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字教育报告

数字教育报告

时间:2023-06-08 11:26: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字教育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字教育报告

第1篇

教育部11月19日在北京召开“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启动会。今明两年内,为全国6万多个教学点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让农村边远地区师生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据悉,“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而启动实施的一个重大项目。其主要内容是,在今明两年内,为全国6万多个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组织教学点应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各教学点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高教育质量,基本满足农村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部长助理陈舜主持会议。杜占元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报告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是教育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和推动力。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为契机,切实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他强调,各地和有关单位,要明确责任、分工协作,扎实工作、共同努力,按时、按要求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务必在明年春季开学前,把今年实施建设的所有教学点设备配置、安装到位,并在春季开学后逐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让教学点有资源、开齐课、开好课。同时,要统筹安排、精心部署、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今明两年各项重点工作,确保按时取得明显进展,尽快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重视,使广大基层学校与师生实实在在感受到教育信息化的成效。

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来源:中国教育报记者:李曜明)

第2篇

2016—2017年,高速宽带网络发展迅猛,移动互联网进入以“万物互联”为特征的5G时代。同时,人工智能逐渐拓展应用到智慧型手机、物联网、车联网等产业,人类原有生活形态正在发生根本转变[1-2]。自媒体、流媒体、网络直播、虚拟现实、内容创业等开始井喷式发展,“知识付费”带来数字化转型营利新模式,这一切都表明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不断加深,新媒体融合步入提速升级阶段。置身这样的时代,教育期刊作为特殊的窄众化传媒,正在努力寻求“教育+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融合。在此契机下,发挥工匠精神成为教育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新诉求,也就是说,教育期刊应将大数据时代的创新理念与传统媒体长期孕育的工匠精神相结合,坚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觉和教育化人的使命意识,用精益求精的精神推动教育期刊的新媒体建设,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建构“知识共同体”,形成一体化产业链。

一、教育期刊的特殊性及新媒体融合现状

(一)教育期刊的特殊性

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出版期刊10084种,其中文化、教育类期刊共1383种,占13.71%。教育期刊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乃至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宣传教育政策,关注教育思想,传播先进经验,观察教育生态,推广先进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帮助家长深度理解教育政策法规,帮助学生提升知识素养,像一座桥梁架设在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之间。教育期刊的受众,至少应包括:(1)寻求个体发展的学生;(2)需要获得专业成长的教师;(3)需要分享教育经验的家长;(4)需要交流经验的教育专家和研究者;(5)需要解读政策的教育部门;(6)寻求合作机会的教育产品供应商。对每一类群体又可根据年龄、兴趣、习惯、关注点等进行细分。我国互联网普及率逐年攀升,截至2017年6月,网民规模达7.5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20—29岁的群体占比最高,达29.7%;10—19岁的群体占比为19.4%;10岁以下的群体占比为3.1%[3]。应该说,0—29岁的群体是教育报刊的主要用户。这一群体涵盖接受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的全年龄段学生。这些教育期刊用户群体是移动互联、数字化生活方式的最有力的拥抱者。此外,教师、家长、研究者扩大了教育期刊受众范围。众所周知,“教育是特殊的,教育产品不同于普通产品”。文化知识、伦理道德、思想观念等作为无形的产品,格外强调教育产品的服务功能。日益明确的受众需求和日益强化的服务功能,使得新媒体融合成为教育期刊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期刊必须加快新媒体融合的速度,加大新媒体融合的力度。

(二)教育期刊新媒体融合的常见做法及问题

新媒体究竟是什么?新在哪里?事实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只是相对的概念[4]。在本质上,作为“媒体”,它们都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新媒体是当下最新产生的、最受用户追逐和喜爱的代表性媒介[5],并无固定的指向,具有可变性。《2017年媒体现状报告》指出,不少新闻记者认为数字和社交媒体都已成为新的传统媒体[6]。对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个概念,能清晰地看到:新媒体使传统媒体失去作为传播主体的优越地位;在新媒体面前,信息接受者获得双重身份———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受众角色、地位的这一变化,使新媒体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并借助技术积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信息交流的即时性和受众的双重身份,使得新媒体的交互性突出。近几年,一些教育期刊致力于建设微信公众号、开发APP、转化电子期刊等[7],取得显著成绩。以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的几大报刊的微信公众号建设为例,2014—2017年,部分报刊原有资源成功转移到微信公众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吸取粉丝,“小学生数学报”微信公众号现有粉丝数近150万,“最美教育人”微信公众号现有粉丝数近42万,“初中生世界”微信公众号现有粉丝数约28万,“江苏教育”和“阅读”微信公众号现有粉丝数近7万。总体来看,这些公众号目前已经良性运转,不过,教育期刊鲜明的教育主导性、区域性,使得其市场化程度较低,同质化竞争严重。相对于期刊的实际订阅量而言,教育期刊公众号依旧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二、教育期刊新媒体转型与工匠精神

长期以来,教育期刊从选题策划到“三审三校”,认真把好质量关,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应该延续到新媒体融合中,或者说,“新媒体更需要在技术驱动之下,深化传统媒体引以为傲的工匠精神”[8]。2016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此后又在讲话中指出,“要把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协同起来,形成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由此,“培育工匠精神”成为全民共识。教育期刊新媒体转型后的顺利发展,急切呼唤工匠精神[9]。(一)教育期刊新媒体融合对工匠精神的新诉求教育期刊一直把质量当作生命线,通过精心编选高品质精品期刊为学生提供精神大餐。对教育期刊来说,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坚持教育宣传阵地的使命意识。教育期刊的编辑承担着鲜明的文化责任和教育化人的光荣使命。教育期刊编辑应时刻牢记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坚持精益求精的编辑理念。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教育期刊出版者应以高度的责任心,树立精品意识,讲求编校质量,在力求零差错率的基础上,策划优秀选题,精心打造栏目,精选优质内容,为受众提供丰富的阅读体验。第三,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教育期刊要求编辑保持较高的捕捉信息的敏感度,不断增强学养,开阔视野,研究新媒体的特质,理解新媒体受众的需求,探索当代出版领域的发展方向。在新媒体建设过程中呼唤传统媒体出版者的工匠精神,必将带来精益求精的编辑理念和职业素养的回归,生产出适合教育期刊新媒体传播的优质内容,关注新媒体用户的体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二)教育期刊新媒体融合中践行工匠精神的具体方法工匠精神强调知行合一。在新媒体融合实践中,教育期刊编辑不仅要坚持出版理想,而且要身体力行,践行工匠精神,以优质资源与期刊用户形成情感互动,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公信力,扩大平台传播力度。为此,在教育期刊的新媒体融合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三点。1.精心研究受众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教育期刊要按照新媒体的属性钻研用户需求,分析用户行为,用精致化、个性化的服务赢取用户的高黏合度和高忠诚度。新媒体融合的方向为:其一,针对中小学生群体,转化K12在线教育模式,将原有作者资源、名师资源、教育优质资源与学生知识需求相连接,开发APP平台;其二,对家长群体形成的社群化经济共同体,提供优质指导;其三,针对教师、研究者群体,搭建“知识付费”式新平台。2.全方位搭建数字化平台,打造一体化融合产业链教育期刊在形成以上层级需求模型的基础上,应全方位搭建数字化平台,潜心研究行业发展状况,关注新兴媒体样式的营利模式,关注新媒体发展动向。线上,以恰当方式将视频直播、社交网站、数字化阅读与虚拟现实体验相关联,促进阅读方式的改进;线下,建立教育期刊专业博物馆,加强阅读体验,展现我国教育发展脉络。3.培育大数据思维,建构“知识共同体”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可以帮助人们建立庞大、多元的知识体系。教育期刊应以品牌号召联合不同媒体平台,将数字资源聚拢为“知识共同体”。同时,建立明晰的版权机制和网络安全机制,保障数字化转型进程。

三、结语

教育期刊谋求新媒体融合发展,只有以工匠精神认真研究用户,研究大数据发展趋势,准确捕捉核心要素,提升创新能力,多方位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形成更为有效的传播方式,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才能拓宽市场,凸显新媒体的真正价值,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形成一体化融合产业链,实现教育期刊的价值。

第3篇

基础教育面临的六项新技术

近期发展 在未来12个月以内,移动学习设备与平板电脑将风靡世界,人们可随时随地借助这些工具进行工作、娱乐和学习。移动设备及其应用程序将一举改变被学校禁用的待遇,逐步成为基础教育阶段日益重要的学习工具。移动设备可以帮助学生推导复杂的数学公式,存储、分享学习笔记和读书评论。此外,平板电脑将为学习者提供优于移动手机、便携式电脑和台式电脑的便捷支持,而且体积小、容量大、价格低廉,特别有利于开展一对一和其他各种形式的学习。

中期发展 在未来2至3年期间,有两种新兴技术将会被广泛采用,即“基于游戏的学习”和“个人学习环境”。已有研究表明,以学习为目的的游戏的最大价值在于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并激发他们的深度学习。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游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一些教师自发进行实验的。此外,也有一些机构与学校合作设计并实施游戏教学。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其应用程序已经营造了替代鼠标的个人学习环境,并可以作为电子档案使用,进而导致集中管理、基于服务的技术模式向分散式、可移动的模式发展。

远期发展 在未来4至5年,增强现实和自然用户界面将成为新的技术。这一技术代表一种直觉性认知路径。使用者可将数据与现实事物、特定情境及其过程相结合,从而获得更为深刻的认知。由于视频界面可以回应人发出的触摸、动作、声音指令,甚至面部表情所做出的指令信号,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与设备之间的互动方式。该技术对于教学可能产生的影响还是值得热切期待的。

基础教育信息化面临的6个挑战

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局限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数字媒体技能培养在教师教育中仍然比较薄弱。教师普遍拥有使用数字媒体的基本能力还远未实现。因此,需要开展在职学习加以弥补。这一挑战的严峻性并不完全在于掌握数字化基本技能和工具,而是获得思维方式的转变。

基础教育必须面对日益出现的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方式的互补融合。传统的“授课+考试”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但是有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或许可以借鉴,即“翻转课堂”,主要是采用互联网提供的大量视频资源,帮助学生在课外自学新的概念和材料,而将课堂作为学生之间讨论、合作、探究问题和开展实验的场所。

现有技术及教学实践并不能为个性化学习提供充分的支持。个性化教育需求催生的新技术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自主学习,并提供适切的教学服务。然而,以一套模式应对所有学生的教学方法既不能保证教学效益,也不能适应需求各异的学习者及其学习方式。

