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安全风险防控预案

安全风险防控预案

时间:2023-06-11 09:32: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安全风险防控预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安全风险防控预案

第1篇

关键词:运动风险;必要性;应急预案

众所周知,学校体育活动需要借助大量的体育器材进行教学,而且,整个体育运动中都是在跑、跳、投等动作中完成。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逐渐渗透中,在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中,教师要做好防控工作,要在明确运动风险类别后有效地提出防控措施和预案,进而使学生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进行锻炼。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对如何做好风险的防控进行论述,以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一、做好运动风险防控的必要性

所谓的体育运动风险是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运动伤害,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做好运动风险防控工作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现阶段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开展防控工作的必要性。“初生牛犊不怕虎”用这一句话来形容小学阶段的学生是非常贴切的,但也是运动风险的主要诱因之一。也就是说,现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危险意识差,对什么运动、动作都想尝试,所以,这样就会产生一些风险,就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做好风险防控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体育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开展防控工作的必要性。体育自身就是一项户外运动,常常会和一些铁质的器材接触,难免会在碰撞、角逐中出现风险等等。再加上体育课程对操场环境的要求等等,这些问题都决定了开展防控工作的必要性。

当然,除了上述两点之外,还包括“学校安全管理的要求”“家长的期许”等都决定了我们必须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必须要为体育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二、体育运动风险分类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想做好风险防控,首先应弄清楚体育运动中可能存在风险才能准确提出防控措施,才能真正降低体育教学中的风险,才能为学生健康的成长做好初期工作。那么,体育运动中到底存在哪些风险呢?

首先,内部风险。所谓的内部风险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学校三个方面,具体地说就是,学校和教师对排除风险、对防控风险等方面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比如,对相关体育器械的检修等。又如,某学生在体育课上练习跑步时被撞伤。这属于教师的组织不当,是教师因素产生的风险。而学生方面则是风险意识差、危险意识低等,比如,做一些危险性的动作,如:够篮筐,在单杠上做危险动作等等。这些都是容易产生风险的因素,也是不利于体育课程价值的实现以及学生健康成长的。

其次,外部风险。所谓的外部风险主要指体育活动场地、器材风险、环境风险。比如,活动场地有石块、砖块等;器材常年失修;操场环境不好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外部风险中要面对的,也是我们做防控工作的主要部分。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的风险来自多方面,也为我们防控预案的设计有了针对性,所以,在对运动风险作出评估,制订应急预案之前,我们必须要弄清楚风险的来源,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三、做好运动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每个学校都要进行的一项安全性工作,也是为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做前提工作的一项内容,更是确保体育课程价值高效实现的基础。所以,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首先,应对学校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因为不是所有的风险各校都具备的,所以,要针对不同的学校做出不同的风险识别,之后,再逐一针对体育运动中的风险进行评估、进行思考。比如,体育器材。哪些是需要修理、哪些是需要更换新的、哪些是需要加固等等,这些都是要在评估中呈现的,这样也才能为应急预案的制定做好保障工作,才能为降低风险做好前提工作,同时也为体育课程价值的实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做好风险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做好防控工作,降低体育运动风险的重要工作。所以,在制订应急预案的过程中,我们要从下面的环节入手来确保学生能够自由地进行锻炼,能够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因此,我们应该制定下面的预案:

首先,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对于因为运动机械失修而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要进行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并及时进行修理和完善,这样才能在保障课堂顺利开展的同时,也能降低安全风险。

其次,培养施救能力。当学生在慢跑时遇到昏倒的情况时,我们应该学会基本抢救措施,以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伤害。

再次,明确责任。对于教师和校领导来说,我们要将运动风险中的工作落实到个人,不同的成员负责不同的工作,这样不仅能够明确责任,同时对提高防控质量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之,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做好应急预案,要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在问题出现时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才能真正降低运动风险,才能为学生的锻炼做好防控工作。

伴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学校体育活动的日益丰富多彩,作为一线体育教师的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做好防控工作的工作性,并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有效地做到运动风险的降低,进而也为学生健康的成长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作出贡献。

第2篇

 

我镇将2018年以来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了梳理,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风险防控制度建立

(一)组织领导。根据上级有关要求,我们按照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建设的方针,成立了由镇长担任组长,副镇长为副组长,各村(居)、相关站所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小组,统筹指挥、协调全镇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一是配备了应急救援队伍,明确了应急管理工作人员,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部门互动,工作到位。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站所、镇级各部门都能够各司其职,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妥善处置。三是信息通畅,反应灵敏。基本做到了在第一时间内准确掌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确保了全镇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现得早,处置得及时。

(二)预案管理。针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认真研究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完善和修订《森林防火扑救应急预案》、《重特大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预案,不断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三)应急队伍建设及演练。组建了一支由50多人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并在2月份开展了一次应急演练。

(四)监测预警方面。一是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切实做好信息采集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安监、国土、水利等部门监测预警,提高预测预报准确性和时效性。

(五)科普宣教方面。一是广泛开展科普宣教活动。派出所、学校、案件、司法所、综治办等有关部门广泛开展减灾、安全生产、道路交通、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二是深入组织应急管理业务培训。对森林火灾应急队伍、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等进行应急管理业务培训3次。

二、风险隐患排查

切实抓好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进一步加强隐患排查和整改,组织各村、镇级各部门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全面掌握本辖区内各类风险隐患情况,并登记造册,落实综合防范措施。对排查出的隐患,认真进行整改,并做到边查边改。对短期内可以完成整改的,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对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整改的,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限期整改,同时做好监控和应急准备工作。共排查出隐患15处,其中关于道路交通的10处,消防2处,食品2条,涉水1处,整改了10条。

