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家庭环境概念

家庭环境概念

时间:2023-06-11 09:33: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家庭环境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家庭环境概念

第1篇

【关键词】MSP430;智能鞋柜;家庭保卫系统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the function of traditional shoe ark is just on the store shoes,and introduces the design with MSP430 as control center of smart shoe ark,the intelligent shoe ark is not only a general intelligent shoe market has functions such as sterilization,disinfection,also equipped with family environment and family security alarm alarm function.

Key works:MSP430;Intelligent shoe ark;Home security system

0.引言

智能家居越来越多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智能家具的评定指标就是使家具具有自动化、人性化、便捷化。而智能鞋柜[1]作为智能家具大家族的一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具有烘干、杀毒、除臭功能被都市白领、小康家庭所中意,尤其是在阴雨连绵的春天更是受广大用户的青睐。而本文的智能鞋柜不仅具有上述功能,还具有家庭环境报警和家庭防盗报警的功能;极易操作且性价比高。

1.智能鞋柜系统构架

本款智能鞋柜采用MSP430低功耗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系统主要由人机交互界面、消毒系统、烘干系统、环境监控系统和家庭预警系统组成;其整体的硬件结构图如图1所示。用户可通过触屏界面来完成该鞋柜的功能,同时还能实时家庭环境和家庭安防的监控。

1.1 烘干系统

当用户外出归来弄湿鞋子时,通过触屏板给予主控中心一个电信号,则使能烘干系统,烘干电路对鞋子进行烘干处理,烘干电路送出的烘干风力温和轻柔,不会对鞋子造成损伤,并且用户还可自由调力大小值。其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

1.2 消毒系统

长期穿在脚上的鞋子看起来或许很干净,但是很可能已滋生细菌,因此采用臭氧对鞋子进行消毒,通过操作触屏板选择消毒功能,一旦鞋柜臭氧泄露,更有报警信号做出处理,安全可靠。其系统结构图如图3所示。

1.3 家庭环境报警

智能鞋柜安放的位置一般位于门旁,而家庭环境报警[2]则是通过NRF905无线模块,与模块1通信,模块1可放在家庭任意位置,一旦家庭环境改变,如煤气泄漏,氧气减少等;一旦超过设定标准,则发送信号回到智能鞋柜,智能鞋柜当即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户主来做出相应措施。其系统结构图如图4所示。

1.4 家庭防盗系统

家庭防盗系统[3]同样是通过NRF905模块与模块通过,模块2可安放在窗户、侧门等地,当有人感应到模块上的红外人体感应装置时,模块2发送信号回到智能鞋柜,智能鞋柜当即发出尖锐的报警信号来提醒户主[2],其系统结构图如图5所示。

2.软件编程

本文设计的智能鞋柜比市面上的智能鞋柜功能多,在对系统进行软件设计时我们采用了分模块化设计的方法。整个系统分为主机和从机,主机主要掌控消毒、烘干、人机交互、与从机通信等功能;从机主要包括检测家庭环境、监控家庭安全、与主机通信等功能;根据系统的分工流程,在IAR环境下编写C语言程序。主机程序流程图如图6所示,列出家庭环境监控从机程序流程图如图7所示。

3.结束语

随着智能化家居概念的不断推广及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向生活领域渗透,实现家居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家居系统发展的新趋势.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可对家居的安全环境进行实时监控。本文设计的智能鞋柜不仅功能齐全,还增加了现有智能鞋柜没有的功能,性价比极高;并且具良好的操作界面,适合各种年龄段的人;主控芯片采用的MSP430属于低功耗芯片,在待机时耗电量极小,且稳定性极高,具有多组IO口方便二次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

参考文献

[1]贺婷.基于FPGA的智能鞋柜控制系统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7):1581-1582.

第2篇

关键词:家庭环境青少年优化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生接触的第一个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摇篮。青少年正处于成才过程的素质优化期,探讨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才的影响有助于青少年成才尤其是成为高层次的人才。

1家庭环境为青少年成才提供了基础

家庭环境是指以家庭这一社会群体为核心形成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青少年的成才离不开家庭环境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1.1家庭遗传提供了生理素质

“遗传”这个概念来源于生物学,它最先是指生物界的一种自然现象。生物亲代通过生殖繁育把亲代的特性传递给子代,使子代具备与亲代相似的一些生物学特性的现象就叫遗传。遗传物质的差异、优劣直接影响到青少年能否成才、成才的方向和层次。青少年的生理素质很大部分是来源于亲代的遗传,生理素质差异性决定了青少年的才华见识在质和量上潜在的差异,从而影响青少年成才的速度与层次。智力素质是青少年成才的保障和基础。据研究表明,人的智力遗传率高达60%,仅有约40%的平均智力水平归功与环境差异。除了智商有遗传基础外,特殊才能也有遗传基础。如音乐、绘画。

1.2提供了物质基础

家庭的物质条件为人才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推动力。首先,家庭的地理位置对青少年的思维力、创造力以及综合素质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家庭地理位置在发达城市,青少年接触的新事物的机会就比较多,较早了解科技前沿知识、参加各种科技实验活动、眼界开阔、思维敏捷,这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创造力。同时,他们展现自己天赋、接受系统学习的机会大这有利于青少年较早的确定自己的成才方向。其次,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了青少年成才所需的物质条件,如营养、学习资料,受培训的机会等。好的经济基础,不但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好的学校,优化智力,同时还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有一个好的体质。

1.3提供了精神环境

家庭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关系、文化气氛、家庭成员的期望水平等。良好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品质、人格、情绪产生好的影响。青少年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有“成人感”的心理需要。如果家庭人员关系不稳定、不和睦,青少年则会产生不安全感,表现出敌对、偏激、孤独等心理,产生不健全的心理品格。人才史表明,人才成功和失败,不能单凭智能水平,还要看他的个性心理品格。另一方面,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和特定的家庭文化氛围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自我价值体系和人才思想素质。父母的文化水平影响子女学习水平、志向、态度等,从而制约青少年智力素质优化。

2家庭影响具有长期性

家庭是以夫妻为主体的,包括父母、子女等亲属在内的社会关系的组织形式。家庭是人才一生不可脱离的环境,对青少年成才具有长期影响。青少年从婴、幼儿到青少年甚至到老年都离不开家庭。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影响贯穿始终。首先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方向产生影响。由于遗传和家庭的长期共同生活,父母的兴趣、爱好、文化修养等对青少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族型人才链就是很好的证明。如,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家族曹氏三父子,苏轼兄妹,构成了诗人家族型人才。其次,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速度、层次起到重要作用。家庭关系的亲密性和特殊性,使父母对子女最为了解,对他们的教育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和熏陶性。这有利于青少年在成才过程中少走弯路,加速其成才的过程。

由此可见,家庭对青少年成才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才起到促进的作用。

3优化家庭环境

3.1构建和谐家庭关系

3.1.1维系和谐的夫妻关系

和谐、幸福的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环境。夫妻关系的和谐对青少年人际交往起着重大影响。夫妻感情深、互相关心,能使子女直接受到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生动教育。而夫妻经常为生活等事反目,同床异梦,动辄吵架拌嘴,甚至大打出手,就会给孩子心灵上投下阴影。孩子长大后,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表现出粗暴、刻薄,严重的就可能出现越轨行为。

