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32: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药培训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中医药;留学生;汉语培训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非典中取得的成效,中医药在西方社会越来越多的被认识与重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中医药。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中医药专业课程已成为普遍现象。中医院校如何通过特色汉语培训引导学生克服语言障碍,顺利进入中医专业学习,成为扩大中医药海外影响,培养中医药海外人才的重要研究课题。
1 中医院校设置汉语教学的特殊性
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医往往必须首先学习汉语日常用语,掌握基本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国内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以对外汉语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专门语言学校看来似乎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其实不然。这是由中医药专业本身的文化特性与专业特性所决定的,这些特性为中医院校设立中医特色的对外汉语培训课程提供了依据。
1.1 中医药本身的文化特性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一方面,掌握日常生活中必要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是客居中国饮食、交通、购物、旅行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中医药本身的文化特性决定了必须对求学的留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专门汉语培训,这种汉语培训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需要,更主要的目的是培养进入中医专业学习的应用型人才。中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人看来,医理、命理与地理都为同一道理。要学好中医,必须把握好中国的民族文化精髓,否则,弘扬中医只能是无源之水。中医是依附在中华大文化之上的,是以中华大文化为基源、为灵魂的生命科学,一部中医史就是一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与科技发展史。对留学生的关于中国文化整体观念的灌输应该是一个长期而循序渐进的过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能够在留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就对其进行有意识的文化意识的灌输培养,在其今后的中医药专业的学习中必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附着与语言教学之上的文化教学应贯穿与中医专业留学生学习的整个进程中。而这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安排只有在中医院校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实现并完成。
1.2 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临床教学需要决定了中医专业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普通语言学校的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以学生能够流利的使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的为培养目的;而日常交际用语与中医医学用语有较大的区别,在学生掌握汉语日常用语的基础上进行中医医学用语的专门训练,是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临床教学实践的客观需要。
2 在中医院校开设汉语培训将面临的困难
2.1 如何配备一支高质量的跨学科的教师队伍:教师配备的好坏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外汉语教学首先必须配备一批编制稳定的、具有正规教学资格的对外汉语教师。由于汉语学科与中医学科学科的交叉特点带来了师资建设的一个矛盾,一方面,具有正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的教师不一定了解中医药专门知识;另一方面,中医药专家不懂汉语教学的专门知识与教学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不仅要加强教师的跨学科培训,还要加强汉语教师与中医专业教师的合作与协商,只有这样才能编写具有针对性、特色性的中医药专业留学生的汉语教材。同时,教师在课程设置与课程教授中要循序渐进的体现专业知识的渗透。
2.2 如何明确教学目的并设置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于中医药专业的学者来说,汉语与文化并非一到两年的就能完全学好,汉语学习过程应贯穿专业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在教学上,明确不同教学阶段的培训目标和培训方式,针对学生不同的汉语熟练程度设置不同的学制,可以设为基础班、速成班等班种,由学生自由选择。一般来说,由公共汉语向中医汉语学习的过渡,主要在第一学期完成,这一学期主要解决留学生的日常生活用语障碍,加强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训练;其次进入由公共汉语向中医汉语学习过渡阶段,在语言训练中有意识的加入与中医药有关的文化课程学习;最后完成由中医汉语向中国专业课程学习的过渡。
2.3 如何体现中医药院校汉语培训课程的特色:体现中医院校的特色是开展汉语培训的关键。也是中医院校汉语培训与普通汉语培训课程的区别所在,是中医院校开展汉语培训的前提。特色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3.1 加大医学用语的训练:在教材编写中,加大医学用语的交际训练,多加入中国民间流传的医学惯用语、俗语、成语,教会学生使用“常用医学词汇中英文手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结晶,语言和词汇能够更加鲜明的反映一种文化的特质。中国古代至今形成并流传了一大批涉及医学的熟语,在教材中适当的编写一些通俗易懂的医学熟语(惯用语、俗语、谚语),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某些中医文化现象,增加教材的趣味性,使学生对中医文化有更多感性的认识。
2.3.2 开设多样的中中医文化课程。
可以给学生开设气功、书法、文学鉴赏、烹饪等课程。气功是中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医疗保健、祛病、强身活动,以注重实践的方法,进行“精”、“气”、“神”的锻炼,以自我调控,实现生命优化“稳态”,激发潜能的一门科学;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中国饮食文化最典型之处,在于体现饮食与滋补相结合,其中体现的,便是针对人体营养吸收的阴阳调和——及孔子的“中庸之道”。从医学保健理论上看,通常人体需要何类营养成分,便会产生相应的口味倾向。以外界成分补充体内之不足,以此达到阴阳调和、平衡人体机能之功效;在开设的中国文学鉴赏课中介绍部分中国古代的涉医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提高文学鉴赏与文学修养能力的同时,获得相关医药知识。
有专家指出,中医药国际化的突破口是积极对外传播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宣传比中药出口更为重要,中医药的发展的国际化需要中医大夫来支持,而在中国培养国外优秀中医药人才首先必须扫除语言障碍,了解中国文化,这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基础,由此可见,中医药院校汉语培训项目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贾谦, 杜艳艳,吴运高,杨巨平.中医药: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J].中国药业,2002年第11卷第2期
[2] 何敏, 曹瑛.儒家饮食观与中医 [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12月第4期
[关键词] 初级工;职业能力;提升需求
[中图分类号] G72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a)-113-02
1 调查研究目的
为使企业培训及职业院校培训课程的开发能更切合企业人才职业能力提升的需要,使企业在职工作人员的继续再教育能真正提升其工作能力,使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更有成效,特选择在职就读大专层次学历的学员进行“职业能力提升需求”调查。通过调查分析,一是了解正在就读大专层次学历教育的在职初级工在企业的分布情况,为以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招生工作提供参考,以减少广告、宣传费用的投入和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根据学员现有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和希望在哪些方面提升其职业能力、对继续再教育的内容要求等,帮助培训部门了解生源现有工作岗位性质、人员结构、职业能力提升需求及其所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发展动态及用人要求,为继续教育进行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与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安排提供反映实际需要的参考依据,使学员在学习期间能真正达到提升其职业能力并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更好地为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三是通过与学员的信息交流,建立培训部门与企业间信息沟通的渠道,使培训部门以较低成本获取行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信息,为培训课程的开发或丰富提供信息来源。
2 调查研究方法
