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时间:2023-06-11 09:33: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第1篇

在缺乏对公权力有效约束的情况下,资本与权力的非法结合也具有了现实可能性,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平等竞争。更为严重的是,这两种现象又往往交织在一起,既大大增加了经济运行系统的复杂性、经济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可持续增长的难度,又缺少从根本上予以有效改进和治理的手段。这种认识之所以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行不通,就在于它是一种从主观意志出发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仅着眼于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简单结合。这种认识方法,无疑是束缚了我们改革的思维和认识,影响了我们对市场经济的正确定位,造成了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的种种缺陷与不足。这也充分说明,要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就必须改变我们以往的思维模式,真正用唯物主义的、辨证的思维方法,深刻理解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认识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从发展的需要和发展的实际出发,确立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的指导思想。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就应该把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把市场经济体制定位为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做到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向着市场经济的方向,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的进程。真正做到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

如何体现市场经济体制为主的客观要求

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作为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既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心,应该是市场经济。或者说,在本质上首先是市场经济。也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生产关系和客观规律的基本特性。(一)确立市场经济生产关系的主体地位市场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已充分证明市场经济生产方式,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主体要求,并且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生产方式。因此,市场经济的生产关系,也应当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基础中占据主体地位。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不仅是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经济基础规定性的基本依据,也是我国在基本经济制度体制、社会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社会治理方式与法律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创新的主坐标。第一,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所有制关系。市场经济的基础是私人经济,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是它的基本特性。与此相联系的是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是自主、自由、理性地追求私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生产经营者。唯有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创造和积累财富的热情,这也是经济发展动力、活力,以及市场效率的根本所在。因此,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关系必须以私人所有为主体,否则就难以成为市场经济的生产关系。虽然自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民营经济也获得了极大发展,但始终步履艰难。要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就应当构建以私人所有为主体的生产关系,制定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民营经济更快、更大发展提供制度支撑。第二,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关系。一是重在产权明晰,利益主体明确而实在,二是重在产权保护,利益主体的权益不受侵犯,三是重在产权规范,利益主体具有平等的市场地位。我国的产权制度改革,虽然也是沿着这个方向,普遍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在实施的领域范围和落实成效方面,都还有着不小的差距。第三,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关系。市场经济的初次分配关系,在本质上是生产投入的收益分配关系,也是参与价值创造与实现的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关系。分配权利的决定因素是各生产要素的稀缺性或不可替代性,其公平与否的标准是各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二次和三次分配关系,在本质上是政府和社会运用非市场方式,而建立的财富均衡转移的再分配关系。其分配权利和公平标准,则是来自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要求。可以说,这三个第次相互补充的分配关系,最大限度地兼顾了效率与公平。但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关系要真正发挥成效,还需要三个前提:一是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二是完善的政府公共财政职能,三是成熟的民间社会组织机构。虽然我国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关系,可收入差距却又不断扩大,其实质问题就是这三个前提还没有真正形成。(二)确立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地位由市场配置资源,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规定性,是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主体方式,因而也必须具有资源配置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但是,这种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并不在于有多少资源是通过市场配置的,甚至也不在于其数量是否在总量中占有绝对多数,而在于资源是否真正由市场机制的作用来配置的,并且是否已成为最主要、最基本、最普遍的配置方式。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条件下,特别是权力在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时,通过市场运作配置资源,往往会沦为掩盖权力配置资源的“形式”,甚至沦为“漂白”权钱交易的一种方式。而本文前面所指出的,我国经济体制目前所存在的各种“失衡”现象,在客观上也是不断滋生这些行为的“温床”。因此,要真正确立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地位,就必须破除现存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不仅要确立市场经济的生产关系,还要改变目前经济体制的各种“失衡”现象,构建能让市场机制真正发挥支配作用的市场经济体制。第一,构建自由的市场选择机制,取消行政性投资审批制度。投资作为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行为,既是投资者理性的经济活动,也是投资者对市场机会的选择。自主和自由是选择的基础前提,其收益和风险自有投资者来承担,其投资是否过热也自有市场来调节,因此无须政府从微观层面予以审批。政府在微观经济领域的主要责任,应是依据相关制度、政策和标准,一方面引导投资方向、促进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一方面严格查处各种危害市场、环境和社会公众生活的生产经营行为。第二,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确保所有市场主体享有平等的市场地位。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是公平竞争的基本保证,主要体现为市场机会、待遇和保护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其最大的作用是能形成正向发展激励,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竞“优”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促进要素资源优化组合,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权力配置资源的机会。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消除各种垄断,全面放开市场,实现充分竞争。第三,构建单一的市场定价机制,取消“双轨制”定价模式。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依据的是价格信号,市场的竞争机制,也依据的是价格信号。市场价格既是商品价值的体现,也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只能由市场来确定。任何非市场的定价行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扭曲市场的价格信号,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对于某些关系民生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也应该由市场来定价,政府可用发放专项消费补贴,或提高社会保障的财政补贴标准等方式予以弥补。第四,构建严格的市场治理机制,建立法制化的市场管理体制。法制社会之所以是市场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场竞争的结果,只能是以“优”胜“劣”,绝不允许“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所以,市场的治理机制必须法制化,必须从管理到执法、从方式到程序、从审理到判罪、从监督到问责的各个方面,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制化管理体制,不给任何凭借权力、势力、欺诈的不法行为以立足之地。唯如此,才能维系市场经济的交换关系、契约关系和信用关系,才能显现市场的功能,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三)确立市场调节的主体地位我们知道,由于市场主体作为个体的理性经济人,在逐利的经济活动中,都不免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易引发经济运行的波动和无序化现象,因而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就显得非常必要。但必须是在确立市场调节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按照以下原则来实施:第一,必要原则。虽然不会有经济运行的绝对平稳状态,任何时候的经济运行都会处于一定的波动中,但只要在适度的范围内,就不要贸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除非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一是经济运行出现明显的非正常波动或无序的迹象时;二是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出现明显的衰落迹象或瓶颈类困难时;三是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出现影响我国经济运行或危害全国经济安全的迹象时。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的程度,只能采取必要的、适度的调控措施。第二,有利原则。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为了经济运行的平稳和有序,但更重要的目的,应是提高经济体摆脱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其政策和措施在抑制经济波动时,一是要有利于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不能违背市场规律;二是要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完善,不能影响市场机制的正常发挥;三是要有利于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不能只限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平衡;四是要有利于产业体系的优化整合,不能影响产业链的衔接、配套和组合;五是要有利于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不能影响大众经济、消费经济的正常运行。第三,间接原则。宏观调控就是间接调控,最忌讳直接干预微观经济运行,特别是用行政手段干预正常的市场行为。否则,不仅会影响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也容易成为计划经济的市场,甚至是权力控制的市场。因此,宏观调控最好通过运用诸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政策工具来实施。主要是形成一种市场预期,以引导资源配置的方向,从而达到调整市场波动和提升经济发展能力的效果。所以,宏观调控重在它的引导作用。第四,授权原则。宏观调控一般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公共资源,并且对经济运行和社会经济生活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宏观调控既有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问题,也有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问题,其措施具有显著的公共经济性和公共政治性,甚至是公共道德性。这就决定了宏观调控的决策和具体措施的制定、解释,都具有着立法的性质,其权利不应归于政府行政部门,而应归于国家立法机构。政府部门只有得到国家立法机构的授权,才能实施宏观调控。这也是防止利用公共资源追求部门利益和权力寻租的有效制度之一。

