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1:29: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交互的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分类号:G64 文献标总值码:A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3-0066-04
Design on Layered Structures of Interactive Network Courses onConstructivism
Feng Xiao-ming
(Campus Network and Computer Center,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3, China)
Abstract: Constructivism study theory opened out the inbeing rules of study activities, and it is the one of important theories of teaching innovations now.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design idea of layered structures of interactive network courses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and designed 4 layers of interactions. This paper introduced an example of interactive network courses based on layered structure design in the end.
Key Words: Constructivism; Network Courses; Interaction; Layered Structures
1引 言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主要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高校日校教学中也在积极探索相关技能型课程的网络课程的应用[1]。与高校常规的教师面授课程相比,目前的网络课程大多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缺少教师面授的情景和交互,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要在网络课程中体现教师面授等情景实为一大难题,但交互性的加强在技术层面上应该是有所作为的。旨在加强网络课程交互功能的探索和实践已成为当前网络课程研发的一个热点[2][3][4][5][6]。本文的目的也是探索网络课程的交互性问题,有所不同的是引用一种新的理论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探讨这一问题,试图能找到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7]是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它阐释了知识的建构性原则,揭示了学习活动的内在规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传入国内以来,备受教育改革者的青睐。目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相关教学研究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8][9][10][11]。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是学生自主的认识活动。意义建构是学生对外部知识进行吸收和处理后转换成自己的意义的过程。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生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知识的能力。因此,知识不是由教师传授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的,这种建构是不可能由他人来代替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认为,学习也是学生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意义建构需要必要的学习氛围、学习资料和他人的帮助,学校、教材和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有四大要素,即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其中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其余三大要素促进了意义建构目标的实现。因此,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但要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又要有协作和会话的氛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完整描述了学习活动的全貌,即知识是在一定的情景下,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知识的意义建构要靠学生自身来完成。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国学者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7]:“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3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设计考虑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景是学习环境的第一要素,而教师面授应该是最为重要的情景。网络课程的特点是支持个体异步学习,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但没有教师的面授。由于目前网络课程的研发水平大多不高,又没有教师面授,学习效率和效果均差强人意。因此,网络课程目前普遍不被人们看好,这是网络课程面临的尴尬,也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引入,为网络课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网络课程应注重学习环境的建设,在网络环境中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协作和会话。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要素之一的“情景”应是指教师面授的情景,实验的场景和学校的学习氛围等综合的学习情景。网络课程如要创设学校教学的现实情景,且让学生能感受到“身临其境”,这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还是一大难题。或者可以调整一下思路,网络环境中的网络课程即为一类新型的学习情景。学生既要适应传统的学校教学的情景,又要适应现代的电子化的学习情景,我们认为这是当前信息时代的基本要求。
“协作”和“会话”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另两大要素。协作和会话是在学习群体内进行的,学习群体是这两大要素的组织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建构不仅依赖于自身原有的知识水平与经验,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同伴之间及师生之间对知识的共同讨论与理解,即所谓的“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或称为“协同学习”。目前网络课程研发所强调的“交互性”与建构主义的“协作”和“会话”两个要素同义,因此,网络课程的发展方向之一应是加强交互性。
4网络课程交互性层次结构设计
网络课程学习的特点是个体异步学习,没有教师的面授和群体学习环境。实践证明,在个体学习环境中的学生容易迷失方向,学习效率低下,如有教师的指导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学习效率和效果会大有长进。因此,网络课程不能没有教师,只是教师的角色转换成了网络课程的指导者和管理员。网络课程也不能没有学习群体,只是这一学习群体是以网络为媒介。据此,我们提出了网络课程交互性层次结构四层设计的构想。
(1) 第一层面,学生与视频课件的交互
学生与视频课件的交互处于网络课程交互性的最低层。目前网络课程的主讲课件以视频课件居多。视频课件的学习是网络课程学习的基本方式。视频课件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可以按需点播,自行掌控,不受时空的限制,教师面授时需要统一进度的问题在网络课程中不再存在。
网络课程的交互性还与界面设计有关。界面设计是一种电子情景的创设,其目的是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和架设便捷的学习路径。所以,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应面向青年学生,艳丽、动感、欢快的界面比较符合年青人的审美情趣。为便于初学者操作,界面的层次不要太多,以三层为宜。
(2) 第二层面,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
除了学习视频课件外,学生还应该研读其他的学习资料,如电子版教材、电子版教案,电子版参考书,等。学习资料不同,对同一知识点的阐述方式,深度和广度也会不同,知识点的不同演绎有利于学生的辨正思维,从而加速知识点的意义建构。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料已很丰富,只需在网络课程上加上链接即可。
这一层面交互的另一内容是在线练习和在线测试。网络课程的练习和测试就教学方式而言与常规的学校教学没有区别,唯一不同的是练习和测试是否在线进行。
(3) 第三层面,师生之间的交互
网络课程的指导教师是不见面的教师,是处在后台的指导者与管理者。指导教师通过师生之间的交互来体现自身的作用与价值。
师生之间的交互方式有“群体交互”和“个体交互”之分。指导教师通过网络课程了解学生的登录情况(即学习时间),在线练习和测试的情况,从而掌握学生群体的学习进度和普遍性的问题;指导教师通过网络课程的信息窗口或BBS课程专版相应的学习辅导意见,这种交互方式称之为“群体交互”。“个体交互”则主要利用Email系统,由学生通过Email求助,指导教师可通过Email或BBS课程专版进行答疑辅导。目前笔者所在高校的BBS发文权和Email账号均向学生免费开放,所以高校师生之间基于网络的交互通道已经畅通无阻。
(4) 第四层面,学习群体内的交互
网络课程的学习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在于信息共享和支持协同工作。所以,学习群体内基于网络的交互或协同学习十分便捷。学生可自行组织诸如学习小组、讨论组等学习团体,借助MSN和QQ等视频交互平台进行交互,如条件具备,也可以将各自的计算机组成工作组后协同学习。
其实目前最为便捷实用的交互平台应是高校校园网的BBS系统。高校校园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BBS系统大都比较强壮。如笔者所在高校的BBS系统版面众多,人气旺盛,上网快速而且免费,因此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青睐。如在BBS系统上开设课程讨论专版,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这应该是一个明智之举。指导教师在这一层面的角色应是课程讨论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课程讨论可以解决若干具体的学习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课程讨论广泛的参与性尤为重要,指导教师在这方面责无旁贷。
5交互性层次结构设计的网络课程实例
基于网络课程交互性层次结构设计的构想,笔者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交互性的层次结构进行了设计探讨和实践。
5.1网络课程的功能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功能设计如图一所示。
图一中的“视频课件管理”处于交互性层次结构的第一层面,“电子教材资料”处于第二层面,“教学信息”、“学生登录管理”、“在线练习管理”和“在线测试管理”则处于第三层面。交互性第三层面的交互通道还包括BBS和Email通道。交互性第四层面交互功能的实现则完全依靠校园网BBS系统的课程专版,在网络课程中并没有设计第四层的交互功能。
图1 网络课程的功能设计图示
5.2后台数据库设置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后台数据库采用Access2003。为实现网络课程的交互性,与功能设计相对应的数据库表的设置如表一所示。
表1 网络课程数据库表的设置举例
6实践后的思考
我们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研讨了网络课程的交互性问题,提出了交互性层次结构设计的构想,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上进行了初步尝试。新的网络课程试用以后,在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提高方面确有成效,但这一成果是建立在指导教师的辛劳之上的。在交互性第三层面和第四层面,指导教师都是交互的主角与核心。由于网络课程采用个体异步学习模式,学习进度参差不齐,同一时段有许多不同章节的问题,同一问题又要辅导若干次,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因此成倍增加,这也意味着网络课程教学成本的大幅提高。这一难题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冯小明, 赵春琴. 高校在线考试方式应用前景初探[J]. 计算机教育, 2007, 50 (14): 94-96.
[2] 王楠, 乔爱玲. “视频交互式”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 中国远距离教育, 2006, 107(5): 65-68.
[3] 刘淳, 章强,等. 交互式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6, 42(1): 29-37.
[4] 关德君, 林丽. 基于计算机网络交互方式的探索[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23(10): 40-42.
[5] 刘彦保, 郝继升. 网络课程的设计模式和实施方案[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4(4): 34-38.
[6] 乔颖丽, 钟雁. 网络课件中的交互式方法探讨[J].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1, 25(2): 89-92.
[7] 陈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 学术交流, 2007, 156(3): 175-177.
[8] 刘水凤.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校教学的启示[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9(3): 73-76.
[9] 杨晓岚.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教程设计[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8(2): 52-55.
[10] 杨彦萍. 建构主义对课堂教学的基本指导原则[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4: 164-165.
[11] 黄刚. 建构主义理论在操作系统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07, 50(14): 11-15.
关键词:计算机远程教育;交互性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1(a)-0236-02
作者简介:高羽(1970,5—),男,天津市宁河县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远程教育
计算机远程教育,又被叫做远程教育或者远距离教学,它打破了时空上的限制,充分利用互联网以及电视等媒体传播型教学形式,与传统课堂式教学模式有所区别。一般都是业余进修的学生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因为无需到指定的位置上课,学生们在任何时间段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
1交互式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1.1交互式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叫做交互式教学法,它的纲架为语言功能,对交际能力进行重点培训,又叫做交际法,或者叫意念法,即功能。网络的教学研究专家Berge曾经提供了关于交互远程教学环境的重要定义:在某个学习环境当中,交互是指多个个体之间的双向型交流,主要目标是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从老师和学生的角度来看,交互式教学属于一种学习活动,是接收和反馈信息的主要方式。交互式教学法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强调语言式教学方式,老师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应该是真实并且有意义的,让学生们在真实而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特定的语言功能来开展教学任务。而交互式教学法也对教学流派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吸收,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非常独特的风格。Palincsar在1982年就提出了交互式教学,随后又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了研究。这种教学方式起初以支架式教学思想为基础,是一种对学生阅读策略进行训练的方式。如今人们也在计算机远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
1.2交互式教学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交互式教学方法在计算机远程教育实践中,对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提高了。计算机远程教育情感因素也得到加强。广泛性是计算机远程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与此同时,也是计算机远程教育的软肋,远程教育的对象范围很广,没有个别的针对性,仅仅关注了单独的群体,在对学生进行具体教学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情境性和情景性教学,每次教学教育过程都是以当时的情景为基础,教育活动如果远离具体的情景,教育活动的意义性也就没有了,实际上,现在的远程教育模式没有充分重视教和学的感情因素,也没有充分考虑到接受者与讲授者之间的感情问题,这种教学过程属于流水线形式的,心灵的转向教育由机械化教育所取替。尽管远程教育可以利用大屏幕进行面对面沟通和交流,但是却很难精确的把握住个人的情感。
2交互性教学在计算机远程教育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2.1人机交互性三维分类模型
在研究和分析远程教育交互性教学过程中,专家施维尔设计了一种非常有名的人机交互性三维分类模型:包括通道、功能和交互水平3种,通道包括声音、触感屏与鼠标、键盘,功能包括航行、查询、步调与确认,交互水平包括互动、策动和应动。他的观点是,尽管教育媒体不同,交互性的重点也各不相同,不过,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参与性。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提升。在人机交互性三维分类模型当中,任何媒体在任何交互活动中,都有一个循环周期,这种循环周期始终是被动的,作为媒体的一方要处于先发制人状态,而人类仅仅是作出一种反应来;人的行动处在先发状态,就叫做策动互教学,策动互教学的地位是支配性;而互动互教学主要是指一种平等的地位,这种平等是人与系统之间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把交互周期启动起来,进行相关的交互性行动。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对远程教育交互性教学来说非常适用,学生们可以参考自身使用交互媒体的情况,以及自身的学习进度来自由地安排本身的学习进度和时间,充分把学生们的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们始终占据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老师也能够脱离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利用交互媒体在教学的研究和设计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2.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远程教育交互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观点是学生们进行学习时,外界环境对他们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这也是对认知主体进行主动和积极建构的过程,并不是指对外界信息进行非被动记录的过程。不过,要实现建构过程,需要交互性环境给予必要的支持,此类交互性环境包括4个部分,即协作、情景、意义建构和会话,在计算机网络远程教育互动性教学为基础,从技术角度建立一个交互性学习环境。对计算机远程网络教育包括3部分:首先,这个教育需要一个自由的交互环境。因为网络资源具有无限性、共享性和适时性,学生需要主动对知识进行建构,并且需要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对信息进行选择和筛选,把原有的经验和知识相互结合起来,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经验重新建立起新的信息,使学生们建立起新的知识和认知系统。再者,计算机网络教育能够提供更加广泛的合作交流空间。
3计算机远程教育有效实施交互性教学的策略方法
分析和研究建构主义的4大要素可知,构建主义教学过程包括会话、思考和情景三部分,针对不同的教学时空差距、对象、目标进行不同的调整,这主要通过交互性教学给予体现。在进行教学时,需要针对教学资源条件情况和学生的特点作出不同的安排。
3.1提升老师的带头羊作用
师生之间的距离是传统课堂教育与计算机远程教育之间最大差别,由于这些学生对知识没有充分掌握,并且都分散在各地。老师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采取教学对话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3.2对学生主体地位给予必要的重视
老师在计算机网络远程教育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们提出的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学生与老师在计算机网络教育过程中,始终都处在分离的状态,师生之间的情感不牢固,学生们根本不信任老师。如果在进行网络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就会使学生产生很强烈的不安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会大大下降。
3.3重点建设网络学习环境
在交互网络教学过程中,计算机远程教育应该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消除,应该积极建立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校园环境,让学生们在网络环境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出非常浓重的校园文化,尽管学生们处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学习的积极性却非常高。
3.4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辅导,实现实时交谈的目标
教学时空分离是计算机远程教育的主要特征,这在实现计算远程教育方面具有极大的可能,也使远程教育师生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出现较大困难。不过,随着不断地提高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在媒体与媒体之间,也增加了相互之间的交互能力,交互性教学可以在师生分离的情况下实现。老师应该及时辅导学生,在这种状况之下,学生为实现彼此间的实时互动,需要充分利用科技的便利性。
3.5扩大各类网络交流工具的应用范围
伴随各类交流工具的出现,以及科技发展水平不断地提高,在交互性学习中应用各种交流工具,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够加强师生之间感情交流。利用各类网络的沟通工具,避免单方面进行网络教学授课产生问题,促进双向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多向交流的优越性,使交互性教学内容与形式得到加强,帮助学生们接触网络,并且接受网络,逐渐让学生们在网络学习中产生信心和兴趣,从被动向主动学习转变,充分提升计算机远程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3.6要积极鼓励学生们,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
师生之间的交互性要通过计算机远程教育来实现,并且需要学生们相互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通常来讲,学生与学生之间具有很多交互性方式,其中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论坛来进行。老师在网络论坛上先要建立一个课程学讨论小组,对相关主题进行讨论,每个学生在论坛的学习过程中,都研究和讨论学习的文章内容,并且根据其他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评价,所有讨论小组的其他成员都可以看到公式和评论。网络交流平台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实时交流平台,使远程教育在时空上突破了多方面的约束,并且具有简单易行的方式,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拓展。
4结语
总而言之,交互性教学并非相互孤立,属于计算机远程教育的一个分支,由各个方面进行配合和协调。与此同时,要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进计算机远程教育过程中,在远程教育整体中贯穿交互性教学方法。总而言之,交互性教学在计算机远程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为确保教育品质,要不断地推动交互性教学工作,为学生们的稳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必须经常进行交互性教学建设,才会健全和完善计算机远程教育。学生们在交互性教学方式的影响下,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变,学生们可以进行独立的,个性化的学习。所以,交互性教学的作用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覃文飞.基于校园网络的互动式教学平台的设计探讨[J].大众科技,2012(3):203-204.
