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性研究

经济性研究

时间:2023-06-08 11:26: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性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性研究

第1篇

关键词:经济性;连锁酒店;建筑设计

一、经济性连锁酒店概述

经济型酒店是指保持低廉的价格,针对20%低端市场的价格敏感消费者的酒店。而经济性的酒店是在经济型酒店的基础上构成“连锁”概念的酒店。经济性连锁酒店采用连锁经营模式,在管理质量、管理标准、品牌形象等方面要求统一化,促使经济性连锁酒店提供的服务是一致的。经济性连锁酒店具有品牌统一、物资配送一致、市场推广相同等特点,这使得经济性酒店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由于单个的经济性酒店的规模小,财力有效,其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经济性连锁酒店能够通过通过品牌的影响力,而吸引客人;通过统一的酒店服务,促使客人无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享受到同样的服务;通过统一的客房预订系统,促使客人住房更加方便快捷。经济性连锁酒店通过充分的利用酒店资源,能够有效的促进酒店更好更快的发展。目前,我国存在很多不同品牌的经济性连锁酒店,其连锁运营效果较佳,推动经济性连锁酒店不断的发展。

二、经济性连锁酒店建筑设计影响因素

经济性连锁酒店是我国城市中的一种新兴的建筑类型,其建筑设计不同与普通的星级酒店,在酒店造型、酒店室内设计、酒店功能配置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之所以会在建筑的很多方面出现不同,主要因为经济性连锁酒店建筑设计是通过对已建成的实际建筑进行改造,从而得到的这种新兴建筑类型。但是,这使得建筑设计受很多因素影响。

1.经济性

经济性连锁酒店的对象是低端消费者,再设计经济性连锁酒店时充分的展现经济性。因此,在进行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从建筑成本上控制,充分的利用可运用的资源建设酒店,尽量避免维护费用、损耗费用等成本提高,从而建设出成本较低而质量较好的经济性酒店,最大限度的达到经济性。为了达到经济性,在设计酒店的功能、美观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

2.舒适性

建设任何类型的酒店都要保证舒适性,这是建设酒店最基本的条件。再设计经济性连锁酒店的过程中,酒店的舒适性是影响因素之一,主要是因为舒适性包括满足客人心理和生理要求,这使得在设计经济型连锁酒店过程中需要在功能和环境两方面加强,设计有特色的酒店,促使客人进而酒店就能够感觉非常的舒适。然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在设计酒店时充分的将文化、人文习俗、异国风情等元素合理的展现在酒店中。但是经济性连锁酒店的规模和成本有限,促使设计难度较大,容易出现问题。

3.交通的便利性

经济性连锁酒店的地理位置直接影响酒店的入住率,只有选择最佳的位置,才能够增加入住率,推动酒店发展。在选址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交通的便利性。在进行经济型连锁酒店设计时,需要对整个城市的水平、能力、性质、交通状况等方面有非常系统的了解,并准确的评价出交通的便利性,从而确定最佳的建筑地点,才能够为酒店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若如选择的酒店位置周围的交通不够便利,将会严重影响酒店的经济效益。可以说,酒店的便利性也是经济型连锁酒店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之一。

三、经济型连锁酒店建筑设计研究

结合经济性连锁酒店的经济性、舒适性、交通的便利性、商业性、便利性等因素,设计出合理的、实用的经济性连锁酒店建筑方案,有利于提高经济性连锁酒店的经济效益,推动其发展。对于经济性连锁酒店建筑的具体设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建筑位置的选择

经济性连锁酒店的创建多事为旅行者、出差的工作人员、外地人员等提供的住所。因此,经济性连锁酒店的选址通常位于城市最繁华的中心地带,其周围交通发达,日常生活所需能够得到解决,其中包括饭店、美容美发店、便利店等。将经济性连锁酒店设置在繁华的中心地带,凡是有需要入住的客人很容易找到,而且办理各种事务更加的方便。这使得的经济性连锁酒店能够吸引大量的客源。

2.规模定位

由于经济性连锁酒店的客户群是低端消费者,可以按照低端消费者的经济情况来对经济性连锁酒店的规模进行定位。通常经济性连锁酒店定位在投资不高,规模不大,功能简单,租金低廉的实用型酒店。其中,所提的经济性连锁酒店规模不大是指酒店的房间在 100~250数量之间。此种规模的酒店能够为低端消费者提供足够居住的空间,不会影响到客人居住的舒适性和经济性。

3.功能结构

在设计经济性连锁酒店的功能结构时的构想是包括三部分的,即客房、门厅、餐饮。客房是经济性连锁酒店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占酒店总面积的70%~80%。由于是为低端消费者提供的居住环境,一般消费者只在客房中活动,增加客房的面积,促使客房的数量增多,能够提高经济性连锁酒店的经济效益。经济性连锁酒店门厅的基本功能由入口大门区、总服务台、休息区和电梯四部分组成。门厅的功能相对较少,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在进行门厅设计时注重各部分分配合理即可。餐饮部分的设计是为实现统一化服务的目的,方便客人就餐。在设计经济性连锁酒店餐饮部分时需要合理的规划厨房、餐厅、存储间等,最大限度的优化餐饮区域的使用性。

4.造型设计

经济性连锁酒店在设计造型时需要满足标准化、规范化、美观化等要求,各个经济性酒店的造型一致,促使经济性连锁酒店的形象统一化。经济性连锁酒店造型设计是凸显整个酒店的形象,需要保证酒店造型设计独具一格,与众不同,促使客人深刻的记住酒店的造型,在选择酒店时,脑海中能浮现出经济性连锁酒店的造型,这对于提高经济性连锁酒店的经济效益有很大帮助。因此,在设计经济性连锁酒店造型时优化每个部分,设独特的造型。

结束语:

经济性连锁酒店的推出为低端消费者提供舒适的、安全的、经济的居住环境。然而,要想构建舒适的、安全的、低廉的经济性连锁酒店建筑需要优化和完善此次建筑的设计环节。因为,经济性连锁酒店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类型,其是根据实际建筑改造的,其在设计过程中受经济性、安全性、交通的便利性等因素影响,需要对建筑位置的选择、规模定位、功能结构、造型设计等方面优化设计,从而建设出高质量的、美观的经济性连锁酒店。

参考文献:

[1]老建筑改造编写组.与设计对话)老建筑改造[J].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陆肠,朱谋隆.我国经济型旅馆发展研究[J].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0.

[3]彭耀.体育场馆建筑设计研究――以奥运会场馆为例[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

[4]刘巧妮,张剑,刘福通.浅谈在建筑设计中节能与建筑噪声控制[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第2篇

【关键词】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理论;经济性激励;激励体系;再设计

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正呈现出数量加速扩张和质量飞跃的特点。我国民营企业普遍采用的是家族制的经营形式,这种形式在一段时期内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它已经逐渐成为阻碍民营企业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发展上的先天和后天的诸多不足和不成熟性造成了中国民营企业的一个共性即孱弱、短命。

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做法在其创业阶段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当其进入“二次创业”阶段,这些优势将有所削弱,甚至可能成为前进的障碍。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非理性化的家族式管理。随着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其管理模式必然由家族式管理向团队管理过渡。在转型时期,民营企业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转变,如何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如何有效激励团队中的高级管理人才,建立有效的激励体系,将他们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有机结合,提高团队核心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工作潜能,从而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经营团队,实现企业发展的加速度,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在以往的激励理论研究中,凡涉及激励,往往着眼于对一般员工的奖惩和精神激励,而对于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企业经营者来说则缺乏理论探讨和实践。随着对人力资本的越来越重视,激励客体和对象趋向集中于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

现代公司制度下的两权分离,使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成为了两个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所有者追求的是最大的投资回报,他的一切利益都来自企业的发展,而经营者的行为目标是多元的。除了个人的经济利益目标外,还有名誉社会地位、权势、自我价值的实现等个人目标。经营者对其经济利益及其它个人目标的追求有可能损害所有者的资本收益。因此,在现代企业构建一种所有者利益和经营者利益相容的经营者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讨论激励理论的发展和高级管理人员经济性激励理论的研究现状,后文对某民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经济性激励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对该企业进行了现场调查和高级管理人员访谈的基础上,对企业发展现状特别是企业文化功能进行分析,并对其高级管理人员团队的特征和动力做出分析,通过借鉴目前国内外比较通行的激励方式,再设计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各种激励机制,形成较为完整的经济性激励体系。

本文所研究的企业是一家羊绒行业的民营企业,成立于1994年,企业现有员工近1800人,其中管理及技术人员44名。该企业己通过CQC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拥有进出口经营权,主要从事羊绒、绒条、纺纱、针织生产及出口销售。企业下属九个非独立核算生产单位:一个分选车间、一个水洗车间、三个分梳厂、一个打包车间、一个纺纱厂、二个针织厂。企业现已达到年分梳无毛绒800吨、绒条300吨、羊绒纱300吨、羊绒衫80万件的生产能力。企业总资产98,685万元,年销售收入近10亿元,完成出口创汇近8000万美元,年利润近5500万元,在同行业中处于中上水平。企业采用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企业主要权力均集中于董事会,总经理在董事会的授权下开展工作。

从企业的创业背景来看,该企业于2005年底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在此之前该企业是由某家族兄弟几人合资创立,因此刻有深刻的家族企业烙印,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家族企业的典型特征。表现为:(1)产权清晰,避免了由于产权不清可能导致的利益分配的矛盾,但同时难免家庭经营理念的根深蒂固;(2)权利高度集中,控制严密,有利于企业的统一高效运转,但禁锢了职业化的高级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3)决策机制灵活高效,但有一定的局限性;(4)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性,没有系统的、健全的管理体系。

从组织的发展轨迹来看,该企业在转轨时期具有鲜明的民企特征,家族化的治理氛围仍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期。因此,伴随利益格局的确立组织将自然形成一些特殊群体,这些群体的职业人格特征将直接影响激励机制的运行,尤其是在经营管理中起中坚作用的高级经营管理团队便成为了激励体系设计的研究重点。

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队伍以老板为中心,具有较强凝聚力。团队中的部分人员跟随老板共同创业,对该企业具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同时绝大部分人员处于职业稳定发展时期,具有较好的潜质和较高的水平,创新性较强,具备开创一番事业的坚实基础。只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就能够支持企业的继续发展。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该企业高管团队的能力结构和人员的组成结构存在着不均衡性,结构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l)从该企业团队成员的能力结构上看,创新能力、公关能力强,但是由于知识和经历上的结构性缺损,系统化管理能力缺乏,创新有余,专业技术能力不到位,制度执行力不够等(2)从团队成员的专业结构上看,资本运作、研发、生产管理人才较齐备,但是营销、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欠缺。

从治理结构来看,目前该企业权利集中于老板。由于该企业老板的个人威信和魅力,大部分高级管理人员主要追随创业者及其所倡导的事业,因此老板可以形成一呼百应的凝聚力。但由于个人能力、评判标准、经营理念的差异,使得老板的意图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另一方面,该企业权利的高度集中导致高级管理人员应有的管理权和决策权缺乏,从而导致实际能力发挥的舞台和空间小,给其造成极大的矛盾和痛苦。

从管理的角度看,该企业的老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员工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产生深刻的影响。而目前该企业缺乏统一的制度作为评判的标准,则老板激励、奖罚的随意性,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事倍功半、事与愿违的局面,而且已经导致了部分高级管理人员的心态从“有为”转向“无为”,从积极转向消极。

综上所述,该企业现行的高级管理人员经济性激励体系很不完善,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这就亟待提出该企业新的高级管理人员经济性激励体系设计方案。

首先,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经济性激励体系再设计方案总体设计思路如下:

(1)通过激励体系再设计和激励方案的实施,使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事业目标和经济利益与该企业的成长紧密联系起来,激发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创造性、主动性和奉献精神,使其能够长期地服务于该企业,成就于该企业,在该企业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2)为吸引优秀的高级管理人员,该企业需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资水平,满足其对短期利益和安全感的需求。

