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

时间:2023-06-08 11:27: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虚拟与现实的思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

第1篇

虚拟现实((VR)技术在内容、传播方式和社会影响上的发展,渐渐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其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那么,如何审视和理解这一技术也自然成为传播学研究领域与科技哲学探讨领域的一个新方向,本文秉持一种媒体决定论的观察视角。

1.媒介即讯息,为虚拟现实((VR)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媒介决定论作为技术决定论的一个子集,强调的是媒介对社会文化的决定作用,其代表人物主要为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主要观点通常可归纳为“老三论”,即延伸论、讯息论和冷热论。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中,媒介不仅包含书籍、广播和电视,还包含了服装、房子和车辆等任何能够延伸人体、传递信息的工具囚。毋庸置疑,媒介确实以其独特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所见所闻,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所知和所为。L匕如,飞机是人类腿脚的延伸,带我们领略世界风光,使我们增长见识;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让我们突破肉眼的极限,看到那些原本未知的世界;摆在眼前的虚拟现实((VR)技术正在尝试打破空间与现实的界限,让我们可以体验虚拟与现实共生的畅快。

一定程度上,媒介与讯息是密不可分的,媒介传递的是其自身,而与具体的内容是无关的。因此,对整个社会来说,真正富有意义和价值的讯息并不是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传播工具的’}生质,是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媒介已经不仅仅是传播的工具,每一种媒介都以其独有的方式来定义和呈现整个世界。

例如,思想本是无法被表达和呈现的,我们只是用自己认为便利的语言表达出来,用文字记录下来。我们所记录下来的和表达出来的并不是思想的本来面目。虚拟现实((VR)技术就是这样一个让现实与虚拟结合,并成为思想、语言和行为的表达者,为受众呈现所期待和被期待的媒介。在这个过程当中,VR已经扮演了这样一个既是桥梁,又是独立个体的角色。

2.传播媒介影响着虚拟现实((VR)技术的特点

最普遍的面对面交流是发出信息方与接收方共同在场的对话。由于社会互动和社会联系都局限在面对面的时空或者更小的地域范围内,此时口语信息是大豁目互交流的唯一方式。

印刷时代下,语言通过印刷媒介得到进一步传播,进而超越了面对面交流的时空局限。印刷媒介拓展了社会互动的范围,与之相适应,我们所说的书面用语出现了。文字富于逻辑、理性和严谨的特性,给人以遐想的空间,引发人思考并关注内容本身,造就书面语与口语的不同特性。

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产生引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会话形式。正如波兹曼在其《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到的,一个300多磅、满脸赘肉的总统塔夫脱很难想象会在今天这样的环境中被推选至总统的位置,如果通过广播发表演讲,其形象与演说内容是毫不相干的,但是在电视媒介中,再精妙的言语逻辑也可能会被淹没在演讲者笨拙的形象里困。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被所谓的形象所代替,不同的节目根据其定位选择适合其发展的语言特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字传播时代开启,从一定意义上说,虚拟现实((VR)技术起初的设计、创新是为了适应数字时代下的传播。互联网时代,人机操作界面代替了以往面对面的交流,但机械的键盘无法呈现人的语气、语调和肢体语言。虚拟现实((VR)技术应运而生,通过数字化的代码语言产生了一系列的情境式互动体验,创建了能够对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器官产生感知作用的虚拟环境,之后体验者能够通过人的基本行为与计算机创建的虚拟世界进行互动川。这些可以产生生动画面的代码代替了繁杂的话语符号,迎合了数字出版时代媒体的技术交流方式,同时也搭建了信息传达与话语交流的新桥梁。

第2篇

关键词 互联网+;虚拟现实;技能训练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0-0058-03

Abstract Based 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ique, a skills training mode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idea of Internet+. It is provided not only online and offline theoretical learning, but also skills training. At the moment, taking the student as the main body, the teacher is the leading role in classroom position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in skills training.

Key words Internet+; skills training; skills training mode

1 引言

随着我国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理念从2012年首次提出,到2014年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主题,已渐渐与传统中的各个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形成发展的新生态,在工业、金融、通信、交通、医疗、旅游以及教育等各行业都有了快速的发展应用。目前如火如荼的MOOC、SPOC、微课等都是“互联网+”教育的成果。

虚拟现实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门涉及众多学科的高新技术[1],由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多种技术组成[2],具有多感知性、沉浸感、交互性、自主性等特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众多领域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娱乐产业的虚拟现实电影、虚拟旅游,汽车制造行业的“虚拟装配线校检”技术、销售汽车时的虚拟现实选车服务等,有学者认为2016年将成为我国虚拟现实技术的元年。在职业教育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加强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技能都可起到促进作用。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职业院校技能训练中,具有提高安全系数、提高实践效率、激发学习积极性、完善教学等优势[3],同时存在易养成不良训练习惯、影响师生之间情感交流、造成学生生理等劣势[4]。笔者将其结合“互联网+”理念,以期发挥技术本身所具备的优势,通过构建“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的技能训练模式来降低或避免劣势所带来的影响。

2 “互联网+”虚拟现实的技能训练模式设计

训练模式设计 在职校技能训练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互联网+”理念,将其优势与劣势有机融合,即将虚拟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构建虚拟现实技能训练模式。虚拟与现实相结合,能够减少学生在虚拟训练过程中身体产生的一些不适感,降低虚拟训练与现实训练之间的差异对学生训练效果的影响。现实的理论学习与虚拟的实践相结合,能够使学生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作技能,通过做中学巩固其技能。线上师生的交流协作与线下教师的监督指导相结合,既能避免学生偏离教学目标、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又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在“互联网+”学习的热潮下,将训练的形式拓展到线上,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学习与训练的形式。

该模式能够充分体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设计原则,如图1所示。该模式共分为三层,分别是O2O层、学生层以及教师层。

1)O2O层。该层为此模式的核心层,主要包括理论学习、虚拟练习、现实实习以及拓展迁移4个阶段。该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各个阶段循环往复,使学生逐步提高其技能。

2)学生层。该层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层,主要包括传统学习、“互联网+”学习、明确任务、熟知设备、融入环境、观看过程、练习技能、实践操作、反思以及移动学习。

其中,传统学习与“互联网+”学习对应O2O层中的理论学习部分,学生既可以在传统课堂上以教师讲授的方式获取理论知识,也可以利用MOOC、微课等网络学习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明确任务、熟知设备、融入环境、观看过程、练习技能对应O2O层中的虚拟练习部分,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明确虚拟练习的任务目标后,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熟悉所要操作的各个设备,融入技能训练场地的虚拟环境中,通过观察总结在训练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观察虚拟人物进行模拟操作的具体过程,最后学生进行虚拟的技能练习。实践操作对应O2O层中的现实实习部分,在该阶段学生进入实训场中进行真实的实践操作。反思与移动学习对应O2O层中的拓展迁移部分,学生通过对比虚拟练习与现实实习两个阶段的学习,总结出二者在技能训练上的主要区别并进行反思:如何在虚拟练习中降低二者的差异性,利用移动学习终端进行技能的巩固,以便随时练习?

3)教师层。该层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层,主要包括讲授知识、上传资源、交流协作、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确定任务、分析技能点、监督指导、评价反馈、交流协作以及上传资源。

其中,讲授知识、上传资源与交流协作对应O2O层中的理论学习部分,教师通过线下讲授知识以及线上的上传资源与学生进行交流协作,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上的支持。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析技能点、确定任务对应O2O层中的虚拟练习部分,教师利用当前的虚拟环境创设某一具体的情境,通过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确定本次练习的具体任务,分析任务中涉及的技能点,让学生进行练习。监督指导与评价反馈对应O2O层中的现实实习部分,在此阶段中,学生进行真实的实践操作,教师监督指导,对学生不正确的操作予以指正,最终根据学生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并反馈给学生。交流协作与上传资源对应O2O层中的拓展迁移部分,学生针对教师的评价反馈进行反思,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协作,分享训练心得、解决问题,并提供相应资源让学生进行技能的巩固与迁移的练习。

师生活动流程 该模式下的师生活动流程如图2所示。

1)教师活动。教师首先制定教学目标,确定知识点、技能点进行讲授,根据学生的学情收集、整理并制作、上传适应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资源,制定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训练任务单,在进入虚拟训练环境时,让学生参照训练任务单进行操作练习。在学生具备一定的技能基础后,教师再制定现实训练的任务单,并适当地增加难度。教师在学生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给予实时的监督指导,并纠正不当行为进行评价反馈,同时提供自评表让学生填写。根据学生的训练情况以及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难点、易错点,制作并上传学习资源,供学生巩固学习。一个阶段的知识点、技能点讲授完成后,回到制定教学目标节点,进行下一阶段知识技能的教学。

2)学生活动。学生首先明确学习目标,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是否组建学习小组。随后进行知识点、技能点的学习,下载并学习教师提供的资源,与学习小组交流探讨。进入虚拟训练环境后,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训练任务单,结合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虚拟的技能训练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及完成虚拟练习任务的前提下,进入真实的实训场地进行实践操作,操作时对教师评价反馈进行反思,填写自评表总结掌握的技能及不足之处。学习教师上传的资源,进一步巩固自身的知识,与同组同学协作交流。

3 结语

本文将虚拟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构建“互联网+”虚拟现实技能训练模式,并说明在该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所进行的活动。笔者相信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虚拟现实在技能训练中的优势将得以充分发挥、劣势得以转化,进而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动作技能培训领域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史铁君.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王红兵.虚拟现实技术:回顾与展望[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1):48-51,82.

