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外贸进出口业务流程

外贸进出口业务流程

时间:2023-06-08 11:26: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外贸进出口业务流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外贸进出口业务流程

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高职外贸专业进出口业务课程性质与学习目标要求,分析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外贸业务一专业岗位工作任务,探索构建了三模块对应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强化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

一、引言

《进出口业务》是外贸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该课程主要是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为核心,围绕交易程序讲授和训练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货物买卖的品质、数量、包装、价格、运输、保险、结算、索赔、仲裁等交易条件的内容与相关要求;熟悉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条款、进出口业务流程;通晓国际贸易法律、规则与惯例;了解基本的国际贸易方式;获得规避国际贸易风险的知识与能力。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而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具有深化知识、验证知识、整合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智力和能力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思想,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本文研究与探讨的重点。

二、工学结合思想与进出口业务课程

1.工学结合思想及其渊源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03年,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Sandwich Ed-ucatian),即“理论一一实践一一理论”的教育思想。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开始实施类似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模式,称之为“合作教育"(Cooperative F}c3ucation) 。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在美国成立,2000年协会理事会经讨论决定,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 Work-inte-grated Learning)。在我国,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进行培养学生的过程。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2.《进出口业务》课程的实践特性

《进出口业务》是一门外贸方针政策与业务技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比如,进出口的基本业务流程、结算与支付、单证的审改等等,无一不是需要学生详细了解业务规范和流程、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和巩固业务知识和业务操作的。因此,要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又能对业务技能熟练掌握,就需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课堂外真正工作环境下或模拟工作环境下的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换句话说,进出口业务的教学需要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

三、工学结合视角下进出口业务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1.师资水平与结构不合理

从工学结合的角度、从进出口业务课程的实践特性来看,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这主要表现在师资的来源分散,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和实践经验都丰富教师只占很小比例。有些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并不是经济或贸易专业的,而是从其他相近专业转来的,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学习;有些教师是该专业的,但缺乏相应的实践锻炼,对于贸易实务课程大多只能纸上谈兵

2.实践教学的落实不到位

进出口业务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但实践教学的开展却往往落实不到位。首先,随着高校扩招,学生规模急剧扩一张,教育资源的增长远落后于学生数量的增长,教学经费紧张,用于教学改革的投人更少,目前仍有部分高校还没有建立国际贸易实务校内模拟实训室,有的即使建了实训室,室内配套的硬件和软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次,实践教学制度临时性、随意性较强,没有一个系统性实践教学计划;另外,有些高职院校为学生联系了校外实习基地,但外贸企业一般接纳学生到本单位实习的名额和时间有限,很难满足校外实习教学的需要。

四、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思路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根据高职类外贸专业进出口业务课程性质一与学习目标要求,结合外贸业务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紧紧围绕行业企业岗位技能、素质、能力要求,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进出口业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应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构建思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流程如图1所示。

我们认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山三个层次、三个模块构成。三层次三模块具体内容如下图2所示。以上体系构建体现了多形式、多层次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理论探究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并在实践教学中突出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

我们构建了以下三模块对应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课堂内实践教学(第一模块)

课堂内探究型实践教学模块,该模块的学习目标主要定位在:配合课程理论教学基础上,重点以项目或任务驱动的形式(如单证员或跟单员的考证),指导和引领学生学会外贸各流程操作方法或规范,以促进坐生深化理论知识,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实践环节。一般以课堂为教学场所。探究型实践教学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按照学生身心状况、知识储备、社会阅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特点,确定课程的阶段性实施要求,循序渐进地开展相互关联的三个阶段的教学实践,即“学着做一做中学---一自己做”,注重学生的过程体验和演练技能。如图3所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用:

(1)课堂讲授与讨论式、启发式和研究次教学相结合。在教学方法止二应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模拟、案例研讨等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运用案例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对外贸案例的分析和研究,生动形象地解释课程中的有关内容,有利于实现从“理论一实践一学习一理论一实践”的良性循环,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堵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系统讲授与课后辅导相结合。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课后辅导答疑,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辅导,利用网上学习论坛系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强化教学效果。

2.校内外贸模拟实训训练模块(第二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学习日标定位在:如何把学生由会或基本会引领到熟练或基本熟练的程度。因为外贸职业技能的培养往往要通过反复操作才能逐步达列熟练的程度,所以建立校内仿真外贸模拟实训中心是解决学生实习的一条新思路,通过模拟实习教学,真正实现国际经贸专业教学理沦和实践的高度结合,为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综合业务知识,良好的业务操作和商务交往能力、素质一流的涉外商务人才创造条件。该训练要求通过计算机与外贸模拟软件结合建立一个国际贸易模拟训练平台,让学生能在一个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切身体会商品出易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较颊的时间内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各个业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

参加操作训练的学生将首先建立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并以该公司业务员的身份通过电脑网络与“指导老师”、“国外客户”、“银行”、“海关”、“船公司”和“保险公司等进行业务交流以完成一笔出易的全过程。在操作演练过程中,学生将亲手经历:英文函电草拟、出口价格核算、货物订舱托运、出口报关投保、出口单据制作、银行审单结汇、电子邮件收发等主要业务流程,使学生能有效了解和掌握出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校内外贸模拟实训中心的实训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首先,可以延伸第一模块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进行国际贸易的熟练程度。通过第一模块的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外贸的流程、步骤,但是,由于课程教学时间的限制.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反复训练,因此,学生对在教师指导下的第一模块中传授的实践技能尚不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所以,需要通过第二模块实践训练来延伸第一模块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第二模块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和操作,从而使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这一模块的训练是模拟外贸公司,在时间、空间、内容、形式上,学生有完全的自主权。该模块实践技能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个体或活动小组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许多方面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创新。而且,第二模块实践活动具有与外贸岗位实际相接近的特性,学生通过类似的实践技能活动项目可以熟悉和了解外贸工作过程,为今后的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3.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模块(第三模块)

校外外贸实习基地是学校与外贸企业联姻,使学生有机会在相关的外贸岗位如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跟单员、报关员等进行实际操作,这种操作完全是在真实}i'i外贸环境下,真刀真枪的职业规范化操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会给企业带来损失。稳定的校外外贸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桥梁。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这不仅使能学生掌握熟练的外贸职业技能,增强了实践能力,从而扩大知识面,增加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而且这种训练,有助于学生养成耐心、严谨、求实、爱岗敬业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质。另外学生可以在实习中发现职业兴趣,及时调整学习重点和弥补不足;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双向交流,大学生还能更清晰地找准定位,避免将来盲目择业。

第2篇

论文摘要: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是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程序和操作技能,提高专业能力。这门课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在目前的就业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必须重视技能操作和实践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又熟悉有关国际贸易的政策、法规和有关惯例,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正是为了增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开设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

一、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特点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是以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为依托,通过该平台学生们能很快掌握进出口业务中的交易磋商、成本核算的基本技巧;熟悉国际贸易中的货、款与业务的运作过程;体会到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学会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达到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掌握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以便按国际规范办事,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二、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满足社会对应用性人才需求的逐步增大,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采用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授课的方式。其思路围绕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个贴近现实的外贸实务流程环境,拓展传统实验的空间。

(一)通过外贸实习平台软件操作,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

在进出口贸易模拟实验室里,同学们可以在虚拟的贸易环境中完成进出口业务的流程,掌握进出口货物贸易的具体环节和资金流、业务流的流向,加深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通过外贸实习平台软件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

传统的讲授方法形式单一,以理论教学为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内容的枯燥,学生容易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通过外贸实习平台软件操作,使学生置身于现实的进出口贸易交易中,成为进出口贸易的交易主体,真正体验进出口贸易的乐趣与风险。激发了学生学习进出口贸易的兴趣,同时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理论的认识和对实践的把握。

(三)通过模拟外贸情境,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

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创设了近乎完善的外贸情境,每个参与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虚拟贸易的学生都将按照实习要求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从而共同组成模拟的贸易环境。通过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扮演,每个学生都将面对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及银行的日常工作,体会客户、供应商、银行及政府机构的互动关系,真正了解到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从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使自己更好地融人到国际贸易的仿真环境中去,让抽象化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实践,为即将进人社会,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三、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不同,教学难度较大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课程,在教学中诸如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外贸英语听说等各专业主干课程都是其基础课程,为本门课程的学习做铺垫。但由于学生在以上各门课程的学习中掌握程度不同,特别是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还有少数小语种同学),影响了本门课程的教学,使教师和学生不能达到有效的互动,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二)模拟环境具有局限性

