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1:29: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三农问题调研,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面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继续号召,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中的重点和难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难保证,人才难解决,环境难保护,陈规陋习难根除。因此,调查研究并设法解决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困难和问题意义重大。
20xx年2月,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我被选派到忙怀乡**村党支部担任第一书记,机会难得,到任后,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就**在今后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对策进行了调研。
一、**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环境和条件恶劣。一是地理劣势。山区群众常说“看到屋,走得哭”,真实地反映了山区沟渠纵横、山高坡陡的地理特征,这一特征使农业生产生活异常困难。二是土壤贫瘠。土壤肥力差、保水能力弱,不少地方仍沿袭刀耕火种,产出效益低。三是自然灾害频繁。山洪、干旱、风雹、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年年发生,仅丫口组目前就有15户农户居住在滑坡危险地带,而农民抗御灾害能力较差。四是人居分散。山区大部分人口多为散居,密集度不高。据实地调查,**村的人口密度仅为168人∕平方公里,很显然,**村新农村建设的聚集动力非常弱。
(二)社会服务体系不到位。一是基础建设落后。由于多年来投入不足,导致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问题比较严重,普遍存在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二是社会保障不完善。村卫生室形同虚设。山区群众无钱治病,大多数农民生了病也是硬撑,小病酿成大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突出。据实地调查,**村农村妇女只有15%的人生了大病才去医院就医。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养儿防老仍然是**村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家庭成为重要支撑。三是文化生活匮乏。由于缺书少电,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情况较为普遍。“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村现状的真实写照。由于文化生活的匮乏,使封建迷信、赌博等乘虚而入,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山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四是城乡人民权利不平等。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为了阻止农民进城找工作,实行了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农村人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在教育、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受到与城市人不平等的待遇。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并没有真正解决,现在农民进城打工还是受到同工不同酬的歧视,甚至还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又造成了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三)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村的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据实地调查,**村全村共2019人,大专文化程度的只有3人,中专的只有7人,高中文化程度的只有12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306人,小学文化程度1390人,文盲102人,未读书的儿童199人。贫困山区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部分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或儿童,难以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重担。同时,农民培训机制在贫困山区难以建立,有培训点也是流于形式,使农民的发展技能、思想水平与新农村还存在较大差距。山区农民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事,争取政府下拨资金踊跃,自己出资出力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
(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加大对**村的扶持力度,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村自然经济成份较重、农户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信贷困难、农资价格高质量低的市场调控不力等原因,农民增收仍然十分缓慢。**村地处大山深处,全村有513户2019人,可耕地面积3749亩,其中:水田只有522亩,多数为旱地(山坡地)。由于自然、地理、历史和人口素质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山上农田水利设施难以配套,交通状况极差,雨天山体滑坡时有发生,村民缺乏教育,整体素质偏低,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虽然农民人均收入20xx年达到2300元,但发展不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67元以下的达1373人,占68%,这一现状是制约**新农村建设最为突出的矛盾。
二、**村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一)抓组织,发挥党员干部作用。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建设一个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一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干部队伍。一是要建好村支部。建设战斗力强的村支部,带领贫困山区农民艰苦创业,建设新农村。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三培养”,把优秀村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和村级后备干部,解决接班 人问题。二是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健全村干部工资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完善村干部正常离职后一次补发补贴机制,积极探索村干部“职业化”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新途径,使村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工资上有保障,正常离职后有依靠,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二)抓规划,引导科学有序发展。贫困山区的现状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因此,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制定规划着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一是科学制定区域规划。对地理特征基本相同,经济发展基本一致的贫困山区制定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对发展定位、村庄布局、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战略研究,突破自然村界限,科学编制村庄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规划。二是统筹制定村域建设规划。突出山区特色,找准每个村的优势和劣势,合理确定村庄规模,统筹规划产业方向,村庄布局、服务设施和住宅布点,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三是妥善把握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要突出农民的主导地位,认真听取农民建议;要体现和谐性和包容性,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顺从山地势,做到基本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要合理确立示范点,并实行动态管理;要选好切入点和突破口,量力而行,首先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如实施安全民居建设、人畜分居和安全饮水建设等;要整合资源和项目,将资金集中起来办大事、办好事。
(三)抓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树立“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农民教育责任制,改进教育方式,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文明村(户)评比等,开展农民思想道德、法制文明教育;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引导农民破除“等、靠、要”思想,激励农民群众发挥好主观能力作用。二是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农民培训机制。要以村小学为依托,运用农民技校等形式,对农民进行种养加工业生产操作技术培训,使年满16周岁的山区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和非农领域就业技能,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守护型”农民中的种养大户、个体经营者、产业化带头人、返乡创业等进行重点教育,着力培育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从现状来看,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下一代,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山区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使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得起学,都能受到最基本的文化教育。
下面是为您准备的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噢!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后续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通过调研,同学们加深了对农民和农村的认识,他们在思考,农业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民是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却还在承受着最大的辛苦和劳累,同学们也希望能再有机会与农民的充分交流,了解了农民的疾苦,切实地了解、反映三农问题,为问题的解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此次调研,对于村落和被调查人完全采取了随机取样调查,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调研团虽然结束了在xx的调研活动,但为了保证调研的可比性和普遍性,调研团的成员又决定加印问卷返回各自的家乡,展开追加调研,为此次调研能真实地反映问题增加素材和数据。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用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三农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认为: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有近2000万,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子女闯天下,老人守 空巢。生活孤独,缺乏照顾,却时刻挂念儿女,这就是农村留守老人的缩影啊。然而,在外务工的子女普遍地只把赡养义务理解为源源不断的物质供给,忽略了对父母精神上的嘘寒问暖。留下的是踽踽独行的老人每日不断地守望家门,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自己孩子早日回来。这让我想起之前我们走访的那些老人,每一个都是蹒跚而行,有的由于年老身体不适还要照看自己的孙子。儿女离开,孙子尚小,为了整个家,不得不自给自足。一辈子就这么辛劳度过,没有享受过一天的福,这真是做儿女的悲哀!
如今,留守老人问题还未引起广泛的重视。但无论如何,他们是为我们的成长付出辛劳的功臣。先在他们已是日薄西山,他们缺乏社会的关爱,承受骨肉两地分离的痛苦。在物质文明逐步走向发达的今天,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现是社会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我们应该理智看到留守老人是社会群体中的弱势者:他们年老力衰,他们动作迟缓,他们招人嫌弃,他们是经济上的低收入者,他们是生活上的低层次者。正是由于这些的特殊性,就决定了他们很难依靠自己安度晚年。因此,这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更需要家庭子女的理解与关心。总而言之,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子女们,挣钱只是一个生存目的,老人则是自己的至上亲人。当有一天老人已不在人世,那时候想着尽孝早己为时已晚!所以,留守老人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关心与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也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快乐地安度晚年。在中央政策的扶持下,很多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以保护,农民基本能够解决温饱问题,但农民普遍抱怨种子、农药、化肥、管理等导致种植成本居高不下,中央惠农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同时靠天吃饭、种粮不赚钱等状况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走访中,他们还注意到,一个村子的领导的水平就直接决定了整个村子的发展状况,三农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一批眼界开阔,踏实为民的村干部。见到了农村医疗资源的缺乏、农民生活的困苦、农民居住环境的差乱,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农民文化水平的低下.
