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32: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英语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医学英语二外日语情景式学习学习兴趣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随着医疗行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日益加快,对于特殊英语人才的社会需求也不断加大。医学英语这门跨学科交叉专业,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特殊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医学英语专业除了要完成专业英语的学习外,还要涉猎医学领域,掌握在专业领域使用外语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以达到培养具备社会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由于英语课程以及医学课程任务相当繁重,二外日语的学习给医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挑战。如何调动学生二外日语学习积极性,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医学英语专业,成为二外日语教学的一个普遍难题,本文就此做以下探讨。
1 医学英语专业二外日语课程的概况
医学英语专业的二外日语课程大多为零起点,从最基本的语音知识开始学习。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同时具有初步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用日语进行简单的生活交流,为今后利用日语开展医学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2 医学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的困难
(1)学时少,任务重。医学英语专业二外日语课程大多始于大三,大四上半学期结束,共计108课时。由于是第二外语教学,在整体教学中所占比例小,分量轻,口语练习时间甚至语法配套练习时间被极大压缩,但教授的内容并未减少,在这种条件下,希望学生获得与医学英语同样能力,掌握日语体系架构的难度可想而知。
(2)范围窄,兴趣小。在国际上,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工作开展大都以英语为通用语言;而且在大众印象中,日本医学发展程度并不如欧美各国。这些都造成医学英语专业学生对开设二外日语课程产生疑惑,导致学生对于日语学习缺乏兴趣,缺少动力,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使二外日语教学陷入被动局面。
3 医学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的几点方法
3.1 从文化着手,提高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一个语言的新学者来说,新奇有趣的风俗人情,比枯燥繁复的医学专用名词,更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关注度。而学习一种语言必须了解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因为语言是文化发展的积淀和具化表现,对一个国家的社会人文和历史文化了解越深,对于那个国家语言的掌控力就越好。
(1)善于利用多媒体设施。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文字和言语的描述都远不如视觉上的直观感受来得震撼。在教学初期,可以通过幻灯片制作,将日本四季风景、各种祭祀庆典活动、服饰饮食等图片展示给学生,节选影视作品中日常生活场景片段和动听的日本歌曲播放给学生,在直观中给予他们日本文化的整体印象,开启他们的好奇心,打开日语学习之门。
(2)观摩社团活动。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的许多精粹和特色文化如茶道、花道、饮食文化等,都是由中国传入。由于文化上的相近,学生在初接触时很容易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传统文化在中国的缺失和断层,一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极少接触,因此学生对追求极致高雅的日本文化感到惊奇和赞叹,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基于这两点考虑,我们尝试与日本文化相关的社团,如茶道、花道、空手道等社团联系,组织学生观摩社团活动,甚至让学生参与到社团活动中,在活动中教授日语词汇,寓教于乐,近距离感受日本文化的美感,了解日本文化的精髓,由此对日本文化乃至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增加日语学习的动力。
3.2 情境式学习,提高日语课堂教学效率
语言,只有在使用当中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也只有在使用中才能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要领,分辨词语中的差别,了解语法的内涵,巩固词汇的记忆。这也恰恰印证了为何许多国内学生读了十多年外语,可以在试卷中准确选择正确的语法和单词,真正面对外国友人开流时却哑口无言;而一些毫无英文基础的中年人,在跟随劳务合同外出打工一年半载后,却能持一口流利的外语与人交流。
考虑到二外日语教学的课时短,任务重的特点,如果采用平常的日语教学模式,老师拼命讲,学生使劲背,或许可以勉强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绝对达不到教学效果。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早已兴趣全无,勉强通过考试,也无法运用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因此,我们在课堂中开设两个板块,模拟生活和医学两个领域的实际情景,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魅力。
(1)增加课堂中日语比例。一般外语教学,总是中外结合,不断用中文解释外语语法和词汇,学生的语言模式却始终停留在中文,对外语始终感到陌生,没有参与感。为了让学生亲近日语,每堂课开始,笔者都会用简单的日语句子与学生交流,在提问中穿插之前教授的单词和语法,让学生在回答时得知识到巩固,增加学生使用日语的机会。随着学习词汇的增多,加大日语使用的比例,给学生创造日语听说氛围,实现学生语言模式的顺利过渡。
(2)情景剧。长时间的语法学习和问答,会让学生兴奋度下降,注意力转移,降低课堂效率。因此,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学中可以将课本上的对白如爱好、购物、看病等设计成各种场景下的情景剧,不定期让学生上台表演。既让学生巩固了语法和词汇,又让他们了解日本社会的各项礼仪和规则,同时提高学习日语的兴趣。
(3)配音法。由于医学英语专业的跨学科性,学生对语言的学习也有其专业性和特殊性。二外日语也与普通日语教学不同,在授课中会增加医学专业词汇的部分。但是由于学生在医学领域操作中甚少使用日语,因此这部分词汇和语法的遗忘率特别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节选医疗影视作品的片段,将声音消去后,给学生做配音练习。让学生看着影视作品当中手术、应急医疗处理、医生讨论病情的情景,用日语说出相关的词汇和句子,还可以分组进行比赛抢答。这一新颖的教学方法,能够迅速提高学生对于日语中医学专业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同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会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3.3 合作办学,提高日语实际运用能力
要解决学生认为医学外语中学习日语无用的误区,就必须让学生了解学习日语的重要性。诚然,日语并不是国际医学交流中的惯用语言,但是相对于中国的医疗水平,日本的医学界还是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由于地域和人种的相邻相近,让我们学习日本医学界有更便利的条件和必要性。而要学习日本医疗,就必须掌握基本的日语交流。
而这其中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合作办学,互换交流生。广东医学院就与日本大阪滋庆学园长期开展合作办学与交流。每年都有日方学生来该校进行访问学习,其中中日学生可以共同参与的有中日医学教育交流会,中日友好晚会,中日友好运动会等,而该校优秀学生且会日语的学生每年都会有两次机会亲赴日本游学,日方根据中方学生所学专业如检验学、心理学等开设相关日语课程,并进入医院观摩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日本医疗水平的先进,感受日本民族特有的严谨认真,给学生提供实际运用日语进行交流的机会,明确日语学习的作用和目的,也加强学习日语的信心和动力。
4 结语
从医学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的实践经验来看,老师拼命讲学生被动听这样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和满足这一新兴专业对二外日语的教学要求。要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有效实现教学目的,使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就必须采取丰富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语言知识切实的应用到专业需求中,真正成为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石田敏子.日本语教授法[M].东京:大修馆书店,1998.
[2]孙玉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3(5).