三、新增风险识别和登记

通过会商研判、实地踏勘,新增3个风险,分别是观湖湖社区中海燃气泄漏风险、黎湖村南太路塌方风险、丁山湖村电力线路树障。填写了风险信息采集表,将有关内容录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根据最终的损害后果值和发生可能性值,在风险矩阵图上绘制相应的坐标,按照坐标所在区域确定风险的最终等级。

四、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一)技术措施。通过开展各类设施建设和改造,或采取技术手段、工程措施,以消除、降低、规避、隔离、减小风险。

(二)管理措施。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或调动各类力量治理防范风险。

(三)应急准备。针对确实难以消除、控制或难以预测、预防的风险,提前做好监测、预警、预案、演练、队伍、资金、物资、技术、宣传、保障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按照、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上级党委政府关于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着力构建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速防控体系,确保局机关、规上工业企业发生疫情时,能快速获得信息,立即组织救治,最大限度保障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成立县工信局应对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局机关及规上工业企业疫情应对工作的统一领导。

(一)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4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

组长:

成员:

2.生产指导组

组长:

成员:

3.物资保障组

组长:

成员:

4.金融协调组

组长:

成员:

(二)工作职责

组长:负责应对疫情总指挥工作。

副组长:负责分管科室及联系规上企业应对疫情的牵头、协调工作。

1.综合协调组:负责应对疫情相关信息、报表的汇总报送及相关事宜的协调、联络工作。

2.生产指导组:负责指导企业做好员工情况调查,指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时间。

3.物资保障组:负责指导机关、企业等做好疫情防控及生活物资储备工作。

4.金融协调组:负责指导全县金融机构疫情防控工作。

三、疫情监测和报告

(一)全面做好疫情监测

1.领导小组成员按各自职责分工,指导规上工业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和疫情防控工作。

2.局机关各科室、规上企业要认真做好本科室、本单位疫情监测防控工作,督促机关体干部职工严格落实不与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接触、佩戴口罩、减少外出、定期测量体温、严禁参加或举办宴席活动等防控措施。

(二)第一时间发现报告

全体干部、职工如发现以下情况,须第一时间向局领导小组及县疾控中心报告,联系电话:。

1.局机关各科室干部职工如有与中高风险来柳人员接触、家人亲戚从中高风险地区返柳等情况,或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

2.规上工业企业员工如有与中高风险来柳人员接触、家人亲戚从中高风险地区返柳等情况,或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

局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后,须根据调查情况第一时间向县防控指挥中心和定点医院报告,及时采取隔离等应对措施,严格控制事态发展。

四、工作要求

第4篇

各直属医疗卫生单位、镇(街道)卫生院(医院):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节日期间的卫生监督和传染病防控工作,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保春节期间的公共卫生安全,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现就节日期间的公共卫生监管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节日期间公共卫生安全监管工作。

各单位要从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高度,进一步加强节日期间公共卫生安全监管的领导,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要求,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区疾控中心要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各项工作预案,区卫生监督所要强化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各卫生院要在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的指导下,全面落实节日期间的传染病防控和卫生监督各项措施。

二、加强餐饮服务监督检查,及时处置违法违规行为。

区卫生监督所要针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明确监管重点,全面落实各项监管措施。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深入排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切实落实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要加强对各类活动中临时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加大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力度,严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三、严格落实传染病防控各项措施。

区疾控中心要积极做好“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中上报信息的处理工作,规范、及时处理预警信息。要按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有关要求作好应急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迅速开展调查处理,有效应对,防止事态发展。

四、加强卫生应急值守工作。

各单位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带班领导及值班人员要保证信息畅通,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上报。区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要按照《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要立即响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处理。要严格执行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制度,不得瞒报、漏报、迟报。对食品安全投诉事件要及时处理,不得推诿、拒受。

第5篇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思路。学校安全是教育工作的保障线,以《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 

(二)工作目标。坚持安全发展,全面落实教育系统“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工作机制,强化教育部门监管责任,实现学校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力争至2018年底,全区校园全部建成较为完善、有效运行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二、组织领导

区教育局成立由吴雪慧局长任组长,李可可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湖里区教育局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保卫科,

联络人:叶宁,电话:5722662。

三、工作重点

(一)排查风险点,建立“一校一册”档案

学校排查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并逐一登记,建立单位安全风险管控档案,详细记录单位基本信息,风险点名称、风险点情况描述、风险类别、风险点详细位置、安全风险等级、存在危险因素、隐患情况、管控治理措施、管控治理责任部门、责任人及手机号码,形成动态化的“一校一册”管理制度。(见附件:湖里区学校安全风险点名册)

(二)全面开展学校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

1.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学校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双重预防机制的建立,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对安全风险的种类、数量和状况登记建档。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安全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聚焦实验室、食堂、学生宿舍、在建工程、老旧校舍、大型活动、学生社会实践和周边治安状况。

2.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学校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确定风险类别,根据风险的可控程度、可能性、影响范围和可能造成损害的程度等因素,对学校安全风险进行分级,原则上分为IV级(低风险)、III级(一般风险)、II级(较大风险)和I级(重大风险)四个等级,依次用蓝、黄、橙、红四种颜色标示,学校绘制成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期间因设施设备改造、技术升级等原因,致使安全条件有较大改善的,应根据情况重新评估并确定风险级别。