以在广东化工制药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2004级成教大专学员为调查对象,根据目的、要求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有成教学员的学历、现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及岗位工作能力、希望在哪些方面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对继续再教育的内容有哪些要求等,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分类统计与分析、提出建议。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223份,其中有效答卷211份,经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初级工在企业的分布情况与启示 正在接受大专层次学历教育的在职药品生产与流通企业初级工在广东省药品生产企业的占33.65%,在药品流通企业的占66.35%。受调查初级工在药品经营企业各业态的分布情况是:在医院药房占52.82%,在批发企业占26.76%,在零售企业占20.42%。此结果说明需要进行职业能力提升的初级工主要是在药品流通企业,且在医院药房及药品批发与零售企业各占一半。
初级工在企业的岗位分布情况与启示 经分类统计,受调查初级工在药品生产企业的岗位分布为药品生产占64.81%,质检占35.19%,提示药品生产企业初级工以生产操作工为主,其次为质量检验工。药品经营企业初级工在企业的主要工作岗位分布情况为:在药品批发企业主要岗位及比例(表1)。
表 1 药品经营企业初级工在企业的主要工作岗位分布情况
在药品零售企业主要岗位有店长与营业员,其中营业员占89.66%;在医院中西药房从事药品调配的占97.33%。上述结果说明,在进行培训或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时要注意:药品批发企业以销售、质量管理和药品保管养护三个岗位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升需求为主;药品零售企业以营业员岗位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升需求为主;医院药房以药品调剂员岗位人员职业能力提升需求为主。
药品生产与流通企业初级工岗位职能提升需求分析与启示(表2、3)
表2各岗位从业人员共同需求与启示
4 讨论与建议
对在职大专层次初级工职业能力提升需求调查,是职业院校及培训部门以较低成本获取市场需求信息的有效途径,但调查结果受样本量较少和地域局限性的影响,在参考时要特别注意。建议同类型,不同地区的院校及培训部门或企业都进行类似的调研,信息共享,使调查结果能更真实地反映某一行业的市场需求,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另外,各院校的年度累积数据均可反映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可作为地区性市场需求预测的参考。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时,特别是职业能力需求方面的描述受被调查对象的综合素质与表达能力影响,建议通过比较相同岗位人员的描述来综合完善,以了解某一工作岗位能力需求的全貌,对所开发的培训课程内容涵盖面更广,适用性更强提供正确的指导。
[参考文献]
[1]王玺.最新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及测评实务[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2]清华大学管理学院中国工商管理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工商管理研究备要――现状、趋势和发展思路[M]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上海质量管理协会医药委员会.药品GSP认证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4]晏维龙.交换、流通及其制度――流通构造演变理论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采购信息化是一个新兴的软件应用领域,采购信息化理念也尚未被业界广泛接受和认可。因此,BDL公司的市场推广活动,便面临着教育客户和市场拓展的双重压力。但是,传统的广告和宣传手段,由于沟通受众过于泛泛,真正接触的目标客户却寥寥无几,营销支出的投入产出比太低。这些营销活动,的确有助于提升BDL公司的品牌形象,扩大公司的影响力,但是,对于发掘潜在客户和项目机会的帮助似乎不大。为此,BDL公司找到了鼎智管理咨询公司,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了解和分析BDL公司的情况后,鼎智的咨询顾问认为,企业信息化软件作为一种典型的工业品,它的目标细分市场和潜在客户企业是易于明确和可界定的。经过合理的筛选,BDL公司可以逐步建立目标客户数据库,将营销预算的重点投向这些目标客户,与目标客户进行针对性、持续性的接触和沟通,并逐渐发掘出有意向的潜在客户或项目机会,从而为公司创造直接的收益机会。
因此,咨询顾问建议,BDL企业的市场营销,应该由原先的大众营销模式,逐步转向细分营销、定向营销和直接营销模式。BDL公司通过对目标细分市场的合理选择和适当专注,并借助数据库营销、电话营销、会议营销等直接营销手段,提升市场与销售活动的绩效,提高市场营销支出的投入产出比。
对于企业信息化软件产品,产品最重要的销售卖点是软件所凝聚的管理理念。而宣传管理理念的有效手段,则可采取管理培训课程、现场交流会和技术研讨会等方式。对于初次接触的陌生客户而言,管理培训课程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由于BDL公司处在新客户开拓初期,因此,咨询顾问建议BDL公司采取会议营销的方式,以挖掘潜在客户和项目机会,改善传统营销方案的不足。
会议营销在高科技营销和产业营销等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通过会议营销,可以集中接触潜在客户、宣传和展示企业形象、教育和讲解企业理念、深入介绍和演示企业产品、有效了解客户需求、挖掘潜在客户和项目信息。会议营销的具体形式包括:客户研讨会、技术演示会、技术培训会、专家交流会、媒体沟通会、现场推广会、渠道招商会、商会议等。
但是,由于直接营销的手段和力量的不足。许多企业在举办会议营销时,主要的参会对象是企业的老客户、合作伙伴或是一些非目标客户,从而造成了“会议现场很热闹,销售工作无实效”的怪现象。因此,一个设计不佳、执行不力的会议营销,是难以达到挖掘到潜在客户或项目机会的目的。
针对BDL的会议营销方案,咨询公司和BDL公司共同设计了一个“全面削减采购成本和采购信息化”的专业培训课程,通过培训内容的合理设计,使得培训课程既能潜移默化地介绍BDL公司软件的采购管理理念,同时又能展示BDL采购解决方案的应用案例。此外,咨询公司和BDL公司还在培训的整体氛围上达成了一致。双方一致同意,培训和讲授内容应该显得比较中立和公允,广告和营销色彩不宜过浓,否则对于那些初次见面的企业用户就显得过于唐突了。
接下来,会议营销的工作重点,便是如何有效地吸引和招收到BDL的目标客户报名和参会。根据BDL公司的产品特点,咨询公司从行业企业数据库中,基于BDL公司提出的目标客户标准,包括行业类型、企业规模、联系部门等,精心筛选出合适的潜在目标客户。之后,咨询公司便综合性地采用电话营销、传真营销、信函营销、网站营销、邮件营销等方式,在四周时间内,成功地为BDL公司邀请到北京地区的40余家大中型生产制造型企业参会。这些客户分布在普通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子通讯设备、医药制药、化学工业、政府采购、金属制品等生产制造领域。参会的客户都是BDL公司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企业,客户所在企业的年度采购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年度销售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并且70%的参会人员都是采购、供应、物资等领域部门经理级以上的关键决策人,这也正是BDL公司销售代表最希望见到和结识的人员。
通过此次会议营销活动,BDL公司有效地接触和结识了潜在目标客户的关键决策人员。同时,目标客户也比较完整地接受了专业的采购信息化理论培训和学习,初步认同和接受了BDL公司产品的管理理念,这为BDL公司后续的销售跟进、市场开拓、项目洽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一般的,企业产品或方案的常见销售过程如下:
1、分析产品特点和市场形势,选择目标细分市场、确定市场定位。
2、筛选和整理候选的目标客户数据库,通过电话营销、电邮营销、函件营销、网站营销、传真营销等方式,接触目标客户,介绍企业的产品或方案,并逐步挖掘出具体的目标客户。
3、与目标客户进行深入地沟通、接洽和演示,将其转变成为企业的实际客户。
在上述三个过程中,第一个阶段的工作是策略性的,需要结合企业战略发展阶段、企业核心竞争力、行业竞争态势、企业产品和方案的特点,来分析和确定目标细分市场;第二个阶段的工作是事务性的,非常烦琐、耗时;第三个阶段的工作是艺术性的,需要企业的优秀销售人员与客户进行深入沟通和洽谈,把握客户心理,发掘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增值或定制服务。
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由加工生产转入到品牌竞争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品牌的力量,开始注重自我品牌的塑造,希望通过产品或企业知名度的提高,扩大市场,打响品牌,甚至走出国内进军国际市场,医药行业更需如此。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自成立初期就需要着重品牌策划,更需要拥有自己专业的品牌策划队伍来运营。为了求生存、谋发展,企业家就必须全面提升品牌战略管理水平,加速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和进程。企业家已深刻认识到提升企业品牌战略管理水平是企业品牌制胜的关键,势必需要大批懂品牌定位、品牌创新、品牌管理,需要善经营、能创新、敢开拓的营销策划师。而我国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与此严重脱节,导致了营销策划师人才的大量紧缺,作为白金职业的“中国营销策划师” 薪酬也从几千到十几万不等,一些外企开出年薪高达30万元甚至上百万。数据统计显示:未来的中国将需要300万各种层次的营销策划人才,而中国受过专业系统训练的品牌策划师不足千人,人才需求的缺口非常大。
职业堪比总统,行业人才奇缺
广告大师奥格威有句名言,“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广告人和策划师职业范畴差不多,只是分工略有差异,可见策划师的定位非同一般!策划师相对于广告人更加需要创新。策划的过程就是一个极具科学性的系统工程,是集调研、诊断、规划、创意、设计、决策、执行等于一体的一连串的智慧工程。作为策划师,应在对市场和竞争基础上进行评估,对客户的短期和长期目标有充分了解后,发扬优势、避开不足,充分整合客户现有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使其更具核心竞争优势,以实现其目标。策划师就是整个营销运作过程的军师、参谋,其地位与影响力不言而喻。
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中把策划专业人才公布为十大稀缺人才之一。在全世界经济的中心美国从事创意策划的人才,占到美国各类人才比重的45%以上。策划师职业被专家和学者称为撬动经济的杠杆!策划师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及组织所认可,诱人的高薪以及就业前景,使策划师成为炙手可热的“黄金职业”但是,营销界的策划大师史玉柱也曾坦言,在中国,好的策划师太难找了!
