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工作特点

财务工作特点

时间:2023-06-08 11:29: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工作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工作特点

第1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独立核算的经营性企业,从管理学角度看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集产供销、人财物于一体的经济组织。尽管企业的经营业务多种多样,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但财务管理无疑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财务管理作为一项全面、综合的管理活动,与企业各项业务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是在过去乃至当前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工作中,还比较普遍存在着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融合不够的问题,容易出现财务控制与业务工作脱节、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两层皮的现象,既不利于财务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企业经济发展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无论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来看,还是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

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追求价值的最大化,而企业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是通过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价值分析与管理控制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如果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联系得不够密切,科研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生产要素、成本费用、经营风险、市场变化等信息就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到财务部门,则企业资源就不能进行高效的配置和运用,财务管理的价值分析与控制职能就很难充分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是不太现实的,尤其在我国企业多数还处于粗放型经营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加强,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二)是财务更好地为业务工作服务保障的需要

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对财务工作的服务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工作需要树立以优质服务保科研生产、促经营发展的意识,以良好的态度、有效的方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但是,财务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前提就是应非常了解科研生产经营对财务管理的需求。如果财务不了解业务工作的实际,只是就数字论数字,而看不到数字背后需要解读的业务内容,要很好地服务只能是纸上谈兵。与此同时,业务部门也需要了解财务可以提供什么服务以及对业务工作有什么协作要求。可见,只有相互更好地沟通与了解,知己知彼,财务才能真正为业务工作做好服务保障。

(三)是加强财务控制监督与防范风险的需要

伴随经营规模的发展壮大,企业面临的传统和新型风险将不断增长并最终体现在财务上,因此加强控制监督与防范风险是财务工作的重要职能。财务要对科研生产经营主要环节实施完整、闭合、严格、有效的控制监督,找出关系到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并予以改进,就应该延伸到业务活动的全过程,特别是如资金、采购、销售等业务环节中。因此,这必然要求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协同运作,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和控制到位,从而实现其控制监督与防范风险的目标。

(四)是财务实现对企业经营决策进行支持的需要

财务工作的重心从核算反映逐步向决策支持转型,发挥财务专业特长,积极研究重大问题,当好领导的参谋,为企业实现科学民主的决策提供财务支持,这是对财务提出的更高要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工作的决策参谋作用往往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不够:一方面,大量的财务会计信息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另一方面,企业的各项决策和内部经营管理活动又迫切需要准确的会计信息和可靠的财务分析作支持。因此,只有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不断彼此融合,才能充分发挥财务的决策支持作用。

二、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融合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现代企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营管理系统,至少包括计划、人事、财务、物资、制造、销售等子系统,财务管理只是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为企业的整体利益服务。而且,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地位及其重要作用,又决定了其同时也是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管理。因此应把握好财务管理兼有局部及整体的特点,找准自身的定位,通过全面建立财务与其他各项管理职能的联系,形成完整的沟通渠道和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机制,将财务管理有机地融入到企业的整体管理系统中。

(二)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在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逐步融合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在态度上有两种选择:主动地促进、参与并起主导作用,或者等待观望、被动地接受。无论是为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还是从财务管理本身的特点来看,财务都应该选择主动融合。实际上这也是企业对财务管理的期望。从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财务不主动融合到业务工作中去,财务工作就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心地位的要求,无法承担起促进企业的综合效益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最后财务很有可能会被逐步边缘化,甚至丧失自我。

(三)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财务管理具有双重职能,即服务与监督。其中监督的职能决定了财务管理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原则性,而且内部、外部的审计监察也是悬在财务头上的一把“双刃剑”。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业务工作必然需要高度的灵活性。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在融合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自然就极为关键。两者关系处理得好坏甚至会决定融合的进展与结果。因此,财务部门应该周密策划,未雨绸缪,主动想在前头,大方向应该是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地兼顾灵活,以有利于业务工作的开展。

三、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融合对财务的要求

(一)熟悉业务,提升能力

财务管理本身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而一般来说专业性越强,其知识面也相应会窄一些。实际上财务人员在科研、生产、销售等环节,多半都是弱项,要么知之不多,要么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是为了适应主动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大趋势,财务人员应该积极面对挑战,努力拓展知识面,提升自身的能力如战略思考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业务的理解能力、财务领导力、信息技术能力和战略管理会计技能,还有对企业产品的深入了解与熟悉等。

(二)知难而进,勇于创新

现代市场竞争环境和财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决定了财务工作必须采取与时俱进的基本态度。如果财务管理还局限于统计数字式的“纸上谈兵”,固守“财务重地,闲人免进”的办公室,不与业务工作进行融合,就无法更好地履行财务本身的职责。然而,由于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是企业经营管理上的重大创新,因此需要财务人员具有敢于开拓创新的勇气、克服困难的坚定决心、不怕委屈的广博胸怀。财务管理应结合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特点、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等具体情况,将真正适合企业的管理新方法、新工具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不断提高财务信息的深度、广度、准确性和实效性,以有效促进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

(三)逐步推进,规范操作

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融合过程中将对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如思维方式、信息流程、职责分工和工具手段等等。因此,财务部门在推进融合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分步实施、逐步推进,而不宜急于求成。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职责分工,强化企业内部协调机制,理顺并加强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工作关系,形成相互融合、有机衔接的新型管理模式。在融合过程中出台的规章制度应规范合理、易于操作,以保证融合的顺利进行。

四、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切入点

(一)以成本管理作为切入点,也可以再向上延伸为以价格管理作为切入点

成本工作涉及企业的每一个方面,也是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联系的一条重要主线。过去很多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仅仅局限在财务部门、体现在生产环节中,并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以成本管理为切入点,就是应通过提倡最经济设计成本、做好价值工程分析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实现成本管理流程再造,将成本管理重心前移到成本产生的源头环节,逐步形成成本预算落实、责任到人、控制到位、信息畅通、严格考核、管理闭环的新型成本管理模式;在产品设计方案、工艺选择、生产组织、产品交付、售后服务等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中贯彻“全过程控制和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要求;通过全寿命周期、全工作流程的成本控制,使成本控制体系形成闭环,促进各单位成本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以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切入点

全面预算涵盖企业的投资、经营和财务等各个方面,具有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特征。全面预算管理充分发挥效用的前提是必须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即“人人都是经理”。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各级业务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与配合,是实施预算管理的必要条件。全面预算管理在落实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统筹资金运用、强化过程控制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来促进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三)以财务综合分析评价作为切入点

财务综合分析评价涵盖企业资金运动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包括财务状况分析、预算执行分析、财务绩效评价、投资决策分析、其他专题评估分析等。因此,财务部门应通过财务综合分析评价这个切入点,广泛、积极地参与科研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深入挖掘、整理、分析各种有效的财务信息,准确反映和深刻揭示企业科研生产经营中的深层次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分析报告和管理建议,积极、主动地为各级领导、业务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四)通过引入并运用新的财务管理方法进行融合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新方法层出不穷,其中的许多方法对于促进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是非常有效的,也是很有必要的,如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质量成本管理、人力资源会计、环境成本会计和企业资源会计等,对于这些新方法应该敢于尝试应用。而且,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属于边缘学科,在融合的过程中很可能还会诞生新的财务管理方法与理论。

第2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情况;分析和阐述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财务工作是一个企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关系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财务支出的合理性。因此,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也是如此,需要加以关注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来提高自身的资源整合利用率,来掌握房地产市场发展扶方向,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增加自身的实力和支出竞争力。

一、房地产开发产业特点和理论阐述

房地产开发产业,从其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其是和房地产工作具有紧密联系,主要是对房地产进行来进行管理和开发,对房地产进行销售和出租,对房地产需求人员来进行服务的产业,具有中介性质的产业[1]。其次房地产开发产业具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财务支出较高,人力和物力的需求较大,建筑周期和消耗的时间较多,具有较高的发展风险,经济利益无法确定。由于房地产前中后期情况很大不一样,导致前期成本和负债剧增,负债率达到离谱的地步,中期流动资产和负债维持增加但有所减缓,特点是这时期的有些负债不是真正的负债(预售款),前中期都是亏损,越来越严重,后期收入、所有者权益猛增成本和负债剧减,负债率直线上升等等

二、财务管理工作阐述

(一)财务管理工作内容阐述

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阐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其一,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管理主体。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其在企业的财务内部,主要是对财务工作人员工作的内容和监督与管理的主要内容来进行管理,对整个房地产开发工作中,不同环节的资金运作情况来进行管理和控制。其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主要管理工作内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运作情况和资金流动情况,是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和管理任务,包括对资金的流向,财务的实际使用情况,财务的支出和走向,财务的收入,财务管理方案的构建等等。资金的分配等等来进行管理。细致化来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对企业的资金和财务筹集工作进行管理,对企业的财务运作和资金的运行进行管理。如下图一所示,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方案展示图[2]。

