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如何教育孩子学数字

如何教育孩子学数字

时间:2023-06-08 11:27: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如何教育孩子学数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如何教育孩子学数字

第1篇

调查了幼儿园大班幼儿。85%以上的孩子都会背几首,多的甚至达近10首。可见,诵背古诗几乎是中国家长启蒙教育的“必选动作”,很多家长都把会背古诗和会数数,当作孩子聪明和家教成功的标志。但也常有流于粗疏、缺少筛选、机械念记。或者贪多求全现象。

我们的建议:

比较适合幼儿学习的古诗有:《咏鹅》、《春晓》、《锄禾》、《画》、《江雪》、《村居》、《所见》、《七步诗》等。方法有:1.结合图画意境观察想象。如孩子观察“春日清晨,夜雨初晴。鸟啼枝头,落英缤纷。鸟啼无意、落花有情。春光无限好”的美景图。然后学背古诗《春晓》。2.结合生活情境还原体验。如回忆和爸爸妈妈春日去体育场放风筝,学习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3.解释古今意思不同的词语。如“曲项”就是“弯着脖子”等(《咏鹅》),也能帮助孩子很好理解诗意,增加学习兴趣。

问题二:孩子诵传统童谣、玩民间游戏,家长欢迎吗?

许多幼儿园都有选择地把诵传统童谣和玩民间游戏,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甚至作为特色课程,对此家长的接受态度如何?据调查。88%的家长表示欢迎。主要原因依次有:1.比较绿色环保,无看电视、玩电脑和网络游戏的影响视力、容易成瘾等副作用;2.易于开展团队游戏、亲子游戏,便于伙伴交往,促进亲情友情;3.有益智、娱乐等作用:4.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有必要传承:5.小时候玩过,很亲切:6.活动方便,操作简单。费用少。

我们的建议:

内容选择:1.童谣和民间游戏结合的游戏歌:如《木匠解(锯)树》、《丢丢虫虫飞》等:摇篮曲:特别适合小中班女孩子,如《阿拉囡囡要困困嘞》、《摇呀摇,摇到外婆桥》;数字歌:《数字歌》、《数数歌》、《对数歌》:时令歌:《十二月》、《捕鱼时令歌》等;问答歌:《什么爬》、《问鱼谣》、《尾巴歌》等;颠倒歌:《一个小孩七十七》、《我抱妈妈过山坡》等;还有绕口令:《爸爸抱宝宝》、《板凳长扁担宽》等。2.健身的体育类民间游戏有:“踩高跷”、“套圈”、“滚铁环”、“抬花轿”等:3.益智类的民间游戏有:“石头剪刀布”、“老虎鸡虫棒”、“打四角包”、“滚铜板”等:4.娱乐类的民间游戏有:“击鼓传花”、“木头人”等。

要优化组织形式。在多媒体时代,除了幼儿个别玩,我们更推崇集体游戏和亲子游戏。父辈们对传统童谣和民间游戏的疏离感、亲切感并存。所以他们往往愿意和孩子一起享受游戏的过程,沉浸在对过往的美好回忆,这是收获“陪养”的快乐、亲情的温暖。祖辈家长更可以收获参与隔代教育的自信。收获祖孙浓浓的亲情,得到情感满足。幼儿园可以组织以传统童谣朗诵为主题的活动,以“陪养孩子,快乐亲子游戏”为主题的亲子活动,重温民间游戏,重温童年的快乐。

问题三:你赞同国学经典诵读吗?特别要加强哪些传统美德教育?

1.许多幼儿园推出“国学班”、“读经班”,加强道德启蒙和行为养成教学。你怎么看?坚决支持孩子进行专业的“国学启蒙教育”的家长。占到了15%:反对进行“国学启蒙教育”的家长,占13%:而希望孩子能接触“国学”,又对“国学启蒙教育”抱着观望态度的家长,占到了72%。总之,读经教育是“冷冷热热引热议,莫衷一是多观望”。

家长一:“不求甚解式”让孩子有选择学学也可以,毕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如果说“少年读书如刀刻”,那么幼儿“读经”不过是一种游戏,咱们只选取其中的积极的部分,如“融三岁,能让梨”,并非一定要达到这样高度,只是教育孩子能否多一点分享意识,

家长二: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对接,需要表现形式的创新,像《功夫熊猫》就很好。但是我们显然缺乏这样的创新,“国学经典诵读”显然是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

2.你对传统美德教育的态度?

家长一:我们赞同幼儿园从小教育孩子参与剩菜打包、“光盘行动”等社会热推的传统美德教育。

家长二:我一点儿也不赞同孩子“中国式谦虚”,希望孩子能自信阳光。甚至可以适度自信过头。

家长三:我不敢教育孩子“宽以待人”,因为有很多人教育孩子遇到有人欺负应当“以牙还牙”,这不是老实被人欺吗?但是以暴制暴当然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内心其实很矛盾。

第2篇

一、解决“能力素质”的问题

孩子的文化课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将来社会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竞争,而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尤其要加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这方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一是加强与社会的交流沟通,增强友爱和合作意识,这是他们面向社会、走向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二是学会宽容他人,教育孩子允许他人犯错误,对他人的错误能够包容和理解;三是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和经受挫折的意志,使孩子在今后的人生中,能够有决心、有毅力,能吃苦、能忍耐。一句话,教育孩子是为了培养孩子,而培养孩子,首先是成人,其次是成才。

二、解决“心理健康”的问题

孩子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是必需的,但不能忽略他们的心理需求。一般的孩子成长都要经历好奇、朦胧、逆反和成熟这几个阶段,家长要根据不同的心理特征,密切关注,循循善诱。用崇高的理想指引孩子,用高尚的品质教育孩子,用拼搏的精神塑造孩子。使孩子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经历风雨,见得了世面,能够平静从容地面对社会,解决他们在生活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从而施展他们的才华和抱负。

三、解决“交流沟通”的问题

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正常交流沟通非常重要,它是一个家庭和谐、文明的保证,特别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尤其重要。父母只有了解孩子,才能帮助孩子,指引孩子。那么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家庭内部交流沟通机制呢?我认为:一是父母不要居高临下发号施令,作为父母有时候也要适当的蹲下来,心平气和跟孩子交流,做到有话好好说。这是进行交流的基本条件。二是父母说话不要重复和唠叨,孩子最怕父母反反复复的说一句话、一个事情,有的父母为了强调某件事情的重要性,生怕没有说清楚,反复地讲,从而适得其反,使孩子厌烦。三是善于观察孩子的优点和进步,适时的进行赞美和表扬。四是鼓励孩子有话和父母说。要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让孩子把高兴的事告诉父母一同分享,把受到的委屈告诉父母,让父母帮助分析,把困难告诉父母,让父母帮助解决。

四、解决“留守孩子”的问题

我区有一所小学,近50%的学生都是留守孩子,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这是一个庞大的集体,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关心。首先是那些常年在外务工的家长保证每周和孩子通一次电话,进行情感的交流,询问和了解学习生活情况,给他们鼓励和安慰;其次是教育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留守孩子学校,定期为他们解难释疑;三是乡镇妇联、文化等部门,要建立留守孩子关爱中心,设置图书室和娱乐中心;四是号召全社会的爱心人士,踊跃报名,争做留守孩子家长。