[3]胡菲.浅谈几点提高医学生日语学习的办法[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
【关键词】医学英语;翻译能力;现代卫生人才;医学生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3-0453-03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3.03.063
作为全球化语言的英语已经成为各学科知识,包括各类文献全球化传播的载体,在我国外语能力已经几乎成为所有学科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要求。单纯的阅读中文书籍文献,已经无法满足知识全球化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医学院校要培养用得上的现代卫生人才,也毫不例外的需要提高医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和翻译能力。在现代化的当今,医学生要获取足够的有价值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相关信息,仅靠读中文医学书籍或是中译文本显然是不够的[1],阅读并翻译英文医学文献是必由之路,也是发表英文论著或论文摘要翻译的基本功。因此加强医学生的英语翻译教学、提升其医学英语翻译能力是培养现代卫生人才的重要方面。大学英语教学贯穿翻译教学的必要性一般认为,翻译教学(translation teaching)是针对英语专业学生,为其传授专门的翻译知识和技巧。教学翻译(teaching translation)是外语教学的一种工具[2],但外语教学界教学翻译常常不受重视,对翻译的教学一般专门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而少有在非英语专业学生中教学翻译,即使有也是蜻蜓点水带过,特别在专业性比较强的医学院校更不受重视,外语教学不能很好地与医学生的专业特长结合起来。目前外语界一些学者已开始逐渐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而不仅限于在英语专业内开展翻译教学。有学者指出 “翻译是一项具有实践意义的活动,涵盖社会的各方面,在特定领域内,一名有专业知识的学生进行翻译,可能比英语专业学生更显优势[3]”。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也紧跟世界医学科技和信息的发展,医学领域必须培养具备外语阅读和翻译能力的卫生人才。因此在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贯穿翻译教学,以提升医学生的医学英语翻译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翻译能力是翻译教学的最终目标在面向专业英语学生的翻译教学研究中,提高翻译能力是翻译教学的最终目标,翻译教学研究应建立在译者翻译能力的基础之上[2]。在面向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翻译能力也是翻译教学的目标之一,当然这不是唯一的目标,也不可能像英语专业翻译那样,把教学作为最终目标。但翻译能力是语言基本功的重要反映,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教学目标中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翻译基本功、技巧和策略非常有利于目标语文献的阅读和理解,在学习某一学科知识的同时,又具备这一学科的英语翻译能力,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外语论文的写作和专业文献的翻译更具优势,具备这样专业翻译能力的医学人才,无疑是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翻译能力的构成有很多方面,有翻译研究者把翻译能力的构成分为双语能力(bilingual competence)、转换能力(transfer competence)、和世界/主题知识(world/subject knowledge)[4]。笔者在英语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医学生在英汉语言能力和转换能力方面缺失严重,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因此翻译能力不足,甚至没有医学翻译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拓展,制约了学生知识的扩展和信息的获得,从而制约了现代卫生人才的培养。医学生专业英语翻译能力不足的表现1.英汉语言能力差
(1)英语基础薄弱:近几年我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过级率都处于全国高校平均水平,然而学生多是带着应试的倾向去强化英语复习,真正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扎实,许多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学生连简单的英文药品说明书,或者医学常识介绍都难以读懂,译的时候更是错漏百出。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笔者曾经给临床专业二年级学生布置了以下这段简单医学报道类文本,作为英译汉翻译考
作者简介:梁宇(1987-),女,广西北流市人,助教,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研究。
核,原文如下:
“Most of the world’s victims of AIDS liveand,at an alarming rate,diein Africa.The number of people living with AIDS in Africa was estimated at 26.6 million in late 2003.New figures to be publish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Joint Program on AIDS(UNAIDS),the special UN agency set up to deal with the pandemic,will probably confirm its continued spread in Africa,but they will also show whether the rate of spread is constant, increasing or falling.”[5]
这段文本的难度跟英语四级阅读难度差不多,而在所教班上的学生60%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部分学生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但笔者在批改译文时却发现不少学生理解出现了偏差。下面对一个具有典型性错误的学生译文作分析:
(例1)“在非洲,死于艾滋病的人口数量以惊人的比率占世界艾滋病受害者的绝大多数。据估计,在2003年底非洲的艾滋病携带者达到2.6亿。由联合国组成的用于应对疾病传播的联合国专门机构UNATDS将新的数据。该数据将很可能证实艾滋病在非洲的继续蔓延,同时该数据也会说明艾滋病传播的几率是否会继续上升或下降。”
这位学生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六级,对文本的整体理解还是可以的,但具体的句子意义理解出现了偏差。这句话原意是“世界上大多数艾滋病患者生活在非洲,并以惊人的速度大批死亡。”侧重点是“非洲艾滋病患者数量占世界的多数,死亡率也高”。他却理解为“非洲死于艾滋病的患者数量占世界多数”,可看出学生对英语句法掌握不好,语序不清,造成理解的偏差,这是英语基础薄弱的表现。
1确立英语教师职后教育的目标
英语系在成立之初就通过问卷形式对全院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答卷学生是从各个院系中随机抽取的。问卷分析的结果表明,学生最喜爱的英语老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①知识渊博、融贯中西;②口语发音标准,课堂有吸引力;③能在教学中渗透医学英语知识;④风趣幽默,有人格魅力;⑤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随后系上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座谈,得到的结论主要有三点:①多数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没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及教学法的学习经历,希望在此方面得到一些指导;②非医学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居多,他们希望能够在课堂中渗透必要的专业知识,但是没有系统医学知识的学习经历,所以希望能有机会进行学习;③很多教师都是本科学历,科研能力较为欠缺,希望能够得到科研方面的指导或能够有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通过对学生和教师双方面的需求分析,系上最终确立了如下的英语教师职后教育目标:①提升教师的整体学历及科研能力;②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③加强教师的基础医学知识。
2根据目标选用多种策略对教师进行职后教育
根据确立的职后教育目标,英语系召开了多次党政联系会议及全系教师大会,最终确立了“以教师自身发展为主,系上政策鼓励及活动支持与督促为辅”的职后教育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与完善,主要策略有以下几点。
2.1青年教师导师制根据每一位新进教师所学的不同专业和各自的专业喜好与副高以上职称教师的专业特长,采取自由组合与系上统筹安排相结合的方法,为每一位新进教师确定一位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为其导师。在新进教师工作的前两年里,每个学期初导师需与新进教师协商制定学习计划,听课计划,并在学期中与学期末进行督促检查。这样的要求主要是为了帮助新进教师尽快提升工作能力,同时督促他们学习一些医学基础知识。学期末新进教师需要向系办公室上交一学期来的听课记录,学习心得与总结报告。这些都将作为年终考核的支撑材料。
2.2教研活动每周三下午7-8节课定为教研活动时间,各个教研室自行制定教研活动,主要形式为:骨干教师示范授课,青年教师赛教,集体备课,教学法探讨,科研立项与科研方法探讨等等。这样的活动主要是为了在整个系里建立良好的教学与科研氛围,并且为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资源共享的平台。
2.3聘请专家进行系列讲座每学期系里都会从省内外一些知名大学聘请有关专家教授(包括外籍专家)为教师进行讲座,讲座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大学英语改革趋势、英语教师发展趋势、英语测试方法研究,等等。
2.4鼓励教师再深造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教师考研考博以及进行各种形式的进修与学习。2.5奖励机制每年年底,系里都会统计每位教师当年,申报课题,出版著作等的数量,并根据统计结果结合论文所发期刊级别与课题级别,出版物的出版社等指标来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
3职后教育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在近7年的职后教育探索中,陕西中医学院英语系教师的学历水平、教学与科研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到目前为止,已有约85%的本科学历教师获得或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平均每年每位教师发表专业论文3—4篇;有75%以上的教师以主编、副主编、及编者的身份参与了各种医学英语教材、词典等的编撰工作;全系申报省部级以上课题3项,市局级课题5项,校内课题8项;并有不少教师参与了医学专业等书籍的翻译工作;而且英语系教师的正高职称率已达到8.11%,这在任何全国高等院校的外语院系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同时,英语系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频频获奖,如陕西省大学英语教学大赛,课件制作比赛,等等。更重要的是,已有52%的非医学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能够从事医学英语的教学工作。前不久英语系随机抽取了200名大一毕业,即将升入大二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一次对英语教师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调查中有一道题目为:英语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渗透医学专业知识,回答“是”的学生比例为92.3%。