学校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会成为制约新技术应用的重大挑战。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保持不变,任何变革都会遭遇抵制。目前,学习者除正规学习之外,还面临越来越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包括非正规学习、网络学习、家庭学习等形式。这些正在将他们从传统的教育中逐渐吸引开来。

兼容真实生活体验的学习严重不足,现有实践也没有得到实事求是的评价。这类问题在基础教育中十分严重。学生只有将他们通过学习知晓的世界与现实存在的世界建立联系,才能有效地为现实社会生活做好准备。为此目的,采取项目学习是引导学生应用技术手段整合学校课程与社会真实生活,并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就业、履行公民职责做好准备的有效方式。

第4篇

关键词 教辅出版物;数字出版;网络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3-0156-01

据中国教育报统计,目前我国中小学在校人数接近2亿,中小学校接近40万所,相对应的中小学教育类图书的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教辅出版物是我国出版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中看到,2012年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速,2012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达到1935.49亿元,同比增长40.47%,数字出版的产业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互联网广告753.1亿元,网络游戏569.6亿元,手机出版(包含手机彩铃、铃音、手机游戏等)486.5亿元,除了这三大块,其他则是网络期刊、电子书、数字报纸、博客、在线音乐、网络动漫等。而在传统出版领域占据绝对优势的教辅出版在数字出版的大潮中却几乎没有发言权,在教辅出版市场叱咤风云的众多企业和出版机构在互联网企业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几乎没有抵抗能力。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数字出版时代已经来临,出版的数字化已经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出版产业,教辅出版业不例外。教辅出版机构必须深入进行数字化出版转型的思考和探索,以适应并进而赶超数字化出版的潮流。而在这个过程中,对教辅数字化盈利模式的思考与探索无疑是重中之重。

1 为传统教辅提供资源性支持

进入数字出版时代,教辅图书的使用者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了改变,年轻一代已经厌倦了枯燥单一的纸介质的传统教辅图书,潜在的中小学读者思维更加活跃,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发生了改变。而数字出版技术形式生动、信息海量、互动性强等特性正可以弥补传统教辅的这些缺陷,因此,利用数字出版技术为传统教辅出版提供资源性支持,提供增值服务可以极大提高传统教辅的竞争力,这虽然不是直接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但却是目前众多传统教辅企业采取最多的方式,有效促进了传统教辅的销售。笔者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352高分专题》进行了优化升级,这套教辅,以专题讲解为主,并配有适当的专题练习,但他在传统教辅的基础上做了突破,在书中插入不少二维码,学生可以通过扫描这些二维码,获取相关内容的讲课视频、知识背景以及历年与此试题类似的真题等。二维码中包含的数字出版内容为传统的图书增值了,一定程度上为此出版物的畅销加分不少。

2 手机教辅

在智能手机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手机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教辅出版机构在进行教辅出版数字化方面必须要考虑的。目前智能手机的功能已经非常强大,可以将教辅图书的内容进行设计、整理、改变,为使用者提供音频、视频、动画、交互等多层次、多感官的体验,使用户获得极好的使用体验,手机教辅有望成为教辅的数字出版物的重要表现形式。手机教辅《百词斩》获得了很好的市场认可,这款教辅主要针对英语单词学习和巩固,使用者结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实际需求确定学习周期,软件会自动制定出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学习多少单词,学习过程中,为每个单词提供了读音、拼写、图片、例句、易错提示、中文翻译等全方位的支持,包括在一个学习计划中从不同角度和频次重复加深所学单词的印象,使用者在熟悉和掌握某一个单词后,软件的“斩”的功能可以把这个单词剔除掉,给使用者很好的使用体验和满足感。这款创意新颖的手机教辅上市之后,吸引了大量的用户,有不少用户已经成为这款用户的“脑残粉”。当使用者为了掌握更多的英语单词,就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购买学习计划,并配套相应的图书,这款手机教辅形成了很好的盈利联动。尤其近两年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功能日益完善,手机教辅的定期更新、手机教辅游戏内容、手机教辅学习社区建设均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 电子书包

电子书包是教辅出版数字化的一大创新。电子书包与传统教辅图书相比,具有很多优势。首先,电子书包携带更大方便,电子书包的重量通常不超过一公斤,减轻了学生沉重的传统书包的负担;其次,电子书包的容量巨大,2万多部图书可以存储在1G的空间里,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海量的知识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最后,电子书包的功能强大,学习、娱乐、游戏、学习管理和成长记录等都蕴含其中。国内已经有很多出版单位,可以在试水电子书包领域。其中辽宁出版集团、江苏凤凰传媒集团已经试水电子书包领域。国家教育和出版管理部门都给予电子书包很高的认可。电子书包项目在2011年已经被列入国家教育的中长期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电子书包的技术标准已经刚公布。在网络环境不断优化和数字技术继续发展的大前提下,电子书包的推广和应用已经有成为现实的可能。

4 在线学习平台

随着技术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一些在线学习平台不断出现,在线学习平台的参与者越来越多。这些平台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的特点,为中小学课外辅导教育搭建交流平台,具备辅导、交流和评测等功能。其中,北京曲一线图书策划有限公司在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上可圈可点,他们的网络错题本,利用网络和手机应用快速实现错题的整理以及变式题推送,图书和网络能实现有效结合。山东志鸿教育集团的在线平台为老师提供专业教育资源和教学应用,平台中涵盖了各地名校的海量资源,试卷、课件、教案、视频课程、文件素材以及论文、作文等资源。志鸿e学通则面向中小学生,整合国内优秀、权威的教育资源,形式生动,内容丰富,为孩子打造了同步课堂学习、升学应试训练以及基本技能提供等内容。

其实,无论是为传统教辅提供资源性支持,还是以电子书包、手机教辅、在线学习平台等模式直接盈利,依赖的最终还是内容,传统教辅出版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相比,最大的优势显然还在内容,如何将积攒多年的非常有竞争力的内容呈现出来,是传统教辅出版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如何打造一个有竞争力的盈利模式则更加需要传统教辅出版企业去思考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姜涛.当教辅图书遇上数字出版[J].出版参考,2014(10).

[2]闫巍.论数字出版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软件,2013(07).

[3]陈冠兰,刘丽.新媒体环境下全球期刊业的转型与发展[J].青年记者,2013(08).

[4]陈冠兰.当前中国期刊业数字出版的趋势[J].传媒,2014.

第5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031-0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仪器仪表的内涵已发展为包含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储存和控制等综合功能的测控系统。教育部在1998年版《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中,将原来十一个仪器仪表类专业整合而形成一个新的综合性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该专业是一个集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于一体的综合型专业。

目前,国内各高校的测控专业名称虽然相同,但培养目标和侧重方向却差别很大。有的侧重于精密仪器,有的侧重于光学仪器,有的侧重于电子信息。做为独立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于2005年开始招生,采取以电子信息方向为侧重的宽口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突出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3+1”的培养模式,学生理论学习为三年,最后一年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锻炼学生实践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专业培养目标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主要研究两方面内容,一是测控系统,二是仪器仪表。“测”指测试技术,“控”指控制技术,“仪器”是指仪器仪表技术,如图1所示。将这三方面技术有机结合,培养能在传感技术、工业检测、过程控制、信息处理、仪器与系统等领域从事开发、设计、制造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测控专业涉及到包括光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信息与控制等多种学科。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科学的、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建立以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检测技术、控制五方面为基础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每个模块为一个课程组,后续的课程改革、课程建设都以课程模块为单位。

具体来说,电子技术模块的课程有三电(电路、模电、数电)、测控电路、EDA技术及应用等。计算机模块的课程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应用、测控技术与系统、DSP原理与应用、虚拟仪器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等。信息处理模块的课程有数字信号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数字图像采集与处理等。检测技术模块的课程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控制电机、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等。控制技术模块的课程有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与仪表等。

进行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而不是针对某门课程单独建设,有利于课程内容本身的衔接与完善,也有利于师资队伍、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其他各项与课程教学有关的活动的进行。

三、实践环节建设

测控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类专业。目前该专业的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经过探索、实践,我们认为应从三方面改进实践性教学环节:①课程实验,对于长实验学时课程,如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压缩验证性实验量,加大综合型、设计型的长学时实验。目前很多实验设备都是“黑箱”式的实验箱,学生只需按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操作,并不利于动手能力的锻炼和创造精神的培养。②专业综合实验,应该分别设置检测技术类、控制技术类和仪器仪表类等全面包含专业技术要求的实验内容,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综合能力。③毕业设计,如果说课程综合性实验是一门课程内容的综合,专业综合实验是课程模块内容的综合的话,那么毕业设计应该是整个测控专业各课程模块之间的大综合。首先毕业设计的选题应该体现“测试技术、控制技术、仪器仪表技术”的专业培养目标,其次在硬件支持、教师指导等方面都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原则。

四、新生专业入学教育

高校教育的最终成果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再科学、再完善的教学计划如果不能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都将是一纸空文。而要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充分利用大学宝贵的学习时间,首先应该尽早让他们了解所学专业的内容。因此,专业入学教育对于经过十年苦读、刚进校门的新生来说十分重要。据报道,国外入学教育的受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国内,澳大利亚的一些高校入学教育需要两周时间,哈佛大学等名校更是安排了四周时间,教育内容也很广泛,除了专业教育外,还包括什么是大学,在大学学什么等常识问题。

在专业入学教育时,请学科带头人为新生做一场详实的新生专业教育报告会,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应用现状及前景、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已毕业学生的一些经验等等,以期使新生对所学专业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兴趣。同时每学期定期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专业建设是一项涵盖教与学的方方面面,又需要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工作。所有的工作都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第6篇

一、搭建“信息化教研”的“立交桥”

伴随着天津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三通两平台”工程的推进,许多区县和学校成立了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条件较好的学校更是实现了任课教师“人手一机”,部分学校还建了PAD交互教室。可是,巨额投入似乎并没有给教育教学带来霎时惊艳的变化,甚至有人提出教育信息化进入了“高原状态”。从哲学观点来看,事物的发展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对于教育信息化来说,假若我们只看到前进中的漩涡,势必缩手缩脚、踯躅不前,实际上这是目光短浅的保守之举;假若我们只看到教育信息化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巨大效益,势必猛冲猛打、多干快上,实际上这是急功近利的冒进之举。其实,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广大教师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参与其中,需要各方面人力资源的整合;教育信息化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教育优化,既是工具和资源的统一,又是人文和技术的统一。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天津市河北区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找准了自己的功能定位,即管理中枢、资源库、共享平台。同时,我们做好区域信息化教研软硬件的顶层设计,鼓励基层学校设计自我发展的路径和平台。我们加强对基层学校的指导、协调、监督、观察、扶持,做到在实践中应用,在应用中推广,以点带面,以点促面;做好区域内各学段各学科教师的多种、不同层次的信息化素养提升培训,增强教师运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的能力,帮助教师掌握信息资源建设的技能与规范,指导教师合作组或教师个人构建各种网络研学工作室。

