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32: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风险评价的定量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证券投资的事前风险评估是保证投资决策最优化,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的有效路径。在此过程中,先决经验和市场信息是进行决策的主要参考源。因而根据先决经验进行定性分析和根据市场信息作出定量判断是决定证券投资收益的关键。郭存芝等建立了基于主观赋权方法的AHP模型[1]和基于客观赋权方法的熵权模型[2],对证券投资组合分别作了定性和定量风险估值,其方法为证券投资风险评估的量化带来重要参考。在文献[1]评估指标体系和数据基础上,提出一种集成定性和定量分析过程,耦合主观赋权权重价值和客观赋权权重信息的评价方法———集成熵权—AHP法对证券投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集成方法耦合发挥了证券投资风险评估指标的价值和信息功能。
一、集成熵权—AHP法的基本步骤
(一)定量权重的计算证券投资风险根据其成因可以归纳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这两类风险是证券投资过程中内外生变量的共同作用。一般认为,证券投资风险具有一定的模糊性[3],因而证券投资组合定量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将受到显着影响。熵是数据无序程度的一种度量方式,熵越大则相应数据的无序程度越高。证券投资风险的评估数据本身由于其量纲等影响,可以看作一系列无序数据。熵权法在证券投资风险评价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消除无序数据带来的噪声影响,得到一组基于定量方法的证券投资风险权重指标。1.评价指标标准化证券投资风险评价指标数值可以看作一个含有m个评价单位,n个评价指标的评价矩阵。其中,公式(1)适用于指标值越大越好的指标,即收益性指标;公式(2)适用于指标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即成本性指标。2.熵值的计算第j个评价指标的熵值是该指标重要程度的衡量,且是负相关关系。3.熵权的计算指标的熵权与其熵值呈反比关系,因而引入差异系数来表示该关系。定义第j个评价指标的熵权为:
(二)定性权重的计算根据风险的可预测性,证券投资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一般认为,系统风险可测,而非系统风险则依赖于先决经验判断,这个判断过程往往是一种定性分析过程。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基于定性评价分值的简易决策方法[6],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得出评价指标权重并对评价单位进行排序,设基于AHP法的证券投资评价指标权重为ωj2,该权重是证券投资风险的经验性主观判断的量化。
(三)集成熵权-AHP权重的计算证券投资是一种基于主观经验和客观事实的综合决策。主观判断体现了指标的价值量,而客观分析则包含了指标的信息量[3]。文献[1]从证券投资的主观赋权方法入手研究投资的定性风险,文献[2]则研究了证券投资的定量风险。而集成熵权-AHP方法则兼顾了主观和客观赋权,该方法在获取指标价值量的同时耦合了指标的信息量,对于证券投资风险量化更加接近事实。基于客观赋权法指标权重ωj1和基于主观赋权法的指标权重ωj2可以看作n维空间中的两个向量,这两个向量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也就是一定程度的信息重叠,但又有部分变异。因此同时与这两个向量拥有最小距离的新向量ω*j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反映这两个向量的共同信息。基于这个分析,集成的熵权-AHP权重计算可以表示为如下的线性规划问题。
二、集成熵权—AHP法的实证研究
文献[1]和[2]用同一组数据分别研究了定性和定量证券投资风险,本文引用这组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的研究,并把研究结果与文献[1]和[2]作比较来说明本文方法的优越性。
(一)集成熵权-AHP权重计算把ωj1、ωj2和yij代入公式(5),通过MATLAB7编程计算可得基于集成的熵权-AHP权重算法的证券投资风险评价指标权重ω*j,表1是基于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定性分析结合的证券投资风险评价指标权重比较表。从表1可以看出,ω*j的值介于ωj1和ωj2之间,缩小了ωj2因为来源于主观赋权而带来的较大标准差,也就是说弱化了评价指标之间的价值量变异影响;与此同时也扩大ωj1数值之间的差距,为评价指标信息量的度量提供区分度。为说明集成熵权-AHP权重算法的相对优越性,进行了SPEARMAN相关系数的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表2显示,ωj1和ωj2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说明定量或者定性分析本身都在很大程度上表明证券投资的风险评价指标权重;但是ω*j与ωj1和ωj2的相关系数则大幅度提升,这个现象表明基于集成熵权-AHP权重算法所得的权重更好地解释了事实。
(二)证券投资组合风险评估证券投资组合风险估值可以表示为证券投资风险评价矩阵和评价指标权重的线性组合。
三、结语
集成的熵权-AHP算法所得的证券风险估值在考虑先验经验的前提下修正了AHP算法的主观影响,同时耦合了客观信息的参考价值,为相关人员的证券投资决策提供了一种更接近事实的经验性判断方法。
[关键词] 网络营销;风险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3. 041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3- 0079- 01
1 建立营销风险指标体系的原则
由于营销系统的复杂性,反映企业营销风险状况的指标也相当复杂。因此,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来选取预警指标。本文在选取营销预警指标时,遵循以下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指标并不是越多越好,要选择主要的、基本的、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作为量化计算指标,使指标便于横向和纵向比较。
(2)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因企业的内外部h境是发展变化的, 要求指标体系应具有动态性。同时,指标体系的内容不宜频繁变动,在一定时期内应保持相对稳定性。
(3)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原则。除了定量指标外,还有一些指标不能用准确的数据来衡量,只能定性地描述和评价。
2 常用营销风险评价方法
2.1 营销风险定性评价法
营销风险定性评价法是指通过观察和分析,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进行评价的方法。适用于对象不特别重要,或者事故发生后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情况。定性评价不需要统计资料和复杂的计算,因而计算及操作简单,成本低。由于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可以按次序揭示系统、子系统存在的所有风险因素,同时还可以将营销风险的因素根据重要程度进行分类,以便营销风险管理者按轻重缓急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营销风险定性评价方法有很多,如介绍的风险表格与问道识别法、故障树分析法等,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均可用来进行定性分析。
2.2 营销风险定量评价法
可靠性营销风险评价法是营销风险定性评价方法的―种,它以过去损失资料为依据,运用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来进行评价。其评价的基本步骤是:先计算风险率,然后把风险率与安全指标相比较,如果风险率大于安全指标,则表明企业营销活动处于风险状态,需要采取控制措施。
风险率是衡量风险大小的尺度,计算公式如下:
R=q×s
式中,R-风险率;q-在一定时间内损失发生的概率; s-严重程度,平均一次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程度。
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平均损失金额可以用营销风险衡量中介绍的方法进行计算。安全指标被认为是能满足安全的必要的最低风险指标。营销安全指标通常由企业制定,而财产安全指标一般由国家或政府部门制定。
2.3 营销风险的A-FA综合评价
除了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外,营销风险还可以用A-FA综合评价。A-FA综合评价,是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和精确值测评的一种风险评价方法。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要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就要利用风险指标体系对风险进行评价,进而为风险的报警作准备。
2.3.1 模糊综合评判
模糊综合评判主要对主观指标进行评价,其评价步骤如下。
(1)确定评判因素(评价指标)集。设定营销风险顶替指标体系为评价指标集合,记为:
S={S1,S2,S3,…,Sn}
(2)设定评价结论,并确定各个评价结论的数值区域。在营销风险评价中,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与风险之间关系用隶属度来表示。隶属度的取值即为各指标的风险等级档次集,记为:
Vi∈ [0,1] | i=1,2,3,…,m
Vi={V1,V2,...,Vm}
式中,Vi可视为S中各指标对不同级别风险档次的隶属度;m的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对营销指标评价结论值进行模糊归一化处理。某个营销指标的评价结论值是该指标在某一时期内各个月(年)的结果,同一指标的结论值之和等于1。
(4)确定评价权数(也就是确立评价指标的权重集)。根据各个指标因素的重要程度对各指标赋予相应的权数,其大小应与影响因素对总体影响程度大小相一致,从而组成评价指标因素的权重集合。记为:
Ai={al,a2,…,an},Ai≥0,ai=1
(5)模糊综合评判。其方法是进行模糊变换,得出综合评价矩阵。
2.3.2 精确值计算
①将客观指标进行计算阅量,并转化为百分率;②将模糊综合评判矩阵转置后与确定百分比率集合合并,得到新的综合隶属度集合;③计算评价指标确定值与模糊结果的最后得分;④按照评出的风险得分,给出相应的风险等级。
对评价样本识别剔除在实际评价中的人为偏爱因素量和加权海明距离公式进行各项剔除。
1.1科技评估的概念
2000年12月28日科技部颁发的《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将科技评估定义为“是指由科技评估机构根据委托方明确的目的,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发展领域、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以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行为所进行的专业化咨询和评判活动”。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科技评估是对与科学技术活动有关的行为,根据委托者的明确目的,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遵循适用的原则和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所进行的专业化判断活动。其结果要归结为能够回答委托者特定目的评估结论和评估分析。
1.2科技评估的范畴
科技评估的范畴主要是职能性评估和经营性评估两大方面,职能性评估是指对政府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政府有关部门发挥决策、监督职能提供服务。经营性评估是指对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与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他们对被评事物的决策、判断提供参考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评估作为一种咨询活动,不应仅仅只为政府决策服务,还应深入到市场中的各类科技活动之中,接受非政府机构委托的评估任务,如企业投资项目的科技评估、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科技评估、企业产权交易中的科技评估等。
1.3科技评估的分类
科技评估可从不同角度分类。从评估时间上,可分为事先评估、事中评估、事后评估和跟踪评估四类。事先评估是在某项科技活动实施前所进行的评估,主要包括实施该项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内容。它常常带有预测的性质,但不同于一般的预测分析;事中评估是在科技活动实施过程中进行的监督性评估,着重检验是否按照预定的目标、计划执行,对前面工作的进展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并对未来进行预估,以发现问题,调整或修正目标与策略;事后评估是科技活动完成后进行的评估。另外,从评估空间上,可分为国家评估和地方评估;从评估规模上,可分为宏观评估、中观评估和微观评估;从评估方法上分,可分为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从评估形式上,可分为通信评估、会议评估、调查评估、专访评估和组合评估等。
1.4科技评估的方法
评估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概念包括评估准备、评估设计、信息获取、评估分析与综合、撰写评估报告等评估活动全过程的方法,狭义概念特指评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科技评估可选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依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评估方法。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有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指数法及经济分析法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评估方法等。
2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企图运用系统的、综合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有效地扩大投资活动的有利因素,控制和抑制不利因素,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安全、可靠地实现风险投资利益的最大化。
2.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指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存在于企业自身周围的风险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无论是潜在的,还是实际存在的,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企业内部的,还是与企业相关联的外部的,所有这些风险在一定时期和某一特定条件下是否客观存在,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等,都是在风险识别阶段应予以回答的问题。在风险投资中,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由公司之外的各种因素引起的,如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高利率等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相联系的风险,是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而分散的,因此又称作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重要的系统风险有政治风险、法律法规风险和政策风险等。非系统风险也被称作可分散风险,它是由公司本身的商业活动和财务活动带来的,如企业的管理水平、研究与开发、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市场营销风险以及法律诉讼等,其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组合而分散,是公司特有的风险。重要的非系统风险有决策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完工风险和市场风险。作为风险投资者,其关心的往往只是项目的系统风险,因非系统风险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而得到分散。
2.2风险衡量