1.医学英语中模糊语的功能与翻译
2.ESP还是EGP——普通医学院校大学生对医学英语教学看法的调查研究
3.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4.中国医学英语教学发展探讨
5.医学英语的特点剖析
6.加强医学英语教材建设 推进医学双语教学
7.浅析医学英语的文体特点及翻译(英文)
8.医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9.医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10.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探索
11.医学英语翻译特色及实例分析(英文)
12.七年制医学英语课程的定位和引导应用型教学模式的初探
13.基于翻转课堂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14.医学英语与英语医学
15.英语教师转型为医学英语教师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
16.医学英语特点及其翻译研究
17.ESP理论视角下的医学英语课程设置及其教学探索——基于医学英语教学的个案分析
18.从医学英语词汇的词源及构词特点谈医学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
19.加强与改进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工作的若干思考
20.日本医学英语教育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21.基于科技文体特征的医学英语翻译目的论探究
22.ESP教学一体化——医学英语课程双向教学
23.医学英语的语用翻译
24.略论医学英语翻译的特点和方法
25.从翻译标准和医学英语特点的角度论述医学英语翻译
26.医学英语的特点与学习方法策略
27.文化缺失对医学生医学英语翻译技能的影响
28.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探讨
29.从英语词源角度分析医学英语词汇特点
30.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和微社区的医学英语阅读翻转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31.医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分析和策略探讨
32.医学英语特点及翻译
33.计算机辅助医学英语翻译及其教学
34.医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的探讨
35.论加强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术语教学的重要性
36.教材使用与医学英语教材建设
37.试论医学英语专业词汇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38.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研究暨全国医学英语研讨会内容
39.生物医学英语翻译的得体性处理
40.我校医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41.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
42.目的论视角下的医学英语翻译及解读策略探究
43.医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实践探究
44.医学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方法
45.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医学英语的翻译
46.医学英语的词法特征
47.本科护生对医学英语角色扮演教学体验的质性研究
48.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医学英语教学改革现状述评
49.教学型医学英语语料库的应用研究
50.ESP理论视角下医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51.医学英语教学改革思考
52.医学英语词汇的特点与翻译
53.医学英语翻译中的增译与省译
54.浅析医学英语常见的文体特征及其汉译
55.医学英语语料库在ESP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56.生物医学英语词汇翻译难点
57.医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
58.ESP理论视角下的医学英语教学
59.交际翻译理论与动态功能对等理论在医学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60.医学英语术语的构词特点和方法
61.首都研究生医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62.浅谈医学英语的翻译技巧
63.高等医学院校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相融合的改革与实践
64.医学英语的教学难点及改进建议
65.浅谈医学英语翻译
66.基于语料库的医学英语基础词汇遴选及其教学
67.基于“组块理论”的医学英语词汇习得的实验研究
68.医学英语翻译中的文化阐释
69.从翻译标准和医学英语的特点论医学英语翻译
70.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医学英语必修课教学初探
71.论医学英语中人名冠名术语的汉译
72.医学英语词汇习得策略
73.TED医学演讲视频在研究生医学英语翻转课程中的应用
74.医学英语教材编写的实践
75.探索医学英语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技巧
76.医学英语的词汇特点及翻译微探
77.提高基础医学英语阅读能力探讨
78.运用PBL将医学英语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实践
79.中日医学英语教育的比较及中国医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思路
80.浅谈医学英语词汇特点与翻译技巧
81.基于语料库的医学英语词块研究及其教学
82.浅谈医学英语长句的翻译
83.医学英语文章定语从句和同位语的翻译
84.医学英语“自主学习+应用导向”教学模式探索
85.关于医学英语专业定位的思考
86.影响医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因素初探
87.医学院校本科生医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88.医学生医学英语素质培养探讨
89.关于改革医学英语教学方式的初步探讨
90.对医学英语教学影响因素的探讨
91.医学英语的翻译方法及技巧研究
92.提高医学英语教学实效性的分析与探讨
93.医学英语中长句与复杂句的重组与翻译
94.医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95.医学英语词汇的特点及翻译
96.医学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开设医学英语专业的必要性
97.语料库辅助医学英语教材编写
98.《医学英语视听说》课程设置及师资建设
99.论医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00.医学英语词汇-词源与特点
101.医学英语的文体特征和翻译技巧
102.略论医学英语翻译的特点
103.医学英语与案例教学法结合初探
104.浅析医学英语的文体特征与翻译方法
105.加强中医药院校医学英语学科建设的思考
106.医学英语缩略语的特点
107.论医学英语学历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和教材建设
108.《医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初探
109.医学英语学习中导致焦虑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110.从语篇体裁角度谈医学英语写作教学
111.试谈医学英语的特点和教学语料库的构建
112.移动学习背景下医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113.以“实用性”医学英语教学为基点促进医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114.医学英语教学中几个重要因素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115.高职院校医学英语的特点及其学习策略的探讨
116.浅谈ESP医学英语词汇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117.拉丁语对医学英语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18.从医学英语词源的角度探讨医学英语翻译中的词义辨析
119.医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科研读写能力的培养
120.探索新世纪医学英语教学之路
关键词: 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师;职后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210-01
0引言
笔者通过对我国近年来高校英语教师教育的文献检索阅读与研究分析发现:高等院校英语教师的职前教育研究颇多,而职后教育研究甚少,且大多为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少之又少。为此,陕西中医学院英语系从成立之初,就从多方面狠抓教师的职后教育,旨在为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师的职后教育探索出一条高效可行的教育模式。
1确立英语教师职后教育的目标
英语系在成立之初就通过问卷形式对全院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答卷学生是从各个院系中随机抽取的。问卷分析的结果表明,学生最喜爱的英语老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①知识渊博、融贯中西;②口语发音标准,课堂有吸引力;③能在教学中渗透医学英语知识;④风趣幽默,有人格魅力;⑤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
随后系上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座谈,得到的结论主要有三点:①多数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没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及教学法的学习经历,希望在此方面得到一些指导;②非医学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居多,他们希望能够在课堂中渗透必要的专业知识,但是没有系统医学知识的学习经历,所以希望能有机会进行学习;③很多教师都是本科学历,科研能力较为欠缺,希望能够得到科研方面的指导或能够有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
