挖掘项目研究的最大潜力,规范化的阶段检查和研究进度交流管理成为必然选择。

在项目结题管理中,一方面要参照立项时的成果预测来考察,另一方面要紧扣项目实施目标内涵的外在延伸,使成果转化不局限于某一课题成果的转化,同时将学生能力的转化作为成果转化的一种必要形式。

项目实效评估是对上一周期工作的总结,也是对项目实施对象发展现状的评估,评估结果对于下一阶段项目实施目标的优化乃至整个制度体系和规范化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最直接的指导意义。

综上,本科生科研计划项目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可以围绕项目管理体系的内部环节及驱动机制展开,使其不断自我优化,并确定与管理制度想配合的工作规范,确保制度落实实效。

第9篇

(一)本科生教育管理的现状

本科生人数众多,受到较多的关注。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目前普通本科生人数已经突破3000万,客观上由于本科生人数众多,主观上由于对“高等教育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并重,研究生与本科生共同成长”方针的片面理解,辅导员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本科生的管理上,造成本科生管理过严、过细。“学生进大学校门伊始,我们就向他们提出生活、学习中需要注意和遵守的各种条例,并将这些条例制度化”,“组织学生成立自律会等组织,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有规律、有步骤地进行检查,对没有按照制度完成生活、学习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二)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现状

研究生全体人数逐年上升,但研究生管理还是高校学生管理的薄弱环节。2009年全国研究生总人数已经达到140万人,相较于2008年增加了20万人左右,研究数量的增加给研究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部分高等学校重视不够,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尚不健全,缺乏相应的专职工作队伍,条件保障还不完全到位。特别是面对研究生规模扩大、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发生变化的新情况新要求,还缺乏积极应对的有效办法”。

研究生群体思想上成熟,具有较高的科研素养,但缺乏提升综合素养的机会。研究生相较于本科生更加成熟,更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许多研究型高校也十分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投入较多,“虽然研究生个人的科研能力、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与提高,但其组织、领导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却受到制约”。

研究生可以满足本科生在科研、学习等多方面的需要,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发展的同时也是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探索研本互动“把研究生的‘导人’与‘育己’结合起来”,构建研本互动式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研究生与本科生互动管理模式的优势

(一)心理层面上,研究生与本科生更易于建立亲密关系

研究生和本科生大多处于青年晚期,成人初期,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是形成亲密对孤独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需要与伴侣、朋友、同事等建立爱情、友谊、团结与亲密的关系。如果发现自己不能与别人建立起友爱、亲密的关系,就会感到孤独,产生不愿与人接近的孤独感。因此,相较于建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与学生的良性关系,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互动关系更容易构建,而且还可以在多方面发挥作用。

(二)管理层面上,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创始人爱德华兹,戴明基于这样的假设:“人们(雇员)对待工作会尽力而为,管理层的任务就是不断改善他们在其工作中的‘系统’以为他们的努力工作创造条件”。将TQM应用到学校教育中,“雇员”就是“学生”,“工作”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学习”。研究生与本科生互动就是“把教育中的积极发展的因素整合到一起,包括小组教学、因地制宜的管理、合作学习的教育”。研究生与本科生互动,一方面研究生生活中指导本科生,分享科研资源(实验室、论文),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既是本科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化理解,也是本科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本科生教育反作用于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研本互动辐射到本科生上,既可以扩大高校学生管理的覆盖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管理的实效。

(三)内容层面上,研究生与本科生互动管理模式更加多元

以往学生管理更加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心理教育等方面,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互动不仅仅局限于这两方面的内容。正如符号互动理论者米德认为,人的思维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主体的我(I)与客体的我(Me)之间的互动过程。就好像他人是一面镜子,我们在他人那看到了自己,并且认为那是真正的自己。研本互动不仅可以在思想引领、心理辅导的方面起到作用,还可以在学习辅导、实践引领、科研指导等方面有所作为。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因此研究生与本科生在各方面的多元的互动同样也符合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体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实施研究生与本科生互动管理模式的途径

