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字的教学方法

数字的教学方法

时间:2023-06-08 11:26: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字的教学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字的教学方法

第1篇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小学教学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创新。特别是小学数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但由于其内容逻辑性强,比较抽象,很容易让小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为此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方法

采取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利于小学生建立思考和认知事物的逻辑体系。学校要高度重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如下主要从三方面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一、活用教材,改善呆板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把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让数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充分体现出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如在教授学生记数字时,可以把抽象的数字形象化,如“1”像铅笔细又长,“2”像鸭子嘎嘎叫,“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摆等等,这样可以让数字更加形象化,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字的记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老师还要仔细研究教材,通过一些游戏、对话、表格和图片等方式丰富教材内容,创造出更多的联想空间,填补教材“空白”。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数学老师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件教学。在教授数学加减法的时候,如“8-3=5”,数学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出8只鸭子,3只小鸡,把它们分别摆成两排,然后向学生提问:“哪排的小动物多,多了几个?”启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利用插图工具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如三个三角形和两个圆形,利用实物把数字的抽象性形象化,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三、设立多样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数学老师应该设立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力求形式新颖的教学方法,要把课堂氛围充分地调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带学生做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接触数学知识,形式新颖,内容简单。数学老师也可以成立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讨论,通过热烈的讨论带动课堂气氛,让小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以上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增强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全新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带动好课堂气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小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 浙江省慈溪市桥头镇三管小学)

第2篇

【关键词】玩教具;幼儿教育教学;有效实用性

目前,玩教具在幼儿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同时也能积极的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很多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玩教具,将玩教具融入具有科学性、教育性、适用性的教学内容,从而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幼儿在玩教具中能够集中学习的注意力使教学课堂的氛围更加有活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使每个幼儿能够有效的利用玩教具培养创新能力。

一、进行玩教具教学,可以提高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玩教具教学中,通常会使用在实践中常用的实物进行教学,不仅教学方式新颖,且教学成本低,能够自行创作玩教具,使生活中的废物得到再利用,节约资源。同时提高了幼儿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在学习中可以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幼儿的理解能力。同时,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每位幼儿的兴趣爱好提供人性化的设计,使幼儿能够做到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在数学课中,很多教师通常会通过教幼儿学习各种数字,进行教学活动。但幼儿对这些数字有什么概念,也无法理解,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很多幼儿不愿意主动学习。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一个台阶,让学生进行爬台阶活动,使学生学习5以内的数字。在每个台阶分别贴上1、2、3、4、5的数字,每一个幼儿爬上高一层的台阶就意味着完成了对这一数字的学习任务,谁爬的最高,就说明谁对这几个数字学习的最快,同时,爬的最高的学生也获胜,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幼儿教学中使用玩教具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幼儿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加深了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二、进行玩教具教学,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1.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

幼儿的心理和年龄决定了幼儿的理解和解释能力,通过玩教具可以使幼儿进一步增强对社会和世界的认识,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能够塑造良好的品质。因为幼儿对所有新鲜事物都存在好奇心,所以在教学中也同样对新鲜教学任务存在着好奇感。采用多媒体教学,迎合了幼儿对动画和卡通的喜郏能够快速的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深入的展开学习。

例如,在《我爱我的家》这篇课文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通知家长将每个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照片传递过来,在课堂上教师将每张照片进行整合后制作成PPT,并配上特有的音乐。每位幼儿在欣赏完PPT后,都发表各自的感受,有的幼儿会说:“我的家很温馨,爸爸妈妈是我最爱的人。”还有的幼儿会说:“我的家很快乐,爸爸妈妈这么爱我,我一定不让他们伤心”等。每位幼儿发表完各自的感言后,画面都非常感人,增进了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同时能够更好的诠释课文《我爱我的家》的内容和含义。

通过多媒体的玩教具教学,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敢说、敢笑、发自内心的想说,表达出自己对父母的爱,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

2.通过教学内容将玩教具融入其中

玩教具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一些教具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促进教学课堂的正常开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数学课堂中,很多幼儿没有培养出良好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这就要求采用玩教具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数字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10个数字,先教幼儿读数字,然后给每个幼儿分发相同的橡皮泥,让幼儿捏出自己能够读出的数字,每个幼儿会根据个人对数字的理解捏出。有的幼儿在捏的过程中会问教师:“老师,我认识10,10就是一根筷子和一个鸡蛋,我捏一根筷子和一个鸡蛋是不是就可以了呀。”其他的幼儿也会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对各种数字的理解和认识,并询问教师自己捏的是否正确,教师会指导幼儿捏出相应的数字,使每位幼儿尽快学习这些数字。通过玩教具,使教学内容巧妙的融入课堂中,课堂不仅富有创意,同时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三、进行玩教具教学,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

在对幼儿的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制作一些简易的玩教具,能够发出不一样的音符,增强幼儿对音符和旋律的理解和感知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

例如:在学习不同的音律的时候,教师可以用玻璃水杯或啤酒瓶,将瓶内装不同量的水,形成不同的音律,让每个学生用铅笔轻敲瓶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使每个幼儿都能感知到不同的音律所带来的感受。在教幼儿学习《一分钱》这首歌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钱币,并进行课堂现场情境表演,让幼儿扮演捡钱的小朋友,老师扮演警察,让幼儿在捡钱交给教师的过程中,了解到歌曲中的含义。幼儿在交钱时会说:“警察叔叔,我刚在马路边捡到了1分钱,我把他交给你。”教师会点头回应道:“小朋友真不错,你是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最后两人互说再见,完成表演。

