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1:29: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造价专业工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工程造价 卓越工程师 应用型人才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从2010年开始,先后选了一百多所高校进行实施,我校在卓越计划的影响下进行了大手笔的教改,教改以,“卓越计划”为指导,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显现我校的办学思路、办学目标——十个共同行动纲领,即战略发展目标:省内不可替代,特色鲜明,本科教育为主的精致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人人成人,人人成才(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精神品格发育健全,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中国公民——人人成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人人成才);教育教学改革目标:三对接(专业、产业对接;课程、质量对接;教学过程、生产过程对接),三转变(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学校教育为主向产学结合为主转变;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教改涉及全校的所有本科专业,笔者参与了工程造价本科教改的一系列工作,对工程造价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有以下思考。
1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工程造价专业是随着土木工程的发展而产生的,随着国家建设工程的发展,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工程造价专业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应运而生。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其实可以替代工程造价专业,那么工程造价专业有什么独特之处?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准确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
从学校的层面看。首先,在确定培养目标时,必须结合学校的层次。我们在进行我校工程造专业培养目标时,正确分析了我校的办学层次——地方性教学型院校,把工程造价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其次,在确定培养目标时,必须考虑专业在服务范围内的比较优势,知己知彼,扬长避短。
从行业企业的要求看。首先,专业的发展依赖行业的发展,同时,行业业主对高端、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主要表现在一是咨询产品标准化,包括如尽职尽责、项目监督、争端解决的合同咨询服务,工程竣工结算的争议处理,仲裁咨询等方面咨询产品的标准化;二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实现项目数据共享、发酵等信息技术为手段,包括BIM的应用等。其次,企业是我们高校的上帝,是我们人才的主要接纳者。企业对人才的品质要求是我们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关键。
2 要有特色
2.1 必要性。特色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本质追求,特色是高校竞争优势的体现,特色是学生竞争力的代表。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其实我国很多高校在开设工程造价本科专业时都是以其学校的行业背景为依托,,比如有的以水利水电工程为依托,有的以化工工程为依托,有的以铁路工程为依托等,
2.2 特色的体现。特色的主要通过课程的设置和能力的培养来体现。是通过相应课程体系的实施来达到的,课程体系的设置是需要按照培养目标进行,先将培养目标进行分解,根据细化的培养目标或能力要求进行课程的设置,在这个过程中将课程与能力对接,课程与质量对接,在课程设置时,要注意两种情况一定要丢弃哪些过时的,落后、被淘汰的课程,另一方面,对选定要开设的课程,要求选用最新的教材,教给学生最新的、能用的上的内容。我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包括了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律等几方面。同时结合我校的行业背景,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我们设置了显现我校办学特色的特色课程;针对就业电力行业进行造价管理的专业课——电力工程概论,电网设计;中铁建设集团接纳我校造价专业学生逐年增加,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我们开设了铁道工程概论及相关的预算课程,同时还开设了方向性选修课比如,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物业管理概论、地铁与轻轨工程等,以便学生根据个人认知来选择就业方向及课程。
2.3 特色的检验。社会的欢迎程度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表现,衡量一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不能仅仅采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评价的方法更不能由本校自我评价来决定应该通过实践来检验而社会对这所高校所培养人才的欢迎程度正是对该校人才培养质量最直接,最真实和最客观的反映。
经过统计,我校近年来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我校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受到象“中铁建设集团”、“中冶集团”等国企的欢迎,同时在省电建、省建、这样的企业内我校毕业生的竞争优势也很明显。
3 如何增强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卓越计划”的实施,大多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环节的课时大大增加,出现了“3+1”(三年校内,一年校外)培养模式,“7+1”,“6.5+0.5+1”等培养模式,有些专家对于工程造价本科专业大量增加校外实习学时持有异议。无论采用哪种培养模式,大时段的校外实习会给我们提出很多问题,学生校外的实习单位怎么解决,校外实习期间学生如何管理,实习期间学生的成绩如何评定,实习的效果怎么考核等。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最根本的途径还是校企合作。
笔者认为,针对目前校企合作的窘境,应该从几个方面来解决:①从国家层面上,国家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让企业有兴趣、自愿的与高校进行合作。②从企业的角度考虑,要转变企业用人观念,我国大多数人才企业选用按照人才市场的供给择优选择,进入企业后再进行企业塑造,这个过程,企业既要承担再培训的费用,也要承担再塑造的风险。如果变目前的选才方式为“订单式”培养用人,那么企业塑造的过程在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完成,对企业来说,其实是一种风险的规避。③从学校方面来考虑,要吸引企业来合作,首先,提高教学质量是最根本的途径,只有提高过硬的,让企业信得过的产品,企业才会关注学校,才会有与企业合作的可能。其次,学校跟企业合作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进行,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
4 如何进行卓越工程培养的师资队伍建筑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对象是实实在在的工程项目,而工程项目没有那两个完全相同,每一个工程都是新任务,都有其独特的问题,所以,要创造性的解决工程中造价管理问题,就必须有创新精神,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也是我们目前关注比较少的。
我校结合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给工程造价专业特殊的政策激励教师的成长。
4.1 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念,要求教师要成为“双师型”,即既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又有“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证”,工程造价的专业教师全部考取了“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证”。
4.2 学校鼓励满足要求的教师成为山西省、太原市的评标专家,并给以奖励。支持造价专业教师在完成校内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参与社会各种项目。
4.3 学校要求工程造价专业的老师全过程参与校内基建项目的建设,并按工作内容记入考核,进行奖励。
5 结语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不断思考、寻找合适的方法和途径。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方能培养出“面向工程、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卓越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造价,人才培养,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据《2013—2017年中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房地产及“铁公基”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引擎,短期内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威力,并将贯穿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每一个阶段,因此形成了工程造价行业巨大的市场需求,工程造价复合应用型人才将大有可为。但如今学生的就业压力大,如何使他们适应社会的变化,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帮助大学生获得职业能力,怎样才能使培养的大学生更具有社会竞争力,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1当前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98年实行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来,工程造价隶属于工程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基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改造”的,偏理论,偏项目管理或现场管理,弱工程造价管理,其课程设置只是简单地删除了一些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添加了一些与工程造价有关的课程。第二阶段:2003年以后,有一些先行一步的院校将工程造价方向从工程管理专业中独立出来,作为目录外专业进行招生,但其培养模式依然基本沿用原先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和教学内容。第三阶段:鉴于基本建设及建筑市场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2012年起,工程造价专业进入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等教育获得新的历史机遇。至2014年短短几年间,全国已有135所本科院校开设工程造价专业,开始注重培养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的良好职业素养,开始重视打好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基础,开始加强合同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力的训练,然而目前高等院校更多地偏重理论,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培养方案宽而不专。