(一)研究生做兼职辅导员或辅导员助理

研究生担当兼职辅导员获辅导员助理既可以指导本科生的专业学习,同时也可以进行生活辅导、就业指导等多方面的互动。某些专业例如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具有较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担当兼职辅导员或辅导员助理可以大大发挥朋辈教育的力量,对本科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可以取得较高实效。运用专业知识引领本科生教育的同时也是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二)研究生与本科生个体或团体结对形成共同体

在共同的兴趣、爱好或研究目标基础上形成的研究生与本科生共同体是最能发挥研本互动管理模式力量的方式。研究生与本科生可以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的交流。从学生自我管理的角度来看,既是本科生向研究生学习提高自身科研、学习能力的过程,也是研究生受到本科生教育的影响,通过参与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从辅导员学生管理的角度来看,辅导员既可以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也可以关注研本共同体的发展,大大扩大了学生管理的广度与深度。

(三)导生制:研究生引领本科生发展

优秀的研究生既可以在思想上、行为上引领本科生发展,也可以使“研究生了解本科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组织他们进行沟通,统一认识,提高双方思想修养和理论水平”。导生制加强了研究生与本科生思想上的交流,“缩短了彼此间距离”。

四、实施研究生本科生互动管理模式的实际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积极主动性

“现代管理思想强调人的因素是第一位,核心是对人的尊重和信任,即要以诚相待、民主平等、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研本互动管理模式是研究生和本科生自主整合的团体,团体中研究生和本科生发挥朋辈优势,积极互动,在满足个人成长的同时寻求团体的发展;团体之间的竞争客观上也不断促进团体成员不断学习、进步。以前辅导员“家长式”的管理模式下的学生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而研本互动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兴趣、目标一致等基础上的,把学生摆到了管理的主体地位,本科生与研究生为了共同进步或在与其他个体或团体竞争中取胜,在学习、工作、等多方面进行双向交流,充分发挥两者寻求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并将内驱力外化为自我学习提升的动机,变他律为自律,淡化了学生管理中的主客体关系,提高学生参与自我管理的积极主动性。

(二)有利于建立研究生与本科生管理的良性机制

首先,由于研究生年龄差异较大,科研任务繁重,居住分散,独立意识较强等因素,学校研究生管理工作一直是学生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在研本互动管理模式中研究生作为本科生的“导师”、“伙伴”、“合作者”,加强了研究生与本科生的联系,将研究生视线从自身转移到与本科生互动上,研究生不仅需要自我提高,还要引领本科生共同提高。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研究生的责任感,同时研究生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无形中提高了研究生的自我约束力;第二,研究生与本科生结对管理,辅导员在管理本科生的同时也把研究生纳入管理范围中。辅导员既可以管理学生个体,也可以管理研究生与本科生结对的团体。研究生与本科生在思想教育、学习科研、生活工作中双向互动,高校学生管理就可以从宿舍、教室、实验室覆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扩大了高校辅导员的管理覆盖面。

(三)有利于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共同提高

一方面,研究生相较于本科生有较丰富的生活阅历,生理、心理已趋成熟。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最高层次,研究生相较本科生更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良好的科研思维和科研素养。而本科生具有较高的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但由于专业知识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缺乏科研素养,这些能力仅仅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在实际科研活动中得到提升。“让本科生与研究生一同参加科学研究,不仅有利于本科学生更多地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知识,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让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加强了学习上的交流和相互启发。反过来又促进了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进与创新以及与科研的结合,有利于本科生提早了解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方法。增加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接触、交流,本科生可以从研究生身上学习到科学的学习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对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兴趣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本科生可以带领研究生一同参与各项活动,丰富研究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有利于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多于研究生,因此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互动过程也是本科生通过自身影响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研本互动的管理模式是基于学生自我管理的模式,是发挥研究生与本科生自省能力,提高研究生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模式。但研本互动的管理模式不是排他性的,不是以夺取或削弱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地位为出发点的。由于研究生和本科生自我管理、自我适应的经验不足,因此研本互动还需要发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晓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5.

[2]唐弋,彭鎏佳.从制度管理到自我管理――浅谈大学生管理工作[J].世纪桥,2007(10).

[3]王柏林,肖望兵.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02).