据了解,全国有策划师资质的企事业单位策划人员数量不到一万人,而注册策划师的数量更是不到策划师总人数的30%,专业注册策划师的缺口竟高达数百万人,而从事医药行业的专业策划师更是少之又少!
专业培养给力,品牌营销提速
桑迪首席咨询官张继明先生说过:“品牌时代已经来临,专业策划师将炙手可热。主宰21世纪商业命脉的将是策划,谁占领了策划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先机。创意改变命运,策划引领未来!”
新竞争时代困难重重,药企欲想在白热化竞争环境中谋发展、求出路,一定要培训自己的职业策划团队,加深对医药环境的了解,加深对竞争形势的分析,洞察对自身的客观评判,做好定位谋划品牌,为企业及品牌寻找核心差异,并进行卓有成效的营销传播推广,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强者!
针对目前现状,上海师范大学率先成立了“国际注册策划师培训中心”,开设了国际注册策划师职业资格与专业资格双认证培训项目,由国内外资深策划专家亲临授课,并以实用为导向进行授课,丰富的案例分析,创新的教学模式。此进修班为医药行业搭建了“黄金人脉资源”,让策划人才能轻松结识各家知名人士、媒体及医药精英,为组织和个人构建了最有效、最快捷、最和谐的“黄金人脉”,使策划师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掌握更多的策划方法,快速为企业提升销量,打造品牌。
培养职业策划师,你还需等待什么?
本次医药健康领域的培训班全权委托上海桑迪咨询营销机构(简称“桑迪咨询”)进行招生。桑迪咨询是中国10大营销咨询机构,品牌6力营销的创导者,专注医药健康领域营销咨询达11年,服务过两百家医药保健品企业,具备丰富的行业资源,桑迪针对行业特点对此次培训课程设置也提供了专业的参考意见。
提到澳大利亚你想到的可能是悉尼、墨尔本、大堡礁,还有袋鼠和树袋熊。其实,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不仅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和“骑在羊背的国家”,它的职业教育也是独具特色和全球领先的,足以令你脑洞大开。
澳大利亚早期的职业教育是以从英国移植的学徒制为主,之后逐渐出现了技术学校、技术学院等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从1995年开始,澳大利亚政府逐步重视职业教育,建立了澳大利亚资格框架,将所有的义务教育后的教育和培训资格统一到国家资格体系中;开发国家“培训包”制度,培训包逐渐发展遍及各个行业;并从1998年开始实行新学徒制,把实践工作与有组织的培训结合起来,将实际操作与层次分明的培训课程有机结合,颁发全国认可的学历资格证书:AQF1-- 4级证书。所有的新学徒制培训项目授予的学历都和澳大利亚学历资格框架中规定的学历相吻合。
将教育和培训统一的框架体系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以下简称AQF)的特色是在义务教育之后,在教育和培训方面构建了一个全国统一的、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教育和培训证书体系。它共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高中、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AQF共有12级资格。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就可以选择一级证书和二级证书要求的职业教育课程。高中毕业进入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以下简称TAFE)或培训机构,在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课程学分将得到承认,可以直接学习后续的课程模块。学生从TAFE或培训机构毕业后,也可以进入大学学习,他所学习的相关专业课程将视大学的专业情况全部或部分得到承认。可见,澳大利亚的教育与培训之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相互衔接,互认学分,既有利于就业,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造。
涉及各行各业的“培训包”
“培训包”可谓澳大利亚政府的创举。“培训包”由国家行业技能委员会、行业机构或企业共同开发,包括全国行业能力标准、评估指南和国家资格培训框架。由行业技能委员会(或企业)开发的培训包被“国家质量委员会”认可和采纳后,就作为国家技能框架内的全国行业培训进行统一,作为澳大利亚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设计开发培训课程的共同依据。根据国家颁布的全国行业培训包开发的课程及由此颁发的职业资格被全国承认,不需要再认证。全国行业培训包每三年进行一次评估和更新,以满足行业发展变化的需要和解决培训包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澳大利亚实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机构主要有TAFE、部分私立的培训机构、成人社区教育机构、一些企业的技术培训中心。其中TAFE学院是澳大利亚政府资助的最大的公立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主要由各州政府管理。
接纳77岁学徒的“新学徒制”
澳大利亚政府于1998年实行“新学徒制”培训计划,并逐步取代传统的学徒制。新学徒制规定,提供学徒培训的雇主与学徒之间应签订培训合同,同时培训合同要在相关的州和地区的培训局注册。培训机构或企业和学徒双方达成培训协议,即可获得政府的财政资助。新学徒制的培训项目和依据标准是AQF和在资格框架下的培训包。
新学徒制是一种集就业前和在职培训于一体的培训模式,开发了“兼职学徒制”“学校本位学徒制”等新学徒制类型。兼职学徒制面向兼职就业者,由于兼职工作的性质,学徒制周期相对较长。学校本位学徒制面向在校生,也是一种兼职性质的学徒制,学徒的在岗培训仍然在企业完成,只是时间比例较小。
新学徒制的行业职业覆盖面非常广,目前已由传统的行业向信息、医药、零售业、旅游及服务业发展, 已经包含3500个职业。新学徒制对参加学徒培训的人员年龄不限制,任何人只要完成了义务教育都可以参加学徒培训,包括毕业青年、在校生、成人求职者和在职员工等。从年龄分布上看,25岁及以上年龄的参加者占比超过了四成。据报道,学徒中年龄最大的甚至有77岁。
三方共同承担的培训工作
学校、培训机构和企业共同承担培训工作。澳大利亚产学结合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产业或行业是教育内容和标准的制定者,企业首先提出员工培训的需求和目标,学院等培训机构派人与企业的专职培训教师共同研讨、制定培训项目数;二是人才培养过程实施“为职业”的教育,从一开始就必然与其职业发生密切的联系,不论是少量的校内实训,还是大量的实际企业顶岗都是如此,且其顶岗的岗位就是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
学院的某些课程必须在企业内实习完成,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要记关键能力培训日志。培训日志涉及了企业基本信息、组织背景、企业培训目标、工作记录等内容,记录学生在工作地点所完成的各项工作及完成时间,并由企业培训主管对其所具备的能力进行考核并签字。培训日志还对关键能力进行了具体解释,并设计了学生自我检测栏目,以便学生随时明确自己所具备的能力,掌握培训进度。
秉承终身学习理念的职业教育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建立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之上,办学重点是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形成了“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良好机制。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提供的教育和培训,主要任务不是高等学历教育而是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教学完全按照行业规范来进行,贴近实际,并且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和课程设置,紧跟经济发展步伐。澳大利亚TAFE学院60%以上学生年龄是25岁及以上,60%以上的学生是在职人员。参加培训的人员、地点、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很灵活,从而造就了澳大利亚独特的终身教育体系。
2002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先后多次拜访国务院扶贫办有关部门,提出了教育扶贫的理念和目标:计划3年内,在10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立远程教学站,并向这些教学站输送远程课程,实施教育扶贫工作。
这个设想的初衷是充分利用学校在教育和技术方面的综合优势,探索建立一种“大规模、可持续、见实效、能推广”的远程教育扶贫模式。
2003年9月12日,在国家有关部委挂职干部的帮助下,第一批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开通仪式暨教育扶贫工作座谈会举行,这也标志着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顺利启动。为了实现短时间内大规模建站的工作目标,清华大学充分结合国务院扶贫办定点帮扶的政策,探索出了一条规范化建站的模式。在帮扶单位的协助下,清华大学选择了安徽阜南、重庆丰都等16个国家级贫困县实地考察,在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积极响应后,学校邀请承办单位亲临清华大学参加建站培训,免费赠送卫星设备,并派人进行安装调试。这些教学站建成后,立即组织了针对干部和中小学师生的培训课程,通过远程方式播送给了各教学站,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2005年9月1日,原定初步目标的最后一批教学站开通典礼在清华大学举办。至此,全国已有26个省区市建立了100个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
在实现第一步目标的同时,学校深刻认识到100个县还远远不够――全国还有很多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需要教育资源。学校扶贫办决定在2011年百年校庆前,将教育扶贫工作基本覆盖到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011年3月,在百年校庆来临之际,清华大学已经在53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立了远程教学站,同时在全国各地设立教学站1018个,其中297个设在了县委党校,少数设在区委和市委党校,482个设在教育系统的培训机构或学校,包括教师进修学校、普通中小学及职业教育中心,239个建在计生工作站。至此,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建站工作基本告一段落,工作重点转为研讨、开展各类培训工作,利用教学站更好地为欠发达地区服务。
远程教学站的建立为通过培训开展教育扶贫提供了技术和组织平台。借助这一平台,清华大学过去十年间一直坚持为贫困地区提供贴近需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和培训工作。