(3)该企业要承认高级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本投资,在保障物力资本投资者基本回报的基础上,赋予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一定的剩余索取权。

(4)为了保证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思想上的活力和对市场的敏锐性,保持敏捷的思维,提高整个管理团队的运营水平和活力,必须设置不断学习、培训、考察的制度,使该企业核心管理团队具备典型的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5)为满足高级管理人员的高层次需求,该企业应对其进行充分的授权,使其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享有更多的权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提升职业竞争能力并及时通过荣誉、奖励等形式肯定其业绩,提高成就感。

(6)在该企业实施有效激励的同时,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实现责、权、利对等。

(7)重点突出经济性激励。由于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均处于其职业稳定发展的阶段,既有经济方面的需求,也有事业、能力运用空间、自身价值认同等非经济性的需求。解决非经济性激励的问题,关系到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权力的再分配,不是短时期内能完全实现的,需要通过渐进式的改革。重要的是从理念、制度和行为方面建立起和谐一致的文化,发挥文化的强大激励功能。在该企业现阶段,立竿见影的是经济性激励,因此激励体系方案设计主要是从经济性激励着手。

由于该企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与高速扩张的物力资源相比,其人力资本增长相对滞后。而高级管理人员是该企业长期有效发展的最重要的人力资本,为了确保高级管理人员团队协作有效、动力机制合理,必须解决其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性问题,从利益机制上使他们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相吻合。

该企业在激励措施的运用与组合方式的选择过程中,既要考虑激励对象的特点,又要考虑不同方式的激励效果,还要考虑组织的实际承受能力和所有者利益。从激励对象的特征来看,应有处于中高水平的稳定性薪酬和与实际业绩挂钩显著的激励性薪酬,且薪酬形式可以多样化;从激励效果和组织的实际承受力来看,应将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

根据该企业的发展状况,从个体的角度来分析,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关注经济性的回报,是比较集中的主导性需求:但是从组织的角度来分析,该企业暂不宜有过高的现金支出。

因此,该企业目前应在确保基本现金收入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长期激励。这样,既有相当的激励效果,又不至于在短期内面临巨大的现金压力。如果短期激励部分过大,当期支付过多,势必会造成巨大的现金压力,还会有追求短期行为的风险;当期支付过少,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会认为长期激励项目不过是一种策略,是一个空饼,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也满足不了其日常需求。

根据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激励性收入模型,其整体激励体系分为薪资、福利、利润分享和股权几部分。其中,薪资部分实际是对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团队的劳动回报,具有一定的补偿性的特点。一个完善合理的薪资体系应同时能起到吸引、保留和激励作用,要具有吸引功能,薪资水平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比照性:要具有保留作用,薪资体系要能满足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需求;而起到激励作用的薪资体系必须建立在内部公平的基础上,体现贡献与利益的对等,还应通过薪资的浮动性来使高级管理人员承担一定的经营风险。

因此薪资部分的设计思路是:以同地区的高级管理人员薪资的中上水平为参照,以该企业内部的岗位测评为基础,充分考虑不同岗位人员的能力、责任、风险和贡献。在进行薪资水平设计时,关注薪资的保健作用,薪资的固定发放的绝对值应能基本满足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日常开支需要,以保障其作为社会较高层次人士的日常生活水平和社会交际支出,增强其安全感。在进行薪资结构的设计时,体现不同岗位、不同人员对经营成果的影响度,以增强薪的激励效果。

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一要利于该企业核心团队的稳定和积极性的发挥;二要体现该企业核心团队的责、权、利对等;三要能增强该企业外部竞争力,薪资水平定位于同地区、同类企业的中上水平。

该企业在实施新方案时,建议结合企业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的实际情况,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规范企业组织架构。要结合企业的产业格局和发展战略的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调整职能部门定位,形成高效的组织机构。

(2)调整重要人事安排。按照新的组织架构及激励方案,对重要的人事安排进行适当的调整,重新聘任高级管理核心团队成员,确保核心团队的优化配置与公平竞争。

(3)完善业绩评价体系。根据年度经营工作计划,将具体指标分解量化到岗、明晰到人,以任务完成指标为主体,结合岗位任职要求匹配状况,完善核心团队成员的目标责任及业绩考核制度。

(4)调整企业中低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薪资水平和薪资结构,逐步降低工资的刚性成份,建立弹性较大的工资模式。

(5)完善激励体系,进一步采用基于权利、地位、精神需求的激励手段和措施,全面满足高级管理人员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需求。

第3篇

关 键 词:运动生理学;跑步经济性;重测信度;学生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1-0135-04

跑步经济性(running economy,RE)是指在次极限负荷的特定速度下跑步,摄氧量达到稳定状态时每单位体重的摄氧量[1-4]。RE主要用来评价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目前,在评价运动员训练方法效果方面比较常见[5-6]。研究发现,影响RE的因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7-8],受试者的疲劳状态、饮食、服装以及室温和湿度等都有可能影响RE测量的信度[4]。在测试期间,通过控制训练活动、鞋的一致性、跑台适应时间、测试时间等影响测量误差的客观因素条件下,在2.83~4.47 m/s的速度下,优秀或一般水平的男性或者女性跑步者的RE变异系数在1%~4%波动[9-11]。上述RE测量信度的研究选择测试时间间隔一般是隔日、2 d、4 d、20 d以及28 d等[9-11],而同一天不同时间RE测量的信度尚未有专门研究。研究发现,生物节律对运动表现会产生一定的影响[12],生物节律是机体在特定时间内的周期性变化,有研究指出运动员的最佳表现一般出现在早晨[13-14]。那么,RE是否也会受到生物节律的影响,从而造成同一天的上午和下午测量结果出现差异呢?本研究拟通过实验来验证学生运动员RE在同一天(上午和下午)的重测信度。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来自广州体育学院定向越野队和中长跑队的12名受试者志愿参与本课题研究,其中女生5名,男生7名,女生基本情况:年龄(20.501.00)岁;身高(163.014.27) cm、体重(52.963.28) kg;男生基本情况:年龄(20.250.71)岁;身高(173.644.64) cm、体重(66.574.60) kg。为了保证RE测试结果不受训练疲劳的影响,在正式测试前1 d,所有受试者停止高强度训练,但保持正常的饮食和一般日常活动。测试前,详细说明该实验的目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受试者填写知情同意书,志愿按照实验要求配合工作人员进行测试。

1.2 RE测试

RE测试仪器主要采用MAX-II 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POLAR心率遥测系统、秒表等。RE开始测试的时间分别是上午的09:00和下午的14:30,室内气温20 ℃,相对湿度45%。受试者穿着自己最舒适的运动服装,下午测试前进行适当的休息。每名受试者均进行了跑台跑步适应,跑台适应分两个阶段:第1阶段,受试者在跑台以4 km/h的速度行走10 min,进行3次;第2阶段,受试者在跑台以10 km/h的速度跑10 min,两个阶段累计30 min以上。根据RE的定义,RE主要是指在次极限负荷的特定速度下跑步摄氧量达到稳定状态时每单位体重的摄氧量[1-4],本研究让受试者在10 km/h的速度下跑5 min,取最后2 min的摄氧量的平均值作为RE值。由于可靠性主要指相同条件下同一试验对相同人群重复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因此,本研究2次测试的对象、测试仪器以及RE的测试方法、受试者的测试顺序等都保持一致。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对各项测量指标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上午和下午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异,重测信度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进行比较检测。ICC值介于0~1之间,0表示不可信,1表示完全可信。0.90~0.99表示具有极好信度、0.80~0.89表示具有良好信度,0.70~0.79表示具有中等信度,小于0.69表示信度较差[15]。对两次重复测量均值的系统性误差采用统计软件MedCale进行Bland-Altman图形分析。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2.1 两次测量RE及相关代谢指标的差异

从表1可以发现,同一天的上午测量的RE结果为(32.622.90) mL/(kg·min),略低于同一天的下午RE测量的结果(32.943.05) mL/(kg·min),上午测量的VO2绝对值(2020.90347.41) mL/min也略低于同一天下午所测量的VO2绝对值(2044.55369.30) mL/min,但进一步对上午和下午RE测量的相对值和绝对值进行配对t检验发现,当显著性水平为0.05时,同一天的上午和下午RE测量结果差异并不具有显著性,另外,同一天上午和下午测试的呼吸交换率(RER)和心率(HR)重复测量结果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

2.2 两次测量RE及相关代谢指标的组内相关系数(ICC)

组内相关系数(ICC)最先由Bartko[16]用于测量和评价信度大小,本研究选择ICC指标进行判定RE的重测信度。从表1可以发现,RE、VO2和HR的ICC分别为0.928(95%置信区间为0.751~0.979)、0.984(95%置信区间为0.946~0.996)和0.916(95%置信区间为0.709~0.976),均大于0.9,说明这3个指标的重测信度极好,而呼吸交换率RER的ICC值为0.665(95%置信区间为-0.163~0.904),小于0.69,说明RER的重测信度较差。

2.3 两次测量RE及相关代谢指标均值的系统误差

Bland-Altman图形分析显示RE两次测量绝对误差为0.3 mL·kg-1·min-1,一致性界限为2.7~-3.3 mL·kg-1·min-1。RE两次测量平均差异值分布显示没有系统性误差,VO2两次测量绝对误差为23.6 mL/min,一致性界限为151.0~-198.3 mL/min,VO2两次测量平均差异值分布显示没有系统性误差;RER两次测量绝对误差为0.023,一致性界限为0.146~-0.099,RER两次测量平均差异值分布显示没有系统性误差;HR两次测量绝对误差为1.2 次/min,一致性界限为12~-14.3 次/min,HR两次测量平均差异值分布显示没有系统性误差。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RE测量的可靠性比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严格的实验控制,例如,受试者进行了足够的跑台适应,测试前身体状态良好,无疲劳症状,两次测试穿着统一,两次测试时间间隔一定。Morgan DW[10]的研究发现,RE重复测量的差异为1.86%,波动范围在0.44%~6.24%,变异系数CV为1.32%,波动范围0.30%~4.40%,RE重复测试的相关性达到0.95,前后测试结果t检验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说明RE测量的稳定性比较好。Williams T J[17]进行RE测试结果的变异系数比Daniels[18]的测试结果略微低一点,而比Morgan DW[10]的研究结果又略微高了点,这可能是由研究对象的不同造成的,Williams T J[17]选择的是一般水平的受试者,而Morgan[10]的研究对象是同质性比较高的高水平跑步选手,另外,Williams[17]进行20次的测试,Morgan[10]只进行了2次测试。测量间隔时间也是影响RE测量结果可靠性的主要因素,Daniels重复测试的时间为7个月,Williams T J[17]重复测试时间为4周,Morgan DW[10]是在2 d进行重复测量。本研究选择同一天上午和下午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基本和前人的观点一致,即RE重测信度比较高。

Brisswalter[19]研究得出的重复测量的RE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一致[10,17-18,20-22],对于一般受试者或者高水平跑步者,RE测量稳定性比较好。然而,与前人的研究进行比较时应该注意到,一方面,大部分的研究选择的是一般水平的跑步者[17-18,20];另一方面,训练对跑步的能量消耗有影响[23-25]。本研究选择的对象为学生运动员,专项为定向越野和中长跑,主要是为了探讨RE测量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对于普通的学生运动员,选择在同一天的上午和下午进行测试,RE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该观点与Brisswalter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

RE值的有效性取决于能量消耗与摄氧量一致[18,26],即保证测量基本在有氧状态进行。本研究选择以10 km/h的测试速度在跑台上跑5 min时间相当于学生运动员用大约5 min的时间跑一个800 m,在这样的强度下,上午和下午测量的呼吸交换率分别为0.94 0.08和0.920.04,上午和下午的心率分别为(165.4411.87) 次/min和(163.2714.75) 次/min,据此,可以认为学生运动员并没有达到最大负荷强度,能量代谢主要以有氧代谢为主,在这样的速度下其摄氧量与能量消耗是一致的。

本研究发现,下午测量的RE略微大于上午测量的RE值,该测量结果可能归因于人体的生物节律。Reilly[27]通过计算后发现,体温对静息摄氧量的影响只占到37%。研究指出,摄氧量的节律性也不能归因于促甲状腺激素,因为当促甲状腺激素量达到峰值的时候,摄氧量却处于低谷。Minors与Waterhouse[28]认为,儿茶酚胺可能对摄氧量的节律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因为,代谢率的增加与儿茶酚胺的升高同时存在[29],同时,儿茶酚胺可以促进肝糖原的生成,刺激脂类分解,提高血糖、乳酸、钾离子,以及自由脂肪酸水平,最终提高代谢率[29-31]。因此,儿茶酚胺可能会对RE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未来可以继续关注这个问题。

RE的存在并非偶然,由于人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RE的出现其实只是人体内稳态(homeostasis)机制的一种局部表现形式,主要是由于人体摄氧量借助于内环境的稳定而实现的一种动态的稳定值,人体控制自身的体内环境从而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是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减少对外界条件依赖性的机制。RE测量结果的稳定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体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以相同的强度运动,内环境具有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选择同一天的上午和下午测量跑步经济性的重测信度,研究发现,上午和下午RE的重测信度比较高,RE测量结果的稳定性说明人体内稳态在相同强度下运动的相对恒定。另外,从研究结果也发现这样的现象,即下午测量的RE相对值和绝对值均比上午的测量结果略微大点,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儿茶酚胺对摄氧量的节律性产生影响造成的,建议运动人体科学专家继续关注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 Conley D L,Krahenbuhl G S. Running economy and distance running performance of highly trained athletes[J]. Med Sci Sports Exerc,1980,12(5):357-360.