首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增加农民的收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中外的历史经验都表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只有实现农村劳动力不断的、大量的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才能有效的提高农民收入。要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一方面城市要有足够的劳动密集型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转移出来的农村人口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力素质,来适应城市里面的工作,农村劳动力素质则关键取决于农村教育水平。农民的素质决定了他们在城市只能从事最底层的工作,本来背井离乡与亲人分离就是很悲哀的事,再加上在城市身份地位的低下,给农民工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农民工在城市的工资也是最低的,除去生活开支以及两次农忙和过年三次回家的路费,使微薄的收入所剩无几。由于文化水平低,农民工没有法律上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外出务工时不会意识到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即使签合同也不了解合同中的内容,以至于很多农民工劳累了一年,到年底却拿不到工资。从心理和经济方面考虑,农民都不愿意外出务工,用濉溪县一位领导的话说就是农民在有饭吃的情况下都不会外出打工,这主要是由农村低下的教育水平引起的。农村居民受教育年限低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很难提高。
其次,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农业技术很难在农村推广,推广速度慢。农村田地产量低、种植的作物品种单一,再加上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耕地较少,大多数农民只是把农业种植作为一年口粮的来源。在调研中,濉溪的一位四十多岁的农民说他们多年来都是冬季种小麦,夏季种大豆,种植方法也从没改变过。他给我们算了一笔帐:小麦一亩地最多产900斤,价格是7角/斤,大豆一亩地最好能收入400元,一亩地一年的毛收入一千元左右,扣除化肥、农药等,一亩地一年的净收入为500600元,除去家人的口粮剩的就更少了。当问到是否需要农业技术时,他立即作了肯定的回答,但又说书上关于种植、养殖的都看不懂,要政府派人手把手的教是不可能的,农民太多了。第一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来源之一,所起的作用太小,他们不能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到生产中。
再次,以农民现在的文化水平很难了解和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了他们的娱乐活动主要是打牌、看电视和聊天,但看电视又很少看新闻,所以他们几乎没有了解国家经济政策的途径。在调研过程中,像社会治安、最低生活保障、环境保护等最常用的词语,都要给他们解释很多,他们才能理解,更谈不上理解国家经济政策的条款了。因此也不知道国家经济政策的引导方向,抓不住致富的机会。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农民参与管理及创新的积极性较低,大多数人都是随大流,不愿意积极的寻求致富之路。
农民比较看重眼前利益,在多数农民的观念中,如果没有考上大学,上了高中与只上初中或小学没什么区别,还是要回家务农。因此,很多农村父母在孩子上初中时看到孩子成绩不好,想到将来不一定能考上大学,不如现在就外出打工挣钱,解决家庭贫困问题。即使考上了也不一定有钱去上大学,每年高考后都有媒体报道许多考上大学而又没钱上学的学生,这也影响了农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农村学校较高的辍学率。
农村教育的现状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一是国家的教育管理体制,建国至1986年以前,在中央集中统一的财政管理体制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都是直接或间接的由中央财政负责,但这段时间,农民和各级政府没有注意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农村的办学水平较低,教育经费数额也不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越来越重要,1987年之后,中央把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了地方,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这给乡镇财政以及农民增加了负担,以至于学校教育负债严重、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普遍,即使后来教育体制由分级负责,以乡为主改成以县为主,这些后果仍没有太大改善。教学水平高的老师留不住,农村学校中的老师或者是知识老化、教学方法陈旧的老教师,或者是本身知识水平就不高的年轻教师。很多学校的美术、音乐、体育、电脑等提高素质的课程无法开课,这样的教学水平也很难要求农村学生能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和文化素质水平。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也开始明白让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很多父母将孩子送进城市的学校学习,虽然这样会造成农村教育资源的流失,也会给农村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但是在现阶段农村教育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能让农村孩子享受与城市孩子同样的教育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的教育状况还不尽如人意,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农村教育已经在改善,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群受教育程度相比年龄在40岁以上的较高,在两个县189份问卷中,40岁之上的有119份其中初中以上水平的有9人,占7.5%,30岁以下的有21份其中初中以上水平的有8份占38%。从2007年春季学期开始,安徽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将不用再交杂费,从而可以享受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中国政府已经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相信中国农村教育状况在不远的将来会有较大的改善。
农业产业化急切呼唤经济法的保障和服务
民以食为天,农业属于国本,农稳天下安。浩浩13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其农业意味着神州安则全球安。当然,农业作为竞争性较强的国脉产业,它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水平,决定它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地位。应该说,相对于发达国家,我们的农业产业竞争力还很薄弱,只有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集优成势,我们才能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低与提高生产力水平的矛盾;解决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与城乡市场基本需求的矛盾。
资料显示:1997年后,我国已步入农产品纯出口国。每年顺差高达50亿美元。加入wto后,国外农产品进口压力剧增,由竞本文由收集整理争引发的贸易之战在所难免。如果我们不能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强大冲击。那么,我们的农业就会遭受灾难性的打击。因而,我们必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生产力水平,增强农产品质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提升非均衡农业的竞争力。比如,袁隆平实施水稻亩产的攻关课题研究,东北地区实施的玉米通透栽培试验,优质大豆栽培的示范、东北地产果的高枝换头技术推广等等,都是应对挑战的实际步骤。
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出口创汇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然是一个运作的巨大工程,就必须有经济法作为保障和服务。通过法律的魔杖,支配、主导和保障工程的实施。从而制约或制衡农业产品生产成本过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弱,农业研发水平有限,农业在金融企业融资严重不足的诸多缺陷。农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必须通过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去干预操纵农业产业自身的某些缺陷。笔者认为:经济法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人民利益的诉求,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干预经济生活的手段。我们知道,市场经济主要靠市场来调节,但国家是需要管理的,管理的本质性特征就是一种意志和利益的集中显现。比如,农村实行的土地承包制,就是经济法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强制性的约束土地所有权、使用年限和使用途径的一种意志的诉求和民生利益的诉求。笔者在农村调研时发现,过去不少农户因土地生产效益不佳,而弃耕经商。后来由于国家调整了政策,就是国家以经济法律的手段,调控土地政策。不要提留,种田补贴,农资补贴等等,这些以经济法形式作为保障的政策一推出,土地身价倍增,争抢耕种土地风潮大起。曾经弃耕的农户纷纷回乡索要土地。进而引发抢地争端。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械斗事件。在这
种情况下,作为经济法重要载体的《农民承包土地证书》便起到了巨大的经济杠杆作用。谁持有《土地承包证书》,谁就受到法律,当然是经济法的保护。没有这个证书,纵然天皇老子都不行。可见,经济法作为国家意志和民生利益的总诉求,该有多么重要。
毋庸讳言,我们国家本文由收集整理农业发展投入不足,发展滞后,风险较高,抗灾较弱,竞争不强,诸如这些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严重弊端,必须有国家意志诉求来干预,必须有民生利益诉求来呼唤,必须有国家政策杠杆来调节,否则,农村土地一乱,粮食一乱,天下大乱则国将不国,民将不民了。
我们国家是全世界首提“三农”问题的农业大国。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每年初春,就以国家行为推出“某号文件”,这是党和国家意志的集中表述。于是,人大和国务院便参照文件精神,制定国家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配套法律。特别是涉农部门的法律,就是国家在农业农村和农民那里强制推行的经济法。是法,就具有强制性。一般说,它的强制性特征总是以公平性作为基本前提的。它保护民生最基本、最正当、最起码的利益诉求,保护国家最基本、最公正、最起码的利益诉求。法,主要是维护利益的。这是它最鲜明的特征。党的十就三农问题,又提出了一些更精准的诉求。这是执政党关于三农问题的意志体现,那么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务院办事机构,就会依照党和人民最核心的利益,制定并提出国家的关涉三农问题的经济法的条款。用以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利益扩张和发展。可以想见,十后,又会有一系列相关的三农政策出台。以国家意志,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降低农业成本,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抗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促进农产品质量升级,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扩大出口的份额。提升我们在wto国际争端中的话语权。那么这些都需要法律武器来保障和服务。
我们的经济法本质特征是支持农业产业化,由国家干预农业活动。这种行为持续了几千年。只不过,现在的经济法更加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民生利益的和谐统一。法律必须制约涉农部门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以法律形式确保农业在国家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优先给予政策优惠支持。可以这样说,没有法律保障三农利益,我们不会有粮食的“九连增”,13亿人口的大国,一旦粮食出了问题,不打自乱,全世界都会为之颤抖。世界性的粮食危机就会蔓延,那种人们不愿看到的情形,就是经济法的悲剧。所以,经济法就是三农的保护神和镇国之宝。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professional training requirements of agriculture-related specialt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make a discussion from professional settings,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determ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comprehensive quality training,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study, in order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talents training mode reform of agricultural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关键词:能力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三农情怀
Key words: ability-oriented;talent training mode;feelings of the agriculture,countryside and peasants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223-02
0 引言
