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研课题设计方案

科研课题设计方案

时间:2023-06-08 11:27: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研课题设计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研课题设计方案

第1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设计院;科研课题管理

[DOI]10.13939/ki.zgsc.2015.20.071

1 项目管理的原则及其构成要素

项目管理是指以项目涉及范围、进度和成本与质量控制等因素为主的一个过程。项目管理是工程施工的重点之一,项目管理应遵循目标明确、责任界限清晰且风险预案完整的分解式管理手段。对于项目施工和检验,应采用认证与交付跟踪方法执行。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要进行必要的协调,以免造成管理纷争,建立以网络为基础的企业管理平台,提供透明的企业管理信息,促进项目管理效率的提高。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主要要素包括:项目分解结构(其目的在于降低施工成本)、项目组织与策划、项目技术实施和管理以及设计进度以及相关信息的管理。项目管理过程分为立项审批、科研项目研发管理和总结评价三个阶段。

其中,立项审批是整个项目管理的基础。是以项目建议书的可行性分析为主,是施工规则确立的前提,表现为委托书和项目合同的签订。立项程序以项目主持企业同项目相关负责人签订合同结束。科研项目评审应遵循高效、创新等原则,对企业施工项目是否合理做出正确评价,提出项目设计目标。在项目科研实施阶段,应对研发成果进行验收。主要为项目的实施与质量控制,基于设计院项目管理的复杂性,该阶段具有较为繁杂的管理内容,无论是前期的合同书提供,施工期间的成本核算,还是设计变更都是科研项目研发中需重点讨论的问题。我们对科研项目的质量管理、时间管理和成本管理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1.1 科研项目的质量管理

科研项目的管理需要管理者结合普通项目和科研项目的特点实施综合的管理方案,是对科研项目质量合理控制最有效的方案。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项目工作质量及其产出物质量的管理。而科研项目的特点造成项目管理无法良好实施,只能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质量管理决定了科研项目实施的意义。

1.2 科研项目的时间管理

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对各个项目细节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合理分配相关步骤的科研时间,确定项目范围,最终形成项目产出物是科研项目的主要过程,而时间管理是使这一过程合理化的关键。其中时间管理包括对科研研发时长的确定,项目施工计划的设计和资源的分配。

1.3 科研项目的成本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项目施工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一旦管理不合理,将导致大量的成本浪费。成本管理包括人力资源分配、施工进度的控制等。企业对施工成本进行正确的预估,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现代企业承认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且企业科研项目的实施中采用了多种方式的成本控制方法。其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为: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法、全过程项目成本管理法和全面项目成本管理法。

2 设计院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盲目申请设计项目

设计院经过多年的发展,新的研发项目已经很少。在项目申请上存在明显的重复问题,一些科研机构只是将以往的科研项目进行适当改动后进行申请,获得了项目经费但却未在科研上做出贡献,导致资源浪费。设计院成立的技术管理小组存在一定的问题,管理实施组长一人实权制,其他人员很难为项目提出合理的建议,不利于设计院项目的完成。

2.2 项目设计质量控制效率低下

设计效率低下表现为设计过程中、验收阶段以及相关技术的推广三个阶段。在项目质量监督方面,由于是内部人员操作,因此很少成立必要的内部质量监督机构,质量管理仅成为一种摆设。对外,设计院经常采用一定的方法减少外部审查时出现的问题。这样对项目施工的质量具有严重的影响。在项目验收阶段,验收时间较短,验收人员技术存在问题,工作态度不认真,因此无法发现并处理项目存在的问题。甚至一些单位伪造质量证书,使项目质量存在严重的问题。受到质量、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设计院的项目无法转化为可被企业利用的技术,导致资源浪费,使设计院的项目设计处于恶性循环中。

2.3 财务核算制度不健全

在设计院项目设计过程中,经费的拨付是以验收结果为标准进行核算的,但项目设计验收阶段存在明显的问题。因此导致财务核算存在严重的问题。设计院不能按照企业标准设计合理的核算制度,导致经费拨付的不合理。这样对科研小组的工作态度造成严重的影响。

3 加强项目管理在设计院科研课题管理中的应用

3.1 加强组织管理

项目管理应做到权利集中且分配合理。基于此,设计院项目管理应实施个人负责制。以课题为项目设计单位,设置项目管理者,并赋予其相关责任和义务。项目负责人应对项目管理全过程进行掌控,实施全方位的管理。进行有效的、全面的管理,并与单位现状结合实施有深度的管理策略,做到责任明确,赏罚分明。

3.2 成本与技术管理

保持项目进度的合理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合理控制成本是设计院工作的重心。成本计划、进度计划应以项目分解结构为前提,将项目研制目标作为质量控制对象,制定质量控制制度并合理应用质量控制技术。项目管理需在一定的原则下进行,如重视管理预测性,即对项目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提出合理的经费支出和设计运行措施。同时,项目管理必须综合考虑成本、质量和进度等方面的平衡性,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行。在项目的进度控制上,应结合项目自身的特点对项目的所有构成部分进行分析、核查和验收。及时解决设计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利用“矩阵管理”的方法,对不合理的组织机构及时调整或撤销。从而发挥项目管理在设计院项目设计和人力资源上的优势。

3.3 加强风险管理

在企业项目管理中,产品技术设计方案将决定其研发过程中的风险程度,其中包括技术风险和经济风险等。产品设计的关键技术运用多少决定了其材质和设备运用。因此,技术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技术方案存在问题,将导致设计院科研风险加大。

参考文献:

[1]徐敏.项目管理在设计院科研课题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4(2).

第2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教学科研课题;跟踪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187-02

课题跟踪服务使得高校图书馆能更好地融入学校教学、科研以及行政管理的各项活动之中,加速了信息资源的传递与交流,增强了高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竞争实力,成为一种深受师生欢迎、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的信息服务模式。

一、高校图书馆参与教学科研课题跟踪服务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通过与教学科研人员密切联系,根据教学、科研对专业文献信息的需求,主动参与到教学科研中去,变辅助服务为综合研究,有针对性地对教学科研课题所需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研究,提供高水平、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这种服务拓宽了图书馆服务范围,深化了图书馆服务层次,提高了图书馆服务品质,增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加快了科学交流和信息传播的速度,使广大科研人员和教师能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得最新文献信息。高校图书馆开展教学科研课题跟踪服务,从文献信息服务和保障的角度,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了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一)高效、全面的文献检索、查新

作为科研人员,离不开文献检索,但是由于惯性,总是习惯于常用的途径、方式和就近方便的原则进行查询,所以常常使用的文献源和某种检索方式将会首选,不是因为它最好,而是因为它最早和习惯于这种方式,不愿意尝试用另外一种方式,哪怕它更科学。例如,习惯查找纸本资源文献的人很少会主动尝试数据库的检索,如果他经常到某个图书馆查找资料,那么他查找资料时就会首先使用这个图书馆。再如,研究人员在跟踪最新的研究成果时,首先想到的是使用最常用、最便捷的方式。先上网浏览,然后看本单位订购的期刊、报纸;先看本单位的资料室有没有需要查阅的资料,如果没有再到学校图书馆进行查阅;如果学校图书馆没有或网上数据库也没有的话,他会到较远的图书馆或研究情报所进行查阅或网上付费进行文献传递。研究人员对路径和方法的依赖倾向是他们已经熟悉并按照已有的方式进行活动,而不是按照科学的方式,这种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强化。针对研究人员的这些行为特点,如何将更便捷的服务方式,如何将更有力、服务能力更强大的检索工具、搜索引擎推送到研究人员面前可能就显得非常重要。不同的路径和方法对科研人员来说,既节约了时间成本和价格成本,也提供了多渠道创新点的挖掘。使用功能更为强大的路径和方法,可以访问高质量、全面、多学科的核心期刊信息;可以随时了解所在领域里最新出版的文献情况,发现同行或权威谁在引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了解他人利用自己的观点,反过来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产生更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构建一个重要发明或者重大发现的客观历史框架。通过这些路径与方法可以揭示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信息,既可以越查越旧、越查越新,也可以越查越深入。

(二)深入课题,实行跟踪对口服务

高校图书馆为学科带头人、学科建设、重点科研项目、高层科研管理等提供资料和咨询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参与科研最具实效的工作。咨询人员不仅要担当起信息导航员的责任,负责某一学科领域网上资源的联机检索,而且应进一步承担起该学科的部分研究工作,如根据科研用户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通讯手段提出的问题,利用搜索引擎等信息检索工具,通过文献信息查阅、整理、分析、筛选等方法,进行课题的调研论证和课题技术查询工作。图书馆员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对口服务。要努力做到“三对口”,即查找文献的内容范围对口、文献的起讫年限对口、文献类型和文种对口。开展对口信息服务,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快捷方便的网络检索手段,为有关教师提供各种形式、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料,减轻科研人员在资料收集、查询上的劳动强度,使信息服务成为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力助手,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为学校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做出图书馆人的贡献。

二、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课题跟踪服务的具体途径

(一)科研课题论证、选题过程中的跟踪服务

开展科研工作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课题论证,也就是选题阶段。课题论证实际上就是对所拟选题进行可行性分析;探讨论证申请本项目的依据;论证其有无理论意义、研究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确定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阐述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说明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制订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分析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等一系列前期调研过程。

在此过程中,为了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课题立项不但要有充足的理论根据,还必须以新颖翔实的文献材料做依托;课题立项查新不仅要查新和咨询,学科馆员还要有科研意识,有目的地扩大检索范围,提供详细的背景材料,把该研究课题过去的、现有的、别人的科技成果信息资料汇集起来,经过综合分析,精心整理加工,分门别类,提供给课题研究人员,使他们能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切题适用的最新科研动态、科技水平,科技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及市场动态等,从而确定所拟项目要达到的技术水平、市场目标、成本目标和质量目标,进而完成课题的论证工作。

