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融市场开放的利与弊

金融市场开放的利与弊

时间:2023-06-08 11:27: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市场开放的利与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融市场开放的利与弊

第1篇

关键词:金融;金融自由化;金融开放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195-02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的主流。随着金融市场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金融自由化为主要手段的金融改革步伐必将加快。在全球金融自由化和中国已经加入WTO的情况下,中国如何把握住机会,加快金融改革开放,融入国际社会主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金融自由化及其利弊纷争

“金融自由化”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J.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在20世纪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的。他们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深刻地指出“金融抑制”的危害,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促进经济增长。

金融自由化在不同的时期,其内涵不尽相同。但从各国的实践看,金融自由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价格自由化,即取消对利率、汇率的限制,同时放宽本国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外国市场的限制,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再贴现和法定储备率要求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市场调节作用。二是业务自由化,即允许各类金融机构从事交叉业务,进行公平竞争,即所谓混业经营。三是金融市场自由化,即放松各类金融机构进入金融市场的限制,完善金融市场的融资工具和技术,完善金融市场的管理。四是资本流动自由化,即放宽外国资本、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同时也放宽本国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外国市场的限制。

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反对者也不在少数,主要观点是:(1)有效市场规范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容易扭曲。依据次佳理论,消除一种扭曲而其他扭曲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不见得会使福利增加。(2)金融市场及其交易的信息不对称。特别是有些国家还存在公司管理薄弱和法律对财产权保护水平低下,所以,没有理由认为金融自由化会改善福利。(3)金融发展重点在于国内金融部门的发展,资本自由化允许公司去国外融资,引起市场的分散化,减少了国内市场的流动性,阻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4)金融自由化与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息息相关。比如,20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实行的金融改革旨在结束金融抑制,从而引起了以银行破产、大量政府干预、私人部门的国有化和国内储蓄存款降低为特征的金融危机。因此,金融自由化毫无价值,与金融自由化相关的危机正在降低经济体制发展的水平。

以上两派的分歧不在于该不该推行金融自由化,而在于推行金融自由化的条件是否具备。也就是说,是否具备金融自由化的条件是金融自由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金融自由化的条件直接影响金融自由化的顺序、速度及金融自由化的效应。

二、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及进一步深化金融开放的战略措施

中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应该是从1992年正式开始的。在利率自由化方面,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先明确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在金融业务与机构准入自由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在1999年8月颁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2001年7月,人民银行实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明确商业银行在经过人民银行批准以后,可开办证券业务、金融衍生业务、投资基金托管、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以及保险业务。

在资本账户自由化方面,中国在1994年成功实现了汇率并轨。1996年12月1日,中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有关义务,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

中国作为正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和法制都还很不完善,金融市场还没有形成充分的深度和广度,因而,金融自由化改革应当充分权衡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收益与风险之间的交替关系。

在进一步深化金融开放的过程,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消除金融隐患,打好金融自由化的基础

用发展眼光看,中国推进金融自由化改革已不可逆转,因为这是中国经济金融融入国际经济社会主流的必然选择。从金融角度审视,当前中国必须从基础做起,消除金融隐患,为金融自由化奠定基础。主要应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1.尽快彻底清理和有效处置不良信贷资产。因为这对于金融机构能否安全自由化以及自由化后能否在金融市场中站住脚并展开公平竞争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否则自由化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不利于金融稳定。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资产证券化提供法律支持,针对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出台特别的司法制度,在债权维护和追索方面做出一定程度的特殊法律保护,解除《商业银行法》、《公司法》、《担保法》等法律规章中对不良资产治理的制约。

2.尽快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产权改革,实行股份制改造。(1)股份制改造工作必须规范、彻底,不留尾巴。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转换。(2)建立多元化的产权主体,规范和完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在产权主体上,要建立“国家、法人、个人、外资”共同投资的多元化的产权关系,注重引进优质资产、技术、信息和先进的银行管理经验;在股权结构上,要兼顾国家控股与股权结构合理化的目标,在条件具备时,国家要逐步减持国家股比重,或相对控股,或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银行的经营管理;在法人治理结构上,国家要加强作为国家资本代表的董事、监事的人格化塑造,防止“内部人控制”。(3)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国有商业银行在中长期目标内成为公众上市银行,实现银行的资本、收益、风险和监督社会化,树立中国银行业的整体形象。