3.1.2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儿童、青年最主要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性质、类型和特点对青少年成才就有深远影响。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后,对父母的依恋逐渐变淡,渴望脱离父母,使自己成为独立的个体,希望父母平等地对待自己,与父母向朋友一样交往。这时父母应该提高自身的认识,不断地更新思想、认识到青少年不单是家庭的成员同时也是社会的公民。形成开明、民主、平等的家风。其次,确立正确的期望值。父母对子女高期望,有时对子女的要求脱离了子女的真实情况,甚至有的家长还喜欢拿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比较。这样以来,青少年可能会产生挫败、自卑心理。父母应该根据青少年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对他们确立正确的期望值。

3.2完善家庭的社会化功能

家庭是青少年进行社会化的基本场所之一。完善家庭的社会化功能,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3.2.1加强家庭教育

青少年要充分开发自己的优良遗传物质必须接受优良的家庭教育。首先,提高父母的素质,实行全面的教育。父母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修养对青少年成才影响很大。父母的素质高就会对青少年实施正确的教养方式,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是青少年成才的必备条件。有的家长过分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非智力教育,过分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非常危险的。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里可能会导致青少年思想政治品德的缺失。其次,培养青少年能力。青少年想得到周围人的认可,社会的承认,必须把自己的智慧通过实践表现出来。另外,青少年的能力强也会获得同伴的赞许这也会强加他们的自信心。有信心才会敢想敢做,才会出创造性的成果,才会为社会做贡献。

3.2.2树立科学成才观

科学的成才观是青少年成才道路上的指明灯。青少年能否成才,科学的成才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父母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决定青少年的成才方向。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兴趣和爱好。父母应该根据青少年的实际情况来帮助他们早日确立成才方向。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其次,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人才。人才之所以为人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具有良好的内在素质,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创造性成果可以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的进步。作为父母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并结合青少年的实际情况确定成才之路。

家庭环境是青少年最早接触的环境也是对青少年影响最大,最持久的环境。加强家庭环境建设对青少年成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第3篇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小学教师是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的主体,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展,要落实小学素质教育,搞好课程改革,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

二、抓教育技能训练,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落实程度。要使教师的素质提高,必须抓好教师的基本技能。因为,教师基本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搞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1.语言。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能力可以直接决定教育效果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小学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炼、有条理、生动形象。例如,数学语言是利用一些数学的名词术语、关系符号来表达数学概念、结论或说明解题思路的语言。

2.板书。板书是小学教师的第二基本功。教师的板书对学生理解概念、系统掌握知识有极大的影响,并对学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板书应规范、有条理、重点突出、简练明确、布局合理。板书的方式要不拘一格,有的用表格式,有的用提纲式,有的边讲边板书,也有的在新课结束时系统板书。不管以何种形式进行,一节好课的板书,在教学时犹如一幅具有整体结构的蓝图,把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鲜明而又形象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3.教具、学具的使用和制作。在小学教育中,有些学科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又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要解决这个矛盾,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就十分重要了。使用和制作教具、学具也成为小学教师的另一个基本功。首先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具和学具。例如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低年级可多用大小、颜色不同的纸或其他材料剪几何图形;中年级可多用钉子板;高年级可发动学生自制教具。其次,使用教具要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或发展过程,使用时要注意恰当的时机,做到适时、适量、适度,以达到直观的目的。教师还要具有操作使用电化教学手段的基本功。

4.教学中的组织管理。教学中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不仅表现在课内的教学环节中,如收发作业本、使用学具、订正作业等都应有统一的常规,反映在教师敏锐的视察力、说话的感召力和行动的感染力方面。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神情、言语、气氛上洞察学生的内心活动,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正确解决问题。教师的讲话要有鼓舞力,要有激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以教师自己谦虚好学的精神、自信和不怕困难的乐观情绪来感染学生,以自己的一切行动来有效地组织学习。

三、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1.改革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义务教育教材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课程的改革主要应围绕下列3个方面进行。

(1)学科课程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现代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使学生既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有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都必须渗透思想教育。

(2)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获取新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只有通过活动课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才能使学生动静结合,书本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发展语言与认识事物相结合,掌握基础知识与发挥特长相结合。

(3)国家统一课程与地方课程配合进行。学校必须开足国家规定的全部课程,不能削弱音、体、美课程,适当增加一些地方课程,把劳动教育与地方课程挂起钩来,既有育人性,又有社会性。

2.把活动课程落到实处。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活动课程落到实处,必须从几个方面去抓:①学校要成立活动课程领导小组;②学校要把活动课程排入课表;③活动课程有专人指导,检查、落实;④活动课程要做到有组织、有目的、有内容、有计划、有场地。通过活动课程的改革,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道德情操、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全面地、和谐地发展。

3.创设环境课程。环境课程是一门新型的、比较隐蔽的课程。它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校开发环境课程的途径有:(1)加强学校环境教育。学校环境教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经常的、大量的教育,利用学校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例如:①留心观察学校周围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写有正面教育意义的文章或小评论;②利用黑板报、壁报、画廊、宣传栏等,搞好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③利用小记者、小编辑,充分发挥课间一分钟新闻的作用;④利用升降国旗仪式,进行国旗下的讲话活动;⑤张贴名人画像、名言、宣传标语、举办各种展览;⑥开展使用礼貌用语,净化学校教育环境。(2)开展社会环境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应是一种比较广泛的、长期的、普遍的教育,利用社会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3)进行家庭环境教育。家庭环境教育应是直接的、随时的、经常性的教育。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场所,孩子的成长、培养、成才都与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必须要创设一个很好的家庭环境。

四、改进教学方法

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发展,体现素质教育,除了有一套良好的教材外,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先进的、合理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教学取得良好成效,体现素质教育。

第4篇

1.教师教育工作的目标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新课标中很明确地阐述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教师教育工作目标利益化

教师教育工作目标利益化,即是把教育工作作为谋求利益的手段和过程,通过这一途径获得自己的最大化利益。教师教育工作目标利益化现象不仅在教学实际工作中存在,也在教学工作以外的教学活动中存在。发生这种现象既背离了教育的本质目的,也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跟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相悖。可是,教师有多少人真的做到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这是需要扪心自问一下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教师教育工作目标利益化的原因分析

1.自身原因分析

(1)教师的教育经历。教师队伍的构成是多元的,但是主要途径比较单一,就是师范教育。师范教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教育人才,但是由于学生接受的教育比较传统,与社会实际环境距离比较大。(2)教师的成长环境。现阶段,大量的新生力量进入教师队伍。很多教师成长于改革开放时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比较利益化。(3)教师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一种主观意识,它会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成长很有帮助,特别是教师这一特殊群体。

2.家庭原因分析

家庭环境包括家庭软环境和家庭硬环境。好的家庭环境往往能够影响人的一生。(1)家庭人文环境。父母的文化水平和职业状况对子女的学习也会产生影响。父母的文化水平直接影响其教养方式。知识性的环境,是促使孩子多思多想,并且学会正确做法的途径,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父母应该积极准备知识性的环境。但有的教师家庭的人文环境却有所缺失。(2)家庭心理道德环境。心理道德环境作为家庭环境的核心,是人类社会化发展的“温床”。它对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父母的道德水平、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人的自我概念的发展、师生关系、行为问题等均有较大影响。

三、教师教育工作目标利益化的对策

1.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

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以自己的专业素质获得社会的认同。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师德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制定完善合理的教师评价和考核机制

