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研行业研究

科研行业研究

时间:2023-06-11 09:32: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研行业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研行业研究

第1篇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 资源共享 文科研究生 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郭德侠(1964- ),女,河南洛阳人,北京科技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北京 100083)郭德红(1966- ),男,河南洛阳人,中央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北京 10008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051-02

一、教育资源共享及其必要性

高校资源共享是指在高校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条件下,高校间突破时空和区域的限制,将各高校彼此独立的教育资源开放、互动地联系起来,以最合理、最有效的方式共享教育资源,具有双向和互动的特点。高校资源共享包括跨校选课、跨校辅修专业、实验室、图书馆、教室资源共享等项目。这种共享可以有效发挥各个高校现有的软、硬件资源的优势,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教育资源存量,全面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行业特色高校主要指在世纪之交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划入教育部或省区市等管理的原行业部门所属,行业特色鲜明的农、林、水、地、矿、油等高校。

二、行业特色高校文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

关于培养模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概言之,培养模式由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三部分构成。下面就行业特色高校文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弊端作一详细的分析。

1.培养目标。行业特色高校文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较为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这也是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普遍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急需高素质的应用型和专业硕士,而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属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短板,不能满足国家经济转型对应用型和专业硕士的需求,因此,要求对现阶段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近几年行业特色高校文科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和在读研究生个人发展目标来看,真正打算考博并走学术研究之路的学生非常少。所以,无论是社会需要还是研究生个人的发展意向,都要求对行业特色高校文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调整。

2.教学过程。第一,课程数量少,内容不丰富。由于受学科设置少,以及学校社会科学师资力量不足的限制,大多数行业特色高校为文科硕士生设置的选修课程数量有限。同时,由于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导致文科硕士生在跨专业选修课程方面有一定限制。笔者所做的有关问卷调查显示,选修课程数量少、课程内容匮乏成为行业特色高校文科硕士生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在问及硕士生选修课需增加哪些方面的内容时,统计结果显示,30.1%的硕士生希望增加体育、音乐、艺术修养类的课程;21.9%的硕士生希望增加社会实践类课程;15.6%的硕士生认为应增加心理健康咨询课;13.6%的硕士生选择哲学类课程。①

第二,课程内容更新慢,内容相对陈旧。相对于综合性大学的文科研究生来说,行业特色高校文科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不仅数量少,而且在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方面也显得不足。在对一些研究生的访谈中,他们认为,有些专业课的教学本科化较为严重,课程内容陈旧,与读本科时的教学内容差不了多少。在“硕士生专业课需侧重的内容”的调查中发现,37.4%的硕士生希望老师能够介绍本学科的前沿性内容,28.7%和21.3%的硕士生选择创新性及研究方法类。研究生专业课的内容若不能充分反映学科领域内的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反映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将会对硕士生拓宽学术视野、确立研究方向及论文选题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三,教学方式单一。灌输型教学仍然是多数行业特色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大多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更别提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此外,有些教师自身学风和教风就存在问题,授课态度不认真,应付上课,上课念课件、考试考课件。这种不良风气不利于培养硕士生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

3.导师指导。多数行业特色高校的人文社科类学院是在“两课(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研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研究生导师来源复杂,有些并不是该专业的行家或“科班”出身,但身兼学校的行政领导职务。虽然有些是“科班”出身,但也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属于“双肩挑型”导师。由于人文学院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从事科研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水平也参差不齐,缺少学科发展的领军人物。随着行业特色高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一些学科才逐渐引进了科班出身的博士,充实了教师队伍,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但目前行业特色高校文科研究生导师队伍在整体上与综合性大学相应学科硕士点的师资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行业特色高校文科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数量和水平的不足则更显突出。

第2篇

关键词:校企融合;应用创新基地;应用科研能力;高职教师;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2-5265-03

1 概述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其中,科学研究与其他两个职能的实现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1]。科研过程可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科研工作能够让职业院校办出特色,不仅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教育效果,更能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2]。因此,科研水平的高低是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然而,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工作与普通高等院校注重理论研究、高端技术研究不同,其主要定位于应用型研究,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即高职院校的科研以技术应用及技术研发为主要特征,立足于学校的优势专业,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生产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这类应用研究既非“高、精、尖”的创造性研究,也非基础性研究,而是将新知识、新理论用于特定目标的研究,以解决生产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推广,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又促进和带动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高职院校教师是科研工作的主体,其应用科研能力既是体现学校质量、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志,又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及高职院校的发展。应用科研能力强的高职院校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基础知识,而且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而成为“懂科研、擅教学、能服务”的“三位一体”的专家,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为今后职业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用科研能力建设对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应用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经过高职示范院校建设,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应用科研能力建设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第一,高职院校教师的应用科研意识淡薄。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职学校升级而来,大部分教师还没有意识到科研能力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和对教育教学水平的促进作用,认为高职教育是教学为主、科研为辅,对科研的认识不足[3];第二,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基础差,科研能力弱,对科研存在畏惧心理;第三,缺少行之有效的科研激励与评价制度,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普遍不高,对科研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意识,认为科研只是用于职称评聘、增加收入的手段,其功利色彩较浓,没有将科研创新成果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没能发挥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功能;第四,社会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认可度不高。现今社会片面地注重院校的层次和名声,片面地否定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导致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环境不理想。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用科研能力的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已成为高职院校今后改革发展必须重点强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3 校企融合创新实践

高职院校教师应用科研能力建设的关键就是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既是校企双方实现互惠双赢的客观需要,更是提升高职院校应用科研能力的重要载体。国务院〔2014〕19号文“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要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4]但长期以来,校企合作仍只停留在表面,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普遍现象。在合作育人方面,大都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唱“独角戏”,远未达到“深度”和“融合”的标准;在应用科研层面,由于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较弱,不能真正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难题,从而影响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加之缺乏规范的运行体系和稳定的长效机制,使校企合作很难保证可持续发展[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只有创新校企融合机制,才能真正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进而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应用科研能力[6][7]。教育部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进的校企合作项目“ICT(信息通信技术)行业创新基地项目”,旨在推进优质高职院校与行业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重视应用科研能力建设,重点服务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服务企业人才发展战略,切实提高高职院校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技术服务的能力;使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职业教育治理能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国家技术技能积累等方面充分发挥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同步规划企业发展战略与职业教育,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具体而言,校企双方以合作组建“ICT行业创新基地”为抓手,在基地采用“企业主导、学校主体、师生参与、校内实施”的高职应用科研创新模式,并通过将企业的研发项目走进高职校园的模式,创新科研工作的体制与机制。该基地具有三大职能:一是成为企业的有效研发力量,通过技术革新来提升产品质量、有效拓展企业产品市场份额,为企业客户提供安全、完善、个性化的应用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二是成为高职院校应用科研的创新基地,为高职教师提供应用科研的平台,校企双方构建“混编”应用科研团队,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应用科研能力;三是成为校企合作育人的技术支撑平台,让企业全程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实现企业用人与学校育人的有效对接,同时提供社会培训服务。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建立相互依存、同步发展的深度合作关系,最终达到完全“融合”的目的,让高职院校的科研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为职业院校的自身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通道。

“ICT行业创新基地”校企融合项目是加强校企之间教育、科研资源的合作,共同开展ICT行业人才培养及ICT行业应用创新,是培养具有较高职业技能、一定工作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能力的信息类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对“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核心任务”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切实响应。通过基地建设,使校企双方共同建设适应高职发展的科研体系,创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推进专业的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办学体制、科研体制改革,形成科研与教学协同发展的职业教育新模式。

4 应用科研能力建设措施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项目建设院校,围绕校企共建“ICT行业创新基地”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思路,从机制建设、队伍建设到科研与人才培养融合建设进行创新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4.1 深化创新基地机制建设

明确基地定位,整合校企资源,校企共建“ICT行业创新基地”。基地建设注重发挥中兴通讯在ICT领域的产业及科研优势,促进学校专业内涵建设,将“ICT行业创新基地”建成具有活跃创新力的研发中心、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功能体验及展示中心、现代企业氛围的体验教学中心。建设过程中,既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捐赠,又引入学校配套建设资金,建成“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员工培训、师资培养”等功能集于一体的创新基地。由企业和学校合作成立“ICT行业创新基地管理理事会”,负责确定基地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等方面的重要事宜。基地实行学校统一管理下由企业主导、相对独立的运行机构,基地的日常工作由企业方全权负责,包括专业管理、科研管理、市场拓展。

完善“ICT行业创新基地”自我创新与发展机制。基地应用科研项目的管理采用企业为主导的项目管理制。基地建立初期,利用学校现有立项建设的项目开展应用研发,重点围绕智慧教育和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开展合作开发;基地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人才、市场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引入企业研发项目,同时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开发和服务。

建立健全基地科研激励机制,创立良好的科研氛围。基地通过做好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构建良好的应用科研软环境,建立校企双方共享基地应用科研成果机制。建立教师在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平衡机制:统筹安排基地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鼓励和允许教师的科研工作可以折算相应的教学工作量;通过在基地对学生的实践指导也可折算教学工作量;基地教师还可采用教学、科研工作的轮岗机制,每年必须至少有2个月时间在基地从事应用科研。建立教师应用科研激励机制:对科研项目的申报、预研究项目的设立、科研成果的发表和出版等给以政策和资金支持;在科研成果分配上,体现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原则,对教师实行效益提成、技术入股,在职称、津贴和聘用方面向参与基地应用科研工作的教师倾斜,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基地应用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4.2 强化团队建设,提升应用科研能力

高职院校的师资虽然学历高,但大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经历,不能有效开展应用性研究;而企业工程师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其理论基础较弱,因此,“ICT行业创新基地”构建了由企业派驻工程师与学校教师组成的“混编”师资团队,通过强强合作、优势互补,提升团队整体应用科研能力。

