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工智能调研报告

人工智能调研报告

时间:2023-06-11 09:33: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工智能调研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工智能调研报告

第1篇

在特斯拉等新兴汽车公司的冲击下,传统汽车公司在过去几年纷纷转型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4月初,特斯拉的市值甚至超过通用和福特,成为美国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

但是,在马克・菲尔兹推动下,福特实际上已经是传统汽车公司中最积极的转型者了。去年12月,福特宣布未来4年将投资45亿美元(约合289.6亿元人民币)开发新款电动汽车,计划在2020年前拥有多达13款纯电动车型,使得电动汽车在福特汽车和卡车产品组合中的份额达到40%。

不仅如此,今年4月,市场调研公司Navigant的一份数据调研报告称,福特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力排名第一,超过了Google、特斯拉等技术公司。

既然马克・菲尔兹已经如此成功地将福特带上了转型的道路,福特为什么还要解雇他呢?

市值 显然,马克・菲尔兹是在为福特汽车糟糕的业绩负责。过去一年,福特的收入陷入停滞,而利润也不断下滑。今年第一季度的利润更是同比下滑42%。自马克・菲尔兹上任以来,福特市值已经下跌超过40%。作为一个传统的上市公司,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利润和市值都出现问题,CEO肯定没做好自己的工作,也需要为此付出代价。

传统业务 在传统汽车公司热切转型的背景下,传统汽车实际上仍是一块非常好的业务,无论通用还是大众,都在通过传统汽车业务获取庞大而稳定的利润。作为一个激进的转型者,马克・菲尔兹的问题是把福特汽车的传统业务搞砸了。不仅是搞砸了,而且是全搞砸了―福特在其全球主要市场都遭遇了利润下滑,包括北美、欧洲和亚太市场。作为一个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福特本应该在传统业务上有更好的表现才是。

讲故事 马克・菲尔兹最后的一个问题是没有把故事讲好。相较于福特的利润下滑,巨额亏损的特斯拉市值早已超过了福特,而其产销量和福特远远不是一个量级。投资者追捧特斯拉就是因为马斯克讲出了一个超级故事,特斯拉甚至已经等同于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反观福特,虽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力非常强劲,但外界对它的印象依然是一个处于激进转型中的传统汽车公司。投资者和董事会显然也是这样的看法,所以他们认为一个传统的汽车公司必须要利润提升才对。

实际上,这可能是所有传统汽车公司面临的窘境―明明已经在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投资了很多,也做了很多,但是是被用户和投资者看成一个传统的汽车公司。

其中的问题之一是传统汽车公司动作太慢了。自从通用推出第一款纯电动汽车以来,传统汽车公司在电动汽车上的投入已经持续了十多年了,但是没有任何一家传统汽车公司能够推出一款真正的明星产品。大多数产品都存在于车展和计划之中。在这一点上,连蔚来汽车这样的中国创业公司都比福特会讲故事。

第2篇

先从一个案例说起。

广州A公司:2005年12月成立于广州,主营业务是液晶电视主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这个领域做到全球第二名,占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的比例为13.08%,还有两块业务是交互智能平板和移动智能终端。

现在经营增长较快,2011年、2012年、201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1亿元、18亿元、32亿元,净利润约为5千万元、1亿元、1.6亿元,最近三年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7.72%和77.24%。公司员工1161人,技术人员占65%,30岁以下人员占74%。

该公司的核心能力在于“可视化的智能连接”。同时由于处在电子行业,行业性的应用升级与消费升级,变化很快,A公司希望在医疗、教育、人工智能和企业信息化等四个方向有所创新。

公司的主要创始人都是技术出身,但尽管如此,这家公司并没有患上“大树底下不长草”的毛病,而是相信机会要从员工中来,要让创业创新创富在组织内部发生。甚至,团队头人在创业之初就决意在几年之后让出股权,给年轻人留出空间,现在仅是第三大股东,只有约10%的股份。关于这家公司的管理,有两点值得关注:

倒三角的组织管理

“在互联网时代,一切回到人,给年轻人以机会和平台,才是真义所在”,这家公司的内部创新是这样做的,大体分成四个步骤:

――如果员工提出一个很好的点子,认为这个产品未来应该会有市场,公司就会提供一个标准的调研报告,让他据此调研,可以调动公司资源来做此事;

――公司战略规划部如果认为调研合理,就会为他和项目先成立一个事业部,确保让产品有一年的销售;

――当每个月的盈利都能保障的时候,就会为他成立一个子公司,公司规定,子公司团队要先持20%的股份;

――团队如果连续三年都能保持盈利的话,团队将占60%股份,公司只占40%。现在这样孵化出来的子公司有十余个,还有一些正在孵化中。

全心全意做好员工服务

关于怎么用人?公司高管认为,在严把入门关的基础上,很难用一个什么标准去考这个人效率是高还是低,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把那些会降低效率的问题给消除掉,然后自然而然的,按道理说,大家的效率就能高起来。当时公司高管分析说以后对个人影响最大的就是父母的身体健康、子女教育这些东西。所以从成立公司开始,这家公司就慢慢想办法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员工父母每年都会过来体检、旅游,公司会在广州找最好的医院,然后做非常全面的体检;如果员工父母有病的话,我们会找广州的医院去治疗,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就带他们出去旅游,基本上员工父母身体的状况都能得到控制。父母就是查出来有问题,住院的时候子女跟着送去医院,出院的时候去接就好了,剩下的东西他们都不用管。

再如,当早期员工陆续有了小孩以后,子女教育成了困扰员工的一件麻烦事儿,公司便下决心开始自己建立幼儿园,现在已办了三家,是广州最高端的幼儿园,希望所有员工的小孩从最开始都接受一流的教育。

你想想这是什么感觉?从管理的角度,广州A公司对它员工的关照,圈住了这个行业的“金头脑”,使他们更乐意留在公司,持续推动公司战略走出一个大模样。

企业管理绝不是“失控”

或许只有很少几代人能够有幸经历“时代的变换”,我们所处的商业环境从稳态经济、工业时代,切换到动态经济、互联网时代。许多逻辑要暂时倒过来,在工业时代,更多的是“战略版图决定组织版图,组织版图决定人才版图”,但现在则更需要“愿景驱动人才,人才驱动战略”。

2014年,许多企业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同样的办法。海尔提出了“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人人都是CEO”,万科启动了“事业合伙人”改造,所谓“经理人时代已死,合伙人时代诞生”。

但这家公司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懂得一放必有一收,收放之间的分寸感最为重要。在新时代面前,许多概念来得并不准确,不是“去组织化”,而是“再组织化”。因为人与人之间有分必有合。如果你想实现“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放而不乱,那就要想办法建成一个守望相助、慰藉心灵的人情原乡。