[4]FredC.Lunenburg,AllenC.Omstein[M].教育管理学――理论与实践孙志军,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第10篇

摘要:文科应用型专业中本科生参与式研究能力的培养需要各方资源的统筹,不仅需要高校硬件、软件条件方面的建设,更需要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文章剖析了参与式研究能力的内涵,分析近年来文科应用型专业参与式研究能力的发展现状,对促进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参与式研究能力提升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关键词:文科应用型专业;参与式研究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21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实践中,复旦大学通过搭建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平台,从1998年到2009年的11年间,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已成为校园科研的最高品牌,从最初的7人到如今的400多人参与,本科生参与学术研究已蔚然成风,并通过这一平成了从学生到“学者”的蜕变。除了在研究型大学中要重视和加强本科生参与科研外,在一些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乃至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等不同发展定位的高校中,如何看待本科生参与科研、如何对待本科生参与科研,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于2016年7月至9月,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包括安徽大学在内的安徽省6所高校14个文科应用型专业大学生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500份,有效回收1226份,有效率81.8%;并对300名大学生以及120名高校教师进行访谈。在调查结果基础上,本文对高校文科应用型专业本科生的参与式研究能力问题进行研究。

一、本科生参与式研究能力的基本内涵

参与式研究能力作为本科生需要掌握的一种重要能力,已引起广泛关注。魏玲玲提出,“参与式理论方法是指发展主体积极地、全面地介入发展进程或发展项目中有关决策、实施、管理和利益分享等过程的一种方式方法。”文科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参与式研究能力的基本内涵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首先,有哪些渠道可以参与?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的经验理论、从做中学等理论就表达了其对参与式教学的提倡。应用型专业文科生可通过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创新创业项目,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参加资料收集整理,参与论文写作。这些都有利于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和成果转化,实现高校培养人才和增强科研能力双赢。其次,如何促进本科生参与式研究能力的培养?这需要高校和教师对课程模块设计和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并在课外科研活动中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方法训练。再次,培养参与式研究能力的意义何在?本科生较早地接触科研,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提升研究能力,打牢专业基础。同时也为国家未来的建设提供大量的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人才储备。培养文科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参与式研究能力,是新时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学生参与教师的各类科研、调研任务和校企合作项目,可以锻炼专业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极大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如果能够针对文科应用型专业的本科生,建立一套可行的参与式研究能力培养模式并付诸实施,将有助于为国家培育更多优秀的文科应用型人才。

二、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参与式研究能力培养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日益增强,许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的参与式研究能力培养。扬州大学查永军教授曾做过“高校学生参与式学习”方面的研究,指出高校应该正视本科生的参与式研究能力,鼓励高校从理念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和教育教学层面来培养学生的参与式研究能力。高校对文科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参与式研究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专业教学硬件层面的提升,引进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用于改善专业实习基地和实训场地,增加文科应用型科研项目立项,倾斜支持科研投入比例等方面。高校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参与式研究能力的培养直接映射在高校师生关系的变革上,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写作,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传统的传道与被传道,更增加了双方思想互动影响的渠道和频率。在问卷调查中,43.0%的大学生认为周围大部分的教师对本科生写学术论文持一种欣赏并且鼓励的态度,在访谈中,120位受访教师中的绝大部分也愿意或主动提供帮助本科生科研写作的机会。同时,有48.1%的大学生认为本科生写学术论文意义重大。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文科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参与式研究能力培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传统的教学思维惯性还有待改变。根据实地调查结果,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和工作者仍认为,本科生参与科研情况是不必要的,认为学生的科研能力较少能达到要求。这是对文科应用型专业的隐形偏见。可见,传统教学思维惯性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文科应用型专业人才参与式研究能力培养效果的发挥。在调研安徽省六所高校时发现,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时可获得一定的学分或奖励。其次,学生自身缺乏参与科研意识。调查中发现,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参与科研的程度低,缺乏自主科研意识,对自身参与科学研究常抱持疑惑的态度。本科生参与范围和参与积极性都较小,主要以参与老师课题、写作学术论文的方式出现,而对于其他活动类型都很少参与;61.7%的大学生表示是否参与上述活动要视情况而定或不会参加,大学生进行参与式研究的被动性较大。再次,高校的相关硬件设施有待提高。以调研的安徽省高校文科应用型专业配置专业实验室情况作例,呈现不同学校不同建设、不同专业不同落实的局面,学校综合实力的强弱往往影响差异大。比如,政治学类、社会学类的电访实验室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在安徽六所高校中,只有安徽大学配置建设了电访实验室,其他学校则不具备这种条件。高校教学与科研资源开发的不足客观上影响了学生参与式研究能力的培养。