1.2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英美发达国家与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相比较,他们非常强调成本、法律和合同知识的掌握,着重培养工程商务及其管理(包括工程初始定价、中间定价及最终定价)方面的人才。但纵观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现状,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和问题: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动手能力,尤其缺少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工程投资估算管理、工程设计概算管理、工程发承包造价管理、工程竣工决算管理等)系统能力的训练,学生经济分析能力不强、法律意识薄弱和现场施工经验不足,学校缺乏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平台,校企合作模式单一,深度不够,学生岗位职业能力欠缺。这都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脱节,满足不了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需求,一定程度上也导致相当数量的本科毕业生由于不能适应企业实际需要而就业困难。
1.3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相脱节
在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中,现行课程体系比较强调理论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忽略了职业能力的要求,以书教书,所学理论知识难以与职业岗位实务对接;其次,毕业生存在现场知识经验不足、实践动手能力弱,满足不了企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需求;第三,严格执行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质量要求等是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区别于基础研究人员的基本素质,但是学生普遍对本专业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合同范本等掌握得不好、不够。
2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按照国家关于全面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精神,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职业能力为依据,校企合作为平台”的理念为指导,构建工程造价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坚持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素能教育,耦合专业培养与行业需求,在充分整合“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工程法律、工程管理”四大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将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融合到知识体系中,在“做学结合、工学结合”的模式下,锤炼具备“造价基本能力、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力、岗位职业能力”三大核心能力的复合应用型工程造价人才(如图1所示)。
3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
1)以“知识凝练和职业资格教育”为重点,构建与职业能力要求零距离对接的课程体系。对本专业所涉及的各学科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调整原有不适合的课程,整合出新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调整大学4年中所有课程和实践环节(综合性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前后关系,包括课程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比例问题,课程内容侧重点等问题;对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整合和改革,从而使课程教学内容得到优化,构建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之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同时考虑执业资格对知识结构的要求,基于知识结构设置与其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a.工程造价专业四平台基础课程建设。从行业对注册造价工程师的要求来看,工程技术、精通法律法规、懂管理、善于用经济视角分析问题是一名注册造价工程师必备的能力。因此在设置专业基础课程时,必须包括技术、法律、管理和经济为平台的课程,同时每个平台配备相应的课程作为支撑,利用实际案例图纸边讲边评边练,保证学生学透学通。b.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不仅要保留现有的技术、法律、管理和经济等课程,更应重视学生对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课程的设置,同时与造价注册工程师的知识体系融合,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未来岗位要求和就业方向设置选修课程,以此作为必修课程的补充和延伸。2)实行“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教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根据用人单位对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反馈的意见来看,学生普遍存在着经济分析能力不强、法律意识薄弱、现场施工经验不足和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差的问题。我们应在保证专业课程学时的前提下,调整校内课程的授课形式和节奏,将缩短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用于他们的校外实践环节时间。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要求安排学生在校内学习3年和校外毕业实践、毕业设计1年或校内学习3.5年和校外毕业实践、毕业设计0.5年。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入企业行业,到实际造价岗位接受训练,积累职业经验。这样的培养方式也大大缩短了用人单位的培训成本和时间,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欢迎。3)以工程造价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安排专业实践环节。紧紧围绕工程造价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计量计价能力,利用实际工程图纸安排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践、安装工程造价实践、水暖电工程造价实践和工程造价软件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编制完整建筑及其水暖电配套设施的造价能力。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负责制,即一位具有理论基础的校内导师和一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共同指导,一人一题,真题真做,综合提高学生工程造价能力。4)引企业进入学校,共建工作室。“工作室制”符合专业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能使学校教学更加贴近企业人才培养需求,有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室的建设对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在企业的支持下建立工作室,同时派技术工程师进驻学校,紧密合作充分发挥企业“项目多”和学校“成本低”的优势。通过企业的真实项目,将教师科研、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内容和生产内容,工作项目和职业能力的融合。5)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成立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模拟实训室,以典型的企业项目教学带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教学,组织学生组建项目团队按照“项目策划项目投标项目实施项目验收”运作模式完成课程内容学习,在实际运行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实践与学习中会有不同思维的碰撞,可以扩大相互间的专业知识面,在软件以及理论等知识点上相互学习、交流。在教学中运用典型的工程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以不同结构、不同基础类型、不同规模的工程图纸为教学背景,将工程实际案例融入到各门专业课程中,各门课程按照工程实际案例内容明确其教学任务,课程与课程有机结合,教师无需花费很多时间讲解工程背景,学生也无需将太多精力浪费在熟悉图纸上,学生可以在大学4年课堂中熟悉完整项目的工程建设全过程,实现专业知识与社会需要的“零距离”接轨。
4结语
在我国目前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为依据,校企合作为平台”的理念为指导,构建工程造价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坚持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素能教育,在充分整合“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工程法律、工程管理”四大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融合到知识体系中,锤炼具备“造价基本能力、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力、岗位职业能力”的核心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复合应用型工程造价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郝丽,刘海芳.以职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J].高等建筑教育,2012(3):57-60.
[2]陈德义,李军红.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执业资格制度和行业认证为导向[J].高等建筑教育,2011(6):40-42.
[3]吴瑛.“双层次螺旋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工学交替实践———以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为例[J].建筑经济,2015(5):110-112.