自2004年开始,国家连续出台文件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三农”问题成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而中国传统农业也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型,人们对农业生产的认知从“体力型”转向“知识型”,拥有农业技能的人才无疑是转型发展之必须。但是由于社会上涉农工作岗位单一,高校涉农专业的毕业生走向农业岗位后需要不断深入基层,不仅工作辛苦,社会地位也不高,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报考涉农专业,高校招生时也不得不降格以求,并且考生及家长对农业和农业院校认可度低,农村与城镇生源人数差距很大。除此以外,我国部分高校在涉农专业教育方面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考核和学历,轻技能应用”的问题。如何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农业高职院校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高职学院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确定、综合素质的培养、产学结合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1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我国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高等农林教育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处于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地位。”要培养“面向农林业生产一线以及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要,深化面向基层的农林教育改革,培养数以万计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懂经营、善管理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因此,培养更多的熟悉并热爱三农、具有服务“三农”意识的大学生是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高等农林教育的重要任务和责任。
服务“三农”意识的教育属职业教育范畴,它除了培养学生必须具有服务“三农”的职业意识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激发学生对涉农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基于兴趣导向去自主学习农业专业技术,并对农业行业和自身的未来就业拥有信心和高昂的热情。
服务“三农”意识的教育需要高校开设农业专业课程,通过专业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在国内关于此课题暂时没有相关学术作品,根据国内文献检索,针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情感教育,仅有《大学生村官情感教育问题探讨》(姚琳2009)一文,文章提出大学生村官要树立起尊重农民、热爱农村、关心农业的基本感情。但是国内学者对提高大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大学生基层就业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吉林农业大学郭为民、王成章的《农业高等院校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培养》、北京大学张秋山的《农村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调研分析》、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李文涛的《论大学生基层意识的培养》等,分别研究了提高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及大学生基层培养意识的障碍问题等。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关于涉农专业大学生提高服务“三农”的意识问题研究较多,在关于如何培养涉农专业大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方面研究较少,亟待完善。
1.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关于此类研究甚少,但是关于对大学生职业指导、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我国可以采纳借鉴。在西方,职业生涯理论是慢慢形成的,期间与职业辅导的关系密不可分。美国是最早开展大学生职业辅导的国家,早在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帕森斯教授就创办了职业咨询所,对每个入学的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从而确定专业和职业定向,便于在毕业前期确定择业目标。而在日常的学习中由于学生确定了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定向,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需要的某些能力,学会掌握职业发展策略,形成毕业辅导与日常规划相结合,注重知识、注重能力。
2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对涉农人才的需求
2.1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现代农业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的有效途径。
2.2 现代农业对涉农人才的需求 我国虽然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但现代农业发展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比较缓慢,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够。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培养一批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现代农业人才至关重要。
3 基于能力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涉农人才教育思路
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服务“三农”,从职业情感教育层面培养大学生到农村和农业战线工作,具备服务“三农”的热情、能力和素质,对大学生服务三农的热情和素质培养,提出“一课程、一活动、一讲座” 的理实一体化农科人才教育体系(见图1)。
3.1 理论教育模块――通过理论讲学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 改变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段式的学科教育为模块式能力体系教育;由注重专业教育向注重素质教育转变;由专业教育“一元化”向辅修制、双证制的“二元化”转变;由以教师为主的单主体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体转变。要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专业理念,就应该在课程体系上进行优化设计,合理划分涉农专业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必修课程,2个学分(1+1)。理论教育模块(含农科专业课程和围绕专业举行的三农讲座)占1个学分。
该模块主要针对全校所有专业学生设立,主要任务和整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查阅资料,了解当前“三农”问题以及国外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培养全校各专业学生“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情感。树立求真务实,特色鲜明,立足专业,服务三农的志向。
3.2 实践教育模块――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专业技能 实践融入模块(学校统一按生源地组织学生走进农村、了解家乡的调研活动)占1个学分。
本模块以家乡三农发展为立足点,了解家乡农村环境,农业发展现状,培养“热爱家乡,情系三农”的情怀,树立当代农业发展观。
实践教育模块主要通过由学院组织的“走进农村,了解家乡”大学生调研活动,进一步提升对家乡新农村建设、产业状况、农产品的供销产业链、家乡农产品的发展历史、发展环境、未来发展前景的认识。如当前许多农业学院的特种动物养殖技术专业确立了“建立专业基础公共平台,实践教学实行分流,按模块嵌入主要生产环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5+1的教学法模式”。中草药栽培技术等相关专业形成了3+2+1的教学模式、双循环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多元启动的二主二辅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与丰富多彩全园素质教育模式。农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行了“融合式理论教学与开放式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循环培养模式。
3.3 文化养成模块――重点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 通过“三农”宣传阵地、社团、志愿服务等形式,加强“三农”情景教育,深化对农村农业农民的认识,形成具有三农氛围的校园文化;各社团组织一定数量的走进三农、服务三农的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以三农为载体的志愿者活动,培养“三农情怀”。①加强微博、空间等网络媒体和纸媒等三农情怀宣传阵地建设,宣传三农政策、农业创业典型事迹等。②通过农村社区志愿服务,了解农村,加深对农民的感情,培养农村认同感。③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农村农业农民题材选用,以文艺形式,挖掘三农的魅力,增强三农吸引力。④通过主题论坛、演讲、征文等,农业创业、农村工作典型事迹宣讲、认知交流。⑤通过三农主题社团建设,开展三农特色活动,培养自主能力,培养从事农村工作、农业创业的学生骨干。⑥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新苗人才计划,引导学生思考三农问题,认识和探索发展规律,通过农业创业实践,挖掘、孵化农业创业项目,培养骨干。
3.4 以校、地合作为纽带,实现产学结合 加大力度开展院校和地方合作,签订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院校的人才、信息和科技等优势,指派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地方实习和学习,如此不仅能够为地方科技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也能够发现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高校树立新的研究课题,推动院校的科研与创新。
比如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立足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先后与吉林省的九台市、双辽县、郊河市、长春市双阳区等十多个县、市、区、镇建立了院地合作项目对接,充分发挥学院教育培训、科研开发与推广等优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获吉林省政府校企合作优秀奖和吉林省人才优质项目二等奖。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职业院校涉农专业调整成为了当务之急。目前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把专业调整与专业内涵建设结合起来,从而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在涉农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明确专业建设的思路与方向,依托学校现有资源,充分发挥优势专业作用,立足涉农产业,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案和方法,彰显办学特色,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性优秀人才,较好地满足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学梅.福建省农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5).
军训负责人、社团会员、学生会部员、校报记者、班级干部、课题组成员、青协会员、学习小组组长,一个个身份伴随着我的大学生活。忙碌而充实。然而,如果有人问我,你在大学做过的最有意义?对你影响最深的事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加入课题组,成为公管学院课题组的一员,并跟着老师做课题”。
我将在课题组的收获总结为如下4点:一,培养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二、学会了做社会调查方法的方法;三、开阔了视野,增长了阅历;四、认识到了团队的力量,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培养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课堂上听课,学到的是灌输式的理论。老师往往自己讲的太多,学生讨论交锋的少,学生对老师讲的观点没有怀疑的态度,没有自己的思考,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得不到锻炼。创新的思维也得不到提升。
在做课题的过程中,老师、学长、学姐会告诉我们,做课题要有问题意识、批判精神,要注重实地调研。我们在研究前辈们论文中的观点、方法时,要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我们要针对一个问题去与农民面对面做问卷调查,与农民交流、与村干部交流、与政府官员,企业主等社会各阶层的人们交流。得到第一手资料,然后客观的、不带偏见的对其整理、分析,去粗取精,探索真知,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
在这文献资料等理论知识的研究性学习和实地调研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也开始提高。
学到了做社会调查的方法
方法是一个人做事成功的重要手段,掌握了方法,你就掌握了主动权。课题组让我学到了做社会调查的方法。做社会调查有许多方法。比较常用的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这些方法在课题组中得到比较充分的锻炼。这些方法将对以后的工作发挥重要的作用。