通过对幼儿实施玩教具教学,使学生从中学习了音乐知识,陶冶了情操,不仅学会了唱歌,同时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从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第3篇

摘要 数学是一种重要工具,数学除作为工具,更主要的在于它有力地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是人的文化修养的最深刻、最有效的部分之一。数学教育是一门深奥的科学,如何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健。文章介绍了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 数学;心理障碍;快乐学习

数学是一种重要工具,这是人们在学习数学时首选的理由。在中专学生进入学校时,将作为一种理由强迫自己学习。可以这样说,在中专学生入学以前,为了考学,他们已饱受应试教育之苦。如果进入中专之后依旧为考试而学习,显然已不奏效,结果必引发一部分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其实,数学除作为工具,更主要的在于它有力地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是人的文化修养的最深刻、最有效的部分之一。只有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基础上,才会体会数学的认识事物的方式——逻辑论证,才会在学习中完成对自己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获得在信息社会中最重要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如何排除心理障碍、引发学习兴趣,快乐学习数学,应该引起大家重视。下面,就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作一介绍。

数学无用论认为数学不是主课,不用功学习,蒙混过关,是多数厌学学生的心理障碍。除了阐述数学的作用,关键是引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过程中我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开局。诸如,在对数教学前,提问:一张0.008mm纸对折5次,有多高?对折30次呢?第一问很好回答,学生很轻易做到了,对折30次显然做不到,猜猜看,课堂气氛热烈,大家竞相猜谜。当公布答案时,学生大吃一惊,想知到是为什么。这样,一节对数概念课就开始了。又如,在讲指数方程时,用我国人口增长率和人口数量为例计算,让学生自己体会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数学的作用与趣味。

依赖心理是数学学习的一大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一半,但在教学过程中仍要注意,既不能讲得太深,让大多数学生感觉数学难学,也不能讲解太细,养成学生的依赖心理。要使学生放弃原有的把数学简单地认为是套用公式、演练步骤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讨论、演练、实验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如在排列与组合数公式的推导中,例①1,2,3三个数字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例②1,2,3,4四个数字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例③1,2,3,4,5五个数字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例④1,2,3,4,5五个数字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例⑤1,2,3,4,5五个数字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⑥1,2,3,4,5五个数字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⑦1,2,3,4,5…n个数字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m位数?并佐以树形图及空位填充介绍,让学生自己讨论推导,得出结论。又如无限数列的无限性是让部分学生头痛的概念。从古代一句名言:“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让学生跨越有限与无限,使学生通过哲学所学的辩证思想有一份实证。利用图形的直观性亦是数学教学的助手之一,在讲解集合及较抽象的概念,很好地利用图形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自以为是”是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消化,才能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好“胃口”。评价与反馈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在讲反函数时,我提出求以下反函数问题: y=x+2;y=x3;y=2x;y=x2;学生感觉简单。分析答案时,特别提醒④与其它题目的不同。并提出问题:什么时候y=x2存在反函数?这样对于反函数的定义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同时也对对数指数的关系有进一步的了解。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提问、板书、即时测验等方法巩固、消化、吸收课堂所学的知识,并利用布置作业来加深印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焦虑心理也是学生易出现的心理障碍。当主观愿望与客观事实发生了矛盾,从而产生了心理冲突,若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形成焦虑甚至由此引发厌学心理。当学生的积极性带动起来,学习数学的要求形成,但由于中专数学不再局限于有限次运算,思考方法也以抽象思维为主。使少数学生在认识和情感上不能适应。为此,重视初中与中专数学的衔接比较关键。每一章节都要从内容、要求、思维方式等方面过渡,精心设计各类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梯。如在讲函数时从初中概念,引入结合集合概念理解高中的函数定义;讲对数法则时先从指数、整数幂等出发,步步深入。讲数列时先从最常见的例子出发,从有限到无限逐步深入等等。

数学教育是一门深奥的科学。没有一定之规。唯有抓住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数学之美展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真正快乐地学习。

第4篇

学前儿童正处于萌芽阶段,而数学教学又是学前儿童抽象思维的教学,是一门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的学问,要让孩子们理解抽象的数学并对其产生兴趣,在教学上是有一定困难的。为使新入学的孩子能够识数,并对数数、数字等感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为将来学好数学打下基础,我采取了声形并举,动中感知的教学方法,不仅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激发了孩子们对数学的喜爱。

以10以内数的加减法为例,3至5岁的孩子,在家中大多已接受家长的数字教育,初步有了数的概念。但当老师让他们数数,比如从1数到10,许多孩子往往数不上来,或者倒数数,或者跳数数,排列混乱,或者发音不准等等。特别是受方言影响较重的孩子,造成数数发音含混不清,如贵州方言把“六”(liù)读成“鲁”(lǔ)、“二”(èr)读成“儿”(ér)等。教学时,老师讲的是普通话,孩子们刚开始听起来是有些困难的。因此,在开始教孩子们学数时,老师一定要用标准的普通话教学。在对数的读音上,要尽力做到抑扬顿挫,以优美悦耳的声音教会学生数字。优美动听的声音在听觉上反复刺激孩子们的听觉器官,让数字的声音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本身必须苦练基本功,读数字的声音不但要准确无误,还要优美悦耳,让幼儿听起来感到舒服,乐于接受。不妨用录音机录下来自己几次不同的读音试一试,听一听哪次的最好听,就选用其中最好听的一次读音去教孩子们。