[2] Anderson T. Biomechanics and running economy[J]. Sports Med,1996,22(2):76-89.

[3] Conley D L K G B L. Following steve scott:physiological changes accompanying training[J]. Phys Sports Med,1984,12:103-106.

[4] Morgan D W,Craib M. Physiological aspects of running economy[J]. Med Sci Sports Exerc,1992,24(4):456-461.

[5] Paavolainen L,Hakkinen K,Hamalainen I,et al. Explosive-strength training improves 5-km running time by improving running economy and muscle power.[J]. J Appl Physiol,1999,86(5):1527-1533.

[6] Lake M J,Cavanagh P R. Six weeks of training does not change running mechanics or improve running economy[J]. Med Sci Sports Exerc,1996,28(7):860-869.

[7] Morgan D W,Martin P E,Krahenbuhl G S. Factors affecting running economy[J]. Sports Med,1989,7(5):310-330.

[8] Saunders P U,Pyne D B,Telford R D,et al. Factors affecting running economy in trained distance runners[J]. Sports Med,2004,34(7):465-485.

[9] Morgan D W,Craib M W,Krahenbuhl G S,et al. Daily variability in running economy among well-trained male and female distance runners[J]. Res Q Exerc Sport,1994,65(1):72-77.

[10] Morgan D W,Martin P E,Krahenbuhl G S,et al. Variability in running economy and mechanics among trained male runners[J]. Med Sci Sports Exerc,1991,23(3):378-383.

[11] Morgan D,Krahrrbehl G,Woodall K,et al. Daily variability in running economy among well-trained runners[J].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1990,22(2):S134.

[12] Reilly T,Bambaeichi E.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studies of rhythms in human performance[J]. Biological Rhythm Research,2003,34(4):321-336.

[13] Atkinson G,Reilly T. Circadian variation in sports performance[J]. Sports Med,1996,21(4):292-312.

[14] Drust B,Waterhouse J,Atkinson G,et al. Circadian rhythms in sports performance--an update[J]. Chronobiol Int,2005,22(1):21-44.

[15] Sekir U,Yildiz Y,Hazneci B,et al. Reliability of a functional test battery evaluating functionality,proprioception,and strength in recreational athletes with 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J]. Eur J Phys Rehabil Med,2008,44(4):407-415.

[16] Bartko J J. The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s a measure of reliability[J]. Psychol Rep,1966,19(1):3-11.

[17] Williams T J,Krahenbuhl G S,Morgan D W. Daily variation in running economy of moderately trained male runners[J]. Med Sci Sports Exerc,1991,23(8):944-948.

[18] Daniels J,Scardina N,Hayes J,et al. Variations in VO2 submax during treadmill running[J]. Med Sci Sports Exerc,1984,16(2):108.

[19] Brisswalter J,Legros P. Daily stability in energy cost of running,respiratory parameters and stride rate among well-trained middle distance runn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1994,15(5):238-241.

[20] Armstrong L E,Costill D L. Variability of respiration and metabolism:responses to submaximal cycling and running.[J].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1985,56(2):93-96.

[21] Becque M D,Katch V,Marks C,et al. Reliability and within subject variability of VE,VO2,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during submaximum cycle ergometry[J]. Int J Sports Med,1993,14(4):220-223.

[22] Morgan D W,Baldini F D,Martin P E. Day-to-day stability in running economy and step length among well-trained male runners[J]. Int Sports Med,1987,8:242.

[23] Bailey S P,Pate R R. Feasibility of improving running economy[J]. Sports Med,1991,12(4):228-236.

[24] Morgan D W,Martin P E,Krahenbuhl G S. Factors affecting running economy[J]. Sports Med,1989,7(5):310-330.

[25] Saunders P U,Pyne D B,Telford R D,et al. Factors affecting running economy in trained distance runners[J]. Sports Med,2004,34(7):465-485.

[26] Williams K R,Cavanagh P R.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ance running mechanics,running economy,and performance[J]. J Appl Physiol,1987,63(3):1236-1245.

[27] Reilly T. Human circadian rhythms and exercise[J]. Crit Rev Biomed Eng,1990,18(3):165-180.

[28] Minors D S,Waterhouse J M. Circadian rhythms and the human[M]. London:John Wright,1981.

[29] Harrison T S,Seaton J F,Feller I. Relationship of increased oxygen consumption to catecholamine excretion in thermal burns[J]. Ann Surg,1967,165(2):169-172.

第4篇

【关键词】能源经济 风力发电 经济性 经济模型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这些自然能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许多自然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都将发生能源危机。国际相关组织预测当前地球自然资源可供全世界一百七十二年,随后各国都将面临能源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纷纷采取相应措施,开发新能源,风能是理想能源之一。目前我国电力工业结构中,火力发电占百分之七十左右,水利发电占百分之二十三左右,其他发电方式占百分之七。火力发电巨大的煤炭消耗量,进一步扩大了我国能源缺口。并且煤炭燃烧对环境危害非常大,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烟尘占我国污染物总量的百分之七十,这十分不利于我国的长期发展。我国应积极革新发电技术,加强对风力发电的开发和应用。

1我国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目前少数仍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火力发电主要燃料就是煤炭,这不仅加快了我国煤炭消耗,更造成了巨大污染,城市雾霾的日益严重和火力发电污染物排放有着很大关系。虽然近些年,我国在火力发电节能减排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火力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烟尘、污染物、二氧化碳,依然是我国主要污染物。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烟尘和二氧化碳污染物百分之八十五来自煤炭燃烧[1]。为了缓解能源紧张问题,降低污染物排放,我国新能源战略开始把大力发展风力发电设为重点,风力发电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未来十五年内我国将加大对风力发电的投资,进行风力发电建设。风力发电技术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已有国家进行了尝试,丹麦、瑞典、美国是最早一批进行风力发电建设的国家。我国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可开发风能资源约十亿千瓦,如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地区都有许多大风口,十分适合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厂[2]。自二零零六年后,我国风力发电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累计装机容量已达二百六十万千瓦。二零零七年,更是翻了一倍达到了六百万千瓦。二零零八年,我国再次加大投资力度,新增风电机组一万零一百二十九台,占中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百分之一。近些年,我国风力发电利润总额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百分之六十,可见风力发电的发展前景。风电优势是,清洁环保,建设周期短,风能可再生,装机规模灵活。但由于目前我国风力发电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成本高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保障风电经济性是风电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研究风力发电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2基于能源经济模型的风力发电经济性分析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技术,能源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如市场、价格、供求关系等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能源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自然风力发电也不例外,基于能源经济模型来研究风力发电经济性,不难发现,实际上我国目前风力发电并不经济,一直存在着发电成本高等问题,能源增长并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其经济回报率也并不理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风电发展。由于我国风电行业起步较晚,不论技术水平,还是理论方面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着一定差距。目前我国主要风力发电设备仍然依靠进口,且对外技术依赖性较强。虽然近些年,我国不断研发风力发电技术,成本也有了明显下降,但比火电成本的优势仍不突出[3]。风电成本高,直接导致了电价上涨,这是制约风电商业化的主要原因。风电成本高于火电近百分之六十,电价高于火电百分之九十。另一方,目前我国风电相关法律政策也并不完善,缺乏税收政策扶持,加之国内风机研发能力不足,所以风力发电始终无法实际经济性运营。想要提高风力发电经济性,首先必须降低风电厂造价,降低建设成本是减少短期发电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风力发电厂造价主要包括:机组购置费用、设备安装费用、设施费用、运行所需费用等等。由于我国主要风力设备依靠进口,设备成本较高,所以建设中应尽量控制好建设规模,合理规划,科学安装机组。此外,联网和道路交通设施也是风电厂建设成本高的原因之一,已经占到了建设成本的百分之四十。控制建设规模,加强规划是降低建设成本的有效手段。另外,为了降低设备费用和技术费用,我国应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技术研发,开发国产化机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降低风力发电成本,加快机组国产化进程势在必行。此外,我国应鼓励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引进技术,以促进我国风力发电技术发展,加快机组过程化进程。相关研究表明,若国内所有风力发电机组国产化,成本预计下降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左右。另一方面,为了促进风电持续发展,我国应尽快出台扶持政策,减免增值税,从而降低税务对成本的影响。只有使风电实现经济性运行才能达到风电建设目的,加强风电建设对于节能环保,解决能源危机有着重要意义。

3结语

想要实现风电运行经济性,必须控制发电成本,科学规划,降低建设费用,加快机组国产化进程,降低设备费用。风能洁净、无成本、可再生,是理想的发电能源,加速风电开发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墨菁.通过实例分析风力发电机组运行中费用管理问题[J].湖北职业技术工程学院,2012,13(11):119-124.