通过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软件的运用,将国际贸易业务引进校内实验室,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办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如出口商、进口商、银行、货运公司、保险公司、海关、检验等部门,在实验室的环境内完成国际贸易业务的全过程。但是由于模拟软件仅安装在实验室里,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有限,因此学生在课外时间很难得到练习,模拟软件在课外难以发挥作用。

(三)考核方式不够科学

模拟课程的考核,通常依据以下两个指标:一是学生操作的业务数量或完成的业务流程步骤,二是看学生的财务状况是盈利还是亏损。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只是一味的追求完成业务,而不注重业务过程中单据的填写,造成单据填写内容简单,单据得分低,导致整笔业务得分较低。还有部分学生只顾埋头交易,忽视了模拟交易的财务状况,造成交易的中间环节因资金不足而被迫中断。

四、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改进方案

(一)抓基础、重实践

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根据学生英语基础的不同,采用分班教学的方式因材施教。加大对低年级学生专业课的教学力度,对于比较抽象难懂的理论课程,可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模仿外贸公司的情境,加深学生们对外贸情境的了解。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外贸公司、码头、仓库等,进一步增强学生们的感性认识。

(二)采取开放式实验教学方式

通过“开放式”实验,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室除在上课时间开放外,也应安排一定的课外时间对学生开放;还可将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软件和实验教学大纲中的内容安装在校园网中,学生只要在校园里就可以在任何时间进人到校园网中进行实验,这种开放式的实验形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热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第3篇

关键词:高职;新课程理念;外贸英语函电;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问题的提出

《外贸英语函电》(以下简称《函电》)是五年制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中一门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与英语写作相结合的高层次应用语言课程,是建立在进出口业务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基础之上的综合技能课,旨在使学生能自如地用英语来表达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的过程,并最终有助于形成整体外贸业务能力。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和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课程改革思想指引着《函电》课程改革的实践,但由于一些认识误区的存在和措施的偏差,导致目前《函电》课程的教学效果存在“所学无用”和“所学未用”的问题。

“所学无用”与“所学未用”,即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在课堂上学的一些理论知识不能应用到实践中去,专业技能与技巧遇到实际问题派不上用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呢?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追求“全、难、繁”:涉及的进出口业务知识过于具体化、细节化;涉及的英语应用技能的表达考试化,加大了语言知识点的难度,一味追求英语语言知识的语法正确性和表达模式化,脱离实际工作的需要,降低了与实际工作要求的联系,为了训练而训练。另一方面,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进校时,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尚未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对专业课的学习,仍然停留在满足于“上课记笔记、考试背范围”的学习状态。至于真正理解了什么,掌握了什么,他们并不太清楚。他们所学的知识基本上都是孤立的、零碎的,没有形成系统化、综合化的外贸专业知识体系和外贸思维能力,导致他们在《函电》课上不能把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和融合。

进出口业务知识能“背”会“写”,但用英语来进行表达与思考却难上加难;会模仿教师的案例编写相应的函电,但不能独立进行相关业务往来的函电操作等,这些情况的出现直接影响高职教育“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有针对性地推进《函电》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能基本融合专业知识和英语表达技能,会用、能用所学的技能技巧于实践,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外贸综合思维能力,笔者认为这是当前《函电》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改革的总体原则和思路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职业教育课程承载着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学习者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函电》的课堂教学要构建体现“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课程特性及以业务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模块化新型教学关系,逐步形成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最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笔者认为,《函电》课程改革的总体原则应该是:基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帮助、引导学生把“够用”、“实用”的教学内容转化成他们自身“会用”、“能用”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外贸综合思维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这一原则,《函电》课程改革的思路应该是:对教材、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进行整体配合与协调,构建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导向,以情境项目教学为过程的新的教学模式。以教促学,以学促思,并帮助学生形成外贸综合思维能力。

课程改革的方法与途径

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与根本,但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来源。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应该以就业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即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就《函电》的教材内容的选择来说,应遵循“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和以职业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的原则。以“询盘”为例。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进出口业务当中“询盘”需要经历的一系列步骤,比如确定贸易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寻找产品业务单位、请求建立业务关系、发函询盘等。但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讲授两部分知识:一是典型的实践业务中应用的比较多的询盘信的英语表达范例与书写要求;二是从寻找贸易项目到写询盘信件的整体思路与思维步骤。因为这两个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书写外贸英语函电的职业能力的形成。其他的内容完全可以由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形式和学生互动形式结合《进出口实务》和《国贸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与内容提炼。教师负责过程的指导、引导,英语固定句型与习惯用语的介绍与总结,解疑答问和必要的帮助。教师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取舍,让学生学到基础性、操作性强的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必需”的理论和“够用”、“实用”的案例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标准。

课堂教学策略在《函电》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情境学习”和“学科课程融合渗透”策略的运用。“情境学习”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典型特征。它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学习情境的创建要尽可能地与以后的应用情境相接近,使二者能高度一致。情境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向真实生活运用转化。学科课程融合与渗透,就是把与《函电》相关的课程知识,比如《国贸基础知识》、《进出口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和英语语言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专业技能理论复习+英语知识应用”“二合一”的课堂教学氛围。这种教学策略的运用,能够使学生真正在一种模拟真实业务环境的状态下投入到专业技能理论的复习与英语表达运用的操练过程中去,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通过“模拟岗位”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模仿、纠错、反思与掌握。

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对职业知识和学习性质的研究结论表明,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知识是就业导向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合理选择。笔者在实践中根据所用的教材内容与技能目标及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实施了以“学习领域模块化、任务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来组织课堂教学。“学习领域”是一个跨学科的课程计划,是案例性的、经过系统化教学处理的行动领域。每个学习领域都是一个学习课题。通过一个具体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完成某个职业岗位的综合任务。而通过若干相互关联的所有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具体到《函电》课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所编排的单元,把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按照进出口业务的一般工作流程进行综合化、整体性的教学。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角色扮演”,共同参与“贸易流程”的业务操作,共同思考每一步所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知识与英语表达技巧。教师要根据每个单元教学内容和环节的不同,适时进行学生角色的调整,以保证学生能全面地掌握函电的相关专业技能与英语表达技巧。以“报盘”这个单元为例。这个单元包含有“实盘”和“虚盘”两大部分。单元内容被分成“课文——重点掌握的外贸专业单词——常用短语和固定句型——参考阅读——课后练习——技能训练”这几大部分。根据“工作过程本位”和“能力本位”的要求,把整个单元分成两个部分:课文部分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围绕text a 和text b,教师创设模拟真实业务的学习情境,把全班学生分成进口和出口公司两大组,组成两个分别从事进口和出口的公司进行“角色扮演”来展开教学过程。大组内再分“市场调查”和“业务员”两个小组。教师作为联系人成为他们的“中介”,帮助他们进行沟通和开展贸易业务流程。学生结合《进出口业务》中的基本概念与业务环节,分角色进行“市场调研,寻找合作机会——询盘——报盘”的业务过程。这个部分的关键在于学生要能分别从询盘和报盘的角度自如地进行口头和书面英语表达,把专业理论知识与英语表达融合在一起。这需要分角色进行活动的学生互相之间反复操练。教师要不断地给各小组介绍不同的业务,变换内容,让小组成员操练,达到用英语正确、自如表达业务环节的程度。第二个部分是结合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英语语言材料的讲解与复习。这个部分包括“重点掌握的外贸专业单词”、“常用短语和固定句型”、“课后练习”。这部分的讲解要模拟外贸实践情境,在情境中讲解英语技巧,用英语表达业务过程,同时复习专业技能的运用。教师最好能把外贸公司真实的一些往来业务函电作为教学补充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及总结规律。第三部分是“参考阅读”和“技能训练”。这个部分则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独自完成业务技能与英语表达的操练,并思考、写下自己在整个单元学完后的情况:本单元自己是否已经理解并基本掌握了相关业务环节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英语表达技能,是否已经基本掌握外贸专业单词、常用短语及固定句型的运用,是否能基本完成本单元相关的进出口业务环节的英语表达,自己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是否做到了与小组同学的合作共赢等等。这些问题的反思有助于学生形成外贸综合学习能力与思维建构。与此同时,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与职业技能相关的自我反思,也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最终形成。

结语

《函电》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想实现从教学内容“够用”与“实用”到学生自如地“能用”与“会用”,关键是以实践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核心,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接近真实环境的学习机会与氛围,引导学生自主进入“专业知识与英语表达融合”的学习过程。核心是“情境学习”和“课程整合”。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职业”的岗位特征,注重实践过程和反思,以是否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课堂教学效果的归宿,坚持下去,使学生在形成基本的职业能力的同时,从根本上扭转《函电》课堂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英语知识与业务知识“两张皮”的现象,就能解决“所学无用”与“所学未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隋思忠.外贸英语函电[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周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在2008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8-04-03.