在读音上给孩子们留下数的印象,用具体可感的实物让孩子们去观察,则会加深孩子们对数的认识。首先,让孩子们从自身的组成部分来认数字。如:双手是孩子们身体上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只手有5个手指,两只手刚好是10个手指。可让孩子学会反复伸缩手指,训练10以内的加减法。比如双手手指全部伸出是10,任意缩去1个或几个手指就是减,假设缩掉3个,就是10-3=7(个);双手握紧表示零,先伸出1个或几个,再伸出1个或几个表示加,假设先伸出2个,再伸出4个,就是2+4=6(个)。这样反复训练,要让读音数字与实物数字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形成反响而互相吻合起来。

其次,从孩子们喜爱的东西(如乒乓球)的数量变化来认识数。将10个乒乓球放在纸盒内,教师任意抓出几个(如2个)后,让某个孩子来数还有多少个,然后大家看他(她)数对没有。应为10-2=8(个)。也可以将乒乓球3个3个地放进纸盒,连放3次(3+3+3),让孩子们数一数是多少个。这样多次训练,孩子们就会牢牢记住了数的概念。对数错的孩子千万不要责怪他们,教他们学会找出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对于数对的孩子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孩子们去观看有关数数的动画片(如近期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花园宝宝》),在画面上留心观察有关人物的增多或减少,或其周围物体的数量增减等来提高对数的认识,无形中孩子们对数数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理解数字。俗话说“听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做过”,让孩子通过具体的活动来理解数,是实现孩子们对数字的感性认识到对数字的理性认识的主要渠道,即由简单到复杂,由形象到抽象,只有做到了第一步,孩子们才算真正地理解了数字。不妨采取下列活动试试:折纸飞机,看谁先折满10个,而且折得好;做扑克牌游戏,各选1至10的10张扑克牌,然后把它们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连接起来,看谁先完成等;反复练习书写0到10的数字,先从小到大练习,又从大到小练习,看谁写得又好又快。对于表现积极又做得较好的孩子,可以奖给小奖品(如一朵小红花、一颗口香糖等),以激发孩子们的活动的热情。特别是要结合实际,选择孩子们最喜爱的内容进行活动,孩子们才乐意去做。

孩子们玩中取乐,玩中长智,在声形并举中求感知。只有这样长期不断地坚持下去,才能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5篇

关键词: 语言工具;教学;尝试;积极获取

很多高中学生没有找到学英语的正确方式,因为基础较差,看到教材中更为单词繁多、语法复杂和句式层叠,不禁心生厌烦。而且,老师教学方式单一,除了笔记、作业、篇子、单词,就是分成小组,编对话;不过,中学英语除了考试之外,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听?说?读?写?如果步入社会,用到英语,还要根据具体需要,继续学习。作为中学英文教师,我惭愧,学生厌学、不会学英语,怨谁?是不是也因为我们老师不会教?那么,能否换一种方法,真正激起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在这个认知和记忆的最佳年龄段,找到掌握这种语言的最佳方式,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工程中,以此利用英语为自己服务?

这就是:把英语当做工具来教,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插入一些反向英语教学,即通过介绍一些与学生所学其它学科相关的英语词汇、用语、语篇,将英语与他们的实际用途相连,使之体会到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在认知、熟悉、使用的同时,逐渐理解并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尝试将英语作为工具教学的第一步。

此想法在教授高一新课标Module Five A ——Lesson in a Lab时产生。模块的生单词多是关于各种物质的名词、物质变化过程的动词及修饰物质状态的形容词,课文中还出现了各种表达方式的数字。为了让学生真正学到这些词汇,除了教材的各种练习之外,我是利用了很多实物和画面,设法让学生说出单词的中文解释。例如,讲到Passage B——A Simple Scientifi Experiement时,对于首先出现的各种实验设备,我利用多媒体,以动画形式依次展示,先是画面,再是词汇,由学生找到英文,再根据随后出现的词汇,自己核实答案,在游戏般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个个枯燥的单词。效果如何?短短几分钟,学生们将本模块中出现的十几个实验设备英文名称运用自如。然后,我告诉学生,要做实验,除了实验设备,还要熟知各种实验需要的物质,以及实验步骤。用英语该怎么说呢?

我做了另一个尝试—利用化学符号教授物质名词。我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向学生请教模块中出现的各种元素,如:钾、钙、钠、镁、铝等的化学符号,得到答案K、Ca、Na、Mg、Al等,再分别给出英文名称:pottassium, calcium, sodium, magnesium, alumium等,介绍其读音、拼写特点,指导孩子们观察单词拼写与相对元素符号之间的联系,帮助他们迅速记住词汇的拼写和词义。

利用英语词汇的教学过程尝试。

学习单词之后,我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同样以高一新课标Module Five A Lesson in a Lab为例。介绍单词和解决语法问题的过程之后,进入语篇理解过程。我要求高中学生学习课文时,必须彻底理解原文。我引导学生当堂完成一个作业—将Passage A和Passage B作为两份实验报告用中文写出来。要求:Passage A表中的金属物质分别用中文和元素符号标出;Passage B包括其后那个表(图可以不画,但是图示的文字要用中文标出);格式和句式要符合原文特征,由于这是科学实验报告,一定保证语言的准确性。此任务必须在课上完成,以训练学生利用英语思考的独立性,并利于课上学的知识马上得到验证和回顾,使得记忆更深刻。家庭作业是牢记课上所学单词拼写,这次,学生已信心十足。两个语篇完成后,单词通过拼写和词义的方式反馈的正确率为95%,这个结果令人满意。