[2]王焕金.在计算机远程教育中交互性教学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7):204-205.
[3]刘媛,李冰立.交互式计算机远程教学在农村中的应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5):83,90.
[4]孙海龙.试析交互性教学在计算机远程教育中的运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196-197.
关键词:网络课程:交互;设计
1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网络学习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网络教学具有师生时空分离、教与学过程分离的特征,而网络课程作为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应该承担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诸多角色与任务。但是,目前网络课程的设计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重视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讲解,轻视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创设,而内容的表现又多以静态文字为主导现象。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教学的交互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原因在于:网络课程中的教学交互在网络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在网络环境中影响和制约交互的因素又错综复杂。主观原因主要在于:一是人们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交互认识不足;二是在网络课程中实施合理的交互设计不够。因此,要改善网络教学质量,提高学习者的网络学习效果,就需要对网络课程中的教学交互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课程的交互进行合理的设计。
2 网络课程交互的涵义及类型
网络课程的交互,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主动完成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与学习环境之间发生的相互交流与相互作用(这里的学习环境是指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其中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认知工具等;人际关系包括学生间的人际交往和师生问的人际交往)。
传统课程学习中的交互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学习者以及在学习者之间开展的面对面交流。因而具有很强的实时性;而网络化学习则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物理限制,它不仅包含了“人一机”之间的信息交流。而且也包含着“人一人”之间的网络通讯与沟通。
从交互的主体来看,网络课程中的交互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学习者与指导教师间的交互以及学习者的自我交互等类型。这些交互形式不仅有利于个别化学习,而且特别适合开展网络化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讨论学习等。
网络学习中的交互也可以分为同步交互和异步交互两种方式。同步交互属于实时交互方式,它为学习者提供了~种异地同时交流的形式。如常用的聊天室、fCO等都属于同步交互的范畴。异步交互则属于非实时的交互方式,它充分利用网络通讯时间和空间的虚拟特性,打破了交流的时空限制。我们常用的BBS、新闻组等都可以支持异步学习交互。
3 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
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应该做到界面简洁友好、结构合理、操作使用灵活、逻辑层次清晰、资源链接丰富,从而有利于学习者自由进出或转向其它内容的学习。
3.1 创设灵活多样的互动环境
学习是在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有效交互中进行的,优质的网络课程应能为学习者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互动环境。互动学习环境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必须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增强其认知主体的作用。一方面,学习者可以通过与学习资源方便的交互达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远程学习中师生时空分离,因此网络课程应该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交流的机会和空间,也就是应设计交互性的讨论交流系统。
网络学习不仅要综合运用BBS、E-mail、在线测试、实时讨论、聊天室、常见问题解答库FAQ交互方式,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交互控制来进行正确合理的学习引导(如在BBS设置与课程内容匹配的专题讨论区、设定讨论主持人等),以便更好地支持学习者的协作学习和讨论学习。学习者在完成知识意义的初步建构之后,既可以登录BBS论坛发表意见;也可以用E-mail进行非实时的交流;还可以通过在线测试结果的及时反馈来检验学习情况。对网络课程教师来说,最好建立一个专用教师信箱,以方便与学习者交流;及时通过公告栏信息、开展讨论和答疑:也可以通过电子学习档案记录并动态跟踪学习者的学习状态。
3.2 构建友好的交互界面
交互界面的友好与否直接影响交互学习的效果。良好的交互界面首先要简单明了、风格一致,便于学习者熟悉功能,使用方便。所谓风格一致主要是从网络课程的整体上考虑的,指网络课程各部分的交互操作都要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风格,也就是交互操作方式上的一致性。如果使用某个图标作为退出按钮,那么在其它场合这个图标也应代表相同的含义。另外,背景页面的设计、色彩的运用以及结构布局和逻辑等也应保持统一的格式,以便于使用者熟悉操作。良好的交互界面还应该为学习音提供灵活多样的交互实现形式,如常用的热字、热区、超文本链接、热物体、时间限制、事件响应、菜单等。
3.3 设计合理的导航系统
合理利用导航系统是实现高效交互的一个必要手段。网络课程中大量的超媒体链接和基于库的信息组织形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的、自主控制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信息资源组织的非线性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在各页面间自由跳转,但在沿节点学习的过程中却容易造成“信息迷航”现象,从而影响了交互学习的效果。成功的网络课程应该也必须具有方便良好的导航系统和灵活多样的导航策略,它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路径,帮助学习者高效有序地学习,避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迷失方向。
模块导航、导航图导航、路径导航等都属于比较常用的信息导航方式。模块导航是通过一些功能性的短语作为标志的超级链接,这些短语(通常称之为导航条)~般是按逻辑顺序放到屏幕上方或下方;点击任意短语都能进入相应的链接模块中进行学习。导航条通常应用于网络课程的各个页面之中,以便于实现模块之间的跳转链接。学习者在每个模块中学习时都可以方便地进入其它模块。如“教学内容”、“讨论社区”、“在线答疑”、“课堂练习”等功能模块之间使用这种导航策略,学习者在学习“教学内容”时遇到问题,就可以直接到“讨论社区”模块中参加讨论或求助,也可以到“在线答疑”模块中直接查询。这样一来,交互就显得十分方便。导航图导航是一种实用的全局导航策略,它为学习者提供了整体的超媒体结构的网络图。学习者可以在任意时刻浏览导航图,以确定自己当前所在的位置以及下一步的学习计划。这样,不管学习者位于哪个节点上,都可以通过导航图方便地确定自己的位置并进入任意节点继续学习。
另外,书签引导、浏览引导、演示导航、帮助导航等也是比较常用的导航策略。在使用导航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以模块导航为主,多种导航策略结合起来使用。学习者按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学习资源交互,使交互的方式更人性化。
3.4 及时反馈与互动反应
反馈不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远程教育中互动的重要表现。让学习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坚持性,并能不断增强求知欲。这对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的学习者来说尤为重要。如果一个学习者在练习过程中能随时知道自己做的正确与否,或者能得到相应的提示、鼓励甚至是小小的批评,他都会饶有兴趣地做下去。相反,如果学习者在长时间内都得不到任何的信息反馈,那他将很难维持学习兴趣。
学习反馈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习系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适当给予学习者反馈信息,这种信息包括学习者目前正在做什么、处于什么位置或者一些适当的提示信息等:另一方面,是网络课程的各学习模块中要有及时的反馈系统,学习者能方便地在网络课程中进行自我练习、自我评价,并能得到及时反馈,如指导性意见、学习建议和要求、适时的强化信息等;另外,学习反馈还应该包括指导教师和其它学习同伴的评价信息。在网络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习者都是反馈信息的提供者,同时也都是有效反馈信息的接收者。互动反应速度也会影响到网络课程的应用效果。
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还应考虑到课程对象的年龄差异、文化程度、学习能力及课程内容等特征。例如,不同年龄的学习者交互能力有较大的差异,年龄小的学习者交互能力差一些,面向他们的网络课程设计交互性应相对简单,而且必须有明确的导航和方便的控制。随着智能Agent、智能检索、数据挖掘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网络学习过程中的交互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高效。
远程虚拟适应了网络媒体远程性和交互性的特征,能够在不同的远距离网络时空建构多元复合的数字虚拟世界,在形式结构上推动了与客观世界并行的人类第二社会———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远程虚拟在网络艺术中的运用主要包括远程化的二维虚拟、三维虚拟和现实虚拟等三种形式。二维虚拟是在二维平面空间内对三维空间的平面虚拟。在网络艺术中,二维虚拟通过对三维空间的模仿来形成仿三维的幻觉性空间。二维虚拟中的三维空间只能实现视点在二维平面中的平移和缩放,却无法实现视点的三维旋转和三维角度变化,只是有限的三维空间虚拟。但二维虚拟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优点,就是生成它所需要的数据量较小,易于在带宽受限的远程化网络中传播。因此,二维虚拟在网络动画中有大量的运用,是现有网络条件中能够很好平衡虚拟效果与远程数据传输之间矛盾的虚拟形式。三维虚拟是在二维平面空间内对三维空间的全方位虚拟。
三维虚拟依然以显示器等真实二维的方式显现,但能够变换各种三维角度,实现多方位、多距离地查看虚拟三维空间。远程化的三维虚拟能够使网络艺术实现较为逼真的三维环境。远程化的三维虚拟要求较高的计算机运算能力和充足的网络带宽,否则就会简化和延迟显示三维空间的效果。现实虚拟是在三维立体空间内的对三维空间的多通道虚拟,它需要在多通道传感器环境下才能实现,通过传递和构建人的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信息,在真实的三维环境中虚拟出另一个高仿真的三维世界。远程化的现实虚拟可以使远距离的参与者身心完全沉浸到同一个虚拟的三维世界里,取得与现实世界中相同的多通道感知。目前,完全的现实虚拟在网络艺术中还只是实验性尝试,没有广泛应用。远程虚拟完成由三维虚拟向现实虚拟的演化,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交互性是网络媒体的基本特征,交互产生的互动是包括网络艺术在内的新媒体艺术的核心表征。新媒体艺术理论家罗伊•阿斯科特认为“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并认为新媒体艺术创作有五个阶段,即“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互动是新媒体艺术创作的五个关键环节之一,阿斯科特指明了其在新媒体艺术中的核心作用。网络艺术以网络交互为平台,互动在视觉、触觉、信息语言结构等方面产生了动态、多向、非线性的变化,生成了多样、多变、多层面的形式感知和互动审美意识。互动是网络艺术极其重要的语言方式。从交互的参与对象来看,互动有人机互动和人际互动两种形式。前者是人与计算机系统的交互;后者又称人人互动,是以计算机系统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以电子邮件反馈为例,如果用户发出信息的邮件反馈是服务系统自动生成的,这种互动就是人机互动,反之,如果邮件反馈是由人亲自撰写的,该互动行为就是人际互动。两者主体都是自然人,互动对象有所区别,分别为系统和自然人。人机互动所产生的自然体验感取决于系统的人工智能程度,人工智能程度越高,电子邮件的反馈内容接近自然人所撰写,用户的互动体验就越真实、自然。人际互动的自然体验感取决于系统所提供的交互环境和参与人意愿,如果发送或接收邮件的操控环境不佳或反馈人不愿形成互动,就将影响互动的自然体验感。
从交互的功能性来看,互动又可分为单向意图互动和多向意图互动。前者是用户单向选择获取信息内容和方式的互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是主体主动选择、客体被动回应的交互。它是一种单向随机互动,是主体随机选择、客体返回确定的结果的交互。例如在网页浏览中,用户根据自己意愿点击超链接,但超链接形成的结果都是事先预设的,互动的客体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意图和选择,只有交互的主体产生了随机的意图。后者是交互的多个主、客体都能产生随机意图的互动。互动的主、客体关系是多向主动的关系,其中主、客体都能形成随机意图交互。它是多向随机的互动,是一方发出随机意图,另一方返回随机意图的交互。它往往是人际交互,或高智能的人机交互,它的形成关键是互动反馈的客体能返回随机意图的结果。例如网络游戏中玩家角色的互动,如果玩家获取的反馈不是预设的,而是随机智能判断的结果,这样的互动就是多向意图互动。互动改变了传统艺术单向的线性传播方式,提供了网络艺术多向的交互手段。以多媒体技术与超链接技术结合的超媒体技术,可以使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之间产生互动联接,形成菜单式、媒体式、表单式、事件式、虚拟式等交互方式。菜单式交互以菜单选择为交互手段,操作简单、流程清晰,是最为常用的交互方式;媒体式交互以各种媒体为交互媒介,视觉效果丰富,随意性强,容易吸引人的注意;表单式交互以表单为载体,可以提交和接受各种丰富的交互信息;事件式交互以事件触发为交互条件,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隐蔽性;虚拟式交互能够最大限度地形成交互的沉浸感。多种交互手段共同构建了网络艺术的互动结构,生成了多样的互动形式感知。
多媒是网络中多种媒体元素的综合,是一种新媒体语言方式。多媒语言在网络艺术中建构了综合化的多媒体结构,该结构混杂视觉语言、触觉语言、信息语言中多种形式要素,是多通道、多元素、多语义的混合结构。多媒体结构的多通道意味着它调动了多感官的参与,多元素意味着它的形式语言要素多样,多语义意味着它内涵形式语言意义的丰富,多媒在总体上呈现出多样混杂的语言特征。多媒语言的最显著特征是综合性,它顺应了人们不断提高的视觉、互动、信息多元化的要求。综合的视觉形式感知比单一视觉形式感知更具有多方位、多层次的感知效果,有利于丰富的视觉效应和明确的视觉导向形成。综合的交互方式比单一元素交互更具有自然、真实的沉浸体验,有利于人们更积极、更投入地参与互动。综合的多媒体信息比单一媒体信息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它有利于增强人对信息的主动探索欲望。综合的多媒体结构使得网络艺术具有时间与空间、视觉与听觉、表现与再现等不同媒体元素的错层组合,使网络艺术接受者获得生理和心理方面更为多元的形式感知。多媒语言还表现出语义的多变性。它所包含的多媒体元素都有各自的语义,媒体元素之间的叠置和并列在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形成媒体语言意义的相互冲撞和融合。它们不是简单层面的意义相加,而是原有意义的混合、杂糅形成了新的媒体语义内涵。这种意识上的形式混合、杂糅因人而异,人们在不同意识环境下可获得多种有差异的多媒语义。媒体元素的自身动态变化也使多媒语义随之动态化,每个人接受和感知的语义都可能随时空变化而有所变动。可见,多媒语义存在多种变因。
多媒语言兼容了性质相异的媒体元素。音乐、动画、电影、电视等本身带有独立性的媒体艺术,在多媒语言中都得以成为媒体元素。一方面,网络艺术因此成为媒体艺术的母体,独立存在的艺术形态也能够以网络艺术为载体并保留其原有艺术特征;另一方面,多种媒体元素为网络艺术综合所用,构建了语义多变的多媒综合体,生成了超越原有媒体元素语言的复合形式语言。(本文作者:彭纲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编辑活动 “媒介间性” 编辑规律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 02-0026-03
[Abstract] “Intermediality”is the abstract and generalization of the relations of editing activities’object. It means the different editing activities’object ―media―have interaction with each other. This kind of interaction manifests in three aspects: coexistence and complementary, intera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termediality”is not only the laws of editing activities’object, but also the feature of editing activities.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realize this law and the features.