五、解决“家庭文化”的问题

一个家庭如同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着优秀的传统、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精神,还有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积极、进步、文明的家庭历史,就是每个家庭的文化。这些文化,近些年来被我们忘记和忽视了。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挖掘、整理、营造和弘扬这些优秀的家庭文化,使每个家庭兴旺发达,指引孩子前进。

作者:杨志坚单位: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教育局

第3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活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278-01

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这样一句话,而这句话的精髓就在一个"活"字,也正是这个"活"字,让我在困惑和感悟中逐渐成长。

1.走进孩子,让游戏"活"起来

1.1 本学期我们通过"一物多玩"、"一物活玩"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活动器械教育价值。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物"和"玩"及"活"上。"物"就是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必备材料,让材料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活动积极性。我们选择了比较常见的轮胎来进行"一物多玩",幼儿通过与"轮胎"此材料充分进行互动,想出多种不同灵活的玩法。在"一物多玩"、"一物活玩"中,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还充分考虑到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大胆在野趣、挑战这两方面进行尝试,玩轮胎时,我们用轮胎进行纵跳、跨跳、单双腿跳等这些动作虽然极具挑战性,但孩子们玩得非常带劲、非常尽兴,从他们脸上的笑容就可以找出快乐、开心、刺激的答案。"一物多玩"活动的基本模式是:"热身运动---介绍材料---探索玩法---灵活尝试---放松活动"。

1.2 在活动开展初期,虽然轮胎此材料给孩子还不很新鲜、很好奇的,但是我在传统玩法和创新玩法中寻找"同中求异"的思维玩法,让轮胎游戏真正发挥原生态的"活"效应,让孩子灵活玩,最具原生态的游戏方式都可以抓住了孩子们玩的兴趣点,可想孩子们的创造性、自主性及运动技能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敢于尝试,乐于合作的情感态度得到有效的发展。

2.走进孩子,让教学"活"起来

2.1 失败中体会教学"活"的道理。刚从事教学工作时,每每组织一次教学活动我都会按计划备好教案,并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但只考虑到如何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指导幼儿完成教学技能的学习。却没有设想到:如果孩子们不喜欢我设计的教学方案该怎么办呢?记得在一次音乐欣赏活动《花儿恰恰恰》中,我让幼儿欣赏完音乐后说出哪一段是花儿在跳舞?哪一段是柳树在跳舞?可孩子们的回答令我目瞪口呆,一时间我乱了方寸,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好一个劲的让孩子们在傻傻的听音乐,在重复了好几遍后,我便用简单的言语直接把答案告诉了孩子。在公开活动前我已经进行了试教,效果还是不错的,为什么会在自己班级中教学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故呢?究竟自己是缺乏教学经验呢?还是教育机智不够呢?当时,如果我不是死搬教条的按教案进行教学,而是在孩子出现状况时,用适时的语言和动作去引导他们,或是换一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话,也许效果会迥然不同。或者是在活动前,认真考虑到本班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思考一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想想解决的方法等,这样就不会在活动中方寸大乱。经过此次失败之后,我逐渐认识到在教学中不能死背教案,而是要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提升自己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实施灵活的教育。

2.2 细节中体味教学"活"的真谛。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有时不难会看到这样的镜头:在组织幼儿早锻炼、跑步、做操或自由活动时,不少孩子出了汗,有的还流着鼻涕,但我们一般只会随口一下就引导和教育一下就过去了,反而在进行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认识手帕"时,则会利用儿歌、图画、猜谜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将手帕的用途向幼儿作详尽的介绍,并讲解、示范擦汗、擦鼻涕的正确方法。殊不知,如在发现孩子用不正确的方法擦汗、擦鼻涕时,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时,那么留给孩子的印象一定是很深的,也就容易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有时我们之所以会错过日常活动中这些大好的教育时机,是因为我们往往比较重视对幼儿进行有计划的系统教育,而忽视偶然事件中的随机教育。

3.走进生活,让教育"活"起来

3.1 生活处处有教育。如果说走进孩子,让我们体味了教学的"活"。那么,走进生活,注意抓住偶发的教育时机,予以适时地引导,就能大大促进幼儿各个能力的发展,让我们的教育也能"活"起来。如,当孩子发现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时,我就给他们讲解彩虹出现的原因和其它自然气象的知识,并在班级里组织"小小气象预报员";的评比活动。不仅帮助孩子了解天气变化知识,同时促进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游玩时,小朋友们突然发现地上的一个毛毛虫,我就引导孩子们一起探索毛毛虫演变成长的经历,并和孩子们一起生成了健康活动《毛毛虫的食谱》、音乐活动《毛毛虫的故事》等活动。

3.2 教育处处有生活。生活处处有教育,是让我们抓住每一个教育孩子的契机,把握好教育机遇。同样,教育的过程和成效也处处体现了生活这个活生生的大课堂。数学活动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孩子们从现实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于现实中去,这样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活动,实现数的构建,只有让孩子在参与社会生活后,才能得真正地学好数学。记得在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6、7》时,我先让孩子一对一地进行PK,用已有的生活知识举出可用数字6和7表示的物体。孩子们的兴致一下子调动起来了,都抢着回答:"6棵树、6朵花、7个苹果、7本书……"甚至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

第4篇

其实,孩子所有的毛病比如自私、不懂得团结友爱等,都是在生活中渐渐养成的。当孩子第一次产生私心、做错了事,没有被及时纠正;当孩子第一次表达了爱心,却没有被肯定、被接受、被鼓励,那么,孩子小小的善恶之念就可能离轨。幼儿园的教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应培养孩子学会合作。

一、从一日活动中着手,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每天进园,我总是把目光停留在每个孩子的身上,仔细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记下他们的一言一行,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孩子从家里到幼儿园,由一个人独处到和许多人一起游戏、玩耍,刚开始,有些陌生,然后觉得新鲜、兴奋,但是不一会儿,矛盾就出现了。晨间活动时,帅帅跑过来说:“老师,祥祥打我。”我就问他:“你们为什么打架?”帅帅说:“我不小心踩了祥祥的脚,祥祥就打我。”我对祥祥说:“就因为一时不小心踩了你一脚,你就把刚才对方给你带来的快乐忘得一干二净。以后别人是不敢跟你玩的。”说到这里,孩子们似乎悟到了一点什么。这时明明说:“被踩了脚有什么关系呢?他又不是故意的,如果是我,我是不会打他的。”刚才的祥祥和帅帅也不由地低下了头。这时我又乘机给他们讲了一些有关合作交往的故事,如《鸡和小鸭》、《骄傲的大公鸡》等,让孩子们明白合作交往的重要性。另外,我也加入到他们之中,和他们一起游戏。就这样,我天天和他们在一起,不厌其烦地处理他们之间的小吵小闹。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吵架的事情明显减少了,能力较强的小朋友也会模仿着我的样子去解决一些小问题了。

二、充分利用晨间谈话的机会,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我还利用晨间谈话让孩子乐于合作。让幼儿喜欢与人交往、合作,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除了要动之以情,还要晓之以理。利用谈话的机会对幼儿进行交际能力方面的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我把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分成三个阶段:一是让他们了解交往是必然的,二是让他们了解交往是很重要的,三是让他们喜欢交往。每个阶段举行相关的活动。在每次活动中,我通过讲故事、角色表演、资料展示、观看录像等孩子们喜欢的形式让他们明白:交往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必不可少的活动,处理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后,可以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快乐,甚至还能影响到你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呢。