假如你从政,做调查是你获取决策信息,了解民意,开展工作的基础条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能不能搞好调研,是你科学决策,提高治理能力的关键;假如你从商,你的产品和服务要想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做好市场调查,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另外,一个公司的变革同样需要对公司内部、竞争者、外部政治、经济、法律环境对调研。拥有调研的能力是你提升、获得重用的重要砝码;假如你从学,做学术研究,社会调查就是你核心的、最基本的工作。掌握做社会调查的方法,非常重要。
做问卷调查,设计问卷要科学。你要把你想要知道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你要避免敏感性的问题,你的问题要通俗易懂,你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要利于你最后的整理分析、、、等要求;做访谈,你要有恰当的问题,并有比较充分的理论储备能与被访谈者对话,你要有礼貌,要消除对方的顾虑和压力,你要循循善诱,善于引导,充分挖掘你所想得到的信息;观察法,你要对一个观察到的事务具有敏感性,并能归纳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文献研究法,你要有批判的精神,做文献综述,你要学习最前沿的文献,你要搜集质量高的文献学习研究,这样你的提升才会更快。这些都是在课题组学到了做社会调查的方法。
开阔了视野,增长了阅历
在和地方政府官员、企业家、农民座谈中,对社会、农村的观察中,你会对地方政治、三农问题、社会、人性有一个新的认识。开阔你的视野,增长你的阅历。
地方政府存在地方利益,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的政策时会有自己的对策,比如一些乡镇的小产权房房的盛行、违建仓库的蔓延、土地非农化土地亩数的虚报造假。中央政府往往在一些问题上鞭长莫及。
三农问题是中国的战略性问题,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和谐。以其核心的土地问题为例,其及其复杂。土地隐形市场问题、农地抛荒问题、土地规模经营问题、征地拆迁问题等都是关键问题,个个都不简单,都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我们的课题研究就是要力争把一些问题的现象弄清楚、把其深层的原因予以剖析,再构建一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作为一个涉世未深,身在学门的大学生来说,对社会的认识还很幼稚。当看到、听到社会的阴暗面,如侵害农民权益的事件的发展,尽管有改造这个社会的愿望,但往往力不从心。一没资源,二对社会的认识都不深刻、不了解,谈何解决国家大事。从这我也认识到了,做课题也是为人生做课题,你的人生需要不断的去解决各种课题。
认识到了团队的力量,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对于做课题,我认为团队的力量体现在两个点上。一个体现在自由探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一个体现在分工合作,共同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中。
在主题研讨的自由探讨中,我们课题组的每一员都发表自己的观点,一个个观点形成思想交锋碰撞,一些新的观点,新问题,新的思路,开始出现在我们面前。课题组成员的整体的思想水平也有所提高。也有利于后面的论文写作。
通过调研,同学们加深了对农民和农村的认识,他们在思考,农业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民是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却还在承受着最大的辛苦和劳累,同学们也希望能再有机会与农民的充分交流,了解了农民的疾苦,切实地了解、反映“三农问题”,为问题的解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此次调研,对于村落和被调查人完全采取了随机取样调查,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调研团虽然结束了在xx的调研活动,但为了保证调研的可比性和普遍性,调研团的成员又决定加印问卷返回各自的家乡,展开追加调研,为此次调研能真实地反映问题增加素材和数据。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用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三农”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认为:“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有近2000万,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子女闯天下,老人守 “空巢”。生活孤独,缺乏照顾,却时刻挂念儿女,这就是农村留守老人的缩影啊。然而,在外务工的子女普遍地只把赡养义务理解为源源不断的物质供给,忽略了对父母精神上的嘘寒问暖。留下的是踽踽独行的老人每日不断地守望家门,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自己孩子早日回来。这让我想起之前我们走访的那些老人,每一个都是蹒跚而行,有的由于年老身体不适还要照看自己的孙子。儿女离开,孙子尚小,为了整个家,不得不自给自足。一辈子就这么辛劳度过,没有享受过一天的福,这真是做儿女的悲哀!
如今,留守老人问题还未引起广泛的重视。但无论如何,他们是为我们的成长付出辛劳的功臣。先在他们已是日薄西山,他们缺乏社会的关爱,承受骨肉两地分离的痛苦。在物质文明逐步走向发达的今天,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现是社会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我们应该理智看到留守老人是社会群体中的弱势者:他们年老力衰,他们动作迟缓,他们招人嫌弃,他们是经济上的低收入者,他们是生活上的低层次者。正是由于这些的特殊性,就决定了他们很难依靠自己安度晚年。因此,这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更需要家庭子女的理解与关心。总而言之,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子女们,挣钱只是一个生存目的,老人则是自己的至上亲人。当有一天老人已不在人世,那时候想着尽孝早己为时已晚!所以,留守老人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关心与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也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快乐地安度晚年。在中央政策的扶持下,很多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以保护,农民基本能够解决温饱问题,但农民普遍抱怨种子、农药、化肥、管理等导致种植成本居高不下,中央惠农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同时靠天吃饭、种粮不赚钱等状况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走访中,他们还注意到,一个村子的领导的水平就直接决定了整个村子的发展状况,“三农”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一批眼界开阔,踏实为民的村干部。见到了农村医疗资源的缺乏、农民生活的困苦、农民居住环境的差乱,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农民文化水平的低下.
首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增加农民的收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中外的历史经验都表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只有实现农村劳动力不断的、大量的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才能有效的提高农民收入。要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一方面城市要有足够的劳动密集型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转移出来的农村人口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力素质,来适应城市里面的工作,农村劳动力素质则关键取决于农村教育水平。农民的素质决定了他们在城市只能从事最底层的工作,本来背井离乡与亲人分离就是很悲哀的事,再加上在城市身份地位的低下,给农民工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农民工在城市的工资也是最低的,除去生活开支以及两次农忙和过年三次回家的路费,使微薄的收入所剩无几。由于文化水平低,农民工没有法律上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外出务工时不会意识到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即使签合同也不了解合同中的内容,以至于很多农民工劳累了一年,到年底却拿不到工资。从心理和经济方面考虑,农民都不愿意外出务工,用濉溪县一位领导的话说就是“农民在有饭吃的情况下都不会外出打工”,这主要是由农村低下的教育水平引起的。农村居民受教育年限低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很难提高。
其次,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农业技术很难在农村推广,推广速度慢。农村田地产量低、种植的作物品种单一,再加上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耕地较少,大多数农民只是把农业种植作为一年口粮的来源。在调研中,濉溪的一位四十多岁的农民说他们多年来都是冬季种小麦,夏季种大豆,种植方法也从没改变过。他给我们算了一笔帐:小麦一亩地最多产900斤,价格是7角/斤,大豆一亩地最好能收入400元,一亩地一年的毛收入一千元左右,扣除化肥、农药等,一亩地一年的净收入为500—600元,除去家人的口粮剩的就更少了。当问到是否需要农业技术时,他立即作了肯定的回答,但又说“书上关于种植、养殖的都看不懂,要政府派人‘手把手’的教是不可能的,农民太多了”。第一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来源之一,所起的作用太小,他们不能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到生产中。
再次,以农民现在的文化水平很难了解和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了他们的娱乐活动主要是打牌、看电视和聊天,但看电视又很少看新闻,所以他们几乎没有了解国家经济政策的途径。在调研过程中,像“社会治安”、“最低生活保障”、“环境保护”等最常用的词语,都要给他们解释很多,他们才能理解,更谈不上理解国家经济政策的条款了。因此也不知道国家经济政策的引导方向,抓不住致富的机会。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农民参与管理及创新的积极性较低,大多数人都是随大流,不愿意积极的寻求致富之路。
农村教育的现状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一是国家的教育管理体制,建国至1986年以前,在中央集中统一的财政管理体制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都是直接或间接的由中央财政负责,但这段时间,农民和各级政府没有注意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农村的办学水平较低,教育经费数额也不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越来越重要,1987年之后,中央把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了地方,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这给乡镇财政以及农民增加了负担,以至于学校教育负债严重、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普遍,即使后来教育体制由“分级负责,以乡为主”改成“以县为主”,这些后果仍没有太大改善。教学水平高的老师留不住,农村学校中的老师或者是知识老化、教学方法陈旧的老教师,或者是本身知识水平就不高的年轻教师。很多学校的美术、音乐、体育、电脑等提高素质的课程无法开课,这样的教学水平也很难要求农村学生能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和文化素质水平。
二是农民比较看重眼前利益,在多数农民的观念中,如果没有考上大学,上了高中与只上初中或小学没什么区别,还是要回家务农。因此,很多农村父母在孩子上初中时看到孩子成绩不好,想到将来不一定能考上大学,不如现在就外出打工挣钱,解决家庭贫困问题。即使考上了也不一定有钱去上大学,每年高考后都有媒体报道许多考上大学而又没钱上学的学生,这也影响了农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农村学校较高的辍学率。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也开始明白让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很多父母将孩子送进城市的学校学习,虽然这样会造成农村教育资源的流失,也会给农村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但是在现阶段农村教育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能让农村孩子享受与城市孩子同样的教育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的教育状况还不尽如人意,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农村教育已经在改善,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群受教育程度相比年龄在40岁以上的较高,在两个县189份问卷中,40岁之上的有119份其中初中以上水平的有9人,占7.5%,30岁以下的有21份其中初中以上水平的有8份占38%。从2007年春季学期开始,安徽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将不用再交杂费,从而可以享受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中国政府已经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相信中国农村教育状况在不远的将来会有较大的改善。
【关键词】三农 问题改革 新农村
很多时候我们感叹着城市里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享受着方便的自来水,天然气的便利;得益于不再自己动手打扫卫生的安逸,但我们却不不曾真正的了解那些搬上楼的农民所经历的生活方式大转变。他们适不适应?他们喜不喜欢?他们是否真的希望改变自己怡然自得的走家串户的幸福感?一旦撕裂开他们的内心深处,我们就会发现农民身份的强烈认同感使得他们一直秉承着农村文化的血脉,并试图延续农民固有的生活逻辑,在他们身上浓厚的农村文化气息还没有完全消褪。他们是一群兼有特殊身份的被社会遗忘的群体,处于城市与乡村夹层中的这一特殊性使得他们在经受着扑面而来的城市强势文化的洗礼后,越来越对“上楼”这两个字有所顾忌和排斥。
在调研过程中,作为一直生活在城市,住在高楼大厦的笔者,开始慢慢懂得了那些失地农民的痛苦和不安。赶在下雨天去的笔者,走在满是恶臭的还未拆迁完的城中村,依旧听到了如此消极的话语。到底是什么使他们失去对楼房的盼望?对政府的不满?对实际情况的讳莫如深?失去了那上了楼的幸福感?