1.工程造价专业是教育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增设的热门专业之一,是以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为理论基础,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目前,几乎所有工程都要求全程预算,不管是业主还是施工单位或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都必须具备自己的核心预算人员,因此,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发展机会广阔。
2.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高等教育文化理论基础,适应我国和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具备管理学、 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科
(来源:文章屋网 )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翻阅这份求职信。
或许您只是在翻看众多求职者资料的时候揭开了它,但对我而言,您揭开的将是我人生新的一页,因为您的厚爱和关照,我的人生将在此刻出现一个值得纪念的转折点。
我就读于XXX大学土木工程系工程造价专业,通过三年的努力学习,掌握了土建概预算和安装概预算的一些基本知识,并能熟练的应用它们。打走进这大学的门槛,作为来自农家的女孩,我深知所选的工程建筑专业在性别上于自己很不利,所以在这三年的大学期间,我在不落下学习的同时,利用周末在外做兼职,比如发传单,做促销,做校园,家教等等,现在我在做餐饮服务这个兼职,在赚取基本生活费以减轻父母负担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我锻炼了自己的社交以及为人处事的能力!
大一暑假,我参加了一个计算机培训班,熟悉了C语言,VISUALFOXPRO,能熟练掌握AUTOCAD,高级办公自动化软件,对资料软件和预算软件也有所了解;在课余生活中,我经常查阅和专业相关的资料,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学,努力开拓视野,同时也积极学习和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期间我参加了资料员和造价员的考试,并取得了相应的证书。大二暑假,我到咸阳一家工地实习了一段时间,主要是做资料,刚好我的师傅之前也是学预算的,她做资料的同时也向她所属公司报量,这期间我受益匪浅。
通过在社会实践中的学习,我认识到工作中的团队精神以及同事之间的协同能力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乐观,积极向上,良好的心态会让一个人在工作中很快就可以找到自身价值,找到归属感!工作是自己以后人生的很大的组成部分,所以我很珍惜工作!
虽然我还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但是,我相信通过我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以前的工作实践,再经过两三个月的试用后,我能够胜任此工作,诚心的希望您能给我一次机会,我将用自己的行动和能力来证明自己。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摘要: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具备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工程造价专业是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相结合的学科,而《建筑学》作为工程造价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其重要性一方面奠定学生的建筑工程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引领学生对工程造价专业有更深刻的理解。本文结合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探究《建筑学》这门课程的改革核心,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为培养应用型的工程造价人才打好基础。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筑学;改革探究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强,工程造价专业是建筑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要求较强,而现行的教学体系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对建筑学相关知识不能与实际相结合,理论上的知识不能得到转化是目前专业学习的一大障碍。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注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在建筑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较明显的提升,为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树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核心
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知识摄入和对学科的理解,其次,在教学内容选定的同时建立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不断更新教材结合实际工程中的现实应用,进行对比,了解建筑工程的通常做法同时将富有创新性的新技术、新标准渗透在教学中,比如建筑节能性的设计理念的发展,建筑施工中围护墙体常采用空心陶粒砌块不仅能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还能减轻墙体的自重,使学生对建筑工程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的了解,课堂教学不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确保学生学有所用。
《建筑学》是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等基础知识相结合的课程,其教学内容繁杂,学生不易掌握。对于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主要要求其能够识读建筑施工图纸熟练掌握各建筑部分的构造及其特点,对于建筑设计不做过高的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知识,因此建筑学主要教学理念“重构造,轻设计”。在确立的课程体系后对教学内容要做到突出重点章节、突出核心知识点、突出实用性。《建筑学》教材的各个章节由于主要介绍建筑基础知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学生较难入门,所以要求老师对各章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分清主次,将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并注意结合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联系其他课程,如工程概预算、施工组织等课程,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并学会知识间的相互结合。
二、教学方式改革是基础
教学方式的改革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式的改革包括利用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加强学生课程设计、校企结合组织学生对施工场所进行参观实习等,突出实践的重要性。
现代信息化的教学设备使学生能通过动态的视频、截图对所讲知识有一定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一些建筑结点的构造,形象直观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通过观看相关资料了解新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技术,丰富学生的学科认识,开阔视野。借助实物比较讲解复杂的建筑和典型的建筑构件,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身的建筑培养自己的立体感,对建筑的平、立、剖面图有自己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筑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重视学生课程设计环节。通过实践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掌握基础设备的使用,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校企结合的情况下,安全的环境中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已建和在建的不同结构、用途的工程,通过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讲解工程的设计、施工、工程建筑的管理,结合造价工程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事项进行介绍,使学生对施工作业环境有更深入得了解。
注意教学方式的改革,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一方面培养学生对建筑物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意义。
三、课程评价改革是保障
学习最后阶段的课程评价是对老师和学生在该课程的综合评价,既要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又要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起到一种引导作用。《建筑学》课程内容既需要学生理解又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在一定程度上的活学活用,同时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还要求有较多的专业知识的积累,这些都需要通过评价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客观的对课程进行评价,更充分的体现课程的教学实践意义。传统的试卷考试的形式太过片面的概括学生的学习情况,除了将课程设计作为成绩的一部分之外,还建议将最后的考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闭卷知识的理解、记忆的考察,应以部分是课堂实践,选取合适的图纸对学生进行考察,学生独自完成建筑设计的某个不同部分,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认图的能力,从而综合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其结果也有助于老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
工程造价专业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与土木类其他专业相比对知识的要求和掌握领域有所不同,经过改革《建筑学》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于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掌握应用,还需不断的完善课程教学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潋,宋玲,郭琦.工程造价专业本科学生系统思维与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06):26-28.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Li Fumei
(Tangshan Secondary School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Tangshan 063000,China)
摘要: 本文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分析着手,提出采用系统性的毕业设计方式对中职院校建筑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进行结业训练考核,以求有效提高其在进入相关岗位之前的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保证对口就业。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t has made an analysis on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requirement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firstly, and given the purpose that it can use systematic graduation project approach in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training for professional graduates in graduation examination in vocational school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ability before they enter the relevant positions, enhance their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ability and ensure employment counterparts.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工程造价管理 职业能力 毕业设计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ability; graduation project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287-02
0引言