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以培训贫困地区中小学师生及党政干部为主。在中小学教师方面,培训针对中小学校长、班主任、教研员、各科目老师、教育局长等展开。在香港伟新教育基金有限公司赞助下,每年开展16期专题培训,包括班主任工作、各科目老师新课改形势下如何教学、校长教育管理、心理辅导老师培训等专题;同时开展1期高考考前辅导课程,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分享高考最新信息及如何备考。
干部培训方面,基本涵盖所有党政干部以及后备干部,给地方干部提供县域经济、依法行政、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共管理、政府新闻发言人、公共危机管理等专题培训。
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采用远程和面授相结合的方式,针对贫困地区需求设置培训课程,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实现实时互动。
“请进来”就是把贫困地区的各类人群请到清华大学来参加针对他们自身发展的培训。以2012年为例,清华大学举办了16期中小学教师培训,10期干部培训。清华大学每期还邀请60-80名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或领导干部来校参加面授学习,他们一般只需由地方负担往返路费,培训费用和在清华大学的食宿全部由学校免费提供。
“送出去”包含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卫星设备和教育扶贫远程教学站,无偿将清华大学的课程资源直播或者录播至贫困地区,每年约提供3000学时。第二,把清华大学的优秀教师及学生送到贫困地区开展巡讲及支教活动,让贫困地区的各类人群面对面地与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以2012年为例,“送出去”优秀教师及学生的项目包括:清华大学领导力论坛、中美大学生暑期教育扶贫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周末支教活动、清华大学中小学教师巡讲活动等。
关键词:中药士 培养模式 实践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b)-0203-02
中医药职业教育中药士人才的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尚未健全,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培养高质量的中药士人才较为困难。中药专业作为江西省医药技师学院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专业建设项目及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支持专业,在长期探索、改革与不断创新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中药士人才培养模式,希望通过该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构建中医药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提供一定的经验。
1 职业院校对中药士人才的培养现状及问题
传统中药士的培养只是侧重于基础专业和考核技能的培训,很少涉及对中药服务等更为重要的临床中药学知识和实践技能服务的培养[1],导致出现培养的中药士单纯从事药物的配发、核对等基础性工作的尴尬局面,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无法发挥中药士的真正作用。当前中药士培训模式仍然与实际应用存在一定差距:(1)缺少对应的医疗及连锁药店等合作单位为中药专业提供实践教学,难以保证中药专业实践课程的数量与质量;(2)缺乏有高质量师资力量的相关中药士资格考试培训;(3)对中药士的培养单纯满足数量需求,对质量要求不够重视。
2 该院中药士人才的培养模式
2.1 中药士人才培养的特色教学及培训模式
2.1.1 教育定位及培养目标
明确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前提[2]。由于中药士资格考试报考资格明确要求考生具备中药学专业中专或专科学历,因此,该院合理定位将中药士培养融入到3+2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即学生经过三年学习后可取得中药专业中专学历,再经过两年培训教育后可同时获得高级技工证书。
2.1.2 探索和实践“六融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六融通”即人才培B与企业需求、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实训环境与企业文化的六融通。与广东大参林药店连锁有限公司、温州市布衣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连锁药房开展校企合作,进行“六融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实践。
2.1.3 课程与岗位结合
(1)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职教专家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开发团队,对接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并考虑到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以“中药技能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按实践导向重新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构建并实践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2)与企业共同开发一体化核心课程。与企业共同制订《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中药调剂技术》3门一体化核心课程标准,进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确定一体化教材编写框架,编写出《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中药调剂技术》3本校本教材及3门课程教学信息化资源包。主、参编统编教材4本。实施了以典型项目和案例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2.1.4 教室与药店结合
(1)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共建9个校外实训基地,江西益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等投入大量资金以提供足够先进的连锁药店设备和实际训练所需的原材料,以供学徒实践学习所用,并且能够提供足够的岗位让学生实践。
(2)校企共建校内一体化实训室。同时学院与企业共同设计、建设了与岗位接轨的校内综合大药房、中药调剂一体化工作站、中药认药一体化工作站、中药炮制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实验实训室。
真正实现学生教室即药店,学生零距离接触企业,缩短岗位适应期,学院也为企业提供技术力量和职工培训的需求,学生、企业、学院实现三赢。
2.1.5 打造一支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
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兼职教师培养计划”。建立校企“互聘共培”师资队伍的长效机制,建立学校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和服务企业制度,实现学校与企业人力资源共享、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互聘互兼,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的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
2.1.6 开展中药士培训班工作
(1)严格选拔培训学生及教师。该院对中药士的培养采用严格的培训教师和受训学员双淘汰选拔制度为主。首先在3+2中药专业三年级学生中进行中药士培训班招生宣传,采用班主任推荐及自愿报名的方式相结合。培训教师队伍的组建首先是采取教师填写申请自愿报名,学院通过对教师资历、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综合因素进行考核和选拔,选定的培训教师均为该院中药专业资深教师;其中,教授级讲师1名,高级讲师2名,讲师1名。
(2)重视培训及末位淘汰。培训中心精心挑选培训教材等并组织教师集中进行规范化培训:我院中药士培训教程、资料均选自医药书店最为畅销的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细则:中药专业(初级士)》及《中药专业习题集(初级士)》。为了确保培训质量,培训中心对培训学员及教师末位淘汰制进行管理;根据受训学员对教师培训效果的综合评分,提醒教师及时调整培训方法,对学员考核成绩排名末位的对应指导老师予以淘汰。
2.2 中药士人才效果评价模式
由学院、医疗单位、连锁药店以及受训学员代表共同组成培训管理评价委员会,制定中药士培训课程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及评价标准。通过对近几年我院初级中药士资格报考统计分析可知:2015年全国初级中药士考试中该院选拔参加考核的学员四门全部通过率达35.4%,其中基础知识单科通过率为38.4%,相关专业知识单科通过率为45.8%,专业知识单科通过率为50.6%,专业实践能力单科通过率为52%;2016年全国初级中药士考试中我院选拔参加考核的学员四门全部通过率达41.0%,其中基础知识单科通过率为43.6%,相关专业知识单科通过率为64.1%,专业知识单科通过率为66.7%,专业实践能力单科通过率为71.8%,较2015年度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 结语
该院中药士人才培养模式尚处在探索阶段,有待不断加以完善,我们将密切关注学生在医疗单位、连锁药店中实际工作情况,根据岗位相关工作需求及时调整中药士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高质量中药士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加快构建中药士的培养模式任重道远,当今职业教育对中药士的培养尚无最佳的培养模式可借鉴[3];因此,需要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单位、连锁药店及广大兄弟院校加强携作沟通,共同探讨及完善适合职业教育的中药士培养模式,为全面深入推动中药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 白而力,宋金玉.高职院校重要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析[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8-20.