目前,我们以河北区教育信息中心为网络核心,搭建了河北区教育城域网,将区内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接入教育城域网;将河北区教育数据中心与电教中心整合,以河北区教师进修学校为依托,成立了河北区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进一步加强了教研信息化的力量;以“天津基础教育教研平台”为基础,开展河北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管理及服务系统,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特色高中课程资源、名校网络选修课程资源、“名师课堂”教学资源、教学素材类资源等项目的建设。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旨在弘扬河北区文化历史积淀的《文化河北》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人文素养的《古诗词选读》两门区本课程的开发工作,这两门课程都依托网络平台,融合声音、图像及书法等多种呈现形式,为全区中小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开发校本课程提供资源和范例。

二、创建“联动教研”的“活动场”

1.让“联动教研”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研应该变“单向式”为“联动式”。我区的“两级联动”教研模式是发生在区校间的教研行动,即区级层面和校级层面在同一个主题下共同参与,分别利用固定时间组织教研活动,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教改难题和教育话题等,通过专题研讨、课例研究、对话交流、专家引领等形式,寻求答案或获得启发。随着实践的深入和信息化的发展,我们发现“联动教研”的理念和模式没有问题,但途径过于单一,信息技术手段的缺失使得“联动教研”远眺目标信心满满,行动起来却步履蹒跚。于是,我们对“联动教研”的理念又增加了信息化的要素,即继承弘扬线下高效优质的教研模式,拓展线上新途径,努力创建信息化联动教研的新常态,让“联动教研”的理念深入人心。

2.开展线上线下的“联动教研”活动。

依据区域“联动教研”的理念,我区的中学教研和小学教研分别通过“研学共同体”和“主题式两级联动模式”,开展有效的线下活动,特别是中学教研开展的“减负高效”主题联动教研活动反响热烈,获得基层学校的好评和欢迎,被天津电视台、《天津教育报》、河北区有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此外,我区的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研,依托“中国研修社区网”开展了学科网络团队研修实践;中学数学教研组在天津市第二中学进行了微格教研的活动实践,并在全市进行了展示;中高考学科教研员与我区优秀教师合作打造的“高效试卷讲评课优秀案例”已全部录制完毕并上线,成为供全区分享的优质教育资源。我区的学科博客群、QQ群、微信群、名师工作坊等多种形式的教师合作体早已成为常态的“活动场”,由学科教研员、名师、骨干教师、首席教师领衔的各个线上研学活动组织,拓宽了教师互助学习的渠道,丰富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弥补了线下教研的不足。

三、分享“信息化资源”建设的“云成果”

1.启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按照天津市教委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河北区的具体情况,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制定并出台了《河北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实施方案》。培训分为两级:一是通过管理干部和骨干的集中培训,搭建起区、校两级培训的支持体系,培养各学校的信息技术培训骨干指导教师;二是通过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网络培训,提高我区每位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技术发展动态(地平线报告、MOOC、翻转课堂)、数字化资源的应用(数字图书馆)、互联网新技术应用(云存储、WiFi协作学习、微信公众平台)等。

2.实现中小学阶段检测互联网远程阅卷。

当今的教学不管是方式、内容,还是质量要求,与传统的教学相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对教学质量的统计分析与跟踪监测,传统的人工方式显然难以满足需要,大量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作必须依靠现代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才能有效实现。由此可见,要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高效化、信息化,必须拥有教学管理所需数据的自动采集与统计分析手段。我区中小学毕业年级阶段检测已全部实现互联网远程阅卷,这种方式提高阅卷质效、节省教学成本、减轻教师负担、接轨升学考试、诊断教学问题、提高办学效益。

3.打造小学生英语学习网络空间新环境。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要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所以,如何依托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成果,积极引入社会化运营资源,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的个性化空间和针对性资源,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已成为教研部门思考的一个新问题。目前,我区依托“一起作业网”资源平台和互动手段,在9所小学进行了英语教学及学习的实验探索,参与教师以此项目为基础进行了科研课题立项,使实验探索更加理性和有意义。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热情高涨,家长每天关注孩子的个人学习空间,对这种线上学习的新方式颇为认同和赞赏。

4.发挥自身信息化建设引领功能。

作为引领区域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龙头”单位,我们的“研究、指导、服务”功能在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开通天津市河北区教师进修学校公众微信平台,使得信息、资源共享、经验传播、交流互动的渠道更为便捷和有效。此外,我们积极建设课程资源,我校申报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案例的实践与分析》课程入选天津市基础教育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库,现已上线成为天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项目网上培训课程。

5.推动基层学校信息化建设上水平。

第7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学七要素转变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07-0059-03

引言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概念,它从整合到融合再到深度融合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比较整合与深度融合我们会发现,“‘深度融合’是在经过多年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检验之后,由整合逐步发展的新观念。众多的教育界大家针对这个问题都侃侃而谈:‘融合’,包含着互不分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一体化的过程,强调有机的结合、无缝的连接”。[2]“‘整合’是强调各要素,以促进教学系统平衡的动态过程,‘融合’是各系统要素实现动态平衡的结果。深度融合即这种平衡状态相对保持的比较稳定和持久,乃至成为一种常态”。[3]就我国而言,“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还处于初步的应用整合阶段,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过程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走向深度融合”。[4]

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传统课堂中的课程结构、教学形式、师生活动、评价体系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实现信息技术的高效应用,组成课堂教学的诸多要素也产生了适应性的转变。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过程中七要素的转变

就如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一样,教学也有属于它自己的教学系统,而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是学术界一直争论的问题。在诸多分类中,笔者认为最全面的就是教育家李秉德提出的教学七要素说,它包括教师、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七种要素。以下,笔者将从这七个方面探讨教学要素的转变,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进行分析。

1.教师由“主体地位”到“主导角色”

信息时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基础教育版)》在驱动学校应用教育技术的近期趋势中提到了“重塑教师角色”。[5]学校教育将从“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为中心”。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与促进者,强调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达到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所需要的习惯和规则的目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结果。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指出: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包括多项内容的教学设计单元包。这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提供了参考的依据。信息技术的引入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再占据主体地位,而转型为主导角色,其职责是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要点、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等,通过针对性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2.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

众所周知,灌输式的教育往往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教学内容学生大多不感兴趣。兴趣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信息技术的成功引入,促进了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和数字化资源等主动探求知识。例如,电子书包,一个主要针对小学教育的数字化书包,为学生提供了数字化教育资源,帮助学生记录成长足迹等,将多姿多彩的世界尽收到学生的手中,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地探究,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

3.目的由“单一目标”到“多目标共生”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仅强调知识掌握的单一目标,转向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共同延伸,明确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水平。例如,在学习统计图时,在信息技术营造的虚拟情境中(1991―2015年哈尔滨的天气变化情况),学生运用手中的电子设备,灵活地绘制出各种统计图。在教师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与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快速地掌握了统计图的使用方法,并区别各种统计图的差异,更激发了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了爱护家园的热情,促进了探索学习新知的兴趣,从而真正实现了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培养人。

4.课程由“孤立独行”到“相互促进”

传统课堂中,各学科之间彼此独立,互不干扰,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培养出“1+1=2”的中规中矩的“人才”,这样的人往往只善于解决已有的问题,很难有创新,更难以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信息技术的引入使课程结构在本质上发生了转变,课程结构的编制不仅考虑怎样将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情、意、行等,开创适宜于教学目标及学生要求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数学渗透语文知识(多媒体等),语文掺杂数学要点(大数据等),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为知识间的迁移创造条件,这样将会更加容易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课程的实施也将更加顺利。

5.方法由“传统呆滞”到“技术引领”

WebQuest、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等专业名称在现代的课堂中经常被提及,它们的共同点就在于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整合,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中WebQuest是一种“网络专题调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WebQuest课程网页,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MOOC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2012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网络学习平台陆续上线,这些课程的开放,给更多学生创造了系统学习的条件;移动学习是一种借助移动计算设备可在任何时间、地点发生的学习,要求学习内容呈现得具体详细并且能够充分展现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这些新生的事物,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及相互转换,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度,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施,为培养学生兴趣奠定了技术基础。

6.环境由“固定教室”到“大千世界”

信息技术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教学资源的广泛性。信息时代,书本的出版速度远远赶不上信息的更新脚步,虽然基础知识没有改变,但是我们所面对的时代,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瞬息万变,教学资源于无形中就被宽泛化了。面对如此需求,技术人员也没有退缩,如QQ、微信等聊天软件的开创,为信息交流提供了场所;微博等平台的创建,方便了信息的传播;校园网的建设,则保障了教学知识的规范性。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将相隔千里的“消息”尽收眼底,教育游戏(严肃游戏)的开发,虚拟实验室的创立,各种网络媒体的构建,在满足学生需要的同时,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好习惯。

7.反馈由“结果评价”到“全程指导”

现代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结果已不能简单地用分数来衡量,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成了重要的评价方式。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评价体系的建立为课程评价提供了量的支持。其优点就在于能快速、精确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系统地评价,从而及时地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制定下一环节的教学任务,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以测试卷为例,简单的总分评价很难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而大数据的后台分析,则能迅速找到漏洞,帮助教师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一次性地对症下药。信息技术的引入促进了多方的发展,帮助教育者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帮助学习者更快速地掌握知识。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应该慎重,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评分应当有分量,不可把对知识评分当作一项独立的事情从教学过程中划出来”。这样才能获得双赢。

纵观教学七要素的转变,我们会很清晰地发现,与传统的教学相比,信息技术的引入促使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角色、目的的确立、课程的结构、方法的选取、环境的创设、反馈评价的方式发生了转变。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考虑教学七要素的转变,调整教学结构,结合具体的实例设计教学。

总结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探究中,“深度融合”不是简单的教学要素之间的连接、知识的罗列,而应着重强调“教学系统各要素的有机结合”[6],实现“教学系统的结构性变革”[7],乃至一种“常态的动态平衡”的结果。[8]李秉德的教学七要素理论,为教学设计者找到了思考的落脚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仅仅考虑教学的七要素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工作者还应明确所探讨的学习问题的价值,关注课程实施的过程与联系,以及课程评价的及时与有效等因素。

因此,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需考虑到:以真问题为前提,综合教学七要素进行教学设计,同时注意课程实施的顺应性与课程评价的高效性,以便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嘉毅,李秉德.论教学论[J].教育研究,1997(4).

