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融风险的认识

金融风险的认识

时间:2023-06-08 11:27: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风险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融风险的认识

第1篇

金融风险指的是在金融行业运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损失或者是遇到的障碍。随着我国经济的循序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入,金融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随之深化,导致金融机构面临的运营风险不断加大。我国制定了相应的金融政策来保护金融机构,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机构需要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自觉接受国家的监管,这才是区域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的有效途径。

一、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含义

风险是由于事物具有不确定性而出现的,任何的行业都不能百分百确定成功,都需要面对各种不确定的经营环境,随时都会发生经营风险,金融行业也不例外。金融市场在参与金融活动过程中,由于客观的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或者是决策失误而引发金融资产的不安全性,或者是金融机构的信誉受到了损害,这都属于金融风险。金融风险属于社会经济现象,如果不能够有效地进行防范和化解,很有可能会演变成为金融危机。一般金融风险可以分成三部分,按照涉及到的范围来分类分为个体金融风险、区域金融风险还有系统金融风险。本文重点讲解区域性金融风险,它指的是在某一个区域内,由于一部分金融机构或者是金融机构组织的金融活动从而引发的金融损失现象。区域性金融风险、个体金融风险和系统金融风险这三种金融风险发生之后涉及到的范围不一样,造成的伤害也不一样,但是这三种金融风险会相互影响产生递增作用,个体金融风险很容易引发区域金融风险,区域金融风险又会对系统金融风险产生影响,不管哪一种金融风险出现都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区域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的重视力度。

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表现

据分析我国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有这几个方面:第一种是银行、信托公司还有城市中的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产生的不良资产比例增加,长此以往会威胁到金融机构的支付和运营,容易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第二种是社会信用观念出现错误,借钱有力、有钱不还,长此以往银行中的借贷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最终会导致市场的利率混乱,银行和企业的效益随之下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种是地方性的金融秩序产生了混乱,导致社会乱集资,容易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第四种是资本市场过度投机,很多证券经营机构和企业跟一部分银行串通一气,利用银行的信贷资金在股票市场牟取暴利,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给银行业造成了不安全隐患,从而引发了区域性金融风险。

三、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1.树立风险意识

金融行业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到区域性风险的严峻性,增强转化和抢救不良贷款带来的压迫感,要引起社会中的银行和信用社对于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重视例如,加强对风险客观性的认识,改变错误的风险认识观点,要充分考虑当前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做到工作必先谈风险,办理业务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措施,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贯穿风险管理,工作中做到人人重视风险、人人防范风险,从而提升整体的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

2.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想要有效的防范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需要提前做好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能够在不可避免损失的情况下,把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防范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措施是事前预防,这需要通过建立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来实现。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主要是针对该区域内部金融行业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报,从而在发生风险之后能够提供应对和化解风险的对策和建议。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反映出区域内部金融风险产生警情、警源还有变动趋势,以经济金融的统计信息为基本依据。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要体现出稳定性、适应性和一致性,还要反映出预警对象的内容。使用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能够针对区域金融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及时为金融监管部门发出警报,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

3.强化区域内金融机构的行业自我管理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在工作中要首先强化管理意识,加强行业内部的管理和联系,在行业内部形成有效的管理体制,要公平公正的制定好同业公约,从而能够达到互相监督、互相约束、有序竞争的管理制度。同行业中的行会管理体制和金融监管制度的监管功能是一样的,都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和补充作用,最大化防范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行业管理内部可以成立金融安全协会和信息共享机制,从而更好地把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作用发挥出来。要以金融安全协会为工作基础定期召开管理会议,一起探讨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学习区域金融风险防范的成功案例经验,互相交流经验和技术,提升自身的区域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水平。

第2篇

我们深深感到,在强大的金融风暴来袭之时没有哪个人、哪个企业、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其次,金融风险还有一定的叠加性和积累性,也就是说金融风险的发生虽然有不确定性和客观性,但却不是突如其来的,它的发生需要一定时间酝酿,是由一系列金融问题、经济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爆发形成的。因此,金融风险有可能通过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去预判,当发生不利因素时,积极地做好应对和防范措施,可能会减少在金融风险带来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损失。再次,金融风险还表现出消极性和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用客观的眼光一分为二的去对待金融风险管理,才能起到最佳的防损效果,才能在千变万化的金融活动中稳定生产、稳步发展、稳获利润。

1.1金融风险的来源

金融风险来自于多个层面,其影响因素众多,但其主要诱因来自三个方面。第一,市场风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金融市场受国内外经济影响十分明显。在国内,经济虽然不断增长,但增长的内动力不足,特别是房产泡沫掩盖下的经济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开始突出,国内金融风险不断增加。在国际上,继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连绵不断,致使国际金融市场热钱涌动,曾一度“成就”我国的经济,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一旦国际热钱抽离中国,我国将出现巨大的金融动荡。同时,随着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的不断增加,我国金融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也在不断增加,形成了较大的市场风险。第二,经营风险。受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国家政策、汇率、金融业的发展等多方面影响,金融活动的不确定因素也在不断增加,在经营过程中,金融风险的发生频率也在不断上升,金融活动的收益性更加难以把握,经营风险在不断扩大。第三,技术风险。随着现代企业电子化、信息化的普及与发展,手机、电脑等交易平台日益被广大的经济主体所接受。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病毒软件、黑客软件日益隐蔽和危险,增加了金融活动的泄密可能。同时在金融交易中,超负荷的承载等问题也会引起网络中断、操作无效等问题,导致金融活动的失误,引起一定的经济损失,造成金融风险的加剧。

1.2金融风险的防范

在金融风险的防范中,首先,应加大对金融活动的风险评估。比如对客户经营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进行评估,确保资金投向的安全性。其次,做好企业的经营状况分析,对其经营状况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金融风险的最小化。再次,加强金融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减少因技术问题导致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此外,还应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在逐步完善金融监管的同时,减少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直接干涉和控制,促进金融活动市场化、法制化不断完善和健全。总之,任何经济活动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金融风险的管理我们应该坚持科学的、谨慎的管理原则,增强业务能力,最大可能的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

2.财务控制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我国上市企业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财务控制对企业资金的投入和收益有积极的意义,是确保资金投入正确性的关键,可提高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益。首先,财务控制可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对企业决策做出了客观评价。其次,财务控制可提高企业资金流动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减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再次,财务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的信息化、科学化及内部控制能力。在全球化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不论是金融机构还是上市企业,自身的矛盾不断凸显。实践证明,在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中做好财务控制对减少和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有重要意义。

3.我国企业财务控制的现状和对策

在金融危机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金融行业的监管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和完善,企业的财务控制也在不断完善。

3.1企业财务控制的现状

首先,企业对金融风险管理及财务控制的认识还不足,企业财务控制的内部结构还不完善,对金融风险管理的程序还不够健全,方法还不够成熟。在金融危机后,大部分企业财务控制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企业深刻认识到资金链对企业生存的重大意义,资金的运作从争取利益最大化变为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持续运行。同时,企业对财务控制方向的调整在金融危机后变得更有针对性和规划性。大部分企业将风险管理作为财务控制的实施目标,有效地进行金融风险方面的分析和管理。然而,以上转变尚处于摸索阶段,一方面财务控制缺少长期的、有效的机制,且相应的监管体制还不完善,无法看到财务控制的具体效果。另一方面财务控制的手段还不健全,太过单一。其次,企业财务控制的实施不太理想。在金融危机的刺激之下,我国的财务控制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但具体实施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财务控制的环境尚不理想,企业内部组织框架尚不完善,一些财务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识不足,无法深刻体会财务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金融风险管理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以致财务控制达不到预期效果。第二,财务控制的内部信息交流体制不健全,企业缺少统一的、能有效操作的财务管理交流系统和制度,对于市场风险、业务风险等方面的信息资源相对匮乏,增加了企业决策的风险。总之,信息交流体制的不健全不但影响了金融风险管理的效果,还影响了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第三,财务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不够,一些建议难以得到企业高层的重视,并且企业对财务控制的监管体制还不完善,财务控制的效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客观的、公证的认知。