三、在各项活动中,强化幼儿合作

在区域活动中还应让幼儿合作阅读、合作记数字、合作做手工等等,让他们在游戏中逐渐明白良好的合作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的友谊增进了,他们之间多了几分彬彬有礼的气氛。

我在平时组织各项活动时,注意强化合作交往。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生活是孩子们最向往的,幼儿在各项活动中能否有一种正常的交往能力呢?为此,我经常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如组织班级幼儿进行跳绳比赛、系鞋带比赛,让他们在比赛中有一种正常的竞争观念;组织孩子外出郊游,让他们在活动中培养起一种团结合作的精神;鼓励孩子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使他们从小就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并能去衷心祝福别人;组织孩子参加公益活动,使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多一份爱心;组织参观活动,使他们在与他人交往中多一份求知的欲望……

四、家园配合,引导幼儿合作

在培养教育孩子的合作过程中,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教育。家长应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注意培养孩子遵守社交规则的良好公德。如在参与团体游戏的时候,要懂得“排队”的规则;在商量做哪项活动时,要知道“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等的道理。还可以教孩子一些具体有效的社交策略,或者教孩子注意观察。如果小朋友在游戏中出现了麻烦,如搬不动东西时,可以主动上前提供帮助。同时要教会孩子与同伴友好合作的方式,学会为别人着想。爸爸妈妈应教育孩子在活动时对同伴有礼貌,打招呼用别人喜欢的名字。要与同伴互相谦让,友好相处,分享玩具、图书;对大家都喜欢的玩具不争抢,可以让别人玩一会儿,自己玩一会儿。如果家长事事为孩子打抱“不平”,为孩子讨“公道”,这不利于孩子形成乐群性的性格,不利于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同伴也有想法:“这人真没出息,就知道找妈妈!”或者“他爸真厉害,咱们别跟他玩了。”这会使孩子被群体孤立。

第5篇

关键词:网络;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86-01

随着信息和数字时代的到来,网络日益为众人所熟知和使用。网络作为信息交流、传输的强大载体,也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独特而高效的教育作用。如何实施并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道德情操

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直观的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情感从而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品德课中,我在讲《我爱祖国》一课时。就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我国的国旗、国徽,给孩子们播放北京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孩子们看着画面,听着音乐;不自觉的跟着唱起了国歌;随后我又播放了我国各大城市、卫星发射等图片,听到孩子们“好棒哦”的赞叹声时,我已经明白爱国之情已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中播种。无需老师乏味的讲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一下突现出来。好奇心是每个孩子都具有的,他们喜欢五彩的世界。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充分而又恰当地利用网络资源,很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使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

2.利用校园网络,为孩子开辟一片绿地

我校的校园网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有德育资讯、校园德育、经验交流、课题研究几个版块。版块中又有许多小项目。如:红色影视、音乐、书法、绘画;广播电视队部工作区、班级德育等。学生可以在这一片网络天地中了解学校各个层面的动态变化,了解自己的校园生活,并展示自己的才能;在论坛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校园网上加强了网上安全教育,通过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网上安全意识与自我防范意识。我所任教的是低年级孩子,他们还不会运用网络知识,所以我就引导他们观看大哥哥、大姐姐的作品以及给他们讲解在这片天地中有关他们好奇并感兴趣的内容。例如:我充分运用校园网络中的"每周之星",让孩子们自己推荐出班上每周表现优秀的孩子,并口头说出他(她)的事迹。然后由我写文字给他们在校园网上,这样在班上每周树立一个典型,让孩子们都向榜样学习,从小培养他们热爱班级,珍惜荣誉,要向好习惯学习的优良品质。

3.利用网络中的信息平台与家长沟通,创设德育活动的场所

德育工作是一个常抓不懈的工程。而实施教育,家庭的作用不可忽视。在德育工作中我引入信息技术的方法和理论。平时我给孩子们拍照,摄影(如打扫卫生、排队、游戏等)学校生活小片段。通过网络传送给家长,家长直观地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及优缺点,对自己的孩子充满自信,家长也更愿意花费精力配合老师教育孩子。现如今网络对每个家庭并不陌生,我在网上建立了班级QQ群,成员便是每个孩子和家长。在聊天室中与家长交流孩子校内外的表现、成绩状况、个性特长等信息。在言行上家校合一,对孩子学习与生活习惯进行共同教育。同时家长与家长之间也相互交流着自己的教子之方,取长补短,改进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在网络上大家畅所欲言,不亦乐乎。网络带给教师、家长和孩子快乐与希望。同时也起着加强孩子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

总之,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教师只有善于在网络资源中获取信息,并恰当运用德育教育中,就一定会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纠错能力;原因分析;应对措施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纠错能力,已成为我们数学老师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根据教学多年数学的实践,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纠错能力,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错误成因的分析

那么学生的这些错误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我的仔细分析,大致可以分以下几种1.审题不完整。有些学生往往题目不看完整,要不看了一半,要不漏看了几个字,还有的看错等。2.书写不端正。数学题目中,要经常用到数字、运算符号,有些学生由于书写潦草,导致数字或运算符号看错而抄错。3.计算不仔细。一些简单的计算由于思想麻痹而算错,复杂的计算则因为草稿不打或随便打而算错。4.检查不到位。对于检查,有些学生是置之不理,而有些学生则是装装样子,根本不知道检查什么?怎样检查?

二、避免错误的措施及方法

(一)学生要高度重视。有些学生在思想上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粗心不是毛病,只要下次注意就行了。其实这种想法存在也就意味着改不了粗心这个毛病。所以老师要很严肃很认真地告诉学生:“‘粗心’是一种病,而且是一种很严重的病,如果不改掉这个坏毛病,将会影响你的学习成绩,在重要的考试中甚至会影响你的一生,当然也不会因为你的粗心而改卷老师给你不扣分,所以你必须下决心去改。”只有学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才会自觉地去改,否则任凭你老师怎么说,由于他们思想上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所以都是徒劳的。

(二)教师要有效引导。其实学生这些错误为什么会屡教不改?关键就是学生平时学习习惯不好造成的。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养成哪几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第一、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因为学生大多数的知识都是在课堂上获得的,如果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那么有很多知识要点就会因为没有听到而不会,没有听清而做错。所以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老师讲的时候,双眼要看着老师,双耳要听着老师的话,双手不准做小动作。如果发现不遵守这些纪律的,教师可以适时批评,如果有必要还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第二、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各科作业的书写都有规范化的要求。数学作业书写规范化的基本要求有二点:1.格式正确。2.书写端正。就前者而言,不同类型的题目和练习有不同的书写格式。教师应该教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格式,并要求学生能运用这些书写格式。而后者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规范书写的原因?教师可以举例说明。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规范书写的重要性。其次要求学生平时作业字一定要写得慢,端正。

(三)家长要积极配合。有些毛病学生可能是在家里养成的,比如回家先玩再做作业,时间迟了就草草了事,或者边看电视边做作业等,慢慢的,学生就养成了不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导致考试也不认真。所以家长在家里一定要管教好自己的孩子。首先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安静作业的环境。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单独给孩子安排一个书房,没有条件的至少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地方,让他们能安心做作业。其次家长要教育孩子先做作业后去玩。也就是不完成作业决不玩的习惯。因为孩子毕竟年龄还小,自制力较差,有时候会经不住电视、网络、玩、吃等的诱惑。最后家长应该坚持每天检查孩子的回家作业。1.检查作业有没有完成。(老师最好让学生准备一本回家作业记录本)家长可以对照记录本上的作业逐项检查过去。2.检查作业有没有认真完成。可以从字的书写是否端正去看。3.如果家长懂这门课程的,还可以检查作业的正确与否。以此来帮助孩子纠正错题。