(二)管理的主要特点阐述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 财务管理体系的工作主要涵盖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房地产开发的消耗时间较长,财务支出较多,筹资压力较大。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主要工作,是对土地资源来进行在利用,需要较高的土地建设资金,增加了自身发展的财务支出[3]。其次,房地产开发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人力和物力的运作,建设和发展周期长,不同环节的发展都需要较多的资金,增加了筹资压力较大。其二,开发难度和风险较高,投资的风险和责任较重。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其在发展过程中,较大的财务支出和建设压力,建设和发展的时间较长,决定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风险。其次,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外在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变化因素和国家发展政策的影响,必然会增加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工作难度,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压力和难度。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投资时,存在投资失误,没有把握好市场的发展动向,一旦发生投资风险带来的后果无法想象[4]。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工作有效进行

(一)增加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关注度,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类型和形式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市场上涌现,增加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压力,不同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日渐强烈。面对这一市场情形,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要想在众多企业中,拔尖而出,不仅要关注自身的经济发展工作,也要增加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关注度,把财务管理工作和房地产开发企业长远发展计划结合,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站在经营和管理人员的角度来说,为了保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工作的有序开展,其要在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在房地产开发建过程中,对不同项目中设置核算机构,保证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保证其具备会计工作资格证书,不断的学习管理技巧和经方法,增加自身经营和管理的工作能力,在保证自身具备较好的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基础上,要不断的学习财务理论知识,学习会计信息,增加对财务管理工作中,资金和财务的流向的关注度,增加对自身财务管理工作中,现金流向的关注度,利于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价值[5]。如下图二所示,是北京、上海、广州某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管理报表,其增加了对不同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可以作为当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借鉴的方案。

(二)增加对外部监督工作的关注度,发挥外部财务监督工作的最大效果

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工作来说,其关系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和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和会计从业工作人员具有紧密联系。因此,要增加对内部务工作人员的监督,保证其工作的有序开展,保证其工作行为的合理性,其次,为了保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工作的全面开展,房地产开发企业也要增加对外部监督工作的关注度。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和市场与政府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工作年进行监督和管理时,可以全面发挥市场的监督作用和政府的监督作业,增加社会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工作的关注,利用社会这一大集体来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增加我国的财政机构、审计机构、税务部门和物价等等,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工作的监督局力度,在法律章程的实施过程中,全面发挥政府的职能,把审计监督工作和企业的预算工作进行结合,利用税务监督来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的主体[6]。

(三)优化资金管理系统,保证资金运作的合理性和流畅性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的资金管理工作可以利用集中化管理的形式来进行管理,优化传统资金管理体系的弊端,对资金的运作去向进行详细的记录,保证资金利用时,需要经过财务体现的允许,避免呆账与坏账现象的发生,构建有序的资金管理流程,及时的清除资金管理的内部阻碍,增加收入和支出资金管理的联系性,保证市场营销的财务收益达到一定高度时,要及时的进行清零作业,资金的总支出需要经过负责人和财务管理的总部进行审核,来保证资金运作的合理性和流畅性。其次,榱吮Vし康夭开发企业的的资金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保证其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也要在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控制制度,增加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的资金和财务的保护,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保证企业的名誉与声望,提高企业的危机意识,增加工作人员不断危机的处理能力,保证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不同发展环节,和不同经营活动中,来保证资金和财务运作的科学性。

四、结论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其不仅关系着企业的经济发展,也对企业的竞争力和实力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其在发展过程中,要增加对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的关注度,增加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关注度,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增加对外部监督工作的关注度,发挥外部财务监督工作的最大效果,优化资金管理系统,保证资金运作的合理性和流畅性,来促进房地产开发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思祥.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类型分析及控制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6(27):49.

[2]陈敏,陈晓园.非财务指标在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8):131-133.

[3]毕雪超.“营改增”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2015(11):52-53.

[4]占涛.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危机引发因素影响过程的分析[J].商业会计,2013(19):115-117.

[5]霍雪梅.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3大难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外资,2013(11):137.

第3篇

一、高度重视,提高对财务参与和服务经营必要性的认识

财务管理作为一项全面、综合的管理活动,与企业各项业务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是在过去乃至当前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工作中,还比较普遍存在着财务参与和服务经营不够的问题,容易出现财务控制与业务工作脱节、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两层皮的现象,既不利于财务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企业经济发展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无论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来看,还是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财务参与和服务经营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财务参与和服务经营,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追求价值的最大化,而企业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是通过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价值分析与管理控制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如果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联系得不够密切,科研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生产要素、成本费用、经营风险、市场变化等信息就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到财务部门,则企业资源就不能进行高效的配置和运用,财务管理的价值分析与控制职能就很难充分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是不太现实的,尤其在我国企业多数还处于粗放型经营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加强,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二)财务参与和服务经营,是财务更好地为业务工作服务保障的需要。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对财务工作的服务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工作需要树立以优质服务保科研生产、促经营发展的意识,以良好的态度、有效的方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但是,财务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前提就是应非常了解科研生产经营对财务管理的需求。如果财务不了解业务工作的实际,只是就数字论数字,而看不到数字背后需要解读的业务内容,要很好地服务只能是纸上谈兵。与此同时,业务部门也需要了解财务可以提供什么服务以及对业务工作有什么协作要求。可见,只有相互更好地沟通与了解,知己知彼,财务才能真正为业务工作做好服务保障。

(三)财务参与和服务经营,是加强财务控制监督与防范风险的需要。伴随经营规模的发展壮大,企业面临的传统和新型风险将不断增长并最终体现在财务上,因此加强控制监督与防范风险是财务工作的重要职能。财务要对科研生产经营主要环节实施完整、闭合、严格、有效的控制监督,找出关系到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并予以改进,就应该延伸到业务活动的全过程,特别是如资金、采购、销售等业务环节中。因此,这必然要求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协同运作,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和控制到位,从而实现其控制监督与防范风险的目标。

(四)财务参与和服务经营,是财务实现对企业经营决策进行支持的需要。财务工作的重心从核算反映逐步向决策支持转型,发挥财务专业特长,积极研究重大问题,当好领导的参谋,为企业实现科学民主的决策提供财务支持,这是对财务提出的更高要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工作的决策参谋作用往往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不够:一方面,大量的财务会计信息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另一方面,企业的各项决策和内部经营管理活动又迫切需要准确的会计信息和可靠的财务分析作支持。因此,只有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不断彼此融合,才能充分发挥财务的决策支持作用。

二、把握尺度,处理好参与和服务经营中的几个关系

(一)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现代企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营管理系统,至少包括计划、人事、财务、物资、制造、销售等子系统,财务管理只是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为企业的整体利益服务。而且,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地位及其重要作用,又决定了其同时也是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管理。因此应把握好财务管理兼有局部及整体的特点,找准自身的定位,通过全面建立财务与其他各项管理职能的联系,形成完整的沟通渠道和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机制,将财务管理有机地融入到企业的整体管理系统中。

(二)把握好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在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逐步融合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在态度上有两种选择:主动地促进、参与并起主导作用,或者等待观望、被动地接受。无论是为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还是从财务管理本身的特点来看,财务都应该选择主动融合。实际上这也是企业对财务管理的期望。从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财务不主动融合到业务工作中去,财务工作就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心地位的要求,无法承担起促进企业的综合效益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最后财务很有可能会被逐步边缘化,甚至丧失自我。

(三)把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财务管理具有双重职能,即服务与监督。其中监督的职能决定了财务管理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原则性,而且内部、外部的审计监察也是悬在财务头上的一把“双刃剑”。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业务工作必然需要高度的灵活性。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在融合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自然就极为关键。两者关系处理得好坏甚至会决定融合的进展与结果。因此,财务部门应该周密策划,未雨绸缪,主动想在前头,大方向应该是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地兼顾灵活,以有利于业务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学习,提升参与和服务经营的能力

(一)熟悉业务,提升能力。财务管理本身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而一般来说专业性越强,其知识面也相应会窄一些。实际上财务人员在科研、生产、销售等环节,多半都是弱项,要么知之不多,要么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是为了适应主动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大趋势,财务人员应该积极面对挑战,努力拓展知识面,提升自身的能力如战略思考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业务的理解能力、财务领导力、信息技术能力和战略管理会计技能,还有对企业产品的深入了解与熟悉等。

(二)知难而进,勇于创新。现代市场竞争环境和财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决定了财务工作必须采取与时俱进的基本态度。如果财务管理还局限于统计数字式的“纸上谈兵”,固守“财务重地,闲人免进”的办公室,不与业务工作进行融合,就无法更好地履行财务本身的职责。然而,由于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是企业经营管理上的重大创新,因此需要财务人员具有敢于开拓创新的勇气、克服困难的坚定决心、不怕委屈的广博胸怀。财务管理应结合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特点、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等具体情况,将真正适合企业的管理新方法、新工具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不断提高财务信息的深度、广度、准确性和实效性,以有效促进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