3.2完善财务控制的措施

为提高企业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性,财务报告必须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遵从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减少企业资产损失风险的原则。首先,完善财务控制环境。企业高管应认识到财务控制的重要性,以及财务评估在企业规避经营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有效规避金融风险。一方面确保企业各部门的独立性,避免其他部门高管对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工作效果的影响。另一方面实施恰当的授权、问责制度,确保制度的执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风险防范意识。其次,企业上下应充分认识金融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一方面不断提高财务部门评估风险的能力,加强其对金融风险评估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鼓励和培养广大员工参与到企业风险评估中,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再次,完善企业业务流程。一方面完善企业管理机制,使各部门都能各司其职,在本组岗位努力奉献,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中来。另一方面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能更好地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服务,确保在金融波动中,企业资金的稳定、安全。第四,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信息是现代社会企业竞争的关键,增强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可以促进信息分析的全面性,提高信息分析的准确性,增强了企业的防风险能力。此外,确保财务部门的独立性,防止财务信息的泄漏,提高财务部门地位,对其发现的管理缺陷能及时做出回应,减少企业损失。第五,培养专业的人才负责金融风险管理和财务控制。一方面,金融风险管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企业经营任务,金融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选择专业的人才,才能在管理中依靠敏锐的直觉和科学、专业的分析,实施最有效果的管理,使企业有效地规避金融风险,减少企业在金融动荡中的损失。另一方面财务控制的专业性很强,对业务能力的要求也很高,而且资金是企业的命脉,作为企业的把脉人一定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在人员选用上绝不能马虎,选择有实力的人员管控企业财务,使企业资金的运营处于最佳状态。同时,专业的财务人员可以通过稳定企业资金流,确保企业在金融波动前能有效的预知和防范。第六,增强企业金融风险管理与财务控制的执行力度。再好的政策没有执行就是空谈,再好的方式、方法,没有执行就看不到效果。因此在金融风险管理与财务控制中必须增强其执行力度,才能确保其管理效果。

4.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防范

    1 研究背景

    1.1金融全球化过程导致银行风险增加

    金融的全球化成为近年来发展的大趋势。在这种新经济的背景下,国际金融业全球化的发展也就成为必然。新兴金融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打破了原有的旧格局,使国际金融市场逐步扩展到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国际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各类保险公司)在全球大量设立分支机构,形成全球性业务网络[1]。同时,互联网的运用克服了不同地区之间时差的障碍,使国际市场的交易一体化。这种趋势既促进了国际金融的极大发展,也加大了金融风险的范围。出现债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国际金融组织面对巨大的国际资本流动,越来越显得力量不足,无法进行协调,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手段显得特别脆弱。国际金融炒作活动,进一步加剧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由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市场之间传播敏感度的增强,使得一个市场的变化会迅速地传导给另一个市场,金融风险因素变得更加复杂,某一经济现象会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金融市场之间进行传导,并形成连锁反应,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更加突出。由于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金融市场固有的投机性,对一国的金融市场的冲击力和破坏性也越来越明显,进而波及到整个世界经济,使各国的经济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例如:自90年代以来,1994年墨西哥发生的金融危机,1995年12月巴林银行的倒闭,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等,都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损失。这些也充分暴露了金融市场国际化、一体化的过程中,金融风险加剧。

    1.2我国银行如同世界金融机构一样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经济背景下,我国银行如同世界金融机构一样面临着新的挑战。金融市场之间连接越来越紧密,风险的传导机制越发密切,金融风险因素变得更加复杂。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我国银行不仅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而且自身存在着积聚大量不良信贷资产的严重问题,这将会成为引发我国银行金融风险的一个根本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速度加快,这使得银行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国内金融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使我国银行同业间的影响日益加强,竞争加剧。

    因此,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我国银行目前也面临着如何控制风险、消除风险存在的隐患,增强银行整体竞争力的任务。就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形成的原因分析来看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微观主体主要是以国有企业为主,而由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体制原因导致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下,及缺乏公司治理结构等原因使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直接转化为国有商业银行系统的信贷软约束,致使国有商业银行系统存在着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融资机制、信贷结构以及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加速了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形成,进一步加大了银行系统的金融风险产生。

    1.3 研究现状及意义

    “前车覆,后车诫”。研究和比较历史上各国、各区域的金融风险及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有助于我们从金融风险控制与防范的角度,对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制度安排及政策设计等方面进行反思和重新认识,通过修正与完善经济运行机制、制度与政策目标体系,实现经济与金融的平衡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银行竞争不充分,银行资产质量低下,呆帐坏帐比重居高不下,国外群雄虎视耽耽,资本市场不完善,投机气氛过浓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稍有不慎,都会酿成大祸。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无论是政界、金融界,还是学者,都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采取很多措施加强监管、加强研究。比如1998年国家增发2700亿元特别国债以弥补国有独资银行资本金的不足: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银行不良资产;加强对信贷资金的监控以降低不良资产的比重;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内部调整以适应市场化、企业化的需要。众多学者也纷纷对全球、对我国的金融形势进行研究、对比,发表了大量的有关金融风险的着作,为我国防范金融危机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操作的建议。

    2 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内涵及现状

    2.1 金融风险的概念

    银行风险是预期银行业务经营和管理中因不确定因素导致事后造成的损失或不利目标实现因素的总称。市场金融中,这种风险的大小必然通过价格形式加以量化和度量。某种银行风险大,其经营与管理的综合成本就越高。银行风险是一种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第4篇

一、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1、金融风险的概念

金融风险管理是指各种各样的经济主体在筹集和运营资金融资本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种金融风险的认识、分析和衡量,以最低成本即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方法来实现在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收获最大收益的一种金融管理方法。金融风险是每一个消费者和投资者都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解决经济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要想减少和回避金融风险就必须要对金融风险的含义和种类有一个十分清楚的认识。我们从金融风险的概念可以看出,金融风险不等同于经济损失,它既存在经济损失的可能,也存在获得超额收益的可能,因此我们要考虑它的双面因素。

2、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

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总体说来就是在保障经营活动和筹集资金的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处置和控制发生的金融风险,防止和减少金融风险发生所带来的损失。从细处划分,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即安全性。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其经营活动是在负债经营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必须在确保资金安全的条件下,才能通过运作、经营实现金融主体的收益,这是确保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第二个是金融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即收益性。金融机构作为市场环境下的经营主体其天然属性即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说盈利是其追求的主要目标,而安全目标是收益目标实现的前提,没有安全性,收益便是一纸空谈;收益目标是安全目标采取的归宿,若没有收益,安全目标也就失去了其实施的意义。

3、金融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

金融风险识别。是指对还没有发生的存在的或潜在的各种金融风险进行系统的全方面的归类并进行分析研究,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风险需要考虑,引起金融风险的原因、类型、性质及后果。