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中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能否实现顺利对口就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满足相关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毕业结业环节作为中职教育环节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结业考核有效的衔接,采用有针对性的结业考核方式,模拟实际岗位工作过程,让学生在结合考核过程中增强职业体验,实现与实际工程造价工作的零距离接触,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值得我们进行广泛深入的思考与探索。本文拟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员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谈一谈建筑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结业考核采用毕业设计方式的计划、实施及考评方式。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分析
我校作为一所国家重点建筑类职业教育中等专科院校,所开设的工程造价专业作为主打专业多年来为河北省各地市及京津唐地区建筑业输送了大批专业造价管理人员,为了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我校专业教师对本行业做了相关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综合各用人单位意见,总结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岗位的从业者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职业能力要求:
1.1 专业能力
1.1.1 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基础知识要求①掌握《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基础知识;②掌握《房屋建筑构造》基础知识;③掌握《建筑结构》结构构造、混凝土结构平法基础知识;④熟悉《建筑材料》基础知识;⑤熟悉《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基础知识;⑥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基础知识。
1.1.2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专业技能要求①建筑工程造价专业技能要求。掌握地区《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有关定额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并能结合实际工程图学会定额项目工程量计算方法;掌握国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有关建筑工程清单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并能结合实际工程施工图学会清单工程量计算方法。②建筑工程计价专业技能。能根据地区《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有关定额消耗量标准,并结合当时当地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市场价格信息,计算定额项目工料单价;能根据国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清单项目所综合的定额项目,并结合企业管理费率、利率标准计算清单项目综合单价;能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有关计价规定,并结合地区《建设工程费用定额》、政策法规及招标文件或合同要求,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它项目费、规费及税金,最终确定整个单位工程造价。③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软件操作技能。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岗位工作中,基本上电算已经代替了手工计算,预算软件应用越来越普遍,从大量的人才招聘信息来看,很多用人单位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岗位明确要求,能熟练操作相关预算软件。因此,在扎实掌握上述建筑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计量与计价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必须学习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软件操作技能,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2 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指个人在职业和公共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做出解释、思考和评价,特别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如在造价教学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些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及新的政策法规随时更新出台,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授之以渔”更重于“授之以鱼”,培养学生具备相关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能力。
1.3 公共能力公共能力是指处理社会关系及与他人负责任的相处和相互理解的能力,包括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处理、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等,社会能力是完美实现个体职业人和社会人双重角色的能力。在实际建筑工程造价工作中,编制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造价文件,常常是一个团队通力合作的成果,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就必须具有良好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协调、群体意识等方面的社会能力。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考核
职业能力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其能力包含专业能力、自学能力和公共能力,建筑工程造价毕业设计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以上综合职业能力,这三者在具体的工作情景中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2.1 毕业设计实施计划
2.1.1 时间安排建筑工程造价毕业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其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及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专业技能,也就是在完成所有相关的基础专业课程之后,因此,毕业设计的时间宜安排在总学期的最后一学期。
2.1.2 学时计划建筑工程造价毕业设计的内容包括:建筑工程计量(手工计算)、建筑工程计价(手工计算)及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软件操作三方面。根据中职学生特点及实施的经验,教学学时集中安排约8周时间,具体程序及时间分配:①建筑工程计量(手工计算)90学时约3周时间;②建筑工程计价(手工计算)60学时约2周时间;③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软件操作约90学时3周时间。
2.2 毕业设计具体实施过程
2.2.1 确定毕业设计任务指导教师根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实际工程施工图,要求学生根据施工图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计算工程量,编制工程量清单,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它项目费、规费和税金,最后完成整个单位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工作。具体项目任务的布置由教师以项目任务书的形式发放给每位学生。
2.2.2 学生合理分组在毕业设计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项目任务,同时也更接近于实际工作过程情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取得成效,分组合理与否至关重要,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各小组组长通常由组内学习成绩较好、组织能力较强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
2.2.3 项目任务实施①资料准备。各小组根据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收集准备相关资料,包括国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地区《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建设工程费用定额》及当时当地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市场价格信息等。②拟定施工方案。各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讨论,并听取教师意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图拟定合理施工方案,如土方工程、脚手架工程、模板与支撑工程、垂直运输工程技术措施,现场施工机械使用计划等。③计算工程量。各小组内、小组间充分讨论交流,并咨询教师意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图、施工方案列出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并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措施项目工程量。④编制工程造价文件。各小组内、小组间充分讨论交流,并听取教师意见,根据计算出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措施项目工程量,结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建设工程费用定额》、当时当地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市场价格信息,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它项目费、规费和税金,并汇总确定整个单位工程造价,编制说明、填写封面、装订完成整个单位工程造价文件编制工作。⑤成果提交。每位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按时向教师提交阶段成果,比如建筑工程计量阶段结束后,学生应提交工程量计算书,建筑工程计价阶段结束后,学生应提交建筑工程计价文件(其封面形式可以是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等)。
2.3 毕业设计考核评价
2.3.1 组内自评在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经充分讨论交流,各小组成员先独立完成有关项目任务,再小组内相互检查评价,找出差异、分析原因、相互改进。
2.3.2 组间互评在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每完成一阶段任务,小组间相互检查评价、找出差异、相互改进。
2.3.3 教师评价在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留意各小组任务的进展情况,并给以必要的指导,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同时对每小组阶段成果进行及时评价,既肯定其成功方面,也指出其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从而保证整个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
2.3.4 成绩评定成绩评定方式对整个毕业设计过程应具有正面导向作用,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按照这一原则,我们制定了建筑工程造价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方式见下表:
3结束语
经过我校的实践表明,建筑工程造价毕业设计,采用基于项目导向教学理论,模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际岗位工作过程,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准岗位工作过程中培养和发展了相关职业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顺利就业,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主编.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造价专业人员的从业现状以及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造价专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工程造价专业人员 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数十年来,我市造就了一支逾4000名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队伍,广大的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分布在建设、施工、设计、监理和造价咨询等单位不同的岗位上,为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发挥了巨大作用。
