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32: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企业国内贸易融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际贸易融资作为一种基于真实的交易的融资手段,因其灵活、便捷、以及风险相对较小而获得了企业和银行的双方的青睐并在实务中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国内贸易融资对企业经营、投融资决策的影响,并针对目前在实务中存在的一些风险因素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
企业贸易融资;投融资决策;贸易平台
1 贸易融资概述
贸易融资的根本特点在于其融资的基础是实在的贸易往来且每次融资基本都是独立的,而非传统的通过担保或者质押整体的、大规模的融资。就其特点而言,贸易融资且以贸易流为基础,融资方式灵活多样。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贸易融资也在不断地围绕着服务和工具发展,主要包括保理、信用证、福费庭、打包放款、出口押汇、进口押汇、票据贴现、结构性贸易融资等。
2 贸易融资对企业的影响
2.1 对于资本结构的影响
虽然贸易融资不能够改变贸易双方的资本结构,但是由于将债权债务关系进行了有效地转移,实现了将商业信用掩盖下的债务转移为对银行的债务,从而对原有的债权债务造成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冲击了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
根据MM理论,在完善的资本市场情况下,如果不存在交易成本以及税收等,资本结构与企业的价值无关;当存在税收时,负债可以形成税盾,提高公司价值。但是,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下, MM定理受到了种种限制。在贸易融资中,相对于负债方来说,商业信用转为了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由于商业信用中一般不会支付利息等,甚至有时还会因为提前偿付而形成营业外收入,因此企业间的商业信用下的负债不仅不能够实现税盾效应,反而有可能加重企业税务负担。但是当这种债券债务关系转移到企业和银行之间的时候,税盾效应就显现了。只要当(其中是贸易融资的费用率,为贸易融资中涉及到的债务数量, 为与银行之间的债务利息,会计期内向银行付息次数,为所得税率)。所以,贸易融资形成的新的债权债务关系相对于其对应的商业信用,对公司的价值有一定的贡献。
2.2 对经营决策的影响
贸易融资的引进,将改变贸易双方对应收、应付账款的管理,相对应的,经营人员特别是会计人员的业务将更多地涉及到银行。第三方银行的介入为双方提供了流动性,减少了双方的资金占用,使双方因现金流枯竭导致的经营风险降低。同时,由于账期的改变,产品的定价也将发生改变。在原有的商业信用中,隐含的负债融资成本将被出售方直接加入到产品的价格中,而在贸易融资的情况下,可以缩短账期,买方在最终出售商品的时候再将银行贸易融资的成本加入到产品的价格中去。由于负债的经营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效果,因此银行的债务成本相对于企业商业信用下的债务成本要低,从而有可能降低市场上产品的最终销售价格。
2.3 对投融资决策的影响
相对于原有的债务融资,贸易融资的一大好处在于其每笔贸易融资都相对独立并且可以按需、及时供给。这对于一个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将会产生巨大的好处。由于贸易融资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企业在年初对整年的融资计划就不必过多考虑贸易带来的资金的需求的问题,贸易的开展完全可以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包括利率水平、市场的供给需求情况等众多易变因素)来决定。通过比较贸易融资的成本以及本次贸易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只有当前者小于后者的时候,企业才会进行投融资;否则就放弃这次贸易的机会。这不仅仅是增加了企业投融资决策的灵活性,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准确性。由于企业的投融资决策更加理性、更加市场化,对于整个市场不仅是产品市场,也包括利率市场的市场化的提升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3 国内贸易融资的困境与对策
国内贸易融资目前发展还很有限,虽然人民银行在1997年曾经颁布《国内信用证管理办法》,明确了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可以办理信用证。但到目前为止,国内贸易融资仍然表现为形式单一、规模较小、认可度较低的特点。这与上文分析形成了矛盾,也与如火如荼开展的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势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一困境的存在,当然有企业本身对该业务不熟悉、国内贸易复杂多样从而难以统一标准、商业银行对该业务不重视以及规章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但通过对业界人士的访谈以及对比分析国际贸易的形势,本文认为关键的原因是有效规范的交易平台以及相应制度安排的缺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贸易双方的行为不能得到规范,虚假交易、重复质押、私自提货等交易风险不能得到规避。具体对策如下:
3.1 提升企业信用等级
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可将企业信誉与其经济效益挂钩。企业想要获得银行信任,要努力提高经营水平,以实力获得业务机会,同时加强与银行沟通,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并通过按时还款付息维持良好的信誉评价。此外,企业还应注意了解金融业务审批要求,运用银行资源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3.2 发展多元化融资服务
为解决企业贸易融资困境,银行也需要加快改革,着力发展多元金融服务体系,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创新服务。一是针对国内贸易融资现状及发展趋势,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信用环境;二是通过引入民间资本,丰富资金来源,分散融资风险;三是运用先进风险管理方法,在提供创新服务的同时控制风险,实现业务稳健发展。
3.3 规范交易平台,完善制度建设
通过借鉴期货市场的制度安排以及国际贸易中的报关制度,本文认为可以为标准化产品、非标准产品建立交易转让平台。比如可以借助成熟的税务系统,搭建贸易平台,对交易产品进行规范化处理,借助二维码以检测产品动向,从而保证银行的贸易融资还款基础的稳定从而规避风险。借鉴交易所的制度安排,可以通过贸易平台以公开报价的制度以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进行撮合成交;而对部分难以标准化的产品,可以通过贸易平台进行拍卖式招标,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参考文献】
[1]薛锦辉.银行贸易融资创新与管理研究[D].对外经贸大学, 2005.
[2]夏冰.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 2012.
关键词:信用保险;中小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840.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1-80-02
2011年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异常严峻的一年。央行3次加息。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紧缩的货币政策给本来就在艰难抵御金融危机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许多中小企业因资金短缺而陷入停产或是倒闭的境地。9月下旬。江苏、浙江等中小企业集中的地区,频频出现企业主“跑路”事件,其根源还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由于中小企业难以向银行提供资产抵押或信用担保,而且交易方式多为赊销,很少有信用证做押汇。银行难以提供融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信用保险便成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小企业通过投保信用保险。将应收账款的风险转移,银行参与融资可分散信贷风险并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这样不仅增加了银行的信贷业务。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信保)是国内唯一一家承办出口信用保险的公司,同时承办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业务,中信保不仅保障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还积极与银行合作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如今信用保险已经成为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一把利器。
一、信用保险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概况
1、信用保险项下融资含义
信用保险是保险人保障企业在商品或服务贸易中,由于买方破产、违约或政治因素等原因引起买方不付或延迟支付货款,造成企业应收账款损失的一种保险。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是指卖方在投保信用保险并将赔款权益转让给银行后。银行向其提供贸易融资,当发生风险出现损失时,保险单下应付给卖方的赔款直接支付给银行的业务。银行短期的贸易融资多以物权或信用证为融资条件,当前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信用证的比例仅占15%,约70%的结算方式为赊销,国内贸易中也以赊销为主,中小企业在赊销的方式下获得银行融资非常困难,当获得信用保险支持后,银行能在赊销、托收等方式下提供押汇融资,因此对于企业而言,有更多的业务可满足银行放贷要求,而银行利用信用保险转移了信贷风险。
2、信用保险项下融资操作流程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企业投保信用保险:
(2)中信保为企业批复买方信用限额,核定买方风险;
(3)银行、企业、中信保三方签订《赔款转让协议》;
(4)企业在批复的信用限额内发货出运,向中信保申报,并缴纳保费;
(5)中信保出具承保确认书:
(6)企业向融资银行出具承保确认书,并申请融资;
(7)融资银行按比例发放贷款;
(8)企业正常回款。正常还贷;
(9)若发生损失,中信保将赔款支付给融资银行。用以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
3、信用保险项下融资方式
银行基于信用保险保单可提供如下几种融资方式:
(1)普通保单融资。普通保单融资是企业在中信保核定的买方信用限额内,逐笔出运逐笔向银行申请融资的操作方式,针对的结算方式主要是赊销和托收,通常企业将货物出运后需等到账期届满方可收回货款,普通的保单融资方式可以使企业在出运后及时收回货款,缓解资金压力。值得一提的是,若为出口业务,银行通常采用美元贷款,利率比人民币贷款低,可为中小企业节省融资成本。
(2)应收账款池融资。由于保单下融资采用一票对应一票的押汇方式,手续较为复杂。若企业发货与收款频繁,且单笔业务金额较小,银行与企业需不断进行放贷和还贷的操作,对于此种情况,部分银行已尝试“应收账款池”的融资方式,将企业某时期内的业务纳入“应收账款池”中处理,根据池中稳定的应收账款余额给予融资,在业务进行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应收账款产生,不断有货款收回,银行即视为不断有新的贷款发生。同时贷款不断结清,此方式操作简便,企业能获得稳定的融资支持。
(3)出运前融资。一般信用保险的保险责任从出运开始,对保险责任期内的损失给予赔付,银行也是在保险责任期内提供融资。但随着企业经营的不断发展,许多企业在备货阶段更需要资金,尤其是前期投入大、生产周期长的企业。中信保在短期出口险方面顺应企业需求,在普通保单基础上附加了出运前风险保障,将保险责任的起点提前到合同生效,银行也针对出运前保险提供融资服务,解决企业备货和生产期的资金需求。
4、信用保险融资案例
在货币政策紧缩的大背景下,中信保与多家银行合作。打造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在多个地区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以宁波地区某卫浴企业为例,该企业2009年出口约为300万美元,2010年底接到来自美国某经销商的大订单,月采购量不低于25万美元,付款方式为赊销90天。面对这样的订单需求。企业又喜又忧,这样规模的订单,企业以往很难接到。但首次交易对该经销商的资质和信用不太了解,而且长达90天的账期会给企业的资金周转造成较大压力。为此企业向银行寻求帮助,银行认为该业务项下缺乏交易记录。且赊销的期限长风险高,申请企业的资质偏弱,还贷风险高。企业与银行多次沟通得知投保信用保险能促成银行放贷,随后企业向中信保咨询,中信保通过对美国经销商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该经销商销售额增长较快。与其他供货商历史交易记录良好,业务的风险可控。给予了该经销商信用限额,并向企业出具了中小企业保单,当地政府依据扶持政策给予企业50%的保费补贴,随后企业、银行和中信保签署《赔款转让协议》,约定在发生损失的情况下,中信保将赔款权益转让给银行,即赔款直接支付给银行,覆盖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不久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企业成功获得海外订单。通过投保信用保险。企业的交易风险不仅得到了很好的保障,还解决了生产和原材料采购中的资金难题,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信用保险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新进展