【关键词】高校;学生骨干;培训体系
在高校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的大背景下,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学生骨干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此处所提到的高校大学生骨干是指在各级各类学生组织中担任相应职务、承担一定职责、履行一定义务,以促进高校教育内涵发展、提升同学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特定学生群体。根据现状,我国高校学生骨干群体包括各级共青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班级、党支部等学生管理群体。开展学生骨干培训,构建高效的大学生骨干培训体系,是适应高等学校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是提高学生骨干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学生骨干素质与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引进新思维、新理念和新管理方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构建学生骨干培训体系的必要性
学生骨干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中坚力量和形象代表,是沟通学生与学校的桥梁,但对于部分学生骨干出现的各种不正之风,部分学校和学生本人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是一味的让学生骨干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摸索总结,这样只会让学生骨干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停滞不前。无论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还是学生日常性事务工作,学生骨干在大学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起到作用:
1.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骨干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优秀的学生骨干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有很好的表率和示范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通过学生骨干的示范作用,可以引导其他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随着“以学生为本”观念的确立,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在很多高校已经逐步实现。
2.促进高校学生工作健康发展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很多高校的学生工作人员尤其是辅导员明显不足。《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中要求高校要“按照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但有些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比高达1:400,甚至更高。面对高校学生工作内容繁杂、任务重的工作现状,学生骨干既是学生工作人员的得力助手,又是广大学生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同时也是学校一些决策和任务的组织执行者。学生工作人员通过学生骨干实现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宣传向导、组织管理和服务沟通等功能,从而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因此,学生骨干队伍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尤其是辅导员队伍的一种重要的补充,成为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力量。所以,培训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精、工作积极、敢于开拓创新的学生骨干队伍,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工作健康发展。
3.增强学生骨干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构建学生骨干培训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骨干培训的开展。有利于培训工作的管理规范化和可操作性,使培训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促进对培训师资力量的发掘和培训师资队伍的形成,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能够增强学生骨干培训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不仅克服目前很多培训工作的随意性,还可以克服目前培训工作出现的培训内容不连贯或者具有重复性的不足,更加注重了培训的针对性。
二、当前大学生骨干培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骨干使用多、培训少,学生骨干培训形式化
学生骨干是具有良好潜质,活跃的,在学生中有影响力、号召力的优秀分子。大部分高校开展学生骨干集中培训,体现了高校学生工作对学生骨干培养的重视。但是,部分人对学生骨干培训不以为然,老师往往重视学生骨干在工作中的热情和工作能力,而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不够重视。学生骨干对这种培训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被动参训,应付了事,达不到预期效果。大家对培训目的认识不够清晰,只在乎形式,不重视效果。学生骨干培训往往趋于形式化,培训课程质量不高。
2.学生骨干培训模式单一化
当前学生骨干培训基本以“讲座”为主要形式。这种形式还是以老师为中心的“封闭式”的学习方式,缺乏互动。“讲座”这种形式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何在培训中适当地应用这种形式就值得认真考虑。在确定培训内容和课程上,照搬教科书或者网上的培训材料,培训前缺乏必要的调查和分析,特别是在培训模式上创新不足。
3.培训内容不合理,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根据调查发现,目前的学生骨干培训多呈现以下的倾向:多一般性的培训,忽略分层次性的培训,不能做到按需培训和分类培训,多开展课堂理论的大众化培训,缺乏岗位知识和岗位职责的培训,培训的实践性较差,针对性不强,培训与使用脱节。
4.培训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培训规范
部分学生骨干一旦选聘结束,会失去先前的拼闯劲和创造力,有的甚至出现能力倒退,包括培训中纪律性不强,随意请假或缺勤较多。缺乏相应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措施。
三、构建高效的学生骨干培训体系
在现代企业中,员工的培训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世界著名的企业如通用电气、IBM、海尔等均有自己独立的培训中心,有一套适合本企业员工的培训体系。因为只有务实、高效的培训体系才能够让员工迅速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让员工明白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所以,对于高校学生骨干也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根据在实际工作中对骨干的培训情况,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培训体系:
1.培训需求分析
学生骨干的培训应该是有目的进行,因此,培训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根据需求来指导培训计划的制定,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不会单纯地为培训而培训。培训需求分析从组织(如学生会、班级、党支部等)、工作、个人三个方面进行。组织分析指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以保证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和要求。具体是指对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目标及组织优劣等加以分析,从而估计出学生骨干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培训。工作分析指学生骨干达到理想的工作效果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个人分析是将学生骨干现有的水平与未来对学生骨干能力的要求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培训需求的调查方法通常有:问卷调查法:向需要进行培训的学生骨干发出培训需求问卷,让学生骨干结合自己的工作任务和个人发展提出培训需求;召开会议法:对不同组织的骨干进行开会,将骨干提出的需求进行归类总结,确定需要培训的内容。
2.培训课程设计
在整个培训体系中,培训课程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根据本文作者在我校学生骨干中所做的培训需求调查发现,尽管在调查中对培训的需求有很多,但归类来看,培训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知识类的培训通常针对各级组织的新骨干,因为知识类的培训通常是让骨干了解自己从事目前这份工作需要储备哪些知识,了解具体岗位的内容为主,这些知识也包含常识类的知识,例如:管理常识、学校文化、哲学常识等。技能类的培训通常要求学生骨干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应对处理,提高处理各类事件的能力。例如:某学生组织在活动中出现了意外伤害事件,那么该组织的学生骨干能够迅速的做出处理此类事件的决定,首先通知校医院,同时联系辅导员、学生管理部门和保卫部门。素质类的培训属于较高层次的培训,此类培训通常是为了开发优秀学生骨干的潜能,通常安排在高年级学生中,因为这部分骨干已经熟悉学校的各项流程,并且有着丰富的经历。一般来说,高层次的学生骨干(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各部部长)主要偏向于知识培训与素质培训,而一般学生骨干(各部门干事)则倾向于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但它最终是由培训者的能力与预期的职能之间的差异所决定的。
3.培训层次划分及培训时间的确定
不同阶段的学生骨干在学校的经历和感受各不相同,所掌握的能力与工作技巧更是差别很大。按不同时间阶段划分为:①岗前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为新生骨干提供基本的任职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培训,培训内容通常包组织介绍、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②在岗培训。培训主要是针对正在工作的学生骨干,培训内容主要针对平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通常表现为某项活动的设计、开展和总结。培训时间的确定:按照年级划分的培训,在每学年开学前后,针对学生对一年经验的总结进行培训。按照职务划分的培训主要安排在招收新成员后或组织成员换届结束,及时有效的帮助干部迅速适应新角色并开展工作。但是应避开学校常规活动较多的月份,尝试在假期前后进行集中式的培训, 确保培训的效果不因其他事务干扰。
4.培训方法选择
企业培训中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讲授法、视听法、演示法、游戏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拓展训练法等许多种方法,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法配合起来,灵活使用。特别是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对学生骨干的培训更多采用的是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素质拓展法。