3.采取“消肿”的手段,建立严格的市场退出机制,淘汰经营状况不佳的金融机构,尤其要对国有银行中业务量小、亏损面大、存在价值不大的分支机构进行撤并。只有以上基础工作搞好了,中国金融自由化才有可靠的基础保障。

(二)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发挥利率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

从利率市场化与资源配置效率的理论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处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利率市场化对资源配置是完全有效的。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工作着力点应放在这样几个方面:(1)建立金融市场竞争和风险管理机制,把提高商业银行效率作为重点。利率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加强了,基准利率对市场才能起到有效的传导作用。(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对利率变动反应灵敏的市场主体。(3)强化中央银行干预经济并进行宏观调控的独立职能。(4)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利率体系。选择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基准利率,最终建立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体系。(5)发挥非正式金融和民间金融组织作用,加强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减少信息不对称。

(三)继续推进资本流动自由化改革,实现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本市场领域中的国际化、自由化趋势日益明显。对中国而言,当前推进资本流动自由化改革,重点应该放在资本市场最核心部分——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两个方面。

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是在加入WTO后进行的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的金融开放格局的一部分,它要求我们在开放的思想观念上由过去中国单方面自主开放(即按自己的时间表安排对外开放)转向按世贸组织要求和与经济全球化相一致的同步开放。要尽快改变中国证券市场封闭、保守性质,努力规范各个市场主体的入市行为。在此基础上采取三步走的策略,开放国内证券市场:第一步为开放外资以收益凭证方式间接参与市场;第二步为开放国外机构直接投资股市;第三步为全面开放证券市场,允许区域外机构及个人直接投资股市,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并将从资本引进为主转向资本引进与资本输出并立的双向络局。

(四)加强金融监管,保证金融自由化的顺利推进

金融自由化并不否认金融监管,而且还要加强金融监管。怎样做到既加强金融监管又不至于使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成果付诸东流,是一个令各国监管当局大伤脑筋的问题。对于中国而言,在推进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同时,金融监管改革的努力方向在于:(1)金融监管非行政化。金融监管的手段必须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间接手段,在日常监管中基本取消行政命令式的监管办法,只在金融市场失败时政府方可走上前台直接干预。(2)金融监管功能化。所谓功能型监管是指在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内,由专业分工的管理专家和相应的管理程序对金融机构的不同业务进行监管。它可以克服多个监管机构所造成的重复和交叉的管理,用统一的尺度来管理各类金融机构,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3)金融监管综合化。因为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之间在运营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具有统一性、能被各方面接受并有意义的新的监管工具的开发仍然面临很多困难。我们要完善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三大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要加强高层定期会晤制度,建立监管机构之间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对金融集团和混合业务实施联合监管。(4)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化。金融监管体系的国际协作是对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反应。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在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的趋势不断增强,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和协调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应加强与国际监管组织和外国监管当局的合作,从一国监管向跨境监管转变。

归根到底,金融自由化应当是资金融通效率和金融监管高效稳健的有机结合,偏颇其中任何一方都将不利于金融自由化的顺利发展,从而阻碍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韩婧妍.浅析“金融自由化”下的中国金融改革[J].大众商贸,2010,(1).

第2篇

〔关键词〕影子银行;银信合作;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13)05003404

2013年4月9日,继惠誉国际降低我国偿还长期本币债务评级后,4月16日穆迪也下调了我国信用评级。穆迪指出,我国快速增长的影子银行信贷给金融系统稳定性带来潜在风险。早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前,影子银行体系已获得发展但并未引起关注,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影子银行发展问题提上议程,在我国亦是如此。近几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呈现迅猛发展之势,随着银行理财产品风波、民间借贷风波等问题的出现,影子银行风险问题逐渐被引入公众视线。2012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IMF对我国的影子银行的潜在危险表示担忧。时任中国银行董事长的肖钢撰文指出:“目前银行发行的以‘资金池’运作的理财产品,本质上是‘庞氏骗局’。”中国银行业协会2012年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2)》称,“大部分银行家认为影子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积极作用,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力度显得尤为必要。”目前,我国影子银行成为各方普遍关注而且争议较大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背景入手,分析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进而提出趋利避害的规范与监管对策。