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制度要求

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不能仅限于对其制度特征的把握,而应该结合社会生产力的现实发展水平,更多的去把握其内在本质。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坚持,乃至发展和完善,首先要符合其内在本质的要求,其次才是与此相适应的制度特征。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的性质要充分体现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社会主义制度要有利于更多的解放生产力,更快的发展生产力。而市场经济又被实践证明,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的,并能更快的解放和发展我国生产力的社会生产方式。这既是二者之间的共同点所在,也是二者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和现实的结合点。这也应该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二者关系的基本点。从这个基本点来认识,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二者的关系,就应该是一个促进与被促进的关系。其中社会主义是促进的力量,市场经济是接受促进的主体。而是否真正促进的客观衡量标准,自然就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力、人们生活的富裕程度,以及社会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的水平。如果从长远看,就是能否更快、更好、更坚实地奠定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社会基础。有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现阶段,就是要能真正有效地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加快提高市场化的水平,加快提高治理市场经济的能力。第一,要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体现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完善上。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仅必然导致结构失衡、功能失衡,甚至社会发展失衡的市场经济,也必然导致产业竞争能力和经济发展能力,以及全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丧失,从而也必然会导致社会主义制度合理性的不断丧失。所以,要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就必须增强经济制度体制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促进能力,坚决革除一切有碍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弊端,加快构建规范与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这也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着力点。第二,要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市场化的水平上。市场化水平的高低,一要看市场一体化发展的程度水平,二要看宏观调控措施的科学水平。前者是促进自由、公平、充分竞争,激励创新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市场体系,后者是引导宏观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政策手段。如何能使二者更完善、更合理、更有效,也是能否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关键。因此,能否加快提升我国当前市场化的水平,也是检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方面。第三,要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体现在市场经济的治理能力上。市场经济作为竞争性经济,之所以能够促进创新提高经济效率,其生命力就在于公平竞争。核心是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规范的自由、平等交易。这既是市场经济与封建自然经济的本质区别,也是社会经济制度是否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先进的标志。然而,规范的自由、平等交易,必须依靠民主法治来作为保障,否则,公平竞争的市场就必然会演变为权贵市场、灰色市场、欺诈市场。所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应通过民主法治,体现在市场经济的治理能力上。

探索创新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方式第一,探索创新公有制经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方式。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但是,市场主体的理性经济人特性和市场竞争规律,决定了公有制经济的作用不宜体现在竞争领域,其作用方式也不宜体现为对产业和市场的控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更多地体现在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保障上、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危机应对上,以及对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发展上。其作用方式,宜体现为准公共产品的生产与经营方式。第二,探索创新国有企业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方式。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市场主体,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不宜做大做强而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争霸市场。而应着重于提升整体经济发展能力的作用方式,一是要保障国家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安全,二是要具有国家需要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制造能力。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其运营管理和发展的目标,不仅仅是做大做强和利润税收,更多的是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以及对经济发展能力提升的引领作用。第三,探索创新按劳分配制度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方式。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同样适用于市场经济,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把按劳分配仅简单地理解为按直接劳动进行分配。而应把直接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作为物化的间接劳动,与直接劳动具有同等的分配权益。权益大小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市场价格。另外,由于我国劳动力供应充足的特殊性,提供直接劳动特别是简单劳动的劳动者,往往缺乏分配的话语权,分配权益常常受到侵害,因此有必要在法律上予以优先保障。

作者:董建中

第2篇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宏观调控 审计监督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宏观调控,审计监督是宏观调控的重要

我国的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前提的。由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和消极,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入,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市场发育不成熟,竞争规则不健全,财经法规不完备,人们对市场经济还缺乏全面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不仅利用市场经济“无形的手”发挥价值的作用,同时利用“有形的手”加强宏观调控,以保证供求总量的平衡、经济结构的合理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宏观经济调控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两大部分:调节和监督。执行调节职能的主要是计划、、税务和财政。他们通过国家计划、信贷、货币投放、税收政策以及财政支持等手段进行调节,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地发展。上述部门在调节的同时,还通过其业务履行监督的职能。

目前,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监督的部门主要有:工商、财税、物价、统计以及各专业管理部门,以上多数是属于专业性监督。通过各自的专业对经济活动的某一方面或某一行业依法进行监督,所监督的仅限于分管的专业活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审计进行再监督。审计在监督范围和关系上不同于其他经济监督,是具有独立性的综合监督。审计监督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宏观调控体系中居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审计不但同其他专业经济监督部门一样负有对企事业单位实施监督的责任,而且还要对各专业经济监督部门实行经济再监督,并为宏观调控提供审计信息,提出审计意见,供宏观决策。因此,审计监督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宏观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加强审计监督维护经济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序经济,是法制经济,绝不是完全自由经济,也不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它需要完备的法律来规范和保障。首先是立法,制定或修订适合市场经济的法规制度,然后有关部门和单位贯彻落实这些法律制度。但是,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项法规制度的贯彻,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是不可能得到切实贯彻的,法律也成了纸上谈兵流于形式。因此,必须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关进行监督,对执行好的予以肯定,对执行不好或违反的予以处罚和纠正,保证法规制度的正确贯彻。依法审计是审计部门的神圣职责,审计又是综合性的经济监督,对保证法规的贯彻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审计,可以检查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保证法规的落实;可以把贯彻的情况和反馈给立法机关和管理部门,以改进立法工作和改善宏观调控。

审计是综合性经济监督,与其他专业监督比较,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范围宽。监督的范围主要包括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他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覆盖的面很宽。二是层次高。不仅对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审计,而且对财政预算执行的情况和决算,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和损益,国有资产及国家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监督。三是内容实。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全面反映了它的经济活动和成果。这些特点充分说明了审计在各类监督中的重要性,是其他监督无法替代的。

审计的任务是监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审计的任务也将不断扩大,服务、咨询、公证的任务也将不断增加,审计对推进廉政勤政,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将发挥重要作用。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强化国家审计,并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

我国的审计组织是由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部分组成。各审计组织在市场经济中担负着不同的职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对经济活动要从直接管理转到宏观调控上来。国家审计的主要职能转变到宏观经济监督上来。

国家审计监督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就是要将审计重点转向审计执法部门,对使用国家资金较多的综合管理部门和单位,通过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经法纪和经济秩序,促使合理的使用资金,讲求效益,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监督宏观调控措施的执行,并反映执行中的问题。监督政府部门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廉政建设。

国家审计监督在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培育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审计。一是在促进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方面,应着重抓好财政、税务和金融机构等经济管理部门的审计,这些部门是执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部门,通过预算、税收、信贷、利率等经济手段调节经济和市场。审计监督的任务就是规范他们的业务行为,使其按照国家的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市场规则组织财务收支,以维护国家利益,保证政令畅通和国家资金的有效运用。对掌握国家资金较多的政府部门,以及有权收费、罚款和预算外收入较多的企事业组织作为必审单位,检查资金管理、分配、使用和效益情况,监督其遵守财经纪律,节约支出,加强廉政建设;对重点建设项目及技改项目投资进行审计,检查资金流向的合理性,防止资金流失,提高使用效益。对国际援款、贷款项目的审计,重点是监督各方面履行合同,督促资金及时到位和配套资金的落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在促进建立制度方面,要深化企业审计,转向对企业的真实性审计。审计的重点放在对国民经济全局较大的国家财政给予补贴、上缴较多的以及在股份制企业国有资产所占控股地位的企业资产负债及损益。其他企业实行委托社会审计组织查证或内部审计机构审签的。对政府综合经济部门责任人、厂长(经理)要实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指导企业监事会开展监督管理工作。三是在促进建立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要积极协助纪检、监察、财政、税务等部门对侵吞公有财产和采取偷税、抗税、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非法手段牟取收入者进行审计监督;要积极开展养老、待业保险基金审计,监督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和管理。