(二)科研课题研究中的跟踪服务

科研课题选定后依然离不开大量信息支持。一方面,课题研究是研究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阶段,遇到的具体问题、难点需要信息咨询以借鉴他人经验;另一方面,课题研究作为一个动态发展和不断变化的事物,即使立题后也需要持续补充新知识,了解国内外相应的最新动态以完善课题,保证课题的创新性。此外,立题时即使有了较为丰富的背景资料及研究方向,但课题的设计方案还只能是个大体框架,在研究过程中只有通过信息的不断获取来弥补其不足。

在课题研究阶段,学科馆员可以通过课题跟踪服务,围绕科研进展情况提供实验方案、数据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动态。使研究者及时获得攻克难关的资料,密切注意课题的阶段性研究趋向,尽力体现课题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所占有的资料的深度和广度,使研究者及时获得攻克难关的资料,让他们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进行精辟的理论推导时资料丰富,数据翔实,引据充分。同时,学科馆员必须用辩证的观点、科学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不断捕捉情报资料的新意,在量变中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向,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促使课题研究人员对已形成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综合,并尽快获得新的思想、新的观点,为下一阶段的继续研究寻找最佳方案。

(三)科研课题研究成果鉴定过程中的跟踪服务

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成果应用或推广的起点,它是整个课题研究活动中的关键工作。在成果鉴定前,学科馆员要把课题的全部科技文件材料收集齐全,严格审查、把关,确保归档的文件材料的质量。这对课题鉴定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题完成后准备进行成果鉴定时,要按照课题研究充实完善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收集提供相关资料,包括反映互相对比的情报资料,以及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的情报信息。切实防止零碎的反映非本质属性的情报资料搅乱我们的视线,以致出现课题研究人员在驾驭资料及去伪存精方面的欠缺。这样,促成课题研究人员及早发现课题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促成课题研究人员围绕自己的创见加以发挥,加强结语部分作者观点的深刻总结,以求得课题最终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上都有新的突破。同时,还需要搜集信息资料对已完成的课题进行自我评价,并请信息咨询鉴定部门对该课题进行成果查新,同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最后形成一个有关该课题的总体的综合评价。

三、高校图书馆参与教学科研课题跟踪服务的实践

(一)图书馆资源建设方面的合作

我校图书馆认识到教师们在馆藏建设方面的价值,不但在资源采购方面征询教师意见,而且在剔旧方面也首先考虑教师们的选择,让教师参与文献采购和剔旧工作,并将其作为一条优化馆藏、节约经费的途径。另外,图书馆也致力于利用专家知识建立特色馆藏。

(二)科研方面的合作

我校图书馆员们参与到教师的研究工作中,作为课题组的成员,向教师们推荐软件和信息源。本人就曾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国家级星火项目《大豆精细高纯磷脂系列产品研究与产业化》的科研课题跟踪服务,即按上述方法为项目提供课题跟踪服务――从该课题论证、选题开始,到课题研究及课题研究成果鉴定,提供全方位的课题跟踪服务。该项目于2002年实现了产业化,并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齐齐哈尔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合作关系的维护

我校图书馆将与教师合作作为一项基础业务加以维护,并总结了多种保证合作长期性的方法。如一些图书馆要求联系馆员必须积极地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尤其是各教学单位会议,特别是要求他们深入地参与到新生教育过程中,利用每一个机会告诉教师们图书馆对学生学习的作用。同时,一些高校也在各专业中发展咨询教授,依赖其专业技术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服务。另外,一些图书馆按照营销思路建立了一些维护制度和专项服务,如定期向教师介绍新信息源,帮助教师们建立网页、指导他们进行电子资源共享,并加强对教师满意度信息的反馈。

(四)高校图书馆参与教学科研课题跟踪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一名大学的讲师或教授除讲授、研究某一学科的知识,可以对图书馆学一窍不通,也可以对其它专业甚至其它学科不闻不问;但是一名高校图书馆的馆员,除了学习、研究图书馆科学以外,还必须学习研究其它专业的科学知识。不管是已有的学科还是新兴的学科,凡是师生学习、研究的学科领域,图书馆员都应该进行研究。图书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图书馆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高校图书馆的馆员在每一学术领域发表的论文、论著,都是图书馆工作的需要,都有利于图书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进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因此,图书馆员的学术成果,不管涉及哪一个学科,只要确实达到一定的水平,都应该予以承认。

参考文献:

[1] 晁蓉,龙敏.从高校科技创新谈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J].现代情报,2007,(7).

[2] 杨琳.高校图书馆开展科研工作暨服务科研工作的双重性[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10).

[3] 罗岚.高校图书馆参与教学科研开展专业化服务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6,(8).

第3篇

 

1.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于20世纪80年代相继开设医学检验5年制本科专业。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医学检验专业(101001)纳入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1010)之下,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制也改为四年。自2013年起,所有医学检验本科均调整为四年制[1]。因此,对于原来以培养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来说,鉴于部分较早设立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并未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如何使医学检验专业教学适应新形势,培养高素质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对于原来培养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是否保持五年制方案的毕业论文要求,是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毕业论文是本院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2,3],其目的是通过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学科内某一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一次完整的综合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毕业后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我校自2002年开办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以来,一直严格要求学生在实习阶段由实习单位高年资带教老师结合检验工作实际,进行毕业研究论文设计、实验工作、分析汇总、撰写毕业论文、返校论文答辩等环节。使学生从实际工作出发,培养实用科研能力。在五改四大背景下,我校仍然在培养方案中明确维持毕业论文要求。现我结合我校以往培养过程,分析探讨医学检验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对培养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2.毕业论文各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分析

 

2.1实习基地的选择

 

医学检验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是在各实习基地进行的。因此,实习基地的选择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实习医院的临床规模,更要求实习医院有带教实力的充足的、高素质的论文指导教师。我校在开始实习之处,经过多方努力,在上海、江苏开辟了多家知名大学的附属医院作为实习基地。对于指导教师的选择,与实习单位积极沟通,实习医院检验科均安排责任心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有各级科研课题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论文导师,且实行导师一对一的指导方式,为保证论文质量奠定了基础。

 

2.2论文选题

 

选题是进行论初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选题得当决定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性。选题鼓励学生结合导师现有的科研课题,在对本专业的现状进行调研,提出课题的初步方向或题目,由导师分析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后确定。有条件的实习医院在选题时应尽量结合一些前沿技术,如最近质谱技术在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这样,从选题开始就使得论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3论文开题

 

选题完成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相关文献,对所选择的研究课题进行初步了解,并整理出课题设计的目标、内容、试验方案及预期结果,形成开题报告。该阶段锻炼学生查阅、理解、消化和提炼文献的能力,好的开题报告应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或设计方案,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每个实习点均有多名实习同学,相应有多名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组成指导组,学生围绕课题设计进行PPT演讲。导师组对课题立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4课题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学生真正进入课题中的阶段,该阶段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在实验研究开始,指导教师应严格要求,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让学生独立实施,并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导师定期与学生沟通,对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关注实验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该阶段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可以同学间先讨论分析问题,网上查找资源,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对实验内容和结果进行及时分析处理,对实验方案进行可能的修正,学会对结果进行分布总结。该阶段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5论文撰写

 

我校毕业论文大纲要求由综述及科研论文组成,综述要求学生围绕科研论文,查阅大量文献,总结出课题目前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科研论文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四个方面内容构成。要求学生参考相应格式文献,立论正确,依据充分,数据资料准确,正确认真严密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利用图表等手段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论证推理严密,统计推导。指导教师认真评阅、仔细修改,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完成论文写作。该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2.6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训练学生进行科研汇报的良好途径。论文按临检血液、免疫、微生物、生化检验等专业分组。答辩评委会由本校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专家及资深任课老师组成,根据分组情况,论文先由相应专业组专家函审,初审合格同意答辩,如问题较大提出初步整改意见,修改后参加答辩。答辩过程包括学生陈述、评委提问、学生回答、评委打分等环节,该过程充分锻炼学生归纳总结、口头表达及临场发挥的能力。

 

3.结语

 

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检验技师,直接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特点是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科研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毕业论文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多年教学的实践和体会,我们认为,论文写作更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是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良好途径;通过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科学素质得到提高;结合对毕业生的调查回访,学生实习期间经过毕业论文写作的训练过程,毕业后受益匪浅,懂得科研的基本程序和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能快速促进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因此,我们认为,在五改四大背景下,毕业论文对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将起到重要作用,我校已将毕业论文要求归入四年制医学检验培养方案重点。

第4篇

乙方: ____________________

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使“九宫格作文构思练习模板”这项新发明以及相关的“中国九宫格作文教学”项目尽快转化为教育培训的生产力,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甲方授权乙方为 省 市 县“九宫格作文构思练习模板教学应用” 实验研究合作单位之一。同时为了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乙方一次性向甲方交纳履约保证金 元。

二、甲方职责:

1、向乙方提供合作范围内的《授权书》;

2、向乙方提供“九宫格作文构思练习模板教学应用” 实验研究的方案;

3、向乙方有偿提供从事“九宫格作文构思练习模板教学应用实验研究”和示范教学所需要的《胖胖鼠创意作文练习本》等相关教材。

三、乙方职责:

1、负责在当地办理“九宫格作文构思练习模板教学应用”实验研究合作项目的有关手续;

2、负责在当地开展“九宫格作文构思练习模板教学应用”实验研究合作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以及阶段性的检验与评估;

3、自筹科研课题经费,并负责向各级教育科研部门申报教育科研课题;

4、乙方必须严格执行甲方所制定的实验研究设计方案,并及时向甲方通报教学实验研究的执行情况;

5、负责撰写“九宫格作文构思练习模板教学应用”实验研究报告或论文以及“成果应用证明”,并以书面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呈报给甲方;

6、如需甲方赴乙方所在地作现场指导、示范讲学,乙方需承担甲方讲课费、交通费、食宿费等基本费用。

7、乙方从事开展“九宫格作文构思练习模板教学应用”实验研究合作项目期间自行管理,自负盈亏,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四、项目名称及相关情况

项目名称:“九宫格作文构思练习模板教学应用”实验研究

“中国九宫格作文教学”是吉林省磐石市天下英才九宫格作文教学研究中心李永强研究员发明的一套旨在推动中小学作文教学发展的互动作文教学体系。它以“学生习作与教师再创作比较作文教学”为指导思想,以李氏作文三步构思法和十三种一句话作文构思法为基本方法,以九宫格作文构思练习纸为基本操作工具,是帮助广大中小学生快速提升作文能力的系统工程。