(三)逐步推进,规范操作。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融合过程中将对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如思维方式、信息流程、职责分工和工具手段等等。因此,财务部门在推进融合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分步实施、逐步推进,而不宜急于求成。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职责分工,强化企业内部协调机制,理顺并加强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工作关系,形成相互融合、有机衔接的新型管理模式。在融合过程中出台的规章制度应规范合理、易于操作,以保证融合的顺利进行。

四、找准切入点,提升财务参与和服务经营的的水平

(一)以成本管理和价格管理作为切入点参与和服务经营。成本工作涉及企业的每一个方面,也是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联系的一条重要主线。过去很多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仅仅局限在财务部门、体现在生产环节中,并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以成本管理为切入点,就是应通过提倡最经济设计成本、做好价值工程分析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实现成本管理流程再造,将成本管理重心前移到成本产生的源头环节,逐步形成成本预算落实、责任到人、控制到位、信息畅通、严格考核、管理闭环的新型成本管理模式;在产品设计方案、工艺选择、生产组织、产品交付、售后服务等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中贯彻“全过程控制和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要求;通过全寿命周期、全工作流程的成本控制,使成本控制体系形成闭环,促进各单位成本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以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切入点参与和服务经营。全面预算涵盖企业的投资、经营和财务等各个方面,具有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特征。全面预算管理充分发挥效用的前提是必须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即“人人都是经理”。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各级业务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与配合,是实施预算管理的必要条件。全面预算管理在落实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统筹资金运用、强化过程控制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来促进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三)以财务综合分析评价作为切入点参与和服务经营。财务综合分析评价涵盖企业资金运动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包括财务状况分析、预算执行分析、财务绩效评价、投资决策分析、其他专题评估分析等。因此,财务部门应通过财务综合分析评价这个切入点,广泛、积极地参与科研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深入挖掘、整理、分析各种有效的财务信息,准确反映和深刻揭示企业科研生产经营中的深层次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分析报告和管理建议,积极、主动地为各级领导、业务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四)通过引入新的管理方法参与和服务经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新方法层出不穷,其中的许多方法对于促进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是非常有效的,也是很有必要的,如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质量成本管理、人力资源会计、环境成本会计和企业资源会计等,对于这些新方法应该敢于尝试应用。而且,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属于边缘学科,在融合的过程中很可能还会诞生新的财务管理方法与理论。

第4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 精细化 作用 特点 建议

财务管理工作是基层人民银行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2013年1月提出“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的重要批示下,如何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为基层人民银行有效履职提供有力服务保障成为基层人民银行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基层人民银行加大了财务管理的力度,财务管理也越来越规范,从而更好地推动了当地金融行业稳定有序发展。但由于人民银行具有的职能特点,加上它在财务预算体制上的相对独立性,人民银行在财务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表现为财务行为不够规范,财务管理在一定层面上缺乏科学性、透明度,财务管理权限仍需进一步明确,资源使用效率欠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银行财务管理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一、基层人民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落后,意识淡薄

实际工作中,存在重视费用指标而轻视费用支出管理的现象,重指标总量、轻资金用途,重计划分配、轻调查监督,没有摆脱“记账、算账、报账”的圈子。

(二)预算编制缺乏科学的机制,约束力差

首先,预算编制主要以会计财务部门为主,缺乏其他业务部门的参与,预算内容反映不够全面,预算编制与职能、业务有脱节。其次,每年的财务预算批复滞后,影响了各行合理均衡安排费用支出,预算执行中调整较多,易出现前紧后松、集中出账的现象,致使全年预算不均衡性支出。再次,部门预算科目设置、划分、口径不够合理。如人员经费中的“基本工资”、“津贴”、“奖金”三个子科目与人事部门的工资总额口径不一致,工会经费列入公用经费的其他等等,这些科目设置在数据统计、对账工作方面带来一定程度的麻烦,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量,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三)财务管理不够精、不够细

部分基层人民银行报账制的审核只停留在对原始票据的合理性、审批手续的完整性上,对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没有进行延伸审核。

(四)人民银行基本支出结构不合理

基本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在经费总体紧张的情况下,相对于公用经费,人员经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有:一是养老统筹支出的影响,人民银行系统是行业养老统筹制度,使得离退休人员未参加地方养老统筹保障制度,其离退休工资从人民银行养老统筹基金中列支,但每年的养老统筹基金下发数小于实际发放的离退休人员工资总额,加之人员结构老龄化、退休人数快速增长的客观因素,养老统筹基金严重不足,导致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津贴等支出挤占在职人员费用;二是近年来,随着人员总数的增加、人员老化的加剧、物价水平的上涨等因素,人民银行医疗费用开支增长较快,医疗收费高,大病、重病的医疗费用开支增长快、金额大,是影响人员经费开支的不确定因素。

(五)现金管理不规范

部分基层人民银行仍然采取现金报账制度,造成现金流量大、资金使用风险大大增加、财务运行成本加大、资金使用率低等现象。

(六)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财会人员多是“核算型”,“综合性、调研性、决策性”人才缺乏,在财务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财务管理的政策、制度相对模糊,缺乏专业系统的学习。往往造成对新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到位,业务素质难以适应日常工作需要,调研、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对于财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难以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加上财务管理人员培训机会缺乏,高层次的专业培训机会就更少之又少了,导致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无法适应现代人民银行发展的新环境、新需求,制约了财务管理的监督控制盒辅助决策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人民银行财务管理精细化特点

基于以上种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顺应基层人民银行职能发展的需要,基层人民银行财务管理工作势必向着精细化管理发展、改进。财务管理精细化就是要强调细节,以细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细中求精。对于每一项具体业务和每一个具体岗位,都设置与其相适应的业务规程、流程,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能和权限,做到条理清晰、面面俱到。精细化财务管理既是基础性管理,又是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以精细、严密、规范、系统、科学为原则的管理方法。其特点主要有:

(一)“三个转变”

一是财务工作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不仅有核算型人才,更要有管理型人才,不仅是财务核算的“计算器”,更是财务工作的管理、监督角色;二是财务工作领域从事后的静态管理向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转变,把财务管理的重心从事后转移,目光投向财务工作的整体性发展、控制,变被动为主动,掌握财务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三是财务工作理念向服务型转变,变化财务工作思维方式,财务管理不仅是财务工作的管理,更是服务于整个基层人民银行的全局发展,为人民银行履行各项职能提供资金保障等。

(二)完整的制度管理

通过对财务管理工作各领域、各环节都相应建立一整套严格、细致、科学的工作机制、实施细则、操作流程等,细化岗位职责和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将财务管理延伸至基层人民银行工作的各个方面,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使财务工作执行上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三)全局的统筹管理

通过对各财务管理的规程、细则内容的细化、分解和整合,实现财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管理目标的有机结合,全面反映财务状况的目的,统筹全局、突出重点,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工作质量。

(四)信息化的财务数据

将财务管理量化、信息化、集约化,通过科学的财务信息数据库,分离、整合各方面、各层次的财务数据和资料信息,并进行研究分析,提供精准的财务数据和参考信息。达到提高财务数据严谨性、准确性,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财务管理高效化、实时化、条理化的目的。

三、精细化财务管理对人民银行财务工作的现实作用

一是财务管理精细化能为人民银行领导管理、决策提供有效、可靠、准确的财务信息资料,便于领导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判断,较好的掌握和管理人民银行内部财务运行。二是精细化财务管理能客观反映人民银行发展阶段的财务状况,能够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及时优化,并进行有效控制、研究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策略,以解决问题,为人民银行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益。三是能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一方面财务管理精细化较好的规范了财务工作中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细则,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能和权限,做到条理清晰、面面俱到。这样能促进财务管理人员对工作、制度的熟悉程度,为人民银行有效履职提供更好、更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在综合、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能促使人民银行的各方面工作人员融入到财务管理工作当中,提高大家的财务意识、财务管理积极性,起到很好的联动作用。四是梳理管理行为,将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和财务管理原则、目标有效结合在一起,使财务管理目标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大大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促进人民银行有效履职。

四、推动人民银行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建议

(一)转变财务管理观念,提高精细化财务管理意识

首先要改变“会计即财务,财务即会计”的传统落后观念,脱离财务工作仅仅是记账、汇总、算账、核算等静态方向上的错误理解。树立财务管理多元化的理念,推动财务管理在基层人民银行发挥的作用和影响。与此同时,积极转变人民银行内部管理职能,加强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交流沟通,争取其他部门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使人民银行财务工作实现职能管理。

