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计记账实例

会计记账实例

时间:2023-06-08 11:27: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记账实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会计记账实例

第1篇

关键词:中职教学 会计基础 快速记账 教学法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治动的全过程,它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记账、算账、报账是会计执行事后核算职能的主要形式。记账是指在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在账簿中进行登记。

为使中职学校初学会计基础的学生容易读懂,易于理解,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较快掌握记账操作的技能,笔者在多年的会计基础教学中,经过反复实践、总结、探索出一套通俗易懂的快速记账教学法,现分析论述如下。

一、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记账方法按记录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两类。

1.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除了有关债权、债务的现金收付业务以外,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它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能对记账的正确性加以核实检查,故目前已被淘汰。

2.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即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如果涉及两个账户,那么计入这两个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如果涉及两个以上的账户,则记入一方账户的金额与记入另一方账户的金额相等。

复式记账法,按记账符号和记账规则的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三种。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各行各业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的借贷记账法。因此在教学中只学习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

1.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的基本结构是把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用以登记增加或减少的金额。在实际工作中,一般用“借”表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权益的减少。也就是说,在资产类账户中,用“借”表示增加数,“贷”表示减少数。在负债权益类账户中,用“借”表示减少数,用“贷”表示增加数。

在一定时期内,每个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所登记的金额合计数,叫“本期发生额”。借方金额合计数,叫“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金额合计数,叫“贷方本期发生额”。在一定时期末结出的账户余额,称为期末余额,用来反映某一账户本期资金增减变动结果。期末余额分为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两种。资产类账户,一般为借方余额;负债权益类账户,一般为贷方余额。其计算公式是: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2.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原则

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联等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记账时,对各项经济业务,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几个有关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几个有关账户的贷方,记入借方账户与贷方账户的数额必然相等,下面举例说明。

例1.用银行存款200,000元购买原材料。属资产类账户,在丁字形账户中,记录如下:

三、借贷记账法运用实例

甲企业8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例2.8月4日将现金30 000元存入银行。

这项业务,现金与银行存款均属资产类账户,银行存款增加记借方,现金减少记贷方,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库存现金 30000

例3.8月5日以银行存款500,000元购买乙企业股票50000股,其中包括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支取的股息8,000元。

这项业务,银行存款减少,股票增加,尚未支取股息8000元,应在增加股票内,会计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492000

其他应收款 8000

第2篇

一、要明确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处理好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课程性质和地位,主要是指该课程在相关专业教学计划中所处的地位,即是专业课,还是基础课。本文后面主要讨论的是《基础会计》作为专业基础课教学所涉及的问题。

明确课程的性质、地位及其教学的目的要求,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以《基础会计》而论,尤其要注意该课程与中级财务会计学的关系,《基础会计》要解决的是会计的“三基”问题,即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而中级财务会计学则要具体阐述各类会计要素和各种会计业务的处理规则和方法。“基础会计”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具体的业务举例,但这应该仅限于为阐述会计的“三基”而进行必要的举例,而不可能也不应该着眼于解决所有具体业务问题。否则,必然导致舍本求末,会计的“三基”学不好,还会形成与后续课程争饭吃的局面,最终可能是两者都煮成夹生饭,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一般

课堂教学的内容,必然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合理安排。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必须做到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一般。重点部分讲深讲透;一般部分,可点到为止,不必花太多的时间。这样安排,既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础会计》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主要有:会计学的基本概念。这是一个理论性强,学术界看法不一,因而不容易讲清楚但又不能回避的问题,学习会计学,可重点说明会计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及其定义。

会计要素和会计方程。会计要素是会计内容的具体化,而会计方程反映的是诸会计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要具体讲解六大会计要素的正确含义及其主要分类。阐述会计方程式的平衡原理及经济业务引起会计方程式的变化规律性。会计平衡原理和经济业务引起会计要素双重变化的特征,是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客观基础,是资产负债表设计的依据。学生对这两个问题掌握的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后面各种会计方法的学习和运用。

账户和复式记账原理。复式记账法是会计核算方法的核心部分。要学习复式记账法,首先要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而围绕借贷复式记账法,要从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上详细阐明其记账符号、账户分类、账户结构和记账规则,以及与复式记账法运用密切相关的会计分录及其编写方法等内容。

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这是会计凭证部分学习的重点。

账簿及其按用途的分类。总账和明细账的相互关系及其平行登记方法的运用。这是会计账簿部分的学习重点。

存货的两种盘存制度和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会计循环理论与实务。这部分内容既是账户和复式记账方法的具体运用,也是对学生进行会计操作技能的系统训练。教学中应予以足够重视。

三、要坚持理论与实务并重,重视会计方法与技能的演练

对会计的各种方法和技能,课堂上既要讲清楚其原理概念,又要用实例说明其操作程序,并应重视相关作业题的解答和批改。务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会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既会动口,又会动手。

通过《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的会计基本方法与技能主要有:

填制记账凭证和编写各类经济业务会计分录的方法与技能;

开账、过账、结账的方法技能;

编制试算表,进行账簿记录试算平衡的方法技能;

账簿错误记录更正的方法技能;

核对未达账项,编制余额调节表的方法技能;

按规定标准计算和分配共同性费用的方法技能;

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技能;

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方法技能;

第3篇

[摘要] 会计具有二重性,会计方法同样具有二重性,会计分录也不例外。会计分录是会计业务的分析记录,又叫编制记账凭证,是记账的依据。现行的会计分录教学方法,主要有科目对应法、“T”形法和科目汇总法,各种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对科目内在的等量勾稽关系不重视,即方法本身忽略了会计的自然属性。本文探索了会计分录计算等式法,试图以等量关系为会计分录教学的核心,以会计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联为突破点,使会计分录的编制更加浅显易懂。

[关键词] 会计二重性;会计分录;计算等式法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5- 0012- 05