有效配置人才资源,强化团队师资应用科研能力培养。校企双方共建“基地产学研”技术委员会,研究确定基地研发技术方向,并根据应用科研领域的不同,组建多个专业方向的应用科研团队。基地依托应用型科研项目,合理组织应用科研团队,有效配置人才资源,在从事应用型研究的过程中强化教师的科研基本功,培养、锻炼他们的应用科研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对科研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集中进行科研培训,而且为每位新进校的年轻教师安排一位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帮带指导。科研培训内容包括科研认识、科研基本方法、资料来源、科研选题、项目申报途径、论著发表要求、学术道德规范、学术交流知识等。同时精心组织师资团队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与合作。

打造教师应用科研平台,完善基地应用科研服务体系。“ICT行业创新基地”作为校企双方共建的应用科研平台,注重整合科研资源,包括分享应用科研的方法、经验,共享文献资料、电子信息数据和相关资料,打破院、系、所的界限,实现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优势互补、协作攻关,完成复合型应用项目研究;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通过跨单位、跨地区、跨国门的联合攻关,联合申报科研课题等方式,在合作中提高应用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ICT行业创新基地”构建了完善的应用科研服务体系,为团队的应用科研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例如,帮助团队教师与有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积极开拓应用科研市场,寻找课题,签订合同,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努力提高学校应用型科学研究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学校、基地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4.3 推进应用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

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要培养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就必须将应用科研的方法、手段、成果引进职业教育课堂。为此,利用“ICT行业创新基地”构建了应用研发服务与人才培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完整体系。

落实基地应用科研成果投入人才培养的要求。“ICT行业创新基地”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成为校企合作育人的技术支撑平台,因此,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全面融合。基地应用科研成果的收入除支付必要的人员、设备等成本费用外,主要投入学校的专业建设、基地条件的扩充、师资培训、课程资源开发、案例资源开发等方面,确保应用科研成果投入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

充分发挥基地对学校专业建设的支撑作用。“ICT行业创新基地”直接依托软件技术专业,同时支撑ICT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并进一步辐射专业群中其他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基地依托的专业,由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考核方式,开展创新基地建设以及合作共建专业的实训平台建设等,对于深入教育合作专业每届招生人数确定为200-240人,共同开展校企合作育人。学校重点加强师资力量和硬件实践环境的建设,特别是教师团队的建设;基地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采用理论联系实际、项目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及成绩与过程相结合的成果评价模式。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仅有扎实的基础,而且有专项特长,自主学习能力强,有很强的岗位适应能力。

强化基地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基地结合高职教育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将学生带入具体的研发项目,参与应用技术研发工作。基地将应用研发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的主要方式包括:将应用研发项目分解为高职学生“挑战杯”、“软件杯”竞赛项目,在应用研发过程中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成熟的技术成果为载体,对高职学生实施“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等新型教学手段,使产、学、研工作渗透到整个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师带领高职学生完成真实的应用科研项目,既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又增强教师的应用科研能力;为学生的大型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提供场地、设备、技术培训等资源。基地通过强化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明显提高。基地培训的学生在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分别获得“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组建”赛项一等奖;在“2014年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基地已形成了应用科研与人才培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完整体系。

推进社会服务的人才培养。“ICT行业创新基地”除了培养高职学生,还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资源创建ICT技术培训中心,服务于地方企业培训及行业应用技术培训,服务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完善高校的社会职能;每年还对高职院校的骨干教师职业专业素质提升开展培训,逐渐形成富有专业特色的师资培训项目,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5 结束语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应用科研能力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高职教师整体素质、培养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而“ICT行业应用创新基地”的创新实践,真正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双赢。企业通过合作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与互补,获得新的经济效益。学校通过深度合作创新了应用科研机制,更有利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通过校企融合创新,真正形成了科研与教学协同发展的职业教育新模式,有效提升高职教师的应用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秀清.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和教师科研能力建设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1(18):63-64.

[2] 商孟香,张春阳.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研究现状浅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3):41-43.

[3] 任程坤,赵永生,王莉力.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路径选择――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为例[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

[4] 国务院〔2014〕19号文.“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2014.

[5] 冯剑桥.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7(12):41-42.

第3篇

一、行业导向下的工业设计学科研究

学科研究有赖于学科方向的确立,工业设计学科方向必须依靠某个行业吗?也许机械需要、材料需要、会计需要、法律需要、建筑需要,然而工业设计很难以某个行业为背景。为什么呢?因为工业设计学科研究的本色是对设计方法的探索,如感性工学设计、人因互动设计、系统设计、通用设计、橘色设计、绿色设计、使用者行为设计等,都是设计方法,都可以成为学科方向,可能会在某一行业领域去运用相关的设计方法,但并不是只能依靠某个行业领域才能开展学科研究。就教师个人学术方向而言,是以兴趣出发,主张学术自由,如对工业设计历史与文化、工业设计思维与方法、工业设计工程与技术、工业设计经济与管理等领域都可以涉足,这些领域涵盖物理学、化学、力学、材料学、工程学等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以及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化人类学等各种人文学科。所以,纯粹的工业设计学科研究是以工业设计所涉及的学科知识领域为范畴,整合创新知识于设计方法的研究。

二、行业导向下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

在国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少高校定位“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目标下,任何“专业”都被要求贴近某一个行业开办。如果工业设计专业教育面对某个行业的话,那在一定程度上必定会束缚工业设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从而限定了工业设计毕业生只能选择某个行业或就近行业的工作;否则就是“转行”,就被认为是专业教育的失败,这种观念是有偏颇的。再者,以区域行业(产业)为基点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百多年前德国包豪斯时期的教育观念,如今产业转型加快,传统工业经济走向衰退,任何地区很难保证区域周边的产业几十年不变。纵使周边的产业蓬勃发展,可每个学生的兴趣不是僵固的,未必会选择区域周边的产业工作。如此培养学生的风险很大,显得急功近利。在当下办学实践中,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往往被导向为面向某个行业,这样才能被认可。又由于专业教育依赖学科知识的构建与传播,因而教师也只能围绕某个行业来进行学术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科学、更丰富地将某行业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削弱了工业设计方法论的学科本质。从工业设计学科规律来看,面向某个行业背景的学科研究是不自由的,面向某个行业背景的专业教育是局限的,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工业设计学科专业建设的现状。

三、能力导向下的工业设计学科专业建设思路

首先,学科研究要围绕人才培养来进行,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创作性的操作体验,能通过对人文、社会与科技工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领会工业设计的多层次内涵与多面向的价值诉求,从而发展其具有独特性的创作理念、方法与能力,养成朝向专业学习、国际视野、实务导向三大目标努力。在工业设计学科团队中,由于教师的学科背景各有不同,对工业设计的理解也各有侧重,所具有的教学科研经历、经验也各有长处,学术兴趣是多样的,不应该被限制在某个行业背景来开展个人的学术研究,而是以形成学生上述能力的知识系统来开展学科研究,如设计文化、设计方法、设计工程、设计表现等。其次,专业教育应淡化行业界限,强调交互融合的大设计理念,确立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可从三个能力方向引导学生自主发展:一是工业产品设计能力:以机械、电子、自动化技术为支撑,具有系统解决工业产品的结构、机构、尺度、造型、材料工艺、界面操作、快速原型、产品试验与评测等方面的能力;二是数字互动设计能力:基于大数据时代创意产业发展的智能化服务理念,以网络互联、数据处理、云端计算等数字信息技术为支撑,具有用户体验、认知行为、界面交互、智慧空间等产品及非物质化的生活服务设计能力;三是文化创意设计能力: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发展战略及当代美学经济思潮下的文化生态环境,以传统文化、在地文化资源为核心,着力于田野调查、文化元素提取、传统工艺文化继承、设计文化意涵生成等方面的物质与非物质整合设计能力。

四、结语

随着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工业设计的视野不可逆转地从单纯物质产品的设计拓展到多层次、跨学科、泛领域的合作式综合设计及非物质设计(如高技术的人性化应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非物质化解决方案、大数据下的用户价值服务等)。工业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在学科建设与专业教育观念上,应更加强调设计思考、设计程序和方法等能力培养的研究和教学。

作者:曾祥远单位:福建工程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第4篇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产学研合作对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核心能力作用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014SCG076)和2013年度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科研课题“基于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联动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项目编号:ZPCSR2013010)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85-02

科研创新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要内容,以科研创新为目的,由专业技能互补、致力于共同的科研目标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高职院校创新性科研团队建设是顺应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科研组织工作的有效形式,同时也成为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由高职院校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近年来,作为具有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立足自身实际,探索构建产教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取得初步成效。笔者现对产教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工作进行初步探讨和总结,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一、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3年,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产业园区与企业和高校的互动情况以及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情况,课题组在浙江省内开展了抽样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访谈,其中包括浙江省高职院校中的20个科研创新团队,浙江省内的5个产业园区管委会,以上5个产业园区中的20家企业。

抽样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80份,其中有效问卷73份;在杭州、宁波、绍兴等地开展了有关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座谈会和实地调研活动,期间发放问卷20 份,最终回收18份,有效问卷16份。在两次发放问卷的统计中,共发放问卷130 份,回收98份,其中有效问卷89份,有效样本率为 90.8%。