第4篇

论文摘要:《国际贸易实务》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主要反映国际货物买卖的内在规律及其表现形式。目前,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偏重理论,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外贸实践的需要。文章作者结合教学经验,总结出目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何加强实践教学的构想。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已朝多极化、全球化的趋势迅猛发展,新的形势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创新教学模式和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能够适应时展的需要,真正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课程介绍

《国际贸易实务》作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学生学习该课程后能从总体上把握进出口业务操作的全过程,并熟练掌握具体操作的细节,具备比较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风险防范意识和实际业务操作能力。

二、《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加人gyro,外贸经营权放开,以及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基本素质等各方面都有较高水平的国际贸易人才。高职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为此,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坚持实践教学,突出高职教育的技能性,教学体系的实用性,专业知识的通融性。

三、《国际贸易实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国际贸易实务》在本质上是一门实践学科,该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必须与实践结合。传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学生缺少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造成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很难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业务中,缺乏外贸业务实际操作技能。

2.缺乏实训基地和实训平台。

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要场所。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很多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根本没有配套的实训室,有的甚至连多媒体教学都未能实现。

3.学生参加校外实习机会少。

高职院校安排学生实习的机会不多,致使大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前根本不清楚具体的国际贸易工作会涉及哪些方面。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因缺乏实务操作技能,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这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4.缺乏双师型教师。

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师是大学毕业后就进人高职院校做老师,他们对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充分,但是根本没有外贸实战经验,有的教师甚至讲了多年实务课程却没有机会接触真实的外贸业务环节,也没有见过外贸业务中使用的各种单证,讲起课来只能是纸上谈兵,这种从“书本到书本”,而不是“从实践到书本”的讲授,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外贸实践的需要。 四、《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选择合适的教材,制定可操作的实践教学计划。

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更注重实用性。应该选择那些在内容上接近工作实际,案例丰富,更多、更详尽地附录了外贸单据样本的教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触到实际业务,理解相关的知识。同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计划。

2.推行“双证”教育制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生利用在校学习的有利时机.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相关职业培训,通过国家组织的相关考试,获得相关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考取外销员、报关员和单证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以大大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3.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

校内模拟实训是外贸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国际贸易专业可以建立实验室、模拟国际贸易博览会、模拟公司等,以相应的软件作为支撑,通过软件操作,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和整个流程,以及实际单据的填写、谈判会涉及和应注意的问题,等等。校内模拟实训室除包括实验台、传真机、业务流程展示板、模拟相关部门办公柜台及全套进出口业务的空白单证等硬件外,还包括软件设施,例如专业国际贸易软件或其他EDI软件,在网上模拟传送订单、发票提单等各种单证,对进出口业务中的文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资料交换,让学生扮演进口商、出口商、生产商、海关、税务、保险公司和银行等角色,体会外贸实务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面临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为将来步人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可大大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工作能很快上手,成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第5篇

[关键词] 外贸企业;电子商务;B/S模式;互联网;竞争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Internet技术的全球普及,电子商务正酝酿着一场全新的商业革命,它强化了企业与外界的联系,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极大地增强企业竞争力。

电子商务时代,信息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客户消费特点表现为多变、个性化,企业要在全球性的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必须对市场的需求及其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对顾客需求反应速度成为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时间致胜”成为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法宝。而且,企业管理水平也成为激烈市场竞争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因素,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对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和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与企业业务过程相关的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企业集成化管理。 因此,我国外贸企业如果希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获胜,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自身的管理,开展电子商务,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和国外企业处于同一竞争地位。

要顺利开展电子商务,我国外贸企业就应该从企业总体经营战略的角度考虑,将企业组建局域网、开展互联网业务等纳入到整体电子商务战略规划中,构建立体化的外贸电子商务战略,用信息化战略来指导企业的电子商务进程,通过网络将企业内部和紧密的供应商与客户整合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并推动交易进行。

一、外贸企业局域网商务系统设计

据美国Forrester Research独立研究机构的调查分析,在企业的总成本(TCO)中,66%的费用来自管理。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后,管理就会成为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使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流程逐步实现自动化,为此企业必须搭建企业内部局域网,建立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将企业内部的各部门连接起来,全面集成企业内部信息,以使企业业务流程化,管理规范化,并进一步实现内部协同办公,统一对外提供各类信息。而这一工作的核心就是企业内部电子商务,即企业内部信息化,业务流程化,管理规范化。

在外贸企业内部开展电子商务,企业应具备相应的网络硬件环境,并在企业内部引入相应的应用软件,以使企业业务流程化,管理规范化。在外贸企业中比较核心的工作就是进出口业务管理,企业应优先对这一部分进行信息化管理,再全面在企业中推进电子商务。要顺利开发外贸电子商务系统,就必须进行详细的企业流程分析和需求分析,合理进行系统规划。以下为外贸企业出口业务的基本操作流程:

1.客户询盘、业务员报价,经过磋商,买卖双方就各项条件达成一致,客户向公司发出正式的订单。业务员根据订单制作正式合同,填写合同格式中各个项目,如实反映商务洽谈中达成的各项条款。

2.业务员制作合同后,提交给主管审批。合同审批之后发送给客户签字确认,等客户确认后业务人员下达生产通知。如果是信用证(L/C)付款的客户,通常是在交货期前1个月确认L/C已经收到,收到L/C后审查信用证,检查是否存在错误,交货期能否保障,及其他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有问题则应立即请客人改证。如果是T/T付款的客户,则要确认有无预付款及是否已经到账。

3.在交货期前一周,通知公司验货员验货。如果是国家法定商检产品,则及时办理商检,在发货一周之前应拿到商检换证凭单。

4.租船订仓。如果与客人签订的合同是FOB条款,通常客人会指定运输公司或船公司。如果是由卖方支付运费,应尽早向货运公司或船公司租船订仓。完成交货及时取得提单等运输文件。

5.办理报关。在拖柜同时将报关所需资料交给报关公司,或自行办理报关。

6.按L/C或客人的要求制作所有单据,如商业发票、装箱单、原产地证书、装运通知、受益人证明等。单证准备齐全后向银行交单议付,或通过其他结算方式收回货款。出口收汇后根据国家规定及时进行外汇核销并办理退税。

7.售后服务及争议处理。与客户沟通有无质量或其他问题,并及时解决相应纠纷。业务结束后将所有的文件、L/C和议付文件副本留存以备查用。

根据外贸出口业务流程和的业务需求分析,外贸企业局域网商务系统主要应包括客户关系管理、合同管理、进出口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几大模块。

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时代是一个“以顾客为中心”的时代,它要求企业各部门的工作必须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 客户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营销策略都应围绕“发现、保持和留住客户”这一中心。客户关系管理模块通过向企业的销售、市场和服务等部门和人员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客户资料,并强化跟踪服务和信息分析能力,使他们充分了解并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达到客户价值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该模块主要包含潜在客户管理,客户资料与分类、客户访问及洽谈、客户投诉信息、客户统计分析、客户反馈信息管理等功能。

合同管理,本模块主要功能是对企业进口、出口、采购和内销合同的签订、报运、履行、支付、结算等作业进行全过程管理。建立完整的合同资料库,可以对合同进行跟踪查询,对合同进行统计、分析等。其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进出口合同管理、合同进度管理、合同利润预算、合同统计分析等。

进出口业务管理,包括业务洽谈管理、进出口货物报关、核销退税及单证管理,对各业务流程实施监控及智能管理,如单证管理子模块可以调用已输入数据库中的数据自动生成多种单证,以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减少出错,尽可能避免因单证错误导致银行拒单或客户拒付货款等情况。