[2][6]祁靖一,阮滢.从“起步、应用”到“融合、创新”――中央电教馆王珠珠馆长谈我国未来十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01):8-11.

[3][4][8]蔡君,芦萍萍,黄慧娟.信息技术与教学缘何难以深度融合――兼论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时需正确处理的几组重要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23-28.

[5]2014地平线报告(基教版):教师角色转换正当时[N].中国教育报,2014-8-27(09).

第8篇

关键词: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175-01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学生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同一个班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需要进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先后达到目标要求。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层教学:

1 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制定高、中、低三个层次的不同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就应该要明确哪一层次的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技能,达到什么程度。比如,高层次的学生要求在知识目标上,能够透彻理解教材的知识点,并在实践操作方面有较大的拓展和提高。在能力目标上,主要提高在理论方面的接受能力和操作方面的实践能力,重点培养操作技能,通过自学掌握如书本中的开动脑筋、亲身体验或者课后的高层次习题;中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目标上,要求能够比较透彻地理解教材的知识点,并在实践操作方面略微的拓展和提高。在能力目标上,重点培养操作技能,掌握的知识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低层次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践上要求能模仿完成相关的操作。

下面以教学《打字练习》一课为例进行说明。对于低层次的学生,要求学生能够严格按照键盘指法,正确地输入26个英文字母;对于中层次的学生,要求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掌握键盘指法,正确快速地输入26个英文字母(每分钟输入30个以上);高层次的学生,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键盘指法,正确快速地输入26个英文字母和10个阿拉伯数字(每分钟输入30个以上,练习输入数字是为了以后学习智能ABC做准备)。

2 课堂教学的分层

课堂教学的分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差异的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

例:在教学八年级《电子邮件》这一课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采用几种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演示一种用Web方式收发电子邮件,然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计论、研究其他收发方式就可以了,必要时再作一些指导和点拨。而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演示一种用Web方式收发电子邮件的方式之后,就要求列出并讲解其他一、二种收发电子邮件的详细步骤,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对低层次的学生,采用的方法则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先作一些演示和讲解,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Web方式后,再给出几个任务,让学生去尝试练习,必要时还要再做一些演示。

3 课堂练习分层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规定,一堂课学生的操作时间要占整堂课的70%,做到多练。可见课堂操作练习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处理得好,学生的操作能力将会得到飞速提高。因此,在分层教学中笔者很注重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比如:在做比如将一个文件从A盘复制到D盘题目时,针对不同的学生确立不同的要求,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利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粘贴”命令进行复制,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要求掌握3种以上的复制方法,中层次的学生要求掌握2到3种方法。凡是提前完成本堂课操作任务的同学,可以让其担任老师的助手或者辅导员,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帮助,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4 测验分层

在学完一个单元之后,让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练习或作品制作,有时可以给出一些附加题供学生选做。

比如:在学完word后,可以根据层次差异设计出不同的题目。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如让他们制作一份有关宣传环境保护的电子小报,并提出如字体、颜色、大小、布局、行距、页面大小、艺术字等要求,并提供网络,让他们上网查找收集资料。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提供几个样板和素材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设计一张电子小报。低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样板和样板中所需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让他们模仿着做。

5 教学评价的分层

由于采用了分层教学和分层测验,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不同,为了有效的反映出学生在原有知识点上的进步,必须进行分层评价。如果再以一张试卷的分数来评价学生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效,势必会造成不公平现象,并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果也反映不出学生实际的掌握水平以及提高的幅度。因此,笔者采用了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的方法,主要看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对高层学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对中等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低等生,应该寻找其闪光点,采用表扬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让提高快的学生升层,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将有效的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的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孙建国.课堂差异分层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报,2002.9.20第4版.

[2]钟和军.中学信息技术课分层导学模式的构建和实现[J].

第9篇

【关键词】 区域医疗 信息共享 载体 内容

1 引言

我国的医疗信息共享模式经历了很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传统共享模式下的手工记录到院域内的信息共享再到现在的区域医疗信息共享模式,从单机单用户应用到部门级和全院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从以财务、药品和管理为中心到以病人信息为中心的临床业务支持和电子病历应用,从局限在医院内部应用到区域医疗信息化应用[1],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医疗信息资源的最大利用还有距离,远没有达到区域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即资源互补、共享和信息数据互认[2]。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医疗机构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医疗卫生系统的海量医疗卫生数据和信息得不到充分利用,再加上病人重复检查治疗,农合、医保无法实时监管,医疗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大量的医疗卫生信息资源重复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直接造成人民群众医疗支出年年攀高和医疗信息共享的效率低下,不仅阻碍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还严重制约了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为落实和贯彻各项医疗卫生政策的瓶颈。因此,建立统一、高效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农村合作医疗、妇幼保健、疾病防疫、计划免疫、卫生监督、医疗费用控制等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整合,已势在必行。

2 区域卫生信息共享模式的内容和载体

区域卫生信息共享涉及卫生管理、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科研教学、急救、血液供应等数十条业务主线,而且这些业务又与其他社会部门如银行、保险、民政等相联系,进行各种业务交互[3]。按医疗卫生业务信息产生的来源进行分类,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共享的主要内容包括:

医院医疗业务信息:主要来源于门诊、药房、医技科室、医生站、护士站及财务、人事劳资、医务质量、后勤管理等业务。内容包括门诊业务信息(门急诊流量、挂号、门诊收费、科室及医师工作量、病人资料、处方用药等)、住院业务信息(病人费用、住院病人统计分析、死亡病人统计分析、床位使用状况、用药情况统计等)、病案首页业务信息(分科医疗费用、诊断质量、手术质量、分科登记统计表、疾病分类、年龄分类、单病种质量控制、部分病种费用、死亡分类情况、产科情况统计,就诊病人来源、病案质量情况等)、药品业务信息、医技业务信息、医疗保险信息、处方医嘱信息、科研教学信息、疾病发病信息、病人死亡信息、医院卫生统计报表、医疗资源信息 (人员、设备、床位)等。其中门诊业务信息、住院业务信息、病案首页业务信息是医院医疗业务共享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

社区卫生业务信息:社区卫生业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精神病人等健康服务为重点。信息内容包括个人健康档案(出生信息、户籍信息、联系信息、健康信息、疾病情况、个人既往史、过敏药物、手术情况、家族病史、个人行为与生活习惯、就诊记录等)、妇女专项信息儿童专项信息、老年人专项信息(基本信息、老年保健、康复管理)慢性病档案、精神病人档案、残疾人档案、全科诊疗档案等信息;

疾病预防控制业务信息:包括疾病监测、传染病管理、计划免疫管理、地方病和流行病防治、死亡和死因管理等信息,以及从业人员健康证件管理、卫生检验等方面的信息此外,还有区域内结核病监测、性病监测、恶性肿瘤监测、慢,非传染病防治等业务信息;

卫生监督执法业务信息:包括卫生档案类信息(卫生档案、监督检查、行政处罚、检测采样等),行政执法类信息(行政案件统计报表、行政处罚审批表、立案、结案报告、采样物品明细、案件调查终结报告、调查听证及采样记录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卫生监督听证意见书等),卫生行政许可类信息(卫生许可证申请书、卫生许可证申报材料及卫生设施、卫生许可证年检申请书等);

妇幼保健业务信息:主要包括妇女保健(孕产妇保健、分娩登记、计划生育、婚前检查、节育手术、妇女病普查普治等),儿童保健(出生基本信息、体检记录、疫苗接种登记、生长情况监测等),健康教育业务信息(健康教育计划、健康教育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报告、健康教育普及情况等);

急救业务信息(急救中心受理求救情况、医院出车情况、中心值班人员情况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业务信息(来源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直报、社区直报、社会举报、媒体网络、交通通报以及其他部门等的公共卫生信息);

其他卫生业务信息:包括卫生科研教育管理信息(科研项目实施管理、科技成果鉴定、全科医学管理、住院医师乡村医师培训、学术交流科技情报管理)、卫生技术人员信息(执业资格、考试)、医疗机构信息、卫生综合业务信息、采供血信息、医疗事故信息、财务业务信息、各种统计信息等[4]。

如此纷繁交错的内容要同时反映在一个载体上,不是易事。通过对传统的医疗档案资料和医院电子病历的改造和发展,电子健康档案(EHR)浮出水面。HER是随着“Life-safe”概念的提出,将大量的个人健康保健信息,公共卫生信息,遗传学信息等全部囊括,并以电子化的方式记录有关个人的终身健康和医疗保健行为等信息,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因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而接受的各项卫生服务的电子化记录的总和,不仅包括人们接受医疗服务的记录,还包括免疫接种、接受保健服务、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记录等[5]。美国医疗信息和管理系统学会(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 HIMSS)对EHR定义为一种为临床医生服务的安全、实时、面向医疗点、以病人为中心的信息资源系统,美国卫生组织卫生标准7(Health Level Seven,HL7)对EHR归纳为是向每一个个人提供的、一份具有安全保密性、记录其在卫生体系中关于健康历史与服务的终身档案[9]。

电子健康档案内容全面充分,实现了多档合一[6](见图1);相关信息能快捷、全面的提取,为远程诊断和人员流动时的诊断提供方便[7];存储集中,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是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的最佳载体。 但电子健康档案在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数据传输和交换的标准

我国独特的源远流长的中医医疗体系,以及由我国国情决定的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与国外的情况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HL7要在我国进行实际应用,如何进行本地化就成了一个关键。另外,要实现电子健康档案需要整合一些异源异构的数据,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否则会丢失部分数据。

图1 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多档合一

3 实现各种医疗信息向健康档案的统一

电子健康档案还需要和其他信息系统进行互通互连,如人口管理系统,还需要整合卫生系统各个部门的医疗信息文档,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数据中心并制订信息交换格式,提供数据库中间技术。

3.1 构建相关关键事件核心数据结构

如定义门诊数据相关数据结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检验检查、诊断(中医、西医)、处方(中药、西药)。

3.2 建立地市一级的数据中心

从安全性、可扩充性、稳定性、合理性,以及保护用户的隐私、存储容量、访问并发数、权限控制,网络,各类软硬件性价比等综合考虑具体物理数据中心的建设[8]。

3.3 建立病人主索引

所谓病人主索引信息是指一组用于描述病人基本特征的数据集合。这组信息有效地标识了一个病人区别于其它病人。对于鉴别医疗保健对象,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主索引信息中体现唯一性的关键是对每一个病人分配一个标识号,无论其在门诊就诊多少次或住院多少次均使用同一条主索引信息,使用同一个标识号作为其唯一标识号。因此,对病人主索引信息的管理实际上是对这个唯一标识号的管理[9]。

3.4 构建标准业务流程,实现健康档案数据自动上传至数据中心并整合

如出院后,由病案室或质量监控室在病案审核通过后,触发数据上传事件,通过调用健康档案数据中心提供的Web 服务,将相关数据上传至数据中心并实现整合。如计划免疫事件发生后、可将时间、地点、疫苗名称、下一次疫苗接种时间等上传至健康档案数据中心。再如某一次出院时,病案室审核通过,将主要病程记录、出院带药、出院注意事项等相关数据自动上传至健康档案数据中心并实现整合。从而实现健康档案数据中心的动态更新与数据的自然积累。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摘录三)[J].中国数字医学,2008(8).