第3篇

一、传播理念的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播到注重“传播场”营造

“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如同歌剧院、音乐厅、剧场、足球场等其他文化设置一样,起着营造文化气氛、凝聚文化气息的作用。”輰訛輥伴随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虚拟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功能的实现,显然不能通过机械的、古板的“教”的方式传授知识,而应该依托虚拟现实技术为公众构建开放、活跃的“传播场”,营造各种文化艺术空间,方便公众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浏览藏品。公众在这些虚拟的文化艺术“传播场”中获得独特“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是审美、学习和发现,也可以是娱乐、休闲和社交。如同虚拟社区一样,虚拟博物馆也将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传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行为,在传播过程中,无论是传者行为还是受众行为都受到各种“传播场”的影响。德国学者马莱兹克(1963)在传统传播学的C(传者)、m(信息)、M(媒介)、R(受众)四大基本要素基础上,提出“传播场”的思想,构建了基于“社会磁场”的传播模式,并认为传者与受者的互动不仅包括各种有形的社会作用力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各种无形的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互动。借鉴马莱兹克CMR传播模式,虚拟博物馆营造的各种文化艺术空间,也是在众多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循环往复的动态互动过程中体现传播场的作用。(见图1)虚拟博物馆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是将其收藏的展品信息有选择地通过网络媒体传递给受众。在这个传播过程中,虚拟博物馆和受众不是作为孤立的传者和受者而存在,而是要受到一系列因素约束,譬如虚拟博物馆在传递展品信息时,会受到来自自身个性化因素和自我形象约束,来自所从属体制、组织约束,来自媒介组织约束,以及来自社会规范、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等约束;而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受众,也会受到自我形象、个性因素、以及作为公众一分子和其他社会关系等约束。虚拟博物馆向受众传递信息的过程,正是诸多社会关系在“社会磁场”中相互作用的体现。虚拟博物馆营造文化艺术“传播场”,展品信息(m)作为“传播场”场源的起点,能够产生发散性的场力线,场力线对“传播场”所覆盖的范围具有强弱之别,这直接影响着虚拟博物馆的传播效果。此外,展品信息所携带的“能量”存在差异,那些“能量”较大的展品信息,在传播场内能够产生较大的强度,覆盖较广的空间区域。所以,虚拟博物馆(C)需要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呈现适宜的展品,还需要思考展品信息的媒介呈现方式(M),从而使“能量”较大的展品信息产生较强的影响力。为了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虚拟博物馆的设计,除了要考虑展品和媒介的因素,还需要关注目标受众群体(R)现在的和潜在的兴趣点,以及他们对虚拟博物馆的展品信息、展厅设计、陈列风格、传播技巧和虚拟漫游方式的要求等。从“传播场”的扩散效应来看,运动是存在衍生性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从一个“传播场”进入另一个“传播场”,“传播场”之间交叉融合能够不断扩大“传播场”的体量。对于虚拟博物馆来说,需要构建互动式“传播场”。在互动式“传播场”中,信息传播过程不是一次性,而是循环往复的传播和反馈过程(马莱茨克,1965),受众不仅可以跟展品和展厅进行互动,还可以实现与其他受众的交互。此外,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展品信息在受众之间不断传播,还能够产生流动的“传播场”,而身处这种动态平衡的“传播场”中,受众个体能够获得主动接受信息的独特体验。从“传播场”的时间维度看,任何事件都有从“引起注意”到“受到关注”再到“逐渐淡忘”的过程。对于虚拟博物馆来说,需要构建开放式“传播场”,加强与传统媒体、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等的合作交流。“受众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媒介及其内容的产物”輲訛輥,为了延长受众感知的传播时间,虚拟博物馆不仅需要加大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电脑等线上网络媒体的传播力度,还需要借助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线下媒体的宣传,以及举办各种线下展览活动、教育活动、特殊节庆活动,甚至家庭、社区活动等,来实现虚拟与现实、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合作,促使虚拟博物馆的公共艺术教育功能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信息架构观念的转变:从强调虚拟技术应用到强调虚拟情景体验

伴随网络技术、图形图像技术的不断更迭,虚拟博物馆的形态和功能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大致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采用二维数字化技术对图片、文字、flas、音频以及视频等多媒体进行有机集成,并进行即时传播,旨在为参观者提供比传统博物馆更丰富的展品信息。第二阶段,在二维平面的基础上,增加展品的三维展示效果。相对简单的三维展示效果,采用多幅二维图象的拼接技术构建,用户只能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变换角度;相对高级复杂的三维展示效果,则采用数字三维采集设备来实现,用户可以按照任意角度、尺寸查看虚拟展品。第三阶段,伴随计算机图形学的深入研究,3DMax、MultigenCreator等软件能够对场景进行精细的建模和渲染,用户在虚拟博物馆内自由穿行,实现了虚拟漫游和三维仿真的效果。但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缺陷是展馆模型在建模完成时就固定了,不能随意改变,而且用户之间不能进行复杂的交互。第四阶段,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网络虚拟现实环境、沉浸式的虚拟漫游系统和Web3D技术等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博物馆互动漫游展示技术。观众通过环屏、立体眼睛等虚拟现实的输出装置,可以在虚拟环境里看到在场景的全景图中的数字展品,还可以通过数字手套去触摸虚拟场景中的数字展品,甚至可以在虚拟现实博物馆的场境内自由走动,使用户产生和现实一样的真实感。虽然虚拟博物馆发展到第四阶段,虚拟与现实互动的沉浸感得以实现,但由于造价校高,带宽要求也比较高,普通用户还很难便捷地进行体验。纵观虚拟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正是由于一次次虚拟技术瓶颈的突破,虚拟博物馆的功能才不断得以完善。利用虚拟技术推进虚拟博物馆的发展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国内网上虚拟博物馆过于重视虚拟技术,甚至认为搬到网络上的实体博物馆就是虚拟博物馆。而且,国内大多数实体博物馆在缺乏信息技术人才的情况下,以承包的方式把虚拟博物馆委托给信息技术单位承建。这种外包模式的缺陷是,建设虚拟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博物馆文化没有深入了解,很难准确理解展厅与收藏品、收藏品与收藏品之间的历史脉络关系,建成的虚拟博物馆也只是套上了一个虚拟现实技术的外壳,而无法充分展现博物馆博大精深的艺术气息和人文关怀。此外,除了这种以技术为中心外包建设虚拟博物馆的模式之外,还有以内容为中心,或者以展示效果为中心建设虚拟博物馆的模式,而缺少通盘考虑虚拟技术、展品信息内容和展示方式等的相互关系,实现虚拟博物馆统一信息架构。信息架构(InformationArchitecture,简称IA)是由美国建筑师Wuman(1976)提出来的。信息架构的主要对象是信息,目的是为了增加信息的可寻性和可理解性(莫洛根,2008),帮助人们更高效地在网络环境中使用信息(Rosenfield&Morville,2002)。信息架构的构建主要包括情境、用户和内容三大要素,涉及组织系统、标识系统、导航系统和检索系统等设计,其建构过程是不断调整信息系统使其适应用户需求的过程。虚拟博物馆信息构架也应围绕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为核心,将虚拟技术、虚拟情景、展品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见图2)。具体来说,虚拟博物馆的信息架构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虚拟博物馆应以互联网技术、图像技术、虚拟技术等先进技术为架构基础,将组织系统、标识系统、导航系统、检索系统等设计得更具逻辑性和条理性,避免用户在浏览网上虚拟博物馆时出现“迷路”现象。按照Kugelmann(2003)的观点,“博物馆作为展示场所,需要对公众进行指导,使得‘传统展览结构与近来的博物馆学观念融为一体……因此参观者能够将历史理解为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輳訛輥其次,充分利用虚拟网络平台的时空优势为用户提供一个呈现展品信息的独特情境和体验空间,使用户不仅仅能够了解展品的表面信息如名称、年代、类别等信息,还能够获知每一件展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所经历的沧桑,以及它们背后鲜为人知的鲜活“故事”,从而使有生命的浏览者与无生命的展品信息之间实现有效沟通。再次,根据展品和展厅的独特风格和个性特征,“内容”信息的呈现方式不仅要有所差异,而且要呈现出具有良好的人机互动性的虚拟现实作品。虚拟博物馆将虚拟展品和展厅变得有生命力的虚拟现实作品,不仅仅需要计算机工程师,还需要艺术行业、教育行业、传播行业的相关专家和学者以及科研人员,共同参与前期策划和后期合成。“信息架构”对于组织优化网络空间的信息非常重要(Haller,2011),是缓解人们信息焦虑的有效途径(Wurman,2012)。网上虚拟博物馆构建,必须考虑如何让用户在信息海洋中选择有效信息,如何在虚拟情景的参与互动中获得最佳体验。基于客户关系管理进行网上虚拟博物馆的信息架构,能够提升用户体验。而用户体验的不断完善,正是以信息交互服务为核心的互联网得以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Forlizzi&Ford,2000)。所谓的用户体验(UserExperience,简称UE)是指为用户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时,用户获得的理性价值和感性体验(Daniel,2000),既包括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品牌特征、功能特性的体验(Garrett,2003),又包括对产品或服务的使用环境、用户期望的体验(Leena,2006)。其中,用户与产品或服务的互动是用户体验的关键(Norman,1999)。因此,虚拟博物馆将信息架构与用户体验相结合时,需要考虑用户对网上虚拟博物馆的内容信息、界面功能的目标期望和心理预期,以便从虚拟博物馆的页面设计、框架布局和交互功能等方面优化用户体验,使实体博物馆展品“鲜活”起来,让用户在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虚拟情景”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并通过品牌塑造来提高用户对虚拟博物馆的忠诚度和满意度(见图3)。