财务管理,包括国内外收付款管理,监控企业资金流动,及时、经济地筹集资金或合理安排资金投向,对财务状况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缩短财务处理时间,从而赢得快速反应优势。同时企业业务所产生的相关财务信息,都集成入系统进行处理,并将产生的结果反馈给业务子系统,保证财务和业务的协同处理并集成各类管理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物流管理,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采购任务,并通过与供应商相连的订货系统把采购需求信息实时发送给供应商,由于采购信息的即时产生和发送,企业可以大幅度降低库存量,减少库存成本,获取成本优势。另外,采购方的库存消耗数据及时反映到供应商的数据库,供应商及时供货,信息通过网络传送大大缩短了供货时间,从而使企业可以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反应,赢得时间优势。

转贴于

二、外贸企业互联网商务规划

外贸开展局域网商务,可以使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促进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和业务管理。但同时企业还须开展互联网商务,通过互联网与其供应商和客户等业务伙伴沟通,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响应,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企业应对所要开展的互联网商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建立Intranet和In-ternet相结合的网络,使得企业内部、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都可以通过这一网络进行交流,提高企业获取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首先,外贸企业建立企业网站,构建互联网商务平台。企业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起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站充分地展现企业自身及产品、服务,向公众宣传企业的管理、经营理念和策略,并且通过网络与大众保持良好的沟通,随时了解公众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产品及企业的经营战略,为顾客提供受欢迎的产品和优质完善的服务,从而树立起企业良好形象。而且互联网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提供全球各地的客户24小时的信息服务,进行“全天候销售”,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同时企业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密切同客户的业务联系,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改善与客户的关系,提高市场竞争地位。

其次,开展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强调个性化的营销方式,采用互联网开展营销具有极强的互动性。网络营销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竞争地位,有着与传统营销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外贸企业要充分利用客户资源,运用电子商务相关技术,通过客户交流,建立客户数据库,加强与客户业务合作等,从中获取大量针对性强、内容具体、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包括有关产品特征和性能、销售渠道、需求变动和潜在客户等,将其作为企业各种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建立完善的网上服务系统,企业安排专人负责,对于客户的疑问,企业及时回复并进行解决,进行产品的跟踪服务,了解客户需求及满意度,提高企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我国中小外贸企业也可以借助有实力的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中介平台,开展网络广告宣传。 有些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中介平台可以提供咨询、在线交易服务,甚至可以满足不同企业的个性化要求,如环球资源网、阿里巴巴、在线广交会等。 而有实力的大型外贸公司,可以凭借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信誉,直接把整个业务流程完整地移植到因特网上,并向其上下游企业开放这一渠道。

最后,全面集成企业信息,让客户、企业员工、供应商能够从统一的渠道获得所需的个性化信息。企业建立以核心数据库为基础的管理平台,通过网络建立企业与其供应链、客户及全方位市场需求之间的集成化大系统,包括CRM(Customers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客户关系管理)、SCM(Supply Chains Management 供应链管理)、OA(Office Automat-ics 办公自动化)等。企业将这些内部系统紧密集成,并把业务延伸到互联网上,让客户、供应商通过互联网与企业进行互动的、实时的信息交流,形成一个以客户为核心进行业务运作的现代信息化组织,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成本,同时整合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加强与企业外部的协作。

三、B/S模式的外贸电子商务系统架构

外贸企业在确定其电子商务战略后,须根据业务及其发展的需要完成外贸电子商务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只有及时有效地获取相关信息并正确地处理这些信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作为外贸电子商务系统,不仅应该使企业员工随时随地获得企业相关信息,快速反应,及时进行决策或业务处理,使企业在竞争当中处于有利地位;还应能将企业与客户紧密整合在一起,为国外客户提供贴切的服务。

传统的基于C/S(Client/Server)模式的电子商务系统无法满足企业这些自身和客户的需求,而且基于C/S模式开发的程序相互关联性很强,系统维护难度大,开发成本高。 而B/S结构的系统可以满足以上企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为管理者提供更为准确、快速的决策支持。所谓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整个系统采用Browser/Web/Database的三层体系结构。 客户层在系统中具体表现为浏览器,是整个应用系统的用户接口部分。Web层通过Web容器与客户层进行交流,Web服务器接受请求,通过Struts Action调用基于Hibernate 技术的数据层进行数据处理,并返回输出至客户端,从而实现与客户机进行信息资源的交互。资源层,又称为数据逻辑层,在系统中就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可由多个数据库系统组成,主要负责管理对数据库资料的读写(系统结构如图1)。在系统的客户端只需要一个浏览器,相关人员通过浏览器来查询、增加、修改、删除数据,对信息进行管理。

采用B/S结构设计的外贸电子商务系统,国外客户可以通过Internet,利用浏览器的方式,有权限的、远程、实时地查看其个性化信息,加强交流与沟通;企业也可以利用Internet随时随地给处于第一线的业务人员提供各种即时性的企业信息,如库存、新产品资料等,员工可以随时进入系统,处理其权限内的各项事务,从而促进企业信息沟通,提高工作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快捷周到的服务。

四、结束语

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给企业电子商务提供了先进的开发工具,同时也给企业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最终要以Internet为基础,通过完整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实现资源共享并推动交易进行,开辟新的市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收入。基于B/S模式外贸电子商务系统能够使企业通过计算机系统管理进出口业务,减少人工操作的随意性、增强企业内部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企业通过利用以Internet 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创建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信息流和价值流,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开展外贸活动,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最低成本响应多变的市场需求,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和巩固企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美] Ravi Kalakota, Andrew B. Washinton,著.查修杰,译.电子商务管理·技术·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3]谭宇,散长剑.论外贸企业的虚拟经营[J].国际贸易问题,2005,(5).

第6篇

【关键词】高职;第一次课

记得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第一节课,如果开头的一段话热情洋溢:板书的第一个字让学生为之赞叹;第一次朗读让学生为之感动;用丰富的表情和机灵的眼神吸引住学生;得体的幽默让学生笑起来:充满爱意的一次抚摸让学生感到亲切;教学方法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有趣。那么,你就成功了如果这样,而且今后也不懈怠,我敢说,你绝对成功了。”可见,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良好的第一印象,会成为此后师生交往的感情基础,也会成为师生共同进步、焕发课堂活力的内驱力;因此,上好第一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上好第一节课昵?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高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为例,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明确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引起学生的重视

首先,我向同学们介绍《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是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一门培养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然后,我向大家提问: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培养目标是什么?未来面临的就业岗位是什么?这些岗位需要什么样的核心能力?然后,告诉同学们《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是培养“进出口业务处理能力”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在进出口业务中完成贸易准备、交易磋商、合同履行、业务善后等工作,具备从事外贸业务操作的基本职业能力。因此,本课程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

然后,我向同学们介绍《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也是一门与考证密切联系的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进出口环节相关的知识并培养相应的操作技能。从下图1中我们看到与进出口环节知识直接关联的资格证书有外销员、报检员、货代员、报关员、单证员、跟单员等职业资格证书,要考取这些证书,就离不开这门课程的知识铺垫,所以,我们说本课程是与考证密切联系的课程。

图1 国贸类职业资格证书与进出口业务环节的对应关系

接着,介绍本课程在本专业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前置课程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剑桥商务英语》等,通过引入国际贸易概念、政策、贸易区域以及相关的商务英语知识,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专业基础、语言基础;后续课程包括《外贸单证实务》、《报关业务》、《外贸函电》等,是对《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中所涉及业务环节知识与技能的细分与深化训练,进一步完善了外贸从业人员所必需的能力要求。

通过以上介绍,同学们明确了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知道这门学科关乎他们的将来,对其发展有价值,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

二、搭建课程整体框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对同学们未来就业的外贸业务岗位进行分析,明确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了如下课程目标:A.知识目标:熟练掌握出口和进口各个业务环节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掌握出口和进易的程序和方法;深入了解有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及法律知识;了解其它贸易方式。B.能力目标:具备进出口贸易合同磋商能力、进出口贸易合同签订能力、进出口贸易合同履行能力。C.素质目标: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该具备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基本素质。

要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考核方式做了改革,我们要求学生以3-5人为一组,成立贸易公司,每个公司要模拟完成一项商品的进出口业务,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习相关进出口贸易知识。接着,向学生提问:要完成一笔出口业务,需要经过哪些程序?通过学生的参与,明确了一笔交易的业务流程是:交易前的准备、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的履行、业务善后。本课程教学将按照外贸业务流程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打破传统的章节式课程结构,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结构,在每个项目中,我们安排了若干个学习型工作任务,以项目为单元组织教学,以期达到相应能力。为了很好的实施教学活动,我们将在以后学习中把学习情境和工作场景相对接,探索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把本课中合同履行的部分内容如备货、报关等安排到黑旋风锯业股份有限公司、宜昌海关、集装箱码头进行,体现开放性、实践性的课程特色。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就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树立良好形象,建立良好的首因效应