工程造价管理涵括着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财务以及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近年来,我市采取不同形式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实施了继续教育。去年末,聘请同济大学教授针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进行了专题教育。还编写整理了近4万字的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包含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法规、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财务文件、监理造价控制文件、合同管理资料、国外工程招投标、施工索赔等专业知识,并通过工程造价信息网,供大家随时登陆学习。省住建厅《关于山东省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业务水平等级证书管理办法》的规定,持有等级证书的专业人员,要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业务工作水平。这一切,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工程造价管理,既突显个人技术专业素养,更需要职业道德的支撑。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个别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低下,是制约工程造价管理领域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开展的工程计价检查中发现的诸多问题,如故意高估冒算、有意压低造价、公然索钱要物等违规行为,更多的是暴露出我市少数工程造价专业人员职业道德严重缺失的现实,已严重损害了工程造价专业人员队伍的社会形象。
职业道德的主要含义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内涵。首先,爱岗敬业就是要珍惜岗位、敬重职业。造价专业人员,在英国被称为工料测量师,于1891年始建执业资格的考试与认证制度 ;在日本被称为建筑积算师,于1979年创立了建筑积算师制度,并一直非常重视准入管理至今;在美国被称为执业造价工程师,于1976年创立了资格考试制度。在这些国家里,造价专业人员职业都经历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与演变。在我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建立于九十年代,我省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制度早其十年。资格管理制度建立的同时,也确立了造价专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作用和职业需求。其次,诚实守信就是要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讲信用、信守承诺。作为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常是独自一人,独立从业,缺少外部环境约束和监督,诚实守信尤显重要。诚实守信是职业态度的起码要求,要诚实劳动,信义为重。不能弄虚作假,更不能坑、蒙、骗。凡处事就要公道、公正、合理,不能从私心杂念出发,变成以岗谋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化公为私。否则,就会损毁自己的职业,甚至损毁所从事的行业。而奉献社会,最起码要做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够体现出其真正的社会价值。
厚德载物,重视品德就能像大地一样容养万物。广大的工程造价专业人员,要在自己的工作中,诚实地劳动,襟怀坦白,光明正大,对人处事出以公心,讲究信誉,体现价值。用高尚的职业道德,撑起人生进步、事业发展、行业兴旺的风帆。
核心课程教学全能型比例18%(根据多个学校调查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由上述调查结果可知,当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总体比较年轻,刚出校门的研究生比较多,普遍企业一线工作经历较少,在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诸如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广联达造价软件应用全部能教的教师较少。这类教师对工程造价整个专业课程体系难以融会贯通,很难在实训环节全面指导学生。此外许多工科院校的青年教师,大都是高校到高校,没有经历过生产或工程一线的实际锻炼,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加上教学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欠缺,难以真正做到联系工程实际问题开展教学。
二、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多数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缺少实践机会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大多数招生人数较多,而教师往往严重缺编,部分高职院校为应付教育厅检查不惜伪造数据,通过虚填兼职教师人数来达到师生比。经过调查,很多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年课时量达到600学时以上,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上课备课,缺少学习培训以及参加校外实践的机会与精力。
(二)学校缺乏相应的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建设机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发展迅速,很多院校招生规模暴增,在工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必须每隔两三年深入企业一段时间,才能把行业最新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面对工程造价专业的高实践性要求,与之相对应政府与学校缺乏相应的培养机制,每年在省教育厅筹划下虽然有一些教师企业锻炼机会但也是相对较少,比例有限,面对庞大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群体,通过如此狭窄的渠道获得实践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三)高职院校教学相关领导认识误区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停留在介于高中和本科大学之间地带,管理高度行政化,一些高职院校领导甚至担心教师在企业锻炼能力提高,不再专注教学,不好管理,这也是出于现实的考虑。一些高职院校领导认为教师大量出去进行企业实践锻炼,学校课程没教师带,在本来教师相对较为短缺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显得捉襟见肘。还有些学校高职院校系部领导工资系数取决于系部教师工资的平均数,如果出去锻炼教师较多,个人的收益会受到影响。甚至还有一些高职学校领导认为教师出去企业锻炼,有些教师在外面工资薪酬比在学校还高,容易影响军心使在校教师无法专心教学。为此一些领导视专业教师在企业兼职锻炼为洪水猛兽,甚至要求专业教师在学校实行坐班制。
(四)一些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的职业惰性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纯粹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出身的并不多,大多数由土木工程或者其他工程类专业转入,能够带本专业一两门课程就觉得比较吃力,如果要成为本专业行家里手,能带建筑工程概预算、清单计价、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核心课程就必须花费很长时间自己摸索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才能教好这些课程。这些外专业转入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满足于上好一两门课,即使有企业锻炼的机会也出于个人面子问题不愿意进入企业从基层预算员做起,这些心理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这类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在实践能力上的提高。
三、三明治模式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一)加强实践能力素养在教中学
教学相长,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在施教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己对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即教师通过教而促进自身的学。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的核心能力主要集中在能够使用编制有关工程定额;具备从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编写各类工程估价(概预算)经济文件,进行建设项目投资分析、造价确定与控制等工作基本技能;具有编制建设工程设备和材料采购、物资供应计划的能力;具有建设工程成本核算、分析和管理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课程中比较体现实践能力的课程主要有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这几门课程只有深入实践、参加过实际工程项目才能熟练掌握技能,才能在有限的课堂上把知识讲透,讲得深入浅出。青年教师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会发现实践能力的不足,这是“三明治模式”的第一步,通过理论教学发现自己的不足,据此获知需要提高实践能力的方向和目标。
(二)通过注册造价师执业资格考试获取行业准入通行证
这是“三明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下进入企业的通关证。注册造价师考试课程分为四门,这四门课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应该努力通过造价师执业资格考试,只有通过了造价师考试才能较为方便地在企业兼职,也相对在行业有较多的话语权,能够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造价文件。
(三)进入企业锻炼承担企业项目任务
这是“三明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第二步。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应该每隔三年或者五年进入企业锻炼一年后再回来教学,高职院校应力求建立这样的教师培养机制。专业教师进入企业之后,力争参加项目,比较合适的是进入造价咨询公司,直接从事一线工作,诸如全过程造价管理、工程跟踪审计、招标控制价编制、投标报价编制、工程结算等。通过这些工作的磨练,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可以比较深刻地掌握工程计量计价,定额使用换算技能,这在学校的教学中是很难领悟的。另外在企业从事实际工程造价项目时候,能够体会到很多书本学不到的经验,甚至现行定额无法解释的问题,通过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践能力提高的过程。特别是全过程造价跟踪审计项目,对一个造价项目可以从破土动工到竣工验收整个环节都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在工程结算时,面对施工单位结算资料的造价审减问题,审查工程量,审查取费,审查单价,审查变更索赔等资料,都可以学习到很多工程造价实践知识,这些专业实践知识将会进一步强化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回校任教把实践经验总结成为专业实训资料
这是“三明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第三步。在学习到丰富的实践经验后,回到学校后进一步进行总结提升,这是专业实践技能回炉重铸的过程,可以开发校企合作教材,把工程结算资料、工程商务标投标文件等这些真实的工程项目案例资料整理成实训资料,从而在指导学生实践时能真题真做。特别是一些工程商务谈判,一些工程审计中定额的理解分歧,一些工程合同纠纷以及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等造价案例,是书本上永远也学不到的宝贵经验知识,当专业教师把这些实践中获得的真知灼见用于教学,教学过程也能够栩栩如生,高度仿真工程现场。
(五)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在企业兼职
这是“三明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第四步。200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明确提出“制定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的管理办法”。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之外,如果能在企业兼职成为建筑公司技术顾问、项目经理或者造价师事务所合伙人其实对教学也是一种很大的促进。在企业兼职的同时可以学会处理各种工程实务,并可以利用企业工作的身份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联系实习、就业单位,这其实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措施。特别是工程造价专业教师从事企业兼职工作,如果涉及招标控制价编制,投标报价编制,工程结算审计等问题可以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工作的助手搭档,引导学生真题真做,快速进入到工作角色中来。
四、结语
【关键词】双证通融;工程造价;实践教学
一 引言
2014年我院提出了"双证通融"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即以国家注册工程师制度为导向,制定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方案,将参加注册工程师考试所必备的知识体系、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等,有机地融入现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全过程,加强执业资格考试所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完成规定学业取得毕业资格证的同时,并考取由中价协统一颁发《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证书》,为尽早具备执业资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工程造价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除知识理论课程的学习,还应加强实践性教学,以保障工程造价专业人才能力的获得。根据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出发,进行实践教学的构建。这不仅是检验学生掌握和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也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及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