金融风险衡量。是指对可能发生金本文由收集整理融风险的概率或损失的程度和范围进行衡量和估计,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该金融风险影响究竟有多大,会带来什么样程度的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合理地运用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的方法,在借助电子计算先进设备的前提下,对已经发生大量损失的严重程度和频率,进行科学全面的风险定量分析,以准确地衡量出风险,并选择合适的方式处理风险,实现用最小的资源获得最好的金融风险管理效果的目的。

金融风险控制对策。金融风险控制对策首先是控制法,即在损失发生前力图控制与消除损失的手段,其主要内容是避免风险和损失控制,避免风险主要是采取暂停或者终止某类活动或改变活动的方式和性质的做法。因为其在金融风险管理方法中属于最消极、最简单的一种,所以一般较少采取这种方式来处置金融风险问题。损失控制是指对于金融主体不愿意转移也不愿意放弃的金融风险,缩小其损失幅度、压低其损失频率的各种控制方法。因其是金融风险控制工具中最为主动积极的一种,所以是金融主体采用的比较常见的一种金融风险处理方式;其次是财务法,即指筹集资金用以支付风险损失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自留风险和风险转移。自留风险是指当某项金融风险由于可以获利而需要冒险或无法避免时,就必须要保留和承担这种风险,由金融主体自行筹集或设立资金来进行补偿。风险转移是指金融主体将其面临的金融风险所可能导致的损失有意识地转移给另一金融主体的一种金融风险管理方法。由于其发生条件是一种动态的投机性的金融风险,因此不在保险理赔范围之内,所以金融风险转移的主要方式是非保险型金融风险转移。

二、金融风险管理技术的变迁与发展

1、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传统技术

马克维茨(1952)的关于资产组合选择的论文为现代金融风险分析模式奠定了基础。马克维茨认为,一个非常理性的投资者应该根据其金融投资组合的方差和均值来分析可供选择的各种投资组合。其提供的场景还存在另外两种假设可能,一个是收益呈正态分布;二是资本市场的完美性。基于消费者的选择是由两个参数引导(方差和均值),所以投资组合的选择也可以由这两个参数来表示。虽然两个参数表示法对于充分分散化的投资组合的计算是行之有效的,但其并不适用于单个证券。单个证券的风险只能在其所属的投资组合的环境中,通过它在投资组合整体的方差和均值中所占有的比例来进行评估。极其特别的单项投资风险应该根据投资组合的收益率与其自身的收益率的协方差来衡量。

2、市场风险管理

20世纪70年代以前,金融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主要是利率风险的缺口管理理论和方法。风险因子的变动幅度和风险暴露的大小决定了金融风险导致损失的大小,暴露的风险大小取决于头寸和期限。头寸越小,期限越短,则风险越小;反之则风险越大。所以如果能使负债的头寸和资产合理的匹配在一起就可以使负债和资产的净头寸暴露出来,这样就可以规避风险,因此就产生了利率风险的缺口管理技术与理论方法。

3、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双管齐下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根据金融市场发展所衍生出的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工程的技术发展逐渐演变出来市场风险管理的新方法,为衡量资本收益的变准差提供了新的价值衡量标准。而信用风险管理是由于80年代的债务金融危机影响而产生的,这就使得大多数商业银行开始偏重于信用风险管理,这就促成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在理论与技术上的相结合,进而构成了当前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

4、金融风险管理量化和模型化的技术发展

20世纪90年代至今,摩根公司为适应市场风险管理模型,综合度量市场风险,首次开发出了在险价值即var方法。var方法及相关模型是结合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资产定价理论和市场风险的历史数据,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度的条件下评估任何一种金融资产在一定的时期内所可能遭受损失的最大值。其根本原理在于根据资产组合价值变化的统计分布找出相匹配的置信水平分位数,即var值。

var方法不仅仅可以用来作为管理资产及其组合风险和金融机构评估的工具,也可以作为金融监管部门进行金融风险监控和评估的手段。基于var方法的基本原理,信用风险管理业可以运用和开发var模式。只要运用合适的信用资产评估模型和信用资产收益波动模型,确定出信用资产的价值在不同信用风险状态下的概率分布图,在确定的的置信水平上敲定出该资产的信用风险值,就可以将var方法引进到信用风险的管理中来。

5、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的最新进展——全面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全面金融风险管理需要在金融风险的评估、识别和控制下实现两方面要求:第一,要求金融风险管理系统全面的考虑风险的价格、概率和偏好3种因素,进而实现金融风险管理在主体偏好和客观计量的最优平衡。第二,trm要求金融机构根据自己的整体目标对不同的风险管理方式、内部各风险管理部门进行整合。全面的金融风险管理最终的目标是实现金融机构的战略目标即价值最大化。基于对不同的风险管理方式和不同的风险因素的影响进行整合的目的,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承担应该金融风险的管理职责,为此我们应该设立独立的金融风险管理部门直接对高级管理人员负责,进而在组织结构上能够保障全面金融风险管理的实现。

三、推进我国全面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积极应对金融产业全球化挑战

1、认真研究国际经济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不可能独善其身,其对现有世界经济的依存度越来越高,要通过全新的思维来解读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深入探索国际经济重大事件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其对我国金融主体所产生的影响。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要建立起现代的企业制度,推行科学的金融管理体系,增加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素质,才能够彻底的摆脱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实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集约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金融风险管理体系中,要充分的发挥市场对于经济主体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

3、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间接融资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一种主要方式,这决定了对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首先,要使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的自担风险、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独立市场竞争主体。其次,要加强商业银行的自主创新意识,促使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掌握竞争的主动权,领导市场潮流,增强抗风险能力。最后,要妥善的处理好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找出金融发展的最佳平衡点。

4、加强政府对金融的监管

我国现有的金融市场十分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市场不法投机力量的冲击影响,这就要求必须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工作。要想实现更好的金融监管就必须要完善金融方面的立法,建立起一套有法可依的金融监管体系,使金融执法纳入正轨。规范我国境内投资者的经营行为,严厉查处金融市场中的违规经营。为了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坚决将害群之马逐出金融市场,进而保障我国境内投资者的利益,确保金融机构的安全运营,使我国的金融市场能够在一个稳定和健康的环境中快速发展。

第5篇

(一)金融风险的判断

金融风险判断是针对金融市场可能面临的风险情况进行的判断,通过分析、总结、整合来研究金融市场自身处于的金融风险等级和受影响程度。对金融市场金融风险判断主要为风险内容、风险范围及风险影响力。此外,金融市场要对金融行业资产负债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利率和汇率在市场中出现的变化。

(二)金融风险计算

金融风险计算是针对金融风险代销程度的预测和预估,其中包含了对金融市场业务和运营管理中的各项风险大小、程度、影响力、效益损失方面的计算。金融风险计算是对金融风险判断的延伸。通过金融风险强弱、程度的预测可以有效降低,甚至是避免风险的发生,对金融市场运营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在金融市场运营中忽略金融风险,那么金融市场就不会在战略制定中制定风险应急机制,自然会加大金融市场在遇到风险后的损失;相反如风险预测高,那么也容易出现多余成本付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由此可见,金融风险计算并非单纯的风险预估,而是需要通过科学合理方法进行估算,确保将金融市场金融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三)金融风险的审计与控制