除了以上课程设计外,在第一次课中教师还应注意建立起良好的首因效应。教育心理学表明: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接触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会对他人产生一定的定势作用。在教学中,运用好定势规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第一次课学生都存在着极强的好奇心理,他们渴望认识任课教师、领略教师的教学风采、了解课程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关键的一课,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对学习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首先,树立良好形象,把美带给学生。教师走进教室,N双眼睛从头到脚无数次地打量你,看得你毛骨悚然,心里发虚。笔者认为:如果之前没有充分的准备,这些犀利挑剔的眼光足以打败我们内心原本的那份坚定和自信可是别忘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新学期,这个时候他们最能够听得进去老师的每一句话,我们不妨利用这次机会,在这些“嫩”学生面前好好“SHOW”一把。在走进教室前,最好是修饰一下自己,包括发型、个人的衣着服饰等,一方面是彰显出你良好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对学生的重视程度。如男老师可打扮得帅气大方,女老师打扮端庄漂亮,自己不但信心倍增,心情也会跟着好起来,学生自然就把目光自然投射在老师的身上。

其次,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知识在传播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师生情感因素。在第一堂课中,老师要十分注重自己情感的发挥,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其实都应该包含“情”,通过饱满的情绪、昂扬的激情去感染学生。上课时充分利用面部表情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情,面带微笑。实践证明:和蔼可亲的笑容会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由的动脑思考,充分发挥主观积极性。而教师若利用通常意义上的“板面孔、不苟言笑”的严肃形象来树立自己的威信,属于一种不甚妥当的行为!其结果会导致学生对老师是敬畏而不是敬重。另外,充分利用心灵的窗口――眼睛去跟学生交流信息和情感,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课过程中,老师可采用环视和注视的相结合的方法管理听课秩序。环视使每个同学都感觉到老师在注意自己,因而能专心听讲。注视,可制止学生的违规行为,既代替了口头批评免得影响其他同学,又不伤害违纪学生的自尊心,一举两得,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四、采取多种方式,增强学生自信心

自信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自信心是学生成长动力系统中最强的源动力,也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最佳法宝。然而现实中,由于社会上对高职院校地位的认同较低,许多高职学生自认不如别人,如果不能正视现实和自己的新角色,没有进行恰当的心理调适,很可能会终日郁郁寡欢、不思进取,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所以,在第一次课中,我会利用一切机会去鼓励学生,赏识学生,通过介绍我校的一些优秀毕业生去激励学生,使这些人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一种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学习、工作经历会对他们起到示范作用,使他们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够取得榜样一样的成绩,并进而内化成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总之,第一次课的教学是为我们整学期教学所作的准备与铺垫,教师一定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信心,学生就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教学活动也将成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参考文献:

第7篇

“实在是不好意思,今天又聚不成了,还有笔货要报关,光是缴关税就跑了三趟了。”在一家进出口公司负责报关工作的小孟这个月已经是第二次放了朋友的鸽子,他经常需要为了缴纳税费而在海关和银行之间来回跑。

因为报关工作的繁琐,当下许多进出口企业的货物进口业务都是委托报关公司来做的,尤其是异地进出口业务。因此需要同报关公司之间产生大量非贸易的资金结算,这非常不利于企业的财务管理。

另外,在传统的进口业务流程中,企业往往忽视了进出口环节中尤为重要的一环――税费缴纳。致使缴税环节成为进口业务流程中的软肋,存在着通关效率低下、财务支出成本较高、资金及单据安全性差等问题。

随着我国进出口需求的逐步增长,进出口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金融危机的到来却使我国的进出口量锐减,促使进出口企业间的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许多进出口企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面临生死抉择。提高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是摆在进出口企业面前的头等大事。

在这种形势下,各物流企业在继续完善仓储、配送和电子网络的时候,开始不约而同地瞄准供应链的另一个关键环节――资金流。通过在物流服务中增加金融服务,成为物流企业争取客户和提高利润的一项重要举措。

银关通加速缴税和通关

近年来,“银关通”这项金融产品已逐渐被进出口企业所接受,只要轻点鼠标就能轻松付款,缴税和通关速度大大提高。

专门为进出口企业服务的“银关通”业务,它是银行为进出口企业实现电子化报关和无纸化通关而专门开发的一款金融服务新品,属于现金管理类产品,可以明显提高企业的通关效率,简化支付手续,优化业务流程,并能有效促进企业资金流、信息流和货物流的紧密结合。其最大优点是安全快捷为企业提供“7天×24小时”不间断的电子通关服务和异地报关、异地支付等服务。

企业在使用“银关通”业务后,只需要报关公司在货物到港后先进行电子申报,将打印出的报关单号码告知企业财务,企业财务人员在办公室里便可以立即通过电子口岸平台进行缴税,而且财务人员在外出时、节假日以及非工作时间同样可以进行缴税,在实时的缴税成功后,报关公司当时就能到海关办理货物通关放行手续,不需要查验的货物当天即可通关,并且资金始终在公司的掌控下,再电不需要和报关公司间进行频繁的财务结算。

目前网上支付的税费种类包括进口关税、出口关税、反倾销关税、进口增值税、罚没收入、关税缓税利息、消费税缓税利息、增值税缓税利息、进口消费税、邮递物品、监管手续费、滞报金、保证金、滞纳金等。

三大便利助推物流金融

可以看出,对于进出口企业而言,使用“银关通”的最大好处便是在于提高了通关效率。如果企业使用的是传统的柜台支付方式,那么需要将现场海关审验货物后出具的税费交纳凭证,提交至银行柜台进行税款缴纳,再将由银行转讫确认的完税凭证交回海关,才能完成货物通关放行。通过“银关通”业务,企业可以省却往返海关与银行之间的环节,直接通过电子口岸完成税费支付指令的发送,现场海关接收银行确认信息后为企业办理通关验放手续,整个流程在数分钟内即可完成。

其次全天候办理通关手续也大大方便了企业,同时节约了一定的成本。进出口外贸企业往往需要在货物运抵港口后快速办理货物通关放行,通过“银关通”业务,企业可在网上全天候办理税费缴纳,即便是节假日和银行营业时间之外,也能迅速完成货物通关验放,减少货物滞留港口所带来的高额费用。

再次,以上海为例,作为中国最大的外贸口岸,在上海口岸通关的企业中有近三分之二为非本地企业,“银关通”允许异地通关并缴纳税费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当企业在异地进行货物通关时,在异地产生的海关税费,可以在本地使用“银关通”业务在网上进行支付,相应税费由系统自动扣划并缴纳。

帮助企业盘活资金

“银关通”只要轻点鼠标就能轻松付款,大大提高缴税和通关速度。但如果企业突遇账户余额不足,临时头寸无法周转而货物又急需通关的情况,又该如何处理呢?尤其是遇到报关集中、应付税额巨大的情况,会使得缺少弹性的资金周转面临脱节的风险。

近年来,各大银行纷纷与海关总署合作推出网上支付担保业务,将传统的银行保函业务嫁接引人“银关通”业务中,其作用就是对症下药,解决上述难题。所谓“银关保”即网上支付银行担保业务,是银行在“银关通”网上支付业务原有平台上新增的一项业务功能,对于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银行可给予一定的“银关通”关税(费)支付担保额度。获得担保额度的客户,在货物通关时可在线使用银行的担保额度,借助银行信用先通关后缴税,在海关宽限期到期日之前缴纳关税费即可,海关宽限期内客户获得的银行担保融资享有免息待遇。

较之普通客户都可以申请“银关通”业务,“银关保”的企业客户需要符合申请银行保函业务的条件,银行按信贷流程进行评估,对企业现金流、还款能力进行综合考虑。同时,海关对企业也要进行审核,如评估对企业历年付费是否及时等。银行对企业的授信能力要求,主要看企业是否具有还款能力。简而言之,企业使用“银关保”产品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客户必须是“银关通”业务用户;二是必须签署综合授信协议和担保协议;三是依据协议在海关进行担保备案。

