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1:26: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记账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治动的全过程,它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记账、算账、报账是会计执行事后核算职能的主要形式。记账是指在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在账簿中进行登记。
为使中职学校初学会计基础的学生容易读懂,易于理解,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较快掌握记账操作的技能,笔者在多年的会计基础教学中,经过反复实践、总结、探索出一套通俗易懂的快速记账教学法,现分析论述如下。
一、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记账方法按记录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两类。
1.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除了有关债权、债务的现金收付业务以外,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它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能对记账的正确性加以核实检查,故目前已被淘汰。
2.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即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如果涉及两个账户,那么计入这两个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如果涉及两个以上的账户,则记入一方账户的金额与记入另一方账户的金额相等。
复式记账法,按记账符号和记账规则的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三种。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各行各业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的借贷记账法。因此在教学中只学习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
1.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的基本结构是把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用以登记增加或减少的金额。在实际工作中,一般用“借”表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权益的减少。也就是说,在资产类账户中,用“借”表示增加数,“贷”表示减少数。在负债权益类账户中,用“借”表示减少数,用“贷”表示增加数。
在一定时期内,每个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所登记的金额合计数,叫“本期发生额”。借方金额合计数,叫“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金额合计数,叫“贷方本期发生额”。在一定时期末结出的账户余额,称为期末余额,用来反映某一账户本期资金增减变动结果。期末余额分为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两种。资产类账户,一般为借方余额;负债权益类账户,一般为贷方余额。其计算公式是: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2.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原则
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联等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记账时,对各项经济业务,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几个有关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几个有关账户的贷方,记入借方账户与贷方账户的数额必然相等,下面举例说明。
例1.用银行存款200,000元购买原材料。属资产类账户,在丁字形账户中,记录如下:
三、借贷记账法运用实例
甲企业8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例2.8月4日将现金30 000元存入银行。
这项业务,现金与银行存款均属资产类账户,银行存款增加记借方,现金减少记贷方,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库存现金 30000
例3.8月5日以银行存款500,000元购买乙企业股票50000股,其中包括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支取的股息8,000元。
这项业务,银行存款减少,股票增加,尚未支取股息8000元,应在增加股票内,会计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492000
其他应收款 8000
关键词:中英会计 差异比较 启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笔者长期从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Bookkeeping(英国簿记)的教学工作,通过比较发现,中英会计存在很多差异:首先,英国会计教学选择的是业务比较简单的商品流通企业,而我国会计教学则选择业务相对复杂和充实的工业企业;其次,关于所有者权益这一内容,英国会计分别从独资、合伙和公司制三种企业组织形式进行教学,而我国会计一般是按公司制企业来进行教学……。本文对比分析了中英会计在会计循环、账簿设置、会计要素、会计科目、现金折扣核算、坏账核算等六个方面的差异,并对双语会计课程Bookkeeping如何教学提出了个人建议,与各位同仁商榷,以期推动我国高职双语会计教学的发展。
二、中英会计差异比较
(一)会计循环比较。英国会计的会计循环(Accounting Cycle)如下:(1)Analyzing(分析交易事项);(2)Journalizing(在日记账中编制会计分录);(3)Posting(过账);(4)Unadjusted Trial Balance(调整前试算平衡表);(5)Adjustments(调整分录);(6)Adjusted Trial Balance({整后试算平衡表);(7)Preparing Statements(会计报表);(8)Closing Entries(结账分录);(9)Post-Closing Trial Balance(结账后试算平衡)。详见图1。
我国的会计循环也称为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步骤如下:(1)原始凭证的分析及审核;(2)记账凭证的编制及审核;(3)日记账、总账及明细账的登记;(4)试算平衡表的编制;(5)对账、调整账项及结账;(6)编制财务报表。详见图2。
从会计循环上看,中英会计在总体上是相似的,都是从分析经济业务开始,接着登记账簿,最后编财务报表。但也存在以下三方面差异:
1.在英国会计中,试算平衡表非常重要,有三次试算平衡,分别是调整前、调整后和结账后;而我国会计只有两次试算平衡:调整前和调整后。
2.英国会计不存在记账凭证,会计分录是在日记账中完成的,日记账是登记分类账的依据;而我国会计中,会计分录是在记账凭证中完成的,记账凭证是登记分类账的依据。
3.英国会计循环的最后一步是编制结账后的试算平衡表,而我国会计循环的最后一步是编制财务报表;虽然中英会计都编制结账分录,但编制的时间点是不一样的:英国会计是在编制财务报表之后将所有的收入和费用类账户的余额转入“收益汇总(Income Summary)”,而我国会计是先把收入和费用类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再编制财务报表。
(二)账簿设置比较。英国会计按账簿用途的不同,分别设置日记账、分类账及备查账。其中,日记账包括普通日记账(General Journal)和特种日记账。普通日记账又称为分录簿,是用来序时并全面登记经济业务(即编制会计分录)的账簿,接着将普通日记账中的会计分录过账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特种日记账是专门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的日记账,分为四种:现金收入日记账(Cash Receipt Journal)(这里的现金相当于我国会计中的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之和)、现金支出日记账(Cash Payment Journal)、购货日记账(Purchases Journal)和销货日记账(Sales Journal)。
我国会计也设置了日记账、分类账和备查账。日记账包括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分类账包括了总账和明细账,备查账是对未能在日记账和分类账中登记的事项进行补充说明。我国会计的分录是在记账凭证中完成的,然后从记账凭证过账至分类账,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会计的记账凭证与英国会计的普通日记账的作用基本相同。
中英会计在账簿设置方面,均设置了日记账、分类账和备查账。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1.我国会计仅设置了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而英国会计除此之外,还设置了特种日记账进行专门核算。英国会计的日记账包含了所有业务,设置更为齐全。
2.英国会计的分录是在普通日记账中完成的,而我国会计是在记账凭证中完成会计分录的。
(三)会计要素比较。英国会计将要素分为两类十项:第一类包括资产、负债、权益(或净资产)三个要素,用于描述某一时点(Time Point)的财务状况;第二类包括了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综合收益、营业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共七个要素,用于描述一定期间内(Certain Period)的交易和事项的情况。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中英会计要素都包括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但还存在一些差异:
1.我国会计包含了6个会计要素,英国会计的要素数量较多,包括了10个会计要素,英国会计对要素的归类更加的具体、明细。
2.所有者权益方面。我国会计只设置了一个所有者权益,而英国会计对此设置了三个要素:所有者权益、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因为英国的经济更为发达,企业的权益数量更多,变化更为复杂,企业的投资者也更多,他们都需要详细了解权益的变化。因此,除了常规报表,英国会计还特别强调权益变动表的编制。
3.对利得和损失的处理不同。英国会计区分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并将它们设置成单独的会计要素;我国会计对此也进行了区分,但未将利得和损失单独设置成会计要素,而是将其包括在利润要素中。英国会计未设置利润要素,而是设置了综合收益要素。
(四)会计科目比较。英国会计的科目,除了一些固定的科目,如:采购(Purchases)、销售(Sales)等,其他大部分的科目,往往比较具体、简洁,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定会计科目,比如可将办公用品、机器设备、房屋、办公费、租赁费、工资费用等直接作为会计科目记录在分录里。但有的时候也很比较笼统,比如存货不像我国设置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核算,而是直接通过“Inventory”核算。此外,英国会计对于往来账,一般是直接以对方企业的名称作为账户的名称。
我国会计科目的设置非常的统一、规范,既设置总账科目,又设置明细科目。我国的会计科目在使用时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规定,尤其是总账科目不能有半点差异,以便会计信息的统一、可比,这是因为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权在政府,强制性色彩较为明显。
而英国会计的科目设置则相对灵活,因为英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权在民间,更为自由,这与英国自由的文化氛围也是一脉相承的。英国会计科目具体、简洁,大大减少了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的工作,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五)现金折扣核算的比较。我国会计对现金折扣未设置专门账户,而是在“财务费用”下设置了“现金折扣”。当企业销货给予对方现金折扣时,借记“财务费用――现金折扣”科目,而当企业购货享受现金折扣时,贷记“财务费用――现金折扣”科目,从而抵减财务费用。
对于现金折扣,英国会计设置了专门的账户。当企业销货给予对方现金折扣时,借记 “折扣费用(Discount Allowed)”;企业购货享受现金折扣时,贷记“折扣收入(Discount Received)”。期末,折扣收入列示在收入类项目,而折扣费用列示在费用类项目。
(六)坏账核算比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坏账损失通过备抵法核算,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在期末应提取“坏账准备”。坏账的核算主要涉及以下几步处理:(1)计提坏账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2)确认坏账时,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3)转销的坏账又收回时,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英国对坏账的核算与我国有很大不同,表现在:(1)计提坏账准备时,贷记“可疑债务准备(Provision for doubtful debts)”科目。(2)确认坏账时,借记“坏账(Bad Debts)”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并将坏账计入当期损益。(3)转销的坏账又收回时,分为两种情况:当转销和收回坏账在同一会计年度,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坏账”科目,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如果收回坏账是在转销以后年度,设“坏账收回(Bad Debts Recovered)”账户,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坏账收回”科目,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三、启示及结论
中英会计存在很大差异,这是两国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差异造成的。笔者认为,中英会计各有优点,表现如下:
(一)我国会计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是值得推崇的。我国会计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国会计科目的设置是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科目非常的统一、规范,既设置总账科目,也设置明细科目;会计科目,尤其是总账科目在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规定,不允许有半点差异,便于会计信息的统一、可比。这是因为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权在政府,强制性色彩较为明显;会计人员如果对经济内容的归属把握不准确,就会记错账户。
(二)英国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和可理解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我国会计包含了6个会计要素,英国会计的要素数量较多,包括了两类十项,共10个会计要素,英国会计对要素的归类更加的具体、明细。
2.我国会计仅设置了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而英国会计除此之外,还设置了特种日记账进行专门核算,英国会计的日记账包含了所有业务,设置更为齐全。英国会计的日记账设置,对深化我国会计改革有重要的启示:可借鉴英国的做法,强化日记账在我国账簿体系中的地位,设置普通日记账和特种日记账,甚至可以考虑用日记账代替记账凭证。这样企业根据原始凭证填制普通日记账和特种日记账,简化了会计核算程序,克服了会计核算中账证分离的现象,便于会计核算与监督。
3. 我国会计对现金折扣没有设置专门账户,而是在“财务费用”下设置了“现金折扣”明细账。英国会计对现金折扣专门设置了账户。我国会计对现金折扣的做法虽不影响利润,但期末“财务费用――现金折扣”反映的是借贷相抵后的余额,不能清晰地反映企业给予的折扣费用或享受的折扣收入的金额,削弱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英国会计对现金折扣的处理更能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更能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理解性。