利用英语敲开学生学习数学的大门。

本模块中数字的英文表达一节打开了我将英语作为工具教学的另一条思路—引导高中学生用英语学习数学。这是一盏启明灯,为英语教师照亮了激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空间。讲到各种数字表达方式时,我发现学生极感兴趣,却存在着很大的障碍—数字的听、说反应速度较慢,各类数字的表达方式陌生,用数字表述语篇的能力较低。我在课堂上匀出些许时间,将数字作为知识点进行认知、实践、归纳、总结和复习,归纳时,将知识点分为:基本数字、小数、分数、算式、带有数字的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句式、其它带有数字的句式等。

然后,我每节课用5—10分钟,以介绍或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看到英语在数学中的面目,以此尝试引导学生用学到的英语读懂、听懂英文的数学语篇,抑或用英文翻译出中文的数学语篇,从中体会英语的工具性,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利用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介绍“=”,“”,“≤”,“≥”等符号各种表达方式,再给出各种算式,请学生用英语表达出来。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逐渐熟悉equal to, more than, less than, fewer than, no more than, not more than, no less than, no fewer than, not less than, not fewer than等的词义、异同、使用,比起被动地接受讲解,这种从熟知的“工程”中认识“工具”的参与性教学,效果更好。学生对这类英文产生兴趣,寻求各种数学题的英文表达方式,或讨论、解答英文数学题。我们共议,每天出一道英文数学题。例如:A piece of a copper—zinc alloy of mass 36 kg contains 45% of copper. How many kilograms of copper should be added to this piece to receive a new alloy, containing 60% of copper?由学生得出答案:13.5 kg。一个星期,学生做出五道类似的英文数学题,信心倍增,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这种英语学习,要求坚持此类训练。于是,我趁热打铁,利用晚自习,用Presentation—Guess—Introduction—Practice的步骤介绍各种倍数表达法,列出各种乘法算式,引导学生用英文表达,或展示句子,请学生译成算式。学生在游戏般的过程中体会到用英语学数学的乐趣。我则更想借此机会,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英语—在使用中积极获取,而不是消极接受。

这种教学方式面临的难题

我将此归为一种任务型语言教学:将英语教学同学生其它学习任务联系在一起,将培养学生用英文完成其它学科的学习能力作为一种教学任务,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英文的各种知识和学习英文的能力。并以此培养学生自信、自主意识,在课堂上创造出主动学习、利用语言的学习环境。相比于应试型教学,此类教学更难。确保难度适中,还要激起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冒险;每节课的工具任务尽量明确,化学实验,数学题、计算机的构造等等,让学生在课上找到方向感;尽量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无论讨论、回答问题、发表想法、还是提交报告,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述,并给与肯定,而不是简单地用A、B、C、D评判,这对于高中生,或许十分有用。

第6篇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与探究的基础。在传统教学中,一贯是“师传生受”“满堂灌”,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一节课完全由教师滔滔不绝地从头讲到尾,讲得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也没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对于教师来说,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化合物的知识、化学计算,实验技能及思想品德,还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着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思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他们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真正从“授人以鱼”变成“授人以渔”。下面本人就在化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探索归纳如下。

一、针对基本概念、原理,善用“化学口诀”进行教学

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有许多基本概念、原理,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和应用,而传统的死记硬背,不但效果不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化学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一些“化学口诀”帮助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对枯燥知识进行记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例如,在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教学时,学生对于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及体积比总是混淆,于是我就用总结的化学口诀“正一氧,负二氢”帮助他们记忆,避免了知识的混淆。还有在进行化本文由收集整理合价教学时,对于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学生感觉不好记,比较吃力,这时我将这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重新分类,总结成化学口诀“钾钠氢银+1价,钙锌钡镁+2价。氟氯溴碘-1价,通常氧为-2价。铜显+2铝+3,铁有+2和+3,硫有-2,+4,6。化合价须记清,金正非负单质0”。这样不但琅琅上口,而且规律性强,便于记忆。初中阶段类似这些基本概念、原理的学习,我们都可以试着总结成化学口诀,便于学生学习记忆,减少记忆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化学教学中多采用归纳、综合、比较的方法,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

教学过程为了分散重点和难点,只能将知识点按照一定的教学规律分散进行传授,但是在学生的头脑中这些知识是零碎的、不连贯的,因此我们必须适当地进行归纳和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有连贯性。例如,在初中化学涉及了几个数字的教学,非常分散、零碎,使学生也经常混淆,是教学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我就把几个数字进行归纳、比较,让学生练习记忆,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如①元素符号前的数字;②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③化学式前的数字;④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⑤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⑥离子符号前的数;⑦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电子层上的数字,使学生从各数字的意义入手辨别掌握,达到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

三、教学中重视演示实验和家庭小实验

初中化学对物质的学习多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实验对化学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验。对于演示实验不但要成功地完成,而且要重视实验的设计,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的现象,研究实验的过程。如在演示co还原cuo的实验时,组装好实验装置后不要急于实验而是让学生由co的性质入手分析并讨论是先通co还是先加热,思考实验中澄清石灰水以及最后点燃的酒精灯分别是什么作用,然后再进行实验,实验时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归纳生成物,同时还要分析实验后为什么熄灭酒精灯后还要继续通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加深学生对重点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初中化学教材中还设计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家庭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方式。实验中用到的一些基本药品,生活中我们基本都能找到,所以我们除了做好演示实验外,还要重视这些家庭小实验,布置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四、教学中加强环保教育,重视情感培养