1、实验假设:

(1)使用九宫格作文构思练习模板的小学实验组学生,其“记叙文评定量表”的分数显着高于没有使用九宫格作文构思练习模板的小学控制组学生。(2)使用九宫格作文构思练习模板的小学实验组学生,其“写作态度问卷”的分数显着高于没有使用九宫格作文构思练习模板的小学控制组学生。

2、合作研究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的条件:(1)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多年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经验;(2)有参加教育科研的经历;(3)能够筹措经费和获得必要的研究条件;(4)能够切实承担起研究、组织和指导课题的责任。

3、合作模式: “九宫格创意作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实验研究课程为研究者对小学生所设计的应用“九宫格作文构思练习模板”写作记叙文的教学参考方案。 在连续十五周中每周实施两节课共15单元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为指导学生使用“九宫格作文构思练习模板”,并融入作文写作与评量之中,并创立“中国九宫格作文教学”写作模式,以李氏作文三步构思法“捕捉醒悟-感觉到位-心灵外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熟悉“九宫格作文构思练习模板”使用技巧,并实际运用于写作之中,提升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与成就,并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考能力。

4、实验教材供应及结算办法:九宫格作文系列培训项目产品均系独家研发,实验研究用培训教材50套起订,第一期作文教材每册124页,第一期阅读教材每册144页,这套书可使用一学期32次课,64学时,定价64元/套(含知识产权使用费24元,但未包括书款15%的邮寄费),建议以40元/套价格卖给学生。

五、发生以下情况之一者,本合同自行终止,甲方有权收回授予乙方的有关“中国九宫格作文教学”的相关权益。

1、乙方以甲方名义从事与甲乙双方合作项目无关的活动;

2、乙方违规办学;

3、乙方违背本合同的有关条款;

六、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协议履行过程中,如发生纠纷,双方协商解决,协商未果交于甲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处理。

七、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正式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一年,届时可优先续签。

甲方法人代表签字: 乙方法人代表签字:

第5篇

关键词:学科馆员;科研;作用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快速增加的网络信息资源,有力地推动着图书馆的数字化、现代化和网络化,而高校随着体制改革以及学科专业向全方位、多样化方向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用户服务呈现出明显的开放性和学术性。学科馆员为高校教师进行科研课题跟踪服务就是一种学术性、专业性和主动性非常强的服务方式,本文将详细的论述此服务方式。

一、学科馆员与学科馆员制度

学科馆员制度是指高校图书馆根据馆员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实际工作能力,指定馆员与对口院系建立密切联系,并主动为特定学科领域的教师及科研人员提供主动的、深层次、专业化的信息服务,这种服务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延伸和深化。提供上述服务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就是学科馆员。

学科馆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主动联系对口院系教师,了解他们对专业书刊和电子资源的需求;根据对口院系教师的科研课题情况,进行定题跟踪服务;负责试用和评价对口学科的电子资源,为教师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提供技术支持;整合与链接对口学科的相关电子资源并建立学科网络导航;熟悉本馆以及国内外对口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情况;及时通告图书馆的新资源和新服务等。

二、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现状

近年来,我国已有许多高校图书馆实施了学科馆员制度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也促进了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制约了学科馆员工作的深入开展,也抑制了学科馆员在科研服务过程中作用的发挥。例如,学科馆员没能真正融入教学科研活动,难以把握对口院系深层次、专业化的信息需求。一些院系教师对学科馆员的能力有所怀疑,对学科馆员的工作效果持观望态度,制约了学科馆员制度的深入实施。

三、学科馆员在服务高校科研中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资源数量剧增,提炼、组织、加工信息,主动为读者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已成为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呈现出较强的专业性,希望能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专业文献信息。而学科馆员作为熟悉本馆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和学校教学科研情况的专业人才,能为学科用户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安排在特定学科领域有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的学科馆员,在深入了解项目目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特定课题研究人员的实际需要,及时、连续、广泛地收集与课题相关的专业文献信息并对其进行深加工,建立专题数据库、文摘数据库等,使科研人员直接利用这些信息产品,把时间和精力主要用在发挥创造性思维中,以加快科研课题研究的进程。

(一)学科馆员在科研选题立项中的作用。科研选题就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科研立项就是确立研究方向,选定科研项目。科研选题的好坏关系到科研项目能否立项,关系到科研成果的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以及科研经费的投资效益。科研人员只有掌握了有关研究领域的全部资料,掌握国内外最新动向,才能少走弯路,加速科研进程,多出成果。有些科研人员就是因为事前调查不够全面、细致,没有充分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并做出准确预测,结果导致选题立项方向错误,造成重复研究。

学科馆员在确立研究方向、选定科研课题的过程中,由于熟悉各种数据库的文献信息检索方法,更具备查询信息的优势,能帮助科研人员了解本学科前沿的发展动向,国内外有关方面科研的现有水平和发展趋势,使科研选题符合科技政策,具有创新性,并且满足市场需求,具有向导的作用。

(二)学科馆员在科研进程中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科研任务越来越重,学科馆员必须适应这种形势,转变服务观念,密切配合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积极开展文献信息服务、定题检索服务、科技查新和文献传递等信息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科研课题经批准立项后,学科馆员的服务就是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因为立题时即使有了较为丰富的背景资料及研究方向,但课题的设计方案还只是个大体框架,在研究过程中只有通过不断获取信息来弥补其不足。因此,学科馆员主动参与科研活动,可以了解和掌握科研人员最新动态,及时满足教学、科研的需求,并利用图书馆特有优势,将检索到的数据库中科研项目及成果转化的最新收录情况及时提供给相关的科研人员,节约其查找资料的时间,并能以信息资源优势协助科研人员总结他人同类研究的经验,正确设计出具有创意的实施方案。此外,学科馆员必须随时注意搜集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处处留心课题研究人员使用文献情报后的信息反馈,确保及时搜集所缺资料,以真正减少情报服务工作中的盲目性和不实用性。

(三)学科馆员在成果鉴定中的作用。目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注意研究市场需求,不善把握市场机遇,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灵活的互动机制和足够的信息交流,技术开发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学科馆员经过检索查新,可以对科研课题后期的成果鉴定工作提供参考意见,使科研人员能够客观公正地定位项目成果,从而确定它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以及转化后的效益。准备进行成果鉴定时,学科馆员应充分利用自身更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的优势,积极为教学科研及成果转化献计献策,从市场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为科研成果寻求用户,建立科技成果数据库,满足成果转化的信息需求。同时,也把生产中的情况和信息反馈给科研人员,使其科研课题选择密切符合生产厂家的需求,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对学校的科研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学科馆员直接参与科研活动,对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都将带来巨大的生机与活力。高校图书馆若能将学科馆员的深层次信息服务和科研工作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成为科研信息中心。

四、鼓励学科馆员服务于高校科研

(一)加强学科馆员制度建设。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馆员选拔与激励机制,明确学科馆员的权利和义务并定期考核,奖惩分明。

与院系领导做好充分地沟通,为学科馆员争得院系领导及科研人员的理解与配合创造条件。各院系要充分认识到学科馆员工作对院系教学科研发展的重要作用,要选择责任心强、科研能力强且全面了解本院系教学科研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的教师作为图书资料情报专业教授,鼓励其积极主动地配合学科馆员开展工作。

(二)改进学科馆员工作方法。学科馆员要善于交流和沟通,热情、真诚地与院系教师联系,虚心向科研人员学习专业知识,了解他们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及需求,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学科馆员在文献信息收集分析等方面的优势,体会到学科馆员服务的快捷和便利,这样,学科馆员的工作才能得到教学科研人员的认可。

(三)提高学科馆员综合素质。学科馆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能经常直接接触到许多专业和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料,在开展科研信息服务工作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学科馆员担负着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的重要职责。在新形势下,学科馆员可以参与科研工作的全过程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

要想胜任学科馆员这项工作,必须具备扎实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背景,要全面了解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科的主要流派、主要工具书、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以及相关学科的情况,最终做好学科导航员;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网络技能和一定的外语水平;良好的敬业精神、终身学习的理念、较强的服务意识,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科研活动中,为教学科研提供深层次、专业化的信息服务。

(四)强化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学科馆员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基础,馆藏信息资源能否满足教学科研发展的需求,是学科馆员能否顺利开展工作的物质保证。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因经费不足等原因,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相对滞后,对传统纸质文献的投入相对较多,对电子文献的投入明显不足,整体数字化程度不高,馆际间缺乏协作,致使学科馆员很难为教学科研提供全面的、最新的、专业的文献信息,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科研人员对学科馆员的信任程度。

只有进一步加大对电子文献的投入,建设纸质文献、电子文献相结合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加强馆际协作的力度,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才能为学科馆员获取最新信息提供便利的技术支持,才能满足学科馆员为教学科研提供深层次、专业化信息服务的需要。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图书馆)

主要参考文献:

[1]赵茹林.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张莉萍.学科馆员与科研课题跟踪服务的若干思考[J].现代情报,2006.7.