(二)建立财务数据库,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是财务管理服务于基层人民银行有效履职,要以“大财务”的角度把财务管理渗透到央行履职的每个细节。对重点业务和重要财务变动情况进行跟踪,定期或不定期地提出各种财务分析报告,建立完整客观的财务信息数据库,客观揭示基层人民银行财务全貌,为基层人民银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基层人民银行有效履职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建立财务信息数据库、掌握精确财务信息是实行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二是面对各部门、各层面的信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财务管理的科学化,推动基层人民银行管理的手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利用信息化方式去实现基层人民银行财务的管理任务,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凭借成熟的信息化不断提升基层人民银行财务管理的精细化、信息网络化、业务领域的板块化、层次的扁平化和数据的一体化水平;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借助于高科技的网络系统,可以快速、便捷地获取财务等相关信息,合理进行数据、信息的分离、整合,减少信息壁垒,利于财务管理效率的不断提高。

(三)拓宽财务管理领域,强化财务管理职能

随着近些年来人民银行防范金融风险、提供金融服务、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越来越重要,对基层人民银行财务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综合性财务管理职能是顺应基层人民银行发展的需要。以财务部门为核心,对基层人民银行反洗钱、反假货币、经理国库、支付清算等职能业务进行全程监控、可行性研究,有效防控许多潜在资金风险,实现财务管理与基层人民银行职能业务的持续、协同发展。

(四)完善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财务精细化管理体系

一是加强预算管理,初步实现预算资金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首先要编制一个真正有意义的预算,细化预算编制、严格细化批复金额、制定完善的定额标准、加快预算批复下达时间,提高预算编制水平符合单位实际要求,特别关注资金的配置。其次,在执行方面,健全预算支出执行标准、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制度,明确相关责任,强化预算执行严肃性,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在资金使用时,财务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内部审计部门要密切结合,积极沟通,对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多方位的考察,确保资金合理使用。并严格执行财权与事权相分离,规范执行预算支出,强化预算执行严肃性。同时“以检查促管理”,强化内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力度,定期检查,达到增加资金使用透明度、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目的。

二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资产配置标准。对固定资产、办公设备建立标准化的配置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督促各基层人民银行甚至是各部门加强对现有资产及办公设备的管理使用,降低对新增资产、设备的要求,从而提高整体资产、设备的使用效率。

三是推行公务卡制度,降低财务管理成本。基层人民银行许多仍采用现金报账模式,使得现金使用非常频繁,存取现金过程中,频繁动用人员、车辆,无形之中增加了财务管理的成本。推行公务卡制度,可减少现金流量,并使得报账、支付行为透明度高,所有支付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寻,可以为财务预算提供准确的动态信息。因此,公务卡制度的推行为基层人民银行加强财务管理,降低资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加强完善内控制度。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完善是基层人民银行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为确保人民银行持续稳定发展必须逐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精细化财务管理要求基层人民银行各个层面的财务工作都要进行有效控制,管理控制面更广、控制程度更深、控制内容更具体。首先,确保内控制度的科学性,制定符合人民银行实情的财务内控制度,操作性强、把控性强;其次,确保制度的执行力。针对现有的财务内控制度,加大执行力度,将制度落实到位,尽可能发挥财务内控制度对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

(五)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第5篇

2020年公司有几项重大变化,经济工作主要表现在:

已经完成国有混改工作,随着国资的注入,公司将新增投资、新增业务,有可能会在下半年进行第二轮的融资工作。

2020年初的新型肺炎疫情,给整个经济环境带来太多不确定性,公司如何发展有待摸索。

财务工作有自身的特点和套路,一个谨慎和有效率的财务部门,可以保证公司后方不乱。针对公司可能要面临的变革,也结合财务工作的特点,2020年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越是在多变的情况下,财务工作越要细致和扎实,以不变应万变。因此,2020年要狠抓财务基础工作,务求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为公司各项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将从以下几点阐述本人在2020年工作的重心及一些构想。

一、日常工作重点

1、财务核算工作

2019年6月我入职以后,对现有业务的核算进行了一次梳理,已经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核算模式,2020年现有业务的核算继续沿用既有模式即可。今年财务核算工作的重点的是混改制的发展公司的财务核算工作。随着国有资产混改工作完成,国有资本投入,公司将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业务点,财务工作要及时全面跟进。混改后的公司的收入成本、资产负债等项目核算,需要重新设置,既要满足内部成本控制的要求,又要考虑大股东对数据的关注点,以便后续合作的加深和拓展。我的思路是:指导会计人员建立公司新的账套,建立新业务成本核算的辅助账。

2、对新人的培养

近两年公司财务人员流动较大,给财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被动,今年要加强对新人的培养,首先是培养新人对企业的忠诚度,其次才是业务能力的培养。

对于具体的业务,我打算手把手教,也打算放手让她们全面去做。如果有可能,还可以让各岗位人员交叉换岗。尽快让新人把日常财务做账、报税等工作完全胜任,以便我可以抽身去支持业务部门。

二、对公司重大项目的支持

随着混改工作完成,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财务数据是各大股东重点关注的焦点。首先,我计划紧跟业务部门,充分了解各项业务,其次是把业务和财务数据结合起来,让各股东信服,同时做好和各股东公司之间做好财务上传下达工作。后续和政府更加全面和更深入的合作,一个看起来高效、专业的财务,能为以后合作的加深提供帮助。

三、需要得到公司的支持

开工后立即面试新的财务人员(物流板块),因为培养需要时间,很可能要几个月新手才能全盘接手日常工作。

四、对当前形式的估计和建议

第6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企业财务会计 影响

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加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优化与更新,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也在不断的更新,想要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就需要保障信息技术与市场经济的动态发展变化结合,以此来推动企业的综合效益提高。

一、财务会计职能存在的不足

现今社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对内部的管理系统进行优化与更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会计管理要求与技术,这也是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想要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就需要明确传统会计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完善与改进。

(一)传统会计存在的不足

在传统企业财务会计的运用过程中,核算与监督环节是进行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对于财务会计的内部没有起到调节的作用,这种传统的模式不利于企业活动的顺利进行,也难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综合能力。同时,这种传统的方式与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动态变化不同步,相关数据信息的需求也难以达到企业发展的要求,不利于企业在发展中制定科学的战略,传统的会计环节与企业的日常发展严重脱节,这种传统的会计模式往往是通过对业务的记录来实现的,这一环节中的会计工作人员在企业相关的经济活动中缺乏参与,不利于对成本的管理,缺乏灵活性,在企业协调方面有着很大的弊端,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在传统会计模式中,相关的会计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水平也有限,相关的管理理念具有滞后性特点,很多工作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方式不会运用。

(二)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财务会计的影响

现代企业发展中的核算与监督的意识也逐渐淡化,在企业发展中比较侧重于对信息的分析、决策。在信息时代,会计职能逐渐扩大,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企业对现代化工具的运用效率逐渐提高,加强分析、控制以及监督功能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通过对会计数据的分析来获取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信息,在企业的成本、定额分析、资金流动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效果,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信息数据的分析来及时掌握市场的变化,并在这一基础上为企业经济活动与相关决策提供依据,这对会计职能所产生的影响较大。财务工作人员正在企业经营与管理中的参与可以完善自身职能的作用于效果,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来提高企业会计的作用。同时,传统的业务流程与核算会计流程呈现出对立的现象,信息技术的背景下,业务流程与会计核算工作具有统一的发展方向,应该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个企业的发展中起到推动的作用。财务系统在企业发展中属于数据的集中处理系统,很多数据的传递与储存都通过财务工作人员来进行分析。传统的会计企业发展中,财务工作人员的职能具有兼容性特点,简单的说就是财务工作隶属于其他部门,并不是作为独立的模块来进行,在企业财务工作中,很多职能之间需要进行融合,例如成本核算、库存管理等等,所以财务工作人员需要正确认识自身工作在企业中所起到的效果。为了达到企业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财务工作人员更应该改变自身的问题,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与业务流程的了解与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决策提供依据。

现代化信息系统的运用可以推动企业会计电算化模式的更新与优化,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相关数据的集中与统一,加强企业资源的共享效果。企业财务信息具有高集成与统一的特点,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来为企业财务数据的共享起到帮助,但现阶段很多企业的数据整理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相关的数据信息缺乏有效的整合,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信息数据的分享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库存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逐渐流于形式,而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可以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效率,加强对相关部门工作的控制,加强数据集成效果。同时,会计人员积极参与到管理环节中,为了企业创造良好的价值是财务工作的核心内容,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进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现代信息系统的发展可以推动会计信息化模式的不断优化与更新,对企业的健康运营有着直接的影响。信息化技术可以打破传统会计运算方式的局限性,加强对企业信息的分析与控制,是适应信息时展的重要要求。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加强企业自身数据库的构建,满足企业日常经济的进步。同时对企业定额成本进行全面的控制,提高了企业的综合效益。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软件得到运用,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应该重视信息化技术所产生的影响,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企业财务会计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效率。