风险衡量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其损害程度的过程。风险衡量的方法分为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和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两大类,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又可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传统的主观评价法主要有观察法、资产负债表透视法和事件推测法等。现代的主观风险评价方法致力于将传统主观方法涉及到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并且设法将传统上的主观方法的定性分析特征转向定量分析上,由此而将主观分析扩展到能够同时完成综合评价风险因素与测量风险临界值的双重任务。现代客观风险评价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Z记分”方法。作为一种综合评价风险企业风险的方法,“Z记分”方法首先挑选出一组决定企业风险大小的最重要的财务和非财务的数据比率,然后根据这些比率在预先显示或预测风险企业经营失败方面的能力大小给予不同的加权,最后将这些加权数值进行加总,就得到一个风险企业的综合风险分数值,将其对比临界值就可知企业风险的危急程度。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风险图法、决策树法等。2.3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在对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实施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力图在风险发生之前消除各种隐患,减少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实质性因素,将损失的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实施风险控制的步骤是风险预测——风险决策——实施决策方案——方案的成果评价。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风险规避、风险预防、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风险抑制等。
3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科技评估与风险管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科技评估作为一种专业化判断活动,在介入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后,其任务便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其结果作为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决策和制定风险控制实施方案的依据。可见,在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科技评估实质是风险的识别和衡量的过程,而风险管理还包括了风险控制的实施过程,这样科技评估就可以作为风险管理一个组成部分,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共同发展。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关系如附图所示:
3.1科技评估是提高风险投资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科技评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有一整套较为完备的评估规范和技术方法,在评估设计、评估信息采集、综合分析、评估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同时,由于科技评估机构长期致力于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研机构等方面的评估,对于科技产业、科技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也是其他咨询机构无法比拟的。而我国风险投资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还未出台较为完备的有关风险投资事业的行政法规,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管理机制还很不健全,对风险管理人才培训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将科技评估运用到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将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管理效率。
3.2科技评估方法是衡量风险投资风险的有效工具
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是科技评估方法应用的基本思路,这与现代风险评价所采取的方法既有相近又有其独到之处,科技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它是在对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之后,设计一套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每一个评估指标都制定具体的标准和统一的计算方法,使其能对金额、人数等可计量的指标进行定量评估,同时对社会影响等因素亦可做定性评估的描述。这与上面介绍的“Z记分”方法仅依靠可计量的数据作为评价基础相比较更为有效。采取科技评估方法衡量投资风险也更为准确、可信。
3.3科技评估是推动风险投资管理创新的动力
引入评估机制,使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选择与投资决策相分离,使得风险投资管理更为透明化,也遏止了内部人员的“暗箱操作”等种种不良现象。通过独立的、专业化的评估中介组织的运作,将能使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层能更客观地认识到投资风险,从而可集中精力于投资决策,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保证投资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也提高了投资成功率。
3.4科技评估参与风险投资管理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科技评估工作现阶段主要是为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国家和省、市科技管理部门服务,而且大部分科技评估机构是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有关单位,如软科学研究机构、科技咨询机构、科技情报机构等部门产生,但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单位评估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项目、科技计划等等,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不可避免的受到科技管理部门的影响。因而,评估水平难以提高。因此,科技评估机构作为一种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各类资产评估机构一样,应逐步社会化和多元化,如参与到风险投资管理的咨询工作中,只有社会化、多元化,才能充分引进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提高评估水平,促进科技评估事业的发展。
3.5科技评估促进风险投资实现动态管理新晨
风险投资从进入到退出的全过程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着风险,实施某项投资决策前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以确定各种存在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投资后,还应深入到所投资的企业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对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市场竞争状况,企业的发展趋势与步骤等,经常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分析与判断,发现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它的发生或降低它的危害;风险投资退出后,还要对风险投资的效果进行测评,总结经验与教训,
作为今后投资决策的参考。可见,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现管理目标需要实施一系列的评估,科技评估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能够满足这一要求,促进风险管理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编.科技评估规范,科技评估概论[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2杜沔.关于风险投资中的风险控制工具的探讨[J].中国科技产业,2001(7)
3曹红辉,彭作刚.创业投资——知识经济时代的创业新概念[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
4张景安.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关键词 科技评估 风险投资 风险管理
1 科技评估
1.1 科技评估的概念
2000年12月28日科技部颁发的《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将科技评估定义为“是指由科技评估机构根据委托方明确的目的,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发展领域、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以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行为所进行的专业化咨询和评判活动”。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科技评估是对与科学技术活动有关的行为,根据委托者的明确目的,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遵循适用的原则和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所进行的专业化判断活动。其结果要归结为能够回答委托者特定目的评估结论和评估分析。
1.2 科技评估的范畴
科技评估的范畴主要是职能性评估和经营性评估两大方面,职能性评估是指对政府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政府有关部门发挥决策、监督职能提供服务。经营性评估是指对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与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他们对被评事物的决策、判断提供参考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评估作为一种咨询活动,不应仅仅只为政府决策服务,还应深入到市场中的各类科技活动之中,接受非政府机构委托的评估任务,如企业投资项目的科技评估、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科技评估、企业产权交易中的科技评估等。
1.3 科技评估的分类
科技评估可从不同角度分类。从评估时间上,可分为事先评估、事中评估、事后评估和跟踪评估四类。事先评估是在某项科技活动实施前所进行的评估,主要包括实施该项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内容。它常常带有预测的性质,但不同于一般的预测分析;事中评估是在科技活动实施过程中进行的监督性评估,着重检验是否按照预定的目标、计划执行,对前面工作的进展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并对未来进行预估,以发现问题,调整或修正目标与策略;事后评估是科技活动完成后进行的评估。另外,从评估空间上,可分为国家评估和地方评估;从评估规模上,可分为宏观评估、中观评估和微观评估;从评估方法上分,可分为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从评估形式上,可分为通信评估、会议评估、调查评估、专访评估和组合评估等。
1.4 科技评估的方法
评估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概念包括评估准备、评估设计、信息获取、评估分析与综合、撰写评估报告等评估活动全过程的方法,狭义概念特指评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科技评估可选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依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评估方法。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有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指数法及经济分析法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评估方法等。
2 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企图运用系统的、综合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有效地扩大投资活动的有利因素,控制和抑制不利因素,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安全、可靠地实现风险投资利益的最大化。
2.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指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存在于企业自身周围的风险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无论是潜在的,还是实际存在的,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企业内部的,还是与企业相关联的外部的,所有这些风险在一定时期和某一特定条件下是否客观存在,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等,都是在风险识别阶段应予以回答的问题。在风险投资中,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由公司之外的各种因素引起的,如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高利率等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相联系的风险,是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而分散的,因此又称作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重要的系统风险有政治风险、法律法规风险和政策风险等。非系统风险也被称作可分散风险,它是由公司本身的商业活动和财务活动带来的,如企业的管理水平、研究与开发、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市场营销风险以及法律诉讼等,其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组合而分散,是公司特有的风险。重要的非系统风险有决策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完工风险和市场风险。作为风险投资者,其关心的往往只是项目的系统风险,因非系统风险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而得到分散。
2.2 风险衡量
风险衡量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其损害程度的过程。风险衡量的方法分为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和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两大类,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又可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传统的主观评价法主要有观察法、资产负债表透视法和事件推测法等。现代的主观风险评价方法致力于将传统主观方法涉及到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并且设法将传统上的主观方法的定性分析特征转向定量分析上,由此而将主观分析扩展到能够同时完成综合评价风险因素与测量风险临界值的双重任务。现代客观风险评价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Z记分”方法。作为一种综合评价风险企业风险的方法,“Z记分”方法首先挑选出一组决定企业风险大小的最重要的财务和非财务的数据比率,然后根据这些比率在预先显示或预测风险企业经营失败方面的能力大小给予不同的加权,最后将这些加权数值进行加总,就得到一个风险企业的综合风险分数值,将其对比临界值就可知企业风险的危急程度。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风险图法、决策树法等。
2.3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在对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实施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力图在风险发生之前消除各种隐患,减少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实质性因素,将损失的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实施风险控制的步骤是风险预测——风险决策——实施决策方案——方案的成果评价。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风险规避、风险预防、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风险抑制等。