三、有效应对的方法

(一)每个学生准备一本错题记录本,在平时作业或考试中出现的不应该错的题目,分类进行记录,如可以分为“审题不完整”、“书写不端正”、 “计算不仔细”、“检查不到位”等几类,然后学生根据错题的类型把错题记录到相应位置,最后对错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改正。

(二)做题时做到仔细审题。也就是看题目一定要从头到尾看清楚,看完整,不要只看半句或漏看。老师可以在平时多训练学生读题的习惯。并且要求学生在做题中做到不快读,不漏读,不读完题目不做题的“三不”要求。其中低段学生教师可以采用边用手点边读题的方法。

(三)做题时做到认真书写。由于学生在做题时书写不规范或书写不端正导致的数字看错或抄错现象屡见不鲜。所以一方面教师一开始要定下规矩:字迹潦草一律重做,并适时抓几个典型进行实施,这样一来,学生势必会把字写端正。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另一方面,教师对于字迹端正的学生进行表扬或奖励,以此来带动那些字迹潦草学生写字的积极性,从而慢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7篇

其实,我也有着和你相同的坚持就是认为教育孩子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有时,我在幼儿园也会遇到家长送红包的情况,其实家长送红包也是出于对自己孩子的爱护,希望老师能像自己一样爱孩子、照顾好孩子。这时作为老师,我们会对家长的行为表示体谅,同时也会坚决地婉拒,告诉他这是老师应该做的,告诉他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老师对他的观察、照顾,也委婉地向他表明:

“对于每一个孩子老师都是同等的关心和爱护,请不要担心,如果这样,老师会很为难……”等等来拒绝家长送红包的行为。当然,我认为解决家长疑虑最重要的一点不是拒绝而应该是:在日常的工作中真诚的关爱每一个孩子,并通过多种方式让每位一家长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我想,当我们做到这些时,他们的疑虑也会自然而然的消除。

区域空间有限应如何投放适合的材料?

在进行教研活动时,有些人认为区域活动要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根据孩子的兴趣、种类少而精;有些认为材料越多越好,成品、半成品的都可以,便于孩子们取用,便于不同能力差异的孩子们操作。我觉得他们说的都对,但是区域空间有限,到底应该如何取舍?

孩子们是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认知与发展的,创设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空间和区域环境、投放能与孩子充分互动的游戏材料对于孩子经验的获得和能力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区域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空间环境的创设和活动区的设置(设置方式、种类、个数)都应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满足幼儿兴趣和身心发展的需要,科学布局、合理结构。

第一,在区域空间的创设上,首先应设置区隔式空间,可分为主题固定的装扮区(适合托小班幼儿)、内容不固定的游戏区和四周区隔,既能满足幼儿集体游戏和学习的需要,也能同时满足四周区域活动的需要,还应注意动静尽量分开,避免出现死角;其次,活动区种类和个数的设置上也是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托小班孩子适合创设2~3个适合该年龄段孩子发展需要的活动区,如“生活区”、“玩具分享区”、“情感体验区”(娃娃家);而中、大班孩子则分别适合创设4~5个、6个以上不同的规则游戏区(益智区、积木区、美工区等)和角色游戏区(医院、商场、美发店、图书馆等),每个区域适合5~7人玩耍;再次,还应注意各个区域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和适宜性,如图书区应创设在光线较为充足的靠窗处,美工角考虑放在靠近软墙的空间,可以把幼儿作品直接展示在墙上,同时还应距离水源近一些,便于幼儿画水粉画时的清洗。除了利用教学空间,还可以利用角落、走廊、过道、转角等一些非教学空间。如:走廊可以开设表演区,一是因为可以不干扰其他区域的活动,二是因为走廊的形状很像T形台,还可利用地面(游戏:跳数字房)、墙面粘贴数字卡等创设数学区。

第二,在区域材料的投放上,首先还是应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阶段发展目标,如小班的益智区,为了让孩子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征,学习分辨红黄蓝绿等常见颜色,教师提供了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的纽扣,让幼儿学习按颜色或形状分类扣成一串。在操作这些材料的过程中,既达到了训练小肌肉动作的目标,也积累了有关图形、色彩的感性经验;其次是结构性,既要有结构性比较高的成品,也要有低结构的半成品或原材料,任幼儿自由选择和探索;然后是层次性,区角活动中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必须有不同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努力为每一个幼儿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最后是多样化,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个性特征乃至性别特征的不同,使幼儿在选择材料时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因此,教师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来选择,即一个目标多种操作材料,既让幼儿按自己的喜好选择了操作材料,又为不同经验、学习方式的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不同的发展。

如何回答孩子们五花八门的问题?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好问,有时候提出的问题作为老师我也回答不出。以前遏到这样的情况,有时我让幼儿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有时我会当场和幼儿一起查找资料。但我觉得经常这样的话,老师在幼儿心中的威信就会大大减弱,除了教师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外,面对幼儿们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幼儿是天生的探究者,好奇好问是孩子本真的表现,也是孩子思维与心智发展的明显表征。而一切探究的出发点都源于问题,孩子是通过问题学习的,有了问题才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终获得孩子的自主发展。

面对孩子们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有这样的认识:教师是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不能老是以“权威者”的身份压制孩子思维和发展的过程,而应在充分摆正自身角色和定位的基础上,在启发和引导的过程中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当孩子提出连老师都不能作答的问题时,充分证明了孩子在认识和探索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在积极地思考和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的我们,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真诚对待。当孩子提出的某个问题教师不能作出正确的解答时,切不可不懂装懂,信口开河,忽悠孩子。而应该去查阅有关资料或“不耻下问”,向别人请教,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不仅解答了孩子提出的问题,同时也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了自身文化素质,更有利于指导孩子的学习。

第二,要学会等待。孩子问题的提出只是提供了活动发展的契机,而不是活动的全部,所以要给幼儿足够的时间、空间去探索,去尝试解答心中的疑问。因为探索结果的成功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幼儿敢于大胆提问、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探索问题的精神。

第三,要充分信任。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首先应鼓励和肯定孩子,相信在大家一起寻找的过程中会找到满意的答案。孩子们有了探索的动力源之后自然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倍。只有找到了有价值的问题,才能找到适合幼儿探索的契机,只有充分相信孩子,才能有效的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

第四,做好家园沟通。面对孩子的问题,有时我们并不直接告知其答案,而是要求孩子和家长共同寻求答案,一方面可以帮助家长更深层次的了解自己孩子的所思、所想、所惑,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了解、对教师工作的了解,更便于家园沟通与合作。

第五,要容易理解。面对孩子的提问,应依据孩子的智力发展、以其能理解的方式给予回答,但也不应过于夸大其辞、扭曲答案的客观事实。当然,如果能够灵巧地广泛回答,就能够引发孩子的好奇心。这也是回答方式的秘诀之一。

提问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我园一位教师提出:开放性、挑战性,能引发幼儿思考的提问才是有价值的提问。过去提问形式比较单一传统,语言活动传统的模式是幼儿听完故事后,教师的提问总是:谁?在哪里?干什么?而现在我们比较注重提问的开放性。那么是不是注重了问题的开放性,就再也不用“老三问”了呢?