金融风险的审计与控制是现代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的风险预测体系,以符合金融市场内部董事会、监事会或其他监管部门的调查要求。在对金融市场金融风险进行审计后要进行积极布控和反复调查并制定积极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金融金融风险机制建立。金融风险的监测是指商业金融市场应该具有完备的金融风险监测系统,满足董事会、高级管理层、金融风险管理部门以及财务、审计部门的管理要求。金融风险的控制是指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后的检查、反馈和调整。

二、希腊金融风险传导对我国的影响

希腊金融风险主要是通过其债务危机演变而来的,自2009年希腊金融风险出现苗头。2010年5月欧洲联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出台1100亿欧元救助协议之际达到了一个,而后欧盟有成立了7500亿欧元的基金组织,以通过基金支持方式帮助欧元成员国家摆脱债务危机。2009年显现金融风险后,希腊始终处在财政入不敷出的境地,而后不久希腊政府宣布其国家赤字率与债务率指标,将分别达到12.2%与11.3%,早已超过欧盟规定的《稳定与增长公约》要求的范围,希腊金融风险真正显现出来。2010年希腊政府宣布其国家的债务达到了3000亿欧元,但国内GDP仅仅有2400亿欧元,财政赤字超过了10%,出现这种情况后,世界三大信用评级机构都对希腊国家的信用等级进行下调,直接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不仅能出现原油价格、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还推动黄金、美元价格上升,导致欧元价值下降,股市连跌,爆发了以欧元为中心的金融危机。

(一)双边贸易对我国的影响

就双边贸易来说,希腊爆发的金融风险对我国影响并不大。尽管希腊会因为债务危机做出适当的贸易调整,影响其贸易发展,但这种影响实际造成的伤害对我国对外贸易而言是十分有限的。

(二)欧洲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希腊作为欧盟国家,其经济发展对欧盟或欧洲地区都有较大的影响,基于我国同欧洲之间的关系,则会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且这种影响是较大的。根据我国官方统计,2004年开始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这期间我国与欧盟之间贸易发展是始终高于与其他国家和伙伴的,且人民币与欧元之间的汇率变动也时常发生,但对双方贸易开展没有太大影响。2010年以后,我国货物出口率达到2位数,发展速度较快。根据相关人员解释,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经济发展,同时也存在外商企业在我国注资后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2009年希腊出现债务危机后,欧元价值下滑,直接影响欧盟属地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注资和仓库存货,影响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注资和发展,进而影响我姑经济的发展。

(三)欧元与美元的汇率对我国的影响

假设人民币与美元直接的汇率能够保持长期不变,那么欧元一旦贬值,那么其在与我国进行资金交流和货物运输中对人民币也会出现贬值,所以希腊债务危机造成欧元贬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欧元地区国家与我国的货物运输往来。从我国同欧盟国家的贸易往来中看,确实会受到汇率影响到我国出口贸易。

三、金融风险传导的应对策略

(一)提升金融风险管理意识

提升金融风险管理意识是建立健全金融市场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条件,应当受到各界关注。在金融风险管理方面要求商业金融市场内部设立严格的监督部门,不仅要对金融市场内部员工进行监督,也要定期审查金融市场内部的财务会计状况,以保障各方面的顺利发展。人员的管理永远是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金融市场内部员工提升对风险管理认识,将风险管理诸如金融市场文化建设和发展战略中。面对复杂多面的市场环境,提升金融风险意识可以起到有效的避免和警示作用。

(二)完善金融风险外部监管机制

金融风险外部监管机制建立是在金融市场实施内部监督设计制度后的附加内容。外部监管机制属于防御型与保障型的管理模式。完善金融风险外部监管机制不尽是我国金融市场金融风险监管体系额要求,也是世界商业金融市场金融风险监管的未来发展道路。我国金融市场在完善金融风险外部监管机制问题上应坚持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金融风险监管应当坚持由外而内的监管模式转变;其次,金融风险监管属于隐性监管,而非现场监管。在我国长时间的市场监管运营机制下,金融风险外部监管更注重合规性检察,缺少完整性,造成金融风险监督机制整体不足。金融市场如要完善金融风险监管机制需要坚持风险与合规的统一,即以对风险监管为主,以合规监督为辅的监管模式。

(三)推动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培养战略建立

第6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政策建议

目前,互联网金融逐渐发展为新型的金融业,朝着多元化方向飞速的发展,在生产消费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并且对所有的金融业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为互联网金融是采取互联网和金融有效结合的特征,因此所产生的风险性也会不断的增加,同时也给预防工作带来更严峻的挑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要做好提前防范工作。对此,本篇文章主要对互联网金融所产生的风险做出合理的分析,并且将其主要类型进行总结,从而提出合理化建议来预防金融风险。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概念及判断

目前,没有对互联网金融风险有着明确的定义,然而为了避免互联网金融发生风险,相关单位首先要对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特征做好准确的判定。通常情况下,互联网金融简单的说属于金融机构,亦或以互联网作为渠道,通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对象,从而形成各种形式的金融活动。互联网金融作为以往金融和互联网之间一起结合的形式存在的新型业态,其主要特征包含很多方面,如很好的开放性、能够分享等特点,从而让金融产品以及服务质量逐渐的扩大、规模也在朝着大幅度的趋势发展。当前,互联网金融业务有着很多的种类,比如支付类、理财类等,并且这些产品逐渐朝着以前金融业务的主要方向发展。目前,互联网金融风险和所有金融业的相关总量之间进行详细的比较,可以得知互联网金融风险是可以控制的。当前,互联网金融还在刚起步的发展时期,尤其是针对某些开始实行的金融业态的相关总量还小,例如通过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将余额宝作为网上理财等所产生的业务量和以往业务量之间进行比较,还是处于较小的状态。然而,相关单位应当对互联网金融风险引起高度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随着互联网金融不断的发展,大量的扩大领域范围,业务量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趋势,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没有对互联网金融做好适当的规范,尤其是针对某些先咋市场中占有份额,然后在“亡羊补牢”的思想,从而没有对互联网金融所存在风险做好充分的考虑,形成“先发展后治理”的这种思想意识存在较多的隐患。除此之外,因为互联网金融具有一定的普惠性,所以逐渐形成了受众面广、传送速度很快的趋势,倘若处理不恰当就很容易出现连锁反应,严重的可能会对整个金融行业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和以往金融风险之间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风险除了比以往金融风险的程度严重之外,还会面临一些特别的风险,因此让监管工作的难度增加。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业务管理风险该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目前互联网金融提供方通常都是非金融行业进入,这样就会让他们没有对风险做到正确的认知,对业务管理没有加以重视,尤其是没有将管理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例如,某些网贷单位没有将风险准备金预留出来,并且网上理财产品大部分都是宣传高预期回报而没有做好风险提示工作,还有一些第三方支付在办理新用户注册的时候没有复杂的程序,还存在某些P2P机构承担筹资的职能,而且资金也没有限制,存在风险隐患,从而致使公司跑路的情况出现;第二,在市场的不断变革下,因为没有较好的预防措施而发生的资金安全风险等,例如通过第三方支付所出现延迟的情况处于时滞的状态,倘若管理不恰当,就会加剧流动性风险的概率。还有某些信用业务里面还出现第三方垫款的情况,这样也会让面临信用隐患。(二)法律政策互联网金融业务作为一项全新定制的业务,并没有根据市场、资金、交易者、电子合同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法律保护交易。现阶段,网络金融行业在进行交易支付的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电子支付的形式进行交易,还有由交易双方针对交易情况进行拟订的书面合同。