这些农民涌现出的消极心态恰恰成为了不请自来的障碍,不论是村农与村委会之间还是与前期负责拆迁的拆迁办甚至政府,村民即恐惧又充满了愤恨的情感,敢怒不敢言的心理一步步的推着他们走向城市化进程中的配角地位。在这场犹如全新的“圈地运动”中,农民大多别无选择,生活和生态结构被改变。交出了宅基地后不仅没有享受到土地级差的收益,甚至仍然分享不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所带来的成果。然而,他们却不得不从此过上带有浓重长官意志色彩的“城市生活”。
同一地区差别化的安置补偿,“你一比一面积补偿,我一人一百平米”,形式上不同对待的差别失落感,只会让农民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朝城市化生活的单向流动与失去土地的心理支配下,改造中的农民把不满与愤懑指向了政府或开发商,也损害了社区中曾长期有效的看不见的邻里亲疏社会关系。
老一代农民,恋旧情节严重,有部分老人,就是喜欢独家独院,喜欢有“天井”的生活,“吃饭的时候,拿着饭碗走街串巷,现在一个个的防盗门,咋去唠嗑?”。以往习惯了的生活交流方式的突然转变,会让绝大部分老龄化村民感到无所适从,继而把这些情绪带入到对政府和村委会的责难之中。
“拆迁花了整整33个月,我们没地儿住,小孩儿上学不方便,我腿脚也不好,没法接送。等着楼盖好的日子,也是一拖再拖……”
如果说这些只是文化上的不认同,政府可以通过良好的沟通和拆迁过程中良好的过渡方案解决。但是,那些在没有充分补偿和保障的情况下,连哄带骗把农民赶上楼,只会让农民有深刻的“被剥夺感”。
通过调研笔者了解到,同是一个小区的住宅楼,商品房的房产证早在一年多前就拿到了,“上了楼”的农民却迟迟没有自己的房产证,手里有房子却没法拿到市场上流通。各地政府和开发商热衷“农民上楼”,看中的是土地置换后的增值利益。很明显,这部分利益的获得,是以侵占农民的土地权益为代价的,它等于夺走了农民永久的宅基地权。农民入住的楼房,产权却多是模糊的,为以后的产权纠纷留下了大量隐患。
养房子的费用没法承担,伴随着上楼,物业费、水费、取暖费都要一一交付,但是钱从哪里来?“我们是非农户口,但是没有城市社保,什么都没有”,如此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保的“三无”农民上楼并不可取。
(一)财政支农投入不足
1.财政支出中支农投入的比例趋于下降
2.国家财政性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远低于农业GDP在整个GDP中的比重
3.国家财政性支农支出中农业、农民的直接受益份额偏少
从总量上看,国家财政支农投入不足;进一步对国家财政支农投入的结构进行分析,仅有的这些财政支农资金也并未全部用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首先,当前预算内财政支农支出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等项,其中的“农林水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占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各级农口行政事业单位事业经费开支,名义上属于支农支出但实际上大部分却流向了城市。其次,一些财政支农项目支出,如:江海堤防、南水北调、防洪防汛等,其受益对象包括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但支出却全部列在支农资金中。再次,目前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扶持农业科技推广、产业化、乡镇企业、农产品流通等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虽然有针对性强、效率高、便于管理等优点,但实际操作中,大量资金却因此流向了科研院所、工业企业、农业管理部门(七站八所)等,农业、农民直接收益的份额很少。另外,财政支农补贴对象和环节也存在错位。我国长期以来对农业实施财政支持的重点是粮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基本的政策措施是通过价格手段和财政补贴方式来调节农产品供求关系,并保障农民收入增长。但现有的政策执行机制一方面使政府陷入永无止境财政补贴“黑洞”,每年仅粮食企业的亏损就有上千亿元,另一方面使政府的农业政策效应难以实现,大量财政补贴的受益者是庞大臃肿的农产品(粮棉)流通部门,农民的受益非常有限。
(二)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不足
从微观上讲,国家财政对农民的分配就是农民享受到的公共产品。从这个角度看,农民承受的非国民待遇更为明显。实际上,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一直未将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完全纳入制度内考虑。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仍然是人民公社时期制度外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延续。这种极不完善的制度外供给体制造成了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格局的三大问题:一般的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最基本的社会保障缺失及农民为享受仅有的公共产品付出的代价极不合理。
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
2.农村社会保障缺失
在社会保障方面,城市里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三条保障线”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在农村,长期以来一直施行的是以土地代社保的政策,但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特点,决定了这一制度的保障程度极低,仅仅是基本解决了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另一方面,这一制度在设计上并未将农村人口的生、老、病、死等考虑进去。而就是这样一种低水平、不完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实际执行中仍然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由于现行农村土地名义上属集体所有,但由于集体利益的实际代表者的缺位,所有权归属不清,侵占农民土地的事件层出不穷。同时,近年来国家通过减持部分国有资产来弥补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资金缺口,而我国强大的工业化体系的建立是通过长期掠取农业剩余来完成的,这部分国有资产的积累仅仅用于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对农民也是极不公平的。
3.农民为公共产品付出的代价不合理
二、调整财政分配格局,促进“三农”问题解决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为此,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在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公共财政更加突出的是财政的公共性,即财政活动是为了满足全社会每个公民的公共需要,为整个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调节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使之符合社会公平或公正的目标[5].在这样的背景下,及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显然是势在必行。
(一)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从根本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财政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集中体现,财政支持是对“三农”最直接的支持。要扭转国民收入和财政资金分配中轻视农业、农村、农民的局面,最关键的是要尽快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稳定增加财政支农投入。
1.确保财政支农投入的稳定增长
必须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根本特点和农产品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农业是存在市场失灵的经济领域。而在公共财政的框架下,财政支出的界定就是以市场是否失灵为依据,财政支农支出应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强而稳定增长。不仅如此,为了体现“三农”的优先位置,还必须使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超过财政其它支出的增长速度。
2.拓展支农资金来源渠道
除了直接投入,财政还要积极发挥资金的引导作用,以拓宽农业投资渠道,增辟新的农业投资来源。政府可以通过贴息、担保、政策优惠等方式以及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引导并刺激银行信贷资金、外资、民资、工商资本投入农业,提高农业投资的吸引力。政府要制造一个政策环境,明确政府鼓励投资的领域,如生产经营性领域、应用科学领域中的竞争性项目,列出具体目录和补贴、优惠、奖励的办法等,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
3.明确支农投入的重点
在财政支农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资金投向应该是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具体来说,支农的重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因为它是农业稳定发展、高效运转的重要物质保证;二是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因为它是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手段,也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三是支持涉农服务体系的建设,因为它是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基础和平台。
4.改革支农资金投入方式
为了使农民能够真正享受到政府的支持,财政支农资金要尽量减少间接的和对中间环节的补贴,积极探索对农民直接支持的各种有效补贴办法,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以收入补贴、生产补贴、救补贴为主要方式的财政支农资金直接补贴模式。
(二)改变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中的农村歧视,追求社会公平