基于问卷数据,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团队人员结构亟待优化。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与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有显著区别,前者是以应用性研究为主,而后者则主要集中在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主要立足于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为产业及地方发展服务,为产业、企业及地方提供具体直接的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技术革新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和服务。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人员结构必须符合高职特色,体现出多维性、系统性、整体性的非线性特征,更好地服务产学结合。而目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在人员结构上普遍不合理,在团队形成之初很少考虑到与产业加强互动,往往出现纯粹由校内教师组成的现象。通过数据统计可知,在受调查的20个科研创新团队中,有11个全部由校内教师组成,有7个团队吸纳了企业研发人员,仅有2个团队中吸纳了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科研的管理人员。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科研创新团队科研思维容易受到局限,整个团队容易陷入思维定式,科研成果远离产业及市场,最后难免会步入为科研而科研,为评职称而科研的歧途。

2.团队的产学研合作缺乏长效机制。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一般相对较弱,缺乏有效的产业服务型科研服务平台,科研创新团队的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及密度不够,更重要的是难以与产业建立长效的互动机制。具体表现在:团队的产学研合作形式多的是与单个企业合作的“点对点”,少的是与产业园区合作的“点对面”。团队与单个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基本上是以科研项目为平台,由团队的核心人员所主导,通过各种关系和途径,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机会,最后校企合作组织横向课题研究。从受调查的科研创新团队了解到,90%的团队没有与产业园区管委会建立任何联系,受调查的产业园区中仅有20%的园区与高职院校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这种“点对点”的合作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因素,双方的合作往往随着科研项目的结题而告结束。而与此不同的是,团队如果能与产业园区建立合作关系,由园区管委会作为中介机构和合作平台,将园区的中小企业以“打包”的形式与团队建立发散性合作关系,同时再建构一定的合作保障机制,这种合作无疑更具可持续性。

3.团队的产学研合作缺乏科研创新平台支撑。创新平台(Platform for innovation)最早由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在题为《走向全球:美国创新新形式》(1999年)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创新平台旨在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充分发挥系统集成的功效,使高校教师能够以此平台为契机,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从受调查的企业了解到,70%的企业认为在产学研合作中存在信息不畅问题,难以通过科研创新平台寻求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无法找到合适的途径来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工艺等难题。从受调查的科研创新团队了解到,95%的团队认为所在学校需要强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二、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探索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高职高专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只有组建优秀、高效的科研创新团队,才能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整合、优化有限的基础资源,凝聚科研力量,承担更多市场急需的应用研究项目工作。近年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符合高职特色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模式,即以“多维开放为导向、政校企三方人员为主体、校地校企合作为动力、科研创新平台为载体、校级科研机构为抓手”的产学融合型团队建设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政校企三方联动,形成了产、学、研良性循环,把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引入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具体的产学融合型团队建设过程中,一是积极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我校立足产业地方特色和优势,围绕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重大关键技术等需求,积极创建科技创新平台。首先是积极投入新型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打造产学研服务产业和地方的鲜明特色。近年来,学校致力于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主动服务宁波发展,加入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在我校设立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同时,还实施“搭船出海”战略,加强校校合作力度,与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建立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宁波基地、宁波生物医药研究所等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努力促进“创新平台、创新团队、专业建设”的良性互动。二是促进校企密切互动。我校牢固树立“融入产业,服务地方”的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新理念,迎合和满足产业企业的客观需求,正在探索建立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把学校办在产业园区,把学校办在企业,形成“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而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的重组与整合,推进政产学研用的融合。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可以简称为“1+N”,建设思路是做大并依托学校本部(1),同时在宁波、杭州、台州、绍兴等以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医疗器械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区域设立实训基地(N),并努力整合资源,建立起具有产业政策服务、区域性教学、联合培训、检验检测服务、科研服务、创就业服务等“八位一体”的服务体系。目前,绍兴、台州实训基地已签订合作共建协议,绍兴实训基地项目建议书已获省发改委同意批复。通过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建设,我校与相关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企业之间建立了了解和信任,校地校企合作逐步深化,一些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科技服务及研发的相关人员,也被吸纳到我校科研创新团队中。三是整合设置校级科研机构。我校充分利用自身专业和科研优势,整合资源,凝练方向,成立了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功能食品研究所、医药经济研究中心、生物药物研究所、药物化学研究所、地产药材资源开发研究所等5个校级科研机构,充分发挥校级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专业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据统计,2013年度5个内设科研机构到账科研经费金额合计为79.66万元,纵向课题立项数为10项,横向课题立项数为12项,建科研平台1个,发表学术论文共33篇,授权发明专利6件,成果鉴定2项,获厅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2项。

三、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启示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如何与行业企业及地方发展相结合,服务于行业企业及地方的需要,既是高职特色科研创新团队定位的本质要求,也是其发挥自身优势、有别于普通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现实需要。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更能体现高职特色,推动形成产学研的良性循环,增强团队的生命力。以下是笔者对高职院校产学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1.强化社会服务意识,主动对接行业企业及地方需求。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必须把自身的发展与行业地方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投身行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建设,为行业地方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撑。企业研发人员来自生产一线,他们反馈的市场要求和发展动态能够使科研团队更加迅速准确地把握正确的科研选题。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要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及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更多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车间里,从而使团队建设不断注入“源头活水”,确保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同时,还要整合校内资源,形成拳头和品牌。

2.积极搭建科研创新平台,促进平台与团队良性互动。科研创新平台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依托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培育科研创新团队是构建团队的重要途径。首先要以政府为主导,针对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不同情况,统筹建设多形式、多层次的科研创新平台,促进科研创新平台与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良性互动。其次要以高职院校为主体,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高职院校科研实力较弱,一般不具备国家级省级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因此,较难汇聚优质的科研资源。所以要通过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借船出海”的方式,搭建各类创新平台。以我校为例,近年来,学校与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有效地推动了创新团队建设。如我校药学系组建的科研创新团队,依托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与宁波镇海化学工业园区的相关医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先后与宁波立华植物提取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近期,该团队已经结题的“中药渣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横向课题,不但有效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中药废渣再利用的技术难题,而且进一步锤炼了团队成员跨专业协作能力。

第5篇

1.学科发展水平不一,科研管理环境错综复杂

行业特色型高校由于起步时间、发展历程和资金投入等原因,科研水平差距较大。行业特色型高校中传统优势学科和专业因发展早投入大,取得了较多的科研成果,而有些学院因为起步晚、发展相对薄弱或教学任务量重,投入到科研的精力和时间相对较少,其项目、论文、成果转化等科研成果无法与传统优势学院相提并论。校级及二级学院之间科研情况差别较大,科研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2.科研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职管理人员,队伍稳定性差

目前,行业特色型高校及二级学院科研管理队伍数量普遍不够,尤其是专职科研管理人员。有些学校的科研管理人员由教师兼职担任,由于其本身担负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放在科研管理工作上的精力就有限;有些学院专职科研管理人员还兼任重点实验室秘书、学科秘书、研究生秘书等,兼职多、负担重。另外,科研管理人员的生存环境和晋升空间堪忧,评优、福利、激励等方面没有政策性倾向。随着各高校对科研的重视,二级学院的科研任务量越来越重,而对科研管理人员的培养和重用明显不足,从而影响了科研管理队伍的稳定性,不利于科研工作的管理和发展。

(2)管理观念陈旧

目前大部分行业特色型高校仍然采用行政管理的方式来进行科研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通过建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同等级的职权关系,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运用管理者的职权影响力而实现的[1]。高校中科研管理观念陈旧,普遍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缺乏人本和服务观念。例如,在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年度检查、结项等环节中,科研管理人员只是起到传话的作用,对科研团队及教师的科研状况和进展情况不甚了解,无法主动、有效地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服务,影响了整个科研管理水平。

(3)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科研管理工作人员是高校科研管理活动的主体和核心,通过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可以把学校、学院、科研团队以及每位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密切联系起来。目前,很多科研管理人员缺乏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和决策能力不强,无法对科研管理工作进行很好的规划统筹,对内组织协调和对外交流沟通的能力相对较弱,加上自身工作的倦怠情绪[2],使得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不高、效率低下。

3.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不到位

在纵向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中,项目的申报、年度检查、结题验收等环节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例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过程中,很多高校管理部门及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人员不了解国家基金委政策,对申报指南不熟悉,导致在形式审查和人员限项等问题上不能起到把关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二级学院科研主管领导和科研秘书不能熟悉掌握学院老师的科研活动进展,“重申报、轻实施”的现象严重。在项目结题验收阶段,由于缺乏规范的验收制度,很多老师不通过学院自行联系组织结题会,导致学院不了解项目结题情况,验收材料没有存档。在横向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中,一些科研管理人员与企业联系较少,无法组织教师与企业进行项目对接。对项目的研究进度缺乏有效的检查手段,对项目能否按照合同有效执行、能否按时结题缺乏监管和惩罚措施。科研经费管理同样存在问题。一是科研经费管理观念存在误区。部分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和科研主管院长对有关财务制度的认识不足,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介入不够,将经费管理全部交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又缺乏科研管理部门的配合与指导,常常导致科研经费使用制度执行困难。二是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不健全。不同级别层次的纵向项目和横向课题,由于其经费来源不同,管理办法也应有所区别。但实际科研经费的支出比例较难控制,预算与实际支出差距较大,缺乏有效的经费管理办法。三是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当前,很多高校的科研管理监督意识不强,一般只在会计审核阶段对科研经费进行监管,缺乏一套完整的经费审核监督机制,审核尺度较为宽松,使得科研经费管理混乱[3]。

4.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学研绩效机制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因此高校更加注重纵向科研的申报及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各高校获得国家资助的重头戏,主要偏重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从而导致行业特色型高校及学院忽视了许多有市场潜力的实用型科技项目的研究,与企业、行业联系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这与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特色和优势背道而驰。另一方面,科研管理中缺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和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绩效奖励机制,许多高校只注重“学”和“研”,对教学工作量和项目申报、、专利申请等科技工作有绩效奖励,而成果转化和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关联不大,使研发人员对技术转让和形成产品的工作积极性不高[4],从而忽视了“产”对于高校学术地位的影响力,因此,应逐步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绩效奖励机制。