5.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的评估是检验培训是否有效、合理的标准。因此,评估不仅仅是培训结果的评估,还贯穿整个培训过程,最终使培训效果最大化。评估的方法通常有比较法和问卷调查法,比较法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法是针对评估对象培训前后进行比较,衡量培训的效果;横向比较法就是将培训对象和未接受培训对象进行比较,衡量培训的效果。问卷调查法是通过设计结构性问卷对与培训有关的因素,如教材内容,讲师与授课方式,培训组织、培训跟进进行调查评价。
四、总结
高校学生骨干队伍的建设,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渠道,积极探索、构建有效的学生骨干培训体系,通过培训一支能力过硬素质优秀的骨干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既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发展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黄国斌.浅谈高校学生骨干的培训.现代营销.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培训作用要点与成效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40-02
药物静脉配置中心对传统的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的诊断开出医嘱,再由护士根据医嘱来病区给药的模式进行改进。形成了将患者作为工作中心,药师对患者输液用药的过程负责的新工作理念。由于以前出现过医生用药的习惯以及护士对药物学知识的理解不强等原因而引起的医疗失误,而这种新工作模式可以有效的规避这一风险,同时也给药师对临床医药学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与切入点。
1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的培训的成效与作用评价
1.1指导药师检查医患的医嘱,对不合理的用药方案及时纠正。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药师进行指导,使其充分的发挥应用医药学专业知识,对医生给患者开的医药处方进行核对与检查,如果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及时的与开处方的医生进行沟通,帮助医生改正医药处方以及选择合适、合理的药物。保证患者输液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也有利于药物治愈水平的提高、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以及医院的治疗成本。与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不要再有同类的失误出现发生。
所以除了培训药师更加专业、权威的药物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药师的工作素质与态度。做到能够与医生、患者相互沟通协调,消除潜在隐患与失误,达到一个良好的治疗流程与效果。
1.2培训药师对护士的规范给药以及对药品的贮藏保养进行指导,降低临床风险。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医生给患者开的医嘱中只写出了药品名称以及药品使用量,但是对于使用药品时的注意事项以及滴流速度、给药时间等内容没有明确的说明标注。在护士对病人的临床给药治疗中,只有按照医生所开的医嘱的给药顺序来进行操作,并根据以往经验来控制滴流的速度。这种医生与护士之间的工作衔接出现缺陷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生医疗隐患。对药师进行培训使其对医生与护士之间所存在的医疗过程缺陷进行弥补与指导,可以将问题很好的解决。医生所开好的医嘱送往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配药,由药师将医嘱与患者病情及患者的实际体质的结合来分析医嘱,并合理配药,根据所配的过敏性、刺激性等药物特性来指导护士进行专业的患者临床医疗护理服务。
由于药物是按批次统一配送的,所以不能保证所送的药物能够当时就作用在患者上,有些药物需要贮存一些时间。而对于一些具有不稳定性的药物,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户会要求在患者临用前现行配置,来保证药物的质量与治疗效果;有些需要特殊进行贮存的药物,配置中心的药师会通过与护士的沟通交流,指导护士对药物正确的贮存。这样可以更有效的保证药物质量和减少由于药物存放不当导致的药品过期变质损失。
2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的培训要点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的培训主要通过专业陪训与考核两大方面来获得上岗从业的资格。为了提高医院的医疗效率,减小医疗用药风险,更进一步的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的培训工作是不容忽视的。对培训体系的完善并严格执行培养的流程,加大对药师的考核力度,都对提高药师的培训质量和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对药师的培训流程严加监督管理,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对新药师进行基础培训,由相关部门来负责对新药师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以及培训要求,对培训过程及考核进行落实。对新药师的培训课程与目标进行合理安排:
(1)使药师理解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作用于意义,使其能够对静脉配置中心有深刻的了解,提高服务质量与意识。
(2)对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概念与要求深入了解,使新药师们了解药品及环境净化的意义和作用。
(3)对输液质量要求的掌握。
(4)了解临床药师的工作思路,熟悉工作岗位。
(5)对液体医疗学深入学习,掌握其知识内容。
(6)牢记药物的相容性,加强药物配置能力。
(7)规范的进行岗位职责操作,尽量避免失误。
对药师的培训要点进行细分归类,有助于新药师对知识的理解认识有一个更好的层次感,对培训内容及目标由浅及深、由范围性掌握到分别细致研究分析的合理设计更容易被新药师学员多接纳,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在培训完成后,由相关负责的部门对新药师学员进行考核,只有通过考核方能参加下一个阶段的培训。
2.2对药师进行专业的拓展培训,邀请有关方面权威专家给药师们进行专业讲座,拓展药师们的知识广度,以及对药师专业知识的深入了解;同时邀请工作经验丰富的老药师与新药师进行沟通,传授一些工作实践经验技巧,并为新药师答疑解惑。
3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的培训要点与成效的评价
由于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人们的患病比例越来越大,配药量也越来越多。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对于医生医嘱的审查与对护士用药的指导大大降低了对患者用药过程中不安全的系数,保证了患者合理用药的安全系数。药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不但要点明确、知识构架体系层次分明,更有助于药师对专业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记忆,而且学习效果与成效也有很大的提高。高效的培训与严格的考核制度相结合,保证了上岗从业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达标,职业素质过硬,培训上岗的药师充分发挥职责,对医生的医嘱进行检验,减少了不合理医嘱的发生,对护士的规范用药与输液以及药品贮存进行教育指导,降低了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由此可见,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的培训所起到的成效是十分显著的,达到了应有的效果。而且对医院的医嘱审核及对护士的用药指导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医院对患者进行有效、高效医治的重要职责岗位。
参考文献
[关键词] ICU护士;综合素质;研究;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b)-0152-02
重症医学科是现代化医院中收治急危重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特殊专科。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护理技术含量高,以及封闭性的管理方式,要求护士不但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监护急救技术,还应具备较好的人文关怀、交流沟通等能力[1]。
最近,笔者对ICU护士综合素质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采取电话联系、信函索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苏、鲁、冀、豫、辽、皖、赣、湘、浙、京、沪等省市的13个三级医院的ICU护士综合素质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ICU护士的综合素质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1 当前ICU护士综合素质状况
调查中,笔者从品德修养、理论基础、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和职业形象5个方面设置30个问题,共发出调查问卷1 120多份,回收864份,从8家三级医院索取到近两年来对ICU护士的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成绩汇总统计表,11家三级医院近2~3年的ICU护士培训实施计划和工作总结等材料,对从事5年以下的ICU护士综合素质情况进行了调查。据调查分析,各家医院都十分重视ICU护士综合素质的培训和提高,当前ICU护士综合素质总体情况是好的,基本能适应现阶段ICU护理工作要求。但ICU护士综合素质也呈现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不足,存在着与医疗科技进步、患者对ICU护理新要求、ICU工作新模式及护理新技术新仪器的大量使用等不相适应的问题。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ICU护士的综合素质五方面有近25%达到优秀,有37%达到良好,有48%的ICU护士综合素质不及格。5个方面只有职业形象优秀率达62%,其他4个方面的优秀率都不超过50%。由此可见,ICU护士的综合素质整体偏低,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直接关系到ICU的护理质量和安全。
2 ICU护士综合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
一是自身基本条件偏低。从调查统计来看,ICU护士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统计第一学历:本科以上学历的占5%,高考的大专学历占38%,初考连读大专学历占45%,初考中专学历的有12%。初考大专和中专学历的普遍专业理论基础较薄弱,技术技能不全面不熟练,在各家三级医院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成绩偏低的ICU护士中占85%左右。
二是选拔用人把关不严。ICU护理工作特殊,对综合素质要求更严格,应该把那些事业心责任感强、文化素质高、技术技能好等综合能力强的挑选进ICU工作。但实际选配ICU护士工作中,往往因受各种因素影响,在选择ICU护士时降低了标准,有的就没有评选的标准,造成选进ICU的护士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甚至把一些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弱、责任感不强的护士选进或调入ICU工作。