[2]江一民,杜兆辉,孟仲莹.区域卫生信息共享模式的探索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08,3(8):21-23.

[3]唐继志,朱国清,王小合,汪胜.医院信息系统与社区卫生信息系统资源共享性研究[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3(5): 321-323

[4]彭想,陈敏.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共享的类型及内容[J].中国医院院长,2008(1).

[5]王文,张福林.浅议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20070901.

[6]沈伟珍等.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与作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 (8).

[7]黄新民.电子健康档案技术.北京电子健康2005研讨会,20050919.

第10篇

【关键词】移动教室; ICT; 资源评估;配置模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3-0078-03

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是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而成的一个新的概念和新的技术领域。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ICT在越来越多的场合被提及和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ICT逐渐被运用到教育领域,并对教育教学产生日益深远的影响。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无一不在冲击着传统的教育理念。未来教育究竟走向何处,教育领域内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呼之欲出。

英国教育发达,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枢纽之一。北爱尔兰地区紧随时展潮流,极其重视学生在新世纪新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在北爱尔兰,课程将“使用ICT技能”和“思考与个人能力”视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学生在校内获得“数字素养”视为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学校要求每位学生都具备能利用数字技术在多种环境下获得、理解和建立沟通的能力。建立和发展移动教室是北爱尔兰地区对未来教室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移动教室的概况

1. 什么是移动教室

宽泛地说,移动教室就是提供互动学习的地方,课堂学习的内容都能够通过移动设备进行传递。移动教室不仅是教学方法的一种新鲜尝试,也是对学校中移动技术应用的探索。教师在移动教室中构建互动学习乐园,与学生共同经历探究旅程,扮演引导者的角色。[1]

2. 移动教室对教学的影响

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引入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学校和教师需要及时对课程设置、课程计划、课堂管理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课堂环境。

移动教室区别于传统教室,无线网络方便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形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小组合作、实验操作等,将移动教室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需要注意的是,首先,移动设备并非适用于所有课程或课外活动,因此,教师不应抛弃已成功实践的教学方式。其次,课程中融入应用程序是要达到教学目标,科技的应用并不是教学的重心。教师需要设计一节“无技术”课程,以防意外的技术困难出现。

移动教室的实施方案

1. 明确实施目标

新技术的实施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具体包括:实施计划应位于“学校发展总规划”中的核心部分,计划应以课程为核心而不是技术;要不断完善现有的电子学习平台和ICT发展战略;明确科学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的具体方式;对未来几年可能引入的新技术的可应用性进行充分预估,以为今后的决策指明方向;保证信息在教师、家长、学生、政府和其他相关人员间共享,综合各方力量以期达到最佳效果。教育部的重要方针为“让每所学校都成为优质学校”,即注重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是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所以具体的技术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主要包括: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资源;支持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发展;支持学生通过技术独立学习;提供有助于文件编制、搜索、创新的软件及应用程序;支持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能够通过数字化途径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现有资源评估

在新技术引入前,学校需要对现有的ICT配置情况进行评估。还要注意ICT配置与各课程结合的效果,以及与培养数字素养、激发学习兴趣相协调的程度。[2]

(1)无线连接

虽然移动装置没有无线网络仍可以工作,但是无线网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移动装置的潜力。同时,一些应用程序可通过因特网获取即时信息。因此,学校最好每间教室都装有合适频带宽度的无线网路,以满足平板电脑等装置同时连接网络的需要。如果要引入另外的无线上网方式,还需参考DE循环2011/12。[3]

(2)存储和文件共享

由于大多数用户会对自己的平板电脑和手机进行个性化设定,这就给学校的统一管理带来一定困难。例如,iOS系统不容许设置多个用户账户,那么移动装置中的内容共享就需要耗费时间来备份。在基于云计算的存储系统中,师生可以将文件上传并存储在“云”中,或者存储在可以共享的在线存储领域中,如Google文件,微软网盘,网络随身碟等。

(3)ICT的教师支持与项目团队

优良的技术设备离不开经验丰富、饱含激情的教师。一般来讲,现在的ICT教师需要培训,因为他们对于移动技术的配置并不熟悉。大部分ICT技术员可以熟练操作PC系统,但是对于iPad这样的移动设备却缺乏经验。学校培养教师的投入将对移动设备的首次引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从学校的长远发展角度考虑,还应设置长久的专业化培训计划。值得一提的是,北爱尔兰的创造性学习中心(The Creative Learning Centers)提供数字素养和科学技术创造性使用方面的培训项目,它和教育部合作,每年对2000多名教师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必备能力,同时还为几千名年轻人提供各类涉及数字化技术的项目,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对于组建项目团队,需要考虑如下问题:由哪些人员构成?这些人是否具备足够的热情、经验和时间?现有的ICT合作者是否具备引入移动设备的应有技能?是否有教师可以担任讲师?当装配或管理出现问题时,是否能获得完备的技术支持?以及ICT合作者设计和更新ICT项目的时间保证。

(4)辅助设备评估

学校在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前,要充分考虑各类细节问题。如供学生延长使用移动设备的充电站、移动设备的维护用具、移动设备管理车等。

3. 移动配置的选择

考虑移动教室的配置时,要详细了解各个装置,并结合具体的项目要求做出选择。情况虽因学校而异,但均需要考虑以下几点:移动设备的整体价值;移动设备要能够提供并且支持应用程序的运行,即应用程序可编辑更高端的内容;移动设备是否与现行的网络基础设施相协调;移动设备的寿命以及保修时间;是否有可升级的空间;是否与现阶段的学习资源相吻合。

对于移动平台,现阶段的技术主要有三种:iOS、安卓、Windows RT。这三种平台各有利弊,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但要注意,移动设备的配置多为以消费者为主体的方式,这就不可避免地与在线销售和社交网络相关,而这些显然不适用于学校的教学环境。学校需明确,所选用的移动设备平台是否与学校的硬件相协调,以及如何管理和控制平台。还应对相关法律条款有充分的了解,如应用程序商店的使用是有限定的,只有达到规定年龄的学生才可进入。

4. 设计和选择配置模型[4]

关于学校教室内移动设备的配置,主要有四种模型,需视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自带设备(BYOD)

这种模型是指教师和学生把自己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拿到学校使用。它的优点在于,符合师生的习惯用法,可以提高效率;可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感;拓展学校资源;教师可以注重知识内容和教学法,学生自行解决设备的技术问题。缺点在于,就网络接入和用户设置而言,不同类型的设备的操作系统难以统一;师生交换资源时,文件格式的变化会引起问题;无法确定所有装置具备相同的应用程序;难以确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中,哪一方应该承担应用软件的费用;怎样实现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公平使用;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

(2)仅教师使用

这种模型是指所有教师使用相同的移动设备。它的优点在于,成为学校中使用移动设备的良好开端;有利于教师增加自信心;教师间可以分享心得体会;教师间可通过具体应用程序展示内容,实现资源共享。缺点在于,限制了学生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探索和创新;难以确定学校和教师哪一方应该承担设备和应用软件的费用;如果教师自行购买移动设备,学校怎样实现对其的管理;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

(3)共享设备

这种模型是指学校统一购买移动设备供学生共用。它的优点在于,这种模型可以作为“仅教师使用”模型的下一步,即当教师灵活掌握设备的使用后,将设备提供给学生;学校对设备具有完全的控制管理权;学生能够自行利用设备进行学习探索;方便某些专业领域的教学;可被作为跨学科研究或使用ICT技能的基础;可用于评价移动设备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并为推广做准备。缺点在于,不易实现学生间的公平使用;对于针对个人设计的设备,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需要时间和人力对设备进行统一管理;不便于学生带回家中使用;需要配备相关规定以确保安全使用;怎样实现循环使用。

(4)1:1配备

这种模型是指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拥有一台移动设备。它的优点在于,设备可以公平使用;全校使用相同的移动设备以便管理和配置;如果家庭付款或贡献则会减少学校开支;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管理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缓解设备在充电、储存等方面给学校带来的压力;拓展学生课外学习。缺点在于,校方耗资巨大;如何对待有购买能力的家长和无购买能力的家长;难以确定校方和家庭哪一方承担应用软件的费用;移动设备遭到破坏、遗失时怎样处理;设备的统一管理问题;需要配备相关规定以确保安全使用。

5. 初始设置

设备的质量和管理人员决定了设置和管理的方式。在进行初始设置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设备的储存和充电、设备的设置和限制。前者依据不同模型而变。后者需要注意,设备对师生有不同的设置和限定,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也有所区分。如,设置一台iPad很容易,但如果有许多移动设备而且都需添加个性化设置和限制的话,工作量无疑增大,此时就需要考虑使用苹果配置器或者其他管理系统。可供选择的方式有:iTunes(小范围的适用)、苹果配置器(大范围适用)、其他的移动设备管理系统(全校范围或者1∶1比例的使用)。

6. 宣传与交流

从规划阶段开始,学校需向家长提供必要的信息,如学校的ICT计划和目标、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财务公开等,确保家长对移动教室的认可。一些家长最初对校内使用移动设备存在误解,但当其了解了全校计划、设备使用情况和安全性保障后,观念都大幅改观。同时,移动设备为学校和家长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无论家长是否承担设备费用、学生是否将设备带回家,都需要家长签订一份协议,同意学校相关条款,承担相应责任。[5]