[3]吴紊云.论高校图书馆在高校科研活动中的作用[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第6篇

关键词:B/S架构 课题管理 分析 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a)-0018-03

在科技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先进的科技管理是各行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途径之一,也是科研课题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课题管理分析系统的信息化,充分体现了现代科学管理水平。现如今,课题管理分析系统的信息化不仅仅代表单纯的软件,更代表的是课题管理分析系统中所涵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通过信息化的课题管理分析系统可以实现工作流程的科学化,为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使得综合管理达到集成化,最终提高管理效益,从而节约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由于信息数据的丰富性和多元化体现在课题管理的各个环节,人力、物力、财力管理都基于各类信息资源。科研课题管理采取全周期管理模式,这就要求课题管理人员应用科学方法对课题全过程进行跟踪和控制。因此,科研课题的信息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基于以上研究,我们更加迫切需要,建立既对项目进行管理、跟踪、评测,也能对项目进行便捷统计预测的一套系统。

1 需求分析

该文构建课题管理分析系统,让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可以通过该系统便捷地得到专业、完善、有效的课题管理方案。系统将课题管理与课题研究相关情况追踪记录相结合,让使用者可以通过此信息系统获得课题整体情况,提高课题管理的能力,并且定期收集课题信息,分析和发现存在的课题问题及相关影响因素,建立课题信息数据库,该系统将挖掘和整合课题管理与课题动态发展过程相关的基础数据,为课题管理者提供基础信息,对课题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使用该系统将减少课题数据管理的工作量,提高课题数据管理效率。提供相互联系的数据集合,为使用者提供一个透明的课题数据信息平台,避免信息流通中产生虚假信息和人员交流障碍等因素带来的风险,以追求课题社会经济效益的最终实现。

2 系统总体设计

基于B/S架的课题管理分析系统的设计,采用了B/S 架构模式。B/S 架构是信息管理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开发模式,查询信息便捷,应用扩展高效,性能稳定,Internet信息界面友好,简单易用,实现了高效的在线办公流程化处理。系统软件在服务器上安装部署,客户端通过各种主流的 WEB浏览器进行访问,以及基于网络的数据库技术,用户通过访问浏览器实现课题数据管理和相关日常办公。

基于大型数据库的数据存储和管理,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其有使用方便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可伸缩性好等优点,具有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查询和汇总功能;而自动维护和备份功能又可以确保数据安全。建立清晰的课题管理过程跟踪,保证项目按计划执行。丰富动态的报表功能,满足各层次用户人员使用。

3 系统详细设计

3.1 系统的主要功能

3.1.1 课题管理系统

课题计划和任务日程管理:用户对每项课题任务建立起始日期、预计完成期限,确定各课题任务的顺序和所需使用的资源。课题管理系统根据课题信息和资源信息确定课题日程,并随课题完成进度与资金使用的匹配而调整日程,随时随地,高效管理课题信息。

查询报表与统计:课题管理系统的拥有,能大力节约人力的显著功能,就是在用户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提供详实具体基础统计资料,迅速地生成多种报表和图表,更便于课题管理者直观的掌握项目进展。系统使用者通过报表查看资金管理、课题信息、课题进展流程等详细报表信息。通过报表进行资金信息追踪、课题流程追踪、课题信息追踪、报表数据参考及分析。

多课题和子课题管理:有些课题大而且复杂,将其作为一个单一的项目进行管理难度较大,为便于课题管理,可将其分解显示成子项目,分别查看单个子项目信息。

导入和导出:使用该系统可以从其他软件和标准文档格式中获取资料。例如:Excel及一些数据库相关格式和jpe这类的图片格式,这样就大大方便课题管理者初始建立课题数据。该课题管理系统预计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课题信息,这样课题人员可以脱离系统通过电子邮件获取信息,便于课题成员开展工作。

3.1.2 数据分析系统

是课题监督和跟踪的依据;该系统可以跟踪横向或纵向以及子课题。如通过各课题之间的链接对课题的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占用的资源等,实现课题全过程的监督以及实施效果的跟踪,能有效提高政府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如资金控制,在此模块中,把项目相关的资金数据统一到一个系统上,从而完成资金生命周期的预算和决算全程监控,加强了课题使用资金的控制力,自动生成的现金流量表为课题资金的控制与平衡提供依据。同时能跟踪每一项目起止日期、实际投入或已使用的资金、耗用的资源、课题的结题时间、相关的费用和项目的进度。

3.2 系统的设置与权限

为了防止用户非法对数据的察看和修改,该系统把用户分为五级分类:系统管理员、科研部门管理员、领导查阅、财务预算审核员、科研人员。其各自的权限如下:

进入系统前,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安全登陆,用户登陆时,与数据库中信息进行比对,系统辨别用户身份,信息相符用户方可成功进入该系统,对合法用户根据用户的权限级别赋予相应的操作功能。系统管理员(一级)用户最高权限,可执行全部系统功能,不仅对科研人员具有最大权限的管理功能还可以对单位所有课题、单位所有部门、系统用户等执行增删改查的操作及相关课题流程的审核操作功能。科研部门管理员(二级)用户对科研人员信息具有最高权限的管理功能操作,还可以执行相关流程的课题审核操作。领导查阅(三级)用户可以执行对相关记录信息的浏览、查询、打印权限,及相关课题流程的发起人信息操作。财务预算审核员(四级)审核项目财务预算报表,填写审核是否通过等信息。科研人员(五级)只可以录入本人信息,需审核通过后可以查看本人信息,本人相关项目信息;项目负责人可以录入自己的项目信息,统计显示本人为课题负责人的项目。

3.3 系统模块的划分

3.3.1 基本信息模块

只有系统管理员可以编辑修改单位基本信息。单位基本信息模块是单位内部所有人员、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可以查看的菜单列表。

3.3.2 基本信息管理模块

包括用户管理模块、科研人员管理模块、部门管理模块、通讯录模块。用户管理、部门管理是具有系统管理员权限可以操作的功能模块。可以为内部人员设定权限,执行用户的增删改查功能。对部门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包含的数据项项目有部门名称创建时间和最后修改时间。科研人员管理模块是系统管理员、科研部门管理员权限可以操作的功能模块,该模块可以进行科研人员的审核、增加、删除、修改、查询、打印、查看科研人员项目详情和导出科研人员项目到Excel表的操作。通讯录模块是内部所有科研人员和用户可以查看的所有内部科研人员的联系地址、联系电话、和联系邮箱的信息展示页面,以方便内部科研人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工作交流。

3.3.3 课题信息管理模块

包括提交课题信息模块、课题审核模块、查看项目信息模块。在提交的项目列表中系统管理员和科研部门管理员可以执行增项目、修改项目、删除项目、查看项目详细内容和提交项目信息操作。科研人员课题负责人只能编辑修改本人负责的课题信息,提交后需经系统管理员或科研部门管理员审批后方可完成编辑修改。新增项目包含的数据项有创建人、课题标题、课题内容、创建时间、最后操作时间和状态,课题标题和课题内容两项为必填项,创建人、创建时间、最后操作时间和状态由系统自动生成,新增的数据系统会以未提交状态进行保存。修改项目可以对未提交状态的课题记录的标题和内容进行修改保存。删除操作可以对未提交状态的课题记录进行删除。提交操作就是将新增记录提交给系统管理员和科研部门管理员的操作,执行提交操作后数据将会展现在项目审核列表中,该列表中展现的是处于审核不通过和待审核状态的项目记录,对审核不通过的项目管理员可以撤回,对处于待审核状态下的记录不允许进行撤销操作。课题审核模块以两个列表的形式展现,待审核课题列表和已课题列表。查看课题信息是一个展现页面,页面中展现的信息是由科研人员项目负责人创建并提交给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审批通过后进行的项目信息。

3.3.4 财务预算审核模块

包括财务预算审核模块和财务预算审核管理模块。财务人员在该模块浏览到的项目预算信息可以进行的操作有输入、编辑、删除和留言。财务预算审核管理模块展现给用户的是所有科研人员未回复的留言记录,财务人员和系统管理员可以对其进行回复和查看管理。

3.3.5 科研人员课题信息模块

包括录入课题信息模块、编辑课题信息模块、删除课题信息模块。项目负责人、科研部门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可以录入、编辑课题信息,科研部门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可以删除项目信息。录入、编辑课题信息模块是科研人员项目负责人可以操作的功能模块。该模块为科研人员提供课题信息操作,课题信息包括:课题名称、计划类别、经费、负责人、第一参加人、课题时间、验收(鉴定)情况、备注、上传附件(支持上传扫描图片、pdf、word等格式)等信息发到该系统方便查阅用户和系统管理员、科研部门管理员的查看。课题信息删除操作,支持单条和多条删除操作。

3.3.6 统计模块

包括科研人员统计查询模块、项目信息统计查询模块、项目统计报表模块。科研人员查询可以根据科研人员姓名、科研人员所在部门、最后修改时间进行检索科研人员并支持多条件查询;课题信息查询可以根据课题名称、计划类别、经费、负责人、第一参加人、验收(鉴定)情况、课题时间进行检索项目并支持多条件查询;统计报表可以根据已验收、未验收进行分类检索项目并支持多条件查询;统计报表可以按照年度进行汇总检索项目并支持多条件查询;统计报表可以根据人员进行汇总分类检索项目并支持多条件查询;项目信息导出功能可以将所有科研项目信息导出到Excel表格。详情操作会将项目的详细信息以表格形式展现;支持当前页面项目信息打印功能。

3.3.7 档案管理模块

包括档案目录分类模块、课题档案录入整理模块、档案借阅管理模块。档案目录分类模块生成档案目录系统,存放相应的课题归档文件到各个分类目录中,这部分是档案管理进行后续操作的基础。项目档案录入整理模块将所有项目档案按目录分类进行录入存储。项目档案借阅管理模块是系统管理员、科研部门管理员可以执行的操作,将收录的所有项目借阅的登记查询与核销。查询可以根据科研人员姓名、科研人员所在部门、项目名称、计划类别、经费、负责人、第一参加人、项目时间进行检索并支持多条件查询。

3.3.8 回收站模块

包括科研人员删除历史模块、部门删除历史模块、科研人员信息删除历史模块、用户删除历史模块。以上模块是系统管理员可以操作的功能模块,其主要功能是防止科研部门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对科研人员信息、部门信息、用户基本信息的误删操作而提供的可以恢复已删除信息菜单项。

4 结语

该文建立了课题管理分析系统,构建了完善的科研目管理机制,使用该系统达到了流程自动化实效管理的模式。系统运行稳定、采用强大的B/S支撑架构,对课题信息资源进行安全存储,多角度课题统计分析视图,灵活的科研课题管理,实现了项目过程信息快速传递。使用该系统将增进科研课题管理各环节信息处理效率,提升科研课题整体管理水平,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参考,进而实现课题效益极大增值。

参考文献

[1] 何彬兵.基于B/S架构的智能粮库管理平台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2015(20):42-43.