公共财政制度的目标之一就是追求社会公平,而我国目前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恰恰没有给农民及其子女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国民待遇。因此,实现公平,关键是建设农村的公共财政体系,使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公民可享受到大体相同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1.通过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从制度上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
无论是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还是农民支付的成本过高,都与政府财权事权不对称有关。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全面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改变公共产品供给的农村歧视,这其实也是为工农协调发展奠定财政基础。一要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根据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范围,在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比重、增强中央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同时,兼顾县、乡级财政收入状况;改革省以下的财政体制,逐步将地方税种进行分类,合理划分地方各级财政收入的范围,确保乡镇一级有稳定的财政收入。二是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要相互适应。凡属全国性的农村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供给;凡属地方性的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承担,地方各级政府间的财权与事权也要明确划分,并保证相应的经费来源。三是建立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的作用就是使财政体制具有平衡地区间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的能力。目前我国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是建立在基数法分配的基础上的,不利于有效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不公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另外,专项补助透明度不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必须在重新划分收入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因素法为基础的科学、规范的,以平衡各地人均财力为重点的转移支付制度。
2.建立起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
应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原则,通过财政分配的适当倾斜,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居民、进城打工的农民以及离土不离乡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其社会保障资金由国家、单位、个人三方面共同负担;纯农户的社会保障资金可以采取国家、个人共同负担的模式,但国家负担的比例应该比城市要适当高一点。考虑到农村生活水平与城市的差距,对农村人口的保障的标准可以比城市低一些,但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必须尽快建立起来。
3.统一城乡税制
改变农民享受公共产品的不公平,另一个应该采取的举措是统一城乡税制,取消农业税,建立一个全国范围内公平一致的税制体系。统一城乡税制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征收农产品增值税。农产品增值税对农业生产者来说,可以通过价格将税收的实际负担转嫁给消费者,并将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资料所含的增值额得到部分抵扣,提高初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来说,可以以17%的税率抵扣进项税额,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农业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农产品征收增值税,只对进入流通环节的农产品征收,不进入流通环节的农产品一律免收。由于当前农村主要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为主,对这些小农户征收增值税数量较小、税源分散、征收成本很大,因此对面广量大的小农经营免于征收,同时对他们购买的农用生产资料也不实行抵扣。而种养大户或农业企业,账目规范的,应当征收增值税,同时也允许他们对所购买的农用生产资料进行抵扣。二是征收农民个人所得税。对农民承包经营所得扣除一定的费用标准后,征收个人所得税。由于目前农业承包经营的所得相当低下,所以绝大多数承包经营的农民将不负担个人所得税,不会因此增加负担。只有少数特种种植、养殖,收入高出费用扣除标准的农民才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调节农村行业差别和农产收入悬殊的问题。
「参考文献
[2] 江苏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三农问题解决[J].调研世界,2003,(4)。
[3] 刘保平,秦国民。试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现状、问题与改革[J].甘肃社会科学,2003,(2)。
7月的地产市场并不平静,不断被刷新的地王和不断飙升的地价,让不少“盼着”房价能够“有所松动”的购房者的“幻想”破灭。面粉贵过了面包,是否会带来下一步“面包”价格的上涨?钱荒的警钟萦绕在侧,地产商却依旧“财大气粗”,房地产市场是否会持续走高?城镇化风潮袭来,房地产行业将迎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才能避免城镇化建设中出现“鬼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主任赵秀池为《中国地产总裁》杂志做出深刻解读。
《中国地产总裁》:7月3日,北京和上海都出现了新的“地王”,您怎么看待“地王”现象?土地市场的回暖是否意味着房价的下一轮上涨?您认为不断刷新的地王是正常现象吗?
赵秀池:地王的出现大都在城市的核心区域、热点板块,这些地方集中了较多的优质公共资源,这些地方的地价上涨是很正常的现象。
土地市场的回暖意味着开发商比较看好后市,地价是房价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地价高企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房价走高。至于不断刷新的地王,从根本上讲,是招拍挂土地制度的一种反映和表现形式。
《中国地产总裁》:“钱荒”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有多大?对大中型房企各有哪些影响?特别是对中小房企来说,以后他们在完善资金链的问题上要注意哪些方面?
赵秀池:资金是房地产市场的“发动机”,没有资金的支持,就没有房地产市场。“钱荒”对于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房地产企业来说,没有太大问题,但对中小房企会形成致命的打击。目前对于中小房企来说,融资能力受限,融资渠道很少,加之限购下资金很难快速回笼,所以对于中小房企来说,举步维艰。
所以,中小房企一方面应该做好内功,看准市场方向,开发一些与政府导向和市场导向相吻合的产品,就可以迅速回笼资金,解决资金问题,也就是说要摸清楚政府的政策风向,深刻理解政府的政策意图。另一方面,中小房企还需要开拓更多的融资渠道,比如现在比较热门的海外融资、基金等形式。
《中国地产总裁》:您怎么看待新型城镇化建设,您认为城镇化能够给房企带来的利好都有哪些?房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政府又该扮演什么角色?
赵秀池: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拉动内需,提高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既是政府主导,也是百姓的迫切愿望。
城镇化并不等于房地产,但房地产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新增人口不断进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与之配套的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养老地产、园区地产、旅游地产等也都要与之相呼应,才能更好地解决进城农民的住房、就业等问题。
在城镇化过程中,房企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一支重要的市场力量。房企开发的产品往往对城镇的形象、居住布局、产业导向等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房企一方面要领悟政府政策,一方面要把准市场脉搏,从产城一体化角度去开发、设计产品,房地产产品才会需求、有市场,可持续。
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地位。从城镇规划到公共资源的配给都是政府主导。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做好城镇规划、提供相应的公共资源,另一方面要制定好政策,利用税费等经济手段,划清政府支持、禁止的边界,吸引民间资本介入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国地产总裁》: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在哪里?最重要的点是什么?最难的点又是什么?
赵秀池: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一是在于人的城镇化,要让进城农民享受市民化待遇,让进城农民在城镇拥有真正温暖的家园,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得到应有的均等化公共服务。二是,新型城镇化主张因地制宜。农民可以进城,也可以就地城镇化。但一定要居业联动、产城融合。因此,各地一定要根据各自情况做出相应的安排。
新城城镇化建设中最重要最难的问题就是解决三农问题。包括占地农民的补偿问题、失地农民的就业、住房安排、子女教育、医疗、户籍问题等,这需要政府拿出更多的精力来思考。
《中国地产总裁》:某公司斥400亿在贵阳盖超过1000万平米的“超级大盘”,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贵阳会不会步鄂尔多斯和温州的后尘,引起楼市的崩盘?