3 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科技评估与风险管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科技评估作为一种专业化判断活动,在介入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后,其任务便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其结果作为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决策和制定风险控制实施方案的依据。可见,在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科技评估实质是风险的识别和衡量的过程,而风险管理还包括了风险控制的实施过程,这样科技评估就可以作为风险管理一个组成部分,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共同发展。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关系如附图所示:
3.1 科技评估是提高风险投资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科技评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有一整套较为完备的评估规范和技术方法,在评估设计、评估信息采集、综合分析、评估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同时,由于科技评估机构长期致力于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研机构等方面的评估,对于科技产业、科技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也是其他咨询机构无法比拟的。而我国风险投资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还未出台较为完备的有关风险投资事业的行政法规,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管理机制还很不健全,对风险管理人才培训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将科技评估运用到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将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管理效率。
3.2 科技评估方法是衡量风险投资风险的有效工具
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是科技评估方法应用的基本思路,这与现代风险评价所采取的方法既有相近又有其独到之处,科技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它是在对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之后,设计一套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每一个评估指标都制定具体的标准和统一的计算方法,使其能对金额、人数等可计量的指标进行定量评估,同时对社会影响等因素亦可做定性评估的描述。这与上面介绍的“Z记分”方法仅依靠可计量的数据作为评价基础相比较更为有效。采取科技评估方法衡量投资风险也更为准确、可信。
3.3 科技评估是推动风险投资管理创新的动力
引入评估机制,使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选择与投资决策相分离,使得风险投资管理更为透明化,也遏止了内部人员的“暗箱操作”等种种不良现象。通过独立的、专业化的评估中介组织的运作,将能使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层能更客观地认识到投资风险,从而可集中精力于投资决策,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保证投资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也提高了投资成功率。
3.4 科技评估参与风险投资管理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科技评估工作现阶段主要是为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国家和省、市科技管理部门服务,而且大部分科技评估机构是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有关单位,如软科学研究机构、科技咨询机构、科技情报机构等部门产生,但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单位评估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项目、科技计划等等,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不可避免的受到科技管理部门的影响。因而,评估水平难以提高。因此,科技评估机构作为一种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各类资产评估机构一样,应逐步社会化和多元化,如参与到风险投资管理的咨询工作中,只有社会化、多元化,才能充分引进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提高评估水平,促进科技评估事业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1-239-01
摘要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降低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是每个施工单位的首要任务。本文拟就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财务风险评价,财务风险管理策略及财务风险解决方案展开讨论,以期对施工企业实际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
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的一种,是指财务状况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包括负面效应的不确定性和正面效应的不确定性,即财务的机会风险。施工企业作为一种行业特点显著的企业,在其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同其他企业一样存在企业风险,因其特殊的一面使其比一般生产企业具有更大的经营风险,经营风险表现在财务上就成为财务风险,因此施工企业进行财务风险控制更为重要。
为合理地控制企业财务风险,首先要恰当地评价或评估财务风险。评价风险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法,实际工作中两种方法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但不论使用那种方法,数据收集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企业财务风险方面,广泛收集国内外同行业财务风险失控导致危机的案例,并收集本企业的如下重要财务信息:一、负债、或有负债、偿债能力;二、现金流、应收账款及其占施工收入的比重、资金周转率;三、施工成本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四、盈利能力;五、成本核算、资金结算和现金管理业务中曾发生或易发生错误的业务流程或环节;六、与本企业相关的行业会计政策、会计估算、与国际会计制度的差异与调节(如递延税项等)等信息。企业应对收集的风险管理初始信息和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及其重要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步骤。风险辨识是指查找企业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有无风险,有哪些风险,如负债率是否超过了必要限度,现金流中经营现金净流量是否为负数。管理费用、经营费用和财务费用是否偏离预算等均可能成为风险环节。风险分析是对辨识出的风险及其特征进行明确的定义描述,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的条件。风险评价是评估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的价值等。对收集的数据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可以看出企业的发展趋势,相关数据与国内外同行业财务风险失控导致危机的案例数据相比可以看出距离风险控制底线的差距,利用收集的数据通过定量计算技术可以确定风险处于的阶段。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应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各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风险分析和评估的方法。进行风险定量评估时,应统一制定各风险的度量单位和风险度量模型,并通过测试等方法,确保评估系统的假设前提、参数、数据来源和定量评估程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定期对假设前提和参数进行复核和修改,并将定量评估系统的估算结果与实际效果对比,据此对有关参数进行调整和改进。企业应对风险管理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实施风险辨识、分析、评价,以便对新的风险和原有风险的变化重新评估。
对风险评价是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前提,明确风险环节和风险程度,风险管理便会有的放矢,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就会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管理成效显著。所谓风险管理策略,指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确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选择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的总体策略,并确定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资源的配置原则。企业应根据业务特点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即企业愿意承担哪些风险,明确风险的最低限度和不能超过的最高限度,并据此确定风险的预警线及相应采取的对策。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防止和纠正忽视风险,片面追求收益而不讲条件、范围,认为风险越大、收益越高的观念和做法;同时,也要防止单纯为规避风险而放弃发展机遇。应重点检查依据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和风险控制预警线实施的结果是否有效,并提出定性或定量的有效性标准。
企业应根据风险管理策略,针对各类风险或每一项重大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方案一般应包括风险解决的具体目标,所需的组织领导,所涉及的管理及业务流程,所需的条件、手段等资源,风险事件发生前、中、后所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以及风险管理工具(如:关键风险指标管理、损失事件管理等)。企业制定风险管理解决的外包方案,应注重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外包工作的质量、自身商业秘密的保护以及防止自身对风险解决外包产生依赖性风险等,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企业制定风险解决的内控方案,应满足合规的要求,坚持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及效果相平衡的原则,针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各管理及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对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要把关键环节作为控制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企业制定控制措施,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建立内控岗位授权、报告、批准和责任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员工的权利、义务、责任和工作程序,明确规定部门和业务单位、岗位、人员应负的责任和奖惩制度;(二)全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明确责任部门和岗位,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对偏离预算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及时纠正,形成以预算为主线的财务预警系统。(三)建立内控审计检查和内控考核评价制度。把业务风险管理执行情况与职务晋升及绩效薪酬挂钩,促使部门和员工树立敏感的职业风险意识;㈣将财务风险置于企业风险系统中进行管理,注意协调财务风险与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的相互关系,促使企业整体风险水平的降低,促进企业的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PP mode in China to provide infrastructure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 the field, there should be a scientifically quantifiable basis for judging whether the model is vaule for money.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PP project in the urban underground pipe galler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odel of VFM which is specifically for the PPP project of urban underground pipe gallery. The new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odel of VFM is applied to the concrete environment of the underground pipe gallery of Beijing Zhongguancun, which proves the feasi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VFM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odel. It provides scientific quantifiable basis for the choice of the PPP mode of the urban underground pipe gallery in China.
关键~:PPP模式;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物有所值(VFM)定量评价模型;公共部门比较因子;全生命周期成本
Key words: PPP mode;urban underground pipe gallery;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odel of VFM;Public Sector Comparison Factor; life cycle cost(LCC)
中图分类号:F29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0-0027-04
0 引言
VFM这一理念最早是由英国提出的,对项目进行VFM评价,为政府采购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政府选择更为经济、更加有效、更具效率的采购模式。一个完整的VFM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物有所值定量评价则包含一些定量因素,可以用货币量化。在VFM定量评价中,需要建立一个标杆价格或基准价格(PSC)作为评估工具,将所要选择的采购模式下的政府支出成本与该标杆价格进行比较,来判断所要选择的采购模式是否比传统采购模式更加经济、更有效率,更加物有所值。国外关于VFM定量评价的研究已经是相对比较成熟的阶段,研究内容涉及PSC的构成及计算、折现率的选择、风险分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