三、结语

综上所述,虚拟博物馆作为公众艺术教育的场所和永不落幕的博览会,如何才能利用网络虚拟的平台为用户提供易于理解的信息途径,成为人们百“进”不厌的“殿堂”,这需要虚拟博物馆从根本上转变其公共艺术教育的理念。首先,虚拟博物馆应该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公众进行启发式的人文艺术教育,培养公众独立的艺术思考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使虚拟博物馆的公共艺术教育宗旨从培养艺术修养的人转向培养个体的创造力;其次,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使得虚拟社区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虚拟博物馆的传播理念也应从单向的、被动的知识传播转向主动的、开放的“传播场”营造。再次,虚拟博物馆的信息架构需要摆脱虚拟技术决定论的偏见,从强调虚拟技术应用转向强调虚拟情景体验,做到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为核心,将虚拟技术、展品内容、展出形式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利用虚拟网络平台的时空优势为用户提供一个呈现展品信息的独特情境和体验空间。虚拟博物馆只有从理念上转变对公共艺术教育功能的认识,才能激发公众线上浏览与线下参观的积极性,实现虚拟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的良性互动发展,国家推行公共艺术教育的初衷才能得以实现。

作者:姜照君 吴志斌

第4篇

1技术的变迁与艺术的运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革新,艺术设计也随之发生着变革创新,寻找新的思路、各种手法和方式来适应这种变化。例如无线电的大规模使用促成了早期还不太成熟的电子艺术的产生;随着录像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艺术家利用卫星同步传输技术的强大威力,将不同地点艺术家本人的行为,以传统媒体无法抗衡的敏感性、综合性、互动性和强烈的现场感在国际艺术大展上频频亮相;到了19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兴起了网络艺术运动,艺术家利用网络的虚拟空间和平台、技术,表达对于人类情感和需求的思考。新媒体艺术之所以为“新”,是因为它在当下社会中处于前沿地位,以不断出现的新科技为自己的手段,表达展现艺术的不同样态,探索更多的未知的可能性。新媒体艺术更加新颖的特性:虚拟现实化。后现代主义鼓励艺术多元化,鼓励感官体验更加交互,人们也更愿意接受贴近自身的感受,在这种背景下,利用多种媒体技术可以逐渐实现虚拟的现实化,从丰富虚拟世界到虚拟与现实的融合,艺术信息的传达更加立体深刻,不再是传统媒体的那种单一的传达方式,更加多方位,更加立体形象化,更加逼真,综合利用了图片、视频、音乐等,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艺术的新表达方式提供了技术手段和基础平台。在近些年中央电视台和许多地方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中,舞台效果就是运用了新媒体技术,以演员和背景的协同合作、视觉效果的不断变化,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感受,留下了令人深刻的印象,在娱乐的同时让先进的技术和艺术更加贴近大众,推广普及。

2艺术设计与媒体的关联关系

人们在获取各类信息的过程中,不只是对信息的质量,对于获得的途径、方式、方法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技发展的过程里,人们也在不断适应新的变化,由此艺术设计的表达形式也随之改变,人们倾向于更为综合、全面、多元的形式。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革新,艺术设计也不断打破思路,变革创新,寻找新思路新想法,运用各种手法来适应这种变化。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为艺术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人类的各种想象通过科技一步一步成为现实,艺术设计的表现手法越来越丰富。从工业化社会到现在信息化社会,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设计却一直和科学技术有着分不开的关系,艺术家利用科学技术进行表达,将情感注入作品中,为科技赋予人文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表达手段也不断更新,从石板印刷到商业招贴画,从印刷美术设计到摄影图版设计,从电影电视机的出现到影像技术的革命,媒体技术的革新都给艺术设计新的意义,极大地拓宽了视觉领域的覆盖面积,设计的范围和方式也不断推陈出新,设计的载体与形式被新媒体技术不断冲击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艺术设计领域也不断扩大,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交汇交融。

3新环境下艺术教育的改变

新媒体环境背景下的艺术设计力求运用数字、虚拟的方式,借助高科技手段,以文字符号、图片视频等新媒体语言为载体,使信息传达更准确生动细致。因此对学习艺术的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不仅是传统的各种美术技能,更需要培养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不断变化的这个新媒体时代里寻求与众不同的表现表达方式。例如学习平面,不只是侧重构图呈现;学习景观室内,不只是侧重效果图和技术;学习工业设计,不只是侧重产品效果和功能。应该结合新媒体背景,整合各个相关学科的内容,取长补短,拓宽视野,将生活中可能触及到的各种领域知识都结合在一起。新媒体艺术包含了很多学科的元素,各领域的界限也逐渐变得有些模糊。新媒体环境下的艺术设计不能将技术与艺术分开,只有技术不能够完成一个合格的设计,必须要有独特的想法和思路在设计中,这样做出来的作品才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时代淘汰,应当从多个角度方面拓宽知识面,了解新科技的发展动态,对不足的地方多加补充,突破限制,使艺术设计更符合不断革新的新媒体时代。

社会发展带动科技发展,科技发展促进艺术发展,艺术发展反作用于科技和社会,令它们进步;艺术设计离不开新媒体技术,无论是视觉传达或者新媒体艺术都因其不断革新的各种特性,对我们的生活进行改变。我们应该总结艺术发展的规律,在历史的角度上分析,探索新的艺术形式,不断深入思考研究。新媒体可开发的地方还有很多,在社会各领域的运用能够更加广泛、专业、深刻。

本文作者:刘思华工作单位: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第5篇

在荒诞开始的地方,正是现实的真实境况。《新暗恋桃花源》就是这样展开叙事的。观剧以后,回望这个世界所有的人生,一切的荒诞的产生,难道不都是这样的事实过程吗?《新暗恋桃花源》让观众五味杂陈、悲喜交集,把一切不可能的、不现实的、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事件、形象、感情、思考杂烩在一起,让人的情感随着剧情大起大落,悲悲喜喜,跳进跳出,断断续续。这是一种全新的观剧体验。它让你深刻,也让你滑稽;让你沉思,又让你轻浮,让你憧憬,也让你无奈;让你圣洁,又让你世俗;让你审美,又让你像街头的围观者。它把所有的戏剧冲突都集合起来,推向极致、极端;同时也把观众经历过的所有审美经验和艺术体验都调动与混搭起来,使你无言,使你心绪难平,使你陷入理不清剪还乱的困窘与困境。你必须在悖论和混沌中思考。

当我们身处一个无可回避的后现代时代时,《新暗恋桃花源》的后现代风格,或者说我们把它指认为一出后现代戏剧,就是顺理成章的。

早在1989年,台湾学者就开始译介、研究后现代思潮和理论。早期的译介者对后现代的最基本的理解就是:后现代是一种复制、拼贴的技术、手法极其泛滥泛化;同时,后现代不限于一种复制重组的技术,而且也是一种在后工业信息社会中出现的大规模的信息传递方式,一种整体性对传统思维方式的颠覆方式。后现代主义除了采用复制拼贴以及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征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将庸俗的世俗文化与严肃的精英文化融合起来,不惜由此产生尖锐的矛盾和反讽(台北,罗青:《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台湾学生书局)。

诚然,几十年过去了,台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也在走向新的境界;与此同时,大陆后现代知识几乎与台湾同时被引进和译介,迄今也在深入展开中。这使我们可以在《新暗恋桃花源》中会心而笑,毫无生涩隔阂。

假如说戏剧根本结构在于戏剧冲突,在人物命运、情感、性格、事件、情节的冲突的话,这种冲突通常是戏剧深在的、内蕴的,是震撼人心的命运矛盾;那么,《新暗恋桃花源》却不是这样。它把这些戏剧原则全部表面化、视觉化、外在化、形式化,它以戏谑性的矛盾冲突,放大所有的形式化的矛盾,以后现代的风格和手法,在解构中重新建构,在消解深度中重新组建超越性的思想,仿佛是感观性的快乐取代了剧场内的思考,实际上是把戏剧空间与思想空间由两者统一分解为剧场内外的并置的状态,使戏剧思想穿越剧院空间,在观众的空间里幽灵般徘徊。

(二)

《新暗恋桃花源》具有鲜明的拼贴与重组的后现代戏剧范式,但是我们在这里更愿意用“碰撞”来替代拼贴重组。《新暗恋桃花源》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甚至哭笑不得的“碰撞”,把观众的审美经验逼入绝境,再让观众绝处逢生,找到审美的出路。这一系列“碰撞”包括:

两个剧组的碰撞。两个剧组在同一个场所排练,为了场地,互不相让,最后只好你一段我一段,或者两家同台排练,你一半、我一半。这是一个非常写实的事件,这种场景来自生活,来自我们身边,就像一地鸡毛一样,琐碎、平庸、习常。也正是这一庸常的现实主义场景,为两个超越现实的戏剧故事奠定了观赏的可能性,同时也为这两出风马牛不相及的戏剧能够同台相会、同台共演提供了真实的舞台。它为观众设置了审美的前在,设置了理解戏剧荒诞呈现的日常关系,设置了观众“穿越”和戏剧“穿越”的心理认同与同构,设置了演员和观众一起跳进跳出的心理动机。