第5篇

关键词:电网规划;经济性;效益流失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快速的发展,人们对电力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三年的电网改造期间,电网的投资成本是之前的3到4倍,在电网扩展的同时却没有对效益做一个好的规划,那么,针对这种情况,讨论一下如何获得更高的效益。

1 城市电网规划项目的经济性

1.1 城市电网规划项目的经济性的概念

如今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城市电网也受到了猛烈地抨击,已经满足不了一些企业,以及居民对电网的需求,从而对电网配电系统进行优化,而对于电网的投资费用的来源,一部分则需向银行贷款,所以在运营过程中除了要注重电力的可靠性,还应该以经济效益为发展的宗旨,从经济的视觉深入的开展城市电网规划的工作。

1.2 城市电网规划项目的经济性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飞速的发展,电网规划工作在追求电力可靠性的同时,电网企业不能忽视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的经济指标,所以要达到效益盈亏的平衡,甚至上浮,我们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售电量、线损率、供电质量、电网自动化技术等。

2 研究方法

城市电网规划项目的经济性分析指标,是属于技术经济评价领域的,所以分析中我们可以利用技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本次研究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理性分析,从目前各城市电网项目的实际情况情况入手,进行分析,查找漏洞,研究出解决措施。

3 目前城市电网项目的经济性漏洞

3.1 供电网技术落后

我国电力经过长期的发展,虽在不断的进步,却也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技术不成熟,科研不先进,跟不上国外的步伐,造成设施大量的损耗,这使得必须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形成二次投入,这不仅影响了社会效益,对经济效益也是很大的损失。

3.2 电网站点设置不合理

电源布局与电网布局不合理也会造成电量的流失损耗。城市电网设计覆盖的范围相对比较广泛,现在的情况完全是靠人工选择变电站的建设位置,并没有科学的数据作为辅助,导致在电网线路布置以及配电设备的安置问题上往往出现纰漏。网络不合理,发电站的有功功率安排不合理,使供电半径扩大,负荷分配不均匀,增加迂回,交错供电,不能按经济密度输送电能,导致10kV网络线路线损增大,电线使用时间过长,线旧,供大于求,有电,却送不出去,这些都是电量损耗的原因。

3.3 线损率

线损率是以个企业创建一流电力公司的主要考核指标,也是电力企业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

线损是指供电企业,是以发电厂出线,到居民电表所产生的不明消耗和损失。

而线损率则是线损占整个电量输出的总比,计算公式如下:

线损率=(线损电量/供电量)*100%=(1-售电量/供电量)*100%

非技术线损也是一大因素,这里面包括用户窃电、电量不准、违章用电等情况。表1是我国2007年部分省份线损率。

由于网架结构、负荷水平、负荷特性等不同,各地的线损率存在较大差异。从表1中可以看得出来,各省线损率差异很大,青海省份线损率最低,四川省最高。

4 城市电网项目经济性的新措施

4.1 供电技术落后的措施

(1)将原高损耗变压器替换为s9系列的高效节能变压器,将部分的变压器采用非晶态合金做铁芯材料的变压器不仅进一步价格铁损,还使其具有特殊的导电性能和电磁性,更容易以极少的能耗磁化或消磁,这在变压器铁芯中最为明显,在替换为非晶态合金后可将铁损降低到70%以上,成熟应用后不仅对节能环保有重大的意义,还可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之前在变压器的铁损最少高达180亿千瓦时,改造后,一年可节省126亿千瓦时,一个装机240万千瓦的电厂一年的发电量也不过如此。(2)由于部分水源无法采用水喷雾的灭火的主变压器,不放采用主变压器为sf6气体绝缘的变压器并推广利用焊死油箱类结构的,次类变压器要求做到20年不检修。节省的一部分成本费用。(3)企业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高离不开科技的辅助,而其中电网自动化技术是重中之重,因此,电网自动化水平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升电网的能源的利用率,降低浪费,我们可以对电网中的点成进行无功补偿。我们根据现在的情况,可以利用三种电容器来实现。该补偿效果也有不足之处,在三项负荷平衡时可对大负载用户实现较好效果的补偿,但是也会出现补偿不足,或者补偿过度等可能,所以,我们必须采用物力的方法或者手段来达到补偿成功的目的,完成补偿平衡性。并结合自动控制技术等相关的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

4.2 电网站点设置不合理的措施

完善的前期准备为城市电网规划项目提供了完善有效的依据。前期的准备包括每个城市的经济情况、电能输出线路的布置、该城市的经济情况、网点所建立的位置等。我们必须对前期的资料做细致的整理,像是每年发电总量、城市的最大电力负荷等,进而为城市电网项目做最好的规划,提供有力的依据。

针对电量的流失损耗,我们要合理分配有功功率的负荷率,在整个系统发电量一定的情况下,使系统电量的损耗降到最低,改进电网的结构和参数,将无功电源合理安排利用,把有功功率整个的提上去,组织变压器的经济运行,从而使电损量有所降低。

4.3 降低线损率的措施

线损率是电企业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电损率又分为两部分又分为两部分,由技术线损率和管理线损率组成;技术线损率是由于技术问题出现的参数,计量损失,而管理线损率则是因为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是有意无意的损失。为此,我们应当向国外学习先进电网技术,做好电网项目技术的规划,掌握好电网的输出长度。

(1)深入的贯彻我国电力公司线损的有关规定。为确保指标任务的完成,要对农村抄表到户的线损管理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做好受损分级管理、线损指标分解和统计计算。(2)加强计量管理,提高准确性。将电能计量管理规定用到极致,以便各方的经济效益工作维护到位,电网相关部门做好电网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定期检验和技术监督,确保准确计量。坚持线损、电压季度和月度分析,做好调查研究和定期计算,掌握信息动态。

我们只有做好降低线损的有关工作,才能将线损率降到最低,从而保证电企的效益。

第6篇

本文以柴油、天然气和纯电动三种不同能源的公交车为研究对象,从购置成本、使用成本、养护成本和人工成本几个方面对公交车的运营成本进行分析,进而分析纯电动公交车的经济性及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纯电动;经济性;成本

在电动汽车领域,有很多关于纯电动汽车的经济性指标,但是这些指标只能在该领域内进行比较,不能与传统燃油车的经济性进行比较,所以,要进行经济性分析,首先应该考虑经济成本的构成,然后在没有可比性的因素上建立起一个指标,使两者的经济性具有可比性。

1 运营成本构成

公交车的运营成本主要由下列几个方面构成:

(1)购置成本。公交公司一次性支出的购买车辆的成本。

(2)使用成本。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公交公司需要支出的燃料费用。

(3)养护成本。对于燃油汽车来说,是指更换机油,清洗油路,动力系统及机械部件的费用。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是指对电机、电子控制系统级机械等部件进行维护保养的费用。

(4)人工成本。指汽车维护保养的人工费用和驾驶员的工资成本。

2 运营成本分析比较

2.1 购置成本分析比较

在不同市场不同时期,产品价格会有波动,本文中的价格为市场价格的平均值。柴油车的价格为45万元,天然气车为55万元,而纯电动车的市场价格为150万元,但是,纯电动汽车有国家政策补贴50万元,实际购置价格为100万元。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纯电动车的购置成本远高于传统燃油车和天然气车,这也是制约纯电动公交车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其中锂离子电池成本占了总成本的40%。随着我国对锂离子电池技术方面的不断突破以及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电池的成本自然会降下来,那么纯电动公交车的购置成本也会随之降低。

2.2 使用成本分析比较

传统的燃油汽车消耗的是汽油或者柴油,而从经济角度考虑,公交车大部分采用的是柴油车,纯电动汽车消耗的是电能,本文中,采用“能源费率”作为统一的指标来进行比较。所谓的能源费率,也就是说把不同能源汽车行驶单位里程所消耗的能量折算成货币量,这里的单位里程取100公里。

为了方便计算,本文中取纯电动公交车的用电价格为每千瓦时1元。电动车的电池组使用寿命可以按公里数进行计算,也可以按使用年限进行计算,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忽略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复杂因素,做出如下假设:

(1)公交车日行驶里程200公里,年运行360天。

(2)整车使用周期为8年,动力电池按4年使用期计算。

在假设的基础上对不同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进行计算并比较,结果见表1。

2.3 维修保养成本分析比较

由于电动车和燃油车构造不同,保养部件、要求自然也不同,而天然气车和燃油车构造差别不大,维护费用自然也相差不多,本次只比较燃油车和电动车的维护费用。燃油车在首保后需要再次保养的时间间隔小于电动车,这样电动车每年的保养次数要比燃油车少,但是,电动车的单次保养所需费用较高。电动车的主要保养项目有:负荷齿轮油、制动液、转向液、防冻液等,并不复杂,更无须担心产生额外维护成本。以比亚迪纯电动大巴K9为例,与传统的燃油大巴保养费用进行对比,传统燃油大巴5万公里维护费用(估算值)约为3500元,而比亚迪纯电动大巴仅为1800元左右。

当然,不同的纯电动公交车维护费用上会有差别。从比较数据来看,两种车的维护费用差别不大,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姑且假设天然气车、燃油车和纯电动公交车的维修费用相同。

2.4 人工成本分析比较

公交车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维护保养,除了必要的材料费用外,还有人工的费用。因为不同能源汽车的维护部位不一样,需要的技术水平也不一样,所以维护的人工费用也会有所不同。另外,驾驶员的工资也属于人工成本的一部分。为了方便计算,本文中假设不同能源汽车的人工成本相同,不再进行比较。

2.5 运营总成本比较

下面将购置成本、使用成本、维护成本和人工成本累计一起,并计算8年使用期内的总运营成本。具体情况见表2。

第7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总承包模式经济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目前,总承包模式已经为世界范围内成熟使用,代表了现代西方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的主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持续提高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这些大型基础建设项目中,项目的建设模式逐步与国际管理模式接轨。我国工程建设业主负责制已经成熟,规模化的电力工程建设市场正在形成,充分发挥工程管理的前瞻性、战略性,积极适应国际工程管理发展形势,实施规模化、专业化、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尽快积累宝贵的项目管理“代建制”经验,对促进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总承包模式的概念

什么是总承包模式呢?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等向业主负责。工程总承包企业可依法将所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作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企业。分包企业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企业负责。

工程总承包是一种以向业主交付最终产品和服务为目的,对整个工程项目实行整体构思、全面安排、协调运行的前后衔接紧密的承包模式。这一承包模式的出现和应用将过去分阶段分别管理的模式变为对所有阶段进行通盘考虑的系统化管理,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更加符合建设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二、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所突出的优点

工程总承包通过签订总承包合同来规范交易双方的行为,实现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是建筑市场交易与项目组织实施的行为规则和制度安排。

1传统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相比,电力工程总承包通过发挥其制度功能,减少了因多次招标选择承包商而发生的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以及签订合同的成本。

2通过内部协调,降低了协调成本,促进了合作。由最能控制风险的一方承担风险,实现了资源有效配置,并能有效抑制机会主义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履约过程中发生的监督、制裁违约行为等成本。

3用工程总承包模式,业主只与总承包商建立合同关系,减少了招标投标和合同谈判次数。在履约过程中,总承包商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负责,克服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相互脱节的矛盾,使各个环节的工作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有序衔接,合理交叉,能有效地对工程进度、建设资金、物资供应、工程质量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和综合控制。同时,利干协调各方关系,化解矛盾,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达到业主所期望的最佳的项目建设目标。

实践证明,电力工程总承包制度的实施可以创造诸多经济增长点,充分显示出其较高的制度收益和较低的制度成本。因此,是一种合理的高效率的制度安排。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电力工程总承包已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并得到广泛推行和采用。

三、我国电力工程总承包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工程总承包已发展到冶金、电力、建筑、机械、建材、石油天然气、铁道、水运、纺织、电子、市政、兵器、轻工等行业和装饰装修、消防等专业的工程。被重视程度得到提高,总承包额不断增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我国工程建设市场采用工程总承包方式的工程占建设活动经济总量的比例远小于发达国家建筑市场近一半的规模,这说明总承包在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优势还远未体现。

1 企业内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建设企业普遍缺乏设计功能

由于国内市场发育以及资质壁垒等原因,以施工为主体的建筑业企业在国内开展的电力工程总承包业务一般局限于深化施工图设计施工总承包和采购施工总承包,真正涵盖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的相对较少。

1.2资金运作能力不强

不少总承包企业在一种被动状态下运营,尤其是国有企业在有意无意中培育着别人的实力,自身的发展由于缺乏总承包融资能力而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也更加剧了建筑市场的不规范操作。

1.3复合型人才的缺乏

建筑业企业普遍缺乏通商务、懂法律、会外语、具有国际工程承包经验的高层次项目管理人才,特别是缺乏设计和专业采购方面的人才已经成为制约建筑业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的瓶颈。

2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虽然近些年来,建设主管部门积极开展政策引导,出台了《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等文件,但其缺乏必要的法律效力,其可操作性不强,特别是在我国现行的招投标办法中,大都对设计、施工、监理分别进行招标,没有专门对电力工程总承包招标的规定,同时没有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工程总承包合同文本。

2.2 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秩序不良

二级市场尚未形成,分包主体培育不够。重视程度和宣传工作欠缺,致使作为二级市场定位的分包有形市场发展极不平衡。

2.3改革脚步缓慢

我国电力工程的招投标市场发育还不完善,目前我国没有电力工程总承包的招投标管理办法,只有设计和施工的招投标管理办法,而政府投资工程的组织实施方式改革缓慢,不利于工程EPC 总承包的发展。

四、电力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经济性研究策略

1推行总承包模式是要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资源稀缺的客观存在,要求企业必须既追求生产成本节约又兼顾企业生产的社会成本节约,既考虑企业效益又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使企业单元效益与社会系统效益之和达到最大值。一般的业主在行使工程管理的时候,同时行使社会资源的第一次整合。采用总承包模式后,总承包方在行使电力工程管理的时候,同时行使社会资源的第二次整合。双重地实施社会资源整合,必然促使企业追求社会总体效益的最大值。

2推行总承包模式是要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利用。总承包是在业主行使资产所有权、工程管理权基础上,由总承包商统一组织协调工程建设管理,由各分包商组织实施工程建设。总承包模式充分建立起了统分结合、有统有分的工程组织、管理机制,发挥有限建设资源的最佳效益。

3推行总承包模式是要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成本。“安全”是最大的成本节约,总承包模式强化了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成体系、分系统的总承包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了工程安全工作的可控、在控;“资金”是工程建设发生的最直观的成本,总承包模式为工程资金运作提供了一体化环境,统筹、集约的资金管理确保了建设资金到位和使用的效率;“工期”是决定投资额度的重要指标,总承包模式的推行,在业主利益主体之下,产生了具有相对集中性质的代表业主利益的二级利益主体。——总承包商,合理缩短工期,节约投资成本,通过两级利益主体的双重努力得到了有效强化;“质量”是建设优质工程的基础,总承包模式为有效提高设备集成能力提供优越条件,设备的成套设计、采购、安装确保了工程质量。

五、结束语

总之,电力工程总承包作为一个外生的变量,要转化为内生的力量,必然要有一个吸收与消化的过程,才能达到发展和成长,这个过程充满不确定性,需要相关的制度环境。所以,在我国,总承包的交易方式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工程建设都是基于经济性的,如果失去了经济考量,投资的可行性就不存在了。电力工程建设通过总承包模式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投资的经济性,并使现代社会的诸多优势得到了集约化的发挥,具有向社会其它领域推广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英.浅析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J].甘肃科技,2008,(11).