IV级: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小,如发生,可能造成较小财产损失或人员轻微伤害;

III级: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小,如发生,可能造成一般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

II级:风险可能失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较小,如发生,会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

I级:风险失控可能性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一旦发生,会造成较大财产损失或群死群伤。

3.教育系统预判。区教育局将结合学校预判情况,针对以往发生事故规律和暴露出的问题,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和学校各个层面人员,必要时邀请专家参与对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预判,逐项分析研究,逐类预判评估,加强重大风险源管控,确保学校安全。

(三)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预防机制

按照“属地管理与分级治理相结合,以属地管理为主”、“谁主管、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对分析预判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实施定人定责管控,定期组织评估,确保风险在控可控,及时消除隐患。

1.严格管控。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学校的管控层级(学校、年级、班级、岗位),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视频监控措施、自动化控制措施、应急管理措施等)。

2.风险公告警示。学校要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进行管理,逐一落实安全岗位的管控责任,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或湖里区学校危险因素告知卡,公布本校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教职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3.治理隐患。各校园及时收集、汇总相关的风险分级信息,编制学校安全风险清单,区教育局将组织对适时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学校针对各个风险点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和清单,明确学校各部门、各岗位、各设施设备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4.应急管理。学校根据风险预判评估情况,科学编制应急预案。充分发挥与社区、街道及相关部门建立联防联动机制的作用,与相关联防联动部门有关应急预案相衔接。学校要建立专(兼)职应急队伍,重大风险岗位要制定应急处置卡,中小学每月、幼儿园每季度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要开展经常性的全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自护、避险逃生技能培训。

(四)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各校园要加强校舍、消防、校车、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断细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现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改自报的闭环管理。

(五)深入开展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工作

各校园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校园治安防控、校园周边环境、校园反恐防暴、消防安全、校车安全和危险化学品等专项整治,建立完善校内风险分级防控制度,扎实推进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各项工作,实现校园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信息化、智能化,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物品和关键环节,加强技术安全防范措施,提高校园安全防控水平,为“平安校园”等级创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制定方案(2018年4月)

各校园要依据本实施方案所列工作目标及重点工作任务,结合实际立即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措施,细化责任分工,抓紧组织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二)开展试点,制定标准规范(2018年5月—6月)

各校园对照《厦门市学校安全风险清单表》,明确安全风险类别、评估分级的方法和依据,制定隐患排查清单,明晰重大事故隐患判定依据,完成制定“一校一册”建档工作。区教育局择优选择一批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较好的学校作为试点标杆学校。

(三)组织推广全面实施(2018年6月—11月)

各校园按照有关标准规范组织开展对标活动,推动学校健全完善内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对安全风险开展全面的排查、辨识、分级、建档、标识和管控,推动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五、有关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学校要充分认识建立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重大意义,强化组织领导,把推进建立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作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对排查和预判出的风险点,必须严密监控,筑牢双重安全防线,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

第6篇

一、构建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一)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1.根据当前疫情防控新情况、新问题,健全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机制,完善养老服务领域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指导督促辖区内养老机构制定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应知应会民政部《养老机构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南》,以及省、市民政部门制定的有关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落实各项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

2.督促各养老机构制定完善疫情常态化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责任到岗,责任到人。要针对出入管理、人员防护、内部管控、消毒隔离、疫情处置、物资保障等重点环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并组织实施。当养老机构出现疑似病例或感染病例时,养老机构负责人应立即向区民政部门、区卫生健康和区疾控中心报告,即时启动应急预案。不得出现迟报、瞒报、漏报现象。

(二)加强防疫物资储备

1.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场所。各养老机构要根据实际,分级分类设立疫情处置应急物资储备点,科学测算应急物资储备量,综合采取实物、协议等方式,备足医用口罩、防护服、电子体温计、消杀药品等疫情处置应急物资。加强对应急储备物资和存放场所的安全管理,落实好酒精、消毒液等危险品存放安全防范措施。

2.加强指导督促养老机构要结合机构内老年人、工作人员情况,做好医用口罩、电子体温计、消杀药品等医用防护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储备工作。防疫物资储备量应当满足本机构30天满负荷运转需要。严格按要求做好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储备。

二、加强疫情监测预警

(一)加强对住养老年人监测

1.养老机构应坚持每日居室巡查,用体温枪早晚各为老年人测量1次体温,并做好记录。随时关注老年人身体状况,重点观察有无发热、干咳等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做好健康记录。

2.返院、新入院的老年人应进行核酸检测或提供核酸检测相关证明报告后方可入住机构,重点加强对返院、新入院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监测。

(二)加强对工作人员监测

1.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应具备低风险人员证明(绿色健康码),在每次进入养老机构时出示并接受体温监测。外出购买生活物资、陪护老年人就医等频繁接触外界的工作应由专人负责,重点加强对这部分人员发热、干咳等症状监测,做好日常卫生防护并减少与老年人接触。

2.落实养老机构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机制,所有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应接受核酸检测。工作人员如出现咳嗽、咳痰、咽痛、头痛、发热等症状,或其接触的老年人、探视人员及在机构外接触的其他人员被医学隔离观察或核酸检测为阳性,应及时报告养老机构负责人,做好自我隔离观察,并排查其近期接触过的人员。