越剧与话剧的碰撞。桃花源以越剧演绎,暗恋以话剧表演,两种戏剧集于一台,不仅开创了戏剧表演的全新形式,而且让观众对两种艺术样式进行交叉审美。在最外在的层面,观众能够欣赏到话剧的美,也能领略越剧的美。同场欣赏两种美,让人浮想联翩;加之两个班底的演员都是技艺高超的优秀人才,他们给人的审美愉悦是前所未有、从未经验和体验的,审美的陌生化效果成为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在深层里,创作者给观众以巨大的审美惊奇和审美意外,使得此剧不同凡俗。

虚拟与写实的碰撞。戏曲长于虚拟,话剧天生写实,这一虚一实同台会面,确实产生了虚实相生、虚实互补、虚实相济的效果。这是一种戏剧节奏,也是绝妙的戏剧叙事策略。虚者,人物虚,表演虚。动作是程式化的,主题是虚无缥缈的,表演是虚拟的想象。实者,实事实演,高度的生活化。主题是深刻的,形象是真实的,场景是写实的。两者对比、交叉、互撞,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命运的荒诞、人生的无常都在不经意间充盈思绪。

大陆文化与台湾生活的碰撞。越剧是大陆本土的经典戏曲样式,桃花源的故事也是中国文化的经典桥段;而暗恋所反映的台湾人生活也是那样地真切、动人。这两者原本是很难汇聚碰头的。但是正所谓,不是怨家不聚头,它们聚首一处、同台呈现时,滑稽的外表和可笑的冲突下,有深度的契合,有“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意义与效果。

历史与现实的碰撞。暗恋桃花源的相遇,也是历史与现实的遭遇。桃花源不仅是一出古装戏曲,也是古老历史的缩影。暗恋则是充分的现实题材,书写了一则有着强烈现实意义并逼真地状写现实生活的动人故事。两个故事都讲述了爱情、婚姻、家庭与生存的意义。但是历史是荒唐的,爱情是可笑的,充满了背叛、欺瞒、虚伪;而现实在残酷中有美,在痛苦中有幸福,在分离中有心灵相通。这样的历史和现实为什么相遇和碰撞?这是作者向所有观者提出的一个巨大的问题,它逼迫观众不能不作出思考与回答。

喜剧与悲剧的碰撞。通常我们有悲剧、喜剧,甚至也不乏悲喜剧。但是像《新暗恋桃花源》这样直截了当、生硬拼盘的悲剧与喜剧相加,实属罕见。由于暗恋与桃花源是交叉演进的,所以,观者就不能不反复交叉体验时悲、时喜,时庄、时谐的观剧过程。两个剧种的反差,两种美学风格的对比,两个情节的并行,引发观众的思考和笑声,引发出含泪的笑和复杂的思。

当所有这些不可能的时空碰撞在一起时,它们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审美爆炸,颠覆了我们的审美经验和审美神经,但同时,也催生了我们的全新的想象和对生活的体验。这是一般后现代的拼贴与重组不能指认、比对和抵达的;它的后现代性不仅体现为超越拼贴重组的“碰撞”性上,而且它的全部意义甚至可以止于“碰撞”的瞬间爆炸效果,无须再作深度延展。当然,它依然具有延展性。

《新暗恋桃花源》不仅让观众重建审美经验,重构想象力的边际,重悟生活与存在的本质与真谛,事实上,它的一系列碰撞,也撞击出人类审美疲惫、困顿、麻木后的生机、智慧、火花与闪电。比如,暗恋中的严肃的人生、忠贞的爱情与桃花源里的戏谑人生、搞笑的情爱,谁更真实?谁更理想?暗恋中的爱情是几十年的人生真实,但是它是如此刻骨铭心,如此凄美动人,如此短暂却又如此永恒。而桃花源,它流传了几千年,为什么会这般荒唐、这般无奈?这般令人生疑、令人荒诞不经?又比如,因那历史的巨变、动荡,使江滨柳、云之凡虽天各一方实又近在咫尺,几十年风雨,但情在爱在,是生命的绝唱也是爱的大不朽。两人如此,两岸亦然;生命如此,文化亦然;人事如此,情理亦然。

(三)

《新暗恋桃花源》还有一组意象充满象征意味。这出戏实际上由三个空间组成。一个是两个剧组两出“内”戏,其中分出两个时空,暗恋的剧情空间,桃花源的戏曲空间,这是两个不同的艺术空间,剧中人真实地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一个是两个剧组的戏外空间,此时,所有的人物都回到争抢舞台的剧组身份中。在各自的剧目中,他们扮演着演员,纯粹而且艺术;在剧组中,他们个个都很世俗,甚至不乏低俗与卑琐,卸去了艺术的面具,露出了生活的本相,甚至不惜在舞台上互相嘲讽和贬损各自的创作、剧本、排练和演出。这里的喜剧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也见出编导对自己的无情嘲弄。但事实上,这里还有另外的深意,别样的象征。

我以为,这三个空间同时呈现在舞台上,给我们对应的是三个关于乌托邦的想象与象征。一个是乌托邦,一个是恶托邦,一个是异托邦。乌托邦源自托马斯•莫尔的“乌有之乡”,它指人类对不可能实现的社会的空想和幻想,但乌托邦往往又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是人类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追求和憧憬。《暗恋》的凄美爱情颇类于此,它几乎类于柏拉图的精神之恋,高尚、美好、纯洁。它是动荡年代的精神寄托,也是和平时代的精神信仰。对于今天的观众而言,它像乌托邦一样充满童话色彩。《桃花源》本是一出真正的乌托邦寓言。可是在剧中,这则乌托邦以恶搞的形式变成了反乌托邦即恶托邦。这个恶托邦即反讽了陶渊明的桃花源,也反衬了暗恋的“乌托邦”。桃花源里老陶、春花、袁老板虽都是古代的人事,是戏曲的虚拟,是可以一笑置之的嘻哈文章,但是他们又分明是现实的、生活的、俗世的。历史太过久远就成了现实的诠释(桃花源),而现实离我们渐行渐远时,它就仿佛一如乌托邦(暗恋)。两者交汇又构成了异托邦的景观(排练场)。在福柯的阐释里,异托邦是一个人为的空间,它间离和阻隔着现实同时又置身于现实。异托邦是一种变质的空间,它现实地强力地遮蔽和掩饰生活,或欺瞒社会和自我,或无情规训生命或身体,或制造一时的虚幻。异托邦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但又非常另类并远未引起人类深思的一种特异空间。监狱、医院、军队、学校、游乐园等都是此类异托邦的所在。剧场是不是也是一个异托邦的所在呢?福柯没有论述过。但是我看赖声川营造的两个剧组跳出情节共处一处争执排练场时,这群人事和他们所在的空间很类于异托邦的空间。它让我们走出剧情回到剧场,回到一个人为营造的空间,并在这个空间里告诉我们,这正是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影子和镜像。那个幽灵一样的寻找男友的陌生女人,她时隐时现,最后却一声呐喊收束全剧,意义正在于此。

我们被艺术所规训着,但规训与被规训之间是荒谬不堪的,不分你我的,可以身份转换的。假如包括演员、观众在内的整个剧场都只是一个异托邦式的存在与空间,那么,当我们走出剧场时,我们才身处真实的生活空间并拥有真正的本我与本真。异托邦解构了乌托邦与恶托邦,异托邦本身又被现实的空间所瓦解。《新暗恋桃花园》是在一系列的意义消解中生成出一系列超乎寻常、难以理喻、不可思议的意义。这些颠覆传统的、日常的、世俗的意义的意义,是生存的意义与生命的荒谬的纠结,是爱情的神圣与家庭的世俗的反讽,是理想、空想、乱想、胡想混沌后的原生态。这些意义,只在感觉直觉中,不可言说,也无以言说。这是后现代的新指向、新价值、新样式。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信任;网络人际信任

当下,网络技术和通讯手段更新速度之快、发展之迅速,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随之而来的影响力也应经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

一、网络人际信任的相关概念

网络人际研究是在传统信任研究基础上进行的拓展,是将信任理解为社会交往时对他人的信任,实际测量时主要局限于网络人际信任研究。网络社会的到来颠覆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网络社会中的人际信任也发生着一些深层次的变化。正是由于网络社会的匿名性等结构性特征,加大了网络交往的风加剧了网络欺骗等行为的泛滥,从而引起所谓的网络信任危机。

所谓网络人际交往,是指人们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中介,以数字化语言符号为载体的人际交往方式。计算机网络系统使人能在网上相聚,使全世界的信息资源共享。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声音、图像和数据的传输逐步融为一体,把信息从单向传输变为双向甚至多向交流。电子邮件、网络游戏、网上论坛、网上聊天、网络博客、网络空间等逐渐成为普遍的交往方式。

二、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基本现状

在现在的网络交往中,只要是涉及到风险性较高的网络行为时,网友表现得通常非常谨慎,不轻易信任别人。从交往的特点可以看出,其中的深层逻辑则取决于交往主体对行为后果的理性评估,面对网络交往的不确定性,信任熟人无疑更能规避风险,而选择风险性较小的情感信任行为无疑比工具性信任更为稳妥。