二、企业财务会计运用中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一)改变财务会计理念

改变传统的会计理念与意识,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知识的学习能力,信息技术要求企业顺应新形势的发展,满足社会经济的动态变化,这就要求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意识,不断通过培训来改变财务会计水平。同时,还应该不断拓展财务工作人员的知识范畴,以此来配合经济形势的发展,如现代企业的管理、流程的管理等方面知识,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水平才能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工作。

(二)正式信息技术的影响

信息时代是现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也势在必行,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会计方面所产生的影响需要相关的领导与工作人员对其正确的认识,传统的会计理念与模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面临相应的挑战,所以信息技术应该从根本上对传统的会计工作创新,不断的结合信息的更新来优化网络环境,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来加强企业的财务工作。同时还应该完善企业会计核算程序,保障会计与业务的集成效果,让其在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于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健全了企业的会计系统,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让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有着属于自己的地位。同时,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也提高了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而推动企业的完善。

第7篇

关键词:茶叶企业;财务管理;困境;突破

茶叶企业的财务管理只有通过准确掌握企业的经营信息,才能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然而当前茶叶企业在财务管理中面临了各种问题,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

1茶叶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1企业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茶叶企业的最大经营特点在于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茶叶产品的开发、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这些与企业经营情况有最直接关系的管理任务往往受到了企业管理者的特别关注,企业员工也同样的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这些事务的管理上。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而言,由于其与茶叶企业的经营发展不存在直接影响,所以往往大部分茶叶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都极其淡薄。茶叶企业的生产者一般也担任着经营者的职责,其长期从事茶叶的生产工作,对财务管理的专业认识明显不足,同样也意识不到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所以当前茶叶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最大问题就是管理意识的淡薄。

1.2财务监管力度不足

财务监管从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来看,由于茶叶企业处于农业生产行业,因此受农业有关部门的管理更加直接,相关部门对其农业的发展及农业生产行为的关注度也更高,故而将更多的监管力度放在与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与产品质量直接相关的企业管理环节,专门的财务监管力度明显不足。茶叶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上的不足,一方面是由其自身对财务管理的忽视造成的,另一方面相关监管部门监管力度较弱也成为了财务管理工作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加大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才能促进茶叶企业实现工作上的优化、增加对财务管理的重视。

1.3财务人员素质较低

茶叶企业由于将更多的人力资源用于与产品和经营直接相关的工作上,因此在财务人员的选配方面有所忽视,大部分财务人员缺乏专业性财务管理知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会计人员培训,整体财务管理水平较低。另外,在财务人员的配备上也存在着诸多漏洞,如会计、出纳择一人担任这种现象,在茶叶企业中屡见不鲜。

1.4财务制度不健全

财务制度主要是与财务管理工作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决定着财务管理工作是否能够条理、规范。目前茶叶企业针对财务制度方面的关注度较低,大部分企业尚未对自身的财务制度进行系统整理与规划,因此大部分财务管理工作都是会计人员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与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展开的。这种财务工作状态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必然是不利的,各种制度上的不健全会使得会计基本工作都无法正常有效的完成。例如在单据的记录与制作上,会计凭证的记录、留存上,这些工作中的问题都直接导致了财务管理的最基础性会计信息出现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1.5公司融资困难

融资困难在当前茶叶企业中普遍存在,由于大部分茶叶企业要扩大生产、拓展业务都要依赖于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下,通过多渠道的融资来实现企业的发展与扩大极为常见,同时也是有效缓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财务管理困境的重要手段。然而虽然茶叶企业的财务管理困境急需有效的融资手段进行缓解,但却由于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水平有限,无法开发出有效的融资渠道,进而使企业所面临的财务管理困境更加严重。

2财务管理在茶叶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2.1财务管理为企业经营状况的准确评价提供依据

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掌握当前的企业经营信息,而财务管理所涉及的各种信息正是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信息。对于这种需求来说,如果企业没有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就会使企业经营评价无法准确有效的反映出真正的经营状态,进而也无法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准确决策。财务管理工作中涉及企业的基本资金流动情况,涉及企业经营的各项基本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计算、分析能够准确的反映出企业在财务方面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只有准确掌握了这些能力,企业才能针对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说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2.2财务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寻找自身的发展弱势

茶叶企业在当前市场化的背景下同样面临着各种激烈的竞争,要寻求更加长远的发展了解竞争形势与自身的发展弱势极为必要。企业只有在了解到自身的弱势与不足,并通过与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进行比较才能掌握自身需要调整和提高的方向。财务管理所涉及的经济效益管理、企业经营资料等,都是反映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准确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企业可以挖掘出具有较大可开发空间的市场潜力,同时也有效强化发展薄弱环节,实现企业最终的发展强盛。

2.3帮助企业实现理财目标

茶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基本的经营管理之外,采用一定的理财手段,也是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其经营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理财手段在企业经营中来看,是需要以财务管理作为主要手段方可实现。企业理财要依赖于财务管理的基本账务状况分析,通过与同行业的发展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差距,为企业制定出合理的理财目标,并且根据企业现有资源制定合理的理财规划,最终通过财务管理的手段来落实。

3茶叶企业财务管理困境的突破策略

3.1提高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茶叶企业作为一种生产型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其管理水平直接相关。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明确,其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当前财务管理发展困境的有效改善,只有通过大力宣传,使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财务管理相关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地位深入到每一位职工与领导意识中,并且对各部门和领导提出相应的要求,所有的工作都要加强与财务管理工作之间的相互配合,这样才能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更加强大的支持,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具体来说,应当明确在实施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中的意识正确性。首先,应当明确财务管理只有在规范化、法制化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出其对企业管理及发展的最大化作用。其次,要将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基本作用有正确认识,了解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手段,其作用的发挥和实现应当符合基本条件。最后要明确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任务,使财务管理工作实现准确化、全面化、规范化、条理化的运行状态。

3.2加大政府相关部门的财务监管力度

财务监管力度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茶叶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薄弱的问题。通过以上分析能够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的财务监管极其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是否能够与本企业的经营管理需求同步。一方面,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当提供各茶叶企业建立起适合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机制,但同时也要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在茶叶企业的财务监管工作中发挥出主导作用,为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发提供有效支持。例如,为企业开发适合市场经济条件的新的财务管理工作机制,或者在财务监管工作上进行大力创新,根据茶叶企业的特殊发展情况,以及财务管理发展的困境,实施有效的指导帮助,以及有力的监管。

3.3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

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支撑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与提高的动力,在茶叶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对于人员培养,特别是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要建立起科学的规划。首先应当保证财务人员从专业财务知识上进行全面培训,使其专业水平得到保证。其次结合茶叶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在财务工作中进行专门性会计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明确茶叶行业与其它行业在财务工作上的主要差别。再次,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使财务人员拥有高水平的职业道德,增加财务工作的责任心,实现对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促进。最后,提高财务管理中财务监督管理人员的监管水平,以专业的财务知识达到公正、客观的财务监管成效。

3.4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茶叶企业自身的财务工作特点与其它行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对于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诸如账、钱、物管理权交叉、人员聘用机制有效性差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与财务工作及工作人员安排的各个方面,按照财务工作规范标准,做到规范化财务管理制度的确立。首先要保证各项财务工作流程的合理、规范。其次要全面控制财务工作中审批工作的标准化。最后要制定一定的财务公开管理制度,实现企业财务工作的民主管理目标。此外,还应当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实现企业融资水平的提升,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市场化经济环境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企业的财务管理这样一项重要的工作,几乎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成败。茶叶企业所处行业的传统性使得其财务管理工作也充满着各种传统特点,而这些特点却恰恰成为影响其管理水平及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只有从财务管理制度、态度、人员素质、监管力度、融资等多方面实施改进,才能推动茶叶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才能实现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林佩瑶.四川省雅安市茶叶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

[2]张晓筱.基于SWOT模型的茶叶企业融资发展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2:32-33.