这几年,凯文・凯利先生的《失控》一书很热,然后很多人说,企业管理要学会“失控”。但实际上,说“失控”其实并不准确。更恰当的提法或许是“混序”。

凯文・凯利后来也修正了自己的说法:“失控虽是事物起始的最佳模式,但无法仅依靠去中心化的失控模式获得完美的工作结果,最终人们希望添加领导力和控制的元素――所以我调整原先的说法,做新的补充说明,我把它称之为‘混合控制’(co-control)。”

VISA创始人迪伊・霍克的提法更值得欣赏,混序(chaord),在混乱(chaos)与秩序(order)之间,这是更接近于自然的状态,就像硬币的正反面,当你以为它混乱的时候,其实有序;有序的时候,其实混乱。这很像A公司的组织状态。

其实无论是凯文・凯利,还是迪伊・霍克,都深受复杂性科学的影响,深受圣塔菲研究所的影响。霍克认为,变化无常,组织有常,无论到什么时候,人们都要结成社区(community),就像千百年来一样。他非常推崇人类学家贝特森的观点:今天的所有问题都源于我们如何思考与大自然如何运作之间的差距。霍克认为,要去除心中以错误的隐喻为根据的关于组织的理解,而回到天良的状态。

第3篇

尽管从时令上说如今已是阳春三月,但是,不少企业仍然感觉寒意阵阵。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的订单被取消、销售额下降成为企业管理者最为头疼的问题。在这种经济形势下,企业的IT部署和采购也自然地缓了下来。那么,IT部门能做些什么?

“练好内功、内部挖潜”,业内专家给CIO们提出了如此建议,“具体而言,就是把现有软件用好。在此之上,还可以通过数据的分析给管理者提供一些决策信息。”

很显然,数据的分析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共同的需求。因为铺设网络、购买硬件、安装管理软件、建立系统这些都不是本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挖掘才是企业信息化的主线。而实际上,目前也有一些商业智能软件供应商正以“上商务智能软件帮助企业过冬”作为新的卖点。

低效的IT系统

屡见不鲜

这些年,为了改善营销管理水平、深度开拓市场、提高竞争效率,不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尤其是像制造和零售业等,大部分已先后部署了OA、CRM 、HR、ERP等系统,然而对多数用户企业而言,却感慨颇多,虽然有了多套IT系统,但能够真正深入使用并产生效益的并不多,而且往往还耗费了企业大量的财力、人力和时间成本。

“现在公司OA系统似乎只是收发文件、发个邮件而已,大部分功能闲置,成了摆设,被员工甚至老总弃用。就如鸡肋,用之无味,弃之可惜。”厦门一家房地产公司某主管说。

“起初公司对这套CRM系统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以为它可以顺利解决我们企业在开拓市场、客服流程、营销管理方面的问题与症状,但结果它成了一个摆设!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只利用了该系统25%左右的功能,它与具有统计、汇总功能的Excel表没有多大差别。”在一年前就实施了CRM的泉州一家知名医药零售连锁公司的信息部负责人向业界诉苦说。

英国贝恩管理咨询公司不久前的一份调研报告也指出,中国企业使用管理软件不满意率高达65%,在国内300多家企业所实施的软件系统中,大约有55%项目没有达到用户企业的预期目标――充分改善企业营销管理水平、有力提高竞争力。

可以说,高成功实施率、低效使用率是目前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通病,使得用户企业陷入信息化建设的困局。

数据挖掘

提升IT系统价值

目前多数用户单位都很重视诸如信息、内部通信、文件处理、档案管理等初级沟通、联系和应用功能,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于软件系统中的信息再处理,或者叫“对系统信息的深加工”。而一个管理软件如果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不能仅局限在简单、初级的信息沟通上面,否则那仅是一个整合的通信系统而已。

时下不少企业既上OA、CRM,也上ERP系统,使企业信息数据海量式剧增,而且繁杂无章、良莠难辨。企业决策层的困惑在于,一是面对堆积如山的数据往往无可奈何,管理者根本不知如何解决具体问题; 二是海量数据没有整理,信息系统难于有效处理、深加工。那些已有多年信息化历史的企业,其经营决策面临的最大挑战往往不是缺少数据,而是数据太多,面对这些只是静态、孤立、无多大参考意义的信息数据“初级品”,如何通过整合发掘有价值的数据、给公司决策层提供支持,已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

事实上,在日新月异的海量数据里迅速提取有价值信息并尽快做出反应,已成为企业的“制胜秘籍”。而面对浩如烟海的客户及企业市场、销售和服务信息,如果没有一个具有高度商业智能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系统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结束后,如何用好企业的数据,使其为业务及决策服务是CIO的主要工作之一。

那么,如何解决这种普遍存在的问题?部署商务智能软件或者在企业所部署的系统软件中内置一种高度自动化的智能工具,从而整合现有的业务系统,以充分挖掘数据、分析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成为经营决策者的共同需求。此时,数据挖掘(Data Mining,简称DM)就应运而生,而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和展现就是这样一种解决方案。

数据挖掘,本质上是一种决策支持过程,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学等技术,利用各种分析工具,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高度自动化地提取隐含在其中却非常有用的信息、模式(规则)和趋势,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抽象化、规范化分类、分析,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模式,做出归纳性的推理,从而帮助企业决策层调整市场策略,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减少经营风险。

目前DM在很多行业都有较好的应用,在国外DM已广泛应用于金融、零售与批发、制造、保险、公共设施、政府、教育等各个企事业单位。

选型时也要考察

数据挖掘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数据挖掘是改善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竞争效率的基石,也是评判一个软件系统好坏、软件选型的关键依据。如今,不仅商业智能软件把数据挖掘能力作为一个卖点,连很多其他管理软件也把数据挖掘(DM)技术列为其核心功能之一。然而,许多企业在软件选型时往往很重视系统的性能、价格、服务与知名度等,却对隐藏在系统深处的数据挖掘功能和作用未加以重视。有些尽管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却也没有认真甄别其优劣,并未把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能力作为一个重点进行考虑,以为无足轻重,结果错失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契机。

以CRM为例,一个优秀的CRM系统应能将数据挖掘技术与现有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将特殊领域的商业逻辑与数据仓库技术集成起来,使数据挖掘的分析效果和效益尽可能达到峰值。

比如,一个普通的CRM系统通常能够回答“发生了什么事”,却无法回答“为什么发生”,而一个好的CRM系统则不仅可以回答“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而且还可以通过一些关联分析预言“将要发生什么事”,而最终还要告诉你“(用户)想要什么事发生”。