[Key words] Editing activity “Intermediality” Editing law
在当代编辑学研究中,主客体关系视角已经成为编辑活动规律研究的主要思路之一。由此出发得出的观点――编辑活动是一种由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交互作用的文化创构实践活动,被学界普遍认可。但是,由于研究者对编辑活动主客体元素的认识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编辑观。其中,王振铎先生的媒介文化缔构编辑观广受关注,影响深远。尤其是他最近提出的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引人注目。他在《编辑学理与媒体创新》一书中指出,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发现是编辑学研究60年的重要成果之一。他说:“在‘逝者如斯’的人文传播历史中,图书、报纸、期刊诸版本,广播节目,电影银幕,电视、网络频道与手机荧屏等各种媒介载体,无不突出显示着应该称之谓‘媒介间性’的多重交互性特征。”[1]但是,对于什么是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编辑活动为什么具有这一特征,编辑活动这一特征的发现有什么意义,王振铎先生没有作深入阐释。本文尝试从以上三个方面对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进行初步论述。
1 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内涵
“媒介间性”特征是从整体视野对编辑活动客体对象关系的抽象概括。在此前的编辑活动主客体关系研究中,研究者更多地强调编辑活动主体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认为由作者、编者和读者构成的主体作用关系是编辑实践的内在动力源泉。例如,王华良先生认为:“编者、作者、读者之间反映作品供需矛盾的关系,得到什么样的调节和整合,最终决定着编辑活动的得失盛衰。”[2]也有研究者深入论述编辑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作用关系,认为主体在作用客体的同时,也受到客体的影响和制约,编辑主客体之间作用关系是编辑活动的基本矛盾。例如,杨焕章先生认为:“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之间的矛盾是编辑活动的基本矛盾。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类型的编辑活动之中,而且普遍地存在于每一具体的编辑活动过程之中。”[3]但是,很少有研究者认识到,编辑客体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和交互作用的特征。所谓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关系,就是指不同的编辑客体――媒介,在共时和历时的编辑实践中存在着交互作用的关系。这种作用关系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共存互补性。无论是共时的编辑实践,还是历时的编辑实践,由编辑主体元素所创构的编辑客体――媒介,都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共容互存的。从历时的角度来看,一种媒介的出现,并不是以另一种媒介的必然消亡为前提的。相反,新媒介的出现总是离不开旧媒介的影响和推动。比如,期刊的出现没有终结图书的发展,而图书是期刊发展的源头。电视的出现没有宣告广播媒介终结,同时电视媒介的发展也离不开广播媒介的基础。网络媒介的出现更是如此。从共时的角度来看,不同类型媒介分属不同的符号模式和媒体模式。它们之间具有不可替代的互补性。电视具有实时直观的媒介特性,书籍具有深度见长、易于保存的深阅读个性,广播具有听觉灵敏、生动传真的媒介个性。与此同时,它们之间在同题的表达上又有着共通的空间。由此可见,共存互补的“媒介间性”特征,不仅是现实媒介多元共存的写照,而且也是其间际性关系的一大特征。
二是交互作用性。由编辑实践所缔构的媒介,不仅具有静态意义的共存互补性,而且具有动态意义的交互作用性。它们之间,不仅互补,而且互动;不仅共存,而且共生。以“影视后出版现象”为例,可以看出不同媒介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共存,而是交互作用的共生;不是符号模式意义的浅层互补,而是精神多维交流意义的深层互动。这就是图书出版能够催生影视制作,影视剧热播能够带动图书出版的真正奥秘。针对这一现象,王振铎先生指出:“文学和影像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对话性和互文性。文学是影像改编的前提和基础,影像改编则推动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影像改编的屏幕化将静态的文本阅读变为动态的影像欣赏,通过影视媒体普及文本。”[4]媒介间的交互作用,不仅可以从影视传播和文本出版中找到例证,而且可以从报纸和图书出版互动、电视和网络互动、报纸出版和网络出版融合中找到例证。当代报纸编辑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报网互动并走向融合:报纸编辑可以从网络媒体中寻求信息,设置议题,网络媒体又可从报纸报道中得到支持,加强网络舆论。很多报纸编辑在网络上设置“焦点网谈”之类的网络话题园地,然后将其中的精华内容编辑为报纸同名栏目,这正是报纸和网络两种媒体交互作用的生动体现。正如范志忠所言:“作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杂交,线上与线下的两栖,印刷工业与互联网工业的混血,‘报网互动’无疑有力地促使了报纸传播技术的飞跃,极大地拓展了报纸的时间、空间概念,使得报纸也像网络一样,具有了直播、互动、链接、超越时空限制的功能。”[5]从相反的角度来讲,报纸同样以自身的优势实现了对网络传播的影响延伸和推动。
三是转换生成性。转换生成性是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最高层次,意谓不同媒介在编辑主体元素的主导作用下可以相互转换形态,实现同一主题或相近主题内容的不同媒介形态表达。当下流行的“全媒体”出版,由编辑主导,将同一主题内容以传统书籍、网络、电子书和手机等不同媒体形态同步出版发行,实际上正是媒介间转换生成性的表现形式。我国最早开启“全媒体”出版的是,2008年长江文艺出版社联合“中文在线”,将长篇小说《非诚勿扰》以图书、网络、手持阅读器和手机阅读四种媒体形态同步出版。之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我的兄弟叫“顺溜”》等图书都相继采用“全媒体”形式出版发行。“全媒体”出版的最高形态是“三网”融合背景下多媒体数据库产品的编辑出版。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传统文本、影像、期刊、网络等不同的媒介形态在共有数据库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自由剪辑组合和自由转换生成,由此所形成的媒介间交互作用的特征在编辑主体的作用下,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示。笔者以为,“全媒体”出版和三网融合的实质,就是在编辑主体元素主导作用下实现不同媒介的转换生成,形成同题多媒体形态表达,从而最大程度地编辑整合、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2 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存在依据
编辑活动作为一种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媒介文化缔构活动,缔构的对象和目标是媒介。编辑活动不同于作者创作活动之处就在于,作者的文化创构活动是单个稿本的创造,而编辑活动是在单个稿本基础上的组合构造。这种缔构活动的结果,就是形成媒介。需要注意的是,编辑活动的缔构性在不同的媒介创造过程中表现内容不同,表现方式不同,缔构或组构的程度各不相同,有强弱之分,有轻重之别。报纸和期刊是编辑对众多作者作品的组构结果,其缔构性最强;网络、影视次之;书籍缔构和组构性相对较弱。但是从编辑本质来讲,书籍作为媒介是由编辑在作者创作稿件基础上进行缔构而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媒介缔构是编辑活动的本质。而在整个编辑活动中,作为编辑活动客体元素的不同媒介,又具有“媒介间性”特征。编辑活动之所以具有这一特征,原因有三。
一是由媒介媒体模式的个性决定的。不同媒介具有不同的媒体模式,不同的媒体模式由不同的符号模式构成。任何一种媒体模式在具有媒体共性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这就决定了不同媒介间具有共存互补性,即任何一种媒介都有不可替代的一面。即使高速发展、广受欢迎的网络也有先天难以避免的传播个性缺陷。美国学者伍尔夫曾经指出,在网络时代,人类的“阅读大脑”将变为“数字大脑”,而这个习惯了即时可得的和貌似全面的屏幕信息的数字大脑对人类而言“还不知道结果是好是坏”[6]。
二是由编辑活动的“主体间性”决定的。构成编辑活动的作者、编者和读者三个主体元素之间具有“主体间性”特征。在编辑活动过程中,编者、读者和作者之间彼此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围绕内容创构最终形成媒介。正是因为三者围绕媒介创构的主体交互作用,人类媒介文化的编创活动才得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永续发展。主体间交互作用的发生,是通过人类共通的媒介空间实现的。这就决定了媒介在认识、使用、理解和创构之中,彼此存在交互作用。换言之,媒介的交互作用,实质是主体间交互作用的表现。编辑活动的主体元素之间,如果不存在“主体间性”,也就不存在“媒介间性”。
三是由编辑活动传播讯息的规律决定的。编辑创构媒介的目的是传播讯息。不同媒介的讯息传播广度、深度和速度,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方式、特点和形态。编辑为了更好地完成讯息传播,实现讯息传播增值,满足不同受众层次的需要,就会不断综合和整合不同媒介的讯息传播特点,对媒介进行整合创构,集合利用,甚至创造出新的媒介。其结果就是媒介的交互作用和转换生成。
3 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意义
“媒介间性”特征是贯通编辑活动历史的编辑客体作用规律,是编辑活动的整体特征之一。认识和发现这一规律、特征,对于我们做好当下编辑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媒介间性”是解释当下编辑活动中媒介融合现象的理论依据。从报纸与图书的内容转换生成,到报纸和网络的报网互动,影视和出版的互动传播,再到最高层次的全媒体出版、三网融合,由“媒介间性”造成的媒介融合现象,不仅是当代媒介发展中最有影响的实践特征,而且也构成了编辑活动最为生动的变革图景。当代编辑学研究和传播学研究都在高度关注和描述媒介融合现象。但是,很少人追问媒介融合这一现象的内在动因。换言之,为什么会出现媒介融合现象,媒介融合的理论依据何在,如何用理论来解释媒介融合这一现象。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正是解释媒介融合现象的理论依据。正是因为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编辑创构的媒介之间存在共存互补、交互作用和转换生成关系,不同的媒介在编辑活动中才走向互动,并最终走向融合。与此同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当代编辑模式发生重构,编辑思维面临提升,这些变化也无一不与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相关。
“媒介间性”特征的认识和发现是对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研究的进一步完善,提示我们要深化和拓展对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认识和探索,尤其是要打破主客体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站在对规律性和趋势性探讨的高度,全面审视编辑活动构成要素的内在运行机制和外在表现形态。此前编辑学研究比较重视编辑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忽视编辑客体的作用关系。殊不知,编辑客体之间也存在交互作用关系。正在日益泛化的“出版”概念和备受关注的“全媒体”出版理念都反映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不仅存在于编辑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且体现在客体媒介自身发展的规律上。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是我们在认识编辑“主体间性”特征,即主体交互作用关系后的又一发现。它是对编辑活动主客体作用关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由此,我们可以将编辑活动的内部运行规律归纳为三个维度:一是编辑主体间的作用关系,二是编辑主客体的作用关系,三是编辑客体的作用关系。编辑只有深刻地认识和把握这些作用关系,并将这些认识抽象概括到理论层面,才能够更自觉地遵循规律,提升和变革主体,从而实现主客体的协同发展。
注 释
[1][4]王振铎.编辑学理与媒体创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12,12
[2]王华良.再论编辑活动基本规律[J].编辑学刊,2006(3)
[3]杨焕章.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J].大学出版,1998(4)
[5]范志忠.论“报网互动”的发展态势与传播特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1)
[6]练小川.数字时代的阅读[J].出版科学,2009(2)
1、网络信息空间的信息表征及其用户认知模式
1.1网络信息空间信息表征方式及特点
目前,网络信息空间最核心的信息表征方式是超媒体方式,即通过链接方式将离散的信息单元或信息结点连接在一起来表征信息的一种非线性方式[1]。超媒体中,信息实体可被分割成小的信息片断,其形式可以是文本、图形、音频、视频、动画、图像和可执行文档等。各片断以结点的形式表示出来,各个信息结点之间又依据其意义联系建立起非线性链接(超链接),形成网状结构,用以表示不同结点信息间的关系。概括地说,超媒体信息表征方式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1.1.1多样性和集成性超媒体系统通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手段集成了多种媒体手段,实现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信息表征方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提供多感觉通道的刺激,能更精确地呈现真实世界的物体、过程、任务情景等[2]。
1.1.2灵活性和联想性超媒体信息表征方式将基本信息单元作为结点进行非线性链接,信息结点之间不是按照预设的路径线性排列,而是依照人们的“联想”关系表示概念间的联系,灵活建立不同的通达路径。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路线在网络空间中较为自由地访问有关信息。
1.1.3个性化和即时性超媒体信息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更富个性化并能支持多种交流方式,既支持同步交互,又支持异步交互;既满足一对一交流的需要,也可以满足一对多、多对多交流的需要。而且超媒体信息具有可分解性,用户可按照自己的需要、兴趣和要求,以不同的信息提取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并以自己习惯或喜好的方式有选择性地呈现信息。
1.1.4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在较为复杂的超媒体系统中,用户浏览的自由度大,可以任意跳转,使用户的行为变得不确定。此外,信息间的联系复杂,众多的因素非线性地发生作用,并因此导致一个不可预测的结果。超媒体信息空间的这种特性使用户的思维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状态,为思维的创新和发散提供了环境。
超媒体网络信息空间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深刻影响着用户认知信息的内部机制,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用户与网络信息空间的交互方式及信息行为。可以说,网络信息空间的超媒体表征方式大大扩展了用户的认知方式和能力,也由此改变了用户在网络空间的地位和认知投入程度。
1.2用户认知信息活动的一般模式
基于超媒体的网络信息空间用户认知活动与超文本信息环境下的用户认知活动有许多共同之处。超文本信息环境下的用户认知信息活动基本模式由三个彼此垂直的维度构成:①结构反应。即用户对超文本信息环境提供的信息组织方式的反应。②目标指向。反应用户认知信息活动中对信息需求表述方式的差异,主要有浏览、搜索、寻找三种。③交互方法。反映用户在超文本信息环境获取信息时的认知风格。
基于超媒体的网络信息空间用户认知信息模式也同样建立在这三个维度基础之上,不同的是,超媒体是超文本的多媒体扩充,它既可以处理文本、图像等静态信息,又可以处理声音、视频、动画等动态信息,是一种以全新的方式组织信息并对相关信息提供关联的技术集合。在功能上,它既保留了超文本灵活、非线性的信息管理优势,又利用了多媒体生动、自然的表现特点,不仅使信息的交互程度和表达思想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且使交互界面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更加友好。
2、超媒体网络空间中的交互作用机制
2.1行为控制维度
网络信息空间交互作用的主体是用户,而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浏览和查询。超媒体信息表征方式为用户的浏览/查询提供了更多的控制权、更便捷的信息访问手段、更多的信息选项和更丰富的非线性表征的机会,因而增加了用户浏览/查询过程的复杂性。用户在交互过程中要根据信息需求设定访问的目标,选择符合访问目标要求的信息内容,制定合理的浏览/查询策略和计划,在浏览/查询过程中随时对进程进行有意识地监视与控制,合理控制浏览/查询的时间和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确定的浏览/查询目标得以实现。
在超媒体系统中,一般用户要经历一个由他控到自控的过程。在浏览之初,用户的浏览较多地受外界因素的干扰,网络信息空间的组织方式和导航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用户的浏览/查询效率。随着浏览/查询过程的继续,用户会逐渐适应环境的特点,学会设定访问目标,并按照访问目标的要求对浏览/查询内容进行取舍。由于加强了对自己浏览/查询活动的监视与控制,用户就会逐渐摆脱各种外在因素的干扰,信息获取过程也逐渐由他控变为自控。
网络空间中信息之间的联系有些是显在的,即由设计者建议或提示的信息链接和探索路径;更多的信息单元之间的关联则是内隐的或默会的,信息单元之间并没有固定的序列,也没有严格限制用户的浏览/查询路径,而将在网络环境中搜集、组织和分析信息的责任赋予了用户,用户可根据需要以不同的方式组织信息;也可以根据问题求解的要求,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认知风格选择相应的信息内容以及与之匹配的路径,以合适的浏览/查询速度进行搜索、思考和判断,建构出自己的认知语境。