与国际实践相比,我国的对于物有所值评价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术界对VFM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介绍VFM评价中的基本应用理念、VFM定量评价中PSC的组成和计算,并没有对VFM评价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分析。在财政部颁发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财金【2015】21号)、《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财金【2015】167号)要求,拟采用PPP模式实施的项目,应在项目识别或准备阶段开展物有所值评价。虽然明确指出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方法,但是定量评价中风险难以量化,由于实践中缺乏充足的数据积累,难以形成成熟的计量模型。
一个公共物品是应该采取PPP模式,还是采用传统模式,需要有一个可信的依据,一个相对客观、定量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我国政府在推进PPP过程中不断强调确保物有所值,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指引》明确规定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VFM定量评价作为政府投资决策的参考,其科学性远比能否通过更重要,为推进我国物有所值定量评价体系的建设,本文结合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具体特点,构建专门针对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VFM定量评价模型,以便为国内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新PPP项目提供参考,为政府采购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可量化依据。
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运作框架及主要特性
1.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运作框架
PPP,即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缩写,通常译为“公私合营/合伙”,但是在我国,国有企业虽然是公有的,但是却可以以企业的形式参与PPP,所以将PPP译成“政企合营”更为准确。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社会形态和经济环境不同,PPP发展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对PPP的定义也有所区别。总的来说PPP泛指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为了提供公共产品或者服务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狭义的PPP可以理解为项目融资的一种,包含了BOT、TOT等多种方式。广义的PPP突出的特点是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政府授权,企业进行融资、建设和运营。本文所指的PPP,是广义的PPP概念。
1.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主要特性
由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公共产品特性,其投资额巨大,每公里建设成本达到1.2亿,建设运营周期一般达到50年到100年,甚至更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向入廊单位收取一定的费用(租金以及日常维护费用),存在一定的现金流入,但是所产生的盈利性收益往往无法弥补高额的项目投资,属于准经营性项目。如果要求社会资本承担这类项目的全部建设与运营,并且仅仅依靠特许经营回收投资,很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因此,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实践中,政府应承担主要建设费用,以满足社会资本对盈利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公共产品是政府供给的。但在PPP模式下,公共服帐枪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在长期合作的前提下完成的,因而是双主体供给。综合管廊项目采用PPP模式下,公共部门要实现合理的风险转移,而私人部门要求在合理分担风险的基础上,达到预期的投资收益,则双方所面临的一定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公平合理的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担,才能使综合管廊的PPP融资模式得以顺利运行。
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定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2.1 VFM定量评价的基本理论及框架模型
随着PPP项目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推进,VFM定量评价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迅猛的发展,部分国家还开发了定量评价的模型和软件。本文借鉴国际上应用最成熟的折现现金流模型来测算项目实施周期内政府传统采购模式下及PPP模式下政府部门发生的净成本。就是将项目实施周期内传统采购模式下政府的成本支出净现值(公共部门比较值,PSC)与测算的PPP模式下政府部门成本支出净现值(影子报价PPP值)进行比较,计算出相应的VFM量值。见图2。
在进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物有所值定量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模拟测算PSC值及PPP值,为保持两者的可比性,做出如下假设:
①相同的项目产出绩效;
②相同的项目实施周期(合同特许期:投资建设期+特许经营期);
③相同的折现率;
④相同的基准日期。
当VFM0,可以说明,PPP模式比政府传统采购模式更加物有所值,宜采用PPP模式。
2.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PSC的建立
PSC是公共部门根据参考项目的成本数据通过一套完整的计算方法和评估体系获取的数据。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下产生计算结果。是通过模拟政府运营项目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使用适当的折现率计算出来的净现值(NPV)。PSC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初始PSC、竞争中立调整、自留风险和转移风险。
2.2.1 初始PSC
初始PSC是在政府采购模式下项目的基本造价。《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指出测算初始PSC值的方法为参照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维护净成本,参照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为:
①假设政府采用现实可行的、最有效的传统投资方式实施的、与PPP项目产出相同的虚拟项目;
②最近5年内,相同或相似地区采用政府传统投资模式实施的、与PPP项目产出或非常相似的项目。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初始PSC包括建设成本C1和运营维护费用C2并扣除项目收益S3。各项所含的内容为:
①建设成本C1包括管廊结构成本、管道管线铺设成本和辅助设备成本。
②运营维护费用C2主要是指综合管廊附属设备运行和维修所需要的费用,主要包括弱电系统运行费用、机械通风运行费用、安全监控系统运行费用及用于保证综合管廊内管线、设备等正常运行的维护保养费等。运营维护费用以年均费用表示,再运用动态净现值的方法,计算出需要的现值。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寿命期内,其运营维护费可以用下式:
式中:A2为年运营维护费用(万元/km);L为项目总长(km),r为基准收益率;t为计息次数。
③项目收益S3包括项目全寿命周期内产生的转让、租赁或处置资产所获的收益。考虑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属于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服务性基础设施,所以本文把项目收益从数值上对于有明确租金收入的等同于其租金收入,对于没有租金收入的项目收益等同于同等规模的廊道内管线的分散直埋的敷设以及维护费用。
考虑到初始PSC是以一系列现金流形式存在的,需要预测项目实施周期内初始PSC各成本构成指标的发生时点及发生额度,初始PSC净现值的计算公式通过下式表示:
2.2.2 竞争中立调整
竞争中立调整是单纯由于政府运营服务而产生的利或弊,针对这些利弊对成本进行增加或减少的调整。通常包括少支出的土地费用、行政审批费用、有关税费等。综合管廊可能涉及的税费种类有印花税、土地地下空间使用费、其他税(营业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根据各税种交付的时间,计算政府由各税种获得的竞争优势的净现值。见公式如下:
式中,Vzj为第j年第z种税种的支付额度,i为折现率,n为项目实施周期。
2.2.3 风险调整
风险是指影响项目期望结果的时间的不确定性,一般分为由政府部门承担的保留风险(W1)和转移给社会投资人承担的转移风险(W2)。风险识别是风险价值计算的基础性工作,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风险结构分解法(RBS)、德尔菲法、流程图法、故障树分析法等。合理的风险分担是实现物有所值的重要因素,若风险分担不合理,将会直接降低项目效率,增加项目成本,降低物有所值。因此,在风险调整过程中,必须明确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的风险分担。
在PSC的定量分析中,风险是最难以量化,也是PSC与普通财务评价差异最大的地方,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SC构成中,对项目进行风险调整,识别出可量化的风险。然后评估风险价值,并按照承担对象不同分为转移风险和保留风险。本文采用WBS-RBS法识别综合管廊PPP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根据风险矩阵,运用专家打分法确定风险概率和风险计算基数。
2.2.4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PSC的计算
2.3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PPP值的确定
PPP值可等同于PPP项目全寿命周期内股权投资、运营补贴、风险承担和配套投入等各项财政支出责任的现值,PPP模式下综合管廊项目的实际成本在决策阶段是未知的,本文中PPP值采用影子报价PPP值,其中包括:
①测算的PPP合同价,实质上就是测算一个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财务可行的现金额度,涵盖了社会资本在实施项目和交付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包括税收等竞争中立项)及合理回报,同时扣减项目的第三方收入和其他收益。
②政府投资部分成本ZT,由于综合管廊的巨大公益性,若要求社会资本承担全部投资建设及运营,很难吸引到社会资本参与,政府部门负责项目的部分投资可以包括直接负责项目某部分的投资建设(实物形式)、直接提供投资建设资金(货币形式)两种表现形式;政府投资部分成本的计算只需要按照政府投资建设部分的项目范围从初始PSC组成成分中其所涉及的基本成本项,然后按照相同的折现率计算净现值即可,直接提供建设资金时,只需按照各部分资金投入的时间采用与PSC计算相同的折现率计算出净现值即可。
③保留风险价值,PPP模式下的保留风险价值与传统模式下保留风险价值大小基本一致,所以在测算时可以直接采用PSC中计算的保留风险价值。
④政府采用PPP模式发生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政府为PPP项目发生的咨询费用、与社会资本的沟通费用及促进项目交付所发生的费用等。这部分费用占项目总成本的比例相当小,实践中对这部分费用有时忽略不计,本文也不予计量。
综上所述,影子报价PPP值的基本公式为:
PPPsb=CP+ZT+NPVre
式中,PPPsb为影子报价PPP值,CP为测算的PPP合同价,ZT为政府投资部分成本,NPVre为政府保留风险价值。
在通过VFM定量评价后,可以初步确定采用PPP模式提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3 案例应用
3.1 项目概况
北京中关村地下综合管廊为三位一体的模式,即最上层为单项双车道的地下机动车路网,直接通往各楼座地下车库和公共停车场;第二层为商业开发、停车场和各部门的管理、办公用房,是连接一、三层的枢纽;地下三层设有五个小办公室,分别为铺设电力、自来水(DN600)、中水(DN300)、电信、天然气管道(DN400)的市政管廊,本文支队地下三层进行VFM定量评价。地下三层总面积25253m2,附属设备占地面积为12491m2,疏散楼梯面积为1472m2。建设长度为1.9km,标准断面净尺寸为12.7m×2.2m。上海松江新城综合管廊项目修建年份与中关村综合管廊相近、建设地点相似,选用松江新城综合管廊作为参照项目来估算中关村综合管廊初始PSC中各组成部分的成本数额。拟定运营期为50年,建设期为2年,选取3.81%的折现率,考虑到通货膨胀,假设特许经营期内CPI平均年增长率为2.2%。
3.2 PSC的计算
初始PSC的计算往往依托着容量巨大且记录详细的项目数据库系统,目前,我国国内并没有相关内容的项目数据库。本文通过类似项目成本修正法来估算初始PSC中各组成部分的成本数额。
①初始PSC的测算。
初始PSC的计算包括对整合管廊结构成本、管道管线铺设成本、辅助设备造价成本以及运营维护费,选定上海松江新城管廊为参考项目,其建设时间与本项目临近,并且具有非常全面的说明文件。考虑通货膨胀和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进行合理的指数化预测。对所有成本进行界定和分类,预计可能发生的时间和数额,再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归纳,最后实现净现值的计算,测算出中关村市政管廊的PSC0。
PSC=(4180+1200+1000)+1667.14+(1.2+10.4+15.75+60.8)=8135.29万元
②竞争性中立调整值。
由于综合管廊的特殊性,只需要计算地下空间使用费和印花税。印花税按合同价款的万分之五贴花;土地地下空间使用费,以实际使用的地下土地面积依据不同定额按0.03元/m2缴纳。本项目的竞争性中立调整值为760.78万元。
③保留风险和转移风险。
首先,根据识别的北京中关村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制作市政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概率调查表。在调查表中,按照风险发生对所选量化计算基数的影响程度将风险后果总体进行不等距分组(分为有利、基本、不利、较差、最坏五种风险情景),一组代表一种风险后果,取每组的组中值作为这一风险的后果估计值。然后,由五位专家对其认为可量化的风险在这五种后果情境下的发生概率做出估计,提供区间估计值。再根据集值统计法计算公式,计算出各个风险在各个后果情境下发生的概率值,运用EXCEL进行分期计算,折现率取3%,风险共担部分按照双方各自承担50%分配,得出风险调整值为713.29万元。
3.3 PPP值的计算
PPP值包括测算的PPP合同价、政府投资部分成本、保留风险价值,其中保留风险价值与PSC中的保留风险价值大小基本一致。最终得到的PPP值为8470.32。
3.4 VFM计算结果
VFM=PSC-PPP
=PSC0+B+W1+W2-PPP
=8135.29+760.78+713.29-8470.32
=1139.04万元>0
通过以上计算,验证中关村综合管廊项目采用PPP模式在济上具备可行性。综合管廊是一类独特的基础设施,必须有其相应的评价方法。本文中综合管廊的VFM计算是基于一定的假设和参考国际惯例进行的,与精确值有一定的偏差,但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另外通货膨胀率、折现率、运营周期等因素的改变都会影响VFM值。
4 结论
我国市政设施项目一般都有很强的外部性,现有的经济评价体系中有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是把外部性可量化的因素也纳入项目评价体系的一套分析方法,可以考虑把PSC扩展成为包含外部性的评价,另外在风险计算时,政府和企业关注的风险源不同,政府更关注项目的顺利进行,而企业更关注盈利、政府信用和实力,如何调整才能体现物有所值的公平性也成为了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佳嵘.基于我国国情的PSC评价体系研究[D].清华大学,2011.
[2]刘广生,文童.PPP项目资金价值PSC评价法的改进探讨[J].工业技术经济,2013(10):17-22.
[3]赵合云.公共绩效管理框架下政府财务报告的扩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2.
[4]王守清.s谈PPP物有所值评价[J].新理财(政府理财),2015(12):38-39.
[5]吴小军.PPP模式及物有所值评价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5(18):212.
[6]关于印发《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的通知[J].中国政府采购,2016(01):13-15.
[7]吴小军.PPP模式及物有所值评价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5(18):212.
[8]田娇娇.基于公平与效率的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政府责任研究[D].重庆大学,2015.
[9]马世骁,刘光勇,刘颖.基于ppp模式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管理探讨[A].《工业建筑》2016年增刊Ⅱ[C].2016:4.