三是在职培训存在缺陷。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但目前我国专科护士培训正处于探索阶段,多强调理论和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2],而对ICU护理工作别需要的人文关怀、交流沟通技能技巧灌输培训不多,对如何有效地获取知识的能力、情绪的调节与自控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则很欠缺等。
3 提高ICU综合素质偏低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一是建立ICU护士选用标准和综合素质评价标准。ICU集中了现代化的监护与急救设备,集中了危重的患者;护士既是先进仪器的使用者,又处于抢救患者的第一线;护理质量的优劣是ICU救治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如何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使没有接触过ICU工作和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及正规指导的护士尽快地掌握危重症的监护技能,实现从无经验的护士成为合格ICU护士的角色转变,关系到ICU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质量的高低[3]。因此,对选用ICU工作的护士和综合素质要有一个考核评定的标准和办法,制定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评价表,采用自评、互评方式,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反馈、教育、引导和管理。这样就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护士综合素质,有助于提升护士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护理团队的合作能力,最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二是建立ICU护士继续教育和专项培训有效机制。开展ICU护士的继续教育和专项培训工作,必须要有有效的机制作保障,包括建立专门的课程内容、时间保障机制和考核奖惩制度等。ICU护士除参加其他护士培训外,每1~2周进行1次培训课程,全年共计36次,其中理论授课24次,复杂疑难病例讨论12次,操作技能培训12次,考核6次。授课内容涵盖有效的护理评估、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要领、ICU医院感染控制指标、危重患者常见护理并发症的预防、科室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三基本应知应会、各种检查的正常值等;技能与考核的项目主要有ICU内各种仪器的使用与维护、各种常用的操作流程、服务流程以及抢救流程等。
三是着力解决ICU护士综合素质存在的重点问题。从分析中可发现,当前ICU护士最缺少的是基本功和一些专业性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须统筹安排,集中力量,突出抓一些重点和薄弱环节的学习和在职培训。一要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二要打牢专业理论基础当作关键;三要把锤炼心理素质作为当务之急;四要把提高技术技能经验作为核心。通过扎实有效的培训,ICU年轻护士综合素质低的问题一定能得到快速解决。
4 结论
ICU年轻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应兼顾专科相关的护理理论、临床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4]。大多数学者认为专科护士同时具有五个角色,包括临床专家、管理者、教育者、顾问和研究者[5-6]。重视和加强对ICU年轻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势在必行,必须要以以上几个方面为抓手,提供全面的培训方案,推进ICU年轻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萍,肖江琴,江静云. 理论与实践交叉的培训模式用于ICU专科护士培训[J]. 中华护理杂志,2009,44(9):829-830.
[2] 权明桃,游恩丽,江智霞,等. 体验式教学在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贵州医药,2011,35(6):569-571.
[3] 张萍,孙玉蓉,王伟. 规范化培训教程在ICU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3):159-160.
[4] Morrison JD. Evolution of the period operative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role[J]. AORN J,2000,7221:227-232.
[5] Scott RA. A description of the roles,activitees,and skills of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J].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1999, 13(4):183-190.
作为全国第一个先进型服务企业试点区域、第一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苏州工业园区,这个外国媒体口中的“新硅谷”已经成为我国服务外包业的一个范本。
截至2008年底,园区共有服务外包项目635个,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其中离岸业务3.2亿美元,业务领域除软件、动漫外包之外,还涵盖生物医药研发、人力资源、现代物流、软件、IT基础设施服务等行业。
平台集约使用
构建优质的公共平台是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外包服务的重要筹码。园区目前服务外包共享服务平台已完成设计规划,预计今年5月可正式投入使用。
6月初,园区管委会推出了企业信息化扶持办法,拨出专项经费,帮助企业解决信息化进程中的资金和技术瓶颈。政策公布后的一周内,园区众多企业已经和企业信息化平台签署协议。
相比自建信息平台,加入信息公共平台极大降低了企业信息化成本。据估算,园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已签署协议的130多家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将为这些企业节约资金2000多万元。
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继续打造服务外包共享服务平台。首先,建设外包展示中心,包括实体展厅和网上展厅两部分,为区域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状况及有服务能力、有成功案例的外包企业提供长期的、24小时在线的、面向全球的集中展示空间;其次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让园区服务外包协会借鉴先进地区行业协会的运作模式,为外包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富有实效的服务;再者建设服务外包信息管理系统,服务于园区的服务外包企业及个人,形成完善的业务信息管理体系。
人才多方培养
人才是服务外包业发展的重要条件。2008年年底,苏州工业园区建设了全国首家软件与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与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正式奠基。按照规划,5年内学院将逐步完成14个专业的开发和建设工作,在校生规模达到9000人。
同时,园区还扶持知名院校、培训机构培养大量中高端外包人才,为大学生提供外包实训课程,与园区软件与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共同打造服务外包人才库。
未来,苏州工业园将采用多种措施继续为服务外包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一是充分利用独墅湖高教区及配套优惠政策,支持高教区内院校在服务外包相关的学历教育及实训课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建设好软件与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学院采取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齐头并进的策略,加快培养外包服务人才;三是发挥各类培训机构和网络教学的作用。将引进和鼓励更多的专业机构,提供开班授课、上门授课、远程授课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服务。
信息通易生存
信息是否通畅直接影响服务外包业的活跃程度,苏州工业园区一直致力于园区内企业与发包企业的交流和对接。2008年,园区组织了区内企业与国内外发包企业的交流对接会8场,组团赴欧、美、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外包专业招商,吸引了企业投资外,也帮助外包企业开拓了国际、国内市场。
2009年苏州工业园将针对性地搭建平台,拓宽外包服务市场。首先,统一对外品牌、加强服务外包专业招商:通过直接约拜龙头企业进行宣传,与专业媒体、政府、行业协会、专业第三方机构、园内企业等外部资源建立起品牌共建的合作关系,形成品牌宣传的攻势。其次,更加有选择性地围绕产业核心定位进行招商:吸引一批外包百强的产业领军企业和规模化企业;紧盯一批特色业务、高端业务领域的外包企业。最后,积极开拓国际国内服务外包市场:计划举办与美国发包企业代表团的主题对接交流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性会议,支持企业参加等各类国内外知名展会;通过释放内需拓展外包市场,增强招商吸引力。
服务两手都硬
服务于外包服务业,苏州工业园区从软件和硬件下足功夫,做到“两手都要硬”。
一方面,苏州工业园区完善服务外包业的载体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善“一区多园”服务外包载体的规划和建设:在已成熟的五个分园基础上,2009年将着力打造中新生态科技城、综合保税区、中央商务区、科教创新区等服务外包专业载体,最终形成一区多园的服务外包载体格局;二是继续加强服务外包通讯基础设施建设,近阶段将重点支持外包企业使用国际通信专线、IDC建设、灾备应急中心建设等项目;三是继续改善载体周边的公共交通服务与生活配套设施。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调查研究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2.086
College Multimedia Teaching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alysis and Strategies
――Take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an example
LIU Yihui, CHEN Chen
(College of Humanities,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Jiangxi 330004)
Abstract Multimedia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very common, become teachers basic teaching method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ultimedia teaching, this paper an example of a university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 multimedia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optimistic,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structional design capability, transfor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ideas to improve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level, while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should also strengthen teacher train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multimedia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s.