2.2认知加工维度
网络环境的超媒体信息表征对用户的信息加工具有多方面的潜在支持作用。超媒体可以利用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不同的表征符号,从不同维度,在不同的情景中利用不同的表征系统表达信息,使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情景中多次通达同一概念,多个感觉通道同时作用,平行处理的信息量更加巨大,有利于激发并调动用户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来选择、探索、加工新信息,建构其意义,形成能适应复杂的、不规律的应用情景的更富弹性的知识结构[1,3];在超媒体环境中,超媒体的非线性网络结构与人类认知和记忆的语义网络系统更为匹配,减少了记忆存储中的信息转换过程,更有可能促进用户的记忆;超媒体系统允许用户根据需要非线性地访问信息,并根据个人特点同时对多条相互关联的信息进行并行加工,符合人类学习中分布式认知的特点,能提高用户工作记忆中的信息量、信息滞留时间以及长时记忆中可利用的与任务有关的信息,有助于提高认知加工的深度和效率[4]。
关于超媒体信息空间,用户的要求是:需要通过配置和综合与当前用户认知任务有关的各种媒体信息并显示关于当前任务的内容信息,以此为手段,增强认知信息过程中的感知与理解能力。多媒体技术可以改善用户对相关内容信息的理解,内容支持技术有助于解释与当前认知任务有关的信息,而目标提取与目标生成技术则有助于改善用户对不够明确的目标所进行的预测。
2.3动机维度
超媒体信息表征与人的“联想思维”的相似性,使其可以较为逼真地模拟现实世界,从而能有效地向用户呈现当前信息与用户已有认知语境及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将源领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领域,从而达到重新认识目标领域特征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激发用户的内部动机,进而提高用户的认知投入程度。由于超媒体环境赋予用户更多的信息加工和获取责任,用户在对结果进行归因时,更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等内部因素,从而有利于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增强用户的认知投入和交互的主动性。
3、基于语义的用户与网络空间信息交互的语境效果
可以说,超媒体信息表征方式赋予了网络用户信息活动的主体地位,使用户在与网络空间的互动中具有了更大的潜能优势。而“语境效果”的获得使用户的这种潜能不断得以延伸,形成双螺旋式的上升态势。因此,可以说“语境效果”是网络空间交互能力得以不断提升的一种动力。
3.1语境效果
美国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认知语境(cognitiveenvironment)的概念,认为在语言交际中的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psychologicalconstruct),是存在于听话者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5]。语境不仅包括交际时话语的上文、即时的物体环境等具体的语境因素,也包括一个人的知识因素,如已知的全部事实、假设、信念以及一个人的认知能力。
Sperber和Wilson认为新的信息和现有认知语境具有三种关联方式,因而产生三种语境效果:①新信息与语境相互作用产生语境效果;②新信息提供进一步的证据以加强已有语境;③新信息与已有语境相矛盾因而放弃原有假设。其中的“语境效果”是指新信息与已有的旧信息相互作用产生新的语境含义,即在交互中已有认知语境发生改变,产生新的认知语境[6]。在交互过程中,认知环境中的已有信息和交互过程中的新信息不断地相互作用,构成了关联信息。相关的程度与所获得的语境效果、处理时所付出的努力这两个因素有关:在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相关性越强;在同等条件下,处理所付出的努力越小,相关性越强。
网络空间中用户与超媒体的交互可以视为一个双向的信息交流过程,在语义理解上具有和语言交流相同的共性,因此我们不妨用语言学理论来阐释网络空间的交互及其效率问题。特别是“语境效果”对于分析用户与网络空间信息的交互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3.2网络空间交互中的隐喻及其语境效果
网络空间中用户的交互行为从实质上说是一种寻找关联信息的过程。关联是以语境为基础的。在网络空间中,有些语境因素是具体直观的,是以现场的时空、人物、情景的前台环境形式存在的,有的语境因素则是以与前台场景相联系的背景形式存在的,是抽象、潜在、隐形的,比如这里要谈到的隐喻。隐喻是以一事物描写另一关联事物的思维和认知方式,隐喻意义是基本语义与语境作用的结果[7]。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可知,隐喻是取得语境效果的较好途径。
人们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人们往往需要用一种手段来帮助自己在用语言思考所感知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时,能从原先的互不相关的不同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如同Internet中的链接点,建立想像丰富的联系。新的关系、新的事物、新的观念、新的语言表达方式由此而来,这便是隐喻。隐喻意义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将源领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领域,从而达到重新认识目标领域特征的目的。这一映射取决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人们可以依靠事物之间已被感知的相似性或将原来并不被以为其间存在着相似性的两个事物的并置来构成隐喻,获得对其中某一事物的新的观察角度或新的认识。这种新的认识与已有的认知语境相互作用就要产生新的语境含义,即在交互中已有认知语境发生改变,产生新的认知语境,从而获得语境效果。在网络空间中,用户认知语境层次的提升,增强了其网络交互的水平及能力,从而建立起更丰富的隐喻联想,产生新的认识。可见,隐喻通过用户语境效果的获得,可有效地促进网络空间的互动,提高网络知识利用的有效率。
4、网络信息空间交互的导航支持
超媒体信息表征方式赋予用户信息行为的主体地位和认知优势,但这些潜在优势并不能自发地转化为实际的交互效果,在实践中会受到用户认知水平、网络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有效的引导措施——导航是发挥潜能优势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增强网络空间与用户认知活动交互作用必不可少的因素。
4.1网络信息空间交互的导航需求
超媒体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了人的认知灵活性的特点,使网络空间的交互作用越加明显。但因此也出现了用户超媒体使用过程中的迷航(disorientation)和认知超载(overload)现象。研究表明,迷航与认知超载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浏览者的原因、设链者的原因以及系统的原因[8]。浏览者可能不熟悉所访问的信息空间环境;或者系统设计者没有遵循大多数用户的浏览/查询规律来组织和表征信息,导致使用上的不便;缺少有效的导航机制,给用户的浏览/查询造成困难。可见,迷航与认知超载现象的发生不仅与用户的信息认知水平相关,就其内部过程和机制而言,用户的信息获取也需要来自外界的直接支持与引导,而提供这种支持和引导的主要方式就是导航。在网络空间超媒体环境中,导航设计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对网络空间中的交互过程及其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发现网络互动中主要涉及两类关键认知活动,而与这两类认知活动相对的是网络互动中极易出现的两类问题。
目标关注:在网络空间交互中,用户为了达到浏览/查寻目标,在超媒体系统中寻找并选择与目标有关的信息结点。但由于超媒体呈现的信息量极大,分心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用户会因为大量与查找目的无关但对其具有吸引力的信息而分心,并有可能完全迷失与目的有关的结点。
空间定向:交互活动需要用户在已经发现一条有用的信息后,可以从超媒体系统的任意一点再次访问这一信息。超媒体独特的链接方式构成了一个具有空间伸展性的多维的环境,因而在空间定向方面很容易造成“空间迷航”或“超空间迷失”现象,导致用户在漫无目的的网络漫游中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上述两类问题是交互过程中两个关键的认知活动,因此也就成为了智能导航研究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4.2网络信息空间交互的导航支持要素
超媒体对用户认知活动的基本影响要素包括:环境感觉、空间能力、任务切换及用户对导航支持的控制[9]。这些认知因素不仅对用户认知信息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智能导航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对这些要素的分析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网络信息空间智能导航支持要素。
4.2.1目标背景和优势效应目标背景作用指的是在视觉认知加工过程中待识别目标周围的信息可能起的作用。实际上在很多目标识别过程中,在加工特征分析信息的同时均要用到背景信息。以下面的文字所示的一组手写体字母数字为例:
附图
图1一组手写体字母数字示例(略)
最上面的刺激可以看作是“15”,也可以看作是“is”,这依赖于它的背景信息。认知心理学家将背景分析对识别结果产生有利影响的现象称之为“优势效应”[10]。
4.2.2超媒体元认知提示在网络信息空间中植入元认知提示,即在设计导航时插入一些问题,提示用户注意自己所处的位置及自己的浏览/查询目标或任务,并监控自己浏览/查询任务的完成情况。例如:要求用户回答“你解决该问题的计划是什么?”、“你为什么要选择该选项?”等。研究发现,在导航中植入元认知线索可以引导用户对自己的信息搜索过程进行监控,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反思,可减少迷航和分心现象[11]。
4.2.3可视化导航机制信息可视化的目的是使用户提高对复杂问题、模型或系统的洞悉能力,其核心是把网络空间信息、用户提问、各类信息浏览/查寻模型以及用模型进行交互的过程中不可见的内部语义关系转换成图形,展示在一个低维的可视化空间中,更接近用户的认知风格。可视化智能导航最大的优势体现在可以提供形象化的信息、使用户更快地达到兴奋点,有利于用户发现新的浏览/查寻途径,激发用户进一步探索的能力。可视化的图形特征,如高度、颜色及位置等都能有效地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感兴趣的信息。更主要的是可视化信息便于用户对浏览/查寻结果进行动态的调整和过滤,帮助用户决定自己的检索策略,增加了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使用户的认知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
目前在可视化信息的研究上已出现了许多研究成果,其中东京理科大学信息可视化中心研究开发的可视化检索工具WIDAS(WWWInformationDiscoveryAssistantSystem)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2]。WIDAS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可以过滤不感兴趣的结点,即与用户查询相关性不大的内容。不感兴趣结点的过滤使用域值衡量,匹配度低于域值的结点即可被过滤掉。WIDAS综合文档的超链接和语义内容方法进行检索结果的可视化,专门设计实施了网络浏览器与可视化检索过程进行交互的系统,使用户不仅可以察看所访问的网站文档结构图,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过滤和调整,增加了与用户的交互性。可以说,WIDAS在网络空间的认知与互动方面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实证性研究依据。
5、结语
目前从网络信息空间信息表征方式与用户认知的交互作用角度研究导航还很薄弱。用户在网络信息空间中的认知主体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掘出来。因此,智能导航对于网络空间交互的支持能力尚待提高。笔者引入了关联理论中的语境效果,目的是提供网络空间交互研究的新视角,扩展用户信息认知活动研究的范围,为智能导航的研究提供语用学维度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TerganS.Multipleviews,contents,andsymbolsystemsinlearningwithhypertext/hypermedia:Acriticalreviewofresearch.EducationalTechnology,1997,37(4):5—18
[2]苗逢春,张文青.超媒体信息表征与网络学习.中国电化教育,2004(6):15—19
[3]SpiroRJ,JehngJC.Cognitiveflexibilityandhypertext:theoryandtechnologyforthenonlinearandmultidimensionaltraversalofcomplexsubjectmatter.In:Cognition,Education,andMultimdia,ExploringIdeasinHighTechnology(eds.NixD,SpioRJ).Hillsdale: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1990:163—205
[4]WhalleyP.Modelsofhypertextstructureandlearning.In:DesigningHypermediaforLearning.(ed.JonassenDH,MandlH).Berlin:Springer-Verlag,1990
[5][法]SperberD,[英]WilsonD著,何自然,冉永平导读.关联性:交际与认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6]何自然,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54
[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毕强,刘甲学,杨晓丹.Web信息空间导航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3(8):73—78
[9]毕强,宋绍成,杨达等.超文本信息环境用户认知活动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图书情报工作,2003(12):77—81
[10]王树根.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模式识别框架.武汉大学学报,2002(5):543—547
关键词:师生交互;网络学习;学习绩效
信息化浪潮汹涌而来,课堂学习时间远远不够,越来越多的高校都搭建了自己的教学管理平台,开设了网络课程,然而网络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学生的期望。网络技术与多媒体的迅速发展,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教育信息全球传播,而且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全球资源共享。学习者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目前人们对网络学习绩效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对网络学习绩效影响影响因素方面,但是由于网络学习具有时空分离的特性,这种特性带来的师生交互的缺失,师生交互和大学生网络学习绩效存在什么关系以及如何从师生交互角度提高大学生网络学习绩效,本文试图对国内外关于师生交互和网络学习资料进行梳理,来找出两者之间关系。
一、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1. 对交互理论的研究
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交互"的问题。“交互”一词最早用在计算机领域中,一般是指人机交互。现在,交互被广泛理解为交流与沟通,包括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是穆尔(Moore)的交互分类方法,Moore认为交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第二种是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第三种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
2.在线交互和学习成绩的研究
Anderson和Garrison在Moore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种交互类型:“教师之间的交互、教师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学习资源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在网络学习中学习者的交互水平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Karayan 和Crowe(1997)、Smith和Hardaker(2000)认为在线交互能更好地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激励学生的参与,并且能比传统面对面的教学20方法产生更多的深层次的和理性的讨论。
3.师生交互中某特征与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G1enda Cox等人也对网络学习中的交互情况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应用交换结构分析(Exchange Structure Analysis)和会话活动理论(Communicative Action Theory)两种理论方法能够较好评价异步讨论组中的交互水平。C.Candace Chou研究了目前网络学习中经常使用的同步、异步讨论两种交互对学习的贡献,并将两种交互进行了对比。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发现:首先,国外对交互理论的研究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对交互的概念、类型、方式有了明确的阐述。其次,国外交互的研究大多是从学生参与的角度出发,从师生之间交互研究角度较少。