4.我国会计把提取坏账准备、确认坏账、转销的坏账又收回都计入“坏账准备”,导致“坏账准备”账户信息反映模糊。英国会计把提取坏账准备计入“可疑债务准备”;确认坏账计入“坏账”; 转销的坏账又收回,根据收回坏账年度的不同,计入“坏账”或“坏账收回”。期末损益表中,这三个账户单独列示,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更正确的决策,也有利于企业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可见,相比我国对坏账的核算方法,英国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和可理解性。
(三)对高职双语会计课程Bookkeeping教学的思考。中英会计的差异加大了学生学习Bookkeeping课程的难度,学生往往会把中英会计的处理方法搞混。此外,Bookkeeping教材全英文,教师在课堂上也大量使用英文,这对于本身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难度很高,有的学生反映教学内容枯燥、难理解。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形成英国会计的思维模式,通过对比教学加深对英国会计处理方法的理解。笔者认为:在Bookkeeping课程教学中,要打破我国会计的框框,帮助学生形成英国会计的思维模式。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光讲授Bookkeeping的处理方法,还要带领学生了解英国的政治、济和文化,了解英国会计不同于我国会计的原因,帮助学生在Bookkeeping的课堂上,以英国会计的思维模式处理业务。同时,对于中英会计的差异,充分使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鼓励学生归纳,教师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升。
2.明确Bookkeeping课程在本质上是一门会计专业课,帮助学生抓关键词(Key Words)。笔者在Bookkeeping的第一堂课,就告知学生该课是一门会计专业课,不是“英译汉”,也不是用英文来讲我国会计,该课教学的核心是英国的会计理论与实务知识,英语只是教学交流的语言,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只要方法得当,仍然可以学好该课。教学中,笔者不纠结于每一个单词的中文解释,不要求学生能大段地翻译,更不会对学生的英语单词拼写及语法耿耿于怀,而是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教学上,以提高学生会计基本功为核心,至于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语言难关,教会学生抓关键词(Key Words),这样即使英文一般的学生也可以把该课学得很好。
3.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坚持因材施教,采用讲授教学、渗透教学、案例讨论、对比分析、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对于会计业务操作问题采用讲授、练习以及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对于中英会计差异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于专业词汇、术语等采用讲授、案例、自主探究、one by one等方法;对于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模拟实习等采用小组合作、情境模拟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于中英会计处理相同的内容采用渗透教学法,如在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教学中,渗透部分Bookkeeping的专业术语和会计知识,也可将较为复杂的知识渗透到后续的专业课教学中。专业课的渗透教学,能大幅度降低双语教学的难度,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中英会计在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英国会计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国会计借鉴,从而推动我国会计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Bookkeeping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还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研究教学模式、探讨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刘世慧.基于教学视角的中美会计差异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1,(11).
[2]孙敬平.中英会计实务差异比较与启示[J].会计之友,2013,(11).
关键词:中职会计;记账;实训基地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适合当地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性技术人才,在会计专业教学中不仅仅要抓理论教学,而且要通过实践教学,达到学生做中学、学中悟,增强会计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并使学生在踏入社会后更好的适应会计工作岗位。引入记账公司并在校内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使实训教学真正的从仿真教学向全真教学转换。
一、中职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实习现状
(一)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
目前,会计专业课程缺乏实用性、缺乏针对性强的实训校本教材,是由于会计专业课程的课时安排、实训场地及其他因素的限制。平时教师上课,授课内容无法与实际会计工作中的内容接轨,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考证,然而考证只需要理论考试,故教师上课很自然的就偏向于基础的理论教学。除此以外,在课程的设置上,核心课程设置不太明确,课程涉及面较广,使用的教辅书籍跟不上最新的会计政策和税法政策,学生学习的财务知识滞后,不能很好的与行业发展相衔接,导致不少毕业生在就业时无法胜任会计专业相关工作。
(二)校外实习基地形式化,校企合作模式表面化
中职学校为完成相关考核指标,中职会计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都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个人关系,联系到合作单位,再将合作协议上盖上单位的公章,学生的实训一般就走一个流程。企业方考虑到财务工作毕竟与钱息息相关,如果将学生安排在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上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所以,给学生提供知识和技术含金量较低的岗位。这种合作操作层面并不是学生想实习的合作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基于完成任务型的表层合作模式,使学生很难掌握一个企业中会计工作的核心内容,几乎得不到专业技能的锻炼。
(三)师资队伍结构单一化,课堂教学模式程式化
会计专业课程性质要求教师需要具备会计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会计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专业课教师是由学生角色直接转为教师角色,缺少在企业的专业实践经验,所学的理论知识没有得到实践,那么,在教学生时,也仅仅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课堂上的内容无法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上课基本上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连一些专业实训教学课也以教师讲解为主,并以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等简单的动手操作,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只能应付考证的题目,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中的任务。
二、中职会计专业记账实训基地建设的设想
(一)记账公司在校内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的内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引入记账公司在校内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进行校企合作, 是因为记账公司的服务对象有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建筑业等不同类型的企业,专业性虽然很强,但经济业务较为简单,通常只有会计核算、各类税费的纳税申报、工商管理年检及验资等日常业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记账公司规模较小,资金不多,学校可以免费或以优惠价格提供办公场所、办公设备等供对方使用,日常的经营与管理由记账公司自己完成,学校教师通过记账公司的培训后可以作为记账公司的顾问或兼职人员参与其运作,记账公司为会计的教学实践提供必要的支持。记账公司的盈亏与学校无关,学校免费或优惠提供一些人力、物力,记账公司不仅降低了经营成本,而且还可借助校方的“双师型”会计教师扩大业务,甚至可以利用跟岗顶岗完成企业基础工作,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学校可以获得相关企业的实践资料、实践知识、实践环节等丰富的支持,为学校的实践性教学提供有效运转。因此,学校要认真的向记账公司分析合作的益处,让记账公司认可校企合作是一个双赢模式,为以后的实践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记账公司在校内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的运行保障
为了保证校企合作机制的长效运行和后续工作的顺利展开,校企双方应各自安排固定人员参与实训基地管理,一方面,能够保证学校利用记账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职业化、企业化的教学环境,安排教师展开实践性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跟岗顶岗实习的质量,提升本专业的实务操作技能。学校聘请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担任学生跟岗实习指导老师,企业可以聘请学校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兼任财务工作。在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逐步参与记账业务中的会计一系列核算程序,同时,协助办理注册年检、纳税申报等会计服务,提高就业质量。记账公司可以从实训的学生中选取进步较快、接受能力较强、成绩较突出的高素质学生聘为员工,省去人才招聘的时间和费用,并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不断夯实双方合作的基础,达到“双赢”。
(三)记账公司在校内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的优点
相对于校内仿真模拟的学习情景来说,记账实训基地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全真的职业情境,平常实训过程中,将真实的企业资料融入到教学实践之中,提升学生对企业的认知程度。非常明显的优势体现在学生的操作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会计专业教师依据记账公司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分配工作任务,以任务为驱动,以团队合作为主要方式,组织实施课程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本专业的工作技能,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企业实践与会计教学融合、企业业务及其处理与校内实训融合、技能考核与课程考核融合,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三、中职会计专业记账实训基地建设的运转
利用好记账实训平台,需要借助合理的课程设置、优秀的教师团队、科学的教学方法,实现记账实训基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服务功能。
(一)专业课程设置要与会计岗位相衔接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理论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没有专门设置会计岗位实训的课程,因此,会计专业实训课程可以依托实训基地来进行。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可以与记账岗位相衔接,可将记账公司所服务的企业按企业性质、业务规模大小进行分类。刚刚进入角色的初期,学生可以选择业务简单的企业,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专业课的教学则选择相应行业的企业,对于具体发生的经济业务,可以直接用于教学,也可以直接用于训练,让学生更够很好的胜任会计工作中的每一个工作岗位。利用记账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将工学结合贯穿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精心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所以,会计专业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会计实务操作技能,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学校要有的放矢,聘请企业专家、行业优秀人员来充实教师队伍,从而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从学校层面上要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因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的质量。首先,学校需要建立教师培训机制,根据教师的业务能力、业务水平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参加会计实际工作岗位的一系列工作,获得相关的证明及荣誉证书,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其次,加强每年寒暑假江苏省教育厅或苏州市教育局组织的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的培训,促使他们成为专业技术强、教学水平高、素质优良的教学中坚力量;第三,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社会调查或深入企业兼职,通过接触去了解会计专业实践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更加直观的提高职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组织教学借助记账实训基地进行会计专业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那么,传统模式下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用,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墨课等多媒体教学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来完成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便于学生课后的复习与掌握所学知识。通过对学习资源的获取、整理和应用,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教学实践证明,运用任务驱动法、微课学习等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会计课程的兴趣,化难为易,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他们在会计实践能力、自主与协作学习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姜莉莉.如何做好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J].冲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2).