中信保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当金融危机袭来,中信保针对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及时开发了中小企业保单。不仅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投保门槛,还为中小企业搭建了便捷的融资平台。年出口额在5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都可投保,而且中信保简化相关的操作流程。向中小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自2009年9月出具第一张中小企业保单到2011年12月31日,中信保累计出具中小企业保单达1500张,支持1479家中小企业,累计保险金额达35.77亿美元。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了解并投保了信用保险。山东、浙江和江苏是保单最多的3个省份,其中山东累计支持中小企业380家,江苏和浙江均累计支持中小企业约200家。另外,宁波、大连、上海等地政府纷纷出台支持政策,推动中小企业保单融资,如上海市政府出
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中小企业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工作的若干意见》,运用保费补贴、出口风险保障基金等手段支持中小企业通过信用保险保单获得融资,中信保目前与国内外139家银行开展合作,2010年中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保单项下为企业提供融资额约为175,3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近一倍,国内信用保险项下提供融资额为73.5亿元人民币,在信用保险项下支持企业融资金额最大的银行是中国银行。
三、信用保险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展望
在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也是运用信用保险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有了较为成熟的操作模式。如日本专门制定了《小企业信用保险法》,从法律上规范了中小企业利用信用保险融资的操作方式。对于我国而言,信用保险真正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历史还相对较短,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可借此机会进一步完善。需要支持的中小企业数量庞大,中小企业、中信保、银行和政府共同参与合作的融资平台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对于中信保和银行来说,此项业务是未来重要的增长点。
1、中小企业需求空间巨大
从目前的情况看,中信保在出口信用保险方面发展迅猛,随着承保规模的不断攀升和中小企业保单的推出,获得支持的中小企业数量和覆盖面在迅速扩大,但与全国在工商注册登记的约1000万家中小企业相比,已支持的近1500家占总数量的比例还不及万分之一。在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方面,除中信保2007年正式开展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外,还有多家国内和国外的保险公司也相继参与经营,如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德国安联和美国美亚等。虽然经营机构较多,但业务规模都不大。总的来看,中小企业通过利用信用保险获得融资支持的需求空间非常大。
近年来,初步形成了以财务管理、绩效考核、业务规范等为主要内容的财政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体系。
1.不良贷款重组和减免政策优惠
财金[2009]13号:《关于中小企业涉农不良贷款重组和减免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于中小企业贷款借款人在确保重组和减免后能如期偿还剩余债务的条件下,允许金融机构对债务进行展期或延期、减免表外利息后,进一步减免本金和表内利息。
2.放宽中小企业呆账核销条件
财金[2009]12号:《财政部关于中小企业和涉农贷款呆账核销有关问题的通知》,放宽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
3.完善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绩效考核体系
财金[2011]50号:《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中,修订保留了中小企业贷款加分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二、商业银行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14年末,全国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20.7万亿元,同比增长17.5%。包括工、农、中、建、交5大国有商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等12家银行成立了中小企业专营机构。以下列举规模占比最大的三家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小企业特色服务进行对比分析。共性的是几家商业银行从架构上均设立中小企业专营机构,独立的信贷评级授信制度,近几年中小企业贷款的年均增幅远高于同期贷款的平均增速。不同的是产品创新的丰富程度不同。
(一)工商银行
在产品的创新方面,已经由最初的短期周转贷款这一单一品种逐渐发展到了目前包括循环贷款、经营物业贷款、贸易融资、中期周转贷款等比较丰富的融资产品体系。
(1)网络循环贷款
2010年工行创新推出了“网络循环贷款”业务,此后,小企业便可利用网上渠道进行提款、还款或是贷款申请,这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小企业发展在资金需求上的“短、急、频”的特色。
(2)国内贸易融资业务
针对小企业融资抵(质)押物少、无担保人等融资“担保难”问题,依托小企业物流、现金流、应收账款等有效资产及真实贸易背景推出了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同时也积极创新运用企业联保、组合担保等形式,着力突破担保难瓶颈。
(二)建设银行
(1)速贷通
中国建设银行“速贷通”业务被评为“最佳中小企业融资方案”。对申请融资的企业的客户评价和额度授信不作强制性要求,流程简化,抵质押物履盖面广。
(2)成长之路
“成长之路”能够为发展潜力较大、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较为长期、快速、持续的资金信用支持。
(三)农业银行
(1)建立产品研发管理模式
目前在统一的“金益农”品牌下已汇集300多个县域金融产品,这当中已经超过了20个县域中小企业专属产品,已经构建了一个以总行进行产品主体的研发、经营行进行区域性特色产品研发为补充,统分结合的县域中小企业产品研发体系。
(2)创新融资担保方式
陆续探索出诸如农副产品抵押、林权抵押、海域使用权抵押、动物资产抵押等新的担保方式。
综上所述,目前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的特色服务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专营团队及人员、单独的授信审批甚至运营模式、拓宽担保方式、流程建设及资源倾斜这几个方面。
三、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问题思考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小企业能够用以抵押的固定资产数量较少,普遍欠缺不动产抵押资源,而在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下,普遍认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过大、收益低从而使其较难获得银行贷款。
笔者认为加强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应同时关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一)宏观方面
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信用评级系统、财税政策、监管体系等吸引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投资。
1.建立相关中小企业的信用数据库,搭建综合性的网络信息平台,使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能为银行所共享,完善诚信激励机制。
2.为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进行必要的税收优惠,制定相应措施为专营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税收减免等优惠,对营业税和附加税进行相应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小企业的再贷款利率。
3.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包括行业自律组织,发挥地方政府对当地金融机构的监督作用,对违反规定的金融机构予以公示并处罚。
(二)微观方面
积极推进战略转型,切实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以产品创新为出发点,提升服务中小企业的全方位的整体能力。
1.突出中小企业专营机构
从组织架构提高中小企业专营机构的待遇,配备专职化的队伍。
2.实行单独运行机制
对中小企业应实行单独的经营机制,包括单独的客户准入条件、单独的审批授权、单独的信贷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配置、单独的业绩考核评价、单独的机构人员绩效考核和单独的风险管理。
3.加强产品的创新
发展进出口贸易融资业务是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伴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社会各个方面的世界化趋势逐步加重,况且我国拥有着大量的外汇储备,境外投资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作为提供资金的国有银行来说,如果不能提供一揽子的进出口贸易融资综合解决方案,就会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也不能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有利的低位。
一、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施全过程的风险监管
银行首先要认清形势,转变经营观念,顺应时代要求,增强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调整经营策略和工作思路,积极搜索市场信息,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市场动态,了解商品行情变化,提高对国际贸易市场的洞察力,以增强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
第二,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参与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体系。要加强协调合作,密切跟踪国际形势发展,收集各种风险信息,建立风险识别信息库和行业风险机制,及时公布不良买家信息,让银行和企业能够采取得力措施防范收汇风险,为外贸的平衡增长提供保证。二是调整银行内部机构设置,适应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运作模式,有效防控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要将贸易融资业务,纳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通过建立和完善审贷分离制度,将信贷风险和国际结算风险由信贷部、贷款审查委员会和国际业务部负责,达到在统一综合授信管理体系下的审贷分离,前后台部门各司其职,防范和控制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目的。
第三,贷前调查工作要做好,建立贸易融资贷款审批制度,对贸易融资用途和额度进行控制,防止企业利用贸易融资来套取银行资金,或者挪作他用,对企业的上下游单位进行了解,了解企业是否有不良记录,己经是否存在或有负债过高的情况。对信用证开证人、受益人进行了解,防止出现逾期情况。另外对贷后走访要进行相应的注意,不能流于形式,要深入了解企业,保证银行的信贷资产的安全。
第四,要加强国际业务队伍的素质建设,目前我行每年新招的大学生、研究生大都现在从事着或者曾经从事着国际业务,利用大学生英语能力较强的优势,培养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为以后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最后,企业要充分利用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和其他规避风险等途径,充分的规避风险。要利用国家出口信贷政策,通过合理确定结算方式、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获得类似与信用证的风险保障和融资便利,实现降低经营费用、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收益水平的目标。