通过对学生和教师双方面的需求分析,系上最终确立了如下的英语教师职后教育目标:①提升教师的整体学历及科研能力;②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③加强教师的基础医学知识。
2根据目标选用多种策略对教师进行职后教育
根据确立的职后教育目标,英语系召开了多次党政联系会议及全系教师大会,最终确立了“以教师自身发展为主,系上政策鼓励及活动支持与督促为辅”的职后教育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与完善,主要策略有以下几点。
2.1 青年教师导师制根据每一位新进教师所学的不同专业和各自的专业喜好与副高以上职称教师的专业特长,采取自由组合与系上统筹安排相结合的方法,为每一位新进教师确定一位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为其导师。在新进教师工作的前两年里,每个学期初导师需与新进教师协商制定学习计划,听课计划,并在学期中与学期末进行督促检查。这样的要求主要是为了帮助新进教师尽快提升工作能力,同时督促他们学习一些医学基础知识。学期末新进教师需要向系办公室上交一学期来的听课记录,学习心得与总结报告。这些都将作为年终考核的支撑材料。
2.2 教研活动每周三下午7-8节课定为教研活动时间,各个教研室自行制定教研活动,主要形式为:骨干教师示范授课,青年教师赛教,集体备课,教学法探讨,科研立项与科研方法探讨等等。这样的活动主要是为了在整个系里建立良好的教学与科研氛围,并且为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资源共享的平台。
2.3 聘请专家进行系列讲座每学期系里都会从省内外一些知名大学聘请有关专家教授(包括外籍专家)为教师进行讲座,讲座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大学英语改革趋势、英语教师发展趋势、英语测试方法研究,等等。
2.4 鼓励教师再深造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教师考研考博以及进行各种形式的进修与学习。
2.5 奖励机制每年年底,系里都会统计每位教师当年,申报课题,出版著作等的数量,并根据统计结果结合论文所发期刊级别与课题级别,出版物的出版社等指标来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
3职后教育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在近7年的职后教育探索中,陕西中医学院英语系教师的学历水平、教学与科研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到目前为止,已有约85%的本科学历教师获得或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平均每年每位教师发表专业论文3—4篇;有75%以上的教师以主编、副主编、及编者的身份参与了各种医学英语教材、词典等的编撰工作;全系申报省部级以上课题3项,市局级课题5项,校内课题8项;并有不少教师参与了医学专业等书籍的翻译工作;而且英语系教师的正高职称率已达到8.11%,这在任何全国高等院校的外语院系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同时,英语系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频频获奖,如陕西省大学英语教学大赛,课件制作比赛,等等。
更重要的是,已有52%的非医学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能够从事医学英语的教学工作。前不久英语系随机抽取了200名大一毕业,即将升入大二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一次对英语教师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调查中有一道题目为:英语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渗透医学专业知识,回答“是”的学生比例为92.3%。
4结束语
陕西中医学院英语系教师职后教育所取得的初步成效证实了这种根据医学院校具体特点制定教育目标及策略的职后教育模式是成功的,希望它能够给其他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师职后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云峰,李晓光.近十年我国高校外语教师教育研究文献评析[J].外语界,2007(4):56-64.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即使中间穿插一些提问,也主要是对课本知识的再现,没有多大的思考和讨论交流的空间。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将外语教学的特性铸造为简单的灌输记忆。课堂教学因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而陷入一种僵硬、无生气的状态,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信息输入、信息存储和信息提取。学习者应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新意义。因次,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重新构建新意义的再创造过程,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新的理解过程。
二、 合作学习的价值
以互补、互助、互动、自主、自评为特征的合作学习,既满足了学习者的心理需求,也适应了社会未来对人才培养的需要。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可见学会合作已成为教育的焦点。未来的社会更需要懂得合作,共谋进步的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每个人的头脑里都有别人不曾涉足但又不可不知的世界,交换各自的知识经验,用各自的思维方式去探讨同一个问题,答案和思路的不同将会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成员有不同层面的收获。思维碰撞出的火花很有可能成就每一位乐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人。
合作学习原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模式。它是教学新理念下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也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
合作学习形式的常见种类有讨论、模仿、情景角色扮演等等。因此,合作学习能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学生可以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到很多知识。
大学生的合作学习“适应了大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培养的需要;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学习中的积极交流,避免大学生个体探索的时间浪费;有利于大学生开拓视野,使整个团队具有获取知识上的广度优势;有助于大学生之间引发争论,产生新知识与新方法;有利于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增强大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和荣誉感,也是对狭隘的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的超越;同时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对促进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促进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内蒙古医科大学英语专业与医学专业学生间合作学习的具体实践
1.创建“交互式”学习模式的背景。世界医学领域的交流发展离不开英语这一重要交流工具。因此,医学生们需要在学习本专业医学知识的同时,提高相应的医学英语水平,以便更好地学习国外先进的医学知识,促进更加广泛的交流。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加深对医学知识的了解,可以将医学和英语更紧密的结合,从而拓宽就业渠道,也可以更好地为医学工作服务。
本项目研究小组运用“5+5”交互式学习模式,根据英语与医学的互通性,创建英语专业和医学专业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结合,使各专业的优势得到发展,相互补充。通过课下同学们的自主结合学习,获得更多教材里没有涉及的新颖的东西,在丰富英语专业学生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医学素养的同时,帮助我校的医学生们增强在实践中应用英语的能力,更好地学习国外先进的医学技术和医学知识,促进其在国际医学领域更广泛的学习和交流。
2.“5+5”交互式学习模式。参与该项目的50名学生共分为5组(包括听力组,词汇组,语法组,翻译组,阅读组),每组10人,英语学生和医学生实行“5+5”交换学习模式。此分组较为灵活,同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每月进行适当调整。通过小组讨论、听写、朗读、编医学情景对话等方式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之间用解释、补充、强调、重复等来满足不同的需要。而且,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通过让同学们唱英文歌曲、观看原声电影等方式培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医学英语学习氛围。
3.交互式学习的效果。通过学生自教自学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传统的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换为知识的主动学习者。对内蒙古医科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在丰富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医学素养的同时,增强了实践中应用英语的能力,加深了对医学知识的了解,夯实了英语基础。对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这一阶段的活动,医学生们在学习本专业医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了相应的医学英语水平,可以更快捷地查阅和学习国外先进的医学知识。
此外,经过整个学习和活动的过程,我们发现针对不同性格的同学,要确立风格不同的学习模式。沉闷派的要给定学习内容,引领进步; 活跃派的要划定学习范围,迫使前进; 而积极灵活派的则要呈现动态材料,模仿创新。总之,我们通过改变原有的学习模式,采取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的接收者变为主动学习者,给患有“恐英症”的医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有效的学习模式或思路。
四、关于大学生合作学习的进一步思考