环境保护已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重要课题,为了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化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材,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例如,展示一些水污染的图片,引起他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然后结合学生身边的事,如不随意浪费粮食,不单是为了节约粮食,也是防止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等等。还有在我们介绍有机合成材料时,对于塑料的使用,我组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辩证地认识塑料的利与弊;让学生开展研究环境保护的课题,自己上网查阅资料,加深环境保护的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中来,这样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

五、教学中重视习题,精讲精练

习题是学生巩固新知识,加深知识理解的重要

转贴于

第7篇

关键词: 教育游戏 小学英语 教学应用

引言

教学游戏的引入无疑给传统的教育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丰富了教学手段,为满足新课标中关于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要求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小学阶段,学生爱玩、爱闹、好奇、好动,同时对游戏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兴趣,因此,若是将教学内容与游戏内容结合在一起,则在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成果方面定会有较大成就。

1.教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设立的目的及意义

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这是所有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且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是最好的,这就成为所有教育工作一直追求的教学效果。在游戏教育中,游戏开展形式应用最多的是小组形式,在这种游戏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合作意识。游戏教学中还涉及很多竞争内容,学生在竞争、竞赛的环境下,可以集中注意力,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对克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也有很大帮助。除此之外,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学生要想取得较好的游戏成绩,必须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思考等过程,这样可以通过游戏教学锻炼学生的相关能力。

2.教育游戏的设计思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教育游戏的目标设定在于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因此,一切教学游戏的开展都应该围绕在教学目标的周围,要做到为了学而玩,而不是为了玩而玩。由此可见,在教育游戏的设计思路上,要注意以下两点:

2.1教育游戏的指向性要相当明确

既然教学游戏的目的在于服务于教学内容,因此在设计游戏内容时,要注意将英语学习内容融入到教育游戏中,这就需要任课老师有较强的知识把握能力及知识操控能力,要对所学知识的重点及难点进行系统分析。例如在锻炼学生单词掌握情况时,可以开展“黑板正字”的游戏,学生写出一个单词就画上一笔,看谁最后的正字多,当然,老师听写的单词数量要足够多,并且要保证从简单到困难的过程安排。

2.2注意教育游戏的简易性设计方面

教育游戏如果太过于复杂,那么在进行游戏教学前,老师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讲解游戏规则及游戏内容,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明白所有内容,学生会在半知半解中进行游戏。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下降,同时不能很好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因此,在游戏设计中注意游戏的简易性十分必要。

3.教育游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3.1情景式的游戏教学

情景教学是一个新兴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因此,将情景教学与游戏教学相互融合,势必会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我们在学习餐馆点菜这一对话内容时,就可以利用两种教学方法。首先老师可以在杂志上剪下一些关于“food”的图片,制作成一个“restaurant menu”,然后让一个学生扮演waiter,另外一个学生扮演customer,之后就可以练习对话:“Sir,may I help you?”“I would like...”

3.2重复内容的游戏化改革

在英语学习中,多多少少会有很多需要重复的东西,这就要求学生经常重复读一些英文内容,由于小学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在这种枯燥机械的学习过程中会很不适应,因此针对这部分内容中设计教学游戏是最适合不过的了。例如我们在练习数字的发音时,就可以设立一个教学游戏。首先我们在班里选出一名学生,在他旁边设立一个“陷阱”,陷阱的名字可以是我们刚学过的一到十的英文数字,这一名学生是不可以说这个数字的,一旦这名学生说了这个数字,老师及全班同学就集体喊“One,two,three,boom!”,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增强课堂趣味性。

除了上述两方面以外,我们还要注意游戏内容的难易性设置。如果游戏内容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思考就能知道答案,那么,我相信没有学生会很积极地参与进来,相反,如果过于困难,则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

结语

通过上述关于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有关论述,可以看出,如果教育游戏设置得合理科学,则对学生学习知识及领悟能力发展等具有较大帮助,广大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对相关内容多多探索。

参考文献:

第8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293-01

数学学习是幼儿生活中的部分,幼儿对数学的学习依赖于生活中对具体事物的反复自由探索和亲身的体验,只有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幼儿才能使数学经验逐渐内化,并自我构建以获得发展。

当幼儿在生活中发现问题逐渐学习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概念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数学就自然的产生了。同时这种以科学,客观为基础的思维方法,也自然的建立起来。

一、孩子们学习环境的创设,首先是客观环境的创设

走廊里或教室的适当墙壁还可以挂些与数学有关的数学家的肖像和数学相关的挂图。教室适当的角落再放一个地球仪,和一些几何图形(平面的)几何模型(立体的)(这些东西在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购买,也可以自己制作),让孩子们朦胧中对实物传递的数学信息有感知。

环境的创设也就是为了让数学走进孩子的世界,而不是让孩子走进数学的世界。也就是想办法在孩子的所有行为中灵活的融入数学知识,使数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的好奇之事,让孩子生活数学化,最大限度地拓展数学学习空间,时间及学习内容,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和活动中,活波,主动地快乐学习。激发他们想象的兴趣,使儿童由无意的想象向有意想象发展。让孩子多接触,多观察,加深对所有创设环境事物的理解,丰富知识,增加表情储备,为想象力的发展储备源源不竭地也是最基础的能量,以期做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环境的科学创设就是在无意识形态中培养孩子的数学意识。