[2] 印鉴,曹王华,杨敏,等.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3):214-216.

[3] 曲广强,关晓辉,杨永清,等.基于WPF技术的教学信息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4,34(6):105-109.

第7篇

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创意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今天,四川美术学院抓住机遇,坚持产学研密切结合整体推进学院改革。在服务社会、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全面发展走上新的台阶。

适应社会变革,全方位拓展学科领域

当代艺术的蓬勃发展使艺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学校努力拓展学科领域,目前设有绘画、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学、广告学、工业设计、动画、摄影、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建筑学、景观建筑等13个本科专业;拥有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中国画艺术、油画艺术、版画艺术、雕塑艺术、水彩画艺术、美术教育、美术史论、设计艺术史论、装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漆画艺术、陶瓷艺术、数码媒体艺术、建筑艺术、动画艺术、摄影艺术、舞台美术等20个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学校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被批准为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艺术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重庆高校艺术创新工程研究中心。经过不懈努力,四川美术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办学实力雄厚、社会影响力显著的综合性美术院校。

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探索当代艺术的社会价值

四川美术学院在中国当代艺术创作领域具有重要影响,但理论建设相对滞后,学校针对艺术学科专业的特点和重庆市人文社科建设任务,加强了校级科研课题立项的调研与论证,在广泛征集科研课题的基础上,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审定提出了校级科研课题申报指南。紧密围绕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开展了当代艺术基础理论的科研课题立项研究。近三年,经匿名评审和学校学术委员会终审,确定立项校级科研项目41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学科研人员达90余人_并在校级科研课题的基础上,申报获准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及科技项目立项研究课题24项,重庆市科委、经委、建委等市级部门的科研项目11项;杨仁敏教授的《美术设计教育研究》和高铭路教授的《艺术史方法论》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立项规划研究课题;校级科研课题已结题13项,市级部门的科研项目结题8项;2007年发表研究论文193篇,出版专著6部。编辑出版教材36部。我校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多项科研课题结题并出版了《85美术运动》、《后现代书法的文化逻辑》、《从中国经验开始》、《现代艺术与中国文化视点》、《王林论绘画》、《绘画与观念》等10部专著,13篇,其中在CSSCI发表3篇,在当代艺术社会价值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础理论研究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持久的思想源泉和坚实的学术基础。改变了学院长期存在的重创作实践轻理论建设和学术积淀的局面。

加强科研应用项目的研究,推动科研创作的社会服务

艺术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专业,特别是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影视动画专业在当代的社会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通过资源整合、学科交叉、校企共建等措施,充分发挥了学科优势与特色,积极开展科研应用项目的研究和社会服务。

近年来,学校集艺术设计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交叉研究优势,形成了“重庆城乡统筹背景下的生态及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创新研究团队,主持完成了“重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复兴研究”、“重庆南岸区慈云寺老街保护规划”、“重庆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旅游环线总体规划”、“重庆市黔江区濯水古镇保护性详细体规划”、“巴河亲水环境整治及南滨路建设立面改造设计”等数项重庆市历史人文风貌区的规划论证和设计工作。其中“重庆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项目申报了国家发改委及建设部的国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项目,在建设部专家组评审的600项参评项目中排第十三名,被批准为国家发改委“十一五”重点立项研究项目并获国家拨款1200万元,在“适宜城市历史文化景观改造的工程技术创新”、“适宜山地城市风貌的低成本的工程技术创新”等研究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设计艺术学、广告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学科专业组成了“企业形象策划与设计、品牌推广、产品包装设计”研究团队,主持完成了四川五粮液集团、重庆电视台、中冶赛迪、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商品交易所、西南铝加TU等企业形象策划与设计,以及大量地方产品的包装设计与广告推广策划。切实推动了地方企业的发展和促进了重庆名特产品的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7年以来,学校还承担了社会科技咨询服务和企事业委托科研项目22项,横向科研经费达到1200万元,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搭建艺术创新教育平台,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与创作科研互动”是四川美术学院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特色之一,是艺术院校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与研相互转换,推动了“传授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的嬗变,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重庆市教委批准了学校的“重庆高校艺术创新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依托“艺术创新工程研究中心”的平台优势,学校开展了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前沿问题的综合性研究。工业设计专业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生态设计”的研究与探索,把生态设计的理念贯穿在专业设计教学之中,所研究的课题涵盖了家用电器、家居用品、家具设计、城市公共设施、交通工具、环境资源、机电工程、包装工程、人文景观、废弃物利用等多个领域。2007年,已完成《生态设计1D0例》的设计研究项目,获得国家专利65项,投入生产的产品45项;获2007德国博朗国际工业设计大奖赛优胜奖2项(全国15项);获第11届国际自行车设计大赛创意奖1项,第一届青岛国际设计节“金海螺”国际工业设计大奖赛优秀设计奖1项;获“长虹杯”2007年全国大学生感观创意设计大赛银奖1项、入围奖1项、最佳创意单项奖2项、组织奖1项;获2007“世博想象”上海美术大展・设计艺术展优秀奖2项、入围奖24项,“气候酷派,设计先行”中英生态设计邀请赛优胜奖5项、入围奖27项等。还在《生态经济》核心期刊开设并主持了“生态设计”专题栏目,发表研究论文52篇;在深圳“2007中国国际工业设计高峰论坛”和“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2008济南会议”上,王立端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双赢之路――生态设计是工业设计创

新思维的新焦点》、《将生态设计纳入课堂教学,让环保意识带动创新思维》的专题演讲,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及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人民日报》以“生态设计倡导崭新环保生活”为题发表了记者专访王立端教授的文章,《人民网》以“做可持续发展的‘开路先锋”’为题大篇幅报道了学校“生态设计”的研究项目,学校在研究“生态设计”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探索中,为重庆市工业的生态设计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服装设计专业通过专题研究、专项设计、赛事合作、课程介入等方式。使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的服装设计在全国重大设计赛事中屡获大奖。使四川美院服装设计专业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社会评价排名第一,在全国所有高校服装专业中排名第七,为重庆及全国服装设计行业培养输送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第8篇

很多科研人员(包括临床医生)在进行科研工作过程中,习惯用专业知识取代一切其他知识。其突出表现是:等科研工作已经完成,甚至论文已写完,因某些数据处理有问题被退稿时,才想起要找统计学工作者帮助处理论文中的实验数据;考虑问题稍周到一些的科研人员在科研工作完成之后,在撰写论文之前就想到要运用统计学知识来分析实验数据。这两种运用统计学的科研人员都是在把统计学当作分析数据的“计算工具”或当作发表学术论文的“敲门砖”,是对统计学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突出表现。理由很简单,科研数据是否正确可靠、是否值得进行数据分析、结论是否可信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都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来帮助说明,换句话说,若缺乏科研设计或科研设计不科学、不完善,即使花费10年时间和数亿人民币进行调查或实验获得了大量科研数据,与某人用计算机产生的毫无专业含义的任意多个随机数据没有什么区别,除了浪费了大量国家和人民的血汗钱,对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贡献不仅为零,甚至是负数!因此,在进行科研工作之前,制定科学完善的科研设计方案,特别是其中的实验设计方案或调查设计方案的质量好坏,是科研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

科研设计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研究设计。专业设计主要包括基本常识和专业知识的正确、全面、巧妙地运用;而统计研究设计包括实验设计、临床试验设计和调查设计。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科研人员所做的科研课题中,不仅严重忽视统计研究设计,就连专业设计也有严重错误,主要表现在犯了基本常识错误和违背专业知识错误。这类错误所发生的频率还相当高,是一种不能容忍的不正常现象!

在统计研究设计所包含的3种研究设计中,实验设计是最重要的,因为很多关键性的内容都包含在其中,其核心内容是“三要素”、“四原则”和“设计类型”。所谓“三要素”就是受试对象(或调查对象)、影响因素(包括试验因素和重要的非试验因素)和实验效应(通过具体的观测指标来体现);所谓“四原则”就是随机、对照、重复和均衡原则,它们在选取和分配受试对象、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对观测结果的干扰和影响、提高组间均衡性、提高结论的可靠性和说服力等方面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所谓“设计类型”就是实验中因素及其水平如何合理搭配而形成的一种结构,它决定了能否多快好省且又经济可靠地实现研究目标。科研人员若对重要非试验因素考虑不周到、对照组选择不合理、设计类型选择不当或辨别不清,导致科研课题的科研设计千疮百孔、数据分析滥竽充数、结果解释稀里糊涂、结论陈述啼笑皆非。下面笔者就“实验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辨析如下。

1 在分析定量资料前未明确交代所对应的实验设计类型

人们在处理定量资料前未明确交代定量资料所对应的实验设计,对数千篇稿件进行审阅后发现,大多数人都是盲目套用统计分析方法,其结论的正确性如何是可想而知的。这是一条出现非常频繁的错误,应当引起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 临床试验设计中一个极易被忽视的问题——按重要非试验因素进行分层随机化

例1:原文题目为《气管舒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原作者写到:“全部病例均来源于本院呼吸专科门诊和普通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1~55岁,平均(36.28±9.36)岁;病程2~23年,平均(10.31±17.48)年;病情轻度者16例,中度24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0~53岁,平均(35.78±9.53)岁;病程3~24年,平均(11.05±6.47)年;病情轻度者13例,中度者17例。两组间情况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请问这样随机化,其组间具有可比性吗?