[2]沈楠.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3(02).
[3]王江洋.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业务流程 基础会计 教学程序设计
民办本科高校的基础会计教学多数是先讲理论知识,再单独设立其实训课程,配合理论教学,在现有条件下,尽量提高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应用技能,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理论课与实训课单独开设,有其不完善之处。首先,学生反映专业知识比较枯燥,没有学习兴趣;其次,目前的理论教学是按学科体系组织的,根据大多数本科教材的编写体例安排教学程序,一般先讲授总论、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制造业主要业务处理等,然后讲授会计凭证、账簿登记等内容。前部分为理论知识,对于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理解不透彻,不清楚为什么学这些知识,不明确在将来的工作中如何使用这些知识,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教师在讲课时,也会谈及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但学生没有感性认识,也就没有深刻印象。后半部分除理论内容外,涉及到实际会计操作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实操能力,教师在理论课上会安排一部分实操练习,但是由于前半部分的理论知识不扎实,部分学生不能集中精力认真操作,总体学习效果不理想。
一、提出的依据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要求。在该规划中,可以看到民办本科院校应与高职高专院校有所区别,可以定位在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学生以学习技术技能为主,并能够运用基本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该规划的第四部分是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其中第九条是: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在这部分内容中,提到“建立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机制”,指出应当“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推动教学内容改革”,同时指出“推动教学流程改革,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职业兴趣”。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改革规划是积极推动以真实的业务流程进行教学程序改革的。
(二)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规律性,会计工作也有其规律性,即按照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再到账簿登记、最后到会计报表的编制,周而复始地循环着。这一规律是会计工作所客观存在的,我们应当遵循其工作规律,设计基础会计的教学程序。
(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顺利就业,即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那么,理论知识应为其技术、技能服务。这就是说在学习某项技能之前或在其过程中学习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更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更加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基于职教改革背景,基础会计的教学设计应当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或者说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同时进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结合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适当指引与启发,让学生广泛参与,积极主动学习,教师改变已有的教学程序,对现有知识进行整合,重新设计教学步骤,按照会计真实业务流程作为授课程序,在需要的地方引入所需学习的理论知识,并对学生说明为什么讲这部分理论知识,它是解决什么问题的,贯彻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
二、教学程序设计
基础会计的教学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会计工作要求的基本素养,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会计方法、会计技能完成实际日常会计工作任务。基于以上依据及教学总目标的要求,对基础会计教学程序进行如下设计:
(一)会计基础知识概要介绍。以提问、引导的形式,对会计做简要介绍,比如:什么是会计?(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出会计的产生、概念)会计是解决什么问题的?(讲授会计的目标,由会计的目标引入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计信息是使用者用来决策的,所以会计信息必须真实,从而引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可以给学生展示纸质会计报表样式)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什么方法?(讲授会计的方法,后面的学习会用到这些方法)会计工作到底是做什么的?(讲授会计的职能,可以展示装订好的凭证与账簿)会计工作是如何开展的?(讲授会计主要账务处理程序,引导学生最后的程序是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就是提供会计信息的,与会计的目标相呼应)学生的回答是他们日常经验的表述,教师可以先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日常语言进行引导与解释,将学生的答案与书面语言相衔接,让学生能够理解专业语言的含义,避免听到专业术语就已茫然。可以采用图示的方法展示会计的方法、账务处理程序,展示即可,不用多讲。这些内容的讲解,一定要简单,不要过于深入,目的是让学生对会计有一个整体的概要性的了解,不要求学生强行记忆。
由于会计工作的真实业务流程是:首先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无误之后,据以编制记账凭证,然后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期末对账簿的记录进行核对无误后,据此编制会计报表对外报送。基于会计真实工作过程所涉及的主要载体是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可以这四个载体为主线,进行基础会计教学程序的设计。
(二)原始凭证。
1.原始凭证的概念。在讲授之前,回顾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画图),结合会计的目标(会计最终解决的问题),开始原始凭证的讲授。教师指出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的起点,让学生课前准备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原始凭证,比如车票、购物发票、收据等,在课堂中提问,这些原始凭证上记载了些什么内容,让学生读出原始凭证上的文字。再提问,这些读出的文字证明什么?是买了一样东西,还是收到了什么款项?从而引出原始凭证的概念。
2.原始凭证的内容。教师展示企业经常使用的原始凭证,比如采购发票、领料单、银行票据等等。试问学生所有展示的原始凭证虽然内容各异,但有什么相同点吗?学生参与回答,教师引导其列示出原始凭证的内容。
3.原始凭证的填制。教师发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空白原始凭证如发票,给出一个日常业务,比如某年月日从爱心文具店购买了8支碳素笔,每支2元,文具店如何开具发票?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比照填好的原始凭证,填写空白发票。这个过程可以慢些,但一定让学生亲自做,树立学习信心,养成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学生会填列基本的要素之后,即可对数字文字的书写、银行票据的填列、其他原始凭证的填列等内容进行反复练习,教师组织典型的原始凭证进行填制,由简到繁、设计的业务内容尽量全面一些,但无需太多,可以包括制造业的典型业务,如资金的取得、固定资产的购置、采购材料、领用材料、产品成本、销售、费用、款项的收付等业务的原始凭证。并要求学生保留,以便为记账凭证的学习做准备。
4.原始凭证的分类。此时,学生手中已经有了比较多的原始凭证,试问学生怎样把它们进行分类?经引导之后让学生说出自制凭证和外来凭证即可,其他的教师补充。
5.原始凭证的审核。试问学生原始凭证是否有错误的可能?学生回答之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原始凭证是需要审核的,审核无误之后,才能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那么,审核哪些内容呢?引导学生整理列示需要审核的内容,如果学生考虑的不是很全面,教师补充列示。
(三)记账凭证。再简单回顾会计核算流程,第二个步骤应当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从而过渡到记账凭证的讲解。
1.记账凭证的内容。用多媒体或直接展示纸质记账凭证,让学生看清楚记账凭证有哪些内容,与学生一同列示。
2.记账凭证的填制。试问学生为什么填制记账凭证?如何填制呢?为什么填制记账凭证,因为前面讲过会计业务流程,学生一般能够答出,但如何填制的问题,只能答出时间的填制,其他都无法回答,此时可以问学生,这张凭证中有没有不懂之处?学生可能指出摘要、会计科目、借方、贷方不懂。提示学生为了填制记账凭证,需要解决两个基础问题,一是将纷繁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涉及会计对象、会计六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等基础知识),解决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的填写问题;二是借贷记账法(涉及复式记账法的基础知识),解决记账凭证中的借方贷方的填列问题。带着明确的任务学习以下内容;
(1)会计对象。举例的方式引出经济业务,强调会计对象是可以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经济业务。经济业务数量繁多,需要进行分类,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系统、全面地提供会计信息,实现会计目标,从而引入会计要素。
(2)会计要素。可以从企业刚刚成立讲起,引出资金的来源与占用,分别形成所有者权益和资产,企业为了扩大规模,借入的款项形成负债,这部分资金的使用形成资产。收入、费用、利润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引出,分别讲解六要素的概念、特点,并引出会计等式。
(3)会计科目及账户。指出会计科目是会计六要素的进一步分类,并对会计科目的概念、分类进行简要讲解,了解会计科目表。讲授账户的概念、基本结构、与会计科目的关系。教师指出账户是为了数据的归集而设置的,在讲授账户的基本结构时,可以给学生展示空白账页及记录数据的账页,让学生有感性认识,体会到账页上要记录大量的数据,并引出其简化形式,即T型账。
(4)复式记账法。通过举例的方式简介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引出目前使用广泛的借贷记账法,该方法的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该记账法下账户的设置、账户的性质,必须强化记忆。以例题的形式对借贷记账法进行初步运用,分析经济业务,以分录进行记录,讲授分录如何书写(指出实际工作中对经济业务的处理应当填制到记账凭证上,鉴于目前各种考试对业务处理仍使用会计分录,所以在此处还是应当讲分录的写法),并让学生试算平衡表。
(5)记账凭证的填制及审核。教师引导、示范,学生填制。教师指出填制要求。之后,先让同桌或小组成员相互审核,审核哪些内容呢?让学生将他所审核的内容写到黑板上,教师补充。利用学生手中的原始凭证,作为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制造业主要业务的会计处理得到了练习。在处理成本结转的业务时,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的知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业务并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应督促学生认真学做。简单介绍凭证的传递与保管,择期让学生把这些凭证粘贴、整理、装订成册,并要求学生妥善保管,为账簿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账簿。
1.账簿的概念、作用、分类及内容。回顾账务处理程序图,准备好记账凭证,开始账簿的学习。简要介绍账簿的概念、作用,强调账簿是账页的集合,是为了保证数据的系统性、完整性而设置的。教师准备总账、明细账、日记账、活页账等对学生展示,并引出账簿的分类。展示账簿的封面、扉页、账页及账页中所记录的内容。
2.账簿的设置及登记要求。演示账户的设置,并以记账凭证中的某项业务为例进行登记,指导学生登记,使学生对依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有感性认识。学生对登记的过程有基本认识之后,指出登记账簿的基本要求,并以学生保留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首先登记日记账及各类明细账。
3.账簿的平行登记。登记完毕明细账之后,问学生,是不是大家登记的账簿100%正确呢?引出为了防止记错账,采用试算平衡表及账簿核对进行检验,试算平衡表前面已经讲过,这里学做即可。为了核对账簿,会计上有专门的方法就是平行登记。此时让学生们观察自己记录账簿的名称是明细账,那平行登记指的就是发生的同样业务要在明细账及总账中同时登记,并指出总账与明细账的不同。那么依据什么登记总账呢?