第5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受教育途径变得多样化,在促进他们发展的同时,各方面的竞争和心理压力也随之而来。不同环境成长下的学生心理健康程度是各有差异的。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与现实和谐一致,心理内容与现实相统一,人格相对较稳定的心理状态。

良好心理状态的特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客观与开放、自爱与爱他、欣赏和审美、以责任感为基础的和谐、幽默感、人格内在和谐[1]

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不同于社会环境的另一个概念,自然环境是围绕在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气候与地理环境差异,人们的性格也不相同,例如,北方人的粗犷、简朴,南方人的精致、细腻;南方人说话比较婉转,北方人说话比较直率。

(二)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狭义上是指家庭的氛围,包括家庭的生活条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包括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家庭氛围的好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影响。[2]

父母是学生成长中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学历,性格,价值观,教育方式和家庭的富裕程度对学生心理健康都有大的影响。父母有“威信型”“专制型”“宽容型”等类型,威信型父母为孩子制定的规范,合情合理,父母也会以身作则,对孩子行为规范的要求、对价值标准的解释,前后一致。[3]专制型父母的特征是:子女的一切活动都由父母安排决定。宽容型父母的教育方式的特征是:既不放任孩子也不过分要求孩子,让孩子随其自由和个性自由发展。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一名叫做周婷婷的双耳全聋的女孩,在其父周弘的教育下16岁就成为大学生,并被加德特大学录取为研究生―第一个中国聋人研究生,周弘还提出了全新的“赏识教育”理论。周婷婷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心理健康。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家庭环境对学生性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健康的性格形成,反之亦然。

(三)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人生的关键场所,良好的学校环境学生会受益终身。学校对学生影响非常大,教师的素质,班级的氛围都对学生至关重要。每个学校的文化都不同,就像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校章和校训一样。因此,学生在不同的学校学习,影响也不同。教师的素养和学生的榜样作用,学校的制度文化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教师的角色行为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品质与行为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4]教师的个人的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的状态影响很大。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的妙处。

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体验会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构建生态型师生关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有一个高中班,有一位只看重学生学习成绩的老师,他总是给学习差的同学轻蔑的眼神,即便有些差生们很努力也会受到如此待遇,这些学生中有的很在乎老师的看法,他总问自己为什么老师要那样看他,后来这个学生得了忧郁症,最后退学了。如果当初老师给他一点肯定,教他一些学习方法,也许会有很好的效果。相反,我们听到的另一个故事是一位不太聪慧的学生得到鼓励后一步步努力最终走向清华的故事。

(四)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与人们社会生活相联系,包括社会主流价值观、大众媒体等。社会整体的价值观,社会舆论氛围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使人们的交流更加紧密,我们浏览网页了解最新动态,出现了一些流行词语,如“MM”代表美女,“恐龙”代表丑女,还有“给力”,“表情包”等,这些年,很多网络现象得到了广大网民的关注,一些社会现象和明星事件也会调动广大网民的评论热情,有的也会出现在电视节目上,比如我们看的《金星秀》中的有话问金姐的环节,这些问题大多是一些社会现象,把这些问题拿出来进行评论这恰恰说明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对人们的影响。

国外有很多国家非常注重学生的隐私。比如,美国学生的成绩是隐私的,他们也有办法知道自己是否通过或者进步了没有。因为美国与中国公示成绩方式不一样。在中国,自古以来,我们的前辈们就看告示来确定是否金榜题名,现在我们学校大多以学生成绩的高低排名。如果美国家长咨询孩子的成绩,老师会告诉他们。但是,不会把在班里的名次告诉他们。美国的家长们也不会过问自己的孩子的名次,因为每一位家长都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三、建设各种健康环境的措施

针对上述影响学生心理的环境因素,我们要制定具体措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健康发展。

(一)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

父母要以身作则,以良好的习惯影响孩子。家庭中应该洋溢积极向上的气氛,父母最好不要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家中。父母关系要好,尽量不要争吵、离婚,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父母应多与孩子交流,定期带孩子去旅游或去郊外做一些集体活动;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都有重要意义。

(二)学校应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课程

学校应聘请给学生做心理疏导的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学生感兴趣的团体活动。学科教师可以适当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情感因素。开设心理咨询室,定期让学生做一些心理问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采取解决措施。

(三)社区、大众媒体应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

社区可以在过节时开设一些亲子节目,要求父母与孩子一起参加。一年中至少要有两次聘请一些知名的教育或心理专家为全社区的家长和孩子们讲授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容。媒体应该拍摄一些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公益广告在黄金时间播出,让学生和家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四)家长、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合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建立家长课堂,向学生家长普及教育心理知识,加强学生家长对这方面知识的认识。呼吁全社会对学生心理方面的重视,国家应加大相关方面的投资,确保各项工作能顺利进行。

第6篇

未来取向是指一个人对未来的思考和规划[1],它在发展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思维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指向未来的事件[2],而关于未来的思考和规划,对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地位均处在巨大变化过程中的青少年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思考未来,准备向成人过渡。这是一个集中建构新思想、新观念、责任、自我信念以及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未来取向的积极发展有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2],有助于其良好成长[3,4],并且能够保护个体免受环境危险因素的影响[5,6]。因此,未来取向的研究对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青少年关于未来的设想,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7,8]。青少年身心发展迅速,极易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身心发展的失衡。因此,作为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他人,父母和同伴是青少年获取信息、建议及支持的直接且重要的来源。马姆伯格(Malmberg)的研究发现,在个体确定未来计划的过程中,父母最常提供信息,其次是同伴,然后是学校或媒体[7]。本文拟从对青少年未来取向影响最大的家庭环境研究入手,并结合我国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家庭系统的特点,对相应的家庭教育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影响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个体以家庭为基地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融洽的父母关系,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以及父母人生态度积极与否,都会对孩子的人生目标和身心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9]

2.1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情感背景[10]。它直接作用于亲子互动过程,对青少年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如父母对子女有较高的接受性,让子女较多地参与家庭事务,赋予子女较多的心理自主,对子女进行严厉监督等,能够促进青少年对自身未来教育和职业发展的积极探索和投入以及对未来教育和职业发展的乐观期待[10]。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不仅能够促进青少年积极的即时行为,还能够促进其指向未来的行为和态度的积极发展[11]。诺米(Nurmi)等人研究发现,青少年感知到的民主的教养方式与未来取向呈正相关[12]。在对不同父母教养类型家庭的青少年未来取向发展的比较中发现,权威型父母教养家庭的青少年对未来教育和职业的探索、投入及态度均最为积极[10]。森格纳(Seginer)等人发现,接受—自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能够促进青少年对未来的积极探索和投入[13]。父母的开放性、对职业发展的支持度、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以及提倡个性的家庭,会直接促进青少年今后对未来的积极探索,并且通过促进青少年适应性人格的形成间接地促进青少年的积极探索[14]。