对差错的辨析与释疑:显然,研究者在试验设计时未对重要非试验因素采用分层随机保证各组之间的可比性。这条错误的严重程度为不可逆,出现不可逆错误意味着原作者的试验设计具有无法改正的错误,必须重做实验!究其原因,主要是原作者未理解统计学上随机的概念。统计学上随机化的目的是尽可能去掉人为因素对观测结果的干扰和影响,让重要的非试验因素在组间达到平衡。稍微留意一下原作者随机化分组,明显带有人为的痕迹,治疗组40人比对照组30人多出10人;治疗组病程的标准差17.48是对照组病程的标准差6.47的近3倍。笔者很疑惑怎样的随机化才能达到如此的不平衡?事实上随机化有4种:子总体内随机、完全随机、分层随机和按不平衡指数最小原则所进行的随机,原文条件下应当选用分层随机,即以两个重要的非试验因素(性别和病情)水平组合形成4个小组(男轻,女轻,男中,女中),然后把每个小组内的患者再随机均分到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去,这样分层随机的最终结果一定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人,且使2组间非试验因素的影响达到尽可能的平衡,从而可大大提高组间的可比性。在本例中,若“病程”对观测结果有重要影响,在进行分层随机化时,在按“性别”和“病情”分组的基础上,还应再按“病程”(设分为短、中、长)分组,即共形成12个小组,将每个小组中的患者随机均分入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去,这是使“性别、病情、病程”3个重要非试验因素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在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达到平衡的重要举措,也是所有临床试验研究成败与否的最关键环节!

3 实验设计类型判断错误

例2:某作者欲观察甘草酸、泼尼松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AAN)肾损害的干预作用,于是,进行了实验,数据见表1。原作者经过用甘草酸和泼尼松分别与同期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一个P<0.05,另一个P<0.01,于是得到甘草酸、泼尼松对慢性AAN肾损害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且泼尼松的效果更佳。请问原作者的结论可信吗?表1 各组大鼠血BUN及SCr变化比较(略)注:与正常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同期比较,P<0.05,P<0.01

对差错的辨析与释疑:本例错误极为典型,通常科研工作者欲观察某种药物是否有效,习惯上会建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即该药物拟治疗的病态组)和在模型组基础上的用药组(如本例中甘草酸组和泼尼松组)。这样的设计本身并没有错,但这仅仅是专业上的“实验安排(可称为多因素非平衡组合实验[1])”,而并非是统计学中所说的某种标准实验设计类型。写在“组别”之下的4个组,并非是一个因素的4个水平,而是2个因素水平的部分组合。这2个因素分别是“是否建模(即正常与模型2个水平)”和“用药种类[即不用药(相当于安慰剂)、用甘草酸和用泼尼松3个水平]”。2个因素共有6种水平组合,即“组别”之下缺少了“正常基础上用甘草酸”和“正常基础上用泼尼松”。这样设计的实验才可能反映出“是否建模”与“用药种类”2个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在本课题研究中,由于未在实验前作出正确的实验设计,处理数据时错误就悄然产生了。具体到本例,从原作者在表1的注解中可以看出,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比较同期(即相同观测时间点)的甘草酸组和泼尼松组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的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这样的做法有3个严重错误:第一,严格地说,在模型组基础上的用药组是不适合直接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的,因为这样的比较解释不清到底是药物的作用还是由于模型未建成功而造成的假象;第二,将各个时间点割裂开分别比较破坏了原先的整体设计,数据利用率降低,误差估计不准确,导致结论的可信度降低。将一个重复测量实验的各个时间点割裂开来考察,就等于在各个片段上估计实验误差、作出统计推断,好像盲人摸象一样,摸出来的结果差别何其之大;第三,要想说明两种药物哪个效果更佳,在得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础上,衡量的标准是应看组间平均值的差量的大小而不应看P值是否足够地小,不能说P<0.01时就比P<0.05时更有效,这种忽视实验误差、忽视绝对数量和脱离专业知识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妥当的。

如何正确处理表1中的实验资料呢?关键要正确判定该定量资料所对应的是什么实验设计类型。由前面的分析可知,表1定量资料对应的是“多因素非平衡组合实验”,而不是某种标准的多因素实验设计类型。明智的做法是对“组别”进行合理拆分,即根据专业知识和统计学知识,对“组别”之下的所有组重新进行组合,应使每种组合对应着一个标准的实验设计类型。正确地拆分结果分别见表2和表3。表2 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大鼠血BUN及SCr变化的测定结果(略)表3 模型组和2个用药组大鼠血BUN及SCr变化的测定结果(略)

事实上,由科研习惯形成的这一套实验方案笔者形象地称之为多因素非平衡的组合实验,或者说,它是实验设计的表现型。通常可以进行统计分析的都必须是标准型(即统计学上所说的某种实验设计类型),因此需要能看出代表表现型本质的原型(本例中组别之下应该有6个组,这6个组构成一个2×3析因设计结构,但原作者少设计了2个组)。通常需要将表现型或/和原型拆分成标准型后再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本例根据原作者的意图,可以将表1拆分成2个标准型,形成2个具有一个重复测量的两因素设计定量资料,见表2和表3。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就是具有一个重复测量的两因素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此处请读者注意:第一,具有一个重复测量的两因素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和一般的方差分析虽然都叫方差分析,但它们的计算公式却有本质区别,绝不可混用;第二,重复测量因素(本例中为时间)不要与实验分组因素(表2中叫“是否建模”;表3中叫“药物种类”)同时列入左边,它们是本质不同的两种因素,一般应该把“重复测量因素”放到表头横线下方。

通过本例可以看出,在实验前明确实验设计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试想,若让本例原作者写明他的实验设计类型,他必然就会对基本的实验设计类型作一番调查和学习,自然就能发现他所“设计”的实验并不是统计学上相应的实验设计。那么通过咨询相关人士必能做出比较正确的实验设计,不仅可以提高科研设计水平,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科研课题和论文质量。

例3:原文题目为《土荆芥-水团花对胃溃疡大鼠黏膜保护作用的研究》。原作者使用单因素多水平设计定量资料方差分析处理表4中的数据。请问原作者这样做对吗?表4 各组黏膜肌层宽度、再生黏膜厚度变化(略)注:与正常组比较,aP<0.05;与NS组比较,bP<0.05;与CP 10 mg·kg-1 组比较,cP<0.05

对差错的辨析与释疑:本例涉及到统计学三型理论[1]中的一些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可以直接进行统计分析的来自标准设计的数据表叫标准型,反映问题本质但并非是标准型的数据表叫原型,而掩盖了原型信息的数据表叫表现型。“组别”之下的6个组,似乎是某个因素的6个水平,其实不然!这6个组涉及到多个试验因素,应对“组别”拆分重新组合后,再分别判定各种组合所对应的实验设计类型,并选用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组合1:空白对照组(正常)、阴性对照组(NS),这是单因素两水平设计(简称为成组设计)。由于正常组无实验数据,故该组合无法进行统计分析;组合2:NS组、RA组、CP(20/mg·kg-1)组,这是单因素3水平设计,因素的名称叫“药物种类”;组合3:NS组、CP(10/mg·kg-1)组、CP(15/mg·kg-1)组、CP(20/mg·kg-1)组,这是单因素4水平设计,因素名称叫CP的剂量(其中,NS组可视为CP的剂量为0)。

对于组合2和组合3,若定量资料满足参数检验的前提条件,可选用相应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否则,需要改用相应设计定量资料的秩和检验。

4 人为改变设计类型且数据利用不全

例4:某作者使用表5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欲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的各个时间点的疗效情况,使用的分析方法为一般卡方检验,请问原作者这样做对吗?

对差错的辨析与释疑:从给出的统计表可以看出,该作者有意或者无意之间收集了一类相当复杂的实验设计类型下的定性资料,结果变量为多值有序变量的具有一个重复测量的两因素设计定性资料,处理这个设计下收集的定性资料要使用相应设计定性资料的统计模型分析法。由于上述方法过于复杂,因此,通常在实际运用中,实际工作者将重复测量因素武断地视为实验分组因素,从而使该资料变为结果变量为多值有序变量的三维列联表资料。在已经出错的前提下,原本应当使用CMH校正的秩和检验或者有序变量的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资料。然而,该作者显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合并了数据,将结果变量变成二值变量(有效、无效),也就是说,原作者实际使用的仅仅是最后一列数据(即总有效率),并且最为严重的错误是将三维列联表资料强行降维成二维列联表资料,使用一般χ2检验进行分析。经过一系列的简化与错误合并,最后结论的可信度还剩下多少呢?表5 原作者对2组疗效比较的试验设计及数据表达(略)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由于篇幅所限,这类错误笔者只给出1例,实际上此类例子在很多杂志中普遍存在。这说明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很多研究人员并未做到心中有数;分析数据时,按自己熟悉的简单统计分析方法所能解决的数据结构强硬地改造数据,严格地说,在用表格表达实验资料的那一刹那就已人为改变了资料所对应的实验设计类型,这种做法的科学性和得出结论的正确性都将受到质疑[2]。

5 正交设计及数据处理方面的错误

人们在进行正交设计和对正交设计定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时,常存在下列3个误区:很多人过分强调用正交设计可以大大减少实验次数,因此,无论各实验条件(正交表中的每一行)下的实验结果波动有多大,都不做重复实验,这是第1个误区;将正交表各列上都排满试验因素,用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小的试验因素所对应的标准误作为分析其他因素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误差项,导致误差项的自由度较小,结论的可信度较低,这是第2个误区;在对正交设计定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后,即使存在多个无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仍对少数几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解释,未将无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合并到误差项中去重新估计实验误差,以获得具有较大自由度的误差项,这是第3个误区。

参考文献

第9篇

论文关键词:教学改革 设计性实验 实验教学

[论文摘要] 开展设计性实验是我院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近年来带教设计性实验的实践,本文既提出了完成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又着重谈及了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设计性实验就是采用科学的逻辑思维配合实验方法和技术, 对拟定研究的目的(或问题) 进行一种有明确目的的探索性研究,又称探索性实验[1]。开展设计性实验是我院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教学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在教师适当的指引下,完成从实验设计到实验操作、书写论文式的实验报告的全过程,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严谨的工作、科研作风和培养创新精神,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笔者就近年来带教设计性实验的实践谈一些体会。

1 完成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步骤、要求

1.1 基本步骤

1.1.1 查阅文献与立题在开学初或上一学期末向学生公布开展设计性实验的计划,并由带教教师集中进行有关科研课题的选题和设计的知识讲授,给定学生实验的研究方向,比如从药理学的角度,可有影响血压的药物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等心血管药理学研究方向,由学生联系课堂所学或将要学的书本知识,查找相关资料,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自行完成实验设计初稿。