进入大学校园之后,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立的自由体,有更多的自由空间,没有过分的约束,一切都由自己做主。学习成绩已不像在中学时代那么惹人关注,导致太多的学生以为每学科通过即可。在英语学习这方面,如不是专业课,则不会受到太多的重视,每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为了大学生们特别头疼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上了大学之后,很多学生开始冷淡英语,对它失去了兴趣。但是,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当下,继续学习英语这门语言工具仍极为重要,而且首先是要对它产生兴趣,才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专业特色,将其与英语学习相结合,找到不同专业方向与英语学习之间的契合点,通过多种模式,发掘学习英语的不同方式,让同学们真正地体会学习英语的快乐和益处。小组合作学习只是其中一种沟通交流的方式,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仅仅是学习英语,针对各个专业,我们都应该根据专业特色,进行课外小组合作学习,既可以补充和丰富大量科学文化知识,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敲开智慧之门,推动思考之窗。
一、分析卫校英语教学中创新教育方式存在的不足点
(一)主题教学不够明确在卫校中职英语教学中,应该要围绕卫校的专业需求,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但是,在当前的卫校中职英语教学中,往往忽视对专业的整体融入,学生在简单机械的单词记忆、句子理解中完成英语学习,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也不够,造成主动学习与自我求知的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题把握。尤其是有部分同学对于卫校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学习习惯不好,自制力不强,对英语学习存在恐惧心理,造成整体学习效果的不足。
(二)素质教育模式不健全大多数卫校中职英语教学还是以“教师———黑板———教材———录音机”为主,外语教学严重滞后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缺乏良好的英语教学的硬件环境。教师的进修学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教师没有系统地参加过高职教育方面基本理论的培训,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没有清楚的认识,不利于新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探讨创新教育模式在卫校中职英语教育中的运用技巧
(一)知识引导的全面运用通过系统化、全面化的知识引导,尤其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对医学英语的知识需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我探求的前提下,教师采用步步引诱的方式,从而使学生在自我探求的过程中寻求到知识的结合点,突出对医学英语知识的掌握。此外,通过情景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卫校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采用灵活多变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并选用生动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做游戏、组织英语竞赛活动、教唱英语歌曲等,激活学生的内心追求。
(二)学习导向功能的整体建立在医学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学习中,多元化的评价可以搭建学生主题性学习的桥梁,尤其是对医学英语院校英语课程的整体导向,形成对字词、句子、基本英语语法知识的理解。通过各种评价活动为载体,形成互动性的游戏课程或者创造性课程的应用,形成医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自我认知的初步养成,培养同情心、爱心、宽容心、正直心、自制力、责任感等各项道德及人生价值观,使其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思想与行为准则,并形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对生活的良好态度。
(三)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思考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全面掌握学生心理特点、身体表现、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情况之下,通过形象化的知识点运用,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放到最大化,形成自我学习的目的。在卫校英语教学中,更应该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手段,将英语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结合社会需求的各大热点,细致深入地进行引导,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结语
卫校中职英语教学是一项全面化的教学实施手段,通过对学生英语兴趣学习的引导,将素质教学创新活动运用到每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突出学生的个性参与,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
作者:萧永豪 单位:梧州市卫生学校
教育部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规定: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口译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听、说、译能力正符合《要求》中教学目标所提到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听说能力”。且随着四六级考试听力比重的加大和口语考试的推行,这为口译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的逐步普及同样将带动口译教学。外语界专家认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将来的英语教学会越来越多的与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学科联系起来”(刘润清,1996)。专业领域的口译教学,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部分,正符合未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学生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也能使我国口译人才的培养更加完善。
在语言水平同等的条件下,与英语专业学生相比,非英语专业学生还拥有自己的专业,如土木、电子、化工等,他们在其相关领域的听辨理解和译语表达上占有绝对优势。且随着非英语专业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给他们辅以口译技能的教学和训练,他们完全有能力成为相关领域口译员。
笔者曾对第四军医大学2010级本科医学专业共180名学生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8%的学生对口译课“十分感兴趣”,并且想学习口译,80%的学生认为“口译技能的掌握对其以后的工作或学习有帮助”。可见把口译课引入非英语专业教学是符合广大学生愿望的,是有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2 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实施
2.1 教学目标
口译课作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主要途经之一,必须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才能更好的实现口译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指出口译课是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课,要求学生能担任外宾日常生活的口译,并能担任一般外事活动的口译。郭兰英(2007)认为本科口译课的教学目标是挖掘具有一定口译技能的口译专业人才,同时又注重日常口译能力的普及与提高。不同于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模式,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课应基于其专业背景、语言水平及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来设置。
根据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人才培养目标,笔者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通过口译课技能阶段的学习,使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口译技能、初步学会口译记忆方法、口译笔记等技巧;通过专题性的场景模拟训练,使学生能较准确且流畅的进行日常生活口译,能基本承担一般性口译活动任务。
2.2 教学模式
口译技巧、双语能力、言外知识(包括百科知识和专业主题知识)是口译研究和口译教学界普遍认为的口译能力的三个“支柱”(王斌华,2009)。刘和平在《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书中说口译教学是在具备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学习训练口译技能,培养双语交际能力。因此,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课应采取以口译技能训练为主,以专题训练为辅的教学模式。
2.3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进入正式的口译技能训练之前,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口译基本理论知识、相关概念、职业准则等。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这其中包括:(1)听力理解和短期记忆:通过复述练习、影子练习、听抄练习等来提高学生听力理解、分析处理、语音语调识别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听的核心是信息,应脱离原语语言外壳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下转第167页)(上接第158页)上,提高短期记忆能力。(2)笔记技巧:学生应掌握笔记结构、符号及缩略语,学会有选择的记录重要信息。教师通过对学生笔记的讲解、比较,也鼓励学生创建一套其自己的笔记符号。(3)数字口译:通过数字听抄和数字在语境中的练习来提高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以及传译的能力。(4)视译和交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口译的一些基本策略,如增译、跳译、转译、省略等。
在技能训练的同时,穿行专题训练。根据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专题内容主要覆盖两大领域:(1)日常生活口译,如外事接待、礼仪祝辞、旅游观光、饮食文化等;(2)科普性口译,如学术会议、大会发言、科学报告等。
主题阶段采取真实场景模拟练习,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教学方法:(1)三角情景练习:将学生分为三人一组,学生分别扮演A方、B方、译员等角色;(2)会议模拟:全班学生参加,部分学生做报告,部分提问、答问,部分口译。通过模拟真实口译场景,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自主性来充实口译活动,并可以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从而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这种教学方法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可以提高学生对不同英语口音的适应力,因为在实际的口译现场中会碰到来自不同国家带有不同口音的英语。