企业在银行获得相应的“银关通”关税(费)支付担保额度后,通过中国电子口岸直接向银行提交支付关税费的电子指令时,银行系统将实时响应,在企业担保额度充足的条件下将自动启用网上担保服务,实时返回担保成功信息,企业便可前往海关办理通关手续。

企业在银行申请银关担保额度时,一旦审批通过,在额度项下便可以分笔多次使用,且额度为逐笔释放,循环使用。每笔通关业务在获得银行担保成功后,企业即可随时实缴关税费款,或在宽限期到期日由银行主动代扣税费款,支付成功后该笔业务所占额度将自动恢复,并再次循环。

在海关允许的缴款宽限期内,企业可在部分银行完全享受免息待遇,为满足企业的短期头寸调拨提供最大的便利,大大提高企业的通关效率,同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第8篇

一、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

以往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通常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忽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直接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但一到实践中就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而用人单位也普遍反映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1教材内容注重理论知识,更新滞后

多数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材过于强调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内容的重点集中在理论阐述上,在实际运用方面却很少提及,一般都是通过案例引出概念,概念引出理论,最后再利用理论分析案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疲于对大量的概念、理论的记忆和理解,导致多数学生学习时都不主动去思考如何做一笔完整的进出口业务。而有些教材内容则滞后于国际贸易政策,没有随着国际形势而变化,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1.2缺乏“双师型”教师

目前,很多高校缺乏既精通国际经贸知识又熟悉进出口业务操作的“双师型” 教师,因为多数主讲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师是毕业后直接加入到教师队伍的,他们没有外贸实践工作的经历,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过度的依赖于课本,照本宣科,教学内容显得较空洞。

1.3实训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技术性和实务操作性较强,所以除了理论教学之外,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很多学校贸易实训的硬件设施薄弱,学生不能体验外贸业务中商品进出口的操作过程。当然,也一些院校购买了国际贸易实训平台软件,但是从使用效果上看不尽如人意,学生在实训前,通常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根本不清楚业务流程,很多学生只是当作好玩,实训达不到既定的要求。

2.教学方法

2.1方法传统,单一

很多老师在教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过程中,一般都把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理论的研究上,他们要求学生针对教材当中的知识点,通过做笔记和练习题的模式来进行学习。虽然很多老师上课都会采用多媒体设备,比如使用PPT课,也会列举案例、提问学生和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等。但有的教师使用PPT课时,课件不够生动,加上课件承载的内容多,教师不注意与学生互动,只顾自己讲,学生学习会觉得容易疲劳,不能激发出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2.2全中文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很强的涉外性和实践性,该课程与英语紧密联系,其中合同条款的磋商与订立、信用证的开立、审核与修改、提单、汇票、商业发票等出口单据的缮制等都要用英文来完成,因此对英语水平有较高要求。如果该课程继续采用全中文的教学模式,将不利于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很难将理论结合实践。

3.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多数高校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单一,期末笔试的卷面分数在学期总评成绩的分值比例较高。而通常笔试的考试内容偏重于知识记忆,有的任课教师甚至在考前划重点,缩小复习范围,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能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些误区,认为只要卷面成绩高,就算学好了实务课程,就会忽视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实践性训练,这对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措施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1.1选择合适的教材

在教材的选择方面,应该尽量选择一些最新版本的高职高专教材,这些教材往往比较注重实践操作,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而针对那些还没来得及纳入到教材内的新出台的政策、法规及规则,则需要任课教师及时通过网络搜集最近资料,并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对教材的补充。

另外,鉴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涉外性特点,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选择双语教材或英汉对照教材,这样有利于学生加强对专业术语的学习、掌握和应用。

2.加强师资培训,丰富师资队伍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由于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更需要同时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职业技能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高校应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寒暑假或者业余时间到一些外贸企业做兼职,或者挂职锻炼。通过直接参与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操作,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将教学内容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时也可将企业实际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另外,高校还可以请企业或有关部门(如海关、货代公司、银行等)的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或作为兼职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操作性强的业务以及最新、最前沿的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信息和动态。

3.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首先,高校应加强校内的实训室建设,购买用于贸易实训所必须的硬件和软件,使学生在实训室中通过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通常,实验项目和内容的设计应尽量模拟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比如可以从商务谈判开始,然后是签订合同、备货、运输、保险、商检、报关、结算,最后是索赔和理赔。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进口商、出 口商、生产商、进出口地的银行、保险公司等角色,来完成一项进出口业务的流程。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仿真的贸易环境中锻炼谈判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处理相关业务的能力。

虽然目前很多高校的正在使用的国际贸易模拟软件可以模拟外贸业务流程和场景,但它毕竟是一个虚拟环境,和外贸公司实际工作仍有很大差距。要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目标,就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应进行校外实训。因此,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可以选择当地进出口公司、货运公司、外贸公司等单位作为实践教学的基地。同时,也可以带学生到海关、码头、运输公司等参观学习,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渗透结合。

2.教学方法多元化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老师应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原则来组织教学活动。目前,创新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结合一些方法展开多元化的教学:

2.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克服传统的教科书式教学方式的最好方法,它可以增加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可以采用两种案例展开教学。第一种,每讲完一个知识点,找一个和该知识点相关的经典案例让学生分析。这种案例一般短小精悍,可以根据内容需要灵活使用,在讲解知识点时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还能短时间内调节课堂气氛。第二种是综合性案例,这类案例往往涵盖了较多的知识点,一般可以在讲授完某一章或几章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这种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他们积极发言。这样能够综合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模拟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设定的外贸人物角色设计案例,把学生引到实务情境,动态、立体地传授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教学中许多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模拟真实的贸易环境,在不同的情境下,要求学生完成各项任务。比如在运输、保险、信用证环节的讲授中,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学生做情境演示,每个小组选定一个合适的案例,小组每一名成员充当一名当事人,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每一小组在进行展示时,其他小组可与之进行互动。通过这种情境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团队合作,强化专业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

3.采用多元化的考核形式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核要改变一张考卷定成绩的简单模式,应该结合该课程教学方式的改变,考核内容也可作相应增加,除了传统的平时分和期末卷面分之外,还可以增加实训分、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中的表现分等。其中平时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作业及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实训分则考察学生在实训室里操作国际贸易业务的情况;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中的表现分主要考核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团队合作程度;而期末卷面分则主要考核学生对一些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各项考核内容的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

第9篇

关键词:外贸业务流程;外贸函电;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099-02

1 目前高职《英文外贸函电》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

目前,诸多高职院校在进行《英文外贸函电》的教学中,仍以传统的教师为课堂中心进行系统的、完整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明白知识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缺乏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中操练英文函电的机会,让学生感到“所学无用”,难以提高学习兴趣,难以形成学生的“职业技能”。

1.2 教学过程未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如何将学生的思维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是摆在每一个高职教育者面前的难题。同时高职学生本身也存在基础知识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针对《英文外贸函电》这种对学生专业知识、英语水平、写作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很多学生感到学习难度很大。而我们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弃学心理,因此,我们的《英文外贸函电》教学应尤其注重于学生的已知相结合,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2 外贸业务流程与《英文外贸函电》之间的关联

2.1 《英文外贸函电》课程的课程性质

《英文外贸函电》作为商务经纪与专业(报关与货运方面)的一本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融合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与英语写作的高层次应用语言课程,是建立在进出口业务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基础之上的专业技能课。

2.2 外贸业务流程与《英文外贸函电》之间的关联

《英文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融会贯通外贸专业知识,培养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知识,并能在实际外贸业务中熟练操作。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英文外贸函电》就是一种工具,帮助学习者运用此工具顺利开展外贸业务,完成外贸业务各流程的磋商,最终实现业务成交。

3 高职《英文外贸函电》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英文外贸函电》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笔者认为,《英文外贸函电》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总体原则应该是:教师帮助、引导学生把“够用”、“实用”的教学内容转化成自身“会用”、“能用”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英文外贸函电》课程改革的思路应该是:以学生职业技能为中心,以外贸业务流程为导向,以情景项目教学为过程的全新教学模式,本文重点讨论的是“以外贸业务流程为导向”。

4 基于外贸业务流程的高职《英文外贸函电》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实践

4.1 教学内容模块化

传统的《英文外贸函电》课程是以章节的形式、系统的介绍知识,内容繁杂,不适应具体工作环境,学生难以掌握,难以形成职业技能。因此,应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去粗取精,根据外贸业务的基本流程,也就是“建立业务联系――询盘――发盘――还盘――确认――下订单”六个基本步骤,将教学内容分为六个模块。而其他枝节性的、非主要的内容则融入到六个教学模块的教学当中。