5.科研成果评价和奖励机制的导向问题

许多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仍以定量评价为主,主要包括高水平论文、著作、科技奖、专利和科研项目等。而聘期考核、职称评审和科研奖励也多以此为评定条件,直接关系到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岗位津贴和奖金。过度量化考核导致了学术功利与浮躁,一些教师为了完成考核指标,发表的论文数量多但质量差、引用率低;完成的项目多但专利少、成果转化率低,能出产品的少之又少。出现学术研究重数量轻质量、追求短期效应等不良现象[5]。

二、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和对策

1.科研管理工作者应加强服务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1)创新科研管理理念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及二级学院科研管理者,根本来说是为高校的科研工作提供服务的,因此首先要加强服务理念,要将服务意识贯穿于整个科研管理工作中。同时,要明确科研为教学服务、为技能与素质教育服务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三大任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人员应及时将相关信息和通知传递给学院每位科研人员,协助科研人员完成诸如项目申报、成果登记等工作,这就需要科研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要建立完备的服务体系,才能主动有效地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充分发挥教师的内在潜力,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在日常的科研管理工作中,科研管理人员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廉洁自律,对各种内部消息、文件以及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严守保密原则,对各种科研档案进行有序管理。

(2)熟悉各级科技政策

科研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科研管理人员要了解国家及地方的科技政策,熟悉所在高校的科研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掌握各种科技工作的办理流程,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相关政策、制度及办事流程的解释和说明。同时科研管理人员要随时了解国内外的科研动态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树立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思想和观念[6]。

(3)具有较强的专业学科知识

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应该掌握全校科研状况,对项目申报、成果登记、报奖等有全局性考虑。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人员应熟悉自身所在学院科研人员的基本情况和研究方向,及时了解已完成和正承担的科研项目及研究进展情况,便于加强项目过程管理,了解本院各研究团队在其学科领域现有的发展水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能够和科研人员就本院各方面情况进行较深层次的沟通,有效的处理和解决科研工作中出现的问题[7]。

(4)加强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科研管理人员全面负责高校及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拥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很多科研工作需要科研管理者多方联络,发挥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集中各学院、各研究团队的力量,发挥综合优势,协作攻关,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8]。

2.健全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制度

(1)创新科研项目过程管理体制

针对项目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创新科研项目过程管理体制,促进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化运作和良性循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首先,要改变条条框框的管理模式,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简化办事程序。科技处及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人员应明确各自职责,建立一支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执行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科研管理队伍。高校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提高科研管理人员办事效率。其次,在项目过程管理中科研管理人员应加强监管和审查力度,完善监督机制。再次,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对于掌握项目的过程管理至关重要,对项目的申请书、中期检查报告、年度进展报告、阶段小结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变更申请等材料应做好存档工作。科研管理人员应积极投入到项目的申报、检查和验收工作中,掌握科研人员的项目进展情况。

(2)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行业特色型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及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首先,引导科研人员树立正确的科研经费管理观念,高校科技处和财务处应加强科研经费的规范化管理和培训,改变少数科研人员经费私人化的错误思想,使科研人员了解如何正确使用科研经费。其次,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级别的课题,对其科研经费制定不同的经费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不同性质科研经费的使用细则。对纵向项目的经费预算进行细化,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减少预算与实际支出的差距。对于横向项目的资金管理坚持效益原则,对于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以及技术转让等项目采用不同的经费分配比例,资金使用可以适当“宽松”。再次,完善科研经费监管机制。高校必须建立健全的科研审计机制,使科研、财务和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全过程配合协作,共同监督[8]。

3.完善成果转化和成果评价机制,提高产学研协作

第6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校局)合作;根植行业;融合发展;改革

在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今天,高职院校必须摒弃传统的“人才评价的学校标准”,取而代之以“人才评价的社会标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应该培养满足市场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行业办学性质的司法警官院校,其特色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之一是学校能否与司法行政单位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育人机制。抓住这个关键,不仅容易解决内涵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而且可以体现出办学特色。

一、建立“融合式”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机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途径

通过调整动力系统、组织结构、管理过程、培养体系和资源平台等五大系统要素,构建五个子机制,推进高职院校和企业间融合,实现高职院校教学和企业运营的一体化,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建立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互惠双赢”的利益机制

该机制的目标是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具体包括: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治理,学校积极吸纳办学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使企业成为学校治理的重要主体,在人才培养和事务管理中具有充分的话语权;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信息充分沟通,及时把握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的利益诉求,建立多样化的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信息沟通平台和制度;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利益分享,学校和企业除了分享人才培养成果、共享合作利益外,还可围绕高职院校和企业利益结合点设立多样化的合作项目。

2、建立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校企合一”的培养机制

这是一种深层次的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办学模式,它充分考虑到了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导向,通过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筹划与实施,构建教学与生产经营、教学与科研的一体化培养体系, 在一体化体系中实现教学生产化,生产教学化。 人才培养目标一体化,根据岗位需求和学生的需要,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真实业务与教学项目一体化,围绕岗位面向的工作任务共同设计教学单元和项目;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步提升,以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为平台,使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将企业案例融入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用性;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接触行业,了解企业,训练技能,培养素质。通过企业的文化熏陶,制度规范,使学生毕业就能适应企业需要。

3、建立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共建共享”的建设机制

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建设包括制度的建设、专业的建设、教材的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均可以采用共建共享的方式,以专业和实训基地共建为例,实训基地建设可以有多种形式,如企业投资、企业所有,共同投资、共同所有,所有权不变、资产合作,无偿使用、共同培养等;专业建设可采取共同制定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计划,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及培养行业综合能力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承担专业教学,共同实施教学考核与质量监控。[1]

二、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深化校局(狱)合作机制改革,培养高素质基层法律职业人才的实践与思考

1、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深化校局(狱)合作机制的改革实践

(1)搭建一个平台。在多年的校局(狱)合作过程中,学院认识到无论是行业对人才人力的需求,还是学院对人才人力的培养供给上,都迫切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建立学院与行业之间的密切协调关系,保证学院与行业之间科学协调发展。[2]通过对校局(狱)合作机制的顶层设计研究,我们认为,在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和行业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职业教育集团的形式建立跨越“点对点”的合作关系,是实现“学院与行业协调发展、合作育人”的一种好模式。经长期的研究与准备,2013年元月,省教育厅、省司法厅联合发文批准由学院牵头组建了“湖南司法行政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实行成员单位理事会制,由省司法厅担任理事长单位,现共有成员单位51个,涵盖了省内的市级司法行政单位、监狱戒毒单位、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中心、行业协会和相关院校等。“集团”以服务行业和社会为宗旨,以人才培养为依托,以校局(狱)双赢为基本目标,在“集团”下设的刑事执行、社区矫正、法律事务、戒毒矫治、刑事侦查技术等5个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以合作育人为中心,以专业发展为纽带,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优势,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初步形成一条由“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局(狱)参与”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校局(狱)合作发展新道路。

(2)探索两条路子。随着校局(狱)合作的深入,学院发现,校内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着“校内基地实训功能不够,校外基地教学功能缺乏”的不足。对此,学院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探索了“校内基地仿真化”和“校外基地教学化”两条路子。

针对校内实践教学与工作实际无缝对接欠缺的现实,学院按照“校内基地仿真化”的要求,以中央财政支持的刑事执行专业实训基地和司法鉴定技术专业省级实训基地为引领,以法律执行类业务实训中心、法律实务类业务实训中心、刑事侦查技术类业务实训中心为重点,在新建和扩建校内实训场所时,模拟行业单位工作现场进行布局,开发软件,同时依据行业相关岗位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开展实训,使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提高技能,积累经验,从而缩短工作适应期。

为解决校外基地单纯用于学生实习的现状,学院按照“校外基地教学化”的思路,优先选择具有教学功能校外实习基地,将部分课程带到基地,由双方教师组织教学,从而实现教学与顶岗的有机结合,使校外基地建设从数量的扩充转向质量的提升。

(3)打造三种模式。针对学院刑事执行、法律事务、刑事侦查技术三个重点专业的服务面向,依托专业优势,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关键,以专业教学与行业服务一体化为特色,打造了“东安校狱合作”、“新开铺校所合作”、 “安仁校地合作”与“沅江校局合作”等三个特色鲜明合作模式。[3]

2、对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深化校局(狱)合作机制改革的思考

尽管学院在校局(狱)合作体制改革、机制改革和办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以理念创新为先导,进一步密切校局(狱)合作关系,明确合作各方的责、权、利,推动行业出台校局(狱)合作的促进条例和保障政策,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有效地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水平。

(1)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出台政策,建立健全校局(狱)合作长效机制。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制定行业单位参与学院办学与人才培养的鼓励政策,完善以促进校局(狱)合作为重点的政策条例,优化合作环境,明确行业、合作单位和学校在校局(狱)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积极吸引行业单位参与共建学院,充分发挥行业单位在行业规划、专业设置、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任、人才标准和培养方案设计、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就业指导和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学院主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局狱参与的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

(2)做好“五个对接”,深化校局(狱)合作体制机制改革。以“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为引领,依托“湖南司法行政职业教育集团”这个平台,指导、组织、协调和评价校局(狱)合作,完善校局(狱)深度融合的运行机制。在学院与全省地市司法局、省监狱局、省戒毒管理局开展合作的同时,各专业要与基层行业单位积极开展合作,各系对已经建立“教学、实习、就业一体化”校外实习基地的专业,要不断总结经验,在其他专业加以推广。专业与行业单位的合作要在进一步巩固深化课程、师资、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上升到学生就业、员工培训、应用性课题开发的层面。学院要与行业共同对校局联盟、校局(狱)合作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对好的专业进行表彰,对工作滞后的专业进行通报批评。