二、积极开拓中小企业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需要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对政府而言,一是要建立中小企业投融资信息系统。政府应创造条件,搭建银企双方交流的平台,促进银企合作;政府支持手段,综合运用信贷、如政府补贴、优惠政策等;逐步完善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多样化尽快完善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支持体系,保险等多种手段促进中小企业扩大出口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指导和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外贸业务。二是要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一是建立科学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二是建设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系统,为企业利用信用产品进行融资和交易提供便利。三是要建立中小企业的担保市场体系,除了建立政府担保机构外,支持建立民营商业担保机构、企业间的互助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四是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专项资金和风险补偿机制,并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级担保制度。对银行来说,要采取以下步骤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经过10几年的金融体系改革,我国初步建立起以国有商业银行为核心的现代金融体系。统计数据表明,小微企业贷款仍以依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占比60%多,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占比不到40%,且贷款形式单一。依托大银行解决小微企业贷款意味着较高的融资费用与成本,因而要构建一个与市场结构相应的金融市场结构体系,特别是建立和发展若干中小金融机构。当前,第一要继续发挥大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基础作用,一是通过供应链金融工具为大企业的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二是探讨设立专营机构构建从总分行专营部门,到特色支行,最终到营业网点的多层次的小微企业专营体系,充分发挥专营机构的引擎作用;三是探索将大银行的县域支行改造成全额的贷款子公司,重点支持县域小微企业发展。第二要构建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较为可能的途径是将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合作银行等区域性银行改建成专门的小微企业银行,支持其“深耕细作”,不搞“小而全”,打造服务小微企业的优势和特色。第三要切实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改制和增资扩股。最近国务院设定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就是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拓展融资渠道的有益尝试。
(二)提供综合化的金融服务研究表明,我国企业债务融资比率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呈倒U形,符合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机制难以满足小微企业不同生命周期内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综合服务化水平。一是要积极对照国家产业政策,加快业务创新,推出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运用金融产品支持小微企业转变粗放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借鉴国际贸易融资经验,改进小微企业国内贸易融资手段,创新小微企业流贷还款方式,实行定向倾斜和宽松的还款政策,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压力;要重点关注小微企业初创时期融资难题,通过设立风投基金等方式,前移扶持关口。二是建立健全小微企业信用体系,推进其基本信息和信用制度建设,全面收集录入小微企业各种信息,建立信用征集与评价体系,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程度,促进银企关系向长期稳定方向发展。
作者:崔莹莹 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摘 要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但经济复苏进程十分曲折。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信贷风险的管理,保证信贷资产业务的健康发展。本文就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风险分类,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管理 问题 对策
商业银行能否有效的控制信贷风险,不仅决定银行的竞争力和经营业绩,还关系到社会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虽然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然存在信贷投放行业比较集中、信贷控制不健全等问题。美国的次级贷危机为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建设敲响了警钟,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更好地迎接市场挑战。
一、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种类
受经济周期性波动和迅速膨胀的资产泡沫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并不稳固,商业银行要警惕信贷资产潜伏的风险。具体来讲可分为以下八类。
1.地方融资平台过度融资风险
目前全国地方政府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总负债规模急剧扩大,地方政府信用风险不断积聚,可能存在阶段性偿债不足,对于多平台融资总量失控、政府保障有效性缺乏等问题。
2.项目贷款借机扩张风险
由于信贷政策宽松,一些企业借助银行贷款上马一批项目,其中不乏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或者高风险的项目。经营盲目的扩张会导致企业实际产能或者计划产能超出市场承受范围和企业自身管理能力,最终影响银行贷款按期的回收。
3.房地产贷款行业波动风险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过热局面,市场操作不规范,价格也偏离了实际价值。一方面房地产泡沫一旦破灭将极大的震动金融市场,另一方面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国家也陆续出台调控措施,银行业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4.个人贷款风险从分散走向集中
由于假按揭和以套取银行贷款为目的现象增多,使得银行业分散的零售风险转化为同质的批发性风险。再加上一部分贷款流向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加大了贷款的违约风险。
5.中小企业贷款面临治理不善风险
中小企业存在竞争力弱、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容易导致中小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增加其贷款违约风险。一些中小企业将贷款资金转移到高风险项目,如果银行监管不力,将大大加剧银行信贷风险。
6.贸易融资面临虚构交易风险
国内贸易融资不存在通关环节,运输、结算等贸易环境尚不配套,难以证实商品交易的真实性。企业如果利用国内贸易融资的环境缺陷来谋取融资,就会使银行面临较大风险。
7.贷款面临流动性不足风险
一方面一些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长期占用银行营运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固定化,还有一部分企业盲目扩张,对银行贷款长期依赖。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凸显存量贷款风险。此外,企业间关联性的加强,导致了原来分散的风险得以集聚和蔓延。
8.担保方式变异风险
银行担保最为普遍的圈内担保,一户违约,可能引发连锁风险。流体质押由于不易监管容易出现质品流失和减值,第三方抵押可能导致资金套取和挪用,增大企业违约风险。
二、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为了确保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银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针对上述风险,商业银行可采取以下对策:
1.完善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商业银行要实现粗放管理向规范集约化管理的转变,需要借鉴国内外现代化的风险管理经验加强自身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除了纵向总对分行的专业管理外,还要进一步强调横向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用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技术,筛选和监管客户,降低信贷风险,实现自身目标。
2.优化信贷结构,降低信贷的集中程度
商业银行一方面应根据自身对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对经济政策走向的研究,优化信贷结构,不仅仅将贷款投向国有大中型企业,也要关注发展潜力大、增长速度快的行业产业和企业,降低信贷集中度。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要合理搭配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从贷款的时间结构降低信贷风险。
3.科学的量化风险
商业银行要有效的防范信贷风险必须改进现行的信贷风险量化方式,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计量模型,准确判断客户贷款目的、生产经营状况等。根据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还款,确定是否给与贷款,使贷前决策更科学。
4.细化贷款风险加强贷后管理
商业银行运用贷款五级分类法,实行贷后资产动态管理。一方面可以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信贷资产质量,揭示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信贷资产结构,计提足额的呆帐准备金,及时有效地防范潜在的信贷风险,并逐步提高银行内部的信贷管理质量。
5.加强银行征信体系建设
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加强与其它商业银政府相关机构的合作,建立起信用信息协调机制,完善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客户的财务报表,以及合同、偿债情况等非财务信息,建立客户信用档案,进一步提高征信系统的使用效率,切实防范信贷风险。
6.采取有效的劣质客户退出机制
商业银行要对信贷客户实施实时监控,考察客户的生产经营和现金流等状况,一旦发生问题,应果断采取劣质客户退出机制,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快速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理,努力化解不良贷款。
7.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健全信贷风险预警机制,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加强信贷风险搜索的系统性和准确性,提高信贷风险分析的技术含量,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包括预警信息系统、预警指标系统、预警判断准则系统、预测系统、预警对策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
三、结语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有助于商业银行在实际工作中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和风险管理目标为导向,有助于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风险控制能力,有助于银行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卫季悦.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0(13).