[2] 韩鹏凯.浅谈电力基建工程项目进度管理[J].电力建设,2004,(12).

[3] 钟冬梅,余晓钟.对工程项目管理赢得值分析法的改进[J].化工技术经济,2005,(03).

第8篇

关键词:财政约束;转换效率;经济性和资源性资产;环境绩效评价;主体功能区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6.10.08

中图分类号:F1245;F8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6)10-0036-07

Abstract: Based on the habit of accounting thinking way, this paper selectes annual panel data from 29 provinces in China for five consecutive years within (between) 2009~2013 under the fiscal constraints, utilized SuperSBM model and regarded fiscal spending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ex as undesirable outputs to measure the efficiency of converting economic assets and resource assets to environmental liabilities. Using the 5yearaverage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vestment to GDP ratio (1.5%) and mean conversion efficiency as the standard, Chinese provinces has been classified into 4 categories: (1)high economic assets inputs / high conversion efficiency; (2)high resources assets inputs / high conversion efficiency; (3)low economic assets inputs / low conversion efficiency; (4)low resources assets inputs / low conversion efficiency. Combining principal function region strategic plan in China, it deeply analyzes provincial governmental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benchmarks. Comparing the degree of related dynamic improvements of conversion efficiency among different provinces of the same year by utilizing the Malmquist index, it reflectes an overall improvement of conversion efficiency recently and reveales that the dynamic differences of conversion efficiency among provinces increased with years and then leveled off.

Key words:fiscal restraint; conversion efficiency; economics and resource asset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principal function region

1引言

2009年中国经济首次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之相随却是自然资源数量的迅速减少、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环境污染控制难度升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 的比重逐年增加,2000年污染治理投资增加到101490亿元,占GDP的102%,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分别为711403 亿元,占GDP 147%;825346亿元,占GDP 154%;951650亿元,占GDP 162%。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中国环境经济核算报告》显示:2004年环境退化成本51182亿元,占GDP的305%,2008年环境退化成本127457亿元,占GDP的39%。从1979年中国试行第一部《环境保护法》(1989年通过,2014年最后修订)后,相继出台环境保护单行法《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通过,1996年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通过,1995年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通过,2004年修订)等,出台法规规章《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9)、《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退耕还林条例》(2002)、《主要污染总量减排考核办法》(2007)等。虽然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日趋完善,但制度执行效率有待评价与检验,现在中国还缺少对各地执行环境制度全面绩效的评价与比较。形成科学评价环境绩效的具体要素范围与计量方法等,有效比较各地环境绩效的模型与特征等,需要共同治理方参与。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的《中国绿色GDP核算报告2004》已经核算环境治理投资额、资源存量与变动量、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等绝对指标,并运用联合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从经济绩效中扣减了环境负债,但是既没有地方政府使用经济性资产进行环境治理的评价指标,也没有地方政府利用资源性资产对环境治理的评价指标,更没有两者同时结合衡量与环境负债的转换效率的评价指标。

2文献回顾

21经济性资产、资源性资产与环境负债

环境负债是指政府(联邦、州、地方)等各种组织对经济发展运行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修复的法律义务。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环境负债是基本明确且金额能计量的一种现实义务,并具有强外部性[1]。因为地方政府主要是通过环境保护财政支出达到环境公共服务目标[2,3],而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财政支出额计量了当年可修复的环境负债,当年环境保护财政支出额中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与在其基础上已经形成的各类环境治理设施设备共同构成地方政府用于保护环境的各项经济性资产。资源性资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具有量、质、时间和空间等多种属性。Ekins等[4]指出资源性资产是不能被人造资本替代且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功能的资产;姜文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资源性资产具有生态价值,资源性资产对修复环境负债的生态价值的论述具有开创性[5]。资源性资产是一种多用途、多形态、多属性的资产,具有经营性和非经营性的特征,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换[6]。国际经验显示:当环境保护投资占GDP 的比例达到2%~3%时,环境质量才能有所改善。中国“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平均约占GDP 的135%,预计即便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环保投资翻番,占比亦很难突破3%[7]。因此在环境保护财政支出资金较为稀缺的条件下,测算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时需要考虑财政约束这一条件。

22测算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

早在1993年就有比利时学者运用DEA和FDH 方法,测算比利时235个市政府财政支出效率,选取市政府财政支出为投入指标,人口总数、市道路建设面积、当地犯罪数量等指标为产出指标[8]。在类似的研究中,一般投入指标仍然选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而产出指标选择人口数量、人均居住面积、生活垃圾回收数量、地区生产总值等[9,10]。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涉及消防、医疗卫生、教育、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环境保护支出效率对地方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文明建设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由于中国环境保护支出2007年后在财政支出中单独列项,专门针对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效率的研究逐渐增加。国内学者研究财政支出中环境保护支出效率运用DEA 方法,以环境基建投资金额、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金额、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作为输入变量;以烟尘、粉尘和二氧化硫实际去除量及三废综合利用产品总产值作为输出变量[11]。在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效率投入产出指标选取方面,国内其他学者选择的投入指标既有废物处理设施数、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等具体指标[12],也有采用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等粗犷指标来测算经济性资产与环境负债转换效率[13]。

现有文献对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评价仍然着重于经济性资产与环境负债的转换效率测量,能结合地方政府所拥有的资源性与经济性资产向环境负债的转换效率的全面度量研究依然鲜见。因此本文吸收众学者的研究成果,增加了资源性资产评价指标全面评价地方政府环境绩效,结合中国主体功能区战略规划,运用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比较分析各地方政府转换效率的特征及变化趋势。

3研究设计

31转换逻辑分析与模型选择

在中国政府财政分权背景下,中央政府从中央财政预算中拿出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有限,地方政府需要承担较大的环境保护支出责任而列支环境保护财政资金支出。要使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即需要从财政预算中拿出更多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进行环境治理,以增加经济性资产。增加的经济性资产必然体现在资源性资产的增加或环境负债的减少。例如海南省,自然资源禀赋好、资源性资产丰富、环境负债较少,此时,海南省再从财政预算中拿出资金增加经济性资产用于增加人造资源性资产;例如上海市,资源性资产相对匮乏、环境需要修复环境负债为正,上海市再从财政预算中拿出资金增加经济性资产进行环境修复,使环境负债值减少。可以形成一个类会计方程的动态恒等式:

经济性资产=资源性资产-环境负债

或经济性资产=资源性资产-环境负债

当然,地方经济发展如果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这样用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性资产增量为负值,体现在人造与天然资源性资产的减少或环境负债的增加。换句话说,经济性资产为0时,资源性资产减少必然会带来环境负债的增加。因为从会计科目性质来看,地方政府的资源性与经济性资产之间具有备抵关系,那么地方政府经济性及资源性资产与环境负债的转换逻辑如图1所示。

数据包络分析DEA 方法是环境效率测度的主流方法。Tone提出无导向、非径向的SBM-DEA(Slacks Based Measurement)模型。为更真实地衡量环境问题等负的外

部性对效率的影响,Tone[14]基于修正松弛变量提出了Super-SBM模型,该模型解决了在SBM 模型中有效决策单元间的排序及差别问题。相比于其他DEA模型,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更能真实地反映地方政府资源性资产、经济性资产与环境负债转换效率评价的本质。本文借鉴Tone的Super-SBM模型和Hong Li等[15]对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的处理方法 由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变动规模报酬情况)较为常见,故省略其分式规划形式。,对中国地方政府经济性、资源性资产与环境负债转换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

32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中国29个省(由于数据搜集原因,样本不包括我国的香港、台湾、澳门地区、和新疆)2009~2013年连续5年的年度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各省环境保护财政支出2014年后统计口径发生变化,统计指标变为节能环保,各省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指标无法获取2014年后的数据,故采用2009-2013年5年的面板数据。,新增资源性资产作为投入指标,以生态环境用水量为水资源的变量,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面积为土地资源的变量[16]。在产出指标方面,期望产出指标选择水土流失治理新增面积以及污染物的排放减少量[17,18],比采用单一指标作为环境污染治理的变量更具有良好的代表性。非期望产出指标选择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因此财政约束下地方政府经济性、资源性资产与环境负债转换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如表1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投入指标和非期望产出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Super-SBM模型不要求投入或产出指标之间不存在高度相关性(Emrouznejad A和Aminm,2009)。关于指标中出现负值的情况,根据Gang Cheng等[19]的做法进行处理,对某些指标缺失年份的数据进行了平滑处理。

4实证检验与分析

41基于Super-SBM模型的省级地方政府转换效率分析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度得出中国29省2009~2013年地方政府经济性资产、资源性资产与环境负债之间的转换效率如表2所示。

41.1转换效率

从表2可以发现2009~2013年地方政府经济性、资源性资产与环境负债转换效率均值排序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根据地理位置分为东中西部3个区域,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海南和河北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安徽、河南、山西、湖南、湖北、江西8个省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四川、贵州、重庆、广西、云南10个省份。,29个省转换效率均值处在大于1效率前沿面上的

省份有10个,其中有6个省份来自西部地区,有1个省份来自中部地区(湖北),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东部地区仅有3个(河北、辽宁和海南)。2009~2013年全国转换效率变动静态趋势呈现为先升后降,2012年是转换效率变化的拐点。2013年不处于效率前沿面的省市数量明显增多,但湖南省2013年的转换效率却提高到为102。为进一步挖掘各省环境治理的特征规律,以各省5年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重均值15%、转换效率均值1为标准,将中国各省分为4类:经济性资产投入高与转换效率高、资源性资产投入高与转换效率高、经济性资产投入低与转换效率低、资源性资产投入低与转换效率低

同一个省份中在经济性资产与资源性资投入比率共为100%。其中经济性资投入比率高,则必然资源性资产投入比率低,反之亦然。经济性资产投入比率高资源性资产投入比率低即经济性资产投入高。。并将各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限制开发区占全省面积的比例与全国各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限制开发区占各省面积的平均比重7132%相比较[20],并将比较结果分为低于、持平、高于显示在图2中。由于北京、重庆、天津和上海4个直辖市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分类与其他省份不同,不便于比较,故本文不予分析。