一、概念界定

影子银行一词最早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前执行董事麦考林于2007 年提出,用以指代所有具备杠杆作用的非银行投资渠道、工具和组织。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开始广泛使用影子银行这一概念。但由于各国金融体系和监管框架存在巨大差异,影子银行目前尚无统一定义,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概念较有代表性。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将影子银行定义为从事期限、信用及流动性转换,但不能获得中央银行流动性支持或公共部门信贷担保的信用中介,包括财务公司、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发行方、有限目的财务公司、结构化投资实体、信用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融券机构和政府特许机构等。FSB 将影子银行广义地描述为,由正规银行体系之外的机构和业务构成的信用中介体系,狭义的影子银行则指正规银行体系之外,可能因期限流动性转换、杠杆和有缺陷的信用转换而引发系统性风险和存在监管套利等问题的机构和业务构成的信用中介体系,主要集中在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证券化、融资融券和回购交易等领域[1]。

我国的影子银行并不等同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影子银行,银监会在2011年的年报中将其广义定义为,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涉及信用中介的活动和机构。按照这个定义,我国的影子银行应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主要包括银行业内不受监管的证券化活动,以银信合作为主要代表,还包括委托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进行的储蓄转投资业务;另一部分为民间金融市场,主要包括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和典当行等[2]。

二、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迅猛发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传统银行贷款业务占社会融资规模之比已从2002年的92%降至2012年的58%,下降比重中相当部分被影子银行所填充。对于“中国式” 影子银行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截至目前尚没有权威的官方统计,各机构的统计数据也存在分歧。澳新银行报告认为中国影子银行规模为15万亿—17万亿元,宏源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约为21万亿元,广发证券则认为中国影子银行总规模为30万亿元左右。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影子银行的资产规模大约在15万亿元—30万亿元之间[3]。同期,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94万亿元,影子银行资产规模占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比重为16%—27%。近年来影子银行的发展速度极快、规模庞大、亟待监管已成业界共识,其产生有深刻的背景条件。

1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

随着我国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逐渐形成了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的多元化银行体系,包括国有专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与此同时,一些其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开始涌现,例如证券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以及租赁公司等。因此,可以说这一时期我国的影子银行已经出现。虽然,改革开放打破了“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形成了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但是作为吸收就业的主力军的中小企业和作为事关全国人民吃饭问题的农业生产活动的融资难问题却一直未得到很好地解决。1998年以来我国逐步出台多项政策改善以上融资困难的状况,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由此发展起来。中国人民银行在2008年第二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建议,加快推进担保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采取多种形式促进担保机构发展,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地方担保体系及改善社会信用环境。2009年担保公司出现了井喷式增长,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全国融资性担保公司已经增至8 402家,同比增长39%。其中,国有控股1 568家,民营及外资控股6 834家[4]。民间借贷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和个人财富逐步积累、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转化、而正规金融又不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时的必然产物。民间借贷在中外各国均长期存在。它的存在与发展,既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体系结构有关,也与其自身所固有的、正规金融机构融资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有关。2008年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民间借贷的作用加以肯定,指出在进一步发展正规金融的同时,针对民间借贷的特点、作用及潜在问题,应着手为其提供更好的法制环境,形成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和谐共生的环境,完善多层次融资体系,并有效防范相关风险。2008年5月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小额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大量产生。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小额贷款公司从2008年底的不到500家迅速增加到2012年底的6 080家,贷款余额5 921亿元,全年新增贷款2 005亿元[5]。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大量的外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涌入我国,在外资创富效应的带动下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下,国内的人民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迅速,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由上可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金融改革措施的出台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传统银行以外的影子银行的形成与发展。