二、把数学融入绘画,把绘画引入数学,给孩子们一个美丽的数学世界。

绘画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活动,孩子们总是能从自己的画笔下发现无穷无尽的乐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更便于了解幼儿奇特的思维特点与个性的萌芽。陈鹤琴先生指:“绘画是言语的先导,表达美感形态之良良器”。并指出绘画之价值可以表现儿童的美感,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通过儿童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系统相互合作,有效的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老师应能顺应孩子们自身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正确引导,就会让孩子们有画出形象的感觉。千万不要过地让他们受外界或我们的太多影响,这样会导致幼小心灵的窒息,他们的创造性会受到否定,就再也不敢发挥自己独创的能力。绘画是人们对事物认识问题,而不是绘画技术问题。就象曾经风靡几代人的连环画,文字是辅助绘画是主题,因为孩子们本身就是一本精彩可爱的连环画。我们让孩子画画,并非一定让孩子成为画家,而是通过绘画,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他们每一次绘画,都是一次创造。在不断的创造活动中,他们会不自觉地提高了思想守恒性,逐步变多一种遵循行为,他们长大了不论做什么,都能以创新为人们创造不同的财富。艺术教育是对全体儿童的一种通才教育,而不是绘画的专业训练,是以后数学学习的坚强坚石。

三、引领孩子们跟随音乐于舞蹈中,经由心灵的感应踏着数字的节拍拥抱神奇的数字朋友。

学习认识数字,孩子们没有抽象的数学概念,我们可以把数字融入孩子们的舞蹈中,跟随着音乐的节拍,老师喊着“1、2、3、4、5、6、7、8……”“2、2、3、4、5、6、7、8……”“3、2、3、4、5、6、7、8”在这种无意识的音乐节拍中,我们的孩子就学会了数数字(我们也可以在每天的课间教孩子们在幼儿体操,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喊着深情的拍子,在我们一次次的口号拍子重复中,孩子们的脑子中对数字一次一次记忆加深。)

音乐是我们的先人早就把数字融入的一种文化形式。在音乐乐谱中的音节,拍号都是数字:象拍号(4:4,3:4,1:4等)每个小节的拍子,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19世纪法国数学家傅立叶的著作中说:所有的乐声不管是器乐还是声乐都能用数字表达方式来描述……反观数之美也蕴含于音乐艺术之中,验证了莱布尼茨的名言“音乐是数字的灵魂中无意识的运算。”整个宇宙都是和声和数,开普勒,伽利略,欧拉,傅立叶,几代伟人都潜心研究过音乐与数字的关系。

四、数学融入故事,让孩子们的课堂温暖生动

故事教学是老师在课堂上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穿插些相关的简明、短小故事,以说明注解,强调所讲内容,或都用故事内容代替讲课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直接从故事中悟到蕴涵的道理,掌握其中的知识、技术等的一种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

故事教学方法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故事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窗,它对孩子的魅力是无穷的,故事有很多,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社会生活小经验,小故事,英雄人物故事,科学家故事,益智故事,有教育教学价值的故事都可以走入数学课堂,喜欢听故事几乎是从幼稚园小朋友到中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他们的理解水平所接受的事物是处于完全不一样的层次中,越小的孩子喜欢越简单的事物,对他们来说不复杂,才是好的,才是他们喜欢接受的东西,因此对他们讲的故事,应该简单明了,如说些带有小动物,小花朵,及小星星之类的简短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听的,看的摸的,想的东西多了,太简单,太简短的东西已不能满足他们的知识面。对于他们我们可以向孩子们讲述复杂和抽象的东西内容长点。让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增长了知识面,增长了智慧。

第9篇

真正智慧的数学课堂,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找准学生智慧的生长点;通过巧设“关注生成”,立足“探”;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的思考,在智慧碰撞中启迪智慧,提高思维水平。

一、教学实践中关注生成 ,面对学生多一份宽容,并将游戏融入教学过程

学生的学习经验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我们只有真诚、细致的关注每位学生,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让数学课堂拥有更多的智慧。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这节课时:我将合理的展示和游戏贯穿整个学习过程。通过设计抽数比赛完成比大小的教学任务。设计了三场游戏比赛,游戏规则:1. 每次两队各派一个代表来抽签。2. 每次抽到的数字由抽签者自己决定放在哪一位上。3. 哪一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四位数大,哪一队获胜!4.能确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第一场比赛抽到的数先放到个位,再放十位、百位、千位,游戏中学生理解到“数的大小”与“数位”的关系,逐步体会到高位上数字的决定性作用;第二场比赛,抽到的数先放在千位,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高位”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千位相同比百位,百位相同比十位这一比较的顺序;第三场比赛,抽到的数自己决定放在哪位,比赛扣人心弦,学生对“比较大小”与“数位”及每一位“数字”的关系已经有了深刻的全面的认识。

二、教学实践中注重过程,剥丝抽茧,循序渐进

教学中只有吃透内容,深入浅出才能做到真知灼见,才能让数学课堂意趣横生。如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一题多解的情况,教师要把握思维的宽度和广度,从思考的价值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优化,寻求简便方法,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加反思中构建知识。这对学生关于问题解决的策略优选意识的培养、智慧的启迪都有着重要意义。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时,让学生经历多种探索活动,利用“转化”的数学思维将组合图形和不规则图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后进行面积的计算和估算。学生们在合作交流中找到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探讨出了如 “分割法”“添补法”,等等。