再比如,一个优秀酒店CRM系统能对客人信息充分有效管理并深度挖掘。如果某个客人是酒店的老主顾,那么该CRM系统就会提示酒店提供个性化服务,清楚告知酒店经理这位客人的习惯和喜好,如是否吸烟、是否喜欢大床、喜欢什么样的早餐以及习惯住哪个楼层,甚至从事什么工作、有什么商务需求等。当客人再次光临时,不用客人自己提出来,酒店CRM系统就会自动提供客人所喜欢的房间和服务等相关信息,大大提升酒店管理水平和效率。

沃尔玛“啤酒和尿布”的经典案例不少媒体都曾报道过,这是数据挖掘功能的一个典型应用: 沃尔玛通过其建立的SCM供应链数据仓库,按周期统计产品的销售信息,经过科学建模后提炼决策数据。结果发现,每逢周末,位于某地区的沃尔玛连锁超市啤酒和尿布的销量很大。之后该店打破常规,将啤酒和尿布的货架放在了一起,使得啤酒和尿布的销量进一步增长。

不管是OA、CRM还是ERP、SCM,其数据挖掘的流程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数据清洗(去除噪音数据和不统一数据); 数据整合(多个数据源的数据汇总到一起); 数据筛选(根据当前要分析的主题从数据库中选取与主题相关的数据); 数据转换(整理、转换数据使它们便于使用诸如“汇总”、“聚合”等挖掘算法的形式); 数据挖掘(这是核心的步骤,使用智能化方法来抽取出隐含的模式、规则); 模式评估(对新发现的“知识”进行验证评估来检验此模式是不是可行); 知识表示(将挖掘出来的模式使用可视化的形式显现给用户)。

数据挖掘

在CRM中的应用

以CRM为例,一个优秀的CRM系统应具有如下广泛、强大的数据挖掘功能:

了解销售全局。可通过系统内设置的分类信息功能模块,提供按商品种类、销售数量、商店地点、价格和日期等分类的信息,并可了解每天的运营和营收情况,做到销售的每一点增长、库存的变化以及通过促销而提高的销售额都可掌握。

准确地对产品定价。价格是现代企业营销战略中的重要工具,价格制定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状况。系统通过对客户进行细分,从而自动从数据中识别各个产品的销售量、客户群变化的情况,提品报价参考模式图。

可有效对商品进行分组布局。通过系统内置的商品分组模块,可分析顾客的购买习惯、购买者在商店里所穿行的路线、购买时间和地点,掌握不同商品购买概率; 通过对商品销售品种的活跃性分析和关联性分析,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商品设置的最佳结构和最佳布局。

进行市场趋势分析。利用系统的数据挖掘工具和统计模型对数据仓库的数据进行研究,以分析顾客的购买习惯、广告成功率和其他战略性信息; 利用数据仓库,通过检索数据库中近年来的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和数据挖掘,以预测出季节性、月销售量,以及对商品品种和库存的趋势进行分析,并预测可能要流失的客户,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合适的推广活动,进行客户挽留,并发现最可能购买新产品的客户。

精准商品促销。基于已有的海量数据,通过对顾客购买偏好的分析,确定商品促销的目标客户,以此来设计各种商品促销的方案,并可通过商品购买关联分析,采用交叉销售和向上销售的方法,挖掘客户的购买力,实现准确的商品促销。

降低库存成本。通过系统内的数据挖掘系统将企业销售数据和库存数据集中起来,通过数据分析,以决定对哪些商品种类和数量进行增减,确保精确的库存。

事实上,数据挖掘功能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很多CIO在选型时也已开始考虑软件这方面的功能。那么,如何验证软件的这一能力?

专业人士建议,企业在系统选型时可进行多方面测试,比如现场录入一些数据,甚至包括企业准备实行的新编码,上线运行检验,了解该系统数据挖掘功能如何、实效多大,并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评估CRM系统的优劣,最终决定选购对象。

目前不少软件厂商推出免费试用一年的服务承诺,企业用户将有更多的机会对软件系统进行全面检验。

第4篇

“智慧中国(Smarter China)”是以信息化为龙头,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为驱动,以环境为载体,以智慧为本位,涵盖城乡管理生产、生活、环境、文化等方面的智能化。“智慧中国(Smarter China)”是“数字中国(Digital China)”发展的高级阶段。形象地讲:数字中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中国。因之,智慧中国离不开大数据技术,我们必须用大数据技术来建设智慧中国。

大数据的定义及特征

联合国资料显示,全球互联网流量累计达到1EB(即10亿GB或1000PB)的时间在2001年是一年,在2004年是一个月,在2007年是一周,而2013年仅需一天。未来10年里预计数字信息总量将从2009年到2020年增长44倍,全球数据使用量将达到大约35.2ZB(1ZB=10亿TB)。

大数据(Big data)泛指P(1000个T)级以上的数据(包括E(100万个T)、Z(10亿个T)级大数据)。维基百科把大数据定义为一个大而复杂的、难以用现有数据库管理工具处理的数据集。广义上,大数据有三层内涵:一是数据量巨大、来源多样和类型多样的数据集;二是新型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三是运用数据分析形成价值。因之,业界将大数据的特征概括为4V: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和“1秒定律”。

大数据技术包括信息的采集技术、整理加工技术、存储技术、管理技术、传输技术、搜索技术等各个方面,涉及到数据库、网络、人工智能、通信、地理信息系统、多媒体、仿真等信息技术的各个专业领域,其核心技术是数据挖掘(DM)和数据分析技术,其本质是知识发现(KDD)。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手机、平板电脑、PC以及遍布地球各个角落的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无一不是数据来源或者承载的方式。在智慧中国建设中,大数据将会如基础设施一样,有数据提供方、管理者、监管者,数据的交叉复用将大数据变成智慧中国的一大产业。据统计,目前大数据所形成的市场规模在51亿美元左右,而到2017年,此数据预计会上涨到530亿美元

大数据对智慧中国建设的推动作用

大数据将对智慧中国的科学研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对培育数据产业,服务智慧中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数据将改变智慧中国的治理模式、企业业务流程和个人生活方式。大数据时代网民和消费者的界限正在消弭,企业的疆界变得模糊,数据成为核心的资产,并将深刻影响企业的业务模式,甚至重构其文化和组织。因此,利用大数据更加贴近消费者、深刻理解需求、高效分析信息并作出预判,将对智慧中国治理模式、对企业的决策、组织和业务流程、对个人生活方式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大数据将引发智慧中国新一轮信息化投资和建设热潮。据麦肯锡预测未来智慧中国大数据产品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7万亿元,给IT行业开拓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数据处理技术和设备提供商、IT系统咨询和ERP/CRM/BI改造服务商、智能化和人机交互应用以及信息安全提供商将获巨大需求,相应公司将获得机会。