Key words multimedia teaching;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eaching design
0 引言
最近十年,高校教学信息化的重点由关注多媒体教室的硬件装备开始转向多媒体教学的质量研究。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课堂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开展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多媒体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探讨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的策略以及针对问题提出整体性的改进和解决的方案。当前对高校多媒体教学质量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信息化环境建设和教师技术能力等因素,很少涉及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观念及学习观念的深层问题探讨。①本研究主要从教师信息化教学观念和设计能力,学生学习观念以及多媒体教室环境的认知工效三方面综合研究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
1 高校多媒体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1)调查的基本情况。为全面地、详细地了解高校多媒体教学现状,研究者对江西中医药大学50名教师、33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教师获得的职称包括中级、副高和高级。学生方面,参与调查的学生覆盖了江西中医药大学13个二级学院,有来自本科四个不同年级和研究生,且各层次学生比例较为均衡。
(2)多媒体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调查显示97.1%的教师任课的部分或全部课程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这反映出高校多媒体教学已经十分普遍,因此其教学效果如何显得尤为重要。围绕多媒体教学效果的调查,教师方面,主要从教师对黑板的使用情况、教师上课的位置、多媒体教学备课、课件的来源及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学生方面,主要从学生对多媒体课堂的现状、学生的听课感受以及学生对教师的PPT课件、教学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
表1 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通过分析得知,多媒体教学为主同时辅以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表1),粉笔加黑板具有PPT等媒体欠缺的师生交互性。同时也可以看出,教师运用黑板的比例较低,这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
教师上课时所站的位置方面,51.6%的教师上课时习惯性坐在或站在多媒体操控台或讲台旁边,这可能是为了便于操作计算机,但对学生的调查显示,60.1%的学生喜欢教师上课时来回在教室走动或站在教室中间进行教学。教师站在操控台或讲台拉开了师生间的距离,不便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且教师站得太远学生更容易分散注意力。
多媒体教学培训方面,为了解教师是否有多媒体教学理念和技能的培训需求,调查显示,87.3%的教师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参加多媒体教学方面的培训,说明广大教师希望获得更多的培训机会提升自己的多媒体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反应了学校多媒体教学相关的培训还很欠缺。
多媒体课件方面,42.5%的教师自己制作课件,48.3%的教师整合网络课件和已有课件,有9.2%的教师直接使用他人的课件。课件内容表现形式方面,如表2所示。23.8%的教师PPT中文字占大多数,图文并茂的PPT仅占32.9%,虽然PPT采用哪种表现形式更好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文字占大多数的PPT相对比较枯燥和乏味,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在学生问卷中,类似的问题显示,54.2%的学生希望教师上课时不仅要带上课程PPT,最好还能附带与课程相关的电子资源,例如视频、案例、项目作品等。
表2 教师PPT的表现形式
教师在准备教学课件时考虑的因素,可以反应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是否是以学生为中心。如表3中所示,37.4%的教师在准备多媒体课件时主要考虑课程学习的内容,只有12.8%的教师会考虑学生的特点。考虑数字化课程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教师比例只占20%,这说明大多数教师没有意识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仍然在备课时将考虑的重点放在学习内容,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方面的优势。
表3 教师准备PPT考虑的因素
由表4得知,教师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使用还是普遍采用讲授法,选择“经常”和“比较多”的比例共占99.1%。课堂研讨方式也占到54.4%,说明教师上课过程中不会从头至尾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大部分是课堂讲授、讨论、问题式学习这三种。体现信息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种教学方法,如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使用的频率很低。尤其是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教师经常采用的比例都低于5%,从未采用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一,说明大部分老师还不清楚信息化环境下如何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
调查显示,在多媒体教学中,最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首先是教学内容、其次是教学方法,其比例分别是38.4%和29.7%,PPT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只占8.0%。这说明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而不要一味地追求PPT显示效果的技术实现。
多媒体教室的设施及环境方面,设施是否完善,设施故障率高低、设计是否合理也会影响多媒体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投影不清楚、窗帘遮光效果不好、网络连接不畅通三方面。投影不清楚、窗帘遮光效果不好直接影响学生的观看效果,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而网络不通畅不利于教师根据此刻教学内容及时给学生展现最新的相关资料信息。
从教师的课堂观念来看,88.7%的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到了多媒体课堂与传统课堂在备课时的区别。但与此同时,仅有45.8%的教师熟悉信息化教学和信息化教学设计,也就是说还有将近一半的高校教师不了解如何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这或许是影响多媒体课堂教学效果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同样,教师对教育学方面知识的关注程度也有待提高,因为85.1%的教师对教育学知识只是偶尔关注或是没有关注,仅有15.2%的教师非常关注教育教学知识。无论是什么学科的教学,教育教学知识都非常重要,它有很多规律性、原则性问题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有用。由于很多高校教师都是从事各专业的科学研究,没有接受师范类教育,到高校后就直接走上了讲台,所以,高校教师教育学知识的缺乏也将导致多媒体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2 调查结论与思考
2.1 调查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虽然目前高校多媒体课堂教学已经十分普遍,但是其教学效果仍不容乐观。总体反应出的问题是课件形式内容不丰富;教学方式方法不多样;师生交流互动不频繁。通过分析发现,导致这一现象可分为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原因。外部因素表现在多媒体教室设施不全,设备安装不合理等因素,例如投影仪不清楚、窗帘遮光效果不好,网络不通畅等。内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不足。教师仅仅关注教学内容的呈现,忽视了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和信息化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导致多媒体教学绝大多数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师应设法让学生投入到分析、比较、解决问题、实验和创造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②大多数教师没有意识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仍然在备课时将重点放在学习内容,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在数字化课程资源、信息化教学方式等方面的优势。(2)教师缺乏信息化教学观念。有些高校教师之前从事的是科学研究,没有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就走上了讲台,缺乏信息化教学观念。没有遵循和利用教育教学原理,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因此导致多媒体课堂教学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3)教师缺乏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或项目。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没有参加多媒体课堂教学相关的培训,理念没有更新,技术没有进步。
2.2 解决对策
教学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而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如今多媒体已经作为重要的教学技术手段在高校课堂广泛普及,其教学效果必须得到提高和改善。既然是多媒体教学那就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有教学方法跟上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整个课堂教学才能焕然一新。当然,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技术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技术是服务于教学的,但前提是先掌握技术。
(1)教师方面。教师作为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者、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首先,应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学习掌握多种信息化教学方法。其次,应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教师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更要掌握教学方法、了解教学对象。第三,充分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以及网络教学平台,引入网络丰富的学科知识。此外,教师还应加强自我学习,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技术水平。
(2)管理者方面。首先,有关部门的管理者要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改善多媒体教室的教学环境,优化各种设备的布置和安装,简化操作程序,提高设备的人性化、智能化水平。其次,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要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培养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水平。第三,由于目前对多媒体课堂教学没有统一的规范和质量评价体系,教师都是根据各自情况进行教学,因此管理部门要规范多媒体教学质量管理,建立科学的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基金项目:2014年度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教改课题(课题编号:2014jzyb-25)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