(三)加强对探视人员监测

1.所有进入养老机构人员必须出示健康码绿码,并接受体温监测。同时,需要提供近15日内的活动轨迹,如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逗留经历的,不得进入养老机构。孤寡老人、远郊农村人员等没有条件申领健康码的人员,符合低风险人员条件的,可出示加盖社区(村)公章的健康通行卡、纸质“健康码”等证明(有效期14天)。

2.养老机构应控制探视人员的数量、活动区域和探访频次及时间,对探访人员实名登记,必要时实行预约管理。具体探视要求参照执行《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返院(新入住)、复工人员入院及探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德民政发〔2020〕15号)。

3.如老年人与探视人员接触后出现咳嗽、咳痰、咽痛、头痛、发热等疑似症状,养老机构在进一步确认老年人身体状况的同时,应向区卫生健康或区疾控中心通报其近期接触过的探视人员情况。

(四)加强对食品类物资监测

养老机构所需的食品类原材料、半成品、制成品应从未发现肺炎病毒的正规场所及渠道购买,避免采购自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冷链食品。安排专人根据食品安全要求负责采购、运输、储存、加工食品,在食品加热成熟前避免不必要的接触。做好各环节时间、地点、接触人员记录,形成可追溯的链式管理信息。

三、加强疫情分类处置

(一)常规疾病处置

1.养老机构所在地区肺炎疫情升至中、高风险等级期间,针对住养老年人非突发性重大疾病,可采取机构内医务人员处置、电话求助医疗机构、请医疗机构医生会诊等方式保守治疗,暂不外出就医。住养老年人出现咳嗽、咳痰、咽痛、头痛等症状且无加重,并确认无流行病学史的(14天内没有接触过肺炎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没有出入有确诊或疑似患者社区或活动场所),可在机构内按常规疾病治疗,暂不外出就医。

2.住养老年人出现身体不适或疾病发作急需外出诊疗的(非肺炎疫情疑似症状),养老机构应及时与老年人和指定监护人沟通协商,由指定监护人或其他亲属陪同老年人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做好有效防护。指定监护人不在、且其他亲属无法陪同就诊的,养老机构联系并征得同意后,可由机构工作人员做好有效防护陪同就诊。

(二)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处置

1.养老机构住养老年人、工作人员被确诊为病毒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应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根据疫情监测要求向区政府联防联控工作组报告,配合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开展医学排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排查,全面排查密切接触者(接触的其他老年人及工作人员等),落实“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对密切接触者实施14天集中隔离观察,对可能波及的人员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2.发生疫情的养老机构应立即实施严格的封闭管理,落实人员、物资、车辆进出管控措施。除密切接触者外,机构其他所有人员均应在院内实施观察,观察期不得少于14天,观察期间不得外出或探视。要在区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对相关场所及个人物品开展全面消杀,规范处置个人物品。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四、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

(一)严格落实“四早”“五有”要求

加强监测报告责任制,指导督促养老机构安排专人加强应急值守,负责机构疫情监测报告。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强化养老机构“有应急预案、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防护物资设备、有医护力量支持、有隔离转运安排”等防控措施,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以及突发应急情况的响应和处置。

(二)加强日常健康教育

要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播放宣传片、微信平台推送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肺炎和秋冬季常见疾病尤其是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科学指导老年人、服务对象正确认识和预防疾病,提高健康素养。引导老年人自觉养成“一米线”、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

(三)坚持多病共同预防

1.加大对流感、肺炎等疫苗接种宣传力度,引导入住老年人主动接种相关疫苗。养老机构要联合相关医疗机构,加强秋冬季高发呼吸道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分析和预警,及时应对处置相关疾病疫情,切实降低肺炎与秋冬季高发传染病叠加流行风险。

2.加强养老机构内慢性疾病老年人管理,完善入住老年人健康档案,做好对老年人原有疾病及症状的监测,提醒慢性病长期服药老年人要规律服药,有身体不适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对老年人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做好预案,提前规划好就诊医院、时间、乘坐车辆、出行路线、陪同人员、检查项目等。

(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1.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各养老机构要以居住房间、食堂、浴室、室内公共活动区域等为重点,加强环境卫生整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到室内室外卫生整洁,垃圾分类“日产日清”。

2.严格按照规定落实每日定期消毒制度,做好物体表面和地面清洁消毒。要严格遵守原料控制、餐具饮具清洁消毒、食品留样等规定。公用卫生间需配备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的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五)加强心理疏导

1.依靠心理咨询机构,及时提供专业服务。各养老机构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不仅要通过一系列措施预防老人发生心理疾病;更要在发现老人有心理问题时,及时协助老人获取有效的心理疏导。要积极联系卫生机构,通过网络、电话等形式为老人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服务,疏导老人心理问题。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管理责任、养老服务机构主体责任、养老服务机构员工和老年人的自我管理责任。要认真履行民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职责,坚决避免懈怠松劲情绪;积极协调区卫生健康局做好养老服务机构的疫情防控技术指导和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各养老服务机构要进一步完善防控工作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做到人员到位、物资到位、场所到位。

(二)加强政策宣传。通过政策解读、开展培训等多种方式,做好秋冬季节疫情防控政策的宣传工作,确保机构及时了解并掌握疫情防控新措施;积极引导养老服务机构主动做好老年人及家属政策解释和心理疏导,争取更多理解支持,有效化解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第7篇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预警管理的概念进行释义,分析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预警管理体系,提出针对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的管控具体措施。

关键词:国际工程项目;风险预警;管理与防控引言

随着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以及国际市场的开拓,在国际上承接的工程项目与逐渐增多。很多的企业虽然重视国际项目的风险控制,但是在实践操作中对于风险的预警机制的建设与管理却不到位,这样在国际项目的开展与建设过程中就很难有效防控风险,本文主要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