大数据为智慧中国拥有数据资产的企业提供发展机遇。预计今明两年将是大数据市场的培育期,2015年以后大数据产品将会形成业绩。由于国际巨头在硬件层和基础软件层垄断优势明显,本土企业将主要依靠对客户需求的了解和客户资源优势,以及本地化服务的优势,在应用软件层分得蛋糕,拥有大数据处理、挖掘技术、数据分析人才以及数据资产的公司值得看好,将在智慧中国建设中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大数据反映智慧中国的舆情和民意。网民在网上产生的海量数据,记录着他们的思想、行为乃至情感,这是信息时代现实社会与网络空间深度融合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很多规律性信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13年底我国网民数已超过8亿,手机网民已超过6亿,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可以了解智慧中国的大众需求、诉求和意见。

大数据将对智慧中国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作用。企业和政府的信息系统每天源源不断产生大量数据,根据赛门铁克公司的调研报告,全球企业的信息存储总量年增67%。医院、学校和银行等也都会收集和存储大量信息。政府可以部署传感器等感知单元,收集环境和社会管理所需的信息。智慧中国倘若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大数据,国家将得到更多的机会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选择重点领域推进智慧中国大数据建设。

用大数据技术建设智慧中国要重点选择以下八个具有大数据基础的领域和具有迫切需求的行业,探索“数据、平台、应用、终端”四位一体的新型商业模式,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促进大数据技术成果惠及广大民众。

城市规划。根据全国城镇化建设工作会议的战略部署,重新搞好各地的城镇建设规划;通过对城乡地理、气象等自然数据和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人文社会信息的挖掘,为城镇规划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强化城镇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尽快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使城市管理实现快捷有序科学化。

智慧交通。针对交通规划、综合交通决策、跨部门协同管理、个性化的公众信息服务等需求,建设全方位交通大数据服务平台。整合城乡道路交通、公共交通的大数据资源,汇聚气象、环境、人口、土地等行业数据,逐步建设交通大数据库,提供道路交通状况判别及预测,辅助交通决策管理,支撑智慧出行服务,加快交通大数据服务模式创新。针对现代物流业务的需求,建设物流大数据平台。汇聚整合城乡货物、运输车辆等数据,融合多源物联网、北斗导航等数据,实现货运数据共享服务,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现代货运物流服务体系。

医疗卫生。针对临床质量分析、医疗资源分配、医疗辅助决策、科研数据服务、个性化健康引导的需求,建设全民医疗健康公共服务平台。在健康信息网已有数据的基础上,汇聚整合医疗、药品、气象和社交网络等大数据资源,形成智能临床诊治模式、自助就医模式等服务模式创新,为民众、医生、政府提供医疗资源配置、流行病跟踪与分析、临床诊疗精细决策、疫情监测及处置、疾病就医导航、健康自我检查等服务。建设完善涵盖城乡所有患者的电子诊疗档案库,形成PB级的医疗健康大数据资源,实现支撑城乡主治医生同时在线诊疗的辅助能力。

食品安全。针对食品安全和管理的需求,建设食品安全大数据服务平台。汇聚政府各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数据、食品检验监测数据、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索证索票数据、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数据,建成食品安全大数据资源库,进行食品安全预警,发现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促进政府部门间联合监管,为企业、第三方机构、公众提供食品安全大数据服务。

数字生活。针对日益增长的现代化生活需求,建设数字生活大数据服务系统。收集整合流行时尚、行业发展指数、用户消费习惯、收视记录、社交媒体、地理位置等大数据,充分挖掘用户的消费习惯和兴趣偏好,提升企业辅助决策能力,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商业模式,面向所有消费者提供个性化衣食住行生活互动信息。

制造业。针对科学评价生产系统规划、降低产品缺陷率等需求,建立制造业大数据系统。整合已有的车间制造、质量体系、工序数据、成本核算等建模数据,为工厂生产、实际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收集产品生产过程各环节的实时质量数据,实现敏捷的一体化质量监测和管控,并支持产品质量追溯,形成基于大数据的一贯过程质量控制及分析系统,并向第三方提供服务。

公共安全。针对治安防控、反恐维稳、情报研判、案情侦破等实战需求,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公共安全管理和应用平台。汇聚融合涉及公共安全的人口、警情、网吧、宾馆、视频、人脸、指纹等海量业务数据,建设公共安全领域的大数据资源库,全面提升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快速响应和高效打击犯罪等能力。

科技服务。针对科技服务数据整合、交互式服务、发展趋势预测、战略决策支持等需求,探索科技服务链整合、众包分包、供需对接的交互式平台型服务模式,建立科技服务业资源共享体系,建设跨领域科技服务与工程创新平台。汇聚科技成果、项目、人才、服务、互联网创新创意等大数据资源,支撑研发设计、技术转化、创新创业、科技咨询等方面的科技服务。打造“科联工程”,形成跨领域的大数据服务模式。

依托统计部门为全国大数据采集应用探索新路。

统计部门是城乡大数据采集应用的主导部门,在业务工作中要不断明确工作重点,有条不紊地落实和推进大数据应用工作,为全国大数据采集应用探索新路。一在专业突破方面,以价格统计和贸易统计为例,逐步研究采集互联网信息特别是电商交易数据和价格数据以补充完善调查样本,研究建立商场、超市和电商企业向统计部门提供完整电子化交易记录的制度。二在企业电子化记录应用方面,要与有关高校和科研部门协作,积极研究开发企业电子化生产经营记录自动导入统计联网直报系统的技术,争取2014年在联网直报平台正式加载自动导入软件。三在应用政府部门电子化行政记录方面,进一步加强与民政、工商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推进电子化行政记录和统计信息的共享。在居民收入、劳动工资等统计中,要不断研究通过对税务、银行等部门行政记录的分析,评估公民收入、工资、家庭资产等统计数据,特别是评估与校验高收入阶层的相关数据。四在利用大数据开展经济走势预测方面,各级统计部门要与网络公司、科研单位和咨询机构等开展合作,探索利用网络搜索数据建立相关统计分析和计量模型,进行经济形势分析预测,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服务。

用大数据建设智慧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大数据的应用与分析对做出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应该为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做好充分准备,以确保智慧中国快速建设。

建设“大数据”宽带高速通道。大数据如同节假日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如果路面狭窄就会发生严重拥堵。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35期2014年第0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对此,我国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电信企业要积极落实“国家宽带工程战略”,争取在“十二五”末建成融合3G(第三代移动通信)、4G(第四代移动通信)、WLAN(无线局域网)、宽带固网及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城域高速网络,实现高速安全、多层次、立体化网络覆盖;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全面实现“百兆到户,千兆到企”的宽带接入能力,城域网全面支持IPv6(国际互联网协议第6版)访问与解析;WLAN热点覆盖广泛,城乡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90%;力争实现TD-LTE(分时长期演进)网络全面商用,极大满足智慧中国建设的需求,为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拓宽通道。