三、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参与式研究能力培养的发展对策

首先,针对观念模糊和错误问题,高校应该转变观念,在新生入学时就要宣传这一方面信息,鼓励教师多带学生做课题,对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持鼓励态度。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在“教”与“参与”中更好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启发学生在参与研究中思考;学生也要有参与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其次,高校硬件设施上的不足究其原因还是科研经费较少和其他可用于教学方面的财力资源不足。高校应该鼓励教师积极申请课题,提供给教师申请课题的有利条件,争取较多的科研经费,建立文科应用型专业的实验实训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这不仅利于高校学科建设,也利于高校人才培养,会促进一种良性循环,增强高校的学科实力。再次,软件上的缺失,主要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高校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关系,要鼓励老师多学习,熟练掌握一些文科实验设备,摸索一套培养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参与式研究能力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最后,建立一套合理的培养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参与式研究能力的模式,形成合力。本课题组经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和访谈,针对高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资源,提出“123N”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参与式研究能力培养模式。“1”指的是参与式研究能力双提升的综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2”指的是“两阶段”的培养过程,即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阶段、实验实训的实践教育阶段;“3”指的是“三大类课程体系”,即学术研究型课程体系、创新探索型课程体系、实践应用型课程体系;“N”指的是若干个具体支撑项目,包括:文科应用型专业优化整合与交叉人才培养计划,专业课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计划,参与式研究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培养计划,毕业论文高质量、多样化改革计划,本科阶段国际化教育拓展计划,本科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培养计划等。这些具体举措有助于从制度上保障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参与式研究能力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魏玲玲.参与式理论在开放大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

第11篇

关键词: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人才培养;因材施教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立身之本,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端人才是当代大学的神圣使命,也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面临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为了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需要根据本科生的特点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国外引进的高校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施行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一定优势,但因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总结优势,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切实提高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对于新时期密切师生交往,优化师生关系,促进教学改革,激励学生创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意义重大。

一、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施中的问题

进入大学后,不少本科生都存在目标迷失、迷茫困惑、专业模糊、决策困难等问题,迫切需要教师来指点迷津和引导上路。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应运而生。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指在本科生大学四年学习期间指定导师对其学业进展、人生规划、个性培养、思想品德、专业素养和生活等进行全方位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导师由高等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担任,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人生阅历,能对本科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学时限制,与本科生建立了长期、稳定、密切的师生关系,可以因时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帮助本科生解决问题,在学校教学管理、学生成长和教师自身培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尽管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有不少优势,产生了一定的育人效果,但因其在我国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三方面。

1.教师投入精力不足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教师少、学生多、生师比例大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中导师与学生采取的沟通渠道主要还是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而教师不仅要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任务,还要承担本科生实践环节、研究生指导和科研任务,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教师难有时间、精力经常与本科生面对面交流。因此,单靠导师的责任心和学生的主动性来保证全程导师制的效果具有很大的难度。此外,导师专长于某一领域,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要求导师解决学生的思想、心理、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导师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精力和时间有限,且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缺乏必要规范,最终的结果是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指导,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2.因材施教实现难度大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情况各异:有的如鱼得水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有的基础差有厌学倾向,有的存在严重的偏科,有的迷失了自我得过且过,有的对专业丧失信心,有的存在心理问题和情感问题等。由于未来志向不同,学生的需求与行为差异也很大:立志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关注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准备毕业后就业的学生,忙着从事兼职和实习,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准备出国的学生重点攻读外语、多方申请。这些基础和需求差异,显然是目前以专业导论、通识教育、科研选题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为主要内容的指导鞭长莫及的,换言之,目前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指导还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

3.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

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师教生学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教师大多习惯于谆谆教诲,学生大多习惯于洗耳恭听。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被老师确定目标而学习的状态,缺乏主动探索的能力和主动联系导师的勇气,总是等着老师叫才去见老师,而导师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这样导师和学生之间很难建立起教学相长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对各方面的不熟悉以及对老师的畏惧,参与导师指导的频率相对较高,但多笛生还是被动的,缺乏主动提问、探索创造的行动。而对于高年级学生,相对来说比较油滑,很多情况是导师主动联系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即使是老师布置了任务,不同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也参差不齐,还有一些学生自以为是,听不进导师的意见和建议,影响了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效果。