赵秀池:每个城市享有的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速度不同,人口的吸纳能力不同,每个城市对房地产的需求也不同。不能简单地把贵阳与鄂尔多斯、温州做比较。贵阳的发展主要看贵阳的实际情况,一是要看其是否有相应的住房需求,包括新增人口的住房需求,存量人口的改善性需求等;二是要看是否有相应的产业支撑。如果没有相应的产业支撑,大量的住房建设就会变成一个空城、鬼城,所以居业联动、产城融合非常重要。
《中国地产总裁》: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才能避免类似于鄂尔多斯现象的发生?房企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赵秀池:在城镇化的建设中,房企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了避免鄂尔多斯现象的发生,房企一定要防患于未然。注意市场调研、可行性研究,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未来发展、人口迁移情况等对当地的真实的房地产需求以及未来的房地产需求有一个准确而理性的判断。单一的住宅地产也是有风险的,产城融合下的房地产才是能持续的。
关键词农村;基本情况;调查;建议;广西上思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380-02
GeneralSurveyandRecommendationsofShangsiCounty
LING Zhao 1TANG Xu 2LIU Guan-ming 2WEI Xiao-hua 3
(1 Fangchengg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Fangchenggang Guangxi 538001;
2 Fangchenggang Seed Management Station; 3 Fangchenggang Committee on Agriculture)
Abstract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rural county of Shangsi was made to investigate the basic situation. The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there were relatively low income,single source of income,living expenses and production expenses accounted for half of expenses,farmers' expectations on the standard of living increased and other issues in Shangsi County. It was proposed that to promot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to improve their living standards;to strengthen skills training and education,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farmers;to increase support of policy and funding to accelerat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Key wordsrural;basic situation;survey;suggestion;Shangsi Guangxi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社会分化的深化,农业成了弱势产业,农民成了弱势群体,农村成了弱势地区。当前的“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瓶颈。“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历来作为重中之重的一件大事,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如何做好“三农”工作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课题。发展的前题是要了解“三农”的基本情况,并加以分析、研究,才能更好地做好“三农”工作[1-4]。为了了解当前农村基本情况,笔者于2010年5月上旬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思县农村进行了基本情况调查。
1调查基本情况
1.1调查地点
上思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总面积2 816 km2。上思县辖2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即思阳镇、在妙镇、叫安乡、华兰乡、南屏瑶族乡、平福乡、那琴乡、公正乡。全县总人口逾21万人,人口密度为75人/km2。壮族占86.8%,汉族占9.2%,瑶族占3.9%,其他少数民族占0.1%。200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73 5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 123元,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玉米、花生、木薯等,其中甘蔗2009年种植面积为38 859 hm2,居各作物种植面积之首。采用随机调查的方式,在全县随机调查6个乡镇,分别是思阳镇、在妙镇、公正乡、叫安乡、那琴乡、华兰乡,随机调查18个村和35个生产小组(表1)。
1.2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59个农户进行调查,以30~50岁的青壮年为主。调查家庭总人数为310人,劳动力总人数为171人,占总人数的55.2%,调查家庭男劳动力人数为97人,占劳动力人数的56.7%。
1.3调查内容
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收入主要来源、家庭主要开支、家用电器普及率、影响收入的因素、对当前技能培训的需求情况等。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收入水平及来源
从农民收入水平调查情况看,收入2万元以上的有21户,占35.6%;1万~2万元的有21户,占35.6%;收入5 000~10 000元的有14户,占23.7%;5 000元以下的有3户,占5.1%;从农民收入来源调查情况看,以种植甘蔗为主要收入的有42户,占71.2%,外出劳工有18户,占30.5%;养殖收入16户,占27.1%;从事个体经营有12户,占20.3%。从农民每户收入情况看,农民的收入还不是很高,2万元以上的仅占35.6%,而5 000元以下占5.1%,贫富有所扩大;从收入来源看,以种植甘蔗收入为主要来源,占到了71.2%,说明收入来源单一,抗风险能力差,一旦甘蔗产业有所变化,将影响到全县大部分农民的收入水平。
2.2家庭主要支出
从调查的59户中得出,选择生活开支是家庭最大的支出有20户,占33.9%,选择生产投入开支是家庭最大支出的有17户,占28.8%,选择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教育支出的有15户,占25.4%,选择建房支出的有10户,占16.9%,选择医疗支出的有8户,占13.6%。从每户开支情况看,以生活支出为主要支出,占到33.9%;其次是生产支出,占28.8%。从此可以看出农民的生活还是停留在较低水平,生活和生产支出占到了支出的62.7%,生活与生产的支出占去了农民平时支出的1/2以上。
2.3家用电器普及情况
调查对象家电使用情况:拥有煤气、电橱具43台,占调查农户数的72.9%;拥有太阳能热水器0个;拥有电视51台,占调查农户数的86.4%;拥有电话48部,占调查农户数的81.4%;拥有空调5台,占调查农户数的8.5%;拥有洗衣机18台,占调查农户数的30.5%;拥有冰箱22台,占调查农户数的37.3%;拥有电脑9台,占调查农户数的15.3%。从每户家用电器的使用上看,农村的家电使用率大大提高,电视、电话的使用率都能达到80%以上,冰箱的使用率也达到了37.3%,都是一些生活中常简单的电器,而其他电器如空调、电脑等奢侈品的使用率上还是很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4影响家庭收入的因素
从调查的情况看,认为缺乏途径、不知该如何提高收入共有35户,占调查户的59.3%;选择文化水平低是影响家庭收入的有17户,占28.8%;信息来源少、信息闭塞作为影响收入的因素的仅有7户选择,占到11.9%。在对影响收入的因素调查中,影响最大的为缺乏途径,不知该如何提高收入,说明农村收入途径少,而且单一,缺乏提高收入的方法。这可能与上思县的经济特点有关,上思县是个甘蔗种植大县,单一的产业结构势必产生单一的收入形势。
2.5对当前生活状况的满意度
调查得出,对目前生活状况的选择情况:“一般”的有48户,占到81.4%,“贫困”的有7户,占11.9%,“小康”的仅4户,占6.8%,在调查中没有农户对自己生活感到生活富足。对当前家庭经济状况的感觉:“比较满意”的有4户,占8.33%,“感觉一般”的17户,占35.41%,“感觉压力很大”的有27户,占56.25%。从调查农户对当前满意度可以看出,虽然当前上思县农村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大部分调查者对当前的生活水平还是不满意,说明农民对生活水平的期望值在不断提高。
2.6对当前技能培训的需求情况
调查得出,选择“非常迫切”的20户,占33.9%,选择“比较迫切”的32户,占54.2%,选择“随便”的4户,占6.8%,选择“没有愿望”的有1户,占1.7%。从调查对象的文化水平看,农村村民的文化水平主要是初中文化,占到调查的58%,在影响收入因素调查中,文化低影响收入占到了29%,在对当前技能培训的需求情况上看,村民对参加培训有着十分迫切的需求(占到33.9%),以上可以看出当前农村村民的文化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加大提高农村人员的文化水平成了当前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3建议
3.1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及收入途径,降低风险,将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课题。从调查情况看,上思县农村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种植甘蔗,收入来源单一,可以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收入途径,比如通过推广甘蔗间套技术、甘蔗秸秆养牛和玉米秸秆养牛等措施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3.2加强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从调查情况看,上思县农民的文化还处在相对低的水平,这也直接影响到了上思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加强对青壮年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村综合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3加大政策以及资金的扶持力度
当前上思县农村条件虽然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不论基础设施,还是在收入水平、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相对于城镇来说还是很落后。当前应加大对农村政策以及资金扶持力度,增加农村资金投入,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五小”工程的维护、管理,完善农村医疗、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障等社会保险,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3.4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建设的一个新举措,包涵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的相关内容,是对农村综合条件的整体提升,有利于农村的长远发展。当前要想短时间内在全县全面拉开新农村建设,财力、物力和人力等各方面都是无法应对的,可以通过加快新农村示范点的建设,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使农村建设能找到对比点,体现出新农村的优越性,促进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4致谢
在调研和论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上思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5参考文献
[1] 柯炳生.我国的三农问题[J].广西农学报,2008,23(3):1-9.
[2] 周琳琅.试论我国农业基础及“三农”问题的转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3):14804-14805.
[3] 陈勇勤.当代中国的农业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07(7):7-16.
[4] 王友明,黄荣华.试析“三农”问题的现状及成因[J].兰州学刊,2004(1):160-162.
矛盾的格局
1978年,党的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此次改革,把农民从集体推向市场,成为了中国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农民和市场的接轨之路却渐行渐远。
结构松散,无力形成有效的组织。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以户为单位,将土地由原来的集体管理变为家庭自主经营,虽然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但农村的组织结构却比以前更为松散。纵观国内,这些年因为农业生产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引导造成的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已是司空见惯,从苹果到大蒜、从辣椒到香蕉、从柑橘到卷心菜无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农村经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低。
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利用度低。新的优良品种,新型肥料、农药产品,新的种植、施肥、用药技术,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先进的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技术以及农产品运输、销售渠道、价格等都是事关农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信息,由于深受传统农业发展的影响,农民利用和认识程度不高。
种植技术落后,农业经营效率低下。由于农民综合文化素质偏低,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低,新技术、新产品得不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虽然这几年种子公司、肥料厂家、饲料厂家和农药厂家为了推广自身的产品也加强了对农民的农业技术知识的培训,但毕竟是以其商业目的为第一目标。
管理的环节增多,政府管理的难度加大,容易滋生行败。由于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以户为基层单位,这就导致国家对农业控制的对象被放大,管理的环节骤然增多。中国对农业进行管理的通路是农业部农业厅市农业局县农业局农业副镇长农业副乡长村长自然村村长农户,配套的农业“三站一社”大部分已经形同虚设,预期作用也因松散的农业经营模式而得不到有效发挥。
化学效应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流通体制改革,逐步放开农产品市场和价格。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家庭承包经营,建立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农业经营模式初现雏形。到2008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20.15万个,其中龙头企业8.15万家,实现销售收入3.83万亿元;带动农民9808万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民年户均增收1797元,2000年以来年均增幅达10%。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与法律相配套的法规和扶持政策也相继出台,截至2009年上半年,已依法登记的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17.91万个,成员总数232.31万个,不仅拓展了就业领域和增收渠道,而且增强了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2000年中央启动了以“减轻、规范、稳定”为目标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2003年在全国推开。200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降低农业税税率,并选择黑龙江、吉林两省进行全部免征农业税试点,同时取消了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从逐年降低农业税税率,直至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免除农业税,在神州大地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宣告终结。
同时,国家还积极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三项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从2004年起,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进行良种补贴和购置大型农机具的补贴,2006年首次实施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随后,补贴品种增加、数额逐年增长,2009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7161.4亿元,上述四项补贴资金达到1230.8亿元,初步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向“三农”倾斜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
农村经营体制模式
在保证家庭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基本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和农民合作组织带动模式逐渐成为我国大力推行和实施的农业经营模式。
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主要以“订单农业”的形式组织农户发展生产,目前已被各级政府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首选模式加以大力扶持和推广。这一模式大大降低了农户小生产的盲目性,也有利于良种良法的推广与应用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此模式明显在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一种农业经营组织模式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模式,它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由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它以其小规模灵活性和因地制宜的多样性显示出与乡土农业相适应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个体农户在生产经营中势单力薄的不足,有利于保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的相对稳定。
发展小规模家庭经营,引导分散农户自发创办农民合作组织,这些做法本是借鉴日韩模式――依靠“农户+合作”模式来逐渐完成从单一农户向农户合作组织的转变。有专家学者认为,中国农村几百年来就是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而且农户分散经营,因此只能遵循日韩模式,依靠农户小规模经营,走农户合作组织和小规模农场的道路来谋求逐步发展,而不必推行规模化经营。
市场化农村
学者黄宗智曾断定:“中国农业的未来不在于大规模机械化的农场,而是在于资本-劳动双密集化的小规模畜-禽-鱼饲养和菜-果种植家庭农场”。那么,中国农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各地大张旗鼓的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农业建设之时,科学可持续发展是否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呢?