实施“三网融合”和数字家庭试点。推动基于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的产业转型和资源融合,重点发展基于广电网的电信增值业务、互联网接入业务和电信运营商的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业务;开展“三网融合”数字家庭试点示范,普及家庭高清互动娱乐、视频通信、节能管理、安全监控、远程教育、家庭医疗保健等智能化信息应用。到“十二五”末,形成全国统一有线广播电视网,建成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和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全面实现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使数字、图像、视频等大数据公开使用,畅通无阻。

构建各级政府大数据中心。建设和完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和宏观经济等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及市场监管、社会信用等专题信息数据库,制定管理办法,完善信息动态更新机制,依托各级云计算中心建设政府大数据中心,提高从大量数据中采集、访问、组织、分析和可视化处理信息的水平。到“十二五”末,各级要建成多层次的空间信息云服务体系,建成宏观经济数据库,为贮存、计算、处理、分析大数据,满足城乡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公民生活需求和政府智慧决策提供服务。

建立政府和社会联动的大数据形成和应用机制。各级政府部门和各行业要全面实施信息公开制度,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信息资源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积极推行政府网上办事,收集分析挖掘社会政务服务需求,推进公共服务个性化和政府决策智能化。支持公共服务机构和商业机构开放与社会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数据。推进国民经济各行业和企业数据开发,发展商业智能。鼓励开展服务大众的大数据应用,提升智慧生活品质。

制定实施大数据的有关政策措施。大数据就是资源,建设智慧中国离不开大数据的开发应用,必须制定有关政策措施,确保大数据这一科技生产力发挥作用,以推动智慧中国建设。

创新体系建设。各省市要成立“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设立“大数据科学实验室”、建设“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以大数据技术创新及产业应用为目标、以联盟为纽带促进形成若干引领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的企业联合实体;以合同契约为保障有效整合产、学、研、用等各方资源,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市场刚性需求为推动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符合国内外产业发展需求的共性应用技术、产业标准和产品规范。

培养专业人才。开展数据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培训一批资深数据工程师,培育跨界复合型人才,与国内外数据专家形成持续稳定的协作关系。鼓励高等院校和企业合作,开展数据科学和大数据专业学历教育,依托社会化教育资源,提高大数据产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发挥大数据高层次引进人才的重要作用,开展大数据专业培训,形成人才梯队。

完善制度法规。研究大数据产业相关的政策法规,提出数据资源权益、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法规细则建议,制定大数据相关标准,并提出技术解决手段,在保护数据资源的同时,促进数据资源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在人才、财税、科技金融等方面设计有利于数据人才和数据产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建立有利于各地大数据研究与发展、并保障大数据安全的制度法规体系。

第5篇

关键词:会计能力 会计教育 胜任能力

一、国外职业团体的研究

(一)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就开始此类研究,并于1967年了《职业知识框架》,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必备知识的范围。1968年,AICPA了《会计职业的院校教育准备》,并两次进行更新。20世纪9()年代中期AICPA启动了远景项目(AICPAVisionProject)。该项目从影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人力资源和职业规范等因素人手,归纳出注册会计师的核心价值、核心服务及核心能力,提出注册会计师应具备包括交流与领导能力、战略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消费者与客户和市场的关注、综合信息演绎能力、技术能力等在内的5种核心能力。并在此项目基础上,于1998~AICPA了《新财务职业的能力模式》。1999年,AICPA了《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框架》,该框架包括了会计行业普遍适用的能力,并为会计教育由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持。该框架列示了包括功能性胜任能力、个人胜任能力和广泛的经营视野等3类核心胜任能力。功能性胜任能力包括决策模型、风险分析、计量、报告、研究、技术;个人胜任能力包括职业行为、解决问题、人际交往、领导能力、沟通、项目管理、技术;广泛的经营视野包括战略性/批判性思维,行业/分部视野,国际性/全球牲视野,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视野,市场技术。AICPA的委员会提出当前的鉴证服务需要的能力分为高机会(Highopportunity)的能力和低机会(Lowopportunity)的能力两种,共19项能力。低机会的能力包括会计和审计准则、行政管理能力和管理审计风险;高机会能力包括:分析性技能、企业咨询技能、企业知识、工作能力、沟通技能、对客户的业务流程的理解、效率、智力能力、学习和恢复活力、营销及销售、模型构建、人的发展、关系管理、回应及与时俱进、技术、验证。高机会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提供新兴鉴证服务打下很好的基础,而低机会的能力在提供现时的鉴证业务时很重要,但却无法应付未来新兴鉴证服务。启示:一名优秀的注册会计师须重在掌握核心能力,会计教育应由知识型教育转向技能型教育,对会计能力的研究越来越详细。

(二)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的研究及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的研究在内部审计方面,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于1999年了《内部审计能力框架》,该书从全球内审职业、内审知识、职业未来、最佳实务、胜任能力及胜任能力评价等角度,分析了能力发展的要求,认为能力包括知识、经验、技能、任务、执业标准,技能又分为认知技能和行为技能。启示:内部审计师的能力框架中对技能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胜任能力及其评价提到重要位置。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于1999年采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管理会计领域过去发生、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其成果反映在《哪些更重要,哪些不重要:1999管理会计实务分析》。启示:对会计能力的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

(三)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研究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1996年了国际教育指南修订版第9号(IEG9)《预备教育、专业胜任能力评价及职业会计师的实践要求》,将会计教育和实践的目标定位于使会计师能为职业界和社会做出贡献,提出会计教育应使会计师具备持续学习的技能以及对变化的适应性,同时还将会计人员的能力划分为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提出宽基础的会计教育;此后,IFAC的教育委员会于1998年了名为《基于胜任能力的会计师职业入门方法》的讨论稿,讨论了“胜任能力”这一概念,介绍了基于胜任能力的方法;2001年,IFAC又了修订后的讨论稿,旨在为IFAC的会员提供指南,以运用这些方法来评估会计人员的能力。针对管理会计师的能力需求,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下属的财务和管理会计委员会(FMAC)于2002年了第12号研究报告:《管理会计实务会计人员能力框架问题研究及管理会计师的胜任能力档案》,对能力及胜任能力进行界定,并对什么是有能力的管理会计师进行阐述。在总结各职业团体研究经验的基础上,IFAC2003年的《国际教育白皮书》(IEP2)《成为胜任的会计师》指出,会计教育和培训的目标是培养有能力的职业会计师。IFAC提出,能力(capabilities)包括:态度(如职业行为和价值观)、行为技能(如行为能力)、广阔的企业视野(如战略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功能性技能(如风险分析)、技术知识(如审计)、智力能力(如知识、理解力、运用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评价能力)。IFACEaig,与职业会计师相关的核心实务领域至少应包括财务会计与报告、审计与鉴证(内部和外部)、管理和成本会计、税务、财务管理、一般管理、11技术、公司治理与伦理。职业团体也可视具体情况向现金管理、清算与公司重整、财务分析、组织与物流、公司理财、经管责任与控制、股东报告、战略规划与决策支持等方向拓展与核心实务相关的核心知识是胜任能力的基础,要达到既定业绩目标,职业会计师至少还需具备一些素质,如正直公正、行为技能、广阔的经营视野、职业技能技术水平及智力等。职业团体可扩展能力需求,如分析技能、问题解决技能、人际和交流技能等。除了核心知识之外,职业会计师至少应具备法律、经济、数量方法、营销和行为科学等相关知识。IFAC指出,知识、技能和态度分别适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考试、模拟现场、口试、自我评价、直接观察等)。启示:会计教育应使会计师具备持续学习的技能以及对变化的适应性,同时将会计人员的能力划分为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提出宽基础的会计教育。引入胜任能力的概念,并提出胜任会计师应具备的能力范畴。