2金融管制的存在

尽管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但我国金融体系仍与自由市场机制相差很远。如存贷款基准利率仍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政府仍然对资金分配施加影响、监管机构要求商业银行贷存比不超过75%、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经常采用贷款规模管理等。与此同时,由于金融管制的存在使得大量实体经济在银行体系中无法获得资金,导致这些融资受限制的企业只能通过其他融资渠道满足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几年影子银行的爆发式增长。目前,

我国尚处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款利率受到中国人民银行的严格管制。近年来,扣除物价上涨后的实际利率接近于零利率,甚至有的年份是负利率,在此背景下,资金所有者为实现资金的保值与增值而将银行存款转向承诺给予高回报率的影子银行。

3金融脱媒的加剧

所谓金融脱媒是指资金储蓄者和资金短缺者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而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行为。金融脱媒较早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美国,在银行利率管制情况下,投资者发现投资其他非储蓄金融产品获利更高,于是银行储蓄发生分流,金融业出现了脱媒现象。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改革与开放的不断深入,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不断推出使得越来越多的资金从储蓄分流出去。政府引导扩大市场直接融资以逐渐分散银行业的金融风险,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建立与不断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比重逐年上升,使得社会经济体对银行提供资金的依赖性逐步降低。目前,我国银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市场经营环境的剧变,尤其受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银行业金融脱媒态势加剧,对传统银行业务产生较大冲击,促使银行业极力转变经营模式,大力进行金融创新并开拓表外业务,从而使得近两年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普益财富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增速分别为3062%和3688%,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行规模同比增速却高达8287%。年报显示,许多城商行2012年年末理财产品余额同比增长数倍[4]。

综上所述,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是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市场自身不断演化的结果。

三、影子银行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积极影响

第一,弥补传统银行体系的不足,满足社会各方面的融资需求。

我国传统银行体系对中小企业融资条件的种种限制使得中小企业在信货市场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长期以来,传统银行体系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而影子银行的发展弥补了传统银行体系的不足,在一定程度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第二,改变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促进银行业的金融创新。

传统银行经营模式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向个人、公司等客户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传统借贷方式,以存贷款来实现银行与社会经济体的债权债务关系。而现阶段,证券化融资、理财产品等的出现使传统银行信贷模式由单一传统借贷转变为多种模式的信贷,传统银行为了满足社会经济体日益扩大的需求,适应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纷纷加强银行产品和银行服务的创新,向社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以更好地适应实体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

第三,促进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改变银行业垄断地位,增强竞争活力。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处于高度的垄断地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显示,2002年人民币贷款所占比重高达92%,随着直接融资市场以及影子银行的发展,信托公司、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和民间借贷等的出现,促进了金融机构的多元化,银行业人民币贷款所占比重下降至2012年的58%,银行业的垄断地位显著下降。可以说,多元化格局能够增强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活力,促进金融业的创新与发展。

第四,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的提高。

储蓄是一国资本财富的积累,是投资资金的来源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一国经济增长不仅与储蓄和投资总量高度相关,更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相联系。我国储蓄率虽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然而,我国传统银行对信贷市场的垄断使得居民储蓄的投资转化效率较低。影子银行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融资过度依赖传统银行体系的情况, 满足了实体经济的部分融资需求, 尤其是中小企业与农户的融资需求,丰富和拓宽了居民和企业的投融资渠道。影子银行的活动还提高了整个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性,有利于提升金融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提高投融资效率。

2消极影响

第一,影子银行向传统银行体系传递风险。

影子银行的资金来源和业务与传统金融体系盘根错节,一旦缺乏有效防火墙,会导致风险跨行业、跨市场风险传递。一些企业同时从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获得资金支持,可能使用银行信贷资金偿还对影子银行的债务。银信合作是我国影子银行表现的主要形式之一,指传统银行通过信托理财产品的方式隐蔽地为企业提供贷款,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有直接影响。如果由于经济不景气、产业过剩或受到严格的调控,例如房地产行业等,则企业所借的信托贷款违约增加必然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一些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由于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薄弱,部分机构存在短期逐利行为。一些机构违规经营现象较为突出,甚至参与非法骗贷、非法集资,扰乱正常金融秩序的行为,在个别地区引发了风险事件。总之,影子银行的资金来源和业务运作与传统银行体系之间盘根错节,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等风险,将向传统的银行体系传递。