二、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育体系应具备的特征:
1、稳定性和持续性。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育体系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 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或办学思想中融入实践教育思想; 持续性则指学校对实践教育思想的一贯坚持和有效实施,并从加强实践教育出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2、复杂性和适应性。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育体系是一种开放系统,在系统边界上与环境信息、物质和能量交互作用。当教师、学生、课程或专业等教学环境发生变化时,便通过系统中要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以及系统本身的调节作用, 即自我调整、自我适应或自我学习,从而使系统达到稳定的状态。在日常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育的开展中,应根据社会环境或需求不断进行调整。
3、整体性与相关性。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育体系不是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简单组合,而有统一性,各组成部分或各层次的充分协调和连接,提高系统的有序性和整体的运行效果。课程设计着眼于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单一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则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相关性指系统中相互关联的部分或部件形成"部件集","集"中各部分的特性和行为相互制约和约和工程造价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相互影响,这种相关性确定了系统的性质和形态。
三、工程造价实践教学的内容优化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工程能力的强弱在工程实践中十分重要。需要在人才培养的定位、教学计划、教学实践中,强调学生工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更是体现高级应用型人才教育特色的关键,是否能达到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关键是实践教学是否完善,是否有特色,因此可以从完善实践教学安排、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着手。
1.软件实训课程
工程造价专业针对课程内容及社会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最先进的管理软件, 其中包括图形算量软件、钢筋抽样软件、清单计价软件、电子标书系统等。 这些软件可应用于工程造价专业,以深入了解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流程;可应用于技术经济专业,为可行性研究分析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招投标和造价管理理念与思路,还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实力。 通过软件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应用,从而有效掌握业务的具体流程和方法,具备'出校即能上岗'的能力。
2、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工程造价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设置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更多地从实际应用中深刻理解、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 形成由单一到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转化架起桥梁"。主要有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和专业领域综合技能训练。基本技能训练包括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制图训练等。在此基础上,根据课程特点,把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进行专项技能训练, 最后加强专业领域综合技能训练。
另外,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客座讲演等形式加强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是指在根据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践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凝练和总结出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巩固和加深对工程计价学理论、方法和实现技术的理解,避免理论学习与实际的脱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模拟教学则是让学生在实验室通过模拟实验软件(即工程设计图纸、实物模型、计算机计价软件一体),进行工程造价所有管理过程模拟,由于模拟实验所包含的内容丰富,涵盖的工程类别全面,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能够使学生全面的了解今后执业时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在模拟实践中,锻炼他们的专业技能。客座讲演是将工程造价管理专家请进课堂,它可以作为正规课堂的一部分、系列讲座的一部分或者是作为学生会的活动,使学生更多的了解工程造价专业的实际工作情况。
3、实训基地建设
增进校企联合, 加强基地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必须以造价企业为依托,必须加强学校与有关建筑企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资源开展实习教学,节省实习经费,提高实习效果,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实习基地建设与学科建设、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有机结合。
基地建设"应依托行业",坚持开放式办学",努力使产学研有机结合。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指在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 聘请实习基地的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担当现场指导教师, 与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此模式有助于调动协作单位参与实习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稳定教学实习基地。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随着高职院校数量和招生人数的迅速增加以及各个专业的不断细化,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应采取何种方式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我本人曾经在施工企业从事造价管理及概预算工作,后有幸成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一名专职教师,通过这几年工作及教学经历,现对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谈一点我的认识和想法。
一、了解社会需求及岗位需要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关于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纲要中对甘肃省施工企业和年投资规模不断增加,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将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同时,我国已处于地震多发时期,汶川、陇南、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雅安等,造成大量建筑物倒塌,灾后重建工作也加大了对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所以社会对高职工程造价管理类人才的年需求量也在随之增加。我在工作之余对甘肃省目前工程造价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进行了一些了解,大体如下:
1.人才需求量大且有增长趋势
人才需求量大且有增长趋势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建筑业作为我省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对全省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每―个工程项目又都离不开造价人员的参与,因此整个建筑业的发展给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并且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从业人员的需求量有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全国建筑市场逐步开放和规范,一系列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各地的会计师事务所、造价咨询公司、不同体制的设计院(所)、建筑工程公司等纷纷成立,增加了对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总量需求。
2.对造价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有所提高
企业无论是技术、质量,还是管理、效益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现阶段我省乃至全国的工程造价管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是:(1)低素质的人员供大于求,真正高素质人才却十分有限。所谓的“高素质”,既包括专业素质如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又包括基本素质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用人单位更看中员工的基本素质,他们认为专业素质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比较轻易提高,但基本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有的用人单位反映,对基本素质低而专业素质高的员工用起来更不放心,因为他们随时可能变换工作岗位甚至为了个人利益泄露公司秘密。(2)“复合型”人才稀缺。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指既懂预算又懂施工,既懂专业又懂管理,既懂造价又懂经济和相关法律法规,既能搞土建预算又能搞安装预算、装饰预算等。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除了具备“高素质、复合型”外,还要有动手能力,能持证上岗。企业往往要求毕业生最好能一到单位就马上上岗,或者经过短暂的培训后马上投人工作,这就需要学生在学校就能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最好取得专业岗位资格证书。
3.明确毕业生的从业范围和就业岗位
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中小型设计院(所)、建筑企业、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及房地产开发公司、市政工程公司、监理公司、中外合资或合作、外商独资的工程公司等建设业主单位、建筑安装施工单位和装饰公司等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相关工作的,一般从单位工程预算等基本工作开始做起。
二、不断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主要由“三阶段三能力”构成,即通过三阶段的学习:理论学习阶段、综合实训阶段、顶岗实习阶段,掌握三项能力:专项基本能力、综合实务能力、顶岗实践能力。每个阶段都有各自阶段的主要培养目标,各个阶段之间的能力又是有机统一,互相支撑,互相影响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技能训练为主体,以工学结合为教学实施主要方式,建立职业特色鲜明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和谐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真正实现学生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毕业即就业。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具有熟练从事建筑、安装及高级装饰工程预、结算,以及工程投标报价与招投标的能力,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从而在毕业后可以到中小型设计院(所)、建筑企业经营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建设业主单位、建筑安装施工单位和装饰公司从事工程造价的相关工作。就技能而言,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识图、计算机应用和操作技能,进行经营管理决策;掌握财务管理及审计技能。