3 思考
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教学由于课时的限制,其口译学习不能像英语专业学生那样系统完整,那么如何使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学习达到较好的效果是值得教师思考的。笔者认为加强口译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公共院校大一、大二学年开设的视听说和听说课上,教师可穿插性的加入部分口译技能训练方法,如影子练习和复述练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在口语练习中,可进行复述练习、概括练习以及公共演说技能练习。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 基础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1 概述
1.1专门用途英语
专门用途英语,简称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
专门用途英语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即由于特定行业的需要,学习者需要达到在某些学科内使用英语的能力;二是有特殊的内容,即专门化的内容。
专门用途英语把英语划分为“科技英语”、“金融英语”、“法律英语”、“医学英语”、“旅游英语”、“报刊英语”、“电子商务英语”等多种类别,其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专业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1.2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针对学生实际需要,使教学内容贴近某个专门行业,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全面熟悉英语在该行业中的表现来掌握英语的表达规律,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语言交际能力。
2 讨论
2.1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必然性
从根本上讲,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出现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据调查,英语世界的文字交流有80%是以专门用途英语为媒介的(刘法公,2003)。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外交流已经扩大到整个社会,扩大到科技、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社会对英语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了。随着外国人直接到中国进行各种投资、旅游,以及我国科技界、经济界和文化界走出国门,各行各业对复合型人才(既精通专业业务又有较强的英语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社会对英语能力的需求已呈多元化、专业化趋势,要求学贸易的学生毕业后能直接用英语参加商贸谈判,搞新闻的能够直接用英语采访,当律师的能用英语出席法庭辩护,做工程师的能用英语和外国技术人员交流,然而一般的英语技能已经很难适应市场需要。英语的工具性和应用性特征日益明显。学生学习英语较之过去也表现出极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这样一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了。章振邦教授(2003)就曾说过,“今天谈论我国外语教改问题,从战略上首先要考虑到国家对各类专业外语人才的需求。”可以说,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顺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而进行的战略调整。
2.2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法
专门用途英语,作为在特定语境、特定行业中使用的英语,是语言共核之外的部分,不经过专门学习是难以掌握的。
英语基础阶段教学结束后,我们应及时转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让学生尽早建立起专门用途英语的词汇体系,掌握这些文体的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表达规律。
根据刘法公教授(2003)的建议,从基础英语的语言共核内容教学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转移需要教学方法的转移。由于学生在基础英语学习阶段所用的教材是以英语语言共核为主要内容,所选的课文侧重于文史题材,词汇基本上是共核的通用词,不偏向任何专业,所以我们的教学方法侧重训练学生的英语技能,精讲多练。而在用途英语教学中,学生通常会感到专业词汇太多、句子较长、概念和理论难懂,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应首先从专业术语、词组、语法特点和语篇结构的分析入手,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熟悉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专业词汇,了解其构词特点,掌握专业英语词句的搭配规律。
王蓓蕾在《同济大学ESP教学情况调查》中提到“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一半以上的学生希望能和教师多交流、沟通,同时,他们也希望老师能设计些真实的情景任务,而不是一味地做课文讲解翻译。”可见,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教师也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进行轻松学习,并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运用语言能力上来。
2.3关于在英语专业开设专门用途英语的意见
刘法公教授(2003)建议在英语专业开设专门用途英语。然而笔者认为还是在非英语专业开设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效果会比较好,因为英语专业学生虽然英语语言基础技能扎实,但缺乏专业知识基础,掌握起来要比给非英语专业学生加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难度大。而且非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教学有不同侧重。
对于非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讲,外语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外语课不是一门科学(a branch of science),外语仅仅是一种工具(a tool),外语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使用这个工具。“对科学,我们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外语,知其然就够了,没有必要知其所以然。”(何南林,1998)可以把讲解“其所以然”的时间用来向学生介绍更多的语言素材内容。
再来看英语专业教学。众所周知,“外语课程的技能课特点使外语专业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有点尴尬”(章振邦,2003)。至于英语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还是着重于英语文化研究,培养英语师资比较好。因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语言能力上要强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而且在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理解领悟方面大大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与其让英语专业的学生利用他们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对所不熟悉的专业进行深入研究,不如加强他们在人文知识方面的深造。以上建议仅为笔者个人见解,还需要各位专家论证。
2.4建议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专门用途英语
章振邦教授(2003)认为“现在的问题是我国的普通英语教学年限太长,对专业英语重视不够。”并提出建议:“把普通英语教学任务全部下放到中学阶段去完成,以便学生进入高校时便可专注于专业英语的学习。”但是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要达到此标准还需要一段时间。尽管教育部基础司制定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与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几乎相同的目标和能力标准,而且还采用了与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相同的课程安排和设置。但与此相应的改革措施才刚刚起步,短期内还难以实现。
笔者认为还是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较为合适。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基础阶段后的专门用途英语课形同虚设。据调查,我国高校有5
1.21%的专业其专门用途英语课只有36-72学时(辜向东,2000)。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反拨效应实证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3、4月在全国12个省市高校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英语学生在三、四年级没有英语课的比例高达64.6%。
看来,呼吁开设与重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还是很有必要的。
3 结语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点问题外,在通往成功进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途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现实且棘手的问题,比如师资情况,教材的选定,考核标准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来克服。尽管如此,笔者坚信,大学英语教学应包括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这是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对现行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的一个重大变革。
参考文献: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外语界,2004,2:22-28.
[2]辜向东.让事实说话:对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评论的反证.外语界,2003,3:49-53.
[3]何南林.外语为何难学?.读书,1998,3.