二、解决本科生全程导师制问题的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

“全程导师制”追求的“全面发展”培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理性质疑、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高校师生只有形成“自由教育”“通识课程”“启发教学”等基础共识,才能为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功用发挥提供文化土壤。因此,为切实推进本科生全程导师制,首先要成立学校和学院两级本科生全程导师制领导小组,组织完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制度体系,组织协调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组织实施、评价考核等工作。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明确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目的、导师聘任条件、导师工作职责、考核机制和考核结果的运用等,完善工作规程、工作日志、活动调查表及考核资料等材料,确保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有章可循,形成更加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再次,要制订师生沟通的必要工作规范,如要求学生在每学期开学前两周内必须与导师见面,并根据导师的意见与本人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学期的学习计划;每次师生交流活动要做好活动记录;学生每学年的评奖评优、入党等环节必须有导师的意见等。最后,为了发挥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优势,应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研究型本科教育体系:在课程体系中加大研究性、实践性课程和创新教学环节的比重;教学模式要向探究式、启发式、实践训练式转变,突出实践教学,使本科生从传统的知识被动接收者变为积极的知识学习者和探究者;要重视教学研究,使本科教育改革和实践更有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2.搞好导师队伍建设

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关键是要有一支“德能为师、学能为范”的师资队伍。搞好本科生导师队伍建设既要增加导师数量规模,又要提升导师质量水平。从长远而言,要完全解决生师比例高的问题,必须引进更多教师,使生师比降低到合理的范围内。但引进教师是个系统工程,短期内难以完成。现阶段可以构建以导师为主导,研究生辅导本科生、高年级本科生辅导低年级本科生的纵向链式学习科研团队,发挥导师在指导规划、指导学习、指导研究、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缓解教师紧张的局面。

从质量而言,本科生导师不是每个人都能担任的,而要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如作风正派、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工作投入等。坚持质量标准,建立本科生全程导师的遴选机制,使选的本科生导师既能寓生活哲理于学术交流中,又能将治学精神反映在日常生活中。除此之外,要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形成导师工作交流研讨机制,不断提升导师专业知识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持续不断地改进指导效果,增强育人为本的教育责任观,提高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丰富指导的载体和形式

在指导载体方面,首先,本科生导师的指导工作本质上说是高校教学工作的延伸,因此,要将导师指导本科生的“指导课”纳入课程计划,将它作为落实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关键抓手,弥补以往只采用面对面交流指导渠道单一和指导工作缺乏规范的不足,更好地督促导师完成必要的指导任务。其次,导师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工作,对一、二年级学生,导师重点以专业导论课为契机,开展专业启蒙教育;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对三、四年级学生,导师以大学生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为依托,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在指导形式方面,既要完善和改进传统的座谈会交流形式,还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交流方式。首先,可以定期组织读书会、讨论会等,有针对性地列出参考书目让学生查阅,并完成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再在师生会面时汇报读书进展并与导师交流探讨,通过有准备的交流和讨论,师生很有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不断丰富和完善导师工作的内容,同时有助于增强教师辅导的针对性和稳定性,更能增强学生认真学习的动力。其次,可以采取非正式的生活化的交流方式,如教师组织学生踏青、共同参加运动或娱乐项目等,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最后,通过微信群、短信、电话、邮件、QQ等多种形式加强师生交流与互动等,将指导工作化整为零,增强指导的效果。

4.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

目前的导师考核评估体系包括导师日常指导记录情况、学生思想认识和行动改善情况、学生问题及解决措施、学生成长进步情况及学生评价等,其中学生成长进步情况中学习成绩占很大权重,包括学生学期成绩不及格率、学生专业排名变化指标、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获奖及违纪情况、公开数量、考研情况等。要以问题为导向完善导师考核评估体系,将导师如何导、导什么、导的结果以及学生的个人成长情况作为重要评估指标。