1.风险预警管理的概念分析

1.1风险管理的概念分析

风险管理是针对相关的风险进行风险的识别、风险的分析、风险的评估进而更好的认识风险,深入认识风险后提出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或者降低风险放生概率的措施来化解风险或者分散风险,进而保证工程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与完成[1]。通过对项目的风险管理可以提高项目的安全性也可以减少项目的损失。风险的管理对于风险的转化或者是风险的转移都具有重要意义。

1.2风险预警的概念分析

风险预警主要是指通过对国际工程项目进行检测,发现工程项目在实践操作与施工过程中的建设状况与预期的目标之间存在的差异,将项目存在的这个差异与项目预先设定的预警的范围进行相关方面的比较于分析,对于项目中超出预警范围的部分进行预警控制。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以实现预先对项目进行的风险进行有关方面的评估与分析,对项目的风险进行管理,优化项目的风险管理。

2.国际工程项目风险预警管理体系分析

2.1国际工程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的原理

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预警管理的工作原理是:对于测量国际工程项目先设定一个警戒线,对于项目在进行中如果偏离了这个预先设定的禁戒线的话,预警系统会发出相应的信号,预警系统会及时校正项目的某一个或者某一种偏离状态并且先关人员根据预警系统来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化解风险或者转化项目的风险。风险预警主要是对国际化的工程项目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机制,对于项目风险进行评估与分析,预先防范风险并且及时控制风险,让项目工程人员依据风险预警体系来作出及时科学的判断,作出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来降低风险给项目带来的各种损失,甚至化解风险,保证国际工程项目的完成[2]。

2.2国际工程项目风险预警管理构成要素

国际的工程项目的风险预警管理体系主要由:风险的识别、风险的预警、风险的预控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一起共同构成了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预警管理体系。风险的识别是对项目有关的风险事故进行原因以及结果等方面的分析与调查。风险的预警主要是指通过对国际工程项目进行检测,发现项目的实际的建设状况与预期的目标之间存在的差异,将项目存在的这个差异与项目预先设定的预警的范围进行相关方面的比较于分析,对于项目中超出预警范围的部分进行预警控制。风险的预控主要是指对于那些超过预先设定的警戒线的风险进行及时的校正,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来规避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而降低事故的风险方面的损失,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风险预控的实质目的是实现项目工程的风险规避,在企业中或者项目工程中建立适宜的风险预控的方案,实现对风险的管理与防控[3]。

2.3国际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识别风险是对风险管控的第一步,只有及时有效识别了风险才可以做出有效的防控措施来实现对风险的管理。有效的风险识别对于风险预警的评价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识别了工程项目的风险,才可以有效实现风险评估,在工程项目的日常监测工作中更好地监测工程项目的事故风险。由于国际工程项目会面临复杂的工作环境,在风险识别上也会面临多种多样的困难,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例如,我国承接的缅甸某公路建设的工程项目中,海外的工作员工不仅要适应热带的工作气候,还要适应缅甸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另外,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会有一些当地的缅甸人会在深夜或者工作人员不备时悄悄偷取工程项目的柴油。对于这种偷盗事件不仅会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也会增加工程项目的开支,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中方人员与缅甸当地人员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的话,很容易引发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有一次中方在处理偷盗事件中不慎将一个缅甸当地人打伤致死,导致中方工作人员被缅甸政府按照当地的法律处以监禁的处罚,至今这个中方工作人员都没有出狱。从这个事件中可以发现国际工程项目在风险识别上面对着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工作环境,风险的识别对于风险的管控与风险的预警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

3.国际工程项目风险防控措施

3.1制定后备措施

对于国际工程的项目风险防控不仅需要建立相应的防控措施,还需要建立更多的后备措施,对于风险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找出更多的有效的后备措施,完善风险管控体系,这样在突发事故发生时,工程人员不会因为事故的突发性以及特殊性而手足无措,可以根据后备措施及时处理风险事故,降低事故的经济损失,保证工程项目的完成。例如,针对中方人员与缅甸当地人在处理偷盗事故中发生的意外死亡事故,不仅需要制定相关的外交交涉以及在法律体系上完善海外工作人员的权益保证措施,进而更好地实现风险管控。

3.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通过风险管理机制以及防控机制来及时发现工程风险,项目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实现风险的转移,进而降低工程建设的经济损失,降低工程风险发生的概率。在风险转移中需要对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找出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实现风险的转移。例如,我国在非洲承建的一个工程项目中,由于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由于国际局势紧张以及周边环境发生恶化,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工程项目打算暂时撤出非洲某地。但是,在撤离过程中项目的多种复杂的工程设备无法及时撤出,由于工程设备是一笔巨额财产对于项目工程至关重要,冲突发生的话容易损坏设备,针对这个突发事故风险,工程管理人员需要转移事故风险,保住工程设备。通过工程管理人员与当地的酋长的友好沟通,非洲某部落的酋长出面在酋长势力范围内寻找一处地方,将设备物资集中堆存,并在设备四周挖出深宽均达2米的深沟,拆除主要设备电路板,带项目复工后再行移走设备。这个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就很好的转移了风险,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外部人员的帮助转移了工程项目的风险。

3.3制定应急预案

在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与防控过程中需要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方案,这样对于多样的应急事件可以有效的处理,化解风险,提高对于工程的风险管理水平。例如,在非洲的某一个铜矿项目中,在平时工程项目的大多数当地员工的工资均是按时发放,但是由于工程项目的某一些特殊原因,工程款项没有及时发放。由于工程项目的财会人员对于当地人的工资滞后了一周发放,却没想到引发了当地工人的罢工事件,而且由于当地工人的罢工时间造成了工程项目现场的混乱,还致使一名中方员工死亡。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紧急时间,需要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在预案的指导下,结合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措施,如:制定谈判措施化解矛盾,也可以拿出工程的预备款,及时将拖延的款项进行发放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防控风险与化解风险。

4.结束语

国际工程相关项目的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与管理体系的完善可以有效促进防控措施的施行,转化风险或者化解风险,保证工程项目的完工。

参考文献

[1]柳钧钓.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之友.2012,(15):13-16.