1 引 言

会计属性的研究,是会计理论基础问题,似乎已成定论,但会计的属性定论为:管理活动、工具论、信息系统等至今不乏争论,总定义在社会学科下的管理科目,已既成事实。2010年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分会在河北承德召开的国际会计史学术会议上,有学者向郭道扬教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您就会计学与数学的关系说说见解。郭教授从会计学与数学的联系与区别两个方面分析了两学科的关系,从中反映了会计学科的二重性,即会计学既有其社会学科的一面,也存在其自然学科的一面,会计学,其实是交叉学科,具有社会和自然二重属性(本文不再述及)。本文基于会计二重性,认为会计方法中的会计分录也遵循二重性,进而构造出计算等式法,它是现行会计分录“科目对应方法”的基础。会计分录是对会计受理的会计事项进行分析,确认复式记账的对应关系,从而据此登记账簿的业务过程。编制会计记账凭证,确认会计科目、账户及其借贷方向,是记账、算账的依据,是期末结账、转账,核算经营成果,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会计分录的编制是专业学习中的关键知识点,学习者掌握了会计分录的编制,也就基本掌握了会计方法中的要素、确认、计量中的主要技能知识点。现行会计分录编制方法为科目对应法,几乎囊括《基础会计》或《会计原理》,《财务会计》、《工业会计》、《金融会计》、《商业会计》、《预算会计》、《国际会计》、《纳税会计》等相关会计类教科书,其业务分录处理对应关系清楚,来龙去脉清晰,是不言而喻的;但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科目对应法,不便学习者把握会计核算的精髓,往往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佳。本文试图通过对会计二重性前提下的会计分录编制方法进行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将新的会计分录方法定义为计算等式法,把会计分录方法定位于知识的关键点,使会计分录方法更加完善。

本文中所提出的新的会计分录计算等式编制方法,是源于教学实践摸索中的经验总结,已通过教学实践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总之,通过会计分录编制方法的研究,试图将已经取得的良好教学方法加以推广应用。

2 会计分录编制的新方法――计算等式法

计算等式法,是根据会计恒等式的关系,把会计事项划分为不同等式中的要素,确认其量化等式,在计算等式中每一个和或差,因子都代表一个会计科目或账户的名称,其等式的两边表示借、贷双方会计要素平衡的一种会计记账凭证编制的方法。本方法先分析出会计事项等式关系,即“概念等式”,然后通过计算分析,建立数据等式,即“计算等式”,最后据以得出记账凭证的借贷双方。计算等式法中的“概念等式”主要是基于会计的社会属性在会计要素中确立;数字等式则是依据会计的自然属性而确立。

3 会计分录新方法对会计二重性的验证

由会计二重性得出的会计分录计算等式法,不仅适应企业会计业务不同环节的会计核算需要,也适应不同会计种类的会计核算需要。本文以企业会计、预算会计、成本会计、金融资产会计的典型会计事项加以例证。为了便于与现行会计分录方法比较,本文对会计业务分录的编制实例分别采用科目对应法(现行的基本方法)与计算等式法进行编制。其实在明确了计算等式后再还原为科目对应的编制方法效果会更好,即在编制分录前,先找出等式关系,其编制凭证的借贷分录便迎刃而解了。

第4篇

关键词: 基础会计 情境教学 实用创新

在会计课程教学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氛围和条件进行情景式教学,积极开展与会计教学工作相关的系列活动,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尽快进入模拟角色和学习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成,不断提升价值观念和增强教学的实用性效果。我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如何创设会计工作课堂教学情境来增强学习效果作阐述,以抛砖引玉。

一、联系生活实际施教

会计事务不仅是职业性工作,而且是日常生活的普通行为。如家庭日用开支需要记账,年度家用收支需要进行量入为出的决算预算,婚丧嫁娶搞一些计划和盘点等,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会计事务行为。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为自己制定相应的开支计划,并进行日记月结式的财务分析,看一看哪些项目必须消费,哪些项目可以消费,哪些项目不该消费,按照月份、季度和年限实行合理性开支平衡。在记账的同时,让学生注意收集平时吃用、购物付款的发票或单据,适时带到课堂教学上来,作为素材备份使用。充分利用这样的具体生活实例来辅助教学,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计划意识,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用性,并且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知识的“学以致用”。再如,在举办规模性活动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对活动的各项收支费用进行预算和平衡,对一些财务事项的规范化处理作探究和交流,并拿出财务分析报告,促使他们从中认识和理解财务会计对生活、工作的作用与意义。

二、运用语言功能施教

与一般性的生活用语不同,会计语言极具高度的抽象性、规范性、交流性和严肃性。除了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外,通常的会计语言主要使用于会计和审计这样的内部场合。因此,在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会计语言的使用,必须联系实际情况,把那些非常抽象性的概念和术语努力描述成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学生能够“以旧知、学新知”。例如,在解释有关资产、负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以及所有权者权益的时候,可以适当介绍社会上出现的负亏经营、负债消费的现象,让学生理解和体会“净资产”的概念。再比如,有两个不同类型的人同时购房,一人是负债购房,一人是现金购房,不一样的购房方式形成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用这种比较类型的讲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会计中的有关基本含义。

三、制作实物图像施教

实物、图像、表格既是会计工作中常用的记账方式,又是进行会计教学的有效表达方式。表格在会计事务中经常用到,易于理解和把握。在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图像方式向学生介绍国内当前最为常用的一般性会计核算形式和做账流程,这就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在制作会计图像时,教师应当设计一个相对完整的会计核算实例并自始至终地贯穿到会计教学之中,努力促使学生对该项工作形成一个比较整体的理解认识。而在向学生介绍实用的记账凭证、会计报表、会计账簿和专用笔,以及个人印章的时候,都可以运用实物形式在教学中加以展示。此外,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集音、形、象于一体,有着演示直观、形象生动的功能和优势,可以作为会计课程的辅助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条件的许可,我们还可以有重点地选择会计工作的典型内容进行录像,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播放,以帮助学生比较直接地了解会计事务工作。

四、创设最佳情境施教

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目标问题是教师实施探究教学、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牵引线和助推器。在会计课程教学中,创设最佳问题情境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去思维、寻觅和探索。当然,这里所谓的“最佳问题”,不仅是指问题的质量要高,而且问题提出的时间安排上要比较合理。问题的提出时间,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展情况而定。在课堂导入时提出问题,可以发挥牵引思维、引人入胜的作用,快速集中学生的课堂精力,有效激活课堂学习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追根究底、合作交流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结束时设疑提问,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复习、消化和巩固课堂知识,有利于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第5篇

[关键词]查账 对账 会计法

《会计法》规定:“各单位该当定期将会计帐簿记录取实物、款项及相关材料互相核对,保证会计帐簿记录取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额符合、会计帐簿取会计凭证的相关内容符合、会计帐簿之间绝对当的记录符合、会计帐簿记录取会计报表的相关内容符合。”帐目核对,也称对帐,是保证会计帐簿记录量量的主要程序。订正后的《会计法》除正在第四章会计监督外对各单位财产清查做出规定外,还正在第二章会计核算外对帐目核对成绩做出规定。以此,考证会计帐簿记录的精确性,便于发觉运营管理外具有的成绩,查明缘由,明确权利,纠反错误,保证会计材料真实、完整和精确有误。