心理学家对提问的类型进行过种种思索。早期的观点把提问分成两大系统:“开放与封闭”和“记忆与思考”。开放性问题允许有广泛的反应范围,不仅包括认知的要求,还包括情感的表现、移情作用、态度和价值;封闭性的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最佳的答案,它要求学生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选择反应。记忆性问题需要学生回忆已有的信息,它是教师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提问类型,相反,思考性问题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的信息去创造新的信息。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传统的语言活动模式中的“老三问”属于封闭性问题、记忆性问题。其实,我认为,不管是开放式、思考式问题,还是封闭式、记忆式问题,它们都各有其价值。传统的“老三问”对孩子的倾听习惯、理解故事的基本结构和要素是有帮助的,也有利于孩子学习有条理地叙述一件事;而开放性、思考性的问题则能引发幼儿主动积极的思考。在教学中选择何种提问方式,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应该根据教育场景需要,围绕目标与幼儿生活经验进行有效提问,没有统一固定的标准和模式。我想,大家之所以更倡导后者,是因为以前开放式的问题提得太少了,需要提倡。

借用冯晓霞教授的话:教育改革包括课程改革,不是“一个阶级另一个阶级的革命,它只能是一种改良,完善。不存在某种东西必须彻底砸烂抛弃的问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长补短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如何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勇气,比方说不害怕怕生人,敢于和别人交往?一般来说,怯于表现的孩子面对众多目光只是觉得不安,并非讨厌赞美和掌声,您只要看看他们投向同伴的目光就知道了。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扩大孩子接触面,让孩子经常面对陌生的人与环境,逐渐减轻不安心理。闲暇时,带孩子和邻居聊上几句,帮孩子与同龄朋友一起玩耍,建立友谊;购物时甚至可以让孩子帮忙付钱;经常到同事、亲戚家串门;节假日,一家三口背上行囊去旅游,让孩子置身于川流不息的游客潮中……随着见识的增长,孩子面对别人的目光时,便会多几分坦然。

孩子怯于表现的原因还可能是缺乏自信,担心无法获得赞赏。因此,找出孩子的特长并由此树立信心就显得格外重要了。通过唱歌、跳舞、数数、背诵古诗、讲故事、画画、模仿等形式挖掘和培养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先创造机会让他在家人和幼儿园同伴的面前展示,加以热情鼓励,树立信心。当孩子为得到赞赏兴奋不已时,家长可以趁机说:“宝宝唱得这么好,小朋友们肯定喜欢听!”“你是我们班一只百灵鸟呢,明天再给我们唱歌!”有了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如果再加上外人广泛的认可,孩子的自信心会得到强化。

在此过程中,最忌讳的是家长缺乏耐心。当别家孩子又唱又跳,聪明伶俐似小明星时,看到自家孩子畏缩地躲在一旁,难免恨铁不成钢。“没出息的东西,见不得人……”之类的话便脱口而出,也许家长很快能恢复理性,认识到对孩子发脾气是不对的。

可对孩子来说,所造成的伤害又岂是家长几句宽慰的话能轻易抚平。当孩子与自己做斗争时,家长的鼓励就像一只温暖的大手,推动他们不断取得进步。

第8篇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能教育出好孩子。”普天之下,有谁不爱自己的孩子?但能把别人的孩子若亲子,如同己出,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曾任教的两县春蕾小学地处悦庄镇最东端,两县管区10个自然村的学生到我校上学。两县管区在悦庄镇经济属欠发达水平,绝大多数学生家中经济收入低,家庭比较困难,是很多没到两县各村去过的人难以想象的。

当时一年级有个学生叫王家宝,家中另有两个姐姐,属计划生育超生家庭。大姐因家贫已经辍学,二姐在我校上三年级,家中状况令人担忧。刚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发现别的孩子都有漂亮的衣服、书包等文具,而王家宝衣服很旧,还有一些脏、破之处。我就到校外小卖部给他买来了两支铅笔,几个本子,他看着本子上的图画,爱不释手,欢喜之情溢于言表。这以后,每当我去上课,第一件事就是过去检查他的学习用品准备情况,给他削铅笔,买相关的练习本,几块橡皮。还从我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那里拿一些学习用品给他用,儿子也从中受到教育,也会主动将自己的铅笔、本子等让我带给王家宝用。儿子乱撕、乱扔学习用品的坏毛病也得以改正,我心中非常高兴。从开学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过去了,王家宝父母未给他买一支铅笔、一个本子、一块橡皮。

由于上述诸多原因,开学的第一周我找到了跟王家宝同村的王老师带我到他家进行家访。原本我的想法是让他家长多关心一下孩子,给他买齐相关的学习用具,能指导检查孩子的作业什么的,说实话我心里窝着火,孩子刚上一年级家长怎么什么也不管呢?!刚到他家,我愣住了,哪里有一点家的样子!连个院墙都没有,只有两间屋像些样子,有个破棚做橱房,院子里是刚收获的玉米,胡乱的放着。来到屋里,连个插脚的地方都没有,除了电灯外再没有其他的家用电器。来之前想说的那些话,我也不知如何开口,小姐弟俩做作业就在床沿上,五口之家挤在二间屋里。王老师对他爸爸说明我们来的目的,对他嘱咐了很多话,我也没听到心上。他爸爸说,我的条件你们也看到了,学习上吧我一天也没进学校门,根本辅导不了孩子。全家就靠我一人外出打点工挣点钱,日子太难了,学习让他自己学去吧。

回来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时常出现小姐弟俩在床边做作业的情景。家长无能力教育孩子,任其放纵发展,令人痛心,但我心中想的更多的是对姐弟俩前程的担忧。该怎么办呢?作为一名老师,能丢下自己的学生不管吗?!不行!老师应该关心自己的学生,爱护自己的学生,那就由我来当他的“家长”吧。面对比自己儿子小一岁的王家宝,爱心让我意无反顾的选择了无论如何要教好这个学生!王家宝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在班中也属最差的学生。课堂上,我讲的内容他基本不会,一节课也写不出3个算式,不是没写等号就是乱编结果。像“2+1=”这样简单的口算题,也得数手指头,用嘴一舔一舔的,非常急人。这时,班上的其他同学都大笑起来,我制止他们说,王家宝是我们班上的一名同学,是我们大家的好朋友,我们不应该笑他,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好不好?!同学们真诚的嗓音响彻校园,好!!为此,我专门在班上成立了帮扶小组,给他安排了数学最好的任香莹同学做他的同桌,方便及时帮助他,共同进步。上课尚且如此,做起作业来自然不会,所以家庭作业是乱写一气,不但书写不合要求,而且错题多,10有9次完不成作业,从校讯通发作业,他爸爸没手机,故此他大多时候都不知道作业是什么。因此,每天下午我和帮扶小组的同学帮他记作业,跟他强调书写格式等。他交的作业,我也全部进行面批,不明白的题目,一遍遍不厌其烦的举例子帮助他理解。像“3”、“8”、“9”等数字的书写,我无数遍地拿着他的手教他怎么写,每一次都表扬他比前一次进步了,让他深信我能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慢慢地他的学习有了进步,家长也感受到了我对孩子的爱,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我也为我的辛勤付出有了收获而倍感欣慰。在学校举行的初次月考中,王家宝的数学考了85分的优良成绩。

教育家巴特尔曾说过:“爱和信任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老师那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仅仅投向学生的一小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让我们用自己的爱心,力所能及的关爱那些需要关爱的孩子吧!