三、结合高职特色进行课程设置
高职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专业课程要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进行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时,必须突出高职特色,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专业课的课程安排上,凡能设实训环节、有条件增加实训部分的课程,都要增加实训环节,而且形式要多样。通过对实训环节的增强,达到部分好学生一毕业就能顶岗作业,一般学生经过很短的见习期就能马上胜任工作的要求。此外,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学生的“双证书”政策。因为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肯定优先选用有“职业资格证”的学生。所以,为了改善学生的就业环境,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我们在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必须考虑学生毕业时能否获得“双证”。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是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为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建立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基本功扎实、勇于创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双证”融通的人力资源保障。工程造价专业也不例外,要办出有特色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必须要完善和优化教师队伍。一方面,让现有教师参加进修和培训。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也是高职院校对岗位需求进行调研的良好机会;不仅使学校了解社会需求,也使学校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上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由于高职院校的连年扩招,教师数量已明显不足,因此在鼓励现有教师进修的同时,必须加强人才引进。高职院校的教师引进工作不必效仿普通高校“非高学历不要”的做法,我们既然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就势引进一批有专业技术的能工巧匠,同时还应制定相关政策,真正做到使这些人才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
综上所述,发展高职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和专业的逐渐细化都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工程造价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其人才的培养定位等问题正在摸索中进行,其健康发展也为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和期待,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的师资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才能使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不断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持续保持较高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李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研究》.《时代教育》,2012(11).
[2]何小雄.《高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2 +1人才培养式的改革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9).
关键词 工程造价 建设方案 教学改革构建
1专业现状及优势
1.1人才需求状况
根据统计资料,浙江省共有30902人具有工程造价执业资格,而对于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需求却在43000人以上,目前尚有13000人的缺口。目前,浙江省开设工程造价专业的院校有:浙江广厦学院、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工业职业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年均培养人数为950人。可见,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数量远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为实现“建筑强省”的目标,浙江省“十二五”建筑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建筑企业经济技术人员的需求数量翻一番,因此对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培养大批高质量的工程造价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1.2现有基础及优势
我院造价立足浙江,面向行业,着力培养懂经济、会算量、能计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专业发展定位准确。本专业现有在校生423人,随着我省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招生规模将逐年扩大。
自2010年10月工程造价专业被列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以来,通过深化教学内涵建设,实施“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养方案,针对岗位能力开发课程的人才培养思路,初步形成了“能力本位,双证融合”的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基本能做到上岗即能上手,好用、实用,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1.3课程体系得到优化,课程建设初显成效
近年来,本专业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进行课程重组,开发综合性课程,精选课程内容,灵活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加强课程改革工作,对《建筑工程计价》、《装饰工程计价》两门课程进行工学结合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逐步应用于教学。现有院级建设课程3门,已有专业教师主编的正式出版的统编教材2部,校企合作编写的校本教材4部。
在课程教学中以项目为导向,采用实际工程项目真题真做,学生根据任务要求,结合地方的行业标准,分组自主进行招标、投标等全过程模拟。
1.4初步形成了一支职业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目前,教学团队有专兼职教师23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1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8人。团队成员中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人,浙江省水利厅“325”拔尖人才第三层次人选1人,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1人。
工程造价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4名。其中,正高职称教师1名,占7%,副高职称教师6人,占43%;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0人,占71%;团队中来自生产、管理、咨询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8人,占57%,其中高级工程师7人,工程师1人;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4人;专业教师社会兼职率超过50%,并且能够带领部分学生共同参与实际工程造价工作。硕士学位7人。团队中40~49岁的教师4人,25~39岁的教师12人,平均年龄为36.7岁,团队中35~50岁年富力强、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有11人,占78.6%。
2专业建设内容
2.1工程造价专业岗位能力的构建
通过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四大能力(如图2-1,专业基本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岗位迁移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分析,构建专业能力考核方案,实施全学程的能力考核。
2.2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组织模式的构建
2.2.1通过校企合作,完善并实施“2+1”分阶段的教学组织模式。具体思路如下:
(1)第一阶段教学组织模式:为第1~4学期(教学组织模式的2),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培养和专项技能培养。在基本技能培养环节(第1~2学期),学生主要在校内进行课堂教学,掌握工程造价所需的识图、施工工艺等基本专业基础知识,为后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做准备。在这期间,企业参与教学计划、课程大纲的设计。教学主要是由学校专任教师担任。每学期辅以1~2周的实习实训,由企业派出专业人员以专家授课、开展专业讲座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所学的专业,由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认识实习和工种操作实习,提高学生对专业的期望和兴趣;在专项技能培养环节(第3~4学期),利用学校和企业提供的多个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仿真性”的学习,以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核心的技能。
(2)第二阶段教学组织模式:第二阶段为第5、6学期(教学组织模式的1),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其中第5学期,以企业冠名的方式以整个班级为单位在特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完成,由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学校专任教师为辅承担岗位实习教学,采用岗位实践和集中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学交替。第6学期,学生到各自的顶岗实习单位完成实习。每月定期由校内指导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学生们进入真正的工作岗位,在岗位上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培养零距离上岗的能力。在这期间,建立起校企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管理机制。
2.2.2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树立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的理念,基于四大能力平台,以工程造价关键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参考职业资格标准,注重教学内容与从业岗位四大能力的相互衔接。将工程造价全过程分解成识图、计量、计价等几个阶段,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式组织教学,从根本上解决学做脱节的问题。
(1)课程体系架构见图2-2。
(2)课程教学进程见表2-1
3存在的问题
“2+1能力本位、双证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现形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工程造价岗位群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尚未完全形成,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需进一步提升,“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数量还不够;与企业深度融合需要进一步探索,企业和行业兼职教师还没有完全参与到教学环节全过程,缺乏有效的合作保障机制;课程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力度不够,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相对薄弱;社会培训、技术与咨询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4结语
什么质量的专业建设方案培养出什么质量的学生,专业建设方案、教学计划的动态管理是高职高专院校提升质量、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依托行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依据就业需求制订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方案是合理的、可行的。我们学院的工程造价的专业建设方案的构建与完善需要我们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要想培养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我们专业建设方案的构建与完善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赵景利.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初探[J].职业时空,2007,(20):92.