一、复核法查账业务

复核法是比较机械的方法,需要根据会计的原有资料按程序进行处理。

对原始资料的时间、数量、单位进行核对。针对销售发票与销售账本的记录是否统一进行核对。对销售收入的计算的正确与否进行检查。对原始资料提供的经济数据和经济指标(包括经营成本、销售税、利润额等)进行核对。

对原始凭证与原始单据,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记账凭证与记账凭证,记账凭证与账簿,账簿与账簿,账簿与报表,报表与报表等所记录的内容是否一致进行核对,记账凭证与所附原始凭证是否完整,数字是否一致;总账与明细账是否一致;报表之间有关指标和数据是否相对应等进行核对。

核对时用来佐证的资料必须是经过审阅、真实正确的资料。当缺乏佐证依据时,相互核对的数据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来源,并使之核对相符。已经复核的审阅的资料应做好审核符号,如使用:“√”“«”“”等表示已核对的符号。核对时可以一人单独进行,也可以两人合作,一个唱读,一个核对,同时做好核对的符号。

二、实例解析

某工厂,开厂三年没有做过账,现在想建立符合公司运营的会计账目,如何进行账目核对?

解析:

1.建账需要设置: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2.由于工厂不是新建单位,三年没有做过帐。需要注意:

(1)对现有存货、固定资产等物资进行盘点,按盘点实有数量、金额做帐,做到帐实相符。(2)清理债权、债务往来。按实际应收、应付款项登记明细账。(3)核对银行账户,按银行实际存款额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三、核对非货币虚假出资

公司存货、机械设备以及非专利技术等都属于非货币类资产。检查非货币性资产交接清单,看股东与企业是否办理了资产交接手续; 检查非货币资产评估报告等价值确认文件,看看是否有明显作价偏高的现象,如果能确认作价明显偏高亦属部分虚假出资;检查企业会计账目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看是否有相应非货币性资产增加的记载;

检查企业仓库存货实物帐,看股东投入的存货是否有入库、领用、销售的记载。企业有可能对会计账目做假,但仓库实物帐做假的很少见,首先是因为工作量太大、难度太大,其次因为仓库实物帐是企业生产管理的基础,一旦弄乱对生产经营影响太大。所以检查企业仓库实物帐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

现场盘点用以出资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检查这些实物资产是否真实存在,这些固定资产一般能较长期地保持实物形态,在我门检查时一般还在企业;检查用以出资的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相关的技术资料,检查是否签署了转让合同,有关合同条款是否与出资协议、评估报告相关条款表述一致。合同条款对非专利技术价值影响很大,比如双方共有与被投资企业独有就区别很大。

四、新老会计交接的对账

会计交接工作十分重要,对于其中涉及到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一定要弄清楚。在重要账目问题上,应要求前任会计出具书面材料进行说明。对于新任职会计,需要向会计机构的总负责人说明移交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清单的来龙去脉。

交接过程需要三方在场,同时出具交接备忘一式三份,包括前任会计、现任会计和监理人各持一份。交接清单需要注明时间、地点、单位名称、交接人的姓名、职务以及交接事项的详细资料。

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一般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由主管单位派人会同负责人监交;主管单位会计工作的单位负责人还应与主管单位监交。移交清册应当经过监交人员、审查人员审查、签名和盖章,作为交接双方明确责任的证件。

五、月末账目实务处理

在工作实务中,多数企业的银行账务都存在出入,不能与实际业务相吻合,有时因为处理不当导致月底银行账面余额出现负数,所以每月结账前的银行核对是很必要的,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归集当月所有费用单据和费用项目,确定账面有足够现金能够支付,防止账面现金余额出现负数。

将本月入账进项和销项发票仔细核对,确定每张发票的结算方式,是现金结算的索要收据证明,是银行结算的应取得对应的银行结算凭据,是往来挂账的按号入座认真入账。

每月做账前最好将上月底账面库存商品的名称、单价、金额详细列出,结合当月销售发票和进项发票的开票信息,计算入账后账面存货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不要盲目的认证发票和领用存货,导致账面库存出现负数或成本变动浮动太大,影响当期利润。根据当月销售情况,及时收集存货出入库单据,计算产品成本或销售成本,估算当月利润。

参考文献:

第6篇

《基础会计》(亦称《初级会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其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阶段。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将理论见之于实践。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诸多高校都进行了《基础会计》课程的重建与改革,理论教学改革颇有成效,但实践教学改革则收效欠佳,而“双轨三线制”模式的创建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中应用此模式不仅可以达到巩固理论学习、强化技能训练的目的,还可以起到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会计教育正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为了培养更杰出的会计人员,许多高校越来越关注会计专业的实践环节。但是在《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实践内容不够全面、实践过程脱离实际等等。

(一)实践内容缺乏全面性

《基础会计》的实践教学主要以集中式的手工记账为主,而且仍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先由教师讲解或演示再由学生实际操作,实践内容所涉及的凭证、账簿种类有限,业务范围狭窄。此外,会计岗位设置不够明确,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各个岗位的业务内容,也不利于强化学生对整个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理解。

(二)实践过程缺乏仿真性

《基础会计》的实践教学所引用的资料大多是虚拟的或打印的黑白样式,尤其是原始凭证,学生很难得到填制真实凭证的机会,因此学生对部分凭证的填制较为生疏。除此之外,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影响着经济业务的处理,由于缺乏一种仿真的模拟环境,一旦离开教师的讲解,面对大量的凭证、账薄、报表和形形的经济业务,学生将无从下手。

(三)实践环节缺乏技能性

现实社会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要求越来越高,诸多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皆希望新吸收的会计人员能立即进入工作角色,少交“学费”。但是在《基础会计》的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点钞、装订凭证、装订账簿等等,使得学生毕业后并不能立即走向岗位、胜任工作,因此就形成了“供给”与“需求”相背离的就业状况。

(四)锻炼手段缺乏现代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会计电算化模拟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有些高校已经采用了会计电算化的会计模拟实践形式,但会计电算化模拟一般都集中在中级财务会计的实践教学环节,单独针对初级会计的模拟软件少之又少。如果具备完全针对《基础会计》的实验资料、模拟软件,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会计意识,提早接触会计电算化,加深对会计基础理论的理解。

二、“双轨三线制”模式的构建

“双轨三线制”模式中的“双轨”是指在《基础会计》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一方面采用传统的手工记账模拟模式;另一方面采用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会计电算化模拟模式。而“三线”指的是:与理论教学同步的分散式手工记账实践;独立进行的集中式手工记账实践;融合了会计电算化的全方位式实践。“双轨三线制”模式的建立把《基础会计》的实践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为“第一轨第一线”即与理论教学同步的分散式手工记账模拟实践;第二个阶段为“第一轨第二线”即独立进行的集中式手工记账模拟实践;第三个阶段为“第二轨第三线”即集中进行的会计电算化式的模拟实践。双轨三线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一)第一阶段:围绕部分理论,紧跟实践教学