[4]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31-33.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法;医学英语;教学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1(a)-0141-02
随着我国医学领域与国际接轨的快速进行,现代医学教育和科研对于国外最新医学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目前,在国际医学领域,权威科研期刊、著作和论文大多使用英文出版和发表,学生必须具备通过英语收集专业文献、获取专业信息、拓展专业知识、从事学术交流的能力[1-2]。因此,培养具有一定专业英语水准的“双语”医学人才已成为目前我国医学专业培训的迫切任务[3]。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各医学院校纷纷开设了医学英语课程,但目前的总体教学质量不容乐观。
1 医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建议
首先,我国虽然大多数医学院校开展了医学英语教学活动,但从事医学英语教学的专业教师严重短缺,往往是由缺乏医学知识的公共英语教师进行授课,教学效果较差。其次,作为医学知识及英语知识的结合体,医学英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各医学院校将主要的师资力量都投入到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教学中而无暇顾及医学英语教学,医学英语往往被设为选修课,且安排的课时量非常少[3]。另外,当今的医学英语教学主要沿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主体性被忽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忽略和抑制[4],加上医学英语专业词汇多并且文章内容枯燥,学习效果较差。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医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学英语的教学质量[5]。根据目前专业医学英语教师严重短缺的实际情况,加大培养和引进医学英语专业教师的力度。(2)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在医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3)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入医学英语教学。改变医学英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入医学英语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
2 将互动式教学法引入医学英语教学
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互动的教学局面,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法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不再局限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样的关系,而是将其延伸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将互动由先前的单一的线性关系拓展成为多面的全方位的立体关系[6],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为主、客体,双方进行交互式的探讨与交流,彼此交替,双向输入,共同学习。医学英语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立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在英语背景下运用医学知识的能力。
齐齐哈尔医学院于2010年开始在临床专业实验班开展医学英语教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在英语背景下综合运用医学知识能力的提高,笔者将互动式教学法引入齐齐哈尔医学院的医学英语教学。互动式教学法主要的课堂教学形式有:(1)基于提问形式的师生互动。经常通过师生间的提问互动,可以使学生形成运用英语思维方式思考和组织语言表达医学知识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为学生日后工作中运用英语阐述医学知识打下基础。(2)基于小组形式的生生互动。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教师事先设定的问题或病例,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利用图书馆以及网络多媒体等资源搜集资料并进行组内讨论和总结,课上通过各小组间的讨论和评价,达到解决问题并掌握知识的目的。临床工作往往需要团队合作来完成,通过这种互动能够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和个人的团队领导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奠定基础。(3)其他形式的互动。例如课前小报告、角色扮演等。
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英语互动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如下:(1)课前准备。每次新课开始前,教师综合考虑该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制作和完善互动式多媒体课件,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问题和情景病例并提前告知学生。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问题或病例进行预习,查阅资料,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并进行讨论。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精神,所设置的问题和病例一定要紧扣教材内容,难易一定要适中,同时兼顾趣味性和探索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2)课外小组讨论与总结。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每组10人左右并指派一名小组长。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围绕着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进行预习,查阅资料并进行组内讨论和总结。小组成员达成初步共识后,将本组的总结以PPT的形式记录下来,存在的分歧和疑问可留待课堂上与其他小组共同讨论解决或由教师解答。(3)课堂实施与总结。课堂上每组小组长结合本组的PPT,表明本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各组做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解答,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章节内容的深刻理解。整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始终围绕着文章内容进行讨论,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讨论结束后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概括,对各组学生进行评价,指出每组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最后,教师一定要对本章节的重、难点内容和各组存在的难以解决的分歧进行详细地讲解,以便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和掌握本章节的知识点。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通过教师的设计、组织和控制,搭建一个多方互动的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建立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辅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媒介获取信息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互动式教学法实施后,问卷调查显示79.2%的同学很愿意参与到医学英语互动式教学活动中,73.6%的同学认为自己对医学英语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67.9%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医学学习效率有所提高。说明互动式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医学英语的教学质量。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同学表示对医学英语没有兴趣,他们对医学英语学习感觉压力较大,这可能是由于第一次参加互动式教学,需要自己独立去查阅资料,独立解决问题,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接受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部分学生对于互动式教学法不是很适应,没有了老师的命令反而不知道该做什么,教师要耐心引导,使学生逐步建立起信心,学会自主学习,尽快适应互动式教学法。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要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要多种教学方法联合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取长补短,推动医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不断进步。
3 互动式教学法应用于医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通过互动式教学,学生在互动学习中不但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而且强化了自身的医学知识,通过运用英语分析和解决医学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英语背景下灵活运用医学知识的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满堂课都在填鸭式地给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无暇解答,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这些知识点而不能完全消化理解,这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利于分析、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的培养[7]。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提问,敢于发言,通过不断的互动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互动式教学中,学生围绕老师所布置的内容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而且要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主人,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4 结语
在医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能有效地促进医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在英语背景下灵活运用医学知识的能力,实现了互动式教学法在医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丰富了国内关于医学院教学的理论研究,为一线医学英语教师教学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 刘莉,孙宏,曲景秀. 医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60-62.
[2] 吴让科. 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J].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2):118,128.
[3] 刘彤,陶英,李培璟,等. 医学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J]. 中国病案,2012, 13(4):78-79.
[4] 赵雪丽. 交互式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教育,2012, 31(1):48-49.
[5] 张乾. 论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J]. 甘肃科技,2010,26(23):181-182.
关键词:药学英语专业;计算机双语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1-0120-02
Study on Reform of Pharmacology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of English Major Computer
LI Zuo-jing1,WANG Rui1,YU Jing1,ZONG Dong-sheng1,LI Xiao2
(1.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School of Medical Devices,Shenyang 110016,China;2.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School of Pha, Shenyang 110016,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bilingual teach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 science also requires higher English skills. Bilingual teaching of computer course for English majors in pharmacy, developed a set of bilingual teaching for our pharmacy computer system, train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talents.
Key words: Pharmacy in English, bilingual computer courses
截止2010年底,教育部对高等学校共资助了214所大学的503门次的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共365门课程),标志着我国高校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与成效,为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高等学校双语教学水平。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计算机专业课上采用双语教学模式。2001年9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文件》[1]中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广双语教学,以培养多层次、高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双语教学作为培养国际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计算机专业方面,备受人们的关注。
1 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计算机源于国外,发展于国外,计算机课程素有知识内容更新速度快、国外先进技术信息资源丰富等特殊性,很多相关理论及核心技术都是基于英语平台开发的,最新进展、最前沿的计算机技术文献也几乎都是以英文为主[2]。为了让学生了解国外最新消息,让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双语教学是指以两种语言进行学科教学活动,除了用母语进行教学外,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学科教学。双语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获取学科知识,还有提高和锻炼学生的运用外语的能力[3]。国内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大部分课程是从美国课程体系中借鉴过来的。采用双语教学,可以吸收西方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培养方式,有利于深化我们的素质教育改革。
计算机本身的编程特点也让英语变的很重要[4]。在本科教育课程中,计算机课程很多内容都与英语有关,例如编程语言、很多软件的安装等。而药学英语专业学生第一年专门进行英语强化训练,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这为计算机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基本条件,教师可以着重传授学科知识,达到学科教学目标。在药学专业开展计算机双语课程针对药学专业特色,提高药学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专业与药学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我国药学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
2 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
2.1 双语教学的课程改革
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增加了与学生未来发展及需要相关的应用性知识。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英文医药科技文献检索,英文排版独特功能等内容。通过这些教学内容的补充,学生可以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英语知识,熟练的书写各种英文文档,查阅英文计算机科技文献,阅读与计算机相关的各种英文操作指南和帮助文件。在程序设计中,增加药学信息英文编程实例,促进计算机和药学的结合。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中英双语教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够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一些药学中的问题。在原版英文计算机教材的基础上,对课件内容和形式进行完善。使用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直观清晰的英语计算机教学课件[5]。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文计算机课件的内容,便于学生理解认知计算机最新信息和课后复习,从而使学生对英语计算机教学产生兴趣。
2.2 双语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课堂上实行“精讲多练多思维”启发模式,既保证教学进度的正常进行,又能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理解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6]。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师生互动、相互促进,才能取得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在英语药学班的双语授课过程中,使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每次预先创建一个任务的“目标”和“教学情境”,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目标在情境中探索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且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了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创建个性化双语网络学习交流平台,提供英语课件在线学习,英语在线交流,最新英语药学信息技术知识下载,以及学生英文PPT,Word作品展示等功能。提供英语“计算机程序设计”任务和案例,以及药学相关计算机程序设计项目。
3 结束语
在药学英语专业开展计算机双语课程,具有药学专业特色,结合计算机课程双语教学背景和国内外计算机课程双语教学现状,探索出适合药学英语专业计算机双语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立足于在我国药学英语专业计算机课程双语课程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培养药学专业学生计算机实用技能与药学信息处理能力,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创新能力,积极展现自我,使学生在研究医药学领域前沿科学的基础上,能综合的运用计算机技术这种有效的研究工具,解决我国目前药学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问题。
通过计算机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和改革培养药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实践与创新能力,在课程中设计与药学专业相关案例,让计算机技术与药学学科相互渗透,紧密融合,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在药学中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和药学方面的综合科研水平,为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教育实践培养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邓蕾蕾,于合龙.高校计算机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20(12):70-72.