对网络人际信任的专门研究比较少见,许多学者只是在其研究中涉及了这一问题。台湾学者黄厚铭认为网络信任与现实信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网上陌生人之间互动时依赖的不是系统信任,而是依赖个人人格的信任。由于这种信任只是基于局部人格的情感交流,无法了解个人的全面信息,信任的基础是不坚实的。

三、和谐的网络人际信任建构途径

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交往的舞台,从不同层次上满足了人的多方面的需求,促进了人性的发展,但同时又导致了人性的异化,出现了不利于人和社会发展的一面。本文提出理性和谐的网络人际信任建构途径。

(一)正确对待 “人—机”关系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人际交往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即使独处家中也能与他人发生很广泛的联系,人的交往形式在网络中虚拟化了,足不出户,人们也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的交往,仍然反映出我们真实空间里的生活"网络人际交往是人类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但无论如何它不能代替现实的人际交往,“人机—关系”不能代替“人际—关系”唯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二)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

网络空间为人际交往提供了不同于物理空间的虚拟场所,网络数字化、符号化、虚拟化特征挡住了交往中人们的真实面目,使人际交往缺少社会监督,陷入伦理困境"因此,网络人际交往的飞速发展呼唤网络道德原则的调控。

首先要提高网络交往中主体的道德修养同样,人们利用网络进行人际交往是祸是福,取决于人而不是网络,道德高尚的人和道德卑微的人利用网络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目的和结果。在网络人际交往中自觉遵守和维护基本的网络秩序、制止网络不道德行为、是符合共同利益与需要的。充分认识到一定的伦理道德体现自身的需要。

其次,加强对网络交往主体的道德教育"网络人际交往行为是一种社会活动,网络道德是针对上网行为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是对现实社会道德的补充,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道德的构成部分。网络交往也是人的交往,为了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对现实中的人,特别是作为上网的主要群体应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最后,加强自律和他律的统一。网络人际交往为人们自由地交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上网者是匿名的而且有很强的自主性,这就给人的道德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网络空间是人类为自己开拓的另一个活动空间,对人的约束力较少,在网络道德水平还不是很高的。

除此之外,还要注重从结构上去化约这类风险,诸如出台更多适应网络发展特点且深入人心的网络法律法规、尝试部分推广实名制、引入网络声誉信用机制、强化技术革新等手段,综合地规范网络行为、提高网络素养、净化网络空间,加强适应时展的网络人际信任建设,为营造和谐的网络共同体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罗群英,论大学生的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互动一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思考,兰州学刊,2006年第2期.

[2]白淑英.网上人际信任的建立机制.学术交流,2003(3).

[3]丁道群,沈模卫.人格特质一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心理科学,2005(2).

[4]董志强.网络文化的信任危机.信息产业报,2000一08一30.

[5]郭茂灿.虚拟社区中的规则及其服从:以天涯社区为例.社会学研究,2004(2).

第7篇

一是大学生网络认知存在差异性。心理学上认为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即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大学生虽已满18周岁,但受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影响,认知能力还远未成熟,甚至还存在很大差异。二是网络“双刃剑”对受教育者认知效果的影响不同。网络向大学生展示了一个多彩多元的新世界,缩短了他们与世界的距离,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和想象力,增强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这些正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

二、对高校数字平台思政教育现状的反思

(一)提高对网络等新媒体平台的重视。从“网络危害论”到“网络工具论”再到“网络社会观”的发展脉络,数字平台视野下的思政教育环境呈现出很多新特征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网络是虚拟的但不是虚无的。“网络并不是简单地把电脑联在了一起,而是把人联在一起了”,一个全球范围的“网络社会”已经降临。它是一种世界普遍交往的社会结构,是现代世界交往、互动联系的媒介,在这里“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并不是对立的。思政教育者要意识到网络“危害论”已不合时宜,网络“工具论”明显狭隘,应树立“网络社会观”,重视并参与网络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了解数字平台中新的思政教育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存在于大千世界中的任何角落里,既存在于现实环境,也存在于数字平台的虚拟环境中。现实性与虚拟性之间的矛盾是数字平台视野下思政教育的主要矛盾。网络环境下的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同时存在着差异性、对立性和同一性、统一性,网络既是现实的人的延伸,又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我们要促进虚实两个世界良性互动,从而实现数字平台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目标。

(三)教师应熟悉和掌握数字媒体平台语言。学生上思想政治课会觉得老师古董,内容陈旧,但是思政教师若能与时俱进,适当利用数字平台话语解释理论,定能吸引学生注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生动性和时效性,利于学生理解和接纳。高校数字平台思政教育要求思政工作者养成分析网络话语的习惯,进而有选择的去运用,直至能够引导网络话语。

三、增强高校数字平台思政教育的思考

(一)掌握高校数字平台思政教育主动权。高校必须充分运用网络数字平台,特别是要建立思政专门网络平台,否则就容易丧失对思政教育的主控权,失去了思政教育的新阵地。现在学生对于网络信息接触的比较多,因此对于网络信息的信息含量要求比较高,如果是一些简单的复制过来的信息,容易使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思想混乱。因而,高校不但要建立专门的思政专网,而且其内容必须能够吸引学生,引领学生,挤压排除不良信息的干扰,抵御敌对势力和组织的渗透,牢牢把握教育主动权。

(二)拓展丰富的以数字平台为媒介的教育内容。据调查,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呈现矛盾性。一方面大学生在政治上逐渐成熟和理性,他们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肯定国家改革开放的成果;他们乐观向上,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有美好的未来;他们针砭时弊,对社会不良现象深恶痛绝。但另一方面,大学生政治信仰不稳定,判断是非的能力有待加强,容易走极端。因而我们在设置网络思政教育内容时,一要覆盖面广,满足大学生需求;二要经常更新,特别是对大学生关心的焦点问题,一定要跟进。比如现在问题,高校网站应该设置专栏,呼应学生的爱情热情,又要引导学生理国,进行一次深刻的思政教育。三是思政教师要参与网络讨论,注意言论合体,对学生正面引导。要尽量使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语言,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三)创新数字平台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关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学者见仁见智,网络思政教育者不断推陈出新。其实教无定法,网络教育更是如此。高校要集思广益,推陈出新,启用有效方法达到教育目标。为此,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进行概括:一是以“教师传播”为主的方式,例如建立思政教育专网、上传优秀教师课程视频、创设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博客、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二是以“互动”为主的方式方法,例如建立校园BBS、QQ思政教育群、飞信、网上主题论坛等即时性聊天工具等。三是以“考查考核”为主的方式方法,包括网络信息监测与分析、网络问卷调查、网络答疑、网络考试等。

第8篇

1网络文化与高职生特征

网络是人们远距离交往、搜集信息、获得知识的平台。网络信息实际上是一种以共享性、多元性、自由性、愉悦性等为特点的文化资源。这种资源迎合了思想开放、崇尚时尚、富有活力的高职生对现实的感受。受网络文化影响,当代高职生表现出下列特点:(1)价值观多元化。当代高职生的价值观念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无条件接受教条转向主动选择,从依附权威转向弘扬个性,从安于现状转向求新求变,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等等。但因高职生缺乏社会阅历、辨别能力和抵抗能力不强,他们容易受网络消极文化影响,陷入理想与现实、依赖与独立、情感与理智的矛盾和迷惘中。(2)崇尚自我。当代高职生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这一特征与网络行为的自主性相结合,容易使他们在自我旋涡中重视个人价值而无视他人与社会价值,陷入个人主义泥潭,忽视良好品行和责任、义务意识的养成,表现出自私任性、狭隘封闭、缺乏自制力等人格特征。(3)生活方式多样化。网络的自由性为当代高职生生活方式多样化提供了学习范式,而相对宽松的高校管理环境又为他们生活方式多样化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在其影响下高职生群体生活方式表现出功利化、开放化、前卫化、时尚化、享乐化、粗俗化特点,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是当代高职生的典型特点。(4)人格发展不协调。当代高职生重视人生价值和个性发展,其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强。但在社会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内心充满了务实与实惠、宽容与回避、渴望与满足等矛盾。这些矛盾导致部分高职生出现心灵空虚、信念缺失、意志薄弱、情感脆弱、理智缺乏以及认知偏差等现象,为逃避现实,个别高职生在网络世界中构建虚拟的自我。

2网络文化对当代高职生的影响

2.1网络文化对当代高职生的积极影响

(1)拓展社会性发展空间。虚拟的网络文化环境为人们交流感情、开阔视野、了解世界、共享文明提供了极大方便。通过网络交往,当代大学生既能拓宽接触社会的范围,又能在宽松平等的环境中展现自我,还能扮演各种社会角色。(2)发展多种能力。网络信息丰富、气氛自由,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政治性于一体,它突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能及时传播有关自然、社会、个人的各种信息,改变了高职生依赖教师、课堂、书本的学习模式,高职生能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实现探究学习、个性化学习,进而促进高职生多种能力的发展。(3)促进心理健康。当代高职生在独立与依赖、理性与现实、情感与理智、自律与他律、开放与封闭的矛盾冲突中容易产生心理、行为问题。利用网络,一方面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站点、专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专业心理援助;另一方面高职生也可以在网络世界寻找自己的时空,交流情感体验、发泄不良情绪、倾诉烦恼,确保心理健康。