第9篇

幼儿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心重,尤其喜欢“新奇”事物,那我们幼儿教师则可利用幼儿的这种好奇心,培养其兴趣。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该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四点作为切入点。

策略一:培养学习意识,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总理小时候,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读书?他回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因为从小有了为中华崛起的学习意识,所以成就了伟人的梦想。

我也做了调查,将这个问题抛给我们大班的孩子,但由于年龄关系以及家庭因素,孩子们普遍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将来有份好工作,有个好饭碗,而缺失了学习的根本意义。但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让孩子有意识地去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将来,更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强盛。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学习的目的认识愈明确,学习的动机就愈强烈,学习积极性就愈高,其学习效果也就愈显著。为此,作为幼儿老师,在课堂上除了让孩子们听听童话故事以外,更应该让孩子们了解伟人们的故事,从中体会到自己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肩上担负着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感,真正产生学习的意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策略二:巧设游戏,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要培养幼儿学习兴趣,作为老师,最好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获得知识。比如,教幼儿认识1-9这些数字,若只简单告诉他这是几,那是几,他难以记住。如果我们创设一个游戏:打电话,让孩子自己约同学一起来家里玩,但同学家自己又不认识,只好采用打电话,因为电话机上只有数字,自己又不认识,怎么办?让孩子自己照着电话号码到电话机上找数字,为了能和小朋友一起玩,孩子会很乐意做这件事。当电话打完了,老师稍一引导,幼儿就认识了。用类似的方法帮助幼儿学习,就会使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喜欢学习。

教师还通过有意给孩子创造环境,让幼儿借助玩具来反映自己的情感。如:玩积木,可以启发孩子想出多种多样的玩法,如搭桥、搭房子、搭飞机等等。这样一物多用,既激发了孩子玩的兴趣,也开阔了孩子的思路,发展了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只有当孩子感兴趣时才会专心学习、主动学习。为此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最好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让幼儿在“玩”中学,在游戏中获取知识。

策略三: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法,调动幼儿学习兴趣

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了以游戏活动为主外,为了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我采取利用手工活动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幼儿除了喜欢乱涂乱画以外,还喜欢剪剪贴贴,我从每次的手工活动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百玩不厌。因此我抓住幼儿这一个特点,展开了一些活动,如:利用绿豆在纸上拼一棵树,或者用鸡蛋壳贴一条鱼,还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在家用废品拼贴我们的学校等等,这样一来幼儿的兴趣可大了。此类活动虽然在时间上长了一些,但从幼儿的表现中发现他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兴趣十分的浓厚。

策略四:多表扬和鼓励,保持幼儿学习兴趣

我们不要小瞧现在的幼儿,他们虽然年纪还小,但他们拥有强烈的自尊心。当老师或家长表扬和鼓励他时(尤其是老师),幼儿的自尊和自信就会增强,学习兴趣也会随之增长。

第10篇

多元智能兴趣班校外教育眼下,校外教育中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林林总总,种类繁多。在报班咨询工作当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不是为“要不要给孩子报班”忧心,而是为了不知如何选班而苦恼。

家长不同,给孩子报班的目的也各不相同:(1)自己没有时间和经验照顾教育孩子,与其瞎玩浪费时间,还不如让孩子多学点知识和技能。(2)别人家孩子报了,我家孩子也报。(3)我喜欢,但我小时候没条件学,现在我有条件,让孩子来学。(4)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别的孩子,想利用兴趣班使孩子全面发展。(5)希望孩子通过学习,发现他的潜能,长大以后有一技之长。(6)现在的孩子比较孤单,给他更多的机会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学习。

以上几种类型的家长,虽然目的不同,但在确定了要给孩子报班之后,都要面临一个问题――如何给孩子选一个最适合的兴趣班。

有的家长自己觉得哪个好,就给孩子报哪个,或者看哪个班最火就报哪个;有的家长会向负责招生的老师咨询,说明自己的目的,孩子的情况,请老师推荐;还有的家长会带孩子先去试课,再从中挑选适合的课程。但是这几种做法都存在着一些弊端:第一种是完全不顾及孩子的兴趣,违背了校外教育的教育原则。第二种向老师咨询,有时老师也并不真正了解孩子的性格和想法,更多的还是跟着家长的“意愿”给孩子选课。而“试课”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更准确的确定孩子想要学什么,却也在无形中浪费了很多时间,况且孩子好奇心强,试课的时候,五花八门的课程个个都显得那么新鲜有趣,孩子往往会眼花缭乱,拿不定主意,对选择的课程也总是三分钟热度,兴趣班体现不出孩子的兴趣,而只是一时的新鲜。

那么,怎样才能为孩子合理选班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孩子和兴趣班二者进行正确的评估。只有这样,给孩子报班才能有的放矢,将“特长”和“兴趣”结合起来,让孩子也觉得感兴趣,愿意学。

那么如何评估孩子呢?其实孩子平时有很多举动都是他性格特征、才能天分的一种外在表现。比如有的孩子看见电视里有人唱歌,就能跟着哼唱;有的很小的时候就能跟着节拍扭动身体;有的动手欲望强,家里好多东西他都能给拆开;有的家里来了客人就“自来熟”,问东问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意识到这一点,还有的甚至把某些表现归为了“多动症”,“人来疯”,等等。其实孩子的能力多种多样,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从小会背多少诗,会做多少算术题才是衡量“聪明”孩子的唯一标准。因此,把“多元智能理论”介绍给家长是很有必要的。这个理论可以让家长更全面地认知自己的孩子。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 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中提出的,他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人都拥有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七种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在国外的幼儿园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因为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应该由小做起,应该让那些只关注孩子认知发展的家长尽早明白,孩子的发展是包括很多方面的。

为了使多元智能理论更通俗易懂,我们可以用身体上的六种器官来表示:

1.语言文字智能可以比喻为“嘴巴智能”,它是指有效的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一般来说律师、演说家、编辑、作家、记者等是几种特别需要语言智能的职业。

2.数学逻辑智能可以比喻为“大脑智能”,它是指有效的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一般来说数学家、税务、会计、统计学家和科学家等是特别需要数学逻辑智能的几种职业。

3.视觉空间智能可以比喻为“眼睛智能”,它是指准确的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一般来说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画家等是特别需要空间智能的几种职业。

4.身体运动智能可以比喻为“肢体智能”,它是指灵活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的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速度、力量和弹性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一般来说运动员、演员、舞蹈家等是特别需要运动智能的几种职业。

5.音乐旋律智能可以比喻为“耳朵智能”,它是指准确地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一般像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调琴师等是特别需要音乐智能的几种职业。

6.人际关系智能可以比喻为“心智”,它是指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可以说是察言观色的能力,这包括对脸部表情、声音和动作的敏感性,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一般来说比较适合从事的职业有政治、心理辅导、公关、文秘、推销等需要组织、联系、协调、领导等能力的工作。

7.自我认知智能也可以比喻为“心智”,它是指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自己有相当的了解,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动机、脾气和欲望以及自律自知和自尊的能力。这样的人较适合从事与心理辅导有关的工作。

以上说明,每个孩子的智能结构都是多元的,每个孩子都有其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家长需要通过多留心生活中的细节去发现儿童的优势智能。下面列举一些多元智能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来辅助家长完成这个过程:

1.语言文字智能。对于生字、词语的学习相当快;喜欢阅读各个种类的书籍;对一件事情可以清晰地表述出来……

2.数学逻辑智能。能够记住很多数字;清楚地记得自己有哪些玩具,种类、数量皆能记在脑海里;喜欢动手测量家中物品或摆设,包括重量、长度、体积能够很快将组合性玩具如积木、拼图等组合完毕