(3)加强行业应用性研究,提升行业服务能力。一是加大科研工作方向的引导力度。要鼓励教师关注行业问题,研究行业急需解决的难题。每个专业都要拿出所依托行业需要研究的课题,组建科研团队,集中攻关予以解决,争取在近几年内,形成一批有重要影响力和行业推广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二是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科研制度,加强教师从事行业应用性科研的政策引导,优化科研立项和结题管理制度,重点支持创新水平高、行业应用性强的科研项目,为校外科技服务管理和科研经费使用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大力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努力加强与教育厅、司法厅、监狱管理局、戒毒局、省社科联和相关学会及监狱、戒毒所、基层司法所等的横向、纵向联系,与监狱、社区矫正、基层司法等合作单位联合建立科研基地,并充分发挥湖南省司法行政基层工作研究所的作用,搭建适应专业需求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平台,共同申报应用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课题,进行应用成果推广,实现警、学、研良性互动。四是加大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争取将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警官文苑》办成正式学术期刊,建立“警院调研专报”,将学院对基层司法行政、监狱、戒毒等领域中应用价值大的成果向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进行专报,每年介绍推广一批在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应用性科研成果,使学院重大科研成果在行业决策和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金彦龙,杨皎平,李庆满. 建立“融合式”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机制 培养适用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3(06).

[2] 刘静波,贺志明. “校局联盟、校区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03).

[3] 龙昶,刘静波,贺进.根植行业 融合发展 培养基层法律职业人才[J].华章,2013(32).

【作者简介】

贺 进,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管理系教师.

第7篇

关键词:科研管理;科技创新;策略;企业

1概述

科研管理是指运用调查研究、计划规划、决策实施、修正监督等方法或手段,有效管理分配一定的资源,以较优方式达到预期总体目标,提高企业的科研效率和竞争力[1]。企业开展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应用和技术攻关均属于科研项目,是科研管理的主要内容[2-3]。科技创新是企业为获得潜在赢利能力,重新组织生产要素、建立更加高效的生产系统、推出新的生产方法或工艺,研制开发、应用推广、迭代更新等一系列技术活动的集合,是科研管理的目标[4,5]。以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的科研管理,就是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科研管理流程,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新的技术突破,将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应用于生产并推向市场,产生经济效益[4-6]。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加强科研管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科技竞争力,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7-10]。本文基于中国石油兰州油研究开发中心在科研管理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方面的具体工作实践,探讨了油企业研发中心对科研管理的新要求,提出了科研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阐述了创新科研管理能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油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核心技术难以突破

油添加剂单剂及其复配技术是决定油品质的核心关键技术。国际上油添加剂行业已形成四大复合剂公司和四小特色添加剂公司为主的市场格局,各有特长,均以雄厚的研发实力和领先的技术水平为核心竞争力,占有全球油添加剂90%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国产油添加剂行业面临原材料质量不稳定、部分核心单剂技术缺失、添加剂协同作用机理研究滞后、复合剂开发和评定费用越来越高、核心关键技术难以突破等问题。

2.2跨行业间技术融合度不高

API(美国石油协会)与油厂商、添加剂公司和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建立了密切合作,可以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并提出油行业的应对方案。发动机油的性能要求、不同产品的限值、测试方法开发运行与监测均由OEM、油厂商、添加剂公司和第三方测试机构共同制定。而我国跨行业间的技术融合才开始起步,2016年由中国内燃机学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石化标委会、添加剂、油和发动机行业的参与下成立了“发动机油中国标准开发”创新联盟,第一次实现了油跨行业间的技术融合。中国石油兰州油研究开发中心作为创新联盟的创始单位,将与行业相关单位一起承担自主规格台架和产品标准的开发工作。

2.3科研成果推广应用难

油产品科技含量高、技术密集、品质直接影響高端装备可靠性、稳定性及运行寿命。同时,大部分高端装备均为进口,原装油产品均经过严格认证和评估。一方面,OEM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一般不允许设备使用单位轻易更换油;另一方面,不同配方的油产品化学成分也有所区别,接触后可能发生化学反应,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即使所开发的油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需求,也难以有应用推广的机会。这导致很多科研项目成果难以在成功开发后投入到实际生产并产生效益。

3创新科研管理体系措施

2016年以来,兰州研发中心围绕把政策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自主权落到实处,从机制上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研究;从转变科研管理观念、优化科研管理流程,加强教育培训、加大创新合作力度,健全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建立科研成果市场化转化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

3.1转变科研管理观念优化科研管理流程

油科技创新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科技创新,人才、技术以及知识储备才是核心创造力和竞争力。科研管理首先要在管理理念上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意识,用“主动服务”代替原来的“被动管理”。同时,充分发挥中石油协同办公系统的优势,进一步优化科研管理流程,逐步将与科研相关的审批事项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化,在服务中完成管理职能;报销、采购、填表等繁琐事项都有专人负责,以减轻科研人员的工作量,办事效率大幅度提高。

3.2加强业务培训加大创新合作力度

科研人员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创新首先要改变科研人员的思想意识,强化业务训练,提高创新能力。中心每年组织近200人次参加专利申请、论文写作、项目申报、标准化等专业知识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上门授课并选派优秀科研人员参加国内外技术论坛,进行交流、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水平高,职业素质过硬的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

3.3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和油公司双序列改革要求,科研人员不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进行评价,建立中心级首席科学家和领域经理制,强化基层单位和科研人员的主体责任,具体科研业务由首席科学家和领域经理负责,科研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格式和形式内容审核。选择部分创新能力突出、创新绩效显著、科研诚信状况良好的单位开展“扁平化”改革试点,赋予科研人员更多的自主权。项目管理从重数量向重质量、重结果、重转化转变。加大对承担国家、集团等核心技术攻关科研人员的薪酬奖励,设立主任奖励基金,分别对重大科研突破和重点创效成果进行单项奖励,有效地推动了创新创效工作的发展。

3.4建立科研成果市场化转化机制

为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尽快将最新科研成果推向市场,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孵化出满足现在和未来市场或客户特殊需求的新特优产品,研发中心制定了新特优产品孵化及推广应用管理办法。新特优产品主要包括独有技术和产品、热点前沿领域的产品、与客户共同研发提升竞争力产品、具有差别化竞争力产品、新开拓的市场需求产品等。在项目评审后,对具备推广条件的及时安排工业试生产和销售并将产品纯利润按照一定比例对项目研究人员进行奖励。

4科研管理创新取得的成效

兰州油研究开发中心凭借卓越的自主研发实力,不断实现零的突破,在中国制造迈向国际征途的各个高尖端领域总能看到其身影。

4.1典型技术突破与科技创新案例

D1215W-40长寿命柴油机油充分利用自主研发生产的烷基水杨酸盐产品特性,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柴油机油产品的12万公里超长换油周期;以独创含硫、磷化合物极压抗磨添加剂为核心的高铁“复兴号”齿轮箱油,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并获得美国专利授权;FD3000N风电齿轮油显著提升齿轮传动效率并有效防止微点蚀的产生,在多家风电场成功应用;自主研发的昆仑RV00#机器人摆线针轮脂,通过了8000小时整机测试,成功应用于国内著名的机器人龙头企业;Petro50X变压器油独家应用于“昌-古”±1100kV特高压,“张-北”、“云-贵”±500kV、巴西“美丽山”、巴基斯坦“默-拉”直流输电工程。

4.2科技创新创效成果

2016年以来,兰州油研究开发中心紧紧围绕“提质、上量、降本”六字方针,获得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基础研究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EI/SCI文章8篇。2019年,中心在配方优化、单一来源添加剂拓展、新特产品转产与销售、检测站创效等方面累计实现降本增效2.05亿元。

第8篇

关键词:烟草行业;科技创新;体系

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相继提出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如“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美国工业互联网”等,其核心要义就是要不断增强企业、行业、国家的整体竞争力。那么如何构建高效、合理的科技创新体系就成了摆在政府主管部门、大型企业集团等机构面前的首要问题。对烟草行业而言,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烟草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既是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烟草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一、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概念

从管理工程学科来看,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包括管理活动和实体活动两大类。所谓管理活动主要指分析决策、资源配置、制度建设等,所谓实体活动就是指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

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则是由参与管理活动、实体活动的行为主体相互作用,协同创新的有机结合体,是企业内部科技创新活动、创新资源配置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制度保障。

二、科技创新体系对跨国烟草公司的影响

(一)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和强大的研发实力保障跨国烟草公司快速发展。美国雷诺烟草控股公司是美国第二大烟草公司,一直走在烟草创新的前列,如1956年推出了第一个过滤嘴染色的、薄荷味卷烟。从雷诺公司的R&D来看,研究方法先进完善,研发用的实验室数量不胜枚举;科研工作者人数多,水平高,很多研究人员除承担本职研发工作外,还在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兼职相关学术工作;研究领域广泛,应用科学与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能够做到既分工明确又通力合作。这种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和强大的研发实力,保证了雷诺公司的研发深度和系统性,使其科研成果可以较好地指导生产实践。