第二,影子银行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影子银行的发展一方面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竞争活力;另一方面,影子银行对传统银行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传统银行为了在竞争中不落败,不得不进行大胆的金融创新,如与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合作开发出各种各样的高风险、结构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以获得高回报来吸引投资者,但有些产品使民众遭受了巨额亏损而引发抗议。另外,新闻报道中频频爆出的银行与信托合作的理财产品到期不能向投资者兑付而引发不满,或民间借贷资金断裂,中小企业主因背负巨额高利贷出逃,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影响金融市场与社会的稳定。

第三,影子银行的发展使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

当中国人民银行为控制货币供给过多而采取政策手段控制银行的信贷规模时,由于影子银行不受监管或少受监管,经济体便转向影子银行来获得资金。同时,商业银行也绕过中国人民银行对其放贷额度的控制,通过发行信托理财产品等方式募集资金并向企业贷款。一些影子银行将资金投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业、“两高一剩” 行业和领域,干扰了宏观调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即影子银行会对中国人民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产生影响。

四、规范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建议

影子银行是金融创新的一种形式,金融创新从来都是与金融风险相伴而生的,我们不能因为影子银行的问题,采取扼杀或阻止影子银行发展的方法,而应权衡影子银行的利与弊,规范影子银行的发展,趋利避害,更好地发挥金融促进实体经济稳健增长的作用。

第一,建立健全影子银行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影子银行法律体系。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及银监会已经加强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但社会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影子银行风险问题说明了我国目前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力度不够,亟需加强监管力度。一方面要出台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弥补监管盲区,明确界定合法与不合法行为;另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影子银行的各种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

第二,完善影子银行公开信息披露制度。

目前我国影子银行信息披露较为缺乏,监管机构应该制定披露信息规章制度。一方面要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范围和方式等,使影子银行信息披露规范化;另一方面要明确负责督促影子银行体系信息披露义务的主体即监管者,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和共享平台,使各监管机构定时市场数据,让公众能够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做到有针对性地披露,从而提高公众对影子银行体系所披露信息的评价能力,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第三,改革金融监管模式。

我国目前实行的“一行三会” 机构监管模式与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功能监管模式不同,但影子银行的发展使得银行业、证券业等不同行业之间呈现混业经营的状态。传统的机构监管模式不能有针对性地对混业经营进行监管,因此,我国需要改革传统单一的机构监管模式,引入功能监管模式。除此之外,监管部门要设置特别监管机构,针对影子银行相关产品采取产品审核与准入制度,确保影子银行相关产品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且风险可控,从而降低影子银行潜在风险,提高监管效率。

第四,建立传统银行与影子银行之间的防火墙。

混业经营使得传统银行与影子银行业务密切,因此,要建立传统银行与影子银行之间的防火墙,防止影子银行风险传导至传统银行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对传统银行资金流向的监管,严格防范传统银行资金大量流向影子银行;另一方面要建立惩罚机制,严防传统银行的机构与人员参与影子银行风险活动,防范影子银行风险渗透到传统银行。

第五,加快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

由于我国仍然实行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双轨制,传统银行体系的利率水平远低于市场利率水平,从而产生了较大的套利空间。一些影子银行从传统银行套取资金,然后向中小企业提供高息贷款来获利,过高的融资成本使中小企业经营十分困难,完全违背了我国发展非银行多种金融机构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初衷。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应消除套利机制,促使影子银行规范运作,消除其违规操作所引发的金融风险。因此,应加快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引导影子银行依法依规运作。

参考文献:

[1]FSB Shadow Banking: Scoping the Issues [EB/OL]wwwfinancialstabilityboardorg/list/fsb_/list/fsb_publications/indexhtm,2011-04-12