要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的责任,落实好本科生导师的教学业绩考核要求,对指导成效显著、学生满意度高的优秀本科生导师进行表彰和奖励。除此之外,全程导师制的实施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障,高校应设立专项经费,加强监督管理。

5.抓好指导内容建设

以目标为导向,强化导师职责意识,抓好大学生不同阶段的指导工作:大一阶段,着重培养学生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处理个人思想和情感的方法、确定人生理想和目标规划的技巧。导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让本科生少点迷茫、少点徘徊,多点进取、多点信心。导师可通过大学校园里学生正反典型案例,使学生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参观实验室和介绍专业情况、课程设置、就业状况等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文化科技活动等,监督其学好基础课,帮助其制定长远可行的大学规划。大二阶段,着重从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创新性教育、个人生活思想情感培养上入手。导师的关注和督促能矫正学生的错误心态,端正其学习态度,并能在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上为学生答疑解惑。大三阶段,着重从专业知识、科研素养、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人生规划培养上入手。导师的职责是依托科研选题训练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环节,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查阅文献、撰写和发表科研论文以及申请专利等。大四阶段,主要从职业规划、人生规划上入手。导师在承担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做好学生深造、就业、出国等的指导,使学生顺利步入社会。

6.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第12篇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训练;教学改革;SRTP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218-02

目前我国各高校普遍开展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SRTP是浙江大学于1998年开始实施的[1],其目的是加强本科生的分析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浙江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的重点高校,特别重视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本科生提供了各式各样参与科研项目的平台,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实验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等。但参与人数最多和普及面最广的就是SRTP了。从1998年开始,浙江大学SRTP至今已进行了18期。在学校层面上,由刚开始时的立项七十余项,发展为现在的一万多项。而且经过18年的执行,SRTP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运作体系。但是仍然具有一些欠缺,特别对于具体学科,SRTP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尚需进一步探索、思考和完善。本文在总结浙江大学数学与科学学院(简称数学学院)近两年SRTP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和思考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针对数学专业的特点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建议,为提高校数学学科的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数学学院近两年SRTP的现状分析

从2013年的第16期到2014年的第17期,浙江大学数学学院本科生参加SRTP共115项(详见表格1)。第16期校级立项30项,院级为33项(共63项)、第17期校级为16项,院级为38项(共52项)。参加人数分别为84人和104人,其中大二的学生占75%左右,其余为大三和大一的学生。从表1可以看出立项项目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校级立项少了近一半,校级投入经费更是削减了一半以上。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却在提高,学院的立项数和投入经费都在增加。参与SRTP主要的是大二学生,说明了这些学生经过基础课程的学习和适当的专业训练后,对更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意愿,同时也有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结合的强烈愿望。总体上,两期SRTP的研究过程比较顺利,也具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参与的学生都反映在SRTP中受益匪浅。学生从开始申请时的各自组队,分工协作,相互交流;到执行期间,寻找、阅读大量文献,充分了解与课题相关的知识以及已有成果,然后与导师讨论,建立数学模型,验证模型并修正不足之处。最后对相关问题得到不同的成果。通过上述这些环节,使学生们在分析,判断和总结等重要个人能力和科研水平上都得到提升。

二、数学学院SRTP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SRTP激发了本科生研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了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但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性质等原因,SRTP在实施过程中仍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1.研究成果单一。由于数学学科偏向基础性研究,基本上以理论研究为主。SRTP在立项时或多或少偏向于理论研究型的项目,这也导致了只能选择科研论文作为研究结果。不同于工科学科或者医学生物学科的实验研究,基础性研究缺乏直观性和欣赏性,这就使得在选题时,学生可能没有足够的兴趣,或者在开展过程中容易丧失积极性[2]。

2.专业知识不足。数学学科的SRTP立项项目往往是理论性研究,甚至是导师科研项目的一部分,这使得对参与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需要较高的要求。而参与者多为大二的本科生,基本上只学了一年半的基础知识,专业课程没学过多少,有的是刚刚开始接触专业课程。这对于理论研究是远远不够的。