(二)跨国烟草公司注重应用基础研究,在卷烟产品开发上重视市场需求。一是跨国烟草公司围绕影响产品质量和风格的技术环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R&D的科技工作者每天就是做自己学科领域内的基础科学研究,但是这种基础科学研究覆盖终端产品质量的各方面。公司如果有研发任务,将采取联合开发形式,即从有关部门从部门中临时抽调从事相关学科研究的人员组成课题组,开展联合开发工作。所以,最终产品实际上是对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的有机合成。二是跨国烟草公司重视市场需求。在决定开发某种产品前,首先要围绕客户需求展开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规划,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三)着力将品质管理与成本控制有机结合。从跨国烟草公司的品质管理来看,主要以控制、稳定烟叶品质为重点。经研究证明,卷烟产品质量的70%源于烟叶的品质。因此,如何在保证烟叶数量的前提下提升烟叶的品质就成了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某跨国公司以问题意识为指引,将烟叶品质评价与烟叶库存、生产计划相结合,开发出了一套烟叶品质管理软件,为购买和储备烟叶提供了数据参考,避免了过量采购造成的浪费。

三、我国烟草行业科技创新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烟草行业总体呈现低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来自国外同行业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在此种大背景下,要增加国产卷烟的竞争力,要保持烟草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在生产效率、成本质量、核心技术等方面有所提升和突破,而这一切都必须以科技为引领,以创新为抓手,全面提升烟草行业的科技含量。然而,当前,我国烟草行业的科技创新水平还比较低,总体竞争力还比较弱。

一是基础研究薄弱,相关技术研究不足,成果转化率低。烟草行业内的科研机构每年都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科技创新,但卷烟产品的设计、配方、制造工艺、品控技术的研究不够深入,对烟草与烟气化学、香精香料、辅助材料等缺乏系统研究,可以应用于卷烟生产的科技成果寥寥无几。

二是国内市场创新主要依靠引入国外烟草集团的先进技术,鲜有独特创新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卷烟生产的创新技术如复合嘴棒、细支卷烟等均是借鉴国外烟草集团的成果,虽增加了国产卷烟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但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三是科技资源配置还不够合理,整体研发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没有形成合理,难以集中力量重点解决行业关键技术问题。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各类科研单位研究力量比较分散,相互交流少,信息不能充分共享,重复研究和资源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四是烟草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其难以吸收优质的科研人员,行业内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素质有待全面提高,缺乏科研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拔尖创新人才,缺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激励机制和创新环境。

四、加快建设烟草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路径

(一)加强烟草行业基础研究,深入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基础研究是烟草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之本。要发挥经济、科技的政策导向作用,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成为开展基础研究的命运共同体,通过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技术开发机构等开展多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同时要强化科技创新转化能力,构建行业科技成果公共信息平台,加强对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政策、制度激励,探索行业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试点。

(二)拓展科技创新投入渠道,提高科技创新投入的效益

科技创新投入是提高烟草企业创新能力的保障。一是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建立健全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投入机制,在国家提高对烟草科技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格局。二是合理安排科技投入的使用。要围绕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科技资金使用,优先保障重大专项和基础研究的顺利实施。

(三)强化科技人才的地位,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

一直以来,科技创新人才在行业内并未受到重视,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烟草企业首先需要建立一支技术过硬、思维灵活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一是吸纳各相关领域的优秀科技人才,引入新思想、新技术充实科研团队,打造高水平、多元化的科技创新队伍。二是在行业内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让企业科技人才能够享受到相应待遇,促使科技人员安心进行科技创新。同时,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向研发、技术等重点岗位倾斜。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烟草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作者单位:吉林省烟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参考文献:

第9篇

2010年8月,北京印刷学院借助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建设平台,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建设好研究院,学校在调研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等的基础上,对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其中包括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功能、建设目标、运行模式、组织结构、制度建设等,希望对相关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协同创新理论的提出

关于协同创新,德国学者哈肯(Haken)认为:“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认为:“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国内有学者认为:“多为组织(企业)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协同创新是管理学理论的创新,它的核心是构建无障碍、无壁垒,创新主体利益一致化,要素最优化,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新组织。

协同创新系统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和适应性等特征。第一,整体性,即创新系统内部各要素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是统一的整体。第二,开放性,即协同创新的目的就是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广泛吸收各创新主体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同,以更好地服务社会。第三,动态性,即创新环境不断调整,创新主体内部要素交流反馈,创新系统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第四,适应性,即协同创新以需求为导向,要根据国家、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主动调整自我发展方向。

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功能及建设目标

(一)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是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发展为目标,通过主体之间、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人力、知识、技术、基础设施、资本、信息及政策创新资源的互动,形成具有前沿性、专业性、开放性、稳定性的组织系统。”“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要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提供区域或全国性公共服务,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二)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功能

1.跨学科交叉平台。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立足于知识的生产、应用和资本化,首要任务是汇聚优势学科资源,实现学科交叉的使命。近现代科学技术重大成果,都是在跨学科领域,跨学科交叉是协同创新的基础。

2.创新型人才的孵化平台。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另一项任务,要通过与其他创新主体开展实质性合作,吸纳高层次人才、高水平团队等优势资源,引领和助推平台建设;要通过促进人员和资源流动,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和办学条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培训,为造就未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提供服务。

3.产业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高校协同创新平台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基础,整合区域科技资源,致力于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引进吸收和研究开发,促使成果的转移和产业化,并创造经济价值,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

4.制度创新的运行平台。实现高校体制机制改革是平台建设的又一个目的。创新,不只是技术问题,还有组织问题,一个成功的协同创新平台必须要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体制和灵活的运营方式,保证平台的高效运转。

(三)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目标

1.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生力军。为了满足产业和企业对共性技术的需求,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介入其中,成立了合作研发机构,协同创新平台成为产业技术研发的新生力量。

2.政府公共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要工具。国家共性技术研究机构往往被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在国家的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产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转移,以至商业化等角色;在知识产生、扩散到商业化的价值链中,发挥关键性的连接政府、大学与产业的作用。

3.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通过推行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平台的建设,将通过产业技术项目和基地建设项目等的实施,为各类与高新技术和产业技术创新相关的要素提供聚集场所,实现各类人才的聚集,风投、创投、产业基金等金融要素的聚集,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技术的聚集,成为聚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从而作为一种制度创新,为产业机构调整,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重要的支撑。

4.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连接器。当前,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在内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仔细分析发现:在从实验室到产业化推广的最后一公里一直是我国应用技术研究的软肋。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实现中国科研界与产业界的无缝对接,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将架起沟通科技界和产业界的桥梁。

5.未来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协同创新平台依托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整合能力,在满足企业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更应该开展面向未来产业发展的导向性研究,承担起推动和引领产业发展的责任,这应当成为其建设的终极目标。

6.产业创新人才的摇篮。一方面,利用平台,选拔和吸引优秀人才,进行系统性培养,提高其研发能力,保持产业技术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平台作为产业创新人才的蓄水池,通过人员的流动,带动先进的技术成果向产业的扩散和转移,提高产业技术的实力和水平。我国新型产业的兴起和发展,需要大批既懂科学技术,又能熟练驾驭市场的科技型管理人才,在目前的科技教育体制下,偏重科学和工程人才方面的培养,忽视科技管理人才的培养。因此,协同创新平台将搭建一个更大的平台,争取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把培养新兴的科技型企业家作为重要的职能,造就一大批能够将科技转化为产业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运行模式、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一)协同创新平台的运行模式

平台构建的首要问题是做好顶层设计、布好局、设计好框架,以便形成占位高、优势集中、协同能力强的创新体。行业特色高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学科、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能够为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提供相关方面的资源储备。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可根据不同需求,建立多种运行模式。例如: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构成知识创新模式,重在学科交叉、原始创新和拔尖人才培养;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构成技术转移模式,重在提升行业科技水平,促进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政府协同创新,构成成果转化和辐射模式,重在推进区域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境外机构协同创新,构成文化传承创新模式,可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二)协同创新平台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必须与技术发展程度相匹配是现代组织管理的基本要求。协同创新的核心是制度创新,要突破已往科研、人事、分配、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管理模式,建立与协同创新相匹配的柔性无边界组织。对于涉及的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不同单位和呈松散联系的各类人员,行业特色高校要通过建立信息高速公路来联接。协同创新的组织结构有多种形式,如建设跨学科科研平台,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共建科研团队,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化项目服务平台,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建信息化检索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协同创新机制,最根本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纽带的机制。

目前,高校的协同创新平台主要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进行企业化运作,如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都是这种运作模式。其特点是,有独立的法人,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创建初期由各主体单位出资成立,建院初期,力求突破政产学研用壁垒,促进更多实用技术与产品入驻,催生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并帮助其发展壮大。另一种是协同创新中心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如印刷电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等均属此类。其特点是,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理事会负责重大事务的协商和决策,制定中心战略发展规划和实现路线;成立专家顾问委员会,指导中心工作;建立面向国际的人员聘用、流动、评价和考核制度。

(三)协同创新平台的制度体系

协同创新的核心是制度创新,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将保证其不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业务创新,以适应各种环境和土壤,健康地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

1.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章程、规章制度、管理办法、考核办法等,明确创新主体各自责权利关系,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形成整体合力。

2.构建人才运行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流动以及人才评价等系列制度。

3.构建技术要素的运行机制。建立技术富集与创新机制、项目运行机制、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等。

4.构建资本要素的运行机制。建立公共财政扶持机制、资本追逐技术的机制、高校投入机制、资金取得使用机制等。

5.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平台、科研人员、投资机构等之间形成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根据项目类型,可以采用知识产权定向占有股份,在其后阶段采用溢价稀释方式;也可采用知识产权逆向方式,对研发人员给予稳定待遇和“期权激励”等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春阳.协同创新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校科技,2012(3):12-13.

[2]董健康等.协同创新系统中各类主体的角色及定位[J].中国高校科技,2013(6):52-54.

[3]王永生.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服务新闻出版强国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3(17):52-54.

[4]邵云飞等.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4):79-84.