传统的《基础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分离的,而在“双轨三线制”模式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有部分交叉的。对于总论、复式记账原理及具体应用的理论部分可继续采用现有的教学方式,但对于凭证、账簿的内容则可结合实际操作边学习理论边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即边学习边实践。

1.填制凭证的分散式实践

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大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种类繁多,填制要求复杂,诸多《基础会计》教材都尽量列举了各种类型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使理论更加形象化。“双轨三线制”模式要求,在此基础之上,再提供给学生各种真实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边讲解理论边观察实物,使学生加深对凭证的感性认识。此外,结合理论的讲解,每一种凭证皆列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堂令学生动手填制,完成凭证的分散式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快速掌握凭证填制的基本技能。

2.填制账簿的分散式实践

账簿的形式多种多样,填制要求更加严格。“双轨三线制”模式要求在讲解账簿理论的同时提供给学生实际的账页,当然只需要零散的账页即可,不需要提供订本式账簿。学生边观察实际账页边学习账簿的种类和填制要求,并当堂练习填制。此环节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账簿的感性认识,并实现理论向实践的升华。

虽然此阶段的实践教学是间断的、零散的,但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对所练习的部分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此方法已在《基础会计》的教学环节中试用了三年,学生均表现出极高的兴趣,收效甚佳。

(二)第二阶段:集中实践,手工模拟

通过第一阶段的训练,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核算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于理论教学结束后,安排3-4天的时间,集中进行手工记账的实践教学。

1.准备完整的实践资料

“双轨三线制”模式对实验教程的要求较高,教程必须能给学生提供真实的经济业务、创造一种仿真的经济环境。实践内容不能只是经济业务实例的简单堆砌,它有一些基本的要求:首先要照顾到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将基本理论融会贯穿在实际的业务中;其次,实践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能得到全面系统的训练;最后,经济业务应是具体某个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这些业务的选取不能超过初级会计的范围)。

2.集中式手工记账的全面模拟

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场所和模拟材料(各种形式的凭证、账簿,以及简单的报表),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图2的所有操作。此阶段采取个人独立完成的方式,旨在使每位学生能够清楚了解《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熟悉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3.增加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此环节除了进行上述实践教学之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要补充点钞、装订凭证和账簿的练习。首先,准备好练习使用的点钞券和装订工具;其次,由教师示范最基本的操作方式,进行集中讲解;最后,由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做个别辅导。

通过此阶段的实践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熟悉各会计核算程序中的主要内容和流程,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会计方法、会计原则的认识。

(三)第三阶段:上机操作,各就各“位”

经过以上两个阶段的锻炼,学生已基本熟悉手工记账方式下会计核算的程序和内容,但对于各岗位间相互牵制的关系并不算明了,同时对目前已经非常普遍的会计电算化也知之甚少,这也正是此环节所要完成的任务。

1.模拟会计电算化的上机操作

在此实践环节需要集中3-4天的时间,运用针对《基础会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模拟软件,使学生有机会上机操作。但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模拟软件必须是完全针对《基础会计》的,不能直接采用用友或金蝶等现有的财务软件,这就为实践教学增加了难度。然而我们可以采用VB、VF、C语言等高级编程语言自行开发《基础会计》的教学模拟软件,为《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操作平台。

2.采取“分组轮岗制”,固定岗位

“双轨三线制”模式要求在此环节对学生固定角色,采取“分组轮岗制”。即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组充当一个财务科室的角色,每位同学履行不同的岗位,并确定其基本职责。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而且可以强化学生对各岗位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加深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三、构建“双轨三线制”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环节应以充足的课时作为保障

“双轨三线制”模式把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分成了三个部分,在这种模式下,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不再是分离的,而是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的。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以充足的课时为前提。通过实践摸索,理论教学一般应设置在60课时左右比较合适,基本可以保障第一阶段的顺利进行;实践教学应设置在1周左右的时间较为合适,可以保障第二、三阶段的顺利进行。

(二)实践教学环节中应具备一定的硬件基础

《基础会计》的实践教学离不开软件设施,更离不开硬件的配置。一个会计模拟实验室和可以容纳40人左右的小型机房是"双轨三线制"模式实施的硬件条件。会计模拟实验室不需要太复杂的配置,只需要一个宽敞的空间,安置一些普通的桌椅供学生手工记账练习使用;小型机房不需要高配置的计算机,普通计算机即可,供会计电算化模拟练习使用。

(三)指导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第7篇

关健词:会计;基本技能;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目前,用人单位要求刚刚毕业的学生上岗后,能尽快适应岗位工作,熟悉会计业务,熟练会计操作技能,为此职业学校组织好会计技能教学,培养学生掌握熟练的会计基本技能是必须的。根据自己从事会计基本技能课程的教学,总结其理论和实践的体会,对会计基本技能的教学方法进行浅显概述。

会计基本技能主要包括:会计数字的规范书写、点钞技术、计算技术、凭证填制等。

一、会计数字的规范书写

会计数字书写是否规范,直接影响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会计数字书写包括汉字大写和阿拉伯小写数字,其规范书写教学要求:轻、清、快、好。轻:手写的动作要小、轻,不要笨拙;清:字要清楚、工整;快:在写好的基础上要求速度快,以提高工作效率;好:就是要求字写得漂亮、规范。

1.阿拉伯数字的书写教学

①课堂教学首先要向学生展示规范的会计数字小写字样。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为什么0到9书写时占下半格?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整体看美观;二是留上半格更正错误时用。

②然后逐一讲解每个字的书写要领。重点讲解阿拉伯数字的书写、笔顺 斜度、力度、角度等,特别强调3、5、8几个容易用力不当数字的书写,难点是6、7、9的书写,6上伸上半格的1/4,7、9向下平移半格的1/4,整体高度仍然是半格。

2.汉字大写数字的书写

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为什么要用笔画繁多的大写;不使用大写会带来什么问题;哪些地方使用大写;怎么书写大写数字。用大写其目的是不容易篡改,通过列举实例加以讲解;在应该使用大写数字的地方如果不使用会带来什么后果,也要列举实例加以说明;汉字大写主要应用于重要凭证的金额和日期的书写,要求规范、工整、不潦草、不能用其它字代替。

二、点钞技术

会计工作除了与数字打交道外,还与现金接触,为此收付现金的快慢决定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实际工作中点钞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以:①单指单张;②多指多张;③扇面。