关键词:贸易融资 商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 担保公司
中国经济的发展可谓是有目共睹,近年来一直保持着约10%的年增长率。在这样的经济繁荣发展的大前提下,中国对外贸易作出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的最新统计数据,201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将达3.6万亿美元,增长20%以上。然而,在中国对外贸易这个行业中,中小企业占据了半边江山,对于贸易融资这个让中小企业关注的话题,作者展开了调查。
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银行或者一些融资租赁公司和担保公司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如原油、金属、谷物等)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
现中国可以提供贸易融资的机构有:
1.银行系统
商业银行(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
对于银行来说,贸易融资是其国际市场的主要业务,特别是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国家为了促进出口业务,会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上给予一些政策的帮助,这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等业务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而像其他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它们也积极推出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用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便捷的申请过程来吸引客户。
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四家银行都分别开展了贸易融资服务,推出了贸易融资类产品,但是对比四家的服务,在同种贸易融资服务中还是各有各的特色。
首先作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的中国银行对于国际业务的开展肯定是十分重视,尤其是贸易金融服务一直是中国银行的核心和优势业务,其开展的贸易融资产品多达22种,是所有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中贸易融资业务产品种类最丰富,适合于不同类型,需要融资的进出口公司。中国银行通过不断的创新新的贸易融资产品和积极通过差异化的创新产品组合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连续两年赢得香港金融类杂志《财资》的“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和“最佳结构化贸易解决方案”两个奖项。以贸易融资、国际结算为核心的国际业务是建设银行的战略性发展目标,建设银行在2006年率先成立了单证中心,改进了现有流程,集中管理后台业务。在产品开发方面,建设银行非常重视新产品研发,开发出了如海外代付、海外融资保、出口单保理等许多产品,这给建设银行贸易融资发展带来了很大机遇。从2006年开始,建设银行开始客户转型,把中小企业列为重点服务客户,开设 “速贷通”和“成长之路”两项专门为中小企业设立的创新业务,为中小企业贸易融资加快了速度,简化了审批流程。作为全球储户存款量最大,全球市值最大和效益最大的中国工商银行,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业务繁多,但是在贸易融资业务上的产品不多,在该业务上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工商银行结合自身的优势,推出了工行财智国际业务,工行财智国际是一个集结算、融资、理财为一体,内嵌本外币业务于一身的产品服务及组合应用。在满足客户国际结算、贸易融资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规避汇率风险、节约财务成本的增值服务。中国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服务城乡的服务理念,充分照顾城乡和农村中小型企业的需求。农行又积极推出了全新贸易融资服务品牌——“融汇通”, 融汇通”是一套全方位、结构性、整体化的贸易融资综合解决方案,包含了“出口融汇通”、“进口融汇通”和“收付通”三大系列。树立了农行统一的贸易融资品牌形象,不仅整合创新了现有产品,同时也对内部操作流程进行了优化、再造,客户办理贸易融资业务更加快捷、方便。
国际贸易融资领域的竞争愈演愈烈,中国‘世界制造中心’地位的日益稳固以及民营企业、在华外资企业的快速增长,都将提供更为丰厚的金融资源。从银行业自身来看,在资本约束背景下拓展业务、创造利润,国际贸易融资不失为一个理想的选择。所以不仅仅中资银行会在贸易融资业务上下足功夫,外资银行更是能准确的瞄准市场机遇,竞相发展贸易融资业务,与中资银行在这方面业务上相互竞争。对于外资银行来说,因为它们在世界各国都会下设分行,对国际形势把握比较精确,开展贸易融资服务也相对较早,积累了很多经验,在产品方面,因为有很多跨国进出口公司的成功案例,外资银行的产品一般是比较安全,评价较高的优质产品。像花旗银行和渣打银行都有着几种优质产品并且通过额外的服务对风险进行控制。在操作技术上都相对成熟,服务人员经验较丰富,都是外资银行在贸易融资服务上比较出色的要点。但是相比之下中资银行具有规模优势,对国内政策更熟悉,即使那些规模较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网点也比外资银行多得多,能充分满足国内不同城市大,中小型企业的贸易融资需求。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处境一直不乐观,在国内市场上要与国有四家大型商业银行过招,在国际上于技术成熟,管理有方的外资银行有着激烈的竞争,所以他们在更加注重服务质量,推出组合产品和适用于不同企业的解决方案,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代表,中国招商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在推出各种贸易融资产品的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分别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像对与中小型企业,船舶出口业务类公司和大型企业采用不同的解决办法,使各种类型的企业在根据企业情况的同时较少风险和财务成本。招商银行还特别推出融资直通车,适用于两地母子公司或关联公司从事商贸活动需取得跨境融资的企业客户,目标明确,对上述公司很有吸引力。
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因为它们的发展情况多取决于银行所在地区的发展情况,所以各个银行发展情况良莠不齐,又因为没有明确的业务定位和特定的客户群体,对国际市场的把握不够,所以在贸易融资业务上表现出的是产品的单一,针对的一般大都是大型企业集团。但是近年来,随着银行业,城市的发展还有国家对进出口业务的政策扶持,各城市商业银行也逐渐重视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积极推出各种贸易融资的产品组合。
政策性银行在特定的领域业务涉及广泛,但对于国际业务除国家进出口银行外涉及不多,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平稳持续良好地发展,政策性银行也开始对贸易融资等国际业务重视起来,但因起步较晚,产品单一,不全面,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贸易融资也没有被单独地管理,而是和国际结算一起管理。
2.融资租赁公司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这种业务方式后,二十多年来也得到迅速发展,但比起发达国家来,租赁的优势还远未发挥出来,市场潜力很大。相比银行系统来讲,国内的融资租赁公司经营理念落后,只注重与融资租赁的金融功能,而忽视或否认融资租赁的其他功能,因此造成业务品种基本上还属于单一融资租赁。另外经营范围扶小,业务形式单一,没有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体系等原因也造成了国内的融资租赁公司不能很好的为进出口公司提供贸易融资服务。
3.担保公司
担保公司可以为需要贸易融资的企业提供贸易融资担保,贸易融资担保又分为出口贸易融资担保和进口贸易融资担保。如果出口商想寻求贸易融资服务,可先在投保保险公司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之前或之后向银行申请出口信保融资授信额度。然后银行经过审核确定出口商信保融资授信额度。出口商、担保公司、当地保险公司三方签署《赔款转让协议》,确定各方权益。出口商根据保险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出口申报等工作,取得保险公司承保情况通知书后担保公司与银行签定担保合同,银行审核后为出口商融资放款。最后进口商付款,银行扣除融资后余款转入出口商账户。而进口贸易融资担保流程各个银行的操作是不相同的,,进口押汇业务中有的银行采用信托收据的方式,甚至个别银行直接称进口押汇为信托收据贷款,有的银行并没有采用信托收据的形式,而是采用的《进口押汇总质押书》的形式。在采用信托收据形式的银行中,大部分都要求另外提供担保。担保公司介入可以引入第三方监管,也可引入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等作为反担保。
关键词:融资方式 存在问题
1中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分析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围绕国际贸易结算的各个环节所发生的资金和信用的融通活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贸易融资额大幅下降,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9年全球贸易融资缺口为1000亿美元,而世界银行则认为缺口可能高达3000亿美元。贸易融资的缺乏导致国际贸易大幅滑坡,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我国也不例外。正是国际贸易融资的下降,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的出口复苏。当前国际贸易融资的来源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
1.1企业出口方面近年以来,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2006年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 % 。
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外贸领域一支重要的力量。但由于中小企业起步晚,自有资金积累少,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中国中小企业在贸易融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
中国目前为中小企业担保的机构在中小城市很少,到2007年底,中国中小企业出口融资信用担保机构只有3729个,担保总额为5049亿元、受保企业为21.65万户。虽然中小企业出口信用担保机构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大多数分布在大中城市,中小城市很少。
1.2银行方面银行对大中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出口融资政策有所不同。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来看,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出口融资贷款利率高很多。另外,银行给中小企业的进出口贷款一般采取抵押和担保的方式,不仅手续繁杂,而且还要支付诸如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费等相关费用,这无疑增加了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难度和融资成本。与此同时,由于银行贷款手续繁琐及审批时间过长,迫使许多为求生存的中小企业选择民间融资渠道,而民间融资的高利贷性质几乎是众人皆知的。
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风险状况缺乏有效的识别手段。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经营稳定性差、报表不真实等问题,这种状况使得银行传统的企业财务技术分析对授信决策的指导意义大打折扣,使得银行在中小企业进出口贷款方面选择的策略是简单地退出市场。这也从一方面显示出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失衡、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使得整个融资结构的调整难以顺利推进。
2中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主要问题