[2]鲍东升.浅谈国际工程合同管理[J].现代商业.2011,11(2):133-136.

第8篇

全市各级水产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2006]89号)、《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管理办法》(农医发[2006]11号)以及《关于印发国家工商总局农业部卫生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开展活禽和活体鸟类经营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工商市字[2009]51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做好我市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

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改善活禽经营市场动物防疫条件,提高活禽经营市场开办者、经营者及广大消费者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责任意识,不断完善活禽经营市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机制,提高动物卫生监管水平,降低活禽经营市场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风险,有效保障家禽及禽类产品消费安全。

二、工作任务和重点

(一)严格活禽经营市场动物防疫条件监管。市、县(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要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活禽经营市场动物防疫条件监管。做到活禽交易区与市场其他区域相对隔离,水禽与其他家禽分开,宰杀间与活禽存放区域隔离,宰杀间与出售场地分开,并有疫情报告、消毒、无害化处理及定期休市等防疫制度。对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的活禽经营市场,责令市场主办者和经营者限期整改。拒不改正的,移送工商主管部门予以查处。

(二)加大活禽经营市场监督检查力度。市、县(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要严格查验活禽经营市场经营活禽的检疫证明持有情况。对未经检疫上市经营活禽行为,伪造、变造检疫证明行为或经营病死家禽的违法行为,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严厉查处经营病死禽及其产品的行为,监督做好病死禽及死因不明禽类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三)加强活禽经营市场监测工作。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和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按《农业部关于印发〈2009年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的通知》(农医发[2009]2号)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辖区内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监测方案,重点活禽经营市场要每周监测一次。对活禽经营市场出现的死亡禽只,要及时采样进行检测。对疫情监测结果要进行分析,及时做出风险预警。

(四)完善活禽经营市场禽流感防控应急预案。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要对辖区内所有活禽经营市场进行建档立案,掌握每个活禽经营市场的基本情况,并定期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情况的风险分析,及时发现防疫漏洞,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落实。要完善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积极组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演练,不断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工作进度安排

专项整治工作自2009年4月至5月,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4月10日至20日,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积极组织自检自查工作,查找活禽经营市场检疫监管以及疫情监测工作的突出问题,落实各项整治措施,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第二阶段:4月20日至25日,我局组织对各县(区)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第三阶段:4月26日至5月10日,迎接自治区督查组和国家工商总局、农业部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督查组对我市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第四阶段:5月中旬,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总结,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制定下一步工作措施,并将有关情况总结上报我局。

第9篇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我市可能出现的核酸阳性食品事件,切实防范冷链食品疫情传播风险,保障公众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了《市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从三方面指导疫情应急处置和预防准备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

核酸检测阳性冷链食品应急处置工作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领导,进口冷链食品监管组牵头协调,市直及驻各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开展。各县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及其冷链食品工作机构在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具体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二是加强预防和监测。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督促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管控的通告》要求,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管控;要加强冷链食品疫情监测,对重点场所、冷链食品、直接接触食品的贮存容器、工具、设备、环境及从业人员不间断开展核酸检测;各县区、各有关单位应选取有资质的核酸检测机构,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规范进行冷链食品采样检测。

三是完善应急响应措施。

《预案》建立了初筛阳性和复核阳性两级应急响应体系,并规定了相应应急响应措施。针对初筛阳性的情况,辖区冷链食品工作机构要将核酸阳性物品信息迅速逐级上报至省疫防办,并送省疾控中心进行阳性复核。同时,市、辖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及其辖区各有关部门立即对可疑冷链食品开展溯源调查、产品及场所管控、接触人员防控工作。针对复核阳性的情况,各有关单位要按自身职责严格开展信息确认和通报、产品和场所管控、接触人员防控、产品无害化处理、运输车辆消毒、存放环境消毒、应急监测、信息、社会秩序维护、防控措施评估等工作。

第10篇

【关键词】石油企业 安全 风险防控 风险因素 解决办法

一、我国石油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状况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金融业保险业,对于高投入、高风险的石油行业的风险管理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认识和研究。上世纪80、90年代,国内的石油企业主要还是吸收、引进国外的风险管理技术措施,逐步在企业中推行风险分析技术与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涌入我国,风险管理逐渐进入石油等特殊行业。在1996年中石化为了保证石油企业内部的财产安全,就颁布了“安全生产保证基金管理办法”,中海油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并在企业内部设立了风险管理部门,专门负责研究风险管理和防控。我国的大型石油及相关企业逐步采取了风险管理措施。21以后,石油企业国内部竞争日趋激烈化,企业管理层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在风险管理、防控领域也逐渐出现了新的方法和技术。