单指单张是点钞技术的基础,是最实用的方法,此法对纸张的新旧,大小均适宜;多指多张是在单指单张方法熟练的基础上,左手持钞,右手四指按照自然向右下方的走势逐一带下一张,此法适宜半新半旧纸币,对新的和破损的纸币不适宜;扇面适宜崭新的纸币,挺而有力度,清点时左手持钞,右手向内转动钞纸,左手配合,打开扇面,一定要均匀不散把。

捆扎要求:左手持钞,使钞纸横向中间凹起,这样利于捆条推入,右手持捆条自后向前环绕,最后在钞纸上方右折,左手固定纸币,右手自然推入。

三、珠算技术

1.珠算技术

要求学生首先练好基本功:看数记数、拨珠指法、快找档位、准确定位、快速写数。

①看数记数:要求学生用练习册进行读数练习,有分节号和小数点的地方略微停顿,以分清数位,利用“块块记忆法”练习读数,最终达到瞬间记下10位以内的数字。

②拨珠指法:利用手指的合理分工,使用独指、双指联拨、三指联拨。拨珠指法达到灵活自如,动作轻小,落指清楚,准确,速度快,指法准。此项基本功用打百子、625、13579、2468、1加9单数连加减等实训训练,最终达到一秒种拨珠 6个数字。

③快找档位:珠算要求快速准确找到相应档位,拨珠右手往返速度快,落指准确,无差错。

④准确定位:乘除法计算后都要进行结果定位,乘法一般用公式定位,采用算后定位,比较乘积最高位数字和两个因数的最高位数字的大小,如果乘积最高位数字大于两个因数的最高位数字,则用公式M﹢N﹣1确定积的整数位数;如果乘积最高位数数字小于两个因数的最高位数字,则用公式M﹢N确定乘积的整数位数。如果乘积与两个因数各位都相同时,应视同第一种情况,用第一个公式。

除法商的定位跟乘法类似,也是采用首位数字比较进行公式定位。只是它是通过比较被除数首位数字和除数首位数字的大小来选择公式。当被除数的首位数小于除数的首位数时,用公式M﹣N确定商数的整数位数;当被除数的首位数字大于除数的首位数字时,用公式M﹣N﹢1确定商数的整数位数;当各位数字都相同,则应视为第二种,用第二个公式;当除数、被除数都是纯小数时,确定商的位数应根据被除数与除数的位数以及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然后选择公式。

⑤快速写数:书写答案要求字规范、速度快、分节号、小数点明显的区分,达到不错点、无遗漏。

2.珠算四则运算技术

①珠算加减法,首先采用无口诀方法讲解,进行一位数加减,然后再引入口诀讲解,按照直加、直减、满五加、破五减、进位加、退位减的顺序进行学习,最后实践操作练习,让学生达到丢掉口诀拨珠运算,不让拨珠要领束缚学生计算速度,锻炼学生得心应手的加减计算技术。

②珠算乘法,采用空盘前乘法进行学习。

③珠算除法,采用“够除隔位置商,不够除前位置商”的隔位商除法进行学习。

3.心算技术

珠算心算是在珠算纯熟的基础上,通过对脑中算盘映像进行模拟珠算运算的一种计算方法,简单说就是脑中打算盘。它的重点和基础是加减法,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一讲解练习,分步进行。

四、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1.原始凭证二进制要求和审核

原始凭证填制要求:书写正确,内容完整,及时编制。原始凭证审核:主要它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

第8篇

关键词 基础会计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1基础会计课程的特点

1.1专业性强

基础会计主要讲授七大会计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对于初学者而言,是一门全新的课程,理论体系与以往所学课程完全不同,专业性较强,学习过程中不易抓住重点。

1.2会计分录多

基础会计介绍借贷记账法运用时涉及较多的会计分录。比如: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和财务成果与分配业务的核算。每一个生产经营阶段都会涉及具体业务的会计分录,这些会计分录要运用到会计要素、账户、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和记账规则等,学生学习时往往死记硬背、照猫画虎,不能灵活掌握。

1.3系统性强

基础会计围绕七大会计核算方法展开,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方法。“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是这门课程贯穿始终的线索。

2改进基础会计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会计教师应不断探索与改革教学方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1“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是通过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使每个学生都在发表见解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讨论主题,围绕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向学生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并展开讨论。例如,在讲负债资金筹集业务时,讨论该业务会涉及到得会计账户和各账户的核算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这样在一个轻松交流的气氛中,让学生都能主动地、踊跃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2“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这一方法应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展开联想,将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充分应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针对讲授内容以及学生所学过的内容,进行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设置疑难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启发式教学的运用,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实践表明:有的学生能积极回答问题;有部分学生懒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还有部分学生对待问题满足于一知半解。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上述情况,有目的地设“障”立“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借用这些问题,循序渐进地学习新知识巩固旧内容。自有的资金是投资者投入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借入资金形成债权性资金――债权人权益,即负债。从而进一步理解“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权益”会计恒等式。这样,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在回答问题中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能力,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再者,一节课结束前要注意正确归纳总结,重要问题要给予科学阐释,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整个教学过程,在互动的课堂气氛中进行,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大胆发表见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3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用典型或简单的具体实例,把复杂枯燥的理论通俗、生动、形象地讲授给学生,并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案例情节的分析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能力。如讲审计课和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都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方式进行教学。案例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进入案例事件中,并对案例事件中每一个“角色”进行分析,提出自已看法并设法解决它,从中找出问题的根源。因而能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的不足。因此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形式。同时,案例教学能使学生学活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案例讨论和分析中,学生会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

2.4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只注重理论教学容易使学生对所学过的专业知识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因此教师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时应更加注重与会计实践工作相结合,使学生既要会“听”、会“看”,还要会“用”,以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例如,在讲解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时,让学生一边观察实际会计凭证、账页,一边学习会计凭证和账簿的种类与格式,同时让学生填制原始凭证、编写记账凭证和登记会计账簿并进行结账。这样能加深学生对凭证和账簿的感性认识,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对所学习的知识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真正做到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学有所用,增强其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 实验教学 课程体系

一、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瓶颈及设计思路

目前,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瓶颈主要有两点:一是校内专业课程实验项目缺乏创新。目前,国内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依附于理论课程,实验教学环节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二是现行实验教学不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前的实验内容涉及到的综合性、设计性的内容少,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略显不足,尤其缺乏对学生核心能力和外延能力的培养。

为此,本文提出以下设计思路:一是确立“由单项到综合,突出核心能力培养”的整体实验教学设计思路,让学生立足本专业的同时,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让学生真正地学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所学知识。二是深入探索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课程体系改革。分析财务管理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流程,确定完成工作任务所必备的执业能力要求,整合具有课程开发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二、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