懂得运用技巧整理玩具,如由大而小、分门别类等

对数学游戏或电脑感兴趣

爱玩象棋或其他策略游戏 ……

3.视觉空间智能。喜欢随手涂涂画画;喜欢三维空间的游戏,如七巧板、积木等;喜欢玩拼图、走迷宫……

4.身体运动智能。喜欢户外运动;喜欢触摸环境中的物品;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

5.音乐旋律智能。当听到熟悉的音乐时,会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起来;在家中做自己的事情时,不自觉地哼唱;能听出别人唱歌唱的不准……

6.人际关系智能。喜欢接近人群,喜欢热闹;在团队中经常成为受他人欢迎的对象;在别人有争端时,擅长扮演协调者的角色……

7.自我认知智能。比较喜欢一个人玩耍;较为沉默,但时常会提出很好的建议或见解;懂得反省自己,并告诉自己不再犯同样的错……

德国汉堡的心理学家格利卡.法斯说:“小孩自愿做的和给自己带来乐趣的事情实际上可能是提前发出他们有这方面天赋的信号。”多元智能理论就是帮助家长去发现孩子身上多姿多彩的闪光点,一旦让孩子们在“我能行”,“我哪点最行”,“我哪点更行”这三个问题上找到了答案,就可以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特质为他们选择合适的兴趣班了。现在的兴趣班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也正是孩子智能多元化的一个印证。

在对孩子有了正确的评估之后,下一步,就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对现有的兴趣班作以评估:

1.语言文字智能:英语、写作、主持、表演

2.数学逻辑智能:数学思维游戏、珠心算、电脑、模型、棋类

3.视觉空间智能:美术类、书法、模型

4.身体运动智能:各种体育项目、舞蹈

5.音乐旋律智能:器乐类、声乐、舞蹈

6.人际关系智能:主持、表演

7.自我认知智能:棋类、写作、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几乎每一个兴趣班都涉及了多种智能因素,上述分类仅是按照某个兴趣班比较突出的一两种因素进行划分的。比如舞蹈,舞蹈最重要的肢体动作要协调优美(身体运动智能),但同时也需要对音乐旋律、节奏的良好感知,对音乐表达情感内容的正确理解(音乐旋律智能),考虑舞蹈姿势和舞台队形的视觉美感(视觉空间智能),在群舞中要体现伙伴之间的配合与信任(人际交往智能),在独舞中有自己的感悟体会(自我认知智能)等等。

另外,“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可以说在所有的课外兴趣班中都会有所体现。因为每一个兴趣班都是孩子兴趣与爱好的体现,这是他在自我认知之后的选择;而在活动的过程中,他要与老师,伙伴进行频繁的交流,这种交流的频率是要远远高于“我讲你听”的校内教育的,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来讲,这种与人之间的交流与配合是要从小就开始培养的。现在很多家长也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向我们咨询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会说“我的孩子平时不太爱说话,害怕生人,我想锻炼锻炼他”。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校外教育中兴趣班除了满足孩子的兴趣爱好之外,其最有意义的功能是使孩子在互动和谐的氛围中品性得到培养,人格得到完善。

在对孩子和兴趣班都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之后,家长就可以在报班时让孩子有兴趣参与进来,发展他们的优势智能,激发他们的弱势智能,帮助他们把优势智能的特点迁移到其他领域的学习中,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愉快的玩的过程中学会知识和技能。

认识多元智能理论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长处,通过兴趣班给孩子发掘潜能的空间,但我们希望不要因此助长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毕竟,不是每一个学习画画的孩子都能成为达芬奇,每一个学钢琴的孩子都能成为郎朗……家长给孩子报班,最重要的是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把自己的要求强加给孩子,孩子参加兴趣班最重要的是使他们在宽松、健康的教育土壤中,兴趣得以发挥,品格得以完善,各方面素质得以均衡发展。家长也千万不要拿自己孩子的弱势智能与别人孩子的优势智能去比较,而是应该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点滴进步,为孩子人生教育大楼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

[2]吴志宏.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11篇

语文是一个学生了解社会和学习的基础,建立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上人们对社会和其他学科才有基本的认识和发展,语文的基础性要求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语言基础。在当下我国的教学体系和环节中,幼儿园开始显现处重要的作用,人们普遍认为学生在幼儿园有一个良好的起点对其今后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这双重重要性的指导下,必须用心的眼光来审视语文教学,做到提升幼儿语文水平。以下就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简单谈谈。

1.重视识字教学

当今社会,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早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然而,对于年龄较小的孩童来说,识字是他们学习的第一步。故而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识字教学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又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呢。首先、以玩助学,很多家长向老师诉说孩子总是坐不住,一说让他们学习他就不耐烦,坐上一会就溜走了。我认为这些孩子之所以一提起学习就不耐烦,就是因为家长用"学习"这个词把他们吓怕了,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家长常用"学习"这两个字要求孩子把学习当成任务,长此以往,孩子一听到"学习"二字就从内心产生一种厌倦,如果家长改变一下方式,不用"学习"这两个字而用孩子喜欢听的话,如:你很长时间没有和这本书"玩"了,它很想你了,我们来玩认字的游戏好吗?等等。这样幼儿肯定会愉快的接受,因为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在玩,在不知不觉中既学到了很多知识,又养成了学习习惯,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其次、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和物品,进行教学。幼儿对周围环境总有一种好奇感,成人要适时地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认识周围环境和物品。

2.注重自然资源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幼儿期正处在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期语言的发展对其一身生存质量的高低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同时《规程》中要求教育工作者"发展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于是,我们就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美丽风光,随时随地指导幼儿观察捕捉,这样幼儿就会获得课堂中难于理解甚至无法理解的词汇。我们常常带领孩子走在校园的路上,接受阳光的洗礼,呼吸自由的空气。大家边散步,边观察,他们理解了"晴天、阴天、雷鸣 、电闪、鸟语、蛙鸣",又在观察四季变化时,孩子会在不同的季节里获得与季节相关的词。春天幼儿学会了"露珠、融化"等词,夏天学会"炎热、火辣辣"等词。俗话说眼见为实,的确这些词语是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而且又来自于孩子们亲身的体验印象特别深,在实际中,对孩子们也能灵活 运用这些词语。

3.重视游戏对孩子的影响

在游戏当中孩子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然而运用正确的方法科学的利用游戏来教育孩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具体的游戏中进行说明。

3.1 搭积木游戏。在搭积木的游戏中有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让孩子的协调能力得到锻炼。在游戏中通过对积木的排列、组合、对接可以让孩子在活动中进行思考,提升智力。另外在积木游戏中孩子可能考虑到对称和比例问题,这些都有利于孩子提高对数字敏感的早期教育。

3.2 "过家家"游戏。在游戏中是孩子们充当某一社会角色来进行的,比如说女孩子喜欢充当妈妈,男孩子喜欢充当爸爸,女孩子在角色中会模拟妈妈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包括做饭、喂孩子等等。在游戏中孩子们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模仿和想象能力,对自己大脑中的回忆进行反馈,让后将这一信息反应在游戏中。这样使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对日常生活用品的了解,培养其语言知识。一般来说,在游戏中接触的角色越多,孩子的提升范围也就越大。另外在游戏中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自己是做什么的,然后让孩子进行联系,这样就在游戏中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一定发展。