4.账务处理程序及账簿核对。引出根据登记总账的依据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的分类,简单知道名称,并主要学会应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然后引入科目汇总表如何编制,提问学生明细账是根据什么登记的?学生回答是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的,这些业务在总账中也要反映出来,那么说总账登记的最终依据应当是记账凭证,只不过在中间借助了科目汇总表而已,所以科目汇总表应当根据记账凭证进行汇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编制完成科目汇总表之后,再演示总账的登记。随后,演示总账与所属明细账的核对。
5.错账更正。试问学生,账簿核对出错误怎么办?引出错账的更正,讲明几种错账的更正方法及适用情况。
6.对账及财产清查。期末,有对账和结账两项工作,对账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账表核对,简介基本含义。对账是保证账簿记录真实可靠的专门方法,一般在期末进行。财产清查是账实核对的重要方法。简介财产清查的含义、作用、方法,重点讲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若发现账实不符,要进行账务处理,了解财产清查的账务处理。简单介绍结账的概念、程序、方法,以演示为主。简介账簿保管规定。
(五)会计报表。回顾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指出会计报表是会计工作的产品,再回顾会计目标――提供会计信息。会计报表就是根据核对无误的账簿数据为依据编制的,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载体。由于一般的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后续的课程中会学习专门的报表课程,在此阶段,简要介绍会计报表的概念、种类、编制的一般要求,为了使学生了解完整的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各种报表的填制还是要讲的,但一定要简练。在讲授会计报表具体填列之前,试问学生,报表什么时候填列?引出在会计期末做会计报表,从而引出会计分期假设,继而讲授会计的其他假设,由于已经有前面的诸多练习与操作,此时学生能够很快理解这些假设的含义。在介绍四张报表时,简要介绍各报表的概念、结构、内容即可。在讲授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时,可以从会计六要素引入。实际操作时,可以学生保留的账簿中的数据为依据进行填列,主要采用演示的方法,并要求学生一同填写完成。应当指出会计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不可缺少的部分,简介其含义即可。提示学生以上我们所做的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就是会计采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业务,即会计对象的反映,并形成会计的产品――会计报表的全过程,以便提供对报表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与会计的概念、对象、方法、目标、流程等相呼应。
(六)案例演练。学习基本的内容之后,可以将某中小企业一个月的业务复制,让学生演练真实案例,也可以安排一轮分岗位的实操练习,使学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有初步了解。
三、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程序,学生对基础会计的基本内容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提问、启发引导、举例、演示、小组讨论与操作、案例教学等方法,注重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解决实际会计问题的能力,在实操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可以培养学生踏踏实实做事的习惯,培养其守法意识,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准备。
四、考核方式
考核应从对知识的重点考核,到注重对能力的考核,基本理论知识考试可以卷面的形式考核,重点考核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内容,比重占30%;实践部分考核必须有教师监考,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操作完成,比重占40%;平时学习的主动程度、参与程度、积极程度、课堂操作的实际效果等评价得出平时成绩,比重占30%。
五、教学实践与效果
笔者在我校审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中,实施了这样的教学程序,从实践情况看,效果优于以前各届学生。课堂状态方面,学生能够与教师积极互动,广泛参与各种实操训练,杜绝上课看手机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对知识理解方面,这种教学程序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边讲边实践,理论与实践能力都有所提高;期末成绩方面,前三届学生基础会计的平均分为67分,经过该教学程序的实施,期末平均分75分,提高8分,该平均分有实训占比增加的因素,原来的实训考核占20%,现在占40%,这一方面增加了平均分,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的实操能力有所提高。
六、总结
这种教学程序设计改变了原有理论与实践分开的教学现状,从以上设计中可以看出,以前集中讲授的理论知识已经融入各种技能的训练之中,没有过去的整块的理论讲授。这种设计,真实还原了实际会计工作流程,学生明确为什么学习理论知识、各知识点是解决什么样问题的,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处理实际业务。实践表明,这种教学程序对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均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黄明卿,曹世凤.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学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
2.陈红.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4).
3.卢新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会计职业基础》教学内容设计[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
作者简介:
关键词:记账;教学;体会
一、分析原始凭证是正确及时填制记账凭证的前提
目前,成人中专学校的学生,年龄偏小,文化程度低,实践经验不足,理解能力差。况且在进行会计理论知识教学时,都是以文字形式给出各单位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并据以编制会计分录。学生很难把不同的原始凭证与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联系起来。同时,原始凭证格式不一样,种类繁多。如:从取得的来源看,有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从填制的方法上看,有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当学生看到各种各样的原始凭证时,会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无从下手的感觉。分析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必须让学生有一个认识、熟悉的过程,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这一点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水平,因为任何一本会计教材都没有这方面的介绍。试想,如果连发生的经济业务是什么都没有弄明白,怎么能谈到正确及时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及时为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起初有用的信息呢?所以,正确分析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是正确及时填制记账凭证的前提。
二、审核原始凭证是正确及时填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记账凭证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兑表)编制而成的。在填制记账凭证之前,须先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要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正确性。对伪造、涂改或经济业务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应拒绝受理,并及时报告给领导处理;对内容填列不全,手续不齐备,数字计算有错误以及书写不清晰的原始凭证,应退还给经办人员,补填或更正才能据以填制记账凭证。由于原始凭证只是记录了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没有反映会计和记账方向,直接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账簿易于产生差错。所以应根据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动用复式记账原理,按会计制度规定确定应使用的会计科目、记账方向和金额,即确定会计分录,并把确定好的会计分录统一写在草纸上,并检查会计分录是否正确,这样,既把会计实足技能教学与以往会计理论教学衔接起来,又为正确填制记账凭证打下了基础。
三、明确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是正确及时填制记账凭证的关键
记账凭证一般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由于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不同,因此,其格式和填制方法也有所不同。
首先明确填制各种不同记账凭证的依据
收款凭证是反映现金、银行存款收入业务使用的凭证,是根据现金、银行存款收入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如根据银行转来的收款通知、进账单回单、本单位填制的收据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是反映现金、银行存款支出业务使用的凭证,根据现金、银行存款支出的原始凭证填制。如根据差旅费报销单、支票存根、银行转来的付款通知等填制付款凭证。转账凭证是反映不涉及现金、银行存款收付的业务而使用的凭证,根据有关转账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如据收料单、产成品入库单填制转账凭证。对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以及各种银行存款之间相互划转业务,一般只填制一张付款凭证。
其次,明确记账凭证的具体填制方法
收款凭证填制方法。日期,按填制凭证的日期填写;编号按规定顺序填写;左上方的“借方科目”应填写“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各贷方科目应填写“现金”“银行存款”科目相对应的一级科目与明细科目;各贷方科目的金额应填入本科目同一行的“金额”栏中,贷方一级科目下有几个明细科目,填写科目和金额时就占几行。付款凭证的填列方法。付款凭证的填列方法与收款凭证基本相同,在左上方“主科目”应填列“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借方应填列与“现金”“银行存款”相对应的科目。转账凭证将经济业务所使用的会计科目按先借后贷顺序全部填入总账科目与所属明细科目,同时在金额栏填写应借科目的借方金额,应贷科目的贷方金额,借方金额合计数与贷方金额合计数必须相等。其他项目的填写与收款凭证相同。
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对规模小、经济业务少的单位,不分收款、付款、转账业务,全部业务都使用通用的一种格式的记账凭证,其格式与填列方法同转账凭证。
关键词:借贷记账法;账户;性质;账户结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175-02
《会计学原理》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只有掌握好《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内容,学生才能学好其他的会计课程,学生在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率。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学好复式记账会计核算方法这一知识点?在教学中应做好以下教学内容的组织。
一、要求学生了解复式记账法的概念与相关知识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行政和事业单位都应采用复式的记账方法。1993年7月1日,我国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企业会计记账一律采用借贷记账法这一复式记账方法。
二、合理组织和安排讲授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理论与操作相结合,做到深入浅出。这是重点环节。大部分教科书上对于该知识点的阐述仍不够详细、清晰,特别是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中费用类账户的结构讲解,未能把两者之间的区别运用分析明了。在该知识点的教学中,具体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见以下步骤。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述
1.概念。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2.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是:“借”和“贷。”
3.理论依据。借贷记账法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
4.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二)账户的概述
1.概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2.账户的分类。(1)账户按经济业务内容分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2)账户按反映所提供信息详细程度分类。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