[5]哈肯 H.协同学[M].徐锡申、陈式刚等译,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260.

[6]马秋艳.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7]林润辉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2000(3):04-07.

[8]李增辉等.面向我国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3):33-38.

第10篇

关键词:新能源;外向型;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新能源相关专业近年来的发展催生了相关专业就业趋势日益高涨。国家产业转型的巨大变化对高职、本科和研究生有了不同层次上的人才需求,加之从传统新能源行业以运行维护的行业工人逐步向个性化产品的研发、维保行业的逐步的变化也使得新能源相关专业在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当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传统的资源由教育行业内部发展型向结合区域优势资源外向型。

本文针对本科新能源相关专业近些年的办学体会,提炼出该专业在今后进一步专业建设上面所需要做的具体规划。分别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实验室建设及科研方向的规划几方面探讨未来的建设方向。

一、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现有的本科生培养模式主要受到现有行业现状、学校的学科积淀、学校的师资力量、学校在行业方向的资源及影响力、学生的就业情况等一系列影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培养模式以学科规划和专业所涉及到的专业课程为主要培养科目,加以适当的实训实践类教学及行业的认知。对于现有的知识更新较慢的传统行业来说,培养出的人员加以实践锻炼便可从事相关行业。而对于近些年新兴起来的行业、例如互联网、新能源等行业来说。按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和行业创新性的要求。互联网行业诞生出高校以外的许多就业培训机构。由此也可以反映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行业要求的时间、技术基础和应用方向上,都出现了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异。尤其是是新能源行业即对人才的需求有要求,而现今社会培训有没有针对单独行业培训机构。

新能源相关行业由于引入国内时间较短,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特点:1)许多核心技术和关键器件主要依赖于进口;2)大量的配套设备及器件正在经历国产化或是国产化时间较短、存在大量的适应性问题;3)产业自身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由于以上一些特点,新能源相关产业要求的运维人员、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以光伏电站为例。相关的电气专业人员在电站工作中,要求对于变电运维、逆变器运维、光伏电池板运维和电气量监控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如此需求职业院校培养的光伏专业人员很难在院校培养期达到要求的理论水平。而传统的本科院校理论的教学部分的深度达到的产业工人的基本要求。而实际运维能力和处理现场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产业工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需要学校转变新型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核心思想应适应行业发展和创新的基本要求。

对于本科院校的新能源专业应该在夯实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增加新能源行业产品开发企业和实际运营维护企业的现场实训实习。加大实训实习在培养方案中的比例。以新能源相关系统开发、系统应用、系统创新为主要实训课题,串联所有相关课程体系的课程在实训中。培养能够以团队为主体,能够进行独立应用的系统工程师。

二、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现有师资人员的引进方式除了要符合对于专业教师引进基本标准以外。还需要满足专业建设需求。不同行业背景和资源配置的专业对于专业发展的行径轨迹各不相同。仅仅满足传统的教育培养方案的教师梯队比较有局限性。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以及创新能力的产业技能工人和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精英的加入,可以更加合理的配置优化团队的创新和应用能力。

面对现有高校引人的主要途径,首先要抓好引人的主要评定标准。除了主要的学术成果,加强实际工程的应用能力将是重要的考核标准。其次,注重现有人员的技能提升。提供更多的学历提升和职业技能提升。加大在校师资走出去接触实践的机会。以复合型能力提升和项目管理方式为培养目标。再次,提升师资的服务意识。从传统教育行业向新形势下的服务业转变。提升师资的创新意识。

在师资的培养模式上,应进行深度的探讨和实践。以团队考核为主要考核方式。强调团队人员的互相合作。多专业多学科的配合协作。降低人才培养管理中心。提高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高效合作模式的创立。加强人员整体科研教学和科技服务周边社会的综合能力。

三、实验室建设规划

做好实验的3-5年的长期规划方案。精心的调研学生就业的主要单位、调研新能源专业的兄弟学校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进度、调研周边企事业单位对于实验实验系统的需求。邀请专家和相关专业进行综合实验室规划。在有限的资金配置条件下,尽量做到“四统一”,既本科专业实验室和课程设置相统一、研究生专业实验室和学科建设相统一、职业教育培养实验室与基础专业实验室相统一、实验室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的培养相统一。

对于实验室规划要集思广益,提高实验室规划的先进性。去除高校传统建设规划不同经费分立使用的原则。尽可能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紧密结合实验室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的培养。加大自制设备的开发与使用。通过自制设备的开发使用,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综合能力。降低实验室实际运维的整体费用。

四、科研方向的规划

由于教育背景的和区域资源的影响。传统的一个人兴趣和学术基础的研究方式向科研团队方式已经成为新的常态。在新能源专业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加强周边资源的利用是切实有效的方式。为保证科研的持续性和原创性。深入实际行业调研,接触实际供需要求,深度提炼科学问题作为切实有效的渠道。加强兄弟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作为必要的途径。注重科研团队人员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是当前的发展趋势。有条件的前提下配置交叉学科的团队成员将有助于科研的延伸性发展。注重“原创性、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的原则。确定合理的研究方向。承接教学与可以服务的统一。

综上所述,以合理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高效的实验室建设规划为保障,以精确的科研方向为行业突破为利剑。综合考虑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主要能力提升。以外向型发展模式突破现有新能源高校的一个发展瓶颈。创新服务于新能源行业。

参考文献:

[1]于三义.浅谈新能源发电技术[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92-93.

第11篇

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必然会对档案管理工作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化发展,形成档案管理现代化体系[1]。建筑材料科研档案是建筑材料研究人员从事建筑材料科研工作中所形成的文本、影像、声像资料等,主要包含建筑行业所涉及材料的科学研究中从项目立项、课题申报、具体研究进程、科研成果总结、结题报告以及科研成果鉴定等一系列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它是建筑行业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科研和生产资源。目前,我国建筑材料科研领域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科研成果,但这些成果分布于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企业,隶属于不同的地区的组织,无法发挥它的集成效应,造成科研资源的浪费。如何科学管理建筑材料科研档案信息资源,进而促进我国建筑材料研究的发展服务,是目前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而建材科研档案合理利用的基础是做好现有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完善、健全建材科研档案的存储及资源共享机制,进而为建筑材料科研、生产人员提供简便的获取信息通道。因此,本文分析了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的特点,并就当前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现代化管理思路提出一些看法。

2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的特点

2.1科研档案专业性强

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的专业性强,一般的课题都是按专业分类进行研究的,如水泥基材料、混凝土材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等。一般的课题研究都是在这些专业范围内分方向进行的,而建筑材料科研档案是按各自的专业自然形成的。在建筑材料科学研究中不同学科专业的科研工作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的分类应体现出专业性的特征。

2.2建筑材料学科综合性强

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本身是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随着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领域的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出现使建筑材料研究已不是一个学科或专业所能完成,必须多学科的综合应用才能研发出高性能的建筑材料。

2.3学科连续性强、周期性长

建筑材料科研课题由于其内容丰富、涉及领域较广,建筑材料科研档案从立项到课题结束都要经历一个相对长的周期。因此,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的管理必须从项目开始就要保持科学的管理模式,对科研文件归档、保持其固有的联系,为其他建筑材料科研工作者避免和少走弯路奠定基础,从而使建筑材料档案管理不受科研周期的影响。

3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对档案管理重视度不够

建筑行业由于其工作量较大,建筑材料研究相关单位对科研档案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贯彻力度不够,认识不足,导致建材科研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制度落实不到位,忽视了对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的全过程管理,只有在课题结题及成果鉴定的时候进行资料收集归档,未能从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建筑材料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进而造成科研档案资料的断档、缺失。

3.2档案管理的创新性不够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各项事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2]。现阶段的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应使建筑材料档案管理工作在制度、方式上有所创新,进而使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实现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经济、社会效益。

3.3档案管理衔接性不强

目前建筑行业的建筑材料研究单位档案管理部门人员相对较少,而且缺少对后备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导致建筑材料档案管理在人员不足情况下无后备补充,临时接手的档案管理人员由于对业务不熟,易造成科研档案管理无法正常进行,进而导致建筑材料科研档案出现断档现象。在建筑行业中,档案管理人员涉及的档案领域甚多包括建筑结构、地基、建筑设计、建材等,不是专门的建筑材料档案管理人员,对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管理的一些业务知识不了解,不能与其他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管理部门实现有效的衔接,造成建筑材料科研档案在收集整理过程中不能实现同步收集,也易出现断档现象。

3.4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设施落后

由于建筑材料研究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一般都是非盈利性的科室,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度不高,导致对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进而许多建筑材料科研单位存在存储空间较小、设备陈旧、设施运行速度较为缓慢等问题。在建筑材料科研档案存储和保护措施也没有按要求进行设置,例如档案库房无通风、防潮、防虫、防火措施等,易导致建材科研档案的损坏、缺失。

3.5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的共享和利用不够

一般的科研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往往只重视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等工作,缺乏对科研档案的分类归档、研究成果的说明,各个科研单位的相关档案管理人员认为档案只要不丢失,保存到一定年数就行,而忽视了各单位对建筑材料科研档案成果的的有效利用以及资源共享,进而造成建筑材料科研档案利用率和共享程度较低。建筑材料科研档案是珍贵的科研资料,对促进我国建筑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管理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应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让这些档案最大限度发挥它的价值。

4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现代化管理思路

4.1重视建材科研档案的归档

应将建筑材料科研档案进行系统的归档,实现统一化的管理模式,是实现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建材科研档案的归档是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但由于种种原因,相关的研究人员对科研成果的保密意识较强,担心被剽窃或泄密等,这不仅给科研档案归档工作带来了麻烦,更可惜的是给国家和科研单位造成无形资产的损失。为了保证科研档案归档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相关课题的研究人员应组织专人负责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在课题结束后,应由课题负责人对所形成的全部资料进行审查并归档。同时,为了保护研究人员对科研档案归档的积极性,应确保建材科研档案不泄密,确保科研成果的保密性,让研究人员放心科研档案的归档。