2.2网络文化对当代高职生的消极影响

(1)扭曲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发展时期的高职生很难正确辨别霸权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区别,容易形成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过分追求享乐、奢侈、刺激、性解放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2)削弱社会道德责任意识。部分过分追求意志自由、个性自由、承受能力较差的高职生极可能因为网络约束规范和监督机制的缺乏而回避现实,忘却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无视社会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及时行乐的短期行为。(3)降低学习能力。网络信息因资源丰富、表达形象,超越了传统学习材料而倍受高职生喜爱。但网络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垃圾场,融各种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伦理道德、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于一体。如果对网络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不知道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促进自身发展,高职生就可能出现网上娱乐多于学习的现象。(4)影响人格健康发展。一些内心空虚、自律性较差的高职生由于不能抗拒网络的诱惑,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一旦回归现实,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冲突就会削弱高职生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其心理行为失常,甚至助长非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3利用网络文化促进当代高职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措施

(1)发挥高职生主体性,提高自律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高职生往往缺乏必要思考,网络行为自律性弱化现象较为突出。为此,必须加强网络伦理教育,让高职生明确:首先,个人在虚拟世界中的行为可以超越社会道德责任和义务,但仍需要明确规范和约束,否则网络难以正常运转;其次,任何人都应该在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下,遵守网络规则,规范网络行为,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诱惑,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借此提高自律能力。(2)发挥网络资源的育人优势,提高高职生素质。网络虽然为高职生提供了便利,但其不良信息又容易伤害他们。为此,要加强对高职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学习观、择友观、成才观教育,引导他们掌握网络常识,学会正确上网、安全上网、科学上网;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资源的两面性,处理好虚拟与现实、吸收与借鉴、发展个人兴趣与遵守社会规则的关系;鼓励他们运用唯物辩证观开展网上讨论,交流思想、澄清认识、宣泄不良情绪;支持他们借助网络资源开展自学,补充和丰富课堂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3)积极帮助个别高职生走出网络成瘾的困境。个别高职生由于没有远大理想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既无学习兴趣又疏于与他人、社会联系。对此,高校德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尊重高职生的独立性,关注其成长需求,了解其内心感受;另一方面要针对他们的实际,既要面对面地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网络的利弊,又要善于利用网络沟通方式帮助他们解决难以启齿的心理、行为问题,缓解其心理矛盾,解除其心理困惑,形成良好心态和健全人格。(4)建立高素质的网络德育师资队伍。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教育作用,就必须将网络管理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确保用马列主义理论、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科学成果等占领网络阵地。为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掌握网络知识,及时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发现高职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摸准高职生思想脉搏,不断探索德育新方法,善于分析、判断、获取、处理、传递德育信息;掌握德育和网络结合的技术与方法,不断解决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作者:黄大鹏 郭增波 单位: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第9篇

关键词:网络 初中生 社会化 消极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0-036-01

所谓社会化是指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是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各种思想观念,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要求,以适应社会需求的过程。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初中生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体之一。随着网络给初中生的社会化带来了相比传统社会化更多积极影响的同时,它也给初中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道德的逐步失范、价值观的迷失、初中生人格的异化、人际交往的障碍等,网络对初中生社会化负面影响日益凸显。本文在分析网络对初中生社会化进程中的消极影响成因的基础上,从初中生自身、学校、社会及家庭等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消除网络对初中生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一、网络对初中生社会化的消极影响的成因探析

(一)网络的“个性”特征吸引初中生

网络的出现构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网络以其独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平等性、信息的海量性等特点吸引了处于朦胧认知形态中的初中生群体。初中生作为新鲜事物的易感人群,必定会陷入网络的世界中。在这个虚拟的世界,网络以其独有的特点构造出符合初中生社会化发展的各种环境,满足社会化进程的各种需求。

(二)虚拟环境下初中生自我成长的偏离

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上的逐渐成熟,心理上产生了一种成人感。他们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会极力的表明自己的主张;在学习过程中喜欢独立思考,不喜欢别人的管教;在生活中,喜欢自立,甚至独断专行;在班级活动中,不喜欢别人过多的干预、指责,喜欢个性的张扬。这个时期自我意识会明显增强,更多的会强调“主观我”,排斥外界的各种束缚。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在张扬个性过程中要受到种种限制,个性得不到充分的表现,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很难实现统一。对内在自由的追求引发了初中生对网上世界的偏爱,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张扬个性的平台。在网络社会里,一些自控能力不佳、辨别能力低的初中生,容易受到网络中不健康东西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言行及世界观出现问题,久而久之,必定会导致其在社会化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三)网络媒介“把关人”作用的“弱化”

一般来说,“把关人”即在采集、制作信息的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起决定性影响的人,其职能是对采集来的信息加以选择,修改,删除认为不符合要求的信息。在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传播权利几乎被大众所共同享有,即人人都可以在网上传播消息。权利的分化,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作为“把关人”权利的削弱。网络已经把曾经属于少数人的“精英信息”变成属于平民的“草根信息”。例如时下流行的微博,这种新型的网络媒介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没有“把关人”就可以直接向社会信息的新模式。广大初中生能直面各种信息和活动,其中不乏有糜烂的思想、暴力的画面等。这对于身心尚未成熟、批判反思力还未完全形成的初中生来说,极易受到网络社会的消极影响。

(四)学校教育不能满足初中生的合理需要

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的场所,学校教育是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形式。初中生通过学校教育学习必要的社会生活规范和文化知识、道德标准等以实现社会化。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衡量教学质量的外显标准,还是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因此,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学校教育甚至表现为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等其它方面的教育,而成为单纯抓智育。这种以应试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是单调、枯燥、机械的教育,不能满足初中生多层次和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初中生旺盛的精力无法得到运用,强烈的好奇心也难以得到满足。长此以往,他们会把学习当作乏味、枯燥、难以忍受的苦差事,产生厌学心理。这种情况下,学生选择了网络世界,并沉迷其中,最终使初中生社会化过程偏离。

(五)信息时代下家庭教育的部分迷失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家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首先,现在的大部分家长都会被一般的社会期望和价值观所左右,很少顾及子女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问题,他们往往总是从关心学业成绩的角度来关心子女的成长。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的压力太大,精神负担过重。其次,家长对待孩子接触网络存在偏激的认识,认为网络对于孩子的学习及成长就是个“毒瘤”,应该禁止。殊不知这更加激起初中生对网络的渴求。在部分家庭教育迷失的情况下,虚拟的网络世界极大地满足了初中生的心理需要。他们可以在网络中释放被压抑的思想和观念,可以逃避现实生活中来自学校、家庭的巨大压力,这些都会使初中生沉迷网络,难以自拔。

二、针对网络给初中生社会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一)正确处理虚拟与现实的关系,提高网络认知能力

面对缤纷的网络世界,初中生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了解网络的功能,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网络是科技发展带来的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现代化工具,但不是精神家园,更不是逃避现实的世外桃源,初中生自身应该学会能够在网络虚拟环境与现实生活之间自如转换,不能过度沉溺于网络虚拟环境之中。要学会自觉遵守网络道德,积极参加构建网络文明,不实施欺骗行为,不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努力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二)加大政府网络监管,维护网络健康坏境

首先,法律制度是建立网络文明的硬性保障。在同样需要法律的外在约束的网络虚拟世界里,加快网络立法,强化管理,加强技术控制。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电信条例等规章制度来规范加强网络管理;通过新技术来设置屏蔽有害信息,开发高新过滤软件,有效地将一些暴力与初中生自动隔离,禁止有害于初中生健康成长的信息在网上传播。其次,政府应加强网吧监控管理,加大对违规网吧的处罚力度,做到杀一儆百,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优良网络环境。

(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教化作用

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初中生过分依赖网络,会封闭他们的社交行为,因此,学校要开展丰富多采的各类文化活动,使更多的初中生参与其中,积极引导他们参加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学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拓展自己的眼界,学会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完善自我道德品质修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四)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树立网络时代要求的教育观

第10篇

网络开辟新时代

从以往流行的质(材料)、能(能源)、信(信息)的角度来看,在今天信息成为主导和根本。纵观文明的发展进程,最终你会发现其他都是一种准备,一种条件,有一天目的变手段,就会带来关于文明的重新思考。由此,我们可以把人类历史分成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古典时代,是关于质料的时代,即物的时代,物有多种形态,而那个时代的技术革新基本是工具的调整;近代以来是能的时代,大量不同形态的能的出现作为产业劳动的轴心,使我们的社会有了“动力”,技术得到应用,生活得到改善,所以我们称这个时代开始“进步”了;现在我们进入了信息的时代,信息成为轴心,网络突然获得本体的价值,一切都要在信息的平台上来谈论才有可能被时代所认知。

此外,不同的时代还对应着“工具”和方法的变化。关于工具的变化,古代的亚里士多德曾写过《工具论》,讲的是哲学式的“老”工具,即一种形式逻辑的方法,它不产生新知识,但可以保证知识的正确;近代的培根讲科学的“新”工具,即能够产生新知识的科学归纳法;现在我们面对的是新兴“工具”,是技术,即知识传播、叠加、复制、加工和共享的方法。所以,通过比较可以看到时代之间发生了许多质的变化。