4 大力审计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的需要

社会审计是随着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保护所有者的经济权益不受损失,市场经济秩序稳定、正常运转,客观地要求处于这种经济关系之外的客观公正的而又具有权威的独立组织,对其参与市场经济的各种经济活动予以证明,这个组织即是社会审计组织。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市场经济是必备的条件。市场经济的建立为社会审计发展提供了营养及其丰富的土壤,而社会审计为市场经济主动的积极服务关系,又起到了推动和促进其不断正常发育,维护其良好秩序的作用。社会审计业务活动范围十分广泛,不受地域、单位、所有制形式的局限,可接受政府、国家机关以及其他各种经济组织的委托,承办财务收支审计查证、经济案件鉴证、注册资本的验证和年检,提供、财务、税务与经济管理等各项咨询服务。

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要素市场,而且还包括社会审计在内的咨询服务市场。只有社会审计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才能将微观经济管理权限分离出去,实现职能的转变,才能在市场中得到必要的服务,建立企业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审计通过转变职能,弱化微观管理,工作重点转向宏观调控,过去由政府部门直接承担的大部分管理业务将逐步由社会审计组织代替。比如,对企业年度财务报表的审查,将由社会审计来查证和鉴证,逐步成为国家管理经济的一项法定程序。

建立并大力发展社会审计,标志着市场建设走向正规化。社会审计在市场经济中将起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是促进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健康成长。在市场经济活动趋于频繁,市场事务急剧增多,社会审计能分担很大一部分市场中介、执行市场法规和市场监督工作,活跃和规范市场,从而成为市场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是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媒介。社会审计组织能够把触角伸及市场的方方面面,灵敏而准确地反映市场变化和趋势,把市场信号反馈给政府部门,有助于实现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三是增强各种经济实体的市场经济意识。社会审计立足于市场之中,各种经济实体易于接受他们的,从而逐渐增强统一开放、公平竞争、依法经营等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四是为经济组织之间相互信任提供保证。我国经济组织成千上万个,如何使他们在市场经济中顺利运行,信用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是信用经济。对涉及信用的一些,如企业的资产负债、财务收支是否真实,是否依法经营、依法纳税,是否信守合同、契约等等,需要有社会审计等中介机构为之服务,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咨询服务,社会审计可以大显身手。

5 内部审计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监督服务

内部审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审计监督制度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对本部门、本企业、本单位的财务活动和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审查、考核和评价,审查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和会计资料、统计资料是否真实、正确、合规、合法并提出建议,帮助建立和完善各项财经制度,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实行最有效的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建设更加完善的经济,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否则,市场经济将会出现一种无序状态,也不可能正确健康地发展。内审工作是国家对企业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离开了内审工作,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就难以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政府转换职能、简政放权,赋予企业更多的活力,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要达到这一目的,从企业本身来讲,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内部环境。这一内部环境除了资金、技术、设备、劳动力资源等要素外,关键就在于要有一套的以自我控制为中心的内部管理。而内审工作正是实现自我约束的一个重要手段。没有内部审计,就无法实现自我约束。因此,市场经济越发展,内审工作就越重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内审监督是企事业单位中一种较高层次的监督活动。它既要对本单位中的生产、资金、成本、效益等诸方面进行监督,同时,又要为本单位争取市场、发展市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因此,监督和服务是内审工作的基本职能,在二者关系中,监督是手段,服务是目的,服务通过监督表现出来,二者相辅相承,密不可分。当前企业面临着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使企业尽快走向市场,内审工作要根据企业面临的发展形势,根据市场变化,扩大内审功能,强化内部约束和内控力度,优化企业内部环境,促进内审工作与市场连接,企业与市场连接,保证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使生产经营行为合理化、科学化、现代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内审的建设性作用。

总之,审计监督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通过加强审计监督,可以保证国家有关市场体系建设方面的政策、法规得以认真贯彻落实。可以打击违反市场规则和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从而保证经济活动公平竞争,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1 吴月文,黄秋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J].经济纵横,2002(12)

2 赵国栋.改进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J].财会,2003(1)

第3篇

一、工商管理的职能体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商管理的职能也日益多样化,它是管理但又不仅仅限于管理。工商管理由原来的单一的管理监督变为如今的把组织、协调、服务、控制等功能集合在一起的多功能的“工商管理”。工商管理作为一种调节经济的手段与工具,它履行着重要的经济环境创设和成熟的市场运作职能两方面。

第一种职能主要体现在对经济环境和氛围的创设方面,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成熟与完善的同时,企业经济理念和经济行为都得到了深刻的扭转与更新,在这转型与更新的过程中,难免有不规范的思想和行为,违反了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则,破坏了经济发展的和谐。因而,在这种状况之下,便衍生出了工商管理的职能之一,它通过行政的手段,规范各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动规范化、法制化,在工商管理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实现市场经济环境的良好创设与和谐氛围的保持。

第二种职能主要体现在成熟的市场管理运作职能。市场经济是瞬息万变的,在利益的驱使下,市场经济呈现快速更新的竞争态势,而经济管理的具体操作却远不及市场的瞬息变化,因而,只有工商管理的行政手段,才能通过其行政干预,在对市场经济全面、动态的把握之下,实现对市场经济管理运作的整体把控,使管理与实际相适应、相协调。

二、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和谐相生的关系分析

1.经济发展是工商管理的基石。在社会形态的历史变迁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为 中国知网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设置专门性的工商管理机构来进行监督与管理,在历史的发展中,以商品交换为起点的商品经济的产生是工商管理的基石,也是根本性的内因,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促成了工商管理的不断成熟。

2.经济发展与工商管理互促共进。伴随着商品市场的繁荣与昌盛,诞生了市场经济的概念,与之前的商品经济相比,市场经济的范围更广、方式更新,这些经济发展形态的转变也为工商管理提供了发展的契机,提供了成熟化行政管理的舞台,经济主体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增强,自主、自律的观念也得到了巩固。

3.经济发展是工商管理完善的推动力。通过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可以得知,经济基础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组成的,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的时期,与之相协调的是生产关系的整合和优化,通过经济主体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的活动,进行共生与完善。

三、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与深远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本身排斥来自外来的任何形式的干扰包括所谓的管理 中国期刊,但是作为市场管理者当然不能也不愿意放弃对市场的调节。这样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大,它客观上就要求市场管理者改变自身的管理职能和管理手段。但是当市场的发展要求工商管理着进行自身管理,而经济管理者不进行自身改革时,则会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这时候,工商管理就不在起促进作用,相反却起着阻碍作用了。

总的来说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当工商管理顺应市场规律进行调节时会促进经济发展,而违背市场规律的调节则会起阻碍作用。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工商管理进行改革,不改革的工商管理,则又会限制经济发展。我们说要用工商管理来促进经济发展,说到底就是要工商管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按照规律,有目的,有节奏的对经济发展进行调节。

1.工商管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经济的发展受经济规律的支配,但是,在经济发展规律的作用下,一些问题也比较容易出现。例如,某种商品在某段时间非常畅销,因而很多企业生产同类产品;而当商品生产出来后,市场已经出现饱和,于是产品滞销,相关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工商管理部门针对这一类问题有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措施,能够使经济活动受到法律条文的监管而更加规范,规避市场风险。