(四)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AS)的研究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AS)于1986年就开始运用基于胜任能力的方法研究注册会计师的能力框架,并于2000年了《加拿大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框架》,列示了各领域职业会计师所需的147项能力。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于2004年了《特许会计师能力图》,同年又了《候选特许会计师能力图:CAS职业能力的理解》,从胜任能力和胜任领域两个层面设计会计师的能力图。CICA为特许会计师通用的胜任能力包括道德行为和职业观(如保护公众利益、正直与公正、独立、保密等)、个l生特征(如自我管理、创新、适应能力等)及职业技能(生成计划和信息、检验计划和信息、交流、问题解决等)三部分,提出特许会计师的6个特殊胜任领域:组织有效性与控制和风险管理、财务、税收、鉴证、业绩评价、信息及信息技术等。

(五)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研究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3年,澳大利亚特许会汁师协会(ICAA)、注册会计师协会(ASCPA)与新西兰特许会计师协会联合发起了职业会计师胜任能力的研究,其最终成果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职业会计师基于胜任能力的标准》,提出了职业会计师的人际技能、组织技能、分析与构造技能以及理解技能。此后。ICAA-~ASCPA专门针对注册会计师的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于1999年了《注册公司审计师能力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启示: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研究也是注重会计技能的研究。

(六)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ACCA)的研究

ACCA在其制定的职业发展手册中提出了一个技能框架,以帮助会员针对特定的能力分析培训需要。依据会员所承担的角色不同,会员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增加或删减特定的能力。该能力框架将能力分为以下四大类:人员管理及领导才能、个人更有效的工作、商务管理和技术。以上每一种能力都可以按照从1到的水平来进行评估。其中l代表基础,2代表中级,3代表高级。

(七)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研究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1999年了《职业会计师资格要求国际指南》。该指南旨在为各国制定注册会计师资格要求和教学大纲提供―套国际标准该指南说明了对于想获取职业会计师资格的人士在教育、胜任能力、实践经验以及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指南中包括的《职业会计师教育的国际教学大纲》对职业会计师应接受的基础教育及职业教育进行了规范,包括三大类,分别是:(1)组织和商业经营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五类知识点:经济学;数量方法和商业统计;一般经营政策和基本组织结构;管理功能和实务、组织行为、营销功能、国际商业原则;经营管理和战略。(2)信息技术。其_体包括以下内容:经营系统中信息技术的概念;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商务系统的内部控制;商务系统的开发标准与实务;信息技术采用、实施与运用的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与模糊逻辑及电子商务。(3)会计和会计相关知识。具体包括以下方面:基础会计、财务报表的编制、会计职业和国际会计准则;高级财务会计实务;高级财务报告原则;管理会计――基本概念;管理会计――进行计划、决策和控制的信息;税务;企业法和商法;审计基础;审计――高级概念;企业财务和财务管理。

二、国外会计公司、学术团体的研究

(一)国外会计公司的研究

普华、德勤、安永等国际会计公司也都直接或间接进行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研究。1989年,当时的“”联合了《教育的展望:会计职业成功的能力》白皮书,提出了成功的会计师应具备的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技能指沟通技能、智力技能以及人际关系技能,应具备知识包括一般知识、企业与组织相关知识以及会计与审计知识。白皮书对现行教育体制中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表示了担忧,呼吁美国会计学会成立一个委员会来解决这个问题6这份白皮书对美国会计教育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年来,各大会计公司都十分关注CFO的发展趋势,如普华永道1997年发表的《CFO:公司未来的设计师》指出,由于环境的变化,传统的CFO已无法适应全球化经营和跨国竞争的要求,未来的CFO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基本技能主要与专业知识、技术和控制有关,这是CFO的最低要求,操作能力包括战略思考、创新、企业风险管理和变革、团队精神、训练能力和领导能力等;德勤咨询与商业周刊委托机构“研究国际”(ResearchInternational)形成的调研报告《授权CFO》(2003年)认为,CFO不仅扮演管家角色,而且是战略伙伴。各会汁公司从不同的角度对未来成功的CFO的能力做出分析。启示:成功的会计师应具备的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技能指沟通技能、智力技能以及人际关系技能。CF0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

(二)国外学术团体的研究美国会计学会(AAA)回顾了美国1925年到1985的会计教育和会计实务于1986年形成了贝德福德报告(TheBedfordReport)――《未来会计教育:为日益拓展的职业做准备》报告指出,会计教育的实质没有改变,即教师仅仅是教学生簿记和进行技术训练,而没有教他们如何解决问题、处理人际关系和沟通的技巧,会汁专业学生不知道怎样与人沟通,怎样进行逻辑性思维以及怎样解决问题。还指出,会汁功能已超越传统领域,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目前的新环境,强调大学会计教育应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教学的过程不仅应该确保学生可以学到会计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具备能够应用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这种分析须是创新性的,而且应与较高的标准相适应。并提出建议:把学生引向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成为终生学习型的人);把会计教育看成是信息发展和进行经济决策的工具。美国会计学会的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鼓励教师要摒弃课程式的、被动式的教学,而转向更加积极活跃式的教学,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合作式的教学互动是这个新方法的关键。1990年,AECC发表了《会计教育的目标:立场公告第1号》。该公告认为,会汁教育的目标应当为会汁毕业生成为职业会计师做好准备,而不是使其在进入会计职业界时已经是职业会计师,会计教育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并要终身学习。公告指出,会计教育应定位在“为日益拓展的会计职业做准备”,并对会计教育的目标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了阐述。公告指出,会计毕业生必须具备沟通技能、智力技能、以及人际关系技能,应具备一般知识、企业与组织相关知识以及会计与审计知识。除了关注教学模式和强调厚基础的教育之外,AECC还发行了一系列的会计立场公告(Position statements),如《第1门会计课程:立场公告第2号》。公告强调会汁导论课程(Introductoryaccountingcourse)的重要性,认为学生应当了解会汁信息在经理人员、投资者、信贷者、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时所发挥的作用,应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会计的作用,应提高分析性技能及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