4.2 教学组织职业化

教师最好能把外贸公司一些真实的往来业务函电作为教学补充资料发给学生,让他们结合教学内容,展开对比、分析的思考过程,从中去感悟真实的业务情景;另外,师生共同进行“角色扮演”,共同参与“贸易流程”的业务操作,共同思考每一步所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与英语表达。比如,教师可以创设真实工作场景的学习情境,把全班学生分成进口和出口公司两大组,展开教学过程。每个大组内再根据具体情况设立相应的岗位,学生结合《进出口业务》中的基本概念与业务环节,分角色进行“市场调研,寻找合作机会――询盘――报盘”等业务过程。这个部分的关键在于,学生要能分别从询盘和报盘的角度自如地进行口头和书面英语表达,把专业理论知识和英语表达融合在一起,需要分角色进行活动的学生互相之间反复操练,最终达到形成学生职业能力的目。

4.3 教学手段现代化

作为应该紧跟时代脉搏的高职教育者,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和互联网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例如,在《英文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基于外贸实际工作情景的视频,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情景,然后再以某一角色撰写英文外贸函电,这样比让学生单纯的写函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明白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4.4 考核方式任务化

笔者认为,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考核方式的转变。因为考核方式直接影响对教师所“教”和学生所“学”的内容的质量的评价方式。《英文外贸函电》是一门结合外贸知识的应用型语言课程,考核应以学生是否能够胜任和完成外贸业务中具体的工作任务作为考核的评价依据,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词汇和语法的掌握情况。在考核中,教师可以给定学生一段有关外贸业务磋商的背景材料,然后让其分析其中涉及到的函电类型,然后再根据要求撰写有关英文外贸函电;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考核结果时,应重点关注函电本身的功能性,也就是是否能够达到沟通业务的目的,而非单词拼写、语法、句法是否准确。

5 结语

《英文外贸函电》是一门沟通外贸业务的专业技能课程,内容丰富,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精深的英文知识,同时要具有外贸业务的相关知识。另外,由于当今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和高职教育的特殊使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也是基于外贸业务流程的《英文外贸函电》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引航灯和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隋思忠,曾玲.外贸英语函电[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徐美荣.外贸英语函电[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第10篇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 人才需求 外贸

随着我国加人WTO,中国与世界市场接轨的步伐逐渐加快,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已是我国目前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之一,自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创纪录的两位数。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瞄向世界市场,外贸事业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直接造成了对外贸人才需求的热潮。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现今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问题。

1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经历了自2008年H月以来的连续大幅下挫,到2009年3月份开始企稳回升,8月份回升趋势基本确立,11月份进出口总值同比开始增长,12月份进口和出口同比双双出现强劲增长,环比也呈现大幅增长,月度进口值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月度出口值也列历史第四高位,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在加速复苏。

2用人单位外贸人才需求情况

根据部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5年内,国内拥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数量将达到36万家,是现在外贸企业数量的2倍,仅按每家新增企业需要10位外贸专才,就需要180万人。而根据教育部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中国每年高校类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外贸工作,也只能培养出65万外贸人才,尚有100多万人才的缺口。近来,为应对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冲击,政府出台了各种政策鼓励重点外经贸企业增资扩产,扩大进出口和内销,外资企业的引进也直接导致外贸人才需求的上涨。

为了取得更有力,更实际的用人信息,笔者去了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等国内几大招聘网站,查询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各企事业单位对国贸专业的网上招聘要求。从查询过的公司中可以总结出几个问题: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英语要求颇高,一般为英语六级以上水平,口语要好,表达流利。大都招聘大专毕业或高中毕业的懂国际贸易的学生,本科毕业的英语专业或国贸专业学生也在一些公司招聘考虑范围之内。招聘职位以报关员、销售业务员、租船员、外事秘书、外贸业务员、销售主管等为主,大多为国际贸易实务。在性别上,客服和秘书要求女性的较多,在销售、制单等职位上要求男性的居多。而对工作年限一般要求两年以上者为佳。不尽然的是,企业十分注重应聘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及工作经验。

3外贸人才结构的需求预测

3.1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即外销员

外贸业务员是外贸企业中从事进出口贸易磋商、谈判、签约等工作的人员,有时可能还要兼顾运输、保险、报关、报检等业务,这类人员通常需要国际贸易及相关专业毕业,英语口语一定要相当流利,有国际贸易经验,熟悉海外市场,熟悉国际贸易整个流程,具备良好的市场开拓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从业人员参加国家外销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国家商务部和人事部联合颁发的《国际商务从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全国通用,是外经贸从业人员上岗和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必备条件。

3.2国际商务谈判人才

根据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国际商务谈判人才会是一个重要需求,主要涉及的领域有信息通讯、生物工程与医药、环境保护、新材料与新能源等专业,与市场开发领域的招商引资、海外融资、上市与开拓海外市场等活动。国际贸易的成交金额动辄数百万美元,对企业来说国际商务谈判师是外贸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人物,特别是有职业证书和实际经验的国际商务谈判人才在猎头市场中往往是有价无市。

3 .3各类证书持有者(单证员、跟单员、:报检员及报关员)

单证员:在国际贸易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无一不是通过各种单据凭证来维持。因此,外贸企业对单证员的需求较大。由于单证员操作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外贸业务结汇的时效和成败,从业要求较高,而现如今的从业人员中,持专业证书的在10%;左右。因此,具有单证员证书者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抢手货”。此外,国际贸易单证操作技能是每个从事外贸业务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大学生进人外贸、外资企业从事外贸工作,一般都从单证操作员做起,因此,求职前最好先考张单证员证书。

跟单员:外贸跟单员是我国商务行业继国际商务从业资格(外销员)、国际货代员、国际商务单证员职业资格培训考试后第四个岗位的培训与认证考试,是外贸行业又一热门职业。跟单员的主要工作是在企业业务流程运作过程中,以客户定单为依据,跟踪产品(服务)运作流向并督促定单落实的专业人员,是各企业开展各项业务,特别是外贸业务的基础性人才之一。

报检员:2007年,报检员开始实行全国统考,规定各地检验检疫机构颁发的现有报检员证书,将停止使用,没有参加“报检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获得“报检员证书”的人员将不再具有报检资格,不得从事报检业务。

第11篇

论文摘要:人才所需掌握的东西越来越多是必然的,单一性的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成为同时掌握几项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已日渐成为趋势,国际贫易行业已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单纯为7创汇而经营外贫出口的初级阶段到现在的已比较优势交换一一以“双盛”为目的新阶段。

随着我国加人WTO,中国与世界市场接轨的步伐逐渐加快,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已是我国目前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之一,自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创纪录的两位数。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瞄向世界市场,外贸事业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直接造成了对外贸人才需求的热潮。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现今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问题。

1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经历了自2008年H月以来的连续大幅下挫,到2009年3月份开始企稳回升,8月份回升趋势基本确立,11月份进出口总值同比开始增长,12月份进口和出口同比双双出现强劲增长,环比也呈现大幅增长,月度进口值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月度出口值也列历史第四高位,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在加速复苏。

2用人单位外贸人才需求情况

根据部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5年内,国内拥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数量将达到36万家,是现在外贸企业数量的2倍,仅按每家新增企业需要10位外贸专才,就需要180万人。而根据教育部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中国每年高校类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外贸工作,也只能培养出65万外贸人才,尚有100多万人才的缺口。近来,为应对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冲击,政府出台了各种政策鼓励重点外经贸企业增资扩产,扩大进出口和内销,外资企业的引进也直接导致外贸人才需求的上涨。

为了取得更有力,更实际的用人信息,笔者去了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等国内几大招聘网站,查询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各企事业单位对国贸专业的网上招聘要求。从查询过的公司中可以总结出几个问题: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英语要求颇高,一般为英语六级以上水平,口语要好,表达流利。大都招聘大专毕业或高中毕业的懂国际贸易的学生,本科毕业的英语专业或国贸专业学生也在一些公司招聘考虑范围之内。招聘职位以报关员、销售业务员、租船员、外事秘书、外贸业务员、销售主管等为主,大多为国际贸易实务。在性别上,客服和秘书要求女性的较多,在销售、制单等职位上要求男性的居多。而对工作年限一般要求两年以上者为佳。不尽然的是,企业十分注重应聘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及工作经验。