二、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1.对网络学习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董兴国(2003)的研究显示网页内容丰富度、学习环境的情境威胁、自评学习、参与程度、可模拟环境、个人因素、互动程度是影响网上学习绩效的因素;网站内容丰富度、学习者的参与度、互动程度、数字化学习环境等与网络学习绩效有显著正相关性,且数字化学习环境对其他因素均有影响。应小平(2008)则认为课程特性、学生特性、教学互动、学习平台影响着网络学习绩效。扈静静、魏忠(2012)则认为网络课的课程内容、对课程管理平台的认知性是影响网络课程学习绩效的因素。
2.网络学习中交互的研究
钟志贤教授在《远程教育导论――学与教的原理和方法》一书中阐述了在线学习的交互类型、方法与工具。书中指出“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培育”。书中还指出在线学习的交互类型有四种:“自主交互、一对一交互、一对多交互、多对多交互。翟菁研究分析了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的交互行为,并讨论了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学习环境、学习动机等因素对交互行为的影响。
3.网络交互与网络学习绩效的关系
应小平(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课程内容及其呈现方式、学习平台认知有用性对学习满意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显著性影响,课程弹性只对学习满意度有显著性影响,而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网络平台易用性、平台的稳定性、网络学习中的教学交互对学习绩效都没有显著性影响。胡勇(2007)通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师生网上论坛上的490个贴子进行了编码,以分析师生网络互动特征发现网络论坛部分成功的促成了网上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刘丽娟(2009)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通过问题引导、任务驱动和协作学习教学策略方面促进网络学习中师生交互水平进而提高大学生网络学习绩效。
三、总结
分析综合以上对国内相关文献的调研,可以发现:1.国内外对于影响网络学习绩效因素研究较多,对于交互理论的研究也比较深入2.国内外对于师生交互理论是否促进网络学习绩效仍存争议3.关于师生交互对网络学习绩效影响的研究较多,但关于师生交互过程中具体特征对网络学习绩效影响的进一步研究较为缺乏。世界各地的各国高校都非常重视网络对于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都在传统面授教学的基础上,提供某种形式的网络交互方式,作为师生面对面教学的补充,或者开设完全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因此如何利用师生交互来提高大学生网络学习绩效是当下主要发展趋势。学习和绩效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如果能把学习和绩效结合起来,会产生更好的价值。从教育技术领域角度来说,我们所做的就是要让大学生在学习和绩效之间搭建一个桥梁,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兴国.从学习理论探讨影响网络学习绩效因素之研究[D].台湾:传大学,硕士论文,2003.
[2]应小平.浅析远程学历教育模式下影响电子化学习绩效的关键因子[D].上海:复旦大学,2008.
[3]胡勇.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师生交互行为个案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4]刘丽娟.网络教学中促进师生交互的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289-02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内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是探讨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体与客体、主体与文本、主体与网络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剖析主要从其内涵、特点和架构三个方面探讨,综合整理学者们的研究观点。
(一)主体间性的内涵
主体间性问题属于哲学范畴,人们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定的历史时期,它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对主体与客体的界定与关系研究大概经历了前主体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三个时期,主体间性问题因时代需要而产生,又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有指导意义。
主体间性最早由拉康提出,他认为,主体是由其自身存在结构中的“他性”界定的,这种主体中的他性就是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指主体之间的交互主体性,着眼于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统一性,它不是否定主体性,而是辩证的对待主体性。主体间性肯定人的生存本质,认为生存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主体征服,构造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国内有不少学者开始着眼于主体间性问题,并试图以主体间性为立足点解决学科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主体间性已成为学者寻求突破的逻辑新起点。学者王闻认为“主体间性就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相互依存的一种交互主体性关系,是主体之间相互交往的一种特性。”[1]高鸿博士认为:“一个是主体间性现实的发展史,另一个是对主体间性问题的发展史……从主体间性的现实发展史来看,主体间性的发展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基本是一致的,主体间关系的发展水平和状态取决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她把主体间性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主体间性分为三种状态:“主体间性的原始状态: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直接的主要关系;主体间性的异化状态:以业缘为基础的,以商品交换为中介的‘主体-客体’关系;主体间性的理想状态:以业缘和网缘为基础,以每个人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为前提的‘主体-客体-主体’关系。”[2]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主体间性就是在交往实践中,通过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统一,实现主体与主体间的交互关系。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含义
学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含义的界定较少,但学者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问题做过不少研究探讨。主体间性问题是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即元问题,只有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及其之间的关系做出准确分析,才能在实践中有的放矢,实现其有效性。
吴满意教授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至少包含着三大层级的话题:一是网络社会空间环境中德交互主体双方之间的关系体现为主体间性;二是网络人际互动过程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同文本之间构成的文本间性;三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主体与网络社会空间环境之间构成的主体间性。”[3]丁科教授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指在网络生存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部或外部之间的相互运动而形成的复杂关系。”[4]
学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关系基本有一致的观点,即呈现出交互主体性关系,也有学者称为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主体间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性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不能抹杀主体与客体的客观存在性,只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体现出交互主体性,属于主体间性范畴。笔者认为,吴满意教授提出的从三个方面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比较全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指在网络社会空间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虚拟教育实践活动中体现的交互主体关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网络文本之间的文本间性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网络社会环境之间的主体间性。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特点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特点离不开网络的特点,它都有网络虚拟特性的印记。张再兴教授认为“虚拟在场和虚实共在是网络空间交往的新形式……网络空间的人际沟通是通过网络传达(身体不在场)的沟通(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这种物理身体不在场的情形下与他人发展出来的网络空间交流形式的新特点,这就是交往主体虚拟在场。”[5]166虚拟主体间又呈现出“流变交互主体性”和“界面交互主体性”。网络界面不仅是了解世界的窗口,而且也成为“主体之间寻求相互理解的界面。”[5]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特点渗透着强烈的网络本身的特征,因此,其特征具有明显的网络主体间性的特点,综合分析其有以下特征:一是符号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关系的原始要素呈现为比特,这是它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要素的不同,交互主体间都以电子文本符号为中介,同时,对象化的电子文本符号又代表了现实主体作为虚拟主体进行虚拟实践活动,电子文本符号是具有意义的承担者。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虚拟实践活动中,正是由于有了符号性的特点,这种虚拟实践活动才真正具有意义,符号是其承担者与执行者。二是互动性。互动性是网络社会空间交往活动的必然特征。在网络空间里,主体间存在着最大限度的平等与自由,虚拟社区的成立也没有强制性,虚拟主体参与网络社会生活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成为某一社区的会员,或者成为游客;积极成为“信息引导者”,或是“信息追随者”。这就决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互动性特点,若没有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不能展开。正如吴满意教授所认为,网络人际互动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等互助教育理念”与“协商对话教育理念”开始生成。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结构分析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有三个维度,包括主体间关系、主体与文本的关系、主体与网络社会环境的关系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共同架构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网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三大关系的发生,其主要原因是网络话语的改变,正是由于网络话语体系的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产生了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截然不同的主体间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文本间关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关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关系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教育双方的关系是较为严格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教育者处于教育活动中的权威地位,对教育的内容、方式具有选择权,“在这种模式下,教育者独占着教育过程中的话语权力”[5]354,而网络空间的平等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渐趋平等,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关系存在共识,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客体僵硬的角色规定已经弱化,教育者主体地位被削弱,受教育者的客体地位部分主体化。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带有鲜明的阶级性,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具有其本质规定性,教育者传递着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受教育者则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接受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具有客观存在性。但是在网络空间中,教育活动呈现出平等性和交互性的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平等的、交互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关系就是一种交互性的主客体关系,具有鲜明的主体间性。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文本间性
构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另一个维度是文本间性。这里的文本间性主要指微观层面的构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电子文本符号。网络话语体系的形成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符号发生变化,网络文本具有多样性、多变性、流行性等特征,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本比较单一,文本内容严肃规范,表达方式较为固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本间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电子文本符号为中介,个体的思想、语言、肢体动作、情绪等都以比特位单位迅速以电子文本符号形式呈现在界面,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间性是指主体以电子文本符号为客体进行对象化活动,电子文本符号又以主体身份呈现给其他各方主体,这种主体与电子文本符号之间的关系即为文本间性。第二,网络文本以超链接的形式相互套嵌,并以可更改的形式呈现在各方主体前,例如维基百科中的文本内容不仅共享,而且可以无限地被编辑。这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体现在文本中,使其具有文本间性。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与网络社会环境之间的主体间性
网络社会业已逐渐成为与现实社会相互交错、相互依存的新的社会环境,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活动空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存环境比较稳定,即现实社会,而网络社会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在网络社会空间遭遇到了重重阻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立足于网络社会空间,积极适应教育活动环境的重构,遵循网络社会的交往规律实践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缩小教育活动的话语鸿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是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网络与主体间性是时展的产物,是人类创造的又一个瑰宝,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思想政治教育正在寻求更大的突破,只能乘风破浪而行,不能被浪潮淹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需要不断的探索研究,寻求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王闻.“主体间性”:在交往理性中卓然挺立-翻译批评的“对话-理解”模式窥略[J].长沙大学学报,2009,23(6).