三、应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消费权益保护机制即使互联网金融中存在较小的业务量,但是有着较强的参与面,大部分消费人员都没有对金融行业进行充分的认识,还有一部分没有建立自身的权益保护,因此相关单位应当将消费利益的保护做好合理的强化。相关单位应当依据恰当的技术、优质的服务理念等形式,对风险提示做好全面的掌握,让交易能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相关单位应当深入明确相应的权利以及责任意识,从而可以给消费人员提供合理的保障,加强消费人员对风险意识的判断水平。(二)提出互联网金融发展政策金融行业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让金融行业又朝着新台阶迈进了一步,它的普及能够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益处。相关单位在对互联网进行研究的时候,同样也应当对目前社会发展的情况做好适当的掌握,依据和该金融有关行业的管理形式,从相应行业做出合理的分析,并且依据相应的内容而实施合理的管理模式。

四、结束语

相关单位对互联网交易中产生的风险性做好适当的提示,努力营造出一份和谐、安全的交易场所。相关单位将责任、义务等工作有效的落实工作中,对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进行确定,不断的引导消费者能够准确的认识风险、并且采取相应的预防手段的同时,还应当确保消费人员可以获得合法的权益。相关单位采取对风险、用户信息等方面做出适当的限制,从而能够使互联网金融所产生的风险得到相应的预防,最终达到互谅网金融业可以和谐、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莹.我国当前金融风险财政化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16)

[2]李国华.关于如何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思考[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06)

[3]曲丽丽,韩雪.“一带一路”建设中金融风险识别及监管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6(08)

第7篇

[关键词]金融风险;持续性;规避策略

[DOI]10.13939/ki.zgsc.2015.12.037

金融风险是指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如果一家企业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存在风险,则有可能对该企业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威胁,严重时不仅会导致企业倒闭,还可能对该企业所在的金融体系的整体运行造成威胁,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和管理企业的过程中一定要给予金融风险足够的重视,通过对金融风险的分析,找到有效的措施来规避金融风险,避免企业在高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金融风险的威胁,为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提供保障。

1金融企业面临的各类金融风险

1.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金融企业在交易活动中由于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者交易双方因种种原因而不能有效地履行合同条款,导致银行、投资者或者交易双方出现利益损失的情况。在当今社会中,金融企业的生存及社会效益与企业的信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金融企业如果不能有效履行交易双方的合同条款,交易对方的利益必然受到损失,从而致使企业自身的信贷质量降低,信用风险就主要表现为信贷质量下降。

1.2财务风险

金融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必然要有一定的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来确保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正常运行。如果企业由于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等原因而失去偿还债务的能力,就会导致投资者的预期收益下降,这就产生了财务风险。金融企业由于资金比例太低,使得运行管理活动受到限制,在运行过程中账目记录与实际盈亏不一致等情况,都是财务风险的表现,如果金融企业没有保持良好的财务指标,就会直接影响到其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出现严重的财务风险问题。

1.3利率风险

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变化莫测,这就使得市场利率处于不确定的变动中,从而导致企业利率风险的存在。一些国有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和资金,往往通过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来提高市场竞争力,长久以往就会对企业的信贷质量造成影响,从而增加利率风险。

1.4流动风险

流动风险是指金融企业由于资产流动的不确定性变动,使得经济主体受到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当金融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来偿还债务时,就可能导致企业兼并、破产等,这就是金融风险中流动风险的表现,如果企业中存在较大的流动风险,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国家经济政策无法正常实施。

2金融风险的持续性及其规避策略

2.1金融风险的持续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金融企业与国际贸易的交流不断增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引发金融风险的原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种。主观因素包括企业信用度下降、企业管理者对市场变化认识不到位等,使得企业制定错误的经济决策,从而引发金融风险;客观因素则包括人民币升值、国家政策变化以及金融企业财务危机等。

金融风险持续性的存在主要表现在时间的流逝中,金融风险处于时间序列方差上不稳定波动的状态,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这种方差持续性金融风险对于企业投资将产生连续的影响,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充分分析金融风险的持续性,为制定有效规避风险的措施奠定基础。我国金融风险研究人员通常采用方差法和时变均值法来分析金融风险对企业资产利用和发展造成的影响,将金融定价过程与金融风险的持续性结合在一起,增大企业经济投资决策中获得经济效益的风险,从而使得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受到影响。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充分研究和重视金融风险的持续性,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提供保障,最大限度的减小企业的金融风险。

2.2金融风险的规避策略

金融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金融

风险的重要性,积极分析金融风险的特点以及引发金融风险的因素,不断创新金融规避手段,制定有效的金融风险规避措施,促进金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金融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来规避金融风险。

首先,企业应当完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金融企业的各项金融活动会在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监管下来进一步得到保障,金融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积极研究金融市场的变化趋势,将实际工作经验与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建立完善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管理者能够拥有充足的时间来研究金融风险应对预案,进而更高效地降低风险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其次,金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时代的变化,调整企业的架构,进一步完善金融企业结构。对金融企业进行结构调整,有利于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产业型向技术型方向的发展,完善的结构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从而设计出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和更高质量的金融产品,吸引更多的客户和资金,推动企业高效发展,通过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完善,实现金融企业之间的定期沟通与资源共享,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最后,企业应当加强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金融企业的社会形象与信用是提高社会效益、保证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企业在制定金融风险规避策略的过程中,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信贷质量和自身的信用度,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企业运用计算机系统建立详尽的客户资料库,详细记录不同客户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通过企业风险管理力度的加强,提高企业的信用度,有效掌控金融风险,达到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

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目前很多金融企业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规范行为,使得金融企业的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比例失衡,金融风险增大。国家应当完善对金融市场运行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要增强执行力度,对于出现不规范或违法金融交易行为的企业,应当给予严厉的打击,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率,为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提供保障。金融企业也要加强金融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各个监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严格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有效执行金融监管机制,提高金融风险监管效率,达到规避金融风险的目的。

3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企业不断增多,企业规模不断增大,金融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充分研究国家金融政策,充分重视企业的金融风险,关注金融市场的变化,制定出有效、合理的发展规划,有效规避金融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保持长久的竞争力,促进金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潇然.金融全球化进程中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中国外资,2011(16):117-119.

[2]邓宝玲.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7):123-125.

[3]朱巍.浅议金融风险的种类及其防范[J].经济研究导刊,2011(17):211-213.

[4]樊智,张世英.金融市场的效率与分形市场理论[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3):152-153.

[5]石睿.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的理论分析[J].南方金融,2011(6):176-178.

[6]董丹.浅析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J].中国市场,2014(8).