3外贸人才结构的需求预测

3.1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即外销员

外贸业务员是外贸企业中从事进出口贸易磋商、谈判、签约等工作的人员,有时可能还要兼顾运输、保险、报关、报检等业务,这类人员通常需要国际贸易及相关专业毕业,英语口语一定要相当流利,有国际贸易经验,熟悉海外市场,熟悉国际贸易整个流程,具备良好的市场开拓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从业人员参加国家外销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国家商务部和人事部联合颁发的《国际商务从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全国通用,是外经贸从业人员上岗和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必备条件。

3.2国际商务谈判人才

根据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国际商务谈判人才会是一个重要需求,主要涉及的领域有信息通讯、生物工程与医药、环境保护、新材料与新能源等专业,与市场开发领域的招商引资、海外融资、上市与开拓海外市场等活动。国际贸易的成交金额动辄数百万美元,对企业来说国际商务谈判师是外贸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人物,特别是有职业证书和实际经验的国际商务谈判人才在猎头市场中往往是有价无市。

3.3各类证书持有者(单证员、跟单员、:报检员及报关员)

单证员:在国际贸易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无一不是通过各种单据凭证来维持。因此,外贸企业对单证员的需求较大。由于单证员操作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外贸业务结汇的时效和成败,从业要求较高,而现如今的从业人员中,持专业证书的在10%;左右。因此,具有单证员证书者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抢手货”。此外,国际贸易单证操作技能是每个从事外贸业务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大学生进人外贸、外资企业从事外贸工作,一般都从单证操作员做起,因此,求职前最好先考张单证员证书。

跟单员:外贸跟单员是我国商务行业继国际商务从业资格(外销员)、国际货代员、国际商务单证员职业资格培训考试后第四个岗位的培训与认证考试,是外贸行业又一热门职业。跟单员的主要工作是在企业业务流程运作过程中,以客户定单为依据,跟踪产品(服务)运作流向并督促定单落实的专业人员,是各企业开展各项业务,特别是外贸业务的基础性人才之一。

报检员:2007年,报检员开始实行全国统考,规定各地检验检疫机构颁发的现有报检员证书,将停止使用,没有参加“报检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获得“报检员证书”的人员将不再具有报检资格,不得从事报检业务。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1―0062―02

情景模拟教学是一种通过学生对事物或事件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在所设情景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理解教学内容,短时间内提升能力的认知方法。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有关理论和实际业务的课程,具有很强的涉外性和实践性,课程本身与英语紧密相连,但许多学生不习惯用英语思维和操作,很难自如地用英文草拟函电,更不用说用英文制作正确、规范的进出口单据了。因此,要使学生掌握规范的国际贸易流程必须开展双语教学。同时,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普遍较低,笔者在教学中,通过使用浙科国际贸易进出口模拟教学软件,建立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外贸实务操作技能的训练与提高。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建立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旨在训练学生能独立与外商签订完整的国际贸易合同,并从语言方面保证国际贸易合同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严谨性,学生能独立履行国际货物买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函电写作、单证缮制和合同拟定方面的技术和语言任务。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情景模拟过程中,学生通过解决各种任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进出口贸易的整个流程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对国际贸易实务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学校的商务电子模拟实验室,依托浙科国际贸易进出口模拟教学平台,以出易的流程为主线,针对进出口贸易的建立业务关系、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催证、审证、改证、备货、出口托运订舱、出口货物投险、出口货物报验、出口货物报关、出口制单结汇、银行、保险、船务运输、报关等流程,进行情景模拟实践。笔者把全班同学分成十多个4~6人小组,分别代表进出口公司、银行(开证行、议付行等)、保险、海关、商检和国际货运等不同公司,进行商品价格核算、交易条件磋商、买卖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与修改、出口货物订舱、报验、通关、投保,以及贸易单据制作与审核等主要业务。通过生动的实例及大量的模拟操作,使学生在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切身体验商品出易的全过程,从而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各个业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和得体的英语表达方式。

本模式将外贸实务的训练任务分为三大模块,即外贸函电模块、外贸单证模块和外贸合同模块,共计18个课时的训练。在外贸函电和单证模块实训中,通过电脑的业务流程展示板,中英语言的交替呈现,使学生熟悉和体验国际贸易流程。所有步骤中均设立大量的函电、单证练习,用于学生填写和模拟训练,实训作业采取教师在线批阅评估和各小组交流评估两种检查形式,最后进行课堂作业展示和点评。在外贸合同模块实训中,主要由合同签订准备阶段、签订合同阶段、合同履行阶段三部分组成。通过合同阶段的训练,使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中有关合同条款的内容更加深的理解,用英文起草合同,对国际贸易合同条款的英文表达方式熟练掌握,尤其是进一步了解外贸英文合同的语言特征,能正确理解和翻译合同英语中出现的古体词、正式词、专业术语及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各种长句。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意义

在实验室学生利用教学软件,通过网上模拟,实现国际贸易的无纸化操作,从进出口合同的交易磋商、函电往来、合同签订、信用证的开立、出口货物托运订舱、出口报关投保、出口单据制作、银行审单结汇等具体操作程序,通过一个完整的进出口业务案例串连起来,使学生通过实习,完成一笔进出口业务的真切体验。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为学生日后走上外经贸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双语情景模拟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仿真的实践平台,将现实中的国贸实务环节的具体问题带到课堂,把枯燥单调的国贸理论知识变成解决真实问题的情景模拟;把教师的单向讲授变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把个人的思路变为集体的智慧;在对具体的三大外贸实训模块的模拟训练中,实现知识的习得和能力的提高。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中通过亲身体验自觉地将国际贸易实务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进而低成本、高效率地综合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对于解决课堂与社会分隔、学与用脱节、理论与实践分离的问题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国际贸易实务情景模拟教学模式融知识教育、技能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四大功能为一体,它涉及国贸基本知识、规则和惯例,具有知识教育功能;它注重进出口业务操作,因而又具有技能教育功能;它所培养的人才是面向国际经济市场,与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国际商人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他们需要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英语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因此,素质教育也是国际贸易实训教学应有的功能。此外,外经贸人员要面对的是竞争激烈、千变万化的国际市场,需要解决层出不穷的国际贸易新问题,需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因而它还具有创新教育的功能。

三、对双语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通过对76名参与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学生的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笔者发现:

1. 课堂利用效率高,师生对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较满意,但课时量还应再增加。学生在参与实训前已学过相关的国贸理论知识, 加上实训前熟悉了相关的国贸英文专业术语, 因此实训课上教师的英语讲解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在实训操作辅导中,简单的英语对话既增强了师生的互动性, 又提高了双语教学的课堂效率。师生对这种良性互动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均感到满意,达到95%。同时,约32%的学生认为,应适度减少教师课堂讲授的学时,加大实践模拟演练时间,充分发挥实践环节,从而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

2. 情景模拟实训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应注意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模拟进出口贸易环境,使学生在模拟的职业氛围中学习相应岗位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这种实践教学,可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团结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教学模式认为教师是知识来源的象征,其角色好似一位军事指挥官,学生对老师必须言听计从;相反,情景模拟教学则认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通过主动的模拟实验操作,有利于促进其主体性的发展。在情景模拟教学实训中,教师更多是扮演一个引领者的角色,学生才是真正的教学活动的主角,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具体任务,发现自身在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通过一次次地反复训练操作改正这些错误,进而实现自我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实践课程的组织上,由于承担不同的外贸业务角色,指导老师应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确保每个学生对所有工作流程统一安排,全面实践。

3. 情景模拟教学趣味性强,但对构建情景的相关性和针对性要求较高。情景模拟教学脱离了传统课堂的束缚,带给学生全新的视角来接受知识和技能,因而学生们都比较喜欢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通过模拟真实的情景,由学生扮演贸易进出口中的相关角色,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同时弥补了传统教学中体验性和趣味性不足的缺陷。但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设计的情景对其相关性和针对性要求较高。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跨国界的商品交易,交易双方相距遥远,决定了这种交流基本是以传真、电子邮件等间接方式进行,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专业方面的能力,包括搜集信息、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拟定函电以及与客户交流和应变能力、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这些都需要创设一种情景,构建的情景要紧紧地围绕相关教学内容展开, 根据教学内容在情景中做出具体要求。同时,设计的情景应该是课堂上所不能轻易接触到或实践到的内容,或者说是教学内容中一些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