3.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内容:(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2)日期和摘要,即记载经济业务的日期和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3)增加方和减少方的金额及余额。(4)凭证号数,即说明记载账户记录的依据。
4.账户的金额要素。账户的金额要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三)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的账户的借方和贷方都要按相反的方向记录,即一方登记增加金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金额,哪一方登记增加金额,哪一方登记减少金额,则取决于各账户的性质。账户的性质由各账户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决定的,即是资产与费用,还是负债、所有者权益与收入。
1.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性质。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性质(按各账户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分类)主要包括五大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具体分为:收入类和费用类)。
2.借贷记账法下,各性质账户的基本结构。(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资产的实有数。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为: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资产类账户的余额都在借方。《会计学原理》中,经济业务处理常用的资产类账户:“坏账准备”和“累计折旧”,它们是资产类备抵调整账户,余额一般在贷方。(2)成本类账户的结构。成本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①有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在产品的生产成本;②结转后无余额。在《会计学原理》知识点中,常用的成本类账户包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两个账户。这两个成本类账户都是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生产费用,但是在具体使用中有联系,也有区别。“生产成本”账户的结构为:借方登记本期生产产品发生的直接生产费用和期末从“制造费用”分配转入的间接生产费用;贷方登记结转的已完工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期末余额:①有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未完工产品(在产品)的生产成本;②结转后无余额(表示本期核算的相应产品已全部完工,成本转入“库存商品”)。“制造费用”账户的结构为:借方登记生产产品各种间接费用的发生数,贷方登记期末应该分配转入各种产品“生产成本”账户的间接费用。期末结转后无余额。(3)损益类账户的结构。损益类账户包括:收入类和费用类两类账户。它们的账户结构不同。收入类账户结构:借方登记收入的减少数或结转数,贷方登记收入的增加数,期末结转后无余额(收入类账户期末将金额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费用类账户结构,借方登记费用的增加数,贷方登记费用的减少数或结转数,期末结转后无余额(费用类账户期末将金额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损益类账户的结构以“T”字形账户反映见图1和图2。
期末如何结转损益类账户?在《基础会计》的前提下,以“本年利润”账户的T字形账户的结构来分析,见图3。
三、结束语
《会计学原理》教学中,针对“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这一知识点的特点,进行层层相扣、深入浅出的教学组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到了较好效果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张玉昆,罗桂玉.基础会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凭证;账簿;实践操作;理论学习;综合实训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346-02
会计专业是一个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的专业。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法,一般按照教材内容的章节顺序,从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等基础理论讲起,但大多数刚刚接触会计专业的学生,对这些基本理论感到难以理解,更谈不上掌握了。特别是教材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这部分内容,任凭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仍是一脸迷惑,而后面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学生动手操作时,又总是和前面的基础知识联系不上,无从下手,丢三落四。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在中职高教版《基础会计》教学中尝试了如下做法。
1 导入性实践阶段
本阶段首先要打破教材内容的章节顺序,根据教材第四章会计凭证的内容,我首先教学生认识、填制原始凭证。我让学生搜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原始凭证,如到商场购物的发票,坐车的车票,在学校交费的收据等。然后直接把学生带入财会模拟室,结合一些教师准备好的企业原始凭证,如增值税专用发票、收料单、银行开出的收款、付款的结算凭证、工资结算的工资单等,师生共同观察、讨论原始凭证的分类、基本内容、填制方法及审核等。当然,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只是比较简单的实训,所以说是导入性实践阶段,本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先从感性上让学生知道会计到底是要干什么。接下来,我拿出填制好的正确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实样,启发引导学生:原始凭证上记录的业务内容在会计上必须通过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等环节来整理、归纳、分类、汇总,将同类经济业务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记录和反映出来。那么,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的过程,就需要同学们学会什么是会计科目、账户、复式记账及借贷记账法了,再从记账凭证到会计账簿,则需掌握登记账户、试算平衡、平行登记的知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导入性实践阶段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同学们学习会计基础理论的兴趣。
2 基础理论学习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学习理论而学习理论,主要是教会同学们如何去应用这些理论进行实际操作,所以,我仍然没有按教材章节顺序进行填鸭式的讲解。我从一张填制完整的记账凭证上的会计科目开始,引入第三章会计科目、账户的概念。而账户的归并和概括又引出了第二章六大会计要素,六大会计要素的学习重点则放在每个会计要素的分类上,因为这些知识直接与会计科目、账户的分类相关。再回到会计科目、账户的分类,学生就容易理解了。会计平衡公式是整个会计理论的基础,设置账户、复式记账都必须以平衡公式为依据,我在教学中重点突破了这部分内容,特别是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平衡公式的影响,及经济业务的主要类型,联系第三章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中确定会计分录这一部分的九个典型例题,要求同学们一定要理解、掌握经济业务的四种变化、九种类型。根据记账凭证上的借方科目、贷方科目及借、贷方科目后面金额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入复式记账原理,学生也不再觉得难以理解了。进一步学习借贷记账法及编制会计分录,就又涉及到经济业务的变化类型及填制记账凭证的内容了,那么,要把记账凭证填对、填准最主要的是凭证上面的科目、方向、金额三部分,也就是会计分录的三要素。所以编制会计分录的学习在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生学会编制四大类型、九种变化的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以后,又重点教学生学习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通过筹集资金、供应、生产、销售、利润形成和分配过程大量的例题、习题,教会学生熟练地编制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为真正的实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实践操作阶段
实际工作中,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本环节,其操作结果不仅决定着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工作质量,也影响到以后登记账簿甚至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在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将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作为日常会计核算中重要的应用技术来掌握,特别是记账凭证的填制,一定要改掉学习会计分录时参照业务叙述来做的习惯,要依据手中的原始凭证资料直接填制。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同学们尽可能多搜集各式各样的原始凭证,或参考一些实训资料上的原始凭证样本,不要拘泥于课本例题、习题的业务。
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关键和中心环节,和填制会计凭证一样,不仅影响着本环节的工作质量,也同样影响到会计报表的编制。因此,这同样也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操作技术的学习。根据账簿的分类、设置、登记方法及平行登记的相关理论,教师一定要引导、带领学生完成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的实践操作,同时也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对账、结账等基本功。
本过程的主要内容是教材的四、五、九三章,教学方法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形象性多演示、多实训,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逐渐掌握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应用操作技术。总之,从原始凭证到填制记账凭证再到登记账簿的操作,一定要让学生形成一种熟练的基本技能。
4 综合实训阶段
教材第八章会计核算程序,实质上就是多种会计核算方法的综合运用,特别是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三大重要环节的综合实训。因此,应把这一章内容看作是概括总结本课程主要内容的一次综合实训。我选择一个较为典型的企业,将最有代表性的某一个月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进行必要的处理后,编写成《企业会计实习资料》,资料中简要介绍该企业的基本概况,产品种类与生产过程,成本计算方法,并提供各账户的期初余额,让他们假账真做,独立完成实训任务。这一阶段完全在财会模拟室进行,所采用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都是规范化的。要求学生一定要按照会计核算程序进行操作,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全面理解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又能使他们的专业操作技能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会计学原理;课程;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会计学原理》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主要介绍会计的含义、会计要素、会计核算方法等基础知识,其核心是讲授会计核算方法,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对《中级财务会计》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它理论性比较强,比较抽象和深奥,再加上学生对企业的运作、经营活动情况等缺乏了解和认识,所以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比较难。因此,如何教授好《会计学原理》这门课程,提高《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是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努力思考的问题。在多年的《会计学原理》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一、密切联系日常生活案例,使理论内容浅显易懂,加深对其实用性的认识
《会计学原理》实际上主要是企业会计的基础,其会计主体主要是企业,因此,在教材中的所有举例基本都是以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例。由于学生对企业的运作、经营活动情况等缺乏了解和认识,所以在理解时存在一定的困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实际上,企业的一些经济业务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活动是相同的,如果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例代替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那么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了。这方面的例子比较多,下面仅举两例加以说明:
一是在介绍什么是订本式和活页式账簿时,我们可以以学生记笔记用的订本式和活页式笔记本举例,二者的实质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是纸张的格式,账簿的纸张是按账户的结构设计的,包含了账户的名称、日期、凭证种类号数、摘要、反映增加和减少以及结余等信息。
二是在讲授原始凭证的有关内容时,教材上一般都通过图示的方式列举了“入库单”、“出库单”、“限额领料单”、“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原始凭证,这些原始凭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一般是很难接触到的,所以,以这些原始凭证为例来介绍原始凭证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实际上,每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到很多原始凭证,如在商场、超市等购物时取得的“发票”,银行存、取款时收到的“回单”,从学校借款看病时打的“借条”,放假回家、返校或者旅游时购买的“车票”等,对于这些单据学生们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它们分别是学生进行购买物品、存取款、借款、购买车票等经济业务的证明,它们就是原始凭证,以这些原始凭证为例来讲解,学生们一听就懂,还让他们认识到会计学原理和人们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加深他们对这门课程实用性的认识。
二、揭示教学和实务处理中的不同,使学生了解实际情况,为今后从业扫清障碍
由于受到一些客观条件(如时间、载体)的限制,在会计学原理的教学中采取了一些与实务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运用借贷记账法对原始凭证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处理,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实现的,但是,在教学中是通过编制会计分录来进行的,教学中的编制会计分录就等同于实务中的填制记账凭证,只要学会了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在实务中就会填制记账凭证,因为填制记账凭证的核心就是确定应借和应贷的账户名称和金额。我们知道,记账凭证有专门的格式,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如记账凭证的名称、填制日期、凭证编号、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应借和应贷的账户名称和金额、记账备注、附件张数、有关人员的签章等,这些内容中最主要的就是确定应借和应贷的账户名称和金额,它的确定需要掌握和运用借贷记账法,需要对原始凭证反映的经济业务进行正确的分析,而其他内容的填列比较简单,因为原始凭证中都包含有相应的信息,直接依据原始凭证填列即可,不需要对原始凭证反映的经济业务进行分析,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也没有关系。所以,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就把填制记账凭证中核心的部分以编制会计分录的方式体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反映出学生是否掌握了借贷记账法,还可以节约处理业务的时间,也不受没有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限制。同样的原因,在教学中,账户的结构被简化为T字形,实际工作中账户的结构包括名称、日期、凭证种类和号数、摘要、反映增加和减少以及结余等多栏。其中,日期、凭证种类号数、摘要等相对是次要的,反映增加和减少是其主要的内容,所以,在教学中就将账户的结构形象地用T字形表示,通过T字形将账户分成左、右两边,一边反映增加,另一边反映减少。
在教学中,一定要向学生揭示教学和实务处理中的不同,以及为什么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形式,使学生知道教学和实务处理中的不同只是形式上的不同,本质上是相同的,教学中是因为条件的限制而进行的变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了解实际情况,增强他们的信心,为今后的从业扫清障碍。
三、揭示会计处理过程繁琐的深层次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过程的繁琐是减少错误的保障或是保持会计处理一致性的需要
在会计处理中,通过增加处理环节可以降低出错的概率,减少错误的发生,有时也是保持会计处理一致性的需要,但也使得会计处理过程比较繁琐,有时还可能与一些概念或制度发生冲突,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向学生揭示会计处理过程繁琐的深层次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过程的繁琐并不是多此一举,而是减少错误的保障,或是保持会计处理一致性的需要。
一是减少错误。比如,记账方法是指在账户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按照这一概念,对于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应采用借贷记账法直接在相关的账户中登记。但是,在会计处理中并不是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直接在账户中登记,而是先采用借贷记账法填制记账凭证,然后依据记账凭证登记账户,增加了一个填制记账凭证的环节。为什么要增加一个填制记账凭证的环节?这是因为,企业有多本账簿,一本账簿里可能包含多个账户,如果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直接在账户中登记,那么就将账户的查找、经济业务的分析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等多件工作事项合在了一起,加大了同一时间内处理的业务量,这样就很容易导致记账错误的发生。
二是保持会计处理一致性。比如,对于财产清查中发现的盘盈和盘亏的处理,会计上专门设置了“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在发现盘盈和盘亏时,先将盘盈和盘亏引起的收益和损失暂时记录在“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待查明原因后按照规定的处理意见再从“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转出。“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就是一个起着过渡作用的账户,这种处理程序和实际的业务处理程序是一致的。但是,有一些财产的盘盈和盘亏的处理意见早已经在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了,如存货的盘盈按规定一般作为冲减管理费用处理,固定资产的盘亏按规定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等,对于这些在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了处理意见的财产的盘盈和盘亏,从理论上来说,可以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反映,可以在发现盘盈和盘亏时直接将相应的收益和损失记录到相应的损益类账户中,而不需要等到查明原因后再根据原因的不同分情况处理。但是,在实际处理中,和那些在会计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处理意见的财产的盘盈和盘亏的处理一样,仍然要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过渡,虽然增加了会计处理环节,但目的是为了保持会计处理的一致性。
四、开展手工模拟实验,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等一整套会计核算流程的理论内容讲授结束后,学生对会计核算方法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但是,因为存在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而且每一部分内容都是分开介绍的,各部分内容的讲授也并不完全按照会计核算流程的顺序进行,所以学生对整个会计核算流程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另外,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无法接触到实际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资料,未能真正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虽然在相应的理论学习中感觉已经懂了,但毕竟没有实际操作过,所以,学生对自己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如何普遍感觉心里没底。因此,有必要在学期结束前的一段时间内,通过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比较系统的大案例来开展手工模拟实验,通过实验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也可以通过实验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起到查错补缺的作用。我校早在1999年就建立了会计手工实验室,手工实验的开展使学生们得到了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肯定。
五、为教师创造实践的机会和对外交流的平台,提高他们的实践经验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要想教好学生游泳,作为教练的老师就必须要技高一筹,所以,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会计学原理》这种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但是,高校中的教师一般都没有从事过实际的会计工作,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也可以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定期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来做相关知识讲座或实习指导教师,以弥补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也为教师的对外交流提供了平台。
(作者单位:1.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淑萍.浅析会计学原理教学中的创新.中国科技信息,2007.15.
首先,会计工作的开始:填制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体系中的基本环节。其次,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真实、完整和合法的会计凭证,是为保证会计账簿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的财产进行清查。然后,进一步的将会计账簿做成会计报表。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后,接下来开始按照会计账务处理流程的顺序逐步学习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这些资料很多与图表有关系,讲解时,如果只按采取黑板粉笔传统常规教学方法,就课本内容来说要求老师课上表达的板书太多,传统的粉笔教学不能够满足要求,在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课件编辑后,效果就会显现出来,所以这一阶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常规教育为辅。
(一)从原始凭证到填制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是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形式有如收据、发货票、借款单、车票、收料单等。记账凭证需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进行填制。这一过程需要学习第一章会计对象要素具体分类的项目;第二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内容;第三章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学习的相关内容;第四章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是对前三章内容深刻领会的过程。
(二)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每张会计凭证有其局限性因此需将分散在会计凭证中的大量核算资料加以整理,得到最好的结果。
(三)为了保证其准确性可靠性根据会计账簿记录定期或不定期地与财产物资进行检查?,面对错误及时纠正。
(四)为充分利用会计信息会计账簿记录定期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更好地为其服务。
二、基础会计的教学示例
(一)基础会计的理论。把握基础会计教学中理论与实际工作方法,实际不完全同于理论,会计的学习和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下面给出一个案例,以便大家更好地明白。
(二)基础会计的示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以从银行提取现金一万元现金,这笔经济业务为例,详细阐述基础会计的相关理论。
1、原始凭证的不同:实际工作中,此笔业务的原始凭证为现金支票的存根。教学中采用的手段是用语言文字表述:原始凭证现金支票的内容,即从银行提取现金一万元。
2、记账凭证的不同:实际工作中这笔经济业务需通过填制付款凭证来记录;教学中采用的手段是用会计分录替代记账凭证,借出库存现金一万,贷出银行存款一万。
3、会计账簿的不同:实际工作中需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等账簿,下面以现金日记账为例说明;教学中采用的手段是用“T”型账。
三、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学是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以后学习专业课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对这门可应较为重视,由于这门可理论性较强,知识点较为零散,而且偏向于实践,这些都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何帮助学习较好的掌握这门可的主要内容,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思考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总结了前辈老师的教学经验,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地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呢?特给出几种建议。