[10]王建波,赵佳,覃英豪.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投融资体制[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6(04):8-11,28.
[11]王曦,祝付玲.基于博弈分析的城市综合管廊收费对策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01):197-203.
[12]孙云章.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廊项目建设中的决策支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13]徐梅凤.综合管廊造价指标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19):141-143.
[14]刘慧慧,孙剑,李飞飞.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应用PPP模式的VFM评价[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6(04):122-126.
【关键词】 模糊评价; 财务风险; 预警模型
一、引言
财务风险是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高校财务风险是高校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而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债务风险。目前高校对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主要有三种方法:判别分析法、回归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这三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动态流量分析和理论指导。高校财务风险预警应将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结合起来,提高预警准确度,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正好具备这种优点,可以对财务风险状况作出全面评价。本文拟借助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构建高校财务预警模型,以有效预测财务风险,防范高校财务危机。
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是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L.AZdah教授于1965年提出的,模糊综合评价是综合事物的多种属性和各种因素影响而作出的总体评判,它应用了模糊数学变化原理,具有模糊性、定量性和层次性的特征。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是以关键影响因素为着手点,确定被评价对象若干等级的评价集合和指标权重,对各指标作出模糊评价,确定隶属函数,形成判断矩阵,将其与权重矩阵进行模糊运算,得到定量综合评价结果。模糊综合评价通过各项评价指标衡量评价对象,建立评价标准等级,对评价值评分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按模糊数学的隶属原则进行指标取值量化。
模糊理论是处理模糊性的一种不确定性数学理论,由于高校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评价困难的特点,将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应用于风险预警分析中,通过模糊性数学模型,运用科学评价手段,结合矩阵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可以为高校领导层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三、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模糊评价的核心问题是对多指标进行综合处理,建立指标分级体系,以确保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本文根据高校发展的特点,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从高校偿债能力、支付能力、财务资金管理能力三方面提出了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用5个预警指标综合反映高校财务风险大小和财务危机程度,有效地监控高校财务状况。
1.债务负担率u1=年末债务总额/当年总收入
该指标可以直接衡量学校偿还债务的能力、承担财务风险的程度。指标值越高,债务压力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2.现实支付比率u2=(年末银行存款+年末现金)/月平均支出额
现实支付比率u2反映学校财务潜力,指标值越高,财务风险越小。
3.支出收入比率u3=总支出/总收入
支出收入比率u3反映学校财务运营情况,分析学校当年预算支出的平衡关系,是反映学校隐性负债状况的重要指标。指标值>1,说明学校该年度出现赤字,动用了历年结余弥补赤字,财务运转出现困难。指标值≤1,说明学校财务运转正常。
4.自有净资金占货币资金比率u4=(年末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年末专用基金-留本基金)/(年末银行存款+年末现金)
该指标比率u4比重越大,表明学校可支配的自有资金越多,财务风险越小;反之,当该指标值小到一定程度时,则表明学校财务有了潜在的危险。在财务状况较稳定的情况下,该指标值通常在54%至60%之间。
5.自有资金动用比率u5=(应收及暂付款中非正常周转垫款+年末对外投资+借出款)/(年末事业基金+年末专用基金-留本基金)
自有资金动用比率u5应在100%内,根据相关理论分析,为了保证自有资金动用的安全限度,比率u5值一般不要超过20%。
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模糊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1.构造判断矩阵
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体系后,根据上下层次之间的隶属关系,构造判断矩阵。即以上一层某元素为准则,它对下一层各元素有支配关系,通过两两成对比较该层各元素对上一层元素的相对重要性,并赋予一定的分值。其方法一般采用表1中的标度法。
设对于某一准则X,几个比较元素构成了一个两两判断矩阵:
U=(uij)n*n
式中uij为元素ui与uj相对于X的重要性的比例标度,bij=1。
2.一致性检验
由于判断矩阵是人为赋予的,故需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评价判断矩阵的可靠性。其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随机一致性指标CI
式中: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2)计算一致性比率CR
CR=CI/RI
式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由表2可查得。
当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当CR>0.1时,应对判断矩阵作适当修正。
3.权重的组合计算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将定量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这种方法评价过程简单,评价时间短,能在短期内提高预测的精确度。通过判断矩阵计算得出各元素相对重要度后建立权重向量,计算上述指标在目标U中的比重,结果见表3。
(二)模型的构建
1.确定评价因素集和评语集
本文构建的高校财务风险指标评价体系选取5个预警指标:债务负担率、现实支付比率、支出收入比率、自有净资金占货币资金比率和自有资金动用比率。因此:
评价指标集即因素集为U={u1,u2,u3,u4,u5}
评语集为V={v1,v2,v3,v4,v5}
其中V={20(最差),40(较差),60(一般),80(较好),100(最好)}。
2.建立综合评价矩阵
要评价高校财务风险,可从因素集和评语集入手,因素论域和评语论域之间的模糊关系可用评价矩阵来表示:R=r11…r1n… … …rm1…rmn
其中rij=R(ui,vj)表示从因素ui着眼某事物被评为vj的隶属程度,也就是rij为因素ui对等级vj的隶属度,因而矩阵R的第i行Ri=(ri1,ri2,…,rin)为第i个因素ui的单因素评价,它就是V上的模糊子集。
为求模糊矩阵,需要根据待评高校的指标数据,对每一个评价指标ui(i=1,2,…,6)分别构造出它隶属于v1(最差),v2(较差),v3(一般),v4(较好),v5(最好)的隶属函数v1 i,v2 i,v3 i,v4 i,v5 i。
3.评价结果
在财务风险评价过程中,按照风险类型,将财务风险划分为5个预警等级,将其划分为严重、较大、中等、较小和无风险5种类型。警戒线可按照这5个等级进行确定。如表4所示:
高校决策群可以根据综合评价中的结果对应相关风险等级按照警戒线的提示,及时调整财务管理策略。通过财务风险模糊综合评价预警模型可减少潜在财务风险,有效防范财务危机,增强高校财务运作能力,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文华.高校财务风险模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讨[J].财会通讯,2009(1):53-54.
[2] 魏良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估[J].会计之友,2008(6):28-29.
关键词:名侦探柯南 塞巴斯酱 守护甜心 真珠美人鱼 珍珠美人鱼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时常会遇到各种风险,项目风险直接影响项目的效益甚至成败,贯穿项目始终。本文就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来浅述风险控制的内容及基本思路。
1. 首先进行风险识别
建筑工程无时不刻都存在风险。首先要进行风险识别,就是标识出整个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对项目产生影响的风险。风险因素识别应注意借鉴历史经验,特别是后评价的经验。同时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方法来审视项目,寻找可能导致项目“不可行”的因素,以充分揭示项目的风险来源。风险识别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风险分解法、流程图法、头脑风暴法、检查表法、情景分析法 等等。具体操作中,大多通过专家调查的方式完成。就工程建设施工阶段而言,风险可以分成以下几类: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组织风险、外部风险。
2. 然后进行风险的估计
在进行风险识别并分类之后,必须就各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和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做一些分析和评价。风险估计的方法包括风险概率估计方法和风险影响估计方法两类,前者分为主观估计和客观估计,后者有概率树分析、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风险估计应采取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而对项目面临的风险做出全面的估计。
定性评估是将风险发生概率和影响力分成低、中、高、极高等几个等级,通过相互比较确定每个事件的等级。例如在工程建设项目中,某些风险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但影响可能只是局部、有限、轻微的,则该种质量通病风险的等级是低级或中级。反之,如果发生的概率非常低,但风险产生的影响极其严重,则最终的后果可能是中高等级。
定量评估:将发生概率和影响力用0~1之间的一个数字描述,然后找出那些“概率×影响力”乘积大的事件。例如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往往项目进度要求很紧, 但专业施工队伍人员不足,这个事件的发生概率大概为0.5,却影响整个项目的成败,影响力为0.8,则整个事件的定量评估值为0.5*0.8= 0.4。
定性与定量不是绝对的,在深入研究和分解之后,有些定性因素可以转化为定量因素。
3.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在风险估计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风险程度进行划分,以揭示影响项目成败的关键风险因素,以便针对关键风险因素采取防范对策。风险评价包括单因素风险评价和整体风险评价。
单因素风险评价,即评价单个风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程度,以找出影响项目的关键风险因素。评价方法主要有风险概率矩阵、专家评价法等。
项目整体风险评价,即综合评价若干主要风险因素对项目整体的影响程度。对于重大投资项目或估计风险很大的项目,应进行投资项目整体风险分析。
4. 制定风险对策
风险对策研究的基本要求包括:应贯穿于全过程;应具有针对性;应有可行性;必须具有经济性;是参建各方共同任务。
风险应对策略主要有四种: ①规避:通过变更项目计划消除风险或风险的触发条件,使目标免受影响。这是一种事前的风险应对策略。例如,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明确工程建设内容、确立合理施工方案、明确资源的需求量和时间、加强与各参与方的沟通,确保项目资金等。②转移: 不消除风险,而是将项目风险的结果连同应对的权力转移给第三方。这也是一种事前的应对策略,例如,将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安全责任交给监理方控制或与相关方签定补偿性合同。③弱化:将风险事件的概率或影响力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例如,在正式的工程建设之前对人员、机械、资源状况进行评估,增加后备资源等。④接受:不改变项目计划,而考虑发生后如何应对。例如当工程建设出现问题时按事先制定好的应急计划处置或执行撤退计划。
5.风险分析的结论
在完成风险识别和评估后,应归纳和综述项目的主要风险,说明其原因、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全面、清晰地展开项目的主要风险。同时将风险对策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内容一般包括主要风险的名称、风险起因、风险程度、后果及影响、主要应对策略等。
6.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的目的是:监视风险的状况,确定风险是已经发生、仍然存在还是已经消失;检查风险的对策是否有效,监控机制是否在运行;不断识别新的风险并制定对 策。无论项目进展的情况如何,都必须将风险管理的计划和行动结果整理汇总进行分析,形成风险管理报告。采取书面或口头、不定期的或阶段性的等多种方式,为 项目的实施、控制、管理、决策提供信息基础。
关键词:风险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风险定级; 盾构隧道; 施工风险
盾构法主要应用于地下隧道工程,由于地下和水底工程地质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在隧道施工时存在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这些因素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对盾构隧道施工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价和定级,从而采取各种合适的针对性措施,实施风险控制,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检查表式综合评价法、优良可劣评价法、道氏指数法以及权衡风险法等,这些评价方法大多建立在对工程项目所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客观量度的基础上,没有体现风险评价过程中专家的作用,且系统性不强,对风险大小的描述比较模糊,缺少直观的结论,不便于决策者做出进一步的决策.本文采用R=P×C定级法对采用盾构法的武汉长江水下隧道工程的施工风险进行分析和定级评价,其结果可供隧道工程施工风险控制参考.