(一)实践课程体系设计

1.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审计》为主线的实践课程体系。前序课程《基础会计》采用的是筹资、采购、生产、销售、经营成果计算的架构来讲解复式记账法在实务工作中的应用;中间课程《财务会计》作为企业业务链的重要环节,在新的课程体系下也是按照“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内容,即:筹资业务、长期资产构建业务、存货采购与付款业务、生产活动业务、销售与收款业务、投资业务、利润及利润分配业务等;后续课程《审计》在实务中也是采用“业务循环”审计。因此,三门核心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应保持一致。《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课程实验教学侧重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实训。对企业进行资产核算、负债核算、所有者权益核算、收入核算、成本费用核算、利润核算等。在此过程中具体项目包括:建立财务账、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试算表、编制调整分录、调整后试算表、结账、报表编制、会计报告。建账、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等工作严格遵守会计工作规范化要求。对已完成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进行装订、整理存档。

《审计》课程实验教学侧重于会计核算事后监督。设计八个实验项目:审计承接业务、安排审计工作、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审计报告的编写等。实践课程体系设计如下页表1所示。

2.以《税法》、《财务管理》为延伸的实践课程体系。(1)《税法》是为适应财务管理实践的需要而从企业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相对独立的分支。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各税种的计算、账务处理及纳税申报,能进行纳税调整的相关会计处理。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性,只有给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实验机会,才能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2)《财务管理》实验教学着重采用“案例教学法”,运用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分析筹资、投资、资本分配等一系列理财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提交完成分析报告。

(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1.“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验教学方法。在“职业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下,以任务驱动引导教学的全过程。根据财务管理工作任务过程设立了实验情景后,每一个技能目标的实现,都以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驱动完成。具体教学步骤如下:任务描述与导入;任务分析;小组讨论找到完成任务的方法;实例练习实现技能目标;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

2.“角色扮演”实验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仿真的学习情景,在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时,我们根据分工的要求,设计了对应的工作角色。通过让学生担任具体角色进行实训学习,从而更好地体会财务管理工作流程的要求,在具体的情境下促进学生执业行为的养成。

3.“多元化实践教学法”实验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建立多元化的实验教学体系,针对教学任务同时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之后利用校内的仿真实训环境进行综合实训;再利用校外的实训基地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使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此外引入网上实验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网络课程利用率,实验过程以下达任务、总结评价为主,课外辅导、作业练习、答疑解难、问题讨论等通过网络课程完成,打破传统教学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增强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使实践体系更加完善。

(注:本文系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516)

参考文献:

1.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12).

2.袁春生.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内容设计及质量控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3).

3.彭晓英,张庆华.财务管理综合仿真实验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9).

第10篇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一、《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我国技工学校的基础会计课程实施来看,通常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水平,虽然教学正在逐渐转变为启发式教学,且大部分学校采用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但是教与学的脱轨对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对学生未来走向市场带来了较大压力。统一的课程设置使得教师缺乏因材施教的意识,不利于拓宽学生上升通道。

(一)理论教材统一,实训教材缺乏

目前职业院校在选用教学理论教材较为统一,虽然诸多院校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对《基础会计》的课程设计进行改革,但不可忽视的是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完成后续学业生涯的关键。而各个学校的学生情况并不相同,不同学校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同,对于会计专业名词的理解并不能完全依照材准确达到要求。可惜,大部分学校没有开发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专业教材。实训教材是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目前的基础会计的实践教学主要以手工记账与电算化记账相结合的模式,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手工记账的比重有所降低,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手工实训不能忽视,应与电算化实训同步实施。现实情况是实训教材缺少全面性,没有摆脱以学科为中心的制约,实训项目单一,如缺乏会计书写能力、装订凭证、装订账簿及点钞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会计岗位设置不够明确,没有突出职教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

(二)教学实践模式单一,专业性实操缺乏

目前技工学校的时间教学安排一般有以下三种:先理论后实践,即大部分时间用于理论教学,然后用一至两周的时间进行集中实践教学;二是理论和实践教学比重各占一半;三是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时进行,由不同的教师授课。这样依然没有突出技工学校会计职业的特色,与本科、研究生等学科型课程设置差别不大,与实际会计工作岗位脱节。专业性实践教学应该在逼真的工作情景下进行,而不是仿真性不强的会计模拟实训室。首先,由于实训室往往采用虚拟的资料,或者是企业某一时间段的账务,与未来工作中的操作相差较大,影响工作情景的真实性。第二,会计岗位众多,包括会计主管、总账报表、往来结算、出纳、成本核算、工资核算、资金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等。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分组,设置相应的岗位,相隔一段时间进行岗位角色的互换,而是这些岗位角色通常由同一个学生完成,既可以是主管和出纳,也可以是会计核算,会计间各岗位的牵制作用得不到体现,学生不清楚各自岗位的责任以及需要履行的义务,无法清晰理解各个岗位工作的区别,也影响了工作情景的真实性。

(三)师资队伍职业技能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技工学生生源质量滑坡,被认为是普通教育阶段的学习失败者,加之社会对技工学校存在偏见,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时抱着混日子的心态,教师教学时没有做好思想工作——和学生贯彻分层次教育的理念,课堂秩序维持不佳,教学效果不高,教学教育工作问题和矛盾突出。实际教学中,实训教师大多无会计从业经验,也没有进行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培训,很少外出学习。职校会计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无法同步进行,学生的感性认识得不到加强。少数教师未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增强、提升自身理论知识体系。有一部分学生想进入本科院校进行深造,教师如不能满足指导工作,学生的上升通道会受到限制。

二、《基础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技工学校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地,主要负责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除了对传统教材进行改革,还应该大力推动产教加速融合、校企合作走向深入,有条件的地区更是可以通过每学期举办一次职业院校技能比赛,展示教学成果,推动校企合作,进而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注重多层次教学设计,满足社会对于不同人才的需求。

(一)人职不匹配造成供需关系紧张

会计是一门应用型专业,尤其是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中职、技工学校会计学生是未来高素质会计大军的重要培养基地。目前我国的基础会计教学还处于浓缩本科教育的模式,理论性强,实践性较差,这造成了会计毕业生就业难而市场会计人才缺口巨大的供需背离现状。与此同时,近年来会计人才的素质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并未能在实际会计工作过程中,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和工作实际有效结合,出现人职不匹配的现状。