除了家长,学校还应重视与社会的交流,如召开商业团体或者社会团体展示会、校园时事通讯、在本地报纸上发表新闻稿、在校园网站上张贴信息等。如果移动设备的大范围引入引起媒体的关注,学校要恰当处理,并合理解决可能出现的负面反馈信息。

移动教室的评价

以学生为本,不断完善设备的使用情况、基础配置和在移动技术的应用中提升学习成果是非常重要的。

1. 以学生为评价标准

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可以从如下途径获得:出勤率;课堂参与积极性;读写能力和运算能力的提升;电子读写能力和ICT技能的发展;外部评价手段,如普通中学教育证书考试(GCSE);教师和学生的反馈;破损程度。另外,如果整个ICT规划的重点在于寻找科技使用的最有效途径,还应评价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使用对学生的影响。

2. 发展应用科技的有效途径

有效使用移动设备的途径要通过长时间的规划,才能保证其有效地融入学校的教学。规划中应注意,首先要给教师不断提供机会,以展示他们对教学与移动科技使用相结合的探索成果。其次,提供拓展ICT专业化应用的途径,不断评价ICT基础设备、技术支持和器材。最后,注意从教育报告中关注其他学校的应用情况,借鉴对自身学校发展有益的部分。

(作者单位: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参考文献

Clarke, B., Svanaes, S. (2012) One-to-one Tablets in Secondary Schools: An Evaluation Study. Page 24 http://tabletsforschools.co.uk/wp-content/uploads/2012/12/2011-12-Final-Report.pdf.

Her Majesty’s Chief Inspector, Miriam Rosen, taken from Ofsted, ICT in School 2008-11(2011).

Lawler, Sharon – Head of Curriculum Support Team, DE. Internet Safety Circular, (27th September 2011).

第11篇

摘要:图书馆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资讯时代多元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通过资源配置、创新服务、馆员素养和精神文化等方面建设,发挥图书馆潜在的教育力来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1-0021-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高校“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所强调指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笔者从图书馆学角度,在资讯时代多元媒体环境下,利用新技术来提升大学图书馆教育力,让潜在教育力充分发挥出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求异思维、动手、合作能力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从而提高大学的文化软实力。

1资讯时代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泛指学校的整体文化,是体现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和风气以及传统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其包括校园环境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环境文化,指校园的总体规划设计、绿化美化、教学办公设施、行政后勤服务装备、文体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和学习生活管理制度、行为规范条例等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校园文化活动指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社会实践、讲座报告、文体活动等为实现学校的各种职能和自身发展而开展的一切学术性、娱乐性的活动,是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校园精神文化指师生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与信念等以校园主人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凝聚、发展而形成的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是学校精神风貌、社会魅力的高度表现,是学校的灵魂。不管百年老校,还是成立时间较短的新校,都有其自身的校园文化,体现其各自的特色。校园文化一方面体现社会文化的“历史积淀”的传统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具有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特征;另一方面反映着大学校园其特殊社区的面貌、个性的特征。因此,校园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是通过一个学校长期教育、培养、实践而创造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高校图书馆是学术、教育、文化功能的集合体,是高校文化信息最集中的场所,是校园文化的窗口,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象征和精神之源,必须责无旁贷地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资讯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的发展,使得电子媒介层出不穷,如:电子书刊、博客文章、网络小说、手机书等,信息的载体越来越趋于多元化,目前,人们利用信息资源的方式和渠道日趋多样化,这给图书馆建设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2.1图书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信息浩如烟海,不仅拥有大量纸质资源,还有数字资源,以书刊、设备、建筑物等作为物质文化的载体,通过馆员学术水平和工作责任心服务每一位读者,构成大学校园文化中的重要方面。在资讯时代,影响读者利用信息资源的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单从传统图书馆服务角度去探讨“读者如何利用资源”,自然难于掌握读者的实际需求。网络环境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从积极的一面来看,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接触丰富的信息,这些多元化的、便捷的信息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眼界,改变了学生原有的认知。校园文化也从相对封闭的状态变为开放的状态,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单向、趋同向辩证、发散以及崇尚独立思考转化。通过网络,人们占有信息的数量和获取信息的机会变得均等,发表个人观点的自由度增大,这使得校园文化的环境呈现出平等、自由的氛围,使得学生的成长环境更为宽松、舒适。从消极面来看,网络信息“杂”、“乱”无序,信息获得的“易”和信息来源的“广”,使得网络信息真伪难辨,良莠不分;有造谣谩骂,欺诈诽谤,在互联网传播,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都可能造成危害,如“末日现象”荒诞之说背后,是网络推手的所为。“作为图书馆有责任和能力培养师生利用信息的技能,让他们高效、准确地获取网络信息,拓展知识面,而不沉迷在网络“无为”的环境中。利用图书馆恬静优雅和谐的阅览环境、丰富的信息资源、人性化的服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气质、知识、行为等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可见,高校图书馆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价值导向、教育促进和精神陶冶等作用,是校园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集中体现的重要场所。

2.2图书馆文化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念普遍渗透于校园的各个方面,既影响着整个校园活动的指导思想、管理原则,又制约调节着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图书馆作为保障学生文化权利的设施之一,保存人类精神文化遗产,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并通过主动研究校园文化的形成、发展规律,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创造高品质的校园文化作出贡献。同时,图书馆能以信息资源为凝聚剂,将具有共同需求和兴趣爱好的读者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如: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学生的学习和知识拓展、学校的学术交流等,都是以图书馆作为空间场所和存储纽带展开的,因此,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毫不例外地带有价值观的痕迹,若是丢掉了价值观念,校园文化和图书馆文化都将毫无意义。现代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优势,与时俱进,采取新的措施、开拓新的领域,将传统的图书馆导读服务工作延伸到网上,拓展定题服务、专题信息检索服务内涵,创新网络导读、咨询服务工作,发挥服务育人的功能。

2.3校园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互动发展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里的一个重要文化群体,与学校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很多大学图书馆都是学校标志性建筑,并发挥自己的功能和效用。不仅馆舍设计、馆藏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以及图书馆队伍的建设、学术活动的开展、图书馆环境的美化等诸多方面,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图书馆文化既受到学校大环境的影响,又能通过优化育人环境影响校园文化的正确走向。如图书馆建筑风格、馆藏布局的设计与人性化服务,在采光、照明、书桌的设计、合理的藏书布局、色彩基调的运用、花草树木的种植、标识指引等方面,为读者营造一个文化氛围浓厚、宁静舒适和赏心悦目的图书馆人文环境,来体现一种人文关怀与温情。

3图书馆在校园文化构建中的教育力

3.1有效配置资源

在资讯时代,根据用户的需求及使用文献的趋势,图书馆要适时调整优化馆藏结构,兼顾纸本资源和电子资源互补建设,重点保障师范院校特色馆藏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目前,图书馆建设的重头戏是数字化资源建设:①加快馆藏文献资源的数字化进程,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数字化阅读资源。②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如华南师范大学的“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数据库”、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民族民俗库”。③以共同出资、资源共享为原则,组成图书馆联盟,加强数字资源的采购工作。除购置传统数字资源,如中国知识资源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等电子书刊,还应积极与手机书的数字经营商(如中文在线、方正阿帕比公司、移动梦网公司等)接洽,联合采购手机书,为用户提供手机书的下载、阅读服务,满足资讯时代用户的移动阅读需求。总之,师范院校图书馆要密切注视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关注教育改革动态信息,经常保持与学校有关部门联系。随时掌握学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基础教育的新变化,在馆藏资源结构上进行合理配置,使资源购置经费合理,避免采购中的随意性、盲目性。根据学校的性质和任务系统收集有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重点入藏与学校学科建设有关的文献资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师范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前瞻性地对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做出适当调整,从而使馆藏资源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

3.2强化服务内容

3.2.1分层次服务

图书馆服务对象类型多样、读者需求不一,有必要同时开展分层次的服务。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图文并茂、声像一体的图书馆宣传教育视频;对入馆须知、规章制度、部门职能等介绍资料做配音讲解;对图书馆概况、馆藏分布、操作规范、服务介绍等内容进行实物录制和现场演示录制,以获得生动直观的播放效果。为方便读者学习,把它们刻录成多媒体光盘发放到班级,由班级安排观看学习。同时,可把这种宣传资料放在校园网上,利用网络的传播优势,让学生随时巩固学习。这种灵活的教学手段,既避免馆员为每个班讲解同样内容的重复劳动,又能方便读者随时学习,从而提高宣传图书馆功能的教育效果。另外,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如由读者提出主题的讲座、毕业论文写作资料收集培训、教案撰写培训、课件制作培训、实习资料查找培训、就业指导培训、数据库使用培训等,还可举办与图书馆资源利用相关的有奖活动,我院图书馆每年举办不同主题的“图书馆文化活动周” ,目的在于介绍资源和鼓励使用资源的同时,引导学生熟悉和掌握利用信息资源的方法,学会如何独立地检索和获取信息资源,促进学生利用图书馆丰富文献资源,增进沟通、了解、建立感情,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3.2.2互动式服务

馆员在为读者提供学科服务时,不要惧怕服务对象的高职务、高学历、深资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如书刊订购、数据库资源、馆际互借、网络资源导航等丰富的文献保障和熟练的检索技能。同时要与服务对象保持经常联络,不能坐等用户上门或是盲目推介资料信息、闭门造车,要随时了解、跟踪服务对象的信息需求和科研动态,推荐题录、摘要、全文资料等最新信息,做到推荐的信息有用而不被搁置或遗弃,真正达到个性化、交互式服务。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或专业特征主动分析和跟踪其文献需求,利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技术对文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挖掘,利用智能等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个性化推荐及个性化知识决策服务,满足用户用于决策支持、智能查询、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信息需求[4]。如以电子邮件、计算机系统定制手机信息等方式主动将资源库中最新信息在设定的时间内通知用户;及时收集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的材料,了解相关专业前沿及最新动态,主动提供教学文献需求和科研项目查新、定题等服务。加强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访问方法及其运用的培训,提高读者对信息技术工具、在线交互工具、工具、文字处理工具以及其他常用工具的操作水平,通过与用户建立新的合作互动关系,尝试各种新方法为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真正发挥出图书馆服务的主动性、指导性、针对性,力求实现知识挖掘和信息导航,开创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新格局。