原材料和劳动成本的提高,对中小企业生存构成了威胁。而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也甚少惠及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大量倒闭或停产。中国社科院关于“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复苏中的作用”的调研报告显示,有40%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另有40%的企业目前正在生死线上徘徊。因此总结目前中国国际贸易融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2.1贸易融资方式过于单一,对象过于集中当今的国际贸易规模、方式都向更高、更复杂的方向发展,虽然现在国际上所使用的的贸易融资方式日益加多,也有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尝逐步创新,开拓新的贸易融资方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基本上仍然是以传统的融资方式为主,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品种少,且功能单一。
银行方面,目前各家银行办理的业务主要以基本形式为主。而比较复杂的,如保理和福费廷则相对比较少,甚至在有些地区尚未开展。
2.2中小企业资金不足中小企业生存难,除了内部管理存在问题、缺乏人才、技术水平不高外,资金不足和融资困难是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存在资金缺口。资金短缺直接影响企业运转状况。资金短缺往往极大地限制中小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技术和设备升级、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拓展新市场和增加新经营项目。
转贴于
3中国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3.1现代信息技术的制约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做支撑,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管理就会显得更高效,便可以将银行相关的部门和分支行高效率、有机地联系起来。然而目前我国的银行业只能说基本完成了金融电子化建设的阶段,金融信息化在有些银行只是刚刚起步,从而缺少网络资源的共享,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这样就难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3.2企业规模及内部因素制约在中国经营进出口的中小型企企业数量众多,但总体效益不佳。一些亏损企业管理混乱,资信欠佳,常因资金短缺而利用押汇、打包贷款等信用证融资手段套取银行资金。银行短期融资实际上往往被长期占用,严重影响银行经营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同时在贸易经营过程中存在投机性经营,例如在某一时期,某种商品的国内外差价较大时,国内贸易商争相进口此类商品。如新闻纸、纸浆、化纤、钢材、食糖、成品油等,而一且这些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下滑,货款无法回收,就会给银行资金带来风险。
3.3银行和政府政策对贸易融资的制约进出口双方银行对促进贸易的完成起着关键作用,国外银行都是按商业化经营原则来经营的,如经营不善,随时有倒闭的可能。而中小企业在选择银行时,由于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国外的行进行全面调查,缺乏和行长期合作的经验,同时对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金融惯例、外贸管理政策了解不够,在贸易结算时有可能遭到无理拒付等现象。中国的银行普遍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金融产品、信贷评价体系和担保体系。中国金融政策和融资体系都是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要对象设计实施的,银行的信贷评价体系中也缺乏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评价模块,而是参照大企业标准,过多地考虑企业的财务指标,导致众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无法得到贷款。因此,要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必须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发展更加有效的融资模式。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
1.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业务迅速发展起来,从最初的沿海城市到近年来的内地城市,出口企业越来越多。一方面,由于大多数企业对贸易融资意识的缺乏使企业发展壮大受阻;另一方面,融资机构对融资风险缺乏有效预测和控制,直接导致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形成,或大量的贸易融资只是针对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苛刻,审批时间长,不但导致风险过于集中,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融资就是指资金的融通,是银行的一种信用行为。贸易融资是银行以出口商或进口商信用为基础,为其提供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资金融通或信用便利,可由融资银行直接提供融资,也可以由银行提供担保,使客户获得融资。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国内的进出口企业国际结算业务量也持续增长,从而对贸易融资需求也大幅增加。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以真实的贸易背景为基础,在相应的国际结算业务模式上,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或信用支持。目前,我国主要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有打包贷款、进口开证、出口商票融资、进出口信保融资等。
国际贸易融资是在国际贸易进行的过程中,为国际贸易融资主体提供资金融通服务,这在当今国际贸易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起到了剂的作用。早在中世纪,国际贸易融资就已经存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融资和国际结算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国际贸易融资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对金融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逐渐成为现代金融机构最为重要的金融服务之一。各国政府也纷纷将国际贸易融资作为调节外贸政策的有效措施,通过建立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引导商业性融资机构的发展,从而发挥贸易融资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促使金融资机构必须发展更加高效、安全、经济的国际贸易结算手段,从而带动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和改革。国际贸易融资也逐渐从票据贴现、打包贷款等传统的金融服务,逐步创新出共应链融资、应收账款保理等一系列新的融资方式。
2.风险预防在国际贸易融资中的重要性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使得我国的外贸发展和银行业竞争加剧,国际贸易融资因其独特的优势而成为银行和企业发展的重点业务。国际贸易跨国业务的特点决定了其融资的风险要远远高于其它行业,因此在贸易融资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贯彻风险控制和管理意识,做到“风险可控”,从而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它可以使银行或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对金融业的风险特征都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将风险管理融入国际贸易融资中,才能保证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只有风险可控才能使业务顺利开展,这是风险预防的核心思想。风险管理文化有助于完善国际贸易融资的完善和发展,增强企业或银行的风险意识,从而促进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快速发展。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最大优势就是低风险、高回报、资金占用少等,而这些优点也是其被银行和进出口企业关注的主要原因。然而,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贸易融资环境不断恶化,对企业和银行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此外,由于银行和企业在如何发展这项业务的问题上也存在一些缺失,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假如风险将至,银行和企业就会显得无能为力,束手无策,所以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措施来避免和控制国际贸易融资中银行和企业拓展业务所带来的风险,是目前中国融资机构的首要任务的。
3.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风险防范意识的缺乏首先源于对国际贸易业务缺乏经验和全面的了解,在实践中,融资机构一般过多的关注企业本身的财务能力,忽略了贸易背景和上下游情况,对进出易过程业务知之甚少。在没有深入了解贸易背景、客户生产经营过程及相关客户资信的情况下,降低了融资条件,这些都会导致风险的产生。
由于融资对象都集中在大型的外贸企业,导致风险相对集中,虽然这些企业实力雄厚,一旦发生利率、政策风险或汇率风险等,金融机构将面临较大的风险。
3.2管理体系不完善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出口商信用风险、国家风险、汇率风险、银行内部操作风险等。对这些风险占的防范和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将银行的相关部门和总支行之间高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我国的信用业务起步晚,国人的信用意识淡薄,企业信用制度不够完善。目前,中国监管部门认可的中资评级公司仅有5家,即便取得了评级报告,其可信性也大打折扣。在这方面,世界其它国家已经做得非常成熟,如澳洲的Veda、南非的Experian、美国的PayNet第三方征信机构,可直接了解客户在银行的评级和信用得分,评估其潜在的道德风险。
另一方面,我们的外汇业务处理模式比较单一,信息共享度差,从根本上无法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管理,缺乏统一管理,相互制约机制,无法达到资源共享、监控风险的目的。在实际业务中,此类问题屡见不鲜,贷后管理不够深入,信贷人员只注重公司的财务实力和担保情况,对交易双方的贸易进程不太了解,在信贷资金拨付之后,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按时归还以及以什么形式返回都没能很好的掌握。
3.3 缺乏高素质的从业人才
国际贸易融资较国内贸易融资,对业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我国的国际业务起步比较晚,发展还不够完善,国际贸易融资的管理人才缺乏早已是众所周知。员工的知识结构单一,相关从业人员往往只熟悉与一些国际结算、信贷管理相关的知识,缺乏财务和金融方面的知识,直接导致其无法从财务资料和企业经营信息言面来掌握和判断客户的资信状况。
4.加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防范的措施
4.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上的灵活性和适应广泛性,是促进外向型企业进出口业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很多企业大多是从国内销售转向出口导向型企业,缺乏外贸经验,对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所以在为企业提供贸易融资时,还要认真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加强对贸易背景的审核。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外贸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中小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企业经营经验的积累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将会随之降低,除了要严格审查融资主体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还要结合贸易业务背景来加强风险管理。
风险防范意识还在于要有转移风险的意识,利用对客户上下游交易对手的资信捆绑,跳出单个企业的传统局限,站在产业供应链的角度控制风险。
4.2完善管理体系
为了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国内许多金融机构和厂商系的融资公司先后都在借签国外的经验,开发信用评级模型,KPMG、德勤等都走在前列。