三、教学实践中灵活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找准方向, 就会事半功倍”。如在一次探导课上一位老师这样给孩子们上《倍数与因数》的:导课时他就向学生提了个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能列举一下生活中的数吗?”学生根本无法回答,老师花了很长时间都引不到课的内容来。评课中我们给他的见意是呈现课本数学例题信息,根据情境引出9×4=36的算式,再通过这个算式直接引入倍数与因数的关系。让学生说出4和9是36的因数,36是4和9的倍数,明白倍数和因数是互相依存的。另外在完成找一个数的倍数环节中我还给他们的意见是通游戏结束本节课内容:比如说给出一个数字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座位号上的数字看是否是老师给出数字的倍数,如果是就可以下课了,很多同学高兴地出了课室门,最后发现一些同学不能下课,老师问一问同学们:我要出一个什么数字大家就可以全部下课呢?议论着有人说出示“1”,大家高兴地在游戏中结束了本节的教学内容。

四、机智激活才智, 在“争论”中捕捉灵光闪现

在数学课堂上,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思考的角度和方式不同,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等都会引起学生之间智慧的交锋。教师还要善于抓住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给学生创设探究的平台。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动手实践等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近似值的实际应用》中(1)做一套童装需要2.2m布,30m布最多可做多少套@样的童装?一位学生说:30÷2.2=13.6363…(套)。另一位学生的反驳:“不对,衣服是没有0.63套的,应该根据四舍五入法,13.6363…(套)≈14(套)。”教师看到了智慧的火花说:“第14套衣服前面不做还是后面不做呢!布够吗?”这时激起了学生的争论欲望。30÷2.2=13.6363…(套)≈13(套)”是因为剩下的布不够做第十四套。另一题,每个油桶最多可装4.5kg油,装10kg油至少需要几个这样的油桶?10÷4.5=2.2(个)≈3(个)。学生会发现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进位,也有时会舍弃的情况。每个学生在争论说理的过程中也就是对问题进行一遍遍思考的过程,充分体现“争论”的价值。

第10篇

一、数学思想渗透的必要性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突显数学思想的方法,使数学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与数学知识相比,数学思想往往以隐性方式呈现,这就要求教师除了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讲授之外,还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而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是否有合适的解题思路。从教学内容上看,初中数学基本知识除了基本法则、定理和概念等,还包括这些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及方法。新课程标准将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教学的一部分,足以看出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二、常见的初中数学思想方法

1.数字与图形结合法思想

在一般人看来,数字和图形几乎没有交集,但是在数学思想中,数形结合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正负数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画条数轴,标出中心点,并用零表示,在数轴左边是负数,在数轴右边是正数。在比较正负数大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直尺在数轴上均匀地标上刻度,在数轴上找出需要比较的数字,数轴左边的数字永远小于数轴右边的数字。如果在同一边,负数离圆点越近,数字越大;正数离圆点越近,数字越小。通过数形结合,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简单化,更易于学生理解。

2.逆向转化思想

在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很适用,当学生理不顺思路时,就可以将问题逆向转化,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如在教学和比较正负数的大小时,教师就可以运用逆向转化思想,先求出负数的绝对值,因为绝对值都是非负数,符合学生的正常思维,然后再比较负数的绝对值,绝对值大的数字反而小,绝对值小的数字反而大。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比较出数字的大小,而且不容易出错。逆向转化思想不仅能提高学生大脑的灵活性,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初中数学思想的渗透方法

1.在设计教案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设计教案时,教师可以注意挖掘课本内容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以教学目标为方向,有目的地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体会和领悟到数学思想方法,以便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联想、类比、概括等方法发现数学知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

3.在解题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第11篇

一、我们在哪里――研究起点

1.研究教材起点回溯关联知识

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安排,每个课时的内容,都是大的教材体系中的一个环节,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研究教材内容在整个大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从而回溯关联知识,是对教学起点很好的把握。3BUnit 5《How old are you》的主要单词为1~10个数字,句型内容为How old are you?I'm…在接到上课任务后,我思考了以下问题,(1)在学生之前的学习中,是否接触过课文呈现的新知?(2)数字教学往往和名词搭配使用,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有哪些已学的名词可以提供课堂使用?(3)这一单元与下一单元乃至整个3B的联系是什么?需要做哪些拓展或预设?带着这样的思考,我翻阅了一、二、三册的年级已有的相关知识,发现学生在之前已经接触过相关知识,并且将学生已经学过的水果类、饮料类、衣物类、玩具类等名词进行了罗列;并且翻阅了本册教材的后面部分,发现这一单元与下一单元的时间教学是紧密联系的,而本单元也是数字教学的一个起始。根据研究教材的起点,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最大限度地为我所用,在教学设计中,通过掷筛子、玩飞行棋问答的游戏,将相关知识通过回溯与复现,以此来增加教学的宽度与深度。

2.实施起点调研掌握留存经验

知己知彼,方能在课堂游刃有余、互动有度。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课堂的核心――学生,他们的知识起点在哪里?是否每个学生都对已有经验掌握颇佳?在已学知识经验中学生是否还存在盲点?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是否超出课文所呈现的内容?是教师急需去解读的,也是教学目标定位,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因此,做好课前学生的起点调研,知道学生留存的经验是课前准备非常关键的部分。在3BUnit 5《How old areyou》的教学准备中,我设计了一张就本单元学习的学生起点调研表――《你知道吗》,如图:

在学生完成调研后,我当堂抽了几个学生来进行单词的朗读,检查一下孩子的语音情况,随后,将研究进行了归类分析与整理,这些第一手的资料,为我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做好知识目标上的准确定位,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3.有效课前沟通 捕捉情感特点