2.工商管理维护了经济活动中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市场经济的活动之中,消费者群体是主体之一,消费者对市场经济的认同和态度直接影响着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当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时,工商管理可以通过行政干预措施,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处置。这样,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得到了维护,对经济活动中的不法行为也进行了打击,积极促进中国知网论文了经济的良性发展轨道。

3.工商管理在企业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起到了引导与疏导的作用。为了更快地推动我国企业经济的改革与转型,工商管理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功效,主要侧重于企业利益与国家、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使两者之间的利益融合到一起,不至于产生冲突与矛盾;而且,在企业转型过程中,由于一些企业竞争实力不够,经营状况不佳,工商管理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市场经济的整体把握,指引企业进行新的经济发展方向,如: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创业与转型等。

4.工商管理对社会安定的稳定性作用。首先,工商管理与执法部门之间必须进行紧密的衔接,在完全沟通与行为的协调方面达成一致,这样有利于建立工商管理的执法形象,提升其执法力度;其次,通过工商管理部门对市场经济中威胁人民生产与安全的企业进行打击,可以明显整顿市场秩序、规范企业经济行为,稳定社会安全因素,如:打假、查处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等。

第4篇

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首次提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马克思从人自身寻找道德基础,即人自身这个物质体决定其意识——道德。他认为,纯粹的道德的内在本质是康德、费希特和斯宾诺莎等道德领域的思想巨人提出的“道德的基础就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命题。

关于“道德”范畴的质的规定性蕴含了经济伦理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道德”范畴的质的规定性,是指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借助善恶标准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仰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社会现象。即人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决定其道德观念和品质:“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观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认同在合理追求个人利益基础上,弘扬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摒弃极端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将利己性与利他性、私利与公益贯穿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这个根本原则作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远大理想。同时,始终坚持伦理道德观念中的生产力标准,摒弃任何阻碍生产力进步的伦理道德思想,鼓励产生和形成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经济伦理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观念既要反映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的一般特征,又要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质的规定性,最根本的是必须建立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客观基础之上。

二、市场经济伦理建设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定位

劳动和资本是市场经济运行中最根本的范畴,其正常运行促使市场产生一切机制;作为经济伦理范畴的自由、公平和竞争,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伦理道德保证;诚信则是市场经济运行和交往的基准,更是市场的灵魂之所在;利益作为整个经济伦理范畴体系的核心,是联系经济因素和道德活动的纽带。这些经济伦理范畴构成了市场经济伦理范畴原始体系,它们共同发挥作用,最终形成了市场中维持安定有序经济秩序的信用体系,并且逐步发展成为道德市场,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伦理定位,取决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制度自身的运行机制及其结合方式,即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后的伦理定位是经济个人主义,它是个人主义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在本质上肯定个人占有和支配财产;而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后的伦理定位,取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目的和经济发展目标。[2]

道德是一种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是社会对人们思想、行为的是非、善恶、荣辱的评价标准,从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必然产生与客观要求不同的伦理道德。当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的核心。然而,由于封建小农经济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资本主义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和侵蚀,我国当前社会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评价存在不一致性,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充分发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加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不断创新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

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道德建设的首要前提必须是社会经济运行体制的形成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伦理道德赖以生存、发展的客观基础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旧体制正在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所取代,社会原有道德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已不复存在或已发生了动摇。与此同时,由于新旧体制的转轨需要一个过程,使得新经济体制尚难完全定位与最终确立,因此,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并为之服务的新道德,也必然因为其客观基础的不稳固、不完备而无法完全建立和最终形成。

所以,当前道德建设中最根本的任务是加大改革力度,尽快使市场经济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主体;只有牢固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道德体系的形成与建立才可能获得稳固的现实基础,具有明确的发展取向,并最终趋于完善。

(二)加强经济伦理道德教育

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经济是基础,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所以,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领域的研究、教育和宣传工作,而发挥上层建筑的积极作用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教育群众、宣传群众。坚持经济伦理思想的宣传教育,并吸收儒家经济伦理以及西方市场经济伦理的合理内核,加强经济伦理的理论建设。

新世纪的伦理道德文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批判地继承和超越性创新的统一,要求我们在对待人类伦理道德文化遗产这个问题时,以创造符合社会主义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需要和价值为出发点,以为指导,既要立足本国又面向国外,批判地继承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精髓,广泛借鉴国外伦理道德文化的合理观点,正确处理伦理道德文化建设中全球性和民族性的关系,确实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造出既符合民族特色又展现时代精神的新型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文化。

(三)构建服务型政府,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建设体系

第5篇

[ 关键词 ] 运输经济 市场经济 交通运输

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一直处于不断蓬勃发展的状态中,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对于交通运输业也相应的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不仅在运输管理上有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对我国运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同时实现对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我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下,运输经济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针对这些新的经济模式下的变化形式,必须要加强对运输经济的市场化的改革。

一、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实行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1.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交通运输经济作为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商品经济的社会化程度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无论经济制度实现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还是私有,都必然会出现市场经济。而反过来,社会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的模式下,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都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所以,交通运输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是教育运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客观要求

交通运输市场是进行道路运输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及交换双方经济关系的总和。而运输企业则是运输要素市场的一部分,要落实企业的经营自,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必须要有健全的运输市场做后盾,只要有了健康的运输市场机制,才有可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促进经营机制的转换,从而推动整个运输行业的发展。

二、市场条件下加强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措施

1.实行运输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

交通运输企业要加强自身的经济管理,首先就是要实现全面的预算管理。全面的预算管理是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为目的,以销售预测为起点,进而对生产、成本及现金收支等进行预测,并编制预计损益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种全面预算的管理方式,不但可以实现有效的监控和考核,还可以解决企业的内部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

2.强化运输收入的稽查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相应的对于稽查职能作用的发挥也会透出更高的要求。运输企业需要采取会计核算、内部审核和实地稽查的法师,对运输进款和运输收入的资金运作实现全方位的检查和监督,这是运输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在新颁布的《运输进款及运输收入管理规定》中,也增加了各级收入管理部门对客运售票、货运制票和行包制票的部分系统本身的原始信息进行稽查,以确保运输业中客票、货票和行包等信息在网络传输中的准确和安全。收入稽查工作重在防范和纠正运输收入核算中发生的差错,查处运输收入领域违法犯纪和贪污舞弊行为,维护运输收入的正确与完整。新形势的工作要求我们的收入稽查人员既要帮促基层收入部门提高运输进款的核收业务,防止多少收款或漏收款,减少收费上的差错,又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工作作风与职业道德,强化稽查力度,准确分辨违纪行为的隐蔽化、多样化,严肃运输收入纪律,尽可能挽回国家运输收入经济损失。

3.加强路和车的综合管理

交通运输业的基础是路,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如果没有路的存在,交通运输业就没有发展的空间,甚至没有存在的可能性。离开对路的管理来单纯的谈论对运输经济的管理,是无法在根本上完善交通运输经济的管理制度,只有在管理中将路的管理和对交通运输的管理相结合,加强路和车的综合管理,才能保证运输市场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具体的措施中,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将养路费稽征机构与运输管理机构台并,设置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实行分级管理。中央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管理特级和一级市场。负责这些市场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服务等;省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范围内一级和二级市场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服务等;市级(地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范围内二级三级市场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服务等;县及县以下重要乡镇可以设立市(地)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的派出机构,担负市(地)级管理机构所赋予的职责等。