第8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和经济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企业拥有了更多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和挑战。这些挑战有的来自外部的压力,有的来自企业内部的风险。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点就是企业的金融风险。文章认为应该正确理解金融风险,认真剖析其产生的原因,选择适当的规避方法。

一、企业金融风险概述

要了解企业金融风险,必须先对金融风险的概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首先是区分风险和不确定性两个概念。许多人都把风险等同于不确定性。实际上,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有严格区别的两个概念。对于一个微观经济主体来说,风险是它的预期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而不确定性则是某种预知或控制某种不愉快事件发生的不可能性。从统计学角度看,不确定性是表现为随机事件,它的出现一般具有偶发、突然等特点。而风险通常与收益相伴而生。这一定义下的金融风险具有如下特点和涵义:作为研究对象的风险特指微观风险或个别风险;个别风险的分析主要为面临资产选择的微观投资主体服务;在一个充分竞争的金融市场中,理性投资者可以在不同的资产选择中对风险和收益做出估计或替代性决断。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交易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有多种分类方法,理论上可分为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这两者在风险主体、形成机理、经济社会影响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宏观金融风险的主体是国家,或者说是整个社会公众,而微观金融风险的主体是微观机构。风险承受主体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二者具有不同的性质及其应对方式。宏观金融风险属于公共风险,无疑地需要政府来承担相应的责任;微观金融风险属于个体风险,自然要让市场主体来防范和化解。很显然,这里要讨论的企业金融风险属于微观金融风险。企业主要面临着以下几种金融风险。

1、外汇风险

简单地说,外汇风险是指在不同种类的货币相互兑换或折算时,由于汇率的变动而造成损失或收益的可能性。外汇风险通常分为交易风险、经济风险和会计风险。以交易风险为例,我认为涉外企业面临最严峻的应该是交易风险。外汇交易风险是指企业或个人在交割、清算对外债务债权时因汇率变动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它是一种常见的外汇风险,存在于应收款项和所有货币负债项目中。实际上,交易风险不仅仅存在于涉外企业中,开办外汇买卖业务的商业银行、工商企业、个人买卖外汇、还有一些表外业务都包含有交易风险。

2、筹资风险和融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引起、且仅由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企业承担风险程度因负债方式、期限及资金使用方式等不同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有所不同。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再进行投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如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

3、利率风险

利率常常被看成是收益的一般形态,或是金融市场的价格。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的利率受到货币当局的严格管制,政策性的利率调整时有发生,这对企业的融资和还贷都造成很大影响。

二、企业金融风险原因

金融风险一般是由经济性原因所致,主要是金融市场基本要素的价格如汇率、利率、证券价格等变动所引起的,风险结果可能为负也可能为正,前者是指市场金融行情发生了于己不利的变动而造成损失,后者则是行情发生了于已有利的变化使风险偏好者得以获利。

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和难预测性。风险头寸、两种以上的货币兑换、成交与资金清算之间的时间、汇率波动共同构成外汇风险因素。总的来说,外汇波动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商业银行的信贷需求这造成了外汇的市场波动,第二,是货币发行国的整体经济状况以及货币的购买力平价,这造成了货币波动的长期运行趋势。

筹资风险按成因不同,可以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和收支性筹资风险两种。现金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由于现金流量出现负数而造成的不能按期支付债务本息的风险。此种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理财不当所致,从而表现为现金预算的安排不当或执行不力所造成的支付危机,或是由于资本结构的安排不当所致,以及债务的期限结构不尽合理而引发了企业在某一时点的偿债高峰等。收支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出现的到期无力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收支性筹资风险是一种整体风险,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就可能对企业债务的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绝非某一项或某一时点债务的偿还与否问题。同时它不仅是一种理财不当造成的支付风险,更主要是由于企业经营不当造成的净资产总量减少所致。此外,它不是一种暂时性风险,而是一种终极风险,其风险的进一步延伸就将导致企业的破产,而且这种风险如不及时得到控制,将会给企业未来筹资和经营产生影响。

投资风险主要来自于:财务风险,即公司经营不善、财务状况不佳会使股票价值下跌或无法分得股利,或使公司债券持有人无法收回本利;市场风险,投资股票、期货时,市场行情波动会使持有的股票、期货合约的价格随之变动而造成损失;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会使钱变薄,失去原有的购买力。通胀加剧时对金融性资产的影响最大。但不动产和黄金等的抗通胀性则好得多;利率风险,例如投资债券时,利率上升使债券价值下跌,造成损失。

企业内部的管理缺陷。财务控制乏力易导致金融风险;虚假的财会信息掩盖了金融风险;理财技能的低下影响到金融风险的及时化解和消除;财会人员的违规操作直接带来金融风险。所以,公司财务的一举一动,都与金融风险有着直接的联系;防范金融风险,必须重视财会部门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财务的监控职能。

三、企业金融风险对策

在我国,由于金融机构还不够完善,企业人士规避外汇风险的意识还比较单薄,因外汇波动而蒙受亏损的事时有发生。实际上,像远期外汇合同、外汇期货合约、期权合同、货币互换等都是规避外汇风险的很好的工具,尤其是货币期权套期保值,是很理想的外汇风险管理工具,因为它既能使企业摆脱不利的汇率波动,又能使企业从有利的汇率波动中受益。但遗憾的是,中国金融业还远未建立起这些业务,使企业根本无从寻找规避外汇风险的手段。因此,要规避企业的外汇风险,应该首先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完善金融机构设置,使企业有工具可用,有方法可使。

在筹资风险中,对于现金性筹资风险,从其产生的根源着手,应侧重资金运用与负债的合理期限搭配,科学安排企业的现金流量;对于收支性筹资风险,一般而言,应主要从两方面来设计应对措施:一是从财务上优化资本结构;二是进行债务重组。

在企业内部要加强管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企业的决策部门要建立积极的财务决策机制,这也意味着必须提高企业决策部门对外部金融风险的敏感性和抗风险能力;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机制;必须真实地报告财务信息状况;建立监督机制;灵活应用金融衍生工具,如期货、期权等,以更好地规避金融风险。

综上所述,企业的金融风险不仅来自企业外部的金融体系,也同样来自企业内部的各方面管理问题。企业管理者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金融风险,合理运用金融工具,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以适应外部金融风险,力避内部金融风险。从而更好地抓住商业契机,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雨露:国际金融[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北京投资创业协会[EB/OL]

[3]筹资风险成因分析及防范[EB/OL],中国商业网.

[4]fandy:企业金融风险控制与财务监控机制探析[EB/OL]

第9篇

关键词:金融经济风险风范;经济管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改革和逐步繁荣,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形态,在资源配置中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在市场上发挥更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金融资本深化其浓度,从而导致金融投机性更强。特别是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许多金融开始逐渐从实体经济变得更加独立的产品,这将导致更多的金融风险。由于风险较大的市场经济本身的发展,与金融资本的浓度的增加可能进一步加剧的风险。现代金融资本在实体经济中,有一个非常广泛的渗透,所以对实体经济的严重的金融风险事件,其影响将是非常严重的。

1.主要形式的金融风险分析

1.1会计核算工作的风险

第一是会计核算的风险。由于工作失误或没有做足够的工作,在会计处理上,例如说会计在对现金进行处理的时候没有按着非常严格的处理规程来进行就会出现短款的现象等,和此外包括信息失真虚假的银行利润。第二是会计监督的风险。中国在该方面尚未完善监督体系和管理机制,财务会计,财务会计监督的努力是不够的。许多金融机构,会计师只负责记账,会计监督仅仅停留在事后监督,从而导致容易出现违规行为的财务会计。这主要是因为会计人员还没有形成高度的风险意识,缺乏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在工作过程中,这很容易导致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或导致其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为会计人员的会计专业知识欠缺。

1.2金融创新的风险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向多样化,这就决定了金融产品的发展,以及金融机构的发展需要创新,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这将创建更多的金融风险。首先是信用风险。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竞争激烈,该业务将继续引进新的金融机构,以吸引更多的客户,这些客户的信用要求的不断减少,从而导致对银行的新业务,面临着更大的风险的愿望。其次是利率风险。金融机构需要更多的客户来完成他们的任务,允许引入新业务以及客户的信用要求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较大的影响金融机构的利率,降低金融机构的负债。再次是汇率风险。由于当前的国际金融形势波动频繁,各国汇率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与此同时,许多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其业务领域更直接,更深入的整合。四是资产风险。商业银行应严格遵循谨慎性原则,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压力下,金融创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可能会变得轻松资产借口,把条件。传统的贷款授权管理更加规范的条件下,折扣和佣金业务和中间业务快速增长。