[2]高鸿.数字化时代主体间性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3]吴满意.网络人际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视域[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
[关键词]网络课程;交互;交互机制;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5-0093-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5.019
引言
对于非面对面的网络教学,影响其教学的因素很多,而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课程资源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是网络学习不可忽略的因素。目前的网络课程学习平台能够提供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交互,使教学比较灵活有特色。但是,根据实践经验和研究数据表明,并不是所有网络学习都是成功的,并不是有了先进的网络双向交互技术,就能实现网络学习所期望的高质量交互;并不是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就能实现学习的良好交互。因此,如何通过改善交互,有效提高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的交互质量,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教育领域所关心和研究的课题。
笔者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的各个教学活动中,对网络教学交互的运行现状进行观察分析,旨在从网络学习交互的现状与实际出发,试图改变传统网络教学缺乏有效性深入交互的局限,通过构建交互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交互意识、交互频率和交互质量。
一、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的交互现状
网络学习的交互过程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循环流动与内部加工处理的过程。可理解为教师、学生、计算机系统、课程之间的信息传播过程。分析目前的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如精品课程网站、网络课程、虚拟学习平台,其交互现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1.交互的有效性差
学生与资源之间的交互体现在网络资源的组织与呈现不能很好地有助学习,如非良构的资源很少;导航不清晰等。师生和生生间的交流主要通过留言板或电子邮件形式,及时性差;偶尔通过在线论坛交流,其讨论的主题、深度都不能很好把握。师生及生生间的群体互动很少,等等。可见,交互的质量、频率、深度和有效性都不理想。
2.交互激励缺乏
现有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几乎没有提供交互约束和激励措施。在没有约束条件下,多数学生开始怀着某种兴趣参与讨论学习,之后即使登录交流场所也不再发言讨论,而成为观望者,呈现“游客”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硬性规定学习内容的多少、学习时间的长短、交互频次的高低等;另一方面是在学习过程中几乎没有学习刺激,无论是鼓励性的还是批评性的。因此即使网络平台上的资源再丰富,学生也不能自主持续学完一门网络课程,导致平台学习气氛降低,平台应用率低下。
3.交互评价低效
网络课程的评价可通过学生登录的次数多少、登录的时间长短、学习的留言内容及关注程度、提交的作业或作品的质量等信息来评价学生的学习。但实际上,很多网络课程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及时、有效地进行学习过程评价。即便是有,评价结果也不能及时、实时地反映学习情况,导致评价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和效果。
二、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的交互机制设计
为了达到改善交互现状的目的,围绕学习交互这一主线,构建了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的交互机制,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学习交互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两大类。学习交互机制包含任务引导式交互机制和“协作+自主”交互机制。激励保障机制主要包含积分机制、学级修炼机制、“学习之星”考核机制和开设“学习商城”。
该图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起着促进者、研究者、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教师通过提供学习资源、设计并呈现学习任务、评价反馈,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平台的学习活动,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交互。学生按照自己的时间和需求来学习课程资源、练习测验等,能够明确把握学习任务,学生与资源之间的交互是共享学习资料、学习课程资源、练习测验、明确把握任务等。学生之间通过解决问题、团队协作完成任务等方式达到知识构建和发展人际关系的目的。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使网络学习有较明显的学习效果,在各个学习活动环节均设立相应的交互机制,创建一个信息丰富、有效组织的交互情境,以促进平台的活跃程度和交互水平。
1.学习交互机制
(1)任务引导式交互机制
任务引导式交互机制是运用任务驱动法,由教师根据学习需求、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文化环境特点来推出学习任务,并根据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提交时间,给予相应积分奖励。
为保证交互的效果和质量,学习任务具有真实的、情景的、协作的、建构的特点;主题明确,难度适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完成任务,并且学习任务背后的科学知识,培养任务解决的实践能力。学习在复杂、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进行,并且学生不会由于任务的无目的性和中途懈怠而降低学习兴趣,一个任务完成马上有新任务接踵而来,使学生处在高亢和兴奋的学习氛围中。
(2)“协作+自主”交互机制
“协作+自主”交互机制是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竞争和相互交流而设立的组织过程。建立“协作+自主”交互机制,强调以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学习为主,通过团队辅助或与团队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获得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经验的分享。
网络课程学习平台中,在完成某种特定学习任务(学科、课程等)目的驱使下,学生组织起学习团队,通过相互协作和自主探究进行交流与学习。学生借助网络交互平台,在教师指导下,分工协作,互助互利,发挥集体协同效应,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和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学生需要对自己和团队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总结获得的知识和思维技能。
2.激励保障机制
(1)积分机制
积分机制是为了鼓励学生不断地参与学习活动而制定的积分奖励方式。随着学习深入,学生的积分会逐渐上升,从而可获取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和自信。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建立积分机制,以具体的数值形式量化反映学生的学习成就及交互效果,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较高的积极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从而保证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2)学级修炼机制
学级修炼机制是为了表明学生的身份地位以及了解学生学习的程度而制定的学习等级方式。建立学级修炼机制,有效发挥其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让学生清晰了解自己距离学习目标有多远,促使他们更积极参与网络课程学习。具体设计时,所有学习、练习和测验的内容都分层次、分级别。每个学级达到足够积分,才能继续修炼。随着积分不断累积,学级也会相应递增,通过学级确保学生参与学习平台的积极性、持续性和主动性。
(3)“学习之星”考核机制
“学习之星”考核机制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评价量规,评选出优秀学生并授予“学习之星”称号的考核方法。
平台通过建立学生档案,设置积分值、主题帖的数量、参加学习活动的情况等指标,实时记录每个学生的细节表现。依此作为“学习之星”评选的依据。平台对“学习之星”有明确要求,并对其实际表现进行定期审核。作为“学习之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展现自我的欲望。
(4)开设“学习商城”
开设“学习商城”是从物质和精神奖励两方面增加学生参与网络课程学习的热情,真实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的一种方式。将学习所获的积分兑换“学习商城”中的电子书籍、课程学习资料、徽章、印有学习高手标识的纪念品等消费品。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将学生的虚拟积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增添学生的参与乐趣。
三、交互机制的具体应用
1.平台的架构
以《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为例,运用交互机制开展一系列交互学习活动,并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思想。该学习平台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共分五个功能模块,即“开门见山”、“循序渐进”、“牛刀小试”、“群策群力”和“考核评价”,如图2所示。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依据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由记忆到分析的原则,分三个等级开展学习,各模块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相互衔接。
(1)开门见山
该部分包含了“平台简介”、“学习指南”、“积分细则”和“学习商城”四部分,主要向学生展示平台的设计理念,各功能模块的内容、导航以及获取学习积分后的行为。
(2)循序渐进
该部分提供阶梯式的学习资源。它包含6个学级:初窥门径、蜻蜒点水、渐入佳境、心领神会、神乎其技、炉火纯青。各学级又包含四部分学习内容:视频教学、课程资源、作业练习和拓展阅读。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掌握课程总体内容,然后完成相关作业,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资源学习结束后可参加学级通关测试,成绩合格并且积分达到一定数值可修炼到下一学级。有能力的学生可拓展阅读来扩大视野,加强对课程主旨的理解。
(3)牛刀小试
该部分主要借助任务驱动的方式,提供尽量真实的任务情境,学生依据前一阶段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自行解答或与其他同学探讨交流后解决问题。该部分要求学生在全部学习过程内至少解决8个问题,完成5个任务。问题和任务设置是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涉及理论、实践、科学探究等内容。
(4)群策群力
该部分鼓励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专题展开学习。教师围绕核心内容设置论题,学生根据能力进行合理分工,组团后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开展在线讨论交流,发表观点,及时反馈并且记录学习过程。该部分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时间内必须参与12次专题讨论:每一项任务结束后,团队成员总结各自学习心得并提交一份完整的团队任务报告,从而获得相应的积分。
(5)考核评价
该部分给出了“学习之星”的考核评价标准,能够实现学生自评、团队互评和教师助评。教师根据积分总值和评价标准对学生考核后,评选出“学习之星”。
2.平台交互机制的嵌入
平台的交互功能设计理念是,利用积分、学级修炼等机制激励学习者进行交互式学习,借助任务驱动和解决问题等方式给学习者创造一个适合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环境。平台中各模块所对应的交互机制如图3所示。
交互设计关键在于学习支持方式和网络学习过程的组织,针对网络课程学习平台中交互存在的问题,诸如学生自主活动和情感互活动的缺失;交互平台不健全,交互渠道不畅通,交互的时效性不够等,在平台中实施交互机制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这种状况。
积分机制和“学习之星”考核机制贯穿整个网络学习过程。首先,使用积分鼓励刺激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网络课程学习。学生通过参与某些学习活动获得相应积分,如观看视频教学,下载资源,提交作业,参与练习测验;和回复主题帖,共享学习资料,提交学习心得,创作学习作品并展示给其他学生进行分享、评价;解决问题,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等。
其次,考核机制对应各模块规定了积分值的下限,例如“循序渐进”模块中各学级要达到规定积分值才能继续升入到下一学级修炼;“牛刀小试”模块中问题和学习任务部分,除根据积分考核外,还要根据问题解决和任务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群策群力”模块中教师参照积分值,记录学生在线讨论状态,根据团队提交的任务报告中各自的贡献和参与度考核学生表现。
3.平台的应用效果分析
以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教学为例,其教学内容与评价设计如表1所示。通过教学实践和后台数据观察发现,学生与学生、教师之间互动频繁,在积分激励下争先恐后完成学习任务、参与讨论发言、上传作品等。95%的学生获得了200以上的积分,并兑换了徽章,个别活跃分子已获得“学习之星”的荣誉。76%的学生获得了280以上积分,即完成六级学级基础上很好地参与了“牛刀小试”和“群策群力”环节的学习。可见,教学方式比原有的教学更具活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参与度很高,而且充满竞争意识和兴奋心情。但也发现有极少数同学为盲目领取积分而随意上传资料、发言过于简单以及操作任务不完善等现象。
数据双向流动本来应该是一个最基本的信息传输方式、理论上应该每根数据线都应该双向传输数据,但在电视技术领域却不是这样。由于播出的特性和信噪比的原因使得无论在无线广播还是有线电视网络中,技术总是侧重于单向的向用户传输数据而几乎步考虑用户对播出方的数据传输。在电视一统天下的时候,用户对此还是可以接受的。但互联网络产生后,用户开始认识到相互交流信息的重要性。超文本文件传输协议的出现使用户可以便利地和网络交互信息,共享网络资源。用户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上浏览文字,图像,声音甚至视频,这种数据双向流动技术给传统的电视业者带来危机感并产生对电视未来的迷惑。
为了对抗这种迷惑,电视技术领域引入了一个诱人的概念:视频点播。当这个概念被提出时,所有人都双手赞成,认为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可以改变电视领域的未来。但事实却不尽如人意,时间过去很久了,真正的视频点播依然还是一个概念。我们现在知道依靠现有的电视广播平台,实现广泛的视频点播无论是从技术角度或是从商业角度考虑都有很大的难度。而Internet却依靠其平台优势和利用流媒体技术率先实现了一些具有视频点播特性的功能,我们可以利用流行的流媒体格式,如Microsoft Windows Media和Real Media及相应的RTSP、MMS等传输协议在互联网上实现视频点播,但其从本质上来看并不能算是真正的视频点播。
视频点播无疑是数据双向流动技术在电视技术领域内应用的一种,但数据交互技术决不仅仅等同于视频点播。本文将就在电视技术领域内各种数据的应用形式以及数据交互技术在电视技术和其它媒体技术之间相互交流所起到的作用进行探讨。
下面我们将分别讨论在电视技术领域和互联网技术领域建立联系的数据交互技术和所谓得交互电视技术,进而讨论在一个跨平台的界面上使用数据交互技术。从而分析数据双向流动技术在电视技术领域内的应用及前景。
电视技术领域和互联网络数据交互的几种数据手段
现在电视网络和计算机互联网络相互渗透。这种渗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用户通过传统的电视设备浏览互联网络的内容,二、互联网用户通过现有的电视广播传播系统对互联网络进行访问。这两种方式看起来是相近的,但是无论从概念上到具体技术细节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一、 用户通过传统的电视设备浏览互联网络的内容。