[2] 朱华生.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8(6):46-48.
[3] 杨建强.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课程双语教学探讨[J].Computer Era,2015(2):52-54.
[4] 王建芳,张振莲.“双语教学”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实践[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4(6):70-72.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各高校不断扩招,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要求,提高英语兴趣,应该在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分级教学的教学模式。本文在界定“分级教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1、我校推广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从我校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兴趣,并影响了课堂的授课效果。分级教学可将学生按其学习和现状需求分为不同层次,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班教学。大学英语分级教学遵循了因班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上都比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拥有更大的优势。它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对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英语语言应用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我校实施大学英语分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作为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的一个尝试。必然有很多优点。比如,有利于大学生在不同起点分别进步提高,方便了老师授课,又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在我校分级教学实施的过程由于对一些实际问题处理不当,使分极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2.1影响大学生心理
这点主要表现在心理方面。在培优班的大部分学生会有一种优越感,自豪感。认为自己拥有很好的英语功底,进而会制定目标并为此努力学习,普通班的部分大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授课中更不愿意和教师进行互动,进而更厌恶英语课,但有些学生会发奋学习并争取早日转入培优班。因而培优班、普通班有可能不容易进行教学、管理。同时,学生对分级教学模式的了解程度不高,比如说,很多同学对晋级、降级这个制度了解得不够,我校对2008级学生分极的依据仅仅是分级考试成绩,单纯依据分级考试成绩进行了分级,部分学生对此表示不满。因为考试过程中有可能存在作弊现象,他们认为只是依据分级考试成绩进行分级教学是不合理的。
2.2高校分级教学管理和成绩管理工作上的不足
我校是应用性本科院校,各个专业实验、实训,周期的安排不同,因而不能定时定量的去授课,有的学生趁机钻空子,出现了到课率低的情况,管理部门的职责模糊使上英语课时班级组织松散、课堂气氛不活跃、没有兴趣等因素,影响了分级教学并产生了新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必须会影响分级教学的开展和扩大。在成绩管理方面,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由于手工登分工作量太大、太复杂,在一个学期结束后,只好放弃分级教学改革。
2.3学生考核标准及教师测评机制的不足
目前,考虑到学生的综合成绩测评和奖学金评定,大多数学生认为每学期的分级考试很不合理。如果采用不同的期末考试试卷,培优班学生认为普通班的考试题太简单,容易得高分;普通班的学生则认为自己在考试中学到的东西不及培优班,觉得不公平,同时也不便于公平合理地重新分班。如果采用统一考卷后,虽然可以避免学生以上想法,但却不利于真正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违背了分级教学的初衷,即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也认为学校对于他们的测评机制不合理。
2.4教材的使用以及教学方法上的不足
我校不管是培优班还是普通班都采用同样的教材《大学英语精读》,只是在教学进度上和授课内容上有所不同。相同的教材对于培优班的学生来说有的内容过于简单,但对于普通班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不管是培优班还是普通班,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的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重点讲述词汇和语法知识。培优班的老师只不过加快了讲课的速度,扩充了授课内容:而普通班的老师则是选择一些单词和语法进行讲解,将整篇课文译成中文。让学生做做课后练习题目并核对答案。授课没有趣味性,不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以来,没有真正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英语还是无法提高,没有解决根本。
3、提高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水平的对策及建议
3.1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的学生的学习指导
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应该以学生高考英语单科成绩和入学英语分极摸底考试成绩为依据,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的学生的学习指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明白分班的目的及各班级学生带来的不同好处,从培优班、普通班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和检测,并鼓励培优班、普通班级的同学要把英语作为一项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用自如,还要自己不断努力,争取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3.2加强教学管理,协调相关部门的关系
教学管理是分级教学成败的关键,管理问题解决不好,分级教学将功亏一篑,学校教务部门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分级教学营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校方应认真加以研究和改进,加强教学管理,特别是协调相关部门的关系。这就是需要全校各院系之间共同协调,合理安排,以便每周的英语课顺利进行。
3.3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是深人发展分级教学的关键,分级教学考试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方面,应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出比较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考试标准。比如研制试卷,建立适应学生实际水平的英语分级试题库。另一方面,对教师考核制度,应根据学生不同级别制定相关教学要求,对于教不同级别教师给予不同的考核标准,并分别采取奖励措施,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4确定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分级教学内容
处理好教学对象,教材选编以及教学应用之间的关系。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应该以在校大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分级教学对课本教材的要求较高,在教材难度的选择上,培优班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比他们实际水平稍高一些的教材,在教材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听说材料较多的教材,普通班的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词汇量较少,语法规则不是很清楚,则应该选择能够让学生查缺补漏的,以注重语法知识构建的教材,注重提高孩子的兴趣为准则。同时。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多样化,相关部门应重视分级教学,特别是加强教师的集体备课,多上示范课互相学习,形成一支有较高的业务水平的、又有高度的责任感的师资队伍。
总而言之,分级教学承认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的差异:按照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了学生不同英语基础学生的学习的要求:给与了学生发展的自由和空间:实践了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分级教学是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举措,很多学校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我校可以向其它的兄弟院校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做到扬长避短,使我校的分级教学再上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魏岚,大学英语分极教学现存问题之初探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