3.3完善队伍结构

资讯时代,图书馆能否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和学术研究工作,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适应当今资源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服务“一体化”发展需要的整体素质高、人员结构合理、具“为学、为师、为人”理念的和谐队伍。一流大学除了一流的文献基础、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之外,必须拥有一流的员工队伍[5]。

3.3.1加强交流,提高服务效率

为适应技术发展需要,馆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需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提高。当前,图书馆的人员结构不再是局限于图书情报专业,吸收了很多计算机、管理、经济和英语专业人才,年轻人接受新事物快,头脑灵活,他们是图书馆提升学习力的主力军,他们可以为图书馆的改革发展和服务创新提供思路,为学习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开展馆内业务培训及馆外业务合作,了解行业发展的动态;实行岗位轮换制度,综合服务岗位定期轮换,业务技能强如技术部、编目部等可另行考虑,以增加馆员对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感性和理性的认知程度;利用培训、交流、合作,提升自身专业文化素养,拓展服务内涵,提高服务层次。文辅相先生在《素质﹒方法﹒创新》一文明确指出:“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提高素质,让人们能驾驭知识,把握机遇,具备发展自己的功底和基础;需要掌握方法,让人们更快地获取知识,扩大知识面,具备灵活应对的能力。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创新,进而促进中华民族的创新”[5]。馆员通过提高自我教育力来提升服务技能和文化素养,才能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才能培养读者的信息素养。

3.3.2完善人性管理,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在图书馆各项工作中,以尊重独立人格和个人尊严为前提,激发主人翁责任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使被管理者产生健康的情绪、奋发的热情和自觉的行动。要关注图书馆员工的个人发展,使其能主动将个人发展与图书馆的发展结合起来。营造一个有信任感、能施展才能的良好环境,创建一个诚挚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创新的和谐团队,就能留住人才,也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对于任何工作目标的实现,靠的都是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也不例外[6],和谐的图书馆队伍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动力。由于社会分工愈专门化、学科的分化也越来越精细,从事信息服务人员需要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读者的知识信息需求往往涉及到诸多学科领域,信息来源渠道广、数量大、分布散等特点,无论个人阅历多丰富,都难以有效地面对读者不同层次需求。而团队精神不是个体与生俱来的本性,它需要社会环境尤其是系统教育制度的后天教育和认真培养[7],因此,建立一个能够有利于孕育团队协作精神的教育环境是能否进行集体精神教育的关键。

4结语

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开展的活动日益丰富,而且越来越多元化,给师生们教学科研搭建了很好的互动交流平台,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但当前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问题,如缺乏科学管理和创新意识,有些工作开展不深入、效果不到位,导致活动流于形式,师生参加兴趣不浓厚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校园文化的发展。新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的变化,数字图书馆的崛起,信息市场的形成和信息咨询的兴起,使高校图书馆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资讯时代,要以人为本,从方便读者、引导读者,以读者为中心来改革和建设适合时代要求和读者满意的新型图书馆,促进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0.

[2]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2011-01-20].http://.

[3][7]金子元久. 大学教育力[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饶坤英. 以大学文明的标高衡量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2):72-75.

[5]文辅相. 素质﹒方法﹒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1999(1):11-17..

第12篇

关键词:数字技术;整合资源;优化结构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小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实践到认识上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存在三点错误的认识:认为开发校本课程就是学校“搞活动”;认为开发校本课程就是“编教材”;认为开发校本课程就是学校“加门课”;认为校本课程是考试科目的“二课堂”。凡此种种,都不同程度地曲解了校本课程,与新的课程改革理念背道而驰,校本课程的开发处于“低层次”状态。

为此,我们提出了整合资源,以“数字化”形式为主体的校本教材(方案),初步建构“列五校本课程资源管理运行平台”,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开发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我校破解课改难题,打造特色课程的工作目标。

为了克服办学设施、场所困难,我校坚持“建构主义”思想,以素质教育理论和课程思想为前导,以教育技术为手段,开发具有学校人文特色和新技术特色的校本课程。2005年学校申报了中央电教馆“十一五”专项课题,我们采用课题研究办法,“边实验、边总结、边推广”,由点到面,稳步推进,先后开发,22门校本课程。2011年课题顺利结题,被评为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央电教馆一等奖。2012年,我们继续开发与推广,目前,已经完成工作目标:通过资源整合,形成29门以“数字化”形式为主体的校本课程,初步建构“列五校本课程资源管理运行平台”,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促进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成效

1.完善了数字化课程运行平台

即,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建构“课题研究管理技术网络暨校本课程资源管理运行平台。为了实现课题管理和运行的网络化,我校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的有利条件,在学校内部网站上开辟了“十一五课题”研究园地(主题网站)。网站按照课题研究及管理运行的一般规律,分两级栏目,第一级分4项,第二级分14项。

2.整合了数字化课程课例资源

(1)课程资源整合。选题确立后,围绕专题从多渠道收集课程资源,主要是从网络渠道搜集音像资源,此外从书籍上寻找相关资源,应用多媒体技术将其转化为数字资源,然后按照系统化、科学化、信息化原则将其整合为校本课程资源。

案例1:生活中的三角形(资源整合)

整合途径:1.生活观察。观察生活中的三角形,如建筑物、桥梁等,摄录下来,成为第一手材料;2.网上阅读。通过上网搜索有关生活中三角形问题的材料;3.音像制品。收集一些有关三角形问题的音像资料;4.实物模拟。收集三角形的实物,或动手制作一些三角形实物,做些简单试验。5.整合创编。最后将这些材料组合起来,创编教材。

(2)开发校本教材。完成课程资源整合之后,运用教材观念分析资源,应用电子技术的资源优化功能,开发校本课程教材。

案例2:邮票上的中国民居(地理子课题:校本课程应用课――罗毅)

1.拟开发教材主题:《邮票上的中国民居》

2.《邮票上的中国民居》开发方案

本专题以中国邮政曾经发行的一套以中国民居为主题的邮票图案作为蓝本,揭开有代表性的中国民居的特点,并指引同学学会用已有的地理知识来分析中国典型民居与地理环境(自然、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

开发方式:收集资料、在线讨论、制作课件、制作网页、网上交流等。

开发步骤:(下表)

3.学生制作的课件(可点击打开):①云南民居(傣族竹楼);②内蒙民居(蒙古包);③湖南民居-风火墙;④北京民居(四合院);⑤陕北民居(窑洞);⑥台湾民居(三合院、四合院);⑦福建民居(客家住宅);⑧山西民居。

(3)组织课堂实施。

案例3:四川历史文化发展历程

(提示:请同学们重点阅读有下划线标识部分的内容)

本应用课于2009年6月4日在高2009级文科3个班进行。请同学们根据如下提供的学习资源,完成练习题:“考点突破(无答案)”。

远古文明中心:到新石器时代,巴蜀经历了独特的灰陶文化时代、玉器文化时代和青铜文化时代。距今4500年以前成都平原六座古城遗址为代表的宝墩文化昭示着由于部落的聚集终于诞生出初期的城市文明。(请阅读校本教材:“宝墩古城”)。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为代表的殷商西周时期古蜀文化,展示了玉器时代的独放异彩和青铜文化的不同凡响。(请阅读校本教材:“神秘的三星堆”和校本教材:“金沙遗址”)。……(略)

鼎盛时期:秦汉时期,巴蜀以“水利殖国”为特征的农耕文明发展起来(请阅读校本教材:“都江堰”),到汉唐时期一直保持着“天府之国。秀冠华夏”的记录。(阅读《中国古代史》P28―西汉官学(请阅读“文翁兴学”)P36―五都;P38―西南夷;P45―东汉说唱俑;P47、48―蜀汉政权(请阅读校本教材:“成都武侯祠”)P52―江南农业的开发;P53、54―蜀锦、益州的商业;P74―“扬一益二”;P83―唐诗(请阅读校本教材“”);直到宋元明清时期,天府农业文明仍处于鼎盛(P88―成都的印刷业;P101―四川行省;P103、104―宋代成都的丝织业和“交子”;P124―“改土归流”)……(略)(执教:成都列五中学历史组:漆兰英)

本课例采用word文档链接形式,将学习、探讨过程与学习内容呈现同步,方式简单易行,教师可以比较自如地在网络环境下,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评互评活动,效果很好。

3.优化了校本课程基本结构

(1)技术上,兼顾非数字化。将校本课程信息资源与网络技术整合,实现教材无纸化、数字化、形式多样化,课程载体网络化,是本课题最为出彩的地方,它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校本课程中辅助作用。到目前为止所开发的11门类校本教材,均采用文本和电子两个版本。其中电子版本挂在“成都列五中学校园网内网”,充分体现了网络教材的音像互动、声情并茂的特点,其交互性、广域性、超时空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共建提供了便捷。下面是我们从音乐校本教材《四川民歌》(数字版)节选的一部分。

案例4:康定情歌(教材节选)

1.动人的情歌(《康定情歌》演唱视屏,字母为延长情景和歌曲谱)

2.“感人故事”一位老人说,他们十几岁时在康定听见的康定情歌不是今天这个样唱的,那时是这样:“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端端溜溜的照在朵洛大姐的门,朵洛溜溜的大姐人才溜溜的好哟,会当溜溜的家来,会为溜溜的人……”当时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年李依若(链接――李以若的故事,人物图片)

3.历史的回音(视屏)一阵滚滚尘沙在草原上腾卷,……(略)

4.优美的旋律(背景音乐)播放情歌器乐曲,出现字幕:“情歌”词句全部引用了四川宣汉方言土语及宣汉山歌溜溜调作为衬词。此歌风格与宣汉民歌《苏二姐》《绣洛阳桥》《十把扇子》等一致,是李依若惯用手法。……(略)

5.与《跑马溜溜的山上》结缘的音乐家(故事、像片,音乐,画外音、字幕)(略)

6.共建平台(关于《康定情歌》的文字、图片、音屏、视屏、电视连续剧等)

以上片断可以看出我校校本教材具有音像结合、图文并茂、动静交替、资源丰富、交互性强、便于自主学习、拓展生活与建构资源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从旋律中体味丰富的画面美、情感美和人性美,而且从歌曲的产生背景中品味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获得的是一种多元的认知。这一点是其他教材难以比拟的。