3.3 玩泥巴游戏。这种游戏很多孩子都比较喜欢,在游戏当中孩子可以利用泥巴捏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接着他们还会对自己捏出的东西进行命名,比如说小汽车、小房子等等。这种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孩子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在游戏当中孩子首先是回忆自己头脑中对生活用品的映像,让后根据自己的记忆,自己动手通过泥巴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极大的促进了孩子个人思维的发展,并加深了孩子对某一物品的理解。在游戏中老师可以将孩子游戏之前的工具准备好,并告知孩子在游戏中不要乱摸乱动,让他们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针对一些简单的模型的制作也可以进行讲授,这样让孩子进一步体会到游戏的乐趣。

4.注重多媒体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在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正确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可显著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活动最优化的目的。

4.1 多媒体技术能把文字、图像、语言、实物等各种媒体经过处理,组成一个交互系统。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的手段,多媒体技术适当地运用于教学,会增强教学效果。

4.2 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兴趣。我们曾做过调查:"你喜欢用电脑来上课吗?"结果显示,有99%的幼儿喜欢利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学,原因主要来自多媒体计算机的诸多功能,如动听的音乐、形象的动面、丰富多彩和清晰的画面等,十分适合幼儿的好奇心理和认知规律。另外,计算机在调节幼儿学习情绪上也有较大的优势,当幼儿获得成功时,计算机就会请出小博士说出表扬的话"你太棒了"、"你真聪明"、"太好了"等,或请可爱的小动物奖一只大苹果、五角星、红花;如果幼儿做错了,则会播放"你要努力呀"等鼓励的话,这就迎合了幼儿的学习心理,从而使幼儿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12篇

“独生爸妈”渴求育儿新理念

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从1978年开始实行,至今已累计出生了9000万名独生子女。而今,第一代独生子女陆续进入婚育高峰,由此催生出一个新名词――“独生爸妈”有人测算,到2035年,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比例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将超过七成。

当“独生爸妈”还在向父母撒娇时,自己却已经为人父母。这些昔日的“小皇帝”“小公主”,在社会角色转换中常遇难题:怎么给宝宝选玩具?如何选择好奶粉?怎样甩掉小“牛皮糖”?……

针对上述问题新爸妈如何对策?据了解,当今育儿知识正由传统意义上的口口相传过渡到更为多元和科学。新媒体、专业书籍、长辈传授经验,是当今育儿“三大法宝”。 央视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在《谢宏真道理》新书首发式上采访谢宏。 著名影视演员方青卓助阵谢宏新书首发。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繁重,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去抚养。隔代之间容易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而且祖辈养育孩子的经验优势可以弥补年轻父母经验不足,但俗话说人老心慈,再加上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祖辈们难免对孙辈过分呵护甚至溺爱,导致育儿方式情感化,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健康发展和独立性的培养。普遍拥有较高学历的独生父母们往往更渴望通过其它途径获得育儿新理念。在育儿网络化的今天,年轻的妈妈们借助网络的力量确实拓宽了育儿知识的来源并得到了很多便利,可“网络求医”是一把双刃剑,网络育儿知识良莠不齐,真真假假的网络信息需仔细甄别。相比之下,通过正规渠道出版,并且作者、评价、销量都很好的育儿书籍更为可靠。

《谢宏真道理》上架

新手爸妈变专家

《谢宏真道理》一书,由贝因美董事局主席、首席育婴专家谢宏先生亲自撰写,书中蕴涵了贝因美成功生养教理论的精髓。此书源于唯一一档来自跨学界与产业界育婴专家主讲的专业大众访谈节目。2009年1月,谢宏先生应北广传媒优优宝贝数字电视频道邀约,开办了中国第一档以专家名字命名的早教访谈节目《谢宏真道理》。这档节目以“明育儿之道,说父母真言”为核心理念,通过现场访谈明星及妈妈团加场外网络连线互动的方式开创了一个“两种话语圈,两个交流场”的双向开放式节目新形态。

栏目开办将近两年的时间里,邀请到100多位影视文化名人明星爸妈,他们与贝因美首席育婴专家在节目中深度交流激情碰撞。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被称为“育儿知识金课堂”。应广大电视观众的要求,谢宏先生和栏目组决定将该节目的最精彩部分进行重新整理出版,使育儿的理念和内容能够更集中更有针对性更实用地帮助更多的年轻父母。

《谢宏真道理》以娓娓道来的对话、循循善诱的问答,从一个父亲、专家、从业者的角度,用轻松晓畅易懂的语言为新手爸妈们解决在生育、养育、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各类难题。“为人父母是人生的必修课”、“孩子意味着什么”、“道不尽的奶粉安全问题”、“快乐教育――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上”……这些话题是每一个新家庭面临的切实问题,每一对新父母都急切地想知道答案。集结了贝因美百场成功生养教理论精粹的《谢宏真道理》中,育婴专家将为年轻父母们答疑支招。

贝因美成功生养教――宝宝成长的说明书

孩子出生不带说明书,年轻的父母面对这个娇弱的生命,总会有些不知所措。贝因美董事局主席、首席育婴专家谢宏先生独创育婴新理念――“贝因美成功生养教”理论体系,从优生优孕开始,从人的初始状态入手,用“意识发生论”帮助父母成功把握孩子早期教育的关键期;提倡亲职教育,指导年轻夫妇如何成为称职父母;同时注重婴幼儿合理营养与良好习惯、健康身体与健全人格的全面养成。

在成功生养教理论的指导下,贝因美生养教咨询服务中心在2003年成立,以全心全意帮助中国宝宝健康成长为原则,从生育、养育、教育等多个层面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生养教咨询服务中心以通俗易懂的育婴讲座、时尚新颖的孕妇活动、轻松愉快的亲子游戏等活动形式,将贝因美成功生养教育儿理念传播给新父母。与此同时,贝因美育婴专家队伍,在全国各地开展育婴知识推广活动,向全国约145万名年轻家长传播贝因美成功生养教育儿知识,帮助父母逐渐了解并建立科学先进的现代育婴观念,引导父母成功把握孩子成长关键期,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自2005年开始,贝因美将每年的11月11日定为“育婴专家节”,在这一天,贝因美集合全国知名早教专家、家庭教育专家和婴幼儿家庭互动,以期达到帮助父母建立科学生养教理念的目的。如今,“育婴专家节”已成为一个提供全面育婴资讯、为育婴专业人士与父母搭建桥梁、传播科学育婴理念的平台,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2010年2月14日情人节,贝因美在北京了中国首部《亲爱文化蓝皮书》,第一次提出了亲子文化的命题,倡导把以“孝”为中心的传统亲子文化转化为以“爱”为中心的新型亲子文化,开展一场全民旅的亲子文化运动.重塑亲子文化,提高国民素养。为此,贝因美还在杭州注册成立了亲子旅游公司,计划每年投资一亿多元,策动上万户家庭参加亲子游活动希望借助旅游这种家庭交流的特殊形式,倡导成功生养数理念,寓教于乐,寓教于游。

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奥妙的学问,贝因美成功生养教就是亲职教育,是指导新手爸妈为人父母的必修课。贝因美成功生养教从生育、养育、教育三个维度教爸爸妈妈怎样成为一个称职的父母,用科学、系统、全面的育婴知识与理念帮助父母造就冠军宝贝。经过多年探索实践,贝因美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集“生育、养育、教育”于一体的真正的育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