(三)国外学者的研究美国20世纪80年代开启了会计教育改革的新时期,而这一改革是由一系列针对会计专业毕业生能力的批评意见引起的。这些批评意见认为会计专业毕业生不具备进^、会计职业所需的一系列能力。B|oom和IDebessay(1984)认为:会计教育应该主要围绕基本原则进行,而不是试图传授所有技术领域的知识。Bloom和Debessay鼓励会计教育方法的改革应从程序性和技术性的教学方法向概念性和问题式方法转变,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应包括会计人员能力框架问题研究批判式的思维,人际关系及书面和口头的交流技巧。P0rter和Mckibbin(1988)及Carnevale,Gainer和Mehze(1990)的研究表明,学生缺乏雇主所要求的智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Whitney(1992)认为学校教给学生的知识过于陈旧,教育界应重新审视课程的设置以使学生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企业环境。随着贝德神神福德(theBedford)委员会

和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的一系列报告、目标和说明书的,会计教育者很清楚地了解到改变和重新构架整个课程体系的必要性。教育者逐渐认同进行改革的必要性,但是会计教育者和实务者在如何改革上存在分歧。Min(1987)指出会汁教育的概念性方法和技术性方法的巨大分歧,他认为两种方法都适用,发展的趋势可能是两者的融合。Baldwin和lngram(1991)认为,不管是采用哪种方法,会计基础课程都需要改革,应让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相关的和有用的会计信息。针对美国会计学生数量和质量下降的趋势,他们建议对会计基础课程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彻底的更新,以吸引有着很好的推理和分析能力的学生选择会汁专业。May,Windal~llSylvestre(1995)的调查研究表明会计教育者在改革的必要性这一点上达成了广泛的一致,但是在改革的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调查结果再次强调会计教育内容中应包括更多的交流技巧、人际关系和职业道德。Jordan和lClark(1995)和Wilson~IBaldwin(1995)等人也在不同程度上研究了会计教育内容和模式的改革。Albrecht和Sack(2000)的研究成果《会计教育:设计课程以渡过危机重重的未来》对会计教育界和职业界影响较大,他们认为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存在较大问题:会计课程内容过于狭窄,过于关注技术规则及职业考试;会计教学过于强调课堂讲授和记忆,教学过程过于依赖课本,缺乏创造性的学习。他们总结出传统的会计教育过于强调学术知识方面;而对能力的运用方面关注不够oAlbrecht和Sack指出:会计教育要强调基本原理,基础原则的教育和技能的培养;强调高水准、宽口径的课程,而非深入的专业教育;应教会学生如何寻找答案及如何学习。他们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降低对讲稿和教科书的依赖;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分析能力;加强学生口头和书面的沟通能力的训练;通过小组作业形式让学生加强合作,以培养其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邀请企业界人士参与会计教育;适当安排课外活动,如实习、专业研究、在职学习等。Franciscoc和KeUy(2002)研究了会计教育中技能要素发展的重要性。美国伊利诺大学会计系根据会计职业界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需求而进行的有关改革是教育

三、结论

一名合格的会计师不是指他拥有多少会计知识,而是指他能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否解决相关的问题,是否具备解决相关会计、财务问题的能力。因此会计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这种能力,而不是传授给学生多少的会计知识。应当教育学生如何成为一个会计师,而不是将学生训练成为―个会计师,因为光凭训练是无法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合格的具有胜任能力的会讲师。学校教给学生的知识过于陈旧,教育界应重新审视课程的设置以使学生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企业环境,会计教育内容中应包括更多的交流技巧、人际关系和职业道德。会计教育方法的改革应从程序性和技术性的教学方法向概念性和问题式方法转变,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应包括会汁人员能力框架问题研究批判式的思维,人际关系及书面和口头的交流技巧。会计教育要强调基本原理、基础原则的教育和技能的培养;强调高水准、宽口径的课程教育,而不是深入的专业教育;主要应教会学生如何寻找答案及如何学习。要大力进行能力培养课程的开发,着重培养学生应对解决社会上的各方面问题的能力。

第6篇

一、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在宏观经济复杂多变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全市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这条主线,坚持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思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到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实现总值207.8亿元,五年年均增长9.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2亿元,年均增长5.79%;第二产业增加值104.14亿元,年均增长9.66%;第三产业增加值82.96亿元,年均增长10.47%。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5.5∶75.8∶18.7调整为2016年的10∶50.1∶39.9。

“二三一”的产业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一)

第一产业结构不断调优。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农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农业综合效益稳步提升。一是农业生产结构不断完善。农业播种总面积119万亩,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例调整为66.2∶33.8,优质油料、高原夏菜、玉米制种、食用菌等特色优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92%以上。二是养殖业迅速发展壮大。累计建成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场)147个,畜禽总饲养量254.37万头(只),比2012年增加24.77万头(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36万吨、0.22万吨、2.9万吨,其中奶产量显著提高,比2012年增加1.3万吨。三是农业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全市共流转土地62.91万亩,流转率达到60.2%,比2012年提高31.6个百分点;累计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627家,比2013年增加1246家;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51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以上。四是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全市农产品生产面积的60%以上,产地畜产品、蔬菜样品检测合格率达99.9%,国家认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识产品66个,获得甘肃名牌认证农产品20个。

(二)第二产业主导地位明显。作为资源型工矿城市,第二产业“重化工”特征明显,工业经济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随着“工业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循环产业链条延伸、传统优势产业改造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持续积聚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一是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循环、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三大重点产业”,培育形成10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有色金属就地加工转化率达60%,镍网生产能力占全国的40%,成为全国最大的镍网生产基地;建成全省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风光电并网规模达到228万千瓦。“十二五”末,三大重点产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由“十一五”末的85.3%、5%、4%调整为72%、6%、4.6%;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0.9亿元,总产值125.1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15.7%。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由2012年的38户增加到2016年90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多年保持在96%上。二是工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有色冶金行业生产能力达到80万吨/年以上,粉体材料、电池材料、印花镍网等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种类达190多种,其中28种工业产品获得省部级以上优质产品称号;各类化工产品生产能力达到900万吨/年以上,生铁生产能力80万吨/年以上,新型复合肥料、高端耐磨铸铁件等新产品不断拓宽市场领域。三是工业资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烟气回收利用率达到96%以上,工业用水重复率达到98%以上,工业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资源产出率、能源产出率分别比2012年提高35%和21%。四是工业生产能耗持续降低。2012-2016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积下降36.2%,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下降47%、30%、35.2%。