41.2转换效率分析

从4类转换效率特征分类分析发现:中国地方政府经济性、资源性资产向环境负债的转换效率呈现出明显的规律,其中Ⅰ和Ⅱ类省份环境治理效果较好,Ⅲ和Ⅳ类省份环境改善效果较差。Ⅰ和Ⅲ类省份都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区,但环境治理效果截然不同,为了遏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Ⅲ类省份要吸收Ⅰ类省份的环境治理经验,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投入经济性资产,在财政约束的条件下注重环境治理技术的研发,促进区域环境治理高效发展;Ⅱ和Ⅳ类省份资源性资产比较丰富,但环境治理水平迥异,Ⅳ类省份要借鉴Ⅱ类省份的生态环保措施,坚持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区域科学发展。

(1)经济性资产投入高与转换效率高类(Ⅰ)。以河北、辽宁和宁夏为代表,特点是环境治理中经济性资产投入较为充裕,且通过各项经济性资产的优化配置实现了高转换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治理效果。宁夏在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下虽然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过渡性和干旱性,但还能根据主体功能区的战略规划要求投入大量的经济性资产治理沙漠化及沙化危害,采取限牧、轮牧、禁牧相结合,使宁夏的生态环境质量逐步好转。

(2)资源性资产投入高与转换效率高类(Ⅱ)。包括海南、云南、四川、青海等在内的7个省份。该类省份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各省在环境治理中虽然投入的经济性资产比重较少,但能结合各自拥有的资源性资产,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积极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对生态环境敏感和脆弱区实行严格保护,有效地改善了环境质量。草业是青海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青海十分重视草业建设,形成的草本植物群落具有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等多种生态环境功能。

(3)经济性资产投入高与转换效率低类(III)。以山西、内蒙、安徽、江西等6省为代表,由于早期各省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因此环境压力大,限制开发区所占面积比重持平或高于全国平均比重。该类省份在环境治理方面投入的经济性资产高,但未取得理想的环境治理效果。因为随着经济性资产投入增加,规模报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规模效率递减阶段的环境治理中,经济性资产

的投入并没有带来应有的生态价值增量。

(4)资源性资产投入高与转换效率低类(IV)。包含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南等9个省份,该类省份拥有的资源性资产比较丰富,但环境质量改善效果差,面临着较大的环境风险。吉林、黑龙江和湖南在面对巨大的环境压力下,没有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国土开发保护空间布局,没有完成划定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的生态保护红线工作,也没有建立环境功能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因此环境改善效果甚微。

42基于Malmquist 指数的省级地方政府转换效率动态趋势

本文借鉴Malmquist 指数

Caves等(1982)曾采用Malmquist 指数计算生产效率,Malmquist指数可表示各省在t 期至t + 1 期转换效率的变化程度。由于该指数较常见,故各指标的含义予以省略。动态分析各省级地方政府经济性资产、资源性资产向环境负债转换效率的变化趋势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各省转换效率总体有所改善,转换效率动态变化的省际差异先逐年增大再趋于平稳,但在2011~2012年期间出现倒退现象。2009~2013年期间转换效率改善最大是山东,转换效率改善最小是江苏。山东自然资源条件比较好,政府环境保护投资逐年增加,由2009年的4595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848亿元,2009~2013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环境保护投资的运营效果较高。相反,江苏自然环境治理基础较差,面临的环境问题具有典型的结构性、复合性,点面污染问题叠加,新老环境问题交织。江苏环境治理的经济性和资源性资产投入没能抓住主要环境矛盾和迫切需要治理的环境问题,因此江苏环境效率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5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目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形势严峻,多年来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导致环境事件层出不穷。本文将各省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和转换效率均值的不同特点将各省分为4类,结合我国主体功能区战略规划深入探究了各省转换效率的规律。针对转换效率需要重点提升的III和IV类省份,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建立地方政府环评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健全的环保投资激励机制、官员选拔竞争机制、环保内部监督机制。2014年两会上的环境报告指出环境污染的根源是环保腐败,新常态下,解决环保腐败需要制度环保,遏制环保腐败必须建立严格而科学的基层政府官员绩效评价制度与奖惩制度,确保阳光环保、规范环保、便民环保,有效地杜绝地方政府官员环保不作为现象。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应建立环保审批专家准入与责任制度,清理规范各级专家库,建立规范统一的专家库,保证环评的质量。

(2)建立地方政府环保信息公开机制,畅通公众参与环保事务的渠道,强化环保外部监督机制。事实上,所谓的环保腐败就发轫于环保部门执法权力和公众参与权益失衡的裂缝之中,弥补裂缝需要提高公众的环保权益指数。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公众环保的权利与义务,地方政府应该将公众和媒体等纳入环境治理主体,以环保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监督对象,确立媒体舆论和公众对环保工作的监督机制,实现外部监督由结果向过程、由局部向全面、由即时向常态、由柔性向刚性的转变。

(3)中央政府应建立经济性资产、资源性资产信息全国数据库,遴选确定诚信的社会组织使用数据库指标综合测算地方政府转换效率。信息数据库指标分为全国共同性指标以及各省个别性指标两个层级。中央政府应根据国家发展规划设计各地方政府的共同性指标,例如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等。根据各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开发的不同定位,由各省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共同选取个别性指标。中央政府相关部门应对信息数据库数据处理标准进行规定,对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并收集备份。可以每年搜集地方政府、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对信息数据库指标的反馈意见,并将信息数据库指标的改进情况对外公布。

(4)中央政府应建立各省转换效率评价的审计机制和官员环保问责机制。为体现各省转换效率的公正与公平性,可以组建以国家审计署业务人员为主导,并从环保部和财政部中选择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专家,形成地方政府绩效评价审计小组,对社会组织测算的地方政府转换效率的结果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并将审计报告向社会公众公开披露。此外,中央政府亟需厘清2014年新《环保法》实际操作问题,精细化相应权利约束机制,实施严格的政府官员环保问责制,从源头上清除环保腐败的污染源,坚决对环境腐败零容忍。

参考文献:

[1]Beams F A, Fertig P E. Pollution Control through Social Cost Conversion[J].Journal of Accountancy(Pre-1986),1971,132(5):37.

[2]Cumberland J H. Efficiency and Equity in Interregion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Review of Regional Studies,1981,2(1):1-9.

[3]Rauscher M. International Trade,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 Enivronment[J].Thuenen-Series of Applied Economic Theory, 2001,29(3):1403-1456.

[4]Ekins P, Simon S, Deutsch L, et al. A framework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s of Critical Natural Capital and Strong Sustainabilit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3,44(2):165-185.

[5]姜文来.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核算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2):34-36.

[6]许家林.论资源性资产管理的几个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5(1):34-37.

[7]朱浩,傅强,魏琪.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效率核算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6):91-96.

[8]Eeckaut P, Tulkens H, Jamar M A. Cost Efficiency in Belgian Municipalities[J].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1993:300-334.

[9] Worthington A C, Dollery B E. Can Australian Local Government Play a Meaningfu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apital in Disadvantaged Rural Communities?[J].Australia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0,35(4):349-361.

[10]Afonso A, Fernandes S. Assessing and Explaining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Local Government[J].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2008,37(5):1946-1979.

[11] 何平林,刘建平,王晓霞.财政投资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基于环境保护投资[J].财政研究,2011(5):30-34.

[12] 张悟移,陈天明,王铁旦.基于DEA和Malmquist 指数的中国区域环境治理效率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13 (2):172-176.

[13] 潘孝珍.中国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的效率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1):61-65.

[14] Tone K.A Slacks-Based Measure of Super-efficiency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2,143(1):32-41.

[15] Hong Li,Kuangnan Fang,Wei Yang,et al.Regional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Evaluation in China:Analysis Based on the Super-SBM Model with Undesirable Outputs[J].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2013,58(6):1018-1031.

[16] 黄建欢,杨晓光,胡毅.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度和不协调来源――基于CREE-EIE分析框架[J].中国工业经济,2014(7): 17-30.

[17] 白雪洁,汪海凤,闫文凯.资源衰退,科教支持与城市转型――基于坏产出动态SBM模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11): 30-43.

[18] 曹建忠,汪海凤.基于坏产出动态SBM共同边界模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研究[J].软科学,2016,30(2):117-120.

第9篇

高速加工机床及其刀具技术的最新发展使得在模具和零件制造领域实现“以切代磨” 成为可能,用超硬刀具高速切削淬硬模具钢等难加工材料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由于模具或零件的高速切削加工可免除磨削或抛光等后续工序,因此精加工时如何保证工件最终表面质量同时将加工成本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用于高速铣削淬硬模具钢的整体硬质合金涂层立铣刀的切削性能和经济性,并给出了部分应用实例。

1. 引言

高速切削加工(high-speed cutting, HSC)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优点是可实现加工的高效率和高品质。近年来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在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如德、英、美、意、日等)发展迅猛,这些国家生产的高速切削加工机床及辅、配、软、硬件几乎每年都以一个新台阶的速度更新换代,目前所能达到的性能指标已是令人瞠目。Micron、Jobs、Haas、Fpt、Dmg等世界著名机床公司近年来大力发展的快速更换主轴头技术使同一台机床能适应多种负载和速度要求(即所谓粗精加工同机“一次过”),在工件的定位、安装、传输等环节可节约大量的非加工时间。

机床主轴的高速旋转以及进给速度、加速度的相应提高,一方面可直接缩短加工时间,另一方面还因高速切削具有激振频率特别高、工作平稳、振动小的优势而有利于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即高速切削加工可作为模具和结构零件的最终加工,通过“以切代磨”或“以切代放电”来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即勿需进行费时低效的后续磨削工序、模具电极电火花加工);工件还可先淬火后切削,直接将硬度高达65HRC的材料高速切削加工至最终尺寸。

高速切削加工的实现除需高速机床外还需配备适宜高速切削的刀具。根据2002年广东省国际模具高速加工技术研讨会上Micron、Jobs、肯纳飞硕等公司的特邀报告,近年来德国SGS、日本三菱(神钢)及住友、瑞士山特维克、美国肯纳飞硕等国外著名刀具公司都先后推出了各自的高速切削刀具,不仅有高速切削普通结构钢的刀具,还有能直接高速切削淬硬钢的陶瓷刀具等超硬刀具,尤其是涂层刀具异军突起,在淬硬钢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近年来我国(尤其华南地区)制造业发展迅速,模具和汽车、摩托车制造业发达,拥有高速切削机床的企业不断增多。然而,与高速切削机床和刀具技术的快速发展相比,这些企业在高速切削工艺、检测及应用软件等方面的技术还比较落后,与硬件不能配套,致使不少厂家进口的先进设备根本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一方面,主轴转速可达数万转的高速机床却一直只在几千转水平运行,具有高速精加工的条件却只用于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可切削高硬材料的机床和刀具却只用来切削普通材料;另一方面,因工件材料与刀具、工艺配伍不当造成加工成本高昂甚至质量事故也时有发生。为了推广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帮助企业合理应用高速切削加工设备与技术,很有必要对高速切削加工的工艺性与经济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2. 常用可淬硬模具钢及高速切削用立铣刀

2.1常用塑胶模具钢和热作钢

市场上常见的模具淬硬钢多用于制造塑胶模和锻造、压铸型腔模,主要供应商有瑞典一胜百(ASSAB)、香港龙记(LUNG KEE)、德国撒斯特(SAARSTAHIL)、日本大同(DAIDO)等公司。表1列出了部分塑胶模具钢和热作钢的品名与性能。传统的模具钢加工方法是先铣削后淬硬再磨抛,而用高速切削加工则可粗铣后淬硬再精铣,甚至可实现粗精铣同机一次完成。

表1 几种常用塑胶模具钢和热作钢

商品名――标准――特性与用途――表面硬度

ASSAB S136;S316H――AISI 420ESR――防酸不锈蚀,耐磨性高,热处理尺寸变化小;适合于PVC、PP、EP、PC、PMMA塑胶模具,高温回火后可作高抛光度镜面塑胶模――低温回火HRC50~55,高温回火HRC34~38

SAARSTAHL(SSE) GS2344EFS;GS2344ESR――AISI H13――优良的红硬性、高温冲击强度、高温耐磨性和抗热冲击龟裂性,可作挤压、压铸、热锻和高温冲裁工具――180~300℃淬硬至HRC52