2.2亲子互动

亲子沟通是亲子互动的重要方式,也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研究者一致认为,亲子沟通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核心且基础的方面[15,16]。父母教养方式和父母行为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通过亲子沟通而起作用的。亲子沟通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换信息、观点、情感、态度和资料,以达到相互了解、信任与合作的过程。父母对青少年未来规划和态度的指导、帮助正是通过这个过程来实现的。研究者指出,除温暖和支持性的家庭互动过程外,如果父母愿意公开讨论,对新信息和子女的发展持开放的态度或鼓励青少年独立思考和行动,青少年会更积极地进行探索[15]。兰兹(Lanz)等人的研究发现,积极与母亲沟通的青少年有着更高的内部控制信念[8]。诺米(Nurmi)报告了亲子互动对青少年思考未来的影响方面的发展性变化[17]。他的研究表明,父母管教在孩子11岁时起着降低乐观水平的重要作用,而家庭讨论水平在15岁时起着提高乐观水平的重要作用。这说明当孩子们寻求自我独立的自时,青春期晚期积极的、相互的交流就变得更加重要。诺米在研究中也发现,积极的家庭氛围会提高11岁孩子的未来计划水平,而对于18岁孩子则会降低其水平[1]。总之,这些结果表明,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变化,家庭互动的不同方面在未来取向发展中的作用也不断变化。

2.3家庭支持

与儿童期的教养、保护、社会化功能相比,家庭在青少年期对青少年发展的支持和指导功能就变得尤为显著和重要[18]。父母支持是影响青少年在关注他们未来和对自身发展期望等方面表现出差异的重要因素。父母支持可以增长青少年在教育和职业领域的计划活动水平[19],还可以增加其对未来的乐观性和内控性[17]。知觉到父母爱自己、支持自己的孩子将形成对未来信任和积极的态度,他们更相信未来的成功是自己行为的结果,较之于感知到父母支持少的孩子更加倾向于投入到未来目标成功的活动中去[20]。麦凯布(McCabe)等人研究发现,青少年感知到的父母对自己未来的思考和计划的支持程度能预测其对未来思考的频率和详尽程度,也能预测青少年对未来的乐观性程度[21]。这些研究表明,当青少年感知到家庭是支持性的、可依赖的时,他们可以通过家庭关系网络获得更好的心理准备,从而成功地向成年期过渡。

3.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几点启示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这两者所无法取代的。针对我国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家庭系统的变化,笔者认为当前未来取向的研究成果至少对我国家庭教育有如下几点启示:

3.1通过营造优良的家庭氛围,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家长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形成团结、和睦、民主的家庭气氛,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

首先,为子女提供心理自主的机会能够促进青少年思考和规划未来的主动性,提高其规划和决策能力[22]。当前我国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切忌对子女过度溺爱,万事包办,父母应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给予每个家庭成员公平参与家庭事务的机会,使其获得应有的尊重,鼓励子女进行独立思考,学会自我反思,并且协助子女规划其未来发展。

其次,个体的气质、自我效能感、自我概念,控制信念等也会影响到个体未来取向的发展[23,24]。研究表明,自我概念不一致的个体比自我概念一致的个体报告了更多的焦虑,对未来更加悲观,在回答与未来有关的问题时他们感觉更孤单,并且他们对自己是谁感到更加困惑[25]。还有研究表明,高自尊的人较之于低自尊的人更加积极地思考他们的未来[26]。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引导。例如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在孩子成功时对其能力多加肯定,失败时帮助其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鼓励孩子相信自己。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力,一方面培养孩子能经得起成功和表扬,不骄傲不浮躁;另一方面要提高孩子的耐挫力,当遭受挫折和失败时,能迅速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再次,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父母与青少年交流,能够为其提供信任感和安全感。父母通过与子女交流自己的期望、道德观念、社会习俗标准等,来指导其兴趣、目标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困惑,家长应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沟通不是父母单方面传达自己的意见、想法,而是与孩子交换各自的意见和想法。家长与子女进行交流时,应本着尊重、真诚、同理心的态度,注重积极倾听、理解包容,在孩子遇到学习或生活上的烦恼和挫折时,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支持;对孩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兴趣加以鼓励;对孩子正确的行为给予肯定,努力使自己成为孩子心灵的港湾、情感的归宿。

此外,家长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随时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变化。处于青春期的不同阶段,孩子的身心特点及心理需求是不同的,家长应因势利导,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特点来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和方式、方法。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人生观的最佳时期。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完善其人格,培养其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家庭的重要职责。营造温馨、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与子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子女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培养子女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豁达乐观的个性、勇于面对困难的品质,使他们树立远大又切合自己实际的理想,能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

3.2树立正确的父母行为典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研究发现,家庭环境为青少年树立了一个生活中的榜样。拥有态度积极的父母及婚姻幸福家庭的个体,在婚姻未来取向和家庭未来取向方面更乐观[17,19]。身教重于言教,父母通过为子女树立角色榜样并提供教导,来影响青少年应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态度及方式。家长是子女最直接、最经常的模仿对象,只有家长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因此,家长应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检点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不断克服并修正自身的不足之处。同时,应对子女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首先,对子女的正确行为给予强化。对于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应不予理睬或直接拒绝;对于合理要求,除了必须立即给予满足的要求之外,应尽可能的延迟满足,以使他们明白,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必须为之付出努力,借以塑造子女的积极行为,同时也要对积极行为进行奖励,既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奖励。其次,对子女的错误行为进行正确教导。一旦孩子有了错误的言行,要及时对其进行教导。青少年正处于各方面发展的过渡时期,教导方式不当可能造成其逆反心理,进而引发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家长不要对孩子进行讽刺和奚落,不要侮辱孩子的人格,摧残其身心,要耐心地对孩子进行疏导,指出其错误言行的危害,使孩子感到羞愧,有所觉悟,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倘若是由于家长观点有误而导致错误的判断,家长也要勇于承认错误,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第7篇

1. 创设学习氛围,加强对蒙古族学生进行热爱民族教育

尊重和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等思想教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爱民族的人就不尊重民族语言文字,不能学习民族语言文字。对这样的人很难教会民族语言文字。城市的蒙古族学生因环境影响,很容易接受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而不接受本民族好的风俗习惯,丰富的语言,优秀传统,而且还产生歧视思想。所以我们必须进行热爱本民族语言文字教育。具体做法方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文内容来宣传蒙古族英雄历史,先进文化、名人事迹等。同时创设学生接受这样教育的条件,让他们自己参与也是很有作用的。

2. 营造学好民族语言文字的语言环境

大家知道城市蒙古族学生的语言环境非常差。这是实际存在的真实情况。那么怎样改善呢?一定要采取具体方式方法。语言环境里学校是重要基地。因为,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同时上课、复习、玩耍时都进行语言交流。所以有效利用学校这个环境。一是严格要求在学校一定要说蒙语,把它当成一个制度。另外严格要求平时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用蒙语交流,学校用蒙语写通知,开会时也用蒙语讲,广播时也用蒙语播出。二是从领导做起尊重蒙古语言文字的学习,拿到学校工作日程上来,采取适当措施不断研究制定。三是根据学生的蒙语文成绩采用分年班、分层次教学方式。其中对蒙语文基础好的学生教学进度快一点。基础差的学生教学进度慢一点,从说的能力低的实际出发,一方面教字母,另一方面讲句。四是每天问操时间里蒙语文教师负责给学生教一、二个标准蒙语要求蒙古族师生经常用蒙语对话。五是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时要求学生蒙语文成绩必须及格。六是校内各种牌子、墙报都用荣语和汉语对照写,每天安排20分钟的蒙语文和蒙古民歌播出时间。七是全校蒙古族师生每学期要求学1~2个蒙古歌曲。学摔跤舞、安代舞、说好来宝,进行蒙古诗歌比赛,蒙语文演讲比赛等丰富多采的民族特色活动。八是每年在校内召开一次学习使用蒙古语文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经常开展蒙语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蒙语文兴趣,保证教学效果。