4.强化运输企业内部管理

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跟其他企业的发展模式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实现企业发展的完善和改革的一个手段,就是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这里的内部管理主要是针对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要完善运输企业中的管理体系,成立经理办公室、企业科、经营科,组成经营决策中心。职能是进行市场调研,市场预测,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内部管理的制度,岗位工作标准和进行市场信息管理,克服人浮于事,办事托沓,互相内耗、效益低、适应市场慢的弊病。第二点就是要不断的培养运输行业中的管理人才,如果企业的管理者处于一种最优化的状态,才能不断的实现自身的管理价值,促进的加强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运输经济也在不断的自身改革探索和发展。运输企业的自身发展,体现了我国运输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只有不断的完善运输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不断的增加运输经济的利润收益,勇于创新和挑战,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建立起一个既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同时又可以实现运输业效益最大化的运输经济管理模式,实现运输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运输经济 市场经济 交通运输

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一直处于不断蓬勃发展的状态中,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对于交通运输业也相应的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不仅在运输管理上有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对我国运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同时实现对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我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下,运输经济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针对这些新的经济模式下的变化形式,必须要加强对运输经济的市场化的改革。

一、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实行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1、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交通运输经济作为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商品经济的社会化程度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无论经济制度实现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还是私有,都必然会出现市场经济。而反过来,社会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的模式下,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都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所以,交通运输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教育运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客观要求

交通运输市场是进行道路运输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及交换双方经济关系的总和。而运输企业则是运输要素市场的一部分,要落实企业的经营自,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必须要有健全的运输市场做后盾,只要有了健康的运输市场机制,才有可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促进经营机制的转换,从而推动整个运输行业的发展。

二、市场条件下加强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措施

1、实行运输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

交通运输企业要加强自身的经济管理,首先就是要实现全面的预算管理。全面的预算管理是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为目的,以销售预测为起点,进而对生产、成本及现金收支等进行预测,并编制预计损益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种全面预算的管理方式,不但可以实现有效的监控和考核,还可以解决企业的内部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

2、强化运输收入的稽查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相应的对于稽查职能作用的发挥也会透出更高的要求。运输企业需要采取会计核算、内部审核和实地稽查的法师,对运输进款和运输收入的资金运作实现全方位的检查和监督,这是运输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的工作要求我们的收入稽查人员既要帮促基层收入部门提高运输进款的核收业务,防止多少收款或漏收款,减少收费上的差错,又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工作作风与职业道德,强化稽查力度,准确分辨违纪行为的隐蔽化、多样化,严肃运输收入纪律,尽可能挽回国家运输收入经济损失。

3、加强路和车的综合管理

交通运输业的基础是路,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如果没有路的存在,交通运输业就没有发展的空间,甚至没有存在的可能性。离开对路的管理来单纯的谈论对运输经济的管理,是无法在根本上完善交通运输经济的管理制度,只有在管理中将路的管理和对交通运输的管理相结合,加强路和车的综合管理,才能保证运输市场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具体的措施中,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将养路费稽征机构与运输管理机构台并,设置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实行分级管理。中央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管理特级和一级市场。负责这些市场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服务等;省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范围内一级和二级市场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服务等;市级(地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范围内二级三级市场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服务等;县及县以下重要乡镇可以设立市(地)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的派出机构,担负市(地)级管理机构所赋予的职责等。

4、强化运输企业内部管理

第7篇

(1)市场经济的雏形是自由市场经济。在早期,出现市场经济萌芽状态时,市场的雏形正是自由市场经济。自由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经济商品化和生产社会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基于交互的市场初态。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中,个人或企业选择任何商品都有自己的自主意识支配,不受任何其他因素的干扰。最重要的,在自由市场经济中,没有政府的任何干预手段,任何买卖和行为都是自由的,不受任何外力的控制。自由市场经济的这种建立在自由贸易和市场竞争基础上的,通过价值传导自发调整市场运行机制的运作模式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终要的规则。

(2)市场经济克服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缺陷。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由市场经济开始逐渐出现了对新形势的不适应。自由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以来市场的充分竞争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但,这一切在垄断行业出现以后都变得不再可能。垄断行业以其独特的优势(资源或者政策),可以无视任何市场规律,随意定价,破坏竞争,打击竞争者。这对于自由市场经济是无法制约的。现代市场经济通过政府调控和法律约束有效地改善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3)市场经济中加入了“计划经济”的优势功能。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不是水火不容的两个矛盾体。我国的经济发展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构建正是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充分运用各种干预因素,在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市场的潜能,纠正市场盲目最求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的不合理分配为题。因此,市场经济中加入了计划经济的优势功能是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

2.经济法的基本地位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形势,超级大国的概念被进一步的弱化,一超多强的发展模式不断清晰。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带动整个亚太地球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多极化越来越明显。新的经济形势赋予了经济法新的地位。本文对经济法地位的论文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法的对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更加明显。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在市场行为中,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必须要逐渐弱化,要充分保障市场环境的自由。在这种形式下,经济法的作用必须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并且在经济活动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经济法作为市场经济行为调控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对新的经济形势中出现的新问题,经济法要及时针对问题作出相应的修改。

(2)经济规律、宏观调控、经济法对市场经济的约束要三管齐下。新的经济形势下,对市场经济的约束和管理要充分依靠经济规律、宏观调控和经济法的多重管理。特别是经济法,虽然成型时间较晚,却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断完善经济法与经济规律和宏观调控的适应性有助于提高经济发在经济活动的管控能力,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

(3)充分发挥经济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作用。经济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有助于经济法在管控经济活动时,不受或者少受其他法律的约束。只有充分认清经济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事实,才能是经济法在根本上对市场经济活动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因此,必须坚持经济法独立法律部门的性质,才能时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经济法的内涵和外延,要清除界定,不能丝毫的模糊。

3.小结

第8篇

企业领导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个企业能不能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健康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者是否具备了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一、了解和认清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自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我国经济转轨的步伐明显加快,但与之同时,一些与市场经济不和谐的因素也随之而来。一些企业管理者对于市场经济缺乏深入研究,仍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游戏规则感觉陌生,与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企业管理者应了解和认清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主要包括供求规律、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等。其中供求规律是揭示供给、需求和价格三者间变动关系的基本规律。伴随市场供给和消费需求的增减,市场供应者和需求者也会不断调整自己的供给和需求,直到供求动态平衡为止。价值规律则是指商品的价值量主要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而商品价格又会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竞争规律则揭示了商品个别劳动时间越是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竞争优势就越大。

二、研究和掌握市场经济的运行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历史形式,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它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结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不具有姓“资”和姓“社”的性质,它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文明成果,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同样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关键要看市场经济同哪一种社会制度相结合。

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是以市场作为主要手段来配置资源,它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决定了其既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而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发展社会生产力与共同富裕的统一,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企业作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既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特征,也是市场经济对它的客观要求。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使自己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企业管理者也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升,在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贡献自己的聪明与才智。

三、学习和提升市场经济的驾驭能力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企业管理者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驾驭能力。企业管理者要重视对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的研究,重视学习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和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从而确定自己企业的发展战略方向,作出与之相对应的战略决策。

(一)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

观念产生于社会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社会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了人们的旧有观念,将人们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破除了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甚至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观念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对应的,经济发展暂时落后的地区,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先进的观念;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也并不表明它所拥有的观念都是先进的。作为企业管理者,在从事市场经济的具体活动过程中,必须要适时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跟上形势,但也要防止就观念论观念。企业管理者观念的树立和转变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经营运行的实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会落伍,不会被市场经济所淘汰。