(二)实践教学作用日益凸显

会计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教师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逐渐形成和完善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效果,发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学生才能从学习过程中彻底理解、接受和掌握理论知识,也能学到教材上没有的理论知识,与市场接轨,为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促进课改,最大限度开发学生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进一步促使教师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未来就业着想,开发校本教材,贯彻分层次教育理念,促进职校教育优质发展,改善社会对技工、职校的偏见,达到“三赢”。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改革传统教材

与瞬息万变的市场相比,会计教材的更新几乎停滞不前,所反映的知识内容较为滞后,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可以采用材的内容,教学资料应该采用企业的真实业务。企业的经济业务往来的真实数据资料是开展会计工作的基础,企业经济业务完成情况的证明是原始凭证,同时原始凭证也是会计记账的附属文件,这些文件数据资料能够为现代学徒制下开展会计实践教学提供物质资料支持。因此学校教师在开展会计实践教学中,一定要采用企业的真实业务的数据资料来作为教学的实例,在使用这些企业的真实会计数据资料时,一定要将这些代记账企业业务做一个技术性地处理,确保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不将企业的一些商业机密给泄露出去,认真加工教学业务资料,开展会计实践教学。另外,教师还应时刻关注政府的会计政策信息,将其应用到教学当中,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意识。

(二)加强校企合作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而开创的一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新模式,弥补了技工、职业教育的短板。现代学徒制理念对于指导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具有重大的意义。技工、职校一般是以企业的会计准则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目标。学校可以在校内模拟代记账公司,让学生在模拟中开展记账实践,积极使用校内学徒制。学校也可以与当地最大的代记账公司展开合作,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在学校内部建立代记账的分公司,大公司的业务范围都比较广,能够数百家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这就很好地为学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实践的平台,突破了校企合作的瓶颈。学校有能力资金的话,也可以在校内成立自己的独立的代记账分公司,帮助学生完成会计实践教学任务。

(三)提高师资力量

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专业技能知识水平的提高需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教学来实现,作为教学互通过程中的两大主体之一的教师,其职业素质的高低对教学效果会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职校会计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与时代步伐相适应的专业技能。因此,职校在建设教师队伍时,可以考虑聘用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具有教师资格的人才,也要鼓励教师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职业培训和企业实践等形式不断提升自我职业素质。另外,学校也可聘请专业的优秀会计人才,包括资深教授、企业高级会计、行业专家等,组建“会计职业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会计教学,提高职校会计教师的师资力量。

(四)分层次教学设计

技工、职校会计专业学生并非百分百在毕业后投入到会计工作,有些进入本科学校深造,有些从事管理工作,有些从事销售工作等等,因此,会计职业教育根据实际,对不同目标方向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培养方式,对于毕业意愿为从事会计工作的学生以实训为主,对于升学深造的学生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这种分层次教学设计既实现了学生与市场的对接,又尊重了学生的个人选择,也是既满足了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又满足了社会对高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培养了不同层次的人才。

(五)举办职业院校技能比赛

从2007年开始,我国每年举办一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吸引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与,成为促进校企合作、职教成果展示和国际交流的窗口,各省市纷纷出台促进校企合作的地方性法规或文件。由此可见,这种方式吸引了社会各界的注意力。有条件和需求的地区,可以通过每学期举办一次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吸引更多的企业参加,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的合作形式。每个企业都不可缺少会计岗位,通过技能比赛吸引建立的合作关系,将为职校提供更多的会计实践资源。同时,校内的教师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多接触的便利,改善教学方式,学校也可以聘用具备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的企业会计业务骨干为会计实践指导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组成指导团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使学生在拿到毕业证时也拿到工作证。在向“中国制造2025”挺进的征程中,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受到空前的重视,技术技能人才的质量与数量将成为制造强国目标实现与否的关键。技工、职校的《基础会计》教学也应适应时代要求而做出调整,积极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经验,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内容与特点,大胆改革教材,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坚持教师、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完善会计教学体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会计职业教育特色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杨继秀.现代学徒制下的会计仿真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5).

第11篇

关键词: 会计教学 教学改革 新思路

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的早期倡导者、著名教育学家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是今后增加生产、繁荣经济的国策实施时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可见职业学校担负着为社会输送高技能劳动力的重要任务。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和模式是否正确。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实际需要相脱节

在传统的会计教学中,我们注重理论教学,从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到课堂教学都是以理论为主,教学方法长期以来也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死板教条模式,真正的实践动手操作训练非常少,以至于学生就业后面对经济业务不知如何下手,用人单位不得不对他们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这不仅使学生难以就业,而且大大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时间和成本。这样的教育并不是一种成功的教育。面对今天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促进就业,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岗位需要,是每位教师都应该潜心探讨的问题。

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职校学生自制能力差、学习基础差、为人处世能力欠缺、思想道德素质较低,如何把他们吸引到课堂中,吸引到学习上,成为我们当前探讨的主要问题。

二、会计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1.改革教材,丰富教学条件。

2008年初,在校领导的大力倡导和组织下,我们首先进行了校本教材的编写,为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这是专门为学生量身定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包括《基础会计》、《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模拟实训》及《会计相关知识》,涵盖了财务工作者涉及的所有业务技能。同时配套准备了教学中使用的相关资料和教具,如凭证、账簿、报表、票据、发票、单据等。为配合教学改革,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综合模拟实验室,所有的教学班随时都能到模拟实验室进行实训操作。

2.解放思想,创新教学思路。

黄炎培认为:“办职业教育须绝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职校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差,并且厌学,思想道德标准低,自我约束能力差,让他们天天坐在教室听教师讲理论知识,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必须打破以往的教学程序,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并辅之以新的内容,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所以教学《基础会计》第一节课时,我就把学生带到了模拟实验室,把往届学生做过的实习资料人手一份地放在他们面前,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凭证、账簿、报表,对会计工作先从感性上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不同颜色、不同格式、不同大小的凭证、账簿、报表,一下子就抓住了他们的好奇心,一个个疑问油然而生:凭证是怎样编制的?账簿是怎样登记的?报表又是怎么形成的?我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就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接着我就对他们持有的凭证、账簿、报表作简单的归类说明,如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包括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使他们依据手中的资料一一认识比对,这种学习的效果比课堂上反复讲解概念、含义强得多,并在他们头脑中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核算程序:经济业务发生原始凭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这样让学生带着疑问、求知欲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整个学期我带领学生辗转于教室、模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之间,形式不拘一格,始终围绕学生这一主体,依据学生的喜好、情绪、能力变化,时而理论讲解,时而实账操作,时而分组讨论,时而观摩录像,时而分角色(会计、出纳、银行、税务)演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专业技能。