语言环境中的还有一个环境是家庭环境。孩子们从学校回到家里生活,尤其是假期期间每天在家里吃住、玩耍等。家庭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有和父母或亲戚交流的机会。所以,有必要利用好家庭环境。家庭环境的作用一点也不小于学校环境的作用。因此,为了发挥语言环境的重要基地家庭的作用我们广大家长和孩子多用蒙语对话,给孩子的语言环境创造适当的条件,为孩子学好民族语言文字做出贡献。

3.充分发挥蒙语文教师的作用

蒙语文教师是承担传授蒙古语言文字的专业人员,因此,对传授民族语言文字起着重要作用。所以需要责任心强,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教师。我认为蒙语文教师首先真正把课文内容让学生掌握。但是不能认为对城市学生不用细讲,过分地细讲的话不会理解。这样马虎大意地对待是错误的。一定要反复讲,孜孜不倦的练。课堂上教师精讲,让学生多训练会话,保证课堂效益,这样做是能够打好城市学生的学习语言基础。提高会话具体方法方面重视学生讲述或读蒙古民间故事。因为民间故事是听起来有趣,容易理解、背诵、讲述,符合小孩的思维特点。另一方面学生对讲述故事和听故事非常感兴趣。另外讲故事和听故事有利于软化孩子的舌头和丰富语言,能够培养学生的尊重自己民族和民族语言文字情感,激发学好蒙语文兴趣。这样才能提高蒙语文教学质量。

4.调动学生学习蒙语文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内因是变化的根源,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是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关键。那么怎样发挥呢?一是学校或省、市、县,对学习蒙语文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二是蒙语文各种竞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三是出版社、报刊社有目的地给城市蒙古族学生发表作品,鼓励个人,让他们在同学们中起到榜样作用。

5.对蒙古族学生进行尊重自己相信自己教育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今天,要求学生首先尊重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身体健康,对时代和祖国有用的接班人。但是我们少数学生不相信自己,不尊重自己的现象普遍存在,他们缺乏尊重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竞争意识谈。有的学生总认为我们怎么努力也比别人落后。所以他们失去了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信心。尤其是一些少数学生说“我们蒙古族学生没有希望,不如汉族学生,怎样努力也是那样”对自己的民族失去了信心。这当然也有社会的原因。所以我们对自己的民族一定要有奔放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为我们的民族赶上世界先进民族而奋斗。

6.进一步加强蒙古族学生的竞争意识

第8篇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小学教师是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的主体,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展,要落实小学素质教育,搞好课程改革,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长期以来,小学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是以一张考卷的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严重的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导致小学

二、抓教育技能训练,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落实程度。要使教师的素质提高,必须抓好教师的基本技能。因为,教师基本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搞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教师除了要具有“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思想教育”“电教知识”等一般小学教师的基本功以外,尤其要加强“语言”“板书”“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制作”“组织管理”与他人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及“教学机智”等基本技能。

1.语言。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能力可以直接决定教育效果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小学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炼、有条理、生动形象。例如,数学语言是利用一些数学的名词术语、关系符号来表达数学概念、结论或说明解题思路的语言。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到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而且要求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也能逐步学会使用数学语言。例如,把算式(65+35)÷(40-35)读作“65与35的和除以40与35的差,求商是多少”。这样,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总之,语言修养是与思想修养分不开的,每一个教师都要下功夫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2.板书。板书是小学教师的第二基本功。教师的板书对学生理解概念、系统掌握知识有极大的影响,并对学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板书应规范、有条理、重点突出、简练明确、布局合理。板书的方式要不拘一格,有的用表格式,有的用提纲式,有的边讲边板书,也有的在新课结束时系统板书。不管以何种形式进行,一节好课的板书,在教学时犹如一幅具有整体结构的蓝图,把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鲜明而又形象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3.教具、学具的使用和制作。在小学教育中,有些学科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又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要解决这个矛盾,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就十分重要了。使用和制作教具、学具也成为小学教师的另一个基本功。首先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具和学具。例如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低年级可多用大小、颜色不同的纸或其他材料剪几何图形;中年级可多用钉子板;高年级可发动学生自制教具。其次,使用教具要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或发展过程,使用时要注意恰当的时机,做到适时、适量、适度,以达到直观的目的。教师还要具有操作使用电化教学手段的基本功。

4.教学中的组织管理。教学中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不仅表现在课内的教学环节中,如收发作业本、使用学具、订正作业等都应有统一的常规,反映在教师敏锐的视察力、说话的感召力和行动的感染力方面。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神情、言语、气氛上洞察学生的内心活动,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正确解决问题。教师的讲话要有鼓舞力,要有激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以教师自己谦虚好学的精神、自信和不怕困难的乐观情绪来感染学生,以自己的一切行动来有效地组织学习。

5.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未来的新课程中,将出现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三、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1.改革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义务教育教材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课程的改革主要应围绕下列3个方面进行。

(1)学科课程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现代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使学生既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有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都必须渗透思想教育。那么,各门学科又怎么渗透呢?这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①注重挖掘各门学科的思想教育内容,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②注重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③注重“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2)把原来单一的学科课与活动课程结合起来。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获取新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只有通过活动课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才能使学生动静结合,书本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发展语言与认识事物相结合,掌握基础知识与发挥特长相结合。

(3)国家统一课程与地方课程配合进行。学校必须开足国家规定的全部课程,不能削弱音、体、美课程,适当增加一些地方课程,把劳动教育与地方课程挂起钩来,既有育人性,又有社会性。

2.把活动课程落到实处。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活动课程落到实处,必须从几个方面去抓:①学校要成立活动课程领导小组;②学校要把活动课程排入课表;③活动课程有专人指导,检查、落实;④活动课程要做到有组织、有目的、有内容、有计划、有场地。通过活动课程的改革,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道德情操、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全面地、和谐地发展。

3.创设环境课程。环境课程是一门新型的、比较隐蔽的课程。它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校开发环境课程的途径有:(1)加强学校环境教育。学校环境教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经常的、大量的教育,利用学校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例如:①留心观察学校周围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写有正面教育意义的文章或小评论;②利用黑板报、壁报、画廊、宣传栏等,搞好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③利用小记者、小编辑,充分发挥课间一分钟新闻的作用;④利用升降国旗仪式,进行国旗下的讲话活动;⑤张贴名人画像、名言、宣传标语、举办各种展览;⑥开展使用礼貌用语,净化学校教育环境。(2)开展社会环境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应是一种比较广泛的、长期的、普遍的教育,利用社会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例如: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深入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了解国情,了解工农业生产、科技卫生、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发展腾飞的大量的社会信息。(3)进行家庭环境教育。家庭环境教育应是直接的、随时的、经常性的教育。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

的生活、行为习惯。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场所,孩子的成长、培养、成才都与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必须要创设一个很好的家庭环境。

四、改进教学方法

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发展,体现素质教育,除了有一套良好的教材外,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先进的、合理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教学取得良好成效,体现素质教育。

所谓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方式。但方法不能只限于几种,它应随教学任务、教材及教学对象而不同。如:讲解法、练习法、实验法、启发式谈话或发现法等,都是在一定情况下适用的。总之,无论那个学科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既要重视学习的结果,又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重视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培养能力,体现素质教育。