“藏富于少数的涉农大资本,而不是藏富于占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农民。”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效果如何?从表面上看龙头企业有利于组织大批农户发展生产,但在客观上却是把农民束缚在从事提供初级农产品生产的狭隘范围内,广大农民得不到这一行业的平均利润,而重点从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则可以通过这种模式合法获取农产品增值链条上的绝大部分利润。
“当前诸如农户合作组织和小规模家庭农场这样的小农经济体根本摆脱不了竞争弱势的困局。”采用农民合作组织模式,或者小规模家庭农场,以及其它各种小农经济体模式,都是只见一社一村而不思中国农业的全球竞争力和长期抗灾能力。如果按照这种思路继续走下去,那么,中国农业将持续做不强、长不大,在全球气候日益恶化、农业资源日益匮乏和农业全球化竞争等诸多因素冲击下,农业安全则成为未来发展道路上的一大不确定因素。
一年来,我市按照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的安排部署,较大规模地开展了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共举办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班12期,培训人数1176人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高度重视、工作稳步推进
根据财政部和省财政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文件精神,我们结合省校的安排部署和有关要求,及时召开了各县区函授站长专题会议,传达并转发了财政部和省财政厅及省校的相关文件。通过深入学习动员,一是使同志们充分认识到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不仅是函校工作在新形势下的部分职能转变,而是有利于促进全市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它不仅决定了函校今后发展的方向,而且确定了函校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应发挥的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二是有效的解答了从事会计函授教育工作者长期存在着“函校如何发展”的思想疑虑,增强了各县区函授站长对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为了使我市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并得到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我们专门成立了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相应职能科室、单位为成员的《市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市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计划》和《市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并结合我市实际逐级落实了任务。各县区在分校的带动和要求下,也先后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并结合分校制定的培训计划和考核评价办法,制定各自的培训方案,完善了培训措施。同时,我们组织陇县和眉县相关人员,深入乡、镇、村、组进行摸底调研,为省校和总校实施大规模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提交调研报告,受到了省校和总校的好评。为了进一步提高乡镇和行政村对农村财会人员培训的积极性,我们组织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如扶风县函授站利用县电视台对开展的培训工作做专题报导宣传;陇县、县等函授站利用各级政府红头文件等形式,进行政策宣传和动员,激发了乡、镇、村级财会人员的参与热情。同时也得到了各乡镇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使培训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势头。
二、组织规范有序、内容结合实际
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以县区函授站为主体,分校在教材配备、内容审定、师资调配、考核验收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我们按照精益求精的原则,结合上级(省校)培训要求和本级培训对象不同的实际,精选培训内容、规范培训程序,明确培训要求。在针对乡镇财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中,除要求完成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任务外,还着重强调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着力为县、乡财政部门最大限度的用好管好支农资金,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好“参谋”;为防止滋生新的腐败和浪费,严格遵守财经法规,使中、省、市的支农资金安全有效的运用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当好“管家”;让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及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实施的支农惠农政策,当好“宣传员”。在针对行政村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中,大力宣传党和政府支农惠农的财政政策,着重强调严格遵守和认真执行财经法规,杜绝腐败和浪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行政村财会人员的培训中,要求受训学员认真听讲,正确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抓住难得的学习机遇,熟悉财会专业理论知识,为生产实践储备能量。并强调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有效结合,对课堂上没有“消化”的知识,回家后继续理解“消化”;对一时理解不了的知识,回家后继续理解“吸收”。鼓励学员要有攻克难关的信心和决心来完成培训学习。与此同时,我们要求授课教员要注意结合受训学员的知识结构,在确保完成培训内容的前提下,注重培训成效,把握好学习进度,及时掌握“吃不了”和“吃不饱”学员的比率,适时调整授课进程,以确保培训学习的实效性。同时注意搜集、整理、归纳学员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培训的重点,力求解决好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做到学员能“吃得下”、“消化的好”,使培训达到应有的效果。
为了提升培训班层次,搞好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我们强调以政府名义来组织培训。我市的陇县、扶风、太白等县区以县政府的名义下发培训文件到乡镇,再以乡镇政府的文件通知到各村,极大的提升了村干部和财会人员的重视程度。同时坚持做到每期培训班开班典礼上,都有各级领导的动员讲话和要求,如县在开班典礼上,财政局长亲自主持,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亲自到培训班现场作动员讲话;陇县在开班典礼上,省校张校长为培训班作动员讲话。其它县区的开班典礼,都有财政局长、乡镇主要领导作动员、提要求。在培训师资的选配上,我们采取了两种途径,一是对有师资力量的县区,采取由主管业务科室的骨干力量讲财政支农政策,由专业师资人员讲解财务管理知识和会计核算知识;二是对没有师资力量的县区,我们采取选配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的师资巡回授课,既解决了某些站点的师资困难,又提升了培训档次。在授课教师备课方面,我们要求精心准备,精讲实用,老师要准备好课件,尽可能采用投影授课。每期培训结束时,都要进行测试,以确保培训效果。陇县函授站为了确保培训效果,还专门编撰了财政支农政策问答资料,供学员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财政支农政策。
三、培训形式多样,培训方法灵活
由于我市部分县区属于贫困或半贫困县区,加之山区县乡比率较高,为了降低培训成本,节约培训经费,我们在确保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坚决反对“一刀切”,采取了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培训模式。一是针对太白、等贫困山区县,根据村级财会人员居住分散,道路交通不便的这一实际,采取了统一安排食宿,集中在县城的方式进行培训;二是针对眉县、陈仓、陇县、岐山等县区,部分乡镇和行政村受训人员相对集中,采取集中选点,发放伙食补助,不安排住宿的形式进行集中培训;三是针对扶风、陈仓等县区部分规模较大的乡镇,采取以乡镇为单位培训模式,发放伙食补助、不安排住宿的上门培训。由于我们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了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既照顾了点、又照顾了面,极大地方便了村级财会人员参加的培训学习,受到了培训对象的好评。正是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不仅为县区培训降低了培训成本,节约了经费,同时受到了各级领导,特别是乡镇领导和村级财会人员的高度赞扬。,我们所有的培训都避开了农忙时节,这种做法,既支持了乡村基层人员增产增收,又抓住农闲时节培训学习的大好机遇,有效的解决了农业生产与培训学习的工学矛盾,为顺利完成培训任务创造了条件,也为今后的培训积累了经验。
由于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培训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各地市、各县区的情况各有不同,没有现成的固定模式可以遵循,这就需要我们面对各种不同情况进行认真的探索,并从实践中总结出符合当地自身条件的成功经验,从而在以后的培训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