1 R=P×C定级法
R=P×C定级法是综合考虑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和风险后果,给风险定级的一种方法,其中,R表示风险;P表示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C表示风险因素发生时可能产生的后果.P×C不是简单意义的相乘,而是表示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和风险因素产生后果的级别的组合.R=P×C定级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是目前国内外比较推崇的一种风险评价方法,采用此法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实施定级步骤如下.
a. 找出工程项目存在的各种主要风险因素.
b. 根据实际情况,并借鉴以往类似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经验,分析各个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得出发生概率P.
c. 根据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后果,对人、环境和工程项目本身造成影响的程度,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给这些风险因素划分后果等级;一般划分为5个等级(灾难性、重大、严重、中等、轻微),通过定量计算确定各个风险因素的后果等级C.
d. 最后综合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等级C和其发生的概率P,将两者组合起来,参照R=P×C定级方法的风险评估矩阵,确定各个风险因素的等级并制定不同的方案,用比较合理的措施实施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
2 施工风险识别
武汉长江隧道,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隧”,是目前长江上正在进行的首条穿越长江江底的过江隧道.该项目工程量大、工期长,且在江底施工,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在施工中潜在风险因素多,施工风险管理难度大.结合长江隧道工程特殊的地理位置、工程地质水文以及盾构法施工技术的特点等,参考国内外类似工程隧道施工经验,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识别出长江隧道工程在采用盾构进行施工时主要有以下15种风险因素:地质预测预报准确性(u1)、盾构机适应性和可靠性(u2)、盾构进出洞(u3)、开挖面失稳(u4)、盾尾密封失效(u5)、软硬不均且差异性较大地层施工(u6)、盾构江底段可能换刀(u7)、盾构隧道衬补强度不够(u8)、盾构的推进控制不当(u9)、较大的地层损失及不均匀沉降(u10)、开挖面有障碍物(u11)、隧道上浮(u12)、高水位粉细砂层联络通道施工(u13)、基坑失稳(u14)及隧道透水(u15).
3 施工风险定级评价
3.1风险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确定
对长江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进行评价,分析并找出施工阶段可能发生的主要风险,并确定这些主要风险发生的概率,是R=P×C风险定级法的第一步.通过对武汉长江隧道工程风险的分析,得出了工程可能发生的15种主要风险因素,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得出这些主要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范围(表1).
3.2 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风险事件后果排序
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简称FCE),可以分为单因素模糊评价和多层次模糊评价,这里只介绍单因素的模糊评价方法,其评价过程如下.
a. 确定因素集.因素集为各种风险因素的集合,即U={u1,u2,…,un}.
b. 给定各因素的权重.由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可采用层次分析法或由专家确定各指标层的权重,一般用权重向量A={a1,a2, …,an}表示.
c. 建立评价等级集.评价等级集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评价结果所组成的集合,即V=(V1,V2,…,Vn).这里,由十位专家组成评价小组,评价等级分为5级,即V={很好,好,一般,差,很差}.
d. 确定隶属关系,建立模糊评价矩阵.从U到V的一个模糊映射,可以确定一个模糊关系R,它可表示为
R={rij|i=1,2,…n;j=1,2,…,m},(1)
式中,rij为隶属度,即第i个指标隶属于第j个评价等级的程度.
e. 进行模糊矩阵的运算,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为B=A·R.
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长江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进行评价时,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a. 确定风险事件集和后果评语集两个论域.前面已经找出了长江隧道工程施工阶段的15种主要风险,将这些风险事件构成集合,就形成风险事件因素集U={u1,u2,…,u15}.评价风险事件产生的后果,一般分成五种情况,这五种情况就构成了长江隧道工程风险事件的后果评语集V={灾难性(v1),重大(v2),严重(v3),中等(v4),轻微(v5)}.
b. 确定参评风险事件因素权重值.参评风险事件因素权重值的确定,就是确定风险事件因素的权重向量距阵A.本文主要采用0-1评分累计法,即经过专家对每个风险事件评分后,取其平均值,求得各参评因素权重值(表2),则参评风险事件因素的权重向量为
A={a1,a2,…,a15}={0.124,0.072,0.01,0.124,0.072,0.03,0.072,0.072,0.03,0.03,0.01,0.03,0.072,0.124,0.124}.
c. 计算模糊关系距阵R.作为从U到V的一个模糊映射,可以确定一个模糊关系R,它可以表示为一个模糊矩阵(式(1)).rij可以通过专家投票百分比法确定,即由专家及有关人员组成投票小组,按照评语等级分级标准,在每项评价因素的m个等级中进行投票,最后以百分数确定rij.通过专家投票,经统计和计算,就可以得出模糊距阵R.以计算r11为例,专家30人中,对评价因素u1的5个评语中,投V1的有25人,则r11=25/30=0.833.依此类推,可计算得到R矩阵的其他因素,得到R为
根据计算的综合评价值,用五个区间将长江隧道工程的15种风险事件因素纳入上述后果评语集V定义的五个级别,具体划分情况见表3.
3.3 风险定级
表4是R=P×C风险定级法的工程灾害风险评估矩阵,表中数值和字母的组合就是表示风险事件的P和C的组合.
根据表4,对工程风险事件的P·C组合进行分级,从表5中可以看出,每一级风险水平都有多个P和C的组合情况.
通过前面的分析和计算,得出长江隧道工程施工阶段可能发生的主要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发生后造成后果的等级,将每个风险事件的概率和后果等级组合起来,再参照表5,就可以确定每个风险事件的等级(表6).
摘 要:根据工程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针对水下盾构隧道施工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可以对水下隧道工程的施工风险进行定级评估的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将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正确定位各个风险因素,从而指导风险控制和管理.并以长江隧道工程为例,阐述了R=P×C风险定级法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风险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风险定级; 盾构隧道; 施工风险
盾构法主要应用于地下隧道工程,由于地下和水底工程地质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在隧道施工时存在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这些因素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对盾构隧道施工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价和定级,从而采取各种合适的针对性措施,实施风险控制,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检查表式综合评价法、优良可劣评价法、道氏指数法以及权衡风险法等,这些评价方法大多建立在对工程项目所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客观量度的基础上,没有体现风险评价过程中专家的作用,且系统性不强,对风险大小的描述比较模糊,缺少直观的结论,不便于决策者做出进一步的决策.本文采用R=P×C定级法对采用盾构法的武汉长江水下隧道工程的施工风险进行分析和定级评价,其结果可供隧道工程施工风险控制参考.
1 R=P×C定级法
R=P×C定级法是综合考虑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和风险后果,给风险定级的一种方法,其中,R表示风险;P表示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C表示风险因素发生时可能产生的后果.P×C不是简单意义的相乘,而是表示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和风险因素产生后果的级别的组合.R=P×C定级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是目前国内外比较推崇的一种风险评价方法,采用此法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实施定级步骤如下.
a. 找出工程项目存在的各种主要风险因素.
b. 根据实际情况,并借鉴以往类似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经验,分析各个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得出发生概率P.
c. 根据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后果,对人、环境和工程项目本身造成影响的程度,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给这些风险因素划分后果等级;一般划分为5个等级(灾难性、重大、严重、中等、轻微),通过定量计算确定各个风险因素的后果等级C.
d. 最后综合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等级C和其发生的概率P,将两者组合起来,参照R=P×C定级方法的风险评估矩阵,确定各个风险因素的等级并制定不同的方案,用比较合理的措施实施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
2 施工风险识别
武汉长江隧道,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隧”,是目前长江上正在进行的首条穿越长江江底的过江隧道.该项目工程量大、工期长,且在江底施工,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在施工中潜在风险因素多,施工风险管理难度大.结合长江隧道工程特殊的地理位置、工程地质水文以及盾构法施工技术的特点等,参考国内外类似工程隧道施工经验,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识别出长江隧道工程在采用盾构进行施工时主要有以下15种风险因素:地质预测预报准确性(u1)、盾构机适应性和可靠性(u2)、盾构进出洞(u3)、开挖面失稳(u4)、盾尾密封失效(u5)、软硬不均且差异性较大地层施工(u6)、盾构江底段可能换刀(u7)、盾构隧道衬补强度不够(u8)、盾构的推进控制不当(u9)、较大的地层损失及不均匀沉降(u10)、开挖面有障碍物(u11)、隧道上浮(u12)、高水位粉细砂层联络通道施工(u13)、基坑失稳(u14)及隧道透水(u15).
3 施工风险定级评价
3.1风险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确定
对长江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进行评价,分析并找出施工阶段可能发生的主要风险,并确定这些主要风险发生的概率,是R=P×C风险定级法的第一步.通过对武汉长江隧道工程风险的分析,得出了工程可能发生的15种主要风险因素,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得出这些主要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范围(表1).
3.2 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风险事件后果排序
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简称FCE),可以分为单因素模糊评价和多层次模糊评价,这里只介绍单因素的模糊评价方法,其评价过程如下.
a. 确定因素集.因素集为各种风险因素的集合,即U={u1,u2,…,un}.
b. 给定各因素的权重.由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可采用层次分析法或由专家确定各指标层的权重,一般用权重向量A={a1,a2, …,an}表示.
c. 建立评价等级集.评价等级集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评价结果所组成的集合,即V=(V1,V2,…,Vn).这里,由十位专家组成评价小组,评价等级分为5级,即V={很好,好,一般,差,很差}.
d. 确定隶属关系,建立模糊评价矩阵.从U到V的一个模糊映射,可以确定一个模糊关系R,它可表示为
R={rij|i=1,2,…n;j=1,2,…,m},(1)
式中,rij为隶属度,即第i个指标隶属于第j个评价等级的程度.
e. 进行模糊矩阵的运算,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为B=A·R.