3.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会计教学,总是按部就班地讲授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最后临近毕业才进行短短两周的实训练习。不但课堂教学难以组织,学生学习效果差,而且毕业生就业反馈很不好,主要是不能尽快适应会计工作需要。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应以需要为原则。”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如果培养的学生不能以最短时间、最低成本适应工作,那就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那么就应该改革,探求发展之路。

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我们首先打破原有教学程序,让学生边学理论边动手实训操作,少讲精讲理论,多动手实习,在实训中发现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学习,这在教学上是一次突破。如《基础会计》教学,借助经济实例分析学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以及所包含的会计科目、账户、会计恒等式后,我发给学生模拟实训资料和凭证、账簿,实账摸索学习借贷记账法,并根据实训资料认识相关的原始凭证,追加学习重要原始凭证的填写、传递和保管,在操作中学习,在操作中探索,在操作中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答疑、层层推进,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动手操作能力。从审核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凭证,从汇总凭证到登记账簿,从查账到更正错账,从结账到报表,整个过程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实账操作为主,教师处于辅助的地位。学生在操作中每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一个讲解理论知识的突破口,在这样的学习情景中,学习变成了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得到充分体现,求知欲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大大提高。现在的08级小中专会计专业学生,我随意地把一个企业(中小企业)的财务资料放在他们面前,他们都不会感到太难,这就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将来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结合学生就业,所学够用为目标。

第12篇

关键词:统筹;会计从业;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6-0042-03

据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三门课程。考生须同时通过三门课才能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职业学校会计从业资格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和会计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分析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从精简、合理、有效出发,对教学资源加以充分、恰当的运用。

一、统筹兼顾,资源整合

1.三门课程知识联系

三门课程知识的联系如表1。

2.科学安排,精简高效

分析财政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会计基础考试大纲》、《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的关联知识点,整合以下内容:

(1)会计基础理论和主要税种计算间的整合。会计基础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要学会计必须先学习《会计基础》,同时兼顾主要税种的计算、账务处理。从历年考核内容上看,考试知识点覆盖面较广,涉及教材每一章节。以增值税为例,围绕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差异性,分别从采购(采购存货和固定资产)和销售两大类经济业务,将经济业务实例与增值税的确认、计算、交纳相结合;所得税也可以围绕利润总额、所得税的计算、交纳、账务处理结合,实现会计与税收知识的整合。

(2)账务处理程序与会计电算化处理流程相整合。从《会计基础》教材结构上看,前30%是大量会计理论知识,中间45%是会计核算流程的操作要求,另有25%是具体经济业务的处理。将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中的填制和取得原始凭证、审核并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进行对账和结账、编制主要会计报表与会计电算化中的账套设置(账簿的开设)等会计电算化核算流程相结合,做到手工账与电脑账并行、手工账与电脑账运行结果互对,适应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3)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和会计核算业务相整合。支付结算法律制度涉及《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等与会计核算中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付票据的经济业务及相关票据使用相整合;支付结算要求、发票管理与真实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编制相整合;现金、银行业务与《账户管理办法》相整合,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业务处理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

二、把握要点,厘清线索

1.依据核算方法,把握要点

从通用型会计人员看:必须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熟悉国家财经法规,熟练操作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传统手工操作的会计流程,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及常用财务软件的使用;具有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计算分析能力,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动手能力和协调沟通处理事务的能力。这其中的核心是会计核算的三大环节,即填制会计凭证是起始环节、登记会计账簿是中心环节、编制会计报表是最终环节。填制会计凭证涉及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法的应用,账簿登记涉及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的编制又与纳税申报结合起来。因此,应围绕会计核算方法,把握会计从业资格的要点,如图1。

2.紧扣核算程序,厘清线索

科学调整教材顺序,顺利导入理论教学。《会计基础》理论性强,按教材顺序展开教学,刚开始学生就会感到很枯燥。第一节课上,可以先通过对生活中的会计常识如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展示,要求学生站在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讨论报表所能直接和间接传递的会计信息,强调会计信息对报表使用者产生的重大影响。之后,由会计报表的数据来源,引出账簿和凭证,从而说明账务处理程序流程,使学生对会计核算操作步骤产生具体的认识,如图2。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入合适案例,强调经济生活中会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三、讲究方法,提高实效

1.立足课堂,讲究方法

(1)教学信息化。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远程教育、仿真(虚拟)软件、真实会计软件等现代教学技术,改变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实行无纸化考试后,考试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判断题等,这更侧重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消除教学时空、区域限制,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质疑,随时提供师生互动的平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实训综合化。通过会计综合实训的操作,在给定企业类型、注册资金、经营范围,组织机构和人员,会计政策和内部财务会计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实践性操作,让学生掌握整套会计工作操作程序:开设账户审核整理原始凭证编制、审核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和日记账登记总账成本核算计提、摊销有关费用对账、结账、试算平衡编制会计报表整理、装订会计凭证等会计档案。同时,将所有业务通过会计软件进行人机并行账务处理,检查两种操作结果的一致性,以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的需要,并通过到相关企业或公司实习,巩固和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3)方法多样化。采用案例教学法,用一些接近生活的案例,如会计职业道德案例中的“趣味篇”来激情引趣,让学生产生对会计学习的兴趣;“知识篇”将抽象知识浅显化、系列化、条理化,以此启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警示篇”将“做会计人”的道德教育常态化,爱国主义、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律教育融入其中,寓教于乐。在教学中,引用形式多样、贴近生活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融会贯通。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上课循循善诱,深入浅出,重点知识精讲,难点内容细化,生活知识常识化,理论知识实践化。尽量使学生边听课,边思索,边掌握,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边教学,边练习,边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教会学生自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系统操练,提高实效

(1)理论联系实际。会计从业资格获证的目的是让学生跻身会计行业,从事会计工作。因此,在教学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应与实际工作的案例相结合,引导“准会计人”树立守法观念,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实务操作中,将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账簿结合起来,系统进行账务处理,同时将税款征收的应交增值税、应纳税所得额的实际计算和网上申报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更侧重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等。

(2)注重能力培养。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完全按照教材的某个知识点出题的情况逐渐减少,更多的是对章节内容进行组合,注重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教学中要分析学生现有的能力情况,通过课堂教学、知识巩固、学习反思,全面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建立评价平台。学校应以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核心设置考试评价系统:一是理论笔试时,注重考查学生应用知识操作实践的能力;二是开通网上测试系统,让学生在无纸化考试模式中进行作业练习和考试自测、平时测验等模拟训练;三是建立考证题库,构建网上测试平台,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得到无纸化模式的考试训练,这将大大丰富学生的应考经验和实战能力,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师生互动等;四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是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Z].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