LKM2311;LKM2312――AISI P20――硬度均匀,加工性能良好,芯部韧性好,可作高级预硬塑胶模――HRC53~36

DAIDO NAK80――AISI P21 modified ESR――变形小,易研磨抛光,长期使用可维持高精度,可用作高硬度高镜面模具――供货时HRC37~41,可淬硬至约HRC60

2.2 高速切削淬硬钢常用立铣刀

本文主要讨论用于高速切削的整体硬质合金PVD涂层立铣刀(可切削硬化钢的其它刀具如CBN和陶瓷刀具等不是本文研究重点)。

(1)刀具涂层:能用于高速切削淬硬钢的刀具涂层主要有(Ti,Al)N或(Ti,C)N,刀具基体为超细颗粒硬质合金。

(2)铣刀主要形式:用于高速切削淬硬钢的整体立铣刀主要形式有常规2刃和多刃球头刀、长颈球头刀、2刃锥面球头刀、2刃带圆弧头平底刀、长颈带圆弧头平底刀、2刃直角平底刀和多刃直角平底刀等。

在我国市场上淬硬钢常用立铣刀的主要供应商有:日本神钢(KOBELCO)、日本三菱(MITSUBUSHI),日本UNIMAX、日本日立(HITACHI)、日本住友(SUMITOMO ELECTRIC)、德国SGS、美国肯那飞硕(KENNAMITAL)以及韩国和以色列的涂层刀具厂商,国内企业也推出了正在开发试用的产品。

3. 加工淬硬钢用高速立铣刀的工艺性

本文以三菱公司几款(Ti,Al)N超硬涂层整体硬质合金精加工立铣刀为例,介绍高速立铣刀的切削性能和工艺参数。对这些刀具均推荐采用干切削(空气冷却)和顺铣工艺。

①直径0.2~6mm 2刃直角平底立铣刀:常用于切沟槽。工件硬度小于HRC45时,轴向切深不大于0.1D(刀径D小于2mm)~0.2D(D大于2mm);工件硬度大于HRC45时,对应于刀径D小于0.5mm、小于2mm和2mm以上,轴向切深分别不大于0.02D、0.05D和0.1D。

②直径1~6mm 4刃直角平底立铣刀:常用于侧面精加工。工件硬度小于HRC45时,轴向切深不大于1.5D,径向切深不大于0.1D(刀径D小于3mm)~0.2D(刀径D大于4mm);工件硬度大于HRC45时,轴向切深不大于刀径D,径向切深不大于0.05D。

③R0.1~3mm 2刃球头立铣刀:常用于曲面精加工。轴向切深不大于0.1R,径向切深0.2~0.4R。

高速加工时,上述刀具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随工件硬度和刀径不同而变化:随着工件硬度增大,刀具的转速尤其是进给速度降低;随着刀径增大,刀具的转速降低但线速度相对较高,进给速度也相应增大(参见表2)。

表2 推荐切削条件

2刃球头立铣刀:

工件硬度<45HRC时:R1-R2-R3:转速(r/min):35000-25000-20000;进给量(mm/min):1200-1800-2200

工件硬度45~55HRC时:R1-R2-R3:转速(r/min):25000-17000-13000;进给量(mm/min):800-900-1000

2刃直角平底立铣刀:

工件硬度<45HRC时:直径0.5mm-2mm-6mm:转速(r/min):40000-10000-3500;进给量(mm/min):240-400-400

工件硬度45~55HRC时:直径0.5mm-2mm-6mm:转速(r/min):30000-8000-2700;进给量(mm/min):120-120-120

4刃直角平底立铣刀:

工件硬度<45HRC时:直径1mm-3mm-6mm:转速(r/min):12000-5300-3200;进给量(mm/min):100-200-360

工件硬度45~55HRC时:直径1mm-3mm-6mm:转速(r/min):8900-3200-2000;进给量(mm/min):45-85-150

4. 淬硬钢高速铣削的经济性

目前不同厂商生产的(Ti,Al)N涂层硬质合金立铣刀其切削性能有较大差异,市场价格也有很大不同(与其它涂层刀具相比,其价格都比较贵)。直径2mm以下的小直径立铣刀售价为100~400元/支,直径4~φ8mm立铣刀售价约为200~700元/支。通常随着刀具直径的增大,铣刀价格也升高(铣刀最大直径可达20mm)。

刀径较大的(Ti,Al)N涂层硬质合金立铣刀高速加工淬硬材料时其强度基本可满足要求,但用小直径刀具高速加工窄槽时铣刀则易断易损。由于(Ti,Al)N涂层硬质合金立铣刀磨损后一般不能进行重磨,因此刀具成本较高;在用于某些模具加工时,刀具成本甚至占到模具总制造成本的12%左右。

用高速铣削法加工模具可能带来的优点有:节省加工时间,减少加工工序,提高生产率,降低加工成本,改善加工质量。

据分析,用传统方法加工型腔模具的成本分布大致为:粗加工占12%,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各占25%,后续手工修磨占16%,调试占22%。而采用高速铣削法,可大大提高精加工效率,取消或者减少后续手工修磨工序;如果采用粗精加工同机“一次过”工艺,甚至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时间也可大大缩短(比电火花加工快得多)。

加工实例:

①用Mikron(米克朗)公司HSM400加工中心采用“粗、精加工一次过工艺”加工修枝剪锻模(HRC52),总耗时194分钟(型腔内外粗铣66分钟,球头刀型腔内外半精铣10分钟,球头和平底刀30000r/min高速精铣94分钟,后续修整24分钟),最终加工表面粗糙度Ra0.5μm。

②HSM400加工中心采用“粗、精加工一次过工艺”加工注塑模(HRC54),总加工时间为468分钟。粗加工采用4~6刃粗铣刀(直径2~8mm),转速20000~8000r/min,进给速度1500~2600mm/min;半精铣和精铣用2刃球头刀(直径0.8~1.5mm),转速36000r/min,进给速度1000~1600mm/min。

③表3给出的是MMC(三菱)KOBELCO(神钢)的小直径超硬涂层立铣刀使用实例。

表3 MITSUBISHI MSTAR小直径超硬涂层立铣刀使用实例

刀具――工件――工艺特性――切削条件――加工效果

2刃球头刀(R1.5mm)――热锻模,材料SKD61(HRC47)――切深0.05~0.1mm的半精加工、精加工――切速:94m/min,进给:0.1mm/tooth,回转速度:10000r/min,进给速度:2000mm/min,干切削――每把刀具的寿命从原先可切200m增至近600m

4刃直角立铣刀(直径6mm)――塑料模,S55C――模具型腔侧面精加工,切深0.6×6mm――切速:50m/min,进给:0.04mm/tooth,回转速度:2650r/min,进给速度:212mm/min,干切削――加工50m后,后刀面磨损高度从原先的0.25mm减小到0.15mm

5.结语

迅速发展的高速切削加工机床和刀具技术使淬硬模具的“粗、精加工同机一次过”工艺的应用成为可能,切削加工可作为淬硬模具和结构零件的最终加工,实现“以切代磨抛”或“以切代放电”。因此应用高速铣削加工模具可能带来节省加工时间、减少加工工序、提高生产率、降低加工成本、改善加工质量等诸多好处。

第10篇

关键词 语言经济性 科技英语翻译 翻译策略 简洁性

一、语言经济性原则的概述

1、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定义

语言的经济原则又称作语言的经济性。狭义的“语言的经济原则”( the principle of economy)是法国著名语言学家Martinet (1962)为探讨语音变化原因而提出的一种假说。这种假说认为人们在保证语言完成交际功能的前提下,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言语活动中力量的消耗作出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

2、语言经济性原则的表现特征

言语优化配置的新经济性原则: 一般均衡准则,前提共享准则、择近准则、从众准则以及言语生效准则。从以上分析看,语言经济特征应具备两点:减少多余信息;突出重要信息。如果一味地减少用词而不顾传达信息质量,则是舍本逐末。

二、语言经济性原则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体现

1、一般均衡准则

通俗讲是指在语言交际中只有实现发话人的言语供给和受话人言语需求的平衡,所供给言语的总效应才能达到最大化。毫无疑问,科技论文首先应准确传达信息,客观描述研究步骤、现象,准确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因此,语言措辞要准确适度,避免意义含糊、歧义甚至误解的表达。否则,会减弱论据说服力,影响论文质量。如:

例1. 所有的物质都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译文 All substances are made of molecules and molecules ( are made) of atoms.

译文中的后半句直接提供了同前者一样但是省略的句子,可以使读者更好的理解信息。

相反,如果信息投入量过多,超过了读者理解的需求量,多出的言语反而会抵消交际效用。

2、前提共享准则

在信息交流中,说话人首先对交际双方的共识经验进行预设,再将与话题相关的共识经验以前提的形式省略,以此减轻自己在交际中的言语负担。专业术语是科技交流的语言特点,有极强的严谨性,是交流双方的共识经验,也构成了专业论文的语言基础。如:

(1) GATT =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

(2) VCD = Video compact disk 视频光盘,影碟

3、择近准则

择近原则要求说话人作为言语配置的主动者和操作者,在进行前提预设和选择话题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情况,更要充分考虑听话人的择近倾向。由于科技文体承载信息量庞大且要求信息传递快捷,译者必须为读者负责,保证读者在简洁明了的语言环境下获得准确信息。

例2. When the electrons fly away from the hydrogen nuclei, they are attracted toward the oxygen atoms.

译文:当氢原子的电子飞离其核时,这些电子就被吸向氧原子。如上,译文把被动改为主动,更加符合逻辑,考虑到现实情况。

4、言语生效原则

在交际中,发话人的话语一部分用于交代行事任务,另一部分用于调节各种变量关系,以改善受话人心理,使其处于一种 “乐于行事”的积极心理状态。科技英语翻译要求语体正式,用词庄重,语句大多复杂。但应适度,避免过多使用语义繁杂、模糊、过于正式的词或结构。否则,文章晦涩、迂腐呆板,有不良文风之嫌。

例3. The brain child of two students has become a billion-dollar company and one (Google) of the best-known trademarks in the world.

译文:当初两个学生的一个小点子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十亿美元的大公司,谷歌也成为全球著名的商标之一。

5、从众原则

为了实现言语效用最大化,交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从众准则,译者应与时俱进,尽力避免那些陈旧的套语,采用简明经济的现代语言风格。可通过介词、分词短语或名词化结构等词汇手段,或通过平行、省略等句法手段缩短句子长度。

例4.In case of electronic scanning the beam width is broader by a factor of two.

电子扫描时,波束宽度展宽一倍。

三、结语

简洁是语言的灵魂,科技英语一直属于比较晦涩难懂的专业领域,掌握语言的经济性几大原则,可以促使译者更好的推广科技,达到更好的读者效果。

本论文是2013年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项目(2013-ZY-15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黄建玲. 经济原则视阈下英语科技论文语言特色与写译[J]. 中国科技翻译, 2012, 25(2).