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长江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进行评价时,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a. 确定风险事件集和后果评语集两个论域.前面已经找出了长江隧道工程施工阶段的15种主要风险,将这些风险事件构成集合,就形成风险事件因素集U={u1,u2,…,u15}.评价风险事件产生的后果,一般分成五种情况,这五种情况就构成了长江隧道工程风险事件的后果评语集V={灾难性(v1),重大(v2),严重(v3),中等(v4),轻微(v5)}.
b. 确定参评风险事件因素权重值.参评风险事件因素权重值的确定,就是确定风险事件因素的权重向量距阵A.本文主要采用0-1评分累计法,即经过专家对每个风险事件评分后,取其平均值,求得各参评因素权重值(表2),则参评风险事件因素的权重向量为
[关键词]技术创新项目 风险 测度方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一项成功的技术创新,经过技术扩散后,通常会导致产业结构、市场结构的变化,刺激新的市场需求,同时也为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推动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增长。但技术创新项目总是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一项技术创新成果,从其创意、构思到研究开发以至进入市场的过程中,需要经过许多环节,几乎每个环节都有失败的可能。企业在决定是否投资技术创新项目之前,需要对它的风险性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风险的测度是风险分析的核心内容,对风险问题的处理决策必须建立在对风险的科学度量基础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运用科学的风险测度方法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项目风险测度体系,对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就变得尤为重要。
风险测度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项目的规模、类型、性质以及可供信息的多少和可靠性。对于像技术创新这样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点的项目而言,其风险测度方法的选择绝对不是简单而为之的,必须根据风险特点,在全面分析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项目风险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合理的测度方法,权衡利弊,优化项目投资结构,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目前,技术创新风险测度的方法很多且各有特点,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常用的几种方法如下。
一、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专家T.L.Satty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一种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这是一种整理和综合人们主观判断的方法,通过分析复杂系统所包含的所有因素及其相关关系,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互不相同的组成因素,根据各组成因素的隶属关系,把各组成因素归并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形成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的结果反映的是各方案的相对风险大小,不能直接反映具体方案的真实风险程度。同时,应用层次分析法在确定各层次不同因素相对上一层各因素重要性权数时,利用了两两比较的方法,需要衡量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当不满足一致性指标时,则需对判断矩阵作一定调整但调整又没有固定的方法,而是凭着大致估计来调整。这样处理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能排除经过多次调整才能通过一致性检验的可能性,而且在解决群体专家权重评价时,没有剔除个别偏差很大专家意见的干扰从而使结果出现较大的失真,往往只因为一两个较大的离异意见而使最后的综合权重面目全非。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
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L.A.Lazadch)创立了模糊数学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相对标准和切实可行的数学模型对影响风险的诸多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每一个因素对风险的影响大小(或影响程度)以及就每一个因素风险所处的现状来进行全面评价,从而得出风险的评价结果。模糊数学的优势在于:它为现实世界中普通存在的模糊,不清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充分的概念化结构,并以数学的语言去分析和解决它们,它特别适用于对具有大量模糊信息的对象进行评价。目前模糊综合评价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经济评价中。由于创新项目中潜含的各种风险因素很大一部分难以用数字来准确地加以定量描述,但都可以利用历史经验或专家知识,用语言生动地描述出它们的性质及其可能的影响结果。这种性质最适合于采用模糊数学来解决问题。但是当专家评判不一致时,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出的风险结果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三、灰色综合评价法
灰色系统理论是我国著名学者邓聚龙教授在1982年创立的一门新兴横断学科。它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的正确认识和有效控制。灰色系统理论可以广泛运用于机制复杂、层次较多、难以从定量角度建立精确模型的系统研究工作中。同时,由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数学方法是非统计方法,它尤其适用于系统数据较少和条件不满足统计要求的情况。由于技术创新项目的复杂、信息残缺、难以定量化等特点,故可以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对其风险进行测评。灰色综合评判几乎可以完全利用各个专家关于具体指标的全部信息,但运用该方法在获取各评价指标的灰色评价权向量时,它是根据全体专家对该指标相对于某一灰类的隶属度之和与相对于全体灰类的隶属度之和的比值确定,这种处理方法也从无法衡量专家评判的一致性,导致最终评价结果的不精确。
四、人工神经网络法
人工神经网络法是一种交互式的评价方法,它可以根据用户期望的输出不断修改指标的权重,直到用户满意为止。它主要克服了模糊综合评价中指标权重依据主观方法取得的缺点,因此,一般来说,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会更符合实际情况。但是,人工神经网络评价的缺点是需要的训练样本数据较多,模型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训练样本的数量和质量,即不是所有的神经网络都具有高的泛化性能,这在技术创新领域是很难做到的。同时,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难以解释和给出实际的物理意义,特别是无法回答“why”和“how”等问题,加上由于技术创新风险的模糊性、难以定量性,运用神经网络方法必须与专家系统结合起来,这又使整个系统过于复杂。在微观方面,网络结构的选择,各层节点数,尤其是隐含层节点数的选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另外,网络收敛速度慢也极大地影响着评价工作的效率。需要指出的是,人工神经网络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也依赖于样本数据的可靠性,如果采用没有经过一致性检验的样本数据进行人工神经网络训练,其得出的结果也是值得怀疑的。
参考文献:
[1]陈红川.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风险研究.西南金融,2008,(7):59-60.
[2]赵凯.企业风险度量方法的选择.商业文化,2007.9.
[3]郑冲.若干风险度量方法的评介与比较.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
本论文先运用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综述关于风险投资机构运营能力、综合能力,风险投资家人资本、社会资本与绩效,风险投资机构评价,风险投资家评价等相关学术研究;进而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对实践界权威排名机构如红鲱鱼、福布斯、清科集团、投中集团等等20余家权威机构的排名体系进行了整理分析。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构建了新的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投资家评价体系。
二、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投资家评价体系建立过程
1.确定评价原则
由于本体系的构建需要将现存的每类繁多的评价体系进行归纳,并且同时指出现有内容中的不合理之处,补充现有领域的空白之处,最终构建出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投资家评价体系,尽管体系内榜单门类繁多,但仍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适应性原则[13]。指标操作要易于理解,能够在现有数据的支持下制榜。第二,准确性原则。指标设置合理,清晰明确,无相互重叠,相互独立。第三,可比性原则。保证各机构数据指标化后具有可比性。第四,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可度量性和体系的可操作性。第五,时代性原则。体系不僵化,与时俱进,跟进补充新趋势下的体系空白,根据时代需求和手中反馈不断充实榜单门类和进行指标合理化。
2.梳理体系特点
(1)公开性和服务性。评价标准客观清晰,建立专业指标比重讨论团队以及配套公示体系,接受榜单受众的反馈结果,并将结果进行量化及指标化,计入下一年备注内容,这样可以使指标动态化,使榜单内容更具可持续性与成长性。同时,清晰地指标数据将使榜单受众成为真正的结论赋予者,而评价机构只承担数据剖析,逻辑推理作用的服务角色。(2)数据全面性与均衡性。第一,要保证整体参评机构与投资人的样本总数,以保证榜单作为产出物对业内的影响;第二,数据来源不能仅依靠数据库与参评投资机构与投资人自主提供这两种渠道,必须加入受众一方和市场化的网络影响力指数这两种渠道,让四方数据在比重操作下都发挥作用,以避免数据的失真和造假。(3)体系平衡与丰富化。对于现有权威评价机构的经典的、合理的评价类别以及评价体系进行全面的继承以及适当修正,并发掘现有评价体系中的空白领域,进行渐进性的补充,并不断细化类别,全面反映投资机构与投资人各方面的特色与能力,并满足受众的需求。本课题将重点补充以创业企业为受众的投资机构评价以及天使投资人的评价榜单。
3.规划评价体系的内容
(1)针对风险投资机构。在构建风险投资机构评价体系时,我们通过归纳原有排名体系,对评价体系的受众进行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LP和创业企业都处于“LP—投资机构—创业企业”这一完整的投资链条上,而政府和大众则在完整投资链的辐射范围内,即LP与创业企业更为直接和量化的评估风险投资机构,因为他们是风险投资机构的直接利益关联方,是控制与传导的关系;而政府和大众则更多从知名度来获得对风险投资机构的评价感知,是关注与辐射的关系。其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因此我们在设定风险投资机构的评价指标时,按受众分为4个维度,分别下设具体指标,但在出榜时根据不同受众,可在不同维度赋予不同比重,即一套评价指标,4份不同榜单。现将4维度的一级指标评价体系作图如下:其中第一维度LP收益,下设两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共同组成第一维度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风险投资机构评价体系中第二维度的政府信赖度,下设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如表2所示。第三维度创业企业增值,下设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其中财务表现与经营表现则根据其各自的三级指标进行测算,如表3所示。第四个维度大众认知,下设2个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如表4所示。以上为风险投资机构评价体系的4维指标构建,在赋予权重的时候,在初期学术验证阶段以及评审委员会不能构成规范行权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组合权重法,即综合层次分析法、德菲尔法、两两对比法、AHP法来确定权重。但在实践推广中,成立合理规范的评审委员会来确定权重则更有利于体系的应用和手中的理解。(2)针对风险投资家。根据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对风险投资家有直接期许和要求的主要有三类群体:LP、GP以及创业企业,间接感知的则是社会大众。其中,部分风险投资家本身就是LP或或者GP,而随着风险投资行业本身的丰富化,某些富有群体或个人虽然没有加入投资机构但也对创业企业进行投资,成为实际上的“天使投资人”,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各行各业开始出现微型的个人工作室,这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在为风险投资家设计评价体系时,也需要设定三个权重灵活的维度,出具三分不同的榜单。我们将风险投资家与LP、GP和创业企业的直接责任要求设定为业绩能力、管理能力[16]和运作能力3个权重灵活维度,同时加入业界影响力作为权重恒定的第4维度,作为风险投资家自身以及社会大众对其的要求。在风险投资家评价体系中我们设定4个维度,9个一级指标。由于对人的评价多位定性评价,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定性转为定量评价的计算。在学术上可以用模糊评价法、灰色评价法等数学方法解决定性到定量评价的问题,在权重上可以采用AHP法解决权重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倾向于在数据收集阶段,比如问卷设置上解决定性向定量转化的问题,以便向业内公开。
4.体系应用
(1)评审委员会的规范。首先,评审委员会必须涵盖4个领域内的权威人士,即LP、GP、创业企业和政府,并且确保四方人员无直接利益关系或冲突,并由制榜单位的研发人员,组成五方评审委员会,才符合行权条件,可以进行权重的讨论和评价过程中一些列问题的解决;其次,评审委员会的人员比重,需根据榜单受众不同,及时调整,调整工作由制榜单位进行;第三,评审过程中,需杜绝外界干扰,以避免发生评选合谋事件,影响评选公平性。(2)数据处理。在构建新体系之初将新体系规范在适应性、准确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时代性等五大原则之下。同时使体系兼具公开性和服务性、数据全面性和均衡性、体系平衡与丰富化的特色。并以风险投资机构的评价体系和风险投资家的评价体系为两大模块,风险投资机构以LP收益、政府信赖度、大众认知度和创业企业增值为4大维度;风险投资家则以业绩能力、管理能力、运作能力、业界影响力为4大维度,分别进行下级指标的设置和数据的操作。在新体系的应用规范上,公开确定了评审委员会的行权条件和数据的处理要求。以保证新体系科学、客观、公平的运行。