第9篇

关键词:中学生 学业情绪 调节 培养

学业情绪对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成果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充分了解学业情绪的相关理论,实现对学业情绪的调节和培养,初中阶段是教育的重要时期,本文将深入讨论学业情绪的调节和培养。

1. 学业情绪的内涵

学业情绪的学生的学业成就有着深远的影响,关系着资源的使用、学习兴趣的维持、身心健康的发展等,学生在学习表现较为强烈的情绪有愉快、轻松、自豪、希望、焦虑、失望、羞愧、气愤等。相关学者提出了学业情绪的概念,认为学业情绪是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自我评价和资源认知等相关情绪的统称,国内俞国良是该方面研究专家,其认为学业情绪是“与学业学习、课堂教学和学业成就有直接关系的情绪的总称”。对上述定义分析发现学业情绪包括了学生因学习成败而生的各种情绪、课堂问题引发的各种情绪、学习作业中造成的各种情绪、备考中产生的各种情绪,考试过程中引发的各种情绪和影响学生学习的环境情绪。全面包含了个人人生经历的各种情绪。据统计,大多数中学生的消极情绪处于中等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消极情绪处于上升状态;中学男生考试的焦虑平均水平低于女生。学业情绪中的消极情绪和学业成就呈负相关,学业成就对消极情绪有着负向预测作用。相关理论表明,情绪对内部的、行为的和发展的有很强的适应机能。

2. 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对教育行业的重视,我国相关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心理咨询方面也得到快速发展,理论的缺乏使人们对心理咨询内涵、作用、和辅导等的认知不够全面,存在误解和质疑。在现实中,学业情绪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2.1内部因素

控制价值理论对主体内部因素进行了深入讨论,此部分因素包括了学业的自我认知,学习信念、学习动机和学习成就等

(1) 学业的自我认知。学业的自我认知需要对学生自身的各个方面进行认知,当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被外界否认时,学生便会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学生学业,例如,当学生自认为能够独立完成一项作业或学会一项学习任务,当没有掌握时,会产生一种挫败感,产生愤怒的学业情绪,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学生产生的消极情绪成正相关。

(2) 学业成就。成就目标是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想法,成就目标主要可以分为:成绩―接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掌握―接近目标和掌握―回避目标;学生对成就目标的定位不同,而后产生的学习情绪也不同。Pekrun,Elliot研究发现,学业成绩和学业目标越接近,其和正面情绪呈正相关,反之,当学业成绩和学业目标差别很大时,和负面情绪成正相关。在研究中发现,对于追求高掌握目标的学生有着较多的正面情绪。

2.2外部因素

学业的外部因素包括了学生的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两个方面。其中学校的因素有教师的因素和同学之间的因素。家庭因素包括了父母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认知、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境等。

2.2.1学校因素

(1)教师的因素。教师的因素包括了教师教学中的情绪感染,教师的授课水平,教学成绩的反馈,课后作业的布置等。例如学生比较喜欢授课中幽默、热情、知识渊博、平易近人、和蔼的教师,反感授课呆板、无趣、照本宣科、管束严格的教师。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积极的情绪可以激活学生的价值感,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愉悦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在授课中负面的情绪易引发学生的不良学业情绪。在相关的研究中发现,教师的消极教学方式可以引发学生失望、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

(2)同学因素。教学中,纪律好、同学之间团结、奋进好学的班级学习的氛围较强,学习的成绩较好,学生容易产生积极方面的学业情绪。相关研究表表明,学业情绪受到学生所处班级环境影响。在成绩水平较为整齐的班级中,学生的负面情绪较多,整体学业成绩较高的班级体会降低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个体的自我认知不够全面,容易产生负面的学业情绪。

2.2.2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学生的学业情绪有着很大的关系。家庭的社会背景、家庭的教育方式等各方面对学业情绪的影响都很大。良好的家庭背景和学生积极方面的学业情绪呈正相关,反之则反。例如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会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会使其产生快乐、兴奋等积极的学业情绪,一个父母离异的残缺家庭会使学生产生偏激、愤怒等学业情绪。在父母的教育方式方面,各个家庭的教育方式都不相同,其中主要可以分为专制型、放任型、溺爱型以及民主性等方式。

3. 学业情绪的调节与培养的具体措施

通过心理学的研究,初中生的学业情绪受到家庭因素,班级因素,教学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对学生学业情绪的具体调节和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改善班级情绪

教学过程中,班级气氛对学生学业情绪有这很大的影响。初中生在学习中,可以建立团结友爱好奋发向上的班集体,使积极地班级气氛融入到每个小集体中。例如,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可以使学习成绩好或差的学生减少孤立感和排斥感,使正面的学业情绪充斥到每个人的心中。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积极学习。

3.2改变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方面,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来实现,教学中,教师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还要接受新的教育理念,通过提升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入到学习中,在参入的过程中培养出正面的、积极的学业情绪,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3.3改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的改善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家长的教育理念、建立全新、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认知,同时使家长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建立和睦的家庭环境。同时,在教育中,家长也可以参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在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的时候,可以和学校沟通,举办相关专题讲座,开展新理念学习活动等减少负面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正面的学业情绪下学习。

此外,在学业情绪的调节和培养中,还可以通过加强学生自身的认知,使其从自身方面进行调节。例如,在学习中,对失败的因素进行归纳和整理,找出其原因。提高自身对情绪的调控能力,不让其对自身过多影响等。

4.结语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良的学业情绪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学习,只有在长期的研究中,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办法,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行调节和培养,本文在改善初中生学业情绪的自认调解中的分析不够深入,这将是笔者今后研究的重点。(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玉.初中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安徽医科大学.2012.

[2]马晓娜.初中生数学学业情绪调节策略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2.

[3]田琳琳.高中生英语学业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培养[D].开封.河南大学.2011.

第10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弹性 影响因素 培养策略

心理弹性是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西方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特别是近年来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研究较为重视。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是向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不稳定,又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挫折或逆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但并非所有的大学生在经历应激事件后都会产生心理问题,有的大学生能逐渐恢复并适应良好,这种应对压力、逆境并且能够使个体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便是心理弹性。因此,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大学生提升心理弹性,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挫折,增强应激恢复能力。

一、心理弹性概念的界定

对心理弹性(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Rutter对母爱剥夺进行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国内学者除了译为“心理弹性”外,还有很多不同的译法,如“心理韧性”、“心理承受力”、“复原力”、和“抗逆力”等[1]。目前在对心理弹性的概念界定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综合各研究者对心理弹性的定义,大体有三种倾向[2]。

第一,一些研究者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身上所具有的某些特质或能力,使个人处于危机或压力情境时,能提出健康的应对策略。如Germezy将心理弹性定义为:“在面临压力事件时恢复和保持适应的一种能力。”

第二,一些研究者将心理弹性视为一种结果,即经历了大的创伤之后仍然有积极的适应性的结果。如Rutter将心理弹性描述为处于高危环境中的个体积极的、发展性的适应结果。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是取得了骄人成绩。

第三,把心理弹性视为一种系统的、动态的适应过程,强调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例如Luthar等人将心理弹性定义为在重大的灾祸或者是生活压力之下成功适应的过程,将心理弹性既看作是一种功能,又看作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包含各种危险因素与保护性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综合各研究者对心理弹性的定义所强调的重点,本研究采用美国心理学会对心理弹性的定义,即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