除此之外,要求我们必须严格做好前期调查,找出融资主体是否有真实贸易背景和稳定的海外市场,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等。要通过多种渠道调查企业的信用情况,如企业的客户信誉。其次,要关注企业选择的贸易结算方式,因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在对应的国际结算方式下(汇款、托收、信用证)进行融资的,而具有不同性质的结算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融资的风险。最后,还要加强贷后的管理,根据不同的贸易融资业务特、进出口商品价格和汇率波动等特点,采取灵活的评级制度。
4.3创新贸易融资方式,增加对贸易相关信用保险的支持
伴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已无法满足国际贸易的需求,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国际上的贸易融资方式,开展贸易供应链担保融资,保理、福费廷等业务。其次,除了银行自有平台融资以外,还可积极开展第三方担保融资等。再次,由单一产品开发转变为提品组合或整体解决方案,设计贸易融资产品组合,根据企业需求形成差异化的产品包服务方案,帮助客户解决融资需求、获得最佳效益。
为降低融资风险,融资主体可以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发达国家均有出口信贷机构,如英国的出口信贷担保局(ECGD),加拿大出口开发公司(EDC),奥地利财政担保公司(FGG)等,而中国对应的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4.4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国际贸易融资需要具备国际结算业务相关知识的从业人员,能够清晰辨别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存在的风险,掌握国际贸易知识,以了解国际市场的变化,同时要具备分析和识别能力,以便明确辨别出交易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使企业和银行双赢。
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提高贸易融资从业人员的素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新形势迫切需要尽快培养一批熟悉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不断积累经验,加强对国际贸易业务的学习,了解国内外商品市场的变化情况,增强对国际贸易的市场洞察力。
5. 结束语
国际贸易中的融资方式分出口商融资和进口商融资,它在外贸企业的业务中运用日益广泛,贸易融资存在其优点,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潜在的商业风险。风险无法杜绝,但是可以尽量避免,并不是大企业融资风险才小,只要规范管理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适应市场需求创新融资产品,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为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发展带来新希望。
参考文献
[1]焦利,《信用证融资风险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J],《上海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06
[2]周玮,徐铁人,《进出口贸易融资与外汇风险防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风险预防在国际贸易融资中的重要性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使得我国的外贸发展和银行业竞争加剧,国际贸易融资因其独特的优势而成为银行和企业发展的重点业务。国际贸易跨国业务的特点决定了其融资的风险要远远高于其它行业,因此在贸易融资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贯彻风险控制和管理意识,做到“风险可控”,从而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它可以使银行或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对金融业的风险特征都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将风险管理融入国际贸易融资中,才能保证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只有风险可控才能使业务顺利开展,这是风险预防的核心思想。风险管理文化有助于完善国际贸易融资的完善和发展,增强企业或银行的风险意识,从而促进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最大优势就是低风险、高回报、资金占用少等,而这些优点也是其被银行和进出口企业关注的主要原因。然而,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贸易融资环境不断恶化,对企业和银行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此外,由于银行和企业在如何发展这项业务的问题上也存在一些缺失,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假如风险将至,银行和企业就会显得无能为力,束手无策,所以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措施来避免和控制国际贸易融资中银行和企业拓展业务所带来的风险,是目前中国融资机构的首要任务的。
2.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风险防范意识的缺乏首先源于对国际贸易业务缺乏经验和全面的了解,在实践中,融资机构一般过多的关注企业本身的财务能力,忽略了贸易背景和上下游情况,对进出易过程业务知之甚少。在没有深入了解贸易背景、客户生产经营过程及相关客户资信的情况下,降低了融资条件,这些都会导致风险的产生。由于融资对象都集中在大型的外贸企业,导致风险相对集中,虽然这些企业实力雄厚,一旦发生利率、政策风险或汇率风险等,金融机构将面临较大的风险。
2.2管理体系不完善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出口商信用风险、国家风险、汇率风险、银行内部操作风险等。对这些风险占的防范和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将银行的相关部门和总支行之间高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我国的信用业务起步晚,国人的信用意识淡薄,企业信用制度不够完善。目前,中国监管部门认可的中资评级公司仅有5家,即便取得了评级报告,其可信性也大打折扣。在这方面,世界其它国家已经做得非常成熟,如澳洲的Veda、南非的Experian、美国的PayNet第三方征信机构,可直接了解客户在银行的评级和信用得分,评估其潜在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我们的外汇业务处理模式比较单一,信息共享度差,从根本上无法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管理,缺乏统一管理,相互制约机制,无法达到资源共享、监控风险的目的。在实际业务中,此类问题屡见不鲜,贷后管理不够深入,信贷人员只注重公司的财务实力和担保情况,对交易双方的贸易进程不太了解,在信贷资金拨付之后,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按时归还以及以什么形式返回都没能很好的掌握。
2.3缺乏高素质的从业人才
国际贸易融资较国内贸易融资,对业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我国的国际业务起步比较晚,发展还不够完善,国际贸易融资的管理人才缺乏早已是众所周知。员工的知识结构单一,相关从业人员往往只熟悉与一些国际结算、信贷管理相关的知识,缺乏财务和金融方面的知识,直接导致其无法从财务资料和企业经营信息言面来掌握和判断客户的资信状况。
3.加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防范的措施
3.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上的灵活性和适应广泛性,是促进外向型企业进出口业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很多企业大多是从国内销售转向出口导向型企业,缺乏外贸经验,对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所以在为企业提供贸易融资时,还要认真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加强对贸易背景的审核。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外贸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中小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企业经营经验的积累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将会随之降低,除了要严格审查融资主体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还要结合贸易业务背景来加强风险管理。风险防范意识还在于要有转移风险的意识,利用对客户上下游交易对手的资信捆绑,跳出单个企业的传统局限,站在产业供应链的角度控制风险。
3.2完善管理体系
为了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国内许多金融机构和厂商系的融资公司先后都在借签国外的经验,开发信用评级模型,KPMG、德勤等都走在前列。除此之外,要求我们必须严格做好前期调查,找出融资主体是否有真实贸易背景和稳定的海外市场,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等。要通过多种渠道调查企业的信用情况,如企业的客户信誉。其次,要关注企业选择的贸易结算方式,因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在对应的国际结算方式下(汇款、托收、信用证)进行融资的,而具有不同性质的结算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融资的风险。最后,还要加强贷后的管理,根据不同的贸易融资业务特、进出口商品价格和汇率波动等特点,采取灵活的评级制度。
3.3创新贸易融资方式,增加对贸易相关信用保险的支持
伴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已无法满足国际贸易的需求,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国际上的贸易融资方式,开展贸易供应链担保融资,保理、福费廷等业务。其次,除了银行自有平台融资以外,还可积极开展第三方担保融资等。再次,由单一产品开发转变为提品组合或整体解决方案,设计贸易融资产品组合,根据企业需求形成差异化的产品包服务方案,帮助客户解决融资需求、获得最佳效益。为降低融资风险,融资主体可以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发达国家均有出口信贷机构,如英国的出口信贷担保局(ECGD),加拿大出口开发公司(EDC),奥地利财政担保公司(FGG)等,而中国对应的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3.4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国际贸易融资需要具备国际结算业务相关知识的从业人员,能够清晰辨别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存在的风险,掌握国际贸易知识,以了解国际市场的变化,同时要具备分析和识别能力,以便明确辨别出交易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使企业和银行双赢。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提高贸易融资从业人员的素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新形势迫切需要尽快培养一批熟悉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不断积累经验,加强对国际贸易业务的学习,了解国内外商品市场的变化情况,增强对国际贸易的市场洞察力。
4.结束语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互保
互保曾经一度受到政府、银行以及中小企业的热捧,可是一旦互保链中的某一家发生问题,可能牵连的企业就不是一家两家,背后可能是无数家企业受影响。中小企业应尽量避免与其他企业互保,因为别人的企业不可控,不可控的事情对办企业来说非常可怕,这个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2012年6月互保“地雷”爆炸了!杭州有600多家也因互保岌岌可危,上百家企业面临倒闭。原来相互帮助的互保,现在居然变成了一项“恶制度”。
中小企业在发展阶段,一般发展比较快,同时自有资金不足,需要从不同渠道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但是目前各个银行都怕承担风险,要求企业提供抵押物或有实力的担保单位才给予贷款或授信,当然银行为了降低自己的风险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企业不能只听银行单方面的,应有自己的原则和方法。可是发展阶段没有多少房子和土地,互保又不可控,企业主总不能看着企业缺资金而发展太慢,需要融到资金,怎么办好呢?