第11篇

关键词:3G产业价值链;经济性定位;业务发展对策

一、3G技术环境的比较

在我国3G经过多年酝酿,将正式进入应用阶段,它使高速数据传输移动通信系统成为现实。相对于1G、2G的以语音传输为核心,3G的宽带业务、高质量、多样化的服务是前所未有的应用成为可能。下表集中反映了3G技术环境与1G、2G的区别。

二、3G产业价值链角色的经济性定位

1.3G产业价值链角色分析

3G的发展取决于技术成熟度和竞争格局的形式。在技术上3G已经比较成熟,接下来主要考虑的就是竞争格局——3G价值链问题。目前,我国3G产业价值链已基本形成。如下图所示,在整个价值链中,运营商通过门户和接入服务提供商将内容提供商的产品传递给用户。目前,在整条价值链中运营商处于核心地位,成为整个产业链的主导,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内容服务提供商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值得注意的是,为众多提供商和运营商买单的是最终用户,其需求在这个价值链中起着指南针的作用。

作为内容提供商,主要包括内容制作和内容集成,为用户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内容制作含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集成负责将所制作的内容转化为能直接为顾客所用的服务。门户接入服务提供商将内容提供商提供的内容传递给移动运营商的企业。移动网络运营商介于门户和接入服务提供商和用户之间,为用户提供信息传输的通道,并保证信息的顺利交流。在我国有大家比较熟知的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电信业重组后中国电信也将成为C网无线运营商。基础设施和平台提供商构建移动通信网络传输设备的基础设施,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提供基站、交换机等移动网络传输设备。付费和安全等服务提供商为用户提供交易安全保障,保证交易的顺利完成。终端设备制造商为用户提供移动终端以及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3G的出现使手持终端更加趋于个性化和高端化,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终端厂商必须进行新技术的探索和研究。

2.3G产业价值链角色定位的经济性分析

随着新技术的进步与市场的成熟,3G产业价值链中的每一环节都是整体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各个组成成分总表现为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状态,所以只有明确各自地位与责任,才能创造共赢的局面,才能使整体产生大的经济效益。就目前来看,网络运营商处于价值分配的核心地位。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变化,运营商的主导地位将被削弱,内容提供商在价值链中的重要性将日益增强。如果运营商过多地在产业价值链上追逐独享性的垄断利润,那么,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将无法形成有效的均衡。因此,科学恰当的经济性分析,将促进价值链各个组成成分的共赢。在3G的产业价值链中,基础设施和平台提供商,终端厂商,付费和安全提供商以及零售商为用户提供的是基础的通信设备以及通信保障,属于传统的商业模式,利润空间不大;而内容提供商,门户和接入服务提供商是附属在固定设备之上的移动增值部分,利润空间巨大;同时,移动运营商处在整个价值链的主导地位。因此,3G价值链的利益分配主要是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以及门户和接入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利益分配,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第一,签订合作协议。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分享价值链所创造的收益;

第二计费由运营商或内容服务提供商确定,利益分配可以采取分成或内容提供商提供运营商通道使用费用,由此可以组合成四种不同的利益分配模式。

总之,3G的运营模式是一种开放的经济模式,应该根据市场的情况综合考虑。 转贴于

三、3G业务发展策略经济性研究

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近年来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根据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截止到2008年8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到6.16亿。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移动电话用户比例仍然不高,地区差异明显。因此,推广与发展战略中的地区因素是3G经济效益的重要考虑因素。对于我国3G业务的发展,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循序渐进的展开。目前,我国的TD-SCDMA处在试商用阶段,3G业务还没有全面展开,正处在2G到3G的过渡阶段,因此,在这一时期,移动运营商应该根据这一时期用户的特点有目的的培养用户,促进3G业务的发展。

1.以现有业务作为启动3G市场的切入点

我国移动电话用户群庞大,移动业务主要是话音服务,增值业务有短信、彩铃、GPRS等等,移动运营商可以以这些用户和业务为基础,在现有的业务的基础上绑定3G特色业务,为3G的发展培育市场。

2.发展双模终端至关重要

由于处在3G发展的初级阶段,3G网络还没有实现完全覆盖,因此利用双模终端来保证服务的连续性显得尤为必要。日本NTT DoCoMo初期用户发展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提供3G双模终端。随着3G网络用户的不断增长,市场的相当成熟,用户对3G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在这一时期运营商应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为用户提供服务。

3.因地制宜,为用户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3G业务

3G业务的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欧洲,通信、资讯类的业务比较受人们的欢迎;在亚洲日韩地区,娱乐类的业务则更容易为用户所接受。因此,对于我国的3G运营商一定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出适合我国用户的3G业务。

4.提供用户定制业务

面向未来的3G运营,尤其是3G移动数据业务的推广,设置个性化业务会更强烈。在此,我们可以借鉴3G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的做法,比如3G业务发展成熟的韩国、日本、欧美等国。因此,在业务模式上,我国的各大运营商应更加关注用户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在原有增值业务品牌的基础上,继续开发新的服务内容,丰富品牌内涵,从而满足客户差异化、个性化服务的需求。

5.采用简单、灵活的定价模式

3G业务计费的难点主要是它的数据业务,对此,运营商应该根据数据业务的特点以及其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特点,以流量或者内容为计费方式。定价策略也要遵循简单,灵活的原则,比如,可以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开发多种业务捆绑在一起的品牌,为每种品牌定价,此外,品牌价格也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水平,鼓励用户持续使用企业的服务。

四、未来3G业务发展策略讨论

随着移动通信从1G到3G的不断发展,移动运营商采用多环节覆盖和合作模式试图创造更多的价值。3G时代,移动运营商将面临很多竞争对手。移动运营商通过提供无线网络通道与终端对接,实现从通道提供商向零售服务商的转变,未来的移动运营商将成为服务提供商集通信网络、互联网络、媒体、网络零售商等多种角色于一体。消费者通过这种随时随地可用的无线通道和终端完成消费过程,这种消费渠道的变化将进一步刺激服务提供商提供更加丰富且有价值的消费品。移动运营商在市场的角色正在由通信服务行业延伸到其他行业,进一步挖掘信息的价值和整合产业价值链将成为移动运营商生存的关键。

在微观领域,为产业价值链上的企业提供更多更新的服务。目前很多企业的重大决策都和3G技术应用有关系,决定了3G环境的应用深度。在传统的企业模式中,原材料选择、供应商确定、合作伙伴寻找、客户关怀等问题有助于企业制定正确决策,3G有更多的应用潜能。通过基于3G的搜索技术查找商品信息并进行评价,过滤信息、减少不确定性,帮助企业决定购买什么更能符合企业的实际要求,将求解问题的约束条件细化;通过基于3G的系统比较供应商的产品帮助企业选对供应商,将企业的期望价格、约束条件、价格变化范围、交易期限综合考虑,根据所给变量值寻找合适的交易;在谈判方面,3G智能化应用将结合企业现实问题,就多个不同参数包括价格、质量、服务、送货、退货等政策在内的谈判,最终进入智能3G时代,和社会化智能应用水平相匹配。

全球移动通信行业正全面进入3G时代,结合3G各界的研究结果、实施方案和实践经验,全面把握移动产业价值链和移动运营商业务发展的理性分析,将对我国的3G产业价值链、商业营运模式和业务策略产生积极影响。去年底以来我国电信运营商的再次重组,使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成为三家主要业务电信运营商,对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格局以及战略发展方向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又恰逢全球金融风暴袭来,国内移动通信行业的竞争程度日趋激烈。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的移动服务企业在行业重组的基础上正在重新定位,研究、分析和预测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做出新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罗 凌 焦元嫒 陆 冰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与业务.2005.05第一版.人民邮电出版社.P3-P11,P162-P164.

[2]田铁红:3G来了_我们应如何应对.电信网技术.2005年01期.

[3]郭葆明:国外3G业务发展对中国3G建设的借鉴研究.现代电信科技.2007年02期.

[4]李 震:3G发展现状与前景.网络与信息.2007年05期.

第12篇

高等院校的项目支出从来都是对于教育事业财政支出的必要性步骤,这一步骤能否落实到位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最终项目支出的审核结果是否能够通过,所以这一步骤往往也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重视,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院校的财政管理相关工作中,却又对这一问题无法进行有必要的关注。在笔者多年的教育单位从事财政工作的经历中,很多实际情况都揭示了在财政项目实施支出进行预算执行性分析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进行了项目的支出预算管理才能够让一个高等院校的财政项目做到有步可循,在相关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才能够不让相关经济型问题出现,从而导致国有或者公共教育财政资金的流失,进而影响到相关教育事业的进步以及对于学生长期的培养工作。所以,相关高校的财政项目之处预算执行性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只有得到了相关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才不会让这一个高校财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环节出现问题。而要想加强对于相关环节的管理工作,就必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进行相关工作的优化和处置。笔者在本文中将结合多年来对于一线高校财政管理预算工作的经验理解,结合自身对于相关预算控制理论的研究,展开对于高等院校财政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经济性问题的分析,以帮助我国高等院校的相关财政管理工作者更好的进行相关财政预算的管理工作,尽最大可能杜绝由此引发的经济性问题。

1、我国高校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经济型管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1.1、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素养较差,缺乏职业道德

在造成我国高校财政管理项目支出中出现问题的各个影响因素中,相关从业人缺乏足够的职业技能素养,没有最基本的相关职业道德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要想解决我国高校项目支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就必须要从相关一线工作者的培养上入手。因为在我国高校的运行模式中,脱产干部并不具备较大的话语权,在学校关键问题上缺乏发出自己声音的能力,这也就使得在进行有关学校财政之处管理过程中关键问题的表态上,支出预算的真正从事者缺乏话语权。其次,因为学校财政支出预算管理并不受到学校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这也就使得高校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从事者并不严肃认真的对待自身所从事的工作,忽视掉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最为基本的从事这项工作的职业道德,在这种从业人员的影响下学校的财政支出的管理工作自然而然无法得到较大程度上的提升,相反各种问题才会层出不穷。

1.2、缺乏系统化、科学化的指导理论和指导思想

造成我国高校财政支出管理经济效率迟迟无法得到提高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高校财政支出的管理工作缺乏系统化、理论化的指导理论和指导思想,具体的时间工作只能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前进,这也就使得相关工作的开展缺乏条理性,杂乱不堪。除此之外,系统化、科学化的指导思想那个对于高校财政支出预算管理来说还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高校最原有的基础上提升较大程度的管理水平,这对于学校提升自身的公信力和信誉程度来说都是十分便利的事情,所以,高校的财政支出管理工作要想真正意义上得到学生的认同,就必要有一个成系统化、理论化的指导思想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支持,只有在这种前提下,高校财政支出管理工作的展开才能够获得广大师生的肯定,从而真正意义上提升学校的财政支出效率。

1.3、学校的管理者并不重视财政支出的管理预算工作

除了以上两种因素之外,学校的管理人员并不重视高校财政预算管理相关工作的展开是造成我国高校财政支出管理工作迟迟得不到提高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所以提升我国高校相关管理人员对于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是提高我国高校财政支出效率一个十分有效的措施。

2、如何运用财政支出预算管理方法提高我国高校财政服务的水平

2.1、加强对于相关从业人员的培养

要想真正意义上提高我国财政管理支出预算人员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就十分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多方面、多角度立体化的解决这些存在与我国高校财政支出管理现状中层出不穷的问题。首先,应该意识到一线财政支出预算管理者和工作者工作的重要性给与其应该有的尊敬,使其能够专心的从事自身所要从事的工作。其次,就是要定时定期的加强对于相关从业人员工作技能的培养,使其能够对于自身所从事的工作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掌握程度。再次,学校就是要加强对于这些工作人员相关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其能够明白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提示其对于高校财政支出服务的责任心里,进而从人员素质上保证我国高校财政支出水平能够得到一个较大水平上的提高。最后,高校财政支出预算质量能够在一个较长时间段内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状态上离不开学校对于相关从业工作者人才梯队的建设力度。

2.2、建立一套系统化、理论化的指导思想

我国高校财政支出预算管质量的提升除了要在人才方面进行相关的工作之外,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对于相关系统化、理论化指导思想的确立,只有明确了自身的指导思想,并且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坚持下,才有可能对我国高校财政支出预算管理质量做出一个较大程度上的提高。首先,相关政策制定者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收集国内与国外高校在进行财政支出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并对这些先进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另外,不仅要对国内或者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还要针对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与应用,确保理论内容能够与学校的事情情况获得一个较大程度上的相容。除此之外,另外一个需要格外重点的内容就是学校相关制度的建立一定要建立在一切为了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可因为为了名誉上的改变,而肆意妄为。

2.3、提高相关管理者对于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最后,当高校财政支出预算管理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提升,但是却与预期效果存在较大差距之时,学校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学校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提升。首先是要对学校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普及,使其能够认识到学校财政支出管理预算工作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对自身的工作进行一定的支持。其次,学校还要针对财政预算管理的重点工作进行有选择性的针对,从而提高我国高校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