[2]张佳坚浅议中国影子银行[J]现代营销,2013,(1):48-50

[3]陈莹莹影子银行“野蛮生长” 繁荣背后暗藏隐忧[N] 中国证券报,2012-12-20

[4]邓中豪银行理财野蛮生长大限将至[N]新华每日电讯,2013-05-14

[5]李威中国式“影子银行” [J]南风窗,2012,(23)

[6]吴亚仑我国当前民间借贷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4)

[7]周小川我国金融改革中自下而上的组成部分—在2012年国际金融论坛上的讲话,2012,(12)

[8]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办公室课题组影子银行问题研究——以浙江为例[J]宏观经济,2012,(4)

[9]杨旭中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发展和影响[J]金融市场,2012,(1)

[10]王晓鹤浅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原因及监管建议[J]时代金融,2013,(3)

[11]蔡静国际影子银行监管改革及启示[J]金融监管,2012,(6)

第3篇

[关键词] 外汇储备 外向型经济 增长模式 流动性过剩

2007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53万亿美元,同比增43.32%。全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4619亿美元,同比多增2144亿美元。12月份外汇储备增加313亿美元,同比多增38亿美元。12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3046元人民币。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的迅猛增加,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对于我国外汇储备是否过高,不同的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是否保持动态平衡是衡量一国宏观经济运行平稳的主要指标之一,而一国的外汇储备水平又是衡量其国国际收支动态平衡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一方面不仅提高了我国的对外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而且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另一方面,在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下,外汇储备过快,将占用更多的基础货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流动性过剩,而且也将使贸易摩擦加剧,将会加大对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那么,当前我国外汇储备是否过高,本文将从适度规模理论和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出发,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状况及其原因

1.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状况

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在1990年以后出现的,199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尤其在1994年中央银行实行严格的结售汇制度以来,我国外汇储备逐年猛增,且屡创新高(见图,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网站公布的资料整理。)。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已达8536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2007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1.53万亿美元。

图 我国1994-2007年12月末的外汇储备变化情况 单位:亿美元

2.我国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的原因

1994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额持续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

自1978年我国实行以市场为主导和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来,国家通过以进口替代和出口退税等形式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及大力发展国内经济等措施,使经济获得了持续的高速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外汇的储备开始持续增加,外汇储备增加主要是由外生和内生两种因素共同促进的结果:外生因素主要是是由于我国采取了出口导向型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不仅促进了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而且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使我国的外汇储备迅猛增加;内生因素主要是由于不断深化的市场化改革使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对外贸易相关产业迅速发展,为对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现行外汇管理模式

1994年开始实行的银行结售汇制度是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和持续增长另一重要原因。国家实行严格的结售汇制,使外汇储备的形成与积累存在着“双重强制性转移机制”:第一重转移是银行对企业强制结售汇,不管企业是否情愿,其通过外贸得来的超出外汇帐户限额以上的外汇收入,都必须卖给银行;第二重转移是央行对承办外汇业务的银行的外汇资金转移,不管承办外汇业务的银行是否情愿,超出银行结售汇周转限额以上的,都必须卖给央行,这样的“双重转移”使得外汇储备被人为的增加。

(3)高投资

长期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处于较高的比率, 1991年~2005年我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平均在36.57%,而同期世界平均投资率大约在20%~33%之间,发达国家更低。高投资导致了工业产能的持续增加,远远超出了本国的消费能力,国内对对本国商品产生了“挤出效应”,使得国内产品必须到国际市场寻找销路,同时在出口导向、固定汇率制等宏观政策以及低成本劳动力的支持下,使得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增长,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顺差。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利与弊

1.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分析

一般而言,一国外汇储备储备的变化主要来源于如下三个方面:贸易、外债和外国直接投资。相应地,用汇需求也集中体现于这三个方面:(1)维持正常进口的用汇需求(DF1);(2)偿还外债本息的用汇需求(DF2);(3)外资企业汇储利润的用汇需求(DF3)。另外,由于汇率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国际收支状况,而且关系到国内宏观经济是否正常运行。为此,国家还需要保留一定的外汇储备,以便在必要时对波动的外汇市场进行干预,该项目用汇需求记作(DF4)。上述三个因素构成了外汇储备需求的基本内容。所以,国际上对外汇的合理规模的界定一般采用如下的方法:

FR*=DF1+ DF2+ DF3+ DF4

=a1・Imp+a2・Deb+a3・FDI+A

式中FR*为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Imp为全年进口贸易额;Deb为累计外债余额;FDI为外国直接投资的累计余额;A为国家干预外汇市场的用汇需求;a1为维持正常进口的时间;a2为外债还本付息的比例;a3为外国直接投资企业汇出利润比例。按照国际惯例,各项参数值标准为,20%a130%;8%a212%;8%a312%;50A100。

根据上述方法进行分析,可测算出我国的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大约为3600亿美元。然而,一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算还必须结合一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状况。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已近30年,就全球而言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仅用现有的理论和经验无法科学地衡量我国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只有在充分考虑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来衡量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才是合理的。有鉴于此,国内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的外汇适度储备额约为7000亿美元左右。其测算依据主要从以下三个因素考虑:第一, 对外债应拥有百分百的外汇储备。 从目前我国外债规模来看约需2660亿美元;第二,根据国际经验,为了应对政策调整或突发事件后的进口外汇需求,保持一国经济的稳定运行与增长,应至少拥有3个月进口额的外汇储备。由于我国仍处于转轨改革时期,政策将会不断调整变化,因此,当遇政策调整时,各经济主体将会采取加快进口,提前付款,远期结汇,降低结汇比例等措施,这大约另需3个月进口额的外汇储备。上述两方面合计约需维持至少6个月进口额的外汇储备。如按目前每月进口约600亿美元水平计算,则需要约3600亿美元的储备。第三,外商直接投资约为5000多亿美元,利润若按1O%计需汇出境外500余亿美元。另外,由于日常国际收支中“错误遗漏”数额很大,为了维持经济运行的基本稳定,另需外汇储备700亿美元。因此,从当前政策框架出发进行静态测算,为保证经济安全稳定运行,维持700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应该能满足应对暂时性国际收支的失衡。

就我国实际情况看,由于目前我国的资本项目尚未完全放开,外汇在国内不可自由兑换,因此我国外汇的适度规模测算仍然存在较大难度,况且国际上仍没有一套现成的衡量体系。从我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外汇储备适度水平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以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规模和运行态势,为维持对外贸易总体水平,我国必须持有六个月的外汇储备进口需求,即按目前月平均600亿美元水平计算共需3600亿美元;二是短期外债的偿付,截至到2006年末,我国短期的外债为1836亿美元;而中长期外债为1393.60亿美元,若按15%需偿付来计,我国偿付外债所需的外汇储备为2044亿美元;三是外资利润的汇出,目前我国的FDI总额约5000亿美元,若按10%利润汇出境外则需500亿美元;四是,截止到2006年末,我国对外的直接投资已达161亿美元,自随着对外投资的加大若按年增长50%计算,计需240亿美元;五是,随着我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个人用汇需求猛增,其中,200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为13.4万人,出国旅游人员为3452万人,若按人均0.15万美元计算,计所需外汇为420亿美元。计总需6804亿美元。

另外,我国外汇适度规模也可根据对外贸易对GDP的贡献率水平下,国民经济运行所需外汇的规模以及为支持国民经济10%的速度增长来计算。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对GDP贡献率达到46%,若按1∶8的汇率计算,我国GDP已达2.5万亿美元,其中外贸的贡献度为1.25万亿美元,这也是为保证国民经济稳定运行所需的年度外汇规模。除此之外,若国民经济按10%的速度增长,则其每年新增的外贸贡献度为0.125万亿美元。即还需0.125万亿美元的外汇规模。两项合计为1.375万亿美元,若按6个月的外汇储备计算约为6800亿美元。通过以上两种方式的分析可看出,为了保持我国国际收支预算的平衡以及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其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为6800亿美元。因此,目前我国1202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确实超出了适度规模。