这对ISP(互联网络服务提供商)来讲当然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它可以使得现有的电视用户成为互联网络用户。于是以微软公司为代表的计算机业界的巨头们率先步入了这个领域,提出了WEBTV(网页电视)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引入基于用户使用现有的电视机设备访问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而无需购置价格相对比较昂贵的计算机系统。而传统的电视机设备对信息是没有处理能力的,所以利用现有的电视机设备访问互联网络就必须在电视机设备上加装机顶盒(Set-Box)。
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机顶盒内内置调制解调器(MEDOM)和处理芯片,用户可以通过控制机顶盒在电视机设备上选择收看有线电视节目还是浏览互联网络。当用户选择浏览互联网络的时候。机顶盒通过电话线或双绞线与互联网络服务提供商(ISP)进行连接,在电视机设备上显示用户所点取的网页。ISP同时还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机顶盒的遥控装置或外设(如键盘)来书写和发送基于文本的电子邮件。
这种工作方式意图提供给电视用户提供一个廉价的互连网络接入方案,其本质上使用相对较为廉价的机顶盒代替计算机的处理系统,用传统的电视机设备替代计算机系统的现实设备。但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方式的一些技术缺陷却阻碍的它的广泛推广。
不同的推广商在采用这种交互手段时,在技术细节上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其基本架构均是如图1所示的机顶盒与ISP连接的结构。这种交互方式其本质实际上是将用户的电视机设备添加外设来作为互联网络(INTERNET)的终端来使用。
二、 互联网用户通过现有的电视广播传播系统对互联网络进行访问。
这种方式是用户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网络作为途径访问互联网络,这种途径可以是有线网络,也可以是无线网络、微波或是卫星通信方式。
目前应用的比较广泛的是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Cable Modem系统,其基本架构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有线电视网络通过Cable Modem终端系统(CMTS-Cable Modem Termination System)与互联网络连接。用户通过二路分离器将从CMTS得到的信号分为两路,一路直接接到用户的电视机中用于用户观看有线电视节目,另一路连接到用户的Cable Modem上,通过Cable Modem调制解调与用户的计算机连接,用户可以使用计算机通过Cable Modem浏览互联网络。
在这种工作模式下,Cable Modem通过正交调幅(QAM)的方式调制解调信号,通过有线电视同轴电缆上和下载数据。这种技术实际上是从有线电视同轴电缆的模拟信号带宽中分离出6MHz作为载频建立下行通道。根据采用的调制方式的不同以不同的速度传输数据。Cable Modem一般采用的是64-QAM和256-QAM两种调制方式,其特性如表-1。
同样,为了抑制上行的噪声积累,一般采用16-QAM或者QPSK (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 调制方式。其特性如表-2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工作模式其本质就是利用现有的有线网络带宽来传递互联网络数据。
在这种模式下工作时,Cable Modem终端系统(CMTS)在整个系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是Cable Modem的控制中心,而且它还是有线电视网络与互联网络的接口部分。用户通过CMTS与互连网络交换数据。
CMTS结构如图-3所示:
它其实与一般的互联网接入方案没有太大的区别,系统包括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用户账号管理服务器、数据缓存服务器。但与一般的互联网接入方案不同的是,它增加了Cable modem控制服务器和将与互联网络交互的数据转为RF信号并嵌入有线电视信号的部分。
这种工作方式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有线电视用户不用铺设新的数据通道,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线路,即可以与互连网络交互数据。并且根据表-1所示,用户使用时的数据下载速率和现有的DSL、LAN等宽带接入方案不相上下。用户甚至可以无需缴纳网络使用费用,当然这要取决于有线电视网络服务商是否愿意提供这项服务。
但这种工作方式的缺点正如表-2所示,由于信噪比的原因,数据上行的速度就远远慢于数据下行的速度。这从以浏览为主的用户而言并不是什么问题,但对一些需要大量上传数据的用户而言这种接入方式就不是很理想了。
图-4所示为应用卫星系统传输数据的系统结构图。用户和互联网络服务提供商采用廉价的电信线路(例如电话线、无线电)连接,用户利用此线路通过互联网络服务提供商向INTERNET发出请求。INTERNET响应后,通过互联网络服务提供商将数据经过调制后传输给卫星信号发射设备。卫星信号通过通讯卫星传输给用户端的卫星信号接收设备。调制解调设备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解调后得到数据再传送给请求数据的用户使用。利用卫星信号,可以给用户提供宽带的接入方式。
在这种工作模式中,可以明显看出上行数据速度和下行数据速度是不平衡的,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只是一个单向下行的接入方式,而且这种工作模式占用卫星线路的资源。但是这种工作方式非常适用于地形条件恶劣的地区,如山区、极地等不适合铺设高速数据线路的地区。另外,它还适用于海上作业等许多的移动目标接收数据。如果我们将数据嵌入卫星转播的电视信号之中,在用户卫星信号接收解码后使用类似于Cable Modem 的调制解调设备接收数据。那么它对于卫星电视用户来说将更加节省资源。
利用微波系统传输INTERNET网络数据的方式与上面介绍的利用卫星系统的方式基本相同,只是使用微波发射接收设备替代卫星信号发送接收设备。二者的工作原理是完全一致的。
以上介绍了在电视技术领域和互联网络技术领域数据交互的几种技术,下面我们要介绍在电视技术领域内的数据交互技术,即所谓的交互电视。但通过分析我们将会看到上面介绍的这几种技术在交互电视技术领域中所起到的作用。
交互电视技术
交互电视(Interactive Television)技术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了,许多基于这种技术的产品已经在现实中得以应用。在美国基于交互电视技术有线网络服务商已经拥有上百万的用户。国内有些电视台也开始在这个方面发展。
厂商的宣传往往是含有水分的,正如我们在前言中所起提到的,视频点播(VOD)技术是交互技术的一种,但视频点播决不等同于交互电视技术,交互电视技术在电视技术领域内有着各式各样的应用。
首先我们可以给出一个最简单的交互技术的例子,实际上国内的很多电视台已经在使用它。如下图所示:
这样的通过电话点播的结构其实已经属于交互电视技术的范畴,用户在拨通点播电话之后使用电话上的按键对电视屏幕上的选项进行选择。信号转换单元将用户给出的信号转变为点播控制服务器可以接受的指令发送给点播控制服务器。由点播控制服务器控制视频服务器播放用户所选取的节目片断。
这其实上就是一个交互的过程,只不过用户是使用电话作为反向数据传输手段来实现这个交互的过程的。
图6
图-6所示的工作方式本质上与图-5所示的工作方式完全相同,只不过用户不用通过电信网络,而是直接利用有线网络反向传递指令信号。用户利用这种工作方式的时候和打电话点播没有太大的区别,任务依然只能面对单一对象。但是这种工作模式下,如果节目播出方面愿意给用户权限,那么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给用户一些控制节目的权力,包括节目的中止、慢放等。
上述这两种工作方式虽然也属于交互电视技术的一种,但是从商业角度来应用价值不大。
另外有一种技术看起来比上面介绍的交互方式更吸引人一些,用户加装机顶盒后,电视屏幕上出现字幕画面等选项提供选择,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在屏幕上进行选择所要收看的节目或信息。
这种工作方式如下图所示:
这种体系的工作方式是利用数字压缩技术,将若干路视频、字幕和图像等信息压缩调制到一路信号通道上,用户的机顶盒内包含处理芯片和解码器。用户可以通过机顶盒来选择想要收看的信息,机顶盒中的解码器负责将用户选择的内容显示在电视屏幕上。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机顶盒其实是一个选择开关。用户并不反向传递控制信息给节目提供方,用户只是使用遥控器来控制并行接收的众多数据中自己感兴趣的节目信息或视频信号。
而这些信息中有的信息数据量非常小,而且利用存储和在互联网络比较成熟的技术(如Flash技术等)可以使这些信息的传输流量更小。比如本地交通状况,天气预报,股票行情等等,使用图片或字幕显示,只要定时更新就可以了。而大量这样的信息提供给观众选择却能给观众一种交互的感觉。这是很多厂商的卖点,而且这样的工作模式从商业角度来看比前两种工作模式更加的具有吸引力.
这种工作模式的优势在于它不用对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线路进行改造,不用考虑信噪比对反向传输数据的影响,节目提供方只需要在播出部分和用户方加以改造便可以投入使用。而且节目提供方不需要为了迁就某一个孤僻的用户而降低收视率。
从严格的意义来讲这种工作方式其实已经不能算是交互技术,它应该算是数字电视技术的一种应用。当然厂商是不会承认这一点的。但它在商业上的应用价值却使得它首先在交互电视技术领域投入应用。因为它提供了媒体发展最本质的东西--信息量的增加。现在,欧洲和美国已经拥有大量采用这种方式的电视用户,而且正在逐步增加中。基于这种工作原理的电视设备厂商也已经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有些电视台已经开始提供类似的服务。
但是国外的交互电视服务提供商并不满足于单单提供信息和多路视频给用户,比如美国的Meta TV等交互电视服务提供商还提供给用户其它的一些服务,如电视购物、查询个人信息、电子商务服务等。这些行为确实是用户与提供商在进行交互,但它涉及到下面我们要谈到的问题--跨平台。
跨平台
上面所提到交互电视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电子商务等服务其实是在一个跨平台(Cross-Platform)的技术平面上实现的。如下图所示:
图8
交互电视网络服务提供商接收从用户方反向传递的信息,经过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后跨平台的传输给互联网络Internet或合作的服务提供商(比如银行、证券交易所)等等。并将这些服务提供商的应答信息反馈给用户。
进一步了解这种模式,我们会发现其实上它和图-2所示的Cable Modem工作方式在原理上是相同的。只不过图-2中由Cable Modem终端系统(CMTS)提供的跨平台服务被图-8中的交互电视服务提供商所替代。而图-8中的机顶盒起到了的图-2中Cable Modem的作用。
这种方式下交互电视服务提供商其实已经同时成为了互联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利用其它的一些非视频领域内的信息传输交流手段,提供一些服务给电视用户从而提高用户数量和增加服务收费。
交互电视服务商可以通过加密等手段将信息反馈给用户,但这并不是真正安全的,因为依旧是所有的用户都可以收到该信息,只是不能解码罢了。在这种工作模式下,点对点传递数据依然无法真正的实现。因为它有一项关键的障碍-用户寻址的技术。
寻址技术是互联网络的关键技术,每一个互联网络的用户都有一个IP地址来表明自己的身份,所以在互联网络上可以实现视频点播技术,只要视频点播播放端的处理能力够强,网路带宽足够(如使用DSL等宽带手段),就可以支持相当多的用户采用点对点的视频点播方式。而有线电视用户却没有自己的地址标识,节目提供方并不知道要把特定的节目送到哪一个用户的电视上,并且使用单一的线路(同轴电缆、广播、卫星、微波等)的带宽无法适应同时传输所有用户点播的节目数据。
要真正的在电视领域内实现视频点播,则必须要将互联网络的数据传输交换技术引入电视技术领域。电视技术不能再局限于自己的领域,跨平台的数据传输方式必将主导未来的交互电视领域。互联网络数据可以利用有线电视网络传播,电视节目也可以通过其它的网络形式进行传播。
我们可以从MPEG-4在传输方面所提供的手段看出这种趋势。在MPEG-4标准中定义了DMIF(Delivery Multimedia Integration Framework 多媒体综合传输架构)。DMIF在MPEG-4体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架构,它体现了MPEG-4对于传输方式的概念改变。与MPEG-1和MPEG-2不同的是,应用DMIF的MPEG-4可以通过DMIF层来利用其它的传输格式实现数据传输的功能。
图9
如图-9所示,MPEG-4定义了一个FlexMux的工具来实现传输,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来:MPEG-4通过DMIF提供的FlexMux工具可以使得MPEG-4标准下的应用采用其它格式的传输方式来传输数据,比如可以利用MPEG-2的传输格式,可以利用ATM的传输格式,也可以利用UDP(IP)的传输格式。在这个意义上看来,基于MPEG-4的应用可以在跨平台的多种传输网络中交互数据,这也正是它最重要得优势之一。
我们不能说MPEG-4这样的标准代表着电视技术领域的未来,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电视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未来的电视技术领域一定是多种平台并存,多种传输手段相互交织的技术领域。那时我们对交互电视的要求就不仅仅是可以在电视上收看即时的天气预报和交通状况了。人们将会得到全方位的交互服务。
我们不妨大胆设想一下跨平台的数据交互方式如何实现:
图10
如图-10所示的交互网络中,每个用户或基于一个社区的用户拥有一个自己的地址,用户通过数据接口与小区服务器相联接,服务器具有大容量缓存并提供服务(包括视频、电子商务和其它各种的服务)在小区服务器不能提供服务的情况下通过多种网络交互的平台向(视频/数据)服务提供商提出要求并获得服务。服务提供商同时也通过多种网络交互平台连接其它的服务提供商。这种工作方式可以分级减缓用户对数据源的压力,使得每个用户都可以真正得到数据交互。
这种大一统的方式在目前技术及商业条件下显得并不现实,但技术的进步将使这种网络格局逐步形成,比如说交互电视的下一步很可能就是采用分布式的视频服务器,应用流媒体的相关技术使用户可以实现真正点对点的视频点播或其他服务。而多种网络平台的交互技术将使得我们区别不出谁是有线电视服务提供商,谁是交互电视服务提供商,谁是互联网络服务提供商。
关键词:电商;用户;交互软件;界面设计
随着Internet的普及发展,建立电子商务网站,通过全球互联网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已日益成为企业经营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人们对电子商务网站的实现技术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从交互设计的高度去探讨却很少。
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活动时,通过其电子商务网站,一方面宣传企业,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用户对企业的信心;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宣传,销售其产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网站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用户了解企业的愿望和对企业的信心。目前,很多电子商务网站在设计时,往往只重视页面的美观和个性化,却忽略了可用性,只重视所采用的技术的先进性,却忽略了与用户的交互。这也导致这些网站形同虚设,没有达到建立之时的初衷。我们在探究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不尽人意的原因时,往往只看到技术的限制、法律的不健全、社会诚信的缺乏等等诸多因素,却忽略了企业在购建其电子商务网站时是否采用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设计思想。不好的使用网络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经验将会极大地打击用户的信心。因此,如何在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中引入交互设计的理念,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一、交互设计的概念
Jennifer Preece, Yvonne Rogers, Helen Sharp在他们的“Interaction Design ― Beyond Human-ComputerInteraction”一书中将交互设计定义为:设计支持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交互式产品。Winograd把交互设计描述为:是人类交流和交互空间的设计。从这个意义上讲,交互设计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对于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所使用的任何交互式产品的设计都可以进行交互设计,而不仅仅限于基于计算机的电子产品。
交互设计是一门从人机交互HCI领域分支并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一个跨学科的知识领域,它涉及了计算机科学、工程学、信息学、人类工程学、美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具体到电子商务网站,本文作者定义交互设计是指设计一个以用户为中心,提供用户方便快捷地查找、比较和购买所需产品的交互空间。
在进行软件设计时,交互设计和软件工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后者以机器为核心,通过编程完成人们所需的功能,从技术层面上保证程序的正确性;而前者则以用户为核心,从用户层面上保证产品的可用性。
二、如何让电商的产品更好地与用户互动