二、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从心理弹性的概念来看,构成心理弹性必须具备两个要素:面临逆境和适应良好。心理弹性本质上是个体在困难情境下的人的潜能的正常发挥,每个都拥有这种潜能并且能够运用这种潜能战胜困难与挫折,拥有心理弹性是一种良好社会适应的表现[3]。影响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格特质。人格特质是指在组成人格的因素中,能引发人们行为和主动引导人的行为,并使个人面对不同种类的刺激都能做出相同反映的心理结构。它是个人持久的特征,能对观察到的个人行为的规律性和一致性起阐释作用的特征,包括自尊、自我效能感、内外向、幽默感等。研究表明,心理弹性与人格显著相关。Friborg等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外向性、情绪稳定性与心理弹性显著相关。Campbell-Sills等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和神经质有显著的负相关,与外向性有显著的正相关[4]。这说明人格特质是心理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家庭因素。对于大学生而言,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父母的鼓励和帮助、亲密的关系、家庭内部的和谐、非责备的态度、物质支持等因素。研究表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心理弹性要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弹性高于独生子女[5]。Sackera等进行的追踪研究发现家庭资源能够促进弱势青年的心理弹性[4]。由此可见,家庭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家庭条件优越或独生子女大学生较少遇到挫折,在面临逆境时经常选择逃避,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压力应对策略;反之,生活在环境艰苦、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不仅具有坚韧的个性,在面临压力时具有挑战精神,能看到事物的积极面,而且在经历创伤后迅速恢复,变得更加坚强。

(三)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所能获得的社会资源的总和,本质上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不仅指社会关系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包括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感知。对社会支持持否定态度的人会抵制来自环境的支持,因而实际上获得的社会支持更少。因此,个体不是被动的社会支持接纳者,而是主动的社会支持过程的参与者。可见,社会支持是一个包括数量、质量和主观感知的多维因素,是影响个体心理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培养策略

(一)关注积极心理的培养,促进积极心理素质的提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多数人远离家人在异地求学,面临全新的环境和情境,面对就业择业、交友恋爱等一系列的重大的人生课题,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他们的挫折承受能力很差。研究表明,具有较高心理弹性的大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包括自尊、自我效能感、适应性、乐观、自我动机等,而神经质、冲动性人格特质则阻碍心理弹性的发展。也有研究发现,高心理弹性的大学毕业生能够利用自身坚韧、自强、乐观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减少压力的不良影响,从而保持心理健康[6]。因此,关注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自尊、自我效能感、适应性、乐观信念、积极归因等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

(二)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塑造大学生健康心理和人格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支持源,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关键作用。父母关系和谐、良好的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热心支持型的父母等都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相对,家庭关系不和睦、亲子关系不良对于大学生心理弹性而言是危险性因素。研究发现,热情及时的照料、精心的抚育和温暖支持的亲子关系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7]。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对于预测个体的心理弹性有重要作用。因此,营造高凝聚力和高支持度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大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学会有效处理各种挫折和压力事件,提高应对不利情境的心理弹性。

(三)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减少环境的不利影响。研究表明,健全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关注大学生社会关系的健康发展,构建大学生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弹性。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密的同伴友谊、导师式的指导、良好的教师榜样,这些来自于不同方面的社会支持体系的积极支持都将促进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改善。父母、教师、朋友等是大学生重要的社会支持源。因此,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正确应对不利事件的行为榜样,为处于困境中的孩子提供鼓励与支持,教师可以在学习与生活中给予大学生及时和必要的指导,让他们学会正确地看待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问题,提高面对不利情境的适应性,提升心理弹性。

参考文献:

[1]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40,(8):902-912.

[2]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杂志,2002,10,(4):314-318.

[3]曹瑞,卢国华.心理弹性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3):60-63.

[4]王燕秋,张佳佳,任景敏等.论著大学生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7):684-687.

[5]雷万胜,陈栩,陈锦添.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2):155-157.

第11篇

[关键词]城市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外出父母;现有监护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1-0021-03

“留守儿童”的概念在诞生之初,指的是由于父母双方或单方出国而留在家里的儿童。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出现,“留守儿童”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其外延越来越大。目前,我国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人数约有1000万人[1],由此形成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但随着留守儿童数量增多,城市的留守儿童也不容忽视。

城市留守儿童,指城市中因父母双亲或单亲外出学习进修或经营公司或仅睡觉在家,相当于不在等原因,未成年孩子被留守在家,或是被寄托给亲戚、祖辈,成为有别于农村留守孩子的一个群体。这些留守学生多由祖父母、单亲或其他亲属照顾,有的是托寄家庭教师家中。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致使一些留守学生在思想、学习、行为和心理上发生偏差。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形成的重要因素,留守儿童的成长同样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将对其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儿童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生活,这种共同生活能够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比较理想的环境。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至少一方不能与这些儿童共同生活,这给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知识学习、性格培养等带来了种种不利影响。就目前研究来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已经非常普遍,但对特殊和尴尬的城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相对较少[2,3],为此,本文将从城市留守儿童现状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和相关对策等方面讨论,为城市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一、城市留守儿童的形成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是由于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而遗留在农村的一个特殊群体,城市留守儿童相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形成的原因更为多元化。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进修学习。在城市中,一部分高知识分子家庭,因为夫妻一方到另外的城市或出国深造,而不得不暂别孩子,将其留在原来城市生活读书,而另一方则在工作之余负责照顾孩子。

2.父母挂职下乡。有些家长在国家机关单位任职,因为工作需要,得挂职下乡去省内基层单位工作,少则半年,多则两三年。相对于父母出国进修的那部分留守儿而言,他们跟父母相处的机会要多一些。

3.父母异地开公司或被派往异地公司。这部分家长更像是游牧部落,哪里有水草就去哪里放牧。根本无力照顾孩子,而有些孩子也早已习惯了父母不在身边的生活。

4.父母工作繁忙。这大多是处于留守边缘的儿童。这部分家长因为应酬多,孩子只能见到其回来睡觉,多是公司高层人物或国家机关领导的子女。这一小部分孩子处于留守的边缘,比严格意义上的城市留守孩子较幸福的是,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情,父母可以很快赶过来处理。

5.子女异地求学。还有一种就是父母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异地购房,把孩子户口迁入异地,这些孩子往往被寄养在亲戚家或自己生活在异地,这也是一种新的留守形式,同时这些家长对子女期望极高。

二、城市留守儿童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教育的内容很多,有学者认为家庭教育包括了“家庭的健康教育、家庭的情感教育、家庭的智能教育、家庭的人生指导教育”[4],也有学者指出“家庭教育为儿童掌握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社会规范奠定基础”[5]。因此,不管是从价值观念的形成到生活习惯的培养,还是从智力的开发到知识技能的学习,家庭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其中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家庭境况,家庭中各成员不同的文化素养等原因,家庭教育分为了不同的教养方式。很多研究都对家庭教养方式进行过探讨,尤其强调教养方式与儿童青少年社会化的关系和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行为意识形成所产生的影响[6,7,8]。但是对于留守儿童,特别是留守原因多元化的城市留守儿童又能在家庭中习得什么,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又能在他们的生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对于城市留守儿童,他们主要接受父母教育和现有监护人的教育。我们通过对一些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的调查发现,除了很少部分的父母能经常与孩子沟通外,约半数的外出父母与孩子联系的频率在一周左右;还有一些则要十天、半个月,有的甚至一个月、几个月才与孩子联系一次。在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日常的联系方式上,打电话最为常见,几乎没有儿童表示平时父母会给自己写信。而父母打电话时与儿童交流的内容,最多的不是情感上的倾诉、心灵间的沟通,而是对儿童学习情况的关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父母在打电话时都会询问儿童的学习情况。这反而加深了留守儿童的逆反情绪,好不容易与父母通一次电话,父母大部分谈论学习,好像不关心自己的生活和情感,这更加深了他们的孤独感。