2.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的利弊思考

著名经济学家 Machlup曾提出“衣柜效用”,认为货币当局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如一位夫人对其衣柜中的时装需求一样,多多益善。实际上外汇储备的增加既可以是经济实力的增加,也可以是债务、风险的增加。巨额外汇储备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1)不利于宏观经济平稳的运行

在开放条件下,经济系统的内部不平衡需要相应的外部不平衡来弥补。我国目前内部不平衡的情况是国内储蓄大于投资,相应的外部不平衡是对外贸易顺差和外汇的增加。外汇储备的多寡绝不能看作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强大与否的标杆。外汇储备激增是我国经济失衡的表现之一。由贸易顺差引致外汇储备增加,反映了国内总需求不足,而国内需求不足在宏观层面上又进一步表现为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在国内储蓄大于投资的情况下,过分地鼓励FDI的结果是进一步抑制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

(2)不利于国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给中央银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带来压力,特别是对信贷的紧缩起了抵消作用。由于银行间外汇市场外汇大量增加,央行不得不在市场上以本币购入外汇,为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投放人民币占款。近期,我国外汇占款不断增加,2007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4万亿元,同比增长16.72%,增幅比上月末低1.73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2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25万亿元,同比增长21.01%,增幅比上月末低0.66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3.5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05%。全年累计净投放现金3303亿元,同比多投放262亿元。根据弗里德曼“单一规则”理论与经济增长保持一致的货币供给增长率才是合适的增长率。而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势必使央行要放出货币购买外汇。从2006年统计说明我国货币供给量达到16%。而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率为10%。为此,央行又不得不采取发行央行票据、提高准备金率等手段回笼资金。这些连锁反应削弱了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也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3)现行外汇管理制度下的高外汇储备易造成流动性过剩

巨额的外汇储备支撑的货币供应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的特色。若以第一季度外汇占款的增速,2007年全年外汇占款而致的基础货币供应量将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因此强制性结售汇制和外汇占款制度已经成为中国难以实现控制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制度性原因。

在严格的结售汇制度下,我国外汇储备必须由中央银行用本币来置换外币,不言而喻,中央银行必须多发行基础货币或央行票据(用于对冲部分基础货币发行),这就必然造成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成为中国当前最令人担心的问题之一,其原因就在于多余的流动性会造成社会资金充裕,可能会带来系统性金融危机。资本的本性驱使它总要寻找出口,一般而言这类资金结果是进入楼市和股市、证券以及期货市场等,推动这些领域的资产价格不断膨胀,最终酿成泡沫经济。这不仅会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损失,而且易引致国民经济的滞胀,使我国的经济陷入泥淖中。

三、结论

我国高外汇的储备成因很多,就目前来看,解决我国高外汇储备的办法只能用经济调节的手段加以调控,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有效的金融监督体系,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的运行安全,暂时不可能完全放开资本市场。在经济全球化下,我们更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中自我发展。我们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发展本国市场、合理使用外汇等。目前,国家已对过高的外汇储备做出适当的调整,提高了个人和企业的持汇额度,对于过高等外汇顺差也给予一定的政策限制。例如,逐步取消出口退税政策,调高对初级产品出口的税率已减少初级产品的出口,改革现行的结售汇制度,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放松对外汇的管制、建立健全外汇市场,扩大内需减少顺差和外汇储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初级产品出口,加快和加强“走出去”的步伐等等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的外汇储备的数额会进一步的增加。但如何减少我国过量的外汇储备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慧毅: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思考,经济论坛,2006.01

[2]周静: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积累困境的思考,经济论坛,2006.01

[3]赵庆明: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南方金融,2005.12

[4]肖倬中国外汇储备的成因与成本分析,外汇管理,2006.02

[5]谢太峰:关于中国外汇储备多与少的思考,国际金融研究,2006.07

[6]姚新超:2006年上半年中国外贸回顾与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6.09

[7]张平:大国效应和自主宏观政策选择,经济学动态,2006.10

[8]冯用富: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与运用,经济学动态,2006.10

[9]韩骏:缓解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对对策与建议,宏观经济管理,2006.11

[10]龙天健:中国超额外汇储备的生成机理与结构弊端,山东社会科学,2006.10

[1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