(二)要有宽阔的胸怀和眼界

俗话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管理者胸襟要宽、度量要大,能够容别人难容之事与难容之人。古今中外凡能举大业、成大事者,无不是胸怀宽阔,志向远大,能够容人的人。企业管理者的胸怀和眼界,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企业能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少走弯路,稳健经营。实践证明,企业管理者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宽阔的眼界,会使得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竞争力优于其他企业。企业管理者胸怀和眼界的宽窄,既反映了企业管理者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和判断。胸怀和眼界狭窄,容易被经验主义、传统做法和惯性思维所束缚。胸怀和眼界宽阔,才能不断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企业管理者只有放眼世界,才能在快速的市场变化中看到自己的差距。也只有认识到了差距,企业管理者才会不断学习,再接再厉,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审视企业的发展实际,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当中。

(三)具备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创新,资本主义不断突破自身的各种局限性和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最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发创新的机制。按照熊彼特的理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的最主要特点是新颖性和具有价值。纵观当今优秀企业,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争取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

第9篇

关键词:市场;信息;市场经济;信息不对称;专业设置;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国家经济已有计划经济逐步转轨为市场经济,人们逐渐解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大胆改革,不断进取,锐意创新,我们的国家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新时代。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置身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中。因此,运用市场经济信息运作的基本原理,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指导高校专业设置的改革与创新,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深刻的思考和提高,使高校的专业设置更贴近于用人市场,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一、市场及市场信息

1.市场:市场最早起源于古时侯人类对于固定时段或固定地点进行交易场所的称呼。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市场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它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今日的市场经济不仅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而且是社会经济运行的载体和现实表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市场信息:市场信息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同商品交换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生产与服务有关的各种消息、情报、数据和资料的总称,是流通运行中运动变化状态及其相互联系的表征。狭义的市场信息,是指有关市场商品销售的信息,如商品销售情况、消费者情况、销售渠道、销售技术、产品的评价等。广义的市场信息包括更多方面,随时反映市场活动的相关状态,如社会环境情况、社会需求情况、流通渠道情况、产品情况、竞争者情况、原材料情况、能源供应情况、科技研究应用情况以及各种未来动向等。

总之,市场是市场信息的发源地,而市场信息则及时反映出市场活动的现状、数据,是对市场上各种经济关系和经营活功的客观描述和真实反映。

二、市场信息的作用

1.市场信息是进行决策的前提: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难想象如果没有掌握大量而准确的市场信息,就不会有办法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因此科学决策之前,必须要建立起及时而准确的现代化信息系统,并以此作为指导进行相关决策活动的前提。

2.市场信息是相互沟通的工具:必须使自身的行为活动与市场的整体环境相协调,在协调中求和谐、共生存、谋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市场信息的相互沟通是重要的手段和必要的措施,只有通过大量的信息交流才能有效的了解和掌握市场动态,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有效的改善市场运行的外界环境,使市场经济能够良性有序,健康发展。

3.市场信息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传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信息完备的市场经济,在经济活动中的各类人员都具备完全的信息,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完全清楚关于商品的成本、质量、性能、种类和价格等信息,而且是绝对真实没有虚假。这是理想化的市场经济,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市场经济的现实表象为大量的经营者,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润,会千方百计的垄断商品的相关信息,甚至还会一些夸张和虚假的信息。而广大的消费者处于本身的利益,也会表现出虚高的需求信息。2001年10月,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成功的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该理论揭示了当代信息经济的核心,成为研究现代信息经济学的基础。具体地说就是他们提出了当买方和卖方具有非对称信息时,市场运作的理论。这一理论具有非常广泛的实际意义,为市场经济运作中的很多现象,如商品促销、信贷配给、金融股市、人力资源、就失业状况等等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三、市场经济信息不对称是是客观存在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大于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常态。为了扩大需求,进一步刺激增长,信息不对称是绝对的、无限的,信息完全对称是相对的、有限的。虽然信息技术革命为减少信息不对称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是,它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信息不对称。

第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推进,社会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业已突破了特定团体、特定区域的限制,形成一种新的独特的社会环境,一旦条件成熟其趋利的本性就会迅速显现和膨胀。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为趋利本性的滋生发展提供了条件。在这种环境下,必然会产生垄断信息甚至虚假信息的现象,人为地更扩大了信息不对称,某些示范效应也使得信息越来越不对称。

第二: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许多年里,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各种信息几乎全部由各级政府掌握,用计划调节,所有信息都必须是政府行为,信息是比较完全对称的,因此计划经济体制下,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比较少发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再干预,只是靠市场机制来调节,而市场机制又是一种滞后反应,滞后调节,这就必然产生信息不对称,所以,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与之俱来的产物。

四、高校专业设置中的信息不对称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是一项以高校为核心,社会发展为方向,市场需求为杠杆,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指导下的一项系统工程。目前,他们之间存在着诸多信息不对称状况,使之不能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性协调、相适应。

1.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之间信息不对称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目的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有用的、具有较高层次的人才,要胜任这样一个任务,高校就必须想方设法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同社会产生交流,与社会零距离亲密接触。但是,现实中许多高校忽视了专业设置的重要性、严肃性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不能充分地了解和掌握社会的发展信息,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信息,在专业设置上往往是急功近利,趋热避冷,众多院校一拥而上都争相设置雷同的专业,如此行为,在短期竞争中确实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然而从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观点看,在专业设置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高校不能及时地进行专业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好后续储备,最后只能是表面上的人才过剩,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直接影响和制约制约着社会的和谐发展。#p#分页标题#e#

2.高校专业设置与学生志向之间信息不对称

高校招生过程中,学生只能获得高校愿意提供的且有利于高校方面的信息,与专业相关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往往是比较缺失的,存在着比较普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学生很容易做出遗憾的选择,失去了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不能在今后大学的学习中从分发挥出学生的学习潜能。

3.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人才之间信息不对称

传统高等教育模式中,专业设置与调整作为政府教育部门的一项常规动作,这种机制确定高校专业设置全部由国家集中控制,统一规划,在计划经济时期具有一定的优势。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高等教育有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所需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客观上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必须要改革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然而,高校在专业设置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经常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当社会表现出对某一专业的高度需求信息时,众多高校急急忙忙的都设置这一专业,忽略了或者说也不愿意去了解、分析各高校专业设置信息,造成市场和高校之间专业设置信息不对称,结果是盲目设置了新的热门专业,经过辛辛苦苦的培养后,当学生走出校门才突然发现,昔日的热门专业,如今已成落叶黄花,各高校该专业毕业生的总供给量远远的超过了市场的需求,所有的努力皆付之东流。

4.高校专业设置与政府教育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是宏观调控的决策者和施令者,应随时掌握教育市场真实完全的信息,并且不被虚假夸张的信息所误导,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必须与教育现状、教育规律、教育发展相结合。相当多时高校出于自身因素的考虑,为达到专业设置的目的,蓄意夸大了自身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条件,也就自然造成了信息不对称。

五、高校专业设置信息不对称对策

1.高校专业设置政府教育部门宏观调控的极端重要性

高等教育虽然已经处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中,但是过分鼓励高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走向市场,通过市场竞争来获得发展,高校为了自身利益,必然会出现高校之间的博弈行为,不可避免地出现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只能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却阻碍和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教育部门在职能转变过程中,以其特有的地位,具备了市场力量所不可能具有的公共权力,因此,政府教育部门应充分发挥其职能,加大高校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和健全合理完全信息体系,加强对高校专业设置宏观调控,特别要做好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高校专业发展的规划和布局。