三、研究结论与讨论
1.结论
根据现有体系,分析出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投资家评价体系的受众分为LP、政府、创业企业和大众这四类,同时发现每一类受众对榜单的关注点不同,对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投资家的要求不同,认为现存榜单具有普适性的特点,但缺乏针对性的原则。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存在数据广泛性、真实性与及时性的问题,评选委员会行权的不规范现象,以及体系构建的逻辑性失衡都使现存体系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鉴于以上对现有体系的分析,本文在构建新体系之初即提出了适应性、准确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以保证新的评价体系在以上五条基本原则的约束下发挥作用。新的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投资家评价体系具有公开性和服务性、数据全面性与均衡性和体系平衡与丰富化的特点。既保证了受众对榜单的监督权力,也保证了体系本身的丰富性与平衡性。本文在权重赋予、定性向定量转化的方法研究上,仅限于提出讨论意见,并未直接给出一套确定的计算方法。其一是考虑到实践界操作数据的便易性,其二是考虑到受众的认知程度,因此没有直接给出学术计算过程,但在体系的学术验证阶段,建议体系应用者按照严谨的学术计算方法进行操作。总之,现有的风险投资机构评价体系与风险投资家评价体系的应用主要由实践界几个权威的评价机构进行构建与探索,而学术界对此研究较少。因此,本课题的开拓性价值极强,一方面对实践界中混乱的榜单门类进行了逻辑性的归纳和梳理,使本课题提出的体系清晰明了,另一方面在学术上的创见沟通了实践界与学术界、应用与理论的桥梁,为学术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同时,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界受众对榜单门类的需求也在逐渐细化,因此本研究无法满足在一套指标内受众的全部需求,一些时代性较强的榜单门类,可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归纳至体系之内,使其更具逻辑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电力企业,风险管理,定量风险评估
0、引言
电力作为高风险产业,不仅源于其公用事业属性,以及技术资金密集、供求瞬时平衡、生产运行连续等特征,同时电力项目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沉没成本高,而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的深入,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电力交易关系复杂,不同主体之间协调困难,电力行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电力市场风险增加。根据“十一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发展的现状,增强风险意识,树立风险观念,加强风险管理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本文在阐述了企业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流程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以期推动电力系统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1、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风险作为客观存在,要求人们考察研究风险时,要从决策角度认识到风险与人们有目的活动、行动方案选择及事物的未来变化有关。风险的形成过程和风险的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特征共同构成风险形成机制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基础。
人们一般对风险持厌恶态度,都想减小风险损失,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优化。风险管理的提出与发展与企业发展状况、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科,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之后传到西欧、亚洲、拉丁美洲。美国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都开设风险管理课程。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估计;既要求理性,又要求人性;不但需要多学科理论指导,还需要多种方法支持。
源于风险意识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三大部份。根据风险形成的过程,风险分析需要进行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估计需要进行频率分析与后果分析,而后果分析又包括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可得到特定系统所有风险的风险估计,对此再参照相应的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判断系统的风险是否可接受,是否采取安全措施,这就是风险评价。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总称为风险评估。为进行风险定量化估算,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QRA)。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方案,以控制、抑制、降低风险,即风险控制。风险管理不仅要定性分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损失状况,而且要尽可能基于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业企业也希望将风险损失价值化并给出货币衡量标准。风险管理就是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者密切相联的动态过程,见图1。
2、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与基本流程
为有效实施风险管理,企业应由专门的组织及相关人员按一定程序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工作。据《幸福》杂志对美国500多家大公司的调查知,84%的公司由中层以上的经理人员负责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趋势是董事会下属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组织实施的流程是:①制定风险管理规划;②风险辩识;③风险评估;④风险管理策略方案选择;⑤风险管理策略实施;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
3、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QRA)
电力企业QRA的建立与发展从内部来看,不仅已有可靠性分析、安全分析、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各专业分析作基础,从外部而言有电力用户、政府与社会公众、咨询机构等众多相关主体的关注。电力企业QRA对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QRA有利于企业将风险水平控制在规定标准的风险水平之内,并符合最低合理可行原则;通过开展QRA可帮助企业全面识别风险,并按轻重缓急排序,以有助于管理者将精力、财力、物力集中于风险控制的重要紧急领域,使风险管理决策更为合理、效果更好、成本最小;通过对各种风险控制方案或安全改进措施进行QRA,使决策者对方案措施进行优劣选择,为公司提出决策支持。电力企业的风险将对其它企业和主体带来连带影响,并产生放大效应,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优质是各行各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共同的愿望。电力企业实施QRA具有现实意义。
3.1 电力企业QHA的基本框架模式
电力企业QRA是指在工业系统QRA的基础上,考虑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特点及运行规律,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化进程而以概率模型表征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为便于实施风险管理,保证风险评估质量,满足风险评估过程各阶段的不同要求,构建如图3所示的适用于电力企业QRA的基本框架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允许依实际情况而有所改变。
3.2 电力企业QRA的主要工作内容
(1)确定目标及范围。包括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待分析系统的设备配置、工作流程、资金、人员、管理、信息、地区、人文环境等,即确定QRA实现目标和实施条件等。
(2)风险辨识。即找出待评价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安全检查看系统是否达到规范要求。风险辩识的基本途径有历史事故统计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ZOPS)、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急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ETA)、风险分析调查表、保单检视表、资产风险暴露分析表、财务报表、流程图、现场检查表、风险趋势估计表等。为配合保险公司对出险事项的处理,可采用从下至上的归纳法、从上至下的演绎法及两者综合运用。针对特定风险,可选用基于系统平面布置的区域分析、隐含事件分析、德尔菲法及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风险事故网络法等。风险辩识不只局限于系统硬件,还应考虑人为因素、组织制度等系统软件。
风险综合集成是指对所有风险按其特性类型分门别类加以汇总整理。因电力工业特点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特点,把电力系统风险按厂网分开的行业结构进行分类。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主要有电源规划风险、报价竞价上网风险、供求平衡风险、市场力抑制风险、备用容量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项目风险、中介机构风险等。对于电网企业而言,主要有电网规划风险、电网融资风险、购电电价风险、电力交易转移风险、辅助服务风险、成本分摊风险、输电阻塞风险、输电能力风险、备用率风险、电力监管风险等。另外,电力企业还将面临电力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风险及电能质量风险等。
风险综合集成后的初步风险分析是对已辩识出的风险进行初步分析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或水平。风险水平低的可忽略不计或仅作定性评估,风险水平高的要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进行定量评估。
(3)频率分析。即确定风险可能发生的频率,其方法主要有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故障树分析与失效理论模型分析。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是根据有关事故的历史数据预测今后可能发生的频率。因此要建立
风险数据库,既作为QRA的基础,又作为风险决策的依据。故障树分析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逻辑分析法,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系统失效(顶事件)与基本部件的失效联系起来,根据基本部件的失效概率计算出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失效理论模型分析是在历史数据与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某种失效理论模型来计算风险发生频率。
(4)风险测定估计。根据风险特性及类型,运用一定的数学工具测定或估计风险大小。常用方法主要有主观估计法、客观估计法、期望值法、数学模型法、随机模拟法和马尔可夫模型法等。
(5)后果分析。即分析特定风险在某种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及损失。其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情景分析通过事件树模型分析特定风险在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损失分析是分析特定后果对其它事物的影响及利益损失并归结为某种风险指标。
(6)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应遵循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ALARP原则是指任何系统都存在风险,而且风险水平越低,即风险程度越小要进一步减少风险越困难,其成本会呈指数曲线上升。也就是说,风险改进措施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最终趋于零,甚至为负值。因此,必须在风险水平与成本间折衷考虑。如果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所得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之上,则该风险被拒绝,如果风险水平在可接受线之下,则该风险可接受,无需采取风险改进措施;如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与可接受线之间,即落人ALARP区(可容忍区),这时要进行风险改进措施投资成本风险分析或风险成本收益分析。
分析结果如果证明进一步增加风险改进投资对电力企业的风险水平减小贡献不大,则该风险是可接受的,即允许该风险存在,以节省投资成本。ALARP原则的经济学解释类似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样,风险与风险措施投入间的风险曲线也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3.3 电力企业QRA常用方法
根据电力企业QRA的工作内容和实现要求,结合电力企业本身特点,电力企业QRA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即实施安全检查的项目明细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技术和故障模式影响分析与致命度分析(FMEACA)技术;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技术;事件树分析技术;基于概率影响图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可靠性工程技术期望值法、风险主观、客观估计法、模糊评估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