二、石油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意义

石油是重要的战略性能源,石油行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能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决定了我们要做好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这关系着石油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危。

1.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已经不可阻挡,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也越来越广泛、深入。由于国际市场上的激烈化竞争,也使得我国石油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现代石油企业发展必须抓住时代、行业发展的机遇,有效防控风险。

2. 市场经济是一种风险经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在现代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里,石油企业因为行业本身的高投入、高风险,发展风险频率和复杂性越来越高。现代石油企业为了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大潮站稳脚步,生存发展,就必须有效地防范风险。

3.我国石油企业要实现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立足行业发展现实情况,有效地规避各类风险、尽量减少未来不确定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面的扩大,石油企业业务拓展也很快,内部管理层次也在增多,管理涉及面越来越广泛,风险发生的概率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有效地控制各类风险,促进企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三、石油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分析

1.宏观环境风险。宏观环境对企业的发展而言具有持久、深远的影响。石油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是指外部法律、政治、经济政策的变化,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比如说新的环保政策出台,企业就需要承担更多的环保费用,因此企业就需要考虑法律的调整带来的风险。总的来说国内、国外的政治、经济大环境对石油企业的发展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因此石油企业管理者必须充分考虑到宏观环境带来的不确定风险因素。

2.行业市场风险。市场经济是一种风险经济,石油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同其他行业发展相比,尤其要注意风险防控的问题。这类风险主要有竞争风险和价格风险。竞争风险是指国内、国际石油企业的竞争,竞争对手在石油产品的开发、销售、运输等方面的竞争都会对石油企业发展带来威胁;价格风险主要是指石油价格波动对石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的重大影响,我国加入世界经贸组织之后,国内石油市场和国际石油市场发展不断接轨,国际市场上的油价波动直接影响着国内油价,从而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内油企的发展压力。

3.生产经营风险。石油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生产过程的高风险;企业的经营风险是指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风险。石油企业产品生产和经营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生产风险只是涉及到企业内部,经营风险则具有一定的客观随机性,需要石油企业对外界变化做出积极而迅速的反应。

4.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活动受到各方面难以防控的因素的影响,从而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财务风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财务风险的客观不确定性、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没有健全的内部财务机制,企业内部财经纪律不严,外部浅度缺乏等各方面因素导致的。石油企业的财务是客观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控的,必须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促使企业稳健发展。

5.技术安全风险。技术风险是指石油勘探开发需要承担较大的安全风险,如井喷等,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石油的开采率,另外石油行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风险性,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6.资源风险。石油资源是特殊的难以再生的战略性能源。资源是石油企业立足的根本点,没有了石油资源,石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难以为继。所以说石油的储量、石油储存的地质条件都对石油的开发利用造成一定的风险。

四、石油企业安全风险规避措施

面对上述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我们能够对准确识别风险,做好风险的预警工作,同时决策要及时,措施要得当,最后还要处理得当。

1.树立危机管理意识。学习先进国家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办法,积极关注国际发展形势,做好初始信息的采集、分析工作,吸取经验和教训。要树立危机管理意识,事故发生后要积极组织救援,还要收集有效的信息,及时整理并向上汇报;还要理性地看待这件事情,正确地进行舆论引导,尽量缩小事故影响范围,有效规避风险。

2.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建立应急救援站,还要根据企业人口比例建立一支素质完善的应急救援队伍。对容易发生的火灾、爆炸等特别重大事故,还要加强演练,逐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起安全风险预警机制。

参考文献:

[1]王晓群.风险管理 [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第11篇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企业;融资模式;风险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220-1

一、融资物流概述

(一)融资物流的基本概念。融资物流又称为物流分行质押货款业务。它是指当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将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正处于销售过程中正处于贸易状态的产品作为质押物,而这些产品必须是在一定时间内,价格波动小,销售状况稳定的商品。银行会要求物流公司对这些产品进行监管。

(二)融资物流与银行贷款的区别:融资形式的区别;合同标的存在区别;业务双方的关系存在区别;会计处理存在的区别。

(三)融资物流中各方的利益:银行的利益;监管方的利益;融资企业利益。

二、融资物流业务现状

融资物流业务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融资业务类型。它的出现也实现使业务三方都可以获取更多的利益,因此,其发展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然而,当融资物流业务真正的实施起来,它也将面临一些问题的困扰,同时,在产品体系的管理与运行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前,我国融资物流业务发展的现状具有以下特征:银行面向动产授信的产品类型单一;产品体系初步建立;风险控制体系逐步完善。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风险

(一)物流企业风险。物流企业在对货物进行运输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都存在风险。例如货物的储存环节,货物的运输环节,货物的管理环节等。而融资物流业务风险是指融资物流业务进行中,由于企业失误,或是制度失误,或是人员操作失误,流程控制失误而将企业推入风险的处境。

(二)物流企业风险特征:合作时间长;合作内容繁杂;方案实施风险;信息服务风险;金融服务风险。

四、第三方物流企业融资风险防控建议

(一)法律政策上的防控: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融资由于涉及的内容较多,实现的过程也较为复杂,因此,在进行这个业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业务方的权利与义务协议好,要签署相应的法律,保障协议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害。

(二)道德风险的防控:融资物流业务的质押物是处于生产或是销售过程中的价格波动较小的产品。而作为放贷方,也就是银行,对于这些质押物有关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于贷款方,也就是想要进行融资的企业,而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物流企业。