2.高校专业设置必须走自身的特色和品牌品牌之路

高校之间之所以存在激烈竞争,根本原因是在于同质竞争,无序竞争,在相同竞争条件下,往往都会采用相同的竞争策略,导致了对各方都不利的信息不对称。高校在专业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真实完全信息,确定招生规模和专业结构 力求形成具有综合优势的专业结构布局。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对人才的实际需要, 招生规模适度,专业结构合理,走出一条具有自身专业特色和强势品牌之路。

3.高校专业设置要加强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10篇

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市场经济制约着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服务于市场经济,二者表现为相互供需的关系。

1、市场经济制约着高等教育。首先,市场经济制约着高等教育人才的规格与质量。当今市场的激烈竞争,实质是人才质量的竞争。只有人这一要素活跃起来,其它要素和整个经济才能活跃起来。高等教育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当前,应着力培养德才兼备、具有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管理型人才;培养善于管理、勇于竞争的企业经营型人才;培养一专多能、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等。其次,市场经济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由于人才培养具有长期性、滞后性的特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曲线同经济发展曲线有时不同步,经济扩张时期,需求较“热”的时候,高等学校大量招生,一旦经济调整紧缩,高等学校也随之压缩规模,势必造成需求与供给的脱节。因此,高等教育必须善于进行自我调节,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2、高等教育服务于市场经济。高等教育要很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必须优先自身发展。优先发展高等教育,这是由教育本身存在着滞后性的特点决定的。发展高等教育,首先,当务之急的是要更新观念。要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竞争面前、价值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机遇与风险并存、责任与权力并存、权利与义务并存的观念,以顺应时代的潮流,适应社会的变革。其次,是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体制,体现了国家、集体、个人所有的多元化形式,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也应体现多样化,实行国家、地方、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私人、合资等多种办学形式,国家要逐渐下放高等教育的管理权限,进而把高等教育推向社会和市场,真正实现宏观管好、微观搞活,增强高等教育的办学活力,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首先,在经济领域中,由于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推动了经济结构逐渐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因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造成的劳动力过剩,知识更新频率的加快造成的知识陈旧周期的缩短,向高等教育提出了终身教育、回归教育的要求,因此,当前不仅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而且要重点发展成人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兴办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其学制和学习内容可根据需要而定,办学形式要灵活多样,可采取函授和面授相结合的方法、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不断地优化教育结构,促进经济的发展,其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社会需求为牵引,实行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高等教育同市场经济联系越紧密,越利于自身的发展和提高,越能体现为经济服务的宗旨。同时,通过联合开发,增加创收,改善办学条件,减少国家负担,这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高等教育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受市场经济的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德育工作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作为市场经济的共同特点,由于市场行为在全社会的应用,所以它就冲击了人们许多观念的改变,在社会意识与道德范围内引起了巨大改变。对于高等教育的德育工作来说,主要表现为:一是社会道德环境的变化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二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师生谈钱言利,计较得失逐渐趋于公开化,政治学习制度经常流于形式,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不加以正确引导,不进行深入的教育,就可能导致个人主义的泛滥和集体主义的沦丧,损害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

2、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问题。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还未得到根本改革,政府对高校的绝对支配权不仅仅体现在贯彻教育方针上,而且落实在每一个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这种状况至今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当前学校管理机构政府化倾向严重,机构重叠,政府对高校招生专业调整、机构设置、干部任免、经费使用、职称评定、工资分配等方面基本上仍是按照计划经济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同时,高等教育在宏观调控上也存在问题,一是布局上不尽合理,这虽是因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教育投入上的差异造成的,但是,这种状况不改变,势必会造成更大的差距,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二是高校建制的小而全现象仍很严重,在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上专业、添学科,造成毕业生质量低下,竞争无力。三是就高校本身来说,还存在着缺乏改革活力、主动适应性差的问题,微观上还没有真正活起来。

3、培养模式单一,教材内容偏旧。首先,目前不少高等院校培养模式单一。表现在培养目标单一,课程结构单一,教学渠道单一,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过少,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其次,教材内容偏旧,在高等院校现今使用的教材中,不少专业和课程使用的还是沿用了几十年的旧教材,无论从内容上还是知识点上多数比较陈旧,缺少针对性,没有时代感,新知识和新技术没能及时得到补充和更新。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往往是在专才的基础上,要求是复合型人才。而在培养模式单一,教材内容偏旧情况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4、教职工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一是我国高校长期形成的专业职务终身制,使获得高级专业职务者可享受到科研经费、住房、出国交流机会增多、退休年龄适当放宽等优厚待遇。“评上教授便可终身享用”的制度,使不少教师,晋升前拼命干,晋升后松一半。二是机构臃肿,管理人员过多。一些高校行政人员比专职教师都多。三是目前一些高校在薪水分配中,仍存在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扼杀了不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对策

1、加强高等教育的德育工作。21世纪高等教育的德育工作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急需解决的教育问题之一,是高等教育面向未来建设的思想保证。为此,一要完善德育内容体系,使之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德育工作。高等教育的德育内容应顺应社会的发展,倡导一系列具有现代意义的价值观念,如新型的金钱观、消费观以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创新意识等。二要把高等教育的德育工作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环境中去,发挥德育的思想启迪功能和为经济服务的功能,努力培养大批道德素质高,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2、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积极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实行宏观调控的行为。在当前,政府必须真正放权,必须淡化对高校办学过程的直接干预,调整管理的内容和范围,由过程管理转化为目标管理,更多地运用立法、拨款、规划等手段进行管理,加强对高校办学质量的宏观监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应当是以职能转换为中心,进一步调整政府、社会、学校三方面的关系。要明确高等教育为谁办,谁是管理者,谁是办学者,逐步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积极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

3、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高等教育服务于市场经济,应以社会需求为动力,以人才质量为基础。人才市场供需变化,同教育产品的质量密切相关。教育产品的价值体现在人才使用的过程中,体现在“需”和“用”上。这就为高等教育提出了在“需”和“用”上下功夫的客观要求。当前,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进行全面的调适,采取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压缩长线专业,增设短线专业,大力培养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拓宽毕业就业渠道。调整内部结构,加大科研力度,走出自我封闭的办学方式,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及时进行专业调整,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之路。同时,又要注意到,人才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的态势不断变化,决不能因为暂时的适应而终结。其动态变化的过程,会促进高等教育的超前发展,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优化,同经济发展的要求更相适应。商品是按价值量等价交换的,人才质量作为教育投入的补偿,其价值是通过“用”来实现的,质量是高等教育在竞争中的立足之本。因此,高等教育必须在抓“本”上下功夫,不断地深化教学和科研的改革,努力培养出大批高质量的人才。

第11篇

摘要:市场经济是以竞争机制作为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功能的经济运行机制,但这种竞争必须是机会均等的公平竞争。为进一步完善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贯彻经济竞争中机会均等的公平竞争原则。为此,必须赋予各类经济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资格,同时给予所有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平等待遇。唯其如此,才能实现经济竞争中内蕴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市场经济 经济竞争 机会均等 公平竞争  

    经济竞争即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济主体相互之间竞逐经济利益的行为和活动过程。作为商品经济的运行形式,市场经济是以利益为主导、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以经济主体分散决策为前提、以价格信号为信息传递方式、以市场竞争为法则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经济均衡的经济形式。在市场经济这些属性中,竞争是其核心和灵魂。易言之,市场经济是市场竞争经济,是建立在竞争基础上以追求效率优先来优化配置资源的经济。“市场经济之所以存在和市场经济之路之所以成为现代社会惟一可行的发展道路,是因为市场经济可以创造最有效的竞争条件,而竞争使市场经济成为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有效率的经济体制”[1]212。但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即竞争必须是公平的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公平竞争是竞争机制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没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糟。为了进一步完善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应为各经济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竞争中内蕴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目的。那么,市场经济条件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公平竞争原则?应该怎样实施这样的原则? 