[2]李云春,李敬民.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教育研究,2011,66(1):19-23.
关键词:工程造价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职院校目前已将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改革发展的新突破。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基本完成了规模扩张,开始转向内涵建设,在院校运行上强化市场导向,重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注重学生能力与就业市场的“零对接”。作为天津市高职高专重点建设的工程造价专业,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办学上规模、育人上质量、管理上水平”的要求,在推进工程造价专业校企合作、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富有创新意识的实践,探索出了一条立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的适合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办学新路子。
下面就工程造价专业如何走校企合作的路子做一点探索,与同行共同讨论。
一.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依托行业、企业,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搭筑平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具体地说就是为所依托的区域行业企业服务。专业发展因企业的生存发展而生存发展。因此,要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和行业企业建立密切的“血缘”关系,把工程造价专业融入行业企业之中,把行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专业建设中,使工程造价专业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才能真正实践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职员互相兼职,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实现校企互利双赢实践证明,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人员相互兼职,是保证校企密切合作的一种有效方法。学校应该花大力聘请一批大中型建筑企业的领导和技能专家担任造价专业的校外专家,同时派出造价专业骨干教师担任一些企业职务。“双师型”教师能够使教学改革和专业设置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双师型”教学团队是推行学生“双证制”的实施者。造价专业高职学生在获取建设行业如施工、质检、安全、材料、监理、造价、测量放线等岗位证书的过程中,“双师型”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理论、技能双重优势,切实承担培训、指导任务,使学生活学活用,不断创新,满足其就业需求。同时,可根据社会和建设行业发展所需及时调整专业内容,切实满足学生就业岗位对理论、技能的双重需求,使“双证制”真正落到实处,收到预期效果。“双师型”教学团队是立足地方经济,沟通专业招生与就业的桥梁。“双师型”教师经常深入工程实践,了解建设行业人才状况、人才需求及生源愿望;反过来,社会及行业也通过“双师型”教师,了解专业状况、专业设置和师资水平等。因此,“双师型”教师是吸引高质量生源的联接点,是提高就业率的纽带。
2.校企共建专业,使学校与企业同舟共济,一是根据企业需求,共建专业。所有人才培养过程完全按企业要求进行,做到了真正的“零距离”人才培养;二是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出建设方案,引入企业标准建设实训基地。三是共建师资队伍。我们学院的工程造价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就是和天津市星源有限公司合建的;四是共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程造价专业已和行业企业建立了以行业企业人员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紧密关注行业企业动态,适时引入行业标准,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社会、行业、企业资源,使专业资源共享平台得到快速发展。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培养方案紧密结合地方、区域经济,与行业主管有良好地合作关系,使我们专业始终能紧跟最新技术、规范和标准,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例如:天津市从2012年执行的新定额计价规范,我们是从2012年就以补充讲义形式进入课堂,比其它学校提前进入课程。从而彰显了高职教育特色,以最快捷方式接受最新规范、标准、技术和工艺,让毕业学生以高技能和新技术回馈社会。
二、贯穿校企合作的教育理念,设计新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如何制定一个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尤为重要。人才培养方案在某种意义讲是学院和专业的“宪法”,是学院建设特别是专业建设主要核心内容。而要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就必须贯彻校企合作的教育理念。
1.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科学界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必须根据企业提出的学生就业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明确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是什么,岗位能力要求是什么,岗位核心能力是什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由企业人员参加,以企业人员为主,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岗位能力分解,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和岗位群,对应的基本岗位能力,岗位核心能力,从而科学界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2.根据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明确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原则,遵循行业规律、高职教育规律、学生自身成长规律,确定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岗位能力所对应的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支撑课程及主要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重构理论教学体系,夯实实践教学体系,职业素质教育融于其中,进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3.在确定工程造价专业主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高职教育规律特点和企业的要求,设计课程模块
根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共性和不同的个性特点,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重心,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为重点。按照职业素质、岗位能力、岗位能力拓展以及学生岗位能力提升的不同要求,我院工程造价专业设计出基础知识能力、专业知识能力、职业素质教育、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等若干个课程模块。
4.按照确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整体设计优化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等人才培养环节
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要求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结合理论教学尽可能的对学生进行模拟仿真训练,达到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操作的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在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设计足够的时间来保证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保证有1年左右的顶岗实习。由于确定了企业参与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和与企业共同定岗位、定能力、定课程、定模块、定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式,实实在在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整体设计优化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等人才培养环节,达到企业满意,学生接受,老师认可,社会肯定。
参考文献
[1]高云亭.以校企合作为纽带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