第8篇

关键词:出纳;常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1.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一、出纳的工作内容

出纳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负责办理公司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出纳是一个公司会计中最基础且关键的岗位。人们经常错误的认为出纳工作就是去银行跑腿的工作,甚至包括出纳人员自身都未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出纳人员的工作,贯穿整个会计工作,是第一手会计信息的收集者,也是最后会计信息汇总者。出纳人员的工作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对财务工作造成影响,而且通过财务工作反馈给上层管理者会影响到公司的决策,甚至损失公司的经济利益。

出纳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公司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员工出差发票报销、借款等;负责支票、发票等相关票据的审核和保管工作;现金流与银行存款的日记账,月结工作,保管公司的公章;办理现金收付与银行结算工作;员工工资与福利发放等。出纳工作虽然繁琐且重复性较强,但是在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二、出纳工作的特点

(一)专业性强

出纳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经济法律法规、财会专业知识,而且要经过职业培训,熟练运用各种办公软文。随着财务工作在公司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得到重视,对于出纳人员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出纳人员需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并能将所学专业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工作中来,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需要出纳人员熟悉各种办公软件,提高工作的效率。现代的出纳人员需要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升业务能力。

(二)时效性

出纳工作具有很强的时间把控性。每月工资发放时间、银行对账时间等都是具有固定的时间。因工作的时效性较强,需要出纳人员能够根据自身工作的慢急程度进行把控,做好工作的时间安排,以保证能够在相应的时间点处理好本职工作。一旦发现问题,需要立刻进行处理,以避免造成损失。

(三)政策性

出纳工作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对出纳工作,有明确的规定与要求。出纳人员必须严守法律法规,对于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秉公处理。对于工作中出现的不符合要求的票据、手续办理,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退回,重新提供正规的手续。

(四)准确性

准确性是出纳工作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出纳人员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受理公司资金,一方面确保票据、现金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求出纳人员对于数字的计算做到很精确。出纳工作要求对数字具有很强的敏感性,能及时通过数据发现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出纳人员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避免工作中出现金额错误。对于公司的账目应该进行反复校对,以免发生错误。出纳工作的准确性要求是出纳工作得以开展的最基础保障。

三、出纳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一)有助于提高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质量

出纳人员负责公司里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这是财务管理中重中之重。出纳人员负责现金收付、各种发票收据的管理审核、员工工资发放等重要工作。这些工作是公司资金流转中的重要环节。资金流的运行是否良好制约着公司的发展,因此,作为会计工作中重要岗位出纳人员,其工作态度、素质与能力决定了会计工作的基础。出纳人员的工作质量,为财务工作的良性运行打下基础。

(二)加强对经济活动的监督

出纳工作从最基础的发票审核到银行做账,连接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出纳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责任感,对票数的规范性、合法性及金额的准确性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与真实性进行核查,一方面保证公司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严格对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查,监督资金流动情况,可以保证流动资金的安全,以提高资金的运转效率,防止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为公司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财务数据反应了一家公司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不仅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了参考,同时检验公司经营的决策是否正确。出纳是财务管理中会计信息的第一接触者,其工作质量决定了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出纳工作不仅与公司重大决策息息相关,还能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增强竞争力,迅速发展。

(四)决定了财务管理水平

出纳工作贯穿财务工作的始终,其工作质量与效率约束了财务管理水平。财务工作各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在现金循环方面一环紧扣一环。尤其是现代企业管理将财务工作管理水平与效率作为重点进行完善。出纳工作的效率对于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与提升作用。

四、出纳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一)对出纳工作的认识不够,法律意识不强

出纳人员对自身工作认识不够全面,未认识到出纳工作对财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财务工作对整个公司的经营产生的影响。出纳工作并不只是人们所看到的“银行跑腿”的工作,这种说法是不严肃的。事实上,出纳工作的各个环节都直接牵涉到公司的经济利益。部分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对出纳工作不重视,对于票据、支票等账务数据的真实性未进行严格的监管,甚至允许出现错误现象。同时出纳人员自身法律意识不强,理论学习仅是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并没有将所学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工作中来。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做好本职工作,,会造成较严重的影响,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财务制度不完善

财务制度不完善,造成出纳工作没有严明的规范制度。有关出纳工作的规定中,对于现金与管理制度有明确要求,收取现金时,需要先由会计人员开出现金收款凭证,领取现金须按照财务规定的流程进行,由会计与出纳共同签字才能办理处现金领款。目前,有些公司的财务制度不完善,并未严格执行这一程序,或者有固定的程序,在实际实施方面并未执行。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不需要走流程,直接支取现金,不及时进行归还,与出纳人员结算。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出纳人员不了解公司的现金收支状况。在报销款项、核实现金、银行结算时账面金额无法准确记账,有可能会出现漏记的现象。这些财务制度不完善或者不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的现象导致出纳工作出现偏差,从而对整个财务工作都产生影响。财务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是,公司管理层与财务管理人员对出纳工作的认识不足。

(三)操作程序不规范,票据保管不当

出纳工作中涉及的发票填写、先进支票领出、记账凭证等方面,不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的的问题比较常见。如:员工借款缺少凭证、现金领取缺少相关审核人员的签字,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长期恶性循环下去,会导致坏账、账款无法核对等事情出现,最终对公司造成经济损失。造成操作程序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是出纳人员没有按照按照工作程序进行,对所有人员不能一视同仁,即使是面对紧急事件,流程当时可以简化,在事后出纳工作需要督促该员工补上相关程序。出纳人员承担各类票据及公司财务印章的保管工作,有些公司经常会出现发票遗失或者破损的现象,这主要与出纳人员对本职工作的操作不规范造成的,这类问题不仅会增加财务工作的负担,而且会给公司带来损失。

(四)工作态度不认真

出纳人员承担了财务工作的重要环节,由于工作态度不端正,没有很强的责任心,经常会出现下列问题:记账金额不准确;记账日期出错;收付款项根据工作的习惯,只看小写金额,不核对大写金额;不仔细辨别人民币真伪,收进假钞;

先进结算与银行记账未严格按照规定时间结算,转账与先进支票未及时处理,影响公司的现金流良性运行。出纳工作具有准确性、时效性等特点,要求出纳人员工作认真仔细,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反复核对。造成工作态度不认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出纳人员本人对自身工作的不重视,财务管理者对出纳员的监督不到位。

(五)出纳人员综合能力不强

出纳工作特点出纳人员不仅具有全面的业务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个人素质。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在公司发展中的地位得到高度重视,对出纳人员的要求也提出了挑战。但是目前阶段,公司的出纳人员基本存在综合能力不强的现状。

有些出纳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仅停留在基础阶段,在工作之余没有学习专业知识。有关会计的法律法规也会出台新的立法或者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完善,出纳人员没有进行学习,会给人日常工作造成困难。有些出纳人员对财务管理制度也未进行研究与学习,这同样会对公司的财务工作造成影响。

五、出纳工作的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对出纳工作的重视

财务管理层要加强对出纳工作的重视,出纳人员的工作质量与财务管理水平有较大的关联,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有一定的影响。财务管理层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对出纳人员关于票据、支票等账务数据的监管,杜绝错误现象,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要求出纳人员重视自己的工作,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出纳人员树立法律意识,将法律法规牢记于心,并严格遵守,以避免工作中出现疏忽,造成公司与个人的经济损失。

(二)完善财务制度

出纳工作要形成规范制度,确保出纳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从宏观层面来说,国家需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出纳制度进行改革,完善公司财务制度中有关出纳工作的规范,一方面要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需要,不能与市场脱轨,另一方面要完善出纳制度适应大多数的公司可以操作。这样既可以指导规范出纳人员处理的工作,又能使公司资金的管理按照企业本身的资金管理制度来操作。从公司层面来说,出纳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的财务规范,同时需要执行公司内的财务制度,在双重要求下,确保工作的规范性与准确性。对于经常会出现问题的环节,现金日记记账方面,公司需要完善记账制度,要求出纳人员做到每日结算、账款相符等;领取现金方面,需要做到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完善的财务制度,确保出纳工作有章可循,提升出纳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三)规范操作程序,加强管理

规范化操作是出纳人员完成工作的基础要求。在填写支票金额时,要保证字迹工整清晰,方便辨认,尤其是大写金额的书写是财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小写数字都要做到定格写,这是财务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只要认真仔细就能做到。领款与借款的程序方面,必须要有规范化的审批流程,领款时需要领款人签字,借款需要上层领导审批,本人签字立据等。在编制记账凭证时,要注意附件的粘贴与保存,以免脱落遗失。以上这些都是出纳工作中的经常出错的地方,不仅给自身工作带来影响,而且会影响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这些日常工作问题,不外乎是注重细节的问题。首先财务管理人员要求出纳人员在每一个流程中,需要运用规范化操作程序,同时,加强对出纳人员的管理,杜绝因粗心而造成的失误。出纳人员需要端正工作态度,细心做好本职工作。

(四)加强与完善监督机制

公司需要加强与完善监督机制,来约束出纳人员的工作,确保出纳制度能够按照要求严格执行,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强公司出纳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自我约束才能更好的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也是最有效力的制度。公司应该从多方面着手,提升出纳人员的自我意识,在工作中主动高效率的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严格按照出纳制度执行。另一方面,要加强公司的监督机制,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对出纳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其执行出纳制度的情况。另外可以通过设立奖惩制度,对出纳人员做到奖罚分明,改进工作中做的不足之处,提升工作效率。

(五)加强出纳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国家经济的发展,对出纳人员的综合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这是市场经济环境所决定的。不仅要求出纳人员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对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各类办公软件熟练运用,还要求出纳人员具备较高的道德操守。出纳人员的专业技能对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关联。公司应加强对出纳人员在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时俱进,提升出纳人员的业务水平,以适应公司的发展需求。公司可以定期组织出纳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培训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以提升出纳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针对培训考核制定奖励制度,针对学习积极性高的人员予以一定的奖励。另外,公司要加强出纳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出纳人员能够做到尽职尽责的完成工作,态度端正,工作认真仔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陈玉娟.出纳工作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与信息,2013,4(8).