一、经济竞争中机会均等的公平竞争原则的理论意蕴 

在市场经济中,公平竞争原则只能是机会均等的公平竞争原则。如何理解经济伦理意义上的“公平”观念?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于“平等”或“均等”这样一个相对客观的、能够用某种客观尺度加以衡量的概念(如等量货币等于等量实物,为收入平等;同工同酬、市场竞争,为“机会均等”,都是客观的存在),“公平”或“公正”则是一个主观的价值判断范畴,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公平观;而在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体系或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公平观,为多数人所接受的公平观,或者说在制度和体制当中所体现出的公平观都是不同的。之所以有不同的理解,是因为公平观往往受到不同的意识形态、伦理观念、社会思潮等等的影响。比如收入绝对平等、平均主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一度被认为是公平的,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公平目标。但后来,它又被认为是不公平的,因为它否定了多劳多得,否定了知识、能力、工作态度以及节俭(资本积累)、风险(市场机会的把握)、创新(超额利润)等等因素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是对贡献较大的人,或具有不同生产率的生产要素的一种不公平。人们之所以做出这一“不公平”的价值判断,是因为实践中平均主义所导致的效率低下、普遍贫穷、国家日益落后的结果日益明显,这就使得人们改变了原来的看法,因而采取了新的评价标准,即市场经济所通行的“机会均等”的公平竞争观。此时,尽管收入更不平等了,但人们还认为这样更公平了。从上述意义上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竞争性市场经济也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所要求的“机会均等”的公平竞争原则。何以理解这一原则? 

通常认为,市场经济的理想状态是充分竞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竞争主体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交易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但却无法操纵市场。在无数市场参与者为了自身利益而与竞争对手的相互较量中,市场通过有效配置资源,在使单个市场参与者获得自身利益的同时,使整个社会利益也达到最大化。然而,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充分竞争这种理想化的市场状态是无法实现的。要达到充分竞争至少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竞争起点的平等,即竞争主体具有参与竞争的同等机会;2)竞争过程的平等,即竞争主体遵守同一竞争规则;3)竞争主体素质的平等,即竞争主体在竞争能力上相差不大;4)竞争结果的平等,即竞争主体参与竞争后取得了大致相等的收益。其中最后一个平等是建立在前三个平等基础上的。如果说,竞争起点的平等和竞争过程的平等这两个条件易于满足的话,那么,竞争主体的素质平等则很难达到。这说明,由于竞争主体素质的差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优胜劣汰。 

既然充分竞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理想状态,那么,只能寻求一种相对理想的竞争性市场经济。这种较为理想化的竞争性市场经济只需要满足上述第1)、2)两项条件即可。相应地,也必须承认由于竞争主体素质不同而导致的竞争结果差异,市

第12篇

关键词:路桥 建设 商品化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m makes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As the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that influences and promotes economic development,how should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faced with the contradiction of increasing demand and serious insufficient construction funds posture to meet this rare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It is the basic way to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speed up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by analysing and exploring the tendency of construction bridge commercialization, clear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idge as soon as possible, accelerating the bridge commercialization process.

Keywords: bridge; construction; commerci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U2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路桥的商品属性及与一般商品的异同

按照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商品的价值和注入人类劳动之后的使用价值,只有在被人类使用或用干交换后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作为交通设施主要元素的路桥本身,显然不仅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一商品的二重性特征,而且由于它在社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很大程度的制约作用,又显示出它的宏观控制和产业垄断特性。凡此庞大的需求使路桥建设及其附设交通设施成为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客观上,交通往往与更重要的财富一一能源相提并论。

究其原因,我们不能忽略这样的事实:路桥的商品属性与一般商品的特性存在着外延上的差异。作为特殊商品的路桥,则与一般商品特点有对应的差异。抛开长期计划经济对路桥建设与使用形成的管理模式不说,就路桥的本身讲,一旦建成,就搬不走、挪不动。基于路桥固有特点,几乎不存在社区内的行业竞争(不含招标因素),即使修建,也大部分是依规划、按计划行事,独家生意,无与论争,当然还存在资金短缺、公路管理机关化等因素存在,使得路桥的商品属性和产业化特征长期不能被社会所承认。

二、路桥商品化是实现其产业特征的基本途径

既然,路桥本身客观上具有商品属性,那么,从国民经济的构成总体看,它自然应当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自立于市场经济的竞争、发展中,如同铁路、民航电力等带有产业垄断性质的部门一样尽快形成一套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从路桥的规划、资金筹集、建设、养护、收费管理等各个环节建立健全调控、竞争机制,以使路桥的产业特征在路桥的商品化进尾中逐步得以明晰并得到社会的承认。

实现路桥的商品化,涉及面广,社会反响大,应该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慎重出台实施方案,做好监督调控和信息反馈,借鉴先进经验,先行试点逐步铺开,但不能俱怕间题或矛盾而畏缩不前。路桥商品化的实现,可使路桥的产业特征更快更准确地得以表现出来。并使目前路桥建设中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首先,由于路桥建设的垄断地位,路桥商品化可以筹集更多灼建设资金,促使大办交通局面的形成,同时可为国家增加更多的税收和带来理想的经济收益,并将迅速形成一种循环,国家才可能从政策和法律上给予路桥建设以支持和保护,与日俱增的“软件”体系将带动路桥产业运转机制的尽快形成。

其次路桥商品化一方面给路桥建设步伐的加快带来可能,同时更直接受益的是经营、生产部门,这种前期的相互制约,通过路桥的商品化变成了相互促进,这“促进”本身既含有经济的因素,还存在管理相互的不断改进,相互的不断学习,相互的不断借鉴,其间发生的矛盾或问题又迫使各方进行调整,这无疑给路桥产业机制的形成带来一次次机遇和紧迫感。

第三,路桥商品化的进程中,国家和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影响力对路桥行业本身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导致行业内部的管理不断得以调整,思想认识逐步得以提高,对路桥行业的全局的评价也日趋成熟,这就为路桥产业特征的体现从经济上、制度上、法律上、认识上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体制基础。由此可以说,实现路桥产业化特征的前期准备工作,就是推进路桥的商品化进程。

三、路桥商品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社会经济成份(除去国家重要的垄断经济成份)全方位的进入市场竞争。作为具有商品属性的路桥,同样应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使其本身的价道得以体现。

市场经济对路桥这一特殊商品的要求不仅体现在让其通过商品化去实现它本身的价值,还表现在市场经济成份总体对路桥建设的客观需求上。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竞争经济,而相互之间的竞争和各自经济利益的实现,往往存在着大量的交换。干是,作为运进送出基本条件的路桥数量和质量,成为各利益主体是否能达到意图和目的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然而,尽管近年来我们刚刚脱离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也采取了诸如民办公助、以工代贩等形式的路桥建设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客观上讲,这种方式和方法还不能说是改革的大动作,还不能根本改变目前公路密度小、桥少且等级低的落后状况,车辆通过能力低仍是公路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即使是省道,堵车现象也并不罕见。

四、路桥商品化是路桥建设与使用的根本趋势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一番议论,甚至是品头论足。把多年的“筑路架桥为人民”这种福利性的东西,要以商品的形式“卖”给过路桥者,恐怕人们不会心甘情愿地一下子接受,或许会有些议论,这不足怪。正如我国长期实行的“票、证”被逐步取消一样,过后人们反会产生“本该如此”的心理。