网络开出新世界

互联网的出现开辟出一个新世界,而不只是一个新时代。当然,互联网有自己的规律或逻辑,不管是好与坏,这就是它的革命性。我一直强调,人类有三项伟大的发明在质的意义上塑造着文明的历史。第一个是火的发明和使用,它把人类的劳动从本能型的劳动提升到了智能型的劳动,没有这个跃迁,就没有后来的一切文明;第二个是文字的发明,没有文字就谈不到文明;第三个就是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使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被打破,它对我们的文明进行了彻底的改写,也改变了我们的文明观和历史观。古代的奥古斯丁写过《上帝之城》讲信仰和精神生活,后来的阿道司·赫胥黎写出《美丽新世界》。我认为现在是讨论“网络之城”的时候了,网络世界跟现实世界是不同甚至完全迥异的,这需要我们改变一些传统的看待事物的方法,我们不仅要从实在的世界看网络,还要习惯从网络的视角看我们今天生活的实在世界,因为网络无疆。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网络最突出的影响就是借助便捷的手段使一切“大白于天下”。我们喜欢讲“三公”——公平、公正、公开。我认为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一条关于信息的原则——公开。没有公开,公平公正了也没用,因为我们不知道;像现在生命伦理学的第一条原则就是“知情同意”。而有了公开,你不公平不公正,只要通得过,也无所谓,世界上哪有绝对平等的事。就网络而言,就是监管与被监管方都做到公开,一切都要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过去信息不对称,精英控制信息,互联网的出现使公众有权利去获取信息。所谓“大数据”,除了海量信息的涵义,它还是“大家伙儿的数据”,所以说互联网最终深化了民众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可见,信息公开是无法阻挡的,所以我们应该善对。

网络开通面向人本身的道路

从历史的进程看,网络与人本身的成长具有某种对应性,互联网的出现是人自身的一种真正出场。通过互联网一夜博得声名并具有广告价值的例子很多。是互联网让一些人通过这种方式出场,从而增加了各种随机凸显的可能性。相比原来一少部分人长期垄断系统的和话语的权限而言,互联网应该是个伟大的进步。从这个角度看,它是好的。特别是互联网在一定意义上推动和凸显了个体的人权,有助于中国整个社会民智开化的进程。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耽误的时间太长了,以至于我们在喊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时候其实是在耽误着现代化的建设。我们一直以来是一个农业思维的国度。其实,农民跟这个时代有很大的隔阂,尤其是农民的人格本身没有现代化,这是一个根本问题。现在中国要建立个体人权,凸显个体价值和个体的角色意识,是互联网提供了这么一个技术性的机会。尤其对那些无助的草根阶层,互联网无疑是一条新的权利申述门径,有“人”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所以,有了“网络之城”,就要考虑建设“网络人学”,探究关于人的重构问题。因为现实的人的塑造是缓慢的,而网络时代,一切都可能迅速改变。

当然,网络也有其自身的问题,网络与资本具有合谋性,人们现在讨论网络管理问题固然是无可置疑的。但是,换个角度看也不要太低估群众的觉悟水平,虽然网络有好多垃圾,爆料和泄愤的也很多,但是它毕竟给公众提供了某种方便和窗口,网络自身也会在后续的运行中“自然地”走向秩序和逐渐规范化,人类总归会适应网络时代的生活。对此,要选择新的立足点来考察,而没必要谈网色变。

网络开显社会沟通新途径

现在大家关心的网络问题,其实比较多的是属于网络政治学问题。我研读《庄子》以后,自己也爱上隐喻故事,喜欢琢磨和写一小点寓言。其中,有个叫《乌龟》的寓言。说的是,乌龟为什么走得慢,因为乌龟背着个壳子盖,壳子是乌龟的家和本体。但是,有了壳子的束缚,乌龟的四条腿就伸不开、走不快。乌龟的很多事情都为这个壳子而存在,也为它所约束,它的大部分能量也为背负这个壳子而消耗。这就启发我们,中国目前虽然在不断改革开放,但是一些群众的相对贫困程度却越来越严重。这就值得我们认真去追问和思考,我们的财富究竟都哪去了呢?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国家管理的成本是世界平均管理成本的二倍半还多,这样下去,我们早晚会被高成本所压垮。应该想办法把这个壳子软化,时间一长,让机体把壳吸收,壳跟机体就连为一块了。这才是真正的软着陆。目前的反差是,为什么随着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我们吃公饭的人反而更多了?这不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吗?这就要发展社会,就要走向互联网。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应按照科学的方式来思考,查纯粹效益。中国还有很多方面实在是太落后,观念、体制、人的意识,其中让人最不忍见的是学者的落后。许多学者自认为他们多了点什么知识,与时代同拍,但是却不能直面所是(大众),而是动不动就往壳子里面缩。这也是一种知识人的落后,是“有学问的无知”。知识人如此,在今天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第11篇

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Quest是“Web”直译为“网络”,“Quest”是“寻求”、“探索”、“调查”的意思,组合在一起的“WebQuest”现在并没有一个给予它的汉语名词,直译为“网络探索”。WebQuest这种“网络探索”不是网上冲浪,它是一种“专题调查”活动,在这类活动中,部分或所有与学习者互相作用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根据这一意思我们可以把它译为“网络专题调查”。例如,我们设计出一个关于“黑客”主题的WebQuest课程,让学生调查由于计算机黑客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以及各国针对黑客犯罪而制定的相关法律,对我国的信息安全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这样学生不但知道了什么叫“黑客”,消除了青少年中经常存在的对黑客的盲目崇拜心理,还认识到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这种基于网络的探索式学习,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2WebQuest教学法分析

WebQuest的任务相对统一,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要以主题为中心,由教师引导以任务来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过程是开放性的;教师依据一定的框架建立了自己的WebOuest课程网页,将那些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的大问题分成一个个小的任务,并将它们根据一定的规律“搭建”起来,引导学生循着一定的思路探究下去,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维模式。

WebQuest是一种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方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分析利用各种网络资源,通过独立或者协作方式找出解决任务的方法(该方法是课本所没有的),并付诸实施。在这期间,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从感性上升到理性。WebQuest能激发学生和老师的兴趣。在资源丰富的网络中,针对需要解决的任务,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各种解决方案,而不必受课本或课堂的约束。教师在设计WebQuest时,可以采用与课本完全不同的资料,使学生通过新的方法建构知识,达到与课堂教学相同的目标,并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WebQuest是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它以Internet的虚拟空间为资源基础,却以现实世界的问题为任务。要求学生超越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在虚拟世界中分析和评价各种资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任务来自现实世界,故其解决方案必须是现实而可行的)。

3教学程序

一个WebQuest必须包括绪言(Introduction)、任务(Task)、过程(Process)、资源(Resources)、评估(Evaluation)、结论(Conclusion)等6个部分(关键属性)。除此之外还可以有诸如小组活动、学习者角色扮演、跨学科等非关键属性。下面以excel教学中制作图表一课为例来设计案例:

3.1绪言(Introduction)。“绪言”部分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给学习者指定方向;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学习者的兴趣。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得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大量排放,造成全球变暖等气候环境变化,已是万夫所指,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升高,地球的平均温度变得越来越高,更强的温室效应会导致海洋升温,致使部分冰川和冰融化,使海平面升高。二氧化碳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有资料显示,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已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v升高到现在的370ppmv,且仍然以每年0.5%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50年前后,将达到450~550ppmv之间。我们开始担忧大自然会对人类的所作所为进行报复,然而现在更多的是要呼吁全社会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3.2任务(Task)。可参考以下网站:/zjtg/societyDiscussion/200711/t20071128_172287.htm。/20070308/n248587436.shtml。找出美国、日本、南非、德国、中国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首先在EXCEL统计出各国二氧化碳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选择图表样式,制作出图表;并用各国国旗标出其排放量;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各国都采取了那些措施;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保护我们的环境。

3.3过程(Process)。①课堂小组分工,六个人为一组。②内容分为三个版块:一是通过网络探索找出以上各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是各个国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三是我们怎样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此版块可作为讨论题)。③在Excel中设计表格,列出数据。④对表格数据中进行分析,确定图表类型。⑤通过分析各国措施,归纳出主要内容。⑥同学们要采取什么行动保护生存环境。

3.4资源(Resources)。教师给出的参考网站事先已查找过,能帮助学习者完成任务。资源经过了预选,以便学习者能在主题上集中注意力,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网上冲浪。需要说明的是给学生的资源并不限定在网上,也可以包括非网上的资源。没有道理说一个WebQuest的资源中不可以包括教科书、录音带、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

3.5评估(Evaluation)。显然,如果我们要证明用网络来学习的花费是值得的,我们需要能够测评学习结果。各组长展示本组作品,教师给出评价指标。作业评估分为三个大的方面:①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20%);②研究成果的质量(60%);③团结合作精神(20%)。

3.6结论(Conclusion)。通过对大家作业的评估,我们知道了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了分析,从数据来看,是在逐年下降,并且各国也给出了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大家想一想,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为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尽一份力?