第9篇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新型的会计工作方式,也是时展的产物,会计电算化促使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给企业财务工作带来了重要影响。文章先简单介绍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然后就会计电算化给企业财务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分析,希望能有助于大家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企业;财务工作;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电算设备、技术和方法也被广泛应用到会计工作中来,会计电算化就是会计工作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会计电算化出现后,很快就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当然,会计电算化也给企业财务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企业只有正视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走会计电算化发展之路,才能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实现财务管理绩效最大化。

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这个词语,最早由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于1981年正式提出。会计电算化指在会计工作中,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方式,去进行会计工作包括记账、算账、查账、报账、会计信息处理和分析的会计管理手法。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会计电算化视为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具有即时性、准确性、集中化、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等特点,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使会计工作方式、范围、速度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如会计电算化出现后,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很快就突破了手工操作的局限,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和信息系统也被淘汰。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会计信息分析、判断和处理速度,还提高了会计信息、数据共享度。此外,以会计电算化为重心,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制度和办法也逐步得到修改和完善,企业会计凭证、数据输入、账目管理、财务报告编制工作也因此而变得更加规范、标准。

2会计电算化给企业财务工作带来的影响

2.1会计电算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过去,许多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都以人工方式为主,传统的人工核算手法不仅耗时长、速度慢,而且需要一定的人手。加上企业核算工作涉及到各种账面,操作人员职权划分模糊,所以,魍车暮怂愎ぷ鞒鱿质误的几率较大。如许多企业虽然在会计核算方面,会对操作人员的权限有所限制,但是,由于会计核算过程复杂、冗长,所以即便是操作人员私下修改一些数据,企业有时也无法发现,会计核算工作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相较传统的会计合算手法,会计核算在数据处理方面具有代码化、智能化、一体化和自动化等特点,电算化系统会将各种会计数据以文件的形式组织、汇聚到一起,以电信号和磁信号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的内外存储器中,然后运用各种数学、统筹学、决策论方法和内部控制方式程序,电算化系统会自动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这不仅将会计人员工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降低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劳动量和核算成本,还提高了核算的速度和精确度,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在会计电算化推动下,企业会计部门的管理和工作模式也必然会朝着信息化方向不断发展。

2.2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立足于财务政策和制度,科学进行财务管理,增加企业利润,为企业决策提供财务数据依据。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不仅使企业会计工作朝着现代化方向不断转变,还促使企业会计电算过程朝着制度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不断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管理手法、会计实践等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如借助复杂、精准、高速、快捷的计算方法,会计电算化使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变得更加精细化。如借助财务分析系统,财会人员可以就各种财务指标、报表、现金收支等进行精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用图表、图形的形式来表示,使分析结果变得更加直观明了。与此同时,企业会计人员的分工和职能也出现了变化,传统的会计内控、管理与监督制度,已经不适应会计管理工作的需求。因此,企业还要进一步优化数据修改技术、完善内部财会控制与监督制度,然后,立足于健全的会计基础管理制度,规范会计管理流程,明确会计电算化目标、标准和要求,以获取更加精准、详细的会计信息。此外,企业还会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就会计工作环节、操作过程实施监督,并将财务工作重心朝内部管理方向不断转移,以防止非法修改数据的现象发生。

2.3对会计岗位和会计人员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突破了原有的局限,实现了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一体化,增强了财务工作的控制功能,也促使会计岗位工作由会计核算向财会管理方向转变。对于企业会计人员来说,会计电算化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将他们从忙碌的结算、账目管理中解放了出来,这样使得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专业知识,去了解业务,去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当然,会计电算化也给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许多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都非常被动,他们的工作重心也集中在事后核算方面,但是,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企业加大了对会计人员的控制和管理,也给他们的岗位职责范围、工作标准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提出了确切的要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树立全新的会计工作理念,提高财会管理风险意识,将工作重心放在财会预算上面,做好财务风险预防工作。然后,企业会计人员还要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充实自己,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拓宽个人知识面,积极参加集体培训、学习和拓展活动,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技术和手段,如电算化统计、分析和查询方法等,以提高个人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满足新时期企业财会管理工作要求。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是一场技术革命,是推动企业财会管理工作走向现代化的有生力量,也是企业会计工作发展的新方向。因此,企业要提高认识,给予会计电算化以大力支持,同时进一步变革、完善内部会计体制,实施积极的会计电算化策略,促进会计电算化发展和应用,加强财会工作队伍建设,以节约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提高企业会计工作水平,促使企业稳定、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凌兰.会计电算化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J].商业故事,2015,02:23

第10篇

关键词:军队财务;财务管理;管理对策

一、强化财务管理职能,科学理财,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军队财力是军队后勤保障的关键所在,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经费的使用效益,关系部队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有限财力的条件下,必须依靠党委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管理上,向管理要效益。

一是各级党委要把财务工作列入党委的议事日程。要把抓财务工作落实当作一项经常性工作来做,定期召开党委议财会议,提出工作思路,研究和审议重大开支和建设项目等,科学决策,合理确定经费的投向投量,改革和完善财经管理运行机制。二是严格经费预算编制。编制预算时要本着“保障重点,兼顾一般,需求服从可能”的原则,把预算经费、预算外经费、历年留用经费和库存物资折款捆在一起全部纳入预算统管,严格按预算编制的程序、内容、方法、步骤编制好预算,做到项目齐全,内容具体,数额合理。三是财务部门要为党委决策当好参谋。财务部门要认真遵循上级下发的财务管理规定、标准制度、财经纪律等,并及时提交党委学习,使党委及时掌握财务工作动态、准确把握财务工作方向和政策。在做好财务工作请示汇报的同时,对党委的有关财务工作指示,要及时组织认真学习,对党委的有关财务工作决定,要认真抓好落实。要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的财务工作汇报,争取党委对财务工作的支持,保障财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权利。

财务部门要经常向党委、首长汇报工作,及时让党委、首长了解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做到党委日程有安排,中心工作有位置,解决问题有决议,从而赢得党委、首长的重视和支持。

二、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确保经费收支合理

加强财务监督是搞好财务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也是维护财经纪律,确保经费收支合理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部队同地方经费、物资往来的增多,漏洞也越来越多,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审计监督工作尤为重要。

一是加强财务部门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严把审批关、借款关、审核关,对开支单据认真检查,对预算及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实行全流程管理,对违反规定的财务开支应予坚决制止和纠正,一步一步地抓好监督工作落实。同时,对单位的营产营具、物资器材、设施设备等国有资产及库存物资实行计价挂账,有价运行,建立健全物资管理账簿,对经费物资实施全过程监控与管理,认真跟踪问效,堵塞经费物资管理上的漏洞,减少经费开支和浪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二是加强审计、纪检部门的审计、督查、指导作用。各级财务、审计、纪检部门要继续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担负起审计、监督的责任。通过有效的审计监督,对经费物资的动态过程实行跟踪问效和全过程监控,随时掌握了解经费和运行情况,使有限的经费物资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保障力、战斗力。

三、加强财务队伍自身建设,提高财务干部素质

随着我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财务工作的任务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大,财务队伍作为财务工作的实施者,队伍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财务工作完成的质量。因此,要切实提高新形势下部队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就必须造就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善管理的财务干部队伍。

一是要不断强化各级财务干部的事业心。要立足标准经费紧中有为,在过紧日子中保障好部队全面建设,我们各级财务部门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以全国和全军的一些先进模范为榜样,耐得住艰苦,顶得住诱惑,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在工作中努力开拓进取,不断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为促进我军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二是要有效提升财务干部业务水平。要加强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和现代高科技知识的学习教育,不断研究财务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增强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勤政廉政建设。财务人员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方向,积极为基层排忧解难,坚决防止和克服行业不正之风,坚持一切按标准办事、按权限办事、按程序办事。三是要搞好组织协调,调动积极因素,形成管理合力。财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每项措施、每项改革,必然涉及上下内外关系和各方面利益的调整,因此,要特别注意搞好各部门之间思想、组织、行动和政策法规上的协调,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形成管理上的合力。首先要经常汇报。通过不断向党委、首长汇报工作,及时让党委。首长了解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的存在问题,做到党委日程有安排,中心工作的位置,解决问题有决议,从而赢得党委、首长的重视和支持。其次要经常通气。凡涉及业务部门的情况,要事先通报给业务部门,使他们在理解中主动配合。再次要经常检查。每布置一项工作,都要组织检查验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这样才能以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强的组织指挥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成为党委理财的得力助手和事业部门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朱连清.军队财务学[M].海潮出版社,2003.