2.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

2.1保证金制度和持仓限额制度的建设

保证金属于财务担保,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参与者履行其合同义务和衍生工具交易结算系统的核心。保证金可以分为交易保障以及结算保证金两种。交易保证金是指会员交易所的专用帐户中的资金,以确保性能的合同,这是合约的保证金占用。结算准备金,是在一个专用账户的外汇交易结算资金需要预先储备的保证金。在特殊情况下,根据市场的保证金水平的提高或降低,也可以单独为风险交易权刮成员调整保证金水平。

2.2提高信息的真实性

金融监管对信息的需求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因为失真会导致金融监管的分析和决策失误,甚至阻碍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需要。因此,金融监管人员以及各级高级管理人员需要的金融监管保真度,通过强化责任提高认识。以确保它的的统计信息真实性。

2.3加强信息中介机构的建设

它的责任和义务是详细规定,并加强建设一个健全的制度。有关规定的规定了他可操作性,明确了信息中介的作用和在在财务信息质量上的规范机制。还有就是要提高其独立性:澄清自己的责任,增加对违规行为的处罚,而且还可以进一步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他业务。

2.4国际审计标准的发展趋势

由于金融创新的出现,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加速的监管标准,也将有更多国家的市场约束的管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环境的改革和开放金融业的监管标准变的更加国际化和标准化。金融企业可以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管理机制,按照国际规范运作的公司,并通过加强监督和检查,以提高其稳定性。

3.结论:

金融开放后,将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促进良性竞争的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的特殊性质,不同的银行防范风险,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对于预防金融风险。(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董晓艳.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及创新[J].当代经济,2011(09).

第10篇

1.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比较薄弱。在我国经济及科技发展水平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更多的是发展的机遇及巨大的挑战。由于我国一些金融机构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缺少一定的认识,而且法律意识淡薄,对金融风险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有些银行为了能够将资金的规模扩大化,没有从金融风险方面考虑问题,进而盲目的将理财的各项业务扩大,其中有些贷款行为是不安全的,这就使金融风险增大了。目前,我国在金融风险管理方面还没有制定出健全完善的条例制度,这就致使我国的金融风险管理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管理力度,导致其法律意识非常淡薄。

2.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还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很多的金融机构没有独立的金融风险管理部门,内部的管理工作不够完善。在银行贷款额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常常出现不良债权问题,致使贷款信用出现了风险。缺乏科学的金融风险管理模式,导致工作水平落后,为金融管理工作埋下了很大的风险隐患。

3.产品及业务水平低下。目前,在发达经济体金融市场中主要采取金融混合经营方式,并面向全球化进行金融运作。然而我国仍然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金融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是围绕存款和贷款这两项业务而展开,由于金融业务过少,而且产品形式过于单一化,业务的开展水平低下等等,不能将优质的产品服务水平提高,更无法有效的抵御系统的金融风险。加上外资金融机构参与进来,使得当前我国的金融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很难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

4.信息缺乏透明度。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否被投资者科学准确的进行评估,主要取决于信息的透明度如何,信息透明化,就可以使我国的金融市场稳定发展下去。然而目前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出现信息不透明,透明度不强的问题,这样就会出现信息的失真问题,如果一些资金的流向被他人肆意操纵,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市场运作,这将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解决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

1.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为了避免一些外界的金融风险侵蚀到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就应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管理体质作用。做好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企业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所以,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应该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加强学习金融法规知识,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作为企业的金融管理相关部门,应该在工作的管理方面给予严格的要求,确保金融管理体系的建立更加科学严谨,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设置,对内部工作实行全面的监管;另一方面,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工作责任制度,使各项规章制度更加明确,落实人员的工作职责,增强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并强调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工作中从各方面激发人员的工作热情。另外,还要不断提高人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人员能够具备预测金融风险的能力,并能针对具体的金融风险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2.利用国际间的相互合作,来积累工作经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和国际上的金融市场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利用国际间的相互合作,增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总结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及教训,对完善本国的金融市场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合作,学习其他国家在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方法,并总结我国金融风险管理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促进我国金融风险管理更完善的进步。

3.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金融市场信息的透明化。为了稳定我国金融市场,就应该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进一步完善,需要建立新型的金融法规,加大金融市场法律监督力度,发挥金融市场的执法职能。同时在法律法规的有力保障下保证金融市场信息的透明化,确保金融信息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不良信息,应该及时给予严肃处理,杜绝虚假信息入侵到我国的金融市场,坚持处罚严格、公正,这样才能消除金融市场的欺诈行为,进而使广大投资者的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

4.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市场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市场监管制度,能够使我国的金融市场健康稳定运行。一方面要对我国的金融市场要有明确的定位,并处罚不合法的行为,建立金融信誉等级体系;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财税制度,并明确企业与国家的财政以及银行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另外还要从宏观上进行把握,努力加强法制建设,从多方面为防控金融风险而做出努力。

5.培养优秀的金融人才。目前我国一些金融机构仍然存在着老一辈的从事金融工作的人员,虽然他们在工作中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在发生着变化,过去传统的工作方法并不能适应现代金融市场需要,当今的很多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大批的年轻人才进行全面的掌控,这样才能使金融市场融合更多的创新元素和理念。学校是培养金融人才的重要园地,对于这类高校而言,应该了解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形势,在教学中要把握好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对课程体系进行逐步完善,这样才能为我国培养优秀的金融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为防控我国金融风险工作尽一份力,才能推动我国金融风险管理向着正规的管理方向迈进。

6.提高金融人才素质。新时期,我国所需要的金融人才应该是能力型人才。如何提高人员工作能力及自身的素质,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并通过对人员的金融专业知识进行培训,鼓励他们不断地学习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在金融风险管理工作中,在遇到问题时,对事要有冷静的态度,在处理事情上面要表现得更加灵活,在工作中要善于积累和总结经验教训,能够对金融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分析金融风险出现与日常工作的联系,适当的改进工作方法。

三、结语

第11篇

(一)制度方面的风险

原来分业经营时我国《商业银行法》中的规定,也就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只能是自己的,不能经营其他的业务,例如保险、信托等。在这样的环境下,商业银行可以经营的业务就很少,只能进行资产负债业务以及中间业务。可是当前逐渐加强的金融一体化趋势促使发达国家一些银行改革金融制度,经营方式转变为混业经营,并且还在我国设立分行或者以独立法人的方式发展混业经营,增加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如果我国的商业银行还是坚持传统的分业经营模式,将会在竞争中被淘汰,阻碍了我国金融机构优化的步伐,降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增加了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风险。