(三)操作监管风险防控:操作监管风险是指物流企业在自身的运营管理中和对客户的管理上存在的风险。操作监管风险的防范可以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系统来实现管理的规范化。还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与检查制度,在货物的存储与运输阶段,保证货物不发生丢失,不发生损害。在发生自然灾害时,要采用预先设计好的应急预案,尽量减少融资企业的损失,避免由于质押物受损而带来的风险。

(四)市场防范风险。为了有效的预防市场风险,首先还是要加强对质押物的选择与管理。选择质押物时要满足上面提到的几种标准,而当这些货物进行物流企业的管理范围内,物流企业要加强对这些货物管理,不能让货物受损。其次,要不断加强对市场行情的监管,及时了解与质押物有关的市场变化情况,当质押物的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时,要及时采取果断的措施。最后,让融资企业交纳一定的融资保证金,融资保证金用以预防质押物出现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来弥补银行与物流企业的损失。

五、结论

融资物流的风险存在于整个物流过程中,它会存在于物流风险管理计划、存在于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存在于物流方案实施的收益是否令合作企业满意上等多个方面。针对这些融资物流面临的这些风险,应通过建立风险防控体系来对业务的风险进行全面的监控,定期通过对融资企业的调查来确定哪些企业存在较大的还贷风险,一旦风险变成事实,并超出了物流企业可以控制的范围,应采取应急风险处理预案,对风险责任进行明确的追踪与划分。融资物流业务的开展与实现是以动产为质押物,而动产作为质押物则具有其动态的特点,要想让这种动态特征发挥其优点,就要对业务办理与实施过程中对其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重点防控。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融资模式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有利于经济建设,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新型融资方式,它的发展也必然会走过一个过程,而加强对这种融资方向的研究,是推动这种融资模式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克勤.融资物流项目管理与风险控制探析[J].管理观察,2012,(4).

[2]张潇.物流标准化在融资物流业务中的应用[J].标准科学,2011,(3).

[3]贾俊龙,徐海峰.融资物流业务主体利益分配研究[J].物流技术,2011,(1).

第12篇

一、疫情风险分析

物业为服务行业,服务公司为公开性办公场所,人员结构复杂且流动性大,防控难度高、强度大,且责任重于泰山。一旦疫情扩散,不仅仅是威胁到员工的身体健康,同时隔离等一系列措施会影响到业主的正常工作与生活,给我公司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给社会生产带来灾难与损失!

二、预防及应急措施

1、预防措施

做好对员工的宣传及教育培训工作,运用宣传栏、组织宣贯会的形式科普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定期进行环境消杀等措施。

2、应急措施

准备好应急物资并制定相应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以保证物资不被他用。每年度生产经营费用中规划事故应急处置的资金列出,按时拨付,确保应急状况下应急经费及时到位。对全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并对培训、演练进行记录,根据预案演练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及修订、完善。

三、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基本原则。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置要以人为本,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再考虑其他,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准备工作。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在应急指挥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应急管理机制。

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各职能部门接到警讯后立即奔赴现场,按照预案既定方案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应对突发灾害。——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按照《BZ 203-01-2017 应急管理规范》要求,公司成立应急指挥小组(三级应急指挥中心),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各项目负责人、班组长任组员。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安全保卫组、综合协调组、医疗救护组、善后处理组。

(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贯彻落实国家及集团公司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1)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和部署,负责指挥、协调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和决定应急结束等工作。

(2)统一协调和调度公司一切有效资源进行事故抢险与应急处理。

(3)接受上一级应急处理指挥部对事故抢险与应急处理资源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2、安全保卫组职责

负责人员进出登记、体温检测;接待外来人员或应对外界媒体;负责隔离人员的监督监视;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管理;项目的安全秩序;监督抢险、抢修人员的防护用品的使用;监督和预防次生事故的发生;生产、生活区域的安全警戒;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

3、综合协调组职责

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示,协调外部应急力量;项目现场人力资源的调配;安排人员协调与当地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将当地政府的指令、卫生主管部门和疾控中心的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和要求,迅速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

4、医疗救护组职责

负责组建抢险现场的医疗救护站;负责项目现场防疫物资的领取与发放。

5、善后处理组职责

负责稳定员工情绪,确保生产自救工作顺利进行等工作。

四、处置程序

五、处置措施

根据传染病疫情事件的严重情况,分级实施控制措施,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扩大应急响应,积极寻求外部社会救援力量。

1、通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根据防疫要求进行范围内封锁与隔离,建立防疫通道,对进出人群进行体温检测与防疫装备配备情况检查。对疑似病人予以有效隔离,同时向上级疾病控制部门进行报告,根据政府有关规定,统一专人专车转运至定点治疗医院进行进一步确诊、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各级健康人员要在不被传染的情况下坚守本职岗位,使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2、布置安排好人力、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各部门接到应急反应的通知后,应按各自的职责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对部分健康的运行、检修和管理岗位人员进行集中居住,统一食宿,减少外界接触,以保障上述人员不被感染。

3、现场应急指挥部对事故的发展态势及影响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并随时反馈给上级应急管理部门,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如升级达到启动高一级响应程序条件,应及时提高应急响应界别、改变处置策略,同时向上级和社会救援力量求助。

4、预案结束

在应隔离时间段内,已隔离病员均得到有效治疗,且未发生新增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时,由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负责人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官方指令统一部署,由组长宣布“传染病疫情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结束。

5、后期处置

疫情事件结束后,按照把事故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原则,及时做好生产、生活恢复工作。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制定防范措施,落实责任制。

6、总结归档

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组织各部门对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