1.1.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开题实验设计初稿经带教教师根据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审阅、筛选,对无合适内容者可进一步给定题目,在教师的引导下继续查阅文献、完善设计,再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撰写开题报告,经教研室教师论证、把关,对实验设计、技术路线进行修正,保证实验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可行性。

1.1.3 实验实施与结果分析按照修改的实验设计方案和操作步骤,学生自行准备实验药品、配制试剂、调试实验仪器等,在带教教师和实验教辅教师的监督、帮助下认真进行正式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及时整理、统计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1.1.4 论文式实验报告的书写与评分 最后按照科研论文的格式与要求书写实验报告,可先每人写一份,锻炼每个同学的归纳、总结、综合分析能力与写作技巧,由带教教师进行初筛、适当提出修改意见后,再以小组为单位写出相对较好的小论文式的实验报告(如果教师时间较紧,由实验小组讨论推选较好的报告,或也可直接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撰写),再由带教教师审阅、评分。

2 要求

2.1 由于学生是从实验准备到实验操作的完成的主要角色,学生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不损坏实验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的实验秩序和清洁的实验环境;实验过程中爱惜实验动物,注意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2.2 实验从头至尾一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要有集体责任感,注意树立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发挥集体的智慧。

2.3 作为设计性实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实验要有创新性又要保证可行性,切忌脱离现实条件,对不符合设计的抄袭方案将取消实验资格;对不能及时立题的学生小组将分散、参与到其他小组实验。

3 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3.1 学生方面

开展设计性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的素质与创新教育,但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基础和相对较强的自学与归纳总结等能力,还要保证不影响正常课程的学习,这对于从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课程学习到完成设计性实验的学生来说有个适应过程。这在学生自己立题进行设计上就表现得很突出:关于“影响血压的药物的研究”实验设计初稿,有的学生写的和实验手册近乎完全相同;关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有的学生写的是他人科研论文的缩写版,根本谈不上个人的设计,更不用说实验的创新性。所以开展设计性实验应针对学生能力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于基础好、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在实验的创新上下工夫,从文献的查阅到论文式报告的书写,强调科研的色彩“浓”些,甚至可以让他们参与到教师的部分科研课题或本学科在读硕士研究生的实验课题,来完成自己的设计性实验;对于能力一般的学生,则可以着重于在原有的实验的基础上增加实验内容、改进或摸索新的实验方法和条件以获得更理想的实验结果。比如在机能实验课中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血压的影响”实验基础上,进行“不同给药速度对拟肾上腺素药物调节家兔血压作用的影响”,让学生自行设计、探索在此血压实验中“给药速度”这一影响因素的具体影响程度和效果。另外,在刚开设设计性实验课的学生中,也可以先在基础理论扎实、实验技能较好、善于思考、思维活跃的学生中小范围开展设计性实验,再让这些学生起带动作用,逐步扩大学生范围。

3.2 教师方面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要将设计性实验开展好、逐渐增加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比例,很显然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地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不仅要熟知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实验原理,善于捕获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国内外新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及时进行知识更新,还要熟悉所用的实验仪器设备、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教师还要注意加强角色的转变,在带教设计性实验过程中,要把握好引导、指导的尺度,既要循循善诱,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而绝对不能代替学生完成实验。另外,从指导查阅文献到论文式的实验报告的批阅与评分,需要带教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要保证设计性实验完成的质量,就要求教师有更加高尚的师德和严谨的教风。也许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完成设计性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做个“顾问”,一定要有做顾问的资格与能力,又要有做好顾问的技巧。

3.3 选题方面

如何既保证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保证实验选题的创新性与可行性,可以说是在设计性实验教学中最为棘手的问题。设计性实验的选题要考虑实验室的条件,尽量选择本实验室能开展的项目进行设计。作为本科学生一般缺乏科研经验,完全由他们自选题目,往往不是缺乏创新性就是没有可行性,所以我们主张选题由带教教师结合本学科教师的科研成果与研究方向,或结合本科实验课教学内容,先给学生拟定实验方向,通过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立题设计,再经过教师对实验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设计性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对学生的自选题目又不能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对于学生中较好的自选题目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比如我们在学生的设计中发现我校2004级某本科学生,经7年的自学中医,潜心钻研了某中药复方用于降压治疗,自己就这一复方写的 “中药复方治疗高血压的实验研究”,已经在我们教研室老师的指导下有望申请校级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

3.4 管理方面

作为一项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开设设计性实验还面临着重要的管理方面的问题。 (1) 一项设计性实验的完成较以往的实验教学历时较长,教学管理部门应结合教研室对设计性实验的计划,从教师的教学工作到学生的课程学习做好统筹安排,从而有利于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比如机能实验中心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等在实现资源共享、课程适当整合后,使用率比较高,要从教学安排上满足设计性实验的需要。在学生的课程设置上,让其先完成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项目,使学生在实验的理论、操作水平和技能上有较大的提高,具备独立设计比较复杂的机能学实验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性实验[2]。甚至涉及到图书馆的管理配合,应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资料。(2)开设设计性实验,使教师的工作难度、工作量都明显增大,学生也付出很多,管理部门应采取适当的倾斜与鼓励政策,保证教学质量。比如对学生而言,实验设计好、实施成功、论文式实验报告书写优秀者,可以在年度评优时给予适当加分。其实,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个别平时理论考试成绩优秀、能得到一等奖学金的学生,在完成设计性实验上,却缺乏活跃的思维,实际的综合能力并非同样优秀;而某些理论考试成绩并非十分突出的学生,却从文献查阅到最后论文式实验报告的书写上都表现得很出色。这就间接反映出加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从管理方面给予一定的鼓励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开展设计性实验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有助于实现培养跨世纪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不过各级各类院校的设计性实验教学都还不够成熟,如何深入、持续进行此教学、逐步增加设计性实验比例是我们将要面临的艰难课题。但是我们坚信在各级教师的努力探索、学生的积极参与下,通过该课程实现教学相长,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必然会是一种非常好的实验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第10篇

此外,设计性实验选题时,在把握综合性、创造性、应用性、自主性和灵活性这五个原则外,还要合理掌控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学生自主实验的可操作性等方面。

二、设计性实验选题的“四个方向”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设计性实验选题在把握“五个原则”的前提下,通常可通过“四个方向”来进行选题设立,即验证性实验转化为设计性实验、科研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生产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和学生兴趣转化为设计性实验。

(一)验证性实验转化为设计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为促使学生掌握并加深对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而按照实验教材的要求,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从实验结果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由于实验结果在理论授课时已经涉及,因此学生实验的兴趣不浓,热情不高。但不要因为这些就抹杀验证性实验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理解的独特作用。完全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将一些验证性实验转换为设计性实验。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学习主动性、自主性。例如,对长杆型坯料进行局部镦粗是模锻生产中经常采用的变形工序之一。因此,在《锻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专业实验课中设立了“局部镦粗规则的验证”这项验证性实验。该实验通过对不同长度试件,使用局部镦粗模进行镦粗,验证局部镦粗规则的正确性,观察和分析由于局部镦粗长度与直径比值的影响而出现的正常和不正常现象。由于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兴趣不高,往往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参加实验,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该实验涉及内容是比较典型且在生产中常用到的。怎样保留并将其转换为学生感兴趣的设计性实验呢?这就需要转换思路,可将该实验内容转换为首先要求学生根据给定尺寸的不同试件,进行局部镦粗积聚工步计算,并绘制镦粗模模具图。当然,由于实验经费及加工时间的限制,学生设计的镦粗模并不需要制作出来,因为给定尺寸的试件,其局部镦粗模主要模具尺寸及工步是唯一的,可以采用原有的局部镦粗模进行实验和鉴定学生设计结果的准确性,这些需要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灵活掌握。这样,通过对原有实验内容转换为设计性实验,可使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目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予以实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论证,一方面有力地提升学生的实验热情,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解决本专业有关加工工艺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加的镦粗模设计又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制图能力。验证性实验转换为设计性实验,不但可以保留一些经过长期教学积淀总结的经典、原理性强的验证性实验内容,而且节约实验经费,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验热情,达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有着“一举三得”的益处。当然,并不是所有验证性实验都能转换为设计性实验,对于这类实验项目,如果确实是经典、原理性强的验证实验项目,只要集思广益,通过合理安排,完全可以将验证性实验穿插在设计性实验项目中,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些都需要在设计性实验选题中拓宽思路,灵活安排。

(二)科研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

科研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就是将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或科研成果转化为设计性实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知识不断出现,而且高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的教师学历较高,多为博士毕业,且积累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科研成果。把科研课题或科研成果涉及的新技术和新知识转化为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根据调查,学生大多数对专业课老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及内容具有极大的兴趣和关注,此举能够有力地提高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利于实现加强学生专业素质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师科研项目涉及到的过共晶Al-Mg2Si合金在航空航天、军工、汽车等领域中应用前景广阔,已成为国内外十分重视研究开发的先进复合材料,但铸态过共晶Al-Mg2Si合金的力学性能较差。因此,可将该科研项目涉及内容转化为“原位自生Al-Mg2Si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善”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针对铸态原位自生过共晶Al-Mg2Si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差的特点,设计并实施改善力学性能的方法,并撰写分析报告。该设计性实验所涉及的Al-Mg2Si在专业课中虽未能涉及,但铝硅合金熔炼等相关知识在理论课和实验课上已涉及并掌握,因此学生进行该项实验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学生首先要查找相关资料,理解并掌握“原位自生过共晶Al-Mg2Si复合材料”的相关知识,在保证合金成分为过共晶Mg2Si的条件下,自主选择、计算合金成分配比。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配料、熔炼、除气,并根据前期选择的不同方法对合金熔液或浇注试件进行处理,最后进行拉伸测试及金相观察,检验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并对结果进行理论分析。该设计性实验虽然由科研课题转化,但涉及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知识中应掌握的合金设计、合金配料、合金熔炼、合金处理及热处理工艺等,较好地将专业知识系统、综合地链接在一起,使学生能够接受系统的工程实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加深其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提高解决所学专业涉及工艺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方法等。科研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时,不可盲目地将科研内容或部分内容一成不变地照搬过来,必须要考虑学生的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如果研究内容过于狭窄、难度较大或实验内容过于生僻,不仅达不到提高学生实验兴趣和教学效果的目的,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开展设计性实验的初衷。因此,采用科研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时,一定要密切结合学生专业知识、实验能力等方面,保证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设计性实验的工作中。