(三)第三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以补齐三次产业的结构性短板为目标,坚持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生产业和生活业并举,推动服务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第三产业呈现出扩规增量与提质增效同步提高的态势。2012-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由45.53亿元增加到82.96亿元,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8.7%提高到39.9%。一是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紫金花城·神秘骊靬”大景区加快建设,培育了紫金赏花、骊靬揭秘、祁连揽胜、工矿探奇、乡村寻美、沙漠历险等六大特色旅游名片,骊靬古城、紫金花城、金水湖景区晋升为4A级景区,旅游综合收入17.8亿元,是2012年的近3倍,年均增长32%。二是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建成一批物流配送中心和便民市场,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覆盖所有乡镇和60%以上的行政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为5.2%。三是消费结构明显升级。随着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观念转变、消费环境改善,在刺激消费政策的引导下,旅游、汽车、家电、通讯信息、家居建材、文化教育、健康养生等领域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有效拉动了全市消费市场。201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92亿元,同比增长9.1%,比2012年提高62.8%;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为13.7%,同比增长5.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为4.6%,同比增长6.8%。

二、存在的问题

(一)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仍然存在增长不稳、结构不优的问题,调结构、稳增长、促转型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一产增长速度缓慢,近几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处于全省靠后位置。工业经济下滑形势严峻,2012-2016年,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从18%持续下降到5.8%,全部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由17.61%下降到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增长率由20.3%下降到5.2%,规模以上工业中地方企业增加值的增长率由18.5%下降到-2.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由66.2%下降到0.27%,受工业经济影响,第二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下降。三产占比不够合理,第三产业的比重尽管从2012年的18%快速提高到2016年的39.9%,但仍然远低于全国51.6%、全省51.6%的水平,并且与同为工业城市的白银(45.7%)、嘉峪关(57.8%)有较大差距,与全面小康第三产业占GDP比重≥50%的目标要求也有较大差距。

(二)从各产业内部来看,存在行业分化明显,产业链条不长,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在提高产业规模联动效应和产品附加值上仍需下功夫。一产方面,种养结构不够协调,种植业增加值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多年维持在76%以上,养殖业增加产值占比基本在20%以下,且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较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较慢。二产方面,工业经济重化工特征明显,以资源开发和投资拉动为主导的工业产业结构不能很好适应新常态下的市场需求变化,受国家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环境保护政策约束日益趋紧等因素影响,有色、化工、冶金、建材、能源等行业发展持续低迷;传统产业比重大,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和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占工业经济的78%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只占工业经济的1.5%;产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产业链上关联性配套效应发挥不够,循环经济产业链相互之间的耦合度欠缺,上下游企业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规模效应尚不突出,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工业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原”字号“老”字号的初级号产品多,高附加值的“新”字号、“高精尖”产品少,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三产方面,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现代服务业份额偏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及其他非营利业等传统服务业仍然在第三产业中占主导地位,2016年四大行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6.7%,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及其他营利业等现代服务业占42.4%,占比较小。

(三)从产业技术水平来看,存在产业层次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创新驱动在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中任重道远。受技术开发程度影响,各产业多以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为主,在产业高端终端的产品较少,对产业结构升级带动能力不强。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平衡,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少、规模偏小,技术研发机构、创新型人才及团队绝大多数分布在金川集团公司等在中型国有企业,其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力量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现有科技服务机构作用发挥不够。

三、对策建议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途径最终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推动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继续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思路,加速各类现代化要素的投入和积累,加快构建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走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四化共进”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道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一要进一步优化种养业结构。按照特色明显、规模做大、品牌做强、效益提升的发展思路,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把发展高效节水生态农业、戈壁农业与调整农业结构紧密结合起来,重点扶持发展优质肉羊肉牛、无公害蔬菜、现代制种、食用菌、中药材、优质牧草等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大力实施舍饲养殖能力提升计划和百村万棚质量提升计划,加快建设以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园艺农业、观光农业、规模养殖等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要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按照基地型、集团化、链条式思路,通过积育龙头企业、建设田园综合体、发展智慧农业等措施,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切实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努力构建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三要进一步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在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保障农民财产权益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稳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着力培育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三大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流通市场和特色产业专业镇村“三大发展载体”,切实强化结构调整、科技推广、质量安全“三大保障手段”,

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二)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循环产业链条延伸、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三位一体”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道路,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制造”行动,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转变,产品向终端化延伸,着力提振工业经济。一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产品技术升级,推动传统冶金和铸造业结构调整,提升特色采选业装备、新能源装备、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水平,扩大特种水泥、太阳能真空镀膜、无机纤维等产品规模,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二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等新材料,推动新材料拓展航空航天、船舶、军工等高端市场领域,不断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进一步优化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在现有硫磷化工、氯碱化工、氟化工、煤化工等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基础上,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着力推动现有初级产业向精细化工和有机化工方向延伸以及产业链间的交叉融合,着力完善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全面提升产业链整体附加值。四要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提升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增强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三)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切实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坚持走文化旅游业融合引领、现代服务业多元发展、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多业并举”的第三产业发展道路,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业态,加快形成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的第三产业发展体系,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规模和比重。一要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坚持把文化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发展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持续推进“紫金花城·神秘骊靬”大景区建设,不断拓展香草花卉生态休闲等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提升综合服务水平,通过文化旅游业发展带动基础服务业发展。二要加快发展生产业。以产业融合为重点,积极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推动与一、二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的节能环保、融资租赁、现代交通物流、仓储、金融保险、工程设计、广告、会计、法律、服务外包、科技研发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培训等生产业发展,提高产品价值链中服务环节比重,大幅提高生产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的贡献率。三要加快发展生活业。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巩固提升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家政等传统消费,扩大互联网内容产业等信息消费,稳定住房消费,升级旅游休闲消费,提升教育文体消费,积极开发文化休闲、职业培训、健身娱乐、社会养老、中介服务、养生保健等其他生活业,不断拓展新兴服务领域,增加新兴消费业态供给,以消费结构的优化带动服务业结构优化。

(四)扩大有效投资,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坚持效益优先、注重结构优化、提高投入产出比这一核心原则,牢牢把握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投资方向,更好发挥投资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关键作用,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发展、多级突破的产业格局。一方面,要不断优化资本投向结构,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积极谋划实施一批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农业提质增效、服务业扩规优化的大项目好项目,持续扩大在现代农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链联动运行、节能降耗和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消费需求升级等领域和产业链条上的投资规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层次提升。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加快“紫金云”大数据产业园一期、金川神雾弃渣综合利用二期、国防工业基地蓄洪生态治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市养老康复中心等重点投资项目建设,推动投资平稳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