(一)生活入手。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引导学生应该从身边小事出发?,与学生密切话题来讲。生活是我们在教学和学习中最忠实的老师,他教会给我的是最朴实的道理和最绵长的回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合理的把这些生活点滴放到教学过程中,并在教学内容上结合到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更好的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观念。这也是丰富课堂内容较好的方式方法。
(二)授课灵活,化抽象为具体。理论知识总是避免不了抽象,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简单的把抽象的概念直述一边,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根本就没有办法理解那些较生涩的理论知识。如果把理论知识在课堂上灵活的讲授,把抽象的理论较具体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思考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应多想有经验的老教师、老专家请教理论知识的具体化问题,只有在实践过程中逐步的提高自身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实践工作的理解,才能较好的把抽象的理论具体的讲授给学生,已达到传道的目的。
(三)趣味教学。课本的内容往往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如果念课本,学生上课就会跑神。枯燥的课堂教学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应该为老师所掌握的教学倾向。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应该去着重思考的问题,就基础会计教学来说,老师应该在掌握了基础会计的内在知识点的情况下,注意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可以使用一些较为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把较为枯燥的专业知识叙讲出来。这样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较深刻的理解生涩的理论知识。
(四)总结规律,灵活致用。基础会计学虽然在内容上较为繁杂,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寻,在逐步细致分析的后,可以从较为容易确定的账户开始,然后进行会计分录编制,这种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比较容易能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接受。经过分录编辑的教学后,应该让学生学会使用已有的模板,以此来提高编制分录的速度。这是因为在基础会计的学习中,能够遇到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但由于不少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变化、所运用的账户及其对应关系是固定的,由此我们可以较固定的编制会计分录格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这种固定的模版格式可以大大提高速度。
(五)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和学生的关系。教学时能够积极的和学生探讨问题,不能以老师的身份过多的干预学生的自我思维方式,而是应该引导学生逐步的去理解所学的知识。在课堂下应和学生做朋友,这时学生会信任你拥护你,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习 工作室
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存在接收单位对应岗位少,集中实习困难的问题。而校内模拟实习环境又无法完全满足会计专业的实习要求,这是长期困扰不同级别会计院校的一个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应具备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定位要求,学生如不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习,培养的学生质量将受到影响。很多职业院校也进行过多种方式的探索,如学校与企业合作将学生派到百货公司等对财务人员需求量高的地方去实习,事实是学生实习工作单一,重复从事收银等工作,对会计工作全面了解少,难以满足会计专业实习需求。另一方面,会计专业教师很多是一毕业就到学校工作,或长期在学校工作,没有企业工作经验,自身也缺乏会计实习锻炼。有的教师能利用假期联系到实习单位,进行实践,但很大一部分教师不能联系到实习单位或没有相对较完整并且长的时间去企业实践锻炼。
笔者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也存在同样的困惑。近年来,受校企合作启发,在校内开设了“会计之家”师生工作室,将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源引进来,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可以不出校门,在师生工作室里就能进行真实会计工作环境的实习锻炼,为会计专业学生真实环境实习提供了一种可以参考的方式。
会计师生工作室是以校企业合作为前提,以学生专业实习为出发点,工作室指导教师具有完成实习教学任务和企业工作的双重任务,因此学校对师生工作室的支持是工作室良性运行的关键。
一、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考察和筛选
成立工作室的前提是筛选优秀的会计师事务所入住校内工作室,师资条件雄厚,能够达到会计师事务所成立要求的学校也可以考虑会计教学团队自己申请成立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的筛选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事务所认识到将记账业务入驻学校的优势,态度积极并且有能力和精力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第二,事务所记账业务量较大;第三,校方大力支持,能够给师生工作室提供场地,对老师的付出给予肯定。作者走访聊城市近二十家会计师事务所,最终确定诚信会计师事务所入驻师生工作室。聊城诚信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成立于2002,注册资金100万,办公面积300多平方米,是一所具有审计、验资、资产评估、记账、税务、工程造价审计等综合性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其中记账业务资源丰富。
二、师生工作室运作模式
(一)师生工作室队伍组建
师生工作室教师队伍的组建,应选择积极性高,专业能力强的教师组建队伍。“会计之家”师生工作室共5名教师,都是承担会计实训的专业课教师,工作室为这五名教师在会计专业高年级学生里每人挑选两名专业知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作为教学助理,这样就组织了一支15人的师生指导队伍。2016年1月,工作室教师和教学助理们利用寒假时间到诚信会计师事务所挂职培训20天,对公司制度和记账要求有了较全面深入的掌握。寒假开学后师生工作室正式成立,事务所派遣一名具有丰富业务经验的工作人员长期入驻师生工作室作为指导。
(二)师生工作室任务分工
目前,诚信会计师事务所稳定的记账企业有92家,工作室将记账业务以类别划分,分别分配给5名教师进行长期管理,每位教师承担一个班的实习教学工作,每班约40位学生,在工作室里学生2-3人一组承担一家企业的记账业务,指导教师和教学助理共同完成40位同学的实习指导工作。
工作室的实习环节有五个平行类别,分别是:制造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和技术服务业。学生每个类别的实习期为一个月,任务完成后轮换至下一环节实习,一个学期下来对五大类别的账务处理有了全面实践。为保证学生记账的正确性,采取三级审核制度,首先,各小组之间交换审核;其次,主管教师审核;最后,企业派驻人员抽查审核。
三、师生工作室运行中遇到的困惑与对策
(一)指导教师积极性的调动
工作室采用企业运作模式,意味着教师每天至少3小时的时间用在工作室上,大量挤占专业课教师休息和其他工作的时间。为解决时间上的矛盾,工作室负责人应积极向学校领导汇报,减少工作室教师的其他工作量,将工作室指导纳入教学工作量的考核,从政策上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二)工作室的选址问题
“会计之家”工作室最初在教学楼五楼一处暂时闲置的教室内,随着工作室业务的开展,出现业务往来单位人员不容易找到工作室,外来企业人员进出教学楼影响学生正常的教学秩序,为教学楼管理带来不便。鉴于这些问题,工作室重新选址,与教学区域划分开来,对会计实训楼一楼的一间教室进行整修,成为工作室的新地址。
(三)工作室运行经费问题
与企业合作最初的意向只是企业提供实习环境和技术指导,学校提供场所,企业可以减少人力和物力成本,学校得到真实的实习环境这样简单的合作,但随着工作室的开办,学校最初给配备的5台电脑、办公耗材和记账耗材已远远不够工作室使用。会遇到电脑不够用,学生使用记账耗材比熟练的记账人员多几倍等问题。在师生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优秀的工作成绩打动了企业,企业出经费,为工作室配备了40台电脑,并都安装速达、管家婆等多款会计记账软件,以适合不同类别记账的需要。按需为工作室提供办公、记账耗材和工作室活动所需经费。
师生工作室在高职院校具有广阔的推广与研究价值,虽然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对于解决会计等专业集中实习、对口实习难的问题上得到了突破。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财会技能;课堂教学;模拟实习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共识。作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在财会专业中,突出的专业技能有点钞、珠算、算账、记账、报账和会计电算等。由于财会岗位的特殊性,学生纯粹依靠社会实践来获取技能,已越来越不可能,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又越来越强调实践能力,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财会专业的技能教学模式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和模拟实习来完成。课堂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技能,形成实践能力的主阵地,而模拟实习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实践能力。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将财会技能教学模式分为课堂教学和模拟实习两大模块,具体内容如下:
一、会计课堂技能教学的教学程序
笔者将会计专业技能教学课的教学程序归纳成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准备与定向示范与模仿练习与协调巩固与迁移
由此可见,课堂技能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内化知识技能,进而迁移发展,形成能力。教学中不能单纯地让学生练习,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由教师的讲授代替学生的练习,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这种程序,把握各环节的要点,是提高技能教学效率的基础。
第一阶段:准备与定向。这是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技能初步认知的阶段。以记账凭证的填制教学为例,教师先让学生观看收、付、转三种记账凭证的实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借助实物投影介绍记账凭证的构成,使学生明确记账凭证应填制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对记账凭证填制的总括印象。因此,本阶段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思想上有所准备,同时要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技能的兴趣性、目的性和学习信心;其次是让学生概括性地了解将要学习的技能是哪些内容。本阶段以教师的行为为主,通过教师本人的语言或动作,以及有关的挂图、投影等教学辅助设备所作的示范和演示来实现,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直观印象,加强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
第二阶段:示范与模仿。即学生仿效记忆特定的动作和行为方式。教师依据某种经济业务,利用投影,从日期填制开始到填制人签章为止,一步步演示和介绍记账凭证的填制过程及要求,包括凭证日期、编号、摘要表述、科目及金额的排列、划线等步骤的要求。本阶段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是交替进行的,教师的讲解应与行动示范相结合,学生通过观察、理解,从而效仿,并不断修正。本阶段应突出教师的指导,示范时应注意动作本身要正确,速度要适中,应多次重复复杂过程或关键环节,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并结合语言讲解,明确要领,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应该做什么,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此外,教师要将学生在模仿时的错误动作及时纠正,并在集体指导的同时加强个别辅导。
第三阶段:练习与协调。即学生将个别动作通过反复练习,联系、协调、完善起来,并达到自动化阶段。进入本阶段,教师应让学生在记账凭证上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够准确选择记账凭证,准确在凭证上反映会计分录。通过反复练习,学生速度及准确性会不断提高,所填制的凭证也将更整洁美观规范。可见,本阶段以学生行为为主,学生反复练习,其动作之间相互干扰减少,紧张程度减弱,多余动作消失,注意范围扩大,发现错误的能力增强。教学中不但要强调练习的量,更重要的是强调巧练,引导学生分析。本阶段是技能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练习协调形成正确和迅速的行为及思维方式是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
第四阶段:巩固与迁移。即对操作过程的知识与技能联系,使知识、技能系统化、抽象化,是形成专业思维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在学生较熟练掌握记账凭证一般填制的基础上,进而要加深难度,拓展知识面,如介绍一笔经济业务涉及多张凭证反映的填制方法,又如训练学生如何直接根据原始凭证而脱离文字叙述来填制记账凭证等。本阶段是动作技能向智力技能的飞跃,也是智力技能形成的关键。完成了这一阶段,学生思维的系统性、联系性增强,对出现的实际问题、现象能灵活自如地解决。
二、会计课堂加强技能的训练方式