3.交叉领域不多。从以往SRTP立项的情况来看,小组成员以都是数学学科的学生居多。这就造成了小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大致一样,知识储备基本相同,看待问题会有一定的相似性,很难对项目研究有突破性的想法和创新。甚至对于涉及范围比较广的课题,在阅读非本专业方向前沿文献时,都会存在比较多的困难。另一方面如果立项的项目为数学理论型的课题,那么其他专业的学生很难参与的,即便参与也发挥不出他的作用。

4.执行时间偏短。SRTP执行的周期一般只有一年的时间。本科生参与SRTP科研训练都是业余时间。而数学专业的学生学业繁重,因为数学的专业课程需要他们大量练习后才巩固和吸收。因此他们真正参与SRTP科研训练的时间基本上只有假期。还有数学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过程,这要求学生对某些问题需要反复推导、演算、论证,甚至有可能一种方法或者一种思路在经过大量研究后发现是错误的或者不可行的,需要从头开始另找方案。

三、数学学院SRTP的对策和建议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SRTP已经成为本科生参加科研研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但其中也不乏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学校努力在各方面进一步完善SRTP。我们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针对前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1.延长执行时间,加大资助强度。SRTP只有一年的执行周期对于理论性学科来说都是偏短的[3],尤其在数学学科,SRTP时间偏短更是一个普遍现象。本科生是利用课余时间参与SRTP科研训练的,而数学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比如学习计算方法,必须有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基础。对于知识的掌握也不是短期快速能完成的,需要反复做题练习,前后知识贯通,深刻理解后才有可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因此可以适当延长SRTP的时间,例如一年半,或者两年,甚至可以与毕业论文进行衔接。这样,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一些相关知识和开展研究讨论。经费投入的多少与数学学科SRTP开展的情况紧密相关。从表格1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学校投入经费的减半,致使第17期校级立项数比第16期少了14项近占50%。虽然数学学院加大了投入经费,但学院的能力毕竟有限。事实上,从全校SRTP立项总数来看,数学学院的立项数是非常少的。因为,强烈建议学校加大对理论性研究学科的投入,特别是对数学学院的经费投入。从而可以让数学学院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和受益于SRTP[4]。

2.加强学科交叉,激发研究兴趣。SRTP学科的交叉不仅有利于激发不同的科研兴趣,提高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创新思维。学科交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不同学科学生的交叉。在SRTP申请时,鼓励不同学科的同学一起组队申报。这样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问题,相互学习和优势互补。其次是不同学科教师的交叉。鼓励不同学科的老师共同带队,立项课题上可以兼顾理论和实际应用型,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而且在执行过程中,能从不同的专业上指导和引导学生。既然SRTP的目的是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提高其综合能力,那么不妨提供一些多学科交叉的探索性大方向,让本科生在这些方向中按照自己的兴趣,在导师们的指导下再确立精细的研究课题。当学生对SRTP具有发自内心的兴趣时,他们会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去进行研究学习,不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且带有兴趣的学习,容易获得启迪和灵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5]。

3.鼓励教师参与,增加技术指导。在SRTP中,教师需要在项目选题、文献搜索、研究方案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参考意见,并且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指导、把握方向等。然而由于教师自己的工作任务多,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压力过大,使得他们作为SRTP导师时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完全胜任导师的角色。另一方面,当研究遇到问题时,往往需要指导老师手把手地教会学生,所以不但要求导师有耐心还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因此,强烈建议将SRTP的指导工作纳入正常的教学任务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SRTP的指导。同时,需要在SRTP各个环节上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科研的技术指导。从项目选题和申请立项开始,由于学生知识和经验等限制,在选题上会比较茫然和不明确性,有些题目太大或者太难,适当的指点对后面的立项和研究都大有益处。立项后参考文献的选取同样需要指引,哪些文献精度、哪些泛读等既可以节省时间,又不乏重要性。在研究过程中,除了导师的指导外,可以安排各项目组之间的交流,以及以往的SRTP小组来介绍成果和经验交流等。项目结题后,创建交流平台或者刊物论文,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学生之间开展讨论或者评选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叶民,魏志渊,楼程富,毛一平.SRTP:浙江大学本科生教学改革的成功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55-58.

[2]阳明庆,李荣隆,赵庆源.基于层次式创新实践模式的本科生科研训练[J].教育教学论坛,2015,(44):98-99.

[3]汪志南.农科类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及创新实验项目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国农业教育,2015,(2):8-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