首先,企业本身要健康发展,资金融过来用到哪里去企业主应该非常明确,资金从金融机构借过来要真正投入到经营中去,而不能拿去搞与生产经营无关的项目。企业主应把需求资金项目实事求是的和银行坦诚沟通。如果企业确实发展的不错,企业主是真正做事的人且无不良习惯,企业资金都在企业内部流转,总有银行愿意授信的,因为银行也想找好的企业合作,把资金贷出去。
其次企业财务人员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银行客户经理沟通,寻找适合本企业的融资方案。以下一些融资方法是笔者曾经和客户经理沟通的方案,有些已经成功实施,有些还在摸索中。如有可行的地方,不妨借鉴。
一、出口企业可以考虑外币融资
笔者所在公司发展比较迅速,所在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人均产值比较高,公司地处偏远山区,房子土地评估值不太高,当时所有的房子和土地都抵押给银行了,可是资金来源还是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而企业又要发展,股东也不可能再出资了,怎么办呢?经过财务经理不断的和银行客户经理商量,发现公司出口业务做的比较大,并且购买了出口信用保险,而正好该银行有外币贷款业务,且利率优惠。这样企业与银行以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签订三方债权转让协议,将企业的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给银行,银行在中信保担保范围内给企业授信,在授信额度内给企业的发放美元贷款,账期后企业用收回的美元货款还给银行,可以循环贷。一方面增加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另一方面外币贷款利率便宜,同时当人民币升值的时候还可以锁定外币汇率,当然如果人民币处于贬值通道中企业需要慎重考虑。信保融资还可以享受政府贴息政策。
二、统一销售的小型集团公司可以采用国内贸易融资
目前针对国内贸易的不断发展,部分银行开发了一些创新业务,比如国内信用证。授信企业开具国内信用证给收款单位,收款单位将该证到银行申请兑付,信用证到期时开证单位支付敞口资金和利息。国内信用证有半年和一年期两种。一般情况下国内信用证融资成本比较低,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比较接近。由于信用证开具需要存保证金,且具有真实贸易背景,银行授信比较容易。国内信用证适合有真实贸易背景的企业,有些采购、生产、销售分开的小型集团也可以采用。采购公司负责采购原材料,生产企业只负责生产,产品卖给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再对外销售。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大部分生产企业拥有资产,银行授信相对容易些,银行授信给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开具国内信用证付材料款,采购公司收到证后到银行申请兑付,银行将兑付资金付到采购公司账户,到期后生产企业支付利息和敞口资金。表面看国内信用证比较复杂,但是只要两家公司财务人员配合还是很简单的,将开证资料(发票和入库单以及其他银行需要资料)和申请兑付资料都提供给银行,保证金存入账户,其他的事情都是银行办理,银行客户经理和相关人员会去找其他银行提供信用证的兑付资金,比承兑汇票贴现还简单些。当然开证前最好和客户经理提前沟通,方便银行方面提前联系资金,这样的话可以保证企业信用证开出来次日资金就能到账。
三、开具承兑汇票付款
银行对于承兑汇票授信相对来说条件宽松点,企业融资只需要支付保证金存款(最高一般不超过50%),不需要支付贷款利息,融资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笔者所在的企业以前主要支付电汇,银行贷款贷过来付货款,后来与供应商协商尽量使用承兑汇票付款,在采购合同签订的时候就谈好承兑付款,可能对采购价格稍微有影响,但是大部分供应商都会接受,价格也不会波动太大,目前90%的采购都是支付六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这样相当于50%的货款推迟六个月支付,而合作伙伴又收到全额货款,可以背书支付给他的上一家。
四、生产设备抵押融资
对于企业生产设备比较通用,并且单台设备金额较大设备,数量比较多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可以尝试设备抵押融资。设备抵押融资财务人员有点麻烦,需要复印设备发票提供给银行,银行对设备评估,可能评估金额比净值低很多。但是对于有大量生产设备的企业而言这未尝不是一条成本较低的融资渠道。设备抵押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固定资产,风险小,成本低。
五、融资租赁
这个方法适合企业购置大型设备时,与融资租赁公司以及设备厂商签订协议,由融资租赁公司支付全部设备款给设备厂商,企业只需要支付三成左右的首付款就可以将设备购回开始生产,逐步用生产经营收入归还设备按揭款(类似于购置房子的按揭)。融资租赁比较适合于资金不足的企业初始阶段,唯一的缺陷就是融资成本有点偏高。
六、担保公司担保
担保公司担保虽然收取年3%左右的担保费,但是大部分银行都比较信任担保公司(银行与担保公司之间有战略合作授信),一般不会出现贷款还进去不续贷的情况。企业相当于支付少量担保费买个安全,比较可靠,笔者认为也值得。笔者所在的企业将银行承兑汇票授信与担保公司担保联合操作,这样只需要支付担保费给担保公司(担保公司一般要求10%的保证金存款),开承兑的时候存50%的保证金即得到了融资,这样的融资成本也不高。中小企业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去借民间高利贷,这是高压线,碰都不能碰。哪怕只是掉头资金也不能去借民间高利贷,可以与一些有实力的担保公司合作,借短期过桥资金。
中小企业其实还可以尝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等融资方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其实也不少,关键是企业融资财务人员一方面对企业自身状况要非常了解,同时多熟悉各种融资渠道,多和金融机构沟通,平时多学习,敢于接受新东西。
【关键词】信保 融资 途径
一、中国信用保险公司的相关内容
中国信用保险公司是一种新兴的金融机构,于2001年12月18日成立的。其是由中央汇金控股的,由我国单独投资的公司,具有一定的政策性。中国信用保险公司是我国从事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唯一机构,具有唯一性。其并非是以盈利为目的,所注重的并不是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是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为支持出口,推动出口贸易发展而建立的。
中国信用保险公司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贯彻落实国家外交政策和外经贸的相关政策,配合产业、财政和金融方面的政策,采用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方法,给予货物、技术和服务的出口支持,尤其对资本性货物的出口,例如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机电产品等给予大力支持,鼓励我国向海外投资,保障海外市场的开拓。
据统计,截至2011年,中国信用保护公司累计支持的国内外贸易已突破四百亿美元,已初具规模。为数以万计的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服务,其所给予保险支持的中长期项目超过了百个,其中含有高科技出口项目,成套设备出口项目、大型机电产品和大型对外工程承包项目等。除此之外,中国信用保险公司与150多家银行合作进行信保融资业务,为出口企业融资数额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信用保险公司主要产品有项目险、贸易险。贸易险是针对于一般商品的贸易出口,包括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小企业保险、特定合同保险和国内贸易保险等;项目险主要针对于对外工程承包、海外投资等企业,包括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海外融资租赁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其中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有三种,分别是出口买方信贷保险、出口卖方信贷保险和再融资保险。
二、信保融资的相关内容
信保融资是以买家信用为前提的,无需企业进行担保的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是无授信额度的初步发展的企业和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的不二选择。信保融资是企业将应收账款投保于信用保险,以增加以应收账款的信用度,使其符合银行要求的信用条件,再由银行根据应收账款进行配套的融资。当企业的应收账款充足时,就可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这种借用信用保险公司来实现银行融资的融资模式,不需要作抵押担保,提前利用未来收入,能帮助企业加快资金周转,获得政府的补贴支持,能有效地控制成本。