会计课堂的技能教学与训练,按进行的时间与场所可分为三种方式:
一是随堂训练。即根据教学进度在课堂上安排的技能训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师讲课的内容随堂消化,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如讲授完“原始凭证的填制”一课,当下便印发一些格式标准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收据” “支票”等典型单据复印件让学生填写,从而让学生掌握填制单据的技能。
二是阶段性训练。即在各单元的教学内容结束后,学生进行有连贯性内容的阶段训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分层次掌握操作技能,如购进材料核算、销售产品核算、工资核算和成本核算等过程,在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有关业务会计分录的编写,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填制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和日记账”等一系列的会计实务技能训练,为开展会计模拟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综合性训练。即在学完一门或几门专业课后,让学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的综合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对课程中所涉及的技能进行较全面的动手操作,以检验其动手能力与实际工作单位要求的差距。在这综合性训练过程中,学生较全面地掌握会计核算的技能,将来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对相关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
三、实验场室开展会计模拟实习
会计模拟实习是财会技能教学中最能突出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处理实际业务能力。在校内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把企业财务部门的业务活动浓缩于事先设计好的会计模拟实习资料之中,通过写、算、做三项基本功的独立操作以巩固学习内容,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
(一)布置好模拟实验室。
模拟实验室既是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习的场所,也是学生了解会计工作,认识会计工作的场所,除配备必要的手工操作所需的各种会计用具(如模拟实习资料、财会记帐文具等)外,还应陈列有关的会计资料,主要有《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制度》等法规制度,还要有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实物,以及部分图表(如会计机构、会计岗位设置图,会计业务流程图等)。
(二)选好综合模拟实习教材。
现行综合模拟实习教材,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教材修订不够及时,二是不够贴近实际工作。学生尽管已经模拟实习过了,但在填制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页时仍会存在填写错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组织实习时应采用最新修订的教材,并一律采用真实的会计凭证和账簿。这样保证了学生模拟实习与实际操作相联系,便于掌握会计基础工作的技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做好具体操作时学生辅导工作。
(1)精心备课。要指导学生操作,必须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在辅导中掌握重点,突出难点,有的放失,使学生在操作中少走弯路。
(2)熟悉操作要求和过程。在动手操作前,除发有关资料和实习用品外,首先让学生全面了解资料所列企业的生产组织、工艺流程特点、财务制度、会计核算、成本计算以及涉及的税金核算和明细科目的开设要求等有关情况及规定。然后,复习《会计基础》讲述的七个会计基本核算方法的原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实务操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清晰的脉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3)教会学生如何建账。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账簿的用途、种类,各种账簿之间的关系,掌握哪些科目用三栏式账页,哪些科目用多栏式账页,哪些科目用数量金额式账页。通过查阅教材,弄懂教材中的各种账页的例子,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学会账页格式的选择和期初余额的填写,使学生能把模拟实习资料中的期初余额记入各序时账、明细账和总账,并填好账簿启用表。
(4)着重辅导制证、记账过程。记账凭证的填制所运用的会计理论知识较全面,占用时间较多,是实习的核心阶段,教师应有较详细的辅导。对制证要求,可充分利用《会计基础》教材“记账凭证的种类和填制方法”这一节,使学生明确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内容和填制要求,并由教师将规范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内容作为实例并演示讲解。同时,可给出一些填写错误或内容不完整的会计凭证,先由学生审核,讨论,然后教师进行更正。
(5)结账工作不能忽略。学生疑问最多的就是如何结账。他们弄不清明细账、总账分别怎么结,要不要结出本期发生额与余额,是否要累计,划不划线。教师可结合《会计基础》结账这一节内容,对怎样进行月结、年结、期末转账作详细辅导,并举例说明。
(6)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教师应先复习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报表的填写方法,尤其是报表中部分难填的项目,如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存货、应收账款等,根据资料,师生共同查找数据,让学生真正掌握报表编制的具体操作和数据来源。
1、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1.1、校内实践教学模式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要增强会计专业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必须加强校内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是开办会计专业必备的基本办学条件。实训室是学生训练和提高专业操作能力必不可少的场所,学生通过校内实训锻炼专业技能,提高职业能力。相对于校外顶岗实践,校内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提供足够的训练机会。会计专业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几乎不可能,而校内会计模拟实训完全由学校内部掌控和安排,可以为学生训练和提高职业技能提供足够的机会。校内实践教学方便组织与管理,有利于把握会计工作全过程。校内会计模拟实训不受企业工作时间和模式的影响,可根据教学进度要求适时或集中展开,针对性、时效性比较强。会计模拟实训完全可以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按实训目的进行加工、改造、提炼、简化,使学生对会计工作全过程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
1.2、校外实践教学模式
鉴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通过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存在相当难度。企业无法同时提供很多会计工作岗位。高职学生实习面向的多数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本身机构设置简单,一个企业所能容纳的实习学生是有限的。会计专业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几乎不可能是一种客观存在。校外顶岗实习往往流于形式。由于实习期限短、不能为企业增效,以及保守商业秘密等诸多因素,企业并不情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不少学生反映,在企业实习很少接触会计业务,既没有填过凭证,也没有记过账,最终没能得到实际业务锻炼的机会。
鉴于校外实践教学模式的特殊性以及校内实践教学模式的可控性,本文主要探讨校内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利用。
2、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
2.1、强化校内实训室建设,保障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在ERP实训室,模拟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让学生分别担任企业的不同管理角色,使学生在分析市场、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核算等一系列活动中认知企业,熟悉经济实体及其生产经营过程,明确会计人员的岗位及其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即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完成多项教学任务,因此,必须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需要又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场所――“理实一体化”室。该类实训室既可当普通教室使用,又能作为手工模拟实训室使用。该类实训室需要的数量较多,单位成本较低,可以在现有教室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该类实训室应配有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室内可以悬挂各种图板,营造职场氛围。“理实一体化”室内设置出纳、职工薪酬、存货等会计岗位工作台,包括实训资料、凭证汇票、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在内的工作用品齐备。按照会计核算岗位要求,通过模拟训练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让学生完成账套的新建、账簿的启用、初始化设置以及凭证的录入、填制、审核到过账、结账、生成报表,掌握应用财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的全过程,锻炼学生会计电算化业务操作能力。一是仿真设置企业财务部门、供应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厂办公室等;二是仿真设置企业开户银行、工商机构、税务机关、运输企业、业务往来的对方企业及其开户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前者可以训练学生认知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和工作流程,熟悉和掌握经济信息传输过程及其经济实质。后者主要训练学生掌握企业与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之间的业务处理能力。
2.2、创建校办记账公司,提供学生顶岗实习机会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建设,除了依托校内实训室之外,建立记账公司也是一条可行的途径。记账公司可以受托办理的业务几乎涵盖了会计专业全部实践课程。创建校办记账公司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专业顶岗实习的困境。校办记账公司的建立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是学校独资设立或与外方合资设立;二是学校不出资金,只免费提供场地、设施等经营场所。在双方签订的协议中,必须明确公司应当保障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公司日常运行中,学生在公司专职人员及校内教师指导下,完成公司承接的委托业务。这样既可以降低公司成本,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会计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创建校办记账公司可以而且能够成为校企合作的典型范式。
3、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利用
3.1、校内实训室的利用
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室的利用,概括起来大体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学校设立实训中心统一管理;另一种模式是由会计学院或会计系负责管理使用。第一种利用模式可以满足对全校实训资源的统一调配,在资源数量受限情况下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该模式的弊端是工作程序繁琐、效率低下、压抑了教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长远来看,不利于专业建设和发展。不仅如此,实训中心更多的履行着管理员的职能,相对第二种利用模式来讲,无形中增加了办学成本。笔者建议采用第二种利用模式。该种模式可以设专职副主任负责实训室的建设和利用,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及时建设和完善实践教学模式,大大提高实训室利用效率以及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持续健康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提供充分有力的保障。
3.2、校办记账公司的利用
校办记账公司的利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初级阶段――“真业务假做”。由于记账公司公司承接的业务数量有限,因此可以复制公司受托的真实业务(原始单据),让学生利用复制品完成账务处理,但操作要求与实际工作要求完全一样。这种利用真实业务的复制品完成的实践教学,是学生顶岗实习的初级阶段,称之为“真业务假做”。二是高级阶段――“真业务真做”。有计划地轮流安排学生到记账公司顶岗实习,利用委托单位的一个月的真实业务凭证,完成凭证填制、账簿登记、税费核算和报表编制等一系列账务处理工作。学生在真实的记账公司、真实的工作业务、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完成的是真实的会计实务工作。这时的实践教学与会计岗位是真正的零距离,是学生顶岗实习的高级阶段,称之为“真业务真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