来自现有监护人的教育主要来源于留在身边的单亲、祖辈、亲戚朋友,甚至有的孩子是自我监护。单亲监护下的留守儿童能得到相对较好的家庭教育。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其留守在家的那方父(母)因受外出一方的重托,同样将学习看作是儿童当前生活的重心。但比起祖辈监护、亲朋监护和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来说,单亲监护下的儿童能得到的在行为规范、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还是要多一些的。而祖辈监护的留守儿童很多都不能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一般较低,而且溺爱孩子,这样很容易让孩子放任自流。亲戚朋友监护下的留守儿童多数也不能得到全面、细心的教育。大多数亲戚朋友本身也有自己的家庭、子女,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将自己的子女教育好,至于代为照管的留守儿童能平平安安不出事就算完成任务了。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可以说其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家”只有他一人坚守着,没有与父母长辈面对面的直接互动,家庭教育无从谈起。

从上述城市留守儿童多元化的形成原因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家庭教育也呈现多元化,根据我们对城市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与家访情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满足型。尽可能地让留守儿童在金钱、物质上得到满足,很少关心孩子精神上的需要。有这样想法和做法的家长不在少数,特别是一些自我监护的孩子的家长,他们在给与孩子金钱的同时,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样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不少留守儿童表现出自我约束差、自私、任性、不懂得关心体谅人的性格特征,这与其父母不良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第12篇

【关键词】分离焦虑 离别焦虑 新入园儿童 独生子女

分离焦虑又称离别焦虑,是指幼儿与亲人或依恋对象分离而形成的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的消极情绪体验,孩子从七八个月起即表现出分离焦虑,母亲的离开引起孩子的不安,孩子会以哭闹、叫喊等形式表达焦虑,呼唤妈妈回到身边。焦虑的出现,对人类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使人类避开有害的、危险的事物和环境,趋向舒适、安全的事物与环境,从此意义上讲,儿童的分离焦虑对于儿童的生存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过度的和时间过长的焦虑,对身心两方面都存在危害;另外,三到六岁是儿童语言、思维、认知、动作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期,孩子是否能够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愉快地接受早期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家庭模式中,独生子女家庭占主导地位,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孩子在情感上对父母、祖父母更加依恋,独立性相对较差,而家长对孩子的爱也更加黏着,可以说分离焦虑,不仅是孩子要渡过的难关,也是家长要渡过的心理难关。

一、分离焦虑的原因分析

心理学者鲍尔·比的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后的最初三个月完全听从照管人摆布,然后逐渐转变为集中注意力在关键人(通常为母亲)身上并强化这一本能,再到6至10个月用哭闹呓语来表达对关键人物的依赖,此时婴儿开始区分自我和非我,典型的分离焦虑就出现了。在儿童未进入幼儿园前,父母与孩子仍有较多的时间相处,尤其是两岁以后的孩子已经获得客体永存性概念,能够容忍与父母短暂的分离,因此分离焦虑并未引发严重问题。然而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则表现得尤为突出。新入园儿童产生严重分离焦虑的原因如下:

1.生活习惯与生活环境的改变

儿童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进入完全陌生的幼儿园环境,桌椅的摆放,园内的格局,盥洗室的布置等都与家里不同,这在带给儿童新鲜感时也给他们带来不安全感与不适应。另外,幼儿园的吃、穿、住、行各方面都需要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这期间可能产生许多问题,如饭菜不合口味,睡觉的小床大小、软硬不适应,要遵守幼儿园的生活时间规律,什么时间该吃饭,什么时间该午睡,这些突然增加的要求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儿童,尤其是那些在家中长期被当“小皇帝”的独生子女来说,都是异常痛苦的事情。

2.幼儿与成人关系的改变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常常是爸爸妈妈加上祖父母都围着一个孩子打转,孩子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家长的关注,孩子受到的是无微不至的照顾;而在幼儿园,一个老师通常要照顾15到20名儿童,难免有顾此失彼的时候,孩子在这时感到自己不再是被关注的焦点,这在无形中使儿童之间产生了对老师爱的竞争,与此同时,玩具也需要与其他小朋友共享;许多幼儿在家里需要家长陪着睡,或者讲故事哄着睡,而在幼儿园内则需要独自睡眠,使得儿童感到失去了家的温暖,不免产生悲伤、想家的情绪。

3.家庭教养方式

研究表明,在溺爱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比那些在注重培养独立性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表现出更强烈的分离焦虑,更难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个别孩子甚至出现夜惊、腹泻等身体健康问题。

2.家长自身的分离焦虑

虽然分离焦虑通常指孩子的心理现象,但是,一些家长自身存在与孩子的分离焦虑,他们的焦虑通过他们的言行、表情等透露给孩子,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这些家长常常在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前,表现出非常不舍,不断跟孩子亲亲、抱抱,而孩子进园后仍然不愿离去,甚至偷偷抹泪,他们的做法和情绪无形中感染了孩子,加重了孩子的分离焦虑。

二、分离焦虑的个体差异性

根据对幼儿的观察可知,幼儿的分离焦虑存在个体差异性,反映在表达焦虑情绪的方式、痛苦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上。例如:有的孩子会以踢打、喊叫等较为冲动的方式表达情感;有的孩子与亲人分开时情绪很坏,但老师稍加安慰就转为平静,但有的孩子却会一整天都思念亲人,情绪郁郁寡欢;也有些孩子在潜意识中建立自己的防御手段,一般表现出固执、压抑的情绪特点。幼儿在分离焦虑上的个体差异性主要与幼儿的气质有关。儿童的气质类型可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激烈型、反复型、依赖型、紧张型。每种类型的具体表现如下:

激烈型: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般在哭闹过后很快能平静下来。例如,在此次被调查的班中,有一个孩子在入园第一天时大哭大叫,并且不停地在地上打滚不许老师碰他,在亲人走后20分钟内,经由老师抚慰,他便安静下来与周围的伙伴玩在一起,注意力被眼前的新鲜事物所吸引,哭闹现象没有再反复。对于这类的幼儿,若教师能多给予些关爱,多满足他的情感与兴趣需要,便能帮他尽快克服分离焦虑,适应幼儿园生活。

反复型:这类孩子一般较情绪化,刚开始被新事物吸引时还较为安静,一旦事物失去吸引力就想念父母想回家,有时刚才还好好的,突然又默默地哭起来。如某班一个幼儿一直都好好的,突然闹起肚子疼,但医生检查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过了一会儿孩子又说头疼,老师只好请家长接回家去处理,后来才从家长处得知,所谓肚子疼头疼都是孩子突然想回家而编造的。对待这一类型的孩子,需要老师对其多关注,要有耐心,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幼儿信任老师,渐渐喜欢上幼儿园,逐步摆脱分离的焦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