4.2重视档案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

随着建筑行业科技的发展,建筑材料所涉及的知识面越加广阔,而目前相关建筑材料科研单位的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和知识技能赶不上时代的变化,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质量。因此,建立一支能与实现档案现代化相适应的档案队伍,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根本途径[3],而加强对现有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和技能培训尤为重要。具体参考方法如下:一是有计划的组织学习“档案法”、“档案管理办法”,学习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等;二是组织相关档案管理人员参观、学习外单位对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方式。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相对较窄,相关单位应加强培养一批高层次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和新型的档案管理人才。要尽快培养一批既懂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具有综合业务能力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使他们成为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4]。

4.3重视档案管理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仅靠传统手工操作,难以满足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管理的需要。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的管理基本实现了计算机全程管理,并适时实现了科研信息资源的远程共享。在科研档案的各项管理工作中,以电子文档的传播速率最为快捷,电子文档有着纸质资料无可比拟的优势,电子文档可随时保存、修订和查询。因此,增加建筑材料科研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投入,例如满足需求的计算机设备、文件存储空间、配套设施等,提高设施运行的效率、资源管理的便捷性,才能使科研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和标准化[5]。

4.4重视档案管理的资源共享

目前,对于科研档案管理需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且表现在能否实现资源共享的速率省。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流和传播提供的良好的媒介。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科研档案利用范围扩大。相关建筑材料研究单位再传统管理科研档案技术的基础上,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实现科研档案信息的收集、存储和共享。

5结语

第12篇

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产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充分调动起“产、学、研、用”四方的积极性,是目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走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因此,深入探索研究生产学研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校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促进研究生“产、学、研、用”结合教育的相互融合与协调发展,以及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行业形势、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等各项工作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生产学研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研究生教育规模呈现出快速扩大的趋势,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做好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是一个需要重视和探讨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福建农林大学充分发挥区域及学科优势,结合行业特点和社会需求,以科研实践和社会服务有效地促进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初步形成了适宜的研究生产学研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科学合理地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课程体系设置必须围绕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这个主题,精简和优化课程设置,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及时更新,避免研究生学习本科化;不断改革教学内容,适当开设前沿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及时反映最新科学研究及实践应用的前沿问题,将一些食品加工案例与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及时引入课堂教学。通过课程学习使研究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广泛的适应能力。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强化学术活动、教学实践、产业实践等实践教育,加强工程实践训练,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2.加强与科研机构及企业合作,建设研究生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平台

我校注重吸纳优质社会资源,积极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将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产业开发、社会服务等工作有效结合,组建产学研用合作攻关团队,共建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同时,开放科技创新平台,接受企业的委托开发、技术咨询和科研测试等业务。通过不断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中型企业合作,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这样既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又促进了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3.教师到生产企业挂点,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学校立足学科特点,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有序开展教师服务生产企业的系列活动,扩大在本学科与行业内的影响力。鼓励教师到企业考察交流,了解产业发展情况,积极开展相关的科技服务社会工作。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政府组织的科技交流、科普宣传和科研成果对接等活动,为科研成果转化和新项目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师通过到企业挂点,深入企业了解行业现状,进行需求调研,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在实践中寻找科研课题,明确科研方向,也在实践中提升业务水平。特别是针对青年教师,采取传、帮、带形式,由资深教师推荐青年教师到1-2家企业挂点。通过校企合作,重点研究企业提出的生产中遇到的急需解决技术问题和长远发展的课题,共同立项研究,形成科研项目从生成、研发到对接、实施的良性循环。

4.推行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研究生双导师制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一环,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与我校建立起合作关系的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中聘请专家、学者或具有工程技术背景和生产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合作导师,建立健全研究生校内外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根据课题需要选派博、硕士研究生到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检验检测机构或企业完成论文阶段的实验,开展相关科研与学术交流,可以使研究生及时了解行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增强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科研创造性。鼓励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授课与共同培养,有效发挥各学科、各专业的综合优势,拓宽研究生的知识视野,推进不同学科之间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学校内部也实行双导师制,发挥资深教师对青年导师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此外,在职攻读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可结合工作实际,邀请本单位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士担任第二导师,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

5.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产业实践

坚持研究生培养工作与参与科研项目相结合,与产业开发相结合,依托科研课题攻关和产业实践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高层次的创新人才。科研训练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和吸引研究生进入科技创新平台学习和开展科研实践训练,让研究生主动参与科研开发和产业实践,开拓视野,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强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科研和生产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把研究生培养与完成企业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不仅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助于科研项目的开展。此外,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校企合作建立的基地进行产业实践,完成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教学。对部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订单式”培养,即与企业合作,实行双导师制,按照企业要求培养急需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

6.拓展研究生教育,为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深造和培训

机会依托学科资源优势,加强产学研用合作,为企业高级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食品药品监督系统、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等行业相关人员提供深造和培训机会。通过为行业监管人员和企业生产技术人员深造进修提供平台,进一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同时可获得最直接的相关科研信息,拓展研究领域和合作空间,也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适当加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比例,构建起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适应地方行业发展需要、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的培养体系。

三、研究生产学研用结合人才培养新机制

通过研究生产学研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有效推动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工作,进一步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产业实践有机地链接,以人才培养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学校与多家境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检验检测机构及企业建立了产学研用合作关系,有效促进了研究生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地方经济建设,进一步探索和建立产学研用结合人才培养新机制。

1.发挥区域及学科优势,为研究生产学研用结合培养

奠定基础《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置于突出地位。我校食品学科围绕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地方食品产业需求,构建一种以闽台合作为平台,以基础理论与技术集成创新为核心,以产业推进的“产学研用”有机结合为重点,注重两岸交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特色发展模式。我校食品学科为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现拥有福建省唯一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是国内少数具有培养工学、农学、医学类研究生的单位之一,在省内该领域居领先地位。食品学科所依托的食品工业已成为中国第一大产业,福建大中型食品企业云集,凸显独特的食品工业特点,我校长期以来与大中型食品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科研成果积累使学校能够快速对接企业技术需求,有效服务企业,为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食品学科在繁荣食品工业、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两岸交流合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2.转变教育理念,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历炼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根本保证,学校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当前较多教师缺少工程实践经验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即重教学科研、轻实践应用,学校鼓励教师在搞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产业实践和进修深造,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历炼。要求教师须有6个月以上到生产第一线(科研推广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工厂、企业等)参加与从事专业方向一致或相近的技术和生产工作经历,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到校外开展联合科研项目攻关。同时,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采取分批分年度将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送到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访学研修,使更多的研究生导师具有海外留学和学术交流经历,以增强学科发展后劲,确保教师队伍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已有近一半的本学科专任教师有境外访学研修的经历。为做好研究生教学工作,需要有一支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同时又有企业或工程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洞悉本学科发展的动向,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与实践技能。专业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产学研用合作历炼,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更好地转变教育理念、丰富专业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在业务水平上得到较大提高,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的教师的科研成果逐渐转化为生产力,为地方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效益。

3.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提高科技服务企业能力

我校高度重视教学、科研与产业实践运用的有效结合,树立人才培养、科研为企业生产服务的观念,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围绕企业技术难题的解决,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带动地方产业升级和技术水平的发展。鼓励教师与生产企业开展横向合作与交流,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先导开展合作研究,多方位与企业合作申报课题,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我校依托“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简称6•18)科技项目对接平台,组织开展校企合作,从而推动了科技创新供需对接和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获对接资助项目数连续十多年位居同级单位之首,成效显著。我校先后与40多家大中型食品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并重点建立了3家博士后联合培养基地,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合作办学,有效促进了校企双方产学研用结合。科研实践和社会服务有效促进研究生培养,教师长期活跃在科研开发一线,充分发挥食品学科在地方行业龙头地位的优势,突出体现“校企深度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培养”的特色。

4.产学研用结合培养,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有效促进研究生就业

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使研究生在理论素养、动手能力、就业竞争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注重对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研发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从而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热情,研究生就业后就能直接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能很快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生产力。通过产学研用结合,推动研究生就业;通过促进研究生就业,深化产学研用结合。产学研用结合的实施与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紧密联系,反馈了用人信息,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更有利于向企事业单位推荐研究生。将研究生教育与就业分配及科研院所、检验检测机构与企业单位人才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科研、服务社会实践,研究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企业对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比较熟悉,这就为研究生就业双向选择提供了有利条件。产学研用结合,进一步促进就业创业的协作,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使研究生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5.产学研用合作共赢,推进学科发展

通过产学研用合作,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显著增强高校自身的科研实力,科研成果对接实施和有效转化的能力也进一步加强,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科建设;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的竞争优势。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企业在科研开发、人员素质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均得到提升,使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学校成立“海峡创业育成中心”,借鉴台湾高校创业育成的经验,积极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创业育成等提供媒介和管理平台服务。自2003年以来,通过“6•18”和农、林、渔、茶四大博览会等平台,食品学科有100多项成果与企业实现对接,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为地方食品工业的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利用“学”、“研”方面的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解决技术难题。企业关键技术的突破或新产品的研发上市为企业取得了良好效益,企业则为学校教学与科研提供条件,校企之间建立起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密切合作,达到“互惠共赢”。有的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以奖学金、助学金、捐建科研楼等方式捐资助学,这些实质性合作有效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也为学科发展和研究生培养提供重要平台,学校在扶持企业发展中实现合作共羸。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