从“视觉设计”领域来谈一下:电商是通过网络来展示商品供消费者选择购买的一个平台。实体店有导购员,那么电商的导购员就是客服了。网页是可视同时也是可以有声音的。现在很多大网店根据自己店铺的风格播放音乐,给消费者营造了很好的购物氛围。还有的网店在产品详情页里插入了视频,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商品,但是也是有局限性的,服装类的商品仍然不能让消费者清楚的了解自己和这件商品的“匹配度”。要想让产品更好的得到展示、与用户更好的“互动”,其实我们可以在店内插入一个软件,就是让消费者和商品互动的软件。这种“交互软件”从界面设计上要创新,构想简单是这样的:比如服装店,可以将用户的身材数据、皮肤种类、五官种类(在此可以模仿腾讯QQ秀和大型较色扮演的网络游戏的五官和身型)输入软件系统。然后选择店铺中喜欢的服装,就可以看到用户的试穿效果,有语音提示等等。再比如饰品店,用户输入需要佩戴饰品的部位的信息,就可以看效果了。这样的软件系统同样适用于实体店镜子。
然而这个软件的“界面设计”相当重要。
(一)首先,它的“色彩”不能与店铺风格不适应,要与店铺相辅相成。举个例子,牛仔服饰网店中这个交互软件的界面颜色不应太突兀,但也不能和其他版块颜色完全一样,这样就没有了它的存在感。根据不同店铺的风格、行业、商品、品牌理念、消费群体不同等,软件的界面设计要有相应的变化。无论是色彩还是整体感觉都要适应主题。其实,色彩也是代表不同意义的,比如红色、橘色是喜庆和热烈的颜色,用于食品比较适合;绿色和蓝色比较清新自然,适合环保、药品或者祛痘护肤产品的应用;黑色、灰色、金色的结合是比较酷炫的感觉,适合男装、男士护肤的产品;白色是比较纯洁的颜色,可以表达乳制品、美白护肤品等等的产品。同时颜色也可以表达人们的心情和个性,虽然我们不知道用户在浏览信息时的心情和处境,至少可以掌握我们的产品出现在用户面前带给他们的感受。其实与产品属性、品牌文化相呼应、统一的色彩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它可以给人带来品牌感,有利于产品更好的展示。
(二)其次,“版面”设置要适合用户浏览网页的心理、行为习惯。阅读顺序一般是从左到右,从上往下的,中上部的信息尤为重要。比如服装网店:还要注意实用性,软件的界面里至少2/3的面积要显示商品试穿展示效果图,其他地方就是各种功能键,横向是用户信息选项(包括三围、皮肤颜色、五官、体型、身高等)供选择,纵向是店铺服装选项,版面也要有节奏感,有疏有密、有紧有松、上下呼应、富有美感。
(三)再次,抓住“购物时段”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时段四季、节日等等都可以迎合不同的主题来变化界面风格、色彩,在版式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版式已经被用户习惯,最好不要随意更改,这样会让用户用起来不方便,从而影响他们的购物心情。我们的设计不仅仅要在之前的界面设计上有所创新,而且还要遵循用户的习惯。
(四)最后,“人机交互”要合理,从共性到个性,再到共性。
保持该软件原有的符合“人机交互”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性格、年龄阶段、身份、性别用户的喜爱,可以设定不同风格人像效果,可以Q版、也可以3D真人版,这样方便消费者360°都能观看,且放大缩小这样看到更具体和整体的效果。还要有语音提示,给用户带来便捷。
三、结语
总而言之,时刻跟随时代步伐、顺应科技发展、抓住用户心理,这是每个网店商家必然要遵循的原则。网络电商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无疑是起到很大作用的,然而,正是这样的用户“交互软件工具”可以抓住更多的网购客户群,让用户和产品更多的去互动、让用户更多的去了解产品。这就是建立“信任”和“购物品牌习惯”的重要手段。简单的来看只是“界面设计”的创新,实质上是对网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创新,同时也是未来电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正是这类型的交互辅助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创新,让我们看到了网络电商更远更美好的明天,也让我们有信心把电商做好做大做强。相信未来我们的购物会生活更加便捷、人性化。
参考文献
[1] 欧阳晓宁,苗方方. 交互设计 玩家互动的催化剂 [J]. 设计. 2011 (02)
[关键词] Blackboard and Blog 协同辅助 阅读与写作
基金项目:2011年度陕西省民办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通识课程辅助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1BY98)。
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下简称BB系统)是美国BLACKBOARD公司研发的一个以互联网为介质的课程教学管理系统,其实质是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迄今为止,Blackboard是市场上唯一支持百万级用户的教学平台,在全球约有4000所高校在使用。中国高校的许多课程也都借助BB网络系统进行网络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学习者。BB网络系统的易用性和丰富的教学、交流、评价等功能为创新教学理念、开展高质量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和技术条件。然而,单纯以BB网络系统为辅助工具的阅读与写作教学,目前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主张将BB网络系统与博客(Blog)技术相结合,整合两者的优势、克服各自的缺陷以使网络技术起到更好的辅助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作用。那么,BB网络系统和博客协同辅助对于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实意义何在,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学习方式有哪些,以及怎样实施,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以浅析与探究。
BB网络系统和博客协同辅助
对于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BB网络系统之于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优势及问题
1.BB网络系统辅助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突出优势
首先,基于BB系统而构建的虚拟课堂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可以提供远程教学甚至于跨校际资源共享并补充课堂教学之不足,因而使学习者的学习空间更加开放。其次,BB网络系统教学环境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从而使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与灵活性。第三,BB系统为网络环境下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习材料的全方位的交流提供了技术支撑,这种即时的、互动式的交流,能推进学习者之间探究性合作学习的深化。第四,BB网络系统可使学习者自主灵活地选择学习时间与地点,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和全方位的协同式交流,从而使学习者的中心地位得到体现与加强。
2.BB网络系统辅助阅读与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BB系统在丰富了知识获取途径、改变了传统学习方式的同时,还存在着与教学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其一,有时网络不稳定,课程模块中的一些功能在使用时就会受到影响。其二,BB系统强调意义的建构,却忽视了学习者的情感因素。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绝不止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应包括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而BB系统教学在缩短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的同时,却拉大了人们之间的心灵距离。其三,学习者由于缺少直接的交流与指导,容易构建错误的新知识。
在BB系统网络环境下,教师由“前台”走向“幕后”,无法直接影响学习者新知识体系的建构。这时,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都更为突出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对学习者的素质、能力及自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倘若学习者的基本素质、信息处理能力或是自我约束能力比较有限,在BB系统网络环境下难以找到对应于自己学习能力和所选学习内容的指导者和交流者,这样就容易构建错误的新知识。另外,BB网络系统对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及其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软件方面, BB系统对其安全性的要求更高。此外, 网络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健康性以及信息安全性必须予以保证, 否则分布在各个不同角落里的学习者很可能收集到无用乃至错误的信息,从而导致学习者建构错误的知识结构。
(二)博客与BB网络系统协同辅助教学便可扬长避短
博客作为软件工具具有方便快捷易于使用的特点,它的普及性、开放性、交互性、批判性与多元碰撞等特点不但是学习者所必需的,而且更能促进其积极主动的学习。运用博客可以帮助实现面授与网络教学的整合,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进。尤其它灵活性的特点、互动性的沟通、形成性的评价等功能,为进一步创新教学理念、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和技术支撑。鉴于此,我们尝试将博客链接在BB网络教学系统上,就可使BB网络系统的优势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又能弥补其不足。
博客与BB网络系统协同辅助教学,对阅读与写作学习至少有三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是学习空间变得更加广阔;二是学习方式和途径更加多种多样;三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相长能得以充分体现。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当BB网络系统课程模块中的一些功能受到网络不稳定的影响时,链接在BB网络系统中的博客辅助教学则能有效地克服其存在的一些缺陷,与BB网络系统相互支撑,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当然,网络课程的建设并不只是呈现课程内容,尤应重视学生感受和体验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媒体元素的选择,还应设计读、写训练等实践活动的适宜环境[1]。这些都要求BB系统与博客协同整合,以此建立师生互动的畅通渠道,既充分体现网络课程的优势,又能突出阅读与写作学习的特色。例如,在课堂上,用于写作教学的课时较少,教师很难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针对这一问题,运用BB系统与博客协同辅助教学,便可为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这些积极的影响,成为践行新型读写方式的技术支撑,从而使目前深受学界推崇的探究式阅读、对话式学习、交互式写作较以往更便于实施。
BB网络系统与博客协同辅助下的阅读与写作学习方式
(一)探究式阅读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从社会和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2]。探究性学习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开发潜力的同时,形成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而BB网络系统与博客协同辅助教学,为探究式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系统,包括资源性支持、交互性支持和管理性支持等。事实上, BB系统与博客协同辅助教学对于学科学习最具积极意义的影响就是促进探究性学习方式走向深入。这是因为在BB系统与博客协同辅助教学环境下,学习者是基于问题的思考与研究,需要上网搜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分析和评价,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本身就是不断探究的过程。
BB网络系统与博客协同辅助下的探究式阅读,在具体实施中可由教师引导学生自由结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可申请建立自己的博客,然后将各个小组的博客链接在BB网络系统上和老师的教学博客形成师生、生生及小组间互动性的博客群进行交流,这样就会构建一个网络下的学习共同体。利用BB系统诸多模块的阅读内容、较强的后台监控功能和博客群中师生提供的相关丰富材料,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开放性的探究题目进行讨论,能使研究向纵深发展。探究式阅读是基于文本的探究研讨,更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书面“对话”。究其本质,可以说是基于BB网络系统与博客协同辅助环境下的对话与写作教学。
(二)对话式学习
对话式学习是当代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尤应成为语言教学的主流范式[3]。对话者由于知识面的广狭、认识水平的高低各不相同,相互之间存在着视域的差异。实施对话教学,就是为了使所有参与者不断进入他人的视域,通过取长补短达致共同视域。因为每一个参与者都能进入他人的视域,师生通过对话提升了各自的认识水平,这在本质上就是“教学相长”。语文课程对话教学的理想境界,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视域融合。为此,在BB网络系统与博客协同辅助语文教学中,可分别采用BB网络系统虚拟课堂和设计讨论板的形式以及博客的互动交流方式,为对话者之间的沟通架起一座桥梁。虚拟课堂作为BB网络教学系统的协作工具,模拟了真实的课堂教学,所提供的交流互动功能是实时同步的。它虽然不具备音频交互和视频交互功能,但可以让对话者通过“白板”、“结构图”、“私人消息接发”、“小组浏览器”、“提问工具”、“问题收集箱”等功能发起讨论、交互式提问,并通过板书开展交流活动。教师可以在讨论版中开设不同的论坛,引导学生进行异步交流。也可以在BB网络系统通知模块上布置讨论的话题,鼓励学生将各自的观点发到BB系统讨论版及博客上,参与网上协同互动讨论。学生也可通过讨论版及博客对语文教学进行动态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语文教师借此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反馈意见,通过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吸纳其合理化建议,对语文教学内容作出适时调整,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
(三)交互式写作
网络文学的兴起,早已使阅读与写作的主体、方式等发生了诸多变化。网络文学使文学的存在形态由书面向电脑网络转变,传播媒介由单纯的语言媒介向多元媒介转变,欣赏过程由书面欣赏向机读化欣赏转变。读者和作者的网民化、创作方式的交互化、文本载体的数字化、流通方式上的闪捷化、欣赏方式的鼠标点击化,以及功用方面的自娱性、价值取向的虚拟性等,对于阅读与写作教学而言,无不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尤其是网络文学之交互式写作的全新面貌,使得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许多问题都已成为急需重新审视和着力研究的现实课题。例如:读者与作者的即时交流,使作者能够根据读者的意见和建议续写作品,甚或由读者以接龙形式和原作者合作完成作品;把作品中的人物做成多媒体文本放进视窗界面,让读者、作者都能与作品中的人物交流,甚至通过鼠标和键盘走进去与之对话;不同的读者之间,彼此就作品某一方面或片段交换意见、进行讨论,大家共同完成作品……如此等等,笔者姑且简单地称之为“交互式写作”,那么这种交互式写作不只是模糊了作者与读者的界限,同时也拓展了文学的物质形态和文化容量,扩大了作品对于受众的影响力。因此,交互式写作标志着文学创作进入大众化时代,有助于形成全社会的“大文学观”,也大大提升了文学对于自身的审视力度与反思的品质[4]。
尽管如此,网络文学因其先天不足,无论从读者还是作者角度而言,都缺乏深刻的内涵、高贵的精神、审美的趣味;从监管层面来看,则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得力的引导措施、积极的扶持政策。作为这种快餐文化的制造者和消费者,普通网民难以把握时代脉搏,难以反映时代精神,难以体现人民追求的文化,难以更好地丰富网民的精神世界,难以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鉴于此,我们借助BB网络系统与博客协同辅助教学平台,将网络文学纳入阅读与写作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互式写作,既可使网络文学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又可使阅读与写作教学创出一个全新的大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高湘萍,刘家春等.教师教育数字化平台构建、应用与评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
[2]李闻歆,单子鹏.Blackboard 网络教学平台下“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66-69.
[3]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贾勇.新时期网络文学应如何提升审美价值[J].网络之友,201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