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走近是接触学生最重要一环。在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像以前的公开课教学那样,着重的去渗透课堂教学的内容,而是问了孩子们这么几个问题:(1)你最近常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2)告诉我一个你最爱玩的游戏?(3)你最喜欢怎样的学习方式?(4)同桌交流,然后告诉老师一个你成长中的小故事?这些问题指向的是对学生生活经验、学习方式和成长足迹的了解。当然,在沟通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观察与研究班级孩子的群体特质,是群体活泼还是比较安静,是发言积极还是不善言辞,是慢热型还是容易被煽情等,根据群体的不同,来研究适当的教学方式与情感目标的定位,这样,才能和孩子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精神世界勾连。

二、我们到哪里――预设终点

1.迈向知识终点语言习得与再构

根据调研分析,我将学生的知识终点分为词汇终点与句型要求。确立为能够四会数字1-12,拓展了两个数字的教学,并且能够将学生已学但遗忘的单词,通过数、图结合的方式,多次复现运用,达到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巩固已知词汇的效果的学习目标;在流利运用本课主要举行How old are you?的同时,能够将相关联句型What can you see?What canyou do?等句型进行叠加练习,以丰富本课的预设;更能够通过句型间的组合,让学生学会利用句型再生情景的方式,从而达到语言的再构。

2.迈向能力终点综合运用与表达

《课标》要求,语言的学习最终是为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通过带着问题欣赏卡通、运动场上的数字、描述图片、筛子游戏、表演与诵读等方式,努力将话语权交给学生,通过多情景的创设,开发课堂上的语言空间,让学生能够尽量地去表达。

3.迈向情感终点生命成长与感恩

在情感目标上,基于数字教学,隐喻生命成长,感叹生命轮回,通过散文诗的自编、自演《We are growing up》,让活动的设计走入孩子的心灵,从更深层次的视角去解读课文,使我们的课文学习更加充满诗意,启迪情感,让语言焕发了生命的色彩。

三、我们怎么去――寻找契合点

1.在新旧知识间寻找契合点

第12篇

一、对习题进行巧妙构思

对习题巧妙构思,是保证整个教学高质量进行的关键。倘若教师不仔细研究习题,不加挑选地就让学生进行规律题学习,那么一旦学生连续接触到与他们知识能力不符合的规律题,学习的积极性必将会受到很大的打击,这对于他们全面提升自己学习能力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广大教师在正式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必须充分进行备课,认真地对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到的习题进行对比、选择,通过巧妙构思,使学生能够尽快理解和适应这一类知识的学习。比如,在进行数字规律题判定的时候,可以这样做:

教师:有两组数字,第一组2、4、6、8、( )、( ),第二组数字中给出的数字是11、9、7、( )、3、( )。这两组数字中,我们可以发现数字是不完全的,空出的部分应当是多少呢?

学生:第二组数字中的两个数字分别应当是5和1,第一组那两个空是挨着的,看不出什么规律,不好填。

教师:非常好,第二组的答案完全正确。那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第一组数字和第二组数字,在已经给出的条件中,前后两个数字有什么特点?

学生:第一组后一个数字减去前一个数字,所得的结果都是2?

教师:如果这种猜想正确,那么第一组中两个空中,应当填的数字是多少?

学生:按照这个规律,答案应当是10和12。

教师:验证一下,符合已经给出数字的规律么?

学生:完全符合。

教师在进行习题挑选的时候,很容易一眼看穿习题一和习题二,从根本上说都是一类题,它只不过是以递增和递减的方式分别表现出来,本质上并没有区别。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出第二道题要明显比回答出第一道题快多了。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这一类规律题的时候,应当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由易到难、巧妙地构思习题,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二、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

在规律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一种十分有趣的现象。就是有的规律题,教师觉得一眼就可以看出隐藏在数字之间的规律,但学生却往往很难一下子就挑破那一层隐藏在表面数字之后的窗户纸。同样的,有的习题教师觉得以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思考,才可以给出正确的答案,但学生却偏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悟出了解题方法。针对这一种教学“矛盾”,教师在进行规律题讲解的时候,必须充分运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在思维碰撞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解题效率。举例说明:在进行数字规律题解答时,可以这样做:

教师:有这么一组数字,10、3、13、16、29、()、74,同学们看一下,中间空出来的数字应该填上多少?

学生:第一个数字大,第二个数字小,第五个数字直接就从16变成29,最后一个直接就是74,看不出来。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前一个数字和后一个数字相加、相减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数字规律,那么数字一定会是以两个为单位才能看出规律么?多个数字为一组也许同样可以发现规律。好,现在让我们分组讨论一下,看看多个数字为一组,能发现什么规律?

(五分钟过后)

学生:第三个数是前两个数的相加之和,比如10+3=13,13+3=

16,16+13=29,这样算来29+16=45,空格中的数字应当是45,45+

29=74。因此,空格里面的数字应当是45.

教师:真聪明,答案就是45。同学们在这一道题的解题中,能够得到什么启示呢?

学生:原来数字规律题,不仅仅只是两个数字的加减,也可能是三个。

教师:对的,规律题是一种十分灵活多变的题型,它可能是两个数字之间的加法、减法,也可能是三个数字,甚至是更多。可以是紧挨着的,也可能是奇偶数。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慢慢接触到,一定要注意观察。

在教师看来,这一组数字所反映的规律仅仅是前后两个数字相加减变成三个数字为单位的换算而已,但学生要顺利进行过渡,就需要一定的思维空间,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才可以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