(三)生产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在设计性实验选题时要力求接近、结合实际生产项目,将其合理转化为设计性实验内容。通过这种设计性实验的训练,能够有针对性地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时应用、加强、拓展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这种实际生产项目转化的设计性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例如,以W18Cr4V为代表的高速钢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的切削工具和冷变形模具中,其内部的合金元素与碳形成复杂的碳化物,分布在基体金属上,降低了材料的机械性能。而锻造是实际生产中改变高速钢中碳化物分布状态的重要方法。因此,可将该生产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改善高速钢铸件中碳化物分布的锻造工艺设计与实施”。该实验内容包括铸造和锻造两大部分,铸造部分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设计高速钢铸件成分,并根据设计成分采用中频炉进行熔炼、浇注小型铸件,然后对铸件进行碳化物偏析分析,根据偏析分析结果,合理设计锻造工艺并利用自由锻机实施,最后再进行偏析检测,以检验设计的锻造方案是否正确。这个设计性实验有机地将铸造和锻压两个专业方向结合,符合实际生产流程,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实践和掌握企业所需要的知识,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学生兴趣转化为设计性实验

学生的兴趣是实验教学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的动力,因此,如将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转化为设计性实验,就能激发学生对设计性实验的关注和探索,从而促使学生在实验中运用已学的知识、技术去自主发现、探索和总结规律,达到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例如,精密铸造是用精密造型方法获得精确铸件的工艺,是铸造行业在高新领域的代表,很多铸造企业对精密铸造工艺的应用需求很大。如果开设精密铸造相关的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采用精密铸造法制备小型零件,学生并不是普遍感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使学生都感兴趣呢?这里可以将精密铸造制备小型零件变为艺术铸造,因为艺术铸造采用的熔模铸造、陶瓷型铸造、消失模铸造等的工艺与工厂生产的精密铸造零件工艺及原理是相通的,而要求学生采用精密铸造技术设计并制作小型铸造工艺品,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实验的热情,学生会在实验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提高精密铸造相关知识及工艺。

三、结语

第11篇

【关键词】指导教师;科研活动;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关乎国家的未来,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创新能力不能仅仅依靠课堂的理论知识而获得,更在于课堂之外的亲身实践。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指导老师在科研创新活动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虽然科研创新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是老师始终都发挥着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指引方向的作用。笔者在近几年中担任了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了几个科研创新项目,取得了一些成绩:学生根据《芳砜纶牵切纱产品的研究》《耐高温阻燃面料的研发》等科研创新项目撰写的论文成功地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在各类科研创新活动评比中获得了不同等级的奖励,当然也有一些不足和遗憾的地方。通过指导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深深体会到作为指导老师应发挥如下作用:

1.培养创新意识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指导老师在科研创新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克服已经形成的思维惯性,用身边一些参加过创新活动的同学取得的成绩积极引导周围的同学们,使他们认识到创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创新并不神秘,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关键在于是否意识到并能积极的参与。指导老师要有意识地在大学生中树立创新可培养的观念,使大学生形成创新价值观,使创造力的伟大价值深入到每个大学生的心中。

2.增强创新自信心

在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中,有些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想依赖于指导教师,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些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中途退出项目;也有些学生在申请项目时就是为了给自己积累一个经历,而不是真正地对创新项目感兴趣。这些都会影响科研创新活动的实际效果。因此,指导老师应培养学生对传统依赖思想挑战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在指导科研创新活动的课题选择时,要由浅入深,切忌急于求成,刚开始的科研创新项目尽可能要有成功的把握,使学生既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乐趣,又实现了自我创新。如果学生在创新活动中走了弯路或遇到失败,也不必马上予以纠正,而是以引导为主,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战胜自我的能力。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的一些新的想法和方案可以在创新活动中进行验证,通过验证来纠正、完善创新项目方案,直到创新项目成功,从中使学生提高兴趣,增强创新自信心。

3.拟定创新计划

在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中,指导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对于课题的设计方案、技术路线,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和规划,但要指导学生对科研课题的设计工作要规划到每一个细节。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工作提出建议,但绝不越俎代庖。要注重大学生自学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创新活动中的主体是学生,绝大部分工作由学生自己去做,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冲动和创新思维的自觉性,如果学生失去了创作的空间,也就失去了创造的激情和乐趣,而激情和乐趣才是敬业精神的基础。

4.培养创新团队精神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先天不足在中小学阶段实际上未能得到很好弥补,必然带入高等学校,在高等学校期间如果得不到扭转则必然会带入社会。通过在科研创新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他们与人共事时的团结协作精神,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个性人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指导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间的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技巧,通过彼此间的查漏补缺,使学生体会到团队智慧的力量。在科研创新团队的活动中,使他们互敬互重、相互宽容,容纳各自的差异性、独特性;通过创新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如果团队成员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配合与协作,团队便能够产生整体功能大于各成员相加之和的效果;反之,若团队成员之间相互磨擦掣肘,能量相互抵消,团队则会一事无成。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能否培养出既有渊博知识,又有超强的动手能力;既有独立工作能力,又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的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衡量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的标准之一。

5.确定创新课题方向

大学生能够自主提出创新课题的题目固然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方式,但大学生提出创新计划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特别对于一二年级的本科生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面不是很广很深,较难提出具有可行的、准确研究范围的题目,往往不是存在研究目的不明确就是具体实施困难等问题,所以提出真正具有创新意识且可行的题目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指导老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指导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选题,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老师提出的题目,通过对题目的熟悉和认识,掌握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后,和老师共同探讨,加入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完成题目的确定。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能够保证题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毕业课题;应用;实训;实践能力

1、前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尝试。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地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的能力,在实验测试、试验分析、数据处理等基本技能方面对学生进行初步训练。也是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环节,对大学生的成长及适应社会需要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基本教学要求如下:

(1)通过毕业设计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技术经济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通过完成具有一定理论或实践意义的科研性课题,使其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技术经济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4)通过对重点问题的独立钻研,使学生受到工程设计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

(5)使学生在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理论分析和方案制定、绘图、计算、实验、数据处理、使用计算机、外文阅读、撰写设计说明书或论文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

要使学生达到上述要求,仅仅依靠在较短的一个毕业设计设计周期中完成是很困难的,我们的做法是在学生入学后抓住几个阶段做好相应的工作,使学生在整个大学三年的学习中,始终围绕着如何提高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的教学环节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新生入学专业介绍

入学后的新生绝大多数同学对本专业(机械制造)不了解,尤其是对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实践环节以及大学毕业后做什么、三年的大学怎样学习一无所知。因此,我们在新生入学后军训结束,马上进行上课之前进行专业介绍。专业介绍由各个专业的牵头人负责。十几年的工作积累了一些较成熟的做法总结如下。

(1)学校总体情况介绍

新生入学后对具有3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背景一概不知。尤其是我院2000年转制以后从2001级以后入学的学生对学校总体印象,特别是我校30多年办学凝练的“韶钢精神①”和“宽厚平和精神②”,是如何在办学过程中体现的更是一无所知。我们通过制作幻灯片收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通过播放和讲解教育学生,让学生发扬这两个精神,为建设广东建设祖国努力学习。

(2)专业介绍

我院机械系建立的初衷,是为韶关钢铁现代化大生产培养技术人才。学生的生源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来自本省。尽管目前本专业的毕业生遍布全国,但是养育松山职院的“钢铁之恩”我们始终不能忘记。通过介绍专业的历史沿革及与韶钢的现代化大生产的关系,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此外,还介绍入学后对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不同课程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与就业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从一入学开始就注重综合素质的训练,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以便适应社会的需要。

3、改革金工实习与工艺实习的模式

金工实习与工艺实习是本专业两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本专业方向实践实习是在学院实训中心进行;工艺实习是在韶关钢铁集团公司、韶关轴承厂、韶关机修厂进行。以往的实训模式是实习时间固定、学生分组固定,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实习目的也只是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在对学院院办工厂与机械系资源整合改进后的金工实习,训练中心全天候开放,学生随时可以进行实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己设计图纸,自己加工零件自己装配机构,更重要的是参与到真正的一线生产中去,参与校办工厂的生产生活,提前进入工厂状态,为以后工作提前作好充分准备。

除此之外,我们系由系领导牵头,专业教师带队,学生为骨干积极参与广东省与全国的金工大赛和数控大赛,定期举行“金工操作大赛”,大赛题目学生自己拟定。实训中心组织教师对参赛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和论证,指出其中的不足指出。学生可自由结合组成若干小组,每一组派代表进行作品答辩。作品完成后专家组进行逐评判,评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等不同那个档次的作品。通过举行金工大赛活动,促进了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其中也得到各种锻炼。通过实习方式的改进,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习效果明显提高。

工艺实习针对学生所学的课程进行结合实际进行,实习中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查阅工厂的工艺文件;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结合生产实际设计切实可行的工艺规程,真正达到实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4、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生产实践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完全依靠学生自己是很难做到的,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尽一切可能让学生参与实际工作,在工作中教师作为一名组织者。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和生产实践工作,是我们十几年来较成功和较成熟的方法。学生参与的这项工作中,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由开始不知从何做起,到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有些先进的设计都是来源于学生。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从调查研究、方案草图设计、方案比较、样机制作到样机试验改进,每一项工作教师都给学生动脑和动手的机会,使学生从中真正学到了课本中所学不到的知识。对学生的毕业设计乃至走向工作岗位从事技术工作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实践证明,凡是提前参与教师科研和生产实践的学生毕业设计完成的均很出色,论文均是优秀,在就业期间很快被用人单位选用,并且在工作中每每都能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

学生毕业设计能力的培养学要双方的努力,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其途径也有许多。我们只能先在在某一方面做一点好的改变和突破,更多个好的方法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也衷心的希望各位同行和专家多提出宝贵的意见。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M].教高厅[2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