(二)经营方面的风险

当前,国内和国外的金融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商业银行在逐步迈向一体化的过程中,原来我国封闭的、效率低的、抵抗风险的商业银行发展面临很大的挑战。在当前的环境中,经营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首先,较低的资本充足率。《新资本协议》中设置的最低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是8%,可是我国商业银行严重缺乏资本金,增加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虽然近几年这种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是还是没有和银行的发展保持一致,这是一个不足之处,大大降低了我国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银行的发展会受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如果银行的资本不够,就会影响资本规模的正常发展,增加其风险。其次,较高的不良资本比例。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对不良资产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而且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可是相对来说,不良资本率还是比较高的。原来,因为银行是国有性质的,所以资金的流动性没有明显的表现,可是当前不断增强的金融一体化显示出了资金流动性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同时不断的创新金融还提高了金融的流动性,如果商业银行不能将这个问题好好解决,也会严重影响其经营。接着,不高的盈利能力。盈利是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属性。可是根据目前的情况,盈利能力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想要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要不断的采取措施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和国际上的一些大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还是无法相提并论。可是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垄断性质,所以还是会得到较高的收益的,可是金融产品的创新要求更高的收益,也存在着较高的风险。所以如果商业银行一直保持低收益的话,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就更大。

二、管理金融创新环境下金融风险的策略

(一)积极增加国际合作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全球化、一体化。以此为背景,仅仅依靠一个国家维持经济的稳定和对金融风险进行控制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国际各国要相互合作,加强宏观调整经济,并且相互合作,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金融风险,维持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促使各个国家稳定的金融发展。所以我国商业银行也可以加入各个国家相互监管的协议,或者在制定金融行业标准、创新和推广金融业务的时候参考国际规则,确保我国和国家金融接轨。

(二)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为了更好的避免金融风险,强化管理金融风险,就要提高自我管理的水平,充分发挥自我管理的作用。首先,要从思想上加强认识。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金融也是,有利,也有弊,所以我国银行要清醒的认识到金融的缺点,认识金融创新的本质,根据规律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虽然金融创新工作在金融创新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可是也增加了金融创新的复杂程度,也就增加了金融创新的风险,所以要时刻保持风险意识,提高风险观念,敏锐的嗅到风险,然后提早采取措施应对。其次,建立健全防范风险的制度,在金融行业肯定会存在着风险,而金融创新更是增加了金融的潜在风险,在这样的环境下,就更加需要完善的防范风险的制度,通过总结实际经验,建立预测风险的指标体系,提高度量金融风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制度上确保金融创新的顺利进行。

(三)对金融监管进行完善

金融创新是一种发展趋势,不断的创新才能提高金融市场的生机和活力,可是维持稳定的金融市场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要求,所以我国在监管金融市场的时候要既要维持稳定,又要鼓励创新。根据我国当前的金融情况,金融创新可以快速推动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所以对金融创新的态度是鼓励,而不是制止。为了创设良好的金融创新环境,需要不断的调整管制的程度,可是也要把握好度,如果放任其自由发展的话,就会导致违法违规现象的产生,对我国金融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因此,需要提高金融监管的完善程度,就要调整金融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切实落实这些法律法规,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首先,可以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因为金融创新和很多实际问题相关,可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在法律法规中体现,所以以金融创新中的实际问题为基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防治打球的现象产生。其次,对于已经不发挥法律作用的相关法律法规,要及时的修正和废除。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很多业务都是交叉的,和这些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很可能已经不适用,所以要及时的修真或者废除,提高法律法规的指导作用。

(四)对创新路径进行优化

金融创新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也就是产品、机构、制度。首先,在创新金融产品时,在开发产品的时候要以优质资产为依托,将不良资产的比例降低,同时因为我国的金融创新还不够成熟,所以可以创新要从易到难,在充分考虑金融机构的能力之后在创新,尽可能的创新债券、股权等基础产品,一步一步发展,最大程度的减少潜在风险。其次,创新金融机构,当前我国的经营是混业经营,这是一种发展趋势,只有不断的改革,建立健全配套设施,对我国的金融经营模式进行完善,可是在创新金融的同时,也要体现出主要的经营业务,形成自身的业务优势,以此得到更多客户的信任。接着,创新金融制度,就是更新和完善监管和激励制度,以此来创设更好的金融创新环境,良好的管理金融风险。

三、结语

第12篇

金融风险持续性的分析

对我国的金融企业来说,引起金融风险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种,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主要是指金融企业管理者由于对市场的变化认识不足或疏于分析,导致无法采取合适的规避金融风险的策略等;而客观原因则主要是金融大环境的变化,包括货币升值、国家政策的实行、外资企业的加入、企业财务危机等。上述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企业管理者在作出经济决策时发生错误或跟现实不符,从而引发企业的金融风险。而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就是因为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其持续性主要表现为金融风险对金融企业的影响不会因时间的发展而消去,而是会呈现难以预测的波动状态,它对金融企业投资将产生持续性的影响,需要相关人员高度重视。因此,企业管理者想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金融风险进行规避,而这就需要对金融风险的持续性进行详细分析。分析中最常用的就是ARCH模型方式,ARCH模型可以较为有效地对金融理论中的规律进行准确描述以及预测金融市场并总结出适合的决策。在金融计量方法上,金融风险的持续性与时变均值、方差有很大的联系,它们的联系可以用公式表示:Mt+1=0.04+0.24Nt+0.62Mt,根据公式所示,金融风险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随之消失或减弱。所以,使用时变均值、方差计算,有效分析出金融风险对金融企业发展的持续影响,从而使金融企业经济投资决策与金融风险的持续性紧密联系。总之,在对金融风险进行分析时,必须提高对其持续性的重视,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有效的经济决策,以达到规避金融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规避金融风险的策略

在金融企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金融风险会因为受到多种不同的主、客观原因影响所产生,而且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因此我们在制定规避金融风险的策略方案时都必须分析其持续性并从主、客观两方面下手,以避免因为主、客观因素的变化或对其中一方的疏忽,或者没有考虑其持续性,而导致制定的规避金融风险的方案与实际情况背道而驰。要想有力地规避金融风险,大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完善金融企业结构。在金融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调整企业的架构,对金融企业结构进行完善,这样有利于金融企业跟上市场经济的变化步伐,从而可以设计出更高质金融产品和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进而吸引更多客户和资金,提高金融企业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金融市场中具有主导地位。2.加强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金融企业的信用度关乎着企业的社会形象,是保证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只有加强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才有可能使自身信用度和信贷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金融企业可以通过运用计算机系统建立庞大、详尽的客户资料库,对每个不同客户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然后根据记录有针对性地对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以提高企业信用度。加强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可以有效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最大程度上减少金融风险对金融企业的影响。3.完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是指金融企业为预防金融风险而建立的起到预警作用的系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可以有效地对金融企业的各类金融活动进行广泛而严格的监管。但金融市场变化大而快,为了提高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金融企业需要根据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不断地对金融风险预警系统进行完善,从而使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更有效地对金融风险进行预警,使管理者能够具备足够的时间研究金融风险应对预案,进而得出更高质的应对预案以降低金融风险对金融企业的负面影响。4.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行力度。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运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导致金融企业固定与流动资金比例失衡甚至金融市场资金失衡等情况发生。因此,国家应该完善对金融市场运作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要提高有关部门的执行力度,严厉打击某些金融企业的违法或不规范的金融交易行为,有效解决金融企业资金比例失衡问题,提高金融市场的健康程度,以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率。

总而言之,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金融企业往往会对金融风险掉以轻心,最后因处理不当受到金融风险的危害,再想挽救就太迟了。本文对我国金融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及其持续性进行分析,提出规避金融风险的策略,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人们对金融风险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在保持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规避,企业管理者必须时刻关注金融市场的变化,根据金融风险的持续性,从主、客观两方面下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避方案和企业发展方案。金融企业管理者对金融风险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并且能不断探索出更为有效的金融风险规避策略,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个别金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为我国整体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提供帮助。.

本文作者:张正秋郑铮工作单位:华侨大学华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