2、李建贵,熊友存.军队财务监督研究[M].出版社,2004.

第11篇

[关键词] 财务管理;经济审核;预算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3. 010

[中图分类号] D41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3- 0015- 02

加强工会财务工作是基层单位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整个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伴随着工会组织的产生而出现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在整个工会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1 加强基层工会财务工作的意义

工会财务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工会组织如何有效地开展活动,财务工作就要全面地进行计划与管理,强化财务工作对工会组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能够保障工会经费和资产的安全、保值。工会经费和资产规模的逐步扩大,为工会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基层工会要根据工作需要,把好经费收取、管理、使用等关口,确保经费的使用方向正确和资产的保值增值。

其次,工会联系职工群众是通过开展文化体育、困难救济、协调关系等活动来实现的,在活动中增强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可以拉近工会和群众的距离,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最后,在工会经费独立核算的原则下,加强工会财务工作也对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会要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把有限的经费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同时还要加强对工会经费和资产的审计监督,以进一步促进廉政建设。

2 基层工会财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工会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监督机制较弱

基层工会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一是少数基层单位规模不大,工会缺少专职财务人员,其内部也未设立专门的财务机构,财务工作仅由一人专职或多人兼职,从而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如:财务处理流程、经费支出管理办法,预决算制度等。二是基层工会在人员配备和职责分工上不合理,实际工作中由于职责不明确而造成工作相互推诿。同时,基层工会虽然设立经审机构,但经审工作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内部监督机制逐步弱化,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

2.1 基层工会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由于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基层工会财务核算工作较为混乱。部分基层工会原始凭证内容填写不完整,审核较粗糙,有些自制原始凭证的格式和内容均不符合会计核算的规定,甚至以白条或者是收据进行账务处理。

其次,财务人员记账凭证摘要填写过于简单,不能反映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记账凭证内容不完整,会计科目混乱,金额书写模糊不清,甚至出现涂改现象。

最后,个别基层工会由于规模小,不设置账簿,完全采用记流水账的形式,导致账务混乱,不能如实反映经济业务来龙去脉;有的单位只设总账,明细账不设或随意设,从而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工会财务核算的结余情况。

2.3 经费管理不规范,预算管理相对薄弱

经费管理是工会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基层工会对经费管理不够规范。有的工会经费支出与行政经费混淆使用,随意改变经费的用途;有的工会对经费支出随意性比较大,巧立名目滥发钱物,擅自提高开支标准,超支现象严重;有的单位大量的业务招待费列支于工会经费,而没有将工会经费重点用于维护职工权益、开展工会活动和为职工办实事上。

由于经费管理的不规范,导致基层工会不重视预算编制,在编制过程中不履行预算编审程序,只是简单地在上一年度经费支出的基础上乘以一个相应系数来编制预算,而在年终决算时,也反映也不出预算的具体执行情况,无法体现预算的计划控制作用,导致编制的预算和工会事业发展不适应。

3 提高基层工会财务工作的理性思考

3.1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强化基层工会的内部监督

基层单位在建立健全工会财务制度中要从实际工作出发,根据基层工会的工作性质,对业务处理流程、经费支出管理、预决算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制度。制度要体现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与日常会计业务紧密关联,对重要岗位要加强控制,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加强监督就是要对工会财务工作实行必要的审计,工会组织所有资产都要定期核对,切实做到账账、账证、账实相符,以避免造假、舞弊行为的发生。审计工作可以由单位内审机构和工会经审部门共同负责,工会会员可以参与审计过程,真正做到有第三方参与监督检查,使各项经费支出更加公开与透明。

3.2 加强学习,规范财务核算基础工作

做好工会财务核算的基础工作,其关键是要加强对相关财务规章制度学习,要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工作基础规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会会计实务操作流程。各基层工会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岗位并制定相应的职责,加强对相关凭证的填制、审核工作的管理;同时正确设置工会账户,准确使用会计科目,规范总账与明细账的账簿记录,及时核算收入和支出,系统完整地编制工会财务报表,必要时可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

3.3 规范经费收支管理,强化财务预算管理

各基层工会要建立规范的财务审批制度,在经费使用上要做到严格审批程序,严防各种违规使用经费现象,各项支出要求用于职工教育、文体活动、生活福利方面,禁止以各种名义发放奖金、补贴和福利以及用于应由个人负担的各项支出。在年终决算和总结时,及时准确地掌握预算执行情况。

第12篇

关键词: 小学;财务管理;方法

目前在小学财务管理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为: 对财务人员没有明确要求,财务会计在核算、计划、控制、决策、组织、分析等职能上不能充分发挥;在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学校财务习惯于等、靠、要,缺乏资金筹集意识,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资金分配重毕业年级,轻起始年级,保证升学考试学科,轻非考试学科,在资金使用上满足于按开支标准管开支,不注重挖掘学校资源潜力,不善于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学校财务管理没有自;如何才能有效地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呢,?下面将探讨个人体会。

一、现状分析

在学校管理中,大部分领导注重是是教育教学质量,一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对财务人员没有提出明确要求,财务工作人员对财务分析比较薄弱,所以没有很好的开展财务分析工作,财务管理疏于监管,管理不规范,因此导致学校财务管理状况混乱,资金安全隐患大。

二、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办法

1.提高会计人员综合能力

根据财务工作政策性强,制度要求严格的特点,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专业知识和道德水平。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会计人员要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更好的驾驭财务管理的能力,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充分利用教育经费,为学校理好财,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根据工作实际,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入手,在精细管理上做文章,在优质服务上下功夫。时刻树立会计人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全局观念,不断发扬创新精神。以理论学习充实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工作责任感。始终与学校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全心全意服务学校工作。

2.做好财务分析

首先做好有关财务报表的分析:分析学校可用资金,确保学校日常公用支出及基本建设发展支出:分析学校当前为止的收支余情况是否按预算的有关要求执行,有无严重超支状况,并分析差异较大的原因;分析专项经费是否专款专用,有无被挪用或移用;分析经费支出明细,教职工福利发放情况以及变动原因,对比学校实际学生人均公用经费,了解招待费指标的执行情况以及教师培训费使用情况。还要分析公用经费占总支出的比列,分析学校相关项目的收入支出与前年差异原因。

然后分析学校往来款的清理情况:学生代管费情况,个人所得税情况,社会保障经费余额。

最后核对资产,分析支出明细、往来款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矛盾或者不一致,核对各账目之间的准确性,并分析差错原因。

3.做好业务工作

首先,加强收费管理。根据我校学生信息复杂、类型多的特点,建立了完善的学生个人收费信息电子档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收费进行统计,时刻为催交学费提供准确依据,保证及时清理欠费和学生个人书作费的正常结算,实现了在校学生收费的动态管理,基本做到收费无遗漏、无死角,欠费有记录的良性规道。

其次,及时申报学生补贴。根据国家补贴补助在校学生的原则,根据上级时间要求,财务处及时足额申报各类学生信息,争取第一时间补助款到位。并保证学生个人帐户准确,一折、一卡全部发放到学生本人,资金无截留挪用。根据国家补贴办法中“交费是学生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发放补助的同时催交学费,凡没有通过学校安排外出或办理休学手续的,视为自动退学,按规定不预申报补助。

再次,合理调配。根据年度学校整体经济状况,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统筹安排资金使用,保重点,保稳定。狠抓常规落实,严格履行会计监督职能,认真搞好财务分析和年度预算,严格核算各项开支,及时清理各项财务手续。排查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杜绝不合理支出,提高资金效益。审核并及时编制报销凭证,坚持报销分级把关,严格借款、报销手续,及时清收水电、房租费。

最后完善各项财务制度,明确分工,合力协作。以增收节支为出发点,坚持财务工作的基本要求,制定开源节流的具体措施,合理调配资金使用,为学校正常发展提供支持。

4.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管理

学校管理应该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管理的制度,严格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加强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管理,强化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增强会计人员依法监督意识.全面统筹各项财务收入,完善财务审批制度,把好财务关。对会计人员提高要求,明确责任,规范管理。学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其根本任务是按照我国基础教育的特点,妥善、科学地管理和使用好各项财政性资金。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严肃政治纪律、财经纪律和工作纪律,不断提高管理财务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和内部监督的能力。只要能使基层学校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水平不断提高,真正做到支出合理、物尽其用,就能达到目的。

因此,我们要不断更新理财观念、完善理财机制,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监督管理的网络体系,做到“有严格制度、有专人负责、有教师监督”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使我校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规范。

加强财务管理,科学配置学校资源,规范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财务人员的重要工作,作为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和财务工作者,要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积极进取、努力工作,认真的抓好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学校成为一个资源配置合理、资源充分利用的节约型、效益型学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成高水平的学校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2004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