第12篇

【关键词】微博 微信 城市社区 自治能力 创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这些论述对社区治理能力创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它们从客观上提出了创新社区治理能力面临的两大挑战:一是必须改变治理方式,二是必须发挥自治作用。而近年来出现的微博和微信为创新城市社区治理能力,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新平台。

一、微博与微信的社区性

据百度百科的界定,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而微信则是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它可将内容分享给好友,并且也能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朋友圈。从它们的界定可看出微博和微信都是一个基于人与人关系的信息生产、消费、传播与获取平台,是一个以“我”为主导的网络化了的人际关系超链接的虚拟社区。简言之,微博与微信都是“我的”虚拟社区。社区性体现在超链接上,这里的超链接首先就是超文本链接,在微博和微信上,“我关注的人”与“关注我的人”随着鼠标的点击打开了一个个超文本链接,这是一种技术链接。其次,是在技术链接基础之上的“关注”之人与人关系的人文链接。正是这种超链接他人,使“我的”微博和微信成为了虚拟社区,这也是微博和微信生命力之根本。具体来说,两者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主体性、自治性。

微博和微信首要的都是“我的”微博和“我的”微信,都是体现“我的”主体性的平台。正是由于是“我的”,是我的责任田,是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我”成为了真正的主人,因此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强力,我都会尽力维护好建构好它们,真正实现“我的”主体性和自治性。“我的”主体性、自治性体现在我的微博我的微信的每个文字上,赋予“我”以具体化的个性与特殊性,我可以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我要以自己的智慧和才思获得别人自愿的关注,尽可能地建构更广大的人际关系圈。正是这种主体性、自治性彻底激活了作为主体的我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催生了微博和微信的爆炸式发展。

第二,人人性、草根性。

即写微博和上微信的门槛低,只要你识字,有手机或电脑,人人都行。正是这种人人性,带来了大量的草根,迎来了人民大众,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大量地发微博、上微信。这就是常说的“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机”。正是这种人人性、草根性,每个人都极易加入到我的微博我的微信中,丰富我的虚拟社区的内涵,扩展其外延,使我的虚拟社区的人数理论上可以无穷大,给我的虚拟社区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和威力。

第三,发表快、传播快。

发表快,是指微博和微信的内容生产速度快,微博与微信的信息只要手指一点就发出去了,不必经过层层审查的过滤,它们都是以秒为单位的直播媒体,是传统媒体难以达及的。以微博为例,2008年汶川地震,twitter比彭博社快22秒;2009年四川绵阳地震,新浪微博比路透社快30分钟;2011年5月,本拉登被击毙,twitter比奥巴马宣布消息早了5分钟。传播快,它又是个以秒为单位的传播媒体。我通过自己建立的社交关系,能够实时地、快速地去传播内容,这是一种基于社会资本的快速传播,一种“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发表快与传播快的叠加,使加入我的虚拟社区更加便利快捷。

第四,公共性、社区性。

即许多人对一事的同时关注或说围观,形成了真正的公共领域。它表现为微博和微信的转发与评论功能等,通过数以万计的转发与评论,使某事达到其信息公开的极限,“我的”虚拟社区的外延也达到极限。微博和微信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影响”之特质使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组建社群和共同行动的能力,真正实现了哈贝马斯所期盼的公共领域,也使微博和微信成为了名符其实的虚拟社区。在这个全新公共领域化的虚拟社区里,无数陌生人之间高强度互动,彼此之间为某事的大接力,最终形成某事圆满解决的可能性。

二、利用微博和微信进行社区自治创新何以可能

任何事物的创新都需要条件的,这些条件成熟后常常促成创新的达成,如一种新的思想会带来理念创新,一种新手段会带来方法创新等,城市社区创新同样是需要条件的,新生的微博和微信提供了城市社区创新的载体,使创新成为可能。

(一)微博和微信的自治性使城市社区自治能力的更新得以可能

从社区的词源学来看,“社”是表示以祭祀为中心的初民共同体,反映的是社区的文化含义,而“区”是指天然的地域含义。在社区,人们与同伴一起,从出生之时起,就进行亲密的、秘密的和单纯的共同生活,就体戚与共,同甘共苦,构成了一个区域社会共同体。[1]由此可见,社区从它产生起就植入了自治的天然基因,这是一种“自发而治”。到了现代社会后,“以城市为主要代表的文明形式必然要求建立一种更能适应城市异质性与多样性的社区形态,‘自觉而治’的社区历史性地成为社区自治的重要形态。”[2]从“自发而治”到“自觉而治”标注着社区的本质属性――自治性,这恰与微博与微信的特征相契合。如上所述,微博与微信具有自我建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自治性,微博与微信与现实社区一样具有天然的自治性,这种一致性为社区自治提供了先验般的保证,因为每个微博与微信用户都是生活在现实的社区中,微博与微信的自治“习惯”必然蔓延到网下的现实社区自治中,不仅为现实社区自治提供了心理和文化的加固作用,而且还可以说,现实社区的自治是其必然要求。

(二)微博与微信的人人性和参与性为城市社区自治提供了群众基础

社会自治必须要靠社区内的群众来兑现,离开了群众参与,社区自治不可能实现。微博和微信的人人性、草根性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其用户。据最新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而据腾讯与新浪的统计,微博与微信用户数基本与之持平。实际上,去掉无法上网的学龄前儿童和部分老年人口[3]以及部分农村人口,城市网络普及率估计达到80%以上,可以推算大部分市民都是网民了,都是微博和微信的用户。而这些用户就是现实社区中的基层群众。实际上,网民就是最基层的群众,走近网民实际上就是走进基层,发动网民工作实际上就是发动群众工作。因此,微博和微信的人人性为社区自治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从网民实践也可知,微博与微信用户的参与意识较强,这可从微博与微信在这几年的爆炸式发展与许多事情上的爆炸式参与得以证实,这也为他们最终参与社区自治提供了保障。

(三)微博和微信的瞬时性和公共性为城市社区自治提供了时间和机会的保证

众所周知,每个生活在社区的居民都知道建设好本社区对自己的重要性,每个人实际上都有参与的愿望,但是现代社会城市生活节奏飞快,人们整日为生计疲于奔命,这制约了他们,使其难以抽出时间来参与社区自治,这的确是社区自治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难题。微博和微信出现后,为解决这种难题撕开了缺口,因为社区中的许多事情完全可以通过微博与微信这一公共性平台随时进行网上解决,不必花费整段的时间,人们可以利用上下班缝隙的碎片化时间即时参与社区自治,满足了参与欲望,提供了参与机会,更为重要的是解决了社区中存在的问题,带来社区自治参与手段的更新。

三、利用微博和微信进行社区自治创新如何可能

什么是城市社区自治?在我国目前的语境下,既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政府管理与社区管理的简单割裂或冲突,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社区自治组织的自主管理,而应该作如下界定:所谓城市社区自治,是指不需要外部力量的强制性干预,社区各种利益相关者习惯于通过民主协商来合作处理社区公共事务,并使社区进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过程。[4]其中自治的主体是社区居民,自治的客体是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社区公共事务,自治的方式是民主协商。由此,利用微博和微信来治理社区可通过以下路径进行。

(一)布局奠基于社会资本的微博与微信关系网络,形成“网络统一战线”

要发挥社区居民利用微博与微信参与自治的作用,首要当然是建立社区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微博与微信的关系网络,这又要靠居委会、业委会等自治组织把社区居民的微博与微信联系起来,开通居民微博和微信与居委会、业委会的微博和微信的网络直通车,居委会、业委会可通过张贴二维码、业主论坛公布账号等方法把自己的账号告诉本社区居民。由于微博与微信现在都有了GPS定位功能,居委会、业委会可通过搜索附近人的功能与更多的居民结成互为粉丝的超链接。此外,由于居委会、业委会对本社区居民的相关信息有一定的了解,可有针对性地上门一对一做工作,让一些重量级居民加入本社区的微博与微信中。总之,通过各种办法尽可能地与社区居民结成微博和微信的“网络统一战线”,形成自治的强大群体基础。一旦与社区居民结成“网络统一战线”后,就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在彼此之间建构社会资本。所谓“社会资本就是存在于由个人或群体编织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是社会关系网络中一切有利于个人或群体的无形的关系资本,主要表现为信任、规范和网络等”。[1]这恰恰也是当前社区自治急需的资本。由于各方都与社区的利益结成了共同体,因此彼此之间易于建构社会资本,最主要的是要多沟通与互动。一旦“网络统一战线”各方建构起雄厚的社会资本,那么各方共同参与社区自治就水到渠成。

(二)建构奠基于有限理性的民主协商机制,实现从“被组织”走向“自组织”

1919年,美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和社区工作者玛丽・福莱特提出“社区是一个过程”的新命题,该命题实质上是说,一个“秩序良好”(罗尔斯语)的社区是各方积极参与建设的动态过程,这对社区自治具有指导性。过程性保证了社区的发展性,也说明了社区的发展不是任何人或组织说了算的,任何人或组织都无权成为终极真理的掌控者,社区的发展来自于参与各方的民主协商。民主协商是对各参与方主体地位的尊重,对于调动各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由于各方都受有限理性制约,因而也不得不采用民主协商的方式。所谓有限理性,最早是由阿罗提出的,他认为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为“即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2]有限理性研究的集大成者是西蒙。他认为,人们只能在决策过程中寻求满意解而难以寻求最优解,“行为主体打算做到理性,但现实中却只能有限度地实现理性”[3]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理论是从群体行为角度出发,认为人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组织中,人从来不是孤立的。人的一般行为是人与人、人与组织相互影响、整合的结果。[4]正是由于有限理性,所以必须发挥众人智慧,进行民主协商,社区自治实际上正是参与各方通过民主协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正是在这种民主协商过程中,每个人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自治中,实现了从“被组织”到“自组织”。但在现实中,正如上文所述,这种民主协商由于受居民时空限制,往往难以进行,微博和微信出现后,由于打破了时空限制,而且每个微博和微信用户都是真正作为主体而呈现的,因此,居委会、业委会可把相关事宜先放到微博和微信上,让居民间充分进行实时和延时的协商,然后对于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再延伸到网下当面协商,通过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实现社区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