三、信保融资对解决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意义
信保融资出口商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进行投保,投保内容包括综合保险、特定买方保险和信用证保险等,属于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出口商需要签订赔款转让协议,将其赔款权益转于银行,已获得银行的融资款。这种融资模式突破了传统的融资模式,不再是必须以固定资产作抵押,才可获得相应的融资款。信保融资不需要企业做额外的担保和资产抵押,因而,企业在中国信用保险公司的支持下,减少融资成本,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加快资金流动。信保融资模式解决了中小型出口贸易企业无法提供抵押、担保能力弱而无法获得融资的问题,使其克服融资困难,突破资金瓶颈,为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信保融资这种融资模式加强了企业、中国信用保险公司和融资银行三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企业向中国信用保险公司进行投保,以避免商业风险和国家风险,并据此向银行进行融资申请,利用银行的融资款来维持企业的资金流动。这是一种将未来所要收取的应收账款转变为可流动的现有资金的融资方法,有利于促进资金使用率的提高,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融资银行与中国信用保险公司的相互合作,能起到互补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增加了融资银行的业务内容,促进了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实现了企业、银行和信保公司的三方利益。
四、信保融资业务在各大银行推广,开辟了企业融资新道路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融资困难,各大银行都开始推广融资业务,以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问题。银行融资业务的分类主要是根据中国信用保险公司出具的保险单范围来划分的。银行的信保融资业务主要是为客户办理汇款、托收和信用证等。大多数银行对信保融资业务的管理是将授信和业务授权制度相结合的模式。虽有分行所办理的信保融资业务都归属于客户授信管理,需要对客户的信保融资授信额度进行核实,贯彻落实贸易融资产品管理制度,遵守授权管理的规定,严格审批程序。
在信保融资业务中,由中国信用保险公司承担开证行、保兑行的信用风险以及政治风险,而银行则承担进出口风险。银行在开展信保融资业务时要认真核实出口商的资信状况,了解其履约能力,审查其履约记录。
五、企业采用信保融资方式的收益
(一)保证企业的收汇安全
规避企业的收汇风险,保证企业的收汇安全,是中国信用保险公司的基本工作和职能。在信用保险的信用支持下,企业可以安心地进行交易,将重心放在生产经营上面。通过信用保险来获得融资,能保障企业的核心业务不受损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健全客户管理制度
企业采用信保融资,除了能解决企业的资金流动问题,还能帮助企业了解客户的资金信用问题,建立完善的客户管理体系,以减小交易风险指数,保障企业进行稳定的交易。当企业面临新客户时,可根据中国信用保险公司的资信报告,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的企业开展合作,以加强企业间的贸易关系。
(三)有效地利用资金,加快资金流动
信保融资这种融资模式,最核心的是应收账款。对应收账款进行信用保险投保,将其作为银行融资的凭证,已获得银行的融资资金。因而,其期限较短,一般需要一个月到六个月,是企业可用来周转的资金。信保融资将这部分的资金用来加快资金周转,维持企业的经营运转,进而成为支持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手段。信保融资能保证企业的现金流稳定,以应对国际金融风暴所带来的残余影响,是帮助各中小型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生存与稳步发展。
【关键词】保理;含义;特征;模式
2013年进我国对外出口总额4.15万亿美元,中国一直被喻为“世界工厂”。商业保理行业是一个国内内贸市场规模约30万亿应收账款的庞大新兴金融行业,每个企业都存在应收账款回笼问题。再者,商业保理行业是为数很少的买方市场,最近商务部调查100家企业96家企业有赊销方式运营,市场需求强劲。商业保理也是信用建设的核心行业、是供应链金融、是现代金融服务业、是中国“投资、内需、外贸”三辆经济马车的推动者、是地方财政税收的“放大器”。因此,应收账款是中国国内金融资本市场的最大一块的处女地。
一、保理的含义
目前学术界对于保理的概念定义主要有以下:
(一)即保付,国内保理业务是指国内贸易中,卖方将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由银行针对受让的应收账款为卖方提供应收账款管理、保理预付款和信用风险担保等服务的综合性金融产品。此定义主要是针对银行保理。
(二)第二种定义是指供应商将其与买方订立的货物销售或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商业保理企业,由商业保理企业为其提供贸易融资、应收账款管理服务。上海浦东新区与天津滨海新区对保理业务的定义是一样的,此定义主要是针对商业保理。
(三)第三种定义认为保理又称托收保付,是指卖方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订立的货物销售、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提供保理服务的金融机构),由保理商向其提供资金融通、买方资信评估、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它是商业贸易中以托收、赊账方式结算货款时,卖方为了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增强流动性而采用的一种委托第三方(保理商)管理应收账款的做法。此定义可视为前两种的综合。
二、保理特征
保理不同于一般的金融服务,总体而言,它存在以下特征:
(一)保理组织承担了信贷风险。出口商将单据卖断给保理组织,也就是说,如果海外进口商拒付货款或不按期付款时,保理组织不能向出口商行使追索权,全部风险由其承担。这是保理业务最主要的特点和内容。保理组织设有专门部门,有条件对进口商资信情况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承购出口商的票据。只要得到该组织的确认,出口商就可以赊销方式出售商品,并能避免货款收不到的风险。
(二)保理组织承担资信调查、托收、催收账款,甚至代办会计处理手续,出卖应收债权的出口商,多为中小企业,对国际市场了解不深,保理组织不仅他们对进口商进行资信调查,并且承担托收货款的任务:有时他们还要求出口商交出与进口商进行交易磋商的全套记录,以了解进口商负债状况及偿还能力。一些具有季节性的出口企业,每年出口时间相对集中,他们为减少人员开支,还委托保理组织代其办理会计处理手续等等。所以,保理业务是一种广泛的、综合的服务,不同于议付业务,也不同于贴现业务。这是保付业务的另一个主要内容与特点。保理组织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与声誉,并对进口商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在托收业务中,一般进口商都如期支付货款,以保持其社会地位与声誉。
(三)预支货款。典型的保理业务是出口商在出卖单据后,立即收到现款,得到资金融通。这是保理业务的第三个主要内容与特点。但是,如果出口商资金雄厚,有时也可在票据到期后再向保理组织索要货款:有时保理组织也在票据到期日以前,先向出口商支付80%的出口货款,其余20%的货款待进口商付款后再予支付。
三、保理与传统信贷业务的异同
两者都是依托债权展开的资产业务。传统信贷业务是银行与融资对象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债务产生于两者之间的信贷关系,由融资对象承担清偿责任。保理是银行对已有债权的继承,由融资对象的债务人承担清偿责任。
四、未来保理项目运营模式――“1+X”模式
这里的“1”是指规模较大、信用良好的核心企业,而“X”是指为核心企业供货的供货商。例如中国移动、中粮、中石油等大型核心企业等供货商保守估计约30万企业。保理公司为类似这些大型国有企业的众多供应商做保理业务,当形成一定规模时必须需要电子系统支撑。
所采取的具体模式可分为:
(一)信用采购和信用销售模式
信用销售是商务部联合中国进出口信用商业保险公司(简称中信保)和保理公司大力推广的一种商业销售模式。核心是使大型国企领导规避了信用销售的风险,为中小企业提供采购融资反向保理业务。2011年试点的几家国营企业销售额平均翻了3-4倍,由于业绩优秀,部分领导已提升。
(二)物流加保理业务模式
物流公司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利润空间,将会形成“物流金融”的竞争优势,对物流公司获得订单和议价大有益处,这为保理业务的开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三)进出口国际双保理模式。出口国际双保理业务流程已经成熟,并获得了银行资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