(2)内容上,兼顾文理学科。文理兼顾,各科有为,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方针之一。语文组开发了两门课程《课外古诗文选读》《历代诗人咏成都》以及若干课例;英语组开发《英语・成都》《列五中学简介》;历史《成都文物古迹解说》《民俗成都》;地理组开发《乡村民居》《自然灾害》;政治组开发了《中学生与法》。而数学组开发了《高中数学入门》《数学系列汇编》以大量生活数学,扩充学生数学视野;物理组开发《高中电学实验专题学习》《高初中物理衔接教学》;艺术组开发了《四川民歌》《列五画语》等。

(3)空间上,兼顾课堂内外。我们不仅开发了与考试学科紧密联系的课程外,还开发了《自然灾害》《民俗成都》《列五画语》《四川民歌》《民居》《中学生与法》《生活中的数学》《科技与创新》《弟子规》等非高考内容。下面我们展示数学课题研究小组的《生活中的数学》执教片段。

案例5:生活中的概率问题

课题缘起:

(链接视屏1:剪接新闻)案例一:不久前,我市有位市民,抱着一日暴富的心理,十几年来疯狂购买彩票,将所有收入,几乎花在各类彩票上,除了中得些小奖外,一无所获。导致家庭不和,夫妻分手,但仍不收手,深信自己会中大奖,是个十足的“彩票痴迷症”患者。

(链接视屏2:剪接新闻)案例二:某单位一位现金出纳员,为了通过票致富,不到一年时间,挪用公款120余万票,结果除有一次中得三等奖外,大都是些小奖。事情败露后,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他的一生被毁在侥幸心理上。

问题探究一:(链接课件)彩票中奖的奥妙(略)

请同学们,充分应用网上提供的资源,联系所学知识,思考两个问题:

(链接课件)(1)彩民甲研究了近几期这种彩票的中奖号码,发现号码06和08出现的次数最多。他认为,06和08是“幸运号码”, 因此,他在所买的每一注彩票中都选上了06和08。你认为他这样做有道理吗?

(链接课件)(2)彩民乙对近几期这种彩票的中奖号码也进行了研究,发现号码04和09在近几期中奖号码中一次都没有出现,他认为,既然每个号码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那么下一期就该04和09出现了,因此他在所买的每一注彩票中都选上了04和09,你认为他的这种做法有助于他中奖吗?

互助探讨:学生利用网上资源,独立思考之后互相讨论。师生互动,回到概率问题上,找到了彩票中将中的数学问题。

问题探究二:(略)

生活实践:(自制视屏,录像)在某个人流量较大的游乐园,有一中年人在吆喝;“送钱啦!”只见他手拿着一个红色小塑料桶,桶中有且只有3只黄色、3只白色的乒乓球(其体积、质地完全相同),旁边立一块小黑板上写道:“摸球方式(1)若一次摸得同一颜色的3个球,则摊主送给摸球者20元钱;(2)若一次摸得非同一颜色的3个球,则摸球者需付给摊主5元钱。”

(教师提问;字幕)假设一天中有100人次摸奖,试从概率的角度估算一下这个摊主一个月(按30天)能赚多少钱?

请同学们课后,完成,将计算步骤和结果,在主题网站上。

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的一些现象,它们都与数学有关系,学生们十分期待能得到解释,这就为校本课程提供了选题。这种课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备受学生欢迎。

(4)执行上,兼顾大小定活。灵活性我校校本课程实施的一大特点:大课小课结合,长课短课结合,定课活课结合,选修必修结合。也就是说,有全校学生参加的大课,如,李阳来学校演讲的《疯狂英语》;新东方英语到我校作的辅导报告,都是全校学生参加的校本学习课程。也有时间很短、内容较少、规模较小的课程,如《机器人》等。学校校本课程有很大灵活性,有的是比较固定的必修课,如《科技创新》《中学生礼仪》;有的是选学的,如《机器人》《美术创作》等;有的是根据学校和学生需要开设的,如《中学生礼仪》《弟子规》之类的课程。

(5)结构上,由单一走向多级。我校开发的校本教材,紧紧围绕课程改革主旋律,密切联系学校实际,集中体现时代精神,充分满足学生需求。与传统意义上的校本教材相比,我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而开发的校本课程教材具有三个鲜明特色:⑴联系统编教材,而不囿于统编教材。⑵承接国家课程,作适当延伸与拓展。⑶发扬文化传统,彰显校本文化特色。校本课程作为传承学校文明的文化载体,对于继承学校传统和张扬学校特色,对于弘扬成都文化和传承巴蜀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开发的《成都文物古迹解说》《历代诗人咏成都》《英语》都具有传承文明、解古论今、介绍风物的鲜明特色。

从上表可看出我校校本课程,已覆盖除生物、体育外所有科目,校本课程教材具备纸质版本和电子版本,在省内领先。《成都商报》等媒体,对我校校本教材建设作了专访。2010年我校被省教厅列为“四川省首批高中课改校本学校”。各课题组以“感悟生活、师生共创”的方式,生成了“小、快、活”校本课程。

(6)课程开发,由实验走向实施。

第一、挂在网上,落实到课堂,以网上为主。

我们以“作文开头专题”为例,谈谈网络专题设计课:

案例6:精心打造作文开头(申报材料)

1.专题来源:

(1)“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学生作文通病;60%学生作文开头不妙而导致偏题离题;(2)65%学生希望通过校本课程以专题方式,学习作文开头。

2.专题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好的作文开头方法。②加强对作文语言的锤炼。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网上作文、交流讨论和教师的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使语文课堂更具开放性和实用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①通过此次写作实践和对“人生的价值”的话题探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珍惜生命,努力创造生命的最高价值。②增强学生写作信心。

3.流程设计

(1)使用课件:http://

(2)活动流程:

①进入语文天堂论坛:

a.老师(点击此处,进入论坛),引导学生查看置顶贴“最优作文开头评选(5班一)”的帖子,阅读作文材料和要求。

b.学生(点击此处,进入论坛),实名登陆(请输入真实姓名,密码均是1234567)。

c.学生进入“文学天地”板块的“作文集中营”,查看“最优作文开头评选(5班一)”的主帖,采取回帖的形式写作开头部分,标题可自拟或以用户名暂代。(15分钟)

d.学生即时看帖[在“作文集中营”查看“最优作文开头评选(5班一)”的回帖,即同学作品]并点评(注意点评符合要求,在同学作品帖后点右上角的“引用”项点评)和投票(在“作文集中营”查看“最优作文开头评选”的帖子来完成)。

e.共赏佳作。

②博客拓展:

a.点击进入田雨的博客。b.阅读《生如春花之烂漫》。c.阅读其他关于“生命的价值”的作文材料。

第二、大小穿插,长短课结合,以短课为主。

下面是一堂20分钟小课:

案例7:精心打造作文开头(教学流程及资料)

1.进入语文天堂论坛:

①老师(点击此处,进入论坛),引导学生查看置顶贴“最优作文开头评选(5班一)”的帖子,阅读作文材料和要求。

②学生(点击此处,进入论坛),实名登陆(请输入真实姓名,密码均1234567)。

③学生进入“文学天地”板块的“作文集中营”,查看“最优作文开头评选(5班一)”的主帖,采取回帖的形式写作开头部分,标题可自拟或以用户名暂代。(5分钟)

④学生即时看帖(在“作文集中营”查看“最优作文开头评选(5班一)”的回帖,即同学作品)并点评(注意点评符合要求,在同学作品帖后点右上角的“引用”项点评)和投票(在“作文集中营”查看“最优作文开头评选(5班一)”的帖子来完成)。

⑤共赏佳作。(7分钟)

2.博客拓展:①点击进入田雨的博客;②阅读《生如春花之烂漫》。③阅读其他关于“生命的价值”的作文材料。

作文开头十忌:①忌陈词老套。②忌故弄玄虚。③忌开头突然。④忌不必要的解释。⑤忌凭空抒情。⑥忌绕大圈子。⑦忌堆砌名言锦语。⑧忌开头重复。⑨忌盲目写景。⑩忌盲目引用。(8分钟)

附:教案“精心打造作文的开头简案”。

第三、管理多元,落实到评价,以互评为主

我校校本课程的管理采用多元化手法,有的纳入学生常规,如《弟子规》、《中学生礼仪》均与学生常规结合,重在学以致用,落实到日常行为中,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科技与创新》等纳入学分管理。(见下表)

在评价方面,我们坚持教师评价与多元主体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诊断评价与激励评价相结合,科学地开展评价活动,发挥评价所谓诊断共和激励功能。

4.优化了课程课堂学习方式

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课堂实践、探索和总结,我们归纳出了以下三种有效实施校本课程的方式:

①资源共享式学习。先由师生共同提出学习内容或课题,然后学生各自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搜集材料制作成学习课件,上传到校园网上的“校本课程”学习栏目,供课前相互学习借鉴和课堂交流分享,在教学层面上实现了教育过程与活动的共享。以《武侯祠》一课为例,课前教师发贴:“以武侯祠内话古今”为题,请学习小组内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武侯祠的历史、人物、文物、文献、诗文、图片资料,自制一个介绍武侯祠的短片,传到校园网“校本课程-成都文物简介”主页,以供互相欣赏。最后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习小组进行评价交流,评选出优秀短片进行表扬。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分工合作,各扬其长,效果极好。

②知识建构式学习。由教师由浅入深分层设计出建构性问题,然后由学生围绕问题,在课堂上利用网络平台,生成知识,解决问题,随着问题解决的深入,学生的知识不断积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从而实现了知识系统建构。以黄鹏《寻踪万里桥》为例,这是“历代诗人咏成都”中的一课,教师通过学习主页,抛出了一串问题:你知道万里桥吗?它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得名的?历史上的万里桥是怎样的?从那些古诗中可以略见一斑?这些诗歌是如何表现万里桥的?你能通过这些古诗想象出当年万里桥的景象吗?万里桥毁于何时?等等问题。最后通过学生共同努力,每一位学生都较为完整地了解有关万里桥的知识,而且突破了语文范畴,对成都人文、历史有了一定认识,培养了他们热爱成都、热爱家乡的朴素感情。

③自主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从根本上保证其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主探究,获取新知。要设计一些弹性化的、有一定思维空间的问题,要创设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给他们充分的思维空间去拓展。此外,还必须将学习方式的选择权真正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在实施校本课程中,我们在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要求改学生单一的个体学习形式为同桌、小组或全体交流学习形式;也可将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分工,让学生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质疑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999-6-13].

[2]李建平.校本课程信步走来――专家学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十一[N].中国教育